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24 17:44:49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特点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特点篇1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课程建设

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心理健康课程开展的难度之大,放眼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发现其中依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中学心理健康课程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但时至今日,这门课程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很多中学心理健康课程处于虚设状态,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态度,存在明显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需要

我国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的历史仅有20多年,作为一门年轻的课程,仍有很多的学校对其教育目标的认识模糊,将这门课仅仅理解为一门教育课程,过分强调课程的教育性,希望通过这门课使学生成长为一个样板、成为教育者所希望的具有共同的社会规范的个体,但这种忽视学生年龄特点和主体特点和需要的教育目标指导下的教育效果却不尽人意.

(二)教学内容缺乏渗透性

中学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我国学校课程建设的进步,但一些学校由此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将所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推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其它课程教学中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将学生当成了任意灌装知识技能的容器,这种众多教育课程心理教育渗透性的缺乏既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也导致心理健康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孤军奋战,缺少了心理教育理念和应用的支持,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三)课程模式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身也存在着内容随意性大,呈现出无序状态等诸多问题,相当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套用一般教科书的写作路子,没能实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忽略了突出中小学生的活动、体验与践行,缺乏灵活性与开放性,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应具有的“个性”与特色。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定位及特征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课既不是单纯的学科课程,又不是纯粹的活动课程,它是融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于一体的一门综合课程。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自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代性。

(2)相符性。

(3)趣味性。

(4)活动性。

三、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科学规划教学内容

我国基础教育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需要各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体现相互和谐和助长,一方面,个体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各门课程都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以呼应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与渗透教学在时空方面处于趋同状态,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时候,学生心理品质也在逐渐形成,也更好的促进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在中学生成长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体现连续性和科学性

在基础教育中,不同年龄段的教学内容应具有衔接性。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变化和发展时期,是自我意识高涨和同一性形成的时期,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在延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性心理教育、人格教育、学习心理教育、能力训练等的同时还应重视性心理教育、考试心理引导、升学和就业指导教育、消费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一些延续性的心理教育问题,应结合各年龄特点和本校实际情况,有的放矢。

(三)科学运作教学模式

1.传统学科教学模式。

2.团体训练教学模式。

3.活动课教学模式。

四、我校应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问题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我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引进高素质人才。目前我校有两名专职专业心理教师,我校配备的专职专业心理教师突出的特点是――专职专用。我校在职心理学硕士1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2人。

(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辅导两个方面。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参考《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学校针对各年级各个阶段的角色任务以及心态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各个年级侧重的心理健康课的主题在保证深入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和变化。

(三)完善心理咨询中心,规范心理咨询室职能

我校继续健全和完善心理辅导室的各个功能场室(教师办公室、心理咨询室、音乐放松室、心理发泄室、团体辅导室等等),使心理辅导室成为设备齐全,硬件配置在全区处于领先位置,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家园,成为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场所。

心理咨询师坚持每天开放,除了安排专职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外,心理辅导室的部分功能室(音乐放松室、心理宣泄室)同时预约开发,致力于满足了我校师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同时坚持做好心理咨询记录。

同时,确保心理咨询工作卓有成效,及时有效地减轻甚至消除学生的各类心理障碍,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使我校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受心理咨询,不再把它神秘化,而能普遍地接受和主动地寻求咨询,大部分学生通过心理咨询后能全面、科学地认识自身问题,并提高了对心理保健的兴趣与重视程度。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确定讲座的专题,如青春期心理辅导、高考、中考考前辅导等,原则上每学期举行一至两次讲座。心理讲座由专职心理老师负责,也可请心理专家来学校为师生举行讲座。

(五)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要通过黑板报、宣传展板、橱窗、广播、校园网等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如心理保健常识、调节情绪的方法等等。通过教师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人文因素,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健康人格。通过创建良好的校风、班风、考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提高心理素质。

五、总结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特点篇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却存在着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德育课和心理学课相混淆、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就要力求教学目标融入生活化的理念与方法;课程形式强调体验,创设生活化课堂;课程内容要立足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寻找切入点;课程引导保持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有的中立。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生活;课程;教学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述

自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后,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干预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基本途径。[1]且以班级心理辅导为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逐渐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2]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结合新课改的理念,为了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近年来,已有不少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表现在忽视学生实际问题,课程设计不科学、不系统,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在当前的形势下,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遵循怎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原则,怎样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细致的探索。如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特别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者们的强烈愿望。[3]

