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13 17:35:07

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篇1

【关键词】健康教育;内科疾病;满意度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健康人群保持健康,促进患者恢复健康。随着现代服务理念的转变,护理工作不仅局限于患者的疾病,更需要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解除患者的心理恐慌,提高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健康教育可以有效达到上述目的[1];与此同时,健康教育还可以增进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本院为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内科疾病护理中的价值和意义,开展了此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消化道疾病患者13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69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9例(55.71%),女性31例(44.29%),年龄21-70岁,平均(51.4±5.5)岁;对照组男性38例(55.07%),女性31例(44.93%),年龄20-70岁,平均(50.2±5.5)岁。组间一般资料如发病时间,患者年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

1.2护理方法

1.2.1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1.2.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同时自患者入院即进行健康教育,如因消化内科疾病的折磨而对疾病产生恐惧感的,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所患疾病的病因,病情发展,临床症状体征,并发症等相关内容进行讲解,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夸大疾病程度的想法;有不良嗜好的患者,对患者进行劝导,并讲解此嗜好的危险性;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制定相关饮食方案,建议患者合理饮食,例如糖尿病患者应戒烟戒酒,低糖饮食,控制饮食量等;某些患者住院期间适合运动的,建议患者进行户外活动,如消化道疾病快康复出院的患者可建议进行适当户外活动,但某些不宜活动如急性胰腺炎及消化道大出血等患者应该对其讲解原因并建议卧床休息。出院时要针对患者康复状况适当给药,并建议其进行治疗后的康复训练,对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

1.3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临床护理服务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种评价。

1.4统计学方法选用PME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1。

3讨论

健康教育是对患者宣传保健知识,通过自我护理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健康护理是指贯穿于全面身心健康护理的护理方式,临床实施往往不尽人意。在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中体会到生活方式,态度,信念支持系统是影响患者行为改变的重要内容,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改变患者不良嗜好和对疾病的态度,使患者能按时用药,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有效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情绪,配合治疗,自觉锻炼身体,采取合理饮食。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护士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系统化的护理,有效促进了护患的关系,并对相关疾病与护理知识进一步认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健康的恢复。随着现代护理理念的发展,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护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院为研究健康教育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开展了此次研究[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自入院起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我院护理满意度为92.86%,而对照组仅为79.71%,而且观察组医患关系要比对照组好,患者对疾病的态度更加乐观,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更加配合治疗[5]。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内科患者的健康恢复,对内科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有利于增进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沟通与理解,使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协调医患关系,而且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燕,张毅,苗志敏,等.健康体检后续服务管理体系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2009,7(11):326-328.

[2]庄会云,高云波.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12(10):475-476.

[3]都艳敏,王雪萍.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9(18):219-220.

[4]王韦.病房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探讨[J].山西护理杂志,2008,16(6):187-188.

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篇2

[关键词] 健康宣教; 健康体检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7-132-02

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了,改变了有病才去医院的旧观念,如今主动去医院体检的个人、团体逐渐增多,健康体检也成为医院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本文对我院2008年242名领导干部进行健康体检,对各项检查报告进行综合分析。主要疾病谱有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胃肠道疾病、骨质增生等慢性非传染病,为本次体检排前几位的疾病。因此为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做好健康宣教,传播卫生知识,对提高群众预防疾病的能力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8年来我院参加体检的242名领导干部,其中男214例,占88.9%;女性28例,占11.5%;年龄45~60岁。

1.2 方法

1.2.1 检查前 要求每一位体检人员在检查前3d忌食油腻食物、禁止饮酒、慎防感冒,不能劳累,检查当日晨空腹,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1.2.2 常规体格检查 身高、体重、血压、视力、头颈、口腔、耳鼻喉、内外科系统检查、妇科检查。

1.2.3 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便常规、血糖、血脂分析、血液黏稠度、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乙肝六项、肿瘤标记物。

1.2.4 医技科室检查 数字X线胸片、心电图、颈颅部血管检查、腹部B超、心脏B超、泌尿系B超、胃肠镜检查。

1.2.5 体检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

2 结果

本次体检的242名受检者都不同程度地查出患有某些系统脏器疾病或异常疾病,多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检出率为100%。

(1)心脑血管系统疾病121例,占体检人数的50%。其中高血压41例,占16.9%;心电图异常25例,占10.3%;脑血管异常55例,占22.7%。

(2)消化系统疾病158例,占体检人数的65.2%。其中浅表性胃炎32例,占13.2%;中、重度萎缩性胃炎12例,占4.9%;肠息肉8例,占3.3%;十二指肠溃疡9例,占3.7%;慢性胆囊炎22例,占9%;胆结石18例,占7.4%;脂肪肝57例,占23.5%。

(3)代谢性疾病76例,占体检人数的31.4%。其中糖尿病及血糖偏高15例,占6.1%;血尿酸偏高24例,占9.9%。(4)泌尿系统疾病39例,占体检人数的16.1%。其中尿路感染9例,占3.7%;前列腺增生23例,占9.5%;肾结石3例,占1.2%;肾囊肿4例,占1.6%。

