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7 11:34:45

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篇1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生命意义;价值意义;迁移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26-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综合了多种内容、价值与功能,既有体育知识,也有健康教育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单从体育教学来看,往往是重体育而轻健康,重技能而轻体能,重内容而轻功能,这就限制了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形成,不利于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笔者由价值意义与生命意义角度分析了高中体育有效教学,以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其具有健康体魄,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改善校园体育运动环境

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若想学生形成体育运动习惯,则需要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为学生提供有利的锻炼场所,如跑道、篮球场、乒乓球台等等。有些学校乒乓球台较少,只有少数学生可以进行乒乓球训练。自从学校新建了更多的乒乓球台后,上体育课时,有更多学生参与到这一体育项目中。再如篮球场,有些学校篮球场区域不宽,有些球场地面甚至破裂,坚持打球多数是篮球铁杆爱好者。而如今学校修建了多片标准篮球场,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融入到篮球中。另外,如条件允许下,学校还可修建塑胶跑道,既干净也具有弹性,可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可见,改变运动场地反映出运动理念的变化,说明学校对运动的重视,由实际行动落实体育理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体育运动环境。

二、拟定可行健身计划

若想提高学生体育素质,教师需要为学生拟定较为简单、易于实施的健身计划。在体育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重视体育技能的教授,而忽视了学生体能的发展。如在障碍跑教学中,学生需要把握跨越技术要领,然而在运动会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有多少学生可以实现标准跨栏?多数学生会出现犯规动作。又如篮球教学中,学生需要把握传球、运球、投篮、技术突破及组合动作等,然而在真正篮球比赛中,能够有效运用动作打满全场的学生又有多少?这是为何呢?其原因在于学生体能难以跟上技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既需要教授体育技能,也需要加强学生体能训练,培养学生坚韧意志。这就需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拟定可行而简单的健身计划,如每天晨跑多少米;完成多少个仰卧起坐、俯卧撑;完成多少下跳绳、拉力器、举哑铃等。这些健身项目简单易于操作,且器材简单。若学生长期坚持训练,则能够提高学生耐力、力量、耐力等体能指标,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提高教学目标的价值感

对于一名优秀体育教师而言,往往对自身素质的要求较高。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增加教学的价值意义,更需要培养学生们的自我价值感,巧妙地渗透生命意义与价值意义,以陶冶学生情操,熏陶学生情感,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学障碍跑时,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克服困难、顽强勇敢的精神,培育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与合作能力。又如教学篮球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学生对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培育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形成坚韧的意志品质,学会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关系。再如田径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锻炼学生勇于拼搏、顽强勇敢、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养成与同伴和谐相处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可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更渗透与弘扬了生命意义与价值意义,让学生建立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这对学生终身体育而言是一笔巨大财富。这就需要培养学生一个或几个运动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时常会思索,在一场高质的篮球或足球等比赛中,赛场上队员不断努力拼搏着,而赛场下不少观众或球迷则激情澎湃、助威呐喊,他们为何都未感觉疲惫呢?与之相反的,他们都体会到参与运动的那种身心放松与满足感。再如爱好打球、踢球等体育锻炼的同学通常具有较好的体质。同时,在性格上,这些学生也往往阳光开朗;在品格上,他们刚强而坚毅;在人际交往上,这些同学也大方自信。其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育运动所带来的积极价值意义。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组织多种兴趣小组,如中长跑兴趣小组、篮球、足球等球类兴趣小组等等,并对学生加强指导,然后通过这些学生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使其体会到体育的乐趣,保持体育运动兴趣。因而,当学生毕业后,由于这些体育运动变为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于是这一兴趣会自然陪伴学生一生,真正落实终身体育。

五、因人而异,加强人文关怀

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篇2

一. 正确认识“创新”的本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不少教育者眼中,“创新”是与班级管理无关的,只是和教学有点关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它一方面漠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导致根本不会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这种创新和独创表现为他们自己提出某一问题,并想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创新教育正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对于中等教育来说,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明确以上认识,教育者就应适当调整班级管理思路,在管理措施上予以正确的导向,这将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二、班级管理理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在社会需求和对受教育者的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班级管理理念上是截然不同的。一是在教育目标上。传统教育旨在强调行动的统一性,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停留在遵守纪律的层次,使管住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而创新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潜能,着重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使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二是在管理方法上。传统教育是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学生的思维和行动自始至终都在教育者的事先确定的轨道上运行。以行动的整齐划一为管理得法的唯一标准。而创新教育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被管理中逐步学会管理和自我管理。三是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唯师是从”,学生如练兵场上的战士,时刻等待着命令。学生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是否听话及“执行命令”的快速程度和准确程度。而创新教育视学生为主体,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针对教育对象起点、基础的不同,要求也不同,评价机制迥异。创新教育着重个人对过去的超越,关注的是教育对象的创造潜能有无得到发挥,人文精神是否确立,健全的人格是否得以塑造,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有无得到培养等。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种与传统教育有着较大差异的崭新的教育。我们只有在充分理解创新教育的理念、把握创新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指导我们在班级管理中的教育行为,落实创新教育。

三、遵循基本原则、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确保创新教育的实施

对教育而言,在班级管理中落实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创新 。因此我们切不可操之过急,应该遵循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逐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学过程 一样,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也是主体,我们就应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条件和最终目的这一教育目标。就是要一切措施、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而选择设计的。还要让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育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和全程参与,提倡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

(二)积极创设创新氛围 。创新教育不是竞争性教育,而是合作性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民主型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平等民主的作风,以平等、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让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开来。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自信心和获得创新成就的勇气,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和新方法处理问题,善于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追求创新的“临界”状态。

(三)提倡学生的质疑。提出一个疑问,就是创造的开始。提倡学生质疑,能培养学生既尊重教师,又不迷信教师的敢想敢说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使他们成为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这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三点:一是鼓励学生对管理质疑,激活学生的生活热情和内在潜能。二是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本质特点就是独创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求异思维是一切创造之源。因此教师应为他们提供施展管理才能的创造空间,锻炼、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三是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敢于用前所未有的方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煅炼,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升华。

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篇3

论文摘要:中国戏曲以其“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独特的审美与艺术价值,而且还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内容。文章从传统音乐、传统文学、传统观念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传统戏曲在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为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一种思路与途径。

艺术是在人类诞生之初便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产生、发展并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在感知外界事物、表达内心情感、创造表达情感之形式并以此来获得愉悦的过程中,最终呈现出来的人类活动的精神成果。

将艺术作为一门课程进人教育领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早在周代,统治者就将包括“艺”(即“艺术”)在内的“六艺”作为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而到近现代,作为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的蔡元培先生仍将“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历史的车轮将我们载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党中央更是将“美育”放在了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之上。

作为一名从事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工作者来说,笔者深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与博大精深,更深知它对于整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大意义。那么,笔者就从传统戏曲这一点切人,来侄释它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开展高校艺术教育不可取代的价值。

一、保存传统音乐

作为一种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戏曲的真正形成较中国其它民间音乐形式要晚。但正由于此,才使它能够广泛吸收各种音乐艺术成果,并且将民间音乐的艺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由于时代的更迭与人们审美趣味的变更,我们今人已经很难再听到早期戏曲形式—元杂剧和南戏的音乐了。但是,作为南戏在发展、衍变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支脉—昆曲与弋阳腔,却依然能让我们聆听到600多年前先人们所欣赏的音乐。那一首首细腻、婉转的(醉扶归)、〔步步娇〕,不正在向我们展示着传统文人的艺术追求与情感表达吗?还有那一阵阵燎亮的锣声,那一段段豪迈的唱腔,不也是在向我们诉说当时平民百姓的娱乐形式与情感宣泄方式吗?

