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导论范文

时间:2023-11-21 11:26:36

体育课程导论

体育课程导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思想 体质 技能 健康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1900年,梁启超刊文《少年中国说》振奋了无数的中国人,时至今日,再次读起时依旧是荡气回肠,勾起无限遐想。然,当青少年体质连续20余年下降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时,方如梦初醒。拜读业界名家大作,获益匪浅,欲借以手中纸笔谈谈个人想法。

作为体育教学的两个基本思想“体质论”与“技能论”是由现华东师范大学张洪潭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出提出的,当时就如何理解和处理体育教学中锻炼身体和掌握知识技能技术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这两种意见分别就代表着“体质论”“技能论”体质论观点认为:体育课的任务不是体育教学,而是对于学生身体的培育,主张目前的体育课由以往重视技术的传习转而重视学生的身体锻炼。技能论观点认为: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学生以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而增强体质这类问题应该是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等共同完成的任务。

一、技能论占主导地位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自《奏定学堂章程》中开设“体操科”以来,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经历了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和国粹主义民族主义体育思想(土洋之争)、体质教育思想、全面发展的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形成了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终生体育和健康第一的多元化并存局面。

(一)军国民体育思想下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军国民体育思想源于军国民教育思想,是由日本传入我国,由于清末明初的民族危机,以军国民教育思想为主导的学校体育主要被作为培养抵制内忧外患的工具及文化传播和文化侵略的载体,在此背景下,学校体育所教授的内容则必然非常有限,主要以体操,尤以兵式体操作为其教学的主要内容,学习相关军事技能,比如步兵操典、射击教范、步兵战斗等等,不难看出从本质上,军国民体育思想下的体育教学内容可归为技能论。

(二)“土洋体育”期间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实际上“土洋体育”指的是五四以后依附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而产生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和20世纪30年代的国粹主义,民族主义体育思想。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下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军国民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兵操”被正式废除,“体操”改为“体育”,田径、球类正式进入体育课堂,相比强制、呆板、乏味的军国民体育,自然体育有其巨大的进步性,然而也还是属于技能论范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民族存亡危在旦夕,要求发扬民族体育的思潮上升,各地大办武官,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要民族化,因此民族体育思想倡导者强调学校体育以武术为主。要求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让其形成军事上、国防上所需的运动技能。因而在“土洋体育”期间体育教学内容还是以技能为主。

二、体质论占主导地位的学校体育思想

(一)体质教育思想下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主张增强体质的“体质论”在1992年颁布的新《教学大纲》之后,逐渐成为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虽然“体质论”也承认不能完全没有技术教学的内容,但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技术内容逐渐减少,而以体质为主导,这一时期可归为体质论范畴。

(二)全面发展体育思想下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全面发展的体育思想其实是来源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全面教育思想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体育视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不仅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任务,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德智美劳”负责。从体育教学内容来看,已经不像之前几个时期那么重视技能的教学,而越加重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锻炼,练习强度,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因而将这一时期也归为体质论。

三、新“健康观”下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在以往“健康”一词对于人们来说就是没有疾病,然而现在的健康观早已超越了之前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身体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一)快乐体育思想。

快乐体育思想源于日本,王月华认为,快乐体育强调运动乐趣,能够激活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身体锻炼的意识,以便体验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张学忠等的研究认为快乐体育的优点是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运动和快乐,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方面老师不仅考虑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而且会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心理状态,笔者认为这样一种观念实际上已经不是单一的“体质论”亦或是“技能论”所能涵盖的,而应隶属于新健康观下的健康主导论。

(二)素质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其实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即“健康第一”和“终生体育”的思想,这也是我们当下所采用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终生体育”指导思想也来源于教育界。 2002年9月继而颁布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方面都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前提下,“终生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以确立,两种体育思想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前者突出了学校教育的阶段性,体现了学校体育的整体效益与教育价值,后者则显现出对学生长远的人文关怀与方法价值,为学生的健康服务。因而这两种思想实际上也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新定义,笔者认为亦可将其归类于健康主导论。

四、结论

体育课程导论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1

摘 要 通过对山东省十所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掌握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发展现状,旨在进一步推动山东省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山东省 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

在高职体育课程设置当中,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是对人才培养的预期结果,也是实施课程内容、实施方法和评价模式的基础,因此,课程目标是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笔者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调查中,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问题是决定体育课程目标能否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通过学生对“体育五大发展领域的重要性”和“参与体育课的动因”进行调查,发现山东省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课程五大领域目标的认知度中,身体健康排在了首要位置,然后依次是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一结果也说明了各个培养目标在体育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同重要性程度,也是确定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参照指标,为体育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对山东省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课动因的调查中,学生把增进健康和完成考核放在了首选的位置,考试只不过是对教学目标实施情况的一个阶段性检验,而学生比较注重对于终结性的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体育课程对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友谊的提升,形体的改善,完美人格的塑造,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因此,对于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来说,需要依据学生现实需求的前提下,把增进健康、掌握知识技能和娱乐身心放在体育课程体系目标设置的首要位置,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并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二、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

在全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前提下,山东省高职院校的体育工作者也从本校的具体实际出发,表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在对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实践课程内容设置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项目设置最多的是篮球,其次为武术、田径、健美操、足球、羽毛球和排球,对于塑造学生形体方面的项目体育舞蹈和艺术体操的设置严重不足,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新型运动项目轮滑和自行车的开设尚未展开。因此,山东省高职院校有必要加大对新兴运动项目专业教师的引进工作,或者是加大对本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

近年来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变化不明显。在调查学生对开设项目是否感兴趣时,有64%的学生表示一般,不感兴趣的占到28%,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人数仅为7%和11%,这也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不能满足学生兴趣和爱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制约着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对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

体育课程教学倡导和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改变过去传统单一和被动式灌输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实施情况的调查,其中讲解与示范、完整与分解、游戏与比赛等教学法的运用比较普遍,而对于多媒体和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情况不是很理想。由此可见,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首先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相对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能够促进学生人际交往和陶冶情操的方法的运用较少,其中包括讨论法和多媒体教学法。讲解与示范教学往往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培养。上这些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研究已经得到了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并且能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造性的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民主氛围,值得进一步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进行推广。

体育课程的实施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活动有着时间上的流程和空间形态,时间上的流程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组织排列顺序上,空间形态则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方面。在对山东省高职院校课堂组织形式的调查中,主要存在4种形式:男女分班制、以班为单位制、打破传统的班级、系别,并重新分班建制,另一个则是选项班,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遵循“三自主”的教学原则,来实施选项教学。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差异,男女生之间的身体条件、体育需求的不同,教师的专业特长不一,这样以班为单位的集体授课制度就表现出自身的缺陷,这样就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的问题,不断开展男女分班、选项班和重新建制的组织形式,进而推进山东省高职院校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山东省高职院校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是讲解与示范、完整与分解、游戏与比赛的形式,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这几种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以学生掌握学习技术、运动技能的形成为中心来展开的,那么,在实际操作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满意的占6%,满意的为15%,一般的45%,不满意的26%,非常不满意的占8%。由此可见,山东省高职院校学生对当前实施的教学方法主要持一般态度,非常满意和满意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教师所实施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07.

