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基本原则范文

时间:2023-11-27 17:00:44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篇1

[关键词] 高新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以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和归宿,对其所拥有的技术创新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高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其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高新企业技术创新特点为基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高新企业进行评价,有利于高新企业寻求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指导高新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改进技术创新方向,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供基础和依据。

一、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合理的基础,评价结果是否科学很大程度依赖其指标构成,标准,程序等方面是否合理科学。因此,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评价指标的选择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的本质;涵盖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规律,同时结合必要的专项调查和考证,定性、定量相结合,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和描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状况。

2.可比性原则,由于不同行业企业的经营方式、生产特点、开发内容等是不完全一样的,特别是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样,创新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单纯从评价指标的绝对数上看,有时往往是不可比的。但从相对数角度方面来观察,就消除了这些影响。考虑到各类企业间统计指标的差异,在具体指标选择上,必须赋予各类企业共同的指标内涵,统计口径和范围尽可能保持一致,以保证指标的可比性。

3.系统性原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其评价指标也应有系统性。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若干相互依存的部分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体系,企业技术创新效果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整体功能的体现。

4.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和指标的可度量性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否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缺乏实际意义。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量避免形成庞大的指标群或层次复杂的指标数,有些指标很难量化或没有可靠的数据来源,这些指标原则上不予考虑。做出的评价指标必须便于实际应用,是可以测量和量化的。

5.动态原则,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定不仅要分析过去与当前技术创新行为的业绩,还要对企业进行跟踪评价,研究其潜在的能力。

二、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1.指标体系研究的缺陷。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基于对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由于目前在理论上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理解,导致指标体系种类繁多而缺乏权威性和针对性现象并存;虽然对技术创新能力在时间因素和环境因素上做出了考虑,认为创新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滞后性,高新企业的创新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但是在指标体系的建立上却几乎没有涉及这两方面的因素。

2.从知识管理角度研究不足。技术创新如果是一种知识在企业内部流动并产生新知识的结果,那么这个流动过程的有效性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及其效果,但是,目前极少人从知识管理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展开研究。

3.动态研究不足。如果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动态模拟竞争环境、政策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条件下的企业创新行为及其创新投入产出的情况,以判断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是很有意义的。但目前的研究以静态评价居多,动态研究几乎未见。

三、指标体系的建立

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依靠新技术上的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能力;也就是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组合性概念,它从企业的多个侧面得到体现。本文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管理能力、创新资源投人能力、研发能力、营销能力和创新实现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所示。

本文综合考虑了数据的收集难度、指标体系繁杂程度等因素并经过相关分析剔出冗余因素,建立了操作性较强的指标体系,可以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篇2

关键词:《文化产业促进法》;政策; 基本原则

当今社会,文化作为一种资源,与经济渐成一体。国务院2009年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文化产业明确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2011年3月,国务院更是在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把发展文化产业列为一项重要内容。《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制定势在必行,其基本原则大致有以下四个:

1 扶持、引导原则

国家的扶持政策,对文化产业的发育和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2003年到2009年,我国陆续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的两个规定的通知》(【2003】105号)、《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文化部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这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激励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及其面临的困境,决定了文化产业必须要有政府引导。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使其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不能因其经济属性而单纯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其还应肩负以下两个责任:其一,传播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抵御不良文化的侵害,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其二,文化产业还必须防止外来文化的入侵,保证国家文化安全。这两个责任若只靠单纯的市场主体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依靠政府的引导和规范。“在1950年欧美国家制定的《佛罗伦萨协议》中,对文化专门设定了一条‘保留条款’,即允许各国不进口那些‘可能对本国文化产业发展构成损害的文化商品’。”可见,文化产业的发展少不了政府的引导。 回顾文化企业的发展历程,国内文化传媒企业普遍存在公司体制不清晰、经营规模小、优质资产少、商业模式单一、运营团队不稳定等不利因素,从而直接影响企业融资,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布局和做大做强。这些都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引导决定其发展方向,扶持决定其发展状况。

该原则的基本涵义为:在国家(各级人民政府)的主导下,全社会须从人力、物力、财力、制度上共同扶持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国家针对文化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一系列方式或手段,加以引导和规范,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使其健康发展。

服务原则

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政府在文化领域多以管理者的姿态出现。但是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发展,文化市场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市场准入将会随之扩大,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因此,转变政府职能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应从管理文化,到为文化服务,引导文化。如果继续用旧的管理模式来管理文化,文化市场必定会一片混乱。服务原则,对广大文化消费者,文化投资者和我国的经济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人才资源开发,培养社会服务体系、科学和技术共享服务体系、获取信息服务体系、融资服务体系、市场准入服务体系这几个服务体系的建设,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完善是至关重要的。

该原则的基本涵义为:以国家为主导,全社会须共同为文化产业及其创业人员提供各种必要的和及时的服务,并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这个基本原则要求政府建立以下几个服务体系:人才资源开发,培养社会服务体系、科学和技术共享服务体系、获取信息服务体系、融资服务体系、市场准入服务体系。

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逐渐繁荣壮大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调整,那么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法治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文化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才能维护文化市场秩序,才能便于国家更加合理的对文化经济进行宏观调整。而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比如文化垄断现象,也急需要法律进行规范。将文化发展的规范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坚持法治原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

该原则的基本涵义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对文化产业的规范和管理,须严格依照现行法律的规范进行,而不得与之相悖,没有相关法律规范的,则依相关政策规定。

文化创新原则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结果,中国的文化创新能力居全球第27位,落后于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创新思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发展的源泉。我国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很多文化产品原创性不足,并且缺乏一批体现中国时代特色的文化创新品牌,加之文化观念保守,缺乏创新型的智能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些都是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而文化的创新离不开人的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因此要坚持文化创新原则,着力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创业,有利于吸收和积聚人才进行文化生产服务的精神氛围,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将高科技融入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

