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02-21 20:12:47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范文第1篇

传染病预防措施可分为:①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措施;②疫情出现后的防疫措施;③治疗性预防措施。

(一)预防性措施

在疫情未出现以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对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实体应进行的措施 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结合城乡建设,搞好粪便无害化、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医院及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和院内感染;在医疗保健机构也应大大贯彻《食品卫生法》以及进行消毒、杀虫、灭鼠工作。虽然上述工作主要由卫生防疫及环境监测部门牵头执行,但临床医师也应积极配合。

2.预防接种(vaccination)又称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1)预防接种的种类

1)人工自动免疫:是指以免疫原物质接种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免疫原物质包括处理过的病原体或提炼成分及类毒素。其制剂可分为:

活菌(疫)苗:由免疫原性强而毒力弱的活菌(病毒或立克次体)株制成。如结核、鼠疫、布鲁菌活菌苗,脊髓灰质炎、流感、麻疹活疫苗。其优点是能在体内繁殖,刺激机体时间长,接种量小,接种次数少。但由于不加防腐剂,当被污染时杂菌易生长。一般必须冷冻保存。

死菌(疫)苗:将免疫性强的活细菌(病毒等)灭活制成。优点是勿需减毒,生产过程较简单,含防腐剂,不易有杂菌生长,易于保存;缺点是免疫效果差,接种量大。也有将菌体成分提出制成的多糖体菌苗,如流行性脑膜炎球菌多糖体菌苗,其免疫效果较一般菌苗为好。

类毒素:是将细菌毒素加甲醛去毒,成为无毒而又保留免疫原性的制剂,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等。

2)人工被动免疫:以含抗体的血清或制剂接种人体,使人体获得现成的抗体而受到保护。由于抗体半衰期短,有超过25天,因而难保持持久而有效的免疫水平。主要在有疫情时使用。

免疫血清:用毒素免疫动物取得的含特异抗体的血清称抗毒素。提出其丙种球蛋白有效免疫成分称精制抗毒素,含异种蛋白少,可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免疫血清主要用于治疗,也可作预防使用。

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由人血液或胎盘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成。可作为麻疹、甲型肝炎易感接触者预防接种使用,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更不能作为万能治疗制剂滥用。

被动自动免疫:只是在有疫情时用于保护婴幼儿及体弱接触者的一种免疫方法。兼有被动及自动免疫的长处,但只能用于少数传染病,如白喉,可肌注白喉抗毒素1000~3000单位,同时接种精制吸附白喉类毒素。

(2)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我国自70年代中期开始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各地已自上而下建立起计划免疫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冷链系统,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稳步下降。1988年和1990年,我国分别实现了以省和以县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并通过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组的审评。目前,以消灭脊髓灰质炎为重点,我国的计划免疫工作又进入了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新阶段。

1)计划免疫的免疫制品及病种:我国常年计划免疫接种主要内容为对7周岁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和以后适时的加强免疫,使儿童获得对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结核和破伤风的免疫。目前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的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但未纳入计划免疫程序。有些地区也将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的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范畴。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可以预计,其他一些危害儿童健康、用疫苗可以预防的传染病也将列入计划免疫工作范围。

2)计划免疫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根据有关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免疫因素、卫生设施等条件,由国家对不同年(月)龄儿童接种何种疫苗作统一规定。只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实施,才能充分发挥疫苗效果,避免浪费。免疫程序的内容包括:初种(初服)起始月龄、接种生物制品的间隔时间、加强免疫时间和年龄范围。

儿童基础免疫:卡介苗1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3次,百白破混合制剂3针,两针(两次)间最短间隔时间为一个月;麻疹活疫苗1针。要求城市和已经装备冷链设备的地区,在12月龄内完成儿童基础免疫;尚未装备冷链和边远地区儿童可在18月龄内完成:牧区(含半牧区)及人口稀少的边境地区在36月龄内完成。同时还要求,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基础免疫的起始月龄不准比规定的免疫月龄提前(但可以推后);两针次间隔时间最短不应短于28天(但可长于28)。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基础免疫才算合格接种。城市12岁儿童是否作卡介苗加强,根据当地结核病流行情况决定。

3)计划免疫的实施:

①组织措施:接种方式有定点和分散接种,凡有条件和可能的地区都应实行定点接种,以保证接种质量和降低疫苗损耗。接种人员城镇由基层保健构成预防保健科(组)、乡镇卫生院防保组(股、站)负责实施接种;农村由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或乡村医生负责实施接种,在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的地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工作态度不可信的地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技术不适应的地区可组织接种小组(分队)实施接种。

②接种剂量和部位:使用有效疫苗,正确的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是保证免疫成功的关键。如接种剂量与途径不当,可造成接种事故,如个别基层卫生组织误将用卡介苗作皮下接种而发生成批的深部脓肿患者出现。

③接种实施步骤:实施接种步骤及其工作要求如下:

④计划免疫疫苗的禁忌证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计划免疫接种所用的疫苗几乎没有禁忌证。

发热、腹泻和营养不良的儿童均可进行接种,儿童腹泻时,仍可口服脊灰疫苗,但不计入基础免疫次数,应在下次补服;

家长或临床医生对正在患病的儿童接种疫苗有顾虑时,应鼓励和动员他们进行接种;若经劝告仍不愿接受,可暂缓接种,等愈后及时补种;

对接种第一针百白破疫苗发生强烈反应(抽搐、高热、惊厥)的儿童,不可再接种第二针。

根据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实际情况,处理疫苗禁忌证的原则为:受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及结核病六种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以减少其发病率与死亡率。1990年9月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1991年3月,我国政府总理已正式签署了上述两个世界性文件,为实现文件规定的各项目标作出了庄严承诺。这两个文件涉及到预防接种目标者,如下:到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到1995年,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到1995年,与实行计划免疫前相比,使麻疹死亡率降低95%,发病率降低90%,以此作为长期在全球消灭麻疹的重要步骤;保持高水平的免疫覆盖率(到2000年以后)。

既往诊断有明确过敏史的儿童,一般不予接种(口服脊灰疫苗除外);

免疫功能缺陷的儿童,可暂缓接种,等愈后补种;

具体如何掌握各种疫苗的禁忌证,应以疫苗使用说明书为准

4)冷链:实施计划免疫,冷链是保证疫苗接种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所谓“冷链”(cold chain)是指疫苗从生产单位到使用单位,为保证疫苗在贮存、运输和接种过程中,都能保持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而装备的一系列设备的总称。

5)扩大免疫计划: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扩大免疫计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epi),要求1990年全世界所有的儿童接种率至少达到90%,以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和肺结核。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洋地区通过了在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决议,我国地处西太洋地区,因此这个庄严的任务也是我国的奋斗目标。为此,我国《八五计划纲要》规定,到1995年乡镇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85%。

