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27 17:14:10

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篇1

本文主要讨论既存工业建筑在国家产业升级调整及更新脉动中,如何进行建筑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并调研总结现存的实际问题,展望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

产业化;工业建筑;循环;问题

0引言

城市结构的转变包含了地块的新生、再生与使用用途的改变。旧城区的改造与新城区的扩张是城市化进程高速推动下的必然结果,在这一变革过程中,既存建筑的去留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然而,所占既存建筑面积最大的工业建筑往往首当其冲成为被摧毁的对象。与此同时,在国家产业升级调整政策导向的指引下,借助新兴科技对传统资源的创造与提升、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创造就业岗位等特点涌现出大量的朝阳型产业园区,其功能为既存闲置工业建筑循环利用注入新的生机。

1产业化背景下的园区建设概述

自“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以来,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无论在产业发展规模上,还是在拉动城市经济增长、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方面均发挥了巨大作用。自2006年我国在《“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创意产业”概念至今已10年,文化创意产业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经历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三个发展阶段。从一五期间厂房改造的北京798、上海红坊创意区、上海M50等,扩展至上世纪初老旧厂房改造的上海苏州河畔艺术集散地、上海1933,再到深圳创意之都、深圳OCT等上世纪八十年代厂房改建项目。随着产业内涵和规模类型的不断发展,既有闲置工业建筑凭借场地空间灵活性优势,被大量再生应用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从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2008〕128号文件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到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创业创新产业所带动的既有闲置工业建筑又迎来了孵化园、产业园及众创空间等功能的再生循环利用。

2我国闲置工业建筑循环再生回顾

在文化创意产业集中的大型城市中,闲置工业建筑越来越多被应用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衍生文化活动场所,以上海为例,自1999年以南苏州河路1305号2000平方米旧仓库改建为设计工作室为代表,开始尝试为创意产业改建旧仓库及厂房,并在苏州河两岸形成上海创意产业的最早形态。至2009年,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已经达75个。截止目前,依托工业建筑改建为主体,上海已发展形成三批创意产业集聚区。在传统型工业城市聚集的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发展虽不及全国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城市,但工业遗存循环再利用仍持增长态势。以“一五”计划重点工业基地吉林省为例,现存大量既存工业厂区,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省内816家国有企业改制的完成,市区内工业逐步外迁,致使大量未到使用寿命的厂房、仓库等建筑或遗留闲置或灰飞烟灭于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之中。仅长春市2006-2008年出让闲置工业用地为172宗,约合700余公顷,并成逐年上升的态势,这无疑是对建筑资源的浪费,对工业文脉延续的破坏。将工业外迁后留下的旧厂房仓库循环再生,保留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形成具有地方工业文脉特征的创意产业园区,给省内80%以上创业型的创意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工作环境,同时创意群落的密集形成也复苏了地块的使用功效,进而代表东北老工业地域特色,提升地域人文质量。

3工业建筑循环再生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3.1改建园区空置率问题

空置率问题是各产业园区开发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虽有政策扶植,但改建园区的功能预判及环境定位失准,规模体量发展存在盲目的增长,不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自然也就出现了空置率。如,上海投资规模近4000万元的八号桥项目,其目标是“场地包租20年,计划5年收回投资”,过于功利和现实的因素致使空置。另外,很多园区业主只是进行简单的旧建筑改造、然后出租,提供单一硬件,缺乏多元化服务,也是园区空置率出现的诱因。

3.2老旧维护厂房维护问题

以长三角新兴产业密集区域为例,老旧工业厂房在更新利用中多存在房屋渗水反潮等现象。如杭州丝联166项目,园区占地面积6000余平米,创意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分割LOFT形式。园区内按“保留、改造、新建”原则规划,同时体现时尚和现代的特点,为创意者提供尽可能适宜的环境。创意工作区为创意企业及个人开辟的专区,他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随意分割空间,进行个性化装修,提供个性创意展示空间。中心广场依托天井景观充满意境,使用者可观鱼赏竹,亦可交谈沟通。休闲娱乐区是以咖啡厅、品茶室为主的区域,旨在为创意人士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的空间。功能完善,但在使用中,中心庭院与室外联通,檐口四壁渗水反潮情况严重,甚至滋生植物直接影响内部使用。与主厂房相连的附属建筑改建为蜜桃咖啡,其外墙窗洞口也因多年渗水出现破损剥落现象,如若不及时修缮维护,房屋安全岌岌可危。

3.3工业建筑循环再生能耗问题

在现有使用的改建产业园区中,通风问题借助原有高侧窗及通风井道等基本等以解决,但采暖问题尤其是在北方地区,仍是厂房改造中能耗难题。如天津C92创业聚集区,将原有仪表集团大空间厂房改建为以联合办公席位及服务的小空间办公室,采暖完全通过中央空调解决,能源消耗量较大。

4结语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提到:“普通的建筑,就像里程碑一样,需要保护。”城市需要记忆,需要老建筑。闲置工业建筑是城市文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座城市文明发展的客观鉴证载体。这些工业遗存对保持城市活力,对中小企业和产业园区的培育和发展,对城市产业化升级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升级匹配服务设施、延续工业遗存使用寿命及空间优化重组进行节能设计是产业化背景下的工业建筑循环再生问题的解决对策,亟待深入探讨与实践。

作者:常悦 严凡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建筑系

基金项目:

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篇2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受自然资源约束威胁,诸如制造业处于价值链低端、就业难、自主创新能力低等问题长期阻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发展正好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在产业的高速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问题。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是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它是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论证关系,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着手,介绍了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知识产权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

论文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知识产权保护 产权意识

我国的国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在这种背景的滋生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文化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消费结构的调整也促使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来,这个低耗能、高收益的新兴产业更是迎来了发展的高峰。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可喜可贺,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尤以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最为值得重视,因为它是文化创意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我国应当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进而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高速发展。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我国目前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并不存在官方的定义。多数所谓的定义都是许多学者结合“文化”的概念提出了自己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独到见解,这其中历经了“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再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其实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衍生出一种新兴产业,它是以创造力为核心,强调一种文化因素或主体文化,通过创意、技术和产业化的方式,由个人或团队开发和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因而必定具备其高速发展的优势与特征。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具备高附加值的特征,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收主要就是依靠人脑的创意,这种方式既不消耗自然资源也不浪费过多能源,真正的实现了投入少、产出多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低碳生活被倡导的今天,这种产业方式具备较高的附加值;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具备高知识性的特征,传统文化具备了知识面大、层次广泛、高素质要求等特性,而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创意,这就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知识性;第三,文化创意产业还具备高风险性的特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市场需求,极为细微的市场变化也可能会导致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文化创意产业具备的高收益性特点使其难以避免高风险性。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同“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一样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通过2003年出台的《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可以得知:文化产业大体包括音像业、影视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文物、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和图书报刊业等9大类别。而2004年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则将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动分为六类: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传播服务;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和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无论对内涵的理解如何不同,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核心始终都是“文化”,更准确地说是“文化”的创新。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关系

