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范文

时间:2023-10-27 22:44:0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篇1

自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来,2000年中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又先后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并在部分地区学校试行;2002年9月,试行范围进一步扩大,继而颁布了新的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至此中国教育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从指导思想和内容框架方面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本文想谈几点看法。

一、对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

(一)新课标与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继承与发展是此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特点。新课标更为彻底的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为充分地突出了教学中心是学生这一主体。同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即: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一教学理念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新课标促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理念更为完善。新课标通过试行有着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它进一步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必须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强调体育教育增

进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的功能,在体育教学史上将体育功能延伸至社会生活,并以此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即;(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它不仅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新课标的领域目标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领域目标相吻合。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堂教学在体育教学大纲的规定下,为实现体育课目的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三项任务,即: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与道德意志教育。为完成这三项教学任务,教师备教材,备器械,写方案,吃力地去教,学生费劲地去学;心血与汗水付出多多,汇报与收益却少之又少;以至于学生跨出校门,走向社会仍不知体育课上学了些啥?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学模式上的遗憾。而新课标推陈出新,拾遗补缺,以发展的观点提出了五个领域目标,即:运动参与;知识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这五项领域目标较之于三项任务,更加完善、具体。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更适应于现代社会教育,适应于社会未来。

二、对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

(一) 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再向以前教学大纲那样有统一规定,因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当然,原则上必须求稳求实、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第一,系统知识与系列活动的关系。教学内容选择的关键是要在"健康第一"

的思想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科课程中知识、原理和技术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的相互转换,使学生愿学乐练,受益终生。 第二,考虑到民族、地区及城市与乡村差异的关系,因而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挖掘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教材,注重所选教材的特点,突出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1)发展身体素质练习的教材;(2)游戏类教材;(3)各项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在实践中的运用;(4)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教材;(5)韵律体操与舞蹈、娱乐体育和医疗保健体操等项目上,可不拘一格,敢于取材,大胆创新。

(二)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结构的变化。首先,从师生关系上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在是系统地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而是启发、诱导学生根据计划目标,自身的兴趣、爱好, 来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和指教,身体练习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其次,从组织教学方法上讲,技术、技能的学习不再是精讲多练,教师一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是多姿多样,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及组织形式的聚集;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向学生进行适当的示范、表演、指导、辅导及总结,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其教学组织形式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运用并有所创新,采取诸如教学分层式、自主选择式、自主结合式、俱乐部式等。不求规范统一,但求学生练习主动积极、创新求趣。通过创新求趣,张扬学生个性,进而缩短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三)新课标与体育与健康课的评价体系。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而忽略了教学评价中督促与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及通过反馈改进学习的功能,也忽略了身体差异与体能大小,因而教师与学生大多追求分数。致使客观上的分数与实际能力脱钩,因此不利于发现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不利于了解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确立自信。其数字式的分值往往损伤了学生的自尊,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新的体育与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以及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同时又专门提出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对所学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了解与运用,重视参与性、健身性及娱乐性的统一。即客观求实,承认差异,又注重能力发展。使评价体系尽可能地反映出学生情况,评断更趋于合理。这种较为客观体现"健康三维观"的教学课程评价体系,不失为教学改革上的一次飞跃。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篇2

关键词:体育 健康 新课程 标准 理论

一、在学习中探索,教师观念的转变是首要任务

通过学习与实践,使我体会到这次课改的核心工作就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体育课程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我在学习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了体育课程的价值,学生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可以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通过课改的实践,我认识到在水平一阶段最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生理、个性需求的最佳方式是创设情境以主题式教学为主。于是我在教学中进行大胆的尝试,例如:跑的教学,采用创编故事,如:“龟兔赛跑”、“我是汽车小司机”,“植树”,“运输忙”等更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主题式教学,使学生的体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课改的实施过程中,使我体会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成为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促进者,学习活动中的协作者,组织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社会交往的启蒙者,提供课程学习资源的服务者,师生之间呈现的是平等才和谐,朋友与知己的关系,同时教师又是学生在学习和创造中的欣赏者、开发和创造者。