(3)预防接种反应

1)一般反应:接种24小时内接种部位有局部红、肿、痛、热等炎症反应,有时附近淋巴结肿痛。

一般反应是正常免疫反应,不需作任何处理,1~2天内即可消失。倘若反应强烈也仅需对症治疗。如果接种人群中的强度反应超过5%,则该批疫苗不宜继续使用,应上报上级卫生机关检验处理。

2)异常反应:少数人在接种后出现并发症,如晕厥、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过敏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虽然异常反应出现机率很低,但其后果常较严重。若遇到异常反应时应及时抢救,注意收集材料,进行分析,并向上级卫生机构报告。

3)偶合疾病:偶合疾病与预防接种无关,只是因为时间上的巧合而被误认为由接种疫苗所引起。冬季常偶合流脑,夏季常偶合肠道传染病,可经诊断加以鉴别。在接种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进行接种,注意当时一些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尽量避免偶合疾病发生,同时应向病人家属作好解释。

4)预防接种事故:制品质量不合格或消毒及无菌操作不严密或接种技术(部位、剂量、途径)错误而引起,常误认为接种反应。

5)计划免疫所用疫苗的反应及处理。

(4)预防接种效果考核:预防接种效果的考核多由生物制品研究所或卫生防疫站进行。具体内容包括免疫学效果评价和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流行病学效果评价包括不良反应观察和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发病率对比分析。免疫学效果评价系观察接种者免疫指标的变化状况。

3.防护措施 在某些疾病流行季节,对易感者可采取一定防护措施,以防止受感染,如应用蚊帐或驱避剂防止蚊虫叮咬,以预防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等感染;在进入血吸虫病污染的“疫水”中时,可在皮肤部位涂擦防护剂(如含2%氯硝柳胺的脂肪酸涂剂),或者穿用氯硝柳胺浸渍过的布料缝制的防蚴裤、袜,以避免尾蚴感染。

4.携带者的检查措施 有很多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其危害程度不同,平坦应按病种在该地有目的地检查携带者。也可在新兵入伍、新生入学及招工的健康检查中发现。疟疾、丝虫病等寄生虫必要时可经普查发现。也可以从恢复期病人、病人密切接触者中追踪发现到病原携带者。特殊职业,如儿童机构、饮食行业、牛奶厂及水厂工作人员、炊事人员的定期检查发现携带者是必要的,因为很多爆发是由这些职业工作人员引起的。

要建立登记卡,对上述特殊职业人员管理要严格,发现携带者时应将其暂时调离工作进行治疗,治疗无效时,则需调换职业。乙型脑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现在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对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要加强卫生教育,正确认识携带状态对周围人群的可能危害性,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接受必要的措施。

⒌健康教育 平时的健康教育对预防传染病非常重要。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等卫生习惯的养成是文明生活的具体内容之一。可以针对不同病种按照季节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宣传传染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达到普及卫生常识、预防疾病的目的。

(二)防疫措施

是指疫情出现后,采取的防止扩散、尽快平息的措施。

1.对病人的措施 关键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

(1)早发现、早诊断:健全初级保健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感,普及群众的卫生常识是早期发现病人的关键。诊断可包括三个方面:临床、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发现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及体征可早期诊断,如麻疹的科氏斑、白喉的伪膜等。但有时应有实验室诊断,方才较为客观、正确,如伪膜涂片查出白喉杆菌。在传染病诊断中,流行病学资历料往往有助于早期诊断,如病人接触史、既往病史和预防接种史等。此外,年龄、职业和季节特征往往对早期诊断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2)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是疫情管理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法定制度。因此,迅速、全面、准确地做好传染病报告是每个临床医师的重要的法定职责。

1)报告的种类:根据1989年国家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的病种分甲类、乙类和丙类,共计35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传染病: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除霍乱、痢疾、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2)报告人及报告方式:凡从事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均为法定报告人。法定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或疑似病人应以最快方式逐级报告给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卫生防疫专业机构。

法定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以电话或传染病卡报告疫情。发现爆发流行,应以最快方式向县级卫生防疫站报告。

法定报告人确诊或疑诊丙类传染病中的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病人,按规定向有关卫生防疫站报告疫情。

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性感冒,除霍乱、痢疾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为仅在监测点上进行监测的传染病。监测点上的法定报告人,对确诊、疑诊的上述五种传染病,按乙类传染病报告方法报告疫情。

对疑似病人应尽快确诊或排除,发出订正报告。病人死亡、治疗、形成带菌者或有后遗症时要作转归报告。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逐项填写,字迹清楚,防止漏项,14岁以下儿童必须填写家长姓名,以便于作流行病学调查。

3)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城镇于6小时内,在农村应于12小时内报至县级卫生防疫专业机构;发现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在12小时内报出疫情。发现爆发、流行,应以最快方式向县级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报告。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隐瞒、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慌报疫情。

(3)早隔离:将病人隔离是防止扩散的有效方法。隔离期限依各种传染病的最长传染期,并参考检查结果而定(参见附录一)。隔离要求因病种而异。

1)鼠疫、霍乱病人及病原携带者、艾滋病、肺炭疽,必须住院或隔离,由医生负责治疗。如拒绝或不治疗、隔离期未满擅自离院或脱离隔离,诊治单位可提请公安部门责令患者强制住院或重新隔离继续治疗。

2)乙类传染病患者,住院或隔离由医生指导治疗。

3)淋病、梅毒患者必须根治。医务人员不得扩散患者的病史。

4)病人出院或解除隔离后,如病情需要,医疗、保健机构或卫生防疫专业机构可以继续随访、管理。

除上述必须住院隔离的病种以外,一些传染病可采取在机关单位、居民点、学校建立临时隔离室或家庭隔离的方式进行隔离,由医护人员诊治、护理,并指导有关人员消毒与照顾。

有些传染病病人传染源作用不大,勿需隔离。一些隐性感染较多的传染病,隔离病人的措施,并不能达到控制疾病扩散的目的。

2.对接触者的措施 接触者是指曾接触传染源或可能受到传染并处于潜伏期的人。对接触者进行下列措施可以防止其发病而成为传染源。

(1)应急预防接种: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可对其接触者进行自动或被动免疫预防接种,如麻疹爆发时对儿童接触者可注射麻疹疫苗,对体弱小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2)药物预防:对某些有特效药物防治的传染病,必要时可用药物预防。如以抗疟药乙胺嘧啶、氯喹或伯喹预防疟疾;服用喹哌、增效磺胺甲氧吡嗪或青蒿素等预防耐药性疟疾;用强力霉素预防霍乱;用青霉素或磺胺药物预防猩红热等。要防止滥用药物预防,以免造成药品浪费和增加病原体的耐药性。药物预防最好只用于密切接触者,而不要普遍投药。

