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7 17:15:29

体育产业分析

体育产业分析篇1

【摘 要 题】体育与经济

【英文摘要】Through……

1 体育产业市场及其经营环境的涵义

1.1 关于体育产业市场 产业,是一个多义词,一般可泛指行业、部门、不动产业、动产业等。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是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其目的就是在某种市场中,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实行价值的最大化。市场则是指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及其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商品流通的总和。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产物,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规模与范围就越大。正如列宁所指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

体育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各种以体育活动为主或密切围绕体育而开展的经济活动也迅速地兴盛起来,并不断地形成相应的企业、公司、俱乐部等经营实体,这些生产体育产品或提供体育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行业就是广义上的体育产业。由这些体育产业所形成的以体育商品、劳务供给和需求及其相互作用实现的商品流通总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产业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市场是实现体育商品和体育劳务价值、实现体育产业积累从而最终实现体育再生产的关键。由于体育产业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它又不断从外部造成一定压力,促使体育商品、体育劳务生产者和提供者不断改进生产、经营和管理,推动体育商品生产和劳务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一原理正如经济学所言:“任何商品生产都离不开市场,市场是商品生产的生命线。”

1.2 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界定 一般说来,经营就是指为了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圆满完成交换过程的一系列活动。交换是指消费者根据个人的需要、享受或获得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同时支付相应费用的全部活动过程。具体到体育产业市场经营,则可以理解为能否通过对各种市场构成要素的分析,准确地把握体育市场环境,理解体育消费者的真正需要和欲求,从而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体育产品和劳务的系统工程。生产体育产品和提供劳务的企业(包括俱乐部、公司)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做出客观、准确、全面的分析和预测,这样才能有利于作出正确、合理、高效的经营战略和策略,才能在拥有稳定的体育市场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拓展空间,发展潜在的消费群体,实现企业既定目标和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把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界定为:“从事体育产品和劳务经营的企业受外部影响的总和。”其中,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和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法律、科技等;微观环境是指组成企业基本经营系统的因素,如企业内部的供应商、中间商、顾客、竞争者等。然而,由于影响从事体育产品和劳务经营企业的外部因素有很多方面,其差异性和多变性也比较大,因此,企业为了应对这种环境就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基本的影响要素,掌握企业在体育产业市场中发展的主动权。

1.3 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意义 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历来是产业经营者保持强劲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产业经营者初步确定了发展目标或制定某一具体经营战略或实施市场营销时,首先必须进行市场环境分析。对于新兴的体育产业而言,当然也不例外。

第一,由于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受居住地、性别、年龄、地形地貌、生活习惯、经济、文化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体育产业经营者就需要准确把握不同时间、区域、人文、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剖析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体育产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从而选择和制定出恰当的、行之有效的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

第二,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与其他产业市场经营环境有一定的共性,在某些方面我们可以应用其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但是由于体育产业市场在经营对象、产品、服务等方面又存在着很鲜明的个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分析和研究其他产业经营环境的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分析和研究上,而应探究出符合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对于这样一个理论性命题,棘手的是我们到底应该“分析什么、怎样分析”,也就是说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论问题。

第三,从发展的角度看,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进行研究,无论从为体育产业经营者和相关管理决策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减少和规避体育产业经营与投资的风险,使体育产业保持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为体育产业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视角来看,无疑都有着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2 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视角

在综合研究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诸要素以及体育产业市场自身特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应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体育消费者环境和竞争者环境5个基本角度进行。

2.1 政治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指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外部政治形势和状况给市场经营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影响。其中包括两个层面内容:一是国内体育政治环境分析,如了解和剖析党和政府的各项体育方针、路线、法规、条例以及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等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影响和深层含义。如我国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等。二是国际政治环境分析,主要指了解和研究国际上各国经营、管理和发展体育产业的具体做法和限制,尤其是对进口、外汇、劳工、电视转播、合同以及政治冲突的影响等的分析。如美国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等反垄断法对职业俱乐部地点、数量、运动员流动与分配、门票分配、电视转播、运动员工资等方面做的限制和约束等等。对于刚刚加入WTO的中国来说,分析和研究国外各国在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中的政治和法规环境,借鉴其先进的发展经验和做法,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尤显重要和迫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特别是那些没有上市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由于其运 行主要靠各级政府中的体育行政部门管理,有特殊的发展环境,并不遵循市场法则来发展,因此,它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相对地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和垄断性。所以,在分析和研究这些国家职业体育俱乐部时,首先要明晰其政治环境,然后再分析其经营环境的基本要素。

政治环境分析,一般说来主要围绕这些因素展开:(1)目前有哪些体育产业方面的法规?这些法规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体育产业市场需求和供给有什么样的影响?(2)体育产业经营公司(企业)希望在某一国家或地区进行经营活动,存在着什么政治风险,有哪些具体限制?又有哪些具体的优惠条件?(3)本公司(企业)所从事的体育经营活动与该国家或地区有什么样的政治联系或关系?主要障碍在什么地方?对于这些问题,一般适合采取法规分析法并配合一定的环境监测和民意测验。

2.2 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是指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的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其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它们的经营活动。

众所周知,购买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着企业市场规模的大小,而购买力又受经济发展阶段、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以及消费者储蓄和信贷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经济因素对体育企业或公司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意义。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消费水平连年攀升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GDP已经超过万亿美元,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并积极地向富裕型小康社会迈进。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将进行大的调整,即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其中,尤以第三产业上升最快、增长幅度也最大,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必将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预测21世纪中国体育产业也必将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快速增长期。

因此,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就需要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及其各要素进行认真、客观、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减少和避免盲目投入所带来的风险。经济环境分析,一般采用经济调查、预测和统计法,统计法包括定性统计和定量统计。

2.3 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机会)分析 大型体育赛事是指参与率较高、影响程度较大的体育竞赛活动。这里我们把它所营造的环境看成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机会和影响要素。由于这种赛事具有展示和宣传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是体育产业市场环境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也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部分。因而,分析和研究大型体育赛事带来的机会对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般而言,大型体育赛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如奥运会从前期准备、申办、筹备到正式比赛,一般要经历8~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1964年,日本通过举办东京奥运会使竞技体育跃上了新的台阶,同时社会经济也得以腾飞;资料显示,1988年,韩国通过举办汉城奥运会获得了35亿美元的盈利,并且实现了“政治开拓,体育振兴、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据国定统计局预测,北京投资2800亿元人民币在2002年到2008年期间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0.3~0.4个百分点,提供200多万个就业岗位,而且在举办奥运会之后还将有长期的积极影响,拉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2)产业前后关联性强。重大体育赛事可以带动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2002年日韩世界杯足球赛,为两国带来了近60万个就业机会,游客超过百万,总收益达数百亿美元。我国男子足球队首次参加世界杯足球比赛世人瞩目,由此带来出境观看比赛的人数显著增加,为体育旅游业带来了较大的收益和商机。(3)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如我国申奥成功,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对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世界上也产生强烈的良好影响。大型体育赛事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和所营造的环境是其他活动难以做到的,以赛事为契机,抓住大型体育赛事积极推广和宣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认真分析和研究企业具体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是体育企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针对大型体育赛事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法、预测法和资料分析法。

