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范文

时间:2023-11-13 17:35:07

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

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篇1

关键词: 体力活动 体育锻炼 异同

现代科技发达,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方式日益发生改变,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脑力劳动而忽视体力活动,同时所谓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等的“富贵病”开始呈逐渐上升趋势,威胁人们的生命,大大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大量科学研究表明,体力活动不足不仅与机体循环、呼吸和肌肉等系统的生理功能变化有关,而且是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和恶性肿瘤等慢性、代谢性和消耗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1]。国内很多人把体力活动等同于体育锻炼,误认为低强度的职业性、交通性、家务性等低强度的体力活动足以满足机体健康的需求,忽视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本文通过对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等方面差异的分析,纠正人们的这一错误认识,从而为人们更好地保持或提高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概念

PHYSICALACTIVITY(PA)中文译为体力活动,是指由肌肉收缩引起的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活动[1]。根据肌肉的收缩形式,PA可分为静力性运动和动力性运动;根据运动供能的代谢方式,PA可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根据日常生活来源的背景,PA常被分为职业性PA、交通性PA、家务性PA和休闲性PA四大类。其中,休闲性PA还可进一步分为竞技运动、娱乐性运动和体育锻炼等。体育锻炼特指那些“有计划、有组织和重复进行的,以保持或提高健康及体适能为目的的体力活动”。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竞技运动和体育锻炼是从属于体力活动的一个概念,它只是“体力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这就是说不管是人们每天进行的低强度的活动,比如站立、慢走、吃饭、穿衣等,还是跳舞、练习瑜伽、各种体育项目的高能量消耗的运动等都是体力活动。将体力活动笼统地理解为“体育锻炼”,不仅过于狭窄,而且不利于国内学者确切地理解国外同行的研究,甚至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而误导人们,尤其是对促进身体健康,治疗相关疾病的人们。

2.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部位和作用的差异

有人认为,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同样是消耗体力、运动四肢,身体得到锻炼,体力劳动者不必再专门进行运动锻炼,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虽然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都是体力活动,具有很多共同点,但二者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人们从事体力劳动时,不论是从事工业还是农业劳动,由于工种限制,身体常常是按照某种固定的姿势做局部的连续活动,动作单一,全身各部分肌肉的负担轻重不均,只有那些参加活动的肌肉、骨骼才得到锻炼。体力劳动可以使某一部位功能加强,但长期重复的某一部位的体力劳动就可能引发职业病;体育锻炼能使身体各部位得到锻炼,是一种全身性的均衡性协调运动。有的体力劳动,肌肉负荷较重但对心肺功能的锻炼不够,体育锻炼能让心肺功能得到更好的锻炼。相比体力劳动,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环境的差异会导致人的心态不一样。有的体力劳动工作环境是在狭窄的空间内,接触不到外面的新鲜空气和充足的阳光;有的体力劳动需要长时间保持站立、端坐或弯腰,会产生疲劳和厌烦感。体育锻炼多在室外进行,空气新鲜,日光充足,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有伸、屈、转、跳、爬、弹、抓、投、跑等动作,有助于消除精神的紧张与压力,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自我形象。尤其是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会使人变得愉快而富有朝气。

3.低强度等级的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联

成年人每周进行的有氧体力活动划分为四类:不活动、低活动量、中等活动量和高活动量。不同的体力活动量对健康的益处是不同的,低活动量活动提供一些益处;中等活动量提供持续的益处;高活动量提供更大的健康益处。

在日常生活来源的体力活动中职业性、交通性、家务性体力活动由于活动强度低,对于健康的益处是不足以满足保持身体健康的需求的。科学研究表明,体力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疾病、超重与肥胖、高血压、恶性肿瘤等身心疾病的危险因子之一,是全世界引起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前十项原因之一,全球每年约有190万人死亡是体力活动不足造成的。这一危险因子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改变。通过长期的体力活动(这里主要是指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效控制体重指数,预防糖尿病,还可以延缓机体的衰老,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研究表明,每周进行中等强度或者高强度体力活动的人群比不运动的人群有更低的心肺疾病的风险、有较低的血压、更好的血脂和体质、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降低癌症的风险,预防骨质疏松,促进心理健康等。

4.结语

(1)体力活动涵盖体育锻炼,内涵比体育锻炼更广。虽然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不能单纯地将其等同。

(2)对于职业、交通性和家务性等低强度体力活动远远不能够满足机体的健康,人们应该选择性地进行一些全方位的、运动形式多样的中高等强度的体力活动。

(3)不同强度的体力活动对健康的益处不同,不同人群的体力活动强度更应该是不同的,国内体育工作者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制订相应的体力活动方案,为人们更好地提高健康水平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健,何玉秀.健康体适能[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姚凯峰,孙飙.国内外体力活动研究现状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0(3).

