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4-01-02 17:20:47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篇1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目标行为导向教学 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 电子专业课程

前言:国家教育部长周济“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提出,使国人的教育观念更加趋于理性和务实,职业教育迎来了大力发展的良好时机。针对珠江三角洲在新形势下电子类专业的发展和就业前景,重视人能力而非学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搞好中职电子专业的教育。我校推行了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目标行为导向教学法。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施过程,谈几点看法,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1、电子专业现代教育技术与目标行为导向教学体系结合的构建图。

“目标教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已有十多年研究探索。本质意义是借助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使教学活动处处体现教学目标,均衡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实现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终极目标。教学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个重要方面。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

2.现代教育技术在目标设置中的应用。

2.1以学生为主体。

2.1.1 学生参与目标设计。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能力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以组织学生自主活动为本的教学观。首先给学生介绍课程体系后,让学生自主了解相关课程内容(网上搜索、电子杂志、报刊杂志阅读等),提供感兴趣的最新知识信息作为教师制定目标的参考。

2.1.2 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常登录校园网的BBS及学生常去的网站了解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导入“终身教育”理念,确定正确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针,确定一系列教学目标。认定目标,在引导行为中实现目标,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始终,充分发挥老师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

2.2 以就业为导向。

2.2.1 课程安排以就业为导向。惠州推出了“四维师资”建设条例,专业教师同时也是职业指导师,常登录“人才网”及“企业网”,关注报纸、电视等“招聘专栏”,了解就业动态,以就业为导向,结合电子专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就业前景,参考校就业办对专业就业职位统计,有的放矢,根据就业方向,添加社会职业元素,提高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培养,增加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削减枯燥过时的纯理论。

2.2.2 与考证接轨。现代社会要求的是复合型人才,除了毕业证,还需要多种技能操作证书和相关专业上岗证书。师生都要常常登录劳动部门的技能鉴定中心网站,了解对口专业的技能考证情况,还须根据社会需要组织其它考证,与社会实际工作需求相关联,通过它来设置有关课程内容。

2.2.3 参考最新教学大纲。收集各中职类学校网上公布的电子类最新课程设置及优化课程方案,订制合理教材,总揽教学大纲,结合大纲要求,根据学生实际个人情况,确定学生应掌握内容,制定目标。按教学内容要求,把不同教学特征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3 形式多样化。

2.3.1 方法多样化。学校校园网上给学生提供了与校领导及老师交流的BBS、教师信箱及电子邮件等,同时校内‘网吧’机房管理员有收集和统计学生上网动态的工作,常和学生交流沟通,通过多种窗口了解学生,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与方法也随之改变。

2.3.2 内容多样化。多与同类学校交流,上网了解国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洞悉国际电子专业领域发展动态,参考就业环境而设置专业目标,设置不同课程,确定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素质三个方向确定实践目标,设计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形式,结合多种因素有针对地进行目标教学。

3、现代教育技术在目标实施中的应用。

3.1 让学生了解目标行为导向教学。让学生明白目标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含义,引导他们登录校园网了解电子专业使用这种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细则,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目标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文章及相关网站,让学生了解实施过程及意义.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3.2 实施:

3.2.1 教师准备阶段。这一步非常关键,教师作为课程结构的开发者、组织者和创造者,他对课程内容的设计、实施方案的设置、组织方式的设计、考核方案的设置及资料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刻领悟目标行为导向教学内涵,设定目标,以行为导向实现目标。

①确定目标项目。教师课前确定目标项目,根据最新专业信息编写目标行为导向的校本化教材。教学设计的内容要有情景教学设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本着电子专业职业行为特性,以行为为导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涵盖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规程及方法,体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增长,教学手段的创新发展,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推陈出新。

②制作课件。利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软件来制作课件,体现了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编制以及对学生的指引,要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课件在这里的作用仅仅是作为学生的参考和复习资料,而非是用来作为教具。

⑨实训器材准备。校园网上教学园地储存了大量优秀教案、课件、教学器材及各社团情况,实训课仪器仪表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登录校园网教学部分实训室管理分支,进入到相应实训室空间,里面有该实训室的财物仓库、元件仓库、仪器仪表仓库、实验项目归类、课件归类及师生交流信箱等,了解所做实验的器材情况,如果没有,可以进行网上购物或市场购买。

3.2.2 演示阶段。在多媒体课室,对基础学科可利用投影仪等传统教学媒体,展示教学课件;专业操作课程,教师可以现场向学生展示教师作品和学生优秀作品,学生浏览校园网上实训1作品展,观看其他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明白操作(行为)过程要达到的最后目标效果。引导学生操作过程中采用分步实施或逆向过程进行,以便实行逆向教学和分步教学。

3.2.3 学生学习阶段。

①融入素质教育。学校建立了电子感应考勤系统,进出每个区域实行Ic卡刷卡制,卡储存学生的基本信息,可用来校内消费、登录校园网、校园考勤及成绩发送等。培养良好时间观念和工作作风。遵守实验室5S管理规则,安全工作。爱护公物,静化工作环境,素质教育融洽到教学过程中。

②准备阶段。分组:目标行为导向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在基础课上学生按座位分组;在实训课程中,当学生见到操作的对象,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然后让学生自主交流沟通后成组,让他们以协作方式按循序渐进的原则,

