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定义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0:13

预防医学定义

预防医学定义篇1

关键词:中医体质;防治;预后判断

体质是人体的一种客观生命现象,对个体疾病易患性以及疾病转归等具有决定性意义。不同体质人群对于同种疾病所具有的易患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其病后发展规律以及用药后反应也不相同[1]。因此,体质因素在疾病的防治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体质学在临床疾病防治中体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就中医体质学说在疾病预防以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以飨读者。

1中医体质学说释义

中医体质学主要是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通过研究不同体质的构成特点、分类标准、演变规律以及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并进行预后评价[2]。王琦[3]将中医体质学说定义为在个体的生命过程之中,在先天遗传以及后天获得等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综合性、稳定性形态结构、生理状态以及生理机能特质。这种特质主要体现于部分生理特征、形态特征、对于社会及自然环境所具有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所具有的抵御能力等多方面。郑燕飞[4]等人认为,体质实际上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生长发育以及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功能结构以及代谢状态,这种状态通常处于相对稳定性,往往决定着机体的生理反应特殊性。目前,中医认为体质主要可分为正常质、特禀质、气郁质、湿热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虚质以及淤血质9种类型。这种体质分型法主要是应用中医古籍体质分型原则,结合现代学者提出的气、血、阴、阳、津液的衰、盛、虚、实变化所制定的[2]。此后,又有学者采用模糊聚类法将体质分为偏热、偏寒、虚弱、强壮、瘀迟以及偏湿6型,在临床中亦有应用[1]。

2中医体质学说与疾病防治

陈新林[5]等人研究发现,中医体质与机体健康状态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平和质人群相比于其他体质人群机体健康状况更好,而淤血质、阳虚质、痰湿质人群更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气虚质以及其他体质人群则更容易患病。因体质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体对于某种致病因子所具有的易感性。清代医学典籍《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编》中有云,易风为病者,多为表气素虚;易热为病者,多为阳气素衰;易寒为病者,多为阳气素弱;而易于伤食者,其脾胃必方。充分评估患者的体质,可在尚未发病之前,评估患病危险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者延缓病情。而在患病之后,根据患者的体质偏差,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措施,能够预防疾病发生传变。因此,充分利用中医治未病理论以及现代医学中疾病的"三级预防"作为指导思想,根据不同体质类型针对性地调节体质或干预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

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花粉症、变应性鼻炎以及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与过敏体质密切相关,而糖尿病、肥胖、高血脂、脑卒中以及高血压等代谢障碍性疾病则与痰湿质体质密切相关,通过调节体质能够有效预防这类疾病的发生。痛风、糖尿病等均属于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通过调节体质,应用中医治未病的特色优势,能够有效预防发病或者延缓病程。在临床中,可通过辨识体质类型,针对性予以体质调理,以实现疾病的一级预防;对于理化指标异常、体质偏颇者,予以非药物体质干预,可实现对疾病的二级预防;对于已发病患者,则根据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特征,结合体质类型,采取方药干预疗法,可起到三级防治效果。

3中医体质类型以及临床预后

周少林等人认为,体质类型直接决定者疾病变化以及临床转归预后。在不同体质类型的人群中,疾病具有不同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倾向性,机体对于疾病因子具有化湿、化热、化寒以及化燥等方面的区别[5]。因此,认为体质对疾病预后具有决定性作用,应充分辨别体质类型,结合病情发生及发展规律,合理予以治疗措施以及体质调节,可有效改善临床预后。

综上所述,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方向等具有密切关系,充分掌握体质特征,应用中医体质学说以及治未病理论,可指导临床正确防治疾病。目前,临床尚缺乏统一的体质分型标准,无针对性、规范用药方案,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志敏,黄鹂,杨小波,等.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6):589-592.

[2]周少林,高红兰.从中医体质学说谈"治未病"理论[J].江苏中医药,2012,44(7):1-3.

[3]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2.

[4]郑燕飞,焦招柱,王济,等.从中医体质角度防治慢性病探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4):82-84.

预防医学定义篇2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512.91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 817(2007)02-0161-02

【作者简介】 霍建勋(1958- ),男,北京市人,大学本科,教 授,主要从事儿少卫生与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作者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儿少卫生教研室,014 010。

艾滋病健康教育作为防控艾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已被社会广大人群接受和认可[ 1]。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知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其影响范围较大,能更好地向社会传 播预防艾滋病的科学知识及观念[2-3]。为了解不同类别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 信行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笔者对包头市3种类型高等院 校学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知识、信念、态度及行为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包头市医科、工科及师范3类院校 一年级 和三年级大学生1 513人作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1.13±3.04)岁,其中医科类大学生7 19名(47.5%),工科类大学生366名(24.2%),师范类大学生428名(28.3%)。