2.4 体育消费者环境分析 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是体育产业经营的最终对象,因此需要仔细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和应对策略。

一般说来,体育产品或体育劳务市场可分为体育用品市场(各种体育器材、设施、服装、鞋帽等用品)、体育健身市场、体育信息咨询市场(提供国内外体育书籍、报纸、期刊、情报、信息、音像、文件等信息服务)、体育人力资源市场(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的流动、培训等)、休闲体育市场(户外运动、体育竞赛观看、体育旅游等)、竞赛表演市场(运作和经营各种体育比赛、表演等)、体育无形资产市场等7类。体育商品具有鲜明的文化商品的特点,它不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必需品,而是为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奢侈品”。提高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的愿望,这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但是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是“非渴求”性的,因此最终能否形成购买行为,还取决于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从客观方面看,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社会因素(参照群体、家庭、社会角色与地位)、个人因素(年龄与人生阶段、职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个性与自我观念)及心理因素(动机、感觉、学习、信念与态度)的影响尤为深刻;从主观方面看,消费者的体育休闲娱乐观念、意识、知识和兴趣爱好更是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从我国来看,资料显示,我国居民体育意识较为薄弱,体育知识水平较低,再加上刚从温饱迈进小康,经济水平还不高,闲暇时间也不多,这就使“花钱去参加体育休闲娱乐”的新观念不能马上付诸于实际行动,但是,由于竞技运动特有的影响力和观赏性以及其他功能的作用,我国居民参与和关注高水平体育赛事的热情很高,也舍得花钱。因此,开发我国的体育产业市场,可以考虑以体育竞赛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其影响引导居民建立体育消费意识、培养人们的体育消费习惯。

体育消费者市场,一般宜采取生活方式分析法和流行趋势分析法。生活方式分析法就是指对居民日常中的生活行为、特征进行剖析和研究,从而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偏好。流行趋势分析法是指对当前社会中受多数人喜爱的、有代表该阶段发展方向的事物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的链接点。

总之,体育产业经营者在分析研究产品和服务市场时,应充分、详细地收集上述影响消费者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并结合本企业的现状,客观、科学地分析各种显在的和潜在的消费群体,采取有效的执行策略和发展战略,尽可能规避盲目投资带来的风险。

2.5 竞争者环境分析 从消费角度看,分析体育产业市场中企业所面对的竞争者,主要是解决体育产业市场中同类经营者的市场密度、产品差异和进入难度以及影响程度4个方面的问题。

体育产业市场的密度是指同一类体育产业经营中卖主的数目。市场学认为,在市场需 求量相对稳定时,这种数目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产业市场份额的大小和竞争激烈程度。因此,体育产业经营者要对当前该市场中同一类经营者进行详细分析,甚至花费一定人力、财力进行调查,摸清市场中竞争者的现状,采取合理有效的市场策略。如美国职业篮球市场1960年、1967年相继出现的美国篮球联盟(ABL)和美国篮球协会(ABA),都因美国职业篮球市场密度过高、在争夺观众和球员等方面处于劣势,失去与全美职业篮球联盟(NBA)竞争的优势而纷纷解体。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全美职业篮球联盟(NBA)在充分考虑了市场密度的情况下,目前仅保留了27支球队,从而使竞争者处于市场密度相对合理的发展环境之中。

体育产品差异是指不同企业生产和提供体育服务的差异程度。由于体育产品和服务存在差异,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各有特色、相互区别,从而使体育产业市场竞争加剧。如耐克公司生产运动服、运动鞋等用品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在质量、市场定位、技术以及市场开发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竞争优势;而锐步公司在生产同类产品时,不但充分注意到了这一差异性竞争优势,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开拓了符合青少年以及女性消费心理的、色彩鲜明和流行款式的运动服和运动休闲鞋,从而确立了适合本公司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不但扩大了市场渗透率,而且还赢得了更加广泛的消费群体,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进入难度是指加入某体育产业市场的困难程度。进入难度除了有上述两个微观方面的影响外,进入成本的高低程度以及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大环境的制约也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在分析竞争者环境时应当注意职业体育俱乐部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少数拥有从事经营所需的稀有资源如政策、人力、经济等人或团体对俱乐部有控制权,而他们在管理和发展俱乐部时往往并不遵循市场自由竞争原则,有很大的主观性。

3 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有关体育产业市场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必须客观真实 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脱离和背离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会给企业(公司)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倒闭破产。这在国际体育产业市场上是有先例的。如ISL(国际体育休闲公司)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分析经营环境时,信息和资料来源不真实、不客观,而依据这样的资料和信息来研究公司的发展战略,显然必将导致决策层在投资F1赛车上判断失误,最终使这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体育产业公司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倾家荡产。

3.2 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基本要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笔者研究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机会分析、体育产品或服务市场的消费者环境和竞争者环境5个基本要素。但现实中体育产业市场并不那么简单,尤其是我国对体育产业经营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薄弱,使错综复杂的体育产业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因此,要处理好这一问题,就必须把已有的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吸收和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不断总结和归纳体育产业经营实践中的有益经验。

3.3 重视个案研究 个案是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体育产业经营事例。在体育产业处于勃兴阶段,对其个案进行分析和研究尤为必要。资料显示,个案分析不但可以为实际操作者提供一个实用面较大的经营环境分析工具,而且它能使经营者和管理者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为查询、收集或调查某个俱乐部、协会、企业或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而到处寻找一些基本资料。因此,研究和分析体育产业经营的个案,能够给相关经营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减少投入资本,节省时间,提高体育经营企业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维瑟拉·R·拉奥,乔尔·H·斯特克尔著.张武养等译.战略营销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国家体委文件.体计财产字(1995)262号.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C].

[3] SPORTS BUSINESS[J].1999,(6).