逐步加深、巩固、达标。

提取器材:进入实训室,登录到校园网的实训室端口,自主选择登录校园网教学园地寻找操作目标,根据目标到所在实训室终端查寻所需元器件及仪器仪表并打印出来,然后到仓库刷卡提取所需物品(相当于商场的物品自动存放柜)。

③理论知识获取。当学生了解操作对象及所要达到的目标与进行的步骤后,首先让他们自学了解理论知识,可以阅读书本、在实训室内上网在线阅读电予书籍,可以查看老师制作的课件,当然还可以课后到图书馆查看资料以及相互交流学习结果等.养成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④学习过程。整个行为过程进行分步教学。实训课先在电脑上模拟操作,然后进行实际创作,导入“团队协作”运行机制,培养相互学习、协作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在过程中设置问题,在操作过程中协作寻求解决,完成后自我总结,老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出现问题.“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引导学生上网查询、同学互助、老师求助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4、现代教育技术在目标行为导向教学结果考核中的应用。目标行为导向教学的达标和测评遵循“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形成注重个体成长的“发展性评价”。采用了分层评价与个体化考核相结合。针对教育对象使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针对各阶段,利用校园网测评系统和测评表实现考核。

分层评价:正确评价学生过程行为,综合考虑行为过程要培养元素,考核的结果应该公平、公正,同时激发学生斗志和求知欲望,教育评价不只是用来分等,更主要是用它来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采用校园网的在线测评系统,由老师、个人、小组长打分,老师收集汇总。它分为前期、中期、末期考核,还利用与社会接轨的考证考核来进行验收。

反馈矫正:这个环节很重要,是对目标结果的收集、分析、判断、评价、交流的总过程。利用问卷、网络登录投票等方式进行。目标教学,教师是实践者、反思者,通过分层评价后,才能知道未达标学生情况,从而采取相应反馈矫正措施,对个别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补救,从而有效控制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确保大面积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5、现代教育技术在电子专业目标行为导向教学应用探讨。

5.1 目标行为导向教学的收获:学生学会收集、筛选、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解决问题,培养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能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德育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学校整体精神面貌和校园文化得到很大的提高,校园网管理平台使管理由繁变简,由模糊变清晰。教学是以就业为向导的,学生较好的现代信息意识、应用现代技术能力、健全人格,良好职业操守、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精神,这都是促进社会发展所需元素。

5.2 目标行为导向教学实施的困难:首先是电子专业知识更新快,行业转换快,产品换代快,对教师专业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对相关专业市场需求的了解等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是教学管理部门对目标教学的校园网管理、后勤支持、评估考核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篇2

CarlMitcham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新教学媒介的运用,还包括与之密切相关的教育资源、教育系统的利用。教育技术应用必须将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融合在一起,这需要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过程来实现。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把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情境并发挥作用,不仅强调现代技术进入教育领域,还应体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理念的完善。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特点

1.中介性。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技术手段,这是由现代教育技术的物质性、文化性决定的。技术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有着明显的物理形态,还具有内在的知识内涵,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促进人及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具有文化属性,其包含的文化体系成为教育者与受教者沟通的桥梁。

2.价值性。

现代教育技术之所以广泛应用是因为其承载了知识传递的作用,其价值具体表现为教育效率的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既包括技术本身,又包括技术的应用方法和过程。多媒体教学系统在教育体系广泛应用的原因在于它不仅仅是一台电脑,而是具有文字编辑、影音资料、人机交互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相反,如果多媒体教学系统没有这些功能,则对于教育教学而言就是毫无价值的废品。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价值性集中体现在其承载的教育功能。

3.过程性。

从教育技术应用自身过程来看,其在教育系统的应用需要一个教学媒介选择、教学信息整理、教学内容设计等步骤,这个应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时间序列。从教育技术应用的作用发挥来看,教育技术应用必须为教师、学生所掌握才能成为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结构要素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内涵及特点揭示了教育技术的结构要素,96页图是对这一体系的整体描述。主体要素,即人的要素,包括了教育过程中的参与者,主要为教师与学生。客体要素,即物的要素,主要指教育的媒介。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要素涉及主体对客体的操作、反馈等。环境要素,包括社会环境、物理环境、个体因素等。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主体要素。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主体要素即人的要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并不仅仅强调现代技术的重要性,也重视参与主体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呈现、接受则需要教师、学生的合作与互动。从教师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可以便于教学资源的获取与整理,辅助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授课效率,但如果仅仅依靠计算机网络的记忆、存储、展示功能,用录像代替讲解,用录音代替范读,就会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走向另一个极端,使课堂失去活力,使学生失去想象力。教师必须通过丰富的影音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未知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以教育教学目标为指导,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努力使学生个性得以彰显,同时,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学生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通过教育技术进行知识的拓展,搜集相关信息,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为此,必须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目的,应用现有技术手段改进学习方法,用所学知识、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技术应用的有关伦理、文化与社会问题,形成正确使用教育技术的态度和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客体要素。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客体就是教师、学生以及其他教育相关人员所使用的技术对象的物的要素,这里既包括教育技术的物化形态,如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课程、电子课件、多媒体教学资源等),还包括应用教育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方法、过程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教育主体提供海量的知识信息,丰富的知识形式,便于教育主体的感知、理解、交流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深刻影响着教育和学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主体会对教育技术进行反作用,它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得以不断改进与完善。同时,在教育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会存在操作理念、操作方法方面的互动,教师会通过教授的方式来使学生掌握操作步骤、偏好,而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和反馈也促使教师不断改变技术使用的方法来实现教与学的协调。