创新和创造力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所在,而知识产权制度正是从产权和法律的角度对人类智力创造活动进行激励,由此可以得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存在和发展是建立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之上。

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文化创意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智力成果诸如软件、动漫、作品、歌曲等财富都具有无形性的特点,一旦这些智力成果公布于众,一些不法分子可以很容易的对其进行复制。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网络时代,各种迅捷的媒介传播更是为这一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方便。种种现象更使得人们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是难以替代的,一旦知识产权保障力度不足,原创人员的整个创作过程包括设计、研究、制作过程中所有智慧和精力的耗费都将付之东流;其次,文化创意产业要想得到良好、稳固的发展必将依赖于产品品牌的建设,产品创意只有与品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文化创意产业才能够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而知识产权保护正是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塑造的根本保障。基于以上两点,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之上,一旦文化创意产业缺乏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那么这个朝阳产业也必将走向消亡。

三、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陆续签定了大量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国际公约,同时也在国内修订和颁布了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了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但是新兴的、高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还是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尚没有针对性的立法规范,而企业本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是相当单薄。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单薄我国的知识产权法从知识产权保护的客观环境上看起步相对较晚、在市场机制中宣传力度不足,相关企业并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范围,不能够正确运用知识产权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反之也不了解自身的一些行为是否对其他企业造成侵权。从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观来看,我国文化创意发展以小规模企业为主,它们缺乏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关注对自身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普遍认知度较低,无法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对于企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真正作用,进而造成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单薄。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侵权行为日益严重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其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具有成本较低且易被复制的特征,一旦创意成果,极易遭到复制,盗版或其他侵权行为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我国当前许多文化创意企业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更谈不上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等,在法律角度上进行知识产权自我保护的操作性不强。正是因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知识产权的管理、运营方面存在较大的盲区和漏洞,使得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侵权现象更加泛滥。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产品自主研发性不强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底蕴不够充分,多数企业不具备进行自主性研发的实力,其自身的创意产品竞争力低下且抄袭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林林总总,笔者就以我国的动漫产业为例进行分析。国外动画片占据着我国90%的动漫市场份额,我国的多数动漫企业发展的重心并不是将着眼点放在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开采挖掘上,而是以仅依靠帮助国外动漫公司加工的产业方式来赚取微薄利润。例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题材却为其他国家所用,并在中国的市场中大肆掠夺市场份额,赚得满堂彩。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产品自主研发性较差,就导致相关企业无法获得自我知识产权,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知识产保护。

四、如何解决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难题

(一)树立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基础之上,知识产权保护是其不断发展、占领市场的重要保障。因此,国家要有意识地引导创意企业,使企业重视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设工作,完善知识产权相关管理制度,制定知识产权工作规划、计划、管理办法,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进行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从企业自身来说,要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企业要重视版权、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的保护,加强自我保护机制。企业应将版权登记工作摆在第一位,版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龙头,虽然自动保护原则是版权保护的主要特征,但为了摆脱其自身的不易举证、保护力度弱等缺点,企业要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就要主动进行版权登记工作。商标保护也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因为它是一个企业的重要标识和品质保障,对企业的商标进行注册能够有效的维护企业的形象,防止企业商标被恶意抢注,避免被不法分子破坏文化创意企业的产品形象。

(二)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必须依赖于政府及相关职能管理部门。首先,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简化行政程序、降低保护成本、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保护效率。比如完善知识产权登记制度、创意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对创意产品实行“身份证”式管理,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的网络服务平台等;其次,要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将权责明细划分,合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杜绝各自为政,政府各部门应与各级司法机构、版权经营机构彼此间协调配合,保障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有序环境;再次,政府要从宏观角度进行全局的统筹规划,制定科学的、可持续性的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划,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

(三)强化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主动性,但在市场竞争中,行政程序的主动、事先的保护功效并不能够完全发挥,总是受到人力、物力等多方因素的制约。相比较而言,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虽需当事人自行提起诉讼,属被动保护,但确是更为有效的保护途径。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伴随着民众整体法律意识的提升,知识产权的权利人越来越多地运用司法救济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审理的新类型的知识产权案件逐渐增加,司法保护过程中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不断涌现,其中就包括和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司法机关应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完善司法保护程序,比如可以试行专家咨询制度、专家证人制度等,利用专家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来应对案件的高科技性和高知识性;应注重保护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成果在商业领域的运用,合理的评估案件中的相关创意产品的真实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篇3

摘 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文化创意的企业而言,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在会计制度方面进行更加系统和完善的设计,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本文对文化创意企业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加强文化创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重点研究了文化创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和内部控制问题。寄希望于对提高文化创意企业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文化创意企业 会计制度 内部控制 问题

一、文化创意企业的概述

文化创意企业是创意经济型企业的简称,注重知识产权,以创意为源头,以市场为目标,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与传统型企业相比,文化创意企业同样是以商业模式进行运转,包含创意产品创作、传播与销售三大主要业务板块,但是它与其它企业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体现在文化创意企业为市场提供的是创意产品和相关的文化服务,与传统的咨询顾问公司和点子公司有点类似,但是它更注重的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精神上的产品或者是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服务。

二、加强文化创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文化创意企业加强会计制度设计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会计体系,实现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尽早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与内部控制是紧密相连的,内部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科学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状况,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二)紧跟现代化企业制度发展的步伐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离不开科学有效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会计审核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和财产核算制度等。文化创意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来自于企业外部的竞争,另一方面更多的来自于企业的内部。因此,现阶段文化创意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地管理制度,这也是紧跟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三、文化创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

会计制度对于文化创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必须要加强会计制度的设计工作。文化创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涵盖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会计组织系统的设计和会计核算系统的设计,具体如下:

