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0 16:56:26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现代教育 本质特征 个体形式 非个体形式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教育影响社会的本质和发展。同时教育又被社会系统的本质特征所决定。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来源并适用传统社会,可称之为传统教育;而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适应现实社会。并表现出对未来社会的较大适应性,则称之为现代教育。对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划分是根源于社会特征本身的,研讨现代教育离不开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对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建构必须建立在对现代社会本质特征研究基础上。

归纳各阶段的社会本质特征,而要以一种符合教育问题研究逻辑的方法分析社会各阶段本质。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研究构建社会的构成要素,进而归纳总结社会本质。关于社会构成要素有很多研究。实际上多种划分方式的共存是必然的,根据不同学科的研究要求,应该对社会构成要素做不同维度的划分。本文借鉴查尔斯-霍顿-库利在《社会过程》一书中对社会构成要素的划分方法。将社会构成要素分为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两部分。这种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划分可以全面考察个人的存在形式及与外界的关系状态,可以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因此可以明确教育、人、现代社会三者相互作用的情况。

库利认为,个人是一种个体的生活形式;制度或群体是非个体的生活形式。由于许多生活形式不以个人为特点,它们根本无法被那些只对个人感兴趣的人理解和发现,因此对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区分具有实际的意义。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体现为:非个体形式是由个体形式构成的,但非个体的形式的历史不能等同于特定个人的生活历史;无论何时只要两个个体形式联合起米,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非个体形式,但新的非个体形式不能等同于原有两个个体形式的简单相加;个体形式的发展往往是很难被自我觉察的,并且这种发展无时无刻的受到非个体形式的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形式,包括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都在探索着另外的生活形式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促进因素,并做出最适宜的反应: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的发展既依赖于人们的远见卓识,也离不开无法预见的偶然性因素。

当然,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存在交叉重叠之处,因为二者都包含共同的生活。由于它们的组成要素是一样的,如果你从中抽走所有的个人,二者都将一无所剩,其他系统也会消失殆尽。

1、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社会特定的生活形式主要有——个人、政党、国家、教义、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其中个体形式主要是个人,非个体形式主要包括政党、国家、教义、体制、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等。不同的社会都存在着个体形式和非个体的形式,不论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存在这两种形式及两种形式的关系。但是在不同社会,它们的内容不同,本质内涵也不一致。以此来判断现代社会的特征,就可以在不同社会的共性基础上寻找到现代社会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预测出将来社会的基本走向。

农业社会是以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的增加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而工业社会则是以自然资源和资产的不断投入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社会则是以知识和信息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的起始时期基本可以判断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即从全世界的整体趋势来看,社会发展的动力基本来源于知识的增长。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出被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冲突。被动的合作是由于社会生产的要求,要求个体之间的共同劳作,互为协助,来完成生产的需要,个体的力量往往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而生产的成果与个人利益的直接关系很少:潜在的利益冲突则是由于社会生产需要的资源是具有排它性的、消耗性和稀缺性,因此也在生产的成果的占有上往往体现为潜在的冲突。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主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主动的合作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中,生产的产品往往以知识的形态存在。共同合作能够创造出对个体有利的产品,知识也与有形物质资源不同,具有共享性,不具有排他性。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为个体形式受制于非个体形式,个体形式的力量被彰显的程度很小,非个体形式的发展状态往往是与人性的需要背道而驰的。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个体形式被

[1] [2] 

最大程度的张扬,其作用和力量受到非个体形式的认同和肯定,而非个体形式也因个体形式的发展而有更良性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具体体现为:

个体与制度的关系。关系体现为民主与专制的不断制衡。而主体是强调民主。个体形式的发展要求必然强调民主平等的制度,以保证个体形式的最大程度的发展空间。

个体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得到快速的发展,更加依从于个体的智慧力量,而非个体的数量。

个体与文化的关系。个体充分占有文化资源,创建符合自己需要的世俗文化,也促进文化资源的最大程度的灵活、生动的发展。

因此,现代社会的特征可以被概括为:社会的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主动的寻求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为个体形式的作用被最大程度的突显。

、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要求教育做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变革。在教育目的上,要求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既具有群性的适应性,同时又具有强烈个性的人:并且需要培养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生存的能力。在教育内容上,以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目标,组织教育内容,要求与社会的真实发展状态密切相关,并给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在教育媒介上,在要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加要求符合受教育者真实学习需求的有针对性地使用有效媒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在教育性关系的基础上则增加了社会关系的要素,关系趋于平等,要求增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合作,相互学习补充。

因此,现代教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从个体形式发展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提高个体形式的适应、合作、共享、自主发展的能力为终极目标。从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符合个体形式的发展需要,实现受教育者作为个体形式对非个体形式的适应。并尽可能的凸现个体形式的作用和价值为终极目标。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2

关键词:现代教育 本质特征 个体形式 非个体形式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教育影响社会的本质和发展。同时教育又被社会系统的本质特征所决定。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来源并适用传统社会,可称之为传统教育;而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适应现实社会。并表现出对未来社会的较大适应性,则称之为现代教育。对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划分是根源于社会特征本身的,研讨现代教育离不开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对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建构必须建立在对现代社会本质特征研究基础上。