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影响要素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功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技术本身的成熟程度、技术应用者的个体因素以及技术所处的支撑环境条件等。下面分别探讨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四类要素。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物理环境要素。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物理环境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量、操作的便捷性、设计的人性化、应用的时间及空间灵活性等,这些内容直接决定着现代教育技术是否被应用以及应用的广度,如数字网络图书馆的兴起正是因为它克服了传统图书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得人们几乎能够随时随地地利用网络来获取所需资料。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社会环境要素。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通过不断学习来进行充电,提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成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常态。受制于工作时间、学习地点的限制,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冲击,或者说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成为一种必然,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社会需求不断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教师个体要素。

教师在当前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着设计者、执行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个人素养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熟练程度都影响着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教师个体要素的作用,通过选择优秀的教师教育内容、教学计划,改进教学环境,学的运作与管理模式,减小教师个体差异对教育技术应用的影响。

4.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学生个体要素。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最终培养目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积累、技术应用水平,以及其他诸如年龄、个性、年龄等生理因素,选择恰当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个体因素是决定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因素。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以提升学生素质为目的,通过现代技术在教育情境中的应用来发挥作用。在应用过程中要考虑技术本身、社会环境以及教师与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选择合理的教育技术,有效地应用教育技术,才能优化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篇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校体育;教育;应用

1 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于目前的教育制度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手段等有重要影响。

1.1 冲击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现在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体育教育中,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应用最大化地促进着体育教育的发展。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学习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比如,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指导,学生也可以通过现代技术进行远程学习,总之这些新的教学技术极大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改变了高校的体育教育观念,促进体育教育的改革。

1.2 加快高校体育教育内容的变革

体育教育内容的设定是在以参考体育教育目的以及体育所依托的形式等为依据进行的体育教育学习材料。它的内容是变动的,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而变化,它是适应教育改革的,而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方式,它的很多新的内容必然会冲击与带动高校体育的教育模式发生新的变化,最后就会有新特点的高校教育特点方式出现。

1.3 导致高校体育教育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多数受外界影响的因素比较多,比如天气、硬件场所以及课时安排等,这样就会导致体育教育的授课模式比较单一,在有限的时间、场所内学生很难掌握体育教育的内涵,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也会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授课模式的变化,同学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在课余的时间也会学习体育内容,增强他们的学习模式种类。

2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2.1 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老师通过现代技术可以改变现在固定的、单一的授课模式,使得课堂的形式与氛围更加活跃,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同时,现代技术应用于体育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掌握世界先进的比赛,增强他们的实战感。比如,篮球专业的学生通过电视直播可以清晰地观看NBA直播,及时地了解现役球员的技术与比赛规则。再者体育教育在传授上还存在一些动作、技术上的难点,而有的教师由于年龄等原因不能亲自给学生示范,而通过现代技术可以于克服教师技能、动作难度等原因对示范动作效果的影响,进而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能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课件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2.2 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体育教育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教育现代化,而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它的改革方向也要实现体育教育的现代化。体育教育现代化的目的就是实现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增强体育专业学生的现代技术运用能力,促进他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实现教师对于知识结构的优化配置,达到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2.3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

高校的体育教育要想实现全面的发展必须要有健全的人力资源制度,加大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现代体育现代技术是实现体育人员培养与引进的关键手段。

3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3.1 硬件技术深化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物质保证

任何形式的改革都需要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体育教育改革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就是需要多媒体、校园局域网、远程教育等模式为依托实现体育教育的互动教学。

3.2 软件技术深化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推动力量

软件技术主要包括高校的现代技术发展水平,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所使用的学习教科书等。它所阐述的主要是理念层面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的进步而发展的,在有声技术设备应用于高校体育教育之后,紧接着又出现了网络技术的应用,尤其是网络课件的开发对于促进老师应用现代技术于体育教育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课件的设定一定要按照促进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而发展,因此,软件技术深化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推动力量。

4 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4.1 提高学生主体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由于他们还不能适应高校自主学习的氛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高校的体育教育相对比较轻松,结果导致他们缺乏对体育教育的兴趣,通过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接受直观的刺激,在教学进程中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

4.2 加强被教育者主体性的成长和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于高校体育教育方式有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表现在教学的内容上还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上,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依托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最科学的体育知识。

4.3 促进现代体育教学的管理

高校的体育老师每年的教学任务非常重,他们除了要教授体育专业的学生之外,还要对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因此,他们的学生非常多,学生的体育成绩也需要体育老师进行登记。而如果靠传统的手记形式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成绩都会记录,而通过计算机数据库工具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计算机数据库登记可以一目了然地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类。同时,在体育比赛中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表格工具,这样可以很好地对学生的各项数据进行分类,有利于以后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5 结语

总的来说,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依赖现代教育技术,而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需要高校体育教育的支持,它们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地联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对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毅红.体育信息传播对高校体育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3(30)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篇4