(一)会计组织系统的设计

根据文化创意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会计组织系统的设计不能完全照搬其它企业会计组织系统,而是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组织体系,并且确保二者能够有结合在一起。在会计岗位的设计方面,必须要设定会计主管岗位、出纳岗位和明细账会计岗位。会计主管岗位是负责整个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编制和审核企业账目、审核财务报表、核算成本等都属于会计主管的职责;出纳岗位负责企业货币资金收付的具体事项,主要针对企业日常的收支、申报和缴税等工作;明细账会计岗位负责登记企业各种明细账,定期核查账目、企业内部财产清查等工作都属于其职责。

(二)会计核算系统的设计

文化创意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主要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的核算科目。资产类主要指的是银行存款、无形资产、现金、投资资金、应收回资金、固定资产等核算;负债类主要是指企业的各类借款、工人工资、应缴纳税金、日常运营费用等核算;所有者权益类主要是指对企业年度利润、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等核算;成本类主要是指企业的业务成本核算;损益类主要是指企业收入与企业成本及企业支出之间的差额。

四、文化创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

近年来,文化创意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内部控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很多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而对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企业的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没有在思想上对内部控制引起重视,从而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环境的形成。同时,文化创意企业的组织结构具有扁平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导致内部控制的效果难以体现出来,一些监督机制也发挥不了作用。

(二)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机制问题

现阶段,国内许多文化创意企业还没有建立相对完整可行的风险识别系统,风险管理处于被动状态,企业管理层缺少对风险的预知能力和把控能力,不能够正确分析企业内部与外部存在的风险,从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企业内部信息沟通问题

文化创意企业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都需要全体员工配合执行,同时也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搭建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但是,从现状来看,大部分文化创意企业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往往导致信息传达不到位,直接影响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益,降低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

结束语:文化创意企业属于当今市场的新兴行业,不仅可以帮助现代产业优化升级,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经济文化功能,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而加快推进会计制度升级和解决内部控制问题,都有助于文化创意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蓓,唐琳.文化创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与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河南科技,2014.22:183-184.

[2] 仲洋.内部控制制度在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3] 李俊德.建构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篇4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在盐文化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三、五辑)(盐文化与开发利用专栏);盐文化部分研究课题成果(吕福玉,曾凡英著《垄断转型:当代盐产业组织优化进路》)等中谈到了盐文化产业的问题。2011年5月在江苏扬州举办的盐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研讨会上,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盐文化遗产的开发及保护问题[6]。300余位学者讨论和研究的内容主要有盐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研究意义、盐文化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研究、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研究。要充分发挥传播媒体在盐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大众媒体激发民众保护盐文化遗产的意识[7]。2012年10月20日,中国盐文化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召开,此次论坛围绕盐文化与区域发展的主题,与会专家学者针对盐业企业与区域发展、盐文化遗产保护、盐文化体系研究、盐文化产业完善与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此次研讨会必将有助于促进中国盐文化应用研究,拓展和深化盐文化研究的领域具有现实意义[8]。目前在我国有些地方盐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一些发展,然而盐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其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种价值没有得到有效体现。

(一)政府在盐文化产业建设上的规划和引导职能未得到有效发挥。盐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在政策引导、市场环境培育等一系列问题上发挥其重要价值和作用,这就要求政府的作用应该是全方位的,政府的工作中心及职能不仅应该是在盐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上,即是对盐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未来及趋势的规划和宏观调控,为盐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府应该提供的服务,而且还应该培育盐文化产业市场的公平、透明环境。然而,当前政府的这些职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就导致在盐文化产业发展的布局上存在着不合理,甚至是严重违背市场规律的浪费现象,这就需要政府认识到这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加以解决。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这个方面的政策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从全国甚至世界的角度,整体上去看待和研究这个问题。

(二)我国盐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并且需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是盐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近些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但是随着盐文化产业的发展,导致盐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问题不断出现,这就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现存的一些法规政策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现有的一些法规政策存在着一些计划经济陈旧的痕迹,已经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改善。盐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以构建科学、完善、系统的盐文化产业法规体系为基础,现阶段盐文化产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操作性不强都是问题所在。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基础上,还需要完善盐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管理制度、盐文化产业保护的知识产权体系,为盐文化产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在制定法律和政策的同时,也要执法必严,这样才能为盐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实现盐文化产业创新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可以说盐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的一种,但是从现实来看,我国盐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不强,与高新技术结合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盐文化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低,这就造成附加值较低;二是盐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缺失、创意人才的开发和管理水平较低,造成盐文化创意匮乏;三是盐文化产业新型业态发展不足,难以产生多样化的盐文化产品,这就导致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竞争力较差的问题。盐文化产业创新性问题是盐文化产业发展的极大障碍,这阻碍着盐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得盐文化产业建设很难取得其应有的发展效果。

(四)我国盐文化产业建设存在着投资体制不健全、投资渠道单一以及投资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我国盐文化产业面临着投资的困境:一是盐文化产业建设的投资渠道还没有实现多样化,目前多是国有盐文化产业建设投资,急需民间资本,甚至外国资本的更多介入;二是盐文化产业建设投资没有很好的规划,投入和产出不协调,市场化投资还是较为缺乏;三是盐文化产业建设投资多样化不足,缺乏股票、债券、基金等筹资方式[9]。资金是盐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需要采取多种渠道加以引进。文化产业大都是创意产业,盐文化产业也是如此,创新产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才能有大量的产出,投资渠道和体制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盐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盐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够完善。长期以来,我国盐文化市场的主体都是文化事业相关管理单位,现今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还是传统的文化事业型管理模式,对盐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化管理明显不足,这就导致在市场机制快速发展时,一些管理制度和行为就会抑制盐文化企业发展的活力,从而导致整个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难以科学发展。现实状况是我国目前还未建立统一的盐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与机制,导致在盐文化产业发展上会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10]。进行相关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和完善成为当前发展之必须。