[2] 曲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体育课程导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 公共体育 体育教学

前言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以来,全国范围内正如火如荼地掀起新一轮的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和实验,广大的高校体育教师力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束缚,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的学习目标领域的出现,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这也是许多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对新课程众多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感到困惑和不适应的原因。那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改造旧的教学方法,借鉴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使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高效、实效?现作以下的探讨。

1. 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

(1)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传统高校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评价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等教学常规以及学生的运动负荷、运动强度等量化指标,并通过检查监控将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纳入统一的规范中,将教师“管住”。教学的目标重“结果”,轻“过程”。传统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以绝对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为“达标” 而“达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学习行为表现,致使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

(2)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的体育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往往是一种被动式的教学,体育教师比较注重传授式的学习方法,相对忽视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3)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和差异性

传统体育教学是以竞技运动的技术规范来确定技能学习的要求的,无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动基础如何,都必须以学习与掌握具有严格确定性的运动技术为学习目标,教学活动也是把学生假定在同一学习起点上,按照统一步调组织教学,其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因跟不上学习而丧失学习信心,一部分学生则因缺乏特长发挥的机会而丧失兴趣。

2. 新《课程标准》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1)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即必须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为此,在课程内容和结构方面应改变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教学内容的方法,而以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作为主要依据,并按照健康的要求,选取与体育关系密切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及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力求把健康的要求落到实处。如:增设体育实用课程,开设休闲体育、网球、定向运动等等;结合自己学校自身的特点,开展多项体育俱乐部,提供学生的体育内容的选择范围,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2)建设体育运动项目,作为教材教学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指导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现代竞技运动项目、新兴的运动项目、民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生自我创编的体育运动项目、社区体育运动项目等都可以成为体育课程资源,教师不只是“教”这些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特征的运动项目,而是要通过这些运动项目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教会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技能,使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我们除了使用这些原本的运动项目作为教学手段外,还要学会改造和建设这些运动项目,使它们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但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模仿练习,而忽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师生间只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所以很难形成互动、合作关系。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都是主体,教师的主体表现为引导性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则表现为发展性。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会自学、自练、自检,具备自我调控的能力,做学习的主人。我们以往只研究和强调教师的教法,而忽视学生的学法,把体育学习只理解为根据教师的讲解示范,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学生几乎没有发言权。关于“主导论和主体论”之间的争论至今还在持续。现实中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如果强调主导论,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充分体现;如果强调主体论,课堂的教学秩序将被打乱。而课堂秩序混乱恰恰是教师的大忌,这涉及到教师的权威和组织能力,如果教师没有能力控制好课堂秩序,他将无法在学校立足。权衡利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非常正常了。事实上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都是主体,教师的主体表现为引导性主体,学生的主体表现为发展性主体,其主次关系是不同的,教师的引导性主体最终还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性主体。如果课堂秩序乱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那么就不应该本末倒置,尤其是体育教学。学校是培养学生个性的理想场所,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通过自学、自练、自检、自我调控,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学习的主人。

(4)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特别重要。但由于体育课既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也不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和生活,根本不存在压力,所以只有学生本人感兴趣时,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体育课教学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欲望放在中心位置。至于学生多学或少学一些竞技技能,学生掌握的运动动作是否很规范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因此,有了兴趣和欲望,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去上好体育课,才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5)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评价都是以技能学习的结果为主要依据的,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技能学习过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随着对技能本身教育功能认识的转变,体育课程评价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只是检查技能掌握的情况,更要关注学生掌握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情况,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对学生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从关注技能学习的结果,即技能的掌握情况,转移到更为关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情感态度、创新意识与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评价方法上,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注重质的分析与把握。在评价主体上,将学生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评价变成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应建立这样的效率意识:一是符合学生特点、能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二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技能的教育价值(而不是最快掌握技能本身)的教学是最高效的教学。

(6)新课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与传统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运动项目的教学有了本质的区别,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以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首先,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创造性。创造性来源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教师要在课堂中营造民主的气氛,给学生思考、想象、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机会。其次,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合作意识,克服“应试教育”那种狭隘的教学活动,在民主中竞争与在竞争中合作要贯穿课堂始终,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最后,妥善处理好体育教学与运动技术的关系,克服过于注重运动技术的倾向。学习运动技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学习的发展,真正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标准》对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高嵘.试论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理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

体育课程导论范文第4篇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从瑜伽课程的目标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多方面入手,构建适合普通高校实情的瑜伽课程体系。

关键词 瑜伽 课程体系 构建

一、普通高校瑜伽体育课程的设计理念

根据《纲要》的精神,构建瑜伽体育课程体系的整体理念是“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心理健康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追求个性、时尚和自我,另一方面内心脆弱并且比较容易产生焦抑、抑郁等不良情绪。瑜伽以其独特的健身和健心功效非常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其健身效果主要体现在瑜伽的上,可以锻炼到学生的平衡、柔韧、力量、灵敏及耐力等基本素质;其健心效果主要体现在瑜伽的调息、冥想和休息术上。

二、普通高校瑜伽体育课程体系的确立

(一)瑜伽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确定

根据《纲要》规定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基本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即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瑜伽课程体系学科发展的自身特点,结合瑜伽体育课程教学实践经验归纳为: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瑜伽锻炼并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运动技能目标:掌握瑜伽的基本动作方法、教学方法和身体素质练习方法;身体健康目标:通过瑜伽练习,塑造理想体形并缓解、祛除脊柱等部位的不适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目标:通过休息术和冥想等练习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消除紧张及焦虑的情绪,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制度;社会适应目标:通过分组练习和团队考核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便于适应社会。

