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基本原则范文

时间:2023-11-27 17:00:44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篇1

[关键词] 高新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以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和归宿,对其所拥有的技术创新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高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其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高新企业技术创新特点为基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高新企业进行评价,有利于高新企业寻求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指导高新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改进技术创新方向,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供基础和依据。

一、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合理的基础,评价结果是否科学很大程度依赖其指标构成,标准,程序等方面是否合理科学。因此,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评价指标的选择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的本质;涵盖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规律,同时结合必要的专项调查和考证,定性、定量相结合,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和描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状况。

2.可比性原则,由于不同行业企业的经营方式、生产特点、开发内容等是不完全一样的,特别是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样,创新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单纯从评价指标的绝对数上看,有时往往是不可比的。但从相对数角度方面来观察,就消除了这些影响。考虑到各类企业间统计指标的差异,在具体指标选择上,必须赋予各类企业共同的指标内涵,统计口径和范围尽可能保持一致,以保证指标的可比性。

3.系统性原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其评价指标也应有系统性。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若干相互依存的部分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体系,企业技术创新效果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整体功能的体现。

4.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和指标的可度量性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否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缺乏实际意义。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量避免形成庞大的指标群或层次复杂的指标数,有些指标很难量化或没有可靠的数据来源,这些指标原则上不予考虑。做出的评价指标必须便于实际应用,是可以测量和量化的。

5.动态原则,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定不仅要分析过去与当前技术创新行为的业绩,还要对企业进行跟踪评价,研究其潜在的能力。

二、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1.指标体系研究的缺陷。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基于对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由于目前在理论上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理解,导致指标体系种类繁多而缺乏权威性和针对性现象并存;虽然对技术创新能力在时间因素和环境因素上做出了考虑,认为创新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滞后性,高新企业的创新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但是在指标体系的建立上却几乎没有涉及这两方面的因素。

2.从知识管理角度研究不足。技术创新如果是一种知识在企业内部流动并产生新知识的结果,那么这个流动过程的有效性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及其效果,但是,目前极少人从知识管理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展开研究。

3.动态研究不足。如果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动态模拟竞争环境、政策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条件下的企业创新行为及其创新投入产出的情况,以判断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是很有意义的。但目前的研究以静态评价居多,动态研究几乎未见。

三、指标体系的建立

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依靠新技术上的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能力;也就是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组合性概念,它从企业的多个侧面得到体现。本文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管理能力、创新资源投人能力、研发能力、营销能力和创新实现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所示。

本文综合考虑了数据的收集难度、指标体系繁杂程度等因素并经过相关分析剔出冗余因素,建立了操作性较强的指标体系,可以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篇2

1 引言

创业具有创新性、风险性和前瞻性等要素,这决定了创业具有高不确定性的特点。同时,创业的高不确定性也导致传统企业决策与创业决策存在着许多逻辑上的不同。基于这一点,Sarasvathy提出了效果推理理论,以此来解释高不确定创业下的创业者决策逻辑。

资源整合是企业将资源转化为独特竞争力的过程,对于企业绩效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创业资源整合是新创企业面对高不确定创业时的资源整合,对于新创企业的生存与成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创业情的特殊性,创业资源整合这一创业决策并不能完全参照传统资源整合决策逻辑,而应当结合更适用于高不确定创业情的效果推理理论。

2 效果推理理论论述

效果推理理论认为,创业者面临的创业

往往是高不确定且资源严重缺乏的。在这种情下,创业者无法通过经验与知识利用、调研或竞争分析等途径预测未来,只能通过对自身条件的创造性利用从自身可利用的资源和手段出发考察可能的创业机会,并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去控制未来。

创业者在进行决策时,首先考虑“我是谁”、“我知什么”、“我认识谁”,从这些角度去发掘可利用的手段和方法,考虑可承受的损失以保证生存,保持组织的灵活性以应对潜在风险,在获得合作者先前承诺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性尝试,继而考察可能的创业目标与机会,并用控制的逻辑来应对无法预测的未来。效果推理理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创业基本看成是不可预测的,但可以通过创业者的主动选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塑造,把创业目标看成是向创业活动投入资源的利益相关者们互相博弈的结果,而不是事先存在的可能性组合。

效果推理是一种与传统的因果推理相对应的决策逻辑,因果推理是先确定结果,再根据想要的结果来选择方法,而效果推理则是先寻找可行的方法,然后在这些方法的可能结果中进行选择。因果推理从一个确定的目标或结果出发,考虑一系列的方法用以实现这个目标,继而考虑这些方法可能会受到的限制或风险,并且在选择方法的时候更多的聚焦于预期目标的最大化,这是一个目标导向的决策过程。而效果推理是从自身可利用的资源和方法出发,考虑这些方法可能带来的结果,继而考虑这些方法可能遭受到的外界影响,并且根据企业可承受的损失与风险来选择决策效果推理聚焦于手段导向和控制思维,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因果推理相对应,有望解决因果推理理论运用于创业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矛盾,成为创业决策研究的重要理论。