该原则的基本涵义为:国家通过制定政策和提供服务,培养创新人才,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和推动广大文化工作者、投资者按照市场的需求,开发新产品,将高新技术融入文化产业,鼓励和推动文化创新。

参考文献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篇3

关键词:创业会计;假设会计;基本原则

一、 引言

本文以传统会计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当前的创业背景,着重对面临挑战最大的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以及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二、 传统会计假设及基本原则面临挑战的研究回顾

会计基本假设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会计基本假设基于发展相对稳定的工业经济时代背景,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环境的变化,需要不断修正、注入新的内涵。许多学者认为,在信息经济时代传统会计假设面临新的挑战。表1是从“中国知识网”检索篇名中出现“会计假设”的文献中,挑选出12篇文献,总结传统会计假设面临的挑战,详见表1。

建立在会计基本假设基础上的会计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及时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配比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惯性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共13个原则。许多学者认为,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新时代,传统的会计基本原则面临新的挑战。如历史成本原则难以对金融衍生工具这种新出现的资产进行准确计量;权责发生制原则只能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确认,而难以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反映与投资决策者密切相关的预测信息;随着企业经营方式及资产构成越来越个性化,要求企业统一会计方法和政策的可比性原则不利于客观、准确地披露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

通过对传统会计假设及基本原则面临挑战的研究回顾,可以发现学者们很少从创业的角度对传统会计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在创业热潮的推动下,创业企业数量增加,具有高风险性、寿命周期短暂的特点,与传统会计假设及基本原则的工业时代经济背景特点即相对平稳形成矛盾。因此,从创业角度,对传统会计假设及基本原则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研究,对创业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 创业视角下传统会计假设面临的挑战

1. 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活动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规定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将会计核算限制在一个经营或经济上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单位之内,从理论上限定了会计系统的空间范围。

许多创业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明显的区分,投资者与经营者往往是同一个人。在传统的工业时代,会计主体的划分很明确,会计核算范围明晰,一般表现为核算独立的企业。而如今,创业企业多为民营企业,独立性较差。这类创业企业中,有的是朋友、同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伙企业,有的从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大多数规模小、资金少,企业财产与个人财产的概念很模糊并且经常互相使用。比如属于投资个人的开支和收入,当做企业的开支和收入入账;或者属于企业的资产和债务,由个人占用和偿还,却没有在财务报表中得到披露。创业企业会计主体划分模糊,可能导致创业者无法把握企业的资金去向及财务状况,影响创业者做出明确的决策;或者导致会计主体假定的误用,不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与经营信息。

创业企业财务管理距离规范管理仍存在一定差距,有些经济业务无法入账。创业企业多处于发展初期,资金需求量大,而由于成本、收益和风险不对称,银行等金融机构更愿意贷款给大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创业企业不得不以高于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通过民间贷款获得企业发展资金。《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规定,向企业第三方借款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因此,利息支出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加重企业当年的税负,这对于急缺资金的创业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会计核算主体不明确,无法对所有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影响企业的利润,可能会导致企业税负加重,不利于创业企业的生存发展。

2. 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就是假定会计主体会按照既定的目标一直经营下去,不存在破产和经营的情况。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对会计主体的持续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长度适当、间隔相等的时间片段。 会计分期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反映了在工业时代企业生存发展较为平稳的状态。而创业企业具有高风险性,企业发展不稳定,随时有失败或者破产的可能性。因此,在创业企业中,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面临了挑战,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上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也面临了挑战。

现行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其实际寿命不符。目前,我国税法中只有电脑等电子设备折旧年限是3年,其他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5年、10年或20年不等。我国创业企业失败率高达70%以上,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可能性高,加上设备更新速度加快,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其实际寿命往往不符。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分为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虽然准则规定可以使用加速折旧法,但是加速折旧法的使用条件比较严格,需要经过层层审批,能够使用加速折旧法的情况不多。然而,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对创业企业有许多好处。一是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具有前期多、后期少的特点,如果考虑时间价值,加速折旧法相当于推迟企业的纳税时间或向政府借了一笔无息贷款,可以看成是一种变现的税收优惠,减轻创业企业的税收负担。二是加速折旧法比直线法更容易收回固定资产的投资成本,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成本补偿,减少和降低由于固定资产提前报废以及设备更新速度加快所带来的风险,减少企业的损失。

四、 创业视角下传统会计基本原则面临的挑战

1. 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实际入账价值。历史成本原则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以稳定的物价为前提。准则规定,在自创无形资产过程中,研究阶段的支出费用化;在开发阶段,满足特定的条件后可支出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进行确认。

准则中对于研究开发过程中费用化与资本化的时间点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容易造成自创无形资产支出费用化、资本化混乱。自创无形资产过程中,研究和开发是两个紧密相连、前后相接的阶段,是不可分割的,人为地将两个阶段划分开的做法缺乏合理性;而且,研究阶段、开发阶段不是仅靠会计人员就可以划分的,需要研发部门等的配合、帮助,因此对于支出费用化、资本化的时间点就更不容易把握了。研究开发支出的费用化、资本化的时间点界定不明确,增加了创业企业规范化会计核算的操作难度。

无形资产的增值可能性和增值空间很大,在历史成本原则下,自创无形资产入账价值远小于其实际价值。研究开发过程中,传统会计方法只对开发阶段中满足资本化时点后的支出资本化,不能反映其全部历史成本,这种方法本身就不完整;另外,历史成本下,没考虑到该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造成对自创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低估,每个期间对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减少,税前利润增加,企业税负额也因此增加。