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保存下来的戏曲品种带进课堂,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得到传统戏曲音乐的熏陶,这也许是传播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较好的途径吧!

其实,上述做法在近现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早在清朝光绪年间,曲学大师吴梅就应聘去东吴大学堂(今苏州大学)讲授词曲,首先把昆曲教育引进大学课堂,开了戏曲进大学的风气之先。”而在现在的江西师范大学,学生们可以选修赣剧以获得学分,其学习“课程内容包括弋阳腔和赣剧的历史、戏曲基础理论、戏曲表演等。”川而“对已经公演并延续演出的赣剧《牡丹亭》,则“按工种(唱腔、乐队、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化妆、表演等)招收学生,由专业老师传授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苏州大学周秦教授在学校“开设了‘诗词写作与吟唱’选修课,讲授诗词格律和昆腔字格,教学昆唱词曲和曲笛。还有“昆曲艺术”选修课,讲授昆腔发展史和曲律曲论,教唱昆腔南北曲名段,并传授曲笛技艺。”“同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都有自己的戏曲社团”。

上述不同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对于戏曲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高校艺术教育课堂上的学生能够身临传统音乐文化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桥梁与途径。

二、保存传统戏剧文学

任何事物都是由其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来构成的。传统戏剧文学也不例外。说到它,就不能不谈到戏剧文学的体裁样式与题材内容这两个方面。

自古至今,我国都是一个文学艺术蓬勃发展的国度。不论是魏晋南北朝之前,以《诗经》、《楚辞》和乐府为代表的古体诗,还是唐代以来,唐诗、宋词和元曲的新体诗,它们所取得的成就都为中国传统文学的艺术高度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戏曲正是在这座文学艺术的百花园中开放出来的奇葩。从第一个成熟的戏曲样式—元杂剧,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学体裁对于戏曲艺术的滋养。那四句一段的定场诗,那长短参差、错落有致的曲牌形式,都成为戏曲艺术丰富表现力的一个因素。

那么,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赏析,就不仅仅是培养高校大学生聆听传统音乐的耳朵,而且还使他们进一步贴近了古人,贴近了古人的语言习惯和情感表达方式。

下面再来探讨一下传统戏曲所表现的内容。

传统戏曲是以我国的古典文学作为其创作的素材来源的。而“作为人文学科文学类的一个领域,中国古典文学从先秦到清代,名家辈出,佳作涌现,涉及历史、哲学、艺术、道德、思想、政治—几乎囊括了人文学科的所有内容。……而且蕴含着先进的文化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民族精神,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说,在汉魏六朝、唐代之时,出现的小戏样式还多是取材于神话传说或日常小事,情节还较为简单、冲突缺乏戏剧性的话,那么元代杂剧和南戏之所以成为成熟的戏曲样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剧本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古典文学,不仅是文学作品,它更多地是在向我们展示人、展示时代、展示社会,当然这里的人是剧作者借以呈现它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状况的一种途径与媒介,“人”是传达特定时代与社会所具有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形象。

高明《琵琶记》中蔡伯嘈的形象、《荆钗记》中不弃糟糠之妻的王十朋形象与《秦香莲》中不认前妻的陈世美,这都是中国传统戏曲塑造的典型形象的代表,以致于到现今还被人们所熟知。其中看似三种不同的人物性格,从而造成了三种不同的婚姻状况,但是其实它们都是中国官僚体制、婚姻模式和普遍信奉的封建道德标准等文化背景的具体产物。

这种类型的戏曲,在令观众欣赏戏曲音乐的同时,还呈现了一幅封建主义社会百姓的生活图。图中的景致不仅形式丰富,而且其中的韵味也耐人回味。我们的传统戏曲艺术表现的正是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全景图,我们可以使高校大学生在其中一幕幕的悲欢离合中接近历史、感悟传统。

三、保存传统观念

传统观念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在此笔者主要从价值观与审美观两方面切入。

1.传统价值观

我国著名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中国哲学的发展史分为两个阶段,即自孔子至淮南子的“子学时代”和自董仲舒至康有为的“经学时代”。其中,前者的“百家争鸣”时期历时四百余年,而后者的“独尊儒术”时期则历时二千余年,在时间上的绝对优势已经可以体会到其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形成与巩固的深远影响,而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宣传与利用,无数文人对它的进一步引申与深化,以及在其“忠、孝、节、义”的封建礼制观念影响下广大劳动人民对于封建礼制的顺从与效仿,都使得儒家所宣扬的“德”与封建统治者所渴求的普通民众的“德”在上至宫廷下至)’一大群众的社会各个阶层中得到空前的重视,使得中国历史上具有“德行”之人不仅被封建统治阶级、而且被宗教所大肆利用与宣扬,成为教育与同化民众的楷模。这一重要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内容中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这种“高台教化”所要教授给广大人民观众的一个最为核心的观念。

在中国的历史人物中,关羽可谓是忠和义的统一。他追随刘备兴复汉室,表示与刘备“誓以共死”,始终不渝,既表现出他对蜀先主刘备的忠,又表现出他对“恩若兄弟”的刘备的义。现存最早的关公戏剧本当是关汉卿的《单刀会》和《双赴梦》(此剧同时写张飞)。此后,关公形象则被人们不厌其烦地称颂,相继出现了《关羽显圣》、《千里独行》、《单刀赴会》等等多出表现其英武与忠义的戏曲剧目。

此外,《精忠记》中岳飞对大宋国君的“忠”,《琵琶记》中赵五娘对于公婆的“孝”,《杀狗记》中手足之间的“义”,还有《白兔记》中李三娘的“节”,都可以说是进行“道德教化”的典范之作。它们在中国戏曲舞台上的久演不衰,不仅仅反映了戏剧文学本身的魅力,更加体现了上至统治者、下至普通百姓对于“德”的推崇。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所宣扬的“封建礼教”等观念有其严重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传统价值观念中也不乏爱国、忠义、节操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在我们当代商品经济时代恐怕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通过在高校中开设传统戏曲的赏析课,选择宣扬高尚品格的精品剧目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感染他们的心灵,也是一种非常必要且有效的手段与途径。

2传统审美观

人类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在初始阶段,就具有两种相反相成的冲动,一种是感性冲动,即不可扼制的生命冲动;一种是理性冲动,即把握生命活动的形式冲动。人的任何行为究其根源,都是出自于这两种冲动。中国写性的艺术向来被认为偏向感性的艺术形式。即通过基于现实的客观存在,对其进行适当的想象与抽象,从而以虚拟的手法,再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存在。这一手法被广泛地运用于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例如画家常通过写意手法来借物抒情,戏曲通过写意来纵横时空、塑造典型,而诗歌则通过写意来寄情山水、“造景”喻情。

这里笔者将从戏曲的人物塑造、时空转换、舞台装置三方面来略论传统戏曲艺术对于“写意”手法的具体运用。

首先是人物塑造,其中还包括人物造型与人物性格这两个方面。

戏曲的造型是“写意”的。如关公的红脸,曹操的白脸,青面虎的绿脸,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却能显现性格特征,因为这种“写意”性的脸谱是“实象”的高度提炼与夸张,是现实情况的艺术升华,为戏剧人物的塑造起到了典型化的作用。

