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4-01-17 11:18:24

现代传统文化

现代传统文化篇1

非洲的现代化大致经历如下历程:首先是迫于外部的压力,从物质层面启动现代化;由于物质技术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完善,于是现代化进程又推进到制度层面;然而无论技术的进步还是制度的变革,最终都离不开人的思想观念的更新,于是现代化又必然要深入到文化层面。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现代的或先进的政治体制模式、经济管理机制、科学技术和教育制度等等,这在非洲国家并不罕见。但是,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还没有从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相应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结局便不可避免。

尽管每一个国家都面临如何处理文化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非洲表现得尤为突出与尖锐。这盖因非洲国家现代化过程的特殊性所致。许多事例表明,非洲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既不同于西方国家,亦有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由于非洲的现代化因素是"外植的",缺乏内驱力;加之,西方国家的示范作用,使得非洲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已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从容有序。在过渡性的社会环境中,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同时存在并相互冲突;这无疑是造成非洲国家文化与发展问题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并注定了其现代化过程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就整个非洲大陆而言,非洲人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态度始终存在歧议并为此付出了不匪的代价。出于对非洲会因现代化而失去自身个性的担忧,老一代领导人在处理传统文化与发展的关系时,往往将两者对立起来或侧重于强调捍卫非洲文化特性的重要性。许多领导人都表露出这样一种观点:发展的模式因文化特性的不同而各异;"发展的维度"不应超出其"文化特性的半径",他们之中的一些人甚至将非洲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挫折归咎于一味地效仿他人。应当说,非洲老一代政治家的担忧及其对非洲传统偏爱的观点是无可厚非的,它与非洲特殊的历史遭遇及其现代化过程的特殊性是不无关系的。遗憾的是,非洲国家的现代化努力在相当大程度上也正是被这种"民族主义"所抵消。在撤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民族主义"与"部族主义"往往混为一谈。部族主义思想与文化对现代化是一种极大的束缚。现在回过头来看,非洲老一代政治、思想家的理论和学说大多带有浓重的感彩或是基于各自的政治理念和政治需要(有些人甚至完全是出于维系个人统治的需要),而没有处理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变迁问题。

在非洲,关于文化与发展问题的新一轮反思始于20世纪80年代,确切地说是伴随非洲经济结构调整遭受挫折而展开的。在经历了70年代的经济衰退,特别是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非洲推行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的社会负效应日渐凸显,并在引起了阻碍非洲经济发展的种种弊端和不利因素之后,非洲学术界的一些有识之士才真正开始关注文化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并试图藉此来解析非洲经济不发展的症结所在。1986年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非洲问题特别会议上,非洲开发银行总裁巴巴卡尔・恩迪亚耶郑重提出了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文化问题。此后,有关文化对非洲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论著不断问世。埃塞俄比亚社会学家泽尼比沃克・塔德斯在《非洲:来自非洲内部的新看法》一文中,将非洲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称为"传统发展理论的危机"。

现代传统文化篇2

建筑需与文化和谐统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中的元素在不停地变化之中,人们所居住的环境也失去了其原来的特有性,很多城市都变成了大同小异,导致组成城市的各个因素在变化,变的失去了原来所拥有的文化因素。

如今,在众多的城市中,越来越多的西方地名和西方式的建筑不断涌现,这不仅是传统建筑文化的流失,也是城市发展文化特色的流失。分析历史,不难看出世界城市的发展也历尽沧桑,很多西方城市呈现出消亡更替、繁衍着再兴起、直至再消亡的过程。而在中国很多城市却能绵延千年,就是因为其特有的建筑风格所蕴含的文化特质。

面对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不断流失这个问题,作为设计师有必要提高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以便更好地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之中。另外,建筑设计领域普遍存在“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心理,因而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国内的建筑是由国外设计师而非本土设计师操刀制作。而这一观念急需改变,毕竟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才能设计出地道的融含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建筑。

其实,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并不矛盾,而且可以很好地进行融合:如贝聿铭的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就很好地完成了这一融合,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成为难以逾越的经典。

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他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与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聿铭自己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

上世纪7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在建筑界一度被隔绝的西方建筑文化再次被纳入了国人的视野。1979年,香山饭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第一座由境外设计师设计的建筑。香山饭店采用大面积白色,给建筑形象带来了鲜明的强烈的特征,加上城堡式的立面,一个个很有规律的窗洞,青灰色的磨砖对缝的勒脚、门套、格带和压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院落式的建筑布局形成了一种不同性质的院落:入口前庭很少绿化,是按广场处理的,这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是没有的,但为了满足现代旅游功能上的要求,这样处理是合理的。后花园是香山饭店的主要庭院,三面被建筑所包围,朝南的一面敝开,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空间,既简洁又有一定传统园林的色彩。

贝聿铭的另一手法是大胆地重复使用两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主要利用正方形和圆形,大门、窗、空窗、漏窗,窗两侧和漏窗的花格,墙面上的砖饰、壁灯、宫灯都是正方形,连道路脚灯的楼梯栏杆灯都是正立方体,又巧妙地与圆组织在一起,圆则用在月洞门、灯具、茶几、宴会厅前廊墙面装饰,南北立面上的漏窗也是由四个圆相交构成的,连房间门上的分区号也用一个圆套起来,这种处理手法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深藏着设计人的某种意图。

而苏州博物馆则纯粹是为中国而设计,贝聿铭祖籍正是苏州,狮子林原本就是他家的园林。他了解苏州的历史文化内涵,对故乡也有一份难以割舍的亲情。而一直以来,贝聿铭始终在探索,如何能够使中国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对接,走一条既融合了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特征,不是简单的仿古复古的新路线。

考虑到苏州作为一个文化古城,博物馆不能够太过沉重,不要粗重高大,而是要轻巧、灵便、精致,这样才会和苏州整体的风貌比较同一,但是又不能完全相像。为此,贝聿铭为新馆确定了一个叫作“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以及被称为“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形态上,色彩的把握和周围建筑保持一致。在庭院的处理上,保留了很多和苏州过去的园林相似的地方。在反映园林文化的同时,又并不是照搬过去的形式,而是将许多苏州传统的东西,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达出来。

如果说当年香山饭店的建成在中国建筑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同时它也为新时期中国建筑和室内设计工作者的创作起到了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的作用,那么苏州博物馆则是将苏州民居风格和现代建筑和谐对接,融建筑于园林之中,化创新于传统之间,使传统与现实,东方古代文明与西方现代科技相辅相成、协调相融。

贝聿铭的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是建筑师在建造一座大量采用西方科技的现代化建筑的同时,凭借自己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为建筑融入了大量中华文化元素,使建筑在拥有高科技的同时,唤起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巨大共鸣。它们是中国建筑中西融合设计道路的典范,这些优秀作品没有一味追求中国建筑的外观,而是在兼顾中国感觉的同时让其与西方现代风格技术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成为建筑杰作,并为中国创造了一种新的建筑语言。

中国建筑要有中国面孔

那么为何要延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呢?建筑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寄托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追忆和感情。而且,城市化的进程体现了城市所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建筑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文化和传统的载体:保存城市记忆,保持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

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逐渐消失只是一个很平常的过程。随着中国大门的打开,各行各业都开始与国际接轨。在这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必然有些东西是会流失的,比如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部分传统文化。对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保留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与西方的设计理念完美融合,同时努力做到让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不论历史文化还是建筑文化,它们的久远都是衡量历史珍贵性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这些生长于本土的建筑文化,它们之所以能长存这么久远,就是因为它们在适应当地气候、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运用当地技术以及体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均有自身的优点。它是与当地环境和谐相处中形成的,中国目前的建筑应该改良、吸纳未来文化的影响,但这并不表示要抛弃祖先留给下来的遗产。