(二)瑜伽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确定

瑜伽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具体分为:瑜伽理论教学、瑜伽技术教学、学生体质教育和发展学生个性及实践能力四个方面。其中瑜伽理论教学主要包括:瑜伽的起源与发展、瑜伽的特点与分类、瑜伽的功能与价值、瑜伽科学练习的原则、方法和手段、瑜伽的饮食营养与医学保健。瑜伽技术教学主要包括:瑜伽法、瑜伽冥想法、瑜伽调息法、瑜伽休息术。学生体质教育部分主要包括: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和平衡的基本身体素质的训练。发展学生个性及实践能力部分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压力调控能力和让学生掌握瑜伽舞台表演编排技术和技巧。

(三)普通高校瑜伽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要严格按照瑜伽体育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安排,具体安排如下:

1.开始部分:主要是热身,根据瑜伽项目的特点应多安排一些伸展性的热身练习,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2.基本部分:包括瑜伽调息、、冥想和休息术四个方面。首先是调息,让学生尽快进入到瑜伽课程的氛围之中,并且为瑜伽的练习做准备;其次是瑜伽的学习,每节课都要兼顾到平衡、力量、柔韧、综合、双人瑜伽和技巧性瑜伽这五个方面,教学过程一定强调学生注意安全;最后是瑜伽冥想和瑜伽休息术,让学生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3.结束部分:基本素质练习,俯卧撑、仰卧起坐、跳绳和健身跑等。

(四)普通高校瑜伽体育课程教学方法

瑜伽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应结合体育课程的需要、学生学习需要及瑜伽自身特点需要,主要方法有直观学习法:即采取示范法、带领法、视频图像法等;语言法:即讲解、提醒和评价等;自我学习法:即学生自学、自评和编排等。

(五)普通高校瑜伽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确定

瑜伽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其设计理念、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体系相结合,通过课程评价体系达到检验、激励和反馈功能。具体分为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三个部分。

考核内容:1.学生基本素质20%;2.瑜伽理论成绩10%;3.平时成绩10%;4.瑜伽技术考核60%,包括:(1)团队瑜伽表演考核(规定+自选动作);(2)单人瑜伽规定动作考核。

考核方法:重点是对瑜伽技术的考核方法安排,其中团队表演考核要求学生把本学期学习的规定动作全部编排进去,允许自选动作;单人瑜伽规定动作考核主要按照学生名单顺序考核规定动作,学生通过抽签决定自己要考核的内容。

评分标准:1.团队表演主要考核学生的团队配合性、舞台效果、瑜伽动作完成的质量,编排的合理和技巧性以及队形变化的多样性来综合判断。2.单人抽签三个瑜伽动作的考核重点从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和动作与呼吸的配合来判断。

三、结论与建议

构建了普通高校瑜伽体育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其中瑜伽设置方面有了创新:首次根据瑜伽特点、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及体育课程需要把瑜伽分类为:平衡、柔韧、力量、综合、技巧和双人瑜伽,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各选择了五个比较经典的适合普通高校瑜伽体育课程推行的瑜伽。其中技巧分类中五个瑜伽难度较大,可介绍给学生作为自选动作。普通高校瑜伽体育课程是一项新的课题,本文对它的研究还处于一个探索的初级阶段,瑜伽体育课程体系的完善还需要相关人士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需要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Z].教育部文件.2002.

[2] 柏忠言,张蕙兰.瑜伽 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

[3] 符雪姣.普通高校大学体育瑜伽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J].四川体育科学.2010.3

[4] 杨文轩,陈奇.体育原理导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体育课程导论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课程配置;课程知识;大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6-0086-05

Effective configura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art two)

――A research based on curriculum knowledge

DUAN Jian-zhi1,LIU Hai-yuan2,PENG Jian-min1,LONG Song-jun1

(1.Hunan Institute of Human and Science & Technology,Loudi 417000,China;2.Office of Physical Education,Divis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Wealth and Art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 100816,China)

Abstract: Essentially normative knowledge configuration is the soul and core of the configura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hould be carried out based on “disciplinary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valu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tself, and organized in terms of scientific fact knowledge (original application knowled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with a certain cultural n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knowledge (knowledge gained via application deepening and transferring) of independent characters of college students. According to Dewey’s method for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the authors expatiated on the types of configura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knowledge.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curriculum configuration;curriculum knowledge;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人类历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文化性是大学的基本属性,大学课程是一种具有文化品性的课程存在,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知识,“作为实质性规范的知识是任何形态课程的本原,没有知识的课程是不存在的”[1]。那么“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知识应该被选入课程,这个问题从19世纪至今仍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大学体育课程如何有效地选择知识、“安置”知识,是大学体育课程有效配置的核心与重点,也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

1 大学体育课程知识配置的切入点

体育课程知识是对体育课程实体的肯定,课程知识因课程的存在而存在,因课程的发展而发展,课程的性质影响到课程知识的选择,所以首先要对课程本质有一个解释。

对课程本质问题的研究,许多学者从教学科目、文化属性、教育功能、社会价值等不同视角进行了探讨,如杨文轩、陈琦[2]的《体育原理导论》;贾齐、钟远金[3]的《还体育课程本来面目》;解飞厚[4]的《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与贾齐、钟远金商榷》;张细谦[5]的《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韩敬全等[6]的《关于体育课程性质的论争》;张学忠、郝招[7]的《试论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何劲鹏、姜立嘉[8]的《身心兼修、魂魄并铸:论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等。围绕着课程的“社会属性、知识属性、人格属性”展开探索,致力于体现这些“统整属性”,课程的本质问题成了一个范围宽泛、理论与观点复杂的命题,对体育课程本质多元逻辑起点的研究,及从心理学、社会学逻辑起点对课程本质研究的质疑或批评,把课程引向了体育学、文化学、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逻辑基点之上,各自都有一定的道理,也各自存在一定的缺陷,争论一直都存在。人文知识、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全面介入,实践中使课程知识的范围与种类不断地扩展,一定程度上使课程知识处于杂乱的状态,凸显了课程性质对课程知识选择的影响。

如果单独的一门课程真能体现三维的“统整属性”,那么,一切的论争都将化为乌有,课程也就成了一种静态的完美,这样的课程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9],体育课程知识以“三维健康”为切入点,那么,这个为“健康”而设的课程也就不能称之为“体育”课程。所以,只有从当前体育课程内涵、性质的不确定性中找到一个最基本最有效的切入点,重新理性思考课程知识的主体与内涵,才能有效实现课程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