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篇2

1锻炼行为的概念界定 从现阶段我国成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来说,尽管动机是多样的,但是,绝大多数成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第一位的动机或目的都是为了健康,因此,锻炼行为首先是为了健康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其次,大部分人从事的体育活动大都是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虽然广播操等锻炼形式是在工作时间内进行的,但是就其活动量和持续时间在所有体育活动中所占的比例来说占较小部分,因此,锻炼行为是主要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身体活动。 体育活动要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特征,否则不可能产生应有的健康效果,因此,锻炼行为是具有一定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特征的身体活动。 因此,我们将锻炼行为界定为:锻炼行为是主要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以健康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的身体活动。 2影响锻炼行为的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Theory)认为,人的行为受许多先天因素的影响。但不同的是,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认为,环境刺激并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唯一因素,一个人的行为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影响。人类行为既受制于环境,也影响着自身的生理状况、认知评价及周围的环境因素;人是具有思维能力的有机体,具有自我指导的潜能,个人的认知因素对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引起人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是条件操作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综合。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人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也就是说,行为、环境和个人因素相互作用、双向决定,这种互为因果的模式,叫相互决定论。行为因素包括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环境因素包括文化环境、工作场所、场地设备、家庭器材等,个人因素包括认知、情感、生理等。这种相互决定论的概念假设,个人既是他们行为的中介又是行为的主体。个人是行为主体,是指个人是行为的发出者,个人是行为的中介是指,外界环境要影响和改变行为,必须通过影响、改变个人这个中间环节才能达到目的。 行为可以是个体发出的行为,也可以是群体发出的行为。笔者以社会认知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个体行为的角度分析影响成人锻炼行为的因素。 2•1个人因素 锻炼行为是参加锻炼的个人所发出的行为,即行为的主体是人,因此行为主体所具有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行为的发生、发展和保持。为此在分析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时,首先要研究行为主体对锻炼行为的影响。个人因素是与行为主体自身密切相关的因素,是影响锻炼行为的最直接的和主要的因素。个人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知识态度和信念,心理特点和行为技巧等因素。 2•1•1人口学因素锻炼行为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个体所从事的行为,因而锻炼行为反映了行为主体的某些特征;反过来说,行为主体的特征也决定了其锻炼行为的特点。分析行为主体的人口学特征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如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是研究锻炼行为最基本的工作,有助于了解其锻炼行为,进而控制和指导锻炼行为,为健身工作服务。 2•1•2知识、态度和信念这里所指的知识是指与锻炼有关的一些知识。知识是形成态度和信念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引起行为变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如果人们参加锻炼主要是为了保持或增进健康的话,那么对身体活动的健康益处的知识则可能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一般而言,拥有锻炼知识越多的人,对锻炼认识越全面而深刻的人,越有可能从事体育锻炼,并长期坚持。态度和信念也影响锻炼行为的开始、变化和保持。 2•1•3心理特点成人所进行的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人们也不例外。人们所参与的体育活动和锻炼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它受人们的心理因素所驱使,这些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习惯等。因此,影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当然也应该包括这些因素。 2•1•4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概念,是个人相信他们能成功地执行一个行为的程度,它区别于结果期望。结果期望也是社会认知理论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结果期望是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例如,参加锻炼的人也许期望健康状况的改善,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同,或者期望把锻炼的结果作为体验自我满足的手段。锻炼的结果可划分为即时的益处(如紧张水平的降低)和长期的益处(如身体形态的改善)。 2•1•5行为技巧锻炼所获得的健康益处是建立在人们经常性地进行体育锻炼这一前提之上,偶尔的锻炼是不可能获得这种健康益处的,因此锻炼的坚持十分重要。为了能长期坚持锻炼,人们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行为技巧。 长期地重复一种锻炼项目,人们可能由于单调而对之逐渐失去兴趣,最终放弃锻炼;人们进行锻炼都有一定的动机驱使,有一定的目的和目标,如果锻炼一段时间后,目的未达到,目标未实现,那么可能会因失去信心而放弃锻炼。为此需要采用一定手段的进行自我激励,如自我动机、目标设置、自我强化、过程的自我监督等自我控制的技巧。 2•2项目因素笔者所作的调查表明[1],中国科学院知识分子参加散步和跑步锻炼的人的比例最高,其次才是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他们选择散步和跑步进行锻炼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首先,散步和跑步(即走和跑)既是人类最基本的身体活动形式和活动技能,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活动方式。