其次是时空转换。戏曲是一种典型的舞台艺术,它主要是借助于方丈之间的舞台空间来表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世事变迁。因此,舞台一方面为作家与观众感受世间万象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为展示情境的无限性造成了局限。而传统戏曲却通过写意手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可以使观众“一日三秋”、“一日千里”,在时空转换上达到自由与无限。如演员在台上通过打吨、抬头、揉眼、伸腰等动作表示日夜的更替。这些做法都明白无误地向观众展示了剧情的延展,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无限想像的空间,使“情”与“景”的交融在“形”“神”的互补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挥。

最后来谈谈舞台装置。舞台装置主要包括表演道具、舞台美术与装饰等。

就道具来说,戏曲的最突出特点莫过于“无马而日行千里,无舟而舟行水上”。这种特殊效果的形成仰仗于舞台道具的巧妙运用。例如川剧《秋江》中硝公仅凭一桨舞蹈便舟行碧波荡漾之中,而京剧《悦来店》十三妹凭马鞭挥动即呈现了她骑马疾行的形象。此外,刀枪剑戟的形象化运用、舞台上幕布的多样性设计等等都为剧情的展开、情节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感与历史感。

“写意”的手法来源于中国历史上较早形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与审美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为其特点的深层根源,也是我们能够承中国艺术的关键。中国传统戏曲通过几千年的凝铸与锤炼,已经将这种观念深深地融入到自身的肌体之中。如果我们能通过它来使高校学生感受传统、接近传统、认识传统,那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历史像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很可能还有余温,我们的任务不是翻扒已经冷静的灰烬,而是把我们的手伸进灰烬,去触摸那个余温。”世界上有很多古老的民族,都会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这一民族的气质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士比亚的戏剧,这些都是该民族骄傲与自信的源泉。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之梵剧被世界公认为三大古老戏剧形态文化之一。它虽然较其二者出现较晚,但是却以其高超的成就与独特的魅力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如何能够使当代大学生走进这一家园,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我们高校每一位艺术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篇4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体育舞蹈 终身体育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高校体育课设置已经从传统项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体现在课程项目增多、学生选课自主、注重学生兴趣、注重教学技巧和注重课堂气氛等方面。体育舞蹈是作为高校体育课的新兴项目,是近年才在高校发展起来的,该课程在高校开展以来,深受学生的欢迎。它可以更好地达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审美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为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并为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1.体育舞蹈的项目分类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舞,是竞技体育与艺术表演相结合的舞蹈,是以身体动作舞蹈为基本内容,双人或集体配合,既有娱乐健身作用,又有竞技表演的体育运动。它将艺术、体育、音乐等融于一体,被人们誉为健与美的典范,是世界通用的情感语言。体育舞蹈按舞蹈的风格和技术结构,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按竞赛项目分为三类,即摩登舞、拉丁舞和团体舞。其中摩登舞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维也纳华尔兹五种舞;拉丁舞包括伦巴、恰恰恰、桑巴、斗牛和牛仔五种舞。团体舞是摩登舞或拉丁舞的混合舞。

2.体育舞蹈各舞种的特点

体育舞蹈每一舞种的风格都是与发源地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审美观念等密切联系的,是受其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每一舞种展现的人体美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其特点见表1。摩登舞除了探戈舞外,都起源于欧洲,具有端庄、含蓄、稳重、典雅的风格和绅士风度,舞步流畅,轻柔洒脱,舞姿优美,起伏有序,是老少皆宜的舞系。拉丁舞,除了斗牛舞外,都起源于非洲和拉丁美洲,动作豪放,速度多变,舞步内容丰富,具有热情、奔放、浪漫的风格特点,深受中青年人的喜爱。

3.体育舞蹈运动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3.1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塑造健美的体型。

从技术层面看,体育舞蹈的练习要求练习者保持昂首、挺胸、收腹、立腰、提臀、松膝、沉肩等技术特点,会长期锻炼练习者腹部、腰、臀、腿部力量,有效地矫正学生身体的姿态和行为,尤其是对一些长期习惯于行走时含胸、垂头、驼背的人,矫正的效果更显著。同时,随着自身姿态的逐渐完美,增加学生自身的形体知觉,对自身产生强烈的自尊和自信,又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情感的表现能力,充分展现形体的美和高雅脱俗的气质。

3.2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生理机能的健全和形体的塑造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体育舞蹈的训练,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纠正肩、背、胸、腹、腿、足等部位的不良姿态,促使肩背、脊柱、胸廓、骨盆、下肢等支持器官更趋完美,使身体更加端正挺拔、线条更加优美匀称。经常进行体育舞蹈锻炼可以使肌纤维变粗,而且坚韧有力,使其中所含蛋白质及糖元的储备量增加,改善骨的血液循环及代谢,使骨外层的密质增厚,骨质更加坚固,从而提高骨骼系统的抗折断、弯曲、扭转的能力。还可以加强关节的韧性,提高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大部分体育舞蹈动作能使髋部得到全方位的运动,腰腹肌和骨盆肌得到锻炼,而且能加强肠胃蠕动,促进消化机能,有助于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同时还可以增加皮肤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所以体育舞蹈运动还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

3.3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体育舞蹈是多层次的结构体,由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以全新的活动形式,以空间姿态和时间运动的完美融合,展现整体舞蹈艺术形象,形成各自独立的风格体系,呈现不同个性风采。因此,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去学习自己喜爱的舞种,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培养良好个性,如举止高雅、情绪稳定、热情活泼、反应灵敏等。同时体育舞蹈还能提高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创造能力,在促进个性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3.4培养乐感,提高审美观念。

体育舞蹈的最大特点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所进行的一项律动性的身体运动。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其音乐节奏时而舒缓优美、时而缠绵抒情、时而欢乐活泼、时而热情奔放,体现出一种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体育舞蹈运动讲究动作造型美,其动作要求青春、健美、朝气蓬勃,富有时代气息,尤其是眼神与四肢动作的配合是和谐一致的。这种构成事物各种因素的和谐一致则给人以美感。通过观赏体育舞蹈的表演,学生可以领略到拉丁舞热情奔放的野性美,服饰的简约美;摩登舞端庄舒展的典雅美,服饰的华丽美。在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学生时刻能够获得美的享受,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注重动作美、造型美、示范美,以美的魅力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倾向,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评价美,激发学生对事业、生活中美的追求,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5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体育舞蹈种类繁多,风格迥异,适合不同性格的大学生学习,通过各类体育舞蹈的学习,大学生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而且能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提高社交能力。通过体育舞蹈的练习,大学生可以增强社会交往能力,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学业上的压力。在优美的舞姿和轻快的乐曲相伴下,人们的自我封闭意识在这里会彻底得到解脱,舞场中融洽和谐的气氛亦能促进人们的交流、沟通。体育舞蹈在学生生活和交往过程中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活动方式,有利于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隔离和孤独,使他们在广泛的接触中,抒发感情,交流思想,建立起平等互利、亲密和谐的良好人际关系。特别是体育舞蹈团体舞的训练和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4.结语

体育舞蹈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轻松愉快且极具趣味性和运动量适宜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通过体育舞蹈锻炼,不仅起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而且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不知不觉开始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提高个人修养,在艺术熏陶中逐渐提高审美素养。在高校中普及体育舞蹈,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丰萍,李卫民,刘建国.体育舞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4).

[2]林琳.我国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19.

[3]张清树.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4]汪艳秋.校舞蹈教育的性质与作用[J].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5]刘景裕.论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体育科学,2002,(3).