1.2 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法。参考国内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研究资料自行 设计调查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统一发放、统一回收,一律匿名。共发放问卷 1 589份,回收1 513份,有效回收率为95.22%。所获资料在SPSS 10.0软件包基础 上建立数 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正答率比较 由表1可见,对艾滋病 传播途径的正确认知率各校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医科类学生正确认知率较高, 师范类学生较低。在艾滋病预防措施方面,3类学校学生正确率在45.6%~62.8%之间,尚不知 道预防措施的回答率在15.3%~39.5%之间,各院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信念和态度比较 3类院校学生在同情艾滋 病患者的态度及相信自己会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社交情况下是否 会躲避艾滋病感染者,3类学校学生态度认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 科类大学生不会躲避艾滋病感染者比例较高,工科类大学生较低;认同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 的医科和工科类学生比例较高,师范学生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3 不同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行为比较 表3结果显示,在校期间发生过性 行为和使用过安全套方面,工科大学生比例最高,医科大学生比例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在是否愿意参加防控艾滋病公益活动中,3类院校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

3 讨论

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寻求并建立有效的方法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增 强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调查结果显示,包头市大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 较积极的参与意识;但在预防艾滋病知识、信念及行为方面与其文化层次相比仍显不足,与 国内一些地区的调查结果相一致[4-5]。对各类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信、行 比较显示,医科和工科类大学生知识掌握明显好于师范类大学生;而在信念和态度方面 ,工科及师范类大学生表现较为消极;在预防艾滋病行为方面,医科类大学生表现最好。

医科类大学生在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致使他们对艾滋病的了解和 认知都优于其他院校大学生。师范类大学生肩负着为人师表、传授健康知识和教育下一代的 重任,因此更应加强有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系统地传授知识,更 重要的是加强信念和态度行为的转变。工科类大学生有良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宜不断拓宽预 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规划应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宜根据各类院校特点、学生需求和 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4 参考文献

[1] 徐韬,胡俊峰,侯培森.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中国健康教育,2002,18(2):111-1 14.

[2] 马骁,主编.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3.

[3] 王彦超,贾文祥.包头师范学院学生干部艾滋病知识培训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 04,25(6):704.

[4] 陈晶琦.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对大学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4, 25(5):532-537.

[5] 石文娟,马绍斌,范存欣,等.暨南大学809名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589-590.

预防医学定义篇3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业; 医疗保险; 预防; 社区卫生服务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开始逐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建立并不断探索、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医疗保险制度。然而面对目前广泛存在的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费用持续高速上涨,看病难、看病贵 等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反思这种与公共卫生相分离,仅在疾病发生后发生作用的“后馈式调节” 的“狭义”医疗保险制度。

一、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与公共卫生事业何以分离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坚持“预防为主”的战略,建立了一个比较适应于当时时代特征的较为健全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即医疗服务与预防保健服务两个系统是不分离的。然而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医疗保险制度也随之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医疗服务机构主要承担医疗诊治方面的服务;而疾控预防机构也在“市场化”的氛围下不得不放弃了公共品性质的预防服务的提供,转而追求经济利益;医疗保险所保障的也仅限于疾病发生后的诊治性医疗费用,疾病预防和促进健康方面的服务则不在保障范围之内。“预防”似乎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个无关痛痒的真空地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

(一)政策上将医疗保险与公共卫生分离。

在关于医疗保险与公共卫生的关系问题上,目前比较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公共卫生是宏观政策,医疗保障是中观制度,两者政策层次不同。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险的项目应当遵循权利义务对等原则,负担的是参保人员的医疗和医药费用,而不能用于具有公共品性质的疾病预防保健开支。这部分公共卫生项目应与医疗保险分离,由政府划拨专门的资金负担。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国改革以后的医疗保险所保障的项目已经明确不再包括预防保健的内容,将原本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抛弃,这也是造成我国近十余年来患病人群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之一,有很多已经灭绝的传染病又卷入重来(如:我国传染病的发病率在20世纪50年代为每10万人3200人,1990年降至292人,1995年以后又回升迹象。结核病感染者上升居世界第二,占全球患者总数的1/4,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量高居世界第一,艾滋病迅速蔓延,每年感染人数以30%的速度上升) 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医疗保险金的支付压力,其功能也逐渐弱化为解决医疗费用问题的一种经济手段,而不是为了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水平。

(二)由于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使医疗治疗费用成为社会和学界最大的关注点,而“疾病预防”受到了忽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补贴越来越少,医疗卫生机构逐步走向市场,提供公益性医疗服务的目标转化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医院的门诊费、住院费飞涨。医院为追求经济效益,将医生的工资与药品挂钩,医药不分,导致一些医生想方设法向患者抛售高价药物;受利益的刺激,有些医疗机构甚至对患者小病大治、无病用药。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居高不下。国家、社会、个人均不堪重负,政府、社会以及学者的目光自然被医院的费用吸引,似乎只要医院费用降低,医疗保险也就解决了关键问题,对“疾病预防”关注甚少。另一方面由于忽视“疾病预防”所产生的负面效果一时很难看出,这种忽视就更容易持久下去。其结果是造成了医疗费用更加继续的上涨的恶性循环。

