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2 17:29:05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篇1

一、理论认知机制

理论能否被群众所认同,除了其本身的含义符合时代主流,还有赖于加强学习教育。构建科学的理论认知机制,有利于督促青年教师学习并了解理论,并通过理论教育加强认同。理论学习是引导青年教师培育正确价值观的基本前提,科学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热情。要注重学习方法上的引导,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理论灌输法,让青年教师被动地接受理论,而是要努力做到全面理解这一理论,不仅要熟知这一理论的内容是什么,还要阐释内容的深刻内涵,甚至可以用一些案例来讲解其含义。要具体到青年教师应当如何践行,怎样在青年教师的观念、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理论只有被最广大的群体接受,这种理论才能发扬光大。目前多数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围绕学生来进行,应该把青年教师也作为培育对象,“师生共进”,掀起高校师生共同学习研讨的新格局。要积极发挥交互学习的功能,重视青年教师与学生、资深学者、教授以及优秀党员之间的相互学习,进行集体讨论,形成集体学习、共同进步、积极践行的良好风气。在学习活动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保证培育引导的坚定性。学校应积极创新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形式,定期举办学术论坛、讲座以及论文征集活动,更深层次地提高理论认识。

二、情感认同机制

弗洛伊德指出: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2]“情感认同”就是让每一位青年教师从心理上接受并领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在思维中能引入核心价值观。因为只有在情感上高度认同,青年教师才有可能将其真正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只有这样,核心价值观才能落到实处。情感认同机制的构建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搞好宣传,运用多样的宣传形式,如举办活动的形式,加深青年教师对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把核心价值观的精髓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仪式体现出来,让青年教师在活动体验中感悟核心价值观的精深内涵。其次,让青年教师尽可能的参与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中,学校应把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教师的校本科研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在科研中进步,在参与的基础上加深认识,提高情感认同。再次,建立情感交流体验机制。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是处于同一时代的青年人,他们之间年龄差距较小,共同语言较多,对事物的关注点也相对一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校应开展师生互动活动,让青年教师融进学生当中,在情感交融的基础上,体会到教书育人的乐趣与职业的神圣感,更加体会到“敬业与友善”的真谛,从心理上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

三、文化渗透机制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相对于外部的、开放的、大的社会文化环境,学校是一个内部的、较封闭的、小的“社会体”,校园文化是相对独立的,它植根于学校历史和传统中,弥漫在校园里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事物中,让处在校园里的师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化。构建文化渗透机制,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中。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满足培育工作的物质需要,将培育工作摆在优先位置,在校园经费配置中向培育工作倾斜,如主动为青年教师订阅报纸、期刊、书籍等;在科研课题申请中,增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课题数量,课题申请门槛适当减少对青年教师的限制等。搞好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最为关键,应积极利用学校的环境资源,如在校园里张贴相关标语,在教师师德建设专栏展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物形象,在校园广播中推送践行的事迹;在国家重大节日、党建活动中以及校歌等精神文明传承活动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等规章制度中,既为制度文化建设增加了新元素,也促进了核心价值观常规化。如在教师工作测评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考查教师道德水平的标准。

四、激励强化机制

激励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学校既要对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报酬,如发放福利和奖金,也要强化精神鼓励。精神激励有目标激励和榜样示范等形式。制定适于青年教师发展的价值目标,并在他们达到目标之后给予一定的鼓励,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并激励他们为达到更高的目标而努力,这种目标激励也是一种持久的精神激励形式。榜样激励是一种从侧面鼓励青年教师的方式。相关研究证实,人们都有模仿从众、见贤思齐的心理。构建榜样示范机制,可将承载于榜样身上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榜样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谈举止表达出来,使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深意、行为规范与品德操守成为具体形象的外显方面,像一面旗帜一样感召和唤起青年教师主动效仿的内在力量,完成对核心价值观聚焦、理解、认同,最终达到内化榜样所蕴含的价值品质,实现“知行合一”。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多种形式传达榜样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五、实践养成机制

理论的价值在于理论能被运用于实践当中。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体现理论的价值,还可以巩固理论在受教育者心中的地位,加深对理论的信服。核心价值观在青年教师思想中稳固下来的力量来源于实践,只有在外部实践的强化之下,才能形成坚定而稳固的价值观。青年教师普遍“生活阅历较少、缺乏社会实践”,各学校应积极倡导他们走出校园,深入实践,进行社会调研。青年教师下基层考察,有利于了解社会现实,了解整个社会有哪些价值观,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过时的,为自己开展与价值观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素材;通过参与挂职锻炼,让教师了解国家发展的动向,明确国家需要主张什么样的价值观,倡导什么理念,并积极以身作则,支持国家的主张,支持国家的政策,提高社会责任感;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一般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有些教师还是“海龟”,可以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学历高度、思维广度等方面的特殊优势,在科普知识、理论宣讲、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惠民生、促科普、学技能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身价值,在有形的活动中升华无形的理论。