[6]汤跃.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94-95.

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篇5

音乐教育心里健康教育体系

一、前言

在学生阶段,一般来说是一个人处于生理和心理皆不成熟的阶段,在情感和意志品质上也存在不成熟的一面,他们的心理状况随着环境、生活条件、学习情况等变化,在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之间变动,其主要表现为不太适应新的环境、缺乏自信或过度自信、轻度失眠、焦虑、猜疑心过重、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方法不当、轻度忧郁等,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他们往往表现出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对挫折和逆境不能承受,因而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难于适应。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音乐对心理素质的提高有独特的作用,其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及效果,是其他任何方法和手段所不能替代和无法比拟的。学生阶段正处于心理成长的过渡时期,对情绪和情感的体验极为丰富,而这些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又是与他们的需要、愿望、动机相关联的。音乐对于调节他们的情感、情绪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音乐教育作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它是以音乐为媒介的。音乐是一种强有力的感觉刺激形式和多重感觉体验,它包含了听觉刺激和触觉刺激,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并对其起发挥作用:从物理学上看,音乐是一种有规律的含有各种频率的机械波。具有一定规模和变化频率的声音振动作用于人体各部位时,胃、肠、心脏、脑电波等随之产生和谐共振,各器官节律趋于协调一致,各器官的紊乱状态改善,促进身心康复;从生理学角度看,节奏活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音乐的节奏可以明显的影响人的行为节奏和生理节奏,如呼吸速度、运动速度、心率等。当优美的音乐声波经听觉器官转换成生物电信号作用于大脑时,会提高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促进分泌有利健康的激素,从而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唾液分泌,加强新陈代谢,有利于人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健康情操和人格、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集体协作观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陶冶学生形成良好性情等方面。

1.音乐教育可培养学生健康情操和人格

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人们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比如,通过给大中学生欣赏电影《贝多芬传》,可以使学生了解贝多芬精神并从其音乐作品中获得优秀的品质,懂得“成功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你自己”的道理,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战胜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在转化所谓的“问题学生”时,运用好音乐可以发挥一定程度的辅助教育功能,克服部分后进学生的闭锁心理和畏难心理。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发挥音乐的直观优势,可以轻轻抓住学生的耳朵,触动学生的心弦,引发一种情感涟漪和感情共鸣。“问题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愧不如、丧失信心的自卑心理和胆怯行为,通过聆听某些歌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这些学生的消极心理。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利用音乐教育加强学生的情绪调适是十分重要的。

2.音乐教育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具有表达障碍和心理困扰的青少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自我表达障碍和自我评价的低下,他们不能够正确地接受自己,也不能成功地与其外部世界建立正确的联系,因而表现出人际关系适应障碍。

采用音乐教育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音乐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我表达的媒介,成为丰富自我情感和促进自我成长的途径。特别是在集体的音乐活动这种无威胁的、安全的人际环境中,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意念和思想。在音乐教育中通过使用各种音乐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使他们可以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成功感的体验,而这种成功感的体验对于一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3.音乐教育可增强学生集体协作观念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正如我们创造音乐一样,音乐也塑造着我们,音乐促进和矫正各种社会交往,音乐开辟了了解人们情感世界的特殊渠道。一方面音乐创造了增强亲近感、减轻个人孤独感的友好气氛,消除了交往中的紧张心理,容易使学生的内心世界相互敞开,彼此沟通,进而产生坦诚相待的健康心理倾向。

音乐教育活动通常是集体参与的活动,这种共同的活动过程又常常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密的合作关系,并进一步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因为音乐的本质要求参加者的密切配合和精确的合作,任何合作上的失误或失败都会马上导致音乐效果的不和谐与失败,而且这种不和谐与失败会立即反馈给每一个参加者的耳朵,造成听觉、心理,甚至生理上的不,音乐本身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强迫所有参加者进行完全的合作,并迫使人们控制可能破坏音乐和谐的任何自我冲动和不良个性表现。因此,参加者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和相处的能力和技巧,这种在音乐中的合作能力最终会泛化和迁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另外,音乐的魅力和愉悦性也会吸引那些社会性退缩的学生参与到音乐的社会活动中去,从而改变其自我封闭状态。

4.音乐教育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心理上和个性趋于成熟,要求独立自主的活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增强,概括能力和组织能力进一步提高,情感体验也十分强烈。音乐教育则可以为他们提供创新实践与感受体验的广阔空间。音乐教育活动能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扩充大脑的思维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审美情趣、人格修养、实践和创造能力。如果在音乐教育中加入影视,将更能体会音乐作品的意境,可解决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让学生更直观地在互动中享受音乐、感受音乐、参与活动、体验快乐,真正实现快乐课堂,从而满足学生极强的“体验饥饿和“求知欲望”。现在人们非常重视右脑功能的开发,而音乐活动是开发右脑的最佳途径,它不仅可以减轻左脑负担,预防和治疗因过度使用左脑而导致的各种身心疾病,而且对于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潜在作用。

5.音乐教育可陶冶学生形成良好性情

音乐教育对人们道德、意志、品格、情操来说,也会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有所影响。虽然,不能完全像我国古代儒家那样,把音乐艺术对道德的作用扩大到相当巨大的地位,正所谓“乐者,德之华也”“审音而知乐,审乐而知政”等,如多听高尚的音乐,确实会使人们的情趣高洁起来,因为它是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

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人格的完善。学生是完成人格构建的重要阶段,是不断扬弃旧我,积极发展和建设新我的时期。因此,完善人格的铸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音乐在陶冶性情,完善人格方面可发挥其重要作用。早在西周的“六艺”教育中,就认为“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孔子也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音乐不但是人格铸造的重要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完善的境界。

四、构建音乐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体系

随着认识能力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文教育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音乐教育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学校想构建音乐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体系,能够把音乐教育纳入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为进一步推进音乐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展开注入生机和活力。目前,迫切需要音乐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不断完善,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挥其独特而更大的贡献。

首先,应建立音乐教育心理咨询平台,让学生加强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规律,需求什么形式的音乐抒发自己不同的情绪。如雄壮豪放的进行曲能催人进取;旋律优美的轻音乐能使人心旷神怡、轻松愉快等;然后,成立音乐教育社团、协会,把音乐爱好者集中培训与指导,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由他们去开展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将更有协调力,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可让学生互相帮助、相互交流、共同支持达到改善和适应社会的心理目的;最后,通过音乐教育,引导学生自我调整,积极面对现实,从根本上调整他们的心态,塑造良好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

五、结语

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栋梁、祖国的花朵。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引发的诸多问题正日益引起全国人们的关注。它涉及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层面,使众多的栋梁之才在学习领域、人际交往、自我方面经受忧郁、困惑、浮躁、自卑、恐惧、压力和无法适应等多方面的折磨。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和导致休学、退学甚至产生叛逆、自杀、攻击等过激的重要因素,同时更阻碍了他们健康成长和为社会贡献自身才能。

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篇6

关键词:教育政策;程序正义;必要性;价值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1)10-0044-05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无疑,正义是教育政策的首要价值。教育政策首要价值正义的实现在于教育政策结果的正义即实质正义,而实质正义的前提是教育政策程序的正义。教育关涉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缺乏教育政策程序正义,就没有教育政策实质正义,也就没有教育的和谐,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正义是和谐的核心,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法治环境有待完善,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主要通过公共政策的情况下,包括教育政策在内的公共政策程序正义应是一个重点研究领域。

