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1 16:18:17

创新对社会的重要性

创新对社会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路径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27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2

就目前来看,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结构转型的过渡阶段,社会关系逐渐复杂化,而且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一系列社会问题时有发生,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充分重视社会管理创新,而且在这一背景下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着新的挑战。社会管理创新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的安稳生活,并在这一基础上创造更加理想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政治效益。

1 基于国内情况分析社会管理创新路径

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社会管理创新主要包括: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管理主体创新以及管理载体创新四个方面;同时,这四个方面也是国内社会管理创新路径研究的主要方向。

1.1 创新管理理念

思想总是先于行动,在社会管理创新路径中,理念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最基本的路径,其有效保障了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产生实际效果并处于持续状态。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管理理念创新路径,主要体现在:事后治理转换为源头治理、国家本位转变为社会本位、以官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以及由管理转变为服务。

1.2 创新管理机制

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所在,主要在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是其他一系列创新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与依托。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管理得以进一步完善、发展的根本要求,而创新的社会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流动人口与户籍动态管理以及社会利益整合等一系列机制。

1.3 创新管理主体

社会管理,实质上就是政府、执政党以及不同社会主体通过价值、道德、政策、法规以及法律等多个社会规范体系,直接对社会多个领域、环节进行监控、组织、协调以及服务的一个过程与活动。针对社会管理的内涵可以发现,政府不应作为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还包含众多的社会主体。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存在,导致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在社会管理中一直是以唯一主体的角色存在,且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管理模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利益群体处于多元化发展趋势,社会阶层逐渐分化,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应当重视社会力量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明确公民参与与其自身利益、需求等相关的一系列日常社会管理事务,同时对社会组织予以合理引进,使不同的社会管理主体能够将其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在此基础上得以实现社会管理的多元化,而多元化社会管理的本质就是增大市场与社会力量,将市场、社会以及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使三者互利共赢的局面得以维持。

1.4 创新管理载体

最终必须落实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安排,然后依托相应载体予以实现,具体落实到网络虚拟社会、社会组织以及社区。

社区是公民参与到社会管理活动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平台,因此应当充分重视社区的合理建设,在此基础上落实自上而下的社会管理政策,使公民能够参与到社会管理中,从而保持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一个良好沟通。同时,还应当合理组织多元化、闲散的社会组织,使公民与社会组织能够保持一个良性的互动。社会组织应当对社会力量予以承担,由于现阶段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因此应当加大社会组织发展的引导、扶持力度,使社会组织能够将自身具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网络虚拟社会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自身诉求予以反映与相互交流、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而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在合理利用网络虚拟社会的同时,还应当对其予以合理管理。

2 自组织路径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分析

组织,实质上就是系统内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组织主要划分为自组织与他组织,两者的划分依据主要为组织形成时是否听从外部指令,若是听从于外部指令,代表为他组织;如果无外部指令,仅根据默契规则,有序结构自动形成,则为自组织。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自组织现象的存在十分普遍,而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是否强大,对于这一系统保持及新功能产生能力有着直接影响。

2.1 自组织路径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必然性分析

社会管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社会的自我管理,一种为政府的社会管理,这两种社会管理方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进行的自我管理,也可以将其称为“社会自组织管理”,这种社会管理方式是社会管理发展的主流趋势,现阶段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范围、领域处于逐渐缩小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社会自组织管理的空间。

自组织路径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必然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需要依靠自组织。现阶段,社会管理领域中发生的“政府失灵”状况,表明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的能力是有限的,无法包揽所有的事务。虽然政府愿意将原本属于社会的权利交还给社会,但是由于社会权利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社会无法对自身予以合理管理,所以需要社会自组织。②自组织的成本有效性。自组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属于一种成本最少而收益却最多的一种人类关系协调机制。③可以促进社会的团结与安定。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自然性团结、政治性团结必然会衰落,而社会性团结会兴起。社会性团结,实质上就是由人民群众因共同利益而组成的组织彰显的社会团结,其特征主要在于参与者由于共同的社会利益聚集,共同组建某种组织,在此基础上对自身的利益诉求予以维护。④有利于满足利益诉求与实现权利。从社会结构方面来看,除市场、国家以外,还有很多的半公共性质团体与自组织,而它们在社会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利益群体,典型代表为非营利组织,其与政府的治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不仅参与了社会管理,还能够单独作为一个监督部门,对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予以监督,与公权保持一个抗衡状态。

2.2 社会管理创新中自组织路径的开辟策略分析

自组织过程中,系统成员之间能够协同行动的主要原因在于内在环境发挥了作用,并不是外在力量的作用。因此,社会管理的主体,应当充分重视良好社会环境的合理营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良好合作、竞争,实现社会系统的自组织过程。社会自组织管理的有效强化,关键在于应当加大社会自组织功能开发、培育力度。从序参量思维方面来看,对于社会自组织功能的开发、培育,需要充分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2.2.1 重视外部环境的合理保障

重视外部环境的合理保障,清除社会自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现阶段,社会自组织功能的开发、培育,应当将外部作为切入点,对良好社会环境予以合理营造,对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进一步完善,并提供制度安排,而这些制度安排在对社会予以规范管理的同时,还应当为社会自组织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例如:对“政社分开”政策予以大力推行,减少政府干预行为,使社会团体准入门槛得以降低,在此基础上扩大社会自治、自我管理空间。

2.2.2 重视内部建设的强化

开发、培育社会自组织功能,除了需要依靠外部保障之外,对于内部建设也极度渴求。社会若是想要获取更多的自与空间,务必得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还要加大社会组织自身公信力建设力度,提升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社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充分重视社会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组织化建设予以进一步推进。

2.2.3 重视人类创造性活动的发挥

从本质上来看,人是社会管理创新自组织路径的开辟者。人类社会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其自组织能力优于其他系统,主要在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遵循了自组织衍化规律,而且还涵盖了人及人的有意识、有目的、自觉活动的介入。因此,社会管理创新自组织路径开辟的合理性与人类创造性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社会自组织功能的开发、培育应当充分重视人类想象力、创造性的有效发挥,对于社会系统要予以尊重,还要尊重人类自由思考、学习的权利,尽可能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人类进行自由思考与学习,使人类想象力、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 结 语

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社会管理创新路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应当予以充分重视。社会管理创新,主要是以突破已有的社会管理模式为基础,通过新的视角、方式进行社会管理的一种活动,而对于社会管理创新,不论是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还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在创新思路方面均应当重视自组织机制的合理引入,对社会自组织力量予以积极培育,以此引导社会向自动管理、自主管理以及自我管理的自组织管理方向发展;而对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自组织路径的开辟,不论从社会管理本身,还是从政府社会管理方面来看,重点在于进一步提升社会自组织程度,对社会自组织功能予以合理开发、培育,在此基础上使社会自组织管理得以实现,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欢,陆奇斌,王新松.社会管理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2(1).