【关键词】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一般普通高等院校

一、一般普通高校的定位

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一般普通高校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笔者文中提到的“一般普通高校”,是指由于所处地域、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而与国家重点普通高校和“211工程”高等院校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存在差异的普通高等院校。一般普通高等院校多为省市级属院校,由于上级机构的投资、学校的发展规模、学校的发展历史等因素影响,在基础设施、教师员工、科研成果等方面与重点院校存在差距,这些院校大都为二批、三批本科院校。

二、一般普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般普通院校大多为本科师范院校及部分大专院校,有些院校在不具备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条件下,为了顺应时展需要,盲目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加之教育技术学专业本身的一些欠缺,致使目前教育技术界问题百出。2002年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高级研讨班”的57所高等院校的66名骨干教师及相关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这些长期从事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科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家和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按其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学科定位模糊,教育理论与技术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目标不明确,资金支持不够,教学资源匮乏,教学人员知识结构单一”。[1]结合专家提出的问题和笔者了解的现状,笔者对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定位模糊,学生认识不清

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的论述并不少见,但并没有因此而使从事教育技术工作和学习的人能够很好地认识本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很多新开设教育技术专业的院校,由于对教育技术学的解读不到位,专业教师本身专业素养不足,导致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开设在师范类和非师范这两种专业性质上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学校都是定位为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包括各级各类院校和现代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以及各级教育技术机构、高校和普教的教育工程技术人员,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毕业颁发的学位证书为教育学士。而新上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某些院校,定位为非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却和师范类相同,颁发的证书依旧为教育硕士,这给本来就迷茫的同学们又一个疑问:既然是培养教师,为什么又是非师范专业呢?是非师范专业,怎么又在毕业时颁发教育学士的学位呢?

2、教育理论与技术、与实践脱节,媒体技术缺乏教育理论指导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其技术性涉及计算机软硬件的操作应用技术、组网技术、电子技术、摄影摄像技术等。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前景看,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在教育学院(系)是最合理的,这有利学生学习教育理论,合理的利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者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而目前很多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教育(学院)系的院校,其实验室的设备和实验教师很难满足教学需要,特别是计算机软硬件、组网等技术课程的实验,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技术上的理论知识,但是理论与技术、与实践严重脱节,学习的理论没有适合的环境去付诸实践,从而使学生的技术也仅仅使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很难体现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应有的技术特色。

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在计算机学院(系)、物理学院(系)、新闻传播学院等院系的院校,学生由于为学理工科出身,加之没有学习教育理论的氛围,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导致教育理论修养不足。学生对计算机软件、音频技术、视频技术等现代化的技术能熟练应用,但是制作出来的作品缺乏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学功能不强,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应有的教育性。

3、教学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素养不足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教学人员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性的知识,还应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如:Flash、Dreamweaver、Authorware等)和影视方面(如:影视节目编导、非线性编辑、线性编辑等)的知识。而从事教学的教师要么只会机械地使用媒体,而不理解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层含义,这样永远体会不到教育技术的真正魅力;要么只是理论的讲解,如果没有自己的学术积累,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就永远难以提高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层次。这种教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在二类、三类本科院校尤其常见,教师讲授的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自己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很少注意这些问题;教授给学生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自己对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一无所知。

4、资源匮乏且达不到资源的共享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资源建设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它的建设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在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在高校建设的过程,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着资源匮乏的现象,不仅仅是硬件实验设备上的不足,而且部分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这怎么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呢?

步入了21世纪后,很多大中专院校新建立了或在原有的电化教育中心的基础上改建成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大多二类三类院校的主要工作使技术上的,如校园网络的建设、重要会议的摄影摄像、多媒体机房的管理等,而教育技术学专业目前在部分技术性质课程的教学上由于资源匮乏,仅仅是理论上的讲授,很难有实践的机会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何不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交流合作的关系,达到资源共享。

5、上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很多二类、三类普通本科院校乃至一些名牌高校都是一个新上的专业,但是档次相同的学校,开设教育技术学的现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什么呢?关键在于学校领导对专业建设的重视程度,这直接影响到一个专业软硬件方面的建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财力,特别是教育技术学实验室的建设,如果该专业得不到领队的重视,在很多高校目前面临扩建、资金不足的现状下,想要发展专业谈何容易。

三、对我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建议

1、明确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我院的定位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定位曾一度是整个教育技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个人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定位,应根据教育技术学的大局发展趋势,结合开设院校的实际,来确定适合自己学校的培养目标。在软硬件设施均不很齐备的院校,应定位此专业为师范类,培养目标主要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和大中专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一些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雄厚的院校,可以考虑定位为非师范,不过定位为非师专业从目前的发展前景看,就业前景不是很理想。

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达到资源共享

在技术课程教师缺乏、实验设备不足的院校进行教育技术教学,无疑不能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建设专业的过程中应结合本院校实际,个人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要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教育技术学专业不论开设在什么院系,都应与之建设密切相关的院系(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科学、教育和物理等院系)建立很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计算机科学系的硬件资源实现学生实验设备上的空缺;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相互多交流,特别是在影视制作方面,在本专业教师技术薄弱的现状下,更应该请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师给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电视机方面的技术知识主要实验是用物理系的实验设备;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则和教育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建议应加强与相关系别之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3、开设教育技术学课程为全院师范类专业公共课,壮大教育技术学专业是自队伍

