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与生物制药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1-17 11:34:45

制药工程与生物制药的区别

制药工程与生物制药的区别篇1

一、企业概况及历史沿革情况

xxx制药有限公司座落于xxx,是一家专业从事中成药制剂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现代化制药企业。

公司始建于xx年月,原名xx,经xx月改制,经省局批准存的xx制药有限公司,xx竣工,并于xx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gmp认证现场检查,顺利通过认证。 公司建有液体制剂车间、固体制剂车间与中药提取车间,拥有片剂、口服液、颗粒剂与胶囊剂生产线,其中年产量为片、支、袋、粒等。

二、生产质量管理情况

(一)机构与人员

1、公司人员情况

公司现有员工xx人,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xx人,占总人数的%,其中高级职称x人,占职工总数的x%,中级职称x人,占职工总数的x%,初级职称x人,占职工总数的x%。

2、机构设置

公司实行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制,全面主持公司工作,并分管质量管理工作,公司下设质量管理部、生产技术部、等,其中质量管理部下设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生产技术部下设口服液体制剂车间、口服固体制剂车间、提取车间与技术实验室,并配备有相应的管理经验人员和技术人员。

3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简介

董事长兼总经理,专业、学历、职称、从事药品相关工作x年,熟悉国家和医药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有丰富的专业管理经验,是公司生产、经营和和实施gmp的主要组织者。 总经理,专业、学历、职称、从事药品相关工作x年,,熟悉国家和医药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有丰富的专业管理经验。

副总经理,专业、学历、职称、从事药品相关工作x年,,熟悉国家和医药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制药经验。

质量管理部经理专业、学历、职称、从事药品相关工作x年,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及制药和质量管理经验,熟悉国家和医药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能坚持原则,为公司质量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在质量管理上具有否决权。

生产部经理

物资供应部经理

动力设备部经理

办事室主任

4、质量管理人员

质量管理部共有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17人,文化程序及比例,都经过相关专业培训并有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工作实践经验,能胜任本岗位工作。

5生产人员

生产技术部共有员工x人,文化层次及比例,全部经过岗前岗位培训,能胜任本岗位工作。

6、人员培训

公司人员培训采用聘请专家及由公司管理人员工授课、现场培训及外送等形式进行,每年都制定处度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xx年共进行xx人次培训,其中外训xx人次,内训xx人次。

对于新招员工或调动原岗位者一律实行上岗前培训,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二)厂房与设施

1、厂区环境

公司厂址位于xxx,方位情况,附近无烟尘、噪音污染源,卫生状况良好,空气质量优良,周围道路通畅,交通运输方便。

公司占地面积xx,其中建筑面积xx绿化面积xx,绿化率x%;厂区内环境整洁,种植有无花灌木与草坪,无杂草,无露土地面,无垃圾积土,积水与明沟等蛟蝇滋生地;厂区内道路平整、畅通,路面为水泥路面,不起灰,不积水,并设有专门的物流通道;不同用途的厂房,根据主流风向进行合理布局,能有效避免交叉污染。

2、生产车间

(1)制剂车间

公司制剂车间包括口服液体制剂车间和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其中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包括

片剂生产线、颗粒剂、硬胶囊剂生产线,完全按照产品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进行布局,同一厂房内的生产操作和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存在互相妨碍,生产区与贮存区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与空间用于安装设备成、贮存物料、中间产品与成品,能有效的防止差错与交叉污染。

制剂车间厂房根据各剂型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分为一般生产区,30万级区与10万级区,以分别满足口服固体制剂与口服液体制剂的生产要求,其中固体制剂车间面积,30万级面积液体制剂车间面积,10万级洁净区面积。

洁净区与一般区装修均采用彩钢板隔断,环氧沙浆涂层地面,地面、墙壁、天花板的交界处成弧形,建筑物平整光滑、不产尘、易清洁消毒,保证药品生产环境符合要求。

洁净室内的管道、灯具、风口等设施表面平整光滑,易清洁,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密封严密,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设置缓冲设施,人员和物料分别按人净和物净程序进出洁净区。进入洁净室的空气经过净化,湿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洁净区经检测达到洁净级别的要求;配料、粉碎、制粒、压片等产尘量的功能间与相邻房间保持负压,并采用空气直排方式,避免了交叉污染,厂房内照明在300以上,厂房内设有应急照明设施。 电气照明、工程设备配线及各类管道均置于技术夹层内,与机器连接的各种管路采用316l或304不锈钢。

(2)提取车间

位于厂区东侧,为独立厂房,总面积为xx,其中参照30万级管理的面积为xx,提取两国间的墙壁等内表面平整,无脱落,无霉迹,药材净选间设有不锈钢工作台以及排气扇等设施,用于直接入药的净药材和干膏的配料、粉碎、混合、过筛的功能间设有通风除尘设施,并参照30万级管理。

3、公用系统

生产所用工艺用水为饮用水和纯化水,纯化水采用二级反渗透制水工艺制备,贮罐及环形输送管道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经验证水质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质量要求。

净化空调采用集中空调机组三级过滤,送入洁净区的空气质量和压差控制经验证测试符合洁净区的要求。

压缩空气系统均使用304管道安装,经除油、除尘、0.22微米微孔滤膜过滤,质量符合洁净区空气质量要求。

4、仓储设施

总仓储面积为xx,其中化学原料库xx,中药材库xx(含阴凉库xx、净料库xx),包材库xx、成品库xx,危险品库xx,中间品库xx,并设有特殊药品专柜、毒性药材专柜和贵细药材专柜以及不合格品专区与退货专区,能满足公司所有物料与生产产品的贮藏要求,并与生产规模相适应。仓库安装有空调、排气扇等通风、除湿与降温设施,设置有挡鼠板、灭蝇灯等防虫防鼠设施,并有完备的消防设施。

5、检验设施

公司检验室面积xx,设有化学分析室、天平室、精密仪器室、微生物限度检查一窍不通 、标定室、高温室、中药标本室、阴凉留样室与试剂仓库等功能间。

(三)设备

公司所有设备均能满足公司产品的生产需要,其与药品接触部位的材质均为不锈钢,表面平整光洁,清洁消毒方便,与药物直接接触的各类贮槽、容器、输送泵及物料管道的材质均采用优质低碳不锈钢316l并经抛光和钝化处理。

工艺用纯化水采用饮用水作为制备水源,经过多介质过滤、活性炭吸附、二级反渗透处理制得,其输送管道和贮罐均采用优质低碳不锈钢316l加工而成,管道的设施和安装无死角、盲管,安装后均经过钝化处理,经验证水质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纯化水项下的要求。

根据生产品种的药品质量标准要求,公司配备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药物溶出仪、酸度计、电子天平等精密检测仪器,能满足生产产品与原辅料的全部检验项目需要。

所有用于生产和检验的仪器、仪表、量器与衡器,全部经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校验合格,并贴有校验合格标签,其适用范围与精度完全能够满足公司产品生产与检验需要。

所有设备均制订有标准操作规程、清洁规程和维护保养规程,操作人员和保养人员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设备的使用、维修与保养均予以记录并入档保存。

(四)物料

物料的购入、验收、储存、发放与使用严格按照公司相关文件进行,所购入物料按批取样检验,其质量完全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包装材料标签或其它有关标准。

公司所有物料按照其质量标准规定的贮藏条件按批号、规格进行存放,其中固体与液体分开,原药材与净药材分开;物料分别按其状态情况(待验、合格、不合格)等用状态标识牌或都围绳进行区分管理,其中不合格物料设专区管理。

药品标签说明书严格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样式与文字进行印刷,按品种、规格与批号专库存放,专人管理,经质量管理部校对无误后计数发放使用,残损标签计数销毁,其发放、使用与销毁均记录在案。

有机溶剂等危险品存放在危险品库,库内外按消防要求备有专用灭火器材,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

(五)卫生

公司按照生产和空气洁净等级的村注制定了厂区区、不同生产区域以及个人卫生管理制度和厂房、设备与容器清洁规程,并配备了足够数量的清洁工人负责厂区环境及车间的清洁卫生工作。厂区、生产车间、设备、管道、容器均按照规定方法、程序与时间间隔进行清洁,卫生状况符合规定要求,并定期对洁净区进行消毒,消毒剂的配制有详细记录。

对进入生产区的人员与物品进行严格管理,非生产用品、生活用品与私人杂物不得进入生产区,进入洁净的临时人员都经过了指导,并严格控制人数。

工作服按照生产操作与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进行选材,并有明显的样式或颜色区分,避免了混用,不同洁净级别的工作服,按照规定的清洗周期,由专人进行清洗整理。

公司给后有员工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组织体检,建立了身体不适应生产情况主动报告制度,及时把患有传染病、皮肤病及体表有伤口员工调离直接接触药品岗位。

(六)验证

公司每年根据验证管理制度成立验证领导机构,制定年度验证计划,并根据验证对象成立验证小组,提出验证项目,制定验证方案并按计划组织实施。每年验证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净化系统、工艺用水系统、生产工艺及其变更、设备清洗、主要原辅材料变更,其验证方案、验证记录与验证报告等验证文件及时进行了归档保存。

xx年度进行的验证有:

(七)文件

按照gmp要求,公司建立了gmp文件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厂房、设施、设备使用、维护、检修管理制度与记录,物料采购、验收、生产操作、检验、发放、成品销售和用户投诉管理制度与记录,不合格品管理、物料退库和报废、紧急情况处理管理制度与记录,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与批检验记录,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计划、原始数据和分析汇总报告,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查、批准、撤销、印制、分发、回收及保管管理制度,厂房、设备、人员卫生管理制度与记录,人员培训管理制与记录。

正式生产的产吕均有药品申请与审批文件,并制定了相应质量标准、工艺规程和标准操作规程及批生产记录与批检验记录。

公司gmp文件由质量管理部负责颁发与日常管理,每季度对现有文件进行检查,确保了使用的文件为现行版本,并根据国家药事法规与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的变化以及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变化等情况及时组织相关文件的修订工作。

(八)生产管理

公司所用产品均严格按照注册批准的生产工艺制定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标准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组织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的修改严格按照文件管理的程序进行,无随意更改情况。