3 创业资源整合论述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所有资产、能力等都是资源,企业的特殊优质资源构成了其竞争优势。资源过程论认为,尽管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具备的独特资源,但如何配置资源才是企业能否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此外,Sirmon认为资源整合是将资源转化为企业能力与竞争优势的过程,是企业配置能力的真正体现。

企业通过资源的特别调整将获取到的资源转化为能力,并为其带来独特的竞争力,这一过程即是资源整合。企业的资源经过整合形成能力,每一种能力都是由特定的资源整合形成的,在整合过程中企业采取具体的行为(例如,营销、研发等等)为顾客创造价值,整合资源过程实际上代表着企业通过配置与调整资源来实现理想状态,该过程把组织的互补资源粘合在一起。

资源整合通过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之间的复杂互动形成能力,这种创造出的特定能力有利于企业战胜竞争者。在资源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资源整合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及取得竞争优势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资源整合过程是发生“质变”的过程,其结果产生能力而不是更大的资源束。当企业快速成长时,资源整合对其生存具有重要的影响。

创业资源整合是新创企业的资源整合,往往面对的是资源匮乏的创业情。这使得创业资源整合需要更多的创造性与有效性,因此需要结合更适用于创业情的决策逻辑展开。

4 基于效果推理理论的创业资源整合

效果推理理论聚焦于实验、可承受损失、组织灵活性以及先前承诺原则来影响创业者决策业资源整合也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创业者运用效果推理的实验原则进行创业资源整合。实验原则意味着创业者在进行创业资源整合时,不会按照预定的计划模式,也不会事先确定好准确的整合目标与对象。面对资源约束的创业情,创业者只能基于有限资源和可利用手段,采取不断试错的方式去尝试各种可能的资源组合。创业者通过实验性尝试反馈的效果来判断各种资源组合的优劣性,并依照可利用手段的需求调整和配置资源。

其次,创业者运用效果推理的可承受损失原则进行创业资源整合。可承受损失原则要求创业者考虑企业可以且愿意承担的资源损失进行决策,这使得创业者不会将过多的资源投入到某一种资源组合中,而是在自身能够且愿意承受的损失范围内考虑资源组合。

再次,创业者运用效果推理的组织灵活性原则进行创业资源整合。组织灵活性原则要求创业者保持组织资源的灵活性以应对不确定的,这使得创业者在绑聚与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会尽量保持资源具有各种组合的可能性。由于保持了各种资源组合的可能性,当创业变化时创业者就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对资源组合进行调整以抓住变化带来的创业机会。

最后,创业者运用效果推理的先前承诺原则进行创业资源整合。先前承诺原则要求创业者利用合作者的资源承诺以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一方面,由于资源匮乏,新创企业需要同合作者建立战略同盟来获取缺乏的资源,通过与合作者的资源交换与互补整合以加强新创企业的资源能力。另一方面,新创企业利用资源合作者的先前承诺以提前锁定既得利益,避免变化带来的损失。

5 结论与讨论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篇3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伙伴选择 模型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技术创新的速度和创新的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企业的技术创新由以渐进性创新为主转变为以技术的非连续性为主的突破性创新。突破性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一项投资大、风险高的创新活动,因而必须与之密切相关方面拥有较好资源的组织进行合作。这种合作形式强调通过组织间的利益共享以及风险共担来实现其合作并创造一种共同盈利的合作机制(Win-Win Case)。在这个过程中,伙伴选择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伙伴挑选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成败。伙伴选择的方法可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大类。在定性的方法中,决策人员的主观判断起到一定的作用。定量方法是当今研究的主流方法,Weber C A等人在总结了70多篇与伙伴选择相关的文献基础上,将伙伴选择定量方法大体分为六种,即数学规划法、软计算方法、概率统计法、模糊评价算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多阶段优化方法。本文运用IDEF方法,概括了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伙伴选择的基本步骤,旨在从整体上给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伙伴选择问题一个准确定位,使企业从定性层面上比较全面的了解突破性技术创新伙伴选择问题,为企业成功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方法。

一、IDEF方法描述

IDEF是ICAM(Integrate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集成化计算机辅助制造)DEFinition method的缩写,其基本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人们也简称为集成定义方法(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

IDEF0是IDEF方法系列中的一种,在描述系统功能及其联系方面具有非常强大的能力。一般来说,系统功能模型包括一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它们接受输入信息、占用以及消耗一定的资源、并延续一定的时间,最后将给定的输入信息转变为期望的输出信息,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这种基于功能的描述在于说明待研究系统中所需要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从而来确定系统各项功能的逻辑结构以及相互关系。IDEF0的基本内容是面向系统分析以及设计技术的活动模型方法,由一系列图形构成,图形的元素主要是代表功能活动的活动盒子以及与活动盒子相连的箭头,如图1所示。

图1中输入表示为完成该活动所需要的数据;控制表示控制变换的条件或者说是约束;输出表示执行活动时产生的数据;机制表示执行活动的人或设备工具。在多个盒子组成的活动图形里,箭头代表数据约束,而不是代表流。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IDEF模型