[2]孙文红,马惊鸿.法治理念下省域社会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3]张再生,张红.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模式、路径与对策[J].理论探讨,2013(6).

[4]李文良,赵清芳.基于人本精神的社会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5]孙冉.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Z1).

[6]何跃,岳德顺.社会管理创新的自组织路径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5(1).

[7]陈振明,耿旭. 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的进展[J]. 东南学术,2013(4).

[8]曾维和. 创新乡镇社会管理:一个复杂系统的分析框架[J]. 社会科学,2013(4).

[9] 李向前. 走向善治: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要义[J]. 人民论坛,2013(8).

[10]王桢桢.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权力束缚与分权改革[J]. 探求,2012(6).

[11]谭丽丽. 我国流动人口问题浅析[J]. 东方企业文化, 2012(20)

[12]程倩. 以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J]. 中国行政管理,2012(8).

[13] 龚维斌.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思考[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2(3).

[14]魏礼群.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J]. 行政管理改革,2012(1).

[15]向春玲. 论多种社会主体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1(5).

创新对社会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检察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原则;途径

在2009年12月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强调,全国政法机关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管理创新是推动政法工作的动力。把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政法机关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体现了党中央对政法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作用的重视。作为检察机关,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职责。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涵义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在广义上,是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在狭义上仅指在特定条件下,由权力部门授权对不能划归已有经济、政治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进行的专门管理。

社会管理创新则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的条件下,对现有社会管理理念、方法和机制进行改造、改进、改革,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健全社会管理体系,以实现社会管理目标及一系列活动的过程。[1]

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履行检察职能的要求。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根本职责在于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因此,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提升社会功能,就成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检察权的社会管理属性,决定了检察机关面对严峻复杂的环境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主动服务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各项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手段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

2、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检察机关应该主动应对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促进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以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促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可行性

1、法律监督的定位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法律依据。

宪法将检察机关定位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使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并不需要直接参与具体社会管理事务。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了机制性保障和秩序效应。因此,法律监督的定位,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2、执法办案的职能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基本途径。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通过执法办案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执法办案是履行一切检察职能的本源和归宿,也是新时期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审查逮捕、审查等职能作用,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还可以结合执法办案,建立健全检察环节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执法办案风险评估、检调对接等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途径、新举措等等。因此,通过执法办案,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三、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原则

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对部分社会管理活动负有监督职责,既是创新的主体,又是推进创新的力量。检察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下五项原则:

一是遵守法律原则。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应当秉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在现行法律的框架下发挥检察职能,不越俎代庖。

二是立足本职原则。检察机关必须立足检察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只有坚持严格依法办案,高质量高标准办好案件的工作原则,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有了立足点和工作基础。

三是以人为本原则。检察机关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使检察工作具有时代性,更具人民性。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应当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在群众工作能力和方法措施上下功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夯实社会稳定基础。

四是检察工作一体化原则。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坚持检察工作一体化,就是要发挥一体化优势,统一安排部署,协调各种行动,形成工作合力,使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更具针对性、实效性。[2]

五是关注长效原则。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要长期规划,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宏观方略结合起来,与检察机关近年来制定的检察改革、队伍建设、基层院建设等长远发展思路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关注长效,要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四、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

(一)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服务大局为出发点。

创新对社会的重要性篇3

德鲁克第一个提出并系统阐述企业社会创新这一重要概念,并将其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新的实践形式,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从“赚钱行善”向“行善赚钱”的战略转变。当代企业社会创新的广泛实践日益显示德鲁克社会创新思想的实践价值。

彼得·德鲁克( Peter F.Drucker,1909-2005)是当代最为知名的管理学家之一,也是对我国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管理思想家。自1946年发表《公司的概念》和1954年发表《管理的实践》以来,德鲁克以其30多部著作及其极具实践价值的管理思维提出了目标管理、有效管理者、创新与创业管理、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企业社会责任等一系列创造性的管理思想,引领和塑造着当今“管理的世界”。特别是德鲁克第一个从理论上明确地提出并系统阐发企业以“社会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观点,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从“赚钱行善”向“行善赚钱”的重要转变,开拓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新视野和实践新境界。

企业社会责任从义务向战略的转变

作为一个理论问题,企业社会责任是随着现代企业日益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而逐步提出并不断演变的。早在现代管理理论诞生之初的1923年,谢尔登( OliverSheldon)在其被认为管理哲学创始之作的《管理哲学》中第一次提出了“管理的社会责任”问题,强调工业管理承担对它所服务的共同体和作为其中人的因素的工人的重要责任,管理的效率不能仅仅根据经济、效率标准,也应该根据公共福利的最高标准来评价。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产生于1950年,先后提出了社会义务观、社会绩效观、社会营销观等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观点,不断扩展和深化着对社会责任概念和实践模式的认知。1979年,被称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之父”的阿奇·卡罗尔( Arc}ue B.Carroll)完整地提出了一个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组成的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成为当今人们认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内涵的基本框架,用他的话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应当努力创造利润、遵守法律规定、遵循伦理道德并且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简言之,企业必须承担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之外的社会责任。

在实践上,1970年以后,随着劳工权益、就业歧视、收入差距等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和全球生态环保运动的兴起,社会责任由被动变主动,逐渐演变为一项全球性的企业伦理运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当今时代企业的普遍共识。企业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性组织,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扩大的社会压力下,如何实现社会责任与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使履行社会责任既能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开辟创新领域的重要途径,又能为企业可持续地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动力,这些都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显然,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盈利后慈善捐助这种仅仅“为了脸面好看而做好事”的“赚钱行善”观念或将社会责任单纯看成是“付出或成本”的模式越来越难以维系了,,必须突破这种社会所得就是企业所失的“零和逻辑”,走向企业永续经营与社会责任共进的双赢思维。这就是企业社会责任从道德义务向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

德鲁克以其思想家的深刻远见和对企业变革的高度敏感,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企业创新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强调企业应当把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纳入战略框架,通过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与创造社会需求来引领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方向,这就是他首次提出的企业社会创新,“理想的情况是,一个组织能将社会需求的满足,包括它自己的影响所产生的社会需求,转变为组织获得业绩的机会”;“企业只有把社会责任转化为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转变成商业机会,才可能真正履行‘社会责任’”。这一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企业社会责任进入了与企业战略和创新内在统一起来的“行善赚钱”的新阶段。社会创新日益成为当今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要形式。

