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培训范文

时间:2023-11-27 17:05:04

创新技术培训

创新技术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农机新技术 培训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225-01

农机技术培训主要是指在相关农业部门推广和带领下,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农民普及农机和新技术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机新技术培训是当前农机推广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农民自身科学素养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手段。伴随着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挑战的同时也伴随着机遇,这就需要农机新技术推广部门能够明确自身职责所在,不断加强创新,提升培训成效。由此看来,加强农机新技术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 农机新技术推广培训工作现状

就当前农机新技术推广培训工作现状来看,农机新技术推广部门通过讲座和新机具展示的培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开展,促使广大农民更加深刻感受到了农业新技术和教育水平。但同时也对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培训方式无法有效满足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需求,有待进一步完善。

1.1 培训能力薄弱

由于种种客观因素限制,我国的农机推广工作起步较晚,农机技术培训体制还不够完善,无论是培训手段还是措施都要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加之培训师资力量和较为匮乏,导致培训工作开展成效不高[1]。当前农机新技术培训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专题讲座、培训班中,或是在现场观看新机展示。对于一些季节性较强、技术难度大的新型农机设备却不能提供更加完善的培训支持,致使农机新技术在推广工作开展中未能达到预期成效,农民采用不合理的农机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挫伤农民农机新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1.2 农机新技术培训内容单一

现代化农业生产中,为了更好的应对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脚步,农业生产已经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粮食产出方面,而是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出现了生产、种植和加工等相关产业,促使农业出现了新格局。但是农机新技术在推广培训工作中,却并未同步发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耕、种、收几个方面,同新技术脱节,新技术涉及较少,有待进一步完善[2]。

1.3 农机新技术培训经费短缺

对于农机新技术培训工作开展中,经费的支持是尤为关键的,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是无法有效将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落实到实处,国家对于农机新技术培训工作重视程度较高,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强。但是农机新技术培训经费仍然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政府出资组织农机新技术培训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尚无法全面普及。此外,还有部分地区政府财政困难,无法为农机新技术推广培训工作提供专项费用,严重阻碍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有序开展。

1.4 农机推广培训人员的素质偏低

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应的对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的需要将以往陈旧的知识和技术淘汰,迎合时展需要,促进农机新技术持续发展。在当前很多地区的农机新技术培训推广工作开展中,由于技术人员只是参加过省级农机新技术推广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并未参加过其他农机新技术培训课程,所以自身的综合素养仍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2 农机新技术培训推广工作对策

2.1 加强资金投入,打造培训基地

农机新技术培训推广工作开展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培训资金投入,对于挪用培训资金的行为坚决杜绝和制止,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在不同农业生产条件下,构建合理的培训基地,加强培训设施的投入,将农机新技术培训工作落实到实处,促使农民能够掌握更多农机新技术知识,提高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3]。

2.2 更新办学理念,提高人员素质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该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完善自我上,充分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优势整合资源,进一步拓宽农业技术推广培训范围,为后续农业生产活动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培训人员业务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促使工作人员能够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此外,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竞争尤为激烈,为了能够更好的迎合时展需要,应该将更多新式理念融入到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中,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4]。

2.3 加强合作办学

在提升农机新技术培训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架起那个农机和农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合作,促使培训工作更加有效发展。通过精心调研,寻求合理的方法来强化企业和农机推广部门之间的合作,将更多新知识和新技术传授给农户,促使农户能够获得更为前沿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动现代化农业生产活动开展。此外,还应该丰富和完善培训内容,促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

结论

综上所述,在农机新技术培训推广工作开展中,应该明确当前农业发展需要,完善和丰富农机新技术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促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将更多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普及给农户,推动现代化农业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春华.农机新技术培训现状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3,20(4):227,231.

[2] 岳方建.谯城区新型农民农机技术培训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182-182,190.

[3] 景Z.广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武鸣县为例[D].广西大学,2012.

创新技术培训范文第2篇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技术培训在企业发展中愈来愈重要。技术培训是人才培养的绝佳途径,是企业智力投资和劳动力再生产的一部分。技术培训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并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企业现代化背景下,技术培训已然成为最好的长线投资。

关键词:

技术培训;企业;投资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09501

在企业现代化背景下,技术培训是企业高技能人才掌握最新技术的平台之一,是一项长期有效的投资。技术培训须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定位培训人员的培训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和手段,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前沿技术为主要内容,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培训机制。

1技术培训是人才培养的绝佳途径

在决定企业发展及竞争优势的各种要素中,人才资源是优于资本等其他要素的第一要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今世界竞争激烈,说穿了是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技术培训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大,人才培训开发在企业的生产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成就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才的质量在现代化发展中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人才的培训理念已由“培训是一种费用”向“培训是最大的投资”转变。