我们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过程简单化,大体包括三个阶段:技术识别、技术研发和技术市场化。运用IDEF方法,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进行结构化描述,如图2所示。

1、技术识别。技术识别是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指从概念设想到立项之前的阶段,具体是指从思想的产生到它被通过进行研发或者终止的阶段。

2、技术研发。这个阶段是对创新网络组织中伙伴的选择,主要遵循企业核心能力原则和风险最小化原则。首先运用伙伴选择的优化算法分析潜在伙伴组织的信息,选择满意的合作伙伴,然后根据合作策略、契约管理以及进度计划等机制对合作伙伴加以约束,以便更有效地完成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研发。

3、技术市场化。突破性技术创新是相对于渐进性技术创新而言的,也就是说突破性技术取代现有市场上的主流技术,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突破性技术创新才得以完成。

IDEF0方法使我们明确了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各阶段所依据的原则、采用的优化方法和最终完成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研发伙伴选择过程作详细的分析。

三、突破性技术创新研发伙伴选择过程IDEF模型

我们运用IDEF方法,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研发伙伴选择过程进行结构化的描述,如图3所示。

一般来说,伙伴选择过程包括七个基本步骤:核心能力辨识、确定伙伴选择范围、确定标准和目标、最佳合作伙伴、过程建模、流程重组、仿真。突破性技术创新伙伴选择过程也不例外。

1、核心能力辨识。在明确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所需的核心能力之后,必须对盟主自身以及潜在合作伙伴的核心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识别出盟主的核心能力以及潜在伙伴所具备的核心能力。

2、确定伙伴选择范围。依据核心能力原则,在分析盟主自身核心能力以及潜在伙伴组织核心能力的基础上,确定可选择的伙伴组织以及搜集伙伴组织的信息,为进一步选定伙伴组织做好准备。

3、确定标准和目标。依据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建的目的与方式的不同,确定伙伴选择的原则和标准,明确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以及伙伴选择优化的目标。

4、最佳合作伙伴。这个阶段主要是在总成本核算原则、风险最小化原则以及敏捷性原则的宏观原则的基础上,采用信息合成技术和相关优化方法,对候选伙伴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选出最佳或满意的合作伙伴。

5、过程建模。这个阶段是对确定了的合作伙伴进行业务流程的梳理工作。明确每个合作伙伴承担的业务活动,并对各成员之间合作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

6、流程重组。创新网络体现的是强强联合的原则,具有整合的思想。因此在对各伙伴组织业务流程的梳理当中,需要采用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方法整合创新网络的业务活动以及各伙伴组织的协调机制,保证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成功实施。

7、计算机仿真优化。计算机仿真优化是利用各种仿真工具对伙伴选择的优化算法和业务流程的整合方法进行的模拟,从而来检验伙伴选择优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现创新网络成员之间合作流程与机制的不足,降低其风险。

四、结论

通过IDEF方法,使我们较清晰地明确了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以及创新过程中研发伙伴选择的基本步骤和相关技术支持,为我们实施突破性技术创新和进行合作伙伴选择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有助于我们全面考虑和把握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以及研发伙伴选择的关键要素。伙伴选择过程所包含的七个基本步骤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定量方法的分析,有的侧重于定性方法的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作者将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研发伙伴选择过程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0YJC630276)及广东药学院人文思政研究项目(RWSZ201215)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Weber C A, Current J R, Benton W C. Vendor Selec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1(50).

[2] 陈禹六:IDEF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篇4

[关键词]创新TRIZ生产管理系统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涉及到工程领域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TRIZ理论作为工程领域解决创新问题的最有力的方法,目前已扩展非工程领域创新研究中,本文主要针对生产经营管理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TRIZ理论方法

在TRIZ之父Altshuller的领导下,TRIZ研究团体分析了近250万件高水平的发明专利,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后,建立起由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TRIZ理论体系。

1.TRIZ体系结构

TRIZ提供了发现、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设计人员避免解决问题过程中繁琐的试凑工作。TRIZ方法论包含分析工具和基于知识的工具。

(1)TRIZ分析工具。分析工具包含物质-场分析、ARIZ算法、需求功能分析等,这些工具用于问题模型的建立、分析和转换。①物质-场分析:TRIZ将所有的功能都分解为两种物质及一种场,产品是功能的一种实现,可用物质-场分析产品的功能。物质S1可以是被控粒子、材料、物体或过程,物质S2是控制S1的工具或物体,场F是用于S1与S2之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如机械能、液压能、电磁能等。②ARIZ算法:ARIZ称为发明问题解决算法,是发明问题解决的完整算法,该算法采用一套逻辑过程逐步将初始问题程式化。③功能分析:从完成功能的角度分析系统、子系统、部件,设计中的重要突破、成本或复杂程度的降低往往是功能分析的结果。

(2)基于知识的工具。基于知识的工具包含40条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和效应数据库。①40条发明原理:用于找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每一种解决方案都是一个建议,应用该建议可以使系统产生特定的变化以消除技术冲突。②76个标准解:用于解决基于技术系统进化模式的标准问题。按照目标这些标准解被分为五类,分类中解的顺序反映出技术系统的进化方向。③效应知识库:库是TRIZ中最容易使用的一种工具。运用库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几何效应可以使解决方案更理想和简单地实现。