德鲁克企业社会创新观的提出

1973年,德鲁克在《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中首先提出了“社会创新”( socialinnovation)这一新的概念,明确指出:“与技术创新比较而言,对社会创新的需要甚至可能会更大”;“从工商企业的发展历史看,社会变革和社会创新至少与技术创新具有同样的重要性”。1984年,德鲁克再发表“把社会问题转化为商业机会:企业社会责任的新意义”一文,具体阐述了“行善赚钱”即“把社会需要和社会问题转化为有利可图的商业机会”的社会创新观。1986年,德鲁克再以“社会创新——管理的新领域”一文,以生动实例阐释社会创新相对于科学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功能,提出“社会创新已成为管理的全新领域”的重要论断。由此可见,以社会创新履行社会责任是德鲁克深思熟虑的一个重要管理思想,是他将创新创业精神与企业社会责任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融合思考的创造性理论成果。

众所周知,德鲁克“发现”了现代社会的“组织化存在”,组织作为“社会的器官”“是为社会而存在的”。而随着企业“社会权力”的扩大,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大,“社会责任的问题是组织社会所固有的”。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承担经济责任之外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同时,德鲁克特别强调企业创新与创业精神,但他敏锐地认识到,创新不只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像教科书、报纸、保险、医院、管理等社会领域,在历史上都实际地发生着创新——社会创新,它们往往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源自社会领域的需求日益成为企业创新或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和方向。在这种情况之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创新相结合,就催生出以创新和创业精神解决社会问题和以社会需求引领企业创新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有机融合行动,这就是企业社会创新。这是熊彼特以来创新理论的新发展,也是谢尔登以来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新视角。

德鲁克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美国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变化中,认识到一个面向社会问题、社会需求的“创业型”社会的来临。创新、创业精神从经济、技术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教育、保健、政府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创新,远比商业与经济领域的创新具有更广阔的天地”。在“创业型”社会里,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在内的各种组织都应该发挥创新和创业精神或通过有效管理来提高运行效率,重塑发展动力;企业应该主动把创新导向社会领域,“将社会问题转化成经济机会和经济利益,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开辟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新领域。因此,对德鲁克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承担、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而在于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才能实现企业永续经营与社会责任可持续化的双赢结果。显然,理想的方法是将“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求的途径,看作是企业创造利润的机遇”,是“把社会需要转化成有利于企业盈利的各种机会”。这样,使“行善”(社会责任)与“赚钱”(企业发展)二者兼得的企业创新成为可能。

德鲁克虽然首次提出和反复强调社会创新的重要性,但始终未能给出一个内涵明确的概念,从他相关的阐述中大致可归纳为社会创新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与技术创新相对应,社会创新是经济社会领域中产生的、具有明显社会效应的创新。他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生产出肥皂属于技术创新,而养成注重卫生、用肥皂洗手的生活习惯,属于社会创新。显然,两者对于人类的健康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二,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对应,企业管理中消除不良社会影响或解决社会问题,但同时也能促进企业发展,也是一种社会创新。如1913年美国福特公司率先提高工人工资,既缓解了当时社会的劳资冲突,又减轻了因工人频繁更换而造成的损失;第三,与创新创业精神和管理的社会功能相对应,将创新创业精神和管理工具应用到社会领域中去,以新的思路、方式和技术来解决各类社会问题,也属于社会创新。这方面德鲁克强调的是政府、非营利组织等公共服务机构发挥创新创业精神或通过改进管理来提升绩效。不论角度如何,有两个认识和实践企业社会创新的基本点:一是创新目标的社会性,即创新必须面向社会问题或社会需求,并产生明显的社会效果;二是创新方式方法的新颖性,即必须体现创新创业精神或实施有效的管理。

德鲁克企业社会创新观的实践价值

德鲁克提出的社会创新思想,不仅强调企业要把社会问题或消费者期待解决社会问题的“公众期望”纳入发展的战略框架,而且强调通过满足与创造社会需求来引领企业创新方向。开辟了企业以自身可持续经营履行社会责任的新境界,代表着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模式从“赚钱行善”向“行善赚钱”(fromdoing well to do good to doing well by doinggood)的根本转变。正如“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所说的: “我心中伟大的企业是那些致力于挣钱并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

以近年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GE)推出的全球“绿色创想”计划为例,通过增加对节能环保产品及服务的研发投入,降低企业自身的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提升了企业在创新与执行方面的声誉。而该公司新的节能环保产品及服务在投入市场后又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回报,使GE在社会责任与自我发展之间找到了最佳结合点,成为企业社会创新的成功典范。再如,因应时代变革,英特尔公司发展战略三个关键因素的顺序正由原来的“技术创新——产品+市场—社会、环境问题”转变为“社会、环境问题——产品+市场——技术创新”,这就是德鲁克所强调的以社会问题、社会需求来寻找市场需要,进而引导产品和技术创新的社会创新过程,英特尔称之为“责任引领创新”。如惠普、微软、英特尔、联合利华等世界知名公司都将原来的企业社会责任部门转变为社会创新部门,致力于在教育、环保、社区治理等领域的社会创新实践,并以此为基本的发展战略,引领着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新潮流。

面对现代社会复杂多样的社会问题和日益多变的社会需求,如教育、生态保护、贫富差距、健康卫生、文化消费等,仅仅依靠公共服务机构是不够的(当然,公共服务机构同样需要自觉进行社会创新),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以创造性的方式或方法,着力去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或创造社会新需求。在促进企业自身经营和发展的同时,以更有效的方式自觉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创新实践必须采取适当策略和可行步骤,才能确保企业不仅“做好事”,而且“做得好”。第一,充分认识社会创新的重要性,自觉将社会创新纳入战略框架。企业可以在内部设置专门的机构或责任人,负责推进本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训和实践机制的创新,加强与社会沟通与合作,及时把握社会热点和社会需求,为企业社会创新提供系统的方案和全过程管理;第二,识别和选择社会问题或社会需求。企业应该选择与自身性质、能力和价值观相匹配的社会问题,或着眼于消费者对企业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期望及所注重的文化、教育、环保等方面的社会价值,选择本企业社会创新的战略重点或领域,以确保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共赢;第三,选择适当的社会创新实现方式。企业既可以独立在管理创新或技术创新中实施社会创新,如提供满足社会需求或社会属性鲜明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也可以发挥企业的人才、技术、管理优势来促成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但更主要的是积极参与到与政府、非营利组织等社会部门的合作之中,发挥多元合作的组织优势。罗莎贝丝·M·坎特(美国为数不多的取得国际地位的女性管理大师之一,现任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学教授。)就把社会创新看成是企业通过与社会部门合作参与社会问题解决的新形式,是企业的一种战略性投资,成功的关键是企业、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如法国达能公司、威立雅水务公司与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穆德·尤努斯创办的格莱珉银行合作创办“社会企业”,帮助解决孟加拉国农村儿童营养和安全饮用水问题,就是合作社会创新的成功范例;第四,跟踪评估社会创新进程和效果。社会创新是系统规划和有效管理的结果,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多变的社会需求,企业必须加强社会创新的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及时调整实施的方向和方式,做好企业社会创新活动传播,扩大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力。