六、协同联动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要求青年教师自身不断努力,也要求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建立协同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培育环境。首先,主管领导和部门要加强监管。各级校领导要坚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对培育工作高度重视,亲自来抓,并一步步抓好落实。学校党委要把培育工作尽早地提上议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育计划,采取相应措施,来加大领导力度,担负起领导职责。学校领导干部在加强对培育工作的监管时,也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树立良好的风气。各基层党组织也要制定详细的培育措施,保证培育工作的操作性更强,层层落实。同时,应充分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努力增殖培育的影响力,扩充培育的覆盖面。其次,发挥其他部门协调推力。学校各职能部门应积极作为,特别是工会、共青团职能部门,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同配合,把搞好培育工作作为分内之事、分内之责,逐步建立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点制度,同心同力协调好培育工作。学校宣传部门也应认识到自己在培育工作上的强大影响力,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与其他部门主动对接工作,保证培育工作顺利实施,高效完成。

七、制度保障机制

制度的建设有利于保障培育的良好秩序,也可以督促其他机制的落实,方便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设立定期学习培训与实践制度。由于学校在日常管理中并没有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训与实践做出硬性要求,使得部分青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并不注重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学习与实践。学习培训与实践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把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训与实践常规化,让青年教师作为一项必要的任务来做,把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训与实践落到实处。其次,设立考核检查制度。考核检查制度要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对落实情况进行一一比对。在考核制度中,对于考核标准要严格把关,如参加学习是否有无学习笔记、是否撰写学习感想或心得体会等;在实践中,是否有实践记录、实践报告等。最后,设立督导评估制度。督导评估制度可以让督导深入青年教师群体,检查各项相关实践活动是否开展、相应的奖励是否发放,并对活动资料、工作文件等进行审查评估,对于落实较好的学校给予表扬奖励等。

八、网络辅助机制

互联网以其便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应用于学校管理系统和教育系统中。网络因其本身的便捷性逐渐成为传播思想和价值观的有力武器,积极利用网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意义重大。各学校应主动适应时代潮流,利用网络传播平台积极增大培育力度,开拓培育空间。学校可以利用微博设立论坛,教师在参与时摆脱了参与时间地点的限制;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党的理论政策等相关时事政治,还可以定期在平台推送模范人物事迹等。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建立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让青年教师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施展网络的灵活性。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组织资深专家学者进行在线答疑,或者通过视频讲解开展讲座,利用生活化且高效的方式培育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教师是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主力军,是培养一批“又红又专”人才的主导力量,他们的价值取向无形中会渗透在学生思维方式中,他们的言传身教会影响青年的价值选择。可以说,青年教师是学生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引导者。构建科学的培育机制,能给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造有利条件,也间接促进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养成。

作者:王越芬 赵凯丽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廖蓉,周先进,廖渐.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特征解析[J].社科纵横,2013(6):173—175.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篇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辩证发展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校园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载体与内容,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

从一般意义上看,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它决定文化的本质。文化是价值观的外在形式与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它用二十四个字规范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不仅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包括校园文化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从社会现实上看,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下,多样思想及多元文化从各个层面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地位,才能保证校园文化正确前进、发展方向,才能引导女大学生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牢固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及价值观,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校园文化是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除了课堂的正面灌输,更需要通过环境熏陶而获得女大学生认同。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女大学生学习、生活主要活动场域,具体独特的铸魂育人教化功能,是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高校有意识、有计划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女大学生将在生动性、丰富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接受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与理念,并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践行。

二、校园文化培育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分析

机制,原指机器或有机体的基本构造、功能或工作原理。后来,机制被泛指某个工作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方式和运行过程。校园文化培育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是一个认知内化践行固化的复杂动态发展过程。

(一)以校园物质文化加强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做好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首要基础是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即女大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表面到内核,由浅性认识到深层思考,全面、系统、深刻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论知识、深刻内涵。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女大學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主渠道。另一方面,针对女大学生直觉性、感观性的思维特点,以物化人、以物育人的校园物质文化是加强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的有效载体。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教育要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宣传栏、公告栏的宣传让女大学生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先入眼再入心,耳濡目染;图书馆、体育馆等建筑物,传承优秀校史文化,激励女大学生爱校爱国;教学场所、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校园环境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元素,让女大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直觉美、形象美,上升到艺术美、内涵美的认知体验,陶冶性情,在由感性到理性认知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以校园精神文化推进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认知只是培育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始层面。在认知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女大学生的价值体系,成为其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发自内心地高度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大学精神、教风学风校风等为内容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反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育人于无形,影响深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融入校园精神文化活动中,通过大学精神、教学学风校风等,创设良好的文化育人情境,对女大学生进行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感染、熏陶、陶治、润化。在学习、体验、实践中引导女大学生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悟与认可、赞同,从内心深处接受教育的内容,自觉能动地构建、生成个体的价值观念,并融合到自己的价值体系当中,扎根于心灵。