2.TRIZ解决问题流程

应用TRIZ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对给定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存在冲突则应用原理去解决;如果问题明确但不知道如何解决,则应用效应去解决;第三种选择是对待创新的技术系统进行进化过程的预测;最后是评价,确定是否满足求。如果满足要求,则进行后序的设计工作;反之,要对问题进行重新分析。

二、TRIZ的应用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基于TRIZ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工程领域到政治、生产管理、组织结构、教育等非工程领域,无不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1.TRIZ在企业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

在参考工程领域的创新问题求解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提出的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应用TRIZ是完全可行的。近几年来,有些学者通过对TRIZ方法及工具的局部修改后,应用在管理领域上。Mann&Domb把40个创新原理引入到商业活动中,就每个创新原理提出相应的商业原则,建议当企业面临类似的问题时可以利用此40个创新原理作为解决的对策。Ruchti&Livotov利用TRIZ系统化的思考模式和解决问题过程,提出12条双向原则作为解决商业与组织管理问题的参考。

2.TRIZ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创新中的不足

应用TRIZ理论解决企业生产管理创新问题时,完全挪用工程领域的理论框架并不可取,解题工具仅仅利用40个创新原理和冲突矩阵使用面太窄。TRIZ直接用于生产管理领域创新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结构失效、问题分析方法单一、解题工具不足、算法不能适应生产管理领域创新问题、操作性差等。

3.TRIZ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改进建议

(1)根据TRIZ的思想和基本哲理,结合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特点,构建面向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TRIZ理论体系;(2)针对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在39个通用工程参数的基础上进行增减,确定生产经营管理参数,进而构建一个新的生产经营管理冲突矩阵,并且修改40个创新原理,作为改善的策略。充分运用物质─场模型功能描述的特点和76个标准解,拓宽解题工具。(3)把质量功能布置(QFD)、六西格玛设计(DFSS)、约束理论(TOC)、田口方法等方法与TRIZ进行结合,以改进TRIZ分析生产管理领域创新问题方法单一的缺陷。(4)进一步细化生产管理领域的问题描述,逐步做到以定量分析为主,提高可操作性。三、结论

本文介绍了TRIZ基本理论和主要工具,探讨了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针对其在解决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应用改进建议。我们相信随着TRIZ理论的发展,其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操作性会愈来愈强,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成为解决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Mann&Domb,“SystematicWin-WinProblemSolvingInABusinessEnvironment”,TheTRIZJournal,triz-.,2002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篇5

关键词:IAHP;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唐山市

基金项目:2013年度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3140204z);通讯作者:吴红霞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IAHP方法的唐山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收录日期:2015年7月21日

一、引言

目前,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以全面评估某一地区的创新能力,并对不同地区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进行比较,对了解该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现状及潜力,进而为政府决策和国家创新工程的实施提供政策依据来说显得十分重要。

唐山市作为环渤海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带动环渤海经济发展的重任,需要破解诸多难题。2010年唐山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本文对唐山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区域宏观经济、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主体等多个层面,进而建立了一套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对唐山市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唐山市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二、唐山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唐山市区域创新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度量一个区域创新能力强弱的工具,要是这种测度工具有效可信,测评结果全面、客观、准确的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的实际水平与发展趋势,评价指标体系应该遵守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区域创新能力系统是由多个能力子系统综合集合成的,各个能力子系统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指标才能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有足够的涵盖面,能充分的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的系统性特征。

2、可操作性原则。在遵循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应该坚持可操作性的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数据资料尽可能通过查阅全国和城市统计年鉴和各种专业年鉴获得;二是数据资料可量化;三是评价指标不能过多,应尽可能简化。

3、可比性原则。必须明确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涵义、统计口径、时间、地点和适用范围,以确保评价结果能够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不同区域创新能力的实际水平和变化趋势,在进行创新能力评价时,为了确保可比性,评价指标尽量采用相对指标,少用绝对指标。

4、动态性原则。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动态积累过程,它受整个社会经济影响的滞后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其真实值,因此在选择评价指标时,既要有测度区域创新活动结果(即区域创新能力实际水平)的现实指标(静态指标),又要有反映区域创新能力活动过程(即区域创新能力发展趋势)的过程指标(动态指标),能综合反映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二)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初步构建。结合唐山市区域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构建包括技术创新能力(R&D研究经费、每万人企业从事技术开发的人员、企业内技术开发机构数、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额占企业投入的比重、技术引进额占总投资的比重)、知识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校独立科研机构研发经费筹集总额、每万人科研机构中从事技术开发的人员、每万人发表科技论文数量、人均图书馆藏书量、每万人毕业大学生数量)、创新配置能力(教育事业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居民可支配收入、外商投资占GDP的比重)、创新宏观环境(技术成交额占GDP的比重、每万人中国际互联网用户数、科技咨询服务项目数量)等方面的唐山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唐山市区域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层次分析法(AHP)的应用日益广泛,但该方法处理的数据是“点”数据或者“刚性”数据,而现实的经济系统则是柔性系统,解决的问题是柔性问题,用传统的AHP处理柔性问题显然是不合适的。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是基于常规AHP扩展能有效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模糊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其特点是按照多项模糊的准则参数对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判,再根据综合评判结果对各备选方案进行比较排序,选出最好的方案。