(3)医学观察:对某些较严重的传染病接触者每日视诊、测量体温、注意早期症状的出现。

(4)隔离或留验: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必须严加隔离(霍乱老疫区的接触者是否隔离,需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在医学观察同时还需限制行动自由,在指定地点进行留验。

对接触者实施隔离或留验的时间应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

⒊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 有经济价值的动物如家畜若患有烈性传染病时,可以由兽医部门进行隔离、治疗。对家畜的输出应建立必要检疫制度,防止瘟疫蔓延。疫区的家畜、畜产品或动物原料必须经过检疫才准允外运。

对绝大部分染病的野生动物而无经济价值时,采取杀灭措施,如鼠类可以杀灭(灭鼠方法参见附录四)。有些传染病的动物尸体应焚烧、深埋,如患炭疽的动物尸体。

4.对疫源地污染环境的措施 疫源地环境污染因传染传播途径不同而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地段医师或基层单位的医务人员尤应注意。肠道传染病由于粪便污染环境,故措施的重点在污染物品及环境的消毒。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通过空气污染环境,其重点在于空气消毒、个人防护(戴口罩)、通风。虫媒传染病措施重点在杀虫(杀虫方法参见附录三)。经水传播传染病的措施重点在改善饮水卫生及个人防护。

消毒(disinfection)是指消除和杀灭传播途径上的病原体,并非要求杀灭一切微生物(称灭菌,sterilization)。消毒可分为预防性消毒及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即前述预防性措施中饮水消毒、空气消毒、乳品消毒等。疫源地消毒指对现有或曾有传染源的疫源地进行的消毒,目的是杀灭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疫源地消毒又可分为随时消毒及终末消毒。

(1)随时消毒(current disinfection):指在现有传染源的疫源地对其排泄物、分泌物及所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以迅速将病原体杀灭,例如,对疾病病人的粪便进行随时消毒。因为随时消毒要经常进行,所以一般要指导病人家属进行,或由病房护理人员完成。

(2)终末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指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对疫源地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应明确哪些病应进行终末消毒。一般是指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的疾病,才进行终末消毒。而病原体存活时间较短的病,如麻疹、水痘、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病的病原体,一般勿需消毒。进行终末消毒前应明确消毒范围与物品。因此,消毒之前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考虑消毒的范围、物品及方法。

需要进行终末消毒的主要疾病为:

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副伤寒、疾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

呼吸道传染病:肺鼠疫、肺结核、白喉、猩红热等。

动物传染病:炭疽、鼠疫等。

消毒方法参见附录二。

(三)治疗性预防

正确并及时地治疗病人,可以尽早中止传染过程,缩小传染源作用,有时也可防止传染病病人(如伤寒、疟疾等)形成病原携带者。孕妇在妊娠初4个月患风疹所产出的婴儿患有出生缺陷的机会很大,可考虑人工流产,以防止缺陷胎儿出生。

(四)集体机构(作业)的预防措施

集体机构(作业)的群体结构特点及生活状况特异,故其预防措施也很有差别。本节仅阐述托幼机构、集体野外作业的预防措施。医院的预防措施在第十章《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及控制》中介绍。

1.托幼机构 托儿所及幼儿园是传染病易感集中的群体,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爆发,尤以病毒性肝炎、菌痢、病毒性腹泻、水痘、腮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为多见。

(1)预防性措施:重点在于加强卫生监督,避免传染源进入。收容儿童及招聘老师和保育员均须经过体格检查,并有定期体检制度。应建立合理的儿童接送制度,接收儿童时要问清是否曾与有病儿童接触,晨检时应仔细检查有无早期症状及体征以便早发生疾病。对儿童及家长要做好卫生宣传工作,以取得合作。认真执行计划免疫工作。要做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及环境卫生工作,教育儿童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2)防疫措施:发现疫情后,要立即报告卫生防疫站,以便取得指导。在单位领导下制定防疫措施方案,重点是尽量控制疫情,使之不在机构内扩散。立即隔离、治疗病人。密切接触者(一般指同活动的班组)应检疫,即本班组与其他班组隔离、医学观察、施行适合的应急预防接种、给预防药物及消毒。疫情扑灭之前暂停接受新儿童。将有关情况通告所有家长,取得谅解及配合,共同合作扑灭疫情,避免进一步扩散。

2.集体野外工作 野外作业如水利建设、筑路、勘探、农垦、部队野营等常集中较多人员协同工作或行动。由于人员流动性大,生活条件简陋,故极易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如菌痢、伤寒、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膜炎等。因此,在作业开始之前,就应做好预防措施。

(1)预防性措施:在作业开工之前,应组织医务人员深入作业所在地区,进行流行病学侦察。了解该地区的环境、饮水来源、当地既往及现在有哪些疾病,并向该地区卫生防疫部门了解有关传染病及地方病的情况。进入现场前要组织好医务与卫生人员的队伍,并结合当地存在的特殊疾病及卫生问题作好进岗前培训工作。选择好生活场地、盖好工棚、厨房,选择好水源,兴建厕所,搞好杀虫、灭鼠和消毒工作,制订必要的卫生制度,要求派来工作人员的单位事先做好健康检查,以免传染源进入,并预先做好必要的预防接种,如流脑多糖体菌苗、破伤风类毒素类等接种。进入现场后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卫生宣传,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2)防疫措施:重点在使疫情不扩散,保证作业顺利进行。病人应隔离、治疗。接触者庆给以适合的应急接种、药物预防及消毒,力求不发病。报告卫生防疫部门,取得指导帮助。

(五)自然灾害的防疫措施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涝、旱灾、风灾、雹灾、滑坡等。1976年河北省唐山大地震,正处午夜,居民熟睡,死亡24万人,重伤16万人。1991年夏天,安徽、江苏等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

自古以来即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谚语。表明传染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大灾”。自然灾害之能导致传染病发生或流行是由于:①居民生活秩序失常;②自然环境遭受破坏;③医疗卫生机构遭受破坏三方面的原因。自然灾害虽已发生,若控制灾情的决策得当,措施及时,亦能控制或减少疾病发生,达到“灾后无大疫”的目标。我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及1991年安徽、江苏等省特大洪涝灾害由于中央决策英明,各级政府措施得力,灾区群众不懈斗争,使灾区疫病发生减少,基本上达到“灾后无大灾”的要求。

自然灾害的防疫措施:

1.灾前在灾害的多发地区应建立应急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做好组织、技术及物质准备工作。

2.灾害一旦发生应及时做好抗灾防疫计划,大力贯彻执行,控制疫情上升。

3.建立健全灾区疫情监测系统,强化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时提供抗灾防病领导机构制定防病措施参考。