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智力资源,是一种被社会选择和组织化了的、可以在主体间进行传播的、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更好达成行动目的的经验。无论课程在任何时代或社会,无论基于怎样的角度与依据来理解课程,“学科科学知识”将是课程不变的最根本的本原,是课程知识配置不可缺少的最根本的实体,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变革课程知识观(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知识观)的主张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10],因为唯有凭借和内化一定的学科科学知识,并内化为自身发展的能力,才能达成课程对人的培养。

“体育与其它学科一样,其学科价值应主要体现在使学生学会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11],如体育史学、民族体育学、运动技术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形态学等。哪些知识是大学体育课程最合理、最有效、最有价值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课程知识体系的配置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思考,对知识配置的视角、方法、类型有一个清晰的条理脉络。体育课程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以一定体育文化科学知识的储备作为发展人的手段,“体育学科科学知识”是体育课程知识配置最基本、最实际的切入点。

2 大学体育课程知识配置的视角

提到课程知识的配置视角,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实用主义、要素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4流派的课程知识本质观,从宏观的视角去理解。但本文主要是想从微观层面探讨以什么价值观理解体育课程知识,站在什么立场来配置。

体育课程,从骑马、击剑等绅士教育的构成要素起源,到以德绍5项(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的学校体育活动的雏形,经过“体操课”与“军体课”的蜕变,发展到现在的体育课程,已具有自己所独有的价值――运动技能价值、体育文化价值、生物改造价值,是具有某种特定内容和形式存在的身体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的体育课程,首先它是大学的,区别于中小学体育课程,大学的文化性和“高等性”的层次特征是课程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基;其次,它是“大学(公共)体育”,是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课程,也有别于高等体育专业教育课程,课程知识的掌握并非为本学科的发展,服务于不同民族、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任何人,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质,这是课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另一方面。因此,必须将体育课程深刻化,站在“高等教育”独立品格的立场,从课程本身的“价值”(运动技能价值、体育文化价值、生物改造价值)视角来配置课程知识,依据课程理论与原理,按照课程教学的规律遴选、剪裁、排列与组织比较稳定的知识体系。

3 大学体育课程知识配置的方法

每一种知识都有一种适合它的组织方法,如艺术的知识属于以反映具有典型性生活现实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知识类型,要求有审美的感觉,适合用文字、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按一定的规律来组织,如果用符号、公式分析和推理等数学的方法来组织艺术知识,肯定造成错误的选择。

20世界90年代以来,在“三维健康”的课程思想指导下,大学体育课程从多层次、多角度建立课程目标体系,旨在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结合起来,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社会教育贯穿始终,全面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养、教育和社会目标。这种全面教育、全面发展的思想,让组织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类型知识的方法作为引领,如以“以学生兴趣为主”的理论等,体育学科逻辑的方法被淡化,使得课程知识的选择的方法偏离了体育本身的基本内涵。

获得知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知识的利用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新知识,如果知识不能转化为智慧,不能转化为思考力的话,那知识就是没有价值的。“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知识,而课程作为使学生实现一系列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活动方案,则必须根据知识本身的状况与逻辑来组织”[12]392。大学体育课程知识的选择,必须根据体育科学知识的状况与逻辑,从规则的、确定的、具有一定高等教育文化性的体育科学事实知识(原有的应用知识),及大学生独立品格的、实践的、运动体验的经验知识(通过应用促进深化和迁移知识)两方面来组织,并根据体育课程的“课程价值”,用走、跑、跳、投、攀、爬及生理原理、运动技术、运动艺术、音乐、舞蹈、鉴赏、竞赛等等基本构成要素,按一定的规律与逻辑来组织,实现体育知识向智力、体育能力的转化,最终通过对知识的利用来实现课程价值与价值迁移,并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新知识。

4 大学体育课程知识配置的类型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主张“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改革,一方面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向更大的范围辐射,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传授。这是一种宏观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在学术路径上赞同该思想,但从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现实来看,用微观方法建构体育课程知识体系更为有效。其一,学生层面:由于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环境与学校体育传统习惯的特殊性,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能力低起点的现实,课程知识的类型必须适合学生的起点;其二,课程层面:由于大学体育课程的“公益性”特质,课程知识的类型必须与课程特殊的价值与存在意义适配。杜威从“知识是认识过程与认识结果的统一”的理解,区分了4种类型的知识[12]47-48,本研究依据杜威的4种类型知识的分类方法,对大学体育课程知识配置的类型进行阐述。

4.1 第1类知识:理智地获得技能的知识

理智地获得技能的知识,是事实知识,是知道如何去做的知识,如做某件事的技巧、方法。这一类知识的建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运动能力(“如何做”)的需要。

运动能力是指人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运动能力分为一般运动能力(或基础运动能力)和特殊运动能力两种。一般运动能力,是指从事各种运动项目都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主要指的是身体的反应能力、平衡能力,肌肉对速度、力量的控制能力,对空间、时间的感知与选择能力,身体移动能力、协调能力。其中移动能力包括水平方向的移动能力(如走、跑、滚动)、垂直方向的移动能力(如跳、攀爬、垂旋)及肢体活动的幅度。知识的配置主要是走、跑、跳、投、攀、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平衡、协调等内容。

“特殊运动能力,是指从事专项运动所必须的能力,又称专项运动能力”[13]。专项运动能力是在具备一般运动能力基础上熟练参与某项运动的技能技巧、思维操作能力,以及想象力和注意力等方面的能力。其中思维操作能力包括对外界输入感官的运动信息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运动表象能力和运动记忆能力。知识的配置主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课程的选择,配置如篮球、网球、健美操、跨栏等等运动项目专业知识(包括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运动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4.2 第2类知识:了解意义上的知识

这一类知识与第1类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因为熟悉、了解既是做的结果,又是衡量如何做的尺度。了解意义上的知识,是原理知识,即知道为什么的知识,这一类知识的建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体育锻炼能力(“指导如何做”)的需要。

体育锻炼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它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充分发挥已有的运动能力,运用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锻炼能力类知识与运动能力类知识密切相关,不但要满足身体运动,更主要是学习、了解如何科学地指导身体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是体育生物学、体育技术学两大学科群知识的综合应用,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内容,理论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人体解剖学、运动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实践包括进行身体活动(运动能力知识)、指导身体活动(相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制订锻炼计划、组织安排体育实践活动的知识)、检查监督和评价锻炼效果运动器械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4.3 第3类知识:间接得到的知识

第3类知识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知识、通过向别人学习而间接得到的知识”,这是以语言为媒介而获得的信息或学识,是在学了什么和要学什么的意义上,一定程度上会构成学问。这一类知识的构建主要目的是满足“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的需要。