二、要充分遵守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下体育教学原则

(一)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原则研究中将更加突现。这主要在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更加注重和突出教学主体性发展的问题研究。如进一步研究激发学生内部需求与动力问题,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活动问题,师生民主合作与平等交往问题等等。这些旨在培养和激发学生主体性的精神,将在今后的体育教学原则研究中得到强烈体现。二是更加注重体育教学中情感性、审美性和艺术性成分的含量。

(二)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与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教学目的相一致的。突破以知识为主的教学原则体系框架,既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又要发展非智力因素及个性品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已成当前教学原则研究及其发展的一大趋势。如“情景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兴趣先导原则”等,人们还提出了建立适应素质教育原则的体系,如“身心全面发展原则”、“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多元化评价原则”等。

(3)重视教与学的统一。要突破单纯从教学的双边性和统一性出发,既重视对教师“教”的原则的研究,又重视学生“学”的原则的探讨。只有明确了为学而教的思想认识,才能彻底改变教学中为知识而教的“满堂灌”的局面。因此说,主体性教学原则的提出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是科学的教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个基本原则。

三、构建全新的现代化体育教学原则体系将成为教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和发展方向

构建全新的现代化体育教学原则体系,不仅是体育教学原则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吸收前人的成果,扬长避短,去粗取精,但不能脱离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原则成果,避免各原则之间分散孤立,力求适应时展提出的要求。为21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服务。同时,要尽力使体系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要具备应有的个性特征。教学原则将同课程改革一样,在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有所突破,在既巩固基础知识又培养创造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在既提高素质又发展个性方面有所突破,还要充分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反映教育教学规律,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构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各教学原则相互有机联系的教学原则体系。

四、激励性评价不等于多多益善

体育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成绩,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满足和喜悦。体育新课程课堂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师的微笑多了,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多了,这是好事,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反应情况应该“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问题是,微笑、表扬、鼓励并不是多多益善,尤其是对学生明显错误的动作应予以否定,不能动辄表扬。其实,激励也好,批评也好,只要适时适度,就能恰到好处。有时体育教师一个信任的点头,一个由衷的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其所蕴含的表扬、鼓励更充满感情,会起到更好的作用。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课程评价“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体育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表扬学生在于努力挖掘学生的全部潜力,促进他们的发展,“只有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读懂’学生,才能真正地焕发出表扬的强大力量。如果体育教师能够读懂学生,即使批评指正,学生接受起来也不困难”。可见,体育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应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过分地、铺天盖地的表扬,是起不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钱建国.对目前体育课程改革的反思[J].中小学教学教法.2005.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篇3

关键词:体育教师 实施 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

体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生健康体魄的最重要途径,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又直接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关系到青少年的身体状况,以及祖国的未来重任的担当,因此,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了解,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一、中小学体育教师现状

(一)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在走访了解中小学过程中,尤其是农村基层还有部分体育教师从学历是中专、大专水平,这部分教师的学历还有待提高。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从年龄和性别上看,体育教师队伍整体还需年轻化、男性化,才能有朝气、有精力,适合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二)体育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态度

在走访了解中小学过程中,大部分体育教师还是喜欢教学工作的,只不过少数人受眼前利益的驱使,对教师职业不喜欢和无所谓。

(三)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标准及解读的掌握情况

在走访过程中,中小学体育教师还有一小部分没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还有部分教师还不太了解课程标准,可见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认识程度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建议

(一)教师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在体育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二)教师具有创新教学设计能力

创新教学设计突破传统灌输接受式的单一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增进学生体能、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提供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学习和活动时间,改变过去只重视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提供通过运动、知识、技能的教学,努力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维目标。