2.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

(1)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德育课。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社会的要求和思想品德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思想品质,以及遵纪守法的意识及文明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基于个体的“人”的自我完善,这里的人是不受时代、国家和种族限制的纯粹意义上的主体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自我探索的过程,强调体验和感悟。两种课程在理论依据、内容、任务、工作原则等方面都是不同的。(2)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心理学课。有的学校尽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却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一般的心理学课程等同起来,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4]心理学课是以讲授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为主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心理学课,因此不是空泛地讲授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而是要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解决学生实际面临的心理困惑和问题。(3)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立足学生实际。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最高境界是能“顶天立地”———既有理论,又能结合实际,帮助学生运用理论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容易忽略实践,授课时脱离学生具体实际,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容易导致学生遇到现实的心理问题时,依然束手无策、不知所措。(4)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视现实情境的创设。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在生活的历练中成长,要让学生在心理健康课上获得真知、激发思考,就应该创设生活情境。情境的重要性就如同:“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和道理也需融入情境之中,才能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运用视频呈现、角色扮演、场景渲染与主题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5)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保持价值中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不是价值灌输,而是经由活动和特定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讨论、合作、思考、体验,潜移默化地将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学生,重在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成长,教师在其中是引导者。

3.基于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问题和困惑来源于生活,也应在生活情境中解决,无论学生的自我体验、还是教师立足学生实际问题,创设具体情境,保持价值中立,都离不开实际的生活实践。因此,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有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探索,本文提出应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适应学生的多元化、复杂化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非单纯的体验式教学,而是从课程目标、课程形式、课程内容甚至是引导形式上都应贯穿生活化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特征。

二、基于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设计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是全方位的生活化,它包括了课程目标的生活化、课程形式的生活化、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以及引导形式的生活化。

1.课程目标:融入生活化的理念和方法

课程目标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灵魂,在设计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初,就要去思考,本堂课要传递给学生一个怎样的理念,或者要教会学生一种怎样的方法。如果抛弃了理念和方法,就容易陷入心理学课的误区中,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课失去方向,缺少“灵魂”。而此处的“灵魂”就是我们传递给学生的理念和希望教会学生的方法,有了灵魂才能变心理学课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学理论中有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如思维定势、情绪ABC、合理归因等。将心理学理论转换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益素材需要立足生活进行思考和升华,使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例如,一节以高二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思维定势”为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多数教师会从阐述“思维定势”这一心理学概念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告诉学生何谓“思维定势”,这些活动包括心理学上经典的量水问题、“穿越A4”的剪纸游戏等。这一设计看似生动有趣,但仔细一想,这节课并没有一个生活化的理念或方法,没有立足学生实际,只是流于活动形式。要生活化“思维定势”这一主题,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如何破除生活中的思维定势,而非心理学概念的“思维定势”。教师可以借用心理学中的“思维定势”来引入主题,重点放在如何破除生活中的思维定势。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将思维定势比做一个框框,如果人在框里,他是思维的囚徒,但更是生活的囚徒(“囚”字即“人”在“框”中)。如果跳出生活中的思维定势,就破“框”(思维定势)成“人”(更完善的人)。如此一来,立意高远而生活化。又如,一节以高一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催眠”为内容的心理课,多数教师会着重讲解催眠的知识,如催眠是什么?催眠能做什么?催眠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这一设计或许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这不是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将催眠这一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要传递一个有关催眠的理念以及教会学生运用催眠的方法,这也是上好本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难点。如何将催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呢?我们可以先去思考:催眠的本质是心理暗示,催眠又可以分为狭义的催眠和广义的催眠,狭义的催眠是指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技术,而广义的催眠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进一步说,广义的催眠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有益影响体现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上。从狭义催眠导入,立足生活,着眼于教会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课就变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