(六)盐文化产业开发模式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困境。目前盐文化产业传统发展模式导致盐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着单一性与同构化的问题:一是盐文化产业功能存在着单一性,这就是在盐文化产业发展上多是采取较为相同的开发模式,以促进地方知名度等目的;二是盐文化产业结构适合地方特色的较少,多出现同质化竞争,造成盲目发展、资源浪费等各种问题。在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多是以经济利益为唯一目的,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甚至以盐文化资源的破坏为代价,这样就导致严重的盐文化资源的破坏现象,难以实现盐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1]。这种盐文化产业相关体制存在的问题,归结为计划时代的事业管理与市场环境下的企业运作“二元机构”存在的问题。加之目前盐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盐文化产业还未能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目前盐文化产业的体制落后,也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盐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公益性与经营性界定模糊的问题。国有经营性盐文化企业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改革还没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民营盐文化企业也很难取得一定的发展,民营盐文化企业发展与国有盐文化企业和单位之间还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盐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低,导致产业链不完善;盐文化产业相关企业的市场化意识不强,营销能力较低,没有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发展体制,导致盐文化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低,很难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统筹的发展,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需要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才能促进盐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取得快速的发展。

我国盐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的根本路径

我国盐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一种,但有着不同于其他文化产业的属性,其以深厚的盐文化为底蕴,特别是以民众对盐文化的感受为基础,关键以民众对盐文化的精神需求为根本动力。在盐文化产业发展上,要重视夯实盐文化发展的社会基础,要使得盐文化产业发展从我国传统与现实的盐文化中获取灵感[12],务求从多方面对我国盐文化产业建设进行完善与发展。

(一)政府在盐文化产业发展上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对盐文化产业体制的改革上。盐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对盐文化产业体制进行研究和剖析,以便对其改革,促进其发展。政府要认真观察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国家战略部署,主导国有盐文化企业的改制,塑造新型盐文化市场主体;政府主导下推进盐文化产业进一步升级;坚持和发展市场在盐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政府要给盐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方便和实惠;政府主导下对盐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相关规划;政府在盐文化产业发展上应该加强政策研究,让政策制定得更加科学以及政策能得到有力的执行;政府在盐文化产业发展中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积极为盐文化企业服务。政府的作用应该是全方位的,政府要在盐文化产业发展上做出更多的引导与支持工作,甚至可以以“盐文化产业园”的形式予以建设探索。然而现实中存在盐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以及政策制定的各种问题需完善,这些从现有盐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可以看出。黄健提出建立“中国盐业科技博物馆”的设想,这样可以从盐文化与盐业科技史方面展现自贡盐文化及历史[13],这就要求政府在盐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积极培育和完善盐文化产业市场竞争机制,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公平执法的力度。科学合理的法律制定是盐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但严格的执法更为重要,这是盐文化产业能够得以发展的保障。这就需要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各种盐文化侵权行为,能够为盐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条件。目前而言,盐文化企业是盐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建立和完善统一、规范、公平的盐文化市场以及市场机制,其目的之一就是在于维护盐文化企业的利益。还需要注意的就是一边要发展大型的盐文化企业,也要防止盐文化产业存在着垄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盐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便充分发挥盐文化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各种价值[14]。法律是培育和完善市场的重要手段,因此,进一步加强盐文化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才能促进盐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建设。程龙刚从自贡盐文化遗产基本状况提出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具体建议[15],这些建议涉及到法律法规的具体完善。这也是当前盐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的当务之急,从而能够规范和指导盐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在整合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培育能够在市场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盐文化企业,以此带动盐文化产业的发展。盐文化企业的发展首要就是盐文化品牌的建设,这样有助于盐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首先是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盐文化企业,带动地方盐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在此基础上与其他产业互动形成产业群,这样推动盐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其次是盐文化品牌的培育,要发挥其品牌价值和功能,使盐文化品牌建设和集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三,要根据各地实际状况,构建盐文化产业发展集团,这样的企业不仅要具有国内竞争力,还要具有国际竞争力,而且资源整合还要与其他产业进行互动发展。奚敏等对淮安盐文化旅游的发展从区域合作的角度提出了建议[16];张弘认为自贡盐文化旅游开发应该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了自贡盐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自贡盐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对策[17];吴晓东就自贡盐文化旅游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贡盐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盐文化旅游发展策略[18]。盐文化与其他产业的互动也是促进盐文化产业资源整合以及盐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盐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势在必行,不仅要使盐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更要加强盐文化产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新技术在盐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结合,将进一步促进盐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促使盐文化产业的拓展以及新型盐文化产品形态和业态的产生。在此结合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升盐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充分使得高新技术在盐文化创新中发挥其应有价值;二是采取多种途径,如校企联合等途径培育和引进盐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张宜亮从盐文化继承及其创新的角度,谈到盐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需要加以注意的问题,如盐政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等[19];李朗等就盐文化传播途径的多样化进行了研究,并认为大众传媒是盐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20]。这些都是盐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基本途径,对于完善盐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五)完善盐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投资和融资渠道,以便为盐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目前我国盐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主要是政府投资,这就需要开放盐文化产业,积极引进其他类型的投资,鼓励各种类型的资本能够进入到盐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去;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盐文化产业发展的鼓励与扶持力度;支持盐文化产业相关企业通过上市等方式进行融资。在政府支持强化财政、金融等基础上[21],发展多种渠道和类型的资金投入手段,从而形成我国盐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

(六)积极鼓励各种盐文化产业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制定盐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行业标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各地统计机构积极支持开展盐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科学统计,革新盐文化产业各种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为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指导;在数据统计基础上,建立盐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积极促进盐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积极发展与盐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各种服务性消费,在盐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上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22]。这就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谋划具有中国特色的盐文化产业发展。盐文化产业行业标准的建立需要对盐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企业和行业的科学系统的调查,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行业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对盐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进一步规范,才能促进其快速发展。

(七)解决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制障碍,从而不断创新盐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这是促进盐文化产业发展及提高盐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根本。这种体制创新要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下进行,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革新:盐文化管理体系、行业市场准入标准、企业经营机制,最为重要的就是在政府引导下进行,要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原则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扫除体制障碍,促进盐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为体制障碍是盐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这种障碍更为明显的体现在行政管理体制上。要加强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性保护,以促进盐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生产性保护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及实践所证明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点及规律相符合的保护方式,但随着探索和实践的推进,生产性保护所面临的问题逐渐加以显现,这就需要在实践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这也是保护传统盐文化资源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就是盐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人才队伍的培养,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和配合。可以探索“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盐文化产业是与高新科技相结合的创新产业,所以就现状而言,一是进行人才培养。高校作为盐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应加大培养力度;社会培训机构能起到成人教育和补充教育的作用,而更为关键的是盐文化企业与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相结合,进行人才的培养;二是盐文化人才的引进,加大投入力度。这样才能更为有效的促进盐文化产业的科学、快速发展。