2技术培训是智力投资和劳动力再生产的一部分

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企业扩大再生产,对员工不付出巨大的智力投资是难以实现的。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指出,“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含上扩大”。按照此理论,社会的持续扩大再生产离不开劳动力的再生产,而劳动力的再生产,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又离不开智力投资,即离不开技术培训。美国权威机构监测,培训的回报率一般在33%左右。在对美国制造业公司的分析中,公司从培训中得到的回报率可达20%-30%。企业要应对经济危机的挑战,要走出困境,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对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技术素质,来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3技术培训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技术培训是推广新技术的绝佳平台。长期以来,科研成果与推广应用在某些部门或地区脱节,新产品长期停留在样品、礼品、展品阶段。不少新技术长期存有储备,立档案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没把新技术,新成果中的技术关键问题交给实际操作运行的技术人员,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妨碍新技术的促进与转化。通过技术培训能将最新成果中的关键技术传授给企业技术人员,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4技术培训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高素质的企业队伍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因素,是企业长线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技术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使员工及时掌握新的技能,提高员工的首创精神和创新能力,确保企业在现在和将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可以营造出鼓励知识学习和技能创新的良好氛围,提高员工工作绩效从而提高企业效率,促进企业员工个人全面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5技术培训能降低企业的服务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已经成为企业成本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企业都已创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预警体系,加强员工技能及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支出。企业员工通过有效的技术培训,再生产商品或服务时,能减少所需的工作时间,从而降低人力及推销成本。减少材料的浪费和不良产品的产生,从而降低了供应成本。改进由企业将产品服务输送用户手中的方法,因而降低了服务成本。

6提高技术培训的途径

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培训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只用人,不育人”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效益的持续增长,企业应不断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从而实现其长远的发展。提高技术培训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6.1培训开展前,深入调研

培训开展前,深入了解企业培训需求,并与培训对象进行积极的沟通,清楚培训对象的需要、组织要求与愿望。课程内容设置应将企业员工的技术长处、兴趣爱好和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相结合,以提高员工对技术培训的兴趣和积极性。

6.2加强培训教材的编写和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研究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和大纲,编写培训教材。聘请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培训教师,建立一支较为稳定且教学水平较高的专家教师队伍。

6.3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传授本领域新知识、新技术和提高员工的上岗能力和技术操作技能相结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实例教学方法、现场教学方法以及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技术培训的教学质量。将讲演、示范、操练、参观、程式化教学、个案研究、辩论、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和模拟等方法有机结合,使学员快速清晰明了的掌握培训内容。鉴于培训对象多为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在培训过程中应发挥学员内部的力量,创造学员互相交流经验的机会和平台,使学员彼此间能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6.4完善技术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估体系

完善技术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估体系,以提高技术培训效果。培训评估是了解培训效果和界定培训对企业贡献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教师的评估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学员的评估是为了对其有相对制约,以保证学习效果。

6.5完善培训效果后续跟踪考察工作

培训效果转化率的高低与员工培训后返回工作岗位的环境密切相关,包括上级领导的支持,同事间的沟通、配合、互助,资金,配套设施,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时间等因素在内。完善培训效果后续跟踪能促进培训效果率的转换,提高企业的效益。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技术培训在企业长远发展中愈来愈重要。技术培训的整体水平和培训效果将不断提高。技术培训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技术培训已然成为企业最好的长线投资。

参考文献

[1]曹洪华,贺晶晶.创新培训模式为基层“减负”[J].全国商情,2013,(10):2223.

[2]林宇,徐松巍.浅谈企业培训的重要性[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5):68.

[3]李微.对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4,(02).

[4]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56.

[5]唐静,程云.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5).

[6]闫培贵.浅析培训对企业的重要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3):1516.

创新技术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形势;农机培训;思考

中图分类号: S23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9.002

农安县是吉林省农业生产大县,较为注重农机技术培训。在农业技术培训中,以全面提高农民的农机技能为主,促进农民购买和使用农用机械。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可以提高劳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解放劳动力。

1新形势下农机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1.1培训内容滞后

目前农机技术培训比较注重对现有农机工作原理、维修技术和保养的培训及一些政策法规的解读,对于可以带领农民走上致富道路的新技术和新机械知识的培训比较少,致使培训的技术含量偏低,农民的兴趣不大,影响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1.2培训对象受局限

农机技术培训主要针对机械的驾驶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造成培训面比较窄,内容单一。如果参加培训的人转行进入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便会缺失掌握农机技术的人才,造成农机推广发展缓慢。

1.3教师队伍素质偏低

目前农机培训学校的教师受行业影响,对工作投入不多,没有对农机新技术进行钻研,只注重书本上的知识,实践经验比较少,不利于处理实际问题。而且有一部分教师专业不对口,农机技术差,在培训时教学方法不灵活,内容单一,影响培训质量。

2新形势下农机技术培训的思考

2.1加强领导及资金投入

农机主管部门和农机培训学校要统一思想,提高对农机技术培训的认识。树立农机技术培训是为农业生产现代化服务的理念,认真按照上级的管理目标,根据实际情r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资金预算,保证农机技术培训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建立农机系统上下的协作,加强农机主管部门与农机培训学校的协作,形成培训合力。农机主管部门要利用自身的监管作用,以督促农机操作人员更好的参加培训。农机培训学校要积极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创造条件,解决培训资金问题。