现在众多优秀的建筑师已经开始注重将自己民族的文化以及辉煌的历史融入到建筑的再创造过程中去,对自己祖先留下来的传统越来越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代建筑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国内外的建筑师们逐渐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传统建筑符号上来,注重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许多新建筑已经不仅仅一味地采取国际主义风格,而是与当地地域文化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找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点。面对日益增多的西方新理论,应该吸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封闭自己不是出路,完全吸纳更不是良策。要在探索传统建筑逻辑与现代建筑逻辑,传统技术与现代建筑功能,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下,将人类优秀文化融会到自己的东西中并让自己的东西得到发展。

现代传统文化篇3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行为,在当今社会不断异化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消费主体、消费环境、生态自然等构成了巨大威胁。儒家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自然宇宙观、以“仁”为核心的生态伦理观和以“俭”为核心的消费价值观对当今社会克服和破解消费异化,提高消费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理性的消费观、健康的生活观、和谐的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着重要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儒家生态思想;消费异化;启示;可持续发展

纵观古今世界,俯仰历代文明,在漫漫的人类历史进程当中,许多文明古国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位置兴盛一时,之后多因环境破坏、生态恶化而使其文明断裂或走向历史的终结,唯独中华文明一直连续传承至今而长盛不衰。笔者认为,这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尤其是以儒家为代表的生态思想有着直接的关联。虽然我国儒家生态思想产生于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农耕时代,但它自身所蕴含的合理因素和永恒价值却是跨时代、超国度的,所以合理地吸收、批判地借鉴中华传统儒家生态思想精华,对现代社会重塑消费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儒家生态思想内容概述

(一)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自然宇宙观

在儒家生态文化思想中,“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我国古代生态思想的哲学根基和核心精神。在六经之首的《易经》中最早阐述了“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1)即“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和谐宇宙观。以天、地、人的统一为基点,倡导天道、人道,主张人对自然依从、和善、与自然的相通和谐统一,“事各顺於名,名各顺於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2),宋朝程颢也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表达了人与天地万物相统一的整体共融理念。在以自然为本体的“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及价值规范下,儒家形成了“取用有节,物尽其用、以时禁发”等生态思想,人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其行为与大自然保持和谐一致。《吕氏春秋•义尝》中写道:“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中指出:“孕育不得杀,壳卵不得采,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其年不得食”。这些思想体现了儒家在利用大自然赐予的各种资源时禁止使用一次性灭绝的方式使用资源,主张取用有节,适可而止,有节制索取,更不随心所欲、贪得无厌,从而保护资源持续再生能力、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显示了中国儒家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和经典诠释。

(二)以“仁”为核心的生态伦理观

“推已及人、推人及物”是儒家生态思想的逻辑根基,在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指导下儒家提出“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思想,倡导尊重一切生命、仁爱世间万物。首先,在协调人际关系中主张“仁”、“爱人”,要关心他人,善待他人,不能损人利己,只有每个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实现“天下归仁矣”。其次,主张把此道德原则推广到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并把人们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作为对其行为善恶的价值评判标准。《孟子•尽心上》中写道:“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告诫人们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之间都是平等的,要将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伦理道德扩展到自然界。在群经之首的《周易》中也指出:“天地之大德曰生”(3)就是把“生生”,即尊重生命、滋养生命、维护生命作为人之大德,进而确立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通的大生命观。

(三)以“俭”为核心的消费价值观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年轮里,人们形成了“尚俭去奢”、“宁俭勿奢”的以俭文化为核心的消费观,将人们生活方式的奢俭与国家的兴亡存败联系在一起,“奢则不逊,俭则国。与其不逊也,宁国”(《论语•述而》)。在以孔孟为代表的传统儒家生态思想中,以“礼”为基础的节用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知足常乐、俭不违礼、物尽其用、节约朴实等思想被推崇为评价仁人君子的道德规范标准之一,所以奢俭成为消费思想中最大最核心的问题。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也写到“贤君必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告诫统治者要克勤克俭、取用有度、节制物欲,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体恤百姓。同时荀子也指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主张百姓在消费时要奢俭有度,国家在生产中要开源节流,这样才能不断积累财富达到国富民强。《中庸》中也云:“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执两用中”中的适度、持中的中庸思想,提倡人们坚持节俭原则下的适度消费。这种节俭、适度、持中的消费观念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以“俭”为核心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社会呈现出山清水秀、生生不息的一片和谐景象,虽然其生态思想是建立在科技水平较为低下的以依靠大自然存在物为基础的农耕时代,当时的物即消费客体基本是以原生态的形式呈现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生产目的主要是维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但是其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消费理念和行为规范对今天这个物欲横流、消费不断异化、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二、当今时代消费异化的特点及其危害

(一)消费异化的特点

当今社会正处于马克思所说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时代,异化消费作为此发展阶段特有的普遍现象,伴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呈现出扩张的趋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消费已不再是为了维持生存和促进发展的手段,而是为消费而消费,攀比、奢侈、炫富等消费心理和消费现象蔚然成风,消费主体、消费手段及其消费目的全面异化,使人以一种非人的思维和方式无意识地生活着,如弗洛姆所言:“消费异化的本质是消费对消费自身本质的背离、对人的背离和对人的操纵和控制。”(4)当前消费异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不均衡消费。

人们认为获得物的数量与拥有的幸福是成正比例的,于是在消费越多、购买的物越多就越幸福的心理支配下,不断地进行物质消费,购买所需的和非所需的产品,而这种被物欲所包围的片面的物质主义的消费方式带来的却是大量消费品的浪费和精神世界的空虚,人们逐渐丧失了对生活和自我价值的思考,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化的繁荣。

2.追求享受、标榜个性的攀比、炫富性消费。

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消费早已不再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而是成为其标榜个性与差异的一种手段,一线品牌、各类高档的服务、各种时尚潮流成为其消费青睐的对象,据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境外人均消费额1508欧元,消费能力全球第一,是很多欧美国家公民境外购物人均消费额的3-5倍。2013年,中国人买走了全球47%的奢侈品,约计1020亿美元。”(5)“未富先奢”现象屡见不鲜,此种方式的消费已成为一种特殊身份、面子、地位的象征和符号,消费已丧失了理性思考与选择,攀比、炫耀、奢侈、浪费成为常态,消费异化愈演愈烈。

3.只图当前、不顾以后的超前、危机性消费。

适度的超前消费有助于刺激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当前在凭借贷款、信用卡可以预先透支等支付方式下,超前消费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生活方式,并且更多时候是一种脱离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追捧消费行为,导致月光族、啃老族、“负翁”等入不敷出的群体越来越多,这种消费方式不仅会给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且长期以往会导致投资不足,引起经济结构失衡乃至经济危机。

(二)消费异化的危害

1.对消费主体的危害

消费本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人们维持生存和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但在当今社会各种虚假需求的影响下,很多消费不再是或者说很少是为了获取所购买商品的具体功能、实际用处和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在购买的商品中寻找满足的、身份的确定和占有的欲望,消费已成为一种“符号”。在此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下,一方面,包括消费主体在内的消费手段和消费目的逐渐异化,消费者不断丧失了主体性、选择性与创造性,越来越依赖于客体,客体不再是成为证明主体价值和力量的手段,而是外在于主体,与主体相对立,消费者的自由受到压制,人格发生扭曲,成为单向度的人,消费成为了一种与自由相分离、脱离真正生活的变态行为,消费本身成为了目的。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其购买的欲望,人们的工作时间不断加长,工作压力不断加大,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当人们将利用各种手段拼命赚取的金钱无节制挥霍后,物化的幸福让其感受到的却是精神的空虚、人与人情感的疏远淡漠,社会逐渐丧失了批判性与否定性,生活在其中的个人也因此成为了现行社会的奴隶。

2.对消费环境的影响

健康、文明、和谐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文化是个体成长和国家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然而,当前社会呈现出的炫富式消费、攀比式消费、奢侈式消费等异化消费方式使消费环境不断恶化。异化的消费方式使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价值出现偏差和扭曲,忽视了消费者的经济基础和现实需求,推卸乃至忘却了消费道德和消费责任,不仅造成消费结构的严重失衡、物质产品消费比例超高于精神文化消费、消费文化环境不佳甚至低俗;同时也使经济呈现出繁荣的假象,贫富差距更加凸显,激发了各种社会矛盾,干扰了国家的市场秩序、社会安定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所以积极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质量,践行理性消费、绿色消费、文化消费、文明消费的消费方式已是大势所趋。