(三)以校园行为文化强化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意识及精神的理论与共识,更是与包括校园行为文化在内的各种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实践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既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才能实现知与行相统一。认知及内化的指向践行与行动。以文娱体育、社会实践等为主的校园行为文化,因其丰富性、文艺性、灵活性契合女大学生的心理,对女大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针对女大学生心理特点,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活动质量,让她们在科技创新、文娱体育、社会实践、纪念活动、主题活动等校园行为文化中体验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把价值观念转为现实行动,在活动中受教育、增知识、长才干。

(四)以校园制度文化促成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固化

女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经历的认知、内化、践行这一过程,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不是运功式,而是渐进式,需要长效机制来保证,需要不断反复强化、反复实践,形成深层次的心理结构,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而校园制度文化正起了这种巩固、强化的作用。校园制度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及约束保障两大功能。一方面,社会主义高校的校纪校规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在制订、执行、管理、监督过程中,本身就蕴含了民主、平等、公正、法治,以及爱国、敬业、诚信等价值追求与价值取向,对女大学生产生稳定、持续的心理预期与正面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以三个倡导为价值取向的制度、规章、条例等校园制度文化,因其强制性、刚性约束等特点,成为女大学生日常校园生活的基本规范和共同行为准则、价值标准,促进女大学生在外部强有力的制度约束下,由他律向自律转变,逐渐培养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正确的行为习惯,自觉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

三、一巩固三结合:校园文化培育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校园文化培育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民族传承性与时代创新性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学习和实践等多个层面进行教育、引导。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校园文化中的指导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高校师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也发生深刻变化,并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高校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让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价值取向,使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全面健康发展。

(二)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中两个基本的教育形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相得益彰。在校园文化培育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一方面,强化两课课堂教育、报告会、主题班会、校园媒体宣传等显性教育的正面灌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概念、意义等核心内容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为女大学生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与价值标准,为她们分析、批判各种思潮的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价值尺度。另一方面,重视以校园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及渗透到校风、教风、学风中的隐性教育,巧妙地借助生动性、趣味性、愉悦性的文学、体育、艺术等载体,形成优良的校风,对女大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方位渗透,使她们在不知不觉的、愉悦的情绪和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为什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怎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内化认同、行动认同。

(三)坚持民族传承性与时代创新性相结合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紧扣时代主题,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着肥沃的土壤和坚实的根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在有关核心价值观的思政课教学中,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女大学生深刻领会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傳承性。在校训提炼、中华经典朗读大赛等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女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吸引力,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同时,在对女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中,在内容与方式上体现出时代创新性,彰显着鲜明的时代精神特色。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3]核心价值观应是与特定的群体、特定群体的所处的时代以及面临的问题休戚相关的。因此,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点、内容、思想,回答和解决新时期女大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才能被她们发自内心的接受。在宣传方式上,要运用鲜活生动的时代语言和借助微信、微博、QQ等女大学生常用的新媒体,贴近女大学生的实际,与时代同频共振,增加她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的认同感。

(四)坚持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篇3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内涵;价值诉求

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党的十报告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与战略要求,并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论述,清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探索新成果,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高度的价值自信与价值自觉,同时也提出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课题。

高校是人才的集聚地,是科学发展的前瞻阵地,高校不但要成为深入学习和牢固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行者,而且还要以理论先行和实践引领的姿态积极探索并努力建构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普及和推广,核心和关键之点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在思想认同的基础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之外化为自觉行动并形成行为习惯。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价值的实现,最终也是通过践行体现出来的。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践行机制研究,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的科学构建,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宣传与普及。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侧面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其存在状态实质上是一个结构系统,是一种结构关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以上不同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的科学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和方向指引,塑造大学本真的、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气派,形成共同的、和谐的思想根基和价值归宿,全面养成大学生的优秀品格和良好风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建构,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机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高校深入开展的根本保障。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包括的内容要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情感认同机制、价值践行机制、参与协调机制、环境保障机制和效果评估机制等诸多不同要素构成。其中,践行机制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机制建构中的关键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教育,最后都必须落实到对人们行为的指向或引导上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践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化,经历知识认知、情感认同和价值践行三个阶段的复杂过程,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追求。所以说,所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是指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真正内化为大学生主体的观念意识、外化为大学生主体行为习惯的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方式方法的优化配置体系,目的是大学生主体能够真正在做中提高,在做中实践,以体验为特色,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化与外化,真正实现大学生知行的高度统一。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的价值诉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践行机制立足于当今时代的现实情况和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时代特征鲜明,价值内涵深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实践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力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个转变的关键就是理论与群众的结合,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多维度、多层次、多侧面相互依存的系统结构,具有协同有序性、内在和谐性和创造力、感召力、引领力,从而具有科学真理性和实践效用性。因此,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必须深化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认识,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感召和价值认同,才能达到自觉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工作,使其融汇于管理之中,体现于服务之中,从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对高校大学生施加影响,从而丰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践行。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用较易接受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让科学理论真正为大学生所掌握,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的大脑和心灵,从而提高践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二)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外化度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大学生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的构建,本身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在创立新世界观时,就强调了把掌握的真理运用于实践的重要性,突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价值指向。大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知局限于理论形式,社会实践中的种种活动均是他们进行理论验证的机会,价值理论一旦被实践验证实后,就能从信念高度得以巩固,使价值认知和理解的行为从被动变为主动。因此,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外化度,进而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三)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长效性