归纳各阶段的社会本质特征,而要以一种符合教育问题研究逻辑的方法分析社会各阶段本质。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研究构建社会的构成要素,进而归纳总结社会本质。关于社会构成要素有很多研究。实际上多种划分方式的共存是必然的,根据不同学科的研究要求,应该对社会构成要素做不同维度的划分。本文借鉴查尔斯-霍顿-库利在《社会过程》一书中对社会构成要素的划分方法。将社会构成要素分为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两部分。这种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划分可以全面考察个人的存在形式及与外界的关系状态,可以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因此可以明确教育、人、现代社会三者相互作用的情况。

库利认为,个人是一种个体的生活形式;制度或群体是非个体的生活形式。由于许多生活形式不以个人为特点,它们根本无法被那些只对个人感兴趣的人理解和发现,因此对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区分具有实际的意义。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体现为:非个体形式是由个体形式构成的,但非个体的形式的历史不能等同于特定个人的生活历史;无论何时只要两个个体形式联合起米,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非个体形式,但新的非个体形式不能等同于原有两个个体形式的简单相加;个体形式的发展往往是很难被自我觉察的,并且这种发展无时无刻的受到非个体形式的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形式,包括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都在探索着另外的生活形式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促进因素,并做出最适宜的反应: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的发展既依赖于人们的远见卓识,也离不开无法预见的偶然性因素。

当然,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存在交叉重叠之处,因为二者都包含共同的生活。由于它们的组成要素是一样的,如果你从中抽走所有的个人,二者都将一无所剩,其他系统也会消失殆尽。

1、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社会特定的生活形式主要有——个人、政党、国家、教义、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其中个体形式主要是个人,非个体形式主要包括政党、国家、教义、体制、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等。不同的社会都存在着个体形式和非个体的形式,不论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存在这两种形式及两种形式的关系。但是在不同社会,它们的内容不同,本质内涵也不一致。以此来判断现代社会的特征,就可以在不同社会的共性基础上寻找到现代社会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预测出将来社会的基本走向。

农业社会是以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的增加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而工业社会则是以自然资源和资产的不断投入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社会则是以知识和信息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的起始时期基本可以判断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即从全世界的整体趋势来看,社会发展的动力基本来源于知识的增长。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出被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冲突。被动的合作是由于社会生产的要求,要求个体之间的共同劳作,互为协助,来完成生产的需要,个体的力量往往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而生产的成果与个人利益的直接关系很少:潜在的利益冲突则是由于社会生产需要的资源是具有排它性的、消耗性和稀缺性,因此也在生产的成果的占有上往往体现为潜在的冲突。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主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主动的合作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中,生产的产品往往以知识的形态存在。共同合作能够创造出对个体有利的产品,知识也与有形物质资源不同,具有共享性,不具有排他性。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为个体形式受制于非个体形式,个体形式的力量被彰显的程度很小,非个体形式的发展状态往往是与人性的需要背道而驰的。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个体形式被

最大程度的张扬,其作用和力量受到非个体形式的认同和肯定,而非个体形式也因个体形式的发展而有更良性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具体体现为:

个体与制度的关系。关系体现为民主与专制的不断制衡。而主体是强调民主。个体形式的发展要求必然强调民主平等的制度,以保证个体形式的最大程度的发展空间。

个体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得到快速的发展,更加依从于个体的智慧力量,而非个体的数量。

个体与文化的关系。个体充分占有文化资源,创建符合自己需要的世俗文化,也促进文化资源的最大程度的灵活、生动的发展。

因此,现代社会的特征可以被概括为:社会的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主动的寻求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为个体形式的作用被最大程度的突显。

2、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要求教育做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变革。在教育目的上,要求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既具有群性的适应性,同时又具有强烈个性的人:并且需要培养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生存的能力。在教育内容上,以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目标,组织教育内容,要求与社会的真实发展状态密切相关,并给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在教育媒介上,在要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加要求符合受教育者真实学习需求的有针对性地使用有效媒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在教育性关系的基础上则增加了社会关系的要素,关系趋于平等,要求增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合作,相互学习补充。

因此,现代教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从个体形式发展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提高个体形式的适应、合作、共享、自主发展的能力为终极目标。从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符合个体形式的发展需要,实现受教育者作为个体形式对非个体形式的适应。并尽可能的凸现个体形式的作用和价值为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04.

[2]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17-20、245.

[3]包智明,论社会结构及其构成要素[j],社会科学辑刊,2006,(1).