2.2树立培训市场化意识

凡是商品就要在市场中销售,农机技术、农用机械和农机培训也如此。因此要树立市场化意识,在农机技术培训中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农机技术人员,保证培训与市场紧密结合。通过培训让农民学习到实际的机械操作技能、维修技能等,并保证这些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培训的同时要与农民保持沟通,注重在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对培训内容进行更改和创新,以提高农机技术培训效果。

2.3拓宽培训对象范围

农机技术培训是农机推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是农机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农机推广全方位服务,需不断解放思想,更新培训观念,扩大农机技术培训覆盖面。除了对农机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基础培训外,还要对农村有需求的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大多数农民掌握农机技术,以加大技术的掌握领域,引导社会大众参与到农机培训和推广中,推动农机推广工作进一步发展。

根据农安县实际情况,可以将培训对象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加强对农机修理工的培训。修理工多数是从师学艺,主要凭借修理经验进行工作,他们在不了解新技术、新机械的情况下很难适应农机维修新要求。要在上一级技术培训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农机修理工进行培训和技能鉴定考核,以规范市场对修理工的高要求,提高修理工的业务能力,促进农机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二是对购买新机器的农民加大培训力度;三是组织重点生产全程化机械技术培训;四是开展其他相关培训。培训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壮大农机技术操作人员队伍。

2.4加强农机培训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

农机培训质量的提高与培训师资有很大关系。专业的师资和专业的培训条件,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机技术培训的效果。可以选拔一批学历高、专业强、懂技术和热爱农机培训事业的人来提升农机培训队伍的建设,同时要对现有的农机培训队伍进行不定期培训,加强现有队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提高整个培训队伍的专业业务能力。要利用电视、手机等多媒体方式对农机技术培训进行宣传,让农民了解到农机培训的重要意义。通过农机培训致富的案例扩大农机培训的影响力度和社会认知度,营造农民主动参与培训的氛围,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2.5创新培训方式,加强自身建设

农机培训过程中要创新培训方式,采取农民可以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农民真正掌握致富的技术。一是集中培训,结合新机械展示现场,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民进行培训,现场解答农民的疑问;二是到农村办培训班,根据农民实际需要教农民实用技术;三是入户培训,通过调动农机技术骨干人员到农户家中或田间对农民进行培训。在创新培训方式的同时,要加强农机培训学校干部和老师的自身学习能力,积极学习新的法规,树立自身对农机技术推广和培训的责任感,为促进农机技术培训发展创新条件。

总之,新的形势赋予了农机培训新的使命和责任,对农机技术培训也提出了新要求,要始终把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放在首位,保证农机技术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以促进农机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推动农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龙新.新形势下做好农机监理工作的思考[J].汉中科 技,2012(04):7-8.

[2]郑小钢.新形势下农机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现状与对策[J]. 江苏农机化,2011(01):52-54.

创新技术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作思路;农机使用技术培训;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农机实用技术指的是对农业机械进行操作、驾驶、安全生产、技能、作业、维修以及保养等知识,近几年我国各级农业部门对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视,不仅让农机化发展手段得到了大力推动,还让农机新技术、农机新机具得到了大力推广、大力促进,为了更好的推动农机实用技术的事业发展,解决掉农机实用技术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对农机实用技术培训进行探讨。

1、农机实用技术培训中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各级农业部门对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视,加快了农机新技术、农机新机具的应用,改进了培训环境和培训方式,但是还是存在农机实用技术培训问题。我国的农机实用技术培训问题主要体现在师资知识老化、设施条件落后、参与人数减少、学员厌学心理严重、质量低效果差、政府重视农机培训程度不够、机械驾驶人员认识不足、培训内容单一、费用开支过大、要求低时间段。农机学校普遍存在老师年龄老化、师资人员短缺、投入不足、设备环境差的现象,这些老师长时间得不到知识进修,呈现知识老化现象,根本不能培训农机新技术、农机新机具。农机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固定资产是依靠计划外收入进行投入的,并且农机教学的收费长时间没变,使得教学设施严重老化、练习场地严重缺乏。虽然农机培训的对象涉及到插秧操作手、拖来级驾驶员以及收割机操作手,但是来参加培训的人却是逐年减少,就算是来参加培训的人员也存在较低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还有学员存在只报名不参加的现象,这些现象直接造成农机培训的被动局面。

2、农机实用技术培训问题的措施

2.1加强培训工作重视度

为了让我国的农机教学获得质量合格的保障,需要相关部门和国家从思想上重视起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并通过农机教学培训意识的树立、相对应的措施,来严格的进行专业培训。农机实用技术培训教学的相关老师、农机学校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方案,并明确到每个人的义务职责上,此外还需要建立奖惩制度,把教学质量和老师业绩挂钩,正真做到农机教学质量的促进和提升。