在当前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研究和宣传进程中,存在着讲为什么的多,谈如何做的少;将基本理论的多,研究现实问题的少;总结历史经验的多,探讨长效机制的少等现象。要增强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的长效性,应该在讲清为什么的同时,把研究的重点放到如何做上来;应该在认同讲透基本理论的同时,把研究的重点放到现实问题上来;应该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同时,把研究的重点放到长效机制的探讨上来,突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的长效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的研究,正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高校的贯彻和实施,有力地保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长效性和持久度。

(四)扩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普及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自然而然的校园网络文化也成为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形式。校园网络文化的出现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了校园文化的新发展,同时也应该加以合理的引导,才会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的构建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保证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息迅速传播,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多种鲜活的形式进行展现和教育,促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通过特色网站、论坛、博客等形式,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通过各种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生动活泼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 钟奇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7).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作者简介: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篇4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Guid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U Feng

(School of Marxism,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dhere to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a guide is an objective need of the times,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educate and guide students, is the proper mean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times, but to pay attention 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through , use of new media tools and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identity and strengthe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use.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pproach

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在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召唤。

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是时展的客观需要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一种与当时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社会构架、意识形态等相适应并得到社会大多数成员认同的核心价值观。

历史证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会带来明显的社会分层和利益分化,与此相伴的是社会价值观和人们思想意识也会发生深刻变动。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速度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各种思想观念交流交锋交融,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和趋势。新的形势需要我们采用一种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制度体制相符合的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观来统领社会思想意识形态,正确引导和回应社会各群体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和疑问,并为其基本行动遵循和价值判断标准,以达成全社会最大共识,激发各方面力量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2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是正确教育引导学生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成熟的年龄阶段,思想具有很大可塑性,具有思维较为活跃、文化程度较高、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民主法治观念和参与意识较强等特点。

大学生对政治、社会、文化、民生等问题较为关注,但局限于年龄、经历、知识等因素,不少大学生思考问题不全面、不成熟,看待事物时带有严重的个人情绪,甚至持有激进观点。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仍未改变,其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向我国传播渗透错误思想政治观点,特别是对我国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借题发挥、大肆渲染、恶意丑化,颠倒是非黑白,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攻击党的领导。而一些大学生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缺乏必要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不能理直气壮地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地维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因此,需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政治定力,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充分认识我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必然性,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高校是社会组成细胞,大学生是高校重要组成因子,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就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的需要。

高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祖国的希望,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先进思想作为指导。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括形势政策、思想道德、政治法律、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在这一涵括面极广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需要凝练升华出一种具有整体指导意义和整合统摄功能的理论观点来统揽全局、指导各方,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的统领作用由其本身的先进性和合理性所决定。

4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要注重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只有通过将课堂、书本、说教中的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根据自身在具体实践中的所思所见,进行理性思考,才能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坚持辩证思维、发展观点、实践方法,才能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深深根植于实践当中。

二是要善用新媒体。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爆炸时代,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大学生通过手机、网络、电视等新媒体方式接触外界信息越来越普遍。随着科技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传统网络信息管制手段在抵制西方错误思想观点渗透、防止不健康思想侵蚀方面效果愈发不理想。这需要我们运用“逆向思维”,不仅要“堵”,更要主动发声,善于运用新媒体手段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

三是要强化认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认知、情感、意志、知识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过程。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感情认同。只有做到这“三个认同”,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时代特征和重要意义,才能充分认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大学生在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形成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参考文献

[1] 杨业华.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光明日报,2014-01-15:013.

[2] 刘洪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103-106.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篇5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纵观浙江省党建和学生工作的相关要求,寝室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作用日益凸显。2012年9月,夏宝龙书记出席浙江省大学生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启动仪式时强调,寝室体现着同学们的文明素养和思想境界。2014年6月26日,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在2014年学工研工部长会议上提到,要坚持生活德育的理念,全面深化文明寝室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工作全过程。而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受到高教园区、寝室硬件设施的制约,不同的学校开始探索不同的德育生活模式。目前已初显成效的有延伸制、社区制、书院制、学区制等生活德育模式,它们都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寝室文化建设的融合方面做了创新与探索。本文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高教园区不同的融合模式,针对滨江高教园区的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运行与保障机制。

二、对比分析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笔者以滨江高教园区立业园、立志园、立德园为调查点,随机抽取了滨江七校中的六校,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5份,有效回收率为96%。问卷统计发现,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有97.2%的学生表示“听说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正确知晓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价值目标的分别仅为38.5%、29.5%、50.1%,全部回答正确的不超过15%;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选择,选择“先进典型示范教育”的占30.3%,选择“融入生活体验感知”的占74.5%。根据多维度的调查分析,滨江高教园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现状总结为:第一,知晓度高,但对具体内容的正确认知偏低;第二,现有认知仍属感性阶段,对“生活德育实践教育”的兴趣较浓。