[4] 王方华.市场营销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 张林.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体育产业分析篇2

关键词:体育产业;经济;创新方法

新时期下,强化对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视,除了能够促进相关产业良好发展之外,还可以有效的对人力资源进行提升,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区域方面发展问题以及专业人才方面发展问题等。因此,为了可以更好的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应该强化对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够依照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办法。

1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1.1法制建设层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一些企业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对体育产业经济企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除了在现有的发展层面上加大了关注之外,企业也认为体育产业经济在未来发展中的形势以及前景非常良好[1]。所以,在具体经营阶段,也加大了对体育经济产业的投入力度。然而,从整体的角度上分析,虽然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相对繁荣,但是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在法制层面,我国的法制建设本身就存在一定漏洞,而对于体育产业经济来说,其作为一个全新的发展形式,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因而在法制建设层面还不够完善和健全,一些企业在投入到体育产业经济以后,经常会存在“打擦边球”的情况,致使体育产业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和隐患。

1.2区域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具体发展过程中,针对体育产业经济而言,其发展相对繁荣,并且前景良好。然而,在区域模块层面,其却并没有得到一个全面的进步。所以,在不配套的情况下,区域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和弊端。在实际的发展阶段,部分区域的原有经济体制受到了很大干扰,从整体的角度上研究,其除了不完善之外,也没有积极的进行革新和优化,从而出现了进退两难的现象[2]。同时,区域发展虽然能够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但仍然处于不太乐观的状态,原有的问题不能够得到全面的解决,而新的问题又逐渐产生,进而对区域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

1.3专业人才方面的问题分析

在体育产业经济的实际发展阶段,虽然成果相对良好,然而,相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专业人才方面的问题。在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一般是侧重对体育人才以及经济人才的培养,而针对体育产业经济人才,则基本上是“半路出家”,很多人凭借着多年的专业经验以及相关领域的人脉来对体育产业经济进行发展。虽然,这种手段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却不能够长久的应用。因为体育产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发展速度非常快,如果长期应用原有方法,势必会阻碍体育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3]。

2体育产业经济的创新方法分析

2.1强化对体育改革层面的创新

面对现阶段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有效的提升经济水平,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要侧重表面之外,还应该从根源方面着手。一方面,体育产业的产品以及总体经营结构应该科学的进行调整,制定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方案和措施,不断的对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空间进行扩大。另一方面,针对体育产业所应用的各种材料以及性价比方面,需要加大创新,除了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之外,还应该积极的对正规合格的材料进行应用,以保证能够从整体的层面上提高性价比。通过这样的手段,除了可以保证当前体育产业经济问题得到解决之外,还能够不断推移动体育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

2.2强化市场调控方面的创新

通过对体育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分析得知,当前,虽然其已经对以往的计划经济模式进行了更改,切实达到了市场经济的效果。但是,从宏观的层面观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的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进行强化。同时,应该科学地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职能进行利用,有效对市场经济中的一些负面作用进行革新。并且,在对体育产业经济进行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政府这一大背景,科学的对全新管理模式以及体制进行创新,辅助体育经济市场,让其能够稳定运行。通常情况下,对于体育产业经济来说,其之所以能够取得相对良好的成果,与政府调控有着非常大的关联[4]。因而,在今后的政府调控期间,一定要积极的进行创新,抓好每一个细节,以便可以为体育产业经济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强化对市场体系方面的创新

在实际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发展水平,除了要强化体育方面以及政府调控方面的革新力度之外,还应该建立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加大创新力度。一方面,应该将市场作为导向,紧随市场发展的步伐,合理的进行发展和创新。另一方面,应该加大市场体系建设力度,主动的对人民群众进行服务,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标准,以保证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实际需求。此外,还应该强化宣传,借助现代化信息平台,有效的辅助市场建设,以确保能够进一步的提升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效果。总体来说,建立全新的市场体系,除了能够解决以往的问题之外,还可以让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对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促进意义。

3结束语

体育产业分析篇3

关键词:休闲体育产业 SWOT分析 城市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143

休闲体育是指在非工作时间里,人们依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对体育活动的主动挑选和直接参与来实现娱乐身心、社会交际、塑造体型等目的的体育活动。休闲体育强调活动过程的娱乐性和活动结果的非功利性。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指出我国城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力求为促进休闲体育产业在我国城市的发展提供实用地理论依据。

1 城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优势(S)

1.1 城市休闲体育产业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通过参加休闲体育如跑步、攀岩等运动可以帮助人们调节心理压力、放松身心、合理安排工作和娱乐休息时间,从而有效帮助人们构建合理健康的生活模式。在观看激烈竞争的体育赛事时,人们可以在为支持者加油的过程中释放出心中积压的不良情绪,减少犯罪率,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1.2 城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能加强社会交往

在运动赛场、健身房等场所,所有参与者的身份都是一样的,即运动爱好者。人与人之间没有领导与员工之分,没有职业背景之分。在一个平等、自由的环境里,彼此之间真诚交往、平等交流,能达到减少陌生感、增进感情、拓宽交际范围等目的。

1.3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休闲体育产业属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除了能使自身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之外,还能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此外,休闲体育还能吸纳大量劳动力,这就为因科学技术改革而引起的社会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途径。

2 城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劣势(W)

2.1 居民余暇时间盲目打发

多数人在空闲时间里都无所事事,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安排。例如:有的人在旅游旺季跟风旅游,没有自己的安排,在人挤人、车挤车的拥堵环境下,旅游价值不高;有的则是在烟雾缭绕的昏暗环境下聚众玩牌、打麻将等等,这些活动都没有充分发挥出假期缓解工作压力、消除疲劳的价值。

2.2 消费群体结构不合理,体育消费水平较低

现阶段,休闲体育主要的消费群体是老人和学生。

老人们的闲暇时间虽多,但由于其传统消费观念浓厚、活动强度较低、体育消费意识薄弱等原因,一般都会选择在公园、广场等免费场所做一些像太极拳和广场舞之类的简单易学花费少的运动进行锻炼。而学生也因没有固定的收入,常会借助学校免费或者是有学生优惠的体育设施场地进行训练,专门去付费场所进行消费的学生群体并不多。

3 城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机会(O)

3.1 城镇居民收入逐年增加,假期时间充裕

据调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9-2013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可支配收入的增多意味着城镇居民会把更多地收入用于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和提高锻炼效果上,同时也能承担起更加昂贵的活动费用。

目前,中国的法定假日和公休假加起来约占全年天数的三分之一,余暇时间的增多为参加各项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充沛的时间基础。

3.2 我国体育场地设施和举办赛事活动日渐增多

体育场地数量和分布区域的增多也为人们提供了活动所必配的场所,方便了人们就近消费的需求,能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休闲体育产业中来。另外,在国内举办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体育赛事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激烈性和挑战性的热衷得到快速发展,且在竞争性和观赏性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逐渐迎合了消费者对观赏型体育消费的需求。

4 城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所面临的威胁(T)

4.1 炫耀性消费兴起

社会上的高收入阶层,往往会为了维护面子、满足虚荣心和获得商业合作等目的,以财富为支撑,把能带给人类健康和身心放松的休闲体育活动变为获取利益和身份认可的工具,即所谓的炫耀性消费,这使休闲体育的发展走入了误区。

4.2 体育管理模式的局限

我国现行的体育管理方式是延用计划经济时期施行的举国体制,重视竞技体育,忽视休闲体育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笔者认为,随着国家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体育管理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调整,从政府包办体育向政府和社会共同兴办体育的方向转变。

5 结语

5.1 政府角度

保持稳健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为其进行休闲体育消费提供物质基础;调动交通业和旅游业等相关产业部门共同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积极性、协作性和创造性。

5.2 各大体育企业角度

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地调整体育企业发展策略, 采取薄利多销、适销对路的营销方案, 多开发适合多数消费人群购买的体育产品;加大加紧对大型体育赛事资源的开发和运作,加强各项赛事的规范化管理,提升赛事的质量,吸引更多的体育赛事消费群体。

参考文献:

[1]温一帆.后奥运时期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0,(40).