固体制剂在成型或者分装前的混合工序、液体制剂在灌装的混合工序划定批次并编制批号,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尘埃的产生与扩散,并及时进行清场、物料平衡检查与批记录的填写,液体制剂的配制、过滤、灌封、灭菌等过程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中间产品均制定了公司内控质量标准,规定了贮存期与贮存条件,生产过程生产的不合格中间品实行专区管理、醒目标识,不直接流入下一道工序,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中药材在使用前均按规定进行拣选、整理、剪切、洗衣涤等加工处理,直接入药的药材粉末在使用前均进行了灭菌处理,经检验微生物限度均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毒性贵细药材的投料均进行监控并有监控记录。

工艺用水除制剂的配料用水以及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与容器的最后一次洗涤用水均使用纯化水。工艺用水根据验证结果制定了检验周期,并定期按时检验。

(九)质量管理

公司设立质量管理部负责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验,由总经理直接领导,独立履行物料和中间产品使用、成品放行的决定权。

质量管理部下设检验室,配制有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制定了检验用设备、仪器、试剂、试液、标准品(或对照品)、滴定液、培训基等管理办法。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内控标准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取样和留样制度,并对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取样、检验、留样,并按试验原始数据如实出具检验报告。

质量管理部根据验证结果定期监测洁净室的尘粒数的微生物数,评估主要物料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审核批记录、并及时评价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稳定性。

(十)产品销售与收回

公司产品只有检验合格并经过批记录审核合格批准予以放行后,方可销售。

公司制定了药品销售、退化和收回管理制度与记录,建立了客户档案,所有产品均有完整的销售记录,能追查每批药织品的销售情况,并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十一)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

公司制定了质量投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处理程序与记录,并批定质量管理部负责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报告,以及质量投诉的处理,建立了完整的产品投

诉与不良反应档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十二)自检

公司制定了自检管理制度,规定了自检的范围、周期以及参与人员。公司每年年初制定年度自检计划与实施方案,并按期完成。自检过程中及时填写自检记录,自检完成后及时出具自检报告,批出存在的偏差,提出整改的措施和期限并责任到人,同时对整改的项目进行定期回检。

制药工程与生物制药的区别篇2

【关键词】医药洁净厂房;特征;空调设计;要求

1 医药洁净厂房的特征

医药洁净厂房的特征主要体现:药物生产规范明确指出,药品生产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及湿度,在保证药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保证药物生产人员的舒适度。新实施的GMP规定对于百级到万级的洁净厂房应该控制温度在20―24℃,相对湿度在45%―65%;对于一些无特殊要求的厂房,应该控制温度在18℃―26℃,相对湿度在45%―65%。一般来讲洁净空调所需要的新风量,应取各送风量的最大值,生产人员需要新鲜空气量应大于40m3/h,且洁净空调一般局部排风量较大,为了保证各房间所需的正压风量,需要补充大量的新鲜空气量。洁净厂房中空调系统运行时间比较长,有些药物生产企业是全年不休息的,这就使得洁净空调系统全年运行,且应该根据室外的气候条件对洁净厂房的湿度、温度、洁净度进行适时的调整,保证医药生产的顺利进行。

2 医药洁净厂房空调设计的要求

对医药洁净厂房空调系统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应规范法规对环境的基本要求;根据相关规范及法规对空调系统进行合理划分,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药品生产过程和生产设备对空气品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2.1设计初期首先要熟悉洁净度、微生物限度及其监测的一般要求。无菌药品:新版GMP的附录一第八条至第十三条。洁净度分为A、B、C、D4个级别。A级:高风险操作区,单向流、动静态均为100级、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B级:高风险操作A级区所处的背景区域,混合流、静态百级动态万级。C级和D级:重要程度较低的洁净操作区。C级:混合流、静态万级动态10万级。D级:混合流、静态10万级动态不规定。非无菌药品:新版GMP的附录一第五十一条:参照“无菌药品”附录中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非无菌原料药生产及无菌原料药生产中非无菌生产工序:新版GMP的附录二第三条:应按照“无菌药品”附录中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中药提取、浓缩、收膏工序:采用密闭系统生产的,其操作环境可在非洁净区;采用敞口方式生产的,其操作环境应与其制剂配制岗位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中药注射剂浓配前的精制工序应至少在D级洁净区内完成。

2.2要充分考虑温度与湿度对各洁净区的硬性要求。当药品生产无特殊要求时,洁净室的温度范围可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考虑到无菌操作核心区对微生物污染的严格控制,对该区域的操作人员的服装穿着有特殊要求,故洁净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可按如下数值设计:A级和B级洁净区:温度20-24℃,相对湿度45-60%;C级和D级洁净区:温度20-24℃,相对湿度45-65%。当工艺和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这些要求确定温度和相对湿度。在医药洁净厂房空调系统设计基本要求确定之后,根据室内参数,使用时间、生产区域等因素来划分空调系统,在设计中,空调系统划分既要符合GMP要求,避免交叉污染的同时还要满足节能和运行管理的便利。医药洁净厂房空调系统划分存在两种形式,非最终灭菌无菌药品的空调系统和非无菌药品的空调系统。非最终灭菌无菌药品的空调系统划分:应按A、B、C、D级区域独立设置空调系统,扎盖区应单独设置空调系统。最终灭菌无菌药品的空调系统划分:A、B级应独立设置空调系统,C、D级应首选分开设置空调系统,当面积很小时可以合用一套空调系统。

2.3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空气品质对工序、设备、操作产生不利影响的要求。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气味等污染物,需要有效消除污染物的影响。首先确定污染源的位置。再根据污染源的位置、尺寸、产生方式、产生量确定排风方式,排风方式有小室排风、局部排风、全面排风。为了消除污染物,最好是将污染源封闭的小室排风,使小室相对于周围环境负压,但是这种方法往往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它常常不能与操作上的要求相协调。其次是局部排风,在靠近污染源处捕集散发的污染物,排风装置不仅要有必要的抽吸动力,还一定要有同污染物相适配的抽吸装置。全面排风,这种方式需要较大的空气量,对能源的浪费较大,因此只有在上述两种方法无法实施时才予以考虑。排出的气体还需要对有害物质进行处理首先要确定有害气体的种类、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数量。分析哪些需要单独处理、哪些需防爆处理、哪些需要防腐处理、哪些需要防尘处理等等。如青霉素等高致敏性工序排风需单独处理,乙醇等易燃易爆有机溶媒气体需防爆处理、能产生化学反应的粉尘气体不能合并处理、粉尘气体不能与水蒸汽等湿气合并处理、印刷等有异味的有机气体要吸附处理、水蒸汽和腐蚀性气体需要防腐处理等。

3 医药洁净厂房空调设计分析

结合某制药厂进行分析,某制药厂是小针剂、固体制剂、大输液等生产的综合生产厂房,根据药物生产要求,车间里的空气洁净度要达到1万级,且相对湿度也需严格控制。

3.1空调设计方案。厂房内采用全空气系统,局部采用风机盘管与吊柜式空调组合系统。洁净区的气流形式采用为:顶送侧下回、非洁净区采用顶送顶回的方式,风管用PEF保温。严格对空调进行分区:小针剂厂房、固体制药车间、质检办公楼采用两套净化空调系统、提炼车间5套净化空调系统,其他采用一套空调系统。万级洁净厂房采用初―中―高过滤,组合空调器对空气初、中效过滤和处理空气焓、湿等,高效过滤装置安在送风口处。在疏散走廊等房间设置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排风机、新风电动阀与空调箱联锁,在排风的同时供给新风,保证空调房间的空气平衡。有粉尘的操作室应保持负压,设备夹层设机械通风,通风换气为6―10次/h选用。空调水系统采用闭式循环系统。

3.2空调送风量的确定。制药净化厂房是不同洁净级别区域组成,各区域的热湿负荷不同,为了满足不同区域的生产要求,就要使每个房间送风状态点不同。洁净室的送风量应取下列三项中的最大值:1.满足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的送风量;2.根据热湿负荷计算的送风量; 3.供给洁净室新鲜空气量。

4 结束语

医药洁净厂房的洁净程度在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药物的功效及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所以必须进行严格地规范,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需有恰当的照明、除尘、控温设施,做好生产区、储藏区等洁净工作等。药物生产时,要严格控制其周围的环境,药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会对生产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如果这些药品管理不善进入流通市场必将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所以在药物的生产时,生产环境必须达到洁净的标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1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修订)

[4]张相礼等.探讨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2)

制药工程与生物制药的区别篇3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4 h运行;设计;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c)-0161-03

Designs and managements of PIVAS 24-hour mode of operation

LU Junhua1 ZHU Peiyou2 BAO Yinglin2 ZHANG Jianxiu2 XIE Fadong2

1.The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Zibo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Zibo 255400, China; 2.The Frist Hospital of Zibo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Zibo 2552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of improving the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PIVAS) clinical service functions,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designs and managements of PIVAS 24-hour mode of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especially designs and managements of doctor's advice for clinical skin tests and urgent medical advice.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 and strict scientific management system are the strong guarantees of PIVAS 24 hours of normal operation and the orderly conduct.

[Key words]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24-hour mode operation; Design; Management

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是为了加强对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药品质量体系的连续性,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实现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和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提升静脉药物治疗水平,提高医院的现代化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1]。本院PIVAS采用自主研发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嵌套上海大通医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实行24 h不间断调配,已成功运行2年,现将设计与管理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其他医院参考。

1 设计

1.1 布局设计

本院的PIVAS由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承建,2008年11月建成,2009年3月开始运行。主体面积800余平方米,净化面积400平方米。分上、下楼,配套设施机房、淋浴间、卫生间在二楼,净化区域在一楼。采用外回廊、内双仓结构,净化级别依次为30万级、10万级、万级、局部百级。双仓分正压仓和负压仓,各有12个配位,其间安装传送带,减少配置人员的流动和工作负荷并能增加物品放置空间。正压仓负责全胃肠外营养(TPN)及普通药物的配置,负压仓负责抗生素及化疗药物的配置(仓内压力维持在5~10 Pa),24 h运行,负责28个病区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加急医嘱、皮试液、TPN的配制,按每小时1个批次送达病区。