创新对社会的重要性篇4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运用法治的思维与方式助推社会治理创新,是时展的命题,它关系到群众的民生福祉,关系到基层的和谐稳定,关系到政权的长治久安。从“法治”理论的角度阐释了在创新社会治理过程中,应将法治与创新社会治理相契合,坚持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政府权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从而大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关键词:法治;社会治理;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15402

1 社会治理以及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的内涵

社会治理,不同于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理念的提出改变了行政管理注重行政命令,简单强调“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做法,它更加注重法治规范,强调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治理社会,具有“法治”的特色,是对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管理模式的全新概括,它是指是社会各主体之间,坚持平等的原则,通过合作的方式,依照法律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等社会领域的各方面、各环节进行服务、协调等,最终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创新社会治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决定》将社会管理转变为社会治理,虽然改变的只有一个字,但是反映了治国理政方式的转型升级,对于实现中国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法治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任何社会治理都要遵守法律,创新社会治理更要符合法治的要求。笔者认为,社会治理创新应该纳入法治的轨道,即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是指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社会治理创新,使社会治理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意味着用法治精神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全过程,用法治的思维思考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用法治的方法破解社会治理创新难题,用法治的权威巩固社会治理创新成果。

2 法治之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法治之于社会治理,意义重大。社会治理创新应该走法治化的道路。中央非常重视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在党的十报告中曾明确指出,“法治保障”是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提出,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社会治理创新的价值追求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实现这一价值追求的关键就在于限制政府社会管理权力,核心在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根本在于法治的保障。

2.1 法治是有效规范政府权力的基石

当前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在有效规范政府行政权力的同时探索最佳的社会治理模式,实现在社会领域权力与权利的均衡。要实现这一社会治理创新的价值追求,则需要不断强化法治保障。法治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套社会治理方式。从实践经验来看,法治是一种科学治理方式。法治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规范公权力,保障私权利,它为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治理设定了具体的准则,而且为一系列纠纷与争端提供了确切的解决依据和规则,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武器。因此,法治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基石,坚持依法治理,以法治为保障的社会治理创新是当前我国社会治理模式的最佳选择。

2.2 法治是实现公民权利与维护公共利益的保障

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不同时期社会治理的理念不一样,目标也不尽相同。除了限制政府权力之外,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必须尽快将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只有把法治化落实到社会治理的全过程,才能实现权力与权利的有机统一、政府治理与民众参与的统一、维稳和维权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使公民权利得以实现,公共利益得以维护。

2.3 法治是社会治理创新实效性与持续性的支撑

法治视角下的社会治理并不是将法治作为社会治理的工具来对待,而是将法治作为社会治理的准则来尊重。具体而言,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治理的目标是为了促成社会的规范有序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法治”状态;二是社会治理的过程与手段必须符合现行法律的要求,即社会治理程序的法治化。

笔者认为,社会治理及其创新成果必须要以法治作为支撑与保障。只有更加完备的法规制度,更加有执行力的执法、更加公平正义的司法来引导、保障、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才能要确保社会治理创新的实效性和持续性。

3 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的路径

3.1 加强法治理念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如果要有效开展社会治理活动,那么必须有正确的社会治理理念的指导。只有牢牢树立依法开展社会治理创新活动的理念,才能带动社会治理主体、方法、程序等方面的创新,促进社会治理创新活动的全面开展,实现社会治理及其创新的根本目的。

同志指出,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更加需要树立法治理念,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要树立多方协商,共同治理的理念,不仅要强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更要强调多元主体的协调作业,尊重社会自治,助推社会自律,确认并保障社会多元主体的多元价值和利益诉求;要树立规则思维,要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规范及时、充分、准确地转化为各类法规和制度,转化为各类社会管理主体进行价值取舍和决策判断的基本行为准则;要“以人为本”,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不仅要强调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而且要正确认识化解社会矛盾与纷争解决机制常态化的关系,致力于社会治理法治化机制和制度的建构和完善。

树立法治的理念,需要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要加大在法治宣传的力度,同时也要把握法治宣传的方法,在宣传工作中大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岳麓区为例,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依托当前已建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摸清不同区域、人群的法律需求,提升针对性。二是针对矛盾多发、易发区域,开展“法律七进”主题活动,将宣传融入法律服务过程中,提升法制宣传实效。

3.2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的政府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是当前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重点,政府是社会治理活动的重要主体之一,具体的说,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强化社会治理中的法治保障,建设法治政府是关键。而依法行政就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环节。例如,岳麓区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把树立法治理念、规范政府行为作为首要任务,始终坚持依法治区、规范治区、阳光治区。在注重制度建设的同时采取一些列的例如“社会听证、专家咨询、风险评估”等决策辅助机制,保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用依法行政带动依法治理,推动岳麓区社会治理创新各项工作科学、规范、有序的进行。

笔者认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推进社会治理决策程序法治化。完善社会治理决策审查机制,全面推行社会治理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有关社会治理的规范性文件、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会议议题,事前须经过本单位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部门就社会治理重大事项提请政府作出决策的,须将相关资料提交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制定和实施加强基层调研和联系基层群众的规章制度,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决策源于群众需要、反映群众要求、服从群众利益。二是推进社会治理决策执行法治化。全面梳理社会治理行政执法依据,明确行政执法主体,实现社会治理职能精细化界定、治理程序精细化执行、治理责任精细化分担;创新行政执法体制和执法方式,加强各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内容的协调,改变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实现各部门联动执法,加大对食品、药品、医疗等社会管理重点领域各类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执法合力。三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监督;推进行政问责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大问责力度,增强行政问责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时效性。