必要性和价值是意义相近的近义词,在论文撰写中,经常通用,没做严格的区分。鉴于本文讨论的主题是教育政策程序正义的必要性和价值,在此有必要进行区分。必要的涵义是对某事物而言“不可缺少;非这样不行。”根据必要的阐释,教育政策程序正义的必要性就是相对于教育政策实质正义而言不可或缺的特性。也就是说,缺少了程序正义,教育政策实质正义会受到影响或难以实现。教育政策程序正义的必要性关注的是教育政策程序正义不可或缺的原因。而价值的涵义是“积极作用”,根据价值涵义的理解,教育政策程序正义的价值是教育政策程序正义的积极作用,回答的是教育政策程序会有哪些积极作用,关注的是教育政策程序正义积极作用的表现。尽管必要性和价值的内涵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两者存在紧密的联系,必要性也是价值的体现,只是视角有所不同。

教育政策的程序正义的价值包括工具性价值和内在性价值,所谓的工具性价值,是教育政策的程序正义作为工具或手段,通过对教育政策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约束,实现教育政策实质正义即教育政策结果正义中的积极作用。所谓教育政策内在性价值,是相对于工具价值之外的独立价值,也就是“不依赖于程序结果的正当性而内在于程序自身之中”的价值。

一、教育政策程序正义的必要性

(一)化解教育政策价值冲突的需要

教育政策实质正义的衡量标准是公共教育利益。公共教育利益在形式上是各阶层、各团体等不同利益基础上整合的利益。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角度,公共教育利益是普遍的个人教育利益,无论整合的利益,还是普遍的个人教育利益,都是抽象的利益,抽象性意味着公共教育利益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而在本质上,公共教育利益又是客观基础上主观价值选择的结果,是价值判断的产物。由于价值取向的差异或不同,很难有一致认同的公共教育利益。既然从整合和价值的角度难以认定公共教育利益,而公共教育利益是教育政策的目标,教育政策是实现公共教育利益的方案,没有目标或目标存在争议,无法制定教育政策,公共教育利益的认定无法回避,必须另避蹊径,从程序找解决的办法,“把价值问题转化为程序问题来处理也是打破政治僵局的一个明智的选择”,通过设置符合正义要求的教育政策程序,克服信息杂多的干扰,化解价值冲突的困境,认定公共教育利益。

(二)避免教育政策非正义风险的需要

从认识论的角度,教育政策是客观的教育政策环境基础上主观判断的产物,属于意识的范畴。教育政策“本质上是决策主体的一种主动的选择活动,而选择即意味着价值理性相对于工具理性的优先性。”既然教育政策是教育决策主体的价值选择,由于教育政策的决策主体的价值选择不同,会导致不同结果的教育政策。非正义的价值选择必然会导致教育政策结果即教育政策实质的非正义。而正义是教育政策价值的根本诉求,“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他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由于教育政策过程的复杂性,以及教育决策主体理性的有限性和“经济人”的趋利性,理论上完全会有非正义的教育政策出现,这也被不少的教育政策实践所证明。为了避免教育非正义的风险,客观上需要构建相应的制度,最大限度避免教育政策非正义风险。

(二)具有不依赖于教育政策实质正义的内在价值

相对于教育政策的实质正义,教育政策的程序正义的确表现为实现实质正义的形式和手段,具有服务于实质正义的工具性价值。从程序正义的目标而言,确实是实质正义。但是,教育政策的实质正义又是靠程序正义来保障,是程序正义运行的结果和体现,不同的程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没有教育政策程序的正义,必然没有实质的正义。也就是说,教育政策的实质正义必以程序正义为基础和前提。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政策的程序正义是“因”。而实质正义是“果”。诚如日本学者谷口安平从史的角度考察后所得出的“程序是实体之母”的结论。所以,教育政策程序正义不仅具有实现教育政策实质正义的工具性价值,而且也具有独立于实质正义的内在价值。缺乏教育政策程序正义,教育政策的实质正义无法得到保障,偏离甚至背离教育政策的根本宗旨。

(三)具有相对于实质正义优越性

“首先,正义是由程序保证的。在许多场合,人们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正义,问题在于人们往往不按照正义原则行事。在这种情况下,正义的程序能够保证人们按照正义原则行事。其次,正义是由程序建立的。……在有正义标准的场合,正义是由程序保证的;在没有正义标准的场合,正义是由程序建立的。”教育政策程序正义具有以上实质正义的优越性,也就是教育政策的实质正义教育政策程序正义的优越性,也就是实质正义的缺陷。教育政策实质正义追求的是结果的正义,靠自身实现,必须依赖教育政策的程序正义。

二、教育政策程序正义的工具性价值

教育政策的工具性价值是直接或间接服务于教育政策实质正义即教育政策结果正义的价值,具体体现在确保教育政策公共教育利益的实现,提升教育政策的科学性,约束教育政策主体的不正义行为,提高社会对教育政策的可接受性,确保教育政策伦理的实现等方面。

(一)确保公共教育利益的实现

首先,通过把教育价值问题转化为程序问题,化解价值的差异或矛盾,界定为社会所接受的公共教育利益,从而使教育政策目标具有正义性,教育政策结果符合正义的要求。其次,通过技术化、规范化的程序,约束控制教育政策运行的各个环节,切实保障教育政策的过程符合程序的要求。上述途径可概括为结果保障与过程保障,缺一不可。公共教育利益不正义,实现教育政策目标的过程必不正义;同理,缺

乏过程正义保障,目标无法落实,无法落实的正义等同于非正义。

(二)提高教育政策的科学性

教育政策的程序正义,是在教育政策的实践的基础上,经历无数次政策实践证明的,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产物,本身就蕴含着效率、理性、经济性、专业性、普遍性等科学性的要求。根据教育政策程序正义,进行教育决策,毫无疑问,会提高教育决策的效率、专业性、经济性等,从而提高教育政策的科学性。当前,我国教育公平受到社会广泛的质疑,也就是教育政策结果正义即教育政策实质正义受到社会的质疑。究其原因,其一,教育政策程序正义受到忽视。从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关系上,只把程序正义作为实现实质正义的手段,忽视程序正义内在性价值。这在教育政策上表现尤为突出。从历史的角度上,与我国数千年来重实质正义而忽略程序正义的传统有关,程序正义在我国制度结构中得不到重视,而导致程序缺失,教育政策概莫能外。其二,教育政策领域“人治”因素严重。在我国现阶段,民主政治欠完善,教育政策很大程度上是精英们价值认知的产物,教育政策程序正义要求的广泛参与、平等博弈等难以实现。

(三)约束教育政策主体的不正义行为

从认识论的角度,教育政策是教育政策主体认识产物,具有主观性。教育政策主体拥有公共权力,主观性意味着存在恣意、专断和自由裁量的可能,兼之教育政策主体同样存在“经济人”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在缺乏制约和监督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公器私用,客观上需要权力和程序设防,严防教育政策主体以合法的方式侵占公共教育利益。权力设防的核心是以权制权,而程序设防的实质就是管理和决定的非人情化,其一切布置都是为了限制恣意、专断和裁量,保育政策主体行为的正义性。近年来,教育领域中的曝光丑闻,如降分录取等,本质上是教育政策实质的非正义,原因不外乎缺乏相应的权力和程序设防。