1.2 信息化设计

本院PIVAS每天审核医嘱约1 500条,其中皮试液、加急医嘱300条左右,配置输液4 000袋。要保证输液配置的及时性,除了建立一系列标准操作规程(SOP)和质量管理体系外,还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管理和工作流程上进行合理的改造[2]。PIVAS应用本院自主研发的HIS运行系统对其流程和环节进行监管,嵌套上海大通医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医嘱的配伍禁忌和药物相互作用进行判断,两系统的有机结合,确保了PIVAS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1.2.1 医嘱设计 为了满足病区的要求,信息系统对医嘱按配送要求分为7类:长期医嘱、长期按点、临时常规、临时按点、加急医嘱、皮试医嘱和静点急救。静点急救是为了方便病区补充科室备用药品,此类医嘱不经调配直接将药品送达科室。其他医嘱分类别按时间点送达:长期医嘱当天按医嘱时间点送达,从第2天开始按批次定义的给药时间点送达;长期按点,每天按医嘱指定时间点送达;临时常规,默认1 h送达病区;临时按点,按医嘱时间点送达病区;加急医嘱、皮试医嘱,0.5 h内送达病区。计算机根据批次定义规则定义给药批次,所有时间点PIVAS无权修改。

1.2.2 医嘱审核设计 审核医嘱窗口设计的是单个患者医嘱审核,包括住院号、患者基本信息、主管医师编号、入院日期、诊断、过敏史/皮试记录、检验/放射项目、各种检验返回信息、当前患者所需审核医嘱内容以及医嘱入录时间、病区定义的配置时间安排等。

1.2.3 标签和随行单设计 输液标签实行条码化管理,每条审核通过的医嘱配置1个相应的条码,通过扫描条码入仓计费、出仓随行、护士接收。随行单分纸质和电子版,电子版用于确认和查询,纸质版用于送药工人与护理人员签收。

1.2.4 查询设计 信息系统可实时查询医嘱的录入时间,开始执行和结束时间、每袋输液的入仓和出仓时间、打包随行时间以及随行单详情。单个患者信息,可以查询该患者入院以来的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内容,当天所有已配置和未配置信息以及每袋输液的当前状态。

1.2.5 警示设计 为了加强对加急医嘱、皮试医嘱的管理,在信息系统中设计了静配中心预警控制和语音提示功能,内容有皮试预警、加急预警、按点预警、入仓和出仓预警,不同的预警系统有不同的语音提示。停止医嘱、作废输液、已入仓计费输液、库存不足不能入仓计费的药品,在入仓时均有语音提示和文字显示。

1.2.6 权限设计 不同的用户名设定不同的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药品进行权限设计,未经授权科室需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使用特殊使用类药品,并由指定用户名编辑药品信息,开通科室。设定药品库存调整和某些特殊信息的查询权限,确保药品管理到位。

1.3 人员组成

本院PIVAS由药学人员、护理人员、送药工人和工勤人员组成,药学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贴签、排药、复核、入仓、出仓、配药筐清洗以及药品外包装的去除,护理人员负责输液配置和配置间的清洁消毒,送药工人负责成品输液的配送,工勤人员负责控制区和洁净区的卫生清洁。

1.4 药品排列

本院PIVAS的排药区在10万级净化区,空间相对狭窄,将药品按药理作用和配置仓功能大致分为4组,相对集中摆放。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为一组,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其他静脉滴注用药物为一组,抗生素类、抗肿瘤类及抗病毒类药物为一组,不需调配及冷藏类药品为一组。将每天的工作人员按药品分类分为4组,每组在各自的工作区域排药,减少集中排药时人员拥挤和排药车的无序摆放,改善排药秩序,减少差错发生。

2 管理

为保证静脉用药的配置质量,PIVAS必须具备严格控制的洁净环境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受过良好系统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加药配置操作的工作人员,缺一不可[3]。

2.1 人员管理

由于静脉用药是将各种输液直接输入到人体静脉中,输液剂可随血液循环在30 s内迅速遍布全身,其作用即可发生[4]。因此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在进入PIVAS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树立“一袋液体一条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学习《静脉用药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和《静脉用药调配操作规程》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护理人员进行标准操作规程和无菌技术的操作培训,掌握冲配技能并具有独立操作能力经考核合格后上岗。药学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基础专业知识的培训,熟悉临床用药特点及配置注意事项,掌握药品说明书的相关内容,并能结合各项检验数据对用药适宜性进行有效判断。注重职业道德教育,维护患者用药权益,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合作精神的团队[1]。

2.2 制度管理

制度的建立是管理的基础,只有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及规范的标准操作规程,工作中才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5]。因此,按照《静脉用药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和本院PIVAS运行的实际情况,建立交接班制度、设备使用和管理制度、效期药品管理制度、入仓出仓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定期学习,加强质量管理。

2.3 药品管理

药品在缓冲区去除外包装时,按照药品的不同分组,用相应颜色的储物盒传递,减少药品上架时造成的破损。上架时认真查对两药盒的药品效期,严禁混批号放置,近效期药品放入警示牌,坚持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高危药品用红色储物盒放置并做标记,效期药品和储物盒颜色有专人负责查对。贵重药品和排药易混药品每天核对数量,做到帐物相符,其他药品每季度盘点,盘点结果经负责人审核后输入计算机,自动更新药品库存。破损药品专人登记,有问题的成品输液分析原因后由负责人统计报损。

2.4 环境管理

PIVAS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部结构复杂,洁净度要求高,必须保证药品调配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由专人负责10万级净化区地面墙面的清洁消毒,拖鞋、病区送药筐每天用消毒液清洗,严禁不同净化级别的衣物鞋帽混穿,进出洁净区坚持洗手,非配置人员不得随意进出调配间。当班护士在每一批次配置完成后,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将医疗废物分类包装传递出洁净区,并按无菌操作规程对台面进行消毒灭菌。严格执行日清洁和周清洁制度,坚持每月请承建厂家对净化设备检修1次,对不同净化等级区间、水平层流态、生物安全柜做沉降菌监测一次,每季度在工作状态下检测微粒1次。

2.5 医嘱管理

药师根据《处方管理办法》、《静脉用药调配质量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审核处方。对有疑问的医嘱,参考药品说明书、《新编药物学》、《药物临床信息参考》、《临床静脉输注药物使用手册》等权威书籍与临床医师或护士积极沟通,确定医嘱正确性。对有配伍禁忌和不能保证输液质量的用药医嘱,及时与医师联系要求修改,并做好相应记录。

2.6 时间管理

PIVAS的工作时间性强,将各个环节的工作按时间点有序排列。前1天15:30,将第2天长期医嘱中,7:00、8:00 2个批次的医嘱配置条码、批次整理后排药核对,第2天早晨6:00计费入仓。每个时间段的半点打印下一批次标签,如早上7点半上班,打印9:00~10:00批次,7:45排药核对,8:15计费入仓,8:30入仓配置,9:00成品核对出仓,9:30~9:45送达病区。临时医嘱按时间点送达,加急医嘱、皮试医嘱优先配置发送,保证0.5 h送达。青霉素类药物的成品输液保存时间短,按加急医嘱处理,也要求0.5 h送达。工人接收成品输液要在签收本上记录传出时间和数量,护士在出仓随行单上记录接收时间并确认签名,由送药工人交回PIVAS保存备查。

2.7 特殊医嘱管理

在PIVAS首先体现对加急医嘱、皮试医嘱的优先处理,不分时间点和批次,产生的加急医嘱、皮试医嘱,用专用红色排药筐由专人负责排药核对,及时计费入仓,提醒配置人员有加急或皮试医嘱,优先配置后传出仓外,出仓人员优先发送红色框的成品输液并在送药箱上加挂“加急”字样的红色警示牌,告知送药工人立即配送,确保规定时间内送达。

2.8 午班管理

中午班由护理和药学人员各4名组成,药学人员1名负责审方、1名负责出仓、其他2名负责排药核对,护理人员负责配置。共同完成13:00以后3个批次的输液配置。另外,按照分工完成其他工作,如药学人员负责排药车、药架、储药盒的清洁消毒,传进药品的上架、贵重药品的清点及次日第一批次药品的排药核对;护理人员负责万级净化区内地面、传送带等的清洁消毒。

2.9 夜班管理

由1名药学人员和护理人员组成,从17:30到第2天7:30。药学人员主要负责夜间医嘱审核、排药、入仓、出仓,空调风机的开关以及净化系统参数的设置,并负责第2天一、二批次药品入仓和停止医嘱药品的整理。护理人员负责万级净化区空气消毒,夜间输液的核对、配置,第2天第一批次入仓药品的摆放、配置。为保障夜班工作质量,严格强调二人核对制度。随着工作量的增加,添加药学小夜班辅助岗位,主要对第2天一、二批次药品的再次复核,协助夜班人员拉环、启盖,减少夜班工作人员压力。

2.10 停止医嘱的管理

一、二批次的停止医嘱,由夜班人员查对后放在指定位置。发送完一、二批次成品输液,查对无误后,再由其他2人核对放回原位。其他批次的停止医嘱,由专人负责及时处理。

2.11 高危药品管理

10%氯化钾、抗肿瘤类药、胰岛素等高危药品,用红色储物盒放置,粘贴高危药品专用标签,用以警示。排药时,10%氯化钾在输液标签上划线,抗肿瘤类药用专用蓝色排药筐,加强在排药和加药过程中对高危药品的识别与管理。对胰岛素用药,护士需要用红笔在药品标签上的胰岛素前打勾,出仓时,再次核对是否打勾,确保用药安全。

2.12 半量药品、冷藏药品的管理

溶媒不整量或药物不整量时,在排药时分别放入不同颜色的文字标示牌。需冷藏的药品,将输液标签贴好,分别放入排药筐中,核对好溶媒后放置于冰箱前,每一批次入仓时,从冰箱中取出所需药品放入排药筐,经第2人核对后入仓。以减少冷藏药品的暴露时间。

3 讨论

本院是拥有1 200张床位的地市级三级乙等医院,夜间各个科室常有患者入院。PIVAS 24 h运行,将夜间由护士承担的药物配置工作归由PIVAS承担,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夜间的用药安全,而且可以减轻夜班护士的负担,提高夜间的护理服务质量。每小时1个批次的配送模式,可以保证成品输液的稳定性,每小时1次计费,将计费置于药物配置之前,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病区退费。皮试医嘱的集中配送,减少了各个病区分别配置造成的药品浪费。

PIVAS 24 h运行,同步到位的管理措施至关重要。在管理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合理的监控,加强对加急医嘱、皮试医嘱的管理,保证用药的及时性。信息系统中设计的静配中心预警控制和语音提示功能,在实际的工作中体现了对每小时1个批次配送模式的时间管理和自查功能。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药品质量管理小组每月1次检查执行情况,将检查结果整理汇总,制定整改措施。在不断的整改和磨合中,PIVAS的管理也日渐成熟。但是由于是24 h运行,也造成了设备成本支出增加、夜班工作量大、需要人力资源相对增加等矛盾。怎样更好地定位PIVAS,完善 PIVAS的服务功能,仍是今后一段时间药学人员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永佩,焦雅辉. 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97-454.