(二)新旧高教园区的融合现状对比

杭州目前有下沙、滨江、萧山、小和山等几大高教园区,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建成,寝室的硬件设施和园区环境也各有不同。笔者选了曾经就读的下沙高教园区和现在任教的滨江高教园区进行对比分析。下沙高教园区是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园区,占地10.91平方公里,拥有14所院校。学生寝室于2001年2月开工建设,寝室规划均为4人间,配有空调、热水器和阳台;而滨江高教园区则是浙江最早建成的省级高教园,共有6所学校组成,占地仅1.73平方公里。寝室硬件设施相对较简陋,寝室以6人间为主,没有配套的热水器和阳台。经过电路改造后,空气源热水器于2014年11月投入使用。该高教园生活园区由滨江后勤集团统一管理,且同一生活园区入住了多个学校的学生。经过访谈发现,不同高教园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寝室文化建设的融合上存在差异:第一,教育与管理紧密结合的融合度高,教育与管理分离的融合度就偏低;第二,改善的寝室条件与环境更有利于两者的融合。

(三)典型模式案例分析

自2012年6月浙江省提出加强文明寝室建设工作以来,已有许多的学校在生活德育方面做了尝试与创新,寝室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其中较为成功的模式有温州大学的学区制、温州医科大学的社区制和丽水学院的书院制。1.书院制。2012年6月,丽水学院投入资金对寝室进行修缮更新,对周边环境进行改造,设施进行标准化配置,根据寝室分布,建立了行知书院、德涵书院、石湖书院和伯温书院4个书院,有效地将学生工作体系延伸至公寓,构建了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2.社区制。温州医科大学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社区”的理念,通过依托社区“诚信系列小铺”的平台和社区同窗互助的“微爱”公益服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日常生活中形成诚信自律、文明有爱的良好品行。3.学区制。温州大学在汲取社区制、书院制等当前高校生活区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特色制订“学区党工委联席会”制度、实施“学区学院联席会”制度;出台“寝室导师制”;坚持“片儿警辅导员”制度,紧密将公寓管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以上三种模式各有特色,但在价值观教育与寝室文化建设的融合上都做了尝试,将教育融入到在润物细无声的寝室生活中。

三、融合模式构建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传播路径构建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从教育目标的确立、内容的确定、方法的制定、载体的搭建等方面来确定理论的运行机制(见图1)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文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为切入点来研究。根据此运作程序,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大学生身上,主要体现为极强的政治信仰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极高的道德修养和行为操守,诚实守信和待人真诚友善的可贵品格,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按照图1所示,笔者结合问卷调查的实际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教育目标细化,并与寝室文化建设的各项内涵一一对应,赋予每个子目标可搭建的载体。

四、建议与对策

针对以上调查数据和研究结论,结合滨江高教园区的实际,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寝室文化建设的融合方面,建议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改善寝室环境和条件,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

公寓环境和寝室设施关系学生居住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外在事物和新知识的接受度。只有不断改善寝室环境和条件,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滨江高教园区的寝室虽然基础设施配套较差,但可以在现有条件下配备学习室和活动室;在公共区域提供药箱,张贴漫画形式的道德警句,以营造温馨温暖的“家园”环境。相应公寓自治组织的学生们才能够更加主动地发挥他们在价值观培育和寝室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二)加强寝室阵地建设,构建协同教育管理机制

各高校要继续做好干部教师联系寝室的工作,根据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寝室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践活动引入寝室,以公寓文化节为载体,开展多样化的寝室文化活动。公寓辅导员和各二级学院辅导员之间要相互协同,建立寝室和二级学院协同育人机制。

(三)巩固寝室文化建设的成果,建立价值观

培育与践行的长效机制各管理部门要及时展示寝室文化建设的成果,肯定并宣传学生在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优秀道德修养和行为操守。各高校可借鉴成功的生活德育模式——书院制、社区制、学区制的做法,将寝室建设成为“宜居且宜学”的思想阵地。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分解教育目标,落实到寝室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及时有效地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寝室文化建设融合的长效机制。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篇6

[关键词]培育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路径

[作者简介]薄爱敬(1966- ),女,河北石家庄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河南 郑州 45005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53-02

党的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新的阐述,凸显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一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对国家的稳定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紧密结合现代青年的思想实际和成长发展规律的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使广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耳、入心、入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教育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提出的最新观点。它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简洁明了的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是我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新的时期、新的时代要求、新的实践环境中的重大创新理论,直接体现了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使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直接、深刻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面临风险与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统一共识,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方向。