2. 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对应,是根据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一项原则。也就是说只要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在本期内,无论款项是否已经支出或者收到,都要确认相关的费用与收入;反之,只要该项经济业务不发生在本期内,即使款项已经支出或者收到,都不确认相关的费用与收入 。权责发生制原则下企业利润与现金流背离,加大创业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权责发生只原则面临了挑战。

现金流对创业企业的生存、发展及其重要,而权责发生制最终确认的是利润而非现金流。从许多创业失败案例的分析来看,运营资金不足是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于创业企业,对现金流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现金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比实现利润更重要。权责发生制以应收应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而不考虑货币资金是否在本期收到或付出,因此一个在损益表上看起来良好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上可能因为没有相应的变现资金而陷入财务困难。权责发生制下,现金流量、资产流动性及企业财务弹性和未来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难以得到反映,而现金流是债权人判断企业偿债能力的一项标准,有可能直接影响创业企业的融资。

权责发生制可能造成创业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比如销售收入,当企业以赊销的方式销售产品时,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即使应收的账款实际并未收到,销售收入也是要确认的,当期的利润会增加,从税收的角度看,权责发生制下企业的流转税、所得税等税收额会增加;再比如管理费用,当企业一次性预付几年房屋租金时,企业必须将这些费用分期摊销,而不能一次性计入当年费用,这样不仅减少了企业的流动资金,考虑到时间价值又增加了企业整体的税收。因此权责发生制下,有些经济业务可能会加重创业企业的税收负担,加大财务风险。

五、 对策建议

1. 建立与创业企业相适应的制度,明确会计主体界限。创业企业财务管理距离规范管理仍存在一定差距,除了加强会计队伍质量建设,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外,还需要建立与创业企业适应的会计核算制度,帮助创业企业会计操作向规范性发展。同时,由于创业企业业务比较简单,建立创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时,应要充分考虑会计核算操作简单易行,会计报表要求以及会计科目的设立要尽量简化。

创业企业中,特别是私营性质的企业,其创业者与会计人员往往存在裙带、亲属关系,很多经营行为由创业者全权控制,会计人员失去了会计监督的作用。因此,在会计主体假设改革方面,应明确创业企业的会计主体划分界限,减少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明确区分的情况,明确会计核算主体,规范经济业务入账行为。

2. 缩短折旧年限,灵活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成本补偿,缩短折旧年限。在创业企业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经常大于其实际寿命,通过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可以增加每期计提的折旧额,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的收回,减少企业税前利润,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因此,对于大部分创业企业来说,缩短折旧年限对其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少数享有减免税收优惠待遇的创业企业,应延长折旧年限,准予其将固定资产折旧递延到减免税期满后,达到节税目的。

由于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发展情况都各不相同,国家应给与创业企业自由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权利,创业企业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对自己发展有益的折旧方法。对于经济效益比较好、不需要从外部吸收资金的创业企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提高设备更新速度。而对于在税收减免期、5年税前弥补亏损期间的企业,加速折旧法不能降低企业的整体税负,不适合采用加速折旧法;对于需要从外部吸收大量的资金的创业企业,加速折旧法会导致企业盈利少或者出现亏损,使投资者或者债权人认为企业的盈利水平差,不予以投资,企业会丧失发展壮大的机会;对于出现亏损的创业企业,由于暂时还无法承受加速折旧法带来的压力,应该采用直线法。因此创业企业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时候应要充分权衡利弊。

3. 明确研发支出费用化、资本化时间点界限,允许对费用化支出追溯调整。在自创无形资产过程中,会计人员无法自行准确将研究、开发阶段划分,需要科研人员的配合,而对于支出费用化、资本化的时间点的把握就更困难了。因此准则应该在创业企业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化时间点的划分上给与明确规定,减小创业企业对研发支出的确认难度。

自创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问题不仅存在于我国,在国际上也如此。对于自创无形资产,如果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会造成无形资产无法得到确认,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如果研发支出全部资本化,会造成无法确认费用,企业税收增加。对于创业企业这一群体,为了既能鼓励其技术创新,又不加重其税收负担,应该在其研发支出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待研究开发成功后,将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支出追溯调整为成本,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4. 采用二元会计计量和报告模式,建立计量属性的专用“频道”。没有一种会计计量方法是完美的,都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情况,用一种会计计量属性完全取代另一种会计计量属性是不可取的。无论是对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历史成本原则和公允价值原则还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收付实现制原则,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按照它们的特征和适用范围,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进行计量,单一或者结合试用;或者为了减小对计量属性的主观判断性,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生成不同的会计财务报告,投资者根据自己对不同类型信息的需要参考不同的会计财务报告,提高会计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在多元信息系统中建立计量属性的专用“频道”。比如建立创业企业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专用“频道”。权责发生制衡量企业的盈利水平,是我国企业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收付实现制则是衡量企业的盈利质量,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对创业企业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创业企业中,应该在不同的会计信息系统,根据以权责发生制为主、收付实现制为辅的原则,在现货交易等情况下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在赊销和分期销售等情况下可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灵活使用不同的核算原则,既能保证创业企业的盈利水平能够如实反映,也能保证企业盈利质量及现金流量的真实性,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全面、准确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罗博特・D・希斯瑞克. 创业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 余珍.会计学原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3. 薛玉莲.会计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4. 任永平.基础会计学.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0.

5. 黄越.会计学.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6.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8. 杨毅.权责发生制与中小企业现金流断流问题探讨.商情,2011,(9).