2.课程形式:强调体验,创设生活化课堂

知识要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才能充分显示出知识的活力。就如同我们学习物理而没有具体的情境让我们去理解物理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是僵化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学的知识也是如此。一部分心理教师将心理课堂变成活动的拼凑而忽略了创设情境。简单的拼凑活动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多元化、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也越来越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教师的讲授灌输,再好的心理健康理念也无法被学生接受和运用。对个体心理来讲,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也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5]因此,设计活动时应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活动形式应贴近生活,强调体验。角色扮演、团体活动、辩论、象征游戏等都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将这些形式生活化后呈现出来,让学生的视角得以生活化,从体验中获得启迪。如能创造性地思考,善于运用这些形式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课程内容:立足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目标和形式固然重要,但课程内容仍需精心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这就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生活化。生活化的内容就要选取贴近学生心理生活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来组织教学材料,探索学生的实际需求,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切入点,真正做到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深刻的心理体验。如经了解,某高中体育班的学生对自己的身高、体型等劣势感到自卑,对学习失去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计关于提升自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又如某小学的男女生关系紧张,矛盾较多,可以设计能够使男女生换位思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具体课例如下。学情分析:在学校的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男生和女生的相互排挤和相互不接纳引发诸多矛盾。本课主要通过心理画像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差异性思考。教学目标:本课以五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差异•融合”为题,主要解决五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男女生之间的矛盾和对立问题,让学生能从自己的视角和他人的视角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并促进差异的融合。教学过程:将全班男女学生分成四个组,两组男生,两组女生;以活动“亲密圈”导入,并请同学谈一谈感受;画像。(1)自由画像。请A组同学(男)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男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男生的画像;请B组同学(男)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女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女生的画像;请C组同学(女)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女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女生的画像;请D组同学(女)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男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男生的画像。(2)展示画像。(3)发现差异。优点画像:让学生再画一次:(1)发现优点;(2)画像展示;(3)发现融合。全课总结:本课是在深入了解五年级学生实际问题的基础之上设计出来的,其精妙之处就在于巧妙利用画像让学生换位思考,发现“差异”,最终实现“融合”。在自由画像环节,A组同学和D组同学、B组同学和C组同学都是画同一对象,但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男生丑化了女生,女生也丑化了男生,却美化自己。教师将画像展示出来,启发学生为什么出现这一现象,促进了换位思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只看到了对方的缺点,看不到优点。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去思考他人的优点,并通过再次画像让学生将发现的优点展示出来,最终促进男生女生的“融合”。形式和内容良好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才是有效的,这离不开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学生的实际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解决。

4.课程引导:保持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有的中立

生活的可贵之处在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给我们提供了多样的价值选择,而生活又不会立即告诉我们这些选择的答案,它会让我们在“体验———思考———再体验———再思考”的循环中获得启迪。如果过于强调教师的价值观,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如一节以高二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情绪ABC理论”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情绪,并学会使用情绪ABC理论来调节情绪。教师通常会在导入阶段就告诉学生正性情绪是有益的,而负性情绪是不好的,所以我们要学习调控负性情绪,引出情绪ABC理论。这并非价值中立,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悦纳自我。如果遵循价值中立,则是引导学生,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一样,都有其积极意义,负性情绪如恐惧对个体生存具有保护意义。情绪的钟摆效应也告诉我们,要体验正性情绪,必然要具备体验到相同程度的负性情绪的能力。而我们不能改变负性情绪,只能改变我们自己以适应负性情绪的存在,因此才需要进行情绪ABC。这样一来,我们不是让学生一味去唾弃负性情绪,而是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寻找负性情绪的价值,让他们在讨论和思考中明白负性情绪也是有其存在的价值,接纳负性情绪,改变我们的认知而非改变负性情绪本身来解决情绪问题,最终实现悦纳自我。

三、结语

本文提出了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理念,并深入探讨了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当中,如何从目标、形式、内容、引导方式上创设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使学生能从中更好地体验和思考,提高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设计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其研究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去获得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本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希望通过研究启迪新的思考和更深入的探索。

作者:吴际 罗伟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玲,郑雪,苏月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3):297-300.

[2]崔海荣,王利玲.浅谈心理健康活动课[J].中华临床与卫生,2004(2):57-58.

[3]辛峰,李俊青.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设计[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0(6):118-120.

[4]李建平,金志明.防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N].中国教育报,1999-01-22(2).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特点篇3

一、贯彻以“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提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

“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善的良好状况,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这说明健康不仅是生理的,而且还是心理的、行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只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才能称得上健康者。为此,我国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以此设置了新的课程目标,实施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但是调查发现,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对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认识,还片面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呈现出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状况。同时,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升学压力、电视、计算机游戏、网络情结、饮食习惯、运动条件限制、生活环境变化等,使得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不强。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以“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

改变我们过去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运动技术传授的系统性”的现象。我们采取运动处方的形势,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我们先对学生的体质情况、心理特点、适应能力进行测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掌握学生的身体需求和个人兴趣,根据学生身体的状况、体能情况把学生进行分组,并结合学生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和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既能达成目标又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程。在教学中,我们注重科学锻炼的方法,关注传授那些在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能终身有用的锻炼内容与方法。但是这里要说明一点,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不是不要运动技能。掌握运动技能是我们体育课程的核心内容,如果我们的体育课没有运动技能就不能叫体育“课”,关键是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学习什么样的技术,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各种有关知识,把生理的、心理的卫生保健知识和社会环境、营养学等有关知识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树立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这样才能使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二、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交往,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在传统体育课程的兵操式教学形式下建立的师生关系,已难以适应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新体育课程要求体育课程教学通过交往,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要体现民主与平等。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念,他们都充分显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新体育课程中需要建立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以人格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注重发扬教学民主,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结构的设计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体育教师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二要体现尊重与信任。尊重和信任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需要。学生也不例外,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社会人来看待,因为这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内驱力和精神支柱。新体育课程强调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因此,十分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习惯的养成。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它不再只是关注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学习的多少,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这意义上说,如果缺乏尊重,学生发展的重要内驱力和精神支柱将丧失,这无疑难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难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难以实现新体育课程的目标。新体育课程不光考虑教师怎么教,更突出学生怎么学。因此,要信任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根据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尽量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从新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看,新体育课程要求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这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师生需要信任的关系尤为重要,如果没有信任,新体育课程的评价就难以进行。