2.2加强投入农机培训经费

一旦农机实用技术培训的经费不充足,就会造成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教学场地、难以保证农机设施,直接导致农机实用技术培训教学下降。为了让农机教学获得足够的资金帮助,状大师资队伍、改善教学设备、提升教学质量,需要做到争取有关部门以及上级农机部门的专项资金、争取人民政府在当地财政预算中加入农机培训经费、探索股份制农机培训模式、吸收社会资金投入。

2.3加强师资队伍素质

对农机实用技术培训教学中年龄比较大的教师进行选择培训加强,让这些老师所拥有的知识完全符合我国教学规定,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提升老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老师的业务水平一旦提升,直接影响到农民实用知识的学习,从而让教学质量得到相对应的保障,为了让农机教学进一步提升,需要做到上级农业部门加强下级老师的专业培训,扩宽学员的途径,并制定学习标准,根据标准对教室、老师进行定期加强,或者对社会上拥有高技能、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专业课聘请、招聘。

2.4培训服务下乡到村和保障农机培训质量

农机培训工作需要提供优质服务、发动报名、学习培训、办理手续、组织考核,方便学员的学习参加、解决工作人员和学员的关系、减少学员开支。保证农机培训质量需要做到,第一,有专人负责和计划安排,让责任落实;第二,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教学,让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得到保证;第三,讲究教学方法和理论结合实际;第四,完善有关制度规章的制定来对培训班管理工作进行加强;第五,做到把好质量关、严格考试,坚决不能让考试不过关的学员放宽要求。

3、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特色开展

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特色开展主要有四方面,第一,对绿色证书进行培训。为了让从事某项农机工作的农民掌握技术所必需的技能和知识,需要对农民进行绿色证书培训,让每位参加培训的农民都可以用得上、听得懂,从而让农民用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和有效激发,大力推广、应用了农机科技成果,快速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农业增效;第二,对职业技能证书进行培训。为了让从事某项农机工作的农民掌握职业所必须的技能和学识,需要对维修农业机械人员、拖拉机驾驶人员以及联合收割机驾驶人永远进行重点培训,从而对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工作进行开展,让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满足了持上岗证进行技能服务培训需求;第三,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来带动培训。对农机合作社中新知识接受能力强、理解力强的成员进行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快速地让这些人才成为技术骨干,让农民与合作社工作人员充分发挥零距离接触,做到面对面、手把手的与农民进行农机实用技术的传授,使农机合作社带动农民实践和学习;第四,通过农机科技推广项目来带动培训。为了让广大农民可以观念转变、思想解放,切实感受到新机具、新技术带来的实惠,积极进行农机实用技术使用和学习中,需要让农民看得见效果、易学简单的知识以及触得着效益,让农机科技来对新机具培训、新技术培训进行推广。

4、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各级农业部门对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视,不仅让农机化发展手段得到了大力推动,还让农机新技术、农机新机具得到了大力推广、大力促进,为了更好的推动农机实用技术的事业发展,需要做到加强培训工作重视度、加强投入农机培训经费、加强师资队伍素质、培训服务下乡到村、保障农机培训质量、进行绿色证书培训、进行职业技能证书培训、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来带动培训、通过农机科技推广项目来带动培训。

参考文献:

[1]杜佳.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机实用技术培训[J].浙江农村机电.2011(08).

[2]宋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功能分析和发展对策――以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为例[J]现代农机.2011(06).

[3]罗柳青.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思考[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1(06).

创新技术培训范文第5篇

1.1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生源问题当前接受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一些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抱有消极的态度,这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上构成了对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隐患,导致农机使用中出现各种安全事故、维修频繁、费用高等一系列问题[2]。1.2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创新问题农业机械技术培训需要有针对性和新颖性,没有创新的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不能起到指导的作用,不能吸引广大农民接受农业机械技术的培训。1.3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结构问题当前很多地区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知识结构、培训结构、培训方式都存在僵化问题,不能够根据区域实际切实地展开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1.4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支撑问题很多区域对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缺乏必要的支持,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局限于传统的内容,由于没有先进的机械培训设备,导致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也没有了必要的保障。

2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措施

2.1树立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新理念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要为大农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要树立“为农民服务,为广大农机户服务”的理念。由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广大农民对先进农业机械知识、农机设备的渴求不断加强,而目前我国多数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仍然偏低,所掌握的农机技能也相对落后,农机培训部门应满足农民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需求,不断提升农机培训的质量。2.2更新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方式我国农村的出路在于精耕细作农业,应该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方式,使劳动者掌握农业机械正确的使用方法,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者负担。因而培训地方、培训方式的选择,应该视各乡镇的实际条件而决定。2.3创新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教材内容要不断提升培训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从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内容上着眼,培训机构只有不断革新教材,不断完善和更新机械设备,才能使农机培训跟得上农机科技发展的步伐。