(三)政府对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的转变。

防疫、预防和保健作为一项比较纯粹的公共服务产品,其收入比医疗收入低得多。在计划经济时期,两者都是由政府进行补偿,这类机构和医疗机构没有多大差别。1980年后,我国的财政体制转变为“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即:对如防疫站等的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实行“预算包干,结余留用”;对如医院等的差额预算管理单位实行“定收入,定支出,定补助,结余留用”的办法,允许医疗机构可以自行创收。医疗机构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健康本身,而是医疗所带来的收入。医疗被当成一种商品,医疗服务被当作一种盈利的产业,在这种条件下,病后医疗带来的收益显然优于病前的预防工作,医院的重心放在能够带来经济利润的疾病诊治,一些卫生防疫部门也减少甚至放弃了其应有的职能,转向其他营利性活动。这就造成了我国整个疾病预防体系的崩溃。

二、医疗保险制度与公共卫生事业何以相关

1920年,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教授温斯洛(C、E、A.Winslow)提出了关于公共卫生的定义: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的科学和艺术;社会的努力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提供个人健康教育,组织医护人员提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服务,建立社会体制,保证社区中每个人都能维持健康的生活标准,实现其生来就有的健康和长寿的权利

国际上一般把“医疗保险”用“health-insurance”表述,直译为“健康保险” 健康保险不仅包括对疾病发生后的医疗费用的补偿,也包括对疾病预防,健康维护的支持和保障。因此是一种广义的“医疗保险”。 我国目前建立和实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狭义的医疗保险,是仅针对疾病发生后产生的医疗费用的保险,然而从国际上来看,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是由过去单纯的治疗保障向包括预防、康复在内的综合性医疗服务保障发展。

由此可见,从制度设置的目标来看,公共卫生事业的目标直接指向社会成员的健康,而医疗保险的目标则直接指向社会成员为健康所支付的经济代价,是对实现健康目标所需的经济支出的保障。因此医疗保险制度理应为公共卫生的经济支出提供保障。

(一)从二者提供服务的性质来看:将医疗保险与公共卫生相分离实质上是将公共卫生视为一种纯粹的公共品,而将医疗保险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然而事实上公共卫生服务所带来消费并非完全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特征,(比如;个人的疾病预防,健康维护、科学生活方式的养成既对个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又对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事业有贡献)因此公共卫生服务也就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二者存在结合的可能。

(二)从经济成本来看: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美的状态,因此不管人的健康程度的自然顺序还是对疾病诊治的经济保障自少渐多的支出顺序,公共卫生中的疾病预防都应排在第一位置,其次是基本医疗服务,再次是大病住院服务。也就是说仅保障疾病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制度实质上放弃了经济成本小、社会效益大的首要防线而选择了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经济成本最高的防线。因此将公共卫生服务的“首道防线”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是经济的。

(三)从世界经验来看许多医疗保险制度较完备的国家,保障范围不仅包括疾病治疗,还包括预防保健、健康护理等项目,并且通过预防,减少疾病,降低医疗费用,增进公民健康的成效十分显著。比如:德国对疾病预防工作非常重视,在法定医疗保险中,明确规定保险待遇中包含三级疾病预防措施,并有具体的实施方法。在对儿童疾病预防上,规定儿童从出生到年满6周岁之间一共要进行9次医生检查,从1997年起,又增加为10次体检。还规定妇女年满2O周岁,男子年满45周岁后有权每年接受一次癌症预知体检,体检范围以其年龄段为准进行调整。投保人在年满45周岁之后,每隔两年就有权接受一次医生体检以预知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病、肾病和糖尿病。实践证明,这一手段十分有成效。

三、医疗保险制度与公共卫生相结合的可能及途径

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是疾病预防和健康护理。从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构架来看,医疗机构分为三级九等,三级以上医院多为大型综合或专科医院,这类医院日门诊量高,医生担负门诊、手术以及科研的任务,已无精力针对每个参保人员个体自身的特点对疾病的预防作健康指导;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医院配备了较先进的医学诊疗仪器和治疗手段,再承担对参保人员的疾病预防和健康指导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他们的服务方式也是一种患者主动医护被动的方式,假如缺乏政策引导,参保人员主动寻求疾病预防医疗服务的可能性小。而中央、省、市(地)、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承担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监测与防治任务,面向社会成员个体的疾病预防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教育指导等服务不在服务项目之列。相对于其他医疗机构来说,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有其自身开展疾病预防服务的先天优势,它能够与社区服务中心或居委会紧密结合对辖区内居民整体的健康状况宏观把握,还能够为居民设立医疗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预防工作。因此,有理由相信医疗保险制度与公共卫生事业相结合的实现,能够由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破冰而行。