[4]查尔斯·霍顿·库利著洪小良等译,社会过程[m],华夏出版社,2000.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3

教育国际化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自从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提出“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来,教育国际化就成为我国教育“面向世界”的发展举措。进入新世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我国教育国际化又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国际化正作为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策略得以实践和推进。教育国际化也正成为很多优质学校的发展战略,并在学校的办学实践中得以体现。但是,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学校对教育国际化本质和内涵认识的问题,表现出对教育国际化的片面理解和窄化落实。本文将以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为例,透视品牌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教育国际化:概念的厘清

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在学术界和教育实践领域有很多不同的认识。我们认为,教育国际化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立并实施具有国际互认标准,并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人为目标的教育实践过程。教育国际化主要体现了以下三方面特征:一是从教育背景角度看,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与实践趋势;二是从教育实践角度看,教育国际化是国际视野下的教育实践;三是从教育目标角度看,教育国际化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及国际理解能力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教育国际化是相对于教育本土化的教育实践范畴,主要体现为两个基本实践范畴:一是教育的过程范畴,它回答的是怎么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形成了以国际化标准办教育的教育实践过程;二是教育的目标范畴,它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形成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及国际理解能力的人为目标的教育。

基于这两个基本实践范畴,学校在具体的教育国际化实践中,表现为不同的教育国际化实践途径、方法和策略,主要表现为:开展国际学校间师生互访交流活动;建立国际间友好学校关系,开展长期教育交流活动;聘请外籍教师参与学校教学;引进或借鉴国外学校课程,丰富和优化本土课程;开设国际游学课程;建立国际间学校合作办学关系;招收国(境)外学生;参与开展国际教育组织的教育或研究项目;加入国际教育组织或机构成为其成员;参加国际教育组织的教育评价;借鉴国(境)外学校管理方式,实施学校组织变革等教育行为;输出本国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等。在教育国际化育人目标方面,主要表现为: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人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为实现学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了相关课程,开展了相关活动。

教育国际化不是去本土化。教育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教育国际化是在坚持教育本土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本土化教育。教育国际化是相对的,其脱离不了本土化教育的影子。因为教育是文化的载体之一,诞生于文化之中,因此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深刻影响着本民族和国家的教育,教育也始终遗传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表现出本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属性。教育国际化实质上是对那些诞生于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优秀的本土教育进行提炼凝聚,形成国际互认的教育理念、运行标准和育人目标,并进行跨国传播和实践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国际化是教育本土化高级阶段的表现,没有本土化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就没有教育国际化的逻辑起点和基础;同时教育国际化也促进本土教育的发展,使其成为优秀的本土教育,并进而进入教育国际化输出行列。教育国际化也是国家教育政策开放性的体现,没有国家开放的教育政策,教育国际化也无法实现。

教育国际化不等于国际教育。国际教育是教育国际化内容之一,往往是指以招收国际学生,为跨国流动人员子女服务的教育形式。国际教育是教育国际化特征表现较为丰富的教育实践,往往是教育国际化实践学习和效仿的模式之一。

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实践,是在政府的政策支持背景下发展的,体现了基础教育国际化服务的特征。从1956年接收外交部子弟学生入学,到1973年开始接收驻华使馆外交官子女入学,芳草地小学迈出了从本土教育向国际教育的发展步伐。近些年来,由于学校中兼有国际学生和本土学生,因此国际化的教育融合在这所学校体现的尤为明显。学校管理者敏锐地把握学校优势,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完善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逐步形成了教育国际化的学校发展战略,并通过这种战略实现了学校的快速发展,使学校成为一所有影响的品牌学校。

教育国际化: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史。一百年前,中国现代教育起源于对国外现代教育的学习和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基础,现代学校与班级授课制逐步成为国家的基本教育制度。新中国以来,从改造旧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开始,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中国的现代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成为时代特征。回顾中国现代教育的百年发展,几乎每一个阶段都具有教育国际化的特征。现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理念的国际化融合与发展,促进了教育实践的国际化借鉴与提升,现代教育是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教育国际化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成为促成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教育现代化最早也是邓小平在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的内容之一,是现代化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实践。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一是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实现教育自身发展的现代化。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目标范畴,是国家现代化人才观的发展和体现,其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是国家现代化的需要。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流动人才也大量来到中国,他们的子女自然需要在中国接受具有后国际化标准的教育服务。这些都是教育为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范畴。与此同时,教育自身发展的现代化则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过程范畴,主要包括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教育过程和生产力的现代化,以及教育制度的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的这些纬度都要参考国际教育发展的水平进行本土化的参照和融合,从而形成本土化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和教育生产力及教育过程体系,这个过程体现了教育国际化特征。

芳草地国际学校的教育发展过程正体现了借鉴国际学校教育理念,逐步形成以国际化为特征的现代化学校发展战略,实现“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的现代化国际学校育人目标。在此基础上,学校通过完善“芳草地国际化课程体系”,建立“芳草地教育集团运行标准”,实现学校的现代化发展和国际化模式。现代化管理和国际化标准成为“芳草教育”得以腾飞的动力源泉。

教育国际化:品牌学校的价值追求

当今世界,一所优秀的学校不仅应立足本土,还应能走向世界,实现跨国交流;一所优秀学校的毕业生,不仅能适应本土文化,还应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国际交往和国际理解能力。这就是品牌学校价值追求的一个部分。

