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学习理论范文

时间:2023-10-18 23:11:02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篇1

关键词:多元智能; 学习策略; 教学模式;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15-002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和特征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在研究了不同对象的人脑与智能的基础上,修正了传统的智能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所提出的一种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智能和智力是多元的,由一组多元的能力构成,而不是单一的能力。根据这个基本的认识,Gardner提出每一个人都具有8项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根据加德纳的观点,人的智能具有以下一些特征:智能的普遍性——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只是某些智能的发达程度和智能组合的情况不同而已,且智能经过组合或整合可以在某个方面表现得很突出;智能的发展观——人的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得到开发和逐步加强;智能的差异性——既有个体间差异,也有个体内部的差异;智能的组合观——智能之间并非彼此绝对独立、毫不相干,而是相互作用、以组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切入

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学生的智能多种性、整体性、开发性和差异性,鼓励教师配合学生的学习策略,采取多元模式的教学方式,以发挥教与学的功效。新课程提出了“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实施民主性、主体性、创造性、和谐性的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在“因材施教”中受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加德纳强调,尽管人的智力被分成了8种类型,可是并非每个人只有其中的某几种,而是每个人都具有这8种智力,只不过每种智力在个人智力总和中所占的比例不同。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具有完全相同智力的两个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个体能力的差异,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长处,教学活动要能够展示学生不同的能力和特长,使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隔阂得以消融。如果每个人都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智能或智能组合来学习课程,都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英语老师应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需要,把多元智能理念融入英语课程中,研制多元智能课程模式与教学计划,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找到最佳的切入点。

三、英语课堂教学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效结合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很多理念都吸收了多元智能的理论,英语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配合学生的学习策略,采取多元模式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1.续编故事结局,发展语言智能

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有创意的续编各种不同的故事结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智能。而且在英语教学中训练学生有效整合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在听的过程中判断内容、抓住中心主题,在听后针对重点进行概括,然后进行交流、讨论、创造知识,从而促进语言智能的发展。

2.阅读英语趣味数学,促进逻辑数理智能

英语学科同样拥有某些数学的概念,如排列、组合、编码、对称等。掌握这些概念能够解决外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英语教学中可以非常方便地运用趣味数学,使学生掌握英语数词,并融入数学逻辑智能的开发。我们教数词时,可以让学生做猜数字游戏: I think of a number between 14 and 19 Guess! What is it? 也可以出一些简单的应用题:I have fifty yuan. I want to buy some books. Each book is fifty five yuan. How many books can I buy? 还可以出一些口算题,让学生快速回答,如:What’s sixteen minus ten ? What’s six and eight?

阅读训练中强化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既能使逻辑数理智能在思考和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又能增加学习兴趣和开发逻辑数学智能。

3.运用空间表征策略,开发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指对结构、空间、色彩、线条和形状的感悟能力,包括用视觉手段和空间概念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比如,在教身体部位时,我叫学生画一个人物像,并用英语说出身体各部位及其特征等。

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充分运用电影、电视、投影片、多媒体、挂图、图解、图表等形象化工具辅助教学,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视觉——空间智能。教学中的好多教学内容都可以转化为视觉媒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英语课堂运用多媒体还能提高学生分析或解释词汇的语义关系、句法关系、文本的篇章结构能力等;英语老师还可以借助现实空间(如教室或物体的位置)创设空间环境,进行直观教学(如方位介词的教学)等。这些手段都会提升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4.加强动觉训练,提高身体运动智能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篇2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所关注的不仅是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还有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学生要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来说,许多校长和教师苦于无“良策”可循,在现实的教学生活中还只能用老一套的评价标准去看待研究性学习,这无论是对于研究性学习本身的发展,还是调动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都很不利的。笔者在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发现,多元智能的教学非常强调评价的作用。这种特点或许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有启迪作用的。

一、多元智能理论研究:评价是最大约需求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Theo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认为每个人都至少有7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不同的人形成了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组合,从而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率。因而,在教学指导上,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互补。这和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也是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对研究性学习富有启迪意义的重要条件。