4.大规模、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接种。

5.迅速解决饮水卫生问题。因地制宜地开展饮水消毒或采取打井供水的措施。

6.抓好饮食卫生问题。灾害发生初期由于食品和粮食供应系统被破坏,使供应中断,紧跟而来的是饥饿的危害。即使紧急支援,也往往存在着供不应求和食品污染问题。灾害发生之初由于家庭烹饪条件破坏,多集中制作。为了防止食品污染和发生食物中毒,必须把好食品制作、运货和分发三个“关”。此外,灾害发生时,死畜、死禽增多,灾民食用此类肉食亦将增多,也应注意由之而发生的食物中毒。

7.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由于灾害导致生态破坏及灾民密集,人畜粪便、垃圾不能及时处理,为昆虫繁殖提供良好环境,同时鼠类栖息地被破坏,使鼠类大批迁移。这时应大力开展消毒、杀虫及灭鼠工作,以控制肠道、虫媒及动物病流行。

(六)检疫(quarantine)

目前我国实施两种检疫,即国境卫生检疫及疫区检疫。

1.国境卫生检疫  为了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和由国内传出,在一个国家国际通航的港口、机场、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的进出口岸设立国境检疫机关,对进出国境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实行医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这种措施称为国境卫生检疫。在实施国境检疫时,检疫人员必须根据我国对外政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各项办法进行。

(1)检疫传染病的病例及检疫期限:我国现行检疫传染病及其检疫期限为:鼠疫6天;霍乱5天;黄热病:6天。

(2)国境检疫内容

1)进口检疫:对来自国外的船舶、飞机、列车及徒步入境人员进行检疫,入境者必须填写旅客健康申请卡,申明现在是否患有:麻风、艾滋病(包括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性病、开放性肺结核、精神病和其他疾病。若发现检疫感染者,必须立即将其隔离,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检疫传染病疑似患者应将其留验。留验期限根据传染病的潜伏期确定。因患检疫传染病而死亡的尸体,必须就近火化。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其交通工具应接受消毒、杀虫、灭鼠或其他卫生处理:①来自检疫传染病疫区的;②被检疫病污染的;③发现有关啮齿动物或病媒的。

对来自疫区的被检疫传染病污染或者可能成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应进行卫检查,实施消毒、灭鼠、杀虫或其他卫生处理。

2)卫生监督:对国境口岸的卫生状况和停留在国境口岸的入境、出境交通工具的卫生状况实施卫生监督。内容包括监督和指导有关人员杀灭啮齿动物和病媒昆虫;检查和检验食品、饮用水及其储存、供应、运输设备;监督从事食品、饮用水供应的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检查其健康证明书;监督和检查垃圾、废物、污水、粪便、压舱水的处理。

3)关于外国人定居或居住一年以上的健康证明:为简化检疫手续,防止检疫传染病传入,我国检疫部门规定来我国定居或居住一年以上的外国人应提供健康证明(驻我国的外交人员及其家属以及未满16岁者除外)。对外国人进行健康检查和复查要求,除鉴别鼠疫、霍乱、黄热病外,主要是:①性病,包括软性下疳、淋病、慢性淋巴肉芽肿、传染期梅毒;②传染性麻风病;③开放性肺结核;④艾滋病;⑤精神病。我国签证机关在受理外国人入境时,外国人须要向我方提交所在国公立医院签发的、包括五种疾病的健康证明书。如该证明书系私立医院签发,则必须有所在国公证机关公证。健康证明书自签发之日起6个月有效。当外国人入境后向我国公安机关申请居留证时,必须提交健康证明复印件,若公安机关不能确认该证明是否有效,应让申请人到指定的卫生医疗部门确认。负责对外国人进行健康检查、复查,对健康证明确认的卫生医疗部门及医师应认真负责执行任务,并着重做好下列工作:

①根据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判断,鉴别是否患有上述三种检疫病及五种疾病或处于这些病的潜伏期的染疫嫌疑人;

②对实施健康检查或复查的外国人,必须进行胸部x线检查和血清学试验;

③负责健康检查单位在检查完毕后应立即出具“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并经医师签字,加盖单位公章。

4)出口检疫:开往国外的船舶、飞机、列车及其他车辆或徒步由陆地边境出国的人员,应在最后离开的港口、机场、车站分别接受检疫。其他车辆或徒步离境人员须在国境检疫机关指定的处所接受出口检疫。

⒉疫区检疫 国内遇有甲类、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宣传疫区。在疫区内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采取下列紧急措施:

(1)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

(2)停工、停业、停课;

(3)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4)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

G478;R183

学校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场所之一,一旦出现传染病,则极有可能大肆蔓延,引起学生感染,对校园内部正常教学秩序产生严重的影响。据近年来相关研究统计表明,各类传染病在不同学校内部的暴况有所上升,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及校园内部的管理,给部分学生带来了身心方面的双重折磨。为了减少常见传染病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困扰,维持校园内部良好的教学秩序,预防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了解传染病及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就是一种能在人群中被相互传染并流行的一种疾病,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可能传播。以流行性感冒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那么,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一)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

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就像现在的H7N9禽流感,对患病的人要隔离治疗,患病的鸭、鸽子等禽类要捕杀并做无害化处理、患水痘、腮腺炎、结核等学生不能正常来学校上课,从而做到传染源的有效控制。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如:不要吃病死禽、勤洗手等。

3.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二)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包括现在的H7N9禽流感,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鱼、吓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2.尽量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游艺活动室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特别是每次接触畜禽类动物后及每天回家后都要彻底洗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以免抵抗力下降。

6.不吃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7.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不对人打喷嚏;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

8.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免延误诊治。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11.学校发现发热(特别是体温超过38°、咳嗽等症状)及出疹学生必须要求其立即离校就医,注意追访就诊及病情发展情况,并严格要求其在家隔离治疗至该病的隔离期满,凭医疗机构返校证明复课,密切注意病例班级内有无续发病例,如有续发,及时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还要做好缺勤的学生统计工作。

虽然传染病种类繁多,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校园内常见的传染病,学校除了做好预防与控制,也应从监督、制度、管理等层面上做好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学校如何预防控制传染病

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管理机制。

1.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各学校应按照要求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应将防控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确保职责到位、检查到位,共同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制度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制度;师生定期体检制度;教学场所通风与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等。

2.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

按照传染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原则,学校需要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到学校领导的传染病发现、疫情监控与报告机制。

(1)学校应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根据学生人数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或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负责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日常工作和疫情报告工作。

(2)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师生员工的健康档案(包括因病缺课登记等),随时了解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情况。

(3)学校应坚持实施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身体状况的监测。

3.建立应对传染病疫情流行的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学校出现传染病突发疫情事件时处置有序高效,各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专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阻断一切可能传播的途径,遏制校内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社区传染病防治是开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社区传染病防治还处于初级阶段,社区的规模以及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对社区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以及流行特点进行分析,对传染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1]。尤其是城市社区是预防以及控制传染疾病的重要阵地,要想做好社区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就必须认清社区传染病发病情况以及特点,才能做好其预防控制措施。本文就选取我院门诊以及住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67例传染病患者,对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以及住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67例传染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41例,女性患者226例,年龄为6-41岁,平均年龄为(23.5±17.5)岁,其中儿童有305例,成人有162例。共涉及到5个社区。