(四)提高社会对教育政策的可接受性

公共政策是否顺利实施取决于社会,尤其是政策对象对政策的态度,是否广泛接受政策,接受的前提是对政策的认同。而认同不仅在于教育政策实质正义,而且也在于程序正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对于程序正义的看重并不亚于实质正义。英国谚语所言“正义不仅要实现,要以看的见的方式实现”。前者为实质正义,是正义的根本目标,后者“看得见的方式”为程序正义,是实现实质正义的方式。也就是说,教育政策实质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程序正义这种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方式实现,否则会影响政策对象对政策的认同程度,影响实质正义的实现,这已在相关实验中得到了验证。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影响人们对政策的态度,除了政策结果是否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以外,政策的程序也影响人们的正义感受和实质正义可接受性。而且,对程序的认可更影响所得结果的可接受性。正义的程序能提高人们对程序所产生的政策结果的评价以及对程序规则的遵守,无论最终的审判结果是否对自己有利:否则会产生消极抵制的行为,除非政策结果对自己有利。

(五)确保教育政策伦理的实现

教育政策程序正义属于教育政策伦理的范畴,教育政策伦理是关于教育政策主体的准则体系,包括教育政策伦理价值、教育政策伦理规范和教育政策伦理实践三个层次,探究三层次之间的关系,教育政策伦理价值是教育政策伦理规范的指导思想,而教育政策伦理规范既是教育政策伦理价值的具体化,又是教育政策伦理实践的原则化。教育政策伦理价值的最终实现存在着如何把教育政策伦理规范转化为教育政策伦理实践的问题。转化因为着主观应用于客观,不可避免蕴含着转化主体的价值倾向性和主观随意性。为了防止主体的价值倾向性和主观的随意性,必须要构建相应的体现正义要求的教育政策程序。只有教育政策程序正义,才能克服转化过程中的随意性的问题,把应然的教育伦理规范转化为实然的教育政策伦理实践,最终实现教育政策伦理价值。

三、教育政策程序正义的内在性价值

广泛参与、地位平等、信息公开与教育决策主体的价值中立是教育政策程序正义的要求,同时也是教育程序程序正义实现的结果和积极作用,所以教育政策程序内在性价值首先体现在这四个方面,这是内在性价值微观层面的价值。微观层面的内在性价值的实现。必然导致良好的教育政策正义价值氛围,确保教育的公平与正义,这是内在性价值的宏观层面的价值。正因这些价值的存在,保证了教育政策程序的正当性,使正义能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同时,使得教育政策程序正义具有独立于实质正义的内在价值,而非单纯手段,也非实质正义的附属物。

(一)确保教育政策相关主体和对象广泛参与教育政策过程

教育政策追求的目标是公共教育利益,而公共教育利益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公共意志的把握唯一的途径是教育政策相关主体的广泛参与。公民广泛参与可以使公民的声音在决策过程中得到表达,可以使决策更加集思广益,也使公民更了解决策制定过程,增强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提高教育政策的回应性,从而增强教育政策程序本身的正义性。从教育政策利益调整的角度,任何公共政策都是通过调节利益的分配来实现政策目标,教育政策在调节利益分配的过程中,客观上不可能使政策对象同等受益,一定是有的受益多,有的受益少,甚至有的利益受到损害或侵害。广泛参与,可以使利益受损的对象避免受到损失,或通过其他教育政策得到弥补,使教育政策更加体现正义的要求。教育政策相关主体和对象广泛参与是教育政策程序正义最基本的价值,其他价值都是建立在广泛参与价值的基础上。

(二)实现有关教育政策信息完全公开

信息公开原则,即教育政策过程公开、透明与信息共享。公开原则是平等参与的要求,教育政策信息不公开,或部分公开,或不对称,或只向部分人公开,意味着教育政策相关公民获取的信息不对称、不平等,部分公民无法准确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从而无法衡量自己在政策中的受益与受损情况,当然也无法提出自己的政策主张和诉求,无法维护和争取自己正正当的教育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广泛参与只是形式而已,没有实际的意义。在我国的教育政策实践中,除了上述不良表现外,教育政策公开的信息模糊、抽象,或其他形式的暗箱操作等,也是信息不公开的表现。

(三)营造平等参与教育政策的环境。

如果说,广泛参与和信息公开是教育政策程序的基本要求,那么平等参与则是教育政策程序的本质要求,因为正义总意味着某种平等,“程序正义是一种形式的正义,它要求法律和制度应平等地对待所有公民。”所谓的平等参与就是在广泛参与和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参与各方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强势与弱势的区分,拥有充分而对等的自由发言机会,利益诉求能得到平等的重视。其中,地位平等是前提,利益诉求是地位平等是结果和目标,只有地位平等,利益诉求才有可能平等。如果参与地位不

平等,存在优势地位的现象,广泛参与就只是形式,失去实质性的意义。

(四)促使教育决策主体严守价值中立

教育决策者价值中立是指,教育决策者应当在利益处于冲突状态的参与者之间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尊重、满足任何一方合理的教育利益诉求,而不得对任何一方存有偏见、漠视甚至歧视。任何教育政策最终在于教育政策决策者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判断,价值选择与倾向性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教育政策,所以教育决策者价值中立对教育政策程序是否正义显得尤为重要。即使在前续环节存在纰漏或瑕疵的情况下,在教育决策者价值中立的情况下,可有效纠正前续环节存在纰漏或瑕疵。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具有政治性,具有维护政治统治的功能。所以教育决策者的价值中立,不是教育政策政治价值取向的中立,而指的是教育决策者对教育政策相关主体利益诉求,没有预设的利益立场,不存在预设的公共教育利益。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决策者价值中立,就是不违背政治价值前提下,对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进行价值整合,使公共教育利益是普遍的个人教育利益,公共的个人教育利益,体现个人教育利益诉求的普遍性。

(五)营造良好的教育政策正义价值氛围

物质决定意识。在教育政策的构成环境中,除了经济、地理、政策资源等事实环境外,还有以正义为核心,包括公正、公平和传统文化等价值环境,这些价值环境在教育政策问题的确认、目标的确定、方案的选择、政策的执行、政策的评估和政策的终结等整个教育政策过程中,对教育政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社会和教育决策主体的价值判断左右教育政策的各个环节。相对于西方国家倾向于利用制度规则实现正义,中国则倾向于利用道德评判来实现正义,所以,价值环境对教育政策的影响显得更加突出。在这个意义上,有专家指出:“价值问题是公共政策的决定因素之一。”在同样意义上,福斯特(Foster)甚至认为教育政策是一门“道德的科学”。程序正义的落脚点是正义,正义是价值环境的核心,程序正义是实现或体现正义要求的程序,程序正义有关程序的安排与要求,如广泛参与、平等参与、信息公开与价值中立等,一旦成为价值环境的核心部分,那么,社会成员就易于采取一种对教育政策普遍认同的态度,形成一种普遍的信任,无疑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政策价值氛围。