3结语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化和现代化,应该从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规律入手,探寻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相关策略和方法,以更为先进的理念,更为奏效的方式,全面提升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层次,使其更好地为农村进步服务。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应该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结合培训当地农村的实际,探寻出更为有效的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措施,为新时期农村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人才、技术的支持。

创新技术培训范文第6篇

关键词:技术培训;科技支撑;科教兴林

中图分类号:S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2-0044-02

1 引 言

进入新世纪,我国林业处在深刻的变革和转型之中,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林业发展高度重视,林业投入大幅增加,林业政策不断完善,公众舆论高度关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呈现出盛世兴林的喜人局面。林业的快速发展对全体务林人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2004年召开的首届全国林业人才大会上,国家林业局提出了盛世兴林、科教为先、人才为本,坚持走科教兴林、人才强林之路,为此推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工作的决定》等政策文件,着力解决林业科技、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在振兴行动方案中具体提出了组织开展行业培训、科技下乡、科技示范、科技普及等行动,通过统一组织、统一实施、严格验收等措施,3年培训林业技术人员和林农100万人次以上,科教兴林各方面工作要取得明显进展。为此,我国林业迎来科教兴林、大规模开展技术培训的新热潮。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随着对这个方针的深入贯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要振兴经济,实现四化,进而使我国逐步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关键在于科学技术要有较大的进步。技术进步含义广泛,其核心就是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逐步取代老技术,使各部门逐步转移到新的技术基础上来。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无疑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由此可见,加速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乃是时代的要求,林业部门责无旁贷。

2 技术培训在新世纪林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技术培训是体现“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质量、发展林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林农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在实施科教兴林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2.1 技术培训是效率高效益好的投入形式

发展林业生产需要多方面投入,一是土地、种子苗木等物质投入。二是知识投入,用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武装务林人,提高林业劳动者素质。此外,还有信贷、生产资料供应等社会投入的服务。所有这些投入都要由人去实现,有好的种子苗木、肥料、机器等,不会科学的使用,就不能发挥作用。

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智力资源的开发,大力开展技术培训。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TW舒尔茨研究得出美国战后大农业生产的增长,有20%是物质形态的投入所得,80%是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作用。

2.2 技术培训促进了林业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林业技术培训工作紧密围绕林业发展的急需,按照“推广一批先进技术,建立一个示范基地,培育一项支柱产业”的指导思想,把提高林业科技含量和全行业的科技进步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及时将现实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充分运用农业广播学校、技术讲座、信息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活动,提高科技成果的扩散水平,使先进的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

2.3 开展技术培训是实施科教兴林战略的主要内容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有利于提高林业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和基层林业干部的科技水平和素质。1990年原林业部在印发《科技兴林方案》中就明确提出“要把对广大林业职工和林农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国家林业局非常重视科技兴林技术培训工作。围绕林业发展与建设,每年组织筛选100项先进、实用科技成果,分级、分类因地制宜推广,大规模开展多层次林业实用新技术培训。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也通过制定方案、筛选技术、配套经费,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对基层生产单位和林农进行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把现代林业实用新技术真正送到林业基层单位和林农手中,传授到山头地块。

2.4 林业生产建设迫切需要技术的强大支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经济增长已逐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一项基础产业,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全面实施为标志,林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

根据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建设规划,到2010年造林任务要超过11.4亿亩,因此,造林和管护任务将十分繁重。由于林业生产建设区域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困难地区,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态区位又非常重要,生态建设条件十分艰苦,而且由于林业生产遵循的是先易后难的原则,今后的造林地块将更偏僻,立地条件将更差,适生树种少,造林和管护难度更为艰巨。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我国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以上。

同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林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森林保护面临更大压力,林业产业发展将遇到更加激烈的竞争。只有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大推动和支撑作用,大力开展新技术培训,加快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才能确保工程建设任务高质量按时完成,确保林业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3 强化林业技术培训的对策措施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以满足林业生产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为动力,借鉴世界先进国家林业技术培训的经验,运用现代化方法,强化技术培训关键环节,努力提高林业技术培训效果。

3.1 技术培训体系和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中央、省、地、县、乡分级培训的多层次林业技术培训体制,层层落实责任制,分工负责;改善技术培训管理,强化技术培训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林业科技推广、教学、科研、培训机构,包括各类学会、协会等团体在技术培训中的强大优势和重要作用,多渠道开展技术培训;通过积极探索举办培训班、研讨班、报告会、现场培训、电视讲座等,多形式加强技术信息交流与沟通,真正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及时送到基层生产单位和广大林农手上;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在技术、规模、效益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样板和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林业基层单位和广大林农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信心和决心。

3.2 科学制定技术培训规划

培训解决林业生产特别是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建设中的热点、难点技术问题,是当前林业技术培训的主要课题。我国国土面积70%是山区,还有16%是沙区,正在实施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大多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差的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吸纳林业技术的能力较差。为此,要根据不同区域内林业生产与建设的不同重点任务,紧密结合区域内文化教育现状,面向全面满足林业生产、管理部门的需求,分别制定相应的技术培训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和具体措施,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有的放矢,注重实效。