创新教学设计还要求改变教师的绝对权威的角色,强调师生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重视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将成为学生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三)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努力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教学研究,要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个人成绩的取得和集体的发展密不可分,教育科学研究,依赖于同事间学术上的虚心好学,博采众家之长,学术争论有理有节,强调学术相容,同事相处要真诚相待,宽容大度,切忌斤斤计较,小肚鸡肠,同事间互帮互助,共谋发展,真正地把教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程改革既给我们体育教师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存在着本领危机问题,新课程理念不是教师在传统学校教育中所熟悉和运用的,而学生是面向未来的,我们不要用昨天的知识去教今天的学生。课程改革依赖于教师提高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专业化发展能力,课程发展即教师发展,教师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观念方法,以及技能知识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新课程的实施水平。

总之,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既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又是体育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既是时展的需要,更是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只有深刻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内涵,最终才能完成实施新课程改革这个历史任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篇4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采用多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随机抽取89所市、市县级重点中学的140位体育教师,260所普通中学的260位体育教师,320所农村中学320位体育教师。本研究发放问卷1360份,收回有效问卷1250份,有效回收率为95.1%,并采用了统计分析技术。在做好问卷调查的同时,我大量的走访了省、市、县有关单位和体育工作者,同时还专访了郑大体育学院及河南省教育厅体卫处、教学研究室等有关权威单位;另外我还查阅了有关的体育教改的资料和文章。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用统计分析法把影响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究规划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进行。确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来分析新课标实施的标准及如何保证新课标实施的条件。综合前南斯拉夫教学论学者鲍良克和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的教育理论,配合实现这一目标的系统结构由物质结构、人员结构、管理结构等。在这个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各子系统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并不断的相互作用。学校体育教育与智力教育是一样的,是一个系统的层次结构体系,每个体系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系的每个部分都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所以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均衡性和衔接度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充分的、合理的把握好每一个系统结构的关系并作合理安排,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为了正确实施新课程标准,多快好省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使系统的运转正常,对系统中的各个结构进行认真的现状研究,对于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很重要。

(一)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物质基础结构

由于我省属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还很落后,尤其是贫困山区的中小学不能够在体育设施上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在目前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保证和提供相对较好的物质条件,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本文主要对各级中学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条件、经费投入等情况作了调查,结果如下:

重点学校完全能保证场地的28.1%、基本保证的:40%、完全能保证器材的:7.7%、基本保证的:32.9%,普通学校完全能保证场地的:36.3%、基本保证的:48%、完全能保证器材的34%:

对照1989年11月8日原国家教委下发的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1990年3月12日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对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的具体标准的置化要求,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重点学校场地、器材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势及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基本能保证教学需要。而普通学校、农村学校由于缺少经费无论场地还是器材均不能保证教学需要。农村学校两方面物质基础更薄弱,70%的被调查者认为场地根本不能保证教学,58%的认为器材也根本不能保证教学。调查还表明,当地政府对于体育教育有不同的侧重面,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农村中学相比,场地器材都具有明显优势。

(二)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师及人员结构

调查表明,河南省中学体育教师学历结构基本合理,大专以上学历80%,其合格率在70%左右;年龄结构基本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力军。但有些农村地区的体育专职老师还很缺乏,大部分是兼职教师。大部分毕业生不愿到偏远地区任教,主要是这些地方工资较低,条件落后。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师待遇的提高,这种状况正在逐渐转变;目前我省已经有40%农村学校配备了专职体育教师。从职称结构上看,重点学校的职称大都在中教一级、普通学校教师职称集中在一、二级上,由于农村教师大都是兼职教师农村学校教师职称偏低,其原因多数反映认为学历起点低给职称评定带来很大影响。我们调查中学体育教师对待工作态度时发现,大部分教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但也有少数教师事业心不强,并且以普通学校和农村学校见多。通过访问调查了解到,这部分教师不热爱本职工作的主要原因,有的是嫌工作条件不理想,便得过且过;有的是嫌待遇底,在外面兼职;有的是上下级或同事关系不协调,持不配合的消极态度等。这些均不利于我们的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同时也说明我们在对体育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思想教育方面存在着差距。

