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6 17:31:57

文化经济研究

文化经济研究篇1

关键词:旅游开发;原生态民族文化; 经济文化一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及经济社会良好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发展中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尤其是随着居民收入的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旅游消费的内容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旅游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新模式应运而生了。所谓经济文化一体化是指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相互渗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一种新的文化经济现象其表现形式为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经济复合化。

作为中国舞蹈史上第一个自己营销、包装推广的民生态民族歌舞集,《云南映像》从高原村寨走向世界,为中国舞台艺术走向市场探索一个运作模式,成为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成功典型。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作为新兴的,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相互渗透的现代化经济产业,旅游业这一新发展既是旅游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新要求,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对旅游消费及经济文化一体化方面内容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理论意义上看,丰富和发展了旅游消费、经济文化的内涵,为旅游业产业结构提升提供了理论指导。从现实意义来说, 首先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开发模式使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新亮点,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其次,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游客,加快旅游业繁荣;再次增加了本地人民文化自豪感,并让本地民族文化更广泛的为人所知,有助于新时代的民族文化的重构。

二、《云南映像》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分析

《云南映像》是一个多民族文化成果的集成,它用民主舞蹈独特的生命力呈现了视觉盛宴,并用产品包装手法将其推向市场,一位评论家说它“震撼了中国世俗的舞台”。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像》是一台既有传统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它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再创云南浓郁民族风情。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首次出任大型歌舞集总编导及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作品特色鲜明:原汁原味民族歌舞元素、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六十二面鼓的鼓风鼓韵、一百六十个具有云南特色的面具、百分之七十演员系云南的少数民族。全场分为“序?混沌初开(Born of the Ean)”、“太阳(Sun)”、“土地(Earth)月光(Mooning)”、“家园(Homeland)”、“火祭(Fire)”、“朝圣(Pilgrima)”、“尾声?雀之灵(Spirit of Peacck)”几个篇章。

这是一部包容万象的生态歌舞作品,全剧的天地自然人文情怀及对生命起源的追述,生命过程的礼赞和生命永恒的期盼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映像源于云南。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多民族省份,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彝、藏、佤、哈尼等十多个民族原始、粗犷、充满绚丽色的生活由《云南映像》生动的展示在舞台上;《云南映像》就是云南这座文化宝库中的一些点滴和片段。

映像长于特色。《云南映像》除了杨丽萍与孔雀舞两大看点之外更以其鲜明独特性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其一,75%来自山寨的演员:启用大部分来自村寨的民族演员,他们血液里流淌着原始的舞蹈基因和充满生命勃发的表演是专业演员所不具备的。其二,红土高原原汁原味的表演:七场歌舞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热爱。肢体语言中揉合了苗、彝、藏、傣、白、哈尼等民族舞蹈,着装全部为少数民族生命原型。第三,远古现代时空跳跃的舞美特色:

“打歌” 、“跳锅庄”中大量使用了可移动、升降装置;一百多副具有云南特色的面具;牛头、玛尼石、转经筒在亦真亦幻的舞台灯光中穿梭于缘故和现实,在时空错位视觉错位中构建出一种生态美。

映像走向世界。《云南映像》捧走了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并扉声中外,走向国际舞台。

映像传承文化。《云南映像》成功秘诀在于旅游内容日益模式化、枯燥化情况下,取材于精深的民族文化在提升旅游产业层次满足新一轮消费需求的同时继承、整合,发扬了特色的历史和民族文化,是对历史和民族文化的一种继承和保护。它真正的文化内涵在于救助一些珍贵而不被重视的被称为人类共享经验的东西,通过不粉饰不媚俗的原生态的舞蹈语言呈现出来,使文化更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意义。

《云南映像》作为经济文化一体化形态下的旅游商品包装后推向市场,产生了火爆演出市场的强烈效应。在昆明《云南映像》的票房收入超过千万,并在其他地区场场爆满,在上海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最高奖项等等。国内市场掌声不断的同时,《云南映像》以《寻找香格里拉》进军国际文化市场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它更成为一张中国名片,非凡的魅力和艺术穿透力在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中起到了很好的交流作用。

三、旅游消费与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关系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文化经济结合日益密切影响下,提出旅游消费文化性要求,即新的旅游消费需求开始产生。新的旅游消费需求的产生,反作用与经济文化生活中,加速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紧密结合。

从《云南映像》的案例研究中我们看到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新旅游消费需求的催生,《云南映像》的产生也并不是突发的横空出世了。正是日益旺盛的旅游需求刺激下,有了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第一台原生态歌舞演出的空前成功;而《云南映像》演出的成功也证实了经济文化一体化将文化包装成为商品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促进了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紧密结合。

可见,《云南映像》既是旅游消费的新需要、新亮点又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推动下和促进下产生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 、结语

在新消费需求推动下,经济文化有机结合创造新的旅游商品推向市场是大势所趋。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发展的新要求。而今单纯旅游游览的模式已日趋落后,旅游开发需要经济文化一体化注入新的活力。

经济与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年轮,经济奠定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地供着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价值导向,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文化已越出纯粹的精神王国,通过产业化和市场化成为当代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独立文化,经济也进入了依靠智力和文化资本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罗明义.《旅游经济研究与探索》[M].昆明:云南大出版社,2004.

[2] 宋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3] 田晖.《消费经济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 芦一萍.《云南天堂——自游主义者的暴走圣经》[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5] 陈理.《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文化经济研究篇2

【关键词】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 ; 概念

【作 者】邓红,兰州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研究生;李天雪,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研究生。兰州,730000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6)03-0080-004

To study again about Economic-cultural type theory Deng Hong,Li Tianxue

Abrstract: The scholar of China has revised the conception of the Economic-cultural type theory. But it deviated from the research track of the principle theory, made the theory less useful.

Key word:

Economic-cultural type theory , conception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是由前苏联著名民族学家C・H托尔斯托夫,M・T列文,H・H切博克萨罗夫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共同提出的。

1957年,当时任苏联民族学研究所东亚和南亚室主任的H・H切博克萨罗夫到我国中央民族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讲学。在此期间,我国著名学者林耀华先生与切氏共同撰写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一文,从而开创了运用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先河。但在随后的20多年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研究一度陷入中断。直到80年代中期,林耀华的学生张海洋才将此项研究继续。

我国现在关于这一理论最具代表性的论述集中在林耀华先生编著的《民族学通论》一书。该书首先介绍了苏联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作为科学概念的经济文化类型,它的基本定义是:居住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并有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随后,林先生根据自身民族学研究探索的经验,认为苏联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缺乏对同一经济文化类型的立体结构认识,特别是明显忽略了精神文化的作用,”遂用“生态环境”和“生计方式”分别取代了“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两大理论的构成要素,并对该理论的定义进行了新的阐述: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①

根据这一“新”概念,林先生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计特点分为:渔猎采集经济文化类型,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和农耕经济文化类型。②他的学生张海洋进一步将人类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活动区分为狩猎――采集、斯威顿耕作、畜牧、农业、工业五大类型。李毅夫、赵锦元将世界各族人民从事的经济活动分为七种经济文化类型:原始渔猎类型,游牧类型,刀耕火种农业类型,锄耕山地农业类型,畜耕灌溉农业类型,机耕农业工业类型,现代工业农业类型。③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虽然,我国学者一直致力于前苏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并取得的一定的成果,然而,他们对理论概念的修改却存在一定的问题。诚然,这种修改从字面表意上看是较为合理的,但用“生态环境”取代“自然地理条件”无疑是扩大了这一分类概念中首要条件的外延,所表达的语义必然模糊不清;而将“生计方式”理解为“谋生手段”,并以此取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一限制条件,则大大缩小了其内涵,使之在理解上较为困难,容易产生歧义。④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修改实际上已经违背了原理论的研究初衷,降低了其实践结果的参考价值。

二、“经济文化类型”与“历史民族区”

首先,我国学者关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忽视精神文化的论断明显地忽视了与经济文化类型一同提出的“历史民族区”的概念。

所谓“历史民族区”,就是居住一个区域的各族由于长期的联系、相互影响和共同的历史命运而其中形成了一定的共同文化的区域。必须强调指出,历史民族区的概念是个历史的范畴。无论是特点也好或历史-民族区的界线也好,都不是永恒不变的。但是历史民族区在每一个具体的历史时期内,却有非常确定的现实性。