[2] 鲍应麟,张红卫. “门诊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践[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23(3):255.

[3] 金岚,李方,陆晓彤.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岗前培训和再教育[J]. 医药导报,2009,28(6):817.

[4] 李文硕,王国林,于永浩. 临床液体治疗[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7.

[5] 瞿天莉,孟玲,王德旺. 加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工作的体会[J]. 中国药业,2008,17(20):49.

制药工程与生物制药的区别篇4

1药房工作区域划分

该院肿瘤药房建筑面积约500m2,2007年10月正式运行,现有10个病区、400张床位,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药房工作区域可划分为片剂调剂区、针剂摆药区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药房区域功能见表1。

2药房人员配置

药房有药师18名,配液护士16名。药师主要负责接收医嘱,审核医嘱,片剂摆药,针剂摆药,配制成品审核,登记配发,接收停药医嘱或退单处理,夜班值班与电话首接等相关工作。配液护士主要负责配制前药物核对,药物混合配制,配制后传送,与病区进行协调工作,负责洁净室及生物安全柜的消毒、维护,配制后配置间医用垃圾打包清理,医嘱退单处理,工作服、医用器械的申领保管工作等。

3药房工作流程

3.1医嘱的提取与摆药流程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控制不合理用药,医院在中心摆药工作中对口服类药品实行一日清单制[4]。片剂摆药工作流程:药师对当日医生工作站传到药房的片剂医嘱信息进行审核;医嘱信息核准后,打印摆药医嘱单,由军卫1号信息系统(HIS)传送到全自动片剂摆药机接收方电脑系统;非整片用量与机内未设药盒药品进行DTA加药或手工摆药;片剂摆药机接收方电脑系统传入摆药机,摆药机按照用药时间进行单病区患者片剂药品一次用量的分装。摆药机分装后由药师进行药品的核对,并按照不同用药时间进行摆放后下送。针剂摆药工作流程:药师对当日医生工作站传到药房的针剂医嘱在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提取,确认药品信息准确后将信息传送到超然静脉配制中心管理系统进行决策。首先应用美康合理用药软件进行医嘱审查,系统自动审核完成后会提示出“忌配”“不定”“关注”“未查”“正常”共5种状态。如果出现“忌配”情况,打印出“禁配提示报告单”送达病区,此药就不进行药品配置。审核后,合理医嘱信息传到全自动针剂摆药机,摆药机进行当日病区患者单顿次针剂药品的摆药,并打印该组医嘱用药标签。机器摆药后,药师分病区进行每组药品液体的添加、核对工作,贴签并扫描,确认病区用药摆药完毕。

3.2复合型药房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主要完成医嘱中的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用药的配置任务,可在局部百级的洁净环境下进行静脉药物无菌配制。药师对临床医师传送的医嘱进行审核与摆药后,静脉配制护士给静脉输液内添加药物,使之成为可供临床周围静脉或中央静脉滴注的药液。调配中心选择靠近病房的区域位于三层,便于药品的运输和供应。区域组成包括药物摆药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一次更衣间、二次更衣间、配制洁净间),成品审核区,使用面积根据肿瘤病区每天输液的用量估算确定,配制工作量确定每日每人120~150袋。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有多重核对程序:审方核对,提取医嘱摆药药师核对,扫描护士核对、配制,再核对出配置间药师核对打包分病区核对、数量统计送到病区护士核对、签收。

4复合型药房的前景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发展

复合型药房是全方位一体化服务于病区的药房,提供比以往住院药房更加细化的药学服务工作,药学服务面更宽。20世纪90年代,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了药房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并研制出诸多与本国医院药房配套的各种自动化设备[5]。在同样或更多服务量的前提下,自动化摆药设备的应用,可使药房的调剂药师人数减少2名,而机器能够快速集中地处理医嘱并进行摆药[6]。片剂摆药机与针剂摆药机的使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重复性劳动中的错误率,药师从繁重的手工摆药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对药品进行复核,有效减少了摆药差错。事实证明,使用摆药机后,摆药错误从每日2~3次减少到2~3日1次[6]。

由于病区患者密封药袋后注有药品明细,包括袋中药片数,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服用时间等5项内容,给药师和临床护士口服类药品的核对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为患者提供了药品信息,降低患者药品服用错误率。现代化复合型药房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建立,给医院管理带来了巨大改变。临床药师具有临床用药的专业知识,护士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两者共同参与到静脉药物调配工作中,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管理。新机器的应用,降低了药师重复性的机械化劳动,将人力资源优化组合、合理应用;片剂摆药、针剂摆药与静脉调配中心的结合,既对临床提供了全方位的药学服务,又在增加了药房服务层面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源降到最低。在许多国家,无菌配制已是医院药剂师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7]。

制药工程与生物制药的区别篇5

【关键词】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空调设计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药物产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产生并发展,为了保障国民健康,国家推广使用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并且将其确定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主要地位。

药物制剂生产的厂房的洁净程度直接影响药物的功效及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所以必须进行严格地规范,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需有恰当的照明、除尘、控温设施,做好生产区、储藏区等洁净工作等。药物生产时,要严格控制其周围的环境,药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会对生产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如果这些药品管理不善进入流通市场必将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所以在药物的生产时,生产环境必须达到洁净的标准。

随着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洁净厂房就应运而生,并且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生物化学制药及食品生产企业。洁净厂房的设计应该考虑的问题很多,本文就医药车间的空调设计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介绍了洁净厂房空调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指出了空调设计的方法,供医药相关行业设计参考。

2、医药洁净厂房的特征

药物生产规范明确指出,药品生产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及适度,在保证药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保证药物成产人员的舒适度。新实施的GMP规定对于百级到万级的洁净厂房应该控制温度在20―24摄氏度,相对湿度在45%―65%;对于一些无特殊要求的厂房,应该控制温度在180C―260C,相对湿度在45%―65%。洁净厂房的焓差比较大,一般来讲洁净空调所需要的新风量,应取各送风量的最大值,生产人员需要新鲜空气量应大于40m3,且洁净空调一般局部排风量较大,为了保证各房间所需的正压风量,需要补充大量的新鲜空气量,受到生产过程产生的散热、散湿影响,所以空气处理焓差大。洁净厂房中空调系统运行时间比较长,有些药物生产企业是全年不休息的,这就使得洁净空调系统全年运行,切应该根据室外的气候条件对洁净厂房的湿度、温度、洁净度进行适时的调整,保证医药生产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讲,洁净厂房空调设计面临的问题是比较大的。

3、净化空调设计问题

医药洁净厂房的净化空调系统是特殊的空凋系统,其余一般的家用空调系统相比在控制压力、能耗、气流的组织及污染过滤等都有很多不同,设计中应该注意。

3.1 送风系统选用及注意的问题

医药洁净厂房净化空调系统的送风及回风管道复杂,且管道较长,所以一般的局部阻力比较大,如果采用单高压风机系统将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及振动,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双风机系统。但是在设计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设计选用的风机风压偏大,浪费能源,比如某制药厂净化厂房的净化空凋系统采用采用了双风机方案,设计风量分别为13786m3/h和7725m3/h,在各系统总送回风管及过滤器阀全开下,实测风量比设计风量大50%左右,如果只开送风机,不开回风机,实测风量只比设计风量少5.1%。这是由于风机的全压大于系统阻力,使得风量增大,一般来讲要人为的增加系统阻力,造成能耗增加。在设计净化空调系统时应该对系统的阻力根据系统沿程及局部阻力进行详细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选择风机风压,避免余量过大。

3.2 压差及气流问题

目前空调系统的调试过程中经常遇到洁净区内的缓冲和更衣室之间压差过大或无法调出压差的问题。人净区内的缓冲及更衣间之间的压差以及气流流向问题目前的研究很少,许钟麟给出了建议值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发现正压气流只允许由高级别区流向低级别区,一般应在洁净度区别较大的区域间设置人静区,人净区内各个功能房间应顺人净路线进入方向保持正压,例如:人净路线为换鞋、一更、二更、缓冲、洁净区,压差顺其逐步升高,一般相邻区域压差应该控制在5Pa,考虑到洁净级别的不同压差可以选取10Pa―20Pa,在这样的压差梯度下,不但可以保持人净区的洁净度,且可以有效的隔离洁净区内的洁净度,使其不受污染。

压差是建立在气流流向的基础上,没有气体流动就不可能有压差,并且压差与气流流动的速度呈现正比例关系。目前一般的压差问题主要是由于气流流向造成的,而气流流向主要是由于风口布置不当引起的。不同洁净级别的区域共用回风隔墙,回风口直接安装在隔墙上由于压差梯度的原因,导致人净区的回风口无法回风,反而有正压风通过回风口进入人净区造成污染。所以应独立设置回风墙、洁净区房间回风应采用回风道方、回风口应设调节阀、准洁净区的压力方向应与人净路线方向相反。

4、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某制药厂占地面积273.736亩,建筑面积20210m2。是小针剂、固体制剂、大输液等生产的综合生产厂房,根据药物生产要求,车间里的空气洁净度要达到1万级,切相对湿度也需严格控制。

4.1空调设计方案

厂房内采用全空气系统,局部采用风机盘管与吊柜式空调组合系统。洁净区的气流形式采用为:顶送侧下回、非洁净区采用顶送顶回的方式,风管用PEF保温。严格对空调进行分区:小针剂厂房、固体制药车间、质检办公楼采用2套净化空调系统、提炼车间5套净化空调系统其他采用一套空调系统。万级洁净厂房采用初―中―高过滤,组合空调器处理空气的初、中效过滤和焓、湿等,高效过滤装置安在送风口处。在疏散走廊设置排烟系统,排风系统与新风电动阀相连,在排风的同时供给新风,保证空调房间的空气平衡。有粉尘的操作室应保持负压,设备夹层设机械通风,通风换气为2―10/h次选用。空调水系统采用闭式循环系统。

4.2 空调送风量的确定

制药净化厂房是不同洁净级别区域组成,各区域的热湿负荷不同,为了满足不同区域的生产要求,就要使每个房间送风状态点不同。但药厂净化空调系统的特点是将不同洁净度的厂房设置在同一个空调系统中,而一个空调系统只能有一个送风状态,这大大增加了空调系统的复杂性。为了在一个洁净空调系统中同时达到不同的温、湿指标,一般是选择一个合理的系统送风温差即送风状态点采用一个机器露点下确定多房间送风量的设计方法。

5、结语

药物制剂生产厂房的洁净程度对药物质量有直接影响,厂房的洁净度很大程度上受空调系统的影响,本文介绍了洁净厂房的特点,分析了空调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对空调系统设计提出了思路,供相关部门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0)10.19.