(一)政策支持:

针对城市卫生发展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服务比较滞后,发展的水平不高,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功能弱化,以及不能适应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等问题,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1999年卫生部等10个部门制订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社区服务的具体政策措施和2010年发展目标。2002年,卫生部等11个部门制订《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同时也出台了一些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制度的一些标准相关的配套文件。

2006年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社区卫生发展问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提出了完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措施,并决定成立国务院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意见》指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由上述政策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我国日益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的趋势,然而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疾病预防服务方面的职责、实施方式、费用负担等具体实施措施尚未做出明确规定。

(二)现状:

从2003年开始,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启动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天津、上海、北京、沈阳、银川、成都、武汉、深圳、宁波、杭州、广州、贵阳等城市作为试点全面推行了社区卫生服务。到目前,全国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2005年底,全国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8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5746个, 创建了108个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医疗诊所、医务室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正在大中型城市逐步形成。同时,国家还建立了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广泛开展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护理服务,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等预防保健工作有所加强。 但是从总体来看,全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仍处于初创阶段,与社会成员的医疗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在预防保健方面还尚未发挥强大的功能。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处于初步发展和逐步完善的阶段,由于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软件硬件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区全科医生及护理人才紧缺,医疗服务项目还未完全纳入医疗保险,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不高等因素,影响了其服务项目还未从治疗扩展到预防。

(三)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医疗保险与公共卫生结合的政策建议:

1.政府应明确承担公共卫生的责任,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

我国城市卫生资源的80%集中在大中医院,政府历年来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也倾向于大型专科、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初期也曾提出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但目前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简陋,人员不足,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得不到改善,资金不足等原因导致其无法承担收益小的公共卫生服务。因此,政府应转变对医药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结构,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给予财政补贴和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筹资体系,保证资金来源,同时应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生”的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使其完善硬件软件设施,增强服务水平,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

2.应从政策高度规范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由于法律法规政策的缺失,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在对待提供疾病预防,健康指导、宣传的服务上很容易自发、随意。政府相关部门应对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制定详细的政策,(比如:针对个人家庭的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针对社区的健康调查、健康教育宣传、健康咨询等做出服务深度和广度的规定)并定期评估考核。

3.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对于其为居民提供的疾病预防保健服务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这有利于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尤其是对疾病预防健康指导服务的利用率,为预防保健的公共卫生事业与医疗保险两套体制的接轨创造条件,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素文主编:《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章晓懿主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费梅苹:《社会保障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4.王俊华:试论公共卫生的公共性[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1)

5.王陇德:中国有希望引领世界公共卫生发展之潮流[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01(40.1)

6.张雪、任锐、李莉:公共卫生于全民的健康意识[J]医学与哲学,2005.08(26.8)

7.张萌:公共卫生语境下的政府责任[J]医学与哲学,2005.08(26.8)

8.田风华:SARS突发疫情促使公共卫生事业准确定位[J]中国公共卫生,2004.07(20.7)

9.社区医疗悄悄改变社会健康模式[J]瞭望新闻周刊,2003.1.27

10.孙志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加强社区医疗建设[J]中国医药卫生,2005.04(6.7)

11.崔铁娟,蔡荣洁,关丽:拓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体系[J]中国医药研究,2005.12(3.6)

预防医学定义篇4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23名临床工作者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评定量表进行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结果 临床工作者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支持、支持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问卷分量表评分临床工作者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解决问题、退避、合理化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责、求助、幻想3项得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低于临床工作者(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医务工作者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及除强迫以外的各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具有影响作用。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医务人员属于一个长期从事救死扶伤,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工作群体,这种高应激的工作性质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承受较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以至影响服务质量〔1〕。为了解这一人群的心理健康及应激能力,进行了医务人员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旨在探讨寻求良好的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促进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地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一所市级专科医院、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450名医务人员进行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问卷调查。获有效问卷423份,应答率为94%。

1?2 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该量表共90个条目,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9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制(1分=无、2分=轻度、3分=中度、4分=偏重、5分=严重,以≥2分为阳性,≥3分为中度以上需要帮助的心理问题)。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3〕,该量表共10个条目,归纳为3个维度:主观主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应对方式问卷〔4〕,该问卷有62道题目,回答是或者否,当回答是时则要接着选择应对方式有效,比较有效或无效。以上均在统一指导语下独立答题。主要观察指标为临床工作者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比较;临床工作者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的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应对方式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态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比较;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正态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α=0?05。

2 结果

2?1 一般状况 从事临床医疗护理220人,其中护理工作132人;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203人,其中护理工作24人。文化程度初中20人,中专(含高中)112人,大学270人,研究生21人。男性139人,女性284人。未婚占25?4%,已婚占70?8%,离婚占2?9%,丧偶占1?0%。年龄最大64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4?67±9?5)岁。