[2]史辙.武汉市休闲体育产业的SWOT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4):33-35.

[3]陈灏.上海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D].上海师范大学,2012.

体育产业分析篇4

[关键词] 中国体育产业 竞技体育产业 群众体育产业

一、前言

中国体育一直是在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冲突中发展的。这种矛盾冲突最集中表现在中国体育发展中的体育资源的稀缺性与体育发展目标和规模的宏伟性之间的矛盾关系。经济的困难首先成为全面实现目标无法回避、不可逾越的困难,它注定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放弃全面实现目标的企图,要求我们面对目标体系中在资源上相互竞争的子目标时,必须将国家有限的财政投入进行有倾斜的配置。从纯粹经济的角度看怎样倾斜并不重要,但是必须倾斜,它构成了几十年来我国体育决策的前提。而几十年来实际的体育发展战略决策主要是根据政治对体育的需求,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者间选取了向竞技体育倾斜的投资政策,从而造就了半个世纪中国体育发展的现实。在中国,体育赖以发展的资源,不论在精神方面的或物质方面的体育需求,或是与之相联系的体育产业存量,都处于匮乏状态。所以,体育的赶超性发展在经济上必然面临原有体育产业存量结构孱弱的现实,因此合乎逻辑地把我国体育发展引入竞技体育主导型发展轨道,以竞技体育为发展重点,再造社会体育需求体系和投资体系,以克服孱弱结构对赶超型发展的强硬约束,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于是形成了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非常规转换过程。

二、中国竞技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按照体育的功能来讲,竞技体育产业主要是为满足人们观赏高水平竞技表演获得审美享受而产生和发展的。人的本性就有通过身体运动获得娱乐享受、促进身心健全发展的需要,并且在此基础上更有追求和欣赏人的身体和身体运动本然健康之美的需求,体育就是人类为满足这类需求创造的实践活动,而竞技体育作为体育之一部分将人们的这种追求推向极致。也正因为竞技体育的高度娱乐观赏价值,可以引起不同民族、国家、信仰的人们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造成奥林匹克赛会这样巨大规模的公众关注焦点,于是一国运动员的成功表演必然带来广泛影响,给国家带来荣誉或产生其他政治上的作用。中国竞技体育在中国体育发展中,尽管历史复杂,它的目标一直是走上“全球化”最高水平的竞赛平台为国家争取荣誉。我国竞技体育目标之高远与参照于西方发达国家竞技体育的自身内在贫弱现实,使得我们的发展必然是赶超性的,而国际竞赛平台上竞争水平之高、规模之大,我国体育资源的高度稀缺,以及我国传统的政府行政体制又使得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只能在其内部有效开展活动等原因,便逻辑地规定在我国体育全局的进展运筹中,将各级政府体育事业部门的职能重心转向发展竞技体育,形成了目前我国(相比较群众体育产业而言)巨大的竞技体育产业存量基础。因为市场经济在中国才刚刚起步,中国体育产业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消费决定供给的规律运行,但是,中国体育已按照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供给决定消费,因此,原有的中国体育产业(原来我们称之为中国体育事业)已形成一定的存量基础,并且这种存量基础的资源供给主要是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所以,我们评价中国竞技体育产业时不能仅从市场消费角度来分析,还应注意考察所谓体育事业中的竞技体育产业的存量。根据以往我们对于竞技体育功能目标的政治性定位,衡量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就是我国优秀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

成绩(金牌数),以此看来,我国竞技体育已发展到仅次于美国的“超级体育大国”的水平。取得这样的成绩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我国体育领域内实行的“举国体制”显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谓举国体制就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去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或者部级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它包括三级训练体系、全运会赛制、省市国家队的长期训练、国家目标等内容,其核心是国家体育总局的三级训练网,即由下到上依次为各地市区体育业余训练队及体育中专、省市体工队、国家队,据近期统计,所有运动员加起来40万左右。实际上就是把中国体育事业系统建构成了一个堪于承担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目标重责的产业系统,即竞技体育产业系统。这个系统的功能就是必须有能力将自身造就成一个持续拥有足够数量世界第一流水平优秀运动员的部级的竞技体育集团性竞争能力系统。为了这个目标,在计划经济年代,在我国财政能力限度内,竞技体育产业要搞多大就一定要搞多大,要搞多高就一定要搞多高,以很高速度实现着自己的目标。在市场经济还未成熟的中国,这个需求和投资体系对中国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至今仍起着深刻、全面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竞技体育产业的存量实际上构成了中国体育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不管从质上还是量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三、中国群众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群众体育产业是由为满足人们余暇时间不断扩大的体育娱乐、健身等多种需要的服务组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如前所述,中国的体育基本上是在群众体育缺位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因此,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为群众体育产业留下多少存量基础,不管从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有效刺激群众体育产业发展的体育价值观念),还是从管理体制(体制缺位性的管理)上来看,中国群众体育产业的存量基础都很薄弱。虽然由我国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培育发展起来的体育事业系统在几十年间培养了大量体育专业人员,兴建起为数甚巨的体育设施,使我国社会拥有了以往时代不能比拟的体育资源。但是,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尽

管如此,体育资源不论在总量上或人均水平上仍然不高,加之,特别是由于体育系统内外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纵、横向资源流动困难,又造成有限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所以,群众体育不论在物质资源还是人力资源等方面都是相当贫弱的。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逐步确立,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变迁,体育有效需求引起了群众体育产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分析群众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应该主要从消费者角度入手。