3.3 技术培训机制创新

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和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及时把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生产中,使基层技术人员和广大林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技术培训投入体制,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全社会各个方面加大对技术培训投入的积极性;把技术培训与知识更新、关键岗位持证上岗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广大科技人员和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把技术培训与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等活动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技术培训内容,增强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淑艳,于波.对拓展培训的认识与思考[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2] 米文精.简论成人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途径[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3] 吴友苗.实施知识管理推进林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4] 周建标.论“菜单式”培训是干部培训的新趋势[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5] 韦龙宾.关于林业成人教育与培训的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创新技术培训范文第7篇

一、农业机械发展状况

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和农机富民工程的强势拉动下,全区农机化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10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81.7万千瓦,亩均拥有农机动力1.12千瓦。各类农机具总量近14万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51台,小型拖拉机19490台,拖拉机配套农具44830部,耕整机械33650台,水稻插秧机298台,稻麦联合收割机556台,油菜收割机40台、其他机械40380台等。农业机械总值4.5亿元。全区机耕作业面积87.05千公顷,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面积93870亩。水稻、小麦收获机械化水平达88%以上。全区拥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48,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21个,拥有机械500台。2010年作业服务面积近30万亩,实现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整村推进村8个。农机修理厂(点)260个,农机经营机构11个。全区出现大批农机使用者、经营者亟待通过有关有效培训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进一步增强依机致富的本领,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二、农机培训机构概况

区农机技术培训推广站是全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主体。属农机局下属公益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既从事农机技术培训又从事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区属拖拉机驾校现在职教职工13人,其中理论教员5人,教练员3人。本科学历3人,专科学历8人,中专学历2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7人,初级技术职称6人。学校占地面积7.1亩,建筑面积380m2,教室面积120m2,实训场地1700m2,教练车5台,配套农机具14套,生源主要来自农村。长期以来承担着乡(镇)农机管理干部的岗位培训,农机具操作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承担着全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的培训工作。

三、农机培训开展情况

近几年,为适应新变化,针对新需求。我区在做好常规教学培训的同时,以开展现代农业农机新技术培训为主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拓展培训渠道,逐步探索形成了一条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路子。一是现场培训活跃在田间地头。随着各类农业新技术的迅速普及应用,广大教育工作者以田间地头为课堂,以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为教具,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活动。以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为例,紧紧抓住水稻的育秧、栽插时期,以示范基地为依托,层层开展以水稻的软盘育秧技术,插秧机的栽插演示为主要形式,现场培训。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为代表,最大程度的吸引农民群众,主动到现场学习培训。据统计,2010年全区举办各类现场培训达96期,参加培训人员3600余人次,这种直观的培训形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岗位培训大受欢迎,领取补贴机械的农机手在自家机械前就能接受到来自厂家技术员和农机培训部门专业人员的面对面培训;跨区作业出征前机手就能得到来自各方面的专业培训,能得到往年跨区作业“老手”的经验亲传,即免除了后顾之忧又增强了信心。

四、农机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这次调研中,发现全区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源少

我区农业人口外出打工的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比较少,从事农机事业的人员就更少,加之,农机新技术发展迅猛,而新技术培训滞后,应用效率过低。驾驶员不愿进入农机学校进行系统培训,对新机具技术原理、技术构造及驾驶操作要领未能深刻理解和掌握,致使农机培训学校生源不足。农机培训学校生源缺乏强有力地组织手段,困难重重,制约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2.农机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法律意识不强,安全观念淡薄

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直接导致农民的文化科技低下,相当一部分农民驾驶操作人员在购买了农机具后,认为从事农田作业,大部分时间闲置在家,不需要挂牌入户,也不愿意参加技术培训,不愿办理驾驶执照,更有甚者在农忙季节,无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违章载人、载物,人员混载、无牌行驶,把安全问题当儿戏,置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顾,给农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3.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区内唯一一所拖拉机驾校,教学设施老化陈旧,使用的教学模具、挂图所表达的机型已退出市场多年,有的已接近“古董”,而无条件更无能力更换配备新设施。如大马力拖拉机、农用运输机、收割机等,更无法达到电教化、数码化教学的要求。另外虽然大部分教师学历、职称较高或从教多年,但知识陈旧亟待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现有条件直接影响到了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给农机培训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五、几点建议

1.加大经费投入

建议上下一盘棋,真正建立尊师、重教、农机富民的新格局。农机技术培训是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推进现代农机装备及技术的必由之路。改善农机培训机构基本教学条件,增添教学设备,建议采取向给农机补贴一样给学校配备拖拉机、收割机、电教设备。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办学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定期组织培训教师到专业学校参加农机技术培训,更新知识,开阔眼界,并且结合农机企业的生产实际,让他们参加一些农机具的生产过程和作业过程,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农机技术培训模式。