(5)呼吸系统疾病6例,占体检人数的2.4%。

(6)乙肝表面抗原阳性7例,占体检人数的2.8%。

3 讨论

本次体检结果显示,领导干部的健康状况不佳,患病率较高,慢性非传染病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疾病。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按系统分布情况看:消化系统异常者158例,占总人数的65.2%,居第一位,其中主要疾病是脂肪肝、胃肠道疾病、胆囊炎,说明领导干部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不规律。其次是心脑血管异常者121例,占总人数的50%,居第二位,其中主要疾病是高血压、脑血管异常、心电图异常。居第三位的是代谢性疾病76例,占31.4%,其中主要疾病是血糖高、血尿酸高。这次体检的领导干部年龄在40~60岁,平时劳动较少,社会活动多,应酬频繁,摄入高油脂、高糖食物多,吸烟、饮酒,导致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血尿酸高、动脉硬化,是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痛风的危险因素。居第四位的是泌尿系统疾病39例,占16.1%,其中主要疾病是前列腺增生,与年龄有关。居第五位的呼吸系统疾病6例,占2.4%。看来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最少,不是危害领导干部健康的主要疾病。

综上所述,排在前几位的疾病成为影响领导干部健康的主要疾病,对疾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领导干部在领导岗位责任重、压力大,容易导致机体代谢功能紊乱。对自身健康不够重视,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工作时间长,大脑皮层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生活规律差,饮食结构不合理,吸烟饮酒频率高,缺乏一定的运动和锻炼。进行健康教育:对领导干部的健康状况应给予高度重视,为领导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让每个人对自已的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危害健康的因素和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传染病的预防。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坚持体育锻炼,提高人体环境适应能力,保证充足的睡眠。积极的生活饮食干预,不吸烟、不喝酒,发现疾病早治疗,达到健康目的。

[参考文献]

[1] 范建华. 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思考[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11):667-669.

[2] 包家明,霍杰. 护理健康问答[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

[3] 黄津芳,刘玉莹. 护理健康教育学[M]. 北京:科学与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86-95.

[4] 郑修霞.护理教育学概论[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43- 58.

[5] 沈吉梅,陈泳. 运用生命网开展冠心病健康教育[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7:58.

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篇3

健康教育是一级预防的首要任务,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有重要作用。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对策是针对疾病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心理、社会因素等提出综合性预防措施并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及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危害,这是疾病预防的主要任务。其采取的措施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以及自我保健能力来培养和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并纠正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并增进心理健康,适时的预防疾病,进行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和中老年保健等。开展健康教育使全民了解疾病的防治方法,健康教育使全民掌握了疾病的发病危险因素,针对发病的危险因素采取一些治疗预防措施,消除或者减少了危险因素可防止疾病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很多疾病不但会带来痛苦而且通过治疗也不能痊愈或者反复接触危险因素进而反复发病,治疗在疾病痊愈效果中很局限。因此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投入少效益高,尤其是当今医疗费用的日益增长,利用健康教育的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对人们进行健康教育是许多疾病预防中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程度随着科学预防方法的实施而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如鼠疫和霍乱发病率的下降、天花的消灭、危害儿童健康的麻疹和脊髓灰质炎等均得到有效控制。一些新发现的烈性传染病所造成的后果比预防医学建立以前要轻的多,例如艾滋病、疯牛病和目前的变异冠状病毒所致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都得到有效控制。这些都是人们科学预防疾病知识和方法的普及作用。通过健康促进使全民采取健康行为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健康促进指包括健康教育在内的促进人们行为改革以及社会环境改革的组织、法律、资源支持等各项策略和活动。健康促进强调参与意识和自我卫生保健,促进人们自觉的主动的追求健康并增加健康投资,来提高生活质量;还强调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善预防性卫生服务促进人群健康;还强调政府立法行政干预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和共同努力等,在全民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创建健康环境,从根本上来改善和保护个人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等。

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对非患病人群的健康教育

非患病人群并不代表健康,许多人则表现为亚健康状态,即临床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或部分指标有轻度异常但未达到相关的疾病诊断标准,自觉身心状态差。对非患病人群的健康教育主要是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情况不同采用的具体方式各异,许多人自我感觉身体状况良好但可能多年未进行系统的体检。要让其明白没有不良感觉并不表示没病,如果有明显的不良生活习惯即使体检无异常得病的概率也很大,所以要根据自身实际进行相关的生活习惯调整。此外要从年龄、性别、职业、病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其提出个体性健康调整计划;关注不同人群的发病特点,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随着近年来各种慢性病和癌症发病率明显增高等,对于具有相关疾病患病趋势的人群要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并促使其尽快调整生活习惯,尽可能减少相关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等;强调身心的和谐统一,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进展都与情绪关系密切,就心理状态来讲单纯的心理异常也可以发展成为心理疾病,而心理状态的调整主要在于其自身。对其阐明情绪和疾病的联系指导其改善情绪的可能性方法,并在必要时提供心理支持等。