为了提高教师对现代日益更新的教学媒体的合理利用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师范院校逐步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学》(或电化教育学)的课程。对于培养21世纪合格教师的师范类专业来说,培养的学生应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利用广域网、校园网等开通的网络课程指导学生学习;能制作简单的教学软件(如:录音录像教材、幻灯投影教材等的简单制作)等教育技术,更好的为信息社会的教育事业服务。建议各高等院校都能开设教育技术学课程为公共课程,尤其是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师范类院校,这样可以使学校毕业的师范类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中技高一筹。教育技术课程开设为师范类公共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师范类学生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建设。开设教育技术为师范类公共课程,就要壮大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的队伍,健全教育技术实验设备。这样,既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有利于学院整体教学实力的提高。

4、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育技术

学校领导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来看待,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改革》一文中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所以建议学校领导在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上,能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使教师了解教育技术、走进教育技术、利用教育技术,开拓高等院校教育新的天地。

四、结束语

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尤其是在以培养未来教师为主的师范类高等院校。改革的关键在于适应时代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创立新的教学模式的先导。所以,各高等院校应认清形势,发挥自己目前优势,解决暂时困境,放眼未来,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这一实现教育改革的杠杆,以在师范生中开设教育技术学课程为基础,使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篇5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组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3―0054―04

引言

在我国师范教育中,为学生开设教育技术方面的公共必修课程已有好多年了。从80年代初的师范生选修课程发展到90年代的公共课程,再发展到21世纪教师教育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日益丰盈,地位不断提升。[1]2004年12月,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其目的是加强中小学教师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的自觉性;加强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使中小学教师逐步掌握并不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加强技术对教育的服务与支持。课程地位的提升这就对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行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在组织教学内容时通常把技术内容与理论基础分开表述,技术内容依据技术的分类组织,理论内容则是现代教育技术各种理论基础的罗列。这种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重复感、拼凑感,从而降低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了能较好地解决此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如何组织、呈

现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内容作深入的思考。

一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尴尬

1 理论内容与教育学、心理学的重复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中,通常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阐述为学与教的理论、传播理论、媒体理论和系统理论。学与教的理论包括各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作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介绍这部分内容的介绍是必要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学生对这一部分相当熟悉这一部分内容,因为他们已经先修学习过心理学与教育学。用学生的话总结,,这一部分的内容很“教育心理学”。那么这部分的内容究竟还有无必要?如果把这一部分的内容从教材中删除,必然损害体系的完整性。如果不删除的话,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呈现这些理论?

2 技术内容与信息技术的重叠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应用类课程,其技术性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何克抗教授指出“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2],这里的技术手段主要指的是信息技术手段。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内容体系中信息技术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实践体系基本上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的,特别是PowerPoint在部分教材中占有很大篇幅。以至于学生以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学习信息技术,甚至就是学习PowerPoint。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内容上的重叠,导致学生认知上的错觉,以为教育技术就是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已经学习过了,现代教育技术当然也就引不起相应的重视。这种认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危害不可谓不小。

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认识上的误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学内容体系的组织与呈现。首先,教学内容的组织基本上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相关课程内容的微缩版,从理论到技术面面俱到,而且各部分相互独立,不成体系,给人的感觉就是“教育”与各种“技术”的拼盘,缺少一种揉合各部分的“骨架”;其次,教学内容的技术部分,为技术而讲技术,这就很容易把教育技术组织成信息技术或媒体技术,理论部分为理论而说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很“教育心理学”也就顺理成章了,也就是说缺少贯穿始终的“魂”。

二 技术为骨:技术内容的组织框架

1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目的

张剑平教授的《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提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3]在《关于面向21世纪高师公共课程的思考》一文中将课程目标定位在培养师范学生有关学习环境、教学策略与技能、教学媒体的运用以及信息应用的基本能力上。[4]上述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提到了一点,那就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实践学科,应用必然是其核心所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应用目的决定了各种教育“技术”在课程内容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的组织也应该以技术作为撑起课程的“骨架”。

2 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构成

为了充分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构成,本文统计了2005年到2009年出版的50本教材,在统计的教材中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模块:传统媒体技术、视听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教学系统设计技术、教学评价技术,其中信息技术又分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教育信息资源两个子模块。

各技术模块所出现的频次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3 技术内容组织框架

(1)依据技术分类组织

在笔者所统计的教材中,技术内容基本上是按物化形态的技术加智能形态的技术的形式组织。这种技术内容的组织形式,其依据都是技术的分类,其优点是现代教育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模块一目了然。但是伴之而来的缺点也很明显,这种组织形式给人以堆积感、离散感,而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对教育技术一种理解的必然体现――教育技术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2)依据教学过程组织

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把教育技术解释成“教学中的技术”或“教学过程中的技术”的话,那么就会得到另一种组织技术内容的思路:根据教学过程组织、集成各种技术。我们可以把种技术分配到教学的各个阶段,把技术融合到教学过程之中,即以教学过程为主线整合各种技术。通常我们把教学过程分为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教学评价阶段[5],那么我们可以依此划分各种技术,把上文中统计的技术模块分配到教学的相应阶段,如图1所示。