1.当前国人价值观的特点。目前国人的价值观具有多样化、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突出表现为不同群体和个体之间的价值观冲突增加,价值观出现分化。很多人在面对价值判断时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应对与选择,陷入价值迷失和价值盲从的处境。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与现实生活脱节,党员干部、市场主体不诚信等社会不良现象的误导,以及外部消极文化的侵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诸多挑战。(1)对外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有限。在国际文化领域的斗争、国际政治秩序的斗争中,国家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2)对内没有真正完全被群众所理解、认同和践行。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足、道德失范等问题,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为数不少,有些人即便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美好的价值追求,但在学习和工作中缺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缺乏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改革精神、创新能力、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处于培育和建构阶段,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新的核心价值的内涵是美好而值得珍视和追求的,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美好的价值观最终都能成为核心价值观,应充分突出核心性和超越性,价值观建设重在知行合一。目前国人的价值观念建设中“知”不易,“行”更难,知行不能合一的状态长期存在,因此,价值观建设仍然要把知行合一作为落脚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处于培育和建构阶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大意义

1.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遵循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为深化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的认识提供了根本前提,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学说。

2.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在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深刻变革的时代环境下,在人们的思想认识呈现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现实环境下,在各种价值观和社会思潮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形成明确的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积极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较量直接表现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在世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今天,国人及全社会拥有的相同核心价值观足以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这对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防止和抵御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等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4.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体系中总结提炼出科学准确、通俗简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想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不仅加强了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更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也更接地气,更易被老百姓接受。

5.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任务贯彻落实。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学校在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主阵地功能,始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使大学生群体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时代精神、完成时代使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政治任务和时代课题。

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应紧紧围绕如何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精髓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观、用自己的实际来实现社会这一核心价值观的三部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和学校管理中,使学生真学、真信,真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1.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高校领导班子要提高认识,重视宣传、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校园网、校报校刊、宣传橱窗、宣传展板等宣传舆论阵地建设,营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氛围,创新丰富多彩的鲜活载体,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有系统、分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同时,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门学科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线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学好科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做人的道理,端正各种行为文明习惯,为终生发展奠基。

3.学校应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培育青年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要改变传统的回避社会矛盾、一味枯燥说教和“填鸭式”灌输的方式,充分体现新媒体时代沟通与传播渠道多样化、便利化的特点,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热点来安排教育内容,把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健康向上又契合青年学生欣赏需求的影视作品、参加一次有趣又有正面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向道德模范学习等作为传播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运用社会主义道德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成长成才。

4.社会、高校必须构筑稳定可靠的保障体系。制度建设是根本,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有效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成才的进程加强管理,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入行,不仅成为学生的内在价值观,还外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的优秀青年学生给予赞扬和奖赏,通过树立典型引领调动广大青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共同成才的育人目标。要呼唤全社会行动起来,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共管共促的局面。

5.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这一现实载体,紧紧围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办学的根本方向。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设计上,既要立足于规范管理,使师生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又要立足于创新,着力形成人性化的组织管理制度,鼓励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和各尽其才的人事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和开发人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促进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6.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延伸到毕业后的再教育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毕业生离开校园后的学习不同,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更多的是将理论学习落实到实践上。因此,在社会工作中继续深化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兢兢业业,有社会责任意识和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7.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科技创新。学生参与现代科技产品、现代科技手段传播的各种途径,在青年学生日常接触的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BBS等校园科技平台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的深度传播。将校内科技平台与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最坚实的理论阵地,实现理论宣传的深度传播。同时,充分利用创业创新的时代主旋律及青年学生满怀创业激情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创业创新实践教育进行深度融合。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团活动。学生在大学阶段乐于参加各种学生社团,在这个载体上释放自己的政治热情和施展各种才能,为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社团活动中,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影响,在社团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自己的组织性、纪律性,增强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形成学业与活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总之,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紧密结合当今形势,注重方法的创新和实践,探索高校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可操作性制度路径,选择青年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的多样化载体,使青年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育人的运行格局。

[参考文献]

[1]孔杰.关于我国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

[2]王玉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探析[J].时代报告,2013(3).

[3]杨志平.找准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N].光明日报,2013-02-23.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050-03

随着党和国家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目前阶段战略任务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必要环节。虽然核心价值观在高等教育中有着主导地位和统领作用,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在社会潮流和实践检验中逐渐失去影响力。但它们在影响力弱化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继续以变化了的内容和更加隐蔽的方式消解着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正面引导作用,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对于高校来说依然艰巨。

校园文化建设“使得学生在校园能够受到文化建设的更好熏陶,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坚定的意识形态。”因此,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天然的无形课堂,对大学生思想言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效性和长效性,并使之常态化,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目前状况

(一)文化多元化和西方社会思潮带来的挑战依然严峻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文化”、“消费文化”等通俗文化通过广告、媒体在高校不断流行。它们功利性、实用性动机明显,过分追求利益目标。部分学生在参与社会行为中不仅没有提高自身的觉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而将狭隘的功利心、物化的价值观带到学习和生活中,耽搁了学业的完成,消磨了自己的学习时光。

另外,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推行西方价值观的思潮,不仅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而且渗透到了高校并部分消解了正面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影响了部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自我认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大大提升了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但它们继续以新的话语方式曲解党的政策指向和误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误导社会舆情,比以往更具蛊惑性和危害性。