1.2研究方法

对所有传染病患者进行分类建卡,统计,正规报告疫情,同时与服务前后询问并且记录患者以及家庭成员情况,用Excel统计传染病的发病种类。

2 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社区传染病主要为:病毒性肺炎、流行性感冒以及流行性腮腺炎,其中儿童是主要的传染病人群。病毒性肺炎以及流行性感冒分别占68.09%、18.20%;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手足口病。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剩下部分是寄生虫。传染病具有发病时间短、流行范围广、死亡人数多并且容易引发社会恐慌的一种疾病[2]。由于传染病在非免疫人群中传播时,发病往往呈现几何级数甚至指数曲线增长,并且传染病疫情发病比较急且快,大多需要紧急处理。然而一旦采取了特异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就能够很好的控制其疫情,因此,做好其预防控制是相当重要的。

社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加强社区健康教育。有相关文献报道出,[3]对传染病社区进行健康教育是预防以及控制其疫情的有效方法。首先,向社区群众介绍相关传染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以及预防方法;其次,对社区传染病患者进行营养指导,病后进行康复训练;再次,做好其患者以及家属的心理辅导;最后,对社区群众应经常对所出入的地方进行消毒。②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在本次研究中,儿童是传染病中最大的群体,由于其生理还没成熟,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对外界的抵抗例相对较弱,容易染上传染病,做好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首要任务。首先,对于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由产科护士接种卡介苗,并且由社区中心或者是地段医院进行乙肝的注射。其次,对新生儿进行接种之后,实现全程跟踪,了解接种过后的反应;最后,对免疫效果实行监测。在通常情况下,在儿童接受完乙肝疫苗以及麻疹疫苗之后,就必须到相关卫生部门进行效果监测,从而了解其疫苗抗体的保护水平,如果抗体的保护水平存在不足的条件下,应该相应的加强接种,及时的进行复种[4]。③加强社区传染病疫情的管理以及访视。除了甲类传染病,对于乙类以及丙类传染病不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像麻疹、水痘以及风疹患者,在患者发病之后,护士应在24小时内进行初访,对于第一次访问,应该对其进行确诊,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同时做好其访问记录。采取切实可行的社区防疫措施,在家庭社区中应实施消毒隔离与医院相比,肯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该创造条件,实现其消毒,切实将预防以及控制疫情工作落到实处。④对社区的疫情进行监测。做好传染病疫情的有效控制,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好其预防工作。必须对社区人员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筛查[5]。根据不同季节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进行估测,实现早期监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其疫情。在社区中一旦发现有传染病患者,应该立即对其进行报告,对于病原体携带者以及潜伏期患者应根据其住址以及诊断、治疗建立档案,以便后期的随访,为其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社区传染病应该针对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的特点,及时的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开展社区预防免疫接种,进行教育传播以及提供心理咨询等。特别是儿童,更要注意对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甘亚玲,姜明云.社区传染病访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18):370-371.

[2]常艺,刘民,刘艳俊等.北京市某社区2008年报告传染病发病资料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7):769-771.

[3]谢琳娜,范存士,于冬青等.社区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家庭健康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9,24(19):89-91.

[4]赵红洋.社区传染病控制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 23(3):415-416.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范文第4篇

传染病预防措施可分为:(1)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措施;(2)疫情出现后的防疫措施;(3)治疗性预防措施。下面就对每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1 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性措施

在疫情未出现以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1 对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实体应进行的措施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结合城乡建设,搞好粪便无害化、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医院及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和院内感染;在医疗保健机构也应大大贯彻《食品卫生法》以及进行消毒、杀虫、灭鼠工作。虽然上述工作主要由卫生防疫及环境监测部门牵头执行,但临床医师也应积极配合。

1.2 预防接种(vaccination)又称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1.3 防护措施在某些疾病流行季节,对易感者可采取一定防护措施,以防止受感染,如应用蚊帐或驱避剂防止蚊虫叮咬,以预防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等感染;在进入血吸虫病污染的“疫水”中时,可在皮肤部位涂擦防护剂(如含2%氯硝柳胺的脂肪酸涂剂),或者穿用氯硝柳胺浸渍过的布料缝制的防蚴裤、袜,以避免尾蚴感染。

1.4 健康教育平时的健康教育对预防传染病非常重要。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等卫生习惯的养成是文明生活的具体内容之一。可以针对不同病种按照季节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宣传传染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达到普及卫生常识、预防疾病的目的。

2 疫情出现后的防疫措施 是指疫情出现后,采取的防止扩散、尽快平息的措施

2.1 对病人的措施关键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

2.1.1 早发现、早诊断:诊断可包括三个方面临床、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发现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及体征可早期诊断,如麻疹的科氏斑、白喉的伪膜等。但有时应有实验室诊断,方才较为客观、正确,如伪膜涂片查出白喉杆菌。在传染病诊断中,流行病学资历料往往有助于早期诊断,如病人接触史、既往病史和预防接种史等。

2.1.2 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是疫情管理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法定制度。因此,迅速、全面、准确地做好传染病报告是每个临床医师的重要的法定职责。报告的种类:根据1989年国家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的病种分甲类、乙类和丙类,共计35种。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城镇于6小时内,在农村应于12小时内报至县级卫生防疫专业机构;发现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在12小时内报出疫情。发现爆发、流行,应以最快方式向县级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报告。

2.1.3 早隔离将病人隔离是防止扩散的有效方法。隔离要求因病种而异。

2.2 对接触者的措施接触者是指曾接触传染源或可能受到传染并处于潜伏期的人。对接触者进行下列措施可以防止其发病而成为传染源。

2.2.1 应急预防接种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可对其接触者进行自动或被动免疫预防接种,如麻疹爆发时对儿童接触者可注射麻疹疫苗,对体弱小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2.2.2 药物预防对某些有特效药物防治的传染病,必要时可用药物预防。如以抗疟药乙胺嘧啶、氯喹或伯喹预防疟疾;服用喹哌、增效磺胺甲氧吡嗪或青蒿素等预防耐药性疟疾;用强力霉素预防霍乱;用青霉素或磺胺药物预防猩红热等。

2.2.3 医学观察对某些较严重的传染病接触者每日视诊、测量体温、注意早期症状的出现。 2.2.4 隔离或留验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必须严加隔离(霍乱老疫区的接触者是否隔离,需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在医学观察同时还需限制行动自由,在指定地点进行留验。

2.3 对疫源地污染环境的措施疫源地环境污染因传染传播途径不同而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地段医师或基层单位的医务人员尤应注意。肠道传染病由于粪便污染环境,故措施的重点在污染物品及环境的消毒。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通过空气污染环境,其重点在于空气消毒、个人防护(戴口罩)、通风。虫媒传染病措施重点在杀虫。经水传播传染病的措施重点在改善饮水卫生及个人防护。