所谓品牌学校,是指那些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办学目标及效果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并得到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优秀学校。这些学校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理念和办学模式,产生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伴随国家教育开放程度的提高,品牌学校会寻求与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并逐步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人作为育人目标的一部分,实现学校国际化的价值追求。品牌学校的这种追求是学校变革的需求,也是学校不断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和教育影响力的内在动力要求。

目前,品牌学校教育国际化实践主要采取了以下路径。在教育理念上,引进和借鉴国际优秀教育理念,优化学校办学理念。如近些年来,多元智能、国际理解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教育理论被很多学校接受和采纳,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一部分。在管理模式上,借鉴多元的学校管理模式,优化学校管理,提高实效性。如有的学校引进了道尔顿制、单元制等学生组织管理模式,有的学校借鉴校区管理模式形成了集团化办学模式,有的学校借鉴学习型组织管理理念,形成了学习化学校管理模式。在育人模式方面,体现了品牌学校教育国际化的主流追求。如有的学校开设了外教教学课程,有的学校开展了国际游学项目;有的学校建立了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有的学校开设国际课程班或项目班等。在教师发展方面,品牌学校注重引进国际教师专业标准开展教师培训,有的地区和学校则联合国外教育培训机构,共同实施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实施国际化教育能力。在教育评价方面,有些学校和地区引进和借鉴国际组织教育评价标准开展教育评价。品牌学校的国际化教育路径,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和指导下进行的,体现了教育国际化的规范性。

芳草地国际学校作为一所品牌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划体现了国际化的价值追求。在育人模式方面,学校注重了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逐步实现了国际课程和本土课程的融合融通,形成了中外融合、东西合璧的中国特色小学国际教育课程体系。在管理模式方面,基于学校一校多址的办学现状,学校借鉴了国际学校教育集团管理的模式和国外校区制管理形式,建立了“芳草教育”集团管理模式,通过育标准和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管理的集约化效果。在育人目标上,学校注重培养学生既具有本土化的中国情怀,又具有国际化的国际视野,形成开放包容、和谐共进的育人目标。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4

【关键词】高职学生;胜任能力;挖掘;培养

胜任力是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何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要的毕业生是高职院校的重任所在。

一、胜任力的基本内涵

国外“胜任力”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David.McClelland教授提出,他认为胜任力是人的一种深层次的特征,它能够将在工作过程中的具有卓越成效的工作者与一般工作者之间区分开来。胜任力是一个很广泛的内容,在个体上所体现出来的动机、自我形象、特质、价值观以及在某一领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等,它是能够被测量并且能明显的区别优秀与一般绩效个体的个体特征。在此之后,世界上的学者纷纷提出了对自己对胜任力的理解,罗恩.泽姆克胜任力的术语很难给予精确的定义,其难度来自于哲学和基本程序的不一样;莱尔.M.斯潘塞认为胜任力是与出色的工作绩效相关的潜在的个体特征,包括知识和技能、动机和特质以及自我概念几个方面;Mirablie认为胜任能力就是与高绩效水平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Spencer McClelland在总结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胜任能力特征的具体定义。胜任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动机、特质、社会角色、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等个体特征。这些特征具有可量化性和鲜明的比较性,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测量把优秀者和普通者区分开来,在这些特征当中,知识和技能能够通过教育和培训较容易的得到提高,这叫基准胜任力。个体的特质、社会角色、价值观等特征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它又是高绩效者必备的条件,这些特征就称之为鉴别性的胜任力。

我国对胜任力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学王重鸣、时勘教授,王重鸣教授认为胜任力就是能够导致高管理绩效的能力、知识和技能以及动机、价值观、个性等特征。时勘教授认为胜任力就是能把某个职位中的表现一般者与表现优秀者区分开来的持久的、潜在的行为特征。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胜任能力的定义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但是其内涵基本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对胜任力的挖掘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

(2)胜任力强调员工在工作中的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等特征,与工作存在联系而且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3)胜任力能把绩效优秀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知识、技能等特征都可称之为胜任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胜任力及其模型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它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缺乏的不是高职院校的数量,而是如何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高职院校学生的胜任力本质上就是就业胜任力,即高职院校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备企业胜任力的员工,使学生找到符合个人职业生涯路径的就业岗位,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根据史宾赛的胜任力冰山模型,显露在冰山上面的是显性的知识和技能,通常容易被人们所感知,而冰山下面的一般称之为潜能,从上到下随着深度的加深其被感知和挖掘的难度就加大。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增强显性的专业和技能培养力度上还要强化冰山下隐形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进军职场、步入社会的胜任力。高职学生胜任力模型构成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本世纪的前十年得到了发展壮大,目前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创新了很多新的办学模式,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基本达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的导向”的共识,高职院校在办学思路上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以服务当地经济为己任,提高了办学活力,以政府为主导,吸引民间资本注入,形成了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教育模式,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归结在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上来。