在前苏联学者看来,在具体的民族学研究中,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这两个概念是相辅相成的。首先,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这两个概念可使人在每个具体情况下区分下面两种现象,即直接和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面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的现象以及受到那些虽然过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一定发展水平上形成的,但在以后的长期间甚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继续保存下来的民族传统的维持所制约的现象。其次,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的划分对于确定民族分类也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历史民族区和经济文化类型之间的区别,前苏联学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与种族的关系。经济文化类型的形成与种族关系不大,而历史民族区的形成和种族的关系比较密切。二是与精神文化的关系。前苏联学者认为:“经济文化类型和语言之间显然是缺少任何联系的:语言的共同性是以起初的历史地理的共同性为前提的,而相同的经济文化类型,照我们所看到的,则是在住在不同地区的各族中独立地形成起来的;另一方面,一种语言能分布在属于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各族之间。而历史民族区则能包括着语言相近的群体和操着起源彼此无关的语言的群体。属于一定的历史民族区内的各族之间的某些交互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在语言范围内;但是这些民族的不同语言也能在统一的历史民族区范围内保存下来。”⑤而语言一直以来都被前苏联学者视为是民族精神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民族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这我们可以从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中得到确证。

很显然,前苏联学者已经意识到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和精神文化之间是缺少联系的,于是便提出了“历史民族区”的概念作为补充。从这一点来看,我国学者关于该理论忽视“精神文化”的论断显然是有失偏颇的。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我国学者对原理论的研究意图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研究重点缺乏全面的分析。

三、前苏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研究意图

任何理论都有其研究意图,即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想掌握一个理论,首先必须了解理论的研究意图。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有可能偏离甚至违背理论的宗旨。

前苏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研究意图是通过对相似的民族外在文化现象进行类型划分,从人地关系,即人类文化和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角度解释人类文化的异同性。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一致的各族文化的近似和差异的原因问题,经常成为民族学的中心问题之一”。⑥关于此,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西方产生了文化传播论。该理论认为:每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在某一地点一次产生的,一旦产生后,便开始向各个地方传播。各民族的文化都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从世界上传播着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借用”了某些东西;在一定的地区内,若干文化特质(或因素)构成一定的文化圈。但苏联民族学者认为文化传播论把文化本身看作是某种脱离现实的民族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否认人类社会史中的任何规律性,并且只从种族的异同性来解释民族文化中近似和差异是错误的,遂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对文化传播论进行了批判。

关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历史上主要有三种观点:(1)十八、十九世纪,孟德斯鸠、巴克尔以及拉采尔等提出的环境决定论,认为社会文化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气候、河川及地形等。(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白兰士和白吕纳等提出的人地相关论,强调心理因素是人地关系的媒介。(3)马克思主义者主张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人地关系,认为人对于自然环境应居于主导地位。⑦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兼取众家之长,吸收了以上三种观点的精华。

首先在理念上,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苏维埃民族学的理论框架内对西方学者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借鉴,突出了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弥补了苏维埃民族学派的不足。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秉承了苏维埃民族学派运用唯物史观进行研究的传统,认为只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近的各族才可以列入同一的经济文化类型。因为,“经济文化类型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或直接的,而往往是‘间接地’决定于每个民族的生产方式,亦即决定于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⑧可见,该理论优先考虑的是人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自然的作用,然后才研究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类文化的影响,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用物质原因来说明精神现象的理论特征。可贵的是,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改变苏维埃民族学派长期以来一味强调人对自然作用的弊端,提出:一、在相似的地理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一致条件下,居住在不同的、甚至相距很远的地区中的各不同民族也可以形成同一的经济文化类型。所谓经济文化类型应当被理解为各族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这些民族居住在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并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二、在这一区域或其他区域的不同类型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另一种类型是在前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每一个类型的文化特征首先决定于该类型所处地理条件的经济发展方向。⑨这充分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及其文化的影响。

其次在方法上,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为了弥合环境决定论与苏维埃民族学派在研究理念上存在尖锐冲突,借鉴了人地相关论的研究方法。

客观地说,环境决定论与苏维埃民族学派的人地关系论点均过于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和谐性和人地关系网络的复杂性,而人地相关论则不同。人地相关论认为环境与文化的关系是相互的,有选择性的,能借助一定的媒介发生联系,因此它对于环境影响社会体系的看法不那么坚定,更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于在由互相依赖的事物构成的网络和格局中,即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而较少关心建立严格的因果关系。这种通过对环境、文化、媒介之间网络的分析来研究人地关系的方法,便于将两种不同的研究理念融合起来,所以经济文化类型理论采用了这种方法,只不过为了强调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用“生产方式”代替“心理因素”,力图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人(箭头指向代表作用方向)的网络来解释人地关系。

可见,前苏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主要是力图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民族文化的异同性,进而探讨民族文化分布和发展规律。

四、前苏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研究重点

为了实现这一理论研究意图,前苏联学者在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研究对象上是有所侧重的。因为,文化所涉及的内容异常广泛,所以我们在对文化进行类型学研究时,不可能包括其全部的元素,只能是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若干最能体现理论研究意图的文化特征进行分类。

具体而言,在“横向”上(空间的),前苏联学者比较强调研究民族的物质文化。“我们指的就是经济文化类型,而不单纯是经济类型,因为经济发展方向和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各个族物质文化的特点――他们居住地和住所的类型,交通工具,事物、家具和衣服等等。”⑩在“纵向”上(时间的),前苏联学者将理论研究的重点放在前工业社会的民族文化,即民族的传统文化。例如切博克萨罗夫在进行理论实践时只将资本主义时代以前的民族进行了经济文化类型划分。[11]至于资本主义形成以后的民族,由于工业化过程的进展很不均衡,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有许多民族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固守传统的民族文化。[12]我们仍可以这些民族作为研究的对象。

前苏联学者之所以选择以民族传统的物质文化作为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建立在对人地关系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基础之上的。

一方面,物质文化,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民族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果没有物质文化这个基本的因素,民族的发展变化是不可能的。同时,物质文化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民族生存的自然地理条件,故而,以物质文化作为主要特征来研究人地关系是具有很强说服力的。

另一方面,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来看,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差异是肯定的,都可以进行相应的类型划分。但需要注意的是,人类在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的同时,也能够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虽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种人为的改变和影响极其有限,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会逐步具备改造和影响环境的能力,并逐步打破自然地理条件制约的坚冰。

我国学者在对经济文化类型概念进行修改的时候并没有充分注意到原理论的研究重点,硬把“精神文化”和“工业文化类型”引入理论的实践当中。即便我国的学者通过改变原理论概念的两大限制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和传统物质生产方式的外延,人为地“密切”人、地之间的关系,但在理论的实践基础发生松动的情况下,只能转而侧重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民族问题,或单纯地探寻不同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产生的文化特质,是无法将原有的研究推向深入。而且,“生计方式”强调的是人维持生存的手段,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与“生态环境”和“人类文化”均没有太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到了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后工业时代,生计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它不可能成为人地关系研究的媒介,原理论的研究方法也就不可能得以实施。

五、结 语

在任何历史条件下,自然地理环境都会对人类文化产生影响,但更充分地体现理论研究的意图,证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民族经济的走向并进而影响民族文化,前苏联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选取了人类历史上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类文化发展作用比较明显的前工业社会作为研究的重点,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这两个与人类文化紧密相连的要素,将不同的民族分别归属于特定的经济文化类型之中,并形成了一套操作性很强的研究体系,为民族学家探索民族文化的分布和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认识途径。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传入我国后,我国学者为了使之日益完整和系统,对理论概念进行了修改。虽然,我国学者所提出的概念与原理论的概念在结构上一脉相承,所强调的“类型”也大同小异,但这种修改过于强调理论的延展性,忽视了对原理论研究意图、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的分析,导致偏离了原理论的研究轨道,其实践结果的参考价值也有所降低。

参考文献:

文化经济研究篇3

对外汉语教学现在已经成为热门学科,它包含在语言教学范畴之内,第二语言教学是其学科性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语言,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外国留学生正确地运用汉语来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际。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形成过程中,跨文化交际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近些年来,由于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等等因素,当前学习汉语,学习汉文化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对外汉语工作者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渗透多样化深层次的文化知识才能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真正目标———培养留学生运用汉语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国外语言教育界很早就开始系统地、深入地观察和调查研究汉语中的文化教学。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加大了与世界各国的往来,各国的学者、商人、殖民者、传教士、旅行者等陆续来到中国,尽管目的各不相同,但是凭借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获得更多有关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信息,为欧美国家的汉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很多欧美国家为了满足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需要,逐步加强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使汉学文化的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跨文化交际这一课题才开始受到中国语言学者的重视。随着国际汉语热、汉文化热的出现和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跨文化交际在涉外经济中的应用研究。可以说,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际运用层面,跨文化交际在涉外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在涉外经济中,最频繁的就是中国人与外国人进行交流。交流得当,会大大促进经济合作,互惠互利;相反,如果因为中国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而使交际者无法很好地诠释交际规则,这样后果往往是让人很失望的,不但经济上受到巨大损失,而且对日后的发展也带来巨大的阻碍。所以,当下最重要的是培养留学生能恰当运用所学汉语文化知识来与中国人交流往来,也就是说能很好地与中国人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所以要注重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势如下:

(1)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留学生在中国与人沟通与合作。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要想顺利完成交际就首先要处理好交际中隐含的诸多文化因素,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任何人在当今社会中生活都要与其他人进行交际往来,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生活在中国,肯定要与中国人进行跨文化交际。留学生在与中国朋友的交际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偏差、错误,甚至笑话,掌握好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可以克服在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很好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能大大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以,应该培养留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留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宽容性,以及提高留学生灵活运用各种交际手段的能力,从而使留学生成功地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2)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随着世界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乃至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往来日益密切,这就需要留学生不断学习和掌握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并了解其存在的差异,能对比分析出各国之间各民族之间文化差异的共性和个性,能了解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才能更好地促进各国之间乃至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这对促进国际间的文化、政治、经济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汉语,留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的文化与社会,有利于留学生将来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学会理解他人、学会互相尊重的同时,寻求合作与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对外汉语教师应当鼓励留学生尝试用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来体验中国人的生活,从而激发留学生探究中国文化的欲望,让留学生不知不觉地熟悉中国文化,多与中国人进行跨文化交际,大力推进涉外经济的发展。例如:大雪纷飞的时节,对外汉语教师就可以即兴导入中国的冰雪节文化,这是留学生很感兴趣的,因为有很多外国游客会选择在冬季大雪纷飞的季节来到冰城哈尔滨,参观冰雪节,观看冰灯,堆雪人。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是世界著名的冰雪盛会,会开展冰雪艺术、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经贸、冰雪体育等活动,在冰的世界、雪的乐园、灯的海洋中会有文化气息浓郁、趣味性强的系列表演和赛事等等,能充分展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这样不但激发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帮助留学生成功学习汉语并得体地运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而且促进了涉外经济的发展。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和汉文化,除了上课的时间大部分课余时间会花在外出旅游和了解中国特色上,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可以建议留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外出,去了解中国本土的文化特色,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加深对汉文化的理解,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更推进了跨文化交际的涉外经济发展。

文化经济研究篇4

关键词:创业文化 创业精神 创业制度 构成体系

创业文化的总体框架

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动机具有高度复杂性,并深深地融于更广的社会习俗和道德观中,特定经济现象都是具体文化的外在表现。经济学研究中的创业文化是指人们在创业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实践,包括在思想观念、认知方法、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制度模式等方面的转变或提升。它是一种行为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侧面。创业文化的构成体系应该包括精神层面的创业价值体系和由知识积累形成的创业制度体系,前者是创业文化在非正式制度层面的体现,后者则是在正式制度层面(见图1)。

创业文化的价值体系

速水佑次郎(1998)指出,“广义上讲,制度以及技术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而狭义地讲,文化是指社会中人们的价值体系”。可以说,创业文化价值体系是创业文化的核心和根本。

(一)个体创业精神

当代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创业精神是在各类社会中刺激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必要因素。创业者不是一个人闭门造车,而是领导一个团队组建一个组织;不愿小富即安、寄人篱下,而是具有渴望成就的英雄主义情结;不甘从事“安全”的机械性重复劳动,而是甘冒风险、开拓创新。其行为特征反映出创业精神的核心:创新精神、冒险精神与领袖意志。

1.创新精神。创业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动态创新能力,要求创业者具有开创精神以及对已有的创新创业机会的警觉与洞察。市场不是完美的,市场出清状态只存在于理论上,因此市场机会总是存在的。常规性思维无法发现的潜在市场机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家去识别,而后运用其商业眼光对其进行评价,最终决定是否开发这种创业机会。

2.冒险精神。市场经济中信息总是不完备的,经济人的行为总是不尽理性的,因而风险和无法预知的不确定性总是无法避免的,但创业家总是向未知的领域进发,兴办新事业,推出新品种,开辟新市场。创业的不确定性如此之高,无冒险精神不可称为创业家。同时,创业家的冒险又绝不是无谓的冒险,而是以掌握有关事业的知识和谨慎周密的判断为基础的“风险-收益”分析。

3.领袖意志。创业者必须有领导他人、驾驭局势的能力,善于选择自己的助手并信赖他们。一是要渴望成就的英雄主义。正如创业研究先驱熊彼特所说,企业家“存在一种梦想和意志,要去找到一个私人王国”,创业的动力根源于此。二是百折不挠的实干精神。温州人认为创业成功靠的是“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讲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三是具有团队精神的领导者。管理者更多的是去维持正常管理秩序的运转,关注的是效率的问题;而领导者一定程度上是创造性地破坏,更关注创新。管理者是正确地做事,领导者是做正确的事情。

(二)组织内创业文化

公司创业文化(文中仅限于赢利性企业组织)是创业文化在组织内部的体现,与公司的内创业密不可分,是创业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组织文化的公司创业文化更契合于创业创新管理模式,将决定公司创业的绩效水平。

公司创业文化的内涵也是当前创业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从创新的角度看,国外经济学者Enrique Claver等(1998)认为组织内促进创新的文化要素主要包含价值观、人力资源、决策制定的程序、组织结构以及以市场为中心的理念等。Thornberry(2003)认为创新文化是组织内一种奖励创新和鼓励冒险的文化。从公司创业的角度,Miller等(1982)将公司创业战略的维度描述为:积极引入新产品和新技术,寻求市场创新和生产制造环节的创新,在竞争中主动出击,倾向于作领先者而不是跟随者,敢于承担风险。

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认为公司创业层面的文化内涵包括:一是鼓励创新。内部创业文化最大的功能在于激发凝结在每位员工身上的个人创业激情,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追求个人目标的实现。二是团队合作。公司内部的创新与创业不是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三是信用观念。企业成员间的取信于人与相互信任能降低企业内交易成本、减小交易摩擦;形成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的创业凝聚力,降低创业道德风险。四是容许失败。这是衡量经营管理者能否构建公司创业文化的标准之一。

公司创业文化与个体创业精神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紧密。创业之初,创业企业家个人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巨大,为企业文化的形成奠定基调。伴随着企业成长,这种影响只有通过淡化个人作用而强化组织意志才会对企业创业型文化产生积极意义。或者说,创业者个人的意志需要融合于企业意志之中而不是凌驾于企业意志之上。但公司创业文化也不是对个体创业精神的否定,相反还应继续发扬创业激情,把个人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领袖意志与组织内部已有的理性、制度、规范的价值观相融合,形成优秀的公司创业文化。

(三)区域创业文化

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可以追述到1930年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论述:勤劳、节俭和为积累财富而奋斗的新教主义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成长。创业型区域文化是组织外部的宏观创业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有利于区域内经济主体从事或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的群体认识,是创业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创业文化的内核主要包括尊崇创业创新、宽容失败、流动偏好、开放思维、合作意识、信用观念六个方面。

一是尊崇创业创新。创业本身与创新是分不开的。硅谷模式的成功就在于,硅谷创业人发扬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追求的是“冒险求变,勇于竞争”的进取精神,开创从前没有的事业。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往往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经营战略,而且其成功经历往往是区域内其他经济主体模仿的路径。

二是宽容失败。创业创新行为本身就意味着非常规,意味着对正统和主流的“背离”,将遭受习惯行为、定式化规则的反对,特别是一旦失败,更容易受到批评和侧目。在创业创新过程中有失败的人,未必不是成功者,关键是如何看待失败。如果视为耻辱或污点,歧视失败者,必然会扼杀创业创新热情,助长人们害怕失败、不敢创业与创新的保守心理。

三是流动偏好。差异性和多样化是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来源于人口的流动及由人口流迁所带来的技术流、信息流、经验流、知识流和资金流,为各种文化观念的撞击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劳动力集聚是资本、技术、信息集聚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负载在劳动力之上的知识、信息、技术及其文化差异是形成创新思想的源泉之一。

四是开放思维。开放思维是人们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基础,也是创新成果容易被接受并通过创业实现商品化的前提。开放思维能够帮助人们破除落后文化的桎梏,吸收先进的文化观念,开阔经济主体的视野,拓展其行为领域。