3.3 健全法律体系,构建完备的社会治理法治支撑

有效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程序性保障的有效方式是加快社会治理有关法律规范的建设。一是加强重点领域的法制建设。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就业、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医疗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主动探索网络化治理等热点难点领域的立法;紧紧围绕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亟须的基础性法规,特别是要针对流动人口、社区矫正、社会组织、互联网、特殊行业场所等一些管理领域法规不健全、相对滞后问题,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二是要重视地方性法规配套制度建设。要着重针对市容管理、客运管理等存在标准陈旧、规定模糊等问题的社会治理领域,加快法规细则的更新出台,改变威慑不足、管理执行难的现状。

3.4 加强公正司法,维护严明的社会治理法治程序

社会治理过程中,推进公正司法,一方面,规范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强化司法系统内部监督,严格执行案件质量评查制度,提高依法办案能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创新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畅通矛盾纠纷解决的渠道。一是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落实行政执法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制度。二是加强纠纷调解工作。整合资源,在基层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人民调解工作室,提升人民调解影响力;充分发挥村居和社区人民调解员的作用,推动建立医患纠纷、劳资纠纷、交通事故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及时掌握矛盾纠纷,主动做好化解工作,实现基层纠纷基层解决,基层矛盾基层化解的格局;建立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制度化发展。三是完善行政司法互动机制,有效预防化解行政争议。

3.5 加强依法监督力度,形成有力的社会治理法治保障

进一步完善监督问责的法律机制。同时构建一套全方位监督体系,如将党内监督、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将问责机制制度化,常态化,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信息公开始终要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坚持阳光透明的准则,尤其是针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应该建立更加健全应急预案,及时有序恰当地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公开。

创新对社会的重要性篇5

一、正确认识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机关,而社会管理则是由权力机关授权其执行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统筹管理,来保证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转。只有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纳入人大工作议程,抓好、着实,才能够充分发挥好人大的职能作用,有效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样,也只有充分发挥好人大的职能作用,才能保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迈上新台阶、提高新水平。

1.充分发挥人大在法制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制体系、法治程序、法治规范为支撑,这也是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特别是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大背景下,完善各级地方立法,解决好立法跟进问题,以及保证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是当前首要问题。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发挥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等职能作用,利用地方立法的有效空间,加大立法和执法监督力度,着力加强法治环境建设,重点解决社会建设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并通过法制建设,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清晰界定各方利益界限,从源头预防社会矛盾的发生;在社会矛盾的处理中,提供有效的法治处理机制与措施,实现定纷止争,达到社会和谐。

2.充分发挥人大在保障改善民生中的职能作用,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健全的动力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首要目的和原动力是要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各级人大始终把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依法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行使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等法定职权,有力地促进了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但也普遍存在着强调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对经济建设的关注程度往往高于社会建设,比较强调和倚重经济发展硬指标,对诸如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就业、住房、人口、婚姻和家庭、公民福利、社会救济等社会建设关注和强调的程度不够等问题。在以保障改善民生为目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人大工作要做到“三个更加注重”,即: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时,更加注重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环境资源的保护;在推动“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的创新和民生的改善;在完善人大自身的运作机制时,更加注重发挥权力机关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功能。以此,来提升保障改善民生的能力,增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原动力。

3.充分发挥人大在联系人民群众中的职能作用,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稳定的社会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其基本任务就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当前,社会利益关系和矛盾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容易激起群众不满情绪的民生难题,比如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二是涉及到一些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比如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失地农民、农民工等。对这些利益关系和矛盾,如果处理得不好,非但谈不上社会管理的创新,而且会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作用。人大要发挥好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既要为相关利益群体提供实现“表达权”的渠道和机会,尤其是注意倾听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又要通过人大职能作用的发挥,关注民心、改善民生、维护民利,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夯实民心基础。

4.充分发挥人大在基层民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设良好的民主氛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过程。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牢牢夯实在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民主意识的提高上,加强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保障人民群众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这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各级人大紧紧围绕贯彻实施选举法、代表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企业民主管理等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法制的轨道上行使自己的民利,这些都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了政治基础。今后,各级人大要积极探索和认真总结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既丰富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创新实践,又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正确导向,营造更加宽松的政治环境。

二、严格依法履行好职责,全面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必然是推进良法善治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人大要通过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四权”,定“良法”、促“善治”,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效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

1.加强社会管理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一是及时充实和不断完善社会管理领域立法,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比如,流动人口管理、网络信息管理、社区矫正等方面的立法。二是加大人大其他立法项目中社会建设和保障民生的内容。特别是要加大以保障改善民生为目的的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在利益取舍和权力分配上,一定从严审议,坚持以人为本,不与民争利。三是坚持“立、改、废”并举,重点对已经制定的有关社会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进行及时清理,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四是创新立法机制,大力推进民主立法。通过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登报、上网、委托起草、借助社会组织和民间机构征求意见、立法后评估等方式,不断创新立法机制,面向社会,开门立法,扩大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逐步增强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2.加大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积极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一是要高度关注社会管理领域的行政执法问题。充分利用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等形式,重点监督在社会管理领域行政权力依法授予和充分行使问题,以及行政权力越位、缺位、错位和行政乱作为现象,并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二是监督政府在法治的框架内创新社会管理行为。既不能违反宪法法律的规定,也不能突破法规规章和政策的界限。法律有规定,必须严格执行,依法行政,不打折扣;法律法规没有相关规定的,应当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按照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经过实践检验后,上升为法规或规章,进而,确保创新举措的合法性。三是监督政府实行政务公开,增加行政工作的透明度。把公共财政支出、教育、医疗、城建、环保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和部门,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依法进行监督。四是进一步加强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一经发现有侵犯人民群众、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内容,要坚决予以撤消。

3.加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力度,积极推进司法公正。一是积极做好类案监督。要探索新的司法监督方式,通过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司法公正的同一类型案件的监督,了解该类型案件存在的法律问题和反映出的社会问题,以此督促解决司法领域中普遍性的问题和社会领域中的突出问题,从更宽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加强司法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是积极探索人大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及司法机关内部监督相衔接的机制。要加强司法机关监督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作用和司法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的作用,通过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进一步提高司法公正水平和公信力,推动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建设。