(2)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水平得到提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设置上结合市场需求的变化,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采取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推行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教师进企业进行培训,课程内容与教材贴近企业生产实际需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的提高了办学质量,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首次就业率提高到了百分之七十。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5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作者简介:庞文英(1984-),女,北京吉利大学教务处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心理学和高等教育管理;边保旗(1971-),男,北京吉利大学教务部部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廖绍袍(1985-),男,福建三明人,海南省工业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课题批准号:AJA110003)的成果之一,主持人:姜沛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4-0056-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一目标的提出表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当前我国教育重中之重的问题,更是未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理论

职业需求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所谓职业需求是指客观职业需求和人的职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提出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孙善学(2011)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理论”。根据该理论他认为增量供给(Pi:职业教育提供新增劳动力数量,主要是指以招收初中、高中或其他教育系列的应届毕业生为主,为社会不断补充合格的新职业人才)在现有外界条件(教育分流S1、劳动分配制度S2、学龄人口m)不变的情况下,将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即Pi= f{m(S1+S2)};而变量供给(Pv:存量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数量,指以有教育需求的社会劳动者为培养对象,以提高学习者职业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服务。)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外界条件作用下,将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当今社会现代化的需要,沿着现代教育变革的大趋势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传统的职业教育相对应,是对传统职业教育体系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因此,二者有着实质的区别。具体体现可以从我国1949~2011年间全国职业教育招生数量走势情况看出(图1)。我国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基本上是增量供给道路,但随着体系与制度变革等外界条件的改变,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将打破过去模式,进入一个全新模式。[1]

图1 1949~2011年间全国职业教育招生数量走势图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观点来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沿着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而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要研究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征,必须立足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在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结构的合理性、功能的完整性、运行的协调性以及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与外部环境要素之间开放、依存、协同关系的基础上。

基于人才供给理论和我国国情分析,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增量供给”会明显下降,而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下“变量供给”会出现快速上升趋势。如果抱着“增量供给”思维不放,认为职业教育仅是解决升学问题,那么职业教育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职业教育也必然脱离社会需求越来越远。社会上出现的职业学校“升格、攀高”或者鄙视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与这种思维模式有关,对职业教育乃至整个国家教育发展都很不利。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是促使职业教育功能从满足学龄人口的升学需求向满足包括学龄人口在内的社会成员的求学需求转变,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从教育体系内部的升学拉动向社会发展需求拉动转变。职业教育要从接收教育分流任务的“被动教育”转变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的“主动教育”。今后,不应该单纯地以学龄人口教育分流任务为依据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职业院校办学规模,而是从社会用人需求、学龄人口升学需求和成年人接受职业教育需求出发,统筹兼顾、科学制定职业教育体系和相关发展政策。[2]

二、基于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理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

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质而言,它是与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一种教育体系,它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教育要促使学生从学校教育走向职业体系。现代职业教育是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对各类职业人才的需求,必须跟上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理论分析,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性

现代性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鲜明特征。现代性具体体现在现代职业教育人才理念、现代职业教育国家制度、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代职业教育资源、现代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和现代职业教育评价体系。[3]

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要做精、做特、做强现代职业教育,推进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促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为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输送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就要树立全面培养、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全新现代人才理念。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其各方面进行法律规范,这就要加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形成一整套职业教育现代国家制度。

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构建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培养模式。鼓励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招生就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全过程深度合作。推进教学制度改革。健全弹性学习制度,完善学分制,方便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在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加快信息化改造传统教学的进程,建设符合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资源;以集团化办学为主要实现形式,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理治理结构和科学决策机制,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吸纳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界的专家参与职业教育,形成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开放的现代评价体系。[4]

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从人才供给理论可以看出,我国逐渐出现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继续上升,并可能成为今后劳动力的主体;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持续上升,并需要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深、更广,需要更多的多元复合型人才,各类技术人才的学历层次将进一步高移,职业教育培养规模将成倍增长。[5]

(二)职业导向性

导向性是指使事情向某个方面发展的特性。职业教育更加主要的功能是帮助人们走向职业体系,就其本质而言是从教育到职业过渡的一种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胜任能力的合格职业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则是普通学校体系和产业体系连接的中间桥梁。

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变化图,我们不难看出,在产业结构变化和产业布局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职业教育呈现出如下发展:首先,满足学龄人口升学需求有余地,但满足社会职业人才需求有差距的供需关系。其次,服务升学需求向服务求学需求转变和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等方面的发展模式发生改变。第三,由于社会需求和人的职业发展主导,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从升学驱动向发展驱动转变。以上情况必然会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向资源统筹、面向人人的职业导向性特点更加明显。

从来自市场佐证的图2和图3[6]可以看出,人才市场真实需求与我们认为的就业困难呈现反差,企业行业提供的岗位多,学校培养的人多,为什么大家都在喊着说“少”的现象引起我们的反思,不是岗位不够,而是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符合职业岗位需求。随着这种问题的日益加剧与突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要承担解决问题的重任。以上说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具有使教育系统和工作系统、学校体系和职业体系相结合,并根据现有的校企合作、产教协同等模式下,开发出适合职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最终培养学习者成为合格劳动者。