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对患病人群的健康教育

可治愈或维持稳定的急性或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不仅要强调治疗期间的生活和药物调理还要对疾病的诱发因素、表现、进展、治疗等方面进行说明介绍,使患者在痊愈后能加以注意减少同类疾病的再次发生。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的调理,能逐步逆转或者稳定病情或者至少达到疾病进展放缓的目的。对手术后和癌症患者,有些手术明显改变了患者术前的生活方式,如截肢、乳腺切除、尿路重置等,患者术后不仅面临实际的生活困难还要承受来自自身和外界的压力,其生活质量会明显降低。健康教育主要是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较为客观和理智地看待自己的现状面对当前的实际,通过手术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效果,特别是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同时指导患者转变观念并且就自己能力所及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而努力。大多数癌症可以通过手术和后续化、放疗等方法消除病灶,癌症患者的生存期除了与本身病情有关外还要与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有直接关系。许多患者终日担忧害怕并且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要对癌症患者加强心理支持,指导患者定期来院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变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传染病的流行可以分为低致死性和高致死性,如流行性感冒、红眼病、婴幼儿腹泻等一般不会致死。但由于流感的发病频繁相对较高流行范围相对较广和传染人群相对较大,所以其死亡的绝对人数也是很高的。又如霍乱、病毒性脑膜炎和狂犬病等属于高致死性,一旦发病其死亡率非常高。根据其生化特性可以分为传统病菌和新型病菌。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环境的日益恶化,许多新型病菌,如非典病毒的出现和蔓延曾经让人们感到恐惧。对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要继续强化和完善传统教育,指导人们完善相关的疫苗注射和生活预防,并针对现代城市人口流动性大的特点要加强人们在高密度人口区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如何自我观察病情如何避免被传染以及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心理调整等。

结语

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篇4

(中南海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摘要】 根据心身疾病的发生环节即应激源、认知评价、情绪调节和病理生理反应和发病原因采用三级预防。具体措施是:个体预防、社会防御、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等方法以有效预防心身疾病[1]。【关键词】心身疾病;预防【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68-01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患(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s),是指因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具有心理生理上的障碍,因此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6];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是一组与心理和行为因素关系密切的躯体疾病。它们具有器质性病变的表现(如冠状动脉硬化)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如偏头痛) [4]。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与预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身疾病近年来患病率迅速增加,调查表明,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心身疾病占1/3以上。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早就提出:"健康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均臻完善的状态。"因此,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0]。

1.发病原因

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巴甫洛夫、坎农等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肯定了心理活动或情绪因素与疾病的关系[2]。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和社会、心理、生物三个方面有关,但就具体的疾病而言,有的以生物因素为主,如感染、中毒等;有的则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当人体受到外界刺激后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特别是通过大脑、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变化,造成心血管、胃肠、内分泌、肌肉等组织器官功能的改变,引起恐惧、焦虑、紧张、担心、激怒、悲观、失意等各种情绪反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呼吸加快、消化停滞等生理反应。人体在长期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下,会使皮质下中枢,主要是下丘脑的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同时免疫功能降低,产生抗体减少,使得病毒、细菌趁虚而入,最终引起身心疾病的发生[11]。2.临床表现:常见典型的心身疾病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偏头痛、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支气管哮喘等,另外溃疡性结肠炎、神经性皮炎、甲状腺功能亢进遗尿、阳痿、糖尿病、肥胖症、神经性心绞痛等都属于心神疾病范畴。在这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心理因素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8]。 3.预防 心身疾病的预防包括心身疾病的发现、治疗和处理,也包括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以及如何增进每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人们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3.1三级预防:认知评价是第一道心理防线,受人格特征,应付策略、社会支持、生活经历等因素影响。情绪调节是第二道心理防线,生理屏障是第三道防线,因此可采用三级预防[1]:(1)第一级预防是防止社会-心理因素长期反复刺激并导致心理失衡的措施,关键在于培养比较完整的健康心理素质。 (2)第二级预防是防止社会-心理因素导致心理失衡阶段发展成为功能失调阶段的重要措施。因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第二级预防核心。 。 (3) 第三级预防是针对患者在经历心理失衡、功能失调进入躯体疾病阶段情况下,防止病情恶化的重要措施。这个阶段不仅依靠有效的药物,还应充分估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作用。3.2 三级预防的具体措施:采用个体预防、社会防御、心里干预、药物治疗等方法。(1)个体预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心理健康教育要动员全社会参加,而且在儿童时期就要予以重视;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矫正不良行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生活没有规律等,会使心身疾病的发病明显增多,因此需要采取心理、社会干预措施,转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识别高危人群,及时处置危机因素。如本人是A型性格之人,或双亲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者,应作为高血压、冠心病的重点预防对象。