不管是工作或是学习人们都离不开这一最基本的形式。因此易于普及。其次,散步和跑步对锻炼的场地器材要求最低,因而所受限制最小。只要有空地就可以进行,甚至在街上也可以进行。第三,进行锻炼时要求锻炼者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也最低,且活动的量和强度易于控制和掌握,因而适合于各类人群开展锻炼。第四,在现阶段的我国,人们体育消费意识和观念不强、生活水平还不高因而体育消费水平也有限的情况下,几乎不需要什么花费的散步和跑步成为人们锻炼的主要手段也是顺理成章的事。第五,以科技人员为主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分子以脑力劳动为主,他们的时间观念较强且比较珍惜时间,因而比较喜欢散步和跑步这种易于安排的锻炼项目。第六,散步和跑步易于以个人锻炼的方式进行,不需要同伴,因而更灵活,便于将锻炼安排在一日之中。#p#分页标题#e# 不同的体育项目有不同的特点,对练习者的技能和体力有不同的要求。如选择游泳进行锻炼,练习者首先至少要会一种泳姿,其次要有进行游泳的地方,如游泳池或江河湖泊海等客观环境条件,其次需要具有一定的体力水平。离开了这三个前提,行为不可能发生或者不能持久。选择其他项目进行锻炼也有类似的情况。 中国科学院男女知识分子在选择锻炼项目上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例如女性较男性更喜欢参加健美操(广播操)、交谊舞体育舞蹈,而男性较女性更喜欢乒乓球、足篮排球等。也就是说,女性较男性更喜欢参加有助于塑造美、带有柔性的项目,而男性则较女性更喜欢较激烈的、有对抗性、有乐趣的、带有刚性的项目。如果相对更适合于男性的项目,如足球,让女性进行锻炼,或者相反,相对更适合于女性的项目,如健美操,让男性进行锻炼(尽管不应该是如此,但现实中的确是如此),那么,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有组织的锻炼课(如健美操班),如果运动强度超过锻炼者感知的强度(觉得强度过大),不方便,不合锻炼者口味,或者收费过高(超过了锻炼者所能承受的限度),那么,锻炼者有可能退出这种锻炼。然后,也许会重新选择别的项目进行锻炼。 由此可以看出,项目因素也是影响人们锻炼行为的因素。相比较而言,哪些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锻炼花费较小、对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以个人方式的项目比较易于受人们接受。总之,项目因素也是影响人们锻炼行为的因素,它影响人们锻炼行为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要素,也影响锻炼行为的发生、发展和保持。 2•3环境因素人总是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因此这些环境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制约作用和影响作用。就环境与人的密切程度,可以将环境分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根据环境的性质,可以将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影响锻炼行为的环境首先是物理环境,例如,是否具备人们喜欢的项目所要求的场地和器材,参与该项目所要求的经济花费是否超过人们所感知的水平;其次是社会环境,如某一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是否形成了锻炼的气氛,即人们是否认可或崇尚锻炼。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在家庭内部更是如此,因为家庭内部的人相处的时间最长,接触也最亲密。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体育锻炼行为也是如此。家庭内部成员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可以分为平辈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夫妻之间、弟兄之间、姐妹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非平辈之间的相互影响,如父子之间、母女之间、父女之间、母子之间。一个家庭成员的锻炼行为是对其他家庭成员锻炼行为的一种暗示和支持。另外,家庭成员由于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之中,一般存在着家务事的分配问题,因此,一成员参加锻炼,如果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不支持的话,那么其锻炼行为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如同学、同事、朋友、邻居等,这些社会关系也对锻炼行为也有相当的影响,尤其是亲密的好友更是如此。因此,在分析环境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时,不能不分析人际支持这个重要因素。 本人所作的研究表明[2],家里其他成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人们参加体育锻炼,也即是说,家庭成员之间的锻炼行为会相互影响;家里其他成员支持其锻炼的人更有可能参加锻炼;好友支持其锻炼的人更有可能参加锻炼。 3影响健康相关行为的因素健康行为学认为,以增强体质和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锻炼是健康相关行为,是预防与保护,是有利于健康的、外显的、基本的促进健康行为[3]。国际上著名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专家格林(LawrenceW.Green)将影响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相关行为的因素分为三大类[4]。 任何一种行为均受上述三类因素的综合影响,还因为行为的多面性,这种多方位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具体到锻炼行为,也有同样的情况。影响锻炼行为的倾向因素可能是人们对锻炼价值的认识,由此产生的需要、动机等;促成因素可能是一定的场地器材、时间、经济基础和锻炼技能等;强化因素可能是锻炼者参加锻炼加后身体的舒服感、自信心的提高、体型的改善、健康状况的提高或者人们的赞扬等。就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分子而言,尽管参加锻炼的人的比例较高,但是能达到相当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人的比例并不高,原因可能主要是促成因素的问题,即场地器材缺乏、时间缺乏等。 前面所讨论的与锻炼行为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对某一个体的锻炼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同样一种因素对不同个体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不过我们可以从特殊中找出共同的东西,以利于了解、控制和预测人们的锻炼行为。 4锻炼行为的综合影响模式 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为主要理论,对影响锻炼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群体,影响其锻炼行为的因素也许不尽相同,其中有些因素是主要的,有些因素是次要的。