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问题;对策

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是当今世界的一个趋势,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创意产业显然已成为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对经济发展有着前所未有的影响。文化创意产业想要发展,离不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在我国,投融资问题仍是限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1998年英国首次提出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概念,文化创意产业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的产业,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来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许多专家学者都对这一概念重新进行了定义,然而却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三种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版权型、以英国为代表的创意型和以中韩为代表的文化型。我国在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具体阐述了文化创业产业的形态和业态,指出现阶段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综合上述观点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可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集文化、创新和科技于一体的,具有“一动、二低、三高”(即动态性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科技含量高、渗透性高、附加值高)的新型产业集群。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的主要方式

文化创意产业以其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21世纪的朝阳行业。其投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政府的财政投入

政府的财政投入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上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近年来,我国设立多项资助计划和专项基金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014年,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关资金208.07亿元,比2013年增加26.39亿元,增长率为14.53%。

(二)民间资本融资

民间资本融资有着快速、灵活的特点,但也存在着趋利性和盲目性的弊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看中文化创意产业这块沃土,将民营资本投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来,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进驻文化市场,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三)国外资本投融资

外资在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市场上的地位举重若轻。外资的进入给文化市场带来了新鲜血液,充足的资本促使文化创意产业快速稳步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1年已公布投资者的202起投资事件中,外资投资机构参与其中的108起投资事件,占总投资事件54%。从投资比重来看,投融资事件涉及美元规模为488889.69万美元,占投融资总规模的76.17%。

(四)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上市融资具有融资金额大,成本低的特点,但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近年来,上市融资逐渐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的重要途径,大大的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各大文化企业纷纷上市,在创业板上大展头脚,成为资本市场上各类资本追捧的对象。 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100家文化企业成功上市,这些企业的融资规模高达1057.85亿元。

(五)金融市场融资

金融市场是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的重要来源。文化创意产业想要发展,就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截至2013年7月,约有80多家文化创意企业在银行间市场进行180多次各类债券融资工具交易,融资规模累计约1820亿元。文化产业通过发行信托产品进行约124次融资,融资总金额达到198.56亿元。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已从投融资渠道单一走向多元,政策法规及相关机制逐步完善,投融资结构主体趋向合理。然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方面仍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一)由于经验不足而导致投融资失衡

与英国、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缺乏投融资经验,对文化创意产业某些细分领域投入较大,而对于某些改革不够深入的领域则投入较少,导致某些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资金供应不足,并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二)金融投资结构不平衡,致使中小企业融资难

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普遍规模小,资本金较少,缺少有效的质押物、抵押物,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相对较低。投资方更注重对大企业集团和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投资,而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主体的中小企业获得资金则比较困难。

(三)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在文化创意产业无形资产的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如对无形资产的评估、登记、质押等。除此之外,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缺少专业人员、成熟的评估方法和权威的评估机构等中介组织,出现了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对接困难的现象。

(四)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财政投入不足

政府的财政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尽管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投入的整体水平仍然偏低。由于政府财政专项基金投入金额有限,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据文化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基本低于0.4%的水平,而且不断下降。据财政部统计,2013年全国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0.38%,全国文化事业费相比其他事业费的增长速度明显落后。

(五)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风险大,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虽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由于该产业“硬资产少、软资产多”的特殊性,无论是投资方还是融资方都将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风险是一个动态复杂系统,主要包括的风险因子有技术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金融风险。如果不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对风险进行正确的预测与规避,无疑会阻碍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解决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借鉴国外文化产业投融资经验

国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不仅拥有丰富的发展经验,还拥有健全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体系。例如融资方式多元化,设立专业化的金融机构和专门的文化创意产业部门等。因此,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想要发展,就要在借鉴西方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体系。

(二)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

文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金融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国可效仿西方发达国家成立专门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为文化创意产业中众多的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同时,政府应制定有关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和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机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服务,为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三)建立健全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配套体系

建立健全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配套体系,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中介服务管理体制;建立多层次的贷款风险和补偿机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建立文化产业金融服务考评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文化企业信用评级和评分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等法律体系,制定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无形资产评估、登记、质押、托管、处置变现等的管理办法;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产权交易的专业化服务提供保障,降低和规避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风险。

(四)设立专项资金,扶持重点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集文化、创新和科技于一体的,具有“一动、二低、三高”的新型产业集群。由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可知,各国对文化创意产业扶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像美国侧重版权业、日本侧重动漫业、韩国侧重影视业等。这种重点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某个子行业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有的放矢,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造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效应,快速积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

(五)创新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方式

经过近几年的加快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体系基本建成,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仍存在投融资渠道单一,投融资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创新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方式,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多形式的投融资体系,对解决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六)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风险管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风险和融资风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诱发投融资风险。由此,必须进行事前的风险预测、事中的风险识别和事后的风险评估,并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监测体系,从而提出科学的规避、转嫁、承担、化解和分散风险的对策。具体可通过国家政策扶持、社会保险救助以及企业自身风险防控机制的完善等措施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家庆.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07).

[2]陈国营,奚胜兰.文化创意的产业兴盛.浙江经济[J].2009(09).

[3]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OB/EL].http:///culture 2012-02-21.

[4]明慧.文化企业融资困局待破解[N].中国改革报,2014-01-09.

[5]刘德良.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N].经济日报,2013-12-05.