3 治疗性预防措施

正确并及时地治疗病人,可以尽早中止传染过程,缩小传染源作用,有时也可防止传染病病人(如伤寒、疟疾等)形成病原携带者。孕妇在妊娠初4个月患风疹所产出的婴儿患有出生缺陷的机会很大,可考虑人工流产,以防止缺陷胎儿出生。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染病;免疫预防;消除措施

传染病具有危害性大、传播迅速和难于控制等特点。如人们熟知的艾滋病、流脑、乙脑、梅毒、破伤风、百日咳、结核、麻疹、疟疾、霍乱等传染病。免疫预防由于可普遍提高易感人群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抵御病原体入侵,并且便于组织和实施,因此目前是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最为关键的措施。结合我国传染病免疫预防工作的实际情况,探讨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我国免疫预防工作的现状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免疫预防工作起步较晚,但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研究,在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防治方面获得了较大进步,使得免疫预防已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

自我国开展免疫预防工作开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政府根据国情特点,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包括计划免疫前期(1950年~1977年)、计划免疫时期(1978年~2000年)、免疫规划时期(2001年~2007年)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时期(2008年~至今)等4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免疫工作的内容均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

2 我国免疫预防工作的目标

目前,我国处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时期,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消除麻疹、控制乙肝,进一步降低可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发病率。

虽然我国在传染病免疫预防与消除方面已有长足进展,但是在麻疹免疫人群中,由于存在麻疹野病毒株,且有传播的风险。尽管免疫人群机体血清内含有抵御病毒的抗体,但位于咽喉部的黏膜抗体抵抗能力相对偏低,难以有效消除咽喉处的麻疹野病毒株,因此易导致免疫人群携带病毒的情况出现,并使之在人群中得以广泛传播和扩散。

3 免疫预防与消除措施建议

3.1全面有效的落实免疫接种措施,尽管伴随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免疫接种在我国不断得以普及,但仍有部分地区,限于经济水平和自然条件,存在免疫接种空白现象,这也是导致这些地区出现麻疹、甲肝和流脑爆发性流行的关键因素。这对有效发现和控制传染病十分不利,并且存在传染病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因此,政府部门应继续推进免疫接种工作,对所有地区实施全面覆盖,提高疫苗接种率,填补免疫接种空白。同时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传染防治院(科)建设,以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1]。

3.2完善免疫监测和监督管理,开发敏感高效的免疫监测系统,以提高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完善免疫监测和监督管理体系,以实现在防控传染病的免疫接种过程中,建立健全敏感及时的监督监测系统,要重点建设疫情报告信息网络,免疫接种信息系统,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及时准确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和人群免疫状况。

3.3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为确保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需要疾控中心、社区、教育机构及公安和民政等不同部门的有效协调配合,以及时了解并掌握流动儿童情况,加强对流动人口免疫接种的宣传教育,进而提高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

3.4严格遵守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接种程序要求,所谓免疫程序是指针对特定人群预防传染病所提出的接种疫苗种类、次序、部位、数量及操作方法的具体规定。如我国针对基础免疫要求在12月龄内完成。脊灰疫苗和白百破疫苗各剂次间隔应超过28d。乙肝疫苗第1剂和第2剂间隔应超过28d,第3剂应于第1剂接种6个月后接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免疫疫苗要保证及时接种,对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以内儿童应尽早补种。只有认真按照相关程序要求执行,才能保证免疫接种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幼儿园;传染病;儿童保健;健康宣教

【中国分类号】 R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439-01

幼儿园时群体聚集地,其中包含的人群以幼儿为主、而幼儿的机体免疫功能较低,其抵抗能力较低,因此更加容易被疾病侵袭[1]。因此,一旦发生传染病,就可能会在幼儿园内广泛地传染开。因此,如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幼儿园内传染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2]。我们采用健康知识宣教方法,有效地避免了传染病的发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天桥地区虎坊路幼儿园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以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为实验阶段,以2008年为对照阶段。两阶段幼儿园的人数、学生年龄、教师、教师年龄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在实验阶段实施健康教育。加强幼儿的晨检和午检的工作制度,并切实落实到幼儿园的每一位幼儿中。对幼儿进行“摸、看、问”和检查的工作制度。摸:对幼儿的皮肤进行触摸,以判断幼儿有无发烧,观察其皮肤有无异常的红疹等;看: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是否有异常,有无精神萎靡等情况,口腔内有无异常;问:询问幼儿的饮食情况。一旦发现幼儿有异常,需要立即将幼儿送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

幼儿园内要定期开窗通风,并注意保持空气清新。尤其注意活动室、卧室、更衣室、厕所的通风换气。

注意每日对虎坊路幼儿园内的物品进行消毒。消毒内容包括幼儿园内玩具、桌椅、门窗、把手及地面。消毒时要注意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消毒浓度,一般教室内可使用含氯消毒剂1:1000,但是卫生间要使用1:500[3]。幼儿使用的毛巾等要做到一人一个,用后消毒。而幼儿使用的餐具,更要求用完后及时消毒。被褥要在定期到太阳光下暴晒。对提供给儿童的瓜果要清洗干净、去皮。每天及时倾倒幼儿园的垃圾。

此外,由于传染病往往有一定的潜伏期,其发病较快。而幼儿园要最好积极的防病工作,定期检查幼儿计划免疫的情况,一旦发现有漏种,要立即补种。

积极开展各种讲座,向幼儿和幼儿家属讲解有关防病和治病的知识并发放传染病预防传单手册,普及健康知识的预防。将家长与儿童一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注意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过多到的冷食,不吃零食,营养均衡。注意教会幼儿如何正确地吸收,并注意保持双手的清洁卫生。此外,定期检查幼儿园厨房卫生,和家长一起合理地给予幼儿充足的营养,并保持儿童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1.3数据处理: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幼儿机构的健康知识讲解,幼儿、幼儿家长、幼儿园内工作人员均能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预防幼儿园内传染病的发生,2009年内无一例传染病出现。而2007年猩红热1人,手足口2人,腮腺炎2人。2008年该幼儿园水痘4人,手足口2人,猩红热1人。2010年,手足口3人(输入型)。

实验阶段与2008年比较,差异明显,χ2=6.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幼托机构是儿童较为集中的机构,幼儿在此期间接触较为紧密,因此一旦出现传染病,将会造成传染病的流行。而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机体免疫力不够成熟,面对疾病时更容易被感染[4.5]。

因此,幼儿园预防传染病至关重要。我们对幼儿园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方法,注重健康宣教内容。对教师讲解常见幼儿传染疾病的临床表现、积极的预防方法,幼儿机构的注意事项等。做到早期发现传染病患者,向的家属提供健康指导,做好日间的各种检查。控制外来人员,由门卫严格把关,外来人员不要随便地进入幼儿园内,来访者要做好登记,在家长送孩子时,只能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的门口。

尤其在传染病的流行期间,我们还协助幼儿机构制定书面健康指导,告知家长在近期内减少幼儿去公共场所,并不要与来自疫区的人员接触。

通过这些方法,幼儿园内的人员均能够重视传染病的发生,并积极采取各种方法,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说明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蔡月华.杭州市西湖区托幼机构1996~2005年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6):26-26.