教学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准备和教学环境的创设。本文中教学设计指的是微观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设计的内容必须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是“完善的备课”技术。为了实现教学设计设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准备教学资源的准备和创设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媒体教学资源的准备包括传统视听媒体资源和计算机多媒体资源的创建、选择和获取。现行的很多教材详细的阐述了视听设备和多媒体设备的构造和原理,这些内容笔者认为不适合出现在公共课教材中,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但是对公共课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就有一定的难度。在创设和选择教学环境时要考虑到教学设计的要求,考虑到教学环境的应用目标是什么,是辅助教师教还是辅助学生学。

教学实施阶段主要涉及媒体与环境的教学应用。这一部分应该是体现课程特色的关键部分,但是遗憾的是大部分的教材对这部分内容都作简化处理。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可以帮助教师在制作媒体资源及创设环境时,却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帮助教师使用它们。当专任教师无法独自完成时,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可以给予帮助。但是,在教学中使用媒体资源与环境时,教育技术人员很难介入到教学过程中给予帮助。这部分内容的缺失,导致学生不能充分掌握媒体与环境的教学使用方法。这样,即使资源和环境再丰富,功能再强大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反而使教师忙于应付这些资源与环境。当教师疲于应付技术环境的时候,技术甚至就会成为教学的累赘、障碍。由于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到具体的学科教学,可能不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关注的焦点,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教学前的准备和教学后的评价。但是,对公共课的学生来说,这部分的内容才更是他们更所需要的。例如,媒体的制作和选择可能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特长,但是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媒体出示的最佳时机呢?我们可能感觉这是教师的事情,但这正是公共课学生所需要的,这也是专业课学生与公共课学生的区别。

教学评价阶段主要的内容是教学评价的技术。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的方法不仅仅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还应包括案例评价、量规评价、档案袋评价等评价的方法。

三 理论为魂: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的融合

现代教育技术应该以技术为骨架,并不意味着重技术轻理论,如果直接把课堂搬到机房,把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变成了以培养学生使用各种硬件设备的使用为主,把现代教育技术理解成信息技术课,那么也是有失偏颇的。技术的运用应该以理论为指导,理论是技术运用的灵魂。

1 如何凸现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是涉及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其内容必然要与与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信息技术等这些学科的内容存在重叠。如何才能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特征,以区别于其它学科呢?在上文中笔者提到按教学过程组织技术模块,这只是一种内容组织结构上的变化,是形式上的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彰显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特征。黄济先生在《教育哲学》一书的总序中指出“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出现,使学科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在某些问题上的重复出现是在所难免的,只是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阐发而已”。[6]其实现代教育技术也是这样,关键在于能否论述问题时有别于其它学科。

2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的融合

为凸显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笔者的意见是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视角阐述技术之应用。我们要从系统的视角、传播的视角、教育心理的视角、媒体的视角考察技术的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不应以单独的形式出现,而应与技术融为一体,成为指导技术应用的灵魂。理论与技术的融合不仅能消除理论教学的说教感,而且能突出现代教育技术交叉学科的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的融合我们可以理解为理论的“技术表达”,即理论体现在技术中。在强调技术的同时,各种教育“技术”以理论的载体的形式表达着媒体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正是凭借此种“技术表达”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灵魂。

提到现代教育技术很多人想到的是幻灯、投影、无线广播、电影或电视、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或因特网等媒体设备及其操作,媒体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的标签。因此,进入教育领域的媒体要体现出区别于一般媒体的特征,就需要融合进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媒体的设计、选择与应用要遵循,更要体现出媒体理论的指导,以实现媒体理论的“技术表达”。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从媒体的视角审视媒体,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各种媒体、教材的使用,更重要是的是信息的传播过程“即教学信息怎样从发送者(教师),经由各种渠道(媒体),传递到接受者(学生)的整个传播过程”[7]。各种教学媒体要置于教学传播的过程中进行研究,媒体要与其它教学要素联合起来,形成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内容的传递,从而实现传播理论的“技术表达”。

通常我们通常认为系统理论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系统方法展开全部教育实践的。系统方法不仅仅是教学系统设计的核心,也是其它现代教育技术实践的重要指导理论。教育是一个大系统,教学是系统,教学资源也是系统,教学环境更是系统。因此,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中我们应该以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学、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研究它们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之间及与整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求得最优的方案,以实现系统理论的“技术表达”。

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媒体手段和科学方法,应用目标是为了促进和优化学与教的过程,从而实现对学习质量和教学效益的提高。学与教的原理自然也就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在上文的讨论中,笔者提出依据教学过程组织技术内容,教学过程本身就体现着一定的教学与学习理论。依据贯穿教学过程的教学和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评价,实现学与教的理论的“技术表达”。

四 小结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中如何体现其特征,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不是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媒体技术,也不是这些内容的拼合呢,笔者的意见是依据教学过程组织技术内容,把理论内容体现在具体的技术中,形成理论的“技术表达”。

参考文献

[1] 张琪,陈琳.《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7):43-45.

[2] 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4):37-44.

[3]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站[EB/OL].

[4] 李芒,赵小杰.关于面向21世纪高师《教学技术》公共课的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1999,(3):38-42.

[5] 柳斌.课堂素质教育手册[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494.