2?2 医务人员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比较 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分别为(23?18±4?79),(9?85±3?44),(8?15±1?84),(41?18±7?70)分。临床工作者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社会支持量表得分比较,经t检验,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支持、支持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医务人员社会支持3个纬度得分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婚姻状态医务人员社会支持经方差分析、Student-Newmen-Keuls(SNK)法两两比较表明,已婚与未婚、离婚主观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医务人员应对方式分量表评分比较 临床工作者与疾控工作者应对方式问卷分量表评分结果经t检验表明解决问题、退避、合理化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责、求助,幻想得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这3项得分疾控工作者低于临床工作者,(表1)。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态医务人员应对方式经统计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医务人员应对方式分量表评分比较(略)

2?4 医务人员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表明,医务人员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与SCL-90总分及除强迫以外的各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见表2。

表2 医务人员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系数(略)

注:*P<0?05,**P<0?01

3 讨论

作为心理应激的主要中介因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人群的心身健康、疾病发生密切相关〔5〕。本次调查显示,临床工作者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高于临床工作者。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医疗预防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医疗预防工作的服务质量。采取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从而起到调整心理平衡、保护精神健康的作用。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程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危险程度的2倍〔6〕。本课题曾研究了医务人员、大学生、社区居民、住院患者4类人群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医务人员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其他3类人群〔7〕。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作为压力和健康的中介机制,对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8〕。医务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社会转型期,研究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有助于掌握医务人员的心理变化规律,并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1-153.

〔2〕 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5-25.

〔3〕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7-130.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133.

[5]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2.

[6] 田丽华,宫玉花.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3,17:9-11.

[7] 黄万琪,周威,程清洲.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2)139-140.

预防医学定义篇5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新思路,更好地服务于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方法]对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仍存在问题,需进一步改善。[结论]须建立健全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加快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时反馈预防医学档案信息,提高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时期;预防医学;档案管理;思考

英文标题:File Management Preventive Medicine New Thoughts

预防医学档案是人类社会医疗群体在疾病预防控制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录像等各种形式的有保存价值的真实记录,是人类与疾病抗争的原始凭证, 是重要的医学科技信息资源。新时期,尤其是SARS、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在全国甚至是全世界范围传播以来,如何加强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开发利用预防医学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服务,是值得档案管理员思考的新课题。

1 新时期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现状

近几年随着预防医学事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疾控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1.1 预防医学档案种类繁多、归档复杂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预防医学已经涉及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多层次、多边缘的综合性学科,因此预防医学档案的内涵也十分丰富,包括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监测数据、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案、各种疫情报告及疫情统计资料;实验室原始记录、检测报告、质量控制及效果评价资料;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资料;免疫规划方案、专题调查、工作总结、接种率报表、免疫效果监测资料等。因此,预防医学档案名目种类繁多,收集、整理、归档较为复杂。

1.2 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要求

目前预防医学工作已经全面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儿童计划免疫系统、流感网络实验室等工作全部由计算机管理,预防医学工作形成的档案已经由纸质载体转变为数字载体,过去传统的手工收集纸质文件不再适应工作需要,互联网或数码设备直接收集电子文件成为了档案管理员的一项日常工作。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与工作实际脱轨,迫切需要启用新的管理模式。惟有使用计算机进行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才能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预防医学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因此,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2 新时期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思考

2.1 建立健全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精神组建成立,前身是卫生防疫站,承担着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疫情报告等与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全稳定息息相关的重要工作,这些工作形成的预防医学档案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要建立建全档案管理体系,分解任务,明确职责。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制度、工作手册时明确中心档案室和各业务科室档案收集、整理、归档范围以及各自的职责,各业务科室确定一名兼职档案员负责收集本科室业务工作形成的预防医学档案移交到综合档案室,综合档案室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归档中心所有预防医学档案。健全的档案管理体系才能保持预防医学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才能保证预防医学档案记录完整、整理规范、归档及时。再次,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员要经常主动地与业务科室沟通交流,及时给予档案业务指导,提高其参与档案工作的积极性。

2.2 加快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要添置和改善档案管理所需的硬件设施。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经济适用、功能齐全、安全保密原则添置档案管理工作专用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数码设备,夯实预防医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基础。其次,要在专用计算机上安装档案管理软件,将预防医学档案按照业务科室分类,设定最佳查询方式,以保证准确、迅速、全面地查找档案,实现预防医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快速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再次要构建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局域网并接入互联网,各业务科室与中心档案室建立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局域网,电子文档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查询都通过局域网完成。实现预防医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以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