(2)社会防御 完善社会支持体制,增强应对能力。社会支持系统完善,患者的应对能力增强,会使心身疾病患病率明显降低。 (3)心理咨询 开展心理卫生服务,加强危机干预。在社区和各医疗单位要重视开展心理咨询业务(包括热线电话咨询)。经验与实践证明,此项措施能有效地缓和心理、社会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应对能力,减轻痛苦,克服危机,对心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4)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目标 对心身疾病实施心理治疗主要围绕以下三种目标: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个体生理素质存在对某种疾病的易罹患性。尽管精神刺激是多种多样的,但反应则根据个体而定,有些人可能以心血管为主,而另一些人可能以胃肠反应为主。 消除心理学病因:例如对冠心病病人,在其病情基本稳定后指导其对A型行为和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行为矫正,帮助其改变认知模式,改变生活环境以减少心理刺激,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心理病因学因素,逆转心身疾病的心理病理过程,使之向健康方面发展。这属于治本,但不容易。消除生物学症状:这主要是通过心理学技术直接改变病人的生物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疾病的康复。例如采用长期松弛训练或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人,能改善循环系统功能,降低血压。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目的在于从某种程度上控制或改善某种行为症状,如减轻冲动.多动.破坏,以便为教育训练提供条件。我们在对心身疾病的治疗中,首先仍需要重视药物治疗,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减轻病人症状,缓解和控制病情,以促进疾病转归,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也是控制疾病极其关键的一环。但是,某些心身疾病在依赖于药物的作用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心理调整与治疗环节,平时要注意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戒怒慎思,心情愉快,并重视减肥和运动健身等,通过身心兼治提高疗效,促进病情好转,减少复发和反复的机会。此外,精神药物如抗焦虑、抗忧郁药物的及时应用,对防治心身疾病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 4.小结 心身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面对这一特殊病症,世界各国都在长期关注和研究这个特殊病症,并在诊断、病因、医疗、康复、教育、心理等领域进行了不断探索。研究表明早期干预防范对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采用个体预防、社会防御、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确实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参考文献[1]苗丹民 石茹 心身疾病防御机制、预防与康复《现代康复》1999年第3卷第10期[2]许丽遐 心身疾病的心理学病因及其预防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0年05期[3]康民

谨防心身疾病 《心里与健康》 2002年第09期[4]杨放如 心身疾病的病因、分类、诊断及其综合防治 《中国医刊》2005年第07期[5]沈晓林 懂艳 浅谈社会、心里因素与心身疾病 《临床医学》2005年第11期[6]姜良铎 付义 心身疾病与心身状态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年第10期[7]彭宗义 心身疾病100例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第11期[8]彭碧芳 吴建兰 临床常见心身疾病的调护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年 第2期[9]侯永梅 心理社会因素对心身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03期[10]燕殿学 刘浅荣 李红娅 综合医院门诊心身疾病调查分析 《中国健康医学杂志》2000年02期[11]邢芳 浅谈护理科普在预防心身疾病中的作用 《黑龙江医学》2004年第10期

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篇5

.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初步形成,领导协调机制正在各地逐步建立,管理规范和制度陆续出台,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发展,能力水平得到提高,服务规模和内容逐步扩大与完善。但是,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中还存在预防和识别处理精神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的力度不够、总体服务资源不足且管理分散、地区差异明显、防治机构和人员队伍缺乏、尚未建立有效的机构间工作衔接机制、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和康复薄弱等问题。为顺利推进《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2年》的实施,协调部门间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特制定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

一、完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4〕71号的精神,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与“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相适应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二基本原则。----以预防为主,部门分工负责,依托现有力量,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人员队伍。----开展防治结合,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实行区域卫生规划,整合调整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并逐步实现功能分化,通过改扩建和新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实施重点干预,完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衔接机制,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加强领导协调和指导,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三工作体系建设目标。----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的比例,到2012年达到50%,2015年达到80%。----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县市、区,到2012年达到70%,2015年达到85%。四工作指标与目标。----在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中,居民能够方便获得心理健康指导的比例,到2012年城市达到80%、农村达到60%;2015年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80%。----在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县市、区中,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康复服务的比例,到2012年达到60%,2015年达到80%。----提高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2009年部分地区调查为30%-40%,到2012年达到50%,2015年达到80%。二、推进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建设五坚持预防为主,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能力。各部门分工负责,依靠现有的工作队伍和工作网络,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工作制度建设,提高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能力。完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监督管理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和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加大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力度,维护群众心理健康。六坚持防治结合,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按照区域卫生规划,整合调整现有资源并逐步实现功能分化,健全完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建立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承担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信息收集等培训与指导工作以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管理工作。以区域卫生规划为基础,精神卫生资源的配置应该首先满足重性精神疾病的急性治疗需要,东部地区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轻型精神疾病基本医疗服务的资源,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剩余的资源引导向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慢性治疗的方向转变,逐步实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间的功能分化。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急性住院治疗服务的资源,原则上应设置在地市级及以上的机构或承担地市级服务功能的机构中,县级机构主要承担门诊、应急状况处置和慢性治疗等功能。精神专科机构的建设原则上以改建和扩建为主,新增机构主要设在综合医院精神科。鼓励通过改建将城市适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调整转制为精神专科机构。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对精神卫生服务资源逐步实现地区资源的统一规划和服务质量的归口监督管理,开展精神卫生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七坚持发展全面的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健全完善社区康复机构。在基层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利用社区内资源,做好精神疾病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在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指导下,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各类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生活照料、功能训练、技能培训等康复服务。八坚持重点干预,完善机构间工作衔接机制,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建设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设立重性精神疾病登记和报告制度,建立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工作衔接机制,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随访、病情监测等社区管理工作。九坚持做好特殊人群中精神疾病患者救助工作,维护社会安定。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充分依靠政府医疗救助体系和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依照有关规定做好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人或者法定扶养人不具有扶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精神疾病患者和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复员、退伍军人的救助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农村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医疗救助政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疾病患者监控管理政策,依法做好城乡贫困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和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收治管理工作,依法做好患精神疾病的服刑人员、劳教人员的保所外就医和刑释解教人员中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工作。