对中学各年级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情况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进一步跟踪调查。从中可见,各学龄段学生绝大部分喜欢上体育课,但随着学龄的增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热情度有着下降的趋势。在对大部分学生问卷调查时发现不喜欢上体育课有几个主要原因:场地器材少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活动不方便,课堂组织单调、枯燥,整齐划一的组织形式限制了同学们活动的自由;课堂内容不能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调查中发现:重点学校和农村学校的老师事业心较强,普通学校的较差。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超过76%,无所谓的14%,不喜欢的10%。对体育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重点学校是最好的,其次是普通学校,最差的是农村学校。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初、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本的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健康知识包括“体育锻炼的意义”、“体育锻炼对生理系统的影响”、“怎样科学锻炼身体”、“健康的标准是什么”、“运动处方“等,体育知识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项目的基础知识,调查显示,城市重点学校的学生对这两方面知识的了解明显好于农村学生。

根据《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通知精神,调查发现,河南省大部分中学班级学生人数严重超员,平均每班达到76人,有的班级学生人数甚至超过100人。体育教师与学生比例失调,给体育课的组织到来了很大的困难;老师的辅导根本无法有效地进行,学生也不能充分根据自己的特长学习自己喜爱的运动,致使上课效率、效果不好。

普通学校、农村学校班级人数相对较少,但师生比例结构同样失调严重,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兼职情况明显,其兼职有两种情况,即专职体育教师兼教其他学科和其他学科教师兼教体育课,而两种情况的兼教都把体育课放在次要地位。

(三)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管理结构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体育教学管理是按照体育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的过程,为此,我们对教师制订教学文件情况,实施课程标准情况,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学质量情况等作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体育教师在制订教学文件方面还存在有一定问题,虽然平均91%的体育教师制订有课时计划,而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平均分别占7%、40%、3%。但大部分老师不是按照教学计划去上课的,并且上课的随意性比较大。尤其是农村的学校甚至没有教材,40%的老师是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上课的内容。农村中学46%的老师没有接受过新课标培训,不了解新课标的内容。

另外,不同的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相比而言,重点学校明显好于普通学校和农村学校,有些学校的主管领导认为体育课上不上无所谓。40%的受访老师的课被其它主要的学科占用过,尤其是快要期末考试时体育课大部分早早的都被停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教育教学管理者对体育课质量监督的力度不够,80%的学校体育课不参与学校正常的教学评比。

三、建议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切实加强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老师的培训,帮助教师尽快理清新的教育观念;灌输快乐体育的思想意识,让体育课变为同学们乐学、爱学的一门功课。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全民健身计划,树立服务意识,真正的为学校体育发展服务。学校领导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资力度,逐步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使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口号落到实处。体育教师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同时,要改变观念,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及体育锻炼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改革体育课堂组织形式,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学组织形式是多样的、灵活的、学生乐于接受的。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李以章.系统科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常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部分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56-57.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篇5

摘 要 随着全国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聋校课程改革也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本人有幸参加了全国聋校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在参与研制的过程中,作为一名聋校教育的一线教师,深感课程标准对聋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正确的领会课程标准的内涵和精神,将彻底改变聋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改变聋生的体育学习模式,实现聋教育的全面化、正规化和有效化。

关键词 新版 义务教育 聋校 体育与健康

全国聋校体育教育现状分析:(1)总体上来看,全国聋校存在东部沿海地区起步早,规模较大,发展的较好;广大中西部地区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各地区之间学校发展极不平衡。(2)和普校的三级管理体制相比较,各地区聋校都在二级管理体制下运行,即国家和学校两个层面。缺少统一的管理。(3)各地区、各聋校教育教学相对封闭,没有中考的压力,体育教学的压力较小,缺乏动力。(4)各聋校都存在专业体育教师不足、体育器械不完备的现状。(5)聋校体育教学还停留在竞技体育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还是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需要。补偿聋生身体缺陷,提高聋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体育教学内容偏少。(6)聋校体育教学标准不明确,缺少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师对教什么,怎么教缺乏统一的认识。(7)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关注聋生心理健康的目标要求,不符合现代教育关于健康的定义。(8)有部分学校教师尝试按照普校义务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去实施教学,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普遍认为普校的课标相对于聋生来说难度较大,缺少对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指导,让广大普通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无所适从。