2.3 及时反馈预防医学档案信息

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不但会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而且会给社会经济和稳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处置疫情所形成的文字、照片、光盘等档案信息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历史过程,是独一无二的珍贵的预防医学档案。它为当前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应对疫情积累经验;为预防医学科学研究提供原始数据,具有重要的参考利用价值。一旦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上至各级领导,下至各业务科室专业人员都全力以赴处理疫情,这时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员就应当全程主动收集档案资料,利用计算机、复印机等设备备份电子、纸质资料,做到疫情处理工作进展到哪一步,相关档案资料收集到哪一步;疫情处理工作结束时,档案收集工作也跟着完成。档案管理员还要根据收集到的最新资料及时更新数据,并对数据做出统计分析,标引出有价值的信息,编研出疫情处理的综合资料,提供疫情的最新动态,为领导的科学决策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2.4 提高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代预防医学事业在蓬勃发展,预防医学工作者对预防医学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多。档案管理员只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以良好的专业技能服务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在职学习、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成为既懂档案知识又懂预防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成为单位的档案知识宣传员,通过会议、专栏、图片展览等方式提高单位领导和全体职工的档案意识,使档案工作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预防医学档案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制定卫生法律法规、卫生标准的重要决策依据。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预防医学定义篇6

预防接种是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的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安全、有效而简便易行的措施。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疾病的目的。这项工作是国家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手段,服务面广、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涉及到千家万户,且整个过程的实施,必须有儿童监护人(家长)的全程参与,因此家长们对预防接种知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直接关系到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儿童完成计划免疫的重要保障。

1 充分告知是医务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25条规定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201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正式实施,是我国第一次对医疗损害赔偿责任进行规定的法律条文,即医疗机构违反医疗告知义务需要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而且,患者或患者监护人有知情和选择权。对于我们计免医生来说,将疫苗预防接种知识对家长充分告知,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如果因为告知不到位,告知缺陷,最后造成病人损害的,医院、医生要承担责任。这些都为受种者监护人享有知情权提供了法律依据,进一步明确了医务人员在实施预防接种过程中告知预防接种知识是一种基本权利,并且将履行告知义务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2充分告知的必要性

家长或监护人是儿童最直接的守护者。由于他们受传统健康观念的影响和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缺乏,对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些将直接影响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儿童家长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普及,使他们正确认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化被动受种为积极主动配合预防接种工作,及时并全程完成儿童计划免疫,全面提高疫苗接种的及时率和接种率,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有效控制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3 从充分告知到科学告知

仅仅做到充分告知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做到科学告知,所谓科学告知就是在充分告知的基础上,将重要事实更为科学的告诉家长。科学告知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储备知识是科学告知的基础,有效沟通更是科学告知的关键。因此医务人员掌握相关知识非常重要,特别是要掌握疫苗所预防疾病的负担,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解释。有效沟通必须以真诚、客观、自信为前提,做到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了,说出家长最关心的利益点,善于发现并及时纠正家长的误解。

4科学告知的内容

要做到科学告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内容:⑴一类苗和二类苗的联系与差异、⑵疫苗所预防疾病的危害及疫苗的接种效果、⑶疫苗接种的程序和费用、⑷接种禁忌症、⑸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⑹常见疫苗接种反应及处理。因为一类苗是免费的必须接种的疫苗,家长对一类苗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所以我们平时也不必向家长做过多的解释;而二类苗的接种是采取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家长们大多存在对二类苗的认识不足与偏差,实际上二类苗更需要我们更多的科学告知,以便让家长能更全面的认识到疫苗所预防的疾病,在条件允许下更全面的呵护宝宝,让其健康成长。

5告知的时机与方式

告知没有规定的时机与方式,但是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利用多种形式和契机随时随地地进行,以保障受种对象的知情同意权。

5.1在孕期可以利用孕妇学校,宣传国家免疫规划的政策和疫苗针对疾病与疫苗相关的知识,让准妈妈们提前对预防接种有个初步的了解,知晓预防接种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重要途径,是儿童抵御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5.2利用产后访视的机会,第二次强调预防接种的一般程序、宝宝满月时应接种疫苗的名称、作用等,并对卡介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进行一对一地告知。

5.3在宝宝满月前后要求每个儿童至少一位家长参加家长教育班(妈妈班),这是做到充分、科学告知的重点。有预防接种单位组织,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宣讲,重点讲解宝宝接种疫苗的相关事项,如:宝宝为什么要打预防针;宝宝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程序;宝宝在接种前该做哪些准备;预防接种后出现了发热等副反应该怎么办;宝宝是否有必要接种第二类疫苗等等。对这些家长们迫切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讲解,切实保障受种监护人(家长)的知情选择权、知情同意权。

5.4通过接种医生或护士在接种时再次重点强调所接种疫苗的作用、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副反应及处理等。如接种后必须留观30分钟无不适后方能离开,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暖、多喝开水等。对一般的预防接种反应的正确处理,如较为常见的红肿硬结和低热的处理;当出现高热或全身皮疹的及时处置等。