三、完善发展精神卫生工作的政策措施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的精神卫生工作投入机制。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建立稳定的精神卫生工作投入机制,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精神卫生工作,鼓励单位、团体和个人资助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和支持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十一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和培养。卫生部门要会同人事等部门有计划地加强现有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的能力,积极开展非精神卫生专业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常见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积极开展相关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的能力培训。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本部门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人员培训,增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能力。教育部门要抓好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的学历教育工作,落实相关教育课程安排,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尽快适应精神卫生工作的需要。十二大力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在精神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地要制订政策措施,将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加强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社区预防、医疗康复和管理工作。十三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共同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发展。----卫生部门负责制定精神卫生工作的规划、规范、技术标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准入和管理;组织精神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技术指导;开展精神疾病调查和信息收集;指导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宣传部门负责协调宣传单位和新闻媒体,通过大众化的信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性、群众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倡导体质健康、心理健全的生活方式。----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精神卫生的相关内容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与可能,按照建设程序安排精神卫生发展所需的建设投资;制定精神卫生服务价格政策。----教育部门负责精神卫生人才培养有关工作;结合实施素质教育,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计划。----公安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控管理政策,依法做好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收治工作。----民政部门负责城市、农村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有关工作;依照有关规定做好城市“三无人员”中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工作;依法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工作,对救助期间突发精神疾病的受助对象,及时联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救治工作;负责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的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和救治工作;开展精神残疾者生活、职业技能康复工作。----司法行政部门与卫生部门共同制定和完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规范性文件;结合监狱、劳教场所的精神医疗卫生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加强在押服刑人员、劳教人员的精神卫生工作,与卫生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监狱、劳教场所精神卫生工作政策,将在押服刑人员、劳教人员的精神卫生工作纳入监狱、劳教所所在地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服刑人员、劳教人员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与康复工作。----财政部门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研究制定相关财政补助政策并安排有关经费,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研究促进精神残疾康复机构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人事部门会同卫生部门及有关部门,制定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劳动保障部门促进职工中精神疾病患者平等就业,防止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就业歧视,维护其合法的劳动权益,保证就业的精神疾病患者平等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待遇;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中精神疾病患者的就医管理,切实保障参保人员的合理医疗需求。----文化部门负责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发挥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体现人文关怀,以健康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人们健康地进行文化消费;配合卫生、教育等部门做好预防、干预、控制网络成瘾的有关工作,加强对网络文化产品的管理,对容易导致成瘾的网络文化产品采取内容审查、技术监管等必要的措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精神疾病治疗药品生产流通的监管。----政府法制机构协助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与精神卫生工作有关的法律草案、法规草案。----科学研究机构负责有关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基础研究工作,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各级工会组织针对不同类别职工、农民工的具体情况制定计划,开展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预防和疏导,缓解职工因工作、竞争、失业、家庭生活等带来的压力,切实维护患有精神疾病职工的合法权益。----各级共青团组织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青少年精神卫生状况调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有效服务,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各级妇联组织代表妇女参与国家精神卫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推动实施,开展面向妇女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提供相关的咨询和维权服务。----各级残联组织贯彻落实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协调推动“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疾病康复工作;开展精神残疾康复工作,推动精神疾病康复机构和社区康复设施建设,促进精神残疾者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依法维护精神残疾者权益,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贫困精神疾病患者救助工作;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公众精神健康意识。----各级老龄组织研究提出开展老年精神卫生工作的措施,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有效形式,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中老年人群及其家庭成员和看护者中开展老年心理问题预防和疏导工作,宣传普及老年性痴呆、抑郁等老年期精神疾病和常见心理问题的有关知识。

四、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领导十四建设和发展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是政府落实和谐社会建设、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卫生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要充分认识到精神卫生工作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各级政府要制定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实施计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切实加强领导,研究和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精神卫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部门协调工作制度,将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根据本地实际,统筹规划,加强督导检查,抓好落实。各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要结合各自职责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篇6