五是合作意识。创业家在组织企业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联合,是人类合作的一种制度创新。开放合作社会中的企业,其契约关系相对稳定和牢固,合作扩展秩序较容易形成,有利于做大做强。尤其是技术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不仅是企业降低风险和缩减成本的重要战略,还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六是信用观念。在经济生活中,信用观念能为创业主体的创业决策提供稳定的预期,是创业创新的重要基础。其特点有:共赢性,经济人都具有利己性,但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必须尊重他人的利益,即是共赢性特征的基本内涵;广泛性,信用观念绝不只囿于经济领域,而必须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规范和整个社会运作机理上来考虑,必须要有道德与法制的保障才能形成坚实的基础;奖惩性,信用理念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长期社会教化和自身修养内化的过程,所以配套的惩罚和激励机制是信用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业文化的制度体系

(一)创业融资制度

从创业融资需求来看,初创期企业由于风险大,成本与收益存在严重的不对等性,负债融资难以实现,其融资策略以股权融资为主;随着风险等级逐步降低,创业企业与投资者之间信息趋于对称,负债融资的比重将逐步增加。成功的创业融资体系主要应由中小银行(或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创业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组成。

第一,银行融资。中小银行具有成本优势、人缘地缘优势、灵活便捷优势、专业化经营优势和体制对称性优势等比较优势,比较契合创业中小企业的需要。一些较发达和后进的市场经济国家,以扶植和培育中小企业及对其进行金融支持为目的,由政府主导设立了一些专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如韩国中小企业银行、法国中小企业发展银行、日本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德国合作银行等。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集中小企业的征信、信用评级、贷款担保等多种服务于一身,可以极大的帮助创业中小企业融资。

第二,创业投资。英国前首相撤切尔夫人曾指出:“欧洲经济落后于美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欧洲的创业投资落后于美国造成的”。创业投资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一般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后者单笔投资额度小,主要针对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融资。创业投资的介入不仅帮助初创企业融资,还能凭借自身经验,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创业投资通过组合投资规避项目风险和市场风险,着眼企业的发展前景和长期经营利润,能够降低创业失败的几率。

第三,资本市场融资。创业型经济时代企业的小型化、专业化与高成长特征使资本市场中的创业板市场显得尤为重要。创业板市场主要有以下的作用:一是创业融资功能,为中小创业企业提供了适宜的、公平的融资环境;二是为创业投资提供蜕资出口,促进其有效循环,具有风险分散功能;三是高额融资回报能够凸显创新创业激励功能;四是为市场提供了创业企业的评价与选择机制;五是吸引更多资本加入创业相关领域,展现资金集成功能。

(二)企业孵化器制度

1956年美国商人约瑟夫·曼库索利用一栋破产企业大楼,按不同单元租给不同的企业,并向承租企业提供融资、咨询等服务来促进承租企业的成长。这种在新经济时代被称为“孵化器”(incubator)的制度安排从此诞生。在美国取得成功后,企业孵化器迅速向欧洲、亚洲各地发展。中国第一家创业孵化器是于1987年6月在武汉成立的东湖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在于:一是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包括物质条件和文化氛围),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二是通过集群创业效应,形成规模经济与交流网络,降低创业的物质成本与信息成本,同时透过网络学习与模范效应,培育创业型企业家阶层;三是提供各种创业资源,促进创业者把创新发明和技术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帮助企业成长。

(三)知识产权制度

知识产权已成为当今高技术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产权形式。据计算,全世界人力资本、土地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构成比为64∶20∶16。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的无形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60%。适应这种变化而形成的知识产权制度具有激励创新、鼓励创业、推进竞争与合作的产权调节机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研究指出,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的药品发明不能研究出来,65%不能被利用;化学发明有38%不会研究出来,30%不会被利用。专利知识产权制度在技术创新与创业方面具有九个方面的功能:一是通过创新成果排他独占权来驱动技术创新;二是激励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三是通过专利信息化,避免重复研究,优化技术资源配置;四是降低研究开发成本;五是保障市场公平环境;六是帮助新产品的推出,开拓技术产品市场;七是有助于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八是明晰产权,促进相互合作;九是适度的专利期限有助于推动技术扩散。

(四)破产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

鼓励创新与实验,就必须宽容失败,并获取失败的教训,需要完善的破产制度做保障。个人破产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创业精神、促进创业行动,是新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小企业家最后的也是最好的保护屏障。据美国联邦法院的统计,仅2003年前9个月美国国内实行个人破产的总人数就达到了163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8%;日本自然人破产的案件从1990年的每年不到2万件激增到2002年的22.5万件。经济发达国家个人破产案件的快速增长从反面证明了创业活动的增加。社会保障制度也对创业具有重要影响,它首先能推动机会型创业。社会保障程度越高,由创业机会拉动型企业家精神指数就越高;社会保障程度越低,创业者需求层次就越低,贫穷推动型企业家精神指数就越高。其次,社会保障制度能保障创业失败者的基本生活,它与破产制度共同构成了抵御创业失败风险的最后屏障。

创业文化价值观与其制度体系的内在联系

(一)创业文化价值观变迁导致制度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提供了经济文化与制度创新相互影响的典型案例。计划经济时期所倡导的一些文化价值观是导致当时国民经济走向崩溃边缘的根本原因。废除这种落后的经济文化,代之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经济制度的转变首先从解放思想、转换观念开始,以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统一了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当市场经济体制的力量逐渐强大,战胜改革的阻碍因素,进而一步步取代了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说,制度是博弈均衡的结果,是经济、社会和政治交易领域博弈的内生性解决方案,制度的产生不是由历史而是由文化决定的。

创业相关制度的形成同样受到创业价值观的重要影响。例如,现代创业投资制度的形成是得益于美国国会为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发展而制定的《小企业投资公司法》(SBICs Act: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ies Act,1958)。但直到1973年美国创业投资协会成立,才为美国创业投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后1978年美国允许养老基金有条件的介入创业投资业,1981年美国长期资本收益税从原来的49.5%下调到20%,这才迎来创业投资的大发展;现代孵化器制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而真正的发展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的大背景正值创业型经济的蓬勃兴起。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新企业的诞生率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每年新成立的企业数量达到自有记录以来(过去150年来)从未有过的水平。每年有4%的美国劳动力参与到创造新企业的活动中(多于每年结婚的人数),使得美国企业主数量达到非农劳动力的13%左右。

(二)制度创新保证创业文化价值观重构

每一种经济发展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文化;当原有的经济文化不能适应新的经济体系的要求时,经济文化的转型或重构就是必然的。在这一过程中,新的经济文化与旧的经济文化有相当长的共存期,两者的矛盾冲突亦不可避免。为此,将新的经济文化转化为新的制度安排,是促使新的经济文化尽快占据主导地位的必要举措,是使新的经济文化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关键。制度作为游戏规则,具有一种核心的价值指向。制度通过奖惩机制为人们的经济行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机会集合。通过制度化可以将经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新的制度安排,为人们的经济行为提供新的框架和新的社会经济秩序。没有制度保障,经济文化重构的成果就得不到巩固,它对经济发展应有的积极作用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由此可见,创业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推动创业的经济实践,进而引发制度创新;创业相关制度的创新又强化了创业文化价值观,进一步推进创业经济实践,从而诱发创业价值观的进化和提升;创业文化价值观不断形成和整合,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这是创业文化与创业制度之间互动关系的基本模式。所以说,创业融资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与破产制度既是形成创业文化价值观的关键制度保障,同时也应看作是创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斯科特·A·沙恩.寻找创业沃土[M].奚玉芹,金永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耿明斋.文化纳入经济分析的必要性及其方法[J].经济学动态,2007(3)

3.辜胜阻等.新经济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M].武汉出版社,2001

4.Thornberry.Dvpressman Mac,Fostering a Culture of Innovation[J],Proceedings of the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2003,Vol.129(4)

5.贾旭东.中国经济文化的重构[J].哲学研究,2007(3)

6.吴向鹏,高波.文化、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文献回顾与经验观察[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6)

7.吴少新,王国红.创业企业的资本结构理论与融资策略研究[J].经济评论,2007(6)

8.卫,李晶.内部创业型企业文化的构建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

作者简介:

汤伶俐(1979年-),女,湖北鄂州人,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文化经济研究篇5

本文分析了旅游文化观研究的内容、内涵、结构和实际意义,通过对旅游文化观(包括主体观、环境观、时间观、区域观、效应观、实践观)的具体阐述,认识旅游文化观的发展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关键词:

旅游文化;经济环境;服务

一、国内外旅游文化观研究的概况、范畴和实际意义

1、概况和范畴1978年由美国人类学家丹尼森•纳什提出”旅游文化”概念。20世纪70年代国外旅游文化观研究集中在旅游经济、旅游社会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三大领域,其特点多以旅游者为中心,以跨文化交际为媒介。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旅游文化观研究也步入正轨,虽各自观点不同,但有其共同的特点,并达成共识,即旅游文化应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范畴,由主体、客体、介体三方面构成,反映其新奇性、地域性、综合性。旅游文化观研究从90年代起不断走向成熟,内容上不断丰富,层次上有新的提高,着重旅游文化效应、实践应用及对经济影响的探讨。旅游文化观研究的内容一般取决于研究对象(见图1)。

2、实际意义旅游文化观研究有益于文化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素质的提高、社会的进步。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业的灵魂,能增加旅游景观的吸引力,激发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深入体验体验心理与体验行为,以提升旅游者的文化素质。对从业者来说通过主打旅游文化品牌,提升旅游文化服务,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并带动其他行业,例如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的发展。[1]通过旅游文化活动,促进了企业文化环境的形成,加强了各地区、国内、国际上的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促进社会的进步。

二、旅游文化观的内涵和结构

旅游文化观是传统文化和旅游活动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观念,其内涵包括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企业文化和景观文化等观念,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观念。物质层面包括产品、景观、建筑、工具、饮食、服饰等,精神层面是指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审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旅游文化观结构由图2可见。图表中有些还可进一步具体化为旅游文化行为,例如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服务方式等。旅游文化产品包含的内容更丰富,例如照片、音像、诗词、景观艺术、宣传品、传说等。旅游文化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使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有文化的相互融合、交流和漂移,使个体性和大众性相结合。

三、旅游文化观的具体展现

1、主体观主体观包括下列因素:一是旅游者对旅游文化的创造,包括旅游体验文化、审美、求知、交往、情感等。二是旅游文化的主体地位在于满足其文化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必须更新旅游观念,把优秀的旅游文化融入其中,充分认识到文化性是旅游的第一属性。三是旅游者的旅游文化创造行为是在旅游体验过程中,特别是在消费中产生和完成。通过企业的旅游文化创新,树立形象、开拓客源、吸引旅游者。并通过政府的积极介入,调节旅游需求、控制游客流量、规范旅游活动。规范旅游活动要通过规章、制度、法规、条例的制定来实现。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也需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例如在市场准入、财税调节、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扶持。(图5)

2、环境观环境观包括下列因素:一是自然环境。优美的环境是旅游活动的魅力所在,优质的服务也需要建立在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之上,自然环境也影响景观结构布局和建筑风格,并通过宣传加以升华,才能突出地方特色。二是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风气造就不同内容与形式的旅游体验文化,例如中国人属于稳健型的而欧美人则是进取、冒险型的,因而体验也各不相同。社会的变迁、发展也对旅游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三是经济环境。分为软环境及硬环境,软环境指当地的人文状况及社会管理,包括政治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硬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教育和科技力量等。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综合性发展,使旅游服务文化不断的多样化,为旅游体验提供多姿多彩的体验形式,丰富了旅游体验文化内容。并随着个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使人们更关注旅游质量,强调个性化的旅游。四是文化环境。一种文化显示一个地区的特征。文化环境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使旅游者形成不同的旅游体验。在高素质服务者的热情、周到的服务下,使旅游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五是政治环境。政治的稳定、政策的保障和导向作用(例如假日制度的实施、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等)为增加闲暇时间,刺激旅游需求等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1]

3、时间观按时间顺序来看,旅游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8世纪中之前为古代旅游文化,二次大战之前为近代旅游文化,之后为现代旅游文化。各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古代以求知、求学、求仕、宗教旅行为主,近代主要以观光、度假、探险、考察为主,现代旅游文化以旅游学习、传播科技、文化交流、发展经济为主。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旅游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1]

4、效应观效应观包括下列因素:一是经济及社会效应。旅游文化打破了目的地社会的封闭,使居民思想观念发生转变,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发展、进步和文化的繁荣。二是环境效应。对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利用要坚持严格保护与科学利用相结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2]旅游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了人的文化素养,使人在旅游中自觉的保护环境。因此,应大力提倡生态旅游,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实现经济效应和生态环境的“双赢”。三是空间效应。旅游文化以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加以区分,按文化特征可分为不同的旅游文化区,按旅游资源、产品、设施的集中程度可分为不同类型的旅游城市,旅游文化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多元化,以提高城市的差异性。同时可推出核心旅游产品,扩展旅游景区,以实现文化的交融、扩散和传播。

5、实践观无论是主体观、环境观、时间观、区域观、效应观,都是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分析。以物质为基础,以精神为依托,均需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一是景区规划和开发。先解决主题定位,正确定位景区旅游主题。在人文景观开发中,一般从三方面着手,其一采用修复方法,以尊重历史,同时创造历史。其二引入外来文化以丰富人文景观。其三利用神话故事、传说的结合物化成具体的景点。二是景区特色文化建设及内涵的提升。通过景区、景点的组合,以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三是提升酒店文化服务。提倡服务创新,将常规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提供多样化的特殊需求。四是创新旅行社企业文化。主要是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树立服务诚信的经营理念,创品牌效应。五是重视旅游纪念品设计。要打造纪念品的知名品牌,纪念品要有文化内涵、求新、求异,注重地方性、民族性、实用性、艺术性、收藏性等。

四、旅游文化观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旅游文化是一种宏观的、综合性的、开放型的文化。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世界上许多旅游发达的国家都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旨在将文化、旅游培育成国家的战略产业。通过培育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扩大旅游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国际交流和合作,走开放合作的道路,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旅游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有质的飞跃,提供了现代经济发展契机,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例如带动建筑、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拉动内部需求与扩大旅游产品的生产,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繁荣和科学文化发展。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拓宽了旅游市场,提升经济效益。[3]旅游服务是经济行为,更是文化行为,旅游者需要的产品主要是文化性的产品,对企业要大打旅游文化牌,使经济效益提升。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要培养文化素质高的人才。要创造符合时代要求,顺应历史发展的中国旅游文化。[4]

总之,要不断探索旅游文化发展的新途径、新方式、新形态,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p18-20,90-92,107-108.

[2]卜伟.浅谈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J].中国商贸,2010,(04):124-125.

[3]刘云山.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的主旨演讲[J].今日海南,2010,(04):6-8.

[4]冯年华.关于旅游文化创新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5

文化经济研究篇6

关键词:产业生态,新型工业化模式,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生态化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局一份报告(2003年),在现代经济史上,全球化浪潮出现过三次。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始于1980年,这次浪潮完全不同于以前两次:多数发展中国家进入全球化市场,另一些发展中国家却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脱离世界经济逐步边缘化,导致收入下降和贫困增加;国际移民和资本转移在前两次全球化浪潮中微不足道,如今变得非常突出。货物运输、旅游和通讯速度明显加快;一些亚洲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世界经济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其突出特点为:

(1)经济活动的中心由物质生产转向知识生产,知识本身成为生产中的首要因素,知识、能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活动日益起着决定性作用。(2)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明显的变化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全球贸易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如今在142个WTO成员国中,70%是发展中国家,商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其中,全球化进程较快的国家有巴西、中国、墨西哥、菲律宾、泰国和印度等。(3)贸易、资本、金融和人员流动越来越突出,呈现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贸易自由化使全球经济逐步融合,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推动了产业结构全球化调整,人员跨国流动和国际旅游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全球化服务市场。(4)新的国际规则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WTO自1995年成立以来,对引导国际贸易发挥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若干国际标准系列(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即ISO),以及地区性或双边性贸易协议等,对促进经济全球化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在工业革命中,制造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而以全球一体化经营的跨国企业,引领着全球化的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利用先发优势,将传统产业和非核心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国际产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1)信息化、网络化:新技术改变了企业与其它社会实体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产业的结构和组织,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根据各个生产环节的不同功能和阶段,整个工业活动正在世界各国分散开来;同时,为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有效性,各生产环节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2)产业集聚化:工业企业在地理分布上的集聚越来越重要,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成为当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但是,在新的竞争环境压力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重挑战,需要进行以下转变:从追求大规模的静态外部经济效益,转移到培养基于新技术、新技能和新网络的动态创新能力上来。