指标权重的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文采用改进的三标度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构造两两比较区间判断矩阵。对唐山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层次中各因素之间的相对上层因素的重要性需要由专家组以数值的形式给出判断。我们把10个专家对每一组因素的比较所得的数据组以区间的形式表示,最终得到每一层次区间判断结果。

第二步:区间判断矩阵权重的计算。采用区间特征根法,计算区间判断矩阵k值和m值以及排序的权重区间。各区间判断矩阵的k值都介于0与1之间,m值都大于1,表明各区间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较好。

通过计算得出,R&D研究经费、技术成交额占GDP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在唐山市区域创新能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权重值比较大,这一情况和实际情况相符。

本研究针对唐山市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记为:Vi(i=1,2,3,4,5)表示区域创新能力的水平,V1,V2,V3,V4,V5分别表示高,较高,中,较低,低。通过10个专家对唐山市区域创新能力的各个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对象对应的等级为较低,即得到当前唐山市区域创新能力等级较低这一结论,分析结果与唐山市区域创新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四、提升唐山市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唐山市传统支柱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钢铁、陶瓷、煤炭产业是唐山市的传统支柱产业,要请国内外业内专家对唐山市的这些传统支柱产业的技术水平进行全面诊断,攻破制约其发展的技术瓶颈,提高这些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提高唐山市知识创新能力。唐山市紧邻北京和天津,要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大力开展多种多样的与京津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形式,运用京津的科技资源,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这也是弥补唐山市知识创新能力弱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要加大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要通过与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优质高效的人才队伍。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高扬,刘明广.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5.

[2]王飞,董保珠,张伟力.唐山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证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2.10.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篇6

关键词: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重塑;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108-03

一、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特质

大学校园文化,就是大学人在大学校园各项活动过程中所共同营建,并通过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群体行为、生活方式、舆论风气、校园影响环境等所蕴含、表达或体现出来的一种层次较高的精神品质。毋庸置疑,校园文化是大学教育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事实上,每一所高校在其创建和发展历程中都十分注重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区别不同高校的一张“文化名片”,它客观上也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所倡导的大学精神。因此,创业型大学也应该有着属于自身而区别与其他类型高校的校园文化特质。

一所学校要称之为“创业型大学”,正如伯顿·克拉克在《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一书中指出的,五个要素是不能再少的最低限度:一个强有力的驾驭核心;一个拓宽的发展;一个多元化的资助基地;一个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一个一体化的创业文化。在创业型大学建设中,创业文化的整合和确立不仅会对培植大学的个性和特色起到积极的作用,更会形成全新的价值观、理念乃至信念,而这些价值观、理念和信念对于大学成功地进行创业转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鲜明的创业文化构成了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特质。而正是这种具有鲜明创业特质的校园文化,使得全校师生对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理念有着广泛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将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有着强烈的指导意义和导向作用。

二、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架构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从文化质态的视角考察,校园文化的内涵结构一般可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维度。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得以传承的保障;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外在标识;行为文化则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动态体现。对于创业型大学而言,要紧紧围绕鲜明的创业文化这一核心特质,在以上四个文化维度中对自身校园文化的内涵结构进行重塑和架构,赋予其新的内容。

(一)勇于创新创业的精神文化

一所高校的精神文化体现了其办学宗旨和价值追求等方面,它从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师生的思想、信念、情感和行为。创业型大学赋予了传统大学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实践,它所追求的学术创业化和知识资本化并不是简单的商业态度和私利追逐,相反,而是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生产率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创业创新建设为己任,以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水平为目标。由此可见,创业型大学不仅依然保持和行使着自己的基本职能,而且正在使这些职能在自身不断追求创新、创业与创优的实践中得到不断强化和延伸。因此,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创业型大学更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确立教育发展观,更需要以探索真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践行真知、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来引领学术发展。

(二)体现创业魅力的制度文化

高校的制度文化是其精神文化的延伸和具体体现,是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的规则和规范,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建设创业型大学,除了一些基本的规范准则,还需要从管理运行机制、教学质量保证机制、科研提升机制、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社会资源拓展机制以及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等多方面人手,制定出符合创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育适宜创业的良好氛围的有关制度,引导师生积极投身于创业活动之中,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创新、鼓励知识市场化和帮助人才创业的制度文化。

(三)激发创业活力的物质文化

高校的物质文化是由基础及硬件设施和环境布置等实物形态构成的,包括校园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创业型大学建设都是在原有大学基础上的转型发展。因而,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上,可以在保持原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的基础上,以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愿望为目的对校园环境中的个别细节和局部做出一定的规划和调整。而在教学科研设备和办学条件上要做到最大限度地符合创新研究和创业活动的需要,让师生的创业活力在更便利和适宜的环境中得到释放。