因此,要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文化主导地位和影响力,就需要根据新情况新态势,采用新的教育方式加强大学的思想阵地,用以防范和应对不良思潮的蔓延和渗透。

(二)消极文化的网络渗透要求创新价值观教育的模式

网络时代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的变革,但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徘徊于网络空间,不健康信息、甚至极端言论在网络世界也时有出现。高校处在新思想、新文化传播的前沿,大学生作为新兴的网络群体,使得消极文化通过网络能够迅速渗入高校校园,给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和管控机制形成威胁,给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只有在坚持意识形态教育传统模式的基础上,不断以新技术和新载体来创新和拓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和空间,才能对当前形势做出有效应对。

(三)当前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方式亟待完善

1.主要教育模式相对单一。目前,我国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还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授课依然是以灌输的方式进行。虽然高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强硬件设备、基础设施的建设,确实提升与改善了教学硬环境,同时也有了实践教学资源的补充,但这并不能取代精神文化软环境对师生的隐性熏陶和内化作用。缺乏隐性教育渠道的补充,教学内容就容易局限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真实的教育情景,显得枯燥乏味和没有生气,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涨热情和主动性。教育氛围的缺失,教师更是难以与学生展开深入探讨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价值观教育不能真正入脑、入心,充分起到塑造学生灵魂的作用。

2.与其他课程不衔接。除思想政治课外,高校其他课程教学课堂讲授的主要是较为纯粹的知识,没有融合核心价值观加以引导。特别是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很少涉及未来职业领域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学生不能自觉将社会主义未来远大目标和个人的职业理想结合起来激发他们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没有各种不同专业知识的碰撞,也严重削弱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力和开拓力。学生在学习中更多感受到的是紧张忙碌和枯燥乏味,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难以得到快速提高。价值观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成为被分割成两张皮,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传统模式缺少细致的人文关怀.长期以来,传统的价值观教育较多关注社会和集体的整体价值,而忽略了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个人的个体价值及利益。它提倡的个人与集体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是以自我牺牲来保全集体利益,以个体价值为代价去满足整体需求。这种教育方式忽略了大学生的自我需要、自我价值,轻视学生的人格培养,使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核心价值观作为强大精神动力和导向的凝聚作用难以发挥和保证。

4.教育效果没有完全实现制度化的保障。目前,高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主要是针对学校正常有序运行制定的,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前提性保障。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远大目标,要将它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自觉,升华为理想信念,一方面需要多方面的隐性引导与暗示,另一方面也需要外在规章制度规范使之固化和积淀。核心价值观还未有效地融合到高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制度文化中,仅仅依靠传统教育机制依旧无法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言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持续传承和弘扬难以被保障。

二、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华,融合了自古以来传统的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所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以及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方法的理论升华,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而作为一种行为文化,它又是学校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理想道德、性格形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以真正反映时代要求的大学精神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才能把大学建成弘扬、传承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树。所以,要使核心价值观被大学生所认同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行为文化,是传承和弘扬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承载了传播强国梦、复兴梦的重任,为学生提供了深刻而持久的精神动力,学生只有在校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熏陶,才能让核心价值观成为坚定的信念。

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是由文化环境的熏陶和自觉学习的意识共同塑造的。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组织者、主要参与者都是学生,组织、设计和参与的过程同时也是受教育的过程。设计者可以把核心价值观内容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暗示和熏陶,以对校园文化产生归属感为基础,让参与者内心产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大学生通过群体性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保证校园文化稳定的传承和发展,核心价值观就会在一代代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长出美丽的花朵。

2.只有在良性互动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的价值观念才可以更好的与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契合。校园文化有效继承和整合了优秀传统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资源,使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元素转化为校园中的物化表达,从而升华为一种积极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学生在其中不经意间就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思想的洗礼,自觉认同和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推而广之。

3.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大学生群体思想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拓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和广度。校园文化活动通常都是融入隐形的价值观教育理念、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它可以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整合在一起,彼此沟通,教学相长,同时也将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连同各种专业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想的一部分,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性,学习更有动力,充实了大学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4.校园文化提供了使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思想认同和行为认同的规范保障。校园文化传承着各个高校先辈们特色的办学理念、积极的精神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怀等制度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形成于特殊历史时期,为一代代青年继承和发展,使学校和社会的要求成为他们的思想崇尚和行为自觉。校园文化无形的制约力保证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校园文化是抵制各种不良文化思潮的天然屏障。校园文化积淀了高校各个历史阶段的优秀传统和当地文化,具有较为浓厚的文化底蕴。校园文化活动更是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和归属感,这种感召力和凝聚力将本校大学生在心灵上联结在一起,互相关怀鼓舞,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和高尚的共同追求。这种正能量势场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集体责任感,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认知能力和对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免疫力,最终形成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文化共同体。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的路径

1.教育内容主题化。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组织者要善于结合主题捕捉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关注度。同时,注重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细化为不同的主题,再结合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凝练。以贴近学生的事实案例为导入,吸引学生关注,启发和诱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使校园活动主题成为校园的公众议题。只有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和震撼,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校园中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同。