(3)产业生态化: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和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为实现工业化和GDP增长,以大量资源消耗、大量废物排放和低利用效率,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形成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的对立与冲突(AudraJ.PottsCart,1998;LloydConnellyetal,2001)。这种线形物质能量流动的经济系统已经导致资源消耗和超出自然消化吸收入类垃圾的能力(J.Korhonenetal;2003)。通过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调节能力,将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自然循环和功能协调整合为一体的生态系统,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二、产业生态——国际产业转型与世界发展潮流

19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正在把发展产业生态型经济、建立生态型社会看作是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德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在英国,1999年专门成立区域发展局,研究经济发展与改造,负责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整体协调和长期的全面规划(ChrisShearlocketal,2000);芬兰是世界上已经进入产业生态良好循环的国家之一。芬兰2/3的土地为森林覆盖,但森林年砍伐低于年生长量(2001年增长724万m3,年砍伐只有448万m3);芬兰林业70%的燃料来源于废料如纸浆和锯渣废料的黑酒精(J.Korhonenet81,2003)。

产业生态(1ndustrialEcology,又称循环经济)依据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1990年代刚刚兴起的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应用科学,产业生态学是研究各种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Al-lenbvandRichards,1994;AudraJPottsCart,1998;Allenby,1999a,xi;MichaelHHuesemann,2001;T·P.Seageretal,2002;Raftlsenmann,2003)o国际电力与电子工程研究所(1EEE)在“持续发展与产业生态学白皮书”报告中指出:产业生态学是一门探讨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以及它们同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是研究可持续能力的科学。

产业生态是一种新形态经济或生态型循环经济,这就需要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的思维模式,改变产业流程减少废物排放,使产业适应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来适应产业(AudraJ·PottsCart,1998)。目前不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以不同的系统发展原理运作而导致的结果(J·Korhonenetal,2003)。因此必须把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自然循环和功能协调为统一的生态系统,通过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调节能力。未来可持续能力决定于调节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功能延续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资源管理系统(DavidJ·Brunckhorst,2002)。产业生态将不可持续变为可持续发展,是通过经济与社会的转型进化到一个新系统的状态而不是依赖效率提高的发展模式来保留现有系统结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生态原理应用到经济系统,不能直接将生态原理照搬到经济系统上。因为自然演化毕竟不同于经济系统演变,自然系统没有人类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文化,自然也不能象人类经济系统那样有意识地进行规划;信息流动和反馈也不尽相同。因此,采用新陈代谢方法并不意味着自然生态系统原理搬到经济系统就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中国产业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二十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有影响和最不可预知的力量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对各种原材料—从花生到生铁的巨大需求,使世界初级产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严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量的40%,消耗了水泥世界总量的50%,石油进口800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35%,粮食缺口1100亿斤,大量进口造成国际粮食价格上涨;而巨大的资源消耗所创造的GDP仅占世界总量的4%。种种迹象表明,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必须转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资源消耗过快、资源利用率过低、资源再生使用率过低的粗放经济。

(2)生态环境严重透支。随着经济以每年8%、9%、甚至10%的速度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迅速退化的灾难:270万平方公里耕地被沙漠吞噬、70%以上水系被污染、400座城市缺水等等。大量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电力、钢材供求紧张,以及投资增长过快等可能引起的传统性产业结构失衡和金融风险,而是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忽视生态所出现的生态环境危机。目前,中国发生的环境危机与世界其它地区的环境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它大多数地方退化只是程度大小而已,而在中国则是无可挽回的:中国北部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已经干涸,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每年大多数时间河水也开始断流。华北许多城市地下裂开了巨大的地洞。沙漠覆盖了中国18%的土地面积,并以每年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全国30%以上的地方遭受酸雨侵害。除非中国对目前的发展方式做出彻底改变,不然的话,大片区域的生态崩溃似乎是确定无疑的。有关专家断言:如果中国不迅速转变生产方式,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将出现在中国。

(3)社会文化出现了毁灭性破坏。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粮食产量大幅下降;而过去一味建造高楼大厦和基础设施的种种弊端,已经在很多地方显现出来:美丽的风景、庙宇楼台、圣水神山、精雕细刻的传统手工艺和城市景观被清一色的混凝土建筑、沥青马路所取代,古老的运河、城墙被铁轨、环城公路截断,庞大的城市吞噬了大片农田,许多城市无可挽回的被开发成清一色的灰色城镇,失去了往日的魅力。那些最具民族文化和传统特色、外国游客一心想看的东西被胡乱建造的新式楼房无休止的吞噬,居住环境日益恶化。

四、产业生态与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无数事实证明,传统的分散型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产生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并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和人文居住环境。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决策者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认识到这一点。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在《中国需要绿色革命》中指出:中国的工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支撑的极限,西方的“资源饥渴”发展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新能源使用成为我们唯一的可行之路。2004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

在我国,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方兴未艾。值得关注的是,在珠江流域,分布着两个非常典型的产业生态模式,为中国未来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提供了启示。

(1)中国农业生态模式的典范——桑基鱼塘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是闻名中外的典型农业生态模式,具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经过长期历史演变发展而来的科学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也是我国农业生态的典范。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把基塘系统列为研究项目之一,并在全球推广应用于低洼地改良,开创了改造低洼积水地的新途经。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成功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把种桑、养蚕、养猪和养鱼有机结合起来,是按一定面积比例建成的基面与鱼塘相结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基面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充分显示出水陆相互交换、植物和动物相互交换的高效能量转化过程,具有较高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率,氮磷钾三要素的循环效率分别为0.43、0.46、0.96,循环效益综合指数达1.85。并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稳定性,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达到系统的最大产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2)产业生态工业模式的典范——贵港生态工业园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是我国第一个产业生态工业园,是以制糖工业为支柱,以贵糖(集团)公司为龙头,围绕蔗糖生产整个生态产业链展开的。目前,贵糖已形成以甘蔗制糖为核心,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以及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浆黑液碱回收两条主线的工业生态链。此外,还形成了多条副线工业生态链。这些工业生态链相互利用废弃物作为自己的原材料,初步实现了生产过程良性的生态循环,既节约了资源,又能把污染物消除在工艺流程中。贵港生态工业园实践证明,产业生态不仅使区域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由于生态工业链使制糖过程中各环节的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其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也大大提高。

生态工业园实现了区域内工业体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代表了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生态工业,使物质能量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使污染由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资源综合利用,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了经济效益。这种区域性清洁生产,既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又有利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把环境污染问题解决在产业布局和调整的规划中,解决在生态工业链的生产过程之中,实现环境与经济的统一,保证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经济研究篇7

关键词:文化跨界融合;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组织创新;产业互联体系;经济集约化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3029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转型的一个取向,产业融合是产业进化的必然趋向,并带动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调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态势是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可见,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叠加动力,更好地促进经济升级提质增效。

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是经济转型的一个新路径,表现在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经济集约发展等方面,从而促进了经济转型(见图1)。

图1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经济转型的新路径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创意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使经济增长走向集约化、低碳化、绿色化增长模式,同时依托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带动经济整体增长,并注重经济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协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创意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催发传统产业的升级,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业形态,引导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文化创意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丰富城市发展内涵,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以城市为载体的经济生态系统,使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再者,文化具有精神价值性和道德引导性,能够激发人们积极的精神动力和健康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现代治理体系,为经济增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可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其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与城镇化的协同发展,将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生动力。

(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文化跨界融合,一是把无限性的文化创意资源植入到产业体系中,提升了可配置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二是在产业融合过程中,文化创意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商业模式,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能力;三是产业融合催生的竞争效应使得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合理配置,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二) 促进消费提升

文化创意产业更多的是为提供精神产品而发展的,这就使得消费从物质性产品需求升级到精神性产品享受,促进了消费层次的提升,拓展了市场消费的空间。文化创意产业更多的是遵循供给创造需求的经济逻辑,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创新创造的文化产品充满并扩容了精神消费的空间,使得文化市场成为一张无限发展的经济网。此外,文化创意深入渗透到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带动了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尤其是数字技术应用及产业融合的快速普及,正快速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文化消费的特性决定了消费者对于文化生产具有更强的导向性,消费者完全可能成为文化生产要素的一部分,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取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消融为一体,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创意性消费扩展了产品的多样化生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使得文化创意在生产方和消费方都发挥了价值增值的作用。

(三)促进就业创业增长

产业融合丰富了产业形态,增加了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产品融合往往需要多种技能的综合,也能够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就业增长以及高技能的就业结构提升,必然会带来收入增加。

当前,我国鼓励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多的是为知识阶层的创新创业提供支持,他们的很多创业项目都是融合文化创意于新兴业态,随着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全域拓展,会诞生出更多的创意创新创业项目,打造出更为广阔的创客空间。