满足“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这类知识既与体育课程有关也可与体育课程无关,可以包括体育、社会、生理、心理、历史、美学、医学、经济、法学、人文的等等多方面,这些知识的获得会因不同个体而不同,知识的内容可能良莠并存、纷繁芜杂,并非都都有价值,也非都是“真命题”,需要思考、甄别、理解,经过个体智能加工成为有价值的知识。

4.4 第4类知识:理性的知识或科学

这类知识是源于理性基础、源于逻辑顺序和体系的知识,与第3类知识“信息”一样,也是间接的,但这种间接是依赖于逻辑论据和逻辑前提的间接,而非依赖于别人的观察和报告的间接,是智力知识,是知道某件事,并且知道如何做某件事的知识,主要是通过了解知识,产生自己的看法,最终形成智力,也是一种“意会知识”。这一类知识的建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体育技艺能力的需要。

技艺能力是富于技巧性的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技能是作为一类技巧的集合而存在的,如弓手的精准等,是一种必须亲自操作、坚持练习熟能生巧的身体活动与运动体验,对思维、身体、眼等的协调配合能力与综合知识能力的集合,主要分为运动表演能力、体育休闲能力、体育观赏能力3大类。

1)运动表演能力类。

体育是一种以人的肢体动作为表达工具的动态艺术,依靠运动者的技能、体能和自身所具备的肌肉控制能力、身体协调能力、肢体动作的表现能力来表现的艺术。运动表演能力是通过默契配合、解决冲突等以人体姿态、表情、 造型和动作过程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体育内容为表演素材,在丰富自身肢体语言的同时,使自身对身体的认识展现、速度、平衡、身体控制能力、动作发展能力,身体与音乐节奏之间的关系等风格多样化,在运动过程中达到张弛并蓄的境界,给人以视觉与情感上的冲击力和运动美感的综合能力。主要知识包括:身体姿态、人体造型与技巧、运动技战术配合、音乐感受与表达等。

2)体育休闲能力类。

体育休闲是指在余暇时间里的体育消遣,主要是从时间上来界定。“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休闲体育应是一种具有体育文化、意识的活动,应指人们有意识的体育文化活动,属于意识和文化层面”[14]。体育休闲是一种非工作任务与责任的体育文化活动,体育休闲能力是一种运动体验能力,体育休闲能力类知识是在运动能力类、锻炼能力类与基础理论类知识基础上体现在行动中的知识,是通过对这些分支知识整合、关联、吸收、利用、重组及其产生的默会知识的综合,知识的分类从活动时的身体状态分为静态知识与动态知识两大类,静态知识主要是体育观赏类(运动竞赛规则与运动技能的品评)知识;动态知识(运动实践)主要有眩晕类、命中类、平衡类、攀爬类、跨跳类、跳舞类、水上类、冰雪类、器械类知识。

3)体育观赏能力类。

体育之美,在于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动感形式,形态与色、形、声等形式美的魅力,对于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历史、规则、技战术的了解及体育美学的把握,也是体验体育的观赏性、娱乐性、艺术性的重要前提,通过观看和欣赏各种体育活动、比赛及相关的影视录像、展览等来丰富体育知识、感受体育魅力、体验运动精神与趣味。

观赏能力是对体育的品评能力,要观赏体育,对主体而言,健全的感官、必要的审美修养、一定的审美心境、正确的审美观是必不可少的。体育观赏类知识主要分感知类与理解类两方面,感知类主要包括运动技术观赏知识、运动战术观赏知识、运动技巧观赏知识;理解类主要包括人体能力与运动精神的品评、体育文化史等。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体育已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意义,没有了它原有的实用功利,而是从自然界转入到人体自身,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体育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知识,具有对学习者个体精神世界和生存意义构建给予关照、护持、滋养的一种价值性特征,作为体育课程的知识,更具有其体育意义和课程价值双重特性。

不论如何理解课程,也不管怎样看待课程,课程永远不能摆脱知识而存在。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同的阶段会存在不同形态的课程知识观,知识体系不会一成不变,它随着人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大学体育课程中如何理解知识,如何配置知识,本研究只是从学生个体知识层面来进行构架与组织,而要有效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综合探讨才是有效手段,课程知识的配置应成立专门的专家研究小组,根据我国国情和体育的发展立项研究制定。

参考文献:

[1] 赫德永. 课程研制方法论[M].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71.

[2] 杨文轩,陈琦. 体育原理导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173.

[3] 贾齐,钟远金. 还体育课程本来面目[J]. 体育学刊,2005,12(3):5-9.

[4] 解飞厚. 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与贾齐、钟远金商榷[J]. 体育学刊,2007,14(2):4-7.

[5] 张细谦. 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J]. 体育与科学,2007,28(2):29-31.

[6] 韩敬全,郑学会,孙志宏. 关于体育课程性质的论争[J]. 体育与科学,2008,29(5):29-31.

[7] 张学忠,郝招,石高慧. 试论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3):84-88.

[8] 何劲鹏,姜立嘉. 身心兼修、魂魄并铸:论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J]. 体育学刊,2010,17(2):50-53.

[9] 教育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 教体艺[2002]13号,2002-08-06.

[10] 赵婧. “课程知识观变革”之检视[J]. 教育导刊,2009(3):4-7.

[11] 毛振明,王小美. 体育与健康课改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4.

[12] 张华,石伟平,马庆发. 课程流派研究[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3] 卢元镇. 中国体育社会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63.

体育课程导论范文第6篇

摘 要 在学生对大学体育课程期待值和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教师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实现该课程的优化无疑是大势所趋。本篇文章尝试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具体从全面满足学生的自主性、坚持激发学生的责任心等几个方面,分享笔者有关大学体育课程优化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人本主义 大学体育 自主性 责任心 创造力

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曾经在其教育专著中写到:“愚贫弱私是制约中国国民素质提升的四大方面。”其中的“弱”指的就是中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情况,因此,晏阳初在分析此现状的基础上,不只一次强调加强体育教育,尤其是完善高等教育中体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时至今日,大学体育课程仍旧是社会体育教育的关键一环,也是影响广大有志青年强化身体素质的主要方面。当下,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期待值和要求不断提升,作为教师,只有想方设法优化课程,才可以真正满足学生的期待与要求、才可以为新时期全民健身愿景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全面满足学生的自主性是实现课程优化的前提