3.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如丹尼尔•贝尔所言:“强调花销和占有物质”,破坏了“强调节约、俭朴、自我约束和谴责冲动的传统价值体系”,“它所要满足的不是需要,而是欲求。欲求超过了生理本能,进入心理层次,它因而是无限的要求”(6)。当今社会在经济理性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支配下,为了满足人们无限制的虚假需求,与天地相对抗,对自然力量无所畏惧,为所欲为,人与人的无机身体即自然界不断相异化,人们不加节制地利用高科技手段向自然界掠夺式地攫取资源,不断地进行高密度生产引发大规模的虚假消费,使生产与消费成正比例地朝着奴役人、毁灭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20世纪发生的公害事件就是有力的证明。“自然界的财富是有限的,终有枯竭的一天,人对自然界的这种掠夺欲望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7)所以实现由异化消费到生态消费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三、儒家生态思想对当今消费异化问题的破解

当今社会中的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等异化消费行为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所以借鉴传统儒家生态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对当今社会克服和消除消费异化具有珍稀的思想价值和深远的文化意义。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危机来说,把对‘天下万物’的义务和对亲爱家庭关系的义务同等对待的儒家立场是合乎需要的,现代人应当采取此种意义上的儒教立场。”(8)

(一)树立天地人相统一的和谐自然观

过度消费、掠夺式的开发与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是当今社会产生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而传统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启示我们树立一种和谐的生态自然观。作为自然界的一名普通成员,人与大自然的其他组成成员一样在生态上是平等的,所有我们不仅要尊重大自然生态系统,而且要尊重其各组成部分,只有这样人与自然才有可能稳定和谐、协同进化。1.敬畏自然。图腾崇拜、天人合一等思想体现了儒家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其力量的恐惧。20世纪的公害事件让人们开始反思人类的行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始终扮演的是小学生的角色,我们无需在已获得的高科技面前沾沾自喜,而应时刻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正如100多年前,恩格斯通过对古代文明衰落的原因考察后,针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就告诫人们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9)因此,要想真正更好地利用自然、合理地消费自然,必须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2.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前提,传统儒家“取用有节”、“以时禁发”“顺应天时”“强本节用”等话语体现了取用有度、尊重天时的生态消费思想。在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不论是哪个国家,都应该深刻反思由于现代化过程中的过度消费而导致的自然界的不堪重负。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必须要以尊重、顺应自然规律为前提,不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我们都要消除那种“越多越好”的思想,科学合理地使用科学技术,使科技带动的生产更好地服务于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坚持天地人相统一的生态价值观和“使民以时”、“以时禁发”等善治的生态规范制度,使人成为与大自然融洽相处的德性主体,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消耗,确立与自然生态资源共生共存、和合的大生命观,保证对人类发展权利的尊重与对自然价值的尊重同行。

(二)倡导重生存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

中国儒家修身、安身立命之道、亲近自然、乐山乐水、天人合德等思想特别是其外推思想,即只有人从内在的角度完成了自我心性、德性的修养,才能逐渐外推去仁爱世间万物,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思想不仅使人生的价值得到了体现,而且生态环境也无形中得到了有效保护。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仍然追求物欲张扬、精神丧失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与人的本真价值相分离、与大自然相脱离。马克思说过“你的生存越微不足道,你表现你的生命越少,那你占有的也就越多,你的生命异化的程度就越大。”(10)所以,作为现时代的人,我们需要的不是大量体现价值符号的商品和由此带来的无节制破坏资源环境的机械化生产,也不是在购买过程中只注重对商品的占有而不注重商品使用价值的异化消费,而是要利用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大自然、丰富内心世界,追求“道义”和高品质、高质量的精神享受,在精神充实的状态下自由地生存、全面地发展,使人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或者成为弗洛姆所说的新人,即“为了全面地生存,愿意放弃一切形式的占有。”(11)当人从虚假需求的环境中解脱出来时,便不再沉溺于更多地生产、更多地消费,在工作中也就不再以获取金钱利益为唯一目标,而是更加注重消费与现实需求的平衡,进而促进消费环境的优化、消费质量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消费观

“生态消费是一种绿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12)而正如汤因比所说的那样:“在所谓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中,贪欲是作为美德受到赞美的,但是我认为,在允许贪欲肆虐的社会里,前途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制的贪婪将导致自灭。”(13)所以面对当今社会由消费异化的蔓延造成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现状,我们必须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最具影响的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思想精华,并将其植根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一方面,我们应批判地继承儒家生态思想,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去奢尚俭”的健康生活理念和文明消费方式。这种“俭”是以提高人们对欣赏生活美的兴趣和丰富人们的内在精神世界为目标的消费观,是坚持合理消费、文明消费、生态消费的可持续消费观,不仅有利于减少乃至克服取用无度、奢靡腐化等不良消费行为,而且有助于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理有节的生态消费模式,从而确保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与大自然的和谐共融。另一方面,与现代工业文明过分关注“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相比,儒家倡导的“生生不已”的发展观更加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因为只有可持续的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持续不断的合理需要,所以我们要领悟儒家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不仅要注重经济理性,更要关注价值理性和生态理性,使生产、消费等实践活动既有利于促进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又不损害后代人对此发展的需要。

总之,儒家生态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思想之一,作为华夏文明、东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农耕时代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在全球化的今天,其对大自然的尊重与热爱,对生命的关怀,对节俭消费的倡导,对资源的取用有节等思想文化也为消费异化不断盛行的现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消费思想和充盈的生态智慧,所以深入挖掘、探寻儒家生态思想的精髓,对于我们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避免乃至消除消费异化产生的不良后果,构建以使用价值为尺度、以适度合理消费为原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文明、健康、生态、和谐的消费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作者:巩娟娟 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1)邓白球.白话易经[M].岳麓书社,1993.

(2)《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四部备要•子部》,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版.

(3)崔波注译.《周易•系辞上》[M].中州古籍出版社.

(4)[美]弗洛姆.精神分析的危机[M].许俊达,许俊民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72.

(5)中国报告大厅.当前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6)[美]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112.68.

(7)弗洛姆.逃避自由[M].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161.

(8)池田大作,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47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5.

(11)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179.

(12)尹世杰.关于生态消费的几个问题[J].求索,2000(6):14-15.

(13)池田大作,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57.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邓白球.白话易经[M].岳麓书社,1993.

[5]《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四部备要•子部》,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版.

[6]崔波注译.《周易•系辞上》[M].中州古籍出版社.

[7][美]弗洛姆.精神分析的危机[M].许俊达,许俊民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72.

[8][美]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9]弗洛姆.逃避自由[M].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10]池田大作,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11]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

[12][加]本•阿格尔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现代传统文化篇4

答:我国是具有五千多年丰富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而工艺美术正是这种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将全国各地能工巧匠聚集在此,通过工艺品的创造,将丰厚的文化内涵赋予其中,传情达意,言志抒怀,表达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每一件作品无不留下了时代的精神、历史的烙印。北京工美集团的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北京市手工业联社,里面的“老艺人”大多是清宫造办处的徒子徒孙。所以,把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手工艺技艺传承下来,成为北京工美集团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北京工美集团旗下的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有馆藏珍品3 000多件,上启三代,下扩至今。它们代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几代名师创造的一批富有时代精神的珍品佳作。其材质、价值、工艺技巧、艺术品位均代表了国内同行业的最高水平。许多作品曾长期陈列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天安门贵宾厅,有些作品还参加过国外文化活动,受到许多国家元首的称赞及外国朋友的好评。

北京工美集团每年顶着上千万高运营成本的压力,坚持将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借助自身优势,邀请文化艺术领域及工艺美术界的专家、学者、大师开设免费的“工美艺术名家大讲堂”,举办各种主题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艺班,举办书画笔会等,每年近30场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北京工美集团吸引来很多铁杆儿“粉丝”,可以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这里绽放,华夏文化在这里延续,中华文明在这里永续传扬。

2016年,北京电视台跨年大型新闻行动――“天涯共此时”启动,共派出40多人的前方摄制组,沿“一带一路”线路横跨亚、欧、非三大洲兵分5路,途经33个国家进行采访。北京工美集团助力“一带一路”,特别受邀为此次活动设计制作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丝绸卷轴”,以及丝巾礼品,以此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北京韵味。礼品紧随摄制组一同奔赴采访线路,被赠予海外同胞及友人,寄托一种“大展宏图”的意愿和“友谊绵长”的情谊。

问:礼是文化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北京工美集团一直在国礼的设计制作上表现不俗,被称为“国礼造办”,是否能梳理一下工美在这方面的历程?