为此,急需出台国家层面的纲领性文件来指导全国聋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规范各聋校的体育教学,为教师指明方向。为真正体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的精神打牢基础。

一、研制说明

《标准》坚持正确的课程改革方向、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其框架结构、内容等方面基本参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来进行设计并结合聋校体育教学实际。

(一)整体设计聋校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设置要求,聋人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完全参照普通学校体育课标分成四个学段。

(二)前言部分说明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主要强调了聋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的领域,《标准》研制的主要背景、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等与普校是相通的。

(三)与普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衔接的。关于聋校义务教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否需要与普通学校体育与健康标准衔接的问题,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聋生由于听力障碍,所导致的平衡、协调等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很难完成普通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任务。

二、课标研制的亮点

(一)聋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和特色。聋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建构课程的方法、实施课程的策略等方面都体现了聋教育的特色。包括:第一,提出了“使聋生人人都能获得合适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理念,体现了个别化教学的思想;第二,提出了“潜能开发”理念,实现了从“缺陷补偿”向“潜能开发”的转变。这是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变革;第三,在课程设置上强调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与“合适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相一致,增加一些康复内容,适应每一个儿童发展的需要。强调生活体育与健康理念;第四,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分层、分类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提出教学方法的多元和沟通手段的多样;第五,在评价手段上强调评价方法和手段多元化,突出差异性评价。

(二)实现了与普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衔接。关于聋校义务教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否需要与普通学校体育与健康标准衔接的问题,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聋生由于听力障碍,所导致的平衡、协调等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很难完成普通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任务。但是,更多的专家学者和聋校一线教师却认为,体育与健康是透过身体活动进行的教育,对培养聋生树立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和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积极的作用。

(三)满足在同一年级中不同年龄聋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需要。全日制学校的聋生是一个复杂的特殊群体,由于致聋的原因、时间、程度和家庭环境及入学年龄的不同,聋生不仅在听力障碍程度上有明显的差异,在体能发展和个体认知发展等方面同样存在明显的差异。只有将集中的课程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满足听力残疾程度不同、年龄不同的聋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需要。为此,《标准》在教学内容地制定和评价方法举例上做了大量的修改,为的是能够适应聋生实际年龄地需要和教师教学指导地需要。

(四)针对聋生普遍存在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弱地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增加了轮滑等平衡类的项目。希望能通过此类项目的锻炼,提高聋生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并在水平四阶段达到普校学生的平均水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篇6

关键词:高中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特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1B-0093-0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顺应新时期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满足人才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创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概念上讲,是高中开展体育教学的依据,是高中体育授课执行的准则。

本次新课标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关注,主要是因为与前几次的教学改革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于传统的教学大纲(亦称课程标准)是仿照苏联建立起来的,倡导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主智主义,而本次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改变原有的以主智主义为主体的育人模式,倡导向美国学习,以美国杜威为主体的实用主义和自然体育思想为主体进行授课,这使授课观念发生很大变革,也使得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受到重视。

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来高中体育授课经验与各位同仁具体探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特点。

一、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次新课标的一大特色便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生理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并力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逐渐养成锻炼的习惯,进而习得一到两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在注重学生兴趣的发展过程中,在授课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通过不同的练习,让学生获得不同技能,接触不同的运动项目,在不同运动项目的练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学生运动兴趣和身体素质的双丰收。

二、淡化学生分数注重学生运动情感态度的变化

传统的高中体育授课过程中,注重的是学生运动成绩的提升,期末考试的唯一指标也是学生的运动成绩,对部分运动成绩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过于注重成绩的运动教学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情感的养成和正确学习态度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

本次新课标倡导学生的运动态度胜于现实的身体素质,并将学生的运动态度作为评价学生期末成绩的主要指标,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态度。