5.5通过儿保医生、儿科医生在给宝宝进行体检或看病时,适时地进行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除了选择必要的一类苗外,建议家长使用一些有针对性的二类苗,更为全面的保护宝宝的身体健康。

5.6介绍家长浏览专业的网站或“家庭疫苗”全国免疫咨询电话等,通过专业渠道获取专业的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家长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

预防医学定义篇7

1.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应用研宄意义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急需一大批既能提供医疗服务,又懂得如何开展临床预防的临床医生,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医学教学,使学生掌握群体预防和个体预防的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成为重要的研宄课题。

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是掌握和应用预防医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培养有较强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是预防医学在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新型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将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临床医生和社区护士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亟需一大批既能提供医疗服务和护理服务,又懂得如何开展预防的临床医生和社区护士,因此探讨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十分重要。

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了学生对预防医学性质和任务的认识,提高了其学习兴趣,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以实践问题为焦点符合人的心理认知规律,可使学生深入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实现了学科与学科、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沟通与跨越,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开展预防医学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群体预防和个体预防的知识和相应的技能,通过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研宄,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预防医学观念、以社区为导向的服务观念与能力、临床流行病学的研宄和工作能力;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其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为毕业后实施临床预防和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奠定了基础。

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研宄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对学科、课程、师资、社区教学基地等方面的教育资源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代表21世纪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2.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2.1预防医学实践教学

国内各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着眼点常放在疾病诊治方面,相对轻视甚至忽视预防医学教学,很少关心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沿用多年的医学教育体系使培养出来的医学生缺乏整体医学观念,重治疗、轻预防,结果使某些学生到毕业时仍不知如何开展健康教育和家庭、社区卫生保健服务。

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发“加强对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的通知,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又在面向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中专门设立了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各院校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改革,目的是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了解预防医学。当时各校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预防医学课程多为公共卫生专业的压缩版(包括环境卫生、营养卫生、劳动卫生、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内容),理论教学与实习内容对于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来说不具有针对性,学用脱节,学生不感兴趣,教育效果不明显。

因此,我院开展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意识,在教学中使学生学会个体、家庭、社区卫生保健实践知识很有必要。进行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增加群体观念、环境观念、大卫生观念与健康促进的内容,使之能跟上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使更多的医学生毕业后走进社区,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结合我院特色,在预防医学实践教学中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目的是使医学生能够学到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真正用得上的预防医学知识与技能。

实践证明,执行党和国家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具有重大意义。SARS、禽流感等突发事件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将人群预防与个体预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预防医学教学的深入发展。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是能否培养出防治结合实用型人才的关键。

2.2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预防医学课程改革的力度不大。(2)社区教学中安排学生深入现场调查的机会较少。这除了受学校整体课程结构(学时)的影响外,也受到教学基地具体的教学环境、规模、带教师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但研宄给了我们更多的改进启示:只有推进学校整体的改革,才能使预防医学教学的各环节改革顺利进行。

3.改革具体研宄内容

3.1修订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大纲

围绕建立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育模式的总目标,项善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大纲。

3.2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方法的配套改革

(1)主要是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进行群体健康调查研宄的方法和技术。2)加强预防保健策略和措施的教学,使学生加强对社区预防保健的认识,掌握实施的步骤和要求,增强其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3)加强健康教育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教学,掌握医源性疾病的预防措施。(4)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在不同模块的教学上,引用各自与社区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讲授分析,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性质和任务的认识。5)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活动,如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等。讨论学科与学科、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沟通与跨越,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6)建立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固定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基地是提高社区实践教学质量的前提。本课题将在水厂、水泥厂、卫生防疫站、计生委、妇幼保健院、敬老院等建立社区教学基地,包括本地区及本地区外的各相关单位。7)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内容主要根据新教学计划、大纲制订,观察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观察疾病的现况;编制、评价患者的食谱;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编写医学科普文章;绘制统计表、统计图;检查工厂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参观垃圾处理场、自来水厂;测定居民区气象条件;职业病病案讨论;健康宣教报告等。8)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考核制度。为了解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了解技能、态度目标达成度,提供较准确的平时成绩以及促进学生实践态度的改善,在整个预防医学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全面考核是必要的。先确定考核项目,制订考核与评分方法,进行考核评价。

4.结论与建议

开展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社区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利用公共卫生资源和现场实践,使学生增强处理预防保健问题的能力,初步探索多学科解决卫生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群体预防和个体预防的知识和相应的技能,通过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研宄,有效地增强医学生的预防医学观念、以社区为导向的服务观念与能力、临床流行病学的研宄和工作能力;扩展医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为其毕业后实施临床预防和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奠定基础。

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研宄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对学科、课程、师资、社区教学基地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实现了资源共享、互相促进,也填补了江西医学院上铙分院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的空白,对完成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大纲的规定,确保教学质量,特别是配合理论性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预防医学定义篇8