重点项目:吉林省科技计划项目“吉林省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研究”(项目号:20130420008FG)。

作者简介:于旭,吉林大学管理学博士,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冰,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洪美玲,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篇4

[关键词]创新TRIZ生产管理系统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涉及到工程领域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TRIZ理论作为工程领域解决创新问题的最有力的方法,目前已扩展非工程领域创新研究中,本文主要针对生产经营管理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TRIZ理论方法

在TRIZ之父Altshuller的领导下,TRIZ研究团体分析了近250万件高水平的发明专利,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后,建立起由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TRIZ理论体系。

1.TRIZ体系结构

TRIZ提供了发现、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设计人员避免解决问题过程中繁琐的试凑工作。TRIZ方法论包含分析工具和基于知识的工具。

(1)TRIZ分析工具。分析工具包含物质-场分析、ARIZ算法、需求功能分析等,这些工具用于问题模型的建立、分析和转换。①物质-场分析:TRIZ将所有的功能都分解为两种物质及一种场,产品是功能的一种实现,可用物质-场分析产品的功能。物质S1可以是被控粒子、材料、物体或过程,物质S2是控制S1的工具或物体,场F是用于S1与S2之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如机械能、液压能、电磁能等。②ARIZ算法:ARIZ称为发明问题解决算法,是发明问题解决的完整算法,该算法采用一套逻辑过程逐步将初始问题程式化。③功能分析:从完成功能的角度分析系统、子系统、部件,设计中的重要突破、成本或复杂程度的降低往往是功能分析的结果。

(2)基于知识的工具。基于知识的工具包含40条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和效应数据库。①40条发明原理:用于找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每一种解决方案都是一个建议,应用该建议可以使系统产生特定的变化以消除技术冲突。②76个标准解:用于解决基于技术系统进化模式的标准问题。按照目标这些标准解被分为五类,分类中解的顺序反映出技术系统的进化方向。③效应知识库:库是TRIZ中最容易使用的一种工具。运用库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几何效应可以使解决方案更理想和简单地实现。

2.TRIZ解决问题流程

应用TRIZ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对给定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存在冲突则应用原理去解决;如果问题明确但不知道如何解决,则应用效应去解决;第三种选择是对待创新的技术系统进行进化过程的预测;最后是评价,确定是否满足求。如果满足要求,则进行后序的设计工作;反之,要对问题进行重新分析。

二、TRIZ的应用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基于TRIZ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工程领域到政治、生产管理、组织结构、教育等非工程领域,无不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1.TRIZ在企业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

在参考工程领域的创新问题求解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提出的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应用TRIZ是完全可行的。近几年来,有些学者通过对TRIZ方法及工具的局部修改后,应用在管理领域上。Mann&Domb把40个创新原理引入到商业活动中,就每个创新原理提出相应的商业原则,建议当企业面临类似的问题时可以利用此40个创新原理作为解决的对策。Ruchti&Livotov利用TRIZ系统化的思考模式和解决问题过程,提出12条双向原则作为解决商业与组织管理问题的参考。

2.TRIZ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创新中的不足

应用TRIZ理论解决企业生产管理创新问题时,完全挪用工程领域的理论框架并不可取,解题工具仅仅利用40个创新原理和冲突矩阵使用面太窄。TRIZ直接用于生产管理领域创新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结构失效、问题分析方法单一、解题工具不足、算法不能适应生产管理领域创新问题、操作性差等。

3.TRIZ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改进建议

(1)根据TRIZ的思想和基本哲理,结合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特点,构建面向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TRIZ理论体系;(2)针对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在39个通用工程参数的基础上进行增减,确定生产经营管理参数,进而构建一个新的生产经营管理冲突矩阵,并且修改40个创新原理,作为改善的策略。充分运用物质─场模型功能描述的特点和76个标准解,拓宽解题工具。(3)把质量功能布置(QFD)、六西格玛设计(DFSS)、约束理论(TOC)、田口方法等方法与TRIZ进行结合,以改进TRIZ分析生产管理领域创新问题方法单一的缺陷。(4)进一步细化生产管理领域的问题描述,逐步做到以定量分析为主,提高可操作性。三、结论

本文介绍了TRIZ基本理论和主要工具,探讨了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针对其在解决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应用改进建议。我们相信随着TRIZ理论的发展,其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操作性会愈来愈强,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成为解决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Mann&Domb,“SystematicWin-WinProblemSolvingInABusinessEnvironment”,TheTRIZJournal,triz-.,2002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篇5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结合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从以下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是科技进步、知识转化、智力开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其产品中知识含量高度密集, 其经营运行和生产要素组合中,掌握科技知识的专业人员和研究开发投入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体现企业的技术创新效应,要遵循导向性原则。

2.少而精原则。评价指标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关键在于对特定分析目标具有明确的含义,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能满足特定的目的和分析研究方法的需要。评价基点应定位于绩效比较,选择少数重要的影响因素作综合分析。

3.实用性原则。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得到应用,这就要求建立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即遵循实用性原则。因此,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尽量避免形成庞大的指标群体或层次复杂的指标数,指标的数据要便于采集,计算方法要科学合理,评价过程要简单,利于掌握和操作。

4.动静结合原则。评价指标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能够比较敏感的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既要体现当前技术创新的实际水平,也要能够预测技术创新潜力。

5.联系性原则。各个指标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其中,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相结合,可使指标体系有效地展示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潜力。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根据上述原则及企业发展的特点,企业技术创新指标体系的内容结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从投入(X1)、产出(X2)、效益(X3)、环境(X4)四个方面设四个一级指标;第二层次是在一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立23个二级指标,其框架结构及指标内容见下表。