承认学生多元智能的存在,就不能仍然套用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对待研究性学习,而应该以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去衡量不同的学生。这样才能发挥研究性学习优势,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长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智能测试和传统的智力测验是不同的。(1)此种测试采用物质、器材、交谈来提出还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传统的智力测验仅使用纸、笔。(2)此种评估的结果只被认作是被评者智能的部分表现,既不是其智能的唯一指数,也不与其它人比较并排序,将受评者的强项和弱项加以比较,有利于提出未来学习方向的建议。也不认为分数能代表一切。这种评估过程要向家长、教师,甚至向学生自己提出建议,告诉他们在家里、学校里和更广大的社区里,什么样的活动是可行的。根据这些信息,儿童能够加强他们自己智能的弱项,结合自己智能的强项,以便更好的满足学习的需要。

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提出评估是教学的最大需求。对于研究性学习来说,研究性课程的实施要以准确的了解学习者智能的状态为先决条件。只有精心策划的评估过程,才能引导学生根据充分的信息作出适当课题领域的选择,才有可能在发生问题时有针对性的寻求补救的方法。对于智能缺陷的评估,可以预测学习者将要面临的困难,并提出通过另外的途径达到学习目标的建议(如通过空间关系学习数学,通过语言智能学习音乐)。这样一来,评估在教学中扮演了中心的角色。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标准:过程?结果?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同其它评价一样首先要解决价值标准的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是形成性评价,是当前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在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的应用研究中,我们觉得这种观点是矫枉过正的,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会造成误导。

在20世纪中期,科学史家库恩还对当时的教育提出强烈的批评,认为把教科书上的知识当作不变的真理、把实验仅当作验证科学概念和原理的方法去教学生,容易使他们形成绝对化的科学知识观、错误和科学方法论和片面的科学发展现。这种知识观引起人们对科学教育的反思。施瓦布以“科学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为前提,在“作为探究的科学”和“通过探究教学”两根理论支柱的基础上建构他的研究性学习理论,指出研究性教学是“对探究的探究”。由于研究性学习理论在我国并无系统介绍,人们从零散的资料中很容易获得这样的印象:研究性学习就是要学生象科学家搞研究那样来学习科学,是只重过程不重结果。再加上杜威“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及布鲁纳的“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类似片面言论的影响,人们对这种印象深信不疑。如有研究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过程教育”,“不太在乎知识”。研究性学习在这种“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观点笼罩之下,变成重点学习科学过程技能,附带才是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其极端则是使用什么原理或获得什么概念变得无并紧要了。

事实上,即使真正的科学研究也不可能只重过程而不重结果,而是紧密结合的的。说科学的本质是探究,是要求人们以动态的观点看待科学研究成果,而不是说科学研究可以脱离现有知识基础去建“空中楼阁”。研究性学习也是如此。根据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任何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没有知识作基础或不获得知识的学习是不成立的。即使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也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积累许多感性的知识,才使新的学习和研究成为可能。加涅还进一步把学习分为三类: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并指出每一种学习都有是以前一种学习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主要属于问题解决的高级学习,是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学习。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某种理论作指导,而且学生也只有在所作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才能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简言之,研究性学习也不可能轻视结果。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贡献: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表现出的特定智能(或智能的组合)进行评估,应当侧重该种智能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对于数学的评估应该提供数学领域的问题。对于年幼的儿童,可以采用皮亚杰式的提问,尽量减少语言的使用。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在一个新的数字系统中作出推导证明,也就足够了。在音乐智能方面,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也可以让他们练习用小节组合成旋律,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要他们说出如何从主题发展成回旋曲。当然,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也指出,我们不能抽象的测量某一种智能。

研究性学习者的智能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使用该种智能的媒体时,看被评估者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同等重要的是,评估必须在被评估者有选择余地的时候,确定其最愿使用的智能。做到这一点的一种方法,就是使评估者置身于相当复杂的环境中,而这种环境能激发他所拥有的多种智能,或提供一组根据不同智能设计的器材或场景,然后观察他或她是否被吸引及钻研的程度。比如一个孩子看了一部情节复杂的电影,其中几种智能的特征特别突出。如音乐迷人、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有个谜团正待揭开,或形体动作精彩等,都有可能吸引这名小观众。电影看完之后,经过询问可知这孩子感兴趣的是什么,并从中得出他的智能特点。或者可以考虑将孩子带到一间大房子里去,屋子里陈列着或提供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器材设备或游戏,简单的记录他们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游戏中所花费的时间,就能知道不同孩子的智能状况。

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还提供了专题作业的5种评估方式:

1.个体的智能特征。这个特征指的是学生在专题作业中表现出来的认知智能的强项、弱项及其发展倾向,包括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倾向(如有天冒险精神)和学生个人的智能特征(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

2.对事物、技能和概念的把握。专题可能很精彩,但可能与学校课程毫不相干,或者相互矛盾。从这一方面的评估,人们可以看出学生判断事物的能力、对概念的掌握及运用的能力。一般来说,学生可以和教师协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学校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自己创设一个专题。学生也可以挑选他希望包含在一个专题中的事实、技能和概念。

3.作品的质量。每个专题的成果实际上可由某一类作品来体现,如喜剧、科学实验、历史叙述等。它们有各自的评价标准,滑稽剧不能用演讲的标准来衡量。常用的质量标准包括这几方面:创新与想象力,美学判断力与技巧,为突出独特的概念对专题的发展以及实施中的表现等。当学生持续创作某一类作品时,他会逐渐熟悉其评估标准,并学会在这一领域内进行思考。

4.交流与专题作业为学生提供与广大观众、同学、其它合作者、教师和其它成年人以及与自己交流的机会。有时候这种交流是公开的,如在戏剧和音乐表演中的交流。即使在科学或历史的专题作业中,学生也需要与他人交流有关发明和发现的技巧。因为这种交流过程与做实验、在图书馆查资料完全不同。

5.反思。智力增长非常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特征,就是回顾已进行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标、评估进展、提出改革方案和应用在教室里从他人身上学到知识和能力。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反思、检查作业,根据长期目标、行为方式和它过去作业的相关性,进行构想。同样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将这种回顾和检查内部化,从而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估。

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对评估者提出了要求,他们的工作和职责是尽可能敏锐地、全面地理解和认识学校中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然而最重要的是这些专家必须会运用智能展示的手段。

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对评估环境也提出了要求。评估环境应该结合实践的迫切需要而设置。应该将评估和课程联系在一起,在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专题和活动时,尽量促使他们展现各自的能力。在我们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应用研究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评价在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研究中应致力于帮助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在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下建立起多元的、个性化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篇3

一、探究式学习的涵义及其特征

英文inquiry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n或inward(在……之中),按照《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其相应的中文翻译有“探问”、“质疑”、“调查”及“探究”等多种译法。按照我国《汉语大辞典》的解释,“探究”指“探索研究”,即努力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探究就是这样表述的:“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要正确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探究式学习能力,就必须掌握其基本特征,2000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组织编写了一本专著,对科学探究式学习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比较有说服力的阐述。其基本特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进行探究。所谓科学性问题是针对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和事件提出的问题要与学习者所学的科学概念相关,并能引发他们进行研究,从而收集数据,并利用数据对科学现象或问题做出解释的问题。一个围绕教材内容有难度但又能让人尝到果实,足以引发学习者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让他们进行更深入、广泛的学习。

2.学习者获取帮助其解释和评价“问题”的证据或数据。科学家用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设备,通过观测或实验来收集资料、数据,证明或解释客观世界。在探究式学习中,学习者也要通过观察、测量、实验或从老师、教材、网络等途径获取资料、数据,以便对科学性问题进行探究。

3.学习者根据所获数据对科学问题进行解释。解释是将所观察到的结果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新知识的方法。科学解释须同观察或实验所得的数据一致。因此,解释要超越现有知识,提出新的见解。对于科学界,这意味着知识的增长,对于学习,这意味着对现有解释的更新,两种情况的结果都能产生新的认识。

4.学习者根据其他解释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评价,以及对解释的排除或修正,是科学与其他形式的探究及其解释相区别的一个特征。学习者通过参与对话比较各自的研究结果,或把他们的结果与教师或教材提出的结果相比较,来评价各种可能的解释。和适应他们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就达到了探究学习的目的。

5.学习者交流和验证他们提出的解释。科学结论要能够被重复验证,这也要求对研究的问题、程序、证据,提出的解释和对其他解释的评价进行明确清晰的描述,使得研究能经受更多质疑,或用于新问题的研究。让学习者交流他们的研究结果,可以为他人提供问题,检验证据,找出错误的推理,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还可以根据同一观察资料提出其他不同解释的机会。学习者间的交流,可以引入新问题,加强实证资料与已有的科学知识以及学习者提出的解释三者之间已有的联系。