答:早在1957年,主席去苏联参加苏联“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庆祝活动时,将北京工美集团(原北京市手工业联社)“老艺人”杨士惠设计制作的牙雕《北海全景》作为新中国的礼品赠给苏联人民。一件倾注艺术家心血的传世艺术品,连接了两个伟大民族的心,它是中国和苏联20世纪50年代友谊的见证。

这之后的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第一件国礼牙雕《成昆铁路》、赠送给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的丝绫堆绣座屏《清明上河图》、纪念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元首礼品《和平欢歌》景泰蓝赏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礼品等,都是出自北京工美集团。

2008年8月,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工美集团制作的《北京奥运徽宝――中国印》及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奥运精神紧密契合,展示了人文奥运的风采,成为这届奥运会留给世人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以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在奥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4年11月,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北京工美集团设计制作的《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繁花》花丝镶嵌手包套装和《和美》纯银錾刻丝巾果盘被选为国礼。北京工美集团又一次将中国传统工艺璀璨的魅力和中华民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文化精神传递给世界。

2015年9月27日,主席将代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愿望和信念的《和平尊》赠送给联合国。2016年2月25日,《和平尊》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永久陈列于联合国总部大厦内。工美人用五千年文明古国特有的文化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对联合国的尊重和支持,也象征13亿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美好祝福。

2015年10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主席对英国进行为期5天的国事访问。主席此行得到英国王室、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友好接待,更受到了英王室最高规格礼遇。作为回礼,主席将一件具有中国特色的尊贵艺术作品景泰蓝《友谊之船》国礼赠送给女王,希望中英关系发展更好惠及两国人民。

2016年5月,印度总统普拉纳布・慕克吉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6年来印度总统首次访华,同时也是慕克吉本人就任总统以来第一次访华。为欢迎此次来访,主席又将一件景泰蓝《友谊之船》作为国礼相赠,再一次表达了中国人民希望世界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

中国国家领导人将景泰蓝《友谊之船》作为国礼相继赠送英、印两国元首,成就了史无前例的“双国礼”佳话。北京工美集团的这件“双国礼”作品,也将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2017年1月18日,主席在日内瓦访问了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事,共同出席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为针灸铜人揭幕。北京工美集团见证了这重要的历史时刻,从设计、制作、运输到赠礼服务保障,再一次圆满完成了赠礼任务。

多年来,北京工美集团承担着部级礼品的设计制作任务,享有“国礼造办”的美誉。国礼是工美人弘扬与传承中国文化的结晶,是传统工艺与当代审美的融合,是工艺美术行业服务国家文化外交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化身。这些礼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艺术水准,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播着中国人文精神和国家理念,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纽带和桥梁。伴随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北京工美集团,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共和国文化外交的历程和前进的脚步。

问:如今,传统行业在新商业环境下受到更多挑战,作为老字号,北京工美集团是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坚守品牌价值的?

答:文化需要坚守,守住文化,也就守住了民族的魂;品牌同样需要坚守,守住品牌形象,才有可能在消费者心中播下信赖的种子,收获双赢的果实。工艺美术品市场是最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领域,但北京工美集团一直坚守诚信,她从不忘“真品真情”的初心,一直践行着对消费者最初的承诺:货真价实的商品,真诚优质的服务,在默默承担着传承中华传统工艺美术文化责任的同时,坚守着文化地标、诚信标杆的品牌形象。

这份“真品真情”的承诺、这份对诚信经营品牌形象的坚守,最初带给工美的是经营上的步履艰难。经过多年的坚持,北京工美集团终于迎来了诚信经营的春天,等身荣誉接踵而来:首批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国工艺美术第一店”“全国商业顾客满意企业”“全国商业服务业十佳企业”“全国商业服务业先进企业”“北京市无假冒商标示范商场”“中国金店100强”“北京市优质服务商店”“2015年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等。北京工美集团旗下的王府井工美大厦是一家有着62年历史的老字号,与全国各地几百个名优工艺品厂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联系,经营百余大类、上万个国际国内花色品种,可谓“进一店而买全国”,享有“中国工艺美术第一店”的美名。现在,工美大厦以“七个之最”:全国经营工艺美术最早的专营店、经营面积和市场规模最大的专营店、经营商品和服务享有权威认知度的专营店、经营工艺美术品类商品档次最高的专营店、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专营店、最具民族品牌的专营店、同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专营店,成为国内外消费者心中的名牌店。

问:“互联网+”是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思维、新工具,北京工美集团在利用这一工具推动新业态形成与发展上有没有新的尝试?

答:新形势新环境下,北京工美集团一直在探索“互联网+艺术+金融”模式的落地与实践,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创新,进一步激发金属艺术品流通市场的更大活力,促进金属艺术品行业的繁荣发展和中华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

2015年,在北京工美集团电子商务中心运营的“工美艺城网”以及“一网七店”的基础上,北京工美集团旗下北京工美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艺交所・金属艺术品交易中心正式开盘。从此,金属艺术品进入一个全新交易模式的时代。金属艺术品交易中心是国内首家针对金属艺术品开设的电子交易平台,是具备公信力的子交易平台,旨在通过先进的电子交易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文化与科技、金融与艺术相结合的金属艺术品创新发展模式。它以完善的交易规则体系和交易机制,为金属艺术品收藏和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对称机会,使得金属艺术品的交易更加透明、价格公允。同时,打通金属艺术品的流通壁垒,全方面构建了金属艺术品交易服务产业链。

中国艺交所金属艺术品交易中心开盘前一日,58亿元首批藏品申购资金入账,足以说明交易中心必将进一步激发大众文化集藏活动的活力。“确真”是交易中心第一大功能。金属艺术品交易中心充分利用行业顶级大师资源,从艺术品的源头开始,进行全产业链运作,确保真品、确保大师制作、确保艺术价值,解决了艺术品投资者收藏购买时信息不对称的一大难题。“确权”是交易中心又一大优势,金属艺术品交易采用互联网撮合交易模式,面对全球数以万计的交易用户即时交易,货款即时到账,解决了艺术品投资者交易转让时变现难的又一大难题。同时,交易中心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在主管部门严格监管下,保证了平台的公平、公开、公正和公信,使得交易双方的资金和货品安全都得到有效保障。“确价”是交易中心第三大功能。交易中心面向全球金属艺术品投资者开放,市场各方都可以以交易中心的价格作为交易价格参照,促进公平交易,确定价格权威。中国艺交所金属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开业,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互联网+”金融收藏交易模式的一个创举。

目前,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在中国艺交所金属艺术品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的景泰蓝、花丝镶嵌、雕漆等艺术精品共20余种,发展经纪会员近500家,汇聚部级、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0数人,交易会员逾10万人,累计交易额达90亿。这是我们在“互联网+”模式下运用金融运作方式探索新业态的努力尝试。

问:在创新商业模式上,北京工美集团还做了哪些努力和尝试?