三、在评价中以学生发展为核心

评价便是对学生体育学习做出价值判断,传统的评价倾向于身体素质的测评,忽视了体育学习的情感与态度,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锻炼观。

本次课程改革将学生评价的改革作为重点内容,希望通过评价制度的改变,改变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增强这一现实状况。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倡导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体进行评价改革,发展性评价最核心的理念便是评价不是一种甄别手段,而是促进学生继续学习的重要工具。要通过正确评价促进学生进行锻炼。

四、强调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本次新课标的颁布一大特点便是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地位有所加强。传统的高中体育课程建设,都是由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专家在现实制定课程计划时,不能完全估计所有民族、所有地区学生的情况,因此,在教学大纲执行过程中有一定困难。

本次新课标倡导国家、地方、学校为主体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参与到高中体育课程建设中来,发挥自身了解学校地理位置、了解学生特点、了解学校的现实状况的优势,制定行之有效的课程方案,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高中体育教育事业。

五、结束语

高中体育教学是我国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发展我国的高中体育教育事业,本次新课标在设计过程中具有很多有别于传统课标的地方,主要表现于:要求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淡化学生分数,注重学生运动情感态度的变化;要求在评价中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强调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这些特点的理解,为国家培养出身体素质出色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兰宇力.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世界教育思想发展探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篇7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体育 内容

论文摘要:新课程标准虽然规定了课程目标,但对完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内容,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因此各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当前课程改革的特点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目标统领教材,同一个目标,可以用多个教材来实现,同一个教材也可以完成教学目标多个方面。那么新课程标准下我们该如何选择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来进行教学呢?此为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何乘着这改革的浪潮发挥高中体育的功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了新时期广大体育教师的使命。但体育课进行的好坏,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学生对于所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喜爱程度,体育教学内容是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理解为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强调教学内容不等于教科书,同时教师也不只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会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因此选择、组织好高中体育的教学内容,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作者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中体育课程内容匮乏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希望对其他同行有所帮助。

1注意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WWW.133229.cOm现在有人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淡化运动技术教学,只要活动起来,身体受到锻炼,精神得到满足,就达到了体育的目的。但是学生不掌握最基本的运动技能,不具备基础的跑、跳、投能力和身体素质,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吃力,力不从心,对体育课失去信心,失去兴趣,今后走向社会就不可能在体育锻炼中挑战新的项目,因为无论什么类型的运动,都必须以一定的基础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作保障的。

2对传统教材优化、整合,对竞技性内容进行改造

当前课程改革并不是不假思索地否定过去的一切,传统教材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经过几代人实践总结的结晶,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传统的田径教学是学生最怕,也是教学效果最不理想的,那么是不是就此将田径项目统统删除?基本的跑、跳、投可以不练?

前面我们已谈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田径项目是其它运动项目的基础,其内容的开设是必须的。对于铅球、背越式跳高、跨栏跑等趣味性较差,技术要求高,难以掌握,又无益于终身体育的项目可只作介绍,对有些项目,在体育教学中不一定学习过于繁杂的竞技技术和追求运动技术,但可以对这些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新的课程内容;以游戏和比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讲解一些动作要点,提出教学要求,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最基本的动作方法,又能达到预期目的。球类和体操及其它项目,部分学生往往是因为学某个技术动作的掌握难度大、进度慢而失去信心,产生自卑,从而厌学。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同类项目中难度小、易掌握的技术动作,进行分组教学,不同组别练习不同难度的内容,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基本动作,又增强了信心,培养了兴趣。

3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主体是学生,制定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需求、爱好,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精选既受学生喜爱,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的内容,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有专长,并能加以运用。根据高中学生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应用,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同时应注重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学生终身锻炼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

4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为了实现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应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确保每一个学生“平等受益”。在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前,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等,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达到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喜悦,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不一定苛求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课程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自练的能力,教师应针对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特点开出运动处方,让学生自我练习,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受益。