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探究式学习

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人”,把“探究性”、“创造性”、“发现”等视为完整个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探究式学习”能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他们多元智能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探究式学习可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学习性、研究性和实验性的特征。学生不光要学习有关课程知识,而且还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研究程序和方法。进行这类探究活动时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一般可取得以下成果: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学生自主参与发现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学生上网玩游戏问题,收集资料,采访调查,分析和归纳,表述和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学会分享与合作。一般来说,探究性学习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提供了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

4.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外语学习涉及大量科学技术领域的知识,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养成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成果的正确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等。

5.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外语研究和讨论当代社会问题,可使学生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人文素养。

6.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加以综合运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学习中不断加以激活,使他们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扩充知识,丰富经验,综合运用,使储存的知识不被遗忘,而且能长久地发挥作用,产生价值。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篇4

关键词:多元智能 合作学习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10-02

1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美国哈弗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学者”,他提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且都不同程度的拥有几种智能的潜能。

在《多元智能新视野》一书中,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人类存在着7钟独立的智能。前两种智能,即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和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在学校教育中尤其受到重视。语言智能涉及到对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敏感性,涉及到学习语言的能力和运用语言实现一定目标的能力。逻辑――数学智能涉及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涉及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和用科学方法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种是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包括音乐的表现力、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第四种是身体―动觉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是指使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某个部位(如手或嘴)来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第五种是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其特征是辨认、运用广阔的空间中物体的能力。最后两项是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前者表现为一个人理解他人目的、动机和愿望,并最终与他人一起有效工作的能力,后者涉及理解自己的能力、找到符合自己特点的有效工作模式,并据此调节自己生活的能力。在此后出版的《重构多元智能》一书中,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考虑增加三个新的候选智能:博物学家智能、精神信仰智能、存在智能。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智能,而且每种智能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师在教学上要做到“因材施教”,学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智能,那么合作学习就为学生发挥各自的智能提供了可能。合作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性地学习,在可能的范围内使不同智能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导实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的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讨论学习材料、互相帮助或和其他的学生分享资料。

同国外合作学习研究相比,我国合作学习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研究的领域范围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讲都不逊于国外。

2 大学英语听说课中学生的合作学习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子有:教学理念、学生状态、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教学结构、教学资源、管理评价等等。在英语的学习中,所有的教师都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体,怎么样才能提高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积极性是教师们永恒的课题,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听说课上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方法。

大学英语课要坚持的一个原则是:上课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单向的吸收,而是积极的双向的互动,小组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使学生查找必要的背景知识,扫除在小组成果展示中出现的语言障碍。学生成果展示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把印刷在书本上的文字代表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的过程。小组活动以帮助学生的英语理解和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为目标,学生在语境中对所学词汇进行操练,完成交际任务,当然在此活动中,要注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学生上课时会更有兴趣,特别是对于贵州理工学院这样的一个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的学校而言,在准备全班汇报演出的时候小组成员群策群力,给老师和同学带来想不到的惊喜。

以笔者所带的一个班级为例,这个班共有50人,大约6-7个人左右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取有自己的名字,如闪电组、仰望组等,而且每个组都有自己的口号,如:“今天我们以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们为荣”;“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等以此来彰显个性和鼓励自己。

因为是一个团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学们会努力为自己的团队加分,另外因为引入了竞争和合作机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的热情,而且他们会向自己最好的方面努力,这是难能可贵的。

比如有的小组准备了“大话西游”的片段。在课余时间准备的过程中,他们首先要明确分工,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小组成员选出领队,领队根据自己小组成员的个性特征,分配任务给成员,或者小组成员自己来选角色。总之,使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事情可做。这样的活动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而且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敢于张口,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3 合作学习的步骤和评价表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大学英语听说课上的内容设置探究情境,并让学生在课下根据情境创造性地设计出要展示内容。小组合作要经历的步骤有:

步骤1:收集材料,相互借鉴。通过这个步骤让学生学会独立搜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自我发现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在讨论前可以分角色,在讨论过程中做好讨论记录,特别要记录下经过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

步骤2:小组展示,集体探究。主要让学生大胆谈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分享探求知识的喜悦和乐趣,展示自我风采。同时教师和其他同学对台上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有亲切感、幽默感,使学生感到轻松,做到畅所欲言。

步骤3:共同总结,提炼升华。在展示各自成果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反思和提高。

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运用学习方法和利用各种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良好的发展,同时小组成员可以发挥自己各自智能的强项。