[6]黄小敏.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本文系佳木斯大学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WZD03);佳木斯市社科联重点科研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179)。

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 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电子商务;营销策略

一、引言

创意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创意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更是提高学校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因此校园创新与创意产品的发展承载着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对于时尚、前卫、活跃的大学生们,校园创意文化产业的挖掘塑造与创新推广,有利于同学们在文化产品中感受到强大的校园文化魅力,这不仅对增强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的知名影响力有着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更是为广大学子感恩感怀母校,心系母校提供一种途径。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现状

文化创意产品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依据数据显示,2014年的GDP总量约为65.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将近7.4%,以平均汇率估计,2014年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为6.1460,GDP约10.3557万亿美元,虽然总值在不断生长,但是中国在文化产业方面依然较别的国家落后,开发文化产品类人员匮乏,没有太多的创新创意,太多的模仿使得中国的创新思维一直没有涌现出来。

2、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的问题

就现在而言,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投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长期以来,融资机构没有合理的融资机会给予企业,渠道十分不顺畅,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文化创新创意企业发展的问题。并且顺应文化工业发展水平的融资工具还非常短缺,政策扶持力度不强,许多中小型企业无法继续开办;其次,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在于创新性,其中包括本身具有创意天赋的人才,也包括将创意产品商业化带向市场的人。因此如果缺乏原创性,我们将在分工中一直处于模仿和代工等低水平制造环节,所以能够有一个创新型的思想队伍无疑是开创文化创意产品的成功宝典;[1]再次,中国一直没有特别优秀的文化创意品牌,许多企业都是中小型,没有品牌影响力,因此开创一个优秀的文化品牌是重中之重。

三、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1、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现状

文化创意产品行业,是以我们很熟悉的个性产品定制产业为主,当今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他们不满足于现成商品,因此文化创意产品非常适合校园这个文化市场,另外在高校中,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一直是个空白,很少有比较全面的文化创意市场,所以开拓和推广校园创意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平台。

2、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的问题

产品品牌化效益低。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没有比较出众的品牌,虽然是设计人员设计,但大多数较为普通没有特别大的创新性,销售商仅仅满足于初级生产,忽视了对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创新,致使校园文化产品不能走企业化和品牌化的道路,而且在私人订制专属产品上没有太多明确的标准判定,许多顾客以个人的喜好去评价,没有良好的公正性。

线上线下电商平台利用效率低。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创意品的消售方式很单一,大多数只有线下销售,多数消费者会选择在实体店中进行消费购买。大多数的制造者和经销商固守传统的批发、零售模式,没有开发新型的电子商务渠道,低效率的线下购买无法提升订单数量。

四、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营销策略(如图1所示)

图1营销策略框架图

1、“线上线下”电商营销策略

“线上线下O2O”销售模式。线下以传统方式销售文化创意产品,在各大高校招收分发传单,提高知名度,并且将在校园固定区域成立画室和手绘创意基地,将大量喜爱创作的朋友们聚集在一起,集思广益创造出更非凡的创意品,在后期可以将一些优秀功底的朋友纳入团队;线上方面将开设一定的公众平台和淘宝店铺以更方便更多客户购买了解到品牌,并且在一些门户网站积极发表刊登文化创意产品的新闻,提高品牌知名度。

2、C2B客户服务模式

C2B模式更加注重于用户资源的转化,强化文化品牌概念以获得消费者认可,使产品拥有更高的附加值和品牌印象。私人订制创意品就是将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打造专属的定制产品,使得产品更加具有专属性和独一无二。

3、开创文化产品设计理念

校园文化的产品主体是学生与教师,对社会前沿信息有着超常敏锐力,校园文化产品能够较好的指导师生更进一步了解和促进学校发展,而在目前,我国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仍处在初级成长阶段,但是市场前景非常可观,成长空间也是巨大的。因此校园创意品有助于沉淀历史、保留校园青春风采回忆。高校作为滋养文化的重地,其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宣传会直接影响周边地域文化。我们将清楚地认识到校园文化产品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其建设与完善任重道远。[2]

4、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创新产业生长的核心焦点,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还相对缺乏,创意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够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今后应当努力调整人才教育结构,加强对创意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营销人才的培养;积极举办各种大型创意设计展览,打造一份属于设计师们相互交流、碰撞的平台,激发更多创意人才创造出更好的原创文化产品的激情和动力。

5、完善政策法规,以对文化创意产业起到推动作用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是以市场为基础作用的,但政府通过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政策法规的制定,为文化创意产业营造一个适宜发展的外部环境,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推动支持作用。[3]

五、开发校园文化创意品牌运营项目――“优趣文化创意坊”运营模式

1、项目简介

该项目主要是以校园风景、风采、青春记忆为主题,开发出一系列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如图2所示,紧密结合电子商务发展潮流,将渠道扩展至线上结合线下营销,打造属于高校的“优趣”品牌,理念价值在于可以作为校园文化环境的宣传及校园美景的传播,而更为珍贵的意义在于毕业生对于母校的深切留念。

图2校园主题徽章海报样图

2、商业模式――“线上线下O2O”营销方式

项目将产品发到网上或者在线下摆卖,顾客可以通过宣传了解直接从线下进行购买;也可以在网上选购已经设计好的物品,或是提出自己的喜好给设计人员,设计人员将为其私人订制,并由配送人员进行物流配送,完成线上线下O2O电商结合模式。

3、特色服务――“私人定制”打造品牌

项目设计人员将为大家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服务的私人定制业务,根据顾客的喜好打造专属的定制产品使整个交易过程充满惊喜与趣味,并致力于打造属于高校文化创意产品的品牌,加深顾客心中的品牌印象。

4、整体营销策划方案

图3营销策划方案

项目发展拓展的整体营销规划为“O2O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线上以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贴吧作为宣传推广,并将网站与淘宝店铺作为平台主营的业务销售,线下主要以轰炸式宣传单和节假日促销产品为主,后期不断招收和线下设点推广宣传。

【参考文献】

[1] 蔡承彬.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发展现状[J].经济问题,2011(12).

[2] 王梓.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J].文艺论坛,2015(4).

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篇7

数码工业园区管委会领导班子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报告

数码工业园区管委会被列入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单位以来,按照市委关于试点工作的部署,以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为先导,带头深入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创新发展观念;严格对照标准,查摆深层问题,剖析阻碍发展的根本原因,结合实际,创造性提出了园区存在的“十大不适应十破十立十个推进”;广开言路,开展现代化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探索建言,广泛征求管委会各部门和入园企业的意见;深入博罗、深圳、东莞、官田村等地和园区各企业开展调研活动;请市领导、专家来园区“把脉会诊”;结合园区实际,探求园区发展对策,用科学发展的方法破解难题,提出建设宜工宜居的绿色、科技、文明、和谐园区目标。领导班子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初步成果。