尊重个体的自主性是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这一概念也为我们优化大学体育课程打开了全新的视角。传统的大学体育课堂上,学生自主性的实现程度比较低。更多的情况下,都是教师为学生选定运动的目标、运动的内容以及运动的具体程序。这样的模式虽然有助于教师教学主导地位的实现,但着实是对学生体育学习自主性的忽视甚至是磨灭。当下,许多学生在体育课上兴趣缺失、积极性甚微,都与其自主性未能得到实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全面满足学生的自主性是我们实现课程优化的前提。

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要想全面满足学生的自主性,就需要做好以下两点:1.让学生全面参与课程的具体学期计划设计之中。新的学期,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应该全面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渴望,学生自主参与课程的设计,从根本上满足了学生的运动需要和兴趣;2.在教学中以引导启发为主,避免过度干涉学生的锻炼活动。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就一个方面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然后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一定的指导与启发。启发工作完成之后,教师需要给学生自主练习或者是运动的空间和时间,以真正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性要求。

二、坚持激发学生的责任心是实现课程优化的难点

强调个体责任心的激发是人本主义理论的另一个主要理念。作为人本主义的创始人,马斯洛认为,缺失了责任心,个体是难以从实际的活动中提升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当下,当我们尝试研究大学体育课程的优化路径时,更多的教师是强调自身教学责任感的提升,并未涉及学生责任心的开发问题。其实,学生的责任心一样不容忽视。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如果有较强的责任心,那么他们不仅是真正珍惜体育课的每一分钟,用心去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还会给教师提供许多优化课程的意见和建议等,从而与教师一道努力优化课程。但是,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责任意识着实是一个难点,因此,教师更需要发挥自身的个人魅力,在与学生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努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学生重视体育课程,建立起体育锻炼的责任心。

三、不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实现课程优化的关键

哲人有云:“每一个人,都是一座蕴藏无限能量的宝库,而宝库的开发,与其本身的创造力密不可分。”创造力同样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最关注的内涵之一。在优化课程的尝试中,体育教师如果忽略了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势必事倍功半。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实践中,教师需要从以下两点出发:1.善于把握不同学生的锻炼优势,进而因材施教,开发创造力。由于不同学生的锻炼优势存在差异,因此其创造力的开发过程也不尽相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有清楚地把握不同学生的体育锻炼强项或者优势所在,才可以真正实现创造力开发的因材施教。比如说,有的学生在常规体育运动项目上更加有优势,那么我们就要顺势发展学生相关项目的创造力,有的学生建立了传统武术活动的锻炼习惯,那么他们在武术方面的创造力是更为突出的。2.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证明,轻松的氛围中,人们的创造力更容易彰显优势。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营造出和谐轻松的氛围,进而帮助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发挥出各自的创造优势,彰显各自的创造才华。

四、切实创造和谐的校园人本主义文化是实现课程优化的必要补充

在影响个体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外部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大学体育课程的优化,毫无疑问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的支撑与支持。切实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是我们优化课程的必要补充,也是充实校园文化的一条路径。在营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坚持人本主义的方向是十分重要的。人本主义方向的精髓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即具体体现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贵”,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强化为宗旨,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终身运动的正确理念为目标。

五、结语

优化大学体育课程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应转化为广大大学体育教师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多样化的优化途径中,尝试在心理学理论中寻求突破无疑是可行之路,其中人本主义视角是最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以人为本”“以人为贵”是人本主义理论的精髓所在,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始终贯彻这八字真言,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实现自主性、责任心、创造力等因素的开发,进而实现课程的实质性优化。

参考文献:

[1] (美)布勒(Buhller C.),(美)埃伦(Allen M.)著,陈宝铠译.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M].华夏出版社.1990.

[2]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体育课程导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独立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趋势

一、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对新时期体育思想体系认识不够

独立学院具有独特的办学结构和理念,相应的体育课程的改革也应突出其特有的特点,深刻认识和理解独立学院体育课程体育思想,对我们全面推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不可估计的效果。大多教师没有深刻理解 “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 思想教育体系,忽视了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从而造成 “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

(二) 体育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实施

大多体育教师把增强学生体质,一直作为高校体育的首要目标(以局部代替了全体),但这一整体目标并未能有效地指导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立,实现这一目标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也不具体,很多时候体育教学只是让学生活动活动而已,各个学期和各年级的教学目标雷同重复,教学双方对教学的具体目标不够明确。

(三) 缺乏实践“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难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了提高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打破原系别、年级、班级的建制和性别的界限,根据教学课程及体育场馆和教师情况分设多个项目的俱乐部,每年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个项目上课,课后学生到俱乐部去参加锻炼和接受指导。这种模式将“学生所好”与“教师所长”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以下是我对我院体育课改革的趋势研究

目前我校集国内许多高校在校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令人堪忧,体质健康方面普遍存在着耐力差、心理素质低下、抗挫折能力弱等问题。究其原因,体育锻炼不够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好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 合理增设体育实践项目,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独立学院体育实践课内容设置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独立学院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体育课程是否可持续发展及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不仅要充分反映和体现《学生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同时应本着终身体育为主线,加强学生个性的培养,注意全面发展。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增设一些有健身和文化价值的休闲时尚类体育项目和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一步丰富现有体育教学内容,既满足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的需求。

(二)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教育部20002年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评价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其中”因此在具体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过去仅以运动成绩作为考核学生体育学习情况的传统评价模式,应从有利于综合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等方面考虑,将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进步幅度等纳入体育成绩考核中,真正把《纲要》精神落到实处,把诊断、反馈、激励、教育性等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提高每个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信心,为其树立和巩固终身体育思想创造条件。

(三) 建立相对稳定的专职体育教师队伍

独立学院要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建立一支属于最近的高素质,应着重处理自身母体高校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培养和管理问题。首先建立健全聘任制和严格考核考评制度,并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加大对现有专职教师的培养力度为其提供在职培训和进修机会。促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并实现教师专业途径。同时,通过以老带新等形式教研活动,扶持中青年教学,培养科研拔尖人才。

(四) 进一步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配备着

独立学院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体育文件精神,重视和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建设和配套工作,在学校建设规划中予以重视,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同时运用民办机制优势,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完善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确保多种项目在学校的开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体育健康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满意的体育锻炼环境。另外也可以与学院周边的企业单位联手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合理利用分配资源,改善教学条件,同时也带动周边人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与健康,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实现双赢。