三要师生的理解与合作。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运转、教学效果的质量。如果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目标一致,双方就能形成合力,就容易完成既定的教与学的目标;反之,则相互牵制,形成分力,就对完成既定的教与学的目标设置障碍。传统体育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师生间的理解与合作难以充分体现,不利于教与学目标的实现。新体育课程要求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师生建立合作关系首先要求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要在深入熟悉和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理解他们,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一种有效的合作关系,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在同他们一道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密切的。体育教学可以兼顾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但不能自发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建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教学,同时,体育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选择教材、教法、组织形式时必须考虑到对形成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有无益处并如何加以运用。体育教师只有树立全面的健康观,摆正健身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心理技能训练,灵活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特点篇4

关键词:课程;模块;特点;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4.014

在普通高中新课改中,有人说,“模块”教学与此次新课改的理念及操作运行息息相关,是新课改的核心和灵魂,离开了它新课改就无法得到落实。这一说法虽然过于偏激,但也确实说明了我们对“模块”教学认识的重要性。体育与健康作为普通高中的主要学科、基础学科,它的组成当然也离不开体育与健康课程 “模块”教学,作为一名一线的体育教研工作者要想将体育与健康新课改有效地全面地推行,并取得预期效果,那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模块”教学的特点与作用作一番深入仔细的了解、学习和探讨,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了。

一. 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特点

(一)体育新课程模块充分体现了人文性

1.教材的选择体现了人文性

模块教学将体育教学内容分为选修和必修二种,特别是体育教学内容的选修更说明了这一点,因为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模块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授性。即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相符;是否与学生的社会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是否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基础。选择的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代生活的经验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未来联系起来,特别是其中贯穿了健康的知识与方法、安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与方法、生存常识、生活和休闲体育的内容等等。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内容还拓宽了文化视野,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正因为教学内容的人文性,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充满人文性的体育模块教学内容,更易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强、自立、自主的精神面貌及发展学生的认识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 教学方法体现了人文性

在体育与健康的模块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人文性体现在更合理地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导引的关系。教师突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逐步转向“为学而教,以学论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在教学过程中更体现了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包揽”为“主导”,变“管理”为“协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基本原则。体育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运动认识、感受和体验过程。需要情感的接受与体验。并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老师在指导时采用“显隐”策略。对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问题,采用“踢球”策略,教师只作简单讲述,把问题还给学生,给学生设计多个问题,让学生学会遇见问题懂得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相互学习及学会自我评价等。真正促进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体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模块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学生个体间差异,在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即便是同一个教学班里。存在年龄、身心发展水平、个性特征的差异。所以模块教学真正做到从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超市”策略。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方法。

3 . 教学评价方法体现出人文性

教学评价做为教学方法的一个手段,模块教学评价更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过分追求评价结果的绝对客观性和数量化。把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终结评价和过程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模糊”策略,不过于注重学生的结果,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努力程度。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和失败的顽强品质及乐观向上的人文观、价值观。同时也将学生的健康行为纳入了评价之中。充分体现模块教学评价的人文性。

4.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具有开放性

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模块,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得以用多开端、多系列、多层次、多专题、多板块的方式出现,从而较好地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实际运动技能的沟通,更好地促进了师生的互动和发展,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开合、取舍、增删、更换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师生经验的介入提供了合理性,提供了需要和可能。特别是体育与健康选修模块,给的选修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的七分之四,不但时间充裕,而且选修的范围和开放度也比较大,对此,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校在教学中可以自行组合选修课教材。”那么学校就可以选用现成的教材作为教科书。或者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也可以借助学校学生会的社团优势,成立各项体育俱乐部。例如:我校结合社会办学的一些力量,聘请了当地专业武术,跆拳道,围棋教练,在学校开办了武术,跆拳道,围棋等俱乐部,还根据学校的地域优势依托当地体育基层组织建立了龙舟队,并将其列入了选修的内容。这样扩大了学生选修课的范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设计更具有灵活性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化的设计下学生只要完成必修的学分,对课程和选择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如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系列中,选修不同模块,获得相应的学分,也可以在某个系列中选修多个模块获得相应的学分,可以选修某个系列获得多个学分。如学生可以在系列1-6中选修跑、篮球、徒手操、游泳、武术等获得学分;也可以在系列1中选修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获得学分;也可以在篮球模块1获得1个学分后,继续在篮球模块2获得第2个学分。这样就更能加深运动体验和理解,为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提供了条件。也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6. 体育与康课程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