(三)开放性

开放性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开放体系,不仅仅包括对社会开放、对行业企业开放,还包括面向各学历层次所有具有就业需求的人(面向人人)而开放。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关系开放,有什么样的新兴产业和新生职业,就应该发展相对应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和学习对象开放,无论什么年龄,只要有需求,都可以参加学习和培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向普通教育、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开放。[7]

邓小平同志早在1958年就提出:“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职业中学的质量问题。职业中学的一部分毕业生应该能够升入高等专科学校。”[8]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也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我国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方面采取了合作办学、强强联合、调整合并、资源共享等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因素之间的开放性增强。职业教育体系向高等教育毕业生开放,允许其就读职业院校,接受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8]

现代职业教育本来就是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向基础教育开放是题中之义。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行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级分流,接受小学、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入学。[10]我国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都向成人教育和社会人士开放,只要取得入学资格,均可入学。职业培训机构本来就是成人教育的一部分,是服务于成人职业培训的,向成人开放不言面喻。

国际上,有很多国家在职业教育体系开放程度上做出了很多努力。德国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隔绝,缺乏渗透性,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增强“双元制”的吸引力,德国许多州规定: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培训资格的学生可报大学,承认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中毕业生具有报考大学的同等学力和资格,还规定实施“双元制”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某些情况下相当于具有普通高中第一阶段教育学历。英国的普通国家职业资格分为基础、中级和高级三级资格,获得高级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但获得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的学生很难进入普通高校,因而英国采取措施,承认高级普通国家职业资格和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与普通教育高级水平考试具有同等地位,目的是促进这三类学生横向和垂直流动,使他们都有资格报考大学。另外,英国正在考虑实施学分累积和转学分制度,允许学生选择更多的融合普教和职教的单元制综合课。20世纪70年代以前,法国中等职业教育是终结性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成为一条死胡同,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沟通,法国设立了一种新的学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再学习两年可获得职业高中会考证书,同时取得报考普通高等院校的资格。[11]

(四)层次性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是学历教育,也是一个岗位培养教育;既有全日制教育,也有非全日制教育,即学校教育与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既有面向适龄青年的教育,也有满足终身学习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结构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必然会引起包括职业教育体系在内的新的调整。

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同普通教育一样,有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并且在理论上应该是“上不封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是建立职业教育层级结构,其仅有中等、高等两个层次,不适应社会分工体系、劳动分工体系对不同层次、不同标准人才的复杂需求。职业教育应面向具有不同既往经历和水平的各类人群。既有初中后分流、高中后分流,又有基于高职(专科)、本科甚至本科后的职业教育。如果一名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学习,拿到的学历是否还用硕士、博士加以描述?普通教育的学历概念用来描述职业教育层次有一定的局限,更主要的是影响对职业教育规律的探索。职业教育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普通教育目标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两者的教育标准差异很大。如果都采用“学历标准”,容易混淆区别,脱离规律,失去特色,趋同发展。

职业教育分级标准的建立就突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层次性特点。职业教育分级是“教育向职业转换系统”的分级,不同于传统学历概念,也不同于职业技能标准。第一,职业教育分级标准制定的标准是基于职业教育目标分类,既三个领域(社会能力、操作能力、发展能力)、八个层级目标和若干个三级目标。第二,职业教育分级标准以能力目标为核心,是可表达、可执行和可测度的若干要素的集合,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义。第三,职业教育等级标准是由教育界和产业界合作开发制定,并统一和管理,更加突出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第四,职业教育等级标准建立完善。由职业教育标准委员会制定,在制度上保证行业企业等用人方从源头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目标、标准与评价的一致性,同时定期修订,适时调整,并授权教育机构组织实施和教师具体实施。[12]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基于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理论,并结合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传统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模式的不同,总结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现代性、职业导向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6][12]孙善学.职业教育分级制度基本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1(22).

[2]孙善学.从职业出发的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22).

[3][5]黄克孝,石伟平,郭扬,严雪怡.构建21世纪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4(1):8-10.

[4]鲁昕.全面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切实承担职业教育历史使命[EB/OL]..

[7]张志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特征展望[J].职教论坛,2012(07):47-51.

[8]邢晖.试论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J].教育科学研究,200l(01).

[9][10]黄尧.职业教育——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6

通过十几年的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现代学校体育基本摆脱了传统的以单一技术、技能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束缚,形成了具有时展气息的新的特征。纵观现代学校体育的变化与发展,现代学校体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1现代学校体育强调“健康第一”

健康作为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们把它和人类的进一步发展联系在一起。“健康第一”是现代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现代学校体育永恒的主题。因此,现代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和教育的内容都必须围绕促进和保护人终身健康来设计的。促进和保护人的健康是现代学校体育的最终方向和归宿。

1.2终身体育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最基本的方向

从教育的内涵出发,学校体育为学生未来从事各项体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学校体育基本目标。从健康理念看,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是一生的,促进和保护健康需要人一生不断地去努力。现代学校体育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着眼于未来,在重视学习期间的效益(健身)的同时,以长远效益(终身体育)为根本目标和方向,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作用,为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奠定基础。