1健康与健康管理

对“健康”含义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健康的价值取向和为维护健康而采取的干预行为。近几年,健康管理在中国迅速兴起,各种健康管理机构都在积极实践,不断丰富充实其服务内涵。不过,国内绝大多数做实体的健康管理机构的前身大多数是健康体检中心,易名后虽然增加了服务内容,但基本还是沿袭以前的服务模式;而且多数做实体或平台的机构仍然停留于疾病管理模式。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对“健康”的概念没有全面深入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健康?WHO在1948年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好的状态。”这个定义体现了积极的和三维的健康观。强调的是作为健康承担主体、有生物和社会两重属性的整体意义上的人对不断变化环境的适应度。健康概念已由生物健康扩展到社会健康的领域。1989年WHO又将其修正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道德健康能保证和促进身心健康,是身心健康的升华,是人类健康长寿深层次的重要保障,也是健康的更高境界。“大德必得其寿”,道德健康者无私利他,具有一种价值感和崇高感。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整体健康及安康(wellness)运动[1]认为,健康是相互作用的动态多维度结构,由躯体维度、情绪维度、理智维度、社会维度、心灵维度、职业维度、环境维度等组成,其中心灵维度是安康的核心。心灵健康者明确其生命的基本目的,明白如何体验爱、欢乐、平和与成就,能帮助自己和他人实现潜能,并努力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平衡和满足。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什么样的人是真正健康的,而健康管理所要做的就是系统、整体的培育和塑造真正健康的人,而不仅仅是预防和控制疾病。

2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

常规的健康体检服务是以疾病的检测、判别、鉴定标准为核心技术,以发现健康问题、疾病预警和提出解决健康问题的建议为主要服务内容。采用的是医学模式指导的医学体检:为诊断搜集资料,而不是为健康管理评估收集资料[2]。

健康管理中的健康体检以人群的健康需求为基础,按照早发现、早干预的原则来选定体检项目,可根据不同的个体“量身定作”,最优化利用账户资金和医疗资源。其目的是为健康风险评估收集资料,明确指导后期的健康干预活动;尤其二次或再次的体检项目,更应具选择性和指导性,而不是做的越多越好。

3疾病管理与健康管理

多数健康管理机构以“预防和控制疾病”为重点和指导思想。如:健康体检以发现早期潜伏病灶为主要内容;健康危险因素理解为致病相关因子;IT业的健康评估软件主要围绕慢性病、生活方式疾病开发,预测未来患病或死亡的风险;个性化健康干预的目的是控制已有疾病、预防高风险疾病;动态追踪的是致病因子或相关疾病的控制效果;健康信息数据管理其实是疾病信息数据管理;保险公司的根本目的是降低发病、死亡率等等。这些都是以“疾病”为核心和着眼点。而且引发当前健康管理热的直接原因是世界及中国的慢性病威胁和医疗负担加重;健康管理是从上游解决民众“看病贵,看病难”的最有效办法,是有效缓解不断扩大的医疗、健康需求与有限的卫生资源之间矛盾的必然举措,这些都贯穿着“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指导思想。所以国内目前的健康管理多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疾病管理。当然疾病管理在健康管理中还是必需的,可视为健康管理演进的基础或序曲,但一定不要当作健康管理的全部。

健康管理以“人的健康需求”为本,以“促成生物和社会人的整体健康”为指导思想。作为统帅的精神健康必须首先予以关注,必须做相应的健康评估和咨询交流,并且在后期的健康教育、维护、干预中也要作为最首要和重要内容。心智迷失、心理失衡必然产生健康问题,而健康科学的思想理念会演绎健康的身心。在健康管理的流程中,在所有进行的对健康的全面动态监测、分析、评估;对促进健康的咨询和指导;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中,都应关注人的生活景况和生活质量,关注其幸福感和价值感。此外,作为传播和创造健康幸福生活的健康管理机构,包括参与其中的健康管理师,必须是“整体健康”的,具有帮助群体达到整体健康的智慧与能力,能满足不同个体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

4健康管理的三个层次

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由于所受教育、生活环境、生命历程的不同,大多数人在维护自身健康方面存在理念、知识、方法的缺失或不足。如果将健康管理机构与个体这两个系统进行耦合,互惠互益,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相关系统或整体自洽系统。在这个耦合过程中存在着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以健康管理机构起主导作用,作为良师益友对个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主动干预,通过健康咨询、督导、教育等方式促进其整体健康;第二个层次,随着个体在健康管理活动中的反复学习与实践,个体逐渐具备了独立分析、预防、应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的能力,在此耦合系统中担负起了主体作用,此时的个体对健康管理的本身有了自我实现和成就感,有足够的智慧与信心驾驭健康,这种状态既是个体整体健康的一种表现,又是健康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第三个层次,能对健康进行自我管理的个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已初步具备了健康管理师的素质,他一定会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传播者去耦合、影响、带动更多的人营造健康生活或参与健康管理,进而达到全社会的健康、和谐,此广博的自洽耦合系统是一种身心互资、人我互惠、人境互益的生存景况。