4.密切各级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是在换届选举中选好人大代表,从源头上保证代表扎根选民。今明两年各级人大都将陆续进行换届选举,要在换届选举中选好代表,打牢基础,将那些政治素质好、责任意识强、履职能力高,能够充分代表人民群众意志的人选为人大代表,并加强代表履职培训工作,保证各级人大代表具有较高素质、较强能力和较扎实的民意基础。二是建立工作规范,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保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和要求各级人大代表必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特别是要重点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同时,代表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有条件的地方可试行代表述职制度,加强选民对代表的监督。

5.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尽化解社会矛盾之职。一是要进一步畅通渠道。坚持把畅通渠道与认真做好群众息诉息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所有来信来访都要认真对待,并按照工作职权,重点受理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该由人大办理的绝不推诿;对需要“一府两院”办理的件要及时转办、交办。二是要善于从渠道发现问题。不断拓展人大监督范围,善于将渠道反映出的问题,特别是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与依法行使“四权”紧密结合起来,纳入工作内容,进入工作程序。三是加大人大督办力度。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情况,协调解决一个时期突出问题。坚持实行常委会领导接待日制度。继续加大对重点、难点和带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件的督办工作。

三、大力加强能力建设,努力探索人大促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加强能力建设,努力探索出一套符合人大工作特点,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需要的长效机制。

1.要进一步提高把握大局能力。一是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当前,大局意识来源于各级党委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对中心工作的统一部署,来源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如何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个大局,理清思路、找准位置,围绕中心、服务全局。二是要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要结合人大自身的工作实际和特点,紧紧围绕各级党委的统一决策和部署,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抓出成效来。三是要抓住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想大事、议大事、谋大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涉及到诸多领域、诸多方面的问题,牵扯的利益主体多,社会影响面大,要求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发现影响和创新社会管理最根本问题,抓大事、议大事,促进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的解决。四是要统筹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然会遇到社会利益冲突和社会关系平衡问题,我们要善于统筹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小集团利益服从社会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充分保证整体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情况下,兼顾局部利益、集团利益和个人利益。

2.要进一步提高探索创新能力。一是要创新思维方式。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善于用法治的理念、民主的理念、权力的理念,来谋划和探索如何发挥好人大职能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二是要创新工作方法。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我们要适合这一规律和特点,在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代表工作等方面创新工作方法。三是要在法治原则下创新。创新人大工作本身就是对社会管理的创新,一方面,要在宪法和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原则下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还要求我们及时把创新中的成熟做法和成功经验,用法的形式固定下来,遵照执行。四是要在实践中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和目的,也是检验创新的标准。因此,要把创新融于人大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3.要进一步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一是要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二是要扩大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通过开门立法、人民群众参与人大监督工作、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人民群众旁听人大会议,以及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方式,扩大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有序的政治参与,使人大工作能够切实集中民智、反映民声、体现民愿、维护民利。三是要积极化解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善于利用人大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及时了解和掌握矛盾动态,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真实想法、愿望和要求,并为他们提供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和空间,避免矛盾发生。一旦矛盾发生,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做思想沟通和教育工作,在法治的框架内解决合理诉求,并最终化解矛盾。

4.要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一是要重视调研工作。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发挥好职能作用,首先必须开展好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二是要选准调研题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内容众多,这就需要我们找准题目,选择那些最急需解决的立法、监督等项目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真实的情况,拿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和对策来,切实解决制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根本性、关键性的问题。三是要增强调研的预见性。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调查研究工作,增强调查研究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展,通过调查研究,不仅了解和掌握当前情况,及时准确地作出科学决策,而且还要对趋势性、倾向性、发展性作出科学预测和判断,并提出应对对策,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创新对社会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文化管理;创新;途径;原则

[作者简介]吴达君,供职于泉州影剧院,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4-0170-04

当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社会转型的巨大变迁,在社会变迁的同时也将引起文化的转型和变迁,转型伴随着创新而生发。转型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便没有转型。创新既是转型的动力机制,也是转型得以成功的精神渊源所在。转型期政府的文化管理应该是一种导向式管理,顺时代潮流而动,以新的观念代替旧的观念,新的体制代替旧的体制,新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

一、文化管理创新的特点

(一)复杂性

当今,我国面临着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全方位的改革与完善。我们需要重新塑造政府、重新塑造企业、重新塑造社会。这些将改变上至政府、下至企事业直至每一个公民生活的环境和内容、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引起社会的变迁。社会的全面重建,不可能直接依靠体系内部习惯势力,没有文化先导的任何体制变革是不会成功的。文化体制的改革在这种正在发生变迁和面临重建的社会里,与社会各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一方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也积极地反作用于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因此,文化管理创新具有极端的复杂性。

(二)艰巨性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文化市场的发展和文化工作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前,网络游戏异军突起,各类文化产品的在线交易、网上视频点播、网上售票、网上音乐会、网上拍卖等渐成趋势。这意味着在传统文化市场之外,一个全新的网上文化市场正在形成,甚至有可能成为比传统文化市场更具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市场新形态。由于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监控手段不完备,管理措施不落实,通过互联网传播和销售走私、盗版的非法音像制品、拍卖和销售假冒伪劣及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艺术品,网络游戏中充斥色情、、暴力、愚昧迷信等不良内容的违法现象相当严重。这些现象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特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发展在中国的新创造。这个概念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区别和差异,二是强调了中国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符合并反映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政治状况及要求,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愿,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和潮流,有利于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阶段的重要战略任务。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必须以不断发展的先进文化为依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是一项长期的、特殊的历史任务。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需要文化建设者进行许多创造性的探索。实现政府文化管理创新要求我们必须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质,创造性地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开发符合自己的特殊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设计自己独特的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

二、文化管理创新的内容

(一)管理思想创新

管理思想和理念的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前提。首先,要对旧体制的社会假设基础进行重新修正,从体制文化上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对旧的文化管理体制的弊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次,要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文化价值观,对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要有新的突破,从而破除计划体制下文化从属论的影响。最后,要明确科学的文化发展观,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对文化战略目标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作出合理的选择。

(二)管理体制创新

文化体制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核心,体制创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制度创新的过程。文化体制创新,一是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文化管理行政组织体系;二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革文化体制。

当前亟需加快建立、健全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消除空白和漏洞。譬如,政府管理文化的职能要通过法律形成规范性的文件,对行政组织构建、组织目标、职能、任务、内部分工、权责关系、活动方式、运行程序等进行恰当的界定和严格的规定,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决不干预;凡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必须及时到位。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的权力要受到法律法规的有效约束,对政府管理文化的内容、方式、权限等作出符合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要求的详细规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有民主和透明的决策程序。