(四)乐于创业实践的行为文化

高校的行为文化是集体或个人自觉呈现出来的行为表现,可以被外人所直接感受到的一种“活”文化。强有力的文化根植于强有力的实践。创业型大学的行为文化是在勇于创新创业的精神文化和体现创业魅力的制度文化的引领和感召下的实践文化,是将精神文化内化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使广大师生的创业活动由原来零散的自发行为真正转化为持续的自觉行动,真正形成人人关心创业、人人参与创业、人人乐于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原则

确立鲜明创业特质和体现创业内涵的校园文化对于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创业型大学视野下对现有校园文化的重塑与建构,还必须遵循以下四个主要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是我国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教育师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这依然是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

(二)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每一所创业型大学的成功经验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典范。创业型大学所倡导的种种知识资本化和产业化的活动,都是激励广大师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创新过程,其目的都在于增强大学的研究和教学能力,提升大学的学术性,而与那种急功近利的为创业而创业的做法是不相容的。因此,创新性是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和把握的重要原则。

(三)开放性原则

创业型大学建设离不开拓展的发展,学术创业化和知识资本化的过程本身就是高校开放办学理念的最好体现。因此,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理应坚持和贯彻开放性原则,将开放办学理念贯穿于教育全过程,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要主动加强大学、政府、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教师的创业活动能够更加融入社会,贴近市场;要坚持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鼓励百家争鸣,学有所长,不断延伸自身的服务领域;要重视社会实践的环节和效果,不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也要有宽容失败的创业胸怀,使师生的创新实践活动能够持续而蓬勃开展。

(四)实践性原则

创业型大学具有鲜明创业特质的校园文化,应处处体现基于实践、善于实践、归于实践的信念和价值观。而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的态度和行为,是与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初衷格格不入的。

四、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策略选择

一般而言,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思想道德导向、激励创造、整合规范、生活调节和示范辐射等基本教育功能。毫无疑问,在创业型大学视野下对校园文化进行必要的重塑和建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作用的发挥,更好地促进其育人功能的实现,从而更好地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

(一)彰显特色,树立品牌意识是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永恒主题

精品化和特色化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树立品牌意识,建立起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更易于深入人心而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也更易于受到关注而使其育人功能得以强化,也更易于受到保护而使师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而对于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特色的提炼与创新,既要善于从原有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总结、提炼出具有闪光的文化传统,并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又要在吸收国外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高校所属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自身的学科特色与学术特征,不断培育具有学科性质特点和探索科技发展前沿的创新品质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个性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

(二)强化主体,实现全员参与是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前提

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每一个质态文化的形成都强烈地依赖于领导者的坚定认识、管理者的有力推动和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而要有效地实现全员参与,前提是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突出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教育主体,在强化其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的过程中,实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追求最终能“内化”为其自身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学生是学校存在的根本意义所在。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应牢记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放在首位,处理好学生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切实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植。要通过表彰、奖励等激励机制的建立,激发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保证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学校则应更多地为广大教师提供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不断完善激励教师参与的相关政策,在各种评价制度、人事分配制度及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有关制度中体现创业型大学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引导教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竞争中施展才能,实现价值。另外,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主体互动,鼓励教师将自己的创新创业实践与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教师与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营造出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虚实结合,强化载体功能是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

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平台,包括教学科研场所、仪器设备、文化活动设施等实物平台和校园媒体的数字平台。校园文化活动的实物载体是广大师生开展课外活动尤其是创新创业活动的必要条件。学校要通过开放实验室、聘请创新创业导师、建立创业实践实习基地等多种手段,引导并支持学生参与到科技文化活动、学科竞赛以及教师科研课题研究中来。要发挥学生社团,特别是科技类和创业类学生社团广泛开展以科技发展前沿报告、科技展览、我的创业故事、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一系列普及性和深入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开阔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意识,拓展实践能力,提升创业本领。同时,要注重发挥校园媒体的整合作用。在做好报纸、校园广播和电视等传统文化载体的基础上,还应更多地关注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新型媒体平台,坚持用正确的舆论来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用典型的创新创业事例来感染人、激励人,发挥好校园媒体的权威性和导向性,使校园媒体成为引领创业文化的有效平台,从而促进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

(四)优化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是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有力支撑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篇7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实行创新教育。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的营销人才。但目前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中关于创新教育方面仍存在着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

一、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

目前部分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或为了晋升职称,或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性质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究其原因在于对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一些学生也盲目地认为教师讲什么,考试就考什么,考试及格万事大吉,学生的主要精力在于记忆和模仿。

2.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础。然而一些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存在着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问题。这样的课程体系设计无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实践途径。

3.教学手段、方法相对落后

目前有些院校主要的教学手段仍是“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国内营销教学重点大多放在理论上,基本上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一味追求传授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学生自主支配时间过少,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不够。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缺乏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目前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而言,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基本以教师命题考试为主,考试方法大多采用笔试,缺乏科学性。这将会形成学生单纯以背诵现有知识为特征的学习模式,学生运用知识、实践操作、探索创新的能力基本被。