2.教育情景生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需要学生所在教育氛围的营造。社会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尽可能就地取材,特别是应努力利用一些学生亲身体验或耳濡目染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经历。只有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件来说明核心价值观的理,化抽象为具体,有的放矢,才能使大学生觉得核心价值观并不空泛,可以感受和亲近。

3.认同教育行为化。“大学生需要身体力行,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融入身边群体,步入现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先进理念、指导思想和道德标准,只有经过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强化和肯定,才能直接被大学生所接受并作为行动指南,从而逐渐内化为个体意识。困惑学生的问题,只有少数是由于认识偏差造成的,大部分都是由于现实困难和实际问题造成的。基于此,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切入点就要落到实处。活动组织者要找准学生的困惑点,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不搞大而化之、不着边际。同时,要引导师生、生生之间互帮互助,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学生心灵层面得到关怀,感到温暖,校园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指数得以提升,从而达到他们对核心价值观倡导内容的高度认同。

4.教育手段信息化。媒体生活已经是当代大学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媒体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要增强大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力,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兴趣,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就需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通过积极改善校园公众舆论的软环境,在活动中积极融入现代高新技术元素,鼓励和引导学生以新媒体技术开发、制作和传播关于核心价值观的、有创意的文化作品,使活动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内容能深入人心。校园网除了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新闻、文学和微信关注等形式,借助公众舆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没有灌输和说教,却加大了价值观教育的渗入。在这种润物无声的网络环境中,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觉参照网络正能量来践行核心价值观。

5.教育机制规范化。校园制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框架和基础,没有它的导向和保障,校园文化就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发挥强效的育人功能,核心价值观教育也难以形成常效机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大学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文化积淀下来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形成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持久而良性的育人氛围。“帮助高校师生能够与社会规范的要求保持一致地进行自我发展,同时使师生的自我发展能够与社会主义价值相适应。”在这种机制下,校园文化的魅力得以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师生共同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成为他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王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J].文学教育,2015,(10).

[2]覃轶珊,朱百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0,(6).

[3]孙成武,常珊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4]张文儒,乔健生.高等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研究[J].教育科学,2016,(1).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篇8

一、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实现教育与塑造合璧

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教育与塑造合璧,是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和强化的重要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首先,建立健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领导机制。教育领导者的行动导向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基本保障,加强党组织和相关工作者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增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大力调动和汇集各高校的教育资源,形成各单位、各部门密切联系、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信息畅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网,以达到最佳效果,是这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其次,加快畅通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进行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顺利运行、有效运行是实现教育与塑造合璧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充分调动教育主客体以及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发挥其各自的功能,以达到目标的最优化。再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保障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相应的保障机制,诸如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增加相关工作投入,改善工作队伍素质等,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达到其应达到的实效性。最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评估机制,评估机制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后一道关口。评估机制一定要克服“只重过程、不重实效”、“只重眼前,不重长远”的错误评价观,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准确评价。

二、遵循教育规律,加强理论灌输

事物的演变和发展都存在其各自的规律,提升、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要遵循主流教育理论的传播规律,同时也要遵循大学生对主流教育理论的接受规律。因此,在尊重主流教育理论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要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论灌输工作。

第一,坚持直接的正面理论灌输,但不能强硬灌输。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不是意味着将他们置于被动地位,进行“填鸭式”的教育,而是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平等观念和民主权利的前提下,进行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式的“渗透型”的教育,使大学生在引导灌输中获取正确的理论知识。第二,优化教育理论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更加通俗易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根本看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其的接受和理解,应积极优化教育理论内容,使其容易为大学生接受、掌握和践行,从而提高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灌输的实效性。第三,特别重要的是,理论灌输必须与生活实践相印证,才能具有真正的说服力量。因此,在这种理论灌输中必须充分注重用事实说话,注意把那些生动的典型的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例放到理论教材中去。同时,这些事例应该尽可能是新近的,鲜活的,正在发生的,表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变为我们生活中活生生的现实。

三、创新载体,促使教育方法多样化

一般来讲,在教育过程中,承载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信息的形式,都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之前,我们一直采用和借助的载体主要包括各类教材、课堂宣讲等,而在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更高,其心理状况、接受信息的方式以及欣赏水平都有了革命性的转变。因此,必须创新教育载体,促使教育方法向多样化发展。一方面,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筑搭建新的教育平台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这些平台上,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贯穿于理论网站的每个版块,向大学生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营造宣传主流文化的环境,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同时,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模范人物和具有巨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作为网站宣传的重点,增强榜样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把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与大学生的社团活动相结合。大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实现大学生参与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大学生政治情感释放的平台,对于大学生有着极其强大的吸引力,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重要活动载体。因此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彻落实到社团活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为此,要进一步拓宽大学生社团活动的领域,使其更加多样化与趣味化。

上一篇: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征范文 下一篇:电力安全典型经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