第一,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对“群众体育活动点面临的主要困难”的调查结果显示,“经费缺乏”列为所有选项中的第1位,这表明,活动经费仍然是制约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全国10省(区、市)体育系统群众体育工作情况统计报表统计结果显示,根据活动点的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区别,群体经费来源存有差异。晨、晚练点以社会赞助经费较多,占到经费总数的37.90%;其次是政府赞助,占到总数的30.55%;辅导站、指导站则以锻炼者自费为主,占到经费总数的62.30%;经营性健身中心和俱乐部则以经营性收入为主,占到经费总数的64.00%。由此可见,中国群众体育产业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经营,然而某些部分还需要政府的赞助。首先公益部分,从我国10省(区市)体育系统群体经费支出统计可以看出,几年来,各级政府在“组织群体活动”方面的经费投入了很大比例,但其他方面尚显力度不够。培训群体骨干、进行群体宣传和开展群体研究三项投入在历年群体事业支出总额中所占比例仅为0.10%左右,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的核心应是形成有效的体育需求,然而许多政府组织的群体活动只是为了政府的“面子工程”,忽略了对体育内在本真功能价值的开发,造成了群体资源的浪费。与竞体相比,体育系统群体事业支出占事业支出总额的比例仍然很低,1998年为7.13%,1999年为8.06%,2000年仅为2.94%。很明显,竞技体育经费远远高于群众体育经费。其次经营部分,目前在市场上能够见到的群众体育消费活动,主要是在体育场馆或健身俱乐部中实现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地方的运营状况则可以反映出我国群众体育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资料显示,以江苏省为例,经营性健身场所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90年代初,进入了相对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后期,保龄球馆已成为城市社区健身娱乐业的亮点。据统计,至2000年,经营性健身场所的数量约有10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经营的体育项目至少有15项。投资规模在150万以上的经营性健身场所占总数45%左右。但是,社会办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经济状况基本处于亏损和微利。保龄球馆和游泳馆全面亏损(南京市五台山体育中心游泳馆除外),健身健美场所微利,羽毛球馆盈利。行业内有些项目发展速度过快,加之居民休闲方式的多样化,使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经济效益直线下降。如保龄球项目由过去30元/局跌到目前最低价为1元/局,保龄球馆已处于全面亏损状态。第二,2000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显示,“没有体育设施”选项在城乡居民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中已由1996年的第4位上升到第2位。“有场地器材”便准备参加体育活动已由1996年第2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1位。群众体育活动点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各活动点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中,“场地拥挤、得不到保证”在所有7个选项中列第2位。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几年来全国兴建了大批体育场地设施,但因为一方面我国群众体育场馆的数量基数较低,另一方面居民体育消费观念的变化,造成群众需求与体育场馆数量短缺的矛盾依然突出。另外,我国体育场馆开放和使用率不高。我国的体育场馆主要有体委系统的体育场馆、学校系统的体育场馆、企事业系统的体育场馆和民营性体育场馆四部分组成。其中前两者是主要类型的体育场馆资源。1999年全国公共体育场用于体育活动占使用场次的67.77%,体育馆用于体育活动占使用场次的80.85%,有固定看台灯光球场用于体育活动占使用场次的78.77%。这说明,一方面,全国公共体育场所用于体育活动的使用率不高,尚有相当大的使用潜力没有挖掘出来;另一方面,公共体育场所的开放程度也相对不足,如全国的体育训练基地多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而修建的专门性场所,基本不对外开放。并且,建设于计划经济年代的较大型的体育场馆,在建设时都只考虑了竞技项目一种功能,未考虑全民健身和体育配套功能。而各类各级学校都建有体育设施,但向社会开放的只占室内场馆的6%,室外场地的7%,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开放只占1%。综上所述,群众体育产业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由于资金不足造成的相对于快速增长的群众体育需求的群众体育服务(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二是由于产业功能障碍造成的群众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等的闲置和浪费。

四、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中,使我们强烈意识到,我国必须要摆正竞技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产业的位置,协调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从本质上讲,竞技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产业是不冲突的,都是为了发展体育事业,都是为了提高人民体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二者的地位、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相当于竞技体育产业而言,群众体育产业更重要。一个是“根本”,一个是“枝末”,一个是为了大众,一个是突出精英。因此,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我国过去实际上是偏重发展竞技体育产业,把发展体育事业的经费更多地用于少数职业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而不是用于发展群众体育产业,以至于形成了我国今天既是“金牌大国”、又是“体育小国”的现状。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广大人民群众丰衣足食,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为我国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产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在此基础上必然会产生更高的精神和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积极地加以引导,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产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郑杭生 李路路等著: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体育产业分析篇5

(一)体育市场

目前,石家庄地区体育发行网站已覆盖全地区,站数目由最初的98个发展到现在的375个。河北电脑体育自2000年4月18日开始发行以来,在河北石家庄市上市以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2年销售电脑体育1987万元,提取公益金189万元;2004年销售体育5751万元,销售即开型体育198万元,提取公益金523万元;2006年销售电脑体育7688万元,销售即开型体育231万元,提取公益金653万元;2007年销售电脑体育8012万元,占全省销售额的17.5%,在河北省11个地市中位居第一。

(二)体育用品销售市场

据统计遍及石家庄市城乡的500余家的体育用品、服装、器材商店等经营场所大多数年效益较好,仅石家庄市区数十家李宁店年销售额就达到3000万元。

(三)体育竞赛、健身娱乐市场

各项赛事活动的开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旅游已经成为石家庄市旅游业的一部分。仅2003年全国足球、田径赛事,国际国内70多个赛队近千名队员以及10多万观众,对石家庄市购物、餐饮、娱乐、住宿、以及电信业等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石家庄市的健身娱乐业经营项目门类齐全,主要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保龄球、体操(包括各类健身、健美操)、轮滑和网球等,比重依次为51.5%、32.2%、4.3%、3.6%、3.1%、2.4%、2.1%、1.O%。石家庄市的健身娱乐业已趋于平稳增长。

(四)体育场(馆)及设施情况

石家庄市的体育场地共有1700个,其中标准场地1222个。体育场地占地面积2738平方米,其中标准场地2536万平方米。非标准场地202万平方米。截止2003年末,全市共有晨晚练站、社区综合体育场所223家,健身的项目也不断的增多。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家和省里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给体育场地建设提供了发展的机遇。石家庄市新建市内健身路径35处,室外健身路径34处,全民健身公园、广场9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体育~XSY,的不断加深,一些有实力的各企事业单位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体育场地设施,社区配套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日趋普及。

二、对策建议

(一)重视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产业相关政策加强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明确产业内部优先发展领域,选准突破口,建立符合石家庄市实际情况的体育龙头产业,争取以最少的投入,冒最小的风险,获得最佳的效果。应组织专门人员,在借鉴其他省市体育产业开发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全面分析石家庄市在体育产业开发上所具备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今后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一些鼓励发展体育产业的优惠政策和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放宽体育经营活动的从业条件,鼓励社会投资体育健身、娱乐和休闲项目的经营活动,以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合理布局,建设高、中、低并存的体育健身娱乐服务体系