要不拘于传统,不流于形式,真正下到基层,实事求是,真心实意地培训农民。农机技术培训才有生命力,才能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①办流动培训学校,送科技知识到乡村。②结合农机推广演示活动,开展现场培训。③利用宣传媒体进行农机技术培训。④利用农闲、集会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创新技术培训范文第8篇

提高农民农业科学种养水平,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渠县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新技术,通过强化科技引领、强化项目整合、强化主体带动等细节性工作引领,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开拓新的天地。但是,考虑涉农项目的天然滞后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还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文章分析问题,指出改革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长久以来,国内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形成发展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市场不断变化的发展格局,对国内农技推广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重滞后与农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技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句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目前存在不小的问题,额待我们去探索解决。这其中,第一个问题——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很大程度制约推广力度。世界农技经费投入,统计调查: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约占农业总产值的0.6%~1%;发展中国家农技推广经费,约占农业总产值的0.5%;而国内农技推广经费,占有比例不到农业总产值的0.2%。第二个问题——农户接受新技术能力差,中国农民综合素质低,技术接受能力差。而且,新技术需求的动力性不强,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果转化。除农户本身文化素质低之外,还有一方面原因,在农业内部,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更加懂得比较科技投人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又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第三个问题——传统农技推广,无论自推广项目、推广技术等,都难以满足农户的生产需求。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农业科研、推广工作,以提升农产品数量为主要目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技推广效率。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农业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最后效益不能和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挂钩,农业制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此外,农村村落分散居住,组织化程度低,村委领导能力受限,农技推广渠道单一,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导致农技推广的高成本,导致技术推广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割裂。

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进一步发展建议

3.1确立农户主体地位,农户自主选择农业新技术

今后农业技术推广中,应确立农户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户采纳新技术的自觉性。今后农技推广,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农民始终是农业经营的主体,始终是农技需求的主体,更是农业市场参与的主体。由此,农业技术的推广,不能单纯的变为政府的单行推广行为,应注重农户的自主参与,改革创新农户参与机制。同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部门,应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动态,选择正确的供求信息,切实调动农户自主选择的积极性,引导户主选择最新的农业技术。

3.2农技推广与中介组织结合,提升农技推广的效率

创新农业推广体系,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不但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政府的技术推广可以委托协会等为农服务的组织来进行。农技、农经、农机等站所可以划归协会等组织管理。各级推广机构在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可以兴办经营实体,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运行机制。鼓励科研、教育单位及企业、农业技术协会、种养大户等参与农技推广,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提高推广效率。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技术推广站(农业科研单位等)——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使农业专合组织成为联接农技推广主体和农户的桥梁,降低推广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有效提高新技术的推广效果。这样的技术转移过程,一方面合作制度保证了农民获取技术获的费用较低,另一方面保证了农民能够自主选择技术,还增强了农民接纳高新技术的能力,从而实际效果更为显著。

3.3发展引导农技推广,规范农技推广行为

政府专项财政支持,酌情增加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农技推广基金,通过完善制度增加财政支出,用于农技推广的金额支出。今后资金的支出,应逐渐转向科研、推广等领域,至少确保达到国际化平均投入的水平标准。注意农户知识更新,加强农户技术培训,将科研、教育、推广等紧密结合起来。今后农技推广的基本目标,在于提升农户的综合素质,切实提升农户驾驭新技术的能力。同时,注意调动农户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注意创新技术培训的方式和方法。注意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在技术推广的实践工作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始终服务于“三农”一线,顺应时展的潮流,有必要重视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不断培训更新期专业知识,提升其综合素质,适应农业产业发展技术推广的发展需求。注意规范农技市场,规范农技推广行为。

创新技术培训范文第9篇

虽然培训工作取得一些经验和成绩但是也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培训领域单一,现在农机培训机构主要培训的业务大多停留在培训拖拉机驾驶培训上;二是生源组织困难。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不愿接受系统的培训学习,学习热情不高;三是培训内容陈旧。一些先进适用的农机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有很多农民急需掌握的知识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四是师资力量单薄,教学人员知识更新滞后,没有一套有效的再教育制度;五是经费难以保障难以保证。培训作为公益性的工作,需要资金投入,但是当前的经费体制作难以确保经费落实。

如何推动和促进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呢?笔者认为,做好当前的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必须要有创新培训思路。

一、培训的内容要有新成果

农机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将农机新技术、新成果通过培训而让农民接受,并使之转化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培训的内容要有新成果,农机的新成果重点是技术和机具两个方面。无论是技术还是机具,应该着力于先进、适用、安全、环保、节能、高效,而技术还应着力于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农机培训内容只有从以上几个方面着力,才能焕发出不竭的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实现农机培训的科学发展,要积极的开展“政企联动”培训方式采取政企联动方式,引导农机生产企业加强对新机手的培训和新机具的维修服务,从技术、资金、设备上支持农机培训工作。