答:传统文化与现代模式的嫁接与结合,是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的难点,也是我们创新商业模式的突破口。

借助国事热点、名人效应设计研发工艺品、藏品,是我们创新突破的思路之一。面对工艺品市场同质化日趋严重、同行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我们以北京工美集团技术中心的核心设计能力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主导,近年来在承揽并圆满完成诸多国礼设计制作任务后,限量发行了“奥运徽宝典藏版”“奥运徽宝黄金珍藏版”“北京园博徽宝”“APEC国礼典藏版”“亚投行国礼系列藏品”等深受市场追捧的“国礼类”藏品,甚至创造了单品破亿的销售记录。同时,我们也十分看重国礼的版权和专利保护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维权打假机制,有力保护了品牌权益,净化了市场环境。

长期以来,围绕工艺美术的题材和创新问题,在文化艺术界争论不休。早在30多年前,一些专家对现代工艺美术难以脱离封建的神仙帝王和才子佳人选题,而感到无计可施。在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丹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们以“人民艺术家”赵丹先生及其长女、新中国第一代舞剧表演艺术家赵青女士为选题,策划推出了“丹青系列藏品”。让当代艺术家的形象成为精美的工艺美术系列藏品,并限量在市场销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工美首次开发的创举。工艺美术题材的创新必须解放思想,“丹青系列藏品”就是对传统选题的突破,凝聚着北京工美设计团队的智慧和追求。

自2007年来的十年间,北京工美集团研发营销分公司一直致力于在各大银行系统进行“工美黄金”产品的销售,并逐步确立起以此业务为核心的经营模式。信任感及产品的差异化是消费者倾向在银行渠道购买贵金属的主要原因。“工美黄金”针对消费偏好,严把产品质量关,确保每件产品在克重和成色上严格按照工艺加工流程和质检要求,同时为突出差异化,加大了新工艺及多种材质结合的“跨界”产品研发,使新产品一经面世便能获得市场关注度与认可度,让“工美黄金”的品牌在银行渠道深入人心。在每年11月开始直到次年春节的“开门红”旺季销售期,通过加大对银行渠道的新品知识培训力度和频次,助力销售,为全年销售打响第一枪。

北京工美集团旗下北京工美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北京工美・当代大师艺术品交易中心2014年正式成立,是北京首个以当代大师艺术品为载体,以“燕京八绝”为主要特色的艺术品交易中心。交易作品涵盖花丝镶嵌、金漆镶嵌、景泰蓝、玉雕、书画、紫砂、金丝楠艺术品等十多个收藏品类,集合了众多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大师及书画大家的艺术精品。值得一提的是,交易中心在经营模式上,把“经纪人”概念融入到大师艺术品交易中,通过文化主题活动与计划性的大师专题活动,实现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价值的推广与大师个人品牌价值的创建。与此同时,交易中心开创的与收藏客户“投资共赢、利益共享”的新兴商业模式,也在艺术品领域得到了广大投资收藏爱好者的热切关注。两年来,北京工美・当代大师艺术品交易中心已经策划出品了《四海升平财玺》《航天龙玺》《冠军徽宝》等藏品,引领了工艺品收藏市场的新风尚,也为集团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打造创新平台方面,坐落于具有北京“绿肺”之称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的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新奥工美大厦),2016年进行了老馆全面升级。全新升级的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集“博物馆会展功能、文化休闲娱乐、专业技艺体验街区”三大功能为一身,成为最具行业特点的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综合型、多功能专业文化资源平台。在2017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与北京电视袂首度推出春晚衍生品――春碗,进一步探索与深挖博物馆平台的品牌、文化价值与运营模式。

问:作为行业龙头,不仅局限于首都地区,跨区域开展合作、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是否已经纳入北京工美集团的发展规划中?已经付诸了哪些实际行动?

答:北京工美集团为落实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统筹利用北京及承德文化、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资源,加快推进首都核心功能的调整疏解,服务和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和城市群协同发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承德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京津冀工艺美术协同发展的“领头羊”。协议双方约定在品牌、产业、产品、展览展销、人才培养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这种跨区域合作,是推动京承两地产业转型、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充分发挥双方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增强双方核心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北京工美集团和唐山市政府、河北辛集签署合作协议,将在多方面开展合作。北京工美集团的目光正在转向整个京津冀地区,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三地的工艺美术企业也迎来了整合机遇。我们有设计优势、有品牌优势,并且有着广阔的销售渠道,京津冀地区分布的其它工艺美术企业,则有着成本优势和自己独特的手艺,如果能广泛合作将带动整个区域内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

2015年,为感谢十堰市南水北调水资源对首都北京的支持,加快推进十堰――北京对口协作工作,在南水北调通水一周年之际,北京工美集团与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北京工美集团将全力发挥自身优势资源,旗下的研发设计中心、王府井工美大厦、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工美艺城网电商平台、北京市玉器厂、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等单位,就湖北十堰市绿松石、神农鸡血玉、米黄玉等矿产资源,从设计研发、生产制作、大师技师人才培养、检测鉴定、市场销售、产业合作等多方面与湖北十堰市政府及相关企业进行帮扶合作。北京工美集团与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的合作,积极推进了北京工艺美术产业平台向十堰的延伸,并形成优势对接,促进协同发展,实现了双方在区域合作中互利共赢。

2017年,随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经济走廊”战略实施,党中央把南疆地区稳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工美集团积极响应座谈会精神,以北京市与新疆和田为对口支援城市为契机,与和田地委行署签署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书,以期利用在工艺美术行业人才培养、教育培训、设计研发、销售交易、检验检测、鉴定等方面的经验优势,为和田区域经济、社会和城市群协同发展发挥作用。

问:关于国企责任,北京工美集团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实现了百亿集团的目标,履行了国企的经济责任;屡出国礼精品,履行了国企的政治责任;在社会责任方面,工美又做出了哪些贡献?

答: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的良心,是实现企业社会价值的表现。北京工美集团在企业自身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不断用善举向社会传递出浓浓的正能量。

2008年汶川地震的大灾难至今令人心有余悸。国家特大企业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地处重灾区,遭受了重创。为使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尽快恢复元气,北京工美集团迅速行动,于2008年6月,由旗下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接收了原为四川绵竹中国东方电气高级技工学校计算机动画技术专业的37名学生,帮助他们完成为期两年的学业,并承担在京学习期间的学费、生活费等费用。如今,灾区班的学生们都已经顺利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的日子里,灾区班的学生们在浓郁的工艺美术氛围中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中华文明的熏陶,点燃了重建家园、报效祖国的激情。

2010年,青海玉树遭遇地震。为帮助灾区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北京工美集团在全公司范围内发起为地震灾区捐款的工作。仅仅一天时间,来自全集团所属14个单位、1 128名员工的爱心捐款共计82 023.5元,会同北京工美集团捐助的10万元,全部汇入了北京市总工会温暖基金会的账户上。

“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同样牵动了工美人的心。2015年8月15日早,北京工美集团收到来自天津救援一线的求援电话。由于缺少专业救援装备,天津武警医院的官兵急需60双防化专业手套。北京工美集团迅速行动,通过多方联系,筹措到60双专业防化手套和20具防毒面具、70双防护靴子。当天,满载着防护装备和工美深情的运输车一路疾驰,将崭新的专业装备送到天津武警医院救援队官兵手中,解决了救援官兵的燃眉之急。

大爱无疆,北京工美集团的大爱还表现在方方面面。“要每一户居民家中温暖如春,要首都的天空更加蔚蓝”。ё耪庋的信念,北京工美集团虎城小区供热服务中心成为了北京市集中开展城六区清洁能源改造的第一批工程之一,历经7个月的施工,在7 000平方米的厂房内,率先完成了“煤改气”工程,2万余居民及70余家企事业单位因此受益。

问: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和技艺正面临消失的危机。北京工美集团是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建设完善传统技艺传承和专业人才培养的?