5开发、利用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继承、改造、发展传统教材外,民族、民间的一些体育类项目也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资源,它们在民间或当地已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根据地区、本民族的特点开发和利用这些项目(武术、射箭、街舞、民间舞等),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体育文化,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时代文化注入民族、时代性,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例如,定向运动、三门球、健美操、现代舞等。通过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运动兴趣。当然引进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进入课堂教学不能盲目,不能为了追求新鲜,赶时髦,一哄而上,要根据学校的条件,体育教师的自身能力,学生的爱好,适量选择。

6结语

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为完成课程目标服务的。选择课程内容要更多地研究它的功能和价值,既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同时又能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我相信,未来的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会更加多样,学生和教师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权限将更加宽泛,教学内容的总体将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也相对集中。新的体育教学内容随着体育学科的发展会不断被吸收,旧的体育教学内容会不断得到更替,体育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和文化性同它的健身性一样将得到重视。体育教学的改革和《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的施行,必将使体育教学内容摆脱“达标课”的困扰,使体育教学内容将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对学生未来的娱乐生活和身心发展真正有用的东西。

参考文献

[1]詹忠人.新课程条件下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23~24.

[2]项发东,胡金香,娄道舰.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趋势[j].中国西部科技,2006(17):45~46.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篇8

在教学改革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必将使更多的体育工作者产生观念的转变。从现在的教育评价观念来看,原来的公开课是好课,今天看来不是好课,甚至是差课。原因是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现在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课堂,以培养学生朝终身体育这一方向发展为目标的体育教学。那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呢?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教学思想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将这一思想落实到实处,贯穿于整个课堂,竖立“以育人为主”的原则。

(二)体现教学的主体

传统的体育教学都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唱主角,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的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只体现了教师讲、学生学的单项信息传递过程,忽略了学生自我目标的提出和目标追求的动力机制。新《课标》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树立情感教育的意识

体育教学中应贯彻“情知”教学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克服体育教学中的“情”“知”分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目标、内容及组织的和谐统一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一节体育课的主要尺度,因此,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段来参照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在重视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同时,还要对能力与情感目标提出明确要求,不能忽视情感、个性、意志等其他方面的学习内容,目标要体现《标准》,符合学生的实际。

(二)优化的教学内容

新《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的选择。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淡化“学科体系”,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体现情境教学的优势,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其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设计新颖、样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做到所选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要考虑其操作的便利性,尊重学生的建议,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

(三)可行的教学组织

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很难体现主体意识,通常要使同质分组、兴趣小组、行政小组等组织形式协调统一,尽量体现分层教学的新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合理有效的组织形式要思路清晰,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一定的独创性,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相符合,注重多方面联系,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加强情绪的体验。

三、变通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新《标准》的实行,开拓了教学方法的新思路,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的差异作出相应的调整,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坚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造力,启发学生思维,尊重其人格,开发其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苦中有乐,乐在其中的体验。教学手段的应用要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使每一节课都能有创新,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多采用“目标设置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优发展,感受成功的喜悦;也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灵活有效的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了解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目标追求的动机。

四、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首先要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受益。体育蕴含着多种价值和多种精神,能使学生受到启发,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受益终生。(即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学习基本运动技能以外,其他方面也将获益)。举例:陈景润成为大数学家,得益于一堂数学课,老师并没有讲太多的数学知识,但老师一席话,启发陈景润对攀登数学高峰的理解,最终成为大数学家。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受到启发,就自然会把体育精神迁移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体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视对过程目标的评价。教师要经常应用激励性的评语及时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新《标准》下的体育课堂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完全是以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为主了,更多地强调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情境交融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创造活动的能力,使学生在身体上、精神上各方面受益,这样才能使体育课真正培养人,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标准》规范下的好课标准,我个人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操作性,符合实际;

2.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符合教学目标要求与学生实际;

3.教学程序清晰,既体现生动活泼,又注重多向联系,做到以点盖面;

4.教学方法灵活、有效,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创新,针对不同个体,分层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5.情感培养真实、有效,适应学生心理;

上一篇:esl课程范文 下一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