[2] 江小虹,于洋,张桂芹等.幼儿园预防传染病工作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0-111.

[3] 韩佳音,林立丰,黄仙钟等.广东省部分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及消毒现状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26(3):293-296.

[4] 余滨,陈剑,罗同勇等.武汉市2005-2007年学校和幼儿园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0):925-926,928.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范文第7篇

在我国南方气温高,各种微生物孳生,污染食物,容易造成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乱、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伤寒与副伤寒等。尤其在部队基层人员群居地这些肠道传染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容易造成传染和流行,是军队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原因之一【1-2】。

其传染源是病人与带菌者,细菌或病毒通过大便排出后,可污染水源,还可借助于苍蝇、蟑螂污染食物和用具,当健康人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后就可以发病,病后又可能传给其他的人。现将在基层一线卫生队肠道传染行疾病的工作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一几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一)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常呈不同程度的区域性流行,夏秋季流行,四季散发。主要症状有:清水样腹泻、呕吐、无腹痛、不发热或低热,部分患者可因迅速脱水而危及生命。我县历史上也多次发现霍乱、副霍乱病人。

(二)菌痢: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常因食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或使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餐具而致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急性菌痢经治疗多于1周左右痊愈,少数病人转为慢性或慢性带菌者。中毒型菌痢预后差,尤其脑型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本病发病率高,应该将其作为防范的重点。

(三)甲肝和戊肝:甲型和戊型肝炎分别是由甲肝病毒(HA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消化道传染病,都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和毛蚶等,是甲肝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饮用水污染则是戊肝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在集体单位中如托幼机构、学校和部队中,甲肝的发病率特别高。

二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1、治疗疾病控制传染源。

患了肠道传染病的人要及时隔离治疗,更不能从事与饮食有关的工作,防止将自己的病传给他人。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三管一灭”,防止病从口入。

肠道传染病是因食用被细菌或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所引起的。因此,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特别是做好“三管一灭”工作,即管水、管饮食、管粪便、灭苍蝇。

管水:管好水源,防止水源污染,不喝生水。

管饮食: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炊具餐具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饭菜现做现吃,少吃凉拌菜,吃时应洗净,并用凉开水冲洗,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夏季不宜举行宴会。

管粪便:粪便应妥善处理,防止粪便污染环境。

灭苍蝇:苍蝇、蟑螂等害虫是传播肠道传染病的媒介,消灭苍蝇、蟑螂等害虫,是预防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也能有效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3、提高人体抵抗力,根据需要可选用伤寒、副伤寒或病毒性肝炎的疫苗,预防疾病。

参考文献

[1]贺福初.主编.《军事医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11:1-188.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呼吸道传染病;疾病传播;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69-01

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季节性,一般冬、春季升高;由于呼吸道传染病容易传播,故传播广泛、发病率高;未进行预防接种的人群,发病可呈周期性升高;人口密度、居住环境条件与易感者的比例是疾病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原则

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要统一指挥,有步骤、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其预防控制的主要原则是:

1. 迅速确定传染源,控制传染病进一步蔓延。迅速确定病因和传染源,消除或隔离并治疗患者、病原体携带者,消除传染源的传播状态。估计潜伏期,提出人群隔离的标准,对人群进行隔离、留验、医学观察或监测。

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发现重大传染病疫情时,各有关部门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按照规定的职责开展工作。

3. 保护易感人群。使用生物制品和预防性用药,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环境及个人卫生,提高人群抗病能力。

4. 展开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迅速展开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疫情具体情况,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如疫点、疫区;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二 预防与控制基本程序

当疫情发生后,通过疫情报告程序把疫情报告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及有关技术资源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三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基本方法和措施

1.接报疫情与处理

接到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值班人员或责任部门人员为责任汇报人,要详细记录报告内容,并主动询问记录有关事项及接报后初步处理。

主要应记录内容如下;

(1)报告者单位、姓名、性别、职务或职称、联系地址、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箱、报告日期和时间。

(2)事件基本概况:包括发生疫情的类型、性质、时间、地点,疫情发生发展经过,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和死亡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检查检验结果,初步诊断意见,当地已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可能的原因等。

(3)询问是否已将疫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如没有,应要求报告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4)提出将患者送入就近大医院诊治的建议及采取的紧急控制措施的意见,询问所需的技术支持。

(5)初步处理情况:将接报疫情报告有关责任部门及向有关领导汇报,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6)记录人姓名、接报时间。

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前准备

包括现场调查组织措施、调查物品准备和现场调查人员卫生防护物品准备等。

(1)现场调查组织措施、疫情分级调查处理及组织协调。

(2)调查物品准备:现场调查物品充分准备是顺利进行现场调查的保证,包括个案调查、暴发调查、采样登记等各种调查表格,采样器材,消杀药品和器械,车辆等。

(3)现场调查人员卫生防护物品准备与使用卫生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事先接种相关的传染病疫苗,执行职务时穿着防护服装,建立实施操作时的隔离制度及安全操作制度,污染物的消毒制度及定期体格检查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传播,在现场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与患者接触密切,因此现场调查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非常重要,尤其是要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的卫生和保护,预防感染。

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包括初步调查、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暴发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一对照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等。

(1) 暴发流行病学调查:在已判断暴发的前提下,进一步进行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暴发疫情开始发生的日期,暴发按日发病的人数,哪些地区或单位部门有病例及发病人数,查清并登记暴发过程中的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已采取什么措施和效果等。

(2)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断疫情暴发后,结合职业、环境、生活、接触人群、动植物情况对患者、疑似患者和接触者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3) 初步调查:核实临床诊断,判断暴发:核实诊断是向接诊医生详细询问疾病的诊疗经过,并认真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诊断等。

4.采取措施控制疫情进一步发展

其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

(1)控制传染源:对暴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1) 保护易感人群: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留验或家庭医学追踪观察,发现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对普通人群和患者一般接触者进行监测,根据暴发传染病的特性和相应疫苗的性质,决定是否进行应急预防接种工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传染病防病知识和措施的宣传工作,提高易感人群对疾病流行的认识,预防疾病继续发生和传播。

2)在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期,隐性感染者和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存在于密切接触者中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无症状,其传播疾病的危险性也高。

3)对于染病的动物,除采取样本进行实验研究外,应立即杀灭,并用焚烧等方法杀灭疫源地可能传播疾病的虫媒或动物,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2)切断传播途径:疫源地分为疫点和疫区,一般单个或范同较小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或较大范围的疫源地称为疫区。

(3) 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要立刻隔离,要求患者戴口罩,并根据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密切观察其临床过程和治疗效果。

5.总结评价,撰写报告,提出建议

描述疫情暴发的基本情况,分析暴发原因、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三环节和流行病学特征。确定临床诊断与实验室分析结果是否符合、初步假设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是否吻合,评估采取的应急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总结暴发疫情预防控制全过程应急处理的经验教训,提出进一步的防治、监测措施,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和反馈,最后对有关资料分类归档。

参考文献

[1]徐更强,卢文波,钟峰.关于加强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体会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 2007(5): 79-80.