健身娱乐业是体育服务业的基础性行业,也是拓展体育消费领域、提高消费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有效需求的重要行业。以公共体育场馆和其他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为依托,辅之以中小学校的体育场所及社区的全民健身工程,形成合理布局,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体育消费服务体系。

(三)激活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要改革体育竞赛制度,积极引进和举办国内国外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推动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逐步提高体育竞赛表演的商业化程度,鼓励社会各界承办体育赛事或以冠名、特许、专营等方式赞助体育赛事,为企业提供一条树立自身形象的更好更有效的宣传渠道,逐步建立竞赛合理机构和竞赛经纪人制度,带动相关的媒体、广告、赞助等行业的发展,使之成为石家庄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四)加快体育单项运动协会产业化发展

加快培育体育产业市场经营主体扩大体育协会自,通过体育行政部门的扶持,使体育单项运动协会逐步具有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和法人资格,以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单项运动协会、俱乐部逐步向实体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面向市场,服务群众,以各类体育设施为依托,为群众提供健身、健美、康复、娱乐等优质服务,既减少了国家的投入,又调动了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五)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发展体育旅游产业

体育产业分析篇6

(一)国外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在国外,体育产业诞生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他们的体育产业发展已经很完善,成为扩大就业人口、获得巨额收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显著地位的重要行业。目前,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约为4000亿美元,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界第二位。体育产业将同旅游业、影视业和网络业一起,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

(二)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缺乏扶持政策。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因素中,消费需求是主要因素,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体育消费属第三产业范围内的消费。增加体育消费就会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虽然发展时间短、起步晚,但吸取国外的一些经验在竞技体育、体育用品销售、发行体育上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这对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二、奥运后体育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分析

(一)带动功能强,涉及面广

奥运会是一项意义深远、影响很大的社会活动,它吸引了众多行业部门的参与,涉及交通通讯、电视广告、场馆建设等许多环节,进而决定了体育产业可以带动和推动相关社会活动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这种高度的带动功能,使得体育产业无可取代地占据了一个产业群的核心地位。澳大利亚认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带来的不仅是16天的运动会,而是10年的发展机遇。奥运会后新增加的旅游生意将为澳大利亚赚取30亿澳元的外汇。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闻名的历史大国,所以奥运会后我国有更多的赚钱机会,更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提供就业机会多,影响大

体育产业的经营活动能创造众多的就业机会。从国际经验看,举办一次奥运会或者世界杯足球赛之类的大型赛会,可使举办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提高20―50年,并提供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汉城奥运会给韩国创造了3.4万个就业岗位,从申办成功到赛事正式开始,共增加了76万个就业机会。在我国已有各类体育经营企业2万多家,总投资额2000亿元人民币,营业额为6000亿元人民币。1998年在上海举办的八运会,成为20世纪中国最大的体育盛会,为上海这座现代化的城市增添了浓烈的时代气息,解决了许多下岗再就业的机会,而且使上海在那一时期成为亚洲单个城市中体育设施最完备的城市。

(三)拉动投资,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传统体育项目向现代竞技运动的演变,体育的经济功能日趋显现。从世界范围看,体育已成为现代社会蕴藏着巨大商机的新兴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超过石化工业、汽车业,在经济行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预计,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总投资额将达到160亿美元左右,收支相抵后有1600万美元结余。这笔巨额的新增投资,再加上该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将成为牵引首都乃至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助推器。而发展体育产业由此带来的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因此奥运会后发展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是时展的必然。

三、奥运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一)政府加强对体育产业的宏观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体育当作社会主义的一项福利事业来看待,体育属于上层建筑,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体育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而对于体育本身的经济功能――体育的产业性质缺乏足够的认识。国家今后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适当考虑对体育部门有所倾斜,给予税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以鼓励体育生产经营部门的发展;在投资体制方面,应变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为体育部门自身创收、社会集资并举,同时注意引进外资,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推行运动项目的行业协会制和俱乐部制,建立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形成全方位的社会共办体育的格局,同时培育和完善体育市场,逐步建立体育商品劳务和信息市场,形成全方位市场体系。

(二)实现促进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应乘奥运东风,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体育运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充分发挥体育培养人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弘扬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奥运会过后,我们还应促进竞技体育水平的新提高,掀起群众体育的新高潮,推动体育产业的大发展,促进体育管理的现代化;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乘奥运东风,聚人心、抓机遇、求发展、促和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促进体育消费的多样化、层次化

只有多样性的体育产业及其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分类,才能满足民众体育消费的需要。其中,尤其要注重特定形式的产品、服务、品牌与各种潜在消费者的购买力相适应。体育产业的扩张与发展,不但需要适应市场,而且需要培育市场。在这方面要做的事情很多,最重要的就是要健全体育保险体制,大力发展体育经济行业,通过专业培养、岗位培训、在职进修、招聘引进等多条渠道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我国体育市场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

(四)国际化经营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现代体育产业正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化经营。其中,名列世界最有价值品牌前茅的耐克公司,1995年销售额为54.48亿美元。因此,许多跨国公司的奥运赞助商往往把奥运盛会看作展示实力、形象、品牌的良机,如可口可乐、阿迪达斯、柯达、三星都与奥运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李宁品牌就是在奥运会上充分地展示着我国品牌实力和发展的象征。

体育产业是一种“无烟工业”,消耗能源少,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因此,体育产业是一个可以长期存在和持续发展的产业。随着城乡居民平均寿命的普遍延长,现代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各国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极快。体育产业是一种维护社会健康的重要产业,它对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健康地发展,前景可观。

体育产业分析篇7

关键词:SWOT 民族体育旅游 贵州

贵州地处西南云贵高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观是天赋的自然资源,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自然风光,形成了以高山、峡谷、溶洞、溶岩地貌为一体的独特自然景观,这些都为开展登山、攀岩、探险、漂流、极限运动等特色体育旅游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贵州还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这片多彩的土地上,生活着49个民族,其中世居贵州的少数民族就有17个,他们独特的生活习惯、精神信仰以及文化特征,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特的民族文化,蕴含这丰富多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划龙舟、射弩、赛马、斗牛、摔跤、舞龙舞狮、上刀山、钻火圈、民族舞蹈等项目都是开发贵州民族体育旅游的珍贵资源。

1.贵州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Strength)

1.1贵州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天然优势

贵州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为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场所。贵州这片被誉为“喀斯特王国”的高原明珠,岩溶形态特征堪称世界之最,无数的奇山秀水、溶洞瀑布、森林峡谷、温泉湖泊,形成了遍布全省各地神奇而美丽的自然景观,有观赏价值的瀑布就有600余处,黄果树瀑布更是声名远播,也为贵州赢得了“千瀑之省”的美称。