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篇3

关键词:运动处方 要素 心理健康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石,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诠释不同。如今,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随着生活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加,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每况愈下,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改善当代人的心理状况已成为科研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面对挑战,有关学者不得不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和探讨,开始重新审视身体与心理的关系,重新审视运动锻炼的功能,并逐步意识到运动对改善心理的重要意义。运动对心理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另外,运动通过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对心理健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1]。

一、运动处方应用于心理的研究起源

1954年德国的霍尔曼研究所通过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应用进行研究,制定出健身运动处方,并明确指出,在不久的将来,“为人脑制定运动处方”将是体育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2]。自此,运动处方在心理领域研的研究得到发展,其应用价值及功能也得以凸现。

由于研究视角和立场以及学科专业的差异,不同学者对运动处方的定义作出了不同的阐述。现阶段,从锻炼心理学角度来讲,运动处方可定义为以促进个体身心健康为目的。运动处方在改善心理的价值,已逐渐得到科研工作者及参与锻炼个体的认可。目前关于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处于探索性研究发展阶段,但部分研究已取得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运动处方的健心作用会用被越来越多的个体所接受。

二、运动处方各要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运动形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运动形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倍受关注的领域。锻炼心理学对运动处方心理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形式上面。现阶段,国内关于运动形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1)传统体育项目锻炼的心理健康效益。如权黎明(2007)研究分析了太极拳活动的特点,认为练习练太极拳可以降低大学生对内部情绪和外部刺激的干扰,使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烦躁等心理障碍逐渐得到调整和改善[3]。(2)新型有氧操与舞蹈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蔺跃同,庄雪芹(2009)对女大学生进行有氧健身操锻炼,将锻炼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有氧健身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效应,能明显改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3)球类项目锻炼的心理效应。如殷晓旺,余锡祥(2007)对江西师范大学23名SCL-90调查中心理因子得分≥3分的学生分别采用篮球与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进行实验干预。结果表明:篮球运动能促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产生积极变化[5]。(4)其他形式的运动心理效应。如马晓云(2006)采用心理量表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安市城区中老年人进行走路、慢跑、自行车等运动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论认为:坚持以上各种健身活动的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均呈现良好态势[6]。

上述研究表明:不同形式、项目的身体锻炼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由于运动项目特点不同,产生的心理效益不同。

(二)运动强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运动强度作为运动处方的核心要素对健身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运动强度的选择与控制也一直是科研工作中的难点与重点。目前关于锻炼强度对心理健康效应的研究还存在较大争议,但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能取得较好的心理效应。如borger等(1992)发现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最高心率的60-75%),每次20-60分钟的锻炼有助于情绪的改善[7]。

运动强度极大地影响着锻炼的心理效应,然而,目前对于运动强度与心理效应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大部分研究者的运动强度选取范围跨越较大,致使现在的研究结果还不具有一致性,还没有得出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最佳运动强度。

(三) 运动时间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运动时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类似心理学研究中的“遗忘规律曲线”,即每次运动后都会产生一定训练效果痕迹,运动锻炼重复时间与周期越长,产生的效果痕迹越深刻,锻炼的效果也就越明显。有研究发现,一次性的5分钟步行运动就能改善心境状态,但是这种短时间的活动产生心理效应较短,对消极情绪没有长期的抑制作用。Steptoe A(1988)等研究认为,通过运动锻炼进入积极陶醉状态并使大脑得以自由运转所需要的时间是40-50分钟,因此持续40-60分钟的运动锻炼效果可能会更好,而每次锻炼时间在20-30分钟即可取得理想效果[8]。

运动时间与心理健康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运动,能有效地增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但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存在一个最佳锻炼持续时间的范围,低于或超出这个时间范围是否还会出现更好的心理效应。

(四)运动频率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运动频率即在一定周期内运动的次数。有研究者认为,锻炼者每月运动1次就可以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也有研究者提出个体每周锻炼3-5次会取得最佳的心理效应。North TC(1990)对1969年至1989年间进行的80项有关体育锻炼对抑郁控制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的频率(每周多少次)与抑郁的降低程度有关,心理效应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锻炼频率的增加而增加[9]。宋子良(2008)运用问卷、心理量表(SCL-90)对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对改善大学生心理状况具有不同的效果,每星期锻炼3 次以上者效果最理想[10]。

在实验操作中,大多数研究者所采用的运动频率为每周2-4次,这可能是由于生理学运动处方对运动频率的要求一般都是每周2-4次。但是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层次,对运动频率的要求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究竟怎样安排运动频率对心理健康的效益最好,还需设计更为完善的实验方案进行研究验证。

三、结论与建议

毋庸置疑,运动处方的应用会对个体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运动处方中不同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大小、持续时间和运动的频率对心理影响的作用机制不同。虽然目前还没有得出一致性的研究成果,即对于何种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多大、持续时间多长、运动频率多高才能取得最大的心理效应,但是大部分研究表明,有氧练习、中等强度、每次锻炼至少20-30分钟、每周锻炼3次以上可以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

目前,多数研究得出的结论只是在整体上验证了运动处方对改善心理的积极功效,而不能具体确定是哪种要素发挥关键作用,因而结论比较笼统。所以,应进一步加强不同运动形式之间、运动强、持续时间和运动频度之间是否存在心理效益差异的研究。未来的研究应注重在控制某一个或几个要素的前提下单独研究运动处方的单一要素对心理效益的贡献(如在控制时间和运动形式的前提下单独研究运动强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寻求处于核心地位的要素,这样的运动处方设计时才会具有更明确的目的性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殷恒婵,卢敏.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 (5):41-46.

[2] 任建生.体育科学学科的发展与未来运动处方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3:3.

[3] 权黎明.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12.22(4):62.

[4] 蔺跃同,庄雪芹.有氧健身操对临沂师范学院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30(3):64.

[5] 殷晓旺,余锡祥.篮球、健美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3):338.

[6] 马晓云等.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中老年居民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198.

[7] Bosscher R.J. Running and Mixed Physical Exercise With Depressed Psychiatric Patients [J].Int.Sport Psycho, J.SPortPsyeho. 1993,24:170.

[8] Steptoe A, Bolton J. The short-term influence of high and low intensity physical exercise on mood[J]. Psychology and Health, 1988(2):91-106.