参考文献

1徐斌.从WHO的健康定义到安康(wellness)运动[J].医学与哲学,2001,22(6):53-55

2黄建始.什么是健康管理[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4):298-300

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篇7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在其演变过程中有两个经典的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优点在于,奠定了试验研究的基础,推动了特异性诊断及疗法的发展,指导了医疗卫生实践,有效地控制了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障了人类健康水平。然而其缺点在于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对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重视不够。为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显得更加人性化了。相比之下其优点在于,解放了医学思维模式,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医学研究的思路得以扩大,社会、心理预防的应用让疾病预防提高到新的层次,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由于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人类对健康需求的迫切,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影响健康的因素多元化,使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显得更加适合当今的时展。

【正文】

1989年WHO深化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由四个层次的涵义组成:第一,没有躯体疾病,即传统意义上的健康;第二,没有主观不适感,即自我感觉良好,无不良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的心理健康;第三,社会适应良好,即能胜任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与人和睦相处,与周围社会环境和谐融洽;第四,道德品质良好,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恰当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仍属于心理、精神层面的,可归属于心理健康的范畴[1]。医学模式在健康概念转变的基础上也发生了改变,1977年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医学系统思想,就是把医学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并从整体出发研究各要素组成系统的方式。系统思想的考虑方法是“由上而下”、“由总而细”。它不只着眼于个别的元素、部件的优良与否,而是要求巧妙地利用元素之间的联系,来大力提高整体的水平。医学研究的任务就是从整体联系的观点出发,既要揭示系统、子系统,以及各级要素、各级层次之间的纵向联系;又要提示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除了微生物、各种物理化学因子外,社会生活中种种事件,如与他人关系不融洽,工作上不称心,经济上困难,都有可能影响健康,引起疾病。所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时,既要重视生理因素,又不要忽视反映社会因素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揭示生命活力的本质,探明人类和疾病作斗争的规律性[2]。

一.生理因素方面

现代医学的特点是科学知识很发达,而各种科学性的检查及治疗方法都是日新月异地在改变与发达。

在药理方面,胰岛素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治疗糖尿病最重要的药物,对非糖尿病性高血糖尤其危重症的抢救亦极为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作为体内最重要的促合成激素,胰岛素不仅仅能降低高血糖,而且能改善代谢失调、炎症应答、免疫功能及出凝血状态,并促进创面愈合等。胰岛素在外科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例如危重病、创伤外科、感染外科等等[3]。

在医技中,磁共振成像可提供病变组织在形态学改变和生理功能方面的信息,已成为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工具,亦是介入技术导引的手段。由于MRI具有无创性和信息容量多等点,使其能在生物学医学领域内作深入的研究 [4]。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由于其良好的图像分辨率,能更为精确地分辨粥样斑块的细节特征,成为识别易损斑块,判断支架贴壁情况及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的一种新手段,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指导治疗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5]。

对疾病认识,传统观念认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或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近年,随着对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有些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是由于造血干细胞质异常所致[6]。1型糖尿病除了位于人白细胞抗原基因区的IDDM1和位于人胰岛素基因区的IDDM2被公认为是T1DM的主效基因外,不断有新的潜在致病基因被发现。几个参与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的编码基因如维生素D受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B、PTPN22、SUMO4以及Tbet相继在一些人群研究中被发现与T1DM相关[7]。

以上这些只是临床上众多突破中的凤毛麟角,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创新,临床的各种检查及治疗方法也都是日新月异地在改变与发达,为人类的健康做着贡献。但在这个多因素的社会里,健康的影响因素纵横交错,要想达到人人享有健康,我们医务工作人员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除了疾病本身的治疗外,我们还要做好“上工治未病”,努力控制心理、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心理因素方面

中医学里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其致病的特点:⑴直接伤及内脏:心、肝、脾功能失调为多见;⑵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⑶影响病情转归[8]。

藏医学中《四部医典》指出:“常显憔悴不安心烦躁”,“伤于寒凉胃疲加哭泣,悲哀又使忧心语叨叨”。即是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势必造成人体七情内伤致病,或早衰,或精神耗散而早逝。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情绪、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均强烈地作用于免疫系统[9]。

在医学科学知识,各种科学性的检查及治疗方法日新月异地改变与发达的情况下,很容易过分地只注重躯体层次的检查与治疗,而忽略病人的心理与感觉的层次,包括家属的心情与人际关系上的反应。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是,病人与家属是整体性的存在,当一个人患了病时,不单是要考虑有病变的器官或部位,还得考虑一个整体的人在躯体与心理各方面是如何去反应、接受和面对。再者,不仅是生病的患者个人本身,还得注意有关联的家属是如何一起来面对与应付疾病。因此,是要全体性的,全盘性的考虑。

心与身是整体的两面,随时都是双双发生反应,无法分开。不能给予不同程度的看法来对待。哪种疾患都要依心身的观点去处理与医疗,并没有哪些疾患是特别要考虑心理的层次,而有些疾患就都不需要考虑。所有的疾病都牵涉到躯体与心理的两个层次,需时时加以注意,并且从两个方向同时去着手进行处理。许多医疗工作要靠精神科与专于躯体治疗的别的科联合一起而来医护病人,以便能发挥各个的特长而做适当的贡献 [10]。