(三)管理机制创新

如果说体制是环境,是管理创新的基础,那么机制是手段,是管理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政府文化管理机制创新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建立市场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文化管理运营机制;二是建立法治性和引导性相结合的文化管理调控机制;三是建立防御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文化管理保障机制。

(四)管理模式创新

第一,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和社会科学研究单位。这类事业机构具有明确的事业发展目标和责任,应按社会化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j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以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水平。政府要保证投入,也可以接受社会捐赠。对于学术研究机构,政府应为其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给予必要的扶持和资助,营造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减少不必要的非学术性干预,尊重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争鸣,发挥人的文化创造力。。

第二,半赢利性文化事业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一些高雅文化、传统文化等示范性艺术院团、文化馆和新闻媒体单位等。高雅文化、传统文化,如京剧、地方戏曲以及交响乐、芭蕾舞等等,着眼于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和借鉴外国有益的文化成果,由于不追随当下的流行审美情趣,因而直接的经济效益可能不大,但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文化馆由于必须注重社会效益,因而也不能积极创收;新闻媒体单位具有“喉舌”性质,所以也不能跟随市场完全放开。对于这类单位,管理上要防止简单化,不能搞“一刀切”。应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分类指导、区别对待。艺术院团实行政艺分开,其经费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国家艺术发展目标和政策,开展

艺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监督管理艺术市场,通过设立各类艺术基金来择优资助和扶持艺术事业,而不再直接参与各类艺术事业组织的经营管理。文化馆实行政事分开,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变投入方式,提高投入效益,主要通过管方向、定政策、作规划、抓监管来实行宏观调控。新闻媒体单位实行分类转制,对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进行科学划分。在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的运营中,可实行内容生产和编播分离,出版与发行印刷分离,对内容部分进行严格管理,但对其经营部分如电视制作、发行印刷、电影生产、发行和放映机构等,则可完全按照企业方式运行,使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依法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第三,赢利性文化产业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业、演出业、电影业等一些单位。这类单位应实行企业化改造,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政府要加强对外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经验的研究;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积极进行政策创新,建立和完善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制定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战略,从战略布局、企业规模、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

三、文化管理创新的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不动摇的原则

文化管理创新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确保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必然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最科学、最先进、最革命的理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它既以人类先进文化为基础,又代表着人类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而且它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方针,是我们任何时候也不能偏离的。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则

保证党和国家重要新闻媒体“喉舌”性质不变、党管媒体和干部不变、正确舆论导向不变。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文化发展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

文化管理创新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既要遵循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充分考虑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为实现文化的精神价值和社会效益提供保障,同时又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文化资源。拓宽投入渠道,激发文化单位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坚持从国情出发来考虑政府管理创新的步骤和方法,坚持从文化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根据文化单位的不同类型、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分类指导和管理模式。

(四)坚持遵循系统性、科学性、计划性相结合的原则

政府文化管理创新是一个大系统,它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子系统组成的。文化管理创新既涉及政治领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一场复杂深刻的变革;又是经济领域的事,涉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领域的事,牵涉到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定位。既有公共管理理念、文化发展观等重要的思想性、观念性的转变,又有制度设计、政府职能转变等重大的体制性的转型,也有文化管理方式的转变。因此,文化管理创新是一个整体,必须进行整体设计,设定总体目标,进行整体推进。在进行整体推进的同时,还应做好各子系统的分步设计,考虑每个环节、每种因素及相互的影响,平衡、平稳推进。

(五)坚持公益性与营利性相协调的原则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事业,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事业即公益性文化和非经营性文化,文化产业即非营利性文化或经营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为了公益性目的,几乎没有收入,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拨款;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流通、经营和服务性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区分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实行分类指导,制定和完善不同的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

(六)坚持继承和创新相协调的原则

文化管理创新,并不是要全面否定现有文化管理的所有做法,而是要在保持现有特点与优势的情况下,在改革现存体制中的缺陷和弊端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创造和发展。我国文化管理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党在领导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对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但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的僵化,已经严重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文化建设与管理必须要有新的突破,才能在社会的大变迁中,适应和接纳世界的潮流,以变应变,促进文化发展。

(四)文化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

(一)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理论,为文化管理创新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合法性依据

伟大的实践需要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如同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新。才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才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当前政府推进的文化管理创新是一场有别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全新的革命,其难度并不亚于经济体制改革。文化管理创新不仅涉及我国的整个上层建筑领域,还将关系到文化制度的重建和文化政策的重塑,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和阻碍将会更加复杂和艰巨。我们没有既成的经验、模式可以照抄照搬,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用理论创新指导创新的实践。党的十六大指出:“伟大的实践需要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文化管理创新,首先是思想上和观念上的创新,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建立起一套统揽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全局的,反映时代本质、时展要求和规律的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为文化管理的创新提供指导和支撑,防止和避免盲目性、自发性和随意性。

(二)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升政府管理文化事务的能力。为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创新对社会的重要性篇7

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是当下社会建设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于电力建设始终是发展社会经济提升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的改进现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对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探究,不仅能够完善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加速科技进步来不断的完善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深入发展,这样是我们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为了能够将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完善社会科技的进步,通过科技的力量来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样是当下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电网智能化 安防监控技术 技术的探究和发展

1 前言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科技创新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影响。对于日常生活我们需要更加努力的改进科技,从而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要求。在我们的生活中,关于对电的使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对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深入研究将会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改善的重要途径。为了能够不断的加速人们对日常生活水平的要求,社会经济和社会科技都在不断的通过改进来完善当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发展,这不仅仅意味着电力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来加速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2 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对于电网智能化科技的发展,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当下社会科技发展对其的重大影响。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是在社会科技的不断创新中稳步前行的一项重要前提,我们通过不断的创新科技,改进对电网智能技术的要求,完善安防监控技术的科技力量,从而加速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不仅是电力在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更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前景。对于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手段来实现电网智能化技术发展的手段。首先,对于电网智能化技术我们需要通过合理性的手段对其进行发展。关于电网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合理性手段,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加速对电网科技的合理性改进和完善,通过合理的方式对电网智能化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加速电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将合理性的电网智能化技术充分的应用的社会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这将是电网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合理性在整个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体现。其次,对于电网智能化技术我们还需要通过合目的性的手段进行开展。关于电网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合目的性手段,我们需要通过对电网智能化技术在整个电网程序中的不断运用加以体现,这不仅要求每一位对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工作人员认知熟识的掌握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合目的性原理,更重要的是要将电网智能化技术充分的运用到社会经济建设中,充分的发挥出电网智能化技术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合目的性的作用,通过社会经济建设的改进和发展,不断的改进当下电力建设在整个社会建设中的前景。对于我们国家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我们不得不加速对科技的创新,以此来提升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为了发展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不断创新改进,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在整个社会事业中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发展科技来推进社会进步,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完善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创新。这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方向和战略。纵观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能够清醒的认识到科技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重要进步。只有不断的发展科技,加速科技创新在整个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对于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才能不断的完善,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加健全。我们国家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将是我们国家长久以来始终坚持的方向。所以加速科技创新的发展,提速科技给整个社会经济产业的影响,将是现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略。为了能够不断的完善科技创新,研发科技成果,给社会经济以稳定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不断的加速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改进,力求将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手段充分的运用到社会经济发展中,以此来加速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对于社会经济建设我们最能把控的就是科技创新给社会经济带来的稳步提升,这将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方向和最有利的目标。为了能够不间断的创新当下科技的发展,稳步现今社会经济的前进方向,我们需要始终将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将科技的进步推向社会经济发展中来,以此来加速我国科技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改善科技创新中的不足,推动社会科技的稳步发展。