[6] 奈尔•诺丁斯.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

[7] 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

Sketched with Technology and Induced by Theory: Discuss on the Organiz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structional Content

LIU Chun-zhi1ZHANG Wei-min2

(1.College of Education, Linyi 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276005, China;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general course,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eeds a well organiz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content which has immense effect on learners’ perception to the subject. But its interdisciplinary determines the overlap in instructional content with other subjects, and the overlap will bring about repetition without well organizing. In order to giving prominence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e should organize technology content according to instructional process and merge theory content into technology content.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篇6

关键词:教育技术;现代教育;促进

“技术”一词通俗来讲是指为实现特定的目的而采用的方法与手段,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教育技术”可以定义成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的总和。教育技术是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目的的系统方法论。通过系统的优化教学过程,学生的智力能够得到发展,教学过程得到优化,学习过程得到促进,学习效果得到提高,知识结构得到完善。

一、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专业名称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主要的概念有四种:一是美国教育技术定义,即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二是日本教育技术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对教育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因素进行分析、选择、组合和控制。三是英国教育技术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在改善学习过程的系统、技巧与教学工具,是系统的利用现有经验和知识来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方法。四是中国教育技术定义,即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与教育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最终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二、教育技术的特点

通过对主流国家教育技术定义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教育技术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教育技术是为了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教育的优化。二是教育技术是有型的物质媒体和无形的智能技术所组成的方法与手段的综合体。三是教育技术是具体化的方法论,是有型的、可操作的具体方法。四是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是教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教育的全部。这些特点反映出世界范围对教育技术的普遍观点和理解,通过总结这些特点,我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与实践过程,并进一步明确了媒体教学技术和教学过程设计是现代教育实践领域的两个主要途径。在这个两个实践领域中,教师和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成为一个闭合的教学过程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活动。教学媒体是教师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渠道,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主要信息。这四个因素在教学系统中相互组合,互为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使其他因素受到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只有使系统内的四个因素协调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教育过程中的所有显性因素,诸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因素,都是教育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以此来反映教育技术的实践状况。

三、教育技术的目标

诚如前文所述,由于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众多,故为了掌握和控制教学过程,教学研究者借助系统论的观点把教学过程的最终追求目标归结为“教育过程最优化”。最优化实际上就是教师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一)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要求

教育过程最优化需要从教学设计的整体出发,合理安排、协调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最终达到教学设计的整体优化。例如,在选择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不但要考虑现代信息技术本身的特性,还需要从教学设计的整体考虑,考虑教学系统中的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等因素师范协调一致。需要明确的是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理想状态下的教学设计,而是从现有学情、教学条件出发的教学设计。例如,微课在某些方面的教学效果确实优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但是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一些学校并没有微课教学平台,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提供下载平台或其他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微课的功能。

(二)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特点

1)最优化是指导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手段。2)最优化是教师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所确定的相对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而不是理想状态的最优状况。3)最优化就是教学管理的方法论。因此,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前提是必须实施教学设计,以对教学各要素进行周密的考虑,确定教学实施过程,使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从而真正的将教育过程最优化融入到整体教学系统中考虑。

四、教育技术对现代教育的促进

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的进步是教学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技术等全方面的进步。因此,教育技术的实践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使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观念达到统一。

(一)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技术支持

民主教育、个性教育、国际教育、终生教育是现代教育所主张的思想。教育技术通过开发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实现教育资源的民主共享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搭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平台,为实现教育的国际化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构建数字学校和数字课堂,为实现教育的终身化提供技术支持。

(二)教育技术是“教与学”教学模式相互转化的动力

教育技术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方法论,为实现教育个别化提供了支持和可操作性;教育技术中的媒体和数字资源实现了个别化学习环境;教育技术构建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教育技术与现代高职教育

现代高职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以全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以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发展学生的技能,关注学生的健全人格为根本培养目标,更进一步的发挥高职教育的全体性、主体性、发展性、全面性与开放性,最终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教育技术是优化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充分发展学生智力,能够创造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传递,有力的助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

参考资料:

[1]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策略与思考[J].刘成新.中国成人教育,2009(06).

[2]石志勇,陈遇春,江珂珂.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08(52).

[3]郭清华.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J].职业时空,2008(03).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篇7

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对教育过程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现代教学,仍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它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教师、学生、媒体、知识的有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教育理念是“双主”(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模式,注重人、机、知识的相融与和谐,倡导传统教学技术与现代教学技术相融合、共发挥的作用。这种模式既重视教学设计与过程,又重视教学效果与质量、知识与能力双重功效的获得。现代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某些不足,它不仅继续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而且也重视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强调教师、学生、知识、媒体技术四种元素之间的互动。

1.教师、学生与媒体技术的关系

无论是现代教育技术,还是传统教学,教师始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即使媒体技术再先进,课件再精美生动,教师始终是组织者,媒体技术永远不能掩盖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激情的讲解,像传统教法一样言传身教、黑板板书,适当利用媒体技术实现师生之间更为亲密、和谐的交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师如果过分关注媒体效果,忘记了教师主导地位,就会出现师生双向交流渠道不畅,教学亲和力低下的现象。老师切忌机械、单纯地操纵机器,应随身携带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尽量关注学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活跃课堂气氛。教育行为是为了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培养和塑造,学生是教育行为的最终目的,无论媒体技术多完美,其从属地位也不能居于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之上。所以,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着眼于优化教学过程、学生和谐发展的宏观目标,决不能被现代教育技术左右。