5.师资队伍缺乏

一些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理论比较熟悉,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由于自身缺乏实践,在教学中很难把理论和实践进行巧妙的结介,往往会导致所带出的学生理论上头头是道,行动起来却步履艰难,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实施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的对策

1.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

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这是一切行动的基础。要明确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课程设置、授课方式、评价体系等要素科学结合起来。要树立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一次教育终身受用转变为终身教育、重理论转变为重技能教育的理念,打破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在知识继承与积累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格完整和个性独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使经过塑造的学生,能从固有的知识结构中,经过整合转化进而能自发或自觉地从事创新活动。

2.确立适合市场营销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设置

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相应的理论基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掌握通识必修课、选修课的内容之外,还应掌握营销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知识等。

(1)营销专业知识。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模块(必修)中的《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商务沟通》《商品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广告学》《营销策划》《推销学》等多门课程上。

(2)相关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模块(选修)上,涉及到会计学、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专业骨干课程,具体有《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计量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上。此外,还应选修与今后工作所属行业的一些行业基础知识。

(3)人文知识。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模块中(选修)的课程上,如《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美学原理》《宗教学原理》《伦理学》《书法》《食品营养学》等课程。

3.构建合理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合理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一个中心、二个主体、三个层次、四个原则”的要求。

“一个中心”就是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中心。

“二个主体”是指对学生实施实践和创新教育的第一个主体是学生所在学校的任课教师,第二个主体是实习单位的实习指导教师。

“三个层次”包括认知实践层次、专项实践层次、综合实践层次。认知实践层次包括入学教育、社会调查、普通劳动等内容;专项实践层次包括针对各门课程的实践环节或其他专项环节,如针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的课程实习及针对“学年论文”等进行的专项实习;“综合性实践层次”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全部知识进行的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项目实习。

“四个原则”是指在实习方案设计及实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四点原则,即目标性原则、层次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4.改革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积极推广讨论式、辩论式、研究式、启发式教学方式,变“教师”为“导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多传授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对问题的过程多作分析,少下或不下定性的结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不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处理,更不要不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通过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使学生从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从个体学习向协作学习转变;从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

5.完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考试方式

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做到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闭卷考核与多元化考核相结合。考试的方式除了最常采用的试卷考试即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专题报告、课程论文、角色扮演等多种考试方式。在考试内容方面,要着眼于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知识的迁移和创新等能力。

6.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鼓励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科研团队,提高教师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水平。同时要求专业教师切实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民主的精神对待学生,培育学生对其创新能力的自信和获得创新成就的勇气,交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汪秀婷,王松.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3):121-123.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篇8

关键词:产业链;自主创新系统;技术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4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2-69-02

一、技术自主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基于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是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链上现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基础。以提高产业链或企业竞争力为目标,以产业链上企业与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相关机构进行联合对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产成品的生成全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基于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的实质是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合作技术创新。按照产业链上横向和纵向企业之间技术创新的关系,又可以分为技术链合创新和技术竞合创新。

技术链合创新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上中游企业,即在整个产品链的原材料创新、零部件创新和产品创新阶段。假如我们把原材料创新、零部件创新和产品创新看成是产业链内部小的上中下游企业,那么技术链合创新,既可以是上游企业同中下游企业中的一个企业合作创新,也可以同时与中下游企业合作创新。这种技术链合创新主要以合作为主,能使产业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技术联系更加紧密,产品供应的依赖性更强,因此,产业链上技术链合创新具有经常性和长期性。

技术竞合创新贯穿于产业链上的每个阶段。集中于每个阶段的同类产品企业之间。表面上。产业链上生产同类产品各个企业之间存在争夺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上。如果同类产品企业之间过度竞争。只会两败俱伤。但由于各方势力的有限性以及为了共同排挤其他和潜在的同类企业,为此在一些共同难以克服的问题上就必须进行合作。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叫做竞合。技术竞合创新就是为了应付共同的技术问题,而使同类企业组织在一起的技术创新。这种组织方式,可以是产业链上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中的强强联合、弱弱联合和强弱联合中的一种。产业链技术竞合创新就是为了解决共同的技术难题。然后再进行技术创新成果的瓜分,主要以竞争为主,因此产业链上技术竞合创新具有不稳定性和短暂性。

根据以上对基于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概念的分析,无论是横向技术链合创新还是纵向竟合创新。都可以将技术合作创新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1)以技术研究开发(R&D)活动为主且集中在新兴技术或高新技术中。新兴技术或高新技术具有更新换代快、竞争激烈、研究开发费用大、未来市场的不稳定性等特点,所以需要大量的合作创新。(2)合作各方共同参与和投入、共同承担风险和共享成果。(3)合作的目标明确并有规定的合作期限及合作规则。(4)合作方式多样化。有合同创新、项目合伙、基地合作和研究公司合作等。这些合作方式既可以采用正式形式,也可以采用非正式形式。(5)合作主体的不单一性。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主要以企业为主。但有时可能涉及到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