贵州的溶洞分布密度高,每平方公里的溶洞就多达3-4个,位于贵州省织金县的织金洞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多类别、多形态的完整岩溶系统,其规模之大,构造之复杂,景观之奇特,使其位列“中国最美的十大奇洞之首”,也为其赢得了“岩溶博物馆”的美誉。

贵州还是世界上峡谷河流数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并以喀斯特峡谷河流和丹霞峡谷河流最为典型,河谷基岩奇特,河床狭窄,滩多流急,森林茂密。阳河峡谷、马岭河峡谷、南江大峡谷等。除此之外,贵州独特的天生桥景观、原始的森林生态环境、瑰丽的赤水丹霞地貌,这些自然资源都为开展瀑降、洞穴探险、漂流、溯溪、攀岩、峡谷穿越等体育旅游活动提供了天然场所。

1.2贵州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文化优势

贵州旖旎多姿的少数民族风情为体育旅游的发展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贵州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这片多彩的土地上,生活着49个民族,其中世居贵州的少数民族就有17个,他们独特的生活习惯、精神信仰以及文化特征,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与节庆。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更是与民族习俗紧密相联,与各民族古老的历史、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多为欢庆民族节日的活动内容,粗犷、淳朴,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散发着淳朴的乡土气息。据统计,贵州民族传统节日多达400多个,集会地点1000多个分布于全省各地。这些民族活动多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其中有著名的 “龙舟节”,“芦笙节”、“赛马节”等是少数民族开展民间体育活动和节日庆典的民族传统盛会,精彩的划龙舟、欢快的芦笙歌舞以及激烈的赛马比赛形成了浓郁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氛围,这些都成为开发贵州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的宝贵资源。

此外,贵州的红色文化、酒文化、阳明文化、屯堡文化以及夜郎文化、洞葬文化、水书文化都为贵州人文旅游的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2.贵州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劣势(Weakness)

虽然贵州发展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贵州体育旅游业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区域规模,开发利用的程度相对较低,还存在开发民族体育旅游的一些劣势。

2.1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众所周知,贵州地处西部山区,经济发展步伐缓慢,特别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更加滞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GDP占有量与全国乃至其他省市少数民族地区相比仍存在着极大差距。这种薄弱的经济实力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很大制约。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交通、资源、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相对不足,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积累能力较低,从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少数民族地区消费理念和消费能力呈现低水平特点,不足带动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2.2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由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收入有限,导致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交通、信息、城市建设及配套设施相对落后,相当一部分基础设施质量较差,规模教小,利用率低,在数量上远远满足不了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及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缺乏对具有规模效应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体育项目进行挖掘开发的基础条件,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升级。

3.贵州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机会(Opportunity)

2011年贵州省将承办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民运会),这是建国以来,贵州省首次承办全国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这将是历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广泛的一届民族运动盛会,它将充分展示我国各民族传统体育风采,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全国性的重大体育赛事,带给承办城市环境、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从历届举办经验来看,民运会不但会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旅游业发展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加上贵州独天得厚的资源优势,届时贵州的体育旅游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第九届民运会是建国以来贵州省首次承办全国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也将成为历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广泛的一届民族运动盛会,届时将有来自全国各地30多个代表团参加150余个表演项目、16个竞赛项目的角逐。预计参会的各民族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工作人员、媒体以及各地区观摩团的嘉宾,港澳台、海外嘉宾等将达到15000人以上。此外,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爱好者和其他户外运动爱好者慕名前来,这些庞大的人群为贵州体育旅游及其相关消费提供了相当可观的消费能力,不仅能够带动一条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消费链”,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在短期内提高东道主城市的知名度,达到强化城市形象的效果,加上主办方和营运方良好的宣传策划和管理运营,必定会对打造贵州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胜地产生积极的成效,提升贵州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在全国范围的知名度,势必极大促进贵州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

4.贵州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威胁(Threats)

4.1贵州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外在威胁

随着体育旅游的不断发展,各省市、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贵州民族体育旅游刚刚起步,民族体育旅游产品严重开发不足,缺乏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与其他周边邻省相比,在经验上存在不足,实力还比较薄弱。而在我国西部地区,资源的相似性和以及现有旅游产品的同构性,以及对发展旅游业认识不断的深化,西部多数省区都逐步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支持和扶植,云南省经过多年来对旅游业的大力投入和培育,旅游基础设施取得突破性进展,创建了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精品景区景点,打造的一些少数民族风情旅游项目蜚声国内外,给贵州民族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威胁和挑战。

4.2贵州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内在威胁

贵州要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旅游特色产品,就要深入挖掘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深刻文化内涵。贵州种类繁多、风情各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点,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不当开发,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少数民族传统生存和发展的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一些凝结在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习俗中的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渐渐失去其原先存在的范围和空间,在这些外化的体育形态中体现的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民族历史和民族智慧逐步丧失,这对贵州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非常不利。

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独特性,它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根本所在。贵州原始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以及特色文化,为贵州发展民族体育旅游提供了了优势。要充分利用这此资源优势,开发和创建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独创性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打造贵州民族体育旅游的品牌特色,即在原生态的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其它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相互搭配互补的特点,把贵州的秀美风光、民族风情、特色文化溶入民族体育旅游项目,同时以2011年全国民运会在贵阳举办为契机加强媒体宣传,借助网络、电视、报刊以及相关旅游文化主题活动推广,提升贵州民族体育旅游的知名度,树立民族体育旅游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彭新敏.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俞涛.SWOT分析模型在战略形成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03

[3]王桂忠.关于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2002, 23 (3).

[4]武胜奇.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 21(6) .

[5]王富玉.做足做活贵州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优势[J].当代贵州,2005( 15).