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模块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为每一个模块都是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作为模块组织的核心,而每一个主题都是指向教育的体育与健康的总目标,并围绕着某一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可以说主题是模块的灵魂,因此模块中的所有内容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来铺垫设置的。例如我们在选择教学主题时只选择模块教学中的一个内容,确定一个教学目标,有效解决一个教学重点,突破一个教学难点,达到一个教学目标。那么也就完成了课的教学任务。不必再象传统体育教学要考虑课内容的组合,上下肢的搭配,教学进度快慢等等。

7.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具有个性化

对于这一点,体育与健康选修模块,无论相对于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其个性化显然是它最鲜明的特点之一。这种个性化的特点既表现在课程与课程形态、内容之间的不同,更表现出学校层次的区别,学校特色的不同,学校资源与地域条件的差异等等,特别是在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别上更体现的淋漓尽致,如不同的学生的运动技能不同,身体素质也不一样,爱好更有很大的区别,新课程中的模块教学更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席之地。真正地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体育,不同的体育不同人学,人人学有用的体育,有用的体育人人学。

二、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的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便于适时地调整课程内容

因为教育的传承性,知识的延续性,要求课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也就必然会显露出它的滞后性和保守性,显然这不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以及爱好转变的要求,如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随之变化,学生的爱好和选择更有针对性和广泛性,特别是新课程中要求我们在学生上完必修课之后对学生进行专项教学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扎实的基础。另外新兴体育和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地方体育,让学生更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要具有开放性、选择性、创新性,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有可能让一部分不满足课本中的内容的学生,也能学到课本中没有的新兴体育项目,而体育课程模块的设置,就完全适应了这种需要,由于模块是组装性的,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这个平台及时获取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最前沿的体育知识,也可以通过社会这个平台吸收适合于本校特点的运动项目,然后将这些项目进行模块组合,不断完善模块教学。这样,就能在课程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不断吐故纳新,体现新时代的精神。

(二)使体育课程更具有社会性

体育课程由课堂走向社会,由课本走进生活,由封闭走向开放,增强了体育的生命活力,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更强调开发和利用社会体育的设施资源和体育素材资源。体育设施资源包括公共体育场馆,健身场馆、社区健身路径,学校应与社会体育资源整合,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体育素材资源包括民间体育资源,社会新兴体育资源,网络体育资源,电视广播体育资源,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应与各种社会体育资源有效地整合,让学生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社会体育资源。

(三)有利于学科灵活的安排课程

由于模块是相对独立的,且之间没有非常严格的逻辑顺序,每个学期不是一本书到底,而且设置了每个学期两个模块,六个学期就可以安排十二个模块,体育课程提供的模块又比较多,选修模块可以在必修模块之后,亦可以在它之前进行,这样就十分有利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开设多样化的体育必修和选修课程,灵活地安排体育教学。

(四)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改变被动学习的状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学习者只有确立了主体地位,才有利于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育课程模块的设置,是以问题为出发点的,以发展学生的专项体育为根本点。必然要求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时也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体育专项,自主规划未来人生提供了可能和要求,为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最终使主体地位得到真实的确立和充分的体现。

(五)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体育与健康的模块设置,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自主性和选择的广泛性。过去,体育课程的高度统一和整齐划一的内容,使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现在,体育课程设置的选修模块有十个,二十个甚至更多,涉及了许多方面,为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供了足够的内容和空间,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无疑是很有好处的。如身高体壮的就选修篮球,对抗性差的高个子选修羽毛球,个子小的选修乓乒球等等,学生完全根据自身特点来选修自己所爱好项目,加上这些模块不但涉及的内容广,空间大,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也提供了足够的条件,这为学生终身学习、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提供了可能。

(六)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化队伍的形成

模块教学,给了教师极大的自主发挥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这对教师过去那种以我为主,只注重传授知识技能提出了挑战。特别选修模块的设置,要求教师要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体育技能技巧。更要成为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同时,模块教学需要老师善于研究问题,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进行调整。成为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科研型的教师。 (七)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体育课程模块的设置,本身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充分挖掘学校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资源,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从而形成地方体育的特色,形成学校体育特点;另一方面,选修模块的设置,也为学校之间带来强有力的竞争,学校开设选修模块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将直接体现学校体育的层次水准,甚至会关系学生兴趣的形成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也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模块设置不仅是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鲜明特色和综合实力的表征,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必须引起全方位足够的重视。

总之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为模块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模块教学指明方向。只有真正了解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作用我们才能真正将模块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编. 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体

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意见 [M].浙江教育教育出版社,2011.8.