一、创造性提出建设科学发展的“四宜”和谐园区

确定了园区今后推进科学发展观的总目标总任务是:努力建设科学发展的“宜工宜居宜学宜乐”的文明和谐园区。一是全面推进思想大解放,坚持科学发展,筑牢建设“发展兴园”的思想基础;二是全面推进招商引资,打造专业化招商队伍和生力军,实施“项目立园”经营战略;三是全面推进产业集聚,促进企业投产和二期建设,为推动“产业强园”提供发展后劲;四是全面推进协调发展,在建设“和谐安园”中实现园区和企业共同繁荣;五是全面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提高“服务型园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六是全面推进文明园区创建工作,增强“文明园区”的文化软实力;七是全面推进党群建设,拓展“精神乐园”的丰富内涵;八是全面推进科学规划和环境保护,提高“环境旺园”的“宜居宜业”水平;九是全面推进“人才强园”战略,增强建设“科技兴园”的智力支撑;十是全面推进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作风正园”建设。

二、园区梳理出十个方面的“不相适应”

园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比先进发达城市的态势,对应建设科学发展“宜工宜居宜学宜乐”的目标任务,园区还存在十个方面的不相适应。

(一)思想观念不适应。缺乏进取精神、创业精神、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靠等要盼,拼搏意识不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性不高,内在动力不足、自觉性不强。

(二)统筹发展不适应。园区的开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仍没有形成资源有效利用和互补,存在与周边农村发展不平衡,三产薄弱,工业与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园区内经济发展、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没有形成协调发展。

(三)经济建设不适应。园区虽然初具规模,存在园区面积不大,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人均经济指标与先进园区对比也还有差距。

(四)产业结构不适应。存在现有产业不优,支柱不强的问题,没有达到三产高、二产强、一产优。

(五)园区自主创新不适应。存在机制不活,没有形成适应新形势的机制,动力不足的问题,创新投入不足,人力资源匮乏;存在引不进、用不好、留不住人才的问题。

(六)园区管理不适应。存在建设缓慢,管理乏力的问题,物业管理、公共管理、社会管理仍然落后。存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机制创新不够,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有待加强的问题。

(七)改善民生不适应。存在投入不大,力度不强的问题,园区及周边地区还没完全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

(八)社会和谐不适应。园区存在矛盾纠纷多,维稳压力大的问题,劳资纠纷、涉农纠纷、经济纠纷时有发生。

(九)人才队伍不适应。存在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的问题,园区不但博士、硕士不多,本科生、大专生比例也不是很高。

(十)精神文明建设不适应。党群建设、文化建设、反腐倡廉等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管委会工作人员也存在能力不强、水平不高、廉政勤政不足的问题。

三、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思想理念方面:思想解放还不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依赖思想。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过度考虑稳定的因素,束缚了改革的步伐,放缓了发展的速度。对外开拓力度不够,园区的综合 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工作思路方面: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程度还不高,园区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总体而言,方向性把握有余,细节管理不足。

(三)工作落实方面:园区内部的执行力有待加强。尽管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监督作用的发挥有所欠缺,造成了决策的执行不力,同时考核结果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权威性和震慑作用。

(四)以人为本方面:领导班子坚持以人为本,为广大职工营造良好的氛围,是个“亲民”的班子,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企业员工的流动性较大,党群组织不能全面覆盖基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

(五)优质服务方面:在海关、税务、卫生、环保、证照办理等方面提高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但服务永无止境,在服务基层,服务特殊群体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比如进一步做好对引进人才的服务,如何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等等。

(六)改革创新方面: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建立创新平台。没有横下杀出一条血路的恒心。还不能非常准确的把握当前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用义无反顾的决心,必胜的信心来迎接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园区的专业化,集约化程度还不高,尚未形成若干个有实力有规模的产业链群,因此,园区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还比较薄弱。过去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思路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管理型和科学型的集约式发展模式必须要取代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建设科技园区和专业特色园区。

(七)统筹协调方面: 整个领导层面虽能把握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但没能形成较强的行动力。各职能部门疲于应付日常工作,还没有实现从行政事务到经济管理职能转变。沟通不足,对外协调不够,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面上的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四、下一阶段工作新举措

(一)确实做好整改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理清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采取有力的措施,做到“十破”、“十立”、“十个推进”。

1、破除“轮都轮到我发展”的坐等观念,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推进加快发展。

2、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小农意识,牢固树立二次创业意识,全面推进园区扩园、扩产工作。

3、破除“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念,牢固树立人本意识,全面推进建设宜工宜居的新园区。帮助员工和周边农民解决民生问题、协助企业增资扩产等工作。

4、破除“三高一低”的粗放发展模式,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发展观念,全面推进绿色生态园区建设。

5、破除“重工业、轻三产”的片面发展观,牢固树立统筹兼顾意识,全面推进园区又好又快发展。

6、破除“以gdp论英雄”的狭隘用人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好队伍建设。

7、破除“千园万园不如我园”的自我陶醉意识,牢固树立世界眼光,全面推进以战略思维谋划园区未来发展。

8、破除“重建设、轻管理”的园区管理模式,牢固树立建设宜工、宜居、宜学、宜乐的园区建设目标,全面推进文明园区建设。切实找准为科学发展服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创新举措,创新办法,推动科学发展。

9、破除制约发展的条条框框的束缚,牢固树立创新观念,全面推进机制创新,全面推进建立适应园区发展的运营机制、管理机制、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创建“科学发展好班子”活动,打造一个发展思路好、施政本领好、工作作风好、机制创新好、发展绩效好的领导班子。

10、破除只抓经济发展的观念,牢固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全面推进园区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党群建设等,全面推进园区的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开好五个专题工作会。

1、开好招商专题工作会议。商讨研究用科学发展观破解新形势下招商工作遇到的瓶颈问题,做好目标群体的定位和招商策划,组建招商队伍,制定激励政策,开展多渠道招商活动,努力完成全年招商任务。

2、开好规划建设专题会。对园区功能区划科学定位,完善一期,开发二期,加快入园期企业的建设,推进二期项目的开工,完成综合办公楼的建设。

3、开好公共管理会议。做好综合整治、安全生产、消防、交通、环境卫生、节能减排等公共设施管理工作,加强公共管理职能,改善公共环境,提高公共服务。

4、开好文明园区建设专题会。创办园区报纸,在园区网站开辟精神文明建设专栏,适时启动广场文化,发挥党群组织作用,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全方位整合各类宣传媒介,有计划有重点开展有效宣传推介活动,参考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标准,成立8个专项工作小组,分别负责对交通秩序、区容区貌(环境卫生)、社会治安、企业商贸、窗口服务、公共设施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7大主要问题进行全面整治和推进,全面提升园区文明水平。