三、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具体做到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每个学校体育工作者都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观念。自觉参与学校体育改革,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正确认识学校体育改革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二、建立和健全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对学校体育改革的领导和监督,理顺、协调各环节、各方面的关系;排除各种外来的不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干扰因素;制订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保证学校体育改革的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三、建立一套更有效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学校体育的目标管理和评价体系,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反馈通道,是学校体育的导向。应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制订一套更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四、增加学校体育的投入。目前学校体育设施、师资条件已严重阻碍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和政策保证提高师资的素质,增加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尽最大可能改善学校体育设施。

参考文献:

[1] 杨贵仁.让孩子们动起来[J].中国学校体育,2004,1:1

[2] 卢元镇.主导论与主体论思辨[J].学校体育,1992,3:63

体育课程导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族 传统养生 高校 体育 课堂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70-01

民族传统养生与体育结合由来已久,当今民族传统养生体育进入大学体育课堂并得以推广是体育的一种进步和发展。民族传统养生可以归结为四大特征,分别为身形俱养、注重饮食养生、注重适度的人体外部运动、遵循自然节气的变化。民族传统养生体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股强劲的力量,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健康带给身心的益处。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大多呈现出明显的亚健康症状,民族传统养生体育能够从身心两个方面调理身体状态,不仅能够快速缓解身心疲劳,更能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水平。除此之外,民族传统养生与体育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树立“日常体育与终生体育”的观念,传统体育养生从饮食起居、身心健康等多个方面出发,更能够让体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逐步开始开设民族传统养生体育课程,虽然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民族传统养生走M高校体育课堂现状分析

(一)高校缺乏对传统养生体育的重视

正确的认识理念是提升民族传统养生体育发展水平的先导,我国一部分高校虽然已经陆续开设了传统养生体育课程,但是明显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而且课程开设仅仅局限于体育院校甚至体育系。一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传统养生体育课程,但是仅仅是把传统养生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的选修课程,并没有把它作为必修课或者基础课进行研究。通过调查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我国高校学生对于民族传统养生体育还是十分喜爱的,也对此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但是高校仍然对养形、健身气功等一系列传统养生项目设置不足,明显缺乏重视。

(二)高校传统养生体育教学水平不足

当前,民族传统养生课程已经走进高校体育课堂,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教学范围狭窄等问题,造成我国高校传统养生体育课程教学水平明显不足。高校在设置理论部分与技术部分的过程中,仍然是重技术,轻理论。如此的设计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但却导致学生只会表面功夫,却没有深入了解传统养生的理念和内涵,不利于学生真正走进民族传统养生体育。除此之外,我国高校缺乏专业的传统养生体育课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如何更好地让民族传统养生走进高校体育课堂

(一)把握教学原则,完善教学内容

传统养生体育教学与基础体育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并非基础体育教学那么单一,传统养生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形神合一、内外结合并且动静结合。在教学阶段应该在教授动作的同时注重意识的传达。传统养生体育教学的动作相对复杂,学生本身接受较少,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高校教师应该尽可能的丰富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让教学过程更加深入和形象。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享受这一个过程,修炼自己的身心。

(二)改善教学条件,完善教学方法

传统养生体育的教学范围相对广泛,教学难度与基础体育教学相比也较大,高校应该立足于教学宗旨,通过一些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的质量水平。首先应该保障教学条件优良,选择一套良好的教材,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民族传统养生体育更加通俗易懂,强化学生的传统养生知识储备,保障体育场地以及体育器械的正常供应,为学生更好地习练做好铺垫。

三、结语

民族传统养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作为后人的我们,应该积极将这一瑰宝最大程度地沿袭到生活中。民族传统养生走进高校体育课堂不仅仅是一种趋势,而且应该让它成为一种必然。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结合学生的需求,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对大学生进行民族传统养生体育教学,不断摸索,不断提高,最终提升我国民族传统养生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为我国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力,也为我国民族传统养生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丁连元.传统养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研究, 2015(6).

[2] 李洪江,张江平.中国传统体育导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11).

[3] 张朝旭,王宝利.加入WTO与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培养方向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2).

体育课程导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教学领导行为 优化策略

近年来,全国大学生的体质呈逐步下降趋势,大学生猝死运动场的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健康状态实在令人担忧,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高校体育教师的广泛关注,努力提高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品质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与体育教师的教学领导行为是息息相关的,因此研究体育教师的教学领导行为,对提高体育课程的品质、培养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推动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研究体育教师教学领导行为,对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教师教学领导行为的内涵

体育教师教学领导行为是指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活动中,组织营造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行动或行为过程。主要表现为五个多维因子:教学行为,管理行为,认可行为,互动行为和关爱行为。体育教师教学领导行为保证着体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和质量,促进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是指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采用一系列方法和手段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行为过程。例如:如何讲解技术动作要领、如何进行技术动作示范、如何制定技术动作的教学步骤、如何调动学生练习队形、如何贯彻体育教学原则等行为过程。它是体育教师核心领导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完成和体育课堂教学的品质。

(二)管理行为

管理行为是指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利用手中的权力对学生实施的体育课堂常规管理的行为过程。例如:如何又快又好地登记学生考勤、如何编排好上课的队形、如何编排好练习的小组、如何培养利用体育骨干、如何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上、如何安排课前拿器材、课后收器材等行为过程。它是维持课堂教学次序强有力的支撑系统。

(三)认可行为

认可行为是指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的技术动作取得进步时,给予学生赞扬或肯定目光、语言的行为过程。例如:如何给学生最及时的鼓励、如何给学生最恰当的赞扬,如何给学生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等行为过程。它是增强学生进行身体练习积极性的催化剂。

(四)互动行为

互动行为是指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亲力亲为参与学生身体练习的活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交流沟通的行为过程。例如:如何与学生进行平等地沟通、如何与学生平等地探讨技术动作、如何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练习结合起来等行为过程,它是提高技术动作质量的有效手段。

(五)关爱行为

关爱行为是指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练习状态,对在身体练习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学生进行安慰和关心的行为过程,例如:如何观察学生进行身体练习的情绪、如何观察学生身体疲劳的表现、如何处理学生的伤病情况等行为过程。它是提高体育教师威信的重要手段。

二、优化体育教师教学领导行为的策略

(一)学习教师教学管理制度

教师教学管理制度为教师教学的职权影响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实施的科学依据。我国教师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关于教师的基本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的基本制度,主要指国家规定的教师的法律权利、义务及教师资格制度等。教师的管理制度,主要指教师的任用制度、培养培训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及奖惩制度等。完善教师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领导行为,使教师的教学领导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掌握体育课程教学相关政策法规的精髓