[2]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编.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体育

与健康实施意见[M].浙江教育教育出版社,2011.8.

[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4] 陈洪.人文性体育教学对学生人格教学的影响[J].山东电力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特点篇5

修订工作组:十年的体育课程改革给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带来了广泛而又深刻的积极变化,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发生了积极变化,特别是教师的话语体系发生了变化。原先循规蹈矩、单调乏味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形态转变为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新意、受到学生喜爱的开放式课堂教学形态。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也有明显改进。此外,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学校体育环境有了改善。

《江苏教育研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是本着什么原则进行的?坚持了哪些基本理念?

修订工作组:修订课程标准坚持几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实验稿课标所确定的指导思想、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二是一以贯之地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修订是为了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展的要求。三是坚持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应以共同性和原则性的内容为主,不可能、也不应该过多地涉及过于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四是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修订过程应是一个不断听取意见、不断调查研究、不断讨论和分析、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广大专家和一线体育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这几条基本理念是构建新课程的核心思想。可以说,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坚持了实验稿的主要思想和精神。

《江苏教育研究》: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修订后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修订工作组:总体看,修订后的课标大约有这样几方面的变化:

一是调整课程名称。将义务教育阶段该课程统一取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这主要出于三点考虑:第一,更加充分体现“体育为健康”的思想,也是为了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第二,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课程名称情况来看,课程名称基本上都是统一的。第三,通过调查,大多数人认为应统一课程名称。

二是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虽然强调以体育学习为主,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融合了部分健康行为养成和健康教育的内容,这样,可使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辅相成,更有助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三是对性质表述更加清晰和明确。修订后的课标在完善实验稿提出的课程性质定义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本门课程的四个特性,即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基础性主要强调学生要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实践性主要强调“身体练习”,即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体能的练习和体育游戏活动。综合性主要强调两点:第一点是注重健身育人功能,即本门课程既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又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规范意识、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第二点是强调本门课程以体育学习为主,同时融合部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是合并学习领域。修订后,将实验稿中“学习领域”改为“学习方面”,将实验稿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合二为一,最终形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

五是提高课程内容的指导性。修订后,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改为了“课程内容”,以举例的方式,列举了一些教学内容供一线教师选择,并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课程内容以“水平一”和“水平二”表述,重点发展学生的基本身体活动能力,倡导多采用体育游戏活动以及义务教育阶段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

六是加强教学建议部分的针对性。主要从设置学习目标、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且力争内容的明确和简洁。

七是重视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评价建议除保留了实验稿的评价思想和主要内容外,还作了以下一些调整和修改:考虑到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都是为了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和发展,故在评价建议部分去掉了实验稿中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为了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增加了可供教师直接参考的案例。在对“体能”的评价中,特别注意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除此之外,还特别增加了“体育教师应正确处理体育学习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中考’和‘体育、艺术2+1’等测试之间的关系,避免大量的‘应试课’冲击和替代正常教学课的现象,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说明。

《江苏教育研究》:课程标准的修订删减了“繁、难、偏、旧”,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繁、难、偏、旧”是什么?

修订工作组:大家都非常清楚地知道,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繁、难、偏、旧”是指那些复杂的竞技运动体系内容。至于删什么,减什么,是指那些与学生生存、生活无关紧要的、对促进健康作用不大的运动技术和内容。例如删去铅球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包括背向滑步推掷铅球的复杂运动技术;减去中国竞技体育界影响最深的“跨栏”运动技术教学内容等。这都是因为它们虽然在竞技运动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形成了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完整体系,但并不一定对学生今后生存、生活和身体健康有非常直接的作用,完全可能以一种更为直接、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内容来取代。

《江苏教育研究》: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实施修订后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关注?