下面是学生合作学习情况评价表:

这个表格是每次小组合作时,首先需要小组成员就自己小组每个队友的表现打分,另外其他同学根据台上展示成果的小组成员的表现来打分,最后是教师的评分,总和就是这个学生在这次小组合作中的成绩,作为学生平常成绩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师对整个小组的表现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评论。

“贵在参与,注重过程”,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学生的合作学习,使得教师把英语学习的“金钥匙”交给了学生,学生自己就会去开启知识的大门,发掘知识的宝藏,这样的过程就使得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是大学英语学习中一个很有效的学习方法。

4 结语

试想,面对这思维活跃、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我们还是用一本教参,一本教科书,用过去所学的知识去教他们,这能产生预期效果吗?

教师也需要思考一个很实际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学生的表现超出了你的预期,应该如何进行评价?这样的活动设计是否能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是否体现了不同小组成员的不同层次需求?是否能把每一个学生擅长的智能都充分的发挥出来?

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独立自主发现问题,指导他们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逐步培养他们从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尤其是创新能力,遇到问题不是放弃,而是想办法查资料和与其他同学商量。

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在这个试验的阶段,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也势在必行,我们对这个课题有很多的感悟和反思,如何更好的使学生做到合作学习,教师怎么样来控制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局面等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美)Goward Gardner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8-18.

[2](美)Goward Gardner著,沈致襄译.重构多元智能[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131-139.

[3]王穗平,杨杰,洋为中用――合作学习法的移植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05).

[4]李伟宏,史学冬,大学英语教学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J]外语研究,2011(11).

[5]王新,张海会,多元智能理论与大学英语学习的档案袋评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篇5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多元智能 理论探究

幼儿期是人成长和发展的起始阶段,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幼儿阶段的良好教育。但是多年来,我国幼儿教学状况并不乐观,老师和家长们都是用传统的狭隘的智力观去衡量和教导孩子,一些幼儿园的教学采用统一的教科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把幼儿教育僵化为“一刀切”的教育,束缚了幼儿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如何在多元智力理论基础上进行幼儿个性化教学,就成为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多元智力的含义

加德纳认为,人有7种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在其《智力的结构》一书中,他把智力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多元智力是把智力的本质看作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把这种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置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看待,把智力的结构看作是多维的和开放的,把智力看作是有待于环境和教育激活及培养的潜能。

二、多元智力的幼儿个性化教学观点

多元智力提倡个性化教育教学理念,为幼儿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心理学依据,拓宽了幼儿个性化教学的思路。

1.对幼儿差异的认同

依据多元智力理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智力组合。多元智能主张在尊重了解学生智力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使教育适应学生,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来进行,从而使学生强项得到加强,弱项得到弥补,获得个人最优化的发展空间。

2.提倡幼儿的个性化教育

多元智能提倡对幼儿个性化的教学,指出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开发多种智力并能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力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幼儿的智力特点;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也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学习风格和发展方向,来选择一定教学方法。

3.多元化的评价观

依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智力,因此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孩子排序、贴标签,而是要通过评价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提供建议,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对幼儿的评价方法都要用发展的眼光,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而应该更多的重视创造与思考技能的开发。

4.个性化的课程观

多元智能提倡重点是对幼儿多元智能的确认和培养,时刻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对幼儿实施实用的智能项目训练,将学术智能与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结合,促使学生校内校外表现出色,获得成功。

5.多样化的教学观

多元智力的教学观强调,由于学生智力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可能找到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智力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的、适宜的教学技术,与学生的优势智力倾向和喜好的学习与发展方向吻合起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幼儿教育个性化设计

个性化教学观点认为,教育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所以依照多元智能的理论要想精确化地制订出一份实施幼儿多元智力发展的方案,是不太现实和理智的。我们只能大致描述幼儿多元智力发展方案的轮廓。对幼儿教育实践而言,应该从教学策略、学习风格、课程设计、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个性化设计来实现幼儿教育的个性化要求。

1.教学策略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幼儿的学习策略主要是自主性学习策略、主动性学习策略和互助合作性学习策略。自主性学习策略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策略,主动性学习策略是积极自愿的学习策略,互助合作性学习策略是通过合作探求知识的学习策略。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智力,灵活选择和运用已有的教学策略,实现幼儿教育的多元智能要求,需要教师根据八种智力所提供的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学生的不同强势智力,优化教的过程,对幼儿进行个性化教学。