2.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法的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不能完全排斥传统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技术,融合传统教学中的黑板板书、挂图等,即使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声音效果,但也是冷冰冰的机器声音,不能替代教师独特的言传身教。

3.教学课件、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教学课件是对教学内容的详细、生动的阐述与解释。教学内容要以教材为中心,尽可能少在教学课件中插入过多的漂亮图片、动听的音乐,否则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冲淡课堂教学的主题,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教学课件还要与人才的培养目标相一致,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新的培养目标包容了原有目标的教育功能,并且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各有千秋,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就是好的手段。如何真正发挥先进教育技术的作用,使先进的教育技术切实成为高水平的教学工具,更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教师准确的言语、丰富的表情、恰当的手势和漂亮的板书,在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是现代技术手段难以达到的,而现代教育技术所具有的功能,如直观化、模拟化、交互性和强大迅速的计算功能也是传统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因此这两种方式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厚此薄彼都是片面的。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合理把握不同教学手段与方法之间的关系,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教学体系的整体建构中,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能。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许多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办到的事情都变成了现实,而且鲜活生动、耳目一新。通过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人的感官被“延长”了,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地去认识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动静快慢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1.现代教育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的认知作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字、图表、声音、动或静态图像被集成一起,构成教学软件,产生极好的逼真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VCD机、有线电视和网络远程教育等,它们在教学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图像和声音效果,但也只能展示教学信息,不能进行交互式的个别化教学。在现代教育技术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在计算机上反复操作、训练、直至熟练。学生在这种交流式的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由教师安排。这种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2.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不断提供更多的优秀教育技术,给教学领域带来了生动多样的新局面,使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然而,要实现教育现代化,人的观念必须转变,否则,永远没有教学理念上的更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其中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许多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结构和变化过程,都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教学过程中不但能给出结论,还有演示变化的过程,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缩短了空间与时间的距离。

3.现代教育技术扩大了知识面,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知识更新时间

现代教育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有效结合,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变得更加容易方便,同时拥有了更多的信息来源,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使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学生、考虑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等问题,也使自己有了时间去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科技动态,搜集教学素材,等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更加实际。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使师生相互作用的条件更趋于多元化,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特长、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恰当地运用使之与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篇8

论文摘要:对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以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在现代社会的教育活动中人们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它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合理应用必将对高校体育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主体、教育环境、教育管理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1.冲击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教学行为,控制着教育的发展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展、校园教学网和国家教育网的建立、网上课程的开设以及虚拟大学的出现等,都在冲击着高校体育教育,它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终身化、多样化、个性化、综合化等诸种观念的形成,都将产生强有力的支持和影响,特别对教学观念和人才观念的影响巨大。

2.加快高校体育教育内容的变革

体育教育内容是指以体育教育为目的,以身体练习、体育表演和运动竞赛为形式,并进行了组织加工后,可以进行体育教育的材料的总称。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在现论和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手段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将促使高校体育教育内容发生变革。

3.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方法的改进

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高校体育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致使许多硬件建设如场地面积、器材数量等达不到要求,加上教学时数较少,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在有限的示范中观察动作结构,了解动作特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技术进入体育课堂后,教学过程渐渐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学生单向获取知识的渠道,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1.现代教育技术是提 高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师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促使教师主动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操作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革新了教与学的环境,促使教师转变观念,实现角色的转变;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改革与创新的大舞台,促进了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另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还有利于克服教师技能、动作难度等原因对示范动作效果的影响,能充分发挥教师 “教”的主导作用,并能减轻教师的重复劳动,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课件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2.现代教 育技术是实现体 育教 育现 代化 的主要途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已明确提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自然也不容回避的要实现体育教育现代化。体育教育现代化是指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于体育教育的各个领域,进而实现理想目标的动态过程。其目标是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最终实现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现代化、办学条件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实现体育教育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化体育教育体制现代教育技术是深化体育教育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主要途径是实现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5.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

可持续发展是年代国际上形成的有关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是人类在不断深化对发展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崭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社会发展,其核心是人的发展。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还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挖掘,特别是体育教师资源的开发与挖掘,现代教育技术是促进体育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的有力工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使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特别是教学观、人才观的转变;(2)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信息时代知识总量猛增,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每隔三至五年,知识的3O%一5O%将陈旧、淘汰,教师要不断学习,跟踪学科前沿动态,了解、掌握国内外最新体育知识和技、战术动向;(3)提高教师信息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信息时代,知识信息必将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和战略资源。

三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1.硬件技术深化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物质保证

这里的硬件技术主要是指应用于教育的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和由此而形成的教学系统。当前,多媒体计算机、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并在教育中逐步形成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智能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等,在推动高校体育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为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2.软件技术深化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推动力量

这里的软件技术主要是指在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先进科学技术设计而成的各类教材,它总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主要包括以各种材料制作的教科书,在幻灯、电影,电视等视听手段应用于教育后,便有了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等,到近代计算机的发展使得软盘、光盘在教育中大量使用。现在,课件开发更是倍受人们的青睐,在国家“九五”课件攻关项目中己明确提出,课件开发一定要体现出教学策略的运用,以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对于课件的要求也不再仅仅停留在美观、实用上,还强调其独特性并且要尽量与国际课件模式接轨。

上一篇:对遵纪守法的认识范文 下一篇:物流信息化的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