三.社会因素方面

人们逐渐认识到疾病的发生不仅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还与社会变革、经济增长、饮食起居等变化有关。人类疾病的构成由以急性传染病为主,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对付疾病的三大法宝:预防接种、杀菌灭虫、抗菌药物到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

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可见疾病不单纯是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学现象,而且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社会有不同的疾病模式。而且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人类发现引起这些疾病的因素是复杂多样。例如,吸烟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终因肺原性心脏病而死亡;吸烟也可引起肺癌等20多种癌症,还可增加高血压病、胃溃疡等病的风险, 这称为单因多果;同样,肺癌可因吸烟引起,可因工厂、汽车废气污染引起,也可因吸入镍蒸气、氢气(有放射性)引起,这概称多因单果。而且这些因素常与人们的社会行为紧密联系。

在19世纪,一批社会医学的倡导者目睹了工业化过程给人类带来与传染病、职业病、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妇幼卫生等有关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开始认识到医学、健康和社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要靠各行各业各部门的协作行动才能成功,这包括给人们提供体育锻炼和休息场所,丰富的业余生活,积极的休息和低胆固醇、低盐、低糖的食品。日本采取行为医学措施,20年内使胃癌死亡率下降30%。全球每年有1400万15岁以下儿童(绝大多数在发展中国家)死于六种可预防的传染病。这些地区的人不是不懂预防措施,而是社会因素妨碍预防措施的实施。故国际医学界公认:社会突破是决定性的,只有政府承担卫生保健责任、动员社区群众参与、健全基层保健网发展经济、制定立法和开展健康教育,才能解决防治这些传染病的问题。国内外经验证明,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加速,社会因素对健康的作用愈益明显,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11]。

四.总结

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精神病患者;陪护亲属;心理状况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61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06-01

精神病患者由于其病程迁延难愈,患者的陪护亲属在精神和经济上会产生较大的负担,在陪护患者过程中,亲属自身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陪护亲属的工作和生活,因而医护人员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改善陪护人员的心理状况,以促进精神病患者疾病的康复。本文对健康教育在改善陪护亲属的心理状况方面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首次发病精神病患者其陪护亲属共7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26例,年龄为22-59岁,平均为40.5±18.5岁。其中与患者为父母关系的有41人,与患者为子女关系的有17人,与患者为兄弟姐妹关系的有13人。

1.2方法运用自评量表SCL-90对亲属的心理状况进行施测,在测评完成后对患者亲属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精神疾病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预防等知识进行介绍,对治疗所使用的药物疗效以及出现不良作用进行讲解,对家庭支持在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宣传。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分为单独面谈与集体讲解两种形式,可以根据患者亲属的自身情况来确定。在接受健康教育2个月后再次运用SCL-90量表对陪护亲属施测,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将测评量表的数据结果运用统计工具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t检验对两次施测结果进行比较,其中P

2结果

将患者亲属首次施测的量表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抑郁、焦虑这两项上,患者亲属评分与常模之间的统计学差异明显,P

3讨论

精神病患者在自身承受着疾病的痛苦之外,还给其家庭带来了经济和心理方面的负担,致使患者亲属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危害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不利于精神病患者的疾病康复[1]。本文主要对精神患者的亲属心理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健康教育在改善患者亲属心理状况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患者亲属的SCL-90量表评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在抑郁和焦虑这两项因子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这说明精神患者在心理上普遍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与患者的精神疾病是分不开。一方面,对精神疾病的治疗较为困难,其病程较长且极易反复,治愈的可能性小,作为患者的亲属与患者一样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时,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费用一般都比较高,患者亲属还要背负来自治疗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患者亲属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患者亲属对精神疾病有病耻感,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家人患有这样的疾病。且社会上对精神疾病存在部分歧视心理,这些都使得患者亲属的焦虑、抑郁心理问题加重[2]。

在本次研究中,在对患者亲属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二次施测的结果在抑郁、焦虑这两项上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得分明显提高,这说明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亲属的抑郁、焦虑心理状况,减轻患者亲属的心理压力,有利于精神病患者从家人中获得家庭支持。通过向患者亲属详细讲解精神疾病的有关知识,让患者亲属从心理上接受精神疾病,并对精神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患者亲属对精神疾病的病耻感,减轻其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将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药物相关知识向患者亲属详细介绍,能够增强患者亲属对治疗精神疾病的信心,获得对患者进行继续治疗的支持,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精神的康复[3]。

综上所述,精神病患者的陪护亲属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对其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增强患者亲属对精神疾病的应对能力。同时,健康教育还能够让患者亲属认识到家庭支持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疾病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建英,吴青.心理科住院病人陪护亲属焦虑状况与应对方式的调查[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6):718-719.

[2]刘淑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临床干预[J].医学信息(上旬刊),2008,21(6):920-921.

上一篇: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范文 下一篇:教育对创新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