[9] North TC, McCullagh PTranZ V. Effects of exercise on depression[J]. Exercise and Sports Science Review. 1990(18):379-415.

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篇4

【关键词】全民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1 前言

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的全民健身也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2 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入的心理健康。对这一假设进行的检验首先来自于临床心理学,一些心因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在通过健身活动辅以治疗后,不仅生理疾病减轻,心理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对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己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

2.1体育锻炼能延缓机体衰老

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相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起到延缓机体衰老的作用。此外,体育锻炼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提高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能降低焦虑水平,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2.2体育锻炼能提高自我感知和自信心

体育锻炼在个体的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活动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体育锻炼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感知。同时,个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锻炼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健身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笔者通过对江西省随机抽取的200名中学生调查研究表明,体育锻炼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中学生有更高的自信,这说明体育锻炼对树立自信心有影响。

2.3体育锻炼能增加社会交往

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体育锻炼就成为一个增进人与人交往的最佳手段。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是人们团队作战,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减轻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缓解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体育锻炼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增强和改善人际关系。

2.4体育锻炼有利于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锻炼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适当的强度的活动量,就有利于消除疲劳。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有利于消除疲劳。因此,体育锻炼活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2.5体育锻炼能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篇5

摘要:目的:了解绵阳师范学院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绵阳师范学院在校3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其中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就业形势严峻、精神压力大、心理环境等。结论:在校应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多渠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更好就业、适应社会及挑战未来提供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健康教育

1.大学生对亚健康知识了解程度

绵阳师范学院在校学生中,女生亚健康状态检出率高于男生。绵阳师范学院学生多来自农村,由于传统文化、社会偏见、经济状况等易造成女性的消极心理,如自卑、依赖、受挫能力差等,生理周期自觉症状加重等有一定关系。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对亚健康认识不足。亚健康虽然不是疾病,但机体长久处在亚健康状态,而处理不当时,可向疾病转化。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亚健康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的群体中多存在依赖性强、缺乏团结协作精神、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生活习惯不良和体育锻炼不足等因素,易导致亚健康的出现。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亚健康检出率明显高于体育专业学生亚健康检出率。体育专业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过程中,形成机灵活泼、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体育锻炼是促进人体功能全面发展的最佳手段,加强了健康与亚健康、社会性与生物性之间的高度协调与转换,同时也促进了心理过程对人的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合理调控。一年级、四年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率高于二、三年级。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门,对新的学习方式和环境的不适应,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稳定,人际关系的淡化等;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城市的繁华和自身吃、穿、用的攀比引起自卑心里,造成心理障碍;四年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情感问题、以及缺乏体育锻炼,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身体机能下降和抵抗能力的下降,引起心理异常。

2.影响因素

2.1社会压力与生活习惯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才竞争的日益加剧,在校大学生承受了比以往更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同时,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大学生。多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惯不良、宿舍卫生较差、体育锻炼不足等,易导致亚健康的发生[2]。

2.2亚健康认知不全

亚健康虽然不是疾病,但机体长久处在亚健康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在校大学生是亚健康好发人群。但却没有引起大多数学生足够的重视,对亚健康知识没有足够的了解,学校对“亚健康”宣传的不到位和学生对亚健康没有足够的认识是学生不知预防亚健康的主要原因。

2.3缺乏体育锻炼,社会适应、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差

学生对公共体育课不赶兴趣,同时也不出早操,一周锻炼的时间少于4个小时,体育锻炼的缺乏,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身体机能下降和抵抗能力的下降。

2.4心理失衡

学校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引起心理失衡,大多数学生是由家里资助上学,一旦毕业,就意味着找工作,自立等烦恼的问题。学校生活稳定而安逸,毕业生在临毕业时充满豪情,经过几次招聘,面试后却发现现实的残酷,心理的落差引发学生心理失衡。

2.5角色转变

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由老师严管,父母严督,高强度长时间的学习环境进入一个的环境。学习方式的改变、角色的转变、环境的改变、学习任务的转变,交友圈的扩大的种种不适及人际沟通与人际交往的问题引起亚健康。很多学生都来自农村,进入到大学,城市的繁华和自身吃、穿、用的对比引起自尊与自卑,引起心理异常。

2.6自我意识强烈,缺乏协作精神

独生子女大学生个性鲜明、强烈,许多人养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为人处世方式,不能够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缺乏与他人相处、沟通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绵阳师范学院的学生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中女性高于男性,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非体育专业高于体育专业,一、四年纪高于二、三年纪。出现这一状况的大学生普遍对亚健康的认知不全,其心理生理上的失衡,身体缺乏锻炼,生活无规律,社会适应能力及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不强。在校大学生是亚健康好发人群,但却没有引起大多数学生足够的重视。亚健康虽不是疾病,但人体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适当调整,则身体可以恢复,反之,则患病。