5、召开科技创新工作会议。鼓励科技创新,引进科技人才,争取国家火炬科技扶持资金,提升孵化器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向设厂试产和经济效益转化的速度。

6、召开客户服务工作会议。与对口的海关、工商、税务>!<、城管、建设、环保、人事、劳动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和联系,充分使用和发挥职能部门资源和政策,为入园企业在通关 、工商、税务、环保、人事、劳动等手续办理方面提高服务质量,有效缩短审批时间,加快审批程序流转,为园区入驻企业创造良好优质的服务软环境,切实提升园区管委会的服务形象。

在开好以上六个会的同时,研究落实措施,推进措施的实行,检验落实效果,确保各项专题工作落到实处,起到实效,真正推进园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问题,策略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且还在以5%的速度递增。杭州在 《杭州十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5- 2010 年) 》 中提出 “创意产业” 要成为 “杭州文化的支柱产业”,并建立了创意产业园区,综合实力已排名全国第五位。

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一)发展势头良好

据初步测算,2008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579.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17.6%,高于杭州市GDP增速6.6个百分点,高于杭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8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杭州市GDP的比重达12.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2%。

(二)以产业园区为依托

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促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杭州确定将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 ,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 ,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 创意良渚基地 ,西溪创意产业园 ,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 ,下沙大学科技园, 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等十大园区作为主平台,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如果说“LOFT49”的出现,让我们感受到了杭州城市一隅的神秘气息,明白了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那么如今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等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将有力推动杭州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三)产业分层发展

以文化艺术、信息服务、设计服务和咨询策划为主要摘要内容的相关层,2008年实现增加值354.94亿元,同比增长14.8%,占全部文化创意产业的61.2%。硕士论文,问题。硕士论文,问题。

(四)文化创意活动日益丰富

2008年,杭州坚持以“五个一工程”建设为龙头,精心策划和举办西湖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节等重大文化创意活动,大力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广场文化建设,不断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切实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融资难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产业和公司效益下降,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紧缺和经营困难,大量减少了在现代传媒业上的广告投入,同时,由于纸张、采购节目、工资等成本上升,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现代传媒业2008年增加值增幅比上年下降19.5个百分点。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两大主要媒体营业利润增幅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和国内游客人数的增幅分别比上年下降8.5和1个百分点;旅游创汇增幅和国内旅游收入增幅分别比上年下降7.3和3.9个百分点,导致杭州市文化休闲旅游业增加值增幅比上年下降7.4个百分点。解决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问题迫在眉睫。

(二)部分创意产业政府保护严重,竞争能力不强

与广播电视业不同,出版业作为一种垄断性资源,不是依靠广告盈利的,而主要依赖财政补贴,因此,长期以来地方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相当严重。目前杭州市的出版单位的性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各不一样,上级主管部门也不同,各主管部门之间还存在复杂的级别隶属关系,要进行全面整合,以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相当困难。各单位产业市场化发展意识不强,把出版业当作安排冗余人员、的“后院”,读者意识、市场意识淡薄,经营效益低下。又如,杭州数字电视近几年遭到市民垄断非议,人们在安装电视时,别无选择。

(三)缺乏创新创意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有创意天赋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投入。有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这就意味着文化创意产业必然在高素质人才集中的地方蓬勃发展。从目前从业人员构成情况来看,杭州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3.47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682人,只占27.9%,而专业技术人员中,中高端人才只有10%。文化创意类毕业生中,真正能发挥创意作用的很少,中高端创意人才缺乏已经成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法律保护存在漏洞

文化创意产业是资本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其产品创作成本很高,一部电影的拍摄往往耗资几百万元以上,一张唱片的录制与发行耗资百万元以上相当常见。但文化创意产品复制的边际成本却很低,而且易于复制、传播、修改。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加大。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填补这一法律漏洞,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硕士论文,问题。

(五)休闲娱乐场缺乏层次感,特征不鲜明

杭州大大小小的娱乐休闲场所较多,但各场所缺乏层次感,特征不鲜明。如杭州的宋城、杭州乐园等都是综合性的游乐场所,差别不大。各文化休闲项目处于分散的、浅层次的、粗放式的阶段。我们应该根据人们生活水平,分设层次不同的休闲游乐场所,同时,根据杭州游乐人士追求个性的特点,设立多个个性鲜明的游乐场所,改造现有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现代意义上的创新性休闲娱乐项目。

(六)产品科技含量低,知名品牌少

与工业制成品等相比,文化产品更需要科技创新,也需要创立自己的品牌。文化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赋予了产品独有的特征,在一定时间段内,形成垄断优势,赚取丰厚利润。文化产品一旦有了自己的品牌,其知名度要比有形产品大,而且品牌的盗用情况会比较少见。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文化创意企业本身缺乏创新意识和经营意识,文化产品科技含量比较低,知名文化品牌很少。许多文化产品加工手段粗略和制作水平不高,个性化文化产品很少,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低,文化产品供给跟不上人们对文化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三、促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文化传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与规模效应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当今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作为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其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集群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硕士论文,问题。如美国闻名于世的曼哈顿“苏荷(SOHO)艺术聚集地”、好莱坞影视娱乐业及群等,都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范例。

(二)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打造优势品牌

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杭州要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硕士论文,问题。要深入研究如何把高科技引入文化艺术领域,开发新产品,从而加大文化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使高科技和人文、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开辟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天地。

(三)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杭州要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要深入研究如何把高科技引入文化艺术领域,开发新产品,从而加大文化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使高科技和人文、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开辟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天地。

(四)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

首先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个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硕士论文,问题。二是要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以避免某些文化创意产业仅仅是冲着政策的诸多“优惠”而不是产业本身的问题。三是要加大文化执法力度,坚决清除腐朽的、有害的“文化毒品”、“文化垃圾”。同时,对现有的文化产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做好产业园区周边环境的改造等服务,妥善处理好房屋产权人、开发商和创意产业人群的利益,为企业成为创意产业集聚区市场运作的主体打开了通道

参考文献:

[1]翁旭青.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理论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方经贸,2010(4).

[2]翁旭青.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10(3)

[3]高红岩.创意产业面临的统计问题与对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5) .

[4]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3(3) .

[5]马军显,韩仙琴.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理论探讨[J].理论视野,2007(10).

 

上一篇:雾霾的治理范文 下一篇:减少塑料污染的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