[3]陆耀庆.供热通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制药工程与生物制药的区别篇6

[关键词] 地方药材;标准;建议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on of local crude drug quality standard, the administration history, and current administration situation of local crude drugs were reviewed, the legal orientation and positive effect of local crude drugs were analyz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It was found that many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local crude drug quality standards, especially the phenomenon of homonym and synonym on their names. The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local crude drug quality standards were proposed. First of all,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on methods. Secondly,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developed to solve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Thirdly, the basic research should be enhanced to resolve the general technical problems. Lastly, the channels to transfer the local crude drugs into pharmacopeia standards should be developed to achieve dynamic administration.

[Key words] local crude drug;quality standard;suggestions

中医药学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和支持中医药学的发展,在中医药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尤其是对药材标准开展了深入、系统的整理研究,为完善药材质量控制标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促进中医药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药材标准管理,尤其是地方药材标准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拟就地方药材标准管理等相关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与建议。

1 地方药材标准管理历史情况及其法律定位

1987年,卫生部了《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管理办法(试行)》 [1],在诸多方面明确了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的管理要求。例如明确其定义,即应为国家药品标准未收载,而在局部地区有多年生产、使用习惯的药材品种;规定其使用范围,即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只准在本地区销售使用,调往外省,须经调入省批准;并规定了制定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标准的程序和要求。

2001年,新的《药品管理法》颁布[2],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但国家标准没有规定的中药饮片,可按照各省制定的炮制规范执行。也就是说,药品管理法中仅明确了省级炮制规范的法定地位。虽未提出省级药材标准的概念,却规定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O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但后续并未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如果仅从2001年版药品管理法的立法精神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只有符合“地区性”和“民间习用”2个主要特点的药材,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方能制定其质量标准。按照现在的法规体系,省级地方药材标准无疑应属于这一层面的标准,即定位为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的省级标准。

在实际药品监管工作中,地方药材标准也作为“法定标准”予以承认,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药材“法定标准”包括药品国家标准(药典、部颁局颁标准)和省级地方药材规范[3]。

2 地方药材标准的现状

2.1 大部分省份均了省级地方药材标准 目前,全国大多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均制订了省级药材标准。20世纪80年代,各省药品监管部门还具有药品审批权限,制定的中药材标准多存在于省级中成药标准中。新的药品管理法颁布之后,中成药地方标准取消,各省则陆续开展了省级中药材标准的整理工作。例如辽宁省曾先后在1980年和1987年颁布了《辽宁省药品标准》,其中含有22个中药材品种,通过对原收载于省级药品标准中的药材标准进行整理研究,2009年方制订了《辽宁省中药材标准》,收载了省内地产药材55个品种[4]。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于2004年8月制定了《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收载119个品种,其中45个为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中药材标准,其余为各地市级药检所有研究基础的品种。后于2010年颁布了《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二册)收载现行版中国药典未收载的中药材品种112个[5-6]。

民族药材的标准也是地方药材标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贵州省在2003年11月颁布了《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共收载了420种中药材和民族药材[7]。云南省在2008年单独将彝族药材和傣族药材汇编成册,作为省级地方药材标准单独[8]。广西专门制定了壮药材标准,内蒙古专门制定了蒙药材标准,青海、等省份也曾先后制订了专门的藏药材标准[9]。

2.2 省级地方药材标准的制定具有积极意义 各省地方药材标准收载的药材品种数量,少则几十种,多则上百种,作为《中国药典》药材标准和部颁药材标准的补充,在完善药材标准体系、保障药材质量、确保公众用药安全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地方药材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进一步有效利用地方药材资源。我国幅员辽阔,许多地区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通过对当地的习用药材进行系统整理,并制定相应标准,可提高当地药材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地方药材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地方药材质量管理。制定科学合理、质量可控的地方药材标准,为药品生产、使用、检验、监督等多个环节提供了可执行的依据,进一步增加药材质量控制水平,确保药材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再次,地方药材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药材标准研究属于基础性研究工作,在标准中对药材基源、炮制方法、质量控制指标、用法用量或功能主治等项目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进而规范了相应药材品种的临床使用,也为新药研发奠定了基础,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一点对于民族医药来说尤其重要。

3 地方药材标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各地积极推动的地方药材标准制定工作,在厘清药材基源、规范临床使用、保障用药安全、促进资源开发、推动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确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地方药材标准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3.1 管理制度不完善 正如前文所述,关于地方药材的管理,除《药品管理法》中提出“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这一条款之外,并无其他有关规定,也未制定任何配套的管理办法。因此,地方药材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在地方习用药材的界定、标准制定原则、标准制定程序、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地方习用药材标准适用范围等方面,尚无系统的规定。

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了“关于加强地方药材标准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食药监办药化管〔2015〕9号)的通知[10],规定了“无本地区临床习用历史的品种”、“已有国家标准的药材”、“国内新发现的药材”、“药材新的药用部位”等7种情形不得收载入地方药材标准,并对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地方药材标准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该通知的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地方药材的界定问题,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地方药材标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实较多。

3.2 标准定位不清晰 现行版《药品管理法》中对省级药材标准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仅认定了省级饮片炮制规范的法定地位。在《标准化法》中,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4个层级,明确“对没有国家标屎托幸当曜级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目前,地方药材标准均由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按照标准分类来说,应属于地方标准这一层次的标准[11]。

然而一省制定的地方标准在其他省份是否具有法定效力,或各省制定的地方标准出现相互不协调的情况如何处理?并无明确规定。卫生部1987年的《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地方习用药材仅能在本省流通使用,跨省调拨需要经过相应省局审批,虽然该规定具有一定计划经济的时代烙印,但不难看当时监管部门对地方习用药材管理的主要态度。2001年新的药品管理法颁布后,并未配套地方习用药材管理办法,各地仍然沿用原来的旧例,行使地方药材标准制定的职责。实际上,地方习用药材的监管处于“真空”状态。

随着商品经济和中药材商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很大部分的地方药材品种已经出现了全国性流通、全国性使用,而所用的标准均为各省制定的地方标准。而对于已经存在全国性流通和全国性使用情况的地方药材品种来说,则已经属于《标准化法》规定“对于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的情形[11],换言之,全国性流通和使用已经构成了需要制定国家标准的前提条件。因此,当前地方药材标准从法律定位上讲是地方标准,但在实际过程中发挥着国家标准的作用,标准定位与实际发挥的功能并不相符。

3.3 技术要求不统一 目前,各省制定地方药材标准的程序和技术要求并不统一。首先是标准制定程序和方式不一致。有的省份通过制定药材标准分册、分卷的方式地方药材标准,各分册均为具有效力的标准。例如广东省分别在2004年8月和2010年12月分别颁布了《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和《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二册);广西分别于2008年12月和2011年12月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一卷和第二卷。有的省份通过不定期改版更新的方式制定地方药材标准,有的省份通过颁布通知的方式颁布散页地方药材标准。在制定和颁布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其次,各省在技术要求方面把握的并不一致。目前省级地方药材标准均由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在地方习用药材的界定和药材标准制定技术要求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在“地方习用”这一原则的界定方面,不同省份执行的尺度差异较大。有的省份严格把握“地方习用”这一原则,仅限于本省有应用历史的药材品种;有的省份则包括中成药国家标准中无国家标准的药材品种、本省习用外来调入的药材品种、产自外省而本省引入栽培的药材品种以及个别中成药使用的天然原料药;有的省份会收载一些与《中国药典》药材标准名称相同但基源或药用部位不同的药材品种;有的省份甚至会对《中国药典》药材标准进行修订提高后,收载入本省地方药材标准。

3.4 标准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推动地方药材标准制定工作,根据相关学者的统计,截止2010年,各省已经前后制定或颁布了约70册的地方药材标准或民族药材标准,收载的药材涉及到530个科、4 700余个品种[12]。上述地方药材标准的制定,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但地方药材标准的总体水平还相对较低,甚至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首先是同名异物,同物异名问题。由于地方药材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各地的用药习惯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药材的基源与药用部位大多又依赖于本草典籍的载或相关研究文献,加之各省在制定地方药材标准过程中缺乏沟通和协调,导致“同名异物、同物异名”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药材来源不同,例如铁包金,贵州2003年的标准规定本品源自多花勾儿茶Berchemia floribunda (Wall.)Brongn.、牯岭勾儿茶B. kuligensis Schneid.、多叶勾儿茶B. polyphylla Wall ex Laws.和光枝勾儿茶B. polyphylla Wall ex Laws. var. leioclada Hand.-Mazz.的干燥根或叶[7],但广西1990年的标准确定源于鼠李科植物老鼠耳B. lineate (L.) DC.的干燥根[13-14]。

药用部位不同,例如红木香,福建2006年的标准,规定本品为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的干燥茎[15],但上海1994年的标准规定本品为南五味子K. longipedunculata的干燥根[12]。

相同药材原植物名称,但拉丁名不同,例如安痛藤,江西1996年以及湖南1993年的药材标准均规定本品源自葡萄科植物毛叶白粉藤的干燥藤茎,但两者拉丁名却分别为Cissus assamica(Laws.) Craib和C. assamica var. pilosissima Gagn.[16-17]。

药材原植物中文名不同,例如钻地风,云南2005年的彝药标准和贵州2003年的药材标准,均为蔷薇科植物Rubus ellipticus Simth var. obcordatus(Franch.) Focke的干燥根,但贵州称该植物为黄锁莓[7],云南称之为栽秧泡[12]。

对药材的产地加工要求不同,例如苦瓜,上海1994年制定的标准、贵州2003年制定的标准以及广西1990年制定的标准均规定本品源自葫芦科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但上海规定为新鲜或干燥果实[12],贵州规定为除去种子的干燥果实[7],广西规定为干燥近成熟果实[13]。