(六)保障公民平等接受的教育权利

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篇7

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构成的有机体。人生发展是生命发展、生存发展和生活发展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作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整体运动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提升人的生活的过程,是人对人主体间的知识能力传授、道德品性影响、生命本质领悟、意志行为规范和社会文明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在教育的价值实现过程中,人既是价值实践的主体,又是价值实践的客体,同时也是价值实践的中介与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就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本真事业。然而,在这个技术宰制一切的时代中,教育封闭了通向灵魂的大门,对生命的异化和遮蔽使其迷失了方向,越来越远离生命的原点。著名学者冯建军在《生命与教育》专著中指出,生命在教育中的失落主要是基于这样的几个原因:人文教育的失落、教育与生活的割裂、绝对主义的客观知识、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规训、病理性教育,正是如此,教育的价值本旨并未真正的实现过。特别是在过去的20世纪,由于世界战争、技术革命的驱使,使得教育更加完全地沦为政治、经济与军事的附庸品,这更加剧了教育价值的失落。因此,美国学者费洛姆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类死了。”在他的理解中,“上帝死了”是指人的精神信仰失落,“人死了”是指人的生命精神失落。正是因为人的生命精神的失落,所以,才需要教育本身价值的回归。在以人为本成为时代最强音的背景下,教育本真价值的回归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三生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命题下提出的,它的价值本质就是要通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提升人在认知、体验、感悟生命价值、生存价值和生活价值中的主体性,并以人的主体性的提升为中介,进而推进教育价值体系的建设,实现教育的本旨和人的全面发展。从内容上看,“三生教育”是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个部分组成的。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其中,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从整体内涵上来看,实施“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在学校教育中,“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学校教育的力量,同时整合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三生教育”各个组成部分来看,三个部分都有其各自特色的内涵体系。首先,生命教育以生命为根本来构建教育的理念与价值本旨。在生命教育的视域中,生命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有其内在的运行法则。这就需要我们去认识生命的整体性,祛除生命的单纯形式与单一意义,来把握各个生命形式的发展规律,实现生命价值的整体性与最大化。

同时,生命教育还要确立一个最直接的标旨,这个标旨就是“领悟生命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牢固树立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生命尊严的价值理念”。其次,生存教育以生存为关键来构建教育的价值目标。从知识层面上来看,生存教育就是生存规律的教育;从意识层面上来看,生存教育就是生存意志、生存理性与生命激情的塑造与养成;从实践层面上来看,生存教育就是提升生存意志与生存能力以不断破解生存危机、走出生存困境。最后,生活教育以生活为目标来构建教育的价值目标。生活是人生存与生命的实践“场域”,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都需要在生活中体验与实现。所以,很多研究生活哲学的人,都将哲学的终极价值定位到生活的意义上。生活教育正是将具有重大价值的哲学理念与教育理念融合在一起,从而激发我们深刻体现生活,追求生活意义,塑造生活的公共体系,推进生活品质与生活精神的提升。

二“、三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路径

“三生教育”推进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去理解:一是“三生教育”的实施所产生的价值功效是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这必然也就会成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二是“三生教育”的实践直接渗透到价值主体的价值创造中,从而不断推进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这两者其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前者是注重价值体系的内容,而后者关注价值体系的创造手段和途径。

(一)“三生教育”提升了受教育者价值创造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

从根本上来看“,三生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主体性、能动性为宗旨一种教育理论与实践。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和生命精神被技术宰割的支离破碎,人的思想与精神被技术的强大力量遮蔽了。哲学家尼采就曾说过“,由于这种非人化的机械和机械主义,由于工人的‘非人格化’,由于错误的‘分工’经济,生命便成为病态了。人类的目的,也就是文化,便看不见了,作为达到文化手段的现代科学活动,产生了野蛮化。”可以看出,由于现代科学主义、技术统治以及商品经济与市场化的充分运用,现代社会中人的灵性逐渐丧失了,人的物化与迷惘趋势日益明显。从价值目标上来看,实施“三生教育”,就是要回归的教育的生命本质,促使教育关注生命的完整、凸显生命的灵动,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价值创造活动中,人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价值主体。价值创造活动就是价值主体在一定的认知水平下的实践活动。袁贵仁认为,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就是创造价值客体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至少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主体认识的提升,这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条件与前提;二是主体的实践,这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实现。所以,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或者说价值的创造活动是要在两个条件的制约下进行的。要提升价值主体的创造活动,首先就是要提升价值主体的认识程度。“认识是对主体能力的一种表达:人的认知越深刻,人的主体性能力就越强;人的主体性能力越强,主体客体化的趋势就更加明显。”在主体认识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主体的实践就被提到日常上来了,因为“实践是价值产生的根本途径”、“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实践关系”。在实践关系中,价值才能得以生成,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换言之,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才可能变成现实。从价值哲学上来看“,三生教育”就是要实现教育对生命、生存、生活重要影响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行为。#p#分页标题#e#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是价值创造的主体,但并不是唯一的主体。教育者通过生命教育过程将受教育者个体的生命能力、生存能力与生活能力提升,并使他们与教育者本身共同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生命、生存、生活是人存在方式的基本类型,它包含对生命本原与生命意志的认识、对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认识、对生存状态生存意志的认识、对生活经验与生活体验的认识等。因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从一开始就是对人的认知体系的一种教育。从认识论上来看“,三生教育”就是要提高受教育者对生命特征、生命发展规律、生命尊严、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生命责任、生命本质、生命本旨、生存意志、生存技巧、生存能力、生活态度、生活能力、生活道德等关于生命、生存、生活方面的一切认识。“三生教育”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唤醒生命意识、激发生存意志、提升生活能力、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并以此来提升受教育者认知生命、生存与生活的程度。同时“,三生教育”也是一种提升受教育者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在“三生教育”过程中,不同的个体在对生命、生存、生活认知提升的前提下,去独立自主地探索生命价值、生命意义与生命责任。“三生教育”实践目的不仅是要使受教育者生命、生存、生活自我能力得到提升,还要使得受教育者生命、生存、生活的社会能力得到发展。单纯的生命、生存、生活自我能力的提升,并不是生命能力的全部,生命能力的核心就是生命社会能力的提升。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生命的能力同样也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得到显现。从“三生教育”中的个体与其外在环境的关系来看,“三生教育”将个体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融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教育中、融入到人与人关系的教育中、融入到人与社会关系的教育中。从“三生教育”的社会化手段来看,“三生教育”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教育力量有机整合起来。从“三生教育”与教育体系关系来看,“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三生教育”的价值也必然是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可以这么说,“三生教育”的实施与推进有力提升了价值主体价值创造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有力推动了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

(二)“三生教育”提升了受教育者对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构成了“三生教育”的主体内容。“三生教育”的每一个内容都与价值观念、价值体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无论从每一个内容还是从整体上来看“,三生教育”与价值观念、价值体系都是契合的。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下“,三生教育”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与重要途径。从价值体系的构成上来看,“三生教育”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三生教育”的实施是现代教育体系创新的重大举措。“三生教育”深刻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它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目的是将受教育者从个体人转化为社会人,促使受教育者个体的生命能力、生存能力与生活能力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情感意志、创新能力、人格心理等,使他们能够成为肩负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代新人。“三生教育”深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内在发展、和谐发展,它以完善学生基本素质为价值导向,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性能力、基础性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成人,着力于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方面与素质教育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因而,“三生教育”的实施是提升素质教育效果、实现素质教育价值的重要举措。“三生教育”的实施还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现代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坚守教育公平,具有人本化、大众化、社会化、国际化、现代化、人性化和公平性、民主性、科学性、法制性、创新性等特点。“三生教育”立足于维护每个个体的生命尊严,以人的生命为本位,以完善人的情感、意志、信仰、理念、价值观为导向,从这几点上可以看出,“三生教育”与现代教育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与现代教育的人本化、人性化,与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公平性等原则、要求是吻合的。因而,“三生教育”的实施无疑是推动现代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从价值观念构成上来看“,三生教育”推进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力。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是“三生教育”的重要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中包含有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与社会的关系、生命的本原问题、生存意志、生存道德、生活价值、生活道德等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当代中国主导的价值观念的凝聚与整合,在这其中,每一个核心价值观都是有很多的不同层面上的价值观念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础上的,也是一个有内核、层级和边沿的价值系统。它既有内核———核心价值观,又有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和社会生活价值观等不同层次。”因此,虽然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看不到生命价值观这个词语,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在价值本质上已经蕴含了生命价值、生存价值与生活价值了。