3 电网智能化安防的监控技术的创新

近年来,对电网化安防的监控技术越来越重视,不仅将电网智能化安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逐步的应用到社会经济建设中,更是将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发展成功的为我国电力系统行业的发展实现了引导作用。对于现今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电网智能化安防的监控技术创新需要通过不断的改进视频监控技术,通过对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实践,将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在电力行I中充分的应用。这不再是很早就能得到的电力科技知识,更是为了更加方便的应用电网智能化安防的监控技术手段。电网智能化安防的监控技术不仅在科技上需要对技术进步的高度要求,更需要在经济建设中对市场经济的完善改进。所以对于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创新,需要我们通过对社会生活中的多方面进行改进,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现今社会经济领域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需要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进的脚步不断的放到科学技术创新上来,加速科技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提高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方向。

创新对社会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 现实的人 高校 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确立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度重视,是赋予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体是“人”,这个“人”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对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当代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基础薄弱

当前我们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其内容十分丰富,比如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文化和历史文化等等,但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好多内容无法展开,尤其是社会实践环节只是轻轻带过。这就使学生感到过于概括和抽象。更重要的是,缺乏社会实践这个课堂作为支撑,文化的传承成为束之高阁的抽象的理论,学生在未来发展中会感觉用处不明显,进而导致在学校期间学习兴趣不高,进而偏离文化为学生所用的这个轨道。

1.2 社会性的缺失

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缺乏以社会性视角来审视自身的发展,没能将其学习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过程放到社会发展中去理解。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利益化,使得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同时追求利益、注重实际价值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想潮流。这种思想使学生们更加注重符合社会要求的学习;更加关心自己的就业前景;更加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但强调个人在集体、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和认可程度,也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的多元性。当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中不少人往往倾向于个人利益,他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与我国现行教育目标的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

1.3 全面的历史性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大多注意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最终的考核指标也多以结课考试为主。在此模式下,文化的传承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承。而对于文化传承主体的人的未来发展来讲,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没有在受教育者本人和社会历史主动关系中对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及其各自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不能展示了其具体的和历史的过程,也未能将其认识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因此,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主体全面的历史性不足,导致受教育者本身看不到其未来的发展前途,并对自身感到迷茫,从众心理比较严重。

2 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的思想

2.1 “现实的人”的实践性

实践观的缺失是马克思以前的西方哲学家的共同局限。马克思从实践这个突破口发现了理解人的本质的途径,克服了历史上长期以来对人的本质的高度抽象,用科学的方式给予人的本质以客观具体的说明:人不但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性的存在,从其现实意义上讲,人是一种包含理性在内的感性活动的存在,即实践的存在。

2.2 “现实的人”的社会性

社会总关系中包含着“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之中主体人的活动,是构成人类社会关系总体的成分。任何个体的人都是社会整体无限关系中的某个有限阶段,个体的人如果想要持续发展下去,必须以整体的社会关系体系为载体来共同改造自然界。人的一定的社会(下转第39页)(上接第22页)形式根本上说是现实的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而人的社会生活本性上是客观的。总之,“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3 “现实的人”的历史性

社会关系中的人不仅仅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而且也是历史的人。如果没有将人置之于社会性去理解,那么也将看不到人的历史性,而只能把人看作具有单个的固有的脱离历史过程的人,而这正是马克思哲学产生以前的一切旧哲学对“人”研究中的根本缺陷。面对这一局限性,马克思曾指出:在考察那些历史形成的,使人的存在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形式时,必须批判地说明人的存在的各种历史表现,必须考察人的本质实现的历史形式和历史特征。

3 “现实的人”视角下的文化传承创新向度

3.1 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向度

文化传承创新需要创建一个培养创新人才实践能力的环境,需要一个文化结构合理和人际关系和谐统一的发展载体。现阶段作为现代化技术的互联网,为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新格局的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实践途径。文化传承创新要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先进性和时效性,通过建立文化实践网站等,建立了网络文化传承体系。通过网络这个目前喜闻乐见的媒介,使广大学生了解主流文化的深刻内涵及传承意义,并接受其熏陶。

3.2 文化传承创新的社会向度

文化传承创新不仅强调一切为了人,同时也强调一切依靠人。在目前高等教育中我们抽象地强调社会因素和集体因素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中起决定的因素,而没有更好地让文化传承主体认清个人社会和集体中的作用。而人与人联合起来的实践活动才是文化传承创新的真正载体,在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着由“求同”思维向“存异”思维的转换;在突出团队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着对利益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认知和宽容;在实现利益的链条上,逐步变对立对抗为包容整合;在社会中个体人的作用方面,变控制式的约束为激励合作,等等。

3.3 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向度

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虽然人无法超越其所在的历史前提,但是人可以在现阶段通过自觉地、主动地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不断地提高现阶段的人的实践能力,创新人的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改变和推进其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去不断获得自身的解放。虽然我们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无法超越传承主体自身所处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的现实条件,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各种渠道和媒介充分调动文化传承主体所有成员的积极性,提高推进历史的主动性和改造现实的能力,通过文化传承创新最终实现主体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 黄楠森,陈志尚.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12.

[4] 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2).

[5] 李家珉.高等教育要肩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重任[J].思想理论研究,2011(6上).

[6] 朱庆葆.大学要自觉承担文化传承创新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7] 俞吾金.文化传承创新:从自发走向自觉[J].中国高等教育,2011(20).

上一篇:可持续消费概念范文 下一篇:陆地与海洋气温变化的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