与体育课程教学相关的法规条文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全民健身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开展第六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等,体育教师要通读文件,掌握文件的精神,并贯彻到体育课程教学的实践中。

(三)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领导素养

体育教师的教学领导素养,是指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关键在体育教师的领导。体育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教学领导作用,必须要具备教学领导者的素养。体育教师的教学领导素养应涵盖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素养、教学能力素养等方面。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表现为爱护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宽容、平等公正、为人师表等。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表现为专业理论知识渊博、专项运动技术精湛,教学理论知识丰富,学科专业知识精深。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素养表现为设计课堂教学计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互动能力、运动技术诊断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成为某一个项目的“专家”,才能满足信息时代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就某一项目而言,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过硬的运动技术,会讲解,会示范,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想在一个开放空旷的场地上进行体育教学,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指挥能力,才能保证体育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由于体育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环境,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有利于保持一个平等的心态与学生沟通。为了提高体育课程的品质,就要进行体育教学科学研究,了解掌握体育教学前沿性的理论,把握体育教学的研究动态,把了解掌握的先进理论和方法运用到体育课程教学的实践中,一方面提高了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提升了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

(四)树立正确的体育课程教学观

体育课程教学观是对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特性的本质认识。正确的体育课程教学观具有指导、构建和强化体育教师教学领导行为的价值。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等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体育课程是寓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可见,体育课程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才能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发挥主导作用,才能更加完善自身的教学行为、管理行为、认可行为、互动行为和关爱行为。

(五)开展体育教师教学领导行动研究

开展体育教师教学领导行为的研究,查阅有关教学领导行为的资料,了解教学领导行为研究前沿性的理论,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对教学领导的认识,使教师的教学领导活动更具有创造性,使教师不断超越现有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领导能力,从而有效地全面地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领导行动研究,在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研究教学问题,克服教学管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活动相脱离的现象。教学领导行动研究还重视发展自我意识、自我教育、个人实践或专业能力,张扬教师教学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韩桂凤.现代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65.

[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30.

[3]谢碧荣.体育教师教学领导行为对大学生运动自信和锻炼行为的影响分析.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硕士学位论文.2009:11.

[4]钟祖荣.现代教师学导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283-284.

[5]张燮,陈安福,李光路.学校管理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79.

[6]马会梅.教师教学领导行为与学生发展[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83-85

体育课程导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民族学校 体育教学 民族体育 校本课程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孕育和发展出无数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民族文化及传统体育项目在当地已濒临失传。面对这种情况,民族学校应自觉地担负起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以发展民族体育项目为己任,把那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整理出来,组织学生学习,并推广普及。

一、开发以民族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校本体育课程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该纲要并对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和实施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而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保障。

而民族体育项目的多元文化特征和多元价值功能,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课程开发价值和较大的课程开发潜力,利用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对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价值功能取向上,有的项目偏重娱乐,有的项目强调健身,有的项目突出竞技,有的项目强化教育,有的项目趋向于观赏,而决大多数体育项目既具有就地取材,对场地要求不高的经济价值,又有寓教于乐性强、健身价值高的特点。因此,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具备了开发成为校本课程的条件。将这些现实的体育资源转化为民族学校体育工作的财富,促进少数民族体育走向科学化、现代化、为民族学校教育服务,正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现。

根据各地民族学校不同的办学条件和实际情况,以民族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校本体育课程大致可以有以下三种模式:

1.“大课间操”体育教学模式

把校本体育课程作为正常教学日上午第一二节课之后的课间操来进行。一方面,这种“大课间操”结构模式不用挤占其他课程的时间;另一方面,在学生的负担减轻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使学生在一整天的学习生活中始终有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这易于得到其他课程教师、学校领导和家长的配合,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创造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最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课外活动”体育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把正常教学日下午第八节课的课外体育活动课作为校本体育课程的上课时间,也不会挤占其他课程的时间。但要使这样的课程安排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求体育教师具有很高的专业能力,必须能够充分利用这40分钟的时间,并且课外体育活动必须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安排。

3.传统体育课模式

在此模式中,课程结构最完整,但由于校本课程只是国家大纲课程的一种补充,不能过多占有国家课程的教学时数。因此,并不适合以此模式开发以民族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校本体育课程。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大课间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民族体育项目在民族学校的开发与实施。既保证了学生每天充足的锻炼时间,又使民族性、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得以继承和传播。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其独特的评判方式,与现代体育以速度、高度、远度决定成绩的方式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必然要关注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及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评价方式最好是保持民族项目的原汁原味,尽量按照民族习俗、民族习惯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二、定期举办民族体育项目运动会和校园体育文化节

体育竞赛是推动民族学校体育训练和教学的杠杆,也是民族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各各类民族学校在举行现代体育比赛的同时,应当举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此外还应定期举办多样的各种民族体育项目运动会和校园体育文化节,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推动和发展。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文体融于一体。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娱乐功能。如佤族的打木鼓、黎族的跳竹竿、普米族的打歌、土家族的摆手舞运动等。其中不少项目经民族文艺工作者整理加工,成为该民族的舞蹈流传于世。此外,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都与体育有关,例如,马奶节、赶秋节、龙船节、六月节、五年祭、朝山节、七月年节、三月三节、跳花会、绕三灵、龙船节、摔交节、爬山节、陀螺节、摔交节、刀竿节、泼水节、藏历年、壮族春节等。

以蒙古族地区的民族学校为例,我们就可以仿照“那达慕”大会的形式,在学校里举行一次校园那达慕,甚至可以鼓励许多学生带来民族服装。这样做,就不仅是一场体育项目的比赛,而且载歌载舞俨然是一场民族的盛会。

在广西除了汉族以外,还有11个少数民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水族、彝族、仡佬族,如果我们把壮族的“三月三”节作为民族学校的大型公共活动,让其他少数民族师生都一同参加。各族师生身着各族传统服装,和其他同学一起跳“竹杠舞”,进行“抛绣球”、“抢花炮”等壮族传统体育活动。该活动增进了全校师生对壮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增进了学校各民族师生间的交往,并且巩固了新一代壮族青年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在将来的生活中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学校发展民族体育项目,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要使学生学到多少民族体育技能,而是要使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一种认同感。同时,它可以使学校体育工作呈现出现代体育与民族体育,娱乐与健身相结合的局面,并促进民族学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作生,董翠香,李林.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2]董翠香.体育校本课程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孟峰年,钟全宏,陈青.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引入学校体育的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

[4]王远海.对云南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认识[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6).

上一篇:多媒体网络教育范文 下一篇:实验室规范化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