2.个性化教学需要学习风格整合

多元智力理论关注的是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与8种知识或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风格强调人在思维、解决问题时的情感、产品创造和人际互动方式上的差异。特别关注个别化的学习历程,却不特别注意学习内容。显然,学习风格与多元智力需要彼此整合。没有多元智力,学习风格将不能很好地顾及学习内容;没有学习风格,多元智力也不能顾及思考与感受等不同的学习历程,这两种模式正好可以取长补短。学习风格和多元智力的融合可以把人的各自的局限性降低到最小程度,提高人的智力强项,从而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功地形成学习风格奠定基础。

3.课程设计要体现个性化教学理念

就目前我国幼儿园情况看,课程目标狭窄,只围绕语言和逻辑组织教学。课程就也就是由专家和行政人员制订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忽视课程实施的情景性。在幼儿园课程评价方面,课程评价与幼儿园的生活相脱离,课程评价往往不能真正反映幼儿的发展。基于这样的问题考虑,课程设计上应该考虑以下几点要求:

(1)课程内容上要创造更多的幼儿解决问题的情景和机会;

(2)课程设置要利于从多角度地识别儿智力强项;

(3)课程设置要利于以优势智力带动弱势智力的发展;

(4)课程实施上强调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4.评价体系的改造

传统智力评价是一元的认为,人的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是最重要的,常常使用终结性评价来判断学生的优劣,其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鉴别和选拔,很少估计其它智力的发展,必然缺少科学的预见性。基于多元智力的幼儿表现评价是针对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实际参与、操作、实验、观察等之后,以分组活动或个别思考的形式进行问题解决,根据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表现和结果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所以,要使评价体系能够合乎多元智能理论,需要对传统的评价系统进行改革,以满足个性化教学需要。

四、结束语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的幼儿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为实施幼儿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幼儿的多元智力表现出很大的个人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与弱势智力。通过整合多元智力与课程、学习风格、项目学习和智力评定,能使幼儿个性化教学取得较好的预期目标。在未来,继续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一步探究多元智力与课程、学习风格、项目学习和智力评定的整合问题,为幼儿个性化教学提供具体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卫倩平.审视与超越:教师权威由非理性向理性的回归[J].教育探索,2009,(12).

[2]边霞.试论个性化的幼儿艺术教育[J].早期教育,2004,(7).

[3]周国华.多元智能理论对现阶段幼儿师范生教育的启示[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9,(1).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篇6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是多元的。人的智能应该是由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一组智能构成而不单纯是某一种智能,即多元智能。它们分别是: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这些智能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但却总是以组合的方式加以运用。在该理论里,加德纳认为这几种智能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一种对人都非常重要,教育要使这几种智能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一种或几种智能的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他智能的发展。他还认为任何智力层次的人可以在任何年龄阶段通过学习使各种智能得以发展。不同社会环境对智力要求不同,影响着智力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三十多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仅在美国实施多元智能教育的学校就有100多所,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研究和借鉴它。自20世纪90年代被介绍到国内后,它对我国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都产生了巨大影响。2000年,DIC(DiscoveryinChina)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在我国正式启动,该项目以研究如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组织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学校展开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多元智能理论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指导。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来,研究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的学者越来越多,国外等人,使其从理论层面的研究发展到了实际应用阶段。但笔者调查发现关于怎样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优化英语教学网站设计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笔者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英语网站中,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网站存在的不能因材施教、只注重学习者的语言智能的培养,忽视其他智能的发展,同时也忽视其他智能对学习者语言智能的促进作用等问题。

二、设计思路

在教学资源的方面,把教科书、其他课程资源、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多媒体光盘、网络资源和报刊杂志等有效整合,使学习者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使每一个学习内容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转化为适合任何智能倾向的学习者所能接受的形式。借助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表现形式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各种其他优势智能促进其语言智能的发展。后者则可以看作是对于网站目标的重新思考和定位。把语言智能的发展定为主要目标,最终实现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必须指出的是,在具体实践中,两者是不能截然划分的,因为两者只是在侧重的方面有所不同。在具体设计中,这两个方面应该兼顾,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借鉴多元智能的新型英语教学网站具有以下特点:以整合资源为基础;以任务教学为灵魂;以语言智能为核心。使它不仅成为服务于学习者的学习和在线专家的教学的资源库,而且也是一个学习者与学习者合作学习的平台、专家与学习者的交流平台。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网站中具体应用