答:根据北京工艺美术学会统计,目前北京共有部级和北京市级244名工艺美术大师,其中4人已经离世。对于主要依靠师傅口口传授的传统工艺而言,一位大师的离世,很可能就意味着一项技艺的传承走到了悬崖边上,这些“老文化”很可能会就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如今,工艺美术行业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多数工艺美术大师步入古稀之年,青年传承人才严重匮乏,即使是以“皇家工艺”为代表的“燕京八绝”也正在陷入后继无人、手艺失传的危险境地。为了传承与复兴传统工艺美术,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加强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建设,逐步恢复了“燕京八绝”中的玉雕、雕漆、景泰蓝、花丝镶嵌、金漆镶嵌、宫毯专业,并招收大量的青年学生进行相关工艺的学习,经过几年的锤炼,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燕京八绝”专业成绩喜人。在2015年北京市举办的北京技工院校首届“燕京八绝”作品展系列活动中,学校共报送参评学生作品264件,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共计59项。

为了提升专业水平,学校摸索出“大师工作室”进校的职业教育创新模式。设立了王希伟大师玉雕工作室,袁长君大师花丝镶嵌工作室,李志刚大师雕漆工作室,钟连盛大师景泰蓝工作室。聘请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教育教学,在车间设立了编织、剪纸、软陶、彩绘四个民间艺术工作室,大师言传身教,传统技艺后继有人。

立足文化制高点,技校学生大多初中文化水平,难以承受中华文化千百年的厚重,近年来,北京工美集团先后在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北京服装学院等知名高校招收了一批以70后、80后为主力的大学生,他们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设计功底,经过工艺美术行业多年的熏陶和实践,他们已经成长为既懂设计、又懂工艺的工艺美术人才。北京工美集团近年设计制作的国礼,大多出自这些年轻设计师之手。

北京工美集团除了在内部培养工艺美术传承人,还面向全国招收有志于工艺美术事业的人才。2013年,经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由北京工美集团承办的北京工艺美术职业技能鉴定所正式挂牌。面向全国对工艺美术专业技能人才进行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等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北京工美集团作为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的先锋,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牵头把同行业298家企业组成“联合企业集团”,共同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技艺作出贡献。

问:如果非要为北京工美集团这种坚守传承传统文化的情怀溯源的话,您认为这种情怀的来源在哪?

答:北京工美集团从最初的工艺美术合作社发展成为当今行业内的领军企业,经历了跌宕起伏和华丽转身。在这条成长之路上,是无数工美人毕生的付出。

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北京工美集团和工艺美术行业迎来了美丽“绽放”,而在这“绽放”的背后,却鲜有人了解工美人一步步走来的艰辛与坎坷。2012年,北京工美集团开始筹划出版一本以口述史的形式真实记录工美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先锋、时代楷模动人故事的书。历时2年多时间,这本书终于予以世人,名为《足迹》。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记录历史,铭记时代,更记录下企业和行业发展至今的每个“足迹”,以此表达我们对于一代代工美人与他们所凝聚成的“工美情怀”的敬意。

我们从企业家、行业大师和劳模等300余人中首批精选出极具代表性的17人,分别以领军人物、行业先锋和时代典范将其呈现在读者面前。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工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老一辈的开拓者用一生铸就了今天的工美。书中领军人物部分,我们选择了北京工艺美术品总公司奠基人赵俊祺、刘才,带领工美在奥运打了“翻身仗”的郭泰来等8位对工艺美术行业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他们的回忆与讲述,铺开一幅工美行业发展的历史画卷。

工艺美术行业的大发展不仅要靠“领路人”的开山铺路,代表着行业内最高技艺水平的工艺美术大师也必不可少。《足迹》中选取了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雕漆等门类的6名顶尖级大师,并通过他们在成长中的故事,讲述了该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进程和一批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工艺美术精品。

我常说,树企先树人。《足迹》中的领军人物和行业先锋两部分内容,将北京工美集团悠远、厚重的文化底蕴完美显现。在了解、感同身受企业文化的同时,今天的工美人也需要有新时代的新榜样。书中我们选取了3位北京工美集团的劳动模范,通过他们在北京工美集团平凡岗位中成长的故事言传身教,让新一代工美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前景广阔、都能感受到只要耕耘就能在工美的肥沃土壤上生根发芽。

《足迹》因为真实,所以精彩。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人感觉如在海边拾贝般弥足珍贵。一段段讲述,更让今天的工美人知晓今天的“绽放”是从何而来。书中的每个人都是支撑工美文化、擦亮工美品牌的一股力量。

今年,《足迹》第二辑已经正式启动,将来我们还会有第三辑,继续续写一代又一代“工美人”的辉煌篇章。

问:今年,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各行各业的“大国工匠”成为时代楷模。北京工美集团是如何培育“大国工匠”的?您又是如何理解“工匠精神”的?

答:多年来,北京工美集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能工巧匠。实践证明,建立完善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培养高素质的“工匠型”人才是强企的重中之重。工匠们出众的手艺和专注的态度凝结成“工匠精神”,也成为北京工美集团发展的强大推手和无形资产。

2015年10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大型系列人物专题,展示扎根平凡位、追求极致职业技能的8位“大国工匠”。这其中就有来自北京工美集团的“大国工匠”孟剑锋。“孟剑锋的錾刻人生”登上了央视,不仅让国人充分领略了他令人叹服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向社会生动展现了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勤劳朴实的职业素养,这种职业素养后来被总理在2016年全国两会工作报告中定义为“工匠精神”。

1993年,年仅19岁的孟剑锋走进工美握拉菲首饰公司,成为一名执模工人,从基本功学起,光是用锉这一简单操作就学习了几个月时间。每天重复枯燥的动作,让他有些灰心,师父觉察到了,告诫他:做事情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遇到困难就往回退,那就什么都做不好。孟剑锋把师父的话深深记在心里。下班了,大家都走了,车间里总有一盏灯亮着,那是他仍然在练习。这样执着的坚持,几年下来,他对生产车间每道工艺流程都了如指掌,并能够独立操作。

1999年,公司接到制作“两弹一星”科学家奖章的政治任务,领导决定给孟剑锋压担子,让他成为该项目组中最年轻的一员。制作中,他负责奖章最后一道工序,对奖章中麦穗部分进行手工钉砂。这是奖章的亮点之处,工艺要求极为严格。孟剑锋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圆满完成了奖章的钉砂任务,并且没有报废一枚奖章。

2014年APEC峰会在北京举行,公司接到设计制作国礼的任务。领导再一次把重要任务交给孟剑锋来完成。孟剑锋不负众望,他在一块厚度仅为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敲打,錾出一块“柔软”的丝巾,搭在果盘里,惟妙惟肖,让看到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抓。制作果盘不仅要有高超的錾刻技术,还要有手工编制技艺。果盘的四条腿造型是中国结形状,手工编织很费劲,因为银有一定的硬度。有人建议用机械编织中国结,孟剑锋却不同意,坚持要手工编织,这样才有灵气。但真正做起来,太难了。没几天,他的手就磨出了水泡,水泡磨破,露出鲜肉。他咬住牙,没吭一声,连续奋战3个月。最终,孟剑锋设计制作的《和美》纯银錾刻丝巾果盘入选为国礼。

在工美,“敬业专注、严谨务实、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直是工美人的极致追求。像孟剑锋这样的“大国工匠”还有很多。他们爱岗敬业、默默耕耘、辛勤奉献,他们视技术为艺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工匠精神”于他们、于工美,都是永恒的坚持和追求。

问:北京工美集团作为与新中国同龄的企业,在时代浪潮中不断迸发创新活力,是怎样的向心力凝聚着工美人?