二、基于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的内容

共性技术创新。对产业链上共性技术创新的一般看法是,在产业链上已经或未来可能被广泛采用。其创新成果能对一条产业链或多条产业链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创新。共性技术创新按其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程度可以分为:基础性共性技术创新。是指在同一产业链中。对产品进行统一标准技术锁定的创新,主要用于产品的测量、测试和检验。它为产业链上企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它是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创新,特别是能够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如对产业链上工艺过程的全面改进:一般共性技术创新。是指除以上两种共性技术创新的共性技术创新。由此可知,共性技术创新对产业链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由于共性技术创新本身特点是处于竞争前阶段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所以产业链上单个企业不愿意或很少投资于这一领域,需要产业链上所有企业和国家各个研究部门进行合作创新。

核心技术创新。核心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技术核心创新,是指在共性技术的基础上确定技术路线的情况下进行产品生产的技术选择中的关键部分,完成这个过程的技术和工艺创新,就是核心技术创新;二是设计核心创新,是指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形成独特风格。核心技术创新具有不可复制性和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代价高等特点。核心技术创新可以加强企业现有市场的技术优势,同时还可以打开多种不同类型产品潜在市场大门的技术,所以。它不仅关系到所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关系到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技术创新。产业链上的关键技术创新是指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重大的商业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对提升产业链所在地区、产业链、产业链上企业的经济竞争力、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都有巨大带动作用的一族技术创新或技术群创新。可知,关键技术创新定义是从技术创新对产业链所在地区、产业链和产业链上企业技术水平的重要程度进行定义的,因此关键技术创新的选择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准则,其原则主要有创新原则、战略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前瞻原则:准则主要有加强产业链上企业的技术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以及产业链所在地区技术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关键技术按照这种原则和准则进行创新。能够减少失误。降低市场风险,为产业链上技术升级提供保障。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共性技术创新是核心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的基础,核心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在大部分上是不一致的,但有时是指同一项技术创新,即有可能重合。随着技术进步,原先的核心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有可能变成共性技术创新。因此。三者之间不是完全独立分开的。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且相互影响。

三、基于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的类型

合作主导型。合作主导型就是技术合作创新企业之间保持着高度合作。低度竞争,合作企业之间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关系。这种稳定的关系,要求合作各方战略目标具有极大的兼容性、资源具有互补性和市场重合性较低。目标的兼容性是企业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主导的基础:资源的互补性促使产业链上企业之间为了寻求各自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即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因此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这是合作主导的推动力;低市场重合度是指最终产品不同,相似度很小,市场竞争低。这可以避免因为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争夺相同市场和共同客户而发生激烈竞争,能够大大减少合作企业之间相互激烈竞争的可能性,这是合作主导的根本原因。本文产业链上横向企业之间主要以产品供应为主,市场重合度低,关联性大,由此可知技术链合创新肯定是合作主导型。

竞争主导型。竞争主导型就是技术合作创新企业之间保持着高度竞争,低度合作,或者说处于对抗性竞争。合作企业之间是一种极为不稳定的关系。这种类型一般

会出现在产品、市场和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很高相似性的合作企业之间。资源的相似性无法使合作企业之间实现优势资源充分互补,同时又由于产品和市场的相似性,促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这种高度相似性。使得企业之间的合作愿望大大降低。虽然说合作各方存在着相互冲突的利益,以及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合作都是有限的。但企业之间所存在的合作,主要是因为同类企业对现有技术市场和资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分布,对扩展和开发新的技术市场与资源进行共同研究,这能够尽量避免和加剧恶性竞争,同时积极开拓新的技术合作空间。加强合作力度。这种竞争主导型主要出现在产业链上纵向同类企业之间技术竞合创新。

对等关系型。对等关系型是指在进行技术合作创新企业之间保持着高度合作和高度竞争或者保持着低度合作和低度竞争,合作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不太稳定的关系。产业链上保持高度合作、高度竞争主要是指产业链上横向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品,同时上游企业也进行下游企业相同的产品的加工,这样。它们既需要在共性技术上合作创新。同时在销售市场又存在高度竞争。而对于纵向企业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更加明显。特别是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技术创新:产业链上保持低度合作和低度竞争主要是指产业链上横向上游和下游之间技术联系比较松散,且上游企业不生产下游企业的产品,这样,它们既不需要太多的合作意愿。也不会产生同类产品竞争。对于纵向上同类产品企业来说,企业之间本身就存在利益冲突,技术合作创新程度就低,同时对于那些达成协议来划分市场的企业来说。企业之间在短时期内不会进行高度竞争。因此,这种对等关系型无论是产业链上横向还是纵向企业都会出现。

参考文献:

[1]Autio E.Evaluation of RTD in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8,(02)

[2]李海婴等,构建三级四体系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J],中国科技论坛,2002,(06)

[3]吴贵生等,北京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缺陷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3,(03)

[4]任胜钢、关涛,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研究框架探讨,软科学,2006,(04)

[5]徐作圣等,国家创新系统与竞争力――台湾集成电路产业之实证,经济情势评论季刊,2000,(03)

[6]赵黎明、冷晓明,城市创新系统[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7]张治河,“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8]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分析范文 下一篇: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的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