学校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多次数的讲解、宣传亚健康的知识,使学生充分了解亚健康的起因、症状、外部表现以及后果。对于患上亚健康的学生要积极的治疗,做到预防为主,治疗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减轻精神紧张。加强自我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消除精神疲劳,益脑健脑,促进思维。运动能改善不良情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广泛的兴趣爱好,会使人受益无穷,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而且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善待失败,把失败看成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善待压力,把压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会适度减压,以保证健康、良好的心境。开展独生子女心理研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训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品质,以增强环境适应能力及抗挫折能力。通过课堂理论知识讲座激发学生内在的强烈锻炼动机,而且能对自身健康状况、锻炼效果作出评价,合理调节体育锻炼的项目、运动时间及负荷,达到享受体育、健身健美的目的。要使高校体育的价值超越学生时代,具有终生受益的意义[3]。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一些富有时代感、实用性强、竞争更为激烈、趣味性和娱乐性更浓厚的体育锻炼方法,以提高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自觉性与积极性。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关心和爱护学生,努力为他们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心理测试与调查。开展毕业生心里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性氛围。(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户蕴情.影响高校女生体育教学的因素及对策[J] .高校研究,2005,(26)

[2]陈叶坪,麻晓鸽.某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55.

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篇6

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的全民健身也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2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入的心理健康。对这一假设进行的检验首先来自于临床心理学,一些心因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在通过健身活动辅以治疗后,不仅生理疾病减轻,心理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对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己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

2.1体育锻炼能延缓机体衰老

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相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起到延缓机体衰老的作用。此外,体育锻炼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提高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能降低焦虑水平,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2.2体育锻炼能提高自我感知和自信心

体育锻炼在个体的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活动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体育锻炼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感知。同时,个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锻炼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健身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笔者通过对江西省随机抽取的200名中学生调查研究表明,体育锻炼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中学生有更高的自信,这说明体育锻炼对树立自信心有影响。

2.3体育锻炼能增加社会交往

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体育锻炼就成为一个增进人与人交往的最佳手段。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是人们团队作战,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减轻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缓解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体育锻炼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增强和改善人际关系。

2.4体育锻炼有利于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锻炼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适当的强度的活动量,就有利于消除疲劳。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有利于消除疲劳。因此,体育锻炼活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2.5体育锻炼能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锻炼能带来集体的温暖和在比赛中获胜的情绪体验,并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协作精神,这些效益是其他的许多学习活动所不能达到的。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抑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而取得缓和,从而缓解和消除心理上的疲劳和抑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

3心理健康有利于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有利于体育锻炼早己引起人们的注意。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赫伯特博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患有神经过敏性紧张,失眠中的30位老年人,分为三组:甲组服用400毫克氨基甲酸酯镇静药。乙组不服药,但愉快地参加一些喜欢的体育锻炼。丙组不服药,但被迫参加一些不喜欢的体育锻炼。结果表明乙组的效果最好,轻松的体育锻炼,胜于服用药物。而丙组的效果最差,不如吃镇静药的效果好。这说明:体育锻炼中心理因素对健身效果和医疗效果都会产生明显影响。特别是在竞技比赛中,心理因素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心理健康的运动员反应敏捷,注意力集中,表象清晰,动作迅速准确,有利于竞技能力的高水平发挥;反之,则不利于竞技水平的发挥。因此,在全民体育锻炼活动中,人们如何在体育锻炼中保持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

3.1要有明确的锻炼目的和强烈的健身欲望

在体育锻炼前要有一种积极参与的锻炼情绪,要有积极参加锻炼活动的自觉性和热情,避免那种“身随而心违的被动状态”。

3.2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将思想集中在如何调整呼吸、如何协调身体各部分的关节和肌肉、如何掌握正确动作方法等方面上来。

3.3要尽力使体育锻炼轻松有趣

可以在体育锻炼前听听音乐,也可找自己亲人和知心朋友一齐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相互鼓励,共同创造欢乐的气氛。

3.4要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锻炼项目

特别是注意多参加一些户外野游、爬山、划船、滑冰、跳舞等体育活动,尽量使体育锻炼与娱乐相结合。

3.5要掌握心理调节方法

不断地调节心理。心理调节并不神秘,人人都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心境和意志。比如我们要跑步前,在屋里镜子前照一照,整理一下头发、衣领。看看自己的面容或者伸伸胳膊,摸模隆起的肌肉块。当看到自己脸色很好,肌肉强健时,马上精神振奋起来。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如果在镜子里看到自己面色苍白,眼睛有黑圈,精神不振时,这时就心里想:“一到户外,就会有良好的感觉。我不是那种精神不振,易受情绪制服的人”。于是挺起胸、毅然出门跑步去了。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超级秘书网

4小结

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篇7

[关键词]:青少年 体育锻炼意识 路径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健身计划纲要》、《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其目的是以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根据最近几年年全国青少年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逐年下滑,体育能力下降,自主锻炼意识薄弱。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进入社会后的体育观念和体育参与度,将对今后几十年的体质状况产生潜在的影响,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对青少年未来的发展产生显著的终身效益。有鉴于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对提升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的路径进行研究,促进其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国梦的实现做出积极的贡献。

1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的价值

体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是人们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体育锻炼意识是个体对体育锻炼活动的普遍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体育锻炼意识反映出不同个体或群体的体育锻炼行为差异,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积极的体育锻炼意识能产生良好的体育行为,良好的体育锻炼行槎云渖硇慕】导案鋈巳面发展影响尤为重要。虽然大多数青少年接受了长期的、并且系统的学校体育教育,但不能将所学的体育知识、锻炼方法和运动技灵活运用,其体育锻炼意识仍处于很盲目的阶段,导致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很难形成积极健康的体育锻炼态度、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意识是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前提,能够引导青少年科学地参与体育锻炼,逐步培养其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2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的影响因素