1.3现代学校体育教育过程强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学校体育是改造人和发展人的过程,学生是学校体育实施主体和对象,学校体育的一切成果最终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现代学校体育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和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教育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性,要求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诱导和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过程中谋求学生更大的发展。

1.4现代学校体育重视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

体育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人与人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包括身体、心理、兴趣爱好等),因此,从提高学生的自我行为能力出发,现代学校体育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灵活应用掌握的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进行自我锻炼和保健能力、自我设计与评价能力、自主学习与调控能力、组织编排和创新能力。

1.5身心协调发展是现代学校体育根本任务

身心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得到均衡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强体质和增加健康。因此,现代学校体育强调身心协调发展,主动的把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性教育纳入学校体育的内容,它们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教育共同构成学校体育的内容,力求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者均能处于一种完美的状态。

1.6运动过程趣味化、娱乐化是现代学校体育要求

曾指出:“体育非他,养乎吾身,乐乎吾心而矣。”运动的本来含义是通过一些轻松愉快的身体活动使人转移对日常生活的艰苦和压力的注意力。现代学校体育不仅重视运动内容的娱乐化和趣味化,同时重视运动过程的娱乐化和趣味化,在娱乐中谋求身心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学校体育的基本模式。

1.7体育内容生活化、社会化是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以健身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确立后,现代学校体育内容必然改变以往以单一的竞技项目为主体内容的状况。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健身价值的群众性体育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走进校园,同时对学生的教育也由校园内向校园外延伸。

2.现代体育教师职业素养新特征

根据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和目的任务,我们不难理解,现代学校体育是一个大教育体系。而且是一个多目标、多功能的系统教育体系。它是融“育人”与“育体”为一体,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的教育过程。“健康第一”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主题;终身体育是现代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和方向;以人为本是现代学校体育的宗旨;主动思考型是现代学校体育的模式;全面发展是现代学校体育的要求;现代学校体育融健身、教育、娱乐为一体,内容丰富、广泛。现代学校体育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也随之有了新内涵。

2.1具有现代学校体育理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本质的认识,体育基本摆脱了单纯的以竞技为主体的状况,健身成为了学校体育的主体和中心。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学校体育的这一变化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校体育的实施过程中,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实现现代学校体育的任务。

2.2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体育学科本身是一个由多学科构成的综合性学科。实践证明,体育教师的知识越丰富,知识面越宽,教学效果也越明显。根据现代学校体育的基本内涵和体育教师的职业特征,现代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首先,作为教师还必须掌握教育理论和方法手段。其次,体育教师应精通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前沿的发展状况。其三,应掌握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或边缘学科知识。

2.3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

在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中,虽然降低了运动技术和技能的要求,但运动技术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媒介体,在学校体育中仍是实施教育过程中重要的内容,学生只要通过运动技术和技能的完成和提高过程,才能实现健身的目的。技术、技能的教学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教师的示范开始并完成。这种直观性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尽快的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因此,现代体育教师仍必须全面、正确的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并达到一定的水平。

2.4具有全面的“综合型”运动技能和训练能力

现代学校体育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就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运动项目技术、技能,以满足不同学生个体或不同条件的要求。其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竞技性项目,还应包括大量的群众性健身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以及娱乐项目(包括体育游戏)等的技能和方法。同时,现代学校体育的多目标和多功能性还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多种体育项目的训练指导能力和训练管理能力。

2.5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课外组织管理能力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工作,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工作能力。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具有以下能力: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创新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教学评价和反思性教学能力、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等。在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中,除体育教学外,课外学生的自我健身锻炼将成为现代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宣传、发动、组织和管理学生进行课外锻炼,协助学生开展体育俱乐部活动是现代体育教师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

2.6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和交流能力

在当今知识更新周期日趋缩短的信息化时代,体育教师必须不断的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更新和扩充自己的知识,才能适用现代学校的快速发展。因此,体育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体育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我国目前在体育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还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学校体育也正处于不断改革和完善阶段。体育教师学习和借鉴国外和他人的先进理论、经验和技术,完善自我,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是现代学校体育对教师的要求。

2.7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教育的发展在于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创新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科学研究是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与手段方法,进行体育科研有利于巩固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又能使教师在理论的高度上认识自己的教育实践,并使教育从个体经验逐步走向教育规律。因此科研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2.8具有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和日见深刻的素质教育,使教师不得不时时面对新的知识结构和新的教育理念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的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业务水平与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学校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和生活永恒的主题。自学是体育教师极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

3.结束语

学校体育的发展是永恒的,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审视现代学校体育和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新形势下对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树立不断学习、不断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思想意识,才能做一名具有时代特征的合格体育教师。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7

关键词:实践 道德 教育

每每谈到道德教育,都有些老师会联想到说服教育,包括巧妙的说法,高深的理论说法,浅显易懂地说服别人。笔者认为,这是道德教育中应该引起注意的一种片面化倾向。若任这种倾向发展,是无法探索道德教育的实质的。受这种倾向的影响,人们更注重道德教育形式化,追求玄妙的说教,从而过分扩大教育者的主观作用。多年来,道德教育收效甚微,与我们停留在口头说教上是不无关系的。