“三生教育”既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它就应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寻求“出场”。作为价值观念教育形态的“三生教育”首先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价值认同这个基础作用。“三生教育”的实施不仅是基于对生命、生存与生活规律的正确把握,而且还基于受教育者对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三生教育”的实施既是合规律性的又是合目的性的。因而“,三生教育”的价值实现具有合法性。这一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为,“价值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诉求,它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为价值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视角”。“三生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在价值实现的逻辑始点上是具有了同一性的,这是“三生教育”能够形成最大的价值认同的基础,也是“三生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点。“三生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将受教育者的生命价值、生存意义、生活品质与道德品质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中。“三生教育”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特别是为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服务,将受教育者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生存能力、发展能力与创造能力有机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中。“三生教育”坚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将生命意义、生命价值与社会责任、社会发展有机融合起来。“三生教育”坚持为社会和谐服务,将个体的幸福、家庭幸福与社会幸福,将爱心、感恩之心与社会责任,将激情、理智与意志力有机融合起来。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三生教育”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三生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三生教育”是从教育的层面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下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与特点。“三生教育”是培养理想远大、信仰坚定的新一代人的教育,它将个体生命的价值、生命意义、生活的品质与社会整体发展统一起来,从而深刻体现出“三生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供了持久的价值认同。“三生教育”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契合主要表现在“三生教育”为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提供了在教育领域中的新探索“,三生教育”的创新性及其培养人才的创新性要求不仅丰富了时代精神,而且有力推动了受教育者的创新品质的发展。“三生教育”同时还是生命、生存与生活领域中的一种道德教育、伦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这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理念是契合的。所以“,三生教育”也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体现和途径。#p#分页标题#e#

(三)“三生教育”提升了受教育者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能力

从的内容上看“,三生教育”至少在三个方面提升了受教育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实践能力。

一是生命教育提升了受教育者关爱自我生命、关爱他人生命、关爱自然、关爱社会的实践能力,提升了受教育者营造生命精神、设计生命发展、控制生命危机、激发生命潜能的实践能力。关爱自我生命是价值主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决条件,自我关爱生命的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价值主体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情感、心理与意志。关爱他人生命、关爱自然、关爱社会的能力越强则表明一个人在价值多元化的价值博弈中能够和谐地与不同价值观念的价值主体相处,并可能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辐射与“虹吸”作用。营造生命精神、设计生命发展、控制生命危机、激发生命潜能的能力反映的是生命旅程中的创造精神,这种创造精神无疑对个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创造都具有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肯定,随着生命教育的发展,受教育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能力与主体能力会越来越强。

二是生存教育提升了受教育者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生存教育还提升了受教育者劳动能力、守法能力、约束能力与安身立命的能力。劳动能力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就是基于全体社会公民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安身立命的能力是个人创造价值的基础和凭借,这个能力的提高是生存教育的重大内容。约束能力与守法能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生命安全与健康的条件,这个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减少价值主体在价值博弈中的矛盾,减少社会财富的损失。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生存能力的至高境界,它不仅展示了生存的意义,还体现了生存的美,这种能力是社会价值创造的核心动力,也是推进社会价值观演化的主要依据。

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篇8

 

在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回归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上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坚实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学经典尤其是古文经典的传统价值观之间,具有天然的逻辑与历史的联系。但是,目前很少有人提出在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现在的古文经典教育教学,还处在对古人“了解之同情”的阶段,秉承“知人论世”的文论传统,缺少了关注现实、关注当今社会问题的担当和勇气,变成了金字塔内的自娱自乐;另一方面,国内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很充分,多侧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关系方面,此与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还有些微联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手段和方法很多,古文经典往往是中华传统文化最璀璨的瑰宝,本文也就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归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上来,是对学界研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入思考。基于此,本文不仅有助推进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又对青少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改革,历来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古文经典不应该是为古人而停留于古人之上,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链接起来关系。这种关系的确立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只要古文经典教育教学的改革,从根本上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现实问题,而且只要问题的解决,必须诉诸当代社会意识形态争夺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将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动力和强大后盾。而且,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确立扎根现实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因为扎根当今时代社会现实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繁荣;唯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牢牢把握的“社会现实”基础上,古文经典教育教学的改革,方能开展出具有原则高度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建立在“社会现实”之上,以“社会现实”克服“为古而古”,在古文经典教育教学上确立历史唯物主义方向,并由此展开对经典尤其是古文经典的当代意义的历史分析。再是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确立“沿道垂文”的辩证观,尤其是古代文学经典,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的关注,更应该有“道”的提升,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正确看待中华传统文学经典中传统价值观,由此展开古今之间交流对话。

 

两者之间能够建立链接关系,主要在于古文经典教育教学中承载的传统价值观,与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古代文学经典能够在当今社会继续作为“经典”而存在,必然有其与当今社会价值观一致的地方,在文艺座谈会说,“传承中华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以,可以通过梳理古代文学经典承载的传统价值观,与处在民族伟大复兴重要历史阶段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辩证关系,以解决经典教育教学改革主导方向的具体问题。

 

例如,古文经典中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与逻辑上的统一性,主要是从“历史的观点”出发,以古文经典在过去现在能被认可的根本原因作为立足点,可以知道古文经典何以成为经典,特别是其所普遍呈现的价值观念、精神灵魂或风骨(即中国精神),由此归纳出传统价值观中一些主要的成分。古今时空差异甚大,我们认为,中华民族有共通的情感价值与理想和精神,这是一脉相承的。古文经典中普遍呈现的“民胞物与”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可以构成脉络相通的中国精神价值体系。

 

当今社会“互联网+”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中,应该适应时展的趋势,有效地结合互联网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平台,丰富教育教学手段,扩大古文经典的传播面,还可以通过现实的或者网络虚拟的读书会、宣讲会等,交流心得体会,借势培育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社会,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方法、手段方面有很多新颖的做法,但目的性方向不能改变,就是归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上来。我们如此提倡,其现实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第一,社会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需要在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沟通和链接中,建立中华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逻辑联系,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或风骨,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中,专门提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这就是探讨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的典型意义。

 

第二,学理意义上,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更多体现在古今文学经典中,要在古今文学经典生成路径以及体现出的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辨析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关系。如从逻辑上讲,中华民族有“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往往体现在古今文学经典作品中,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逻辑的统一;而从历史上讲,在古今文学经典作品中体现出的传统价值观又“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样,展现当今时代精神,实现历史的统一。

 

第三,教育教学改革意义上,当前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尚不明晰,很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研究生阶段的文学经典精讲精读课程,往往是按照惯例从学术本根角度出发,更偏重于对过去时代的“了解之同情”,而有意无意忽视了其完全可以参与到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中来。实际上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是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参与意义。确定归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改方向,则能摆脱经典教育教学课程特别是古代文学经典教学过程中的历史脱节、断裂之弊端,让广大教师即使是古代文学的教师都关注当代文化精神建设,让经典教学在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构筑起精神桥梁,学生也更乐意关注现实,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意识形态的凝结,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归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方向上来,从我们今天时代的需要出发,为民族复兴增强精神凝聚力。

 

上一篇:家庭教育基本理念范文 下一篇:制药工程与生物制药的区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