2.1自身健康认知能力

健康认知能力就是对自身健康状况认知的能动反映,是人体通过各种智力活动方式认识自身健康水平、自我保健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产生健康促进效应为目的综合认知活动,通常表现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健康认知能力是青少年整体认知能力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了他们自身健康相关的智力活动倾向与能力,以及这种倾向与能力的发展过程。健康认知能力对青少年的健康状况的自我诊断、健康观的培养及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

2.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体育开展的好坏直接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体育锻炼意识同样受到区域经济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正日益深入到人们的体育价值观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能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育锻炼,这种状况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子女的体育锻炼意识。不同区域之间所体现出的体育锻炼意识也不尽相同,特别是东南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

2.3体育锻炼氛围

体育锻炼氛围氛围是指周围的体育锻炼的气氛和情调,指在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景象。在青少年这样一个群体中,每个个体的行为就会形成群体活动氛围,形成一种以体育活动为载体的特殊氛围。良好的体育氛围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动机的一个重要外部环境因素,将对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产生直接的影响。

3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的路径

3.1狠抓学校体育质量,贯彻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把阳光体育运动推到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上,保证85%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模式,可以形成政府、民间、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同时政府应该鼓励民间资金和外资进入进入学校场地设施建设,如充分利用体育、企业赞助和捐赠、冠名权和广告、校企合作等形式筹集资金来改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条件。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调整体育教学内容,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积极开发趣味性强、易操控的、易普及的、有延续性的、便捷的、有利于青少年长期坚持锻炼的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活动内容。

3.2发挥父母的模范作用,带动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原点,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在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在我国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家庭成员的职业特点、文化程度、教育方式、体育消费观念和体育锻炼习惯等对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培养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着特殊的作用。父母参与体育锻炼不仅仅是满足自身的体育需求,更重要的是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为子女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创造条件。因此,重视对家庭成员体质健康观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其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就是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养成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3.3发挥国家的调控职能,提高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水平

国家应该积极主动的承担责任,运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把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充分发挥国家的职能调控能力,尽可能缩小各区域体育锻炼条件的差距,达到相对平衡的体育锻炼环境和氛围。在公共体育场馆建设上,尽可能向乡镇及农村地区倾斜,逐步普及到乡镇和农村,满足乡镇和农村青少年体育锻炼场地需求。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借助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传播媒介的力量,大力宣传推广体育知识,使广大青少年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进而切实提升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

参考文献:

[1]赵艳明.陕西省高校女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价值工程,2011,(25):231 -232.

[2]李先雄.我国不同年龄群体的体育锻炼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5):46-49.

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篇8

摘 要 本文对西北师范大学100名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和体质健康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分析其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以寻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改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培养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体育行为习惯,同时也为西北师范大学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质健康 行为习惯 体育行为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健康问题已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影响着自身的健康状况。有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出日益下降的趋势,面对这种形势,分析其原因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西北师范大学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特别是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进行了调查分析,探索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与体质健康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寻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与键康意识,改变学生不良习惯,能真正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点自己的见解,同时也为西北师范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西北师范大学在校一、二、三年级非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共100人。查阅大量有关大学生行为习惯,体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资料,全面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现状。对大学生的健康知识,体育行为习惯,有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9份,回收率99%,其中有效问卷93份,样本有效率为93.9%。对调查有效问卷以及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大学生体质测量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中影响体质健康的因素

1.体育学习兴趣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所谓体育兴趣,是指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的身体能力,促进健康,发展身心素质[1]。台阶试验用于检测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它以一定的频率,在一定的时间内连续上,下一定高度的平台来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心肌的需氧量增加,再通过检测踏台阶运动后恢复期间的脉搏变化,来测定人体心血管的功能,台阶试验指数越高,说明心功能状况越好。西北师范大学不同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台阶指数(X±SD)调查显示,男生中,喜欢程度一般的占50%,台阶指数均值53.07±0.58;喜欢程度为非常喜欢的占50%,台阶指数均值559.8±0.75*。女生中,喜欢程度一般的占61.5%,台阶指数均值58.28±0.56;喜欢程度为非常喜欢的占38.5%,台阶指数均值59.73±0.67*(注:*表示P

2.体育习惯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体育习惯是特定的情境刺激(场地、器材、时间、指导者等)和个体体育参与活动之间经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定联系。一旦此种联系巩固,在情境线索出现时就会自发地表现出来。因此,习惯的形成是把信念变成习惯,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是体育锻炼的需要与行为的直接联系,是不需要外在监督和个人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活动倾向。所以,体育习惯是个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因素之一[2],对体质健康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体育锻炼次数对大学生肺活量的影响