笔者认为,道德教育不应该停留于此,而应该深入下去,深入到实践中。应该在实践中教育,在实践中提高,笔者称之为实践性道德教育。

一、实践性是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

1.时代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实行实践性道德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科学技术有了明显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们从盲目盲从中解放出来,推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实践检验真理已成为一种时代特征。

青少年经历着时代浪潮的冲击,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具有了时代特征的思想特点—证实。对于充满证实特征时代的学生来说,缺乏实践的空洞说教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而必须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亲自实践为根本,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认识真理,让学生在实践中正确地理解道德理论。因此,实践性道德教育是时代特征所决定的。

2.技校学生的心理特征要求必须实行实践性道德教育

技校生思想活跃,缺乏社会经验,独立意识很强,却又没有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既希望得到抽象的真理,又反感抽象的说教。如此矛盾的心里特征正源于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由于缺乏社会实践而造成的矛盾心理特征,使学生与家长之间形成了代沟,在学习中形成了接受教育的心理障碍。面对如此复杂的矛盾,如何解决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广泛地参加社会实践,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因此,只有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现实中体验,辅之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心理上的一切矛盾才能得到合理解决;采用实践性道德教育模式,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作出的唯一选择。

二、实践性道德教育与说服教育之间的关系

我们反对片面地放弃实践的说教,它之所以错误是在于教育者凌驾于社会之上,过分夸大了说教的作用,过分夸大了语言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我们在反对片面地强调脱离实际的口头说教的同时,承认以实践为基础的说服教育。这种说服教育不同于那种以耍贫嘴、油嘴滑舌、脱离实际为特征的空洞说教;而以实践为基础的说服教育,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它能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参加社会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的说服教育是实践性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践为基础的说服教育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强调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性道德教育不仅要求教育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还要求引导受教育者参加社会实践,并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认识真理。说服教育必须是实践性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一旦离开实践性道德教育,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

三、实践性道德教育的特征

实践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概念,人们所进行的每一种工作都是实践,如学习、生产、科研等等。说的具体一些,每个人的具体活动都是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如礼貌行为、完成作业、上课听讲等等。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参加着实践。那么,强调实践性道德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吗?当然有。因为我们强调实践性道德教育,是要去掉其盲目性、随意性,而要有目的、有观察、有分析地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受到教育。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实践呢?所谓实践有着非常广泛而丰富的内容。我们所说的实践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有目的地参加实践,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如新招收的技校生,由于种种原因,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经常打架斗殴。尽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学校不断给他们宣讲技校的规章制度,反复地向他们强调打架的危害性,强调打架要受到纪律处分,可是在新招收的技校生中,打架现象屡禁不止,不少学生受到学校的批评教育,纪律处分。然而在他们升到二年级时,一般就不再发生打架事件了。打架虽然是一件不好的事,可是这也是一种教训性的实践,因为经过实践之后,学生们认识到了打架的危害,认识到正确的道德理论是经得起实践考验的,违反道德行事,就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惩罚,遵从它就会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总之,道德教育是一个有目的、有观察地参与实践的过程,是在实践中提高的过程。学生们只有在实践中提高了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了认识,才是真正的提高。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篇8

关键词 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师角色;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07-04

New Positioning of Role of Teachers and Literacy in Process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Li Jianpeng

Abstract The education information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Promote the proces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form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igh-qualit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s the entry point to explore the new positioning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roles and literacy.

Key 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role of teachers; teachers in literacy

Author’s address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Shaanxi, China 721016

1 引言

人类社会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入21世纪,同时也步入一个崭新的信息化社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极大的发展潜力,信息技术迅猛地影响、渗透、冲击着教育,由此带来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手段的深刻变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基础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范畴,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无法回避信息化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对其旧有角色和素养的挑战,基础教育信息化呼唤中小学教师角色和素养的新定位。

2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一般把信息技术称为是对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因此,对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该系统、该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在该系统、该领域中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

信息化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即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因此,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对系统进行信息化分析,它是信息化的基础。另一层是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前一层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对系统深入的信息化分析,就不可能实现信息技术在系统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1]。 那么,基础教育信息化有什么特点呢?虽然基础教育信息化现在只是初露端倪,但已经可以看到在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与传统的基础教育相比,有其明显特征。

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撑着信息化基础教育,技术层面的特征可概括为4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数字化使得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信息存储简易、信息传输可靠、信息处理技术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共享,使人们的信息活动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化[2]。而教育层面的特点可概括为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

基础教育信息化可以看做一个追求信息化基础教育的过程。

3 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及角色转

变的措施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地运用于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促使人们必须认真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中小学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3.1 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角色”一词源于戏剧,自1934年米德(G.H.Mead)首先运用角色的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后,角色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中。教师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拥有多种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行使着不同的行为。关于教师的社会角色,教育社会学者比德尔(Biddle)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教师的角色界定为3种类型[3]:1)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2)教师角色即教师的社会地位;3)教师角色即对教师的期望。

上一篇:消费主义的坏处范文 下一篇:学会利用资源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