二、培训的方式要有新举措

培训效果的好坏与培训方式和手段直接关联。而目前基层农机普及式的培训方式仍然是以会代训或者短班式的强化训练,培训的技术不成熟,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大,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增多,培训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培训的方式必须要有新举措。在培训方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或集中培训,或送教下乡,或修训结合,按照因需施教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际技能的培训,传授农民欢迎的先进适用技术。在实践教学上,要把学员带进实验室、实习车间、试验基地,让学员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员的技术能力。在教材的选用上,要结合生产实践,选取通俗易懂的版本。教学内容上,不仅要讲授专业技能知识,还要结合专业特点,讲授法律法规知识,环境气象知识,职业道德知识,安全生产知识、应急避险知识,以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学员素质。

三、培训的载体要有新形式

培训的载体与培训的成果关系重大,要实现农机培训的效果,在培训载体上应该有新的突破,首先,培训的主体即农机培训的职能部门技术要成熟,教学形式和手段要优化,特别是培训的方向要适应当地的客观要求和条件,符合当地农业农机产业发展的要求。其次,在培训的载体上,可以借农机专业合作社、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等平台,开展实地培训,服务上门;也可以利用职业技术学校等载体,培训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还可以尝试和探索农村农机培训的经纪公司,通过公司,院校、企业以及产业的联动,培训和培育农机技术人员,推动农机培训的社会化。

四、创新培训形式要有新突破

培训工作要在立足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大胆探索农机培训新形式和新方法。

1.与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相结合

通过培训提高农民掌握农机新技术的能力,提高技术示范推广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同时通过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来为培训提供现实素材。

2.与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相结合

要把农机合作组织的领头人和农机大户作配需的重点对象,农机合作组织的领头人和农机大户都是一方的能人,也是易于组织、愿意参加学习的人,通过培训提高他们懂经营、会管理、能致富、保安全的本领。

3.与购机补贴及“阳光工程”培训相结合

通过办理购机补贴解决生源组织问题、通过争取“阳光工程”解决培训经费;

4.与农机安全生产相结合

结合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和创建“平安农机”工作,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依法管理的自觉性,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5.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

创新技术培训范文第10篇

农机技术培训是指由相关培训部门向农民朋友传授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和新的农业工具,以提高我国农村的水平,进而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朋友在接触和基本熟悉农机技术的情况下,能够将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为我国农业实现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然而,当前的农机技术培训内容依旧沿袭着传统的培训内容,缺乏对时展需求的分析,导致整个培训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农机技术培训在确定内容阶段就必须保证内容能够与时俱进。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农机技术培训内容,在务农技术和务农工具的选择上尽量要保证安全性、节能性、适应性、环保性和先进性。此外,对当前的农机技术科研成果也应及时更新,完成新陈代谢过程,充分发挥出农机技术培训的重要作用。在创新和发展农机技术培训内容时,不仅要重视务农技术的创新,还要重视务农机具的创新。只有从这几方面入手,才能保证农村农机技术培训取得良好成效。

2农机技术培训方式的创新及发展

农机技术培训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对农机技术培训的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如果采用科学合理的培训方式,则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反之则不然。目前,我国相关农村农机技术培训部门在进行技术培训时,最常采用的方法是短班强化法和以会代训法。然而,这两种方法均难以保证农机技术培训的适用性和安全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导致最终的不能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由此可见,为了能够促进我国农村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经济来源,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农机技术培训方法的创新问题。通过将传统的短班强化和以会代训等方式转变为由委托培训、专家指导培训、学研用培训以及厂家经销商与院校一体化培训等方式。如由有实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委托培训,由基层农业发展公司或农机培训主体进行学研用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的综合使用使整个培训过程更加一体化、专业化。农机技术培训方式方面的新举措,使得农机技术得到广泛普及,提高了农村农机技术培训的效果,也提高了我国农村农业生产的生产力水平。

3农机技术培训师资力量的创新及发展

我国农村农机技术是否能够得到顺利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农机技术培训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培训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机技术的培训质量,还对农机事业的发展和日后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必须努力强化自身的培训师资力量,从根本上保证培训的质量问题。整个培训过程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应用相结合,不仅要保证培训质量,还要促进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培训人员还应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发展状况,不断创新培训体制。由当地政府部门领导整个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各种产业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的优势,实现资源使用的最优化。新培训体制的完善不仅能够推动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还能激发农机产业的潜能,促进农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此外,还应针对当地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引进合适的先进农机技术和设备,确保在培训结束后,农民朋友能够利用这些农机设备和技术对所培训的知识技能进行及时的巩固,保证农机技术能够得到顺利发展。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还应时刻观察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必须围绕市场需求采取充分合适的发展形势。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出农机技术的重要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赋予了我国农机技术培训一项新的使命,要求相关培训人员加大对农机技术培训内容、方式、载体以及培训水平等方面的创新力度,以满足时代对农机技术培训的发展需求。而农机技术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在培训时需要稳扎基本内功,通过教育资源的力量以促进农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上一篇:画画基础知识点范文 下一篇:投资理财概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