修订工作组:体育教师应认真阅读修订后的标准,深入理解并用心实践。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新课程的培训和研修活动,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多请教,以提高自己对修订后课标的正确理解。

作为体育教师,应提高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谨防一些误传和误导使自己陷入困惑,迷失方向。体育教师应成为课程的主动建设者,课标允许体育教师选择适合学校条件以及学生基础和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达到课标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这就给学校和体育教师提供了更大、更灵活的空间,体育教师不应消极等待,而应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从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向主动建设者转变。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特点篇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和核心,也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建设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晚、基础弱,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依旧存在不少问题。笔者从提高认识、师资建设、课程体系、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等方面入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进行探讨。

一、提高高校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就高校管理者和教师来说,必须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要澄清两种认识误区与偏差:其一、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或仅将其作为应付检查和评估而设置的浮动项目;其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没有必要再另外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建设

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高校应在“宁缺毋滥”的总原则基础上,将硬性要求(如专业、学历、科研成果等)与弹性要求(如综合素质、从事心理工作年限等)结合起来,选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接受系统规范的培训,并将之纳入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这种培训,不仅要在岗前进行,还要在实施过程中常态化、定期化,要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等相关人员、教师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知识、技能培训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

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一)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帮助学生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学生的心态得以正常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完善及人的全面发展,此目标应包含两个层面:发展性目标和预防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而预防性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健康心理,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积极健康的情绪。

(二)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内容是目标的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一般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压力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人格心理、生命教育、学习心理、恋爱与性心理等内容。其中,生命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尊重、珍爱生命,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健康地提升生命质量,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与扩展。

四、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形式

(一)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

首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为全体学生开设规定学分和课时的统一的或有本校本地区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传授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心理调适技能。这是课程建设中最有效的途径,它具有系统、干预面广的优势。其次,还应开设依据年级采取“分层目标”的选修课,不同年级各有侧重点。此外,每所大学所处的地域文化特点、历史传承、招生群体都有很大差异,这些特色都可以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资源。

(二)多种教学形式―理论讲授课、活动体验课、网络教学课和热点讲座相结合

在教学中需将学生“知、情、意、行”有机结合,除了传统的理论讲授课外,还应创设各种情境性的活动课程,如人际交往中的“盲行”,使学生体验信任与被信任,体验“用心”交流,让他们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其次、挖掘丰富的网络资源,创设师生、生生间互动平台,进行广泛的立体化教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网站,开展参与式的特色活动、专题讨论、网上答疑等,拓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行为训练法、小组讨论法及角色扮演法等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但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对课程的参与、体验与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日常生活或热门影视剧中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阐述和讨论,注重案例教学模式多样化;通过心理游戏、素质拓展、团体心理辅导等行为训练,如在时间管理中创设“拒绝他人”的情境,让学生学会说“不”,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自我;鼓励学生就共同关心的话题畅所欲言、展开讨论,实现师生和生生互动,使学生更具有多元思维和包容心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模拟、心理剧、案例再现等活动,使其形成正确认知,塑造正确行为。

五、做好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估工作

首先,明确课程评估目的:为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其次,应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估理念。为此应做到:(1)评估主体上,形成以“教师评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议―学校评估”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2)评估方法上,注重质性与量性的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检验学生心理是否真正有所改进,通过情境测验、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心理测试、问卷调查、自我发展分析、心理档案袋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3)评估时机上,以形成性评估为主,参考结果性评估;(4)评估效果上,更多地关注过程和学生的纵向发展,关注学生认知、情感、人格的发展和良好行为的养成,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5)教师要特别注意明确考核标准以及评估结果的反馈方式。

参考文献

[1] 潘柳燕,刘惠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初探[J].高教论坛,2007(5).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特点篇7

一、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描述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善的良好状况,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这说明健康不仅是生理的,而且还是心理的、行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只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才能称得上健康者。

为此,我国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以此设置了新的课程目标,实施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但是调查发现,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对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认识,还片面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呈现出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状况。同时,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升学压力、电视、计算机游戏、网络情结、饮食习惯、运动条件限制、生活环境变化等,使得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过程,拓宽保健知识,提高高中学生的健康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理想效果。

二、重新审视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结合

尽管我们现在沿用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发的,但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有关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法规。它从行政法规的角度对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使得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有了法规的依据。1992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规定了每2周1课时和利用其他时间开展专题教育的要求。1993年国家教委印发《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1995年参与实验研究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促进学校发展纲要》。因此,学校健康教育除了有规定的内容外,还渗透到了各门学科类课程,其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就有健身原理、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养生保健、心理与体质健康、交通安全知识等方面,但涉及情感、家庭、社会实践问题处理、适应能力训练方面的内容不够完善。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实施和推广,2001年到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和修订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条是运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主线的三个领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同时在课程名称上,小学叫《体育》,初、高中叫《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育+健康教育”,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而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却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是“体育+健康教育”,并规定了高中学生必修1个学分,一般18学时。因此,课改后的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的教师安排和组织形式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可采用集中安排,也可有计划地分散安排,或者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的途径除了专门授课外,还可以健康咨询、健康经验讲座、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课程等,最好在高一、高二阶段完成。这样就出现了体育教师和保健教师授课安排问题、教学内容的整合问题。目前,大多数学校达不到《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的600名学生一名卫生人员的要求,而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存在不足。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上,首先要认真梳理和整合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把学校健康教育中涉及的内容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按照集中授课和分散授课的原则进行分类,安排教学计划。其次,要根据保健教师和体育教师的特点安排教学任务。最后,要采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培训,提高健康教育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在授课安排上,一般情况下保健教师安排上集中式(多个行政班集中)健康教育辅导、讲座,同时负责日常健康、心理咨询等;而体育教师则根据学科特点以分散式(必修自选系列模块形成的班级)展开健康教育。