“同名异物、同物异名”问题涉及到药材名、基源植物中文名以及植物拉丁名,在地方药材标准中,出现上述情况的品种较多[18-20]。

其次是标准总体水平发展不平衡。一方面表现在各省地方标准制定工作的进度不平衡。纵观全国,有的省份在2000年以后多次修订地方药材标准,如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湖南、辽宁、山东以及云南等省份,其中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份还专门制订了地方民族药材标准。而有些省份的地方药材标准还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布的标准,一直没有更新。另一方面表现在不同地区所制定标准的技术水平不平衡。有的省份制定的地方药材标准,使用了相对较为科学的检测方法,质量指标设置较为科学,质量可控性较强;而有些地方药材标准,仅有简单的性状、鉴别等项目,质量可控性较差[3]。

总体来看,地方药材标准的品种数量仍不能完全覆盖各地区临床使用的民间习用药材的数量;地方药材标准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各省地方药材标准之间缺乏协调,“同名异物、同物异名”问题突出。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国家对地方药材尚未提出明确的管理办法,所以才导致各地在品种遴选、制定程序、技术要求上差异较大,出现上述问题。

4 加强地方药材标准管理的建议

4.1 加强法规体系建设,完善管理办法 针对地方药材标准管理法规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应按照《药品管理法》有关条款的具体要求,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并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地方药材标准制定、执行与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一是要清晰的界定“民间习用”的范畴,不符合这一要求的地方药材,各省均不得以地方药材标准的名义制定其标准。二是要对地方药材标准制定程序进行明确规定,使各省在制定地方药材标准过程中,执行明确规范的程序。三是要重点考虑解决地方药材流通使用过程中标准适用性问题。目前,地方习用药材的全国性流通已成既定事实,但如果各省制定的地方药材标准不一致,全国流通时应依据哪一种标准进行检验。四是要明确给地方习用药材标准的标准定位和标准功能,对其作用进行清晰的阐述。另外,如何解决不同地方药材标准之间出现的“同物异名、同名异物”问题导致的安全性风险?如何考虑大规模商品化流通使用给中药野生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威胁?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在办法中予以明确。

4.2 建立规范协调的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问题 在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和管理规定的基础上,还应在国家层面制定规范、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并在该工作机制下开展地方药材标准相关工作。一方面,制定统一的工作机制可确保各省在制定地方药材标准过程中执行统一的技术要求,避免技术要求尺度掌握不一、标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统一的工作机制,各省之间可实现充分的协调与衔接,避免地方药材标准中“同名异物、同物异名”问题。另外可建议统一的地方药材标准信息系统,能够使各省能够掌握和了解其他省份地方药材批准情况,通过信息共享,既提高了标准管理工作的效率,又避免了“背靠背”审批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4.3 加强基础研究,补齐地方药材短板,解决共性技术问题 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地方药材标准基础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组织有关科研人员,加强地方药材标准的基础研究工作,包括典籍考证、基源确认、资源分布、标准研究等诸多方面的工作,推动地方药材标准研究工作。以大量基础性研究数据为支撑,逐步推进地方药材标准的制定工作,解决各地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同时,可组织专项任务,研究解决关键问题,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4.4 研究完善地方药材标准转化药典标准的途径和技术要求,实现地方药材动态管理 当前,地方药材标准虽为地方习用之名,但具全国流通使用之实[21]。从某种程度上讲,地方习用药材标准已经部分发挥了国家药品标准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可积极研究地方药材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的制度和途径,制定相应的程序,提出具体的要求,明确什么样的地方药材品种,可考虑上升为国家标准,实行全国统一的技术要求,解决各省地方标准不统一引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关于《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管理办法》(行)的通知[J].中国药事,1987(2):6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S]. 2001.

[3] 万定荣.刘学群.关于我国民族药材标准及其研究制定的若干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2):832.

[4] 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辽宁省中药材标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

[5]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1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1.

[6]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2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1.

[7] 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

[8] 任李钥,台海川,张S华,等.云南省傣药质量标准调研报告[J].中国药事,2005,29(12):1286.

[9] 阿萍,尼玛潘多,次旦多吉.自治区藏药质量标准调研报告[J].中国药事,2005,29(12):1267.

[1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地方药材标准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S]. 2015.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S].1988.

[12] 林瑞超.中国药材标准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药材标准[S].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1990:79,62.

[14] 滕红丽,陈科力,陈士林.状药铁包金及其商品的物种基础[J].中药材,2010,33(5):674.

[15] 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福建省中药材标准[S].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6:97.

[16] 湖南省卫生厅.湖南省中药材标准[S].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29.

[17] 江西省卫生厅.江西省中药材标准[S].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96:104.

[18] 孙宝惠,刘铁钢,段吉平,等.中药材同名异物与中药质量[J].中草药,2002,33(6):570.

[19] 朱彦,高博,崔蒙.中药名称同名异物及同物异名情况统计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2):4422.

[20] 杨东爱,郭力城.5种广西民间同名异物土甘草药材概述[J].中南药学,2013,11(4):282.

制药工程与生物制药的区别篇7

对近年来南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工作进行述评。认为近年来南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华南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和鉴定技术开展品种鉴定及种质优化改良;优良品种的选育。以上成果的取得将对解决南药面临部分野生资源濒危、种质退化等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南药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南药 种质资源 品种鉴定 品种培育

中药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中医药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之一。由于多年来对中药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认识不足,对中药资源过度经营和利用,加上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中药资源面临萎缩和部分品种枯竭,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中药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中药现代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围绕南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综述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

1 南药资源概况[1]

南药又称为岭南中药,使用历史悠久,最早的实物记载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已知岭南最早的动、植物志为汉代《南裔异物志》,其中记录了药用动植物的名称。公元306年,东晋·葛洪在广东种植中草药和炼丹,所著《肘后备急方》、《抱朴子》等医药专著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晋之后,历代岭南医疗和药事活动非常活跃,本草书籍极为丰富,岭南人通过不断发掘、种植和应用具有明显地域特点的岭南中草药,逐步成为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岭南地区泛指南方五岭山脉以南广东、广西、海南3省区的陆地和海岛,地处我国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区域,具有有利于动植物生长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特点,自然形成了一个种质多样、生境优越的天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据资料统计,岭南地区药用资源有4 500种以上,占全国药用资源种类的36%,其中陆地资源中植物类约有4 000种。岭南中药材资源种类繁多,特产南药、广药品质优良。如春砂仁、广藿香、巴戟天、化橘红、高良姜、益智仁、何首乌、广豆根、广金钱草、鸡血藤、槟榔等道地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优势。此外,岭南还成功引种驯化豆蔻、丁香、肉桂、马钱子、大风子、檀香、印度藤黄等30多个南亚和东南亚品种,诃子、云木香、安息香、千年健等品种也被成功引种或由野生变家种。广东作为全国商品中药材主要集散地之一,药材资源丰富。据中药材资源普查,包括当时归属广东省管辖的海南岛在内,中药材资源共有2 645种,其中药用植物2 500种,药用动物120种,药用矿物25种。据统计,广东境内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193科677属1 077种,罗浮山有1 600多种药用植物;广东家种药材年产量和野生药材蕴藏量超过100吨的大宗品种有194种,出口创汇的广东道地药材有100多种(野生品种占八成),销往外省(区)的有84种。

近10多年来,国内中药产业对中药材需求量快速增长,中药材生境急剧变化;岭南中药材同样面临种质退化、资源耗竭等问题。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中药材生境的严重恶化,引起中药材生理生化特性发生变化,改变了药材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及其相互间的比例,破坏了中药材原有的种质特性,影响其疗效,即药材的道地性发生了质变,道地药材不道地,药材出现"道地性濒危"。如阳春砂、广藿香、巴戟天等岭南道地药材现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态。阳春砂以广东阳春蟠龙镇金花坑的为最佳,有"蔤产蟠龙特色夸,医林珍品重春砂"的记载。然而,目前蟠龙镇的阳春砂产量极低,已基本处于濒危状态。广藿香以石牌藿香的质量最佳。从严格意义上讲,石牌藿香已经近乎灭绝,因为原来种植石牌藿香的石牌、棠下等地,已是高楼林立,原种植区不复存在了。巴戟天因野生资源枯竭,现已成为中国植物红皮书上记载的稀有濒危植物。

近几十年来,虽然各地围绕南药资源开展了引种栽培、资源调查、品种整理、质量评价、规范化种植等大量研究工作,但在中药材的生产中,还普遍存在种源混杂、良种选育工作滞后、栽培技术和模式落后等问题。在中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存在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创新性不强等问题。针对南药种质资源的现状,开展岭南中药资源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种质基因资源的保护,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合理的综合开发利用十分必要。

2 华南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

近年来在国家及省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校初步建成华南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包括南药资源数据库、种质迁地保护基地、就地保护基地、种质资源低温保存库和配套专业实验室等。

2.1 南药资源数据库 华南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容量大,具有进行种质统计、分析和评价等功能,便于种质资源的数据交流。现已重点收载了巴戟天等12种岭南道地药材的药用植物种质数据,将成为"广东省生物种质资源网"的组成部分。此外,我们还自行研制开发了"药用植物新品种鉴定数据库",该数据库可对不同品种和不同植株的生长动态、果实性状等进行数据记录和保存,易于数据的导出和统计,目前主要用于阳春砂等优良品种的选育研究工作。

2.2 迁地保护基地 迁地保护基地分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保护基地和大学城校区保护基地,总占地85亩(57000 m2)。三元里校区药用植物保护基地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引种600多种药用植物,包括马钱子、檀香等进口南药约30多种。近年继续引种了华南药用植物400多种,其中包括青天葵等濒危物种。目前,三元里校区药用植物保护基地已收集和种植药用植物1000多种。广州大学城校区药用植物保护基地包括"时珍山"和"药王山"。其中"时珍山"建立了以药用植物分类为特征的保护区,已种植500多种药用植物;"药王山"建立了以中药功效为特征的保护区,已引种岭南药用植物900多种。

2.3 就地保护基地 我校与广东南台药业有限公司共建"中药学产学研示范基地",并联合相关的中药生产企业,合作建设"药材野生转人工种植研究与GAP产业化基地",开展岭南中药资源的就地保护。重点开展了青天葵、鸡血藤、岗梅、两面针、广金钱草、毛冬青、溪黄草、凉粉草等20多种中药材的野生转人工种植研究与GAP产业化基地建设。此外,与广东一片天制药有限公司共建"中药学产学研基地",主要合作开展道地药材阳春砂的野生抚育基地和规范化产业化基地建设。