1.投入指标,主要反映其潜在的技术创新能力,包括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投入。本指标下设7个二级指标,其中X11和X12用于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人力资源的投入情况,一方面反映其拥有的技术创新人员在该地区的比重,另一方面反映专门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在该企业的比重,是投入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X13用于研究与开发设备的技术水平可以用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表示;X14用全年研究开发经费投入额与平均技术人员数量对比计算;X15计算公式为R&D投入经费/销售收入,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指标值越大表明技术创新经费投入的强度越大;X16包括用于技术创新方面信息搜集和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反映了技术创新过程中对于信息资源的重视程度;X17用报告期技术创新经费投入额与基期对比(也可以逐年对比计算环比发展速度),反映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发展能力。

2.产出指标,反映各种要素组合产出的实际成效,是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本指标下设6个二级指标,其中X21反映技术开发成果的实际拥有量及在全国所占的比重;X22反映企业创新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X23主要研究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用当年研究开发成果中已经投入生产的成果所占比重表示);X24反映技术开发的速度,开发的速度越快,产品的更新速度越快,更新周期越短;X25反映科技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用创新频数(年内创新产品数)、千人创新数量(创新频数/科技人员数)两个指标进行反映;X26用本年度的创造发明和申请的专利数量与上年度对比计算。

3.效益指标,主要是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终应体现于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上,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上,同时也体现于企业经营效率、回报水平、带动效应和成果转化上。本指标下共设置6个二级指标,其中X31用一段时间内投放市场的创新产品数量与该段时间内投放市场的总产品数目对比;比重越大,则表明技术创新的能力越强;X32反映新产品对于收益的贡献;X33用一段时间研究开发的新产品所能达到商业成功的比率(研究开发的新产品中已经投入商品生产并获得成功的数量表示);X34反映了技术创新活动对经济的贡献率;X35反映新产品进入市场并占有市场为企业获得的效益;X36可以用投资报酬率反映,该指标是用来计算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但由于技术创新投资也具有投资数额大,期限长的特点,因此,计算该项指标以评价其投资效果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4.环境指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外部环境也对技术创新活动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对此,专门设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指标体系。环境指国家和地区在科研资金的投入、税收、信贷、风险资金等政策上给予企业发展的优惠条件和导向,下设4个二级指标,其中X41主要反映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X42反映企业技术创新对外单位的依托程度(拥有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基地数);X43财政投入主要反映政府部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情况;信贷投入则反映金融部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及其对该项活动的支持力度;X44政策优惠指数反映了国家和地区在税收等政策上给予企业发展的优惠条件。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方法是指运用多个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或简称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的过程不是逐个指标顺次完成的,而是通过一些特殊方法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同时完成的;在综合评价过程中,一般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评价结果不再是具有具体含义的统计指标,而是以指数或分值表示被评价对象“综合状况”的排序。

综合评价法的步骤:(1)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综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 (2)收集数据,并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据进行同度量处理。 (3)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数,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4)对经过处理后的指标再进行汇总,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价分值。 (5)根据评价指数或分值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排序,并由此得出结论。

鉴于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所选择的各个指标的实测变量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结构较复杂,故采用两层次主成份分析法。首先将上述有较强相关性的实测变量转换成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重新整合存在于各实测变量中的各类信息,即保证了分析的全面客观性,又克服了信息交叉重叠;其次用综合评价函数生成各层的评估指数;最后,对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数进行排序分析。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篇6

一、目前常见的会计处理

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收到的创新基金的账务处理五花八门,有的将收到的科技创新基金计入“专项应付款”,同时,把发生的科技创新相关费用包括购置固定资产费用直接冲销科技创新基金,结果使科研扶持项目的研发费用及国家专项拨款的实质未在企业账表上正确反映,没有真实反映会计事项;有的将创新基金计入“专项应付款”,不管是购置固定资产还是科研费用,均计入管理费用,待验收后创新基金全部冲销管理费用,未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购置,影响企业损益及净资产的正确核算;有的企业将收到创新基金直接作为国家拨款,计入资本公积;有的企业将收到创新基金拨款直接计入当期收入。WWW.133229.cOm没有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创新基金使用效果经济指标的评审结果。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确认与计量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对政府补助的定义为:“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因此,上述对企业以拨款资助形式、贷款贴息形式发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属典型的政府补助项目,应按照第16号政府补助准则确认与计量;至于国家投入资本金形式的扶持方式,则是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资金的方式,按照一般投资准则确认与计量。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一般实行合同化管理,按照立项申报的项目核算管理,项目主管部门要进行项目的立项和验收管理,对不符合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该补助资金或基金使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项目主管部门有权做出撤销或更改补助金额,补助资金将予全部或部分收回。因此,对企业的拨款资助形式、贷款贴息形式的科研补助属于附条件的政府补助。

下面按照新会计准则分别探讨这三种形式创新基金的确认与计量。

1、拨款资助形式

拨款资助形式的创新基金一般含科技部的创新基金及地方配套基金。创新基金的管理部门在拨付基金前要与企业签订协议,要求创新基金使用在与指定的研发项目相关的固定资产购置费用,研发及中试费用,及与项目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并要求企业在项目执行期完成诸如销售收入、净利润、缴税、创汇等经济指标及相关技术指标,在项目执行期后,创新基金管理部门将组织专家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验收评审,若验收不合格,将收回基金。因此,拨款资助形式的创新基金是典型的附条件的政府补助。

按照第16号政府补助准则,对政府补助采用收益法确认与计量。当企业能够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所附的条件,并且能够收到政府补助时,可在账上确认该补助收入。