肺活量是用以反映人体呼吸的最大通气能力,它的大小反映肺的容积和肺的扩张能力,是评价人体呼吸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肺活量作为评价肺机能的指标,与身高,体重等体格发育指标有明显的相关性。用肺活量/体重指数则能更好地反映个体或群体肺功能的变化,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个体的有氧耐力水平。本文就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次数与肺活量状况作了比较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体育锻炼次数2-3次的学生占39%,肺活量/体重指数为51.43±0.28,体育锻炼次数3-4次的学生占24.1%,肺活量/体重指数为59±0.62**;女生体育锻炼次数2-3次的学生占41%,肺活量/体重指数为44.3±0.68,体育锻炼次数3-4次的学生占25.6%,肺活量/体重指数为59±0.56**(注:*表示P

(2)体育锻炼时间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一般根据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每次适宜的锻炼时间,国际标准为每次锻炼时间是30min,我国也是30min,而根据我国状况推导认为每次锻炼时间下限为20min最适宜。要取得一定锻炼效益每次锻炼时间至少在20-30min。在体育锻炼增强心脏功能研究方面也有研究报道:要达到增强心脏功能的目的,每次锻炼时间应不少于20min,且在20-60min耐力项目比较适宜,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刺激较充分,易提高心肺耐力水平,且不易引起关节损伤。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精力旺盛的时期,要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则最好需要每次1小时的锻炼时间[3]。立定跳远是测量人体下肢肌群爆发力和弹跳力。本文就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与立定跳远成绩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男生体育锻炼时间为10-30min的占46.3%,立定跳远(m)数据为2.13±0.17,体育锻炼时间为30-60min的占27.8%,立定跳远(m)数据为2.2±0.18**;女生体育锻炼时间为10-30min的占48.7%,立定跳远(m)数据为1.46±0.15,体育锻炼时间为30-60min的占20.5%,立定跳远(m)数据为1.91±0.16**(注:*表示P

3.大学生日常有害健康的不良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体健康,有利于人们对体育的参与;不良的行为习惯降低健康水平,抑制人们对体育的参与[4]。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都有开夜车、睡懒觉、不吃早饭、吸烟、喝酒等现象,而且在男生中比较普遍,同时部分男生还有现象。其中男生中有79.6%和20.4%的学生,女生有92.3%和20.5%的学生都有明显的睡懒觉不吃早饭的习惯。无规律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无规律的饮食是造成消化系统疾病的根源,无规律的起居(睡眠)也是造成头痛,头晕,失眠疾病的原因之一。俗话说“早起早睡身体好;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等健康的生活规律是我们应大力提倡的。

(二)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因素统计显示:缺少场地占21%,缺少器材占22%,没有时间占18%,无人指导占12%,没有欲望占8%,没有伙伴占11%,经济不足占8%。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的认识比较深刻,来自思想认识方面的内因已不是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而运动场所不足、学习负担重没有时间、经济条件的制约等外部因素则成为主要因素。

1.体育场地器材不够

数据显示“认为自己所在学校体育场地不足的学生达到55人”占59.1%,“认为缺少器材的有54人”占58.1%,很多同学因为场地器材的原因不得不割爱自己擅长或喜爱的运动项目,当前各高校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学校的体育环境越来越拥挤,人均场地器材迅速下降,学校的体育环境越来越拥挤,体育场地显得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学生最基本的体育需求,更加阻碍了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和体质健康。

2.没有时间

与以往不同,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应付各类各级的考试、考研、就业等问题,学习占用的时间并不比高中少,又由于大学体育课只在一、二年级开设,大三、大四的学生更是以实验室、图书馆、校外家教代替了体育场。所以疲于种种压力,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的同学有44人,占47.3%。

3.无人指导

认为自己想进行体育锻炼但缺乏老师或同伴的必要指导的学生有29人,占31.2%,导致这种人数现象的原因除了与大学体育课和大学的体育文化环境有关外,再进一步分析,还与学校的管理和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如体育教师虽然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组织指导体育活动,但这些高校给体育教师的报酬明显偏低,使多数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挫,影响了开展组织体育活动的热情。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与其自身的体质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2.从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的调查与体质状况的比较结果看,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状况欠佳;3.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平时爱睡懒觉,不吃早饭的不良生活习惯。无规律的饮食起居造成很多的疾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很到的威胁;4.制约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缺少场地器材、没有时间、无人指导四个方面。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建议

1.加强体育对学生个人生活、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教育,鼓励更多的学生,特别是女生参加日常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体育教育应不断体育俱乐部形式,深化内外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同时应加强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健身宣传力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给予科学指导,提高大学生健身意识,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

3.大学体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应根据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实际,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应为学生创设渐进式健康教育的平台,有效地促进广大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比如,制定不同类型,不同侧重的“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处方、生活行为处方、心理健康处方等,大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训练处方。

4.高校领导要切实重视大学生体育教育和校园环境的建设,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学校及其周围逐步形成自然生态环境,使学生享受绿色校园和绿色体育,使广大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愉快地进行锻炼,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享受。

5.有关部门要加强学校体育硬环境建设,为大学生体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场地设施保障。在高校连续扩大招生的形势下,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应制定出强有力的措施,严格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改善体育场地的环境,保证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适时地向学生开放现代化的体育场馆、高标准的运动场地。

6.加大媒体对体育的宣传力度,强化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念的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同时大学生也应当从更好成才和服务于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的意义,自觉强化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努力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6):38-39.

[2] 殷雷亮,孙燕玲.广州市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1):31-32.

上一篇:预防医学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下一篇: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