(四)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普遍融合性将带动产业融合更广泛的发展。而产业融合会促进企业网络的发展,提高区域之间的联系水平,加强区域资源流动,提升经济效益,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产业融合要求企业之间要建立更广泛更密切的联系,互通有无,共享共赢。企业可以通过契约链接、产权链接、关系链接、模块化链接、集聚链接、互联网链接等链接机制构建紧密合作的企业网络组织,探索新产品的生产、新市场的开发、新的商业模式的打造(洪振挺,2013)。产业融合带来了企业网络组织的发展,打破了区域之间的壁垒和障碍,这就拓展了资源的配置领域,使得企业资源在不用区域不同部门之间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将催生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诞生一系列新兴的“文化创意+”业态,形成一个新型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一)适应产业链解构、重构,引领产业链融合增值

随着分工的细化、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资源的全球化配置,传统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出现分离并发展为独立产业的趋势,同时进行的是产业链环节的进一步细化、新增和重新衔接,使得产业链的解构与重构并存成为一种产业演化的新常态。

产业链的解构即价值创造活动不断地外部化。在价值链的外部化过程中,很多产业环节将发展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出现了很多配套性的新业态;产业链的解构伴随着产业价值链的重构,促使产业价值链的融合,导致产业的边界模糊化,融合后的产业比原有产业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大的利润空间。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与其他的传统行业的关联性强,并且涉及产业链各环节,对产业链具有重要的增值意义,将文化创意融合于相关产业,能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能有效推动相关产业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地位上移,获取较高的行业价值分配。同时,文化创意产业还会极大刺激产业链的延伸,融合形成新的价值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 促进传统产业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

文化跨界融合的理念引领更多产业的创新发展,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方式,增加企业经营的文化内涵,促进产品与业务结构升级和更新换代。一方面,在产品研发上融入更多的文化要素,促使产品创新、产品种类增多,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使消费者获得更多更新的物质体验和多样化消费选择,提高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在服务提供上增加传统服务业的文化体验,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使消费者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由此实现服务的价值提升,促使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利润产业的升级,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因此,促使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把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核等向其他相关产业渗入,可以提升相关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并推动产业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创意生产,把文化创意植入到相关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可以适应和引领人们生活方式,创造持续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规模扩张和需求结构升级。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是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提升居民服务消费水平;二是通过“一意多用”提供个性商品,促进居民个性消费增长;三是通过品牌授权,促进居民高档消费增长(见图2)(任旺兵等,2013)。[1]

图2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消费升级的机制

(三)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2001)曾指出:“产业融合为企业提供了扩大规模,扩大视野范围,开发新产品、新服务等巨大商机,企业会演化出新的组织形式”。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不仅催生出新产品和新服务,还催生出新业态,比如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催生出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与农业融合发展了创意农业,还有文化地产、互联网文化产业等,这些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且在不断地推进与传统产业的相互融合,引发传统产业的分化、解体和重组。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还可以孕育出新的经营模式。例如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所孕育出来的观光农业,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模式,将蔬果采摘融入农家乐不仅为农民创收、扩展农业产业链以及改变农产品结构开辟了道路,同时也带来了旅游业以及宾馆、交通、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发展的新契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把产业链与价值链匹配起来,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问题解决方案,将重新整合与划分产业结构,建构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盈利空间。

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可以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以文化创意驱动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比如北京定福庄的发展模式就是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体,拓展城镇化发展的创意空间,引领一种生态化的文化新生活,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态合一”的产业发展新体系。

文化创意驱动的新型城镇化,就是在制度创新、文创集聚、生态增效、多元协同、区域联动的条件下,以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动力,围绕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而构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见图3)。

文化创意和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发展,一方面包含文化创意对新型城镇化的驱动作用。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存在影响作用。具体来说,城镇化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文化创意资源、科技、资金、人才这四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从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制约作用,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依赖于一定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如图4所示,文化创意和新型城镇化之间通过内层要素圈和外层发展圈的动态耦合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

图3 文化创意驱动的新型城镇化模式[2]

图4 文化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2]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是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常态,在不断地技术更新、要素提升、市场创新和消费升级等动态产业环境下,产业处在一种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特别是随着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加强,由文化创意产业引领的新一轮的产业融合发展将带动更多的传统产业进入转型升级通道;另一方面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经济转型的方向是集约化、低碳化、绿色化发展,这需要更多地依靠创意创新驱动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最具有创意色彩和创新意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产业渗透性和融合性,文化创意具有创意资源无限性、创意生产无污染、创意消费无极限等产业特征,文创产业融合将为经济发展带来一个新的高增长点,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一条新路径。这种融合发展将带来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进而构建经济发展的新范式。

(一)促进产业组织变动,形成新竞合关系

产业融合促进了产业组织关系的变化,同时改变了产业竞争格局。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相互融合,使得融合产业内的企业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中,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拓展,会有更多的新进入者参与到竞争中来,从而促进了更大范围的竞争。同时,发生融合的企业间开展的广泛合作,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竞争,产生一种新的竞合关系,这是一种企业建立在合作中的新型的竞争模式。

产业融合伴随着企业网络的出现,使得产业竞争表现为一种基于企业网络的竞争状态。企业网络强化了市场竞争,并使得竞争更加多样化,表现为企业网络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网络中的企业与外部企业的竞争、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以及企业网络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等多种竞争类型(洪振挺,2013)。

产业融合中的竞争与合作,催生更多种类的融合新产品和新的服务模式。竞争效应促使产品价格下降和服务质量提升,增加产品差异性和服务多样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合作效应促使企业提高技术水平,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文化内涵,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推动产业组织创新,构建产业互联体系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改变了产业组织关系,新的产业组织关系要求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与之相适应,从而推动了产业组织的创新。产业融合促使企业和产业边界的变化,将形成新的产业组织结构,并逐渐演化出新的组织形式。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是一个交互创新的过程,创新产生的盈利激励不断扩散,使得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产业融合中来,并通过价值链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网络型组织。网络型组织是信息化动态环境中与产业融合相适应的一种组织形式。网络组织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经济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够使组织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环境变化(周振华,2013)。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并产生了基于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基础上的多种业态的融合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物联网使商品互联,网商平台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生产领域的创意设计来,文化创意的融合还是一种思维的互联;因此,建立在商品互联、人的互联和思维互联基础上的产业互联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常态组织形式,推动了产业组织的创新发展,传统的产业组织模式向网络型组织发展,产业互联体系得以构建并迅速发展,进而产业结构也相应地调整。

(三) 创新产业空间组织,促进产业融合性集聚化发展

从理论上说,产业的演进具有空间集聚发展的规律,从实践上看,产业集群发展表现为空间的集聚,在政策推动下,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和文化园区的规划发展都是要促使产业集聚发展。产业聚集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产业链的衔接,提高经济效益,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另一方面,产业集聚也会促使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协同经济和融合经济。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在现有的文化创意园区的集聚发展和工业园区的集群发展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融合性集聚化发展,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创造产业发展新模式,使经济效应得到最大化发挥。

四、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推进经济集约化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其本身就是一种集约型产业,通过把文化创意融合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产业链环节或者延伸发展新的产业环节,可以促进创意设计、绿色生产、文化营销、高端发展,提高融合产业的附加值和集约化程度。

(一) 提供大众创业战场,发展创造型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大众业创提供了新战场,为知识经济融入提升传统产业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当前的大众创业,更多的是在新兴领域的创造活动,而巨大的市场空间是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市场融合领域里,其中文化创意产业是大众创业的主要阵地。产业融合提供的广阔市场空间为大众创业提供了可能性,进而为创造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二)营造万众创新氛围,发展创新型经济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要营造一种创意创新氛围,让创意创新变成直接生产力,引领新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意创新型经济。鼓励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要推动创意设计在传统产业环节的创新创造作用,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建立新的生产体系和服务模式,引领新生需求,发展创新型经济。

(三)发掘文化创意资源,发展人文型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元的发展载体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使文化创意资源得到高价值的体现。随着融合发展的深植入和广覆盖,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资源将得到发掘和充分利用,真正使文化创意资源成为重要的产业要素,不断提高文化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推进人文型经济的发展。

(四)推进低碳环保生产,发展绿色经济

文化创意的低消耗、低污染特征,使得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可以推进清洁生产、节能设计、环保消费等产业链的低碳化,促进经济的绿色化发展。此外,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文化生态的发展,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关键要素,有利于绿色经济的构建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旺兵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文化驱动新型城镇化研究[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

[3]陈柳钦产业融合效应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措施[J].经济前沿,2007(5)