当企业取得的创新基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或直接取得国家无偿拨入的长期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时,即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则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取得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以外的政府补助,则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该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则计入当期损益;如果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则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当企业收到拨款,尚未确定是与资产相关的补助或与收益相关的补助,只能是一项暂收款,或理解为递延收益,按照实收金额,暂挂“专项应付款”;项目执行期间,企业用该基金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应计入“固定资产”;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计提折旧等,按照规定计入“管理费用”;期末,原用于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基金,按照使用寿命平均分配,转入“补贴收入”,而非转入“资本公积”;原用于研发费用的,直接转入“补贴收入”,而非抵消“管理费用”。

项目执行期后,经过项目验收合格,不作账务处理。“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期末余额反映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递延收益,在长期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每年平均摊销。

若项目验收不合格,需要缴回创新基金的,则“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有余额的,先冲减,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这样,在“专项应付款”的贷方可反映该创新基金的来源,借方可反映该创新基金形成资产逐年转入收益部分及未形成资产直接转入当期收益部分。创新基金的来龙去脉在会计核算上很清楚。

另外,如果国家是以非货币性资产(如无偿拨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形式给予企业补助的,则要按照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如果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则以名义金额计量,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情况下,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贷款贴息方式

即国家对企业进行科研开发的贷款利息进行补贴,则收到时,计入“专项应付款”;期末,按照当期贷款利息部分,转入补贴收入,而非抵销所发生的“财务费用”;若该项利息费用计入相关购建资产的成本,也是转入补贴收入,而非冲减相关购建资产的成本。

这样,企业的会计账表上可真实反映企业研发支出的实际成本费用或购建研发设备的实际价值。按照资产负债观,政府补助会引起当期净资产的净增长额,但又不是直接来自股东的资源(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符合收益的确认原则,因此,把政府补助作为扶持企业已发生的科研费用的补贴,直接确认或分期确认为企业的收益,与相关费用或损失相配比,符合会计核算的配比性原则。

3、资本金投入

国家以资本金投入方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补助,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其他资本的投入,数额一般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20%,原则上可以依法转让,或者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在规定期限内依法收回投资。

若国家以投入资本金的方式进行补助,则不是“政府补助准则”规定的事项,不按照该准则处理,而按照一般投资准则处理,企业在收到资本金投入时,计入“实收资本”。

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经济指标评审结果的影响

创新基金项目合同签订的经济指标,往往包括执行期企业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税收、净利润、创汇等,项目验收评审,根据的是企业实际完成的经济指标与合同指标进行对比与评价,而企业实际完成的经济指标又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的专项审计报告认定,如果专项审计报告对企业关于创新基金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没有统一的口径,而是就企业提供的数据确认,则对评审结果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评审结果是不准确的,对企业也是不公平的。

采用何种账务处理方法是正确的,首先应明确创新基金是否计入企业的应完成的经济指标,含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净利润、税收指标等。创新基金的目的在于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对项目执行结果评价的经济指标应该是该基金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实际结果,应该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的结果评定,创新基金计入补贴收入而不计入销售收入,影响企业净利润及所得税指标,同时影响资产总额指标,但不影响流转税与创汇指标。

以下对此问题举例说明:

例:某科技型小企业原有资产总额为100万元,负债50万元,所有者权益50万元,a项目得到科技创新基金40万元,其中,用于购置固定资产15万元(使用年限5年),用于研发费用25万元,企业自有资金投入研发费用30万元。项目执行期应达到的经济指标为:资产总额150万元,销售收入50万元,税收7万元,净利润10万元。该项目执行期的实际销售收入为35万元,税收6万元。

则按照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资产与净利润的确认结果不一样:

1、按照新准则(16号)确认与计量的结果:

科技创新基金40万元的投入,形成固定资产15万元,折旧3万,则固定资产净额12万元,专项应付款12万元,补贴收入28万元,管理费用28万元(研发费用25万元,折旧3万元)。

项目运行结果:

企业增加资产1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2万;货币资金5万元〕,增加负债12万元(专项应付款余额),净利润为5万元(35+28-55-3,不考虑所得税因素),即增加净资产5万元。验收时,企业资产总额为117万元,完成合同78%;销售收入35万元,完成合同70%;净利润5万元,完成合同50%;税收6万元,完成合同86%;负债62万元,净资产55万元。

这种核算结果真实反映企业销售收入及补贴收入,反映实际研发费用的支出,而政府补助部分则作为投入研发费用及新增折旧部分的弥补,增加企业的净利润。

2、几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结果(设销售收入35万元,税收6万元不变):

(1)如果将固定资产购置也计入研发费用,而将研发费用40万元在发生时即直接冲减专项应付款-创新基金,则结果是净利润为20万元〔35-(55-40)〕,完成合同200%;资产为120万元,完成合同80%;负债50万元,净资产70万元。

(2)如果将创新基金40万元直接计入当期收入(补贴收入),则企业净利润为20万元(35+40-55),完成合同200%;资产为120万元,完成合同80%;负债为50万元,净资产为70万元(与(1)结果一样)。

(3)如果将15万元购置仪器设备计入固定资产,提折旧3万元,将该部分创新基金15万元转入资本公积,而将研发费用25万元在发生时即直接冲减专项应付款-创新基金,则结果是净利润为2万元〔35-(55-25)-3〕,完成合同20%;资产为114万元,完成合同76%,负债为50万元,净资产为64万元。

(4)如果将创新基金40万元直接转入资本公积,未形成固定资产,则企业净利润为-20万元〔35-55〕;资产为120万元,完成合同80%;负债为50万元,净资产为70万元。

(5)如果将创新基金40万元挂账“专项应付款”未处理,将15万元购置仪器设备计入固定资产,提折旧3万元,研发费用25万元计入管理费用,则企业净利润为-23万元〔35-55-3〕;资产为117万元,完成合同78%;负债为90万元,净资产为27万元。