答:在工美,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进了工美门,就是工美人!”“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时至今日,北京工美的企业文化已经高度凝炼为“和美”文化。实现中国梦,要从努力打造一个相对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入手,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激发人们为努力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热情。北京工美集团正是这种“和美”文化的承载者。

北京工美集团坚持关心关爱职工,通过“两节”送温暖、关注职工健康、拓展后勤服务项目等方面为职工办实事,通过“工美情”互助基金为急困职工、重疾职工办好事。有了这样的保障体系,既提高了职工抵御风险的能力,又解决了广大职工的后顾之忧,使职工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多作贡献。

坚持以人为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是北京工美集团“和美”文化的根本所在。集团以“加强管理、放权搞活、综合考评、政策支持”为方针,采用长效激励和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等方式激励骨干人才,实现以情感留人、以机制留人、以事业留人,全面提升北京工美集团的人才竞争力,确保集团整合资源、快速发展的要求。

作为北京市委市政府管理的一级企业,北京工美集团党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将此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作为实现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目标、深化作风建设、党组织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目前,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中,已有王府井工美大厦获2012-2014年度首都文明单位标兵,技术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分获2011年、2012-2014年度首都文明单位。

现代传统文化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服装设计;传承;发展

当前,中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雄厚,国际交流合作日渐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国外友人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给国内服装设计者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得以良好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又突出现代化设计理念,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强烈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同时还体现了中国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特定民族的生活习惯与审美观,具有众多的纯真、质朴、平淡的符号化视觉语汇及与独具特性的视觉审美视点,通过艺术化的手法概括了文化的特征。我国的剪纸、绘画、书法、音乐、戏曲等均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起来的,具有典型的创造意义,体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艺术是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财富,其散发着强烈的乡土气息、丰富的艺术内涵及深刻的历史印记,成为了现代人的关注焦点,为设计者的创作提供了灵感。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因此现代服装设计中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作为了主要目标,全面反映了审美活动的自由性、创造性,其中,美与艺术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

2现代服装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广大设计者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在历史的沉淀下产生了大量的哲人思想,给后人良好的思想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使我们深刻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产生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而且大部分的传统元素能够从当前的思维角度进行诠释,通过现代化的语言形式对传统文化的众多表现形式进行充分详细的解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优秀的素材。不可否认,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直接决定了民众的审美观念与创作观念。服装设计者在利用传统文化的渊源及民族服饰的风格特点来反映现代服装现象与现代化的服装设计风格时,我们能够清晰看到,现代服装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产物,对传统文化具有较好的延伸性,为了提高服装设计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重要支撑,一个作品如果缺乏文化沉淀,那么其就毫无灵魂所在,暗淡无色。所以传统文化具有的真善美特征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文化的艺术性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民族化中涵盖的不同时期共有的超时代特性是广大设计者永恒不变的追求,我们应传承前辈们的艺术创新精神,传承传统文化的优良内涵,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强创新,确保传统与现代的紧密联系,以此设计出个性化、风格独特的服装款式。我们应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能一味地以传统民族服饰为参照物,应充分考虑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民族精神和灵魂。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服装设计的语言也必须有所改变。服装设计应围绕当前民众的审美需求与对衣服款式的要求进行,而这就需要设计者及时了解时尚界的焦点,并以此为依据展开自己的设计,充分反映民众对时尚生活方式的看法,整体设计以生活方式为根本。

3在传承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具有多元化的形式和内容,将其运用到服装设计领域能给我们带来诸多的启发。实际设计过程中,应以现代化设计理念及设计手法为中心,从现代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角度出发,在服装造型、色彩、面料的选用上融入一定的时尚热点,以突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设计,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改良、借鉴、传承与发展来促使其产生现代化的形式,最终设计出中国特色显著的服装作品。因此全方位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艺术性,并与现代艺术密切的融合,这已经成为了广大设计者永恒不变的追求,应加快实现步伐。

3.1对传统文化加以改良设计

具有中国特色风格的服装作品,并非只是盲目的分析研究民族服饰特点,而完全忽视了当前的流行趋势,每个民族文化之间都有一定的融合与碰撞,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设计大批反映中国特色,且具有世界性、时代性的服装。虽然东方与西方国家所遵循的服装设计理念各不相同,但两者还有一定的融合之处,通过汲取双方的成功设计经验,使本民族服装更加的具有活力与时代性。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其实就是重新认识与创造传统素材,涉及了传统文化内涵的调整、表现形式的转换,设计者应将能够带来良好创作灵感的传统因素渗透到自己的设计中,掌握传统因素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提炼,再采用科学合理的、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表现形式予以表现。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旗袍,其原先是满足女子的服装,最开始的造型款式并未将女性的完美身材展现出来,整体服装缺乏形象美。辛亥革命后,中国旗袍尝试着融入西方女装的服装设计理念与现代化人文精神、造型艺术特点等,无论是旗袍的造型款式,还是制作工艺均得到了较大的改进,中西女装优势互补,给人眼前一亮。经过改良后的旗袍能够凸显女性的完美身材,进一步缩短了旗袍的长度,将衩开得更高,更有一批旗袍大胆尝试无袖、低领的款式,使女性的形体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借鉴西方的服装造型款式其实就是融合了西方的传统服饰文化,同时也传承和发展了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

3.2提取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造

中国传统文化及艺术是极为宝贵的财富,为现代服装设计、其他类型的设计带来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与高品质的素材。我国基于传统元素形成的产物特别多,比如著名的唐三彩、水墨,或者亭台园林等都能调动设计者的创作灵感。我们从“天意·梁子”的主题“濡”中可以看到,吸收了中国书法领域内纤毫、墨水与宣纸间的轻灵接触,将搭配合理的纤浓度的形式美与神韵美予以了充分展现。通过采用这一元素符号,在给人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还表现了中式的生活美。中国元素是传统文化的中心,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传统服饰,设计者可以从中得到不同时代下生成的配色、材质、图案、工艺。光泽艳丽的中式面料、丰富的民族色彩、寓意富贵的牡丹等中国吉祥喜庆的传统图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受到了广大现代设计者们的青睐,均纷纷运用于自己的服装设计中。通过切割、变异等方式对传统图案元素进行一番重组,从而实现独具特色的效果。比如有的设计者借鉴了晚清时期的龙案苏绣,该元素和西方先进装扮有机融合,表达了现代生活对传统情调的恋恋不舍。实际设计时,龙纹不象征任何东西,没有九五之尊的寓意,只是以一种图案的形式出现。运用传统元素过程中,应从全局角度出发,通过一种格调将服装造型、服装色彩、服装图案、服装装饰物和穿衣人的形态等统一起来。根据当前人们的审美需求,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设计出大量的反映中国传统特色且与时代同步的服装作品。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服装设计者应始终将传统文化作为源泉,通过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对中国传统元素进行运用与重组,渗透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充分反映本民族的风土人情、韵味,从而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又满足时代要求的服装。只有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才能通过服装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陈佳.浅谈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艺术中的运用.读天下[J],2016.

[2]韩慧.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艺术品鉴[J],2015.

[3]谢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鸭绿江月刊[J],2015.

[4]薛阳.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艺术科技[J],2012.

[5]卢禹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艺术教育[J],2016.

[6]王利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齐鲁工业大学[J],2012.

现代传统文化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 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现代传统文化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服装设计;融合创新

1 对服装传统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服装的最根本资源不同时代他们都会由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社会环境和宗教文化的熏陶形成各自的视觉文化特征,例如:巴洛克洛可可风格、古希腊风格等等,这些在现代大师作品中尽可彰显,将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与设计理念的结合成为涉及品种的灵魂,当然这些风格的差异促成了服装作品的精神支柱,这也是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和美感,诠释了独特服装设计品的魅力所在。

中国在千年的风雨冲刷中筑起了绵绵的长史,这也促使中国的艺术遗产极其的辉煌浑厚。它以纯真平淡质朴的符号化视觉语言及独到的视觉心理、民族独特风格以及人文情怀充斥着传统文化的绵延之路,例如:剪纸、书法、国画、戏曲、工艺美术等等,不断的积累从视觉上向我们世人展现了不同领域的美,从形式上不断的磨炼尽其美感。本质上是我们的物质财富,也是我们民族凝聚的体现。

2 服装设计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下的问题

在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大大提升了服装的内涵和感染力,是服装的自我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而迅速的提高服装的知名度,在社会乃至国家从视觉角度拥有辨识度,增加附加值,潜移默化的影响设计潮流和大众的审美,同时加深着文化内涵的服装设计。在服装设计中注入的传统文化也是对文化的延续,对历史的继承与活化,没有文化支撑的不论是设计还是企业都是空洞没有灵魂的。但是就目前而言,在我国服装设计师对传承中国文化在服装上的运用有不少问题,因而我们仅从以下问题加以探讨:

(1)随着全球一体化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以自己独具魅力的身影深深吸引着设计师们,同时国际上有些设计师以具有影响力的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手法设计出的服装陆续登上国际T台,国内的设计师也开始注重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播,但却盲目地跟风、纯粹的模仿,缺乏自我对传统的了解,也缺乏对其个转换运用的手法。

(2)我国设计师对国家传统文化元素了解不够深彻的情况下运用文化元素,缺乏认知的情况下极其容易将元素直来直用、用法单一,缺乏创新性,脱离了自己的文化生活环境,没有找到自己的风格,创造也失去了鲜活的源泉,只能成为别人生活方式的“制造者”。而且,就我国在宣扬传统文化以及学校教育中也有些许欠缺。

(3)设计者容易走为了单纯彰显传统进行设计的行为,不单单是复古的、过于艺术化和形式化的,对消费者市场没有充分调查定位,缺少消费市场。他们忽略了人与设计品之间的相互联系,“设计师为人类服务的”的宗旨,单纯设计“传统”而进行的违心设计会适得其反。

3 解决在服装设计中传承文化元素的问题

服装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服装的精神所在,不仅对文化的传扬有积极作用促使人与社会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对中国文化的深刻了解,也会使设计品增加感染力富有灵魂而不是苍白浅显毫无个性的。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单纯的设计是不会长久持续发展的,一切设计是以人为本,以人的生活以及精神所需为基准,同时设计师将设计品结合市场消费的状况促进经济增长扩张市场范围,进而双方同时提升知名度。

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丰富的内涵和多种多样的形式,通过现今当代的消费者思维方式与行为生活适当的将服装设计与创新性的文化元素结合,放低设计师的身位,做出具有国际影响的设计,将服装设计的三大主题面料、色彩与款式恰当的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再加上设计师自我的表现力,将充分展示设计品。

(1)设计师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改良、发展是在对传统充分的知识的前提下,赋予设计品新的造型、新的理念。通常,服装设计都是以一些特定的符号来表现其中所蕴含的含义。因此,我们在进行服装设计时要充分的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元素。对文化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纳、总结,加以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以一种符合消费群众恰当的表现出来。例如,(如图1)茧迹原创礼服定制是设计师李呐的原创设计品牌,并且一直坚持自主设计、制作、量身定制的礼服传统。茧迹定制礼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礼服或旗袍,不仅尊重传统,同时还融合最新的设计元素制作出具有时尚观感,开朗跨界的高级定制成衣。

(2)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去粗取精中蕴含了先人的开阔思维和丰富的想象,例如:青花瓷、青铜器的饕餮纹、暗八仙、八吉祥等等,他们都深含中国先人对他们赋予有深意的故事。又如,中国民间美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的剪纸艺术。将这些元素进行提取创新融合并且运用,灌注设计者的个人情感以及对文化元素个人的情愫,这将会展现出新颖别致的服装效果和消费市场的积极反应。

4 结语

“民族的是世界的”,重视传统民族文化,立足于此,以现今时尚潮流来表现中国传统元素,摒弃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继承,放下纯粹的挪用照搬的行为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的风格。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的延伸才能将中国这些蕴含深厚的文化带出国门,让世界去认识并欣赏它,传扬中国风韵。

参考文献:

[1]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李丹.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阐释[J].哈尔滨学院学报.

[3] 陆红阳,喻湘龙.现代设计元素服装设计[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

[4] 胡宗孝.服装设计艺术[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李晓鲁(1961―),男,河南潢川人,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服装与纺织品艺术。

现代传统文化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胡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

[1] [2] [3] 

,“不破不立”,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消灭汉字”等等口号,文化大革命中的诸多做法就是这样。这钟观点过分夸大了传统文化的力量,把传统文化看作文化的全部,把传统文化视为一成不变的东西,最终必然要导致历史虚无主义。而且,如果传统文化真的都是现代化的阻力,那就意味着过去与现在必然发生了绝对的质变,过去与现在毫无共同性。这在事实上存在吗?如果承认过去与现在还多少有一些共同性而坚持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阻力,那么,就意味着古人、前人必然是无能,至少是不如现代人。我们能找到充分的事实依据来证明所有的古人、前人在方方面面都不如所有的现代人吗?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的观点,实际上是怯孺和懒惰的表现,是企图以此推卸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义务的想法和做法。而且,在现实中,颂扬和批判传统文化这两种情况往往同时存在。这说明,怎样在历史与现实、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划分责任与荣誉,这关系到历史、文化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其实,历史和传统文化既不承担责任,也不享有荣誉。承担责任或享有荣誉的,只能是各个时代的人。这两种表现都忽略了,文化既然就是人的生存活动和内蕴于其中的知识、价值、意义,那么,它就只可能是由不同人的或同一个人的各个方面的生存活动关联起来的关系网络,也就不可能是实体。它是具体的、与时俱进、因人而异的。文化就是这个关系网络的调控配置,其中的一切都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局势和参与其间的人的情况来确定。根本谈不上有所谓最好的文化,甚至也谈不上有不错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文化活动的形式和习惯”,不是实体,因此只能在现时刻的人们的生存活动中去寻找。这样,“传统文化是否有利于现代化”或“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障碍还是动力”等等这一类问题,就是大而无当的假问题、不科学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某一部分是否、以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我们特定方面的生存活动?我们怎样去超越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局限性?由于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就导致人们往往企图寻找、确立一个唯一的标准以便把所涉及的东西确定地归类于传统文化或现代化中。例如,有人把洋务运动、袁世凯的改革、同治中兴的一系列举措划归现代化,而另一部分人则坚决反对。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现代化的行动,但另外的人则指出,辛亥革命前期思想中的大汉族主义、种族复仇主义的存在说明不能简单地把辛亥革命归入现代化。在这些争论背后,都是企图寻找一个唯一的判定标准以便把所涉及的东西确定地归类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中。其实,这样的标准,如果说存在的话,也不是唯一的。因为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所指,不同的人因立场、审视方位的不同,有不同的界定。这也意味着,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不能简单地作整体化的抽象讨论,如果这样,就在实质上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都视为一个逻辑上周详严谨的、抽象的、统一的整体,从而认为,每个民族只有一个唯一的传统文化,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就是这个样子;现代化也只有一个唯一的模式,欧洲社会天然地具有实现现代化的潜力,现代化首先在欧洲发生是历史的必然,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在各个方面都以欧洲社会为榜样来一番脱胎换骨的“革命”。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文化还原为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事实上,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作时代化的理解,就是假设“时代”在地理上和文化上是绝对同一的统一体或前后完全一致的整体。这样的假设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文化的发展有不平衡性,这包括文化各个子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文化发展的个体、群体、地域、民族、国家的不平衡性。这样,文化发生、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性就不能被忽视。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在时代化的理解的观点同时还忽视了,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多姿多彩的,远远不是一个逻辑上统一的整体。文化既然是人的生存活动本身,那就不可能是抽象的,而只能是具体的。现代化作为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也不可能是抽象的。既然是具体的,那么,在不同的国家,由不同的人所进行的不同的活动,其现代化就不会是只有一个模式,同样也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这样,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探讨就不能再用整体性的思维模式作泛泛而论,而要在不同的个人、群体所特有的不同的生存活动中进行具体的深入研究。  

由此可见,企图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梳理和解释,使之由障碍转化为动力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对的。近代所谓的“整理国故”运动和新儒家的“创造性转换”所遭遇的尴尬和难堪就是典型的例子。其实,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化、逻辑化、规律化,本质上都是把传统文化目的化、主观化。因为理性本身就是近代西方才产生的舶来品,并非西方以外的民族的传统文化所共有;逻辑虽然原则上说是多元的,但实际上现代人所用的都只是西方所继承下来的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而中国古代的逻辑则是辩证——墨辩逻辑。各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有其特殊

上一篇:教师安全教育总结范文 下一篇:个人学习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