体育产业分析篇8

关键词:体育经济;体育会展;体育用品产业集群;晋江

晋江市现有制鞋企业3000多家,年产量10亿双,超亿元企业57家,产品60%进入国际市场,行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基地之一。1999年,有着“鞋都”之称的晋江举办了首届鞋博会。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第5届晋江鞋博会更名为“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区域展会升格为部级的国际性制鞋工业展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一全国专业鞋业展会已成为鞋业行业“风向标”,被业界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展会”之一[1]。以晋江鞋博会、晋江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为例来研究体育会展与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具有典型意义。

1 体育会展及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内涵体育会展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由多个人集聚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体性的以体育为核心纽带的会议、展览以及节事、旅游等相关活动[2]。体育会展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是会展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举办以体育为核心纽带的会议和展览展销,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提升城市的国际地位,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达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3]。

蔡宝家认为,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即某个领域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4]。杨明指出,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就是以体育用品产业为主导的,由众多中小企业及有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聚集而形成的一个经济群落。它是体育用品产业走向集约化、专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5]。晋江作为县级市汇集了大量的制鞋、鞋材等企业,已经形成了一条集产、供、销等相关配套设施的产业链,是我国典型的区域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基地。

2 体育会展是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的助推器2.1 是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展示舞台体育用品博览会是企业展示、推介体育用品的重要载体,它将对体育用品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晋江鞋博会是晋江体育用品企业展示形象、宣传品牌、推广新产品的最佳舞台,是同行业间加强联系、增进友情、沟通信息、洽谈商贸的首选场所,同时也是进行学术交流、借鉴经验、展示晋江体育用品业所取得成就的绝好时机[6]。2008年,晋江借助第11届鞋博会大力宣传“中国体育城市—晋江”,并以“品牌晋江,助跑奥运”为主题,首次规划布设了“中国体育城—晋江”综合展馆,集中展示中国安踏、双星、特步、亚礼得、爱乐、361o以及德国BAYER(拜耳)、日本BARUDAN(百灵达)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最新产品。

2.2 促进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品牌发展博览会期间,新闻媒体报道了博览会开幕的有关新闻,许多媒体还做了专题报道,对博览会进行强力推介。这有效地提高了鞋展的知名度,扩大了福建尤其是晋江鞋业板块的对外影响,增强了业界对晋江作为中国鞋都的认知度,促进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品牌的发展[7]。到目前为止,晋江鞋业拥有12家上市公司和26家上市后备企业,聘请的影视、体育明星代言人多达70多位,仅在中央电视台的年广告费投入就将近10亿元人民币。鞋业企业累计拥有31枚中国驰名商标、9件中国名牌产品、36件国家免检产品,“国字号”品牌总数占全国运动鞋行业的一半以上。

2.3 对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经济拉动效应论及会展经济最常提及的莫过于1:9的经济拉动效应,即举办一次会展,与之相关的住宿、餐饮、交通、通讯、旅游等收入是展览场馆收入的9倍或更多。鞋博会为晋江市的宾馆、餐饮、交通、商业、广告、装饰等行业带来商机,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繁荣,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世界500强企业大型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台湾大型卖场莱雅百货在晋江SM广场的抢滩入驻等展示出了“品牌之都”的城市形象。有数据显示,前9届鞋博会客流量达57万多人次,海内外参展企业达11460家,成交金额达301亿元,共签约项目202个,利用外资金额15.37亿元。其中,第9届的合同交易额是第1届的4倍。据不完全测算,第9届鞋博会为晋江及周边地区的相关行业带来了近亿元的收入,有业内人士称,4月已成为晋江第三产业的“黄金月”[8]。

2.4 为体育用品产业集群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离不开信息、技术服务[9]。体育会展可以为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基地带来大量的信息和先进的技术。如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期间,各地鞋业客商云集晋江,带来了国内外鞋业市场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前沿技术,有效地加快了制鞋行业的物资流、商品流、信息流。同时,参展商通过与贸易商交流洽谈、互通信息,深入细致了解和挖掘到当前国内外鞋类市场的流行趋势和销售热点,为今后及未来开发、生产、销售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做好了充分准备;而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参展以及高端论坛的召开,更是为行业带来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对晋江制鞋业的转型升级、持续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7]。

3 体育用品产业集群是体育会展发展的坚强后盾3.1 提升体育会展的影响力一些毫无办展经验的晋江政府工作人员,到外地考察了相关专业展会后,在偏僻的罗山SM国际广场举办了首届晋江鞋博会。首届鞋博会规模小,参展商几乎都是本地企业,国际采购商很少,展位布置不够合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益。但这个新事物却开启了晋江鞋革产业发展的新纪元。晋江体育用品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悄然从单纯的制鞋行业,发展成为一个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基地,产品覆盖运动鞋、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多个领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伴随着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发展,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第5届晋江鞋博会更名为“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一个区域展会升格为部级的国际性制鞋工业展会,并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鞋业行业“风向标”。

3.2 促进体育会展品牌效应的发挥晋江鞋博会虽然缺乏国际、国内其他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品牌,如Nike、李宁等参展,但是随着晋江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其逐渐得到了国内、国际体育用品企业的认可,晋江鞋博会品牌效应逐渐显露。晋江鞋博会展馆面积从第2届的2万平方米到第11届的4万平方米,展位数从第2届的858个到第11届的1600个,参展商从第2届的278家到第11届的400多家,客流量都稳定在5万人次,贸易成交额从第2届的14.5亿元到第11届的57.6亿元。国外、境外参展商数量也逐渐递增,第10届鞋博会共吸引了意大利、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著名企业参展,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专业采购商到会采购、洽谈,合同交易额达53.2亿元[10]。第11届展会期间共吸引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16个国家、地区的400多家知名企业参会,达成合同交易额57.6亿元,增长8.2%,客流量5万人次,充分显示了鞋博会的国际品牌效应和强大的招商引资能力[11]。

3.3 促使体育会展转型升级

晋江鞋博会,顾名思义只是一个制鞋的行业会展。众所周知,一个运动鞋产业根本无法支撑起一个庞大的行业展会,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越做越小、越做越窄。然而随着晋江体育用

品业的发展,晋江已不仅仅局限在运动鞋的生产,而是形成了一个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基地。因此,鞋博会的发展已经跟不上晋江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基地的发展。通过对体育产业专家以及晋江体育企业营销总监的调查,他们都认为晋江鞋博会在国内外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上升空间很小。他们建议晋江鞋博会要进行转型升级,向更高层次的体育用品博览会发展,真正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知名的体育用品博览会。

参考文献:

[1]晋江鞋业博览会的发展历程[EB/OL].[2009-04-15].sjfzxm.com/xiemaozs/20090415100528.htm.

[2]俞海滨.上海体育会展的创新发展[J].体育科研,2009,30(2):22-25.

[3]胡炬波.我国体育会展产业的发展性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3):14-16.

[4]蔡宝家.区域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实证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1):31-34.

[5]杨明,郭良奎.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及政府政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7,28(3):27-30.

[6]朱光辉.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发展策略探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5):105-107.

[7]第六届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EB/OL].ce.cn/district/ztpd/200704/18/t20070418-11073563-1.shtm1.

[8]晋江鞋博会效应凸显,会展经济跃升[EB/OL].info.

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o-d1001836946.htm1.

[9]江和平,张海潮.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93.

[10]历届(前十届)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概况[EB/OL].[2010-08-26].panjizhai.com/htm1/2010/0826/474680.php.

[11]第十一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工作总结[EB/OL].

上一篇:小学教育核心能力范文 下一篇:雾霾应对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