[4]洪振挺基于企业网络的市场结构分析[J].中国市场,2015(48)

[5]王宋涛,洪振挺粤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12(7)

文化经济研究篇8

论文摘要:2O世纪9O年代末以来,去经济全球化运动蓬勃兴起。反对“全球化”,并不是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模式,而是反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我国在去经济全球化运动中,又该何去何从?研究去经济全球化运动的产生以及爆发的主要原因,用近几年国际上主要国家几项重大经济指标的变化去证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解读去经济全球化

(一)去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理解“去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很多,可以从经济、政治、社会等不同角度去分析,其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无论从哪方面出发,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去经济全球化”并不是要反对全球化这种趋势,不要全球化,转而寻求传统的发展道路。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选择,是任何反对力量都无法逆转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是人为反对所阻止不了的。从本质上讲,“去经济全球化”本身也是一种全球化的结果,因为它的成员来自世界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组织,拥有不同的政治观点,没有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便利条件如交通、信息传递等,这些人是不可能走到一起来的。因此说,离开了全球化,“去经济全球化”也就不复存在。

(二)去经济全球化的产生

1999年11月30日,世贸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在西雅图开幕,当日发生了去经济全球化主张者与警察的暴力冲突“西雅图风暴”,它拉开了世界范围的去经济全球化运动的序幕。自此以后,去经济全球化运动愈演愈烈。从2000到2004年短短四年间,至少发生了3O次去经济全球化运动,运动规模不断扩大,参加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去经济全球化运动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化特征的运动。自2005年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工人阶级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导致贫富差距的罪魁祸首,为了自身的利益各国不断要求保护国内贸易.反对大量进口。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全世界经济陷入低谷,全球贸易、要素流动大幅度缩水,从另一方面加剧了去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二、去经济全球化实证分析

(一)指标与对象的选择

一国国内生产总值清晰地表示了一国经济贸易的发展程度。在去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速度会发生变化,因此本文以GDP的增加速度为基础,来量度去经济全球化的程度。

去经济全球化表现在贸易的去全球化、要素流动的去全球化。本文以每千人净移民率、对外贸易增长率、货物和服务贸易占GDP变动率来表征全球化的变动。其中,每千人净移民率表征全球化要素流动性;对外贸易增长率表征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占GDP变动率表征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所选四国中,法国和德国属于欧元区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本次金融危机的肇始国,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国家之一。

(二)实证分析

由图1、2、3、4可以发现,四国的经济增长趋势趋同,经济增长速度都呈现下滑趋势。德国、法国、美国的实际GDP增长率都大幅下降到1%以下,虽然中国在2008年的实际GDP增长仍然达到了9.79,6,但增长速度已经比2006、2007年有很大程度的下降。表征全球化发展水平的千人净移民率、对外贸易增长率、货物和服务贸易占GDP变动率也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对外贸易增长率的下降最为明显,尤其是图2中美国的对外贸易增长率在2006年以后下降速度非常快。其下降的原因非常明显:随着美元的不断疲软和需求市场的萎缩,美国的进口额不断下降.从而导致进口贸易增长速度急剧下降。

1、对外贸易增长率曲线。中国、德国、法国对外贸易增长率下降的原因则比美国要复杂。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三国不仅是进口大国而且是出口大国,尤其是德国和中国是世界上出口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随着经济危机的加剧,欧美等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急剧萎缩,我国出口贸易额增长速度不断降低,尤其是进入2008年下半年,出口增长一直呈现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非常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比重较高,外贸出口市场的萎缩同时也制约了以加工出口为目的的进口。在进出口双重打击下,对外贸易增长率增长速度缓慢、甚至是负增长已经是不可争辩的现实。法德两国的进口及出口变动同样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

2、每千人净移民率曲线。要素的流动是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出近几年世界各国的就业形势不断恶化、失业率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政府首要问题就是解决本国的就业问题,减少社会压力。因此,对国外劳动的需求就会不断减少。如图1、2、4所示,在2007、2008年份,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显现,千人净移民率不断降低,呈现出与经济形势相同的走势。

3、货物和服务贸易占GI)P变动率曲线。货物和服务贸易占GDP变动率表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的变动。由数据可以看出货物和服务贸易占GDP变动率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都呈现降低的格局。但是,不同国家货物和服务贸易占GDP比率的变动率曲线表现不同。中国和德国两国的比重非常大,对外贸易依存度高的曲线明显较陡,而美国的曲线变动较为平缓。究其原因,美国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一直稳定在1O9/6左右,对外贸易不是拉动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中国是最陡的国家,200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了6O,对外贸易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尤其是为了应对近几年出现的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措施,来抵消对外贸易增长急剧减速而带来的冲击,从而导致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占GDP变动率曲线最陡。

综上所述,在对外贸易总量、要素流动、对外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去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加速发展。

三、去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并不能给所有国家和人们带来利益,世界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正如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指出的:“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由于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同,因此,引发去经济全球化运动的原因也相应不同。

(一)发达国家去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

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也是最大受益者。然而,来自发达国家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抱怨声却始终不绝于耳,他们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发达国家内部贫富差距的扩大。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和推动的,准确地说主要是由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家推动的。全球化给资本家们带来了滚雪球般的财富,而穷人则越来越穷。

第二,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近几年来,发达国家的失业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居高不下,致使一批去经济全球化人士认为是全球化惹的祸。认为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大量廉价商品涌人,给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造成了冲击,减少了该产业的就业机会。美国国际贸易专家伍德认为,发达国家工人的失业问题就与南北之间贸易量剧增有关。

第三,发达国家产业的“空洞化”。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实行“全球战略”,把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产品的生产转移至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正成为制造业的“加工厂”。而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美国的纺织品、服装、传统的制造业正受到冲击。美国2007年制造企业的海外生产比例已达45。

(二)发展中国家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按照发展中国家长期盛行的观点,现实的国际经济体系极端不合理,是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因此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的“陷阱”,似乎更有理由反对全球化。其主要理由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南北贫富差距扩大,利益分配悬殊,最不发达国家的贫困化问题严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南北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全球财富分配十分悬殊,其中高收人国家1O亿人口拥有的财富占全球财富的6O9/5,中等收入国家15亿人口占有的财富占全球财富的209/6,低收入国家35亿人口占有的财富仅占全球财富的2O。最不发达国家的贫困化问题极其严重。

第二,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频发以及外债的增加。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大大加快,但其中“游资”占很大比重。如果这种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动,会造成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动荡,加上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脆弱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将不可避免。金融危机让发展中国家有了切肤之痛,为去经济全球化人士提供了指责经济全球化的最佳理由。

第三,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经济依赖加强,在世界经济中处于附属地位。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指出,国家是中心国家的附庸,处于被剥削的地位。半个世纪以来,这种依附有增无减。据统计,发展中国家70的出口依赖发达国家的市场;此外,还依赖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发展中国家缺乏资金和人才,很难进行大规模的科技开发,只能依靠从发达国家高价引进技术发展经济。这些依赖使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日益严重,导致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负担和极度的贫困。特别是最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处于最,出口往往主要依赖初级产品,而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因此,经济全球化正在使这些国家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第四,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和环境受到威胁。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输出的多是消耗资源多,污染严重的产业。跨国公司在为本国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把难以治理的工业废料、垃圾留在发展中国家。因此,西方发达国家是站在发展中国家的肩膀上“摘苹果”,落人发达国家口袋中的“苹果”越多,发展中国家承受的负担越重。

四、去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和中国的应对措施

虽然反全球化可以制约全球化的种种弊端,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反全球化是弊大于利。

近几年的去全球化都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实从本质上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反全球化就是害怕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强大起来威胁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所以采取的去全球化措施也是以满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益为目的的,例如贸易保护政策、控制发展中国家向西方国家的移民政策、在多边条款提高人权、环境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要求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一系列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后果,作为发展中的最大国家中国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第一,对外资企业实施国民待遇。当前我国对外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的超国民待遇,虽不违反世贸组织原则,但有损市场公平。所以中国政府应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调整税收政策,而事实告诉我们经过几年的税制改革,中国已初步形成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框架,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

第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和技术科研投资。只有培养出中国自己的高素质人才,我们才不用依赖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和人才。加快技术创新,建立自己的高端科技研究中心,生产出能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的高科技产品,在世界市场中立于有利的地位。

第三,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惩治那些对环境造成恶意破环的企业,同时企业也必须提高自我素质。有必要时应投人资金减小企业的污染或是研制性能更好污染更少的产品引。

上一篇:室内空间设计手法范文 下一篇:景观生态学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