2.4 种质资源低温保存库 位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科楼,面积为100m2,包括3个贮藏库:(1)短期库,温度(0±2)℃,面积19m2;(2)中期库,温度(-10±2)℃,面积14.5m2;(3)长期库,温度(-20±2)℃,面积14.5m2。低温保存库可保存药用种子、组织、基因片段、蛋白质样品等。

2.5 配套建设专业实验室 在建设华南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同时,配套建设了基因工程实验室、蛋白质分析实验室、种质质量评价实验室、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等,并初步建立起了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质量评价的技术平台。

3 南药种质资源的现代技术研究

在建设南药种质资源库的同时,我们应用现代技术对南药资源开展品种鉴定、种质优化改良等研究工作,并取得一些新进展。

3.1 DNA条形码技术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是利用一段标准的短DNA序列来实现快速、准确和自动化的物种鉴定的技术[2]。近年课题组开展了相关研究,选用一套分类广泛的岭南药用植物材料(32目40科101种)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优化的DNA条形码聚合酶链反应(PCR)体系,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检测了18S、ITS1、ITS2、ITS、5.8S、D1、D2、D3、D1D3、ITSD3、matK、psbAtrnH等12个区域做条形码的潜力,初步提出了"核糖体基因26S D1D3和叶绿体基因matK组成双位点"可作为中药材DNA条形码[3]的观点。目前正在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争取建立综合的南药DNA条形码数据库和完善的南药DNA条形码鉴定体系,为南药种质资源的鉴定、质量控制和资源调查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2 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进行克隆和鉴定中药资源种质基因的保护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不少发达国家正在加紧对药用植物基因进行克隆和专利抢注[4-5]。研究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的基因,除了保护种质基因外,还可应用关键功能基因实现对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以获得高含量产物或培育优质新品种。以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为研究对象,本课题组进行了挥发油萜类生物合成途径上游关键功能基因的克隆[6-7]。用简并引物逆转录PCR法(RTPCR),从阳春砂叶片中获得了阳春砂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R)、1去氧木糖5磷酸合成酶(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synthase,DXS)和1去氧木糖5磷酸还原酶(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reductrase,DXR)基因的主体片段,约为500碱基对(bp)、600bp、1000bp。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聚合酶链反应(RACEPCR)获得上述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AvHMGR、AvDXR、AvDXS,其开放阅读框架分别为编码571aa、472aa和715aa的蛋白。根据上述基因编码蛋白与其同源蛋白的序列比对和功能结构域检索结果,初步证明克隆获得的阳春砂AvHMGR、AvDXR、AvDXS的编码产物具有其相应酶的催化功能。向GenBank提交了上述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序列,分别获得登记号FJ455511、FJ459894、FJ455512。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基因在阳春砂叶片和果实中表达,在种子中不表达。目前正在进行上述基因功能的进一步鉴定,分析基因表达受环境因子的调控模式及其与挥发油积累的关系,为应用基因工程进行阳春砂的挥发油合成调控打下基础。 转贴于  22巴戟天药

用归经历代本草记述巴戟天药用归经始终以入肾经为主,偶有入脾经、胃经、心经、肝经者,与现行药典(2000年版药典一部)主入肾经、肝经基本一致。最早记述见宋《图经衍义本草》[9]:“专入肾家”。归经专入肾,表明药用尚限于肾经。至明代有入脾之说,如明·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22]:入脾、肾二经。但到清代,入脾经之说已鲜见,而是增加了入心经、入肝经的记述,如清·陈士铎《本草新编》[26]:“入心、肾二经”;清·叶桂《本草经解》[27]:“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清·汪昂《本草备要》[24]:“入肾经血分”;清·张璐《本经逢原》[28]:“肾经血分及冲脉药也”;清·黄宫绣《本草求真》[25]:“巴戟天专入肾。……巴戟肾经血分药也”。清代的入肾经、肝经、心经之药用更接近现代药用,且符合现代药理研究的结果。现代药理研究已从多方面反映出巴戟天的补肾、护心、护肝作用。

23巴戟天主治功效

早在两千年前巴戟天已作为药用,其主治功效最早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2]。2000年版药典一部归纳其主治功效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可见最早的药用功效一直沿用至今,表明古今药效用法基本一致,这从历代文献记述可见一斑。《名医别录》[3]、宋《开宝本草》[11]均谓其治“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相引痛,下气,补五劳,益精,利男子”; 唐·甄权《药性论》[29]:“能治男子夜梦鬼交泄精,强阴,除头面中风,主下气,大风血癞。病人虚损,加而用之”; 五代《日华子本草》[30]:“安五藏,定心气,除一切风,治邪气,疗水肿”; 《本草正义》:“温养元阳,则邪气自除,起阳痿,强筋骨,益精,治小腹阴中引痛,皆温胜寒之效;安五脏,补五劳,补中,益气,皆元阳布护之功也”。 明《本草纲目》[4]:“治脚气,去风疾,补血海”;《本草蒙筌》[8]:“恶丹参雷丸,宜覆盆为使。禁梦遗精滑,补虚损劳伤。治头面游风,及大风浸淫血癞;主阳痿不起,并小腹牵引绞疼。安五脏健胃强筋,安心气利水消肿。益精增志,惟利男人”;《雷公炮制药性解》[22]:“主助肾添精,除一切风及邪气”;《景岳全书》[23]:“虽曰足少阴肾经之药,然亦能养心神,安五脏,补五劳,益志气,助精强阴。治阴痿不起,腰膝疼痛,及夜梦鬼交,遗精尿浊,小腹阴中相引疼痛等证”。 清《本草备要》[24]:“补肾祛风……强阴益精,治五劳七伤。辛温散风湿,治风气脚气水肿。覆盆子为使。恶丹参”; 《本草求真》[25]:“温补肾阳,兼祛风湿。巴戟天专入肾……据书称为补肾要剂,能治五痨七伤,强阴益精,以其体润故耳。……然气味辛温,又能祛风除湿,故凡腰膝疼痛,风气脚气水肿等症,服之更为有益”。 可见,历代均以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为主治功效,治疗病种以男子病为主,主治男子阳痿遗精,同时主治风湿痹痛、水肿、筋骨痿软以及女子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

3采集与炮制

31巴戟天采集

历代记载的巴戟天采集以二月、八月为主。《名医别录》[3]最早记载:“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唐《新修本草》[5]、宋《开宝本草》[11]:“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宋《本草图经》[7]亦载:“二月、八月采根阴干,今多焙之。”明、清等亦记载以二月、八月采为主,但近现代则全年均可采集(2000年药典一部)。据前述之考证,清以前之巴戟天主产于四川、湖北、江苏等地,地理位置偏北,且所处年代越早,地球气温越偏低,以致采集时间受限于二月、八月。而今用之巴戟天主产地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地理位置偏南,气候、温度方面更有利于巴戟天的生长,因此可全年采集。

32巴戟天炮制

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巴戟天药用功效有极大的影响,其临床药用亦有较大区别。历代对巴戟天炮制均较重视,且对巴戟天的炮制方法有不断的改进。最早记载将巴戟天“去心”用的是东汉·华佗《华氏中藏经》[31]和晋·葛洪《肘后备急方》[32]。梁《本草经集注》[6]、唐《备用千金要方》[33]亦记载“皆褪破 、去心 ” 。纵观历代巴戟天的炮制方法,或槌、或浸 、或蒸 、或煮、或炙,大多要求除去其木心,虽也有不去心用者,但去心与否的药性、功能、主治及其应用范围是一致的,并无严格区分,目的是将巴戟天木心作为非药用部分。巴戟天木心强韧、多纤维、枯燥无津 ,质量占全药约5%,如不去心,令人烦躁 。经分析两者化学成分也有很大差别。可见对巴戟天的净制是必要的[34],现今药典已规定巴戟天去心后切段。可见古代常用之“去心”法一直沿用至今。通过炮制引药入经,可增加药效。唐代一些本草开始将枸杞、金樱子、菊花制等引用于巴戟天的炮制,枸杞子汁、金樱子汁制等可借以助阳、摄精等等。如南北朝《雷公炮炙论》[35]中:“凡使巴戟天,须用枸杞子汤浸一宿,待稍软漉出,却用酒浸一伏时又漉出,用菊花同熬令焦黄,去菊花,布拭令干用”。历代还有酒制、米制、面制、盐制、油制、炒制等多项炮制技术,其中以甘草汁制、酒制、盐制方法居多,且甘草制和盐制炮制工艺至今仍沿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良好。如宋元时期不仅应用了简单的“去心”浸法,而且“炒法”也有了较多的应用。另外,还加入了一些固体辅料,可有针对性地提高药效,包括有糯米炒治脚气、枸杞子煎汁浸蒸助阳、酒炒祛风湿、金樱子汁炒摄精、菊花同煮理肾气。宋·寇宗奭《图经衍义本草》[9]记载:“有人嗜酒,日须五七杯,后患脚气甚危,或教以巴戟半两,糯米同炒,米微转色,不用米……”、“去心,糯米炒,候米赤黄,去米不用。” 盐制巴戟可功专入肾,因盐性寒,味咸,有补肾、软坚 、凉血解毒的作用,用盐制而引药入肾,有潜降作用以抑制兴阳[35],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7]提出“去心,面炒”、“盐汤浸打去心” ,这是首次将盐制用于巴戟天的炮制 ,一直沿用至今。明清时期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巴戟天的盐制有了较多的应用。如 《奇效良方》[38]中提出:“去心,青盐酒煮”;明·李梴《医学入门》[39]中有 :“盐水煮去心”;明·王肯堂《证治准绳》[40]载:“巴戟肉,盐汤浸”;明·龚廷贤《寿世保元》[41]中也有:“盐水泡,去心”等等。酒制巴戟则可增强祛风湿功能,可行血、强筋健骨[36]。宋·赵佶《圣济总录》[42]有 :“去心、酒浸焙”,明·李时珍《本草纲目》[4]对酒制巴戟天的过程描述为:“酒浸一宿,剉焙入药,若急用,只以温水浸软去心用。”明代一些本草还将甘草运用于巴戟天的炮制。明·张洁《仁术便览》[43]中有:“甘草汤浸去心”;《景岳全书》[23]也提到“巴戟,甘草汤炒”、“巴戟肉,甘草汤炒”;明末·缪希雍《先醒斋广笔记》[44]也有:“甘草汁煮,去骨”。 甘草制巴戟天也是今用之巴戟天主要制法之一。巴戟天虽有多种炮制方法 ,但至今始终是以巴戟肉、盐制巴戟天和甘草制巴戟天为主流饮片规格,且巴戟肉用居多。巴戟天的炮制特点是借助所用辅料固有的作用,以增强壮阳、补益功能,并获得满意疗效[45]。