[2]李立明.流行病学 2001.

[3]王钊.王克安.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指南 2000.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范文第9篇

>>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管理与预防 高校大学生常见传染病的群体性防治 大学生传染病知识态度与预防行为现状分析 常见传染病的疫苗预防 夏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 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如何预防夏季常见传染病 浅淡学校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关于学生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控制措施 浅谈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浅析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浅谈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控 生猪常见传染病的检疫与处理 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春季里几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及预防 浅谈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管理 常见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 浅谈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非医科大学生综合性参与式传染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 徐瑞媛.大学生传染病知识态度与预防行为现状分析[J].科技导刊,2012(2上):110-111.

③ Compas BE,Compas JK,Saltzman H,et al.Coping with stress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roblems,progress,and potential in theory and research[J].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1.127(1):87-127.

④⑤冉丽娟,张俐,赵立.大学生对传染病的应对策略调查[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1):627-629.

⑥ 黄晓玉,黄肇林.武鸣县2004-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及应对策略[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1):24-27.

⑦ Griffiths SM,Wong AH, Kim JH,et.al.Influence of country of study on student responsiveness to the H1N1 pandemic[J].Public health,2010.124(8):460-466.

⑧ 闫欣生,黄英华,王智群.大学生健康教育实施方法与效果[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4(2):62-64.

⑨ 张有英,时军辉,支君,等.洗手后两种不同干手方法的选择与效果[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5):386-387.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是县及县级以下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保护、促进广大县及县级以下劳动力的卫生情况,完善我国公共卫生的服务体系。由于环境恶化等原因,一些新的病原性微生物不断出现,由此而引发的新的传染病也不断出现,人类与新发传染病的较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因此,从新发传染病的特点出发,研究我国新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发传染病简介

新发传染病是指刚出现的、新的或抗药的传染病,其人群中的发生在过去20年中不断增加或在将来其发生有增加的可能。根据这个定义,一些得到基本控制的旧传染病又重新发生和流行新型或新种病原微生物。虽然不同的新发传染病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新发传染病都具有不确定性,人们不能确定它们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会发生,无法进行针对性的准备。其次,新发传染病都具有来势凶猛,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传播途径多的特点,比如我国04年爆发的“非典”。人群对于新发的传染疾病无天然的免疫力。这主要是因为新发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都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并且还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感染新的宿主。再次,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诊治都非常困难,因为新发传染病一般都会与许多种的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及螺旋体等有关联,不易确定病原,无法快速预防与诊治。最后,新发传染病发生后,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等。造成新发传染病频繁出现与流行的原因有很多,它主要和微生物的进化、社会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其中微生物的进化是其内部原因,社会和环境因素是其外在原因。

目前,我国县及县级以下的新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主要内容有:及时对广大的群众进行新发传染病的免疫接种及卫生健康教育的培训,促进卫生环境的改善,提高县及县级以下居民的保护意识与自我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意识,提高广大群众的公共健康水平;加强对新发传染病的管理,对新发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接触者及动物等传染源进行控制、管理及处理,防止传染病的扩散与传播。

2 目前我国新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以县及县以下的新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为核心的乡、镇或街道、村的新发传染病三级防控网络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近些年的相关工作人员与部门的努力,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下的新发传染病的病情报告已经可以及时的上报并进行处理,并已经成为基层疾病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滞后,目前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以县为中心的新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网络体系不够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以县为中心,乡、镇、村的卫生设施较差,专业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人员配备数量不足或者是综合素质水平较低,整个预防与控制的网络体系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影响着整个体系功能作用的发挥。其次,对新发传染病的宣传不足。因为新发传染病具有来势凶猛,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对于一些较为偏远的县镇乡或农村来说,无法及时地对新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要点进行宣传,影响广大群众的预防控制措施。其次,专项的资金不足。新发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一般都是突发性事件,难以预测和确定,所以容易忽视这方面的工作,专项资金供给不足。最后,预防与控制的具有较大的困难。我国县及县级以下地区地域广阔,而且近些年来劳动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再加上整体卫生环境条件较差,缺乏相应的意识与保护措施,对于新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难度较大。

3 对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3.1 加强以县为中心的基层防控机构建设 对新发传染病进行预防与控制,首先要加强以县为中心的基层防控机构的建设,完善相关的软件与硬件设施设备,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准,增强新发传染病应急处理的能力,提高整个体系对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能力水平。完善相关的软件与硬件设施设备,对旧的、滞后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与补充,保证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转;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准,要做好相关新发传染病防控人才的引进、招聘与培养工作,改善专业人员的结构,强化整个队伍的建设;对一些较为基层的工作人员,要定期的举办相关的讲座与培训,不断的更新他们的知识与理念,宣传其危害和防控途径,掌握相关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高其面对新发传染病的应急能力,进而提高以县为中心的基层新发传染病防控水平。

3.2 划分区域,重点防控 对于县及县级以下地区来说,流动人口较多,而且一般都是密集在某一区域,所以要划分重点区域进行重点防控,目标主要是一些易感人群,比如比较大型的公共广场、学校、超市等。相关部门要增强对这些区域和人群的监控和管理,督促这些地方的相关人员做好新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准备。在出现新发传染病例时,要及时的进行隔离与监控,避免交叉感染的现象出现。另外,对于一些农村地区,要加强爱国卫生的宣传,做好除“四害”以及对已经污染的水域、土地进行治理,改善公共卫生环境等。

3.3 依法管理,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 面对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要根据相关规章政策,依法管理。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完善以县为中心的监测体系和新发传染病的病学调查,进一步提高整个体系反应的及时性、敏感性、完整性和特异性。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继续落实扩大免疫规划,在新发传染病出现时及时地研制防控的药物及措施,提供免费的防控防疫服务,扩大预防与控制的范围。

总之,加强对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挑战与机遇并存。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医疗卫生资源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将会不断地提高对新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力度和水平,从而战胜不断出现的新发传染病。

参考文献

[1] 相洪琴.新发传染病的威胁与控制策略[J].国外医学情报,2010,(12):12-16.

上一篇:艾滋病的预防措施范文 下一篇: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