可见,对该创新基金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结果的反映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对企业项目执行结果的验收评价也是大不一样的,不统一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指标评价就失去可比性,变得毫无意义。

四、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核算及使用效果预测的建议

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进行会计核算,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对项目的专项审计报告应按照正确的口径确认,才能使核算结果具有可比性,才能使验收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篇7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实行创新教育。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的营销人才。但目前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中关于创新教育方面仍存在着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

一、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

目前部分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或为了晋升职称,或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性质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究其原因在于对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一些学生也盲目地认为教师讲什么,考试就考什么,考试及格万事大吉,学生的主要精力在于记忆和模仿。

2.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础。然而一些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存在着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问题。这样的课程体系设计无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实践途径。

3.教学手段、方法相对落后

目前有些院校主要的教学手段仍是“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国内营销教学重点大多放在理论上,基本上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一味追求传授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学生自主支配时间过少,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不够。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缺乏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目前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而言,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基本以教师命题考试为主,考试方法大多采用笔试,缺乏科学性。这将会形成学生单纯以背诵现有知识为特征的学习模式,学生运用知识、实践操作、探索创新的能力基本被。

5.师资队伍缺乏

一些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理论比较熟悉,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由于自身缺乏实践,在教学中很难把理论和实践进行巧妙的结介,往往会导致所带出的学生理论上头头是道,行动起来却步履艰难,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实施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的对策

1.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

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这是一切行动的基础。要明确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课程设置、授课方式、评价体系等要素科学结合起来。要树立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一次教育终身受用转变为终身教育、重理论转变为重技能教育的理念,打破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在知识继承与积累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格完整和个性独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使经过塑造的学生,能从固有的知识结构中,经过整合转化进而能自发或自觉地从事创新活动。

2.确立适合市场营销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设置

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相应的理论基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掌握通识必修课、选修课的内容之外,还应掌握营销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知识等。

(1)营销专业知识。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模块(必修)中的《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商务沟通》《商品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广告学》《营销策划》《推销学》等多门课程上。

(2)相关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模块(选修)上,涉及到会计学、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专业骨干课程,具体有《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计量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上。此外,还应选修与今后工作所属行业的一些行业基础知识。

(3)人文知识。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模块中(选修)的课程上,如《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美学原理》《宗教学原理》《伦理学》《书法》《食品营养学》等课程。

3.构建合理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合理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一个中心、二个主体、三个层次、四个原则”的要求。

“一个中心”就是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中心。

“二个主体”是指对学生实施实践和创新教育的第一个主体是学生所在学校的任课教师,第二个主体是实习单位的实习指导教师。

“三个层次”包括认知实践层次、专项实践层次、综合实践层次。认知实践层次包括入学教育、社会调查、普通劳动等内容;专项实践层次包括针对各门课程的实践环节或其他专项环节,如针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的课程实习及针对“学年论文”等进行的专项实习;“综合性实践层次”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全部知识进行的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项目实习。

“四个原则”是指在实习方案设计及实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四点原则,即目标性原则、层次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4.改革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积极推广讨论式、辩论式、研究式、启发式教学方式,变“教师”为“导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多传授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对问题的过程多作分析,少下或不下定性的结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不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处理,更不要不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通过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使学生从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从个体学习向协作学习转变;从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

5.完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考试方式

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做到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闭卷考核与多元化考核相结合。考试的方式除了最常采用的试卷考试即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专题报告、课程论文、角色扮演等多种考试方式。在考试内容方面,要着眼于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知识的迁移和创新等能力。

6.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鼓励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科研团队,提高教师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水平。同时要求专业教师切实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民主的精神对待学生,培育学生对其创新能力的自信和获得创新成就的勇气,交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汪秀婷,王松.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3):121-123.

创新创业基本原则篇8

关键词:产业链;自主创新系统;技术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4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2-69-02

一、技术自主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基于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是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链上现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基础。以提高产业链或企业竞争力为目标,以产业链上企业与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相关机构进行联合对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产成品的生成全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基于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的实质是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合作技术创新。按照产业链上横向和纵向企业之间技术创新的关系,又可以分为技术链合创新和技术竞合创新。

技术链合创新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上中游企业,即在整个产品链的原材料创新、零部件创新和产品创新阶段。假如我们把原材料创新、零部件创新和产品创新看成是产业链内部小的上中下游企业,那么技术链合创新,既可以是上游企业同中下游企业中的一个企业合作创新,也可以同时与中下游企业合作创新。这种技术链合创新主要以合作为主,能使产业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技术联系更加紧密,产品供应的依赖性更强,因此,产业链上技术链合创新具有经常性和长期性。

技术竞合创新贯穿于产业链上的每个阶段。集中于每个阶段的同类产品企业之间。表面上。产业链上生产同类产品各个企业之间存在争夺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上。如果同类产品企业之间过度竞争。只会两败俱伤。但由于各方势力的有限性以及为了共同排挤其他和潜在的同类企业,为此在一些共同难以克服的问题上就必须进行合作。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叫做竞合。技术竞合创新就是为了应付共同的技术问题,而使同类企业组织在一起的技术创新。这种组织方式,可以是产业链上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中的强强联合、弱弱联合和强弱联合中的一种。产业链技术竞合创新就是为了解决共同的技术难题。然后再进行技术创新成果的瓜分,主要以竞争为主,因此产业链上技术竞合创新具有不稳定性和短暂性。