3.3 优良品种的选育 优良的品种和优质的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生产的基础和源头。近年来本课题组开展了阳春砂优良品种的选育研究。阳春砂来源于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的成熟果实,是"四大南药"之一。目前,道地产区及引种区的阳春砂均面临着种质退化、品质变异、遭遇病虫害等问题,使其含油量降低,品质下降。砂仁花"雌高雄低"的特殊结构使其自花授粉极为困难,而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授粉昆虫减少,影响了依靠虫媒的授粉途径,导致结实率明显下降,虽经人工授粉,产量仍徘徊在亩产10kg左右。以上问题严重制约着种植砂仁的质量和产量。通过对道地产区阳春砂的不同种质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评价,在建立砂仁新品种鉴定技术标准的同时,开展了阳春砂种子生理、组织培养与人工诱变育种的研究;比较了道地产区3个阳春砂栽培品种"长果"、"圆果"和"春选"的花、果实和种子的部分性状差异,筛选出了具有显著差异的性状,其中花期可延长至九月中下旬的"春选"阳春砂品种尤其引人注意[8]。目前课题组正在进行阳春砂的辐射诱变育种,逐步建立砂仁新品种鉴定的技术标准,争取选育出高产优质的中药材新品种。

南药资源是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药学界与产业界对南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日益关注,以及不同学科与新技术在中药资源研究领域的应用,相信南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也将开创新的局面,取得更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陈蔚文,徐鸿华.岭南道地药材研究[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

[2]陈士林,姚辉,宋经元,等.基于DNA barcoding(条形码)技术的中药材鉴定[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3):7.

[3]段中岗,陈蔚文.中药材DNA条形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出站研究工作报告,2008.

[4]Hamilton,A C.Medicinal plants,conservation and livelihoods[J].Biopersity and Conservation,2004,13(8),1477.

[5]朱平,王伟,程克棣.药用植物功能基因[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2):3.

[6]杨锦芬,王永炎,陈蔚文.阳春砂萜类生物合成途径上游功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出站研究工作报告,2008.

[7]杨锦芬,陈蔚文,何国振,等.阳春砂萜类成分生物合成上游功能基因的研究[C].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08:403-404.

制药工程与生物制药的区别篇8

关键词:2#隧洞;控制爆破;质点振速

1 工程概况

重庆主城区排水工程(B管线)2#隧洞K11+296.000~K12+402.79段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滨路内侧,全长1106.79m。隧洞区穿越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下伏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岩,泥质砂岩及粉砂质泥岩,最大厚度为8.85 m、4.6 m及23.05 m。

2 工程特点和难点

(1)工程下穿重庆城区,埋深小,覆盖层围岩强不均匀且单轴抗压强度较低;周边结构物复杂,地下管线交织,不宜选取明挖方案。

(2)明挖法不能实施,暗挖法不能实施机械开挖,且结构物基础限界处较多,扩大断面开挖同样对结构安全形成威胁。

(3)地层地质均匀性差,松散区或土体地层空间可以采取人工开挖,但遇到岩石地层或土屋夹大块孤石时,必须进行爆破开挖。

(4)爆破暗挖难度大,地层浅埋,结构物密集,管线交织,对爆破参数确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可行性尚待研究。

3 隧洞钻爆方案

3.1设计依据

(1) 根据围岩类别和地表最近建筑物的距离,分段进行钻爆设计,对未知建筑物(含地下)及特定的保护目标,保护要求,不在此次钻爆设计及施工承担的范围内。重点防震建筑物为施工平面图标示的地表外露物且距洞线最近的墩、柱等建筑。

(2) 对最近建筑物保护的控制目标是该建筑物的垂直质点震速≯2.5cm/s.是通过最大段装药量来控制爆破震波的方式,采用测振仪(拾振器)监测,满足振速要求,到达评价建筑物安全的目的。

(3)质点震速和距离已设定的条件下(v=2.5cm/s)采用①、允许临界爆破质点振速计算公式,推算洞内(按装药的几何中心)一次允许的最大装药量Q。②、采用被保护建筑物安全距离推算一次允许最大装药量。

(4) 根据隧道设计的围岩分类选定各类参数,根据分段保护建筑距离求取各段最大装药量,最大装药量比实际施工时偏小,且用药量与距离的曲线图关系不符合实际发展,洞内岩石爆破分段过多,而要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的毫秒雷管仅仅只有3~14段。结合实际,按爆破单位体积用药量控制。通过振速监测修正各类参数。

3.2洞身钻爆设计

隧洞暗挖1106.79m,开挖断面约15.5m3,统一采用钻爆法施工。洞身根据围岩类别及相邻建筑物的距离分6个不同段采用不同的钻爆方法(台阶法、全断面法),并采取相适宜的减震措施,控制振速≯2.5cm/s。

钻爆设计按不同类别围岩和建筑物保护距离分段计算有关参数。由于邻近建筑物距洞线位置距离变化比较大,现按6段划分,逐段控制。爆破设计按“全断面法”“台阶法”计算爆破参数和药量控制,当建筑物距离变化时,及时调整装药量,监控量测,调整参数。爆破工作面距桥墩、轻轨柱距离较近时,除控制段装药量外,必须采取周边减振孔和预裂爆破设计:K11+321~K11+331设置周边减振孔。K11+296~K11+321、K11+331~K11+44及建筑物距离在5m以内时,均按预裂爆破施工。采用预裂爆破是降低震动爆破的一种爆破方法(可称缓冲爆破法),它将爆破时的震动控制在一定范围,以预先爆破周边炮眼的办法,沿设计轮廓线炸出一个贯通裂缝(即预留光面层),将开挖主体与其他围岩分割,紧随其后的爆破冲击波(应力波)的破坏作用被预裂割断而受到大量缩减,能有效地降低震波的传递,达到保护目的。

洞身断面基本一致时,钻爆设计按全断面及正台阶法分别设计,以典型爆破断面(炮孔布置、炮孔参数)为依据,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1、 台阶法钻爆开挖设计见附图一和附表一

3.3洞身钻爆施工的质量控制及工艺要求

(1)掏槽孔:要准确掌握好三度(深度、密度、斜度)比掘进尺寸加深10~20cm,掏槽的尺寸应大于1.0m2,并设置中空孔(有条件时D>100mm),小断面采用斜眼掏槽,位于开挖断面中下部。

(2)辅助孔:为进一步扩大槽口和为周边孔创造条件,按E/W=0.6~0.8(孔间距与最小抵抗线之比)交错布置。采用孔底连续装药,由内向外逐层布置,逐层起爆。

(3)周边孔:为成型孔。起爆后,使隧洞断面达到设计尺寸。 软岩应位于设计轮廓线内,其眼底应落在同一垂直面上。

(4)预裂孔:在设计轮廓线内,软岩间距30cm,至内圈崩落孔间距30cm,爆破后产生5~10cm贯通缝。预裂爆破参数应在现场通过爆破成缝试验确定。

(5)底孔:底孔应防止底部超挖。洞内采用台阶法施工时,下部石碴会向上抛掷,破坏砼层,下部第一排炮孔抵抗线适当加大,以起到覆盖作用。

(6)装药结构:起爆药包与殉爆药包的布置形式,采用掏槽孔,辅助孔在孔底连续装药,周边眼采用小药卷连续或间隔装药。装药时采取在孔内反向装药,提高炮孔利用率,减少瞎炮,减少块度。

(7)起爆顺序及时差:除预裂爆破最先起爆外。起爆顺序由内向外逐层起爆,其顺序用延发雷管不同延发时间(段别)并采用孔外延期网络来实现。顺序不能颠倒,同一圈内的炮孔,段装药量不超允许药量时(按保护建筑物距离计算的Q值)应一次起爆。

(8)爆破参数的选择:根据围岩类别,段装最大药量,钻孔机具等控制。炮眼间距按面积计算和布置,不同类型的炮孔间距在40~50cm之间,装药集中度0.3~0.85kg/m,分别按全断面,台阶法布孔,选择爆破参数,并在实施中修正。

4 洞内爆破振动速度的控制技术与措施

爆破振动与列车振动和地震相比,具有高频率的特性,因此,把振动速度换算为加速度时,其值很大,采用地震级推断建筑物受害程度是不行的。因此,在爆破振动管理时,应以质点振动速度为基准。减轻洞内爆破振动的对策主要有:

(1)选择正确的爆破模式:硬岩隧洞宜选择光面爆破;软岩隧洞宜选择予裂爆破。

(2)改变雷管、炸药种类:采用相邻段位雷管起爆时差>50ms的毫秒雷管,或选用“等差”雷管,其爆破减振效果最好。周边孔采用Φ22小药卷均匀装药。

(3)调整炸药分段用量:采用空气间隔装药及体积不偶合装药。炮口用炮泥堵塞。

(4)增加掏槽自由面:复式掏槽。设置中心掏槽空孔,增加自由面。

(5)限制一次钻爆长度:浅孔、少药、快循还。

(6)多段爆破,分段起爆:采用1~20段毫秒雷管分段起爆。延长段间差,防止重叠(叠加)震动。

(7)炮孔线形布置和线型起爆

一般隧洞爆破,炮孔都是拱形布置拱形起爆,拱形对外力抵抗线大,破碎用药量大,所产生的震动速度也随之增大,因此采用线形布置炮孔,线形起爆,使岩石的夹制力减少,有利于爆破,以减少对建筑物的震动。炮孔的线形布置和起爆具有布置简单、炮孔参数布置准确、临空好,提高钻空效率、易于控制开挖轮廓;便于控制孔网的参数、控制岩石块度、提高装载效率。

(8)采用复式楔形掏槽

隧洞为IV、V类围岩,为达到良好的爆破效果,单孔装药量应较小,为提高掏槽孔的效果,应适当增加装药量,增加炮孔深度,采用复式楔形掏槽,两边各用两排斜孔。

6 爆破效果

通过现场监控,质点振速基本控制在2.5cm/s以内, 利用控制爆破原理, 通过控制爆破药量、选取正确的爆破模式和合适的爆破材料等技术措施控制爆破质点振速,有效地控制爆破震动对对相邻建筑物、结构物的影响,确保周边建筑物和结构物的安全。

上一篇: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范文 下一篇:财政教育支出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