【关键词】 PDCA模式;手术室;预防感染;临床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0.207

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科学程序[1], 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程序, 具体包括计划、设计、检查及处理等四个过程, 这四个过程呈螺旋状循环运转并逐步提高[2]。手术室感染控制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的核心环节, 其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术后感染不仅再次增加患者的痛苦, 还为医疗管理增加了负担。目前PDCA循环管理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感染预防控制[3]。本研究主要探讨评价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预防感染的效果, 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来本院就医的280例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患者, 按照就医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各140例。实验组男68例, 女72例, 平均年龄(62.5±7.7)岁;手术类型包括心胸外科手术8例,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24例, 骨科手术30例, 神经外科手术28例, 普外科手术50例。对照组男65例, 女75例, 平均年龄(61.2±6.7)岁;手术类型包括心胸外科手术5例,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25例, 骨科手术32例, 神经外科手术27例, 普外科手术5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感染控制管理, 包括加强预防患者切口感染以及做好医护人员的消毒管理等。实验组患者采用PDCA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 具体内容如下。

1. 2. 1 计划 ①手术室预防感染管理学习计划:医院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医务人员开展预防感染管理学习活动, 定期学习《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与手术室感染预防控制相关的规定, 重点加强学习手术室环境卫生、消毒隔离及手术废弃物管理等内容。 ②感染预防控制计划:每月对手术室的消毒隔离质量进行抽查, 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总结, 分析可能引起手术室感染的因素并对计划进行相应调整。

1. 2. 2 设计 ①组织管理:设立监控小组, 小组成员主要由护士长、感染监测人员及手术室消毒隔离质量控制管理人员组成。制定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 对手术室感染控制进行观察和检测。②手术期间管理:合理规划手术室布局, 根据不同手术的要求设立一般、无菌、感染等级别的手术间。③手术房间管理:保证手术室对流层关闭状态, 物品放置于固定位置, 手术结束后保证归位。调控手术室适宜的温度、湿度, 并在手术期间进行消毒管理, 做好预防感染的工作。④手术室操作台管理: 保证手术操作台与无菌台距离为10 cm以上, 高度在操作者肚脐以下, 保证无菌台的包布下垂≥30 cm, 手术器械严格无菌, 避免受到污染。 ⑤手术人员管理:注意患者的头发不可外露, 口罩要遮住口鼻, 衣服不可外露。医务人员也应注意卫生, 勤洗手、勤剪指甲, 不可涂抹指甲油, 手的细菌数不得≥5CFU/cm2。⑥无菌技术管理:无菌技术应该贯穿于每一个步骤, 参与手术的全部人员均应具备无菌操作意识, 保证手术器械严格无菌。对患者手术切口进行消毒处理时按照由内向外, 伤口由外部向内部进行消毒处理。

1. 2. 3 检查 ①科室检查:由感染质控小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全面、重点环节定期检查。护理人员填写消毒隔离监管要点评分, 满分为100分, ≥95分为合格。②上级检查:每季度由医院感染科及护理部对手术室进行操作、无菌技术、灭菌处理检查。③理论考核:对护士进行医院感染业务学习以及工作制度的检查。激励护士自主学习, 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1. 2. 4 处理 对感染控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 制定解决办法。未能成功解决的问题要在下一步PDCA循环中进行解决。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手、手术室空气、手术器械表面、手术室环境消毒灭菌效果、患者切口感染率进行观察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病原菌检出率比较 实验组病原菌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感染消毒效果比较 实验组在医务人员手部、手术室空气及物体等方面的消毒合格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几率为0.71%(1/1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3/1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手术室预防感染控制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 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室病原菌检出率, 提高手术室消毒效果并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PDCA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其关键因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4]:①增强护理人员感染预防意识:运用质量管理方法落实手术室护士控制感染的工作, 做好手术室消毒工作的同时, 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干预。②提高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在处理医疗纠纷的同时要提供有效的护理行为, 医护人员要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计划及管理制度, 真实有效地记录感染监测。③提高手术时感染控制管理水平:在PDCA原则下开展感染控制工作, 增加手术感染预防控制保障。

本研究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感染预防控制, 可以做到使感染预防有科学依据, 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提高护理质量, 使手术环境更加安全[5]。

综上所述,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预防感染可以显著改善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 有利于构建安全洁净、利于患者恢复的良好手术室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其枝, 曲岩红. PDCA法在消毒供应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3):631-632.

[2] 蔡B.运用PDCA模式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5):1003-1005.

[3] 王海沙.基于PDCA循环的门诊手术室感染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15):3295.

[4] 郭光泽, 乔晓春.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16):3891-3893.

[5] 刘晋, 鲁迪. PDCA在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16):3888-3889.

上一篇:孩子心理素质培养范文 下一篇:化工厂对环境的污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