四、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中面临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提高健康体能的重要性;要积极指导学生掌握促进健康的行为;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健康学习的环境;要客观地评定健康资源并提出一个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

体育教师应理解学生学习方法的不同,并创造教育机会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体育教师要能深入了解不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个体差异,并能根据他们的差异创造适应这些差异的相应教学指导。

体育教师应知晓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地发展自身的体力、认知水平以及社会和情感的 需要。

体育教师要善于整合利用课程标准水平目标要求的内容,结合体育与健康实践课引导学生掌握安全健康的学练方法,还要善于结合当前发展形势,主动摄取新的、和体育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技能、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如:体育教师应了解和理解体能与个人健康、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心理与情绪健康、酒精、吸烟与其他药物、营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长发育与家庭健康、社会与环境健康、导致艾滋病的、其他性传染疾病和意外怀孕、过度节食、过度缺乏体育运动等健康教育领域的内容。

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兼有科学性和活动性特点,并以大量课外体育活动为其强大支撑,因此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功能外,还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各种自救能力,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和人体伤害。它能使青少年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本领,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体力,并给人以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状态。因此体育教师在工作职责上,要主动关注学生安全,不仅如《课程标准》所言,应当保证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也应当与社会和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维护工作,要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安全教育的职责,成为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护花使者”。

参考文献:

[1]陈华卫、窦丽.《美国爱达荷州健康教师标准研究》

[2]《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5期

[3]《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1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特点篇8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存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较单一。

大部分高校已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理论灌输式教学未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自我教育和自助心理调试能力的发展。同时,因为教学硬件和师资因素的制约,目前主要以大班制教学为主。师生比过高导致难以开展深度交流,单一的教学模式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课程目标过于模糊

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部分高校是必修课,但这门课程目标仍在于预防和矫治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未能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挖掘开发,从而培育积极心理素质。

3.课程内容不够贴近学生需求

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独特各异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但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未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未能充分为学生提供适应其个性发展和契合其心理需求的课程内容。另外,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够与时俱进,容易忽略目前大学生关心的各类热点话题。

二、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遵循的原则

1.以生为本,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将教学内容通过精心设计融入真实生活的情景当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引导其参与其中,激发学生主动体验、主动思考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置于主题的地位。同时,注重关注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帮助每个学生开展自助。

2.注重正面激励,营造良好氛围。

积极的力量一直是支持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正面的激励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营造充满信任的良好沟通氛围。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非同寻常的看法和见解,教师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鼓励,尊重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

3.动态反馈,积极关注学生动态。

在体验式教学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感悟体验、实践提升的过程中,应当相互信任和尊重,根据学生的动态发展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引导和启发,将学生的思考和发现体验变成一件快乐地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灵活转换自身引导者、观察者、协调者的角色,将学生的表现和有价值理论观点及时反馈与分享。

三、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1.科学设计课程,注重大学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达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目的,更要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作为重点目标。体验式教学将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作为主线、通过直接的参与体验达到情绪和情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的主动探究和感受,在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助人自助”同时也兼顾了心理问题的预防。立足学生的需求和关注点,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自信心、信服感等积极心理感受,将心理宣传、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心理自助、心理互助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基础上,把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心理知识的实际运用。引导学生体验情境并将感受主动内化,在实践当中增强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提升心理素质。体验式教学中课程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感悟体验成正比,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增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体验的相似性。

3.注重分享与点评体验的感受。

在体验活动结束后,要注重引导学生互相分享和交流在体验过程中的感受,通过朋辈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增强学生倾听和表达的能力。教师通过活动过程中有价值的“心理行为点”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引导学生开展深层次的思考,以小组互动和班级互动的形式将活动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在最后进行总结性评价,对积极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进一步将心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通过积极正面的鼓励和引导,突出榜样的示范性作用。总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建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将心理知识更好地内化成心理素质,外化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效果的同时,更保障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上一篇:精神病无抽治疗方法范文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弱电方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