根据以上对基于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概念的分析,无论是横向技术链合创新还是纵向竟合创新。都可以将技术合作创新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1)以技术研究开发(R&D)活动为主且集中在新兴技术或高新技术中。新兴技术或高新技术具有更新换代快、竞争激烈、研究开发费用大、未来市场的不稳定性等特点,所以需要大量的合作创新。(2)合作各方共同参与和投入、共同承担风险和共享成果。(3)合作的目标明确并有规定的合作期限及合作规则。(4)合作方式多样化。有合同创新、项目合伙、基地合作和研究公司合作等。这些合作方式既可以采用正式形式,也可以采用非正式形式。(5)合作主体的不单一性。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主要以企业为主。但有时可能涉及到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

二、基于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的内容

共性技术创新。对产业链上共性技术创新的一般看法是,在产业链上已经或未来可能被广泛采用。其创新成果能对一条产业链或多条产业链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创新。共性技术创新按其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程度可以分为:基础性共性技术创新。是指在同一产业链中。对产品进行统一标准技术锁定的创新,主要用于产品的测量、测试和检验。它为产业链上企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它是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创新,特别是能够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如对产业链上工艺过程的全面改进:一般共性技术创新。是指除以上两种共性技术创新的共性技术创新。由此可知,共性技术创新对产业链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由于共性技术创新本身特点是处于竞争前阶段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所以产业链上单个企业不愿意或很少投资于这一领域,需要产业链上所有企业和国家各个研究部门进行合作创新。

核心技术创新。核心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技术核心创新,是指在共性技术的基础上确定技术路线的情况下进行产品生产的技术选择中的关键部分,完成这个过程的技术和工艺创新,就是核心技术创新;二是设计核心创新,是指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形成独特风格。核心技术创新具有不可复制性和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代价高等特点。核心技术创新可以加强企业现有市场的技术优势,同时还可以打开多种不同类型产品潜在市场大门的技术,所以。它不仅关系到所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关系到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技术创新。产业链上的关键技术创新是指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重大的商业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对提升产业链所在地区、产业链、产业链上企业的经济竞争力、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都有巨大带动作用的一族技术创新或技术群创新。可知,关键技术创新定义是从技术创新对产业链所在地区、产业链和产业链上企业技术水平的重要程度进行定义的,因此关键技术创新的选择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准则,其原则主要有创新原则、战略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前瞻原则:准则主要有加强产业链上企业的技术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以及产业链所在地区技术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关键技术按照这种原则和准则进行创新。能够减少失误。降低市场风险,为产业链上技术升级提供保障。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共性技术创新是核心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的基础,核心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在大部分上是不一致的,但有时是指同一项技术创新,即有可能重合。随着技术进步,原先的核心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有可能变成共性技术创新。因此。三者之间不是完全独立分开的。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且相互影响。

三、基于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的类型

合作主导型。合作主导型就是技术合作创新企业之间保持着高度合作。低度竞争,合作企业之间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关系。这种稳定的关系,要求合作各方战略目标具有极大的兼容性、资源具有互补性和市场重合性较低。目标的兼容性是企业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主导的基础:资源的互补性促使产业链上企业之间为了寻求各自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即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因此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这是合作主导的推动力;低市场重合度是指最终产品不同,相似度很小,市场竞争低。这可以避免因为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争夺相同市场和共同客户而发生激烈竞争,能够大大减少合作企业之间相互激烈竞争的可能性,这是合作主导的根本原因。本文产业链上横向企业之间主要以产品供应为主,市场重合度低,关联性大,由此可知技术链合创新肯定是合作主导型。

竞争主导型。竞争主导型就是技术合作创新企业之间保持着高度竞争,低度合作,或者说处于对抗性竞争。合作企业之间是一种极为不稳定的关系。这种类型一般

会出现在产品、市场和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很高相似性的合作企业之间。资源的相似性无法使合作企业之间实现优势资源充分互补,同时又由于产品和市场的相似性,促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这种高度相似性。使得企业之间的合作愿望大大降低。虽然说合作各方存在着相互冲突的利益,以及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合作都是有限的。但企业之间所存在的合作,主要是因为同类企业对现有技术市场和资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分布,对扩展和开发新的技术市场与资源进行共同研究,这能够尽量避免和加剧恶性竞争,同时积极开拓新的技术合作空间。加强合作力度。这种竞争主导型主要出现在产业链上纵向同类企业之间技术竞合创新。

对等关系型。对等关系型是指在进行技术合作创新企业之间保持着高度合作和高度竞争或者保持着低度合作和低度竞争,合作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不太稳定的关系。产业链上保持高度合作、高度竞争主要是指产业链上横向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品,同时上游企业也进行下游企业相同的产品的加工,这样。它们既需要在共性技术上合作创新。同时在销售市场又存在高度竞争。而对于纵向企业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更加明显。特别是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技术创新:产业链上保持低度合作和低度竞争主要是指产业链上横向上游和下游之间技术联系比较松散,且上游企业不生产下游企业的产品,这样,它们既不需要太多的合作意愿。也不会产生同类产品竞争。对于纵向上同类产品企业来说,企业之间本身就存在利益冲突,技术合作创新程度就低,同时对于那些达成协议来划分市场的企业来说。企业之间在短时期内不会进行高度竞争。因此,这种对等关系型无论是产业链上横向还是纵向企业都会出现。

参考文献:

[1]Autio E.Evaluation of RTD in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8,(02)

[2]李海婴等,构建三级四体系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J],中国科技论坛,2002,(06)

[3]吴贵生等,北京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缺陷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3,(03)

[4]任胜钢、关涛,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研究框架探讨,软科学,2006,(04)

[5]徐作圣等,国家创新系统与竞争力――台湾集成电路产业之实证,经济情势评论季刊,2000,(03)

[6]赵黎明、冷晓明,城市创新系统[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7]张治河,“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8]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分析范文 下一篇: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的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