在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新型英语教学网站设计中,笔者通过网站和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内容、学习任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达到多元化的目标。它与常规网站相比,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目标设计

在常规英语网站的目标设计中,一般仅把目标简单地定位于能让学习者掌握更多英语知识的层面上,而很少以学习者的八种智能得到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的智能都有着相对独立的多个因素,这些因素在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中是同等重要的。即使是英语网站,也不能只重视语言智能的开发,而对多元智能中的其他各种智能不涉及,所以应该把开发每一个学习者的多元智能作为网站的目标。

在具体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常规网站的设计者往往以大多数学习者在学习之后可能达到的结果作为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它反映了教学目标的共性,但忽视了不同学习者的差异性。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的生活环境、个性和学习风格的不同以及一些先天性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习者在智能中的体现也有所不同,所以应该建立以学习者共性为主导,个性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在线专家要把以共性制定的教学目标作为检测学习者学习的一个依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尽量根据学习者的不同个性、优势智能、学习风格建立适合学习者自己的教学目标。

为了建立以学习者个性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做好学习需求分析是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因为需求分析是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和教育政策实施的有用工具。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多元学习需求调查,以便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来促进学习者多元智能的发展:(1)通过相应的多元智能调查表来了解学习者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和通过多元智能光谱图来了解学习者的优势智能与弱势智能。同时,通过对多元智能测验行为样组的统计分析,制作出光谱图。通过它学习者不仅可以看到自身的智能结构,也可以了解自身各项智能在整个人群中所处的水平,有利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特点规划出相应的发展方向。(2)通过网络上提供的学习风格调查表、观察法和谈话法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结合优势智能和学习风格,设计教学目标来使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类型。根据Sarasin的定义,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它在一定的生理特性基础上,受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长时期的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不同研究者对学习风格的分类也不一样。多元智能理论又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划分学习风格。网站设计者可以提供几个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划分的学习风格链接使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类型。(3)找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根据克拉申的“i+1”输入假说,以可达到的可理解输入水平为语言教学目标。语言习得产生于对输入的吸入。输入指以听或读去理解稍高于它现在语言能力水平的话语材料。如现有的语言水平是“i”,可理解的输入应该是“i+1”(插注:不是无休止的大量输入)。所以在线专家应着眼于了解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其超越现有的语言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新水平。

(二)学习资源和内容设计

在常规英语网站的资源设计中,一般把学习资源分为以下几类:听、说、读、写和译技能训练资料;视、听和说材料;大学英语四级、六级、专业四、八级等各种水平考试试卷;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各个年级相应的教材。然而,这些分类却各有利弊。最重要的是,它们都没有考虑到学习者的智能个性特征。正因为如此,许多学习者都发现很难在互联网上快速找到合适的资源,所以建立一个基于多元智能分类的资源库是非常必要的。下面以Nunan[14]53列出的一系列作为交际性任务的语言输入材料为例,笔者按各种智能重新整理和分类以上只是一个小范围的列举,网站设计者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丰富、探索和改进。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不同阶段学习者的思维模式和抽象水平都不同,还有语言水平的差异,设计者需要把各类资料按词汇量、语法、结构等不同的学习难度再进行细分。学习者在进行学习需求调查后,根据调查结果和在线专家请教后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网站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该根据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优势智能组合来决定。比如,空间智能好的学习者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图片或者视频呈现相应的内容。教学内容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转化为适合任何智能倾向的学习者所能接受的形式。借助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表现形式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优势智能促进其弱势智能的发展。

(三)学习任务和实施设计

在常规英语网站的任务设计中,一般是以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呈现的。而在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网站中,在设计学习任务的时候,除了考虑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原则、形式—功能原则和任务依赖原则外,也要把任务的多元性考虑进去。下面就把国外一些专家推荐的活动加以总结如下,网站设计者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应用。

(四)教学方法设计

在常规英语网站的教学方法设计中,一般是学习者通过听录音、看视频或者阅读英语文章,完成各种练习,然后核对答案,学习过程就完成了。总体来说,它忽视了网站的交互性和多元性,弱化了语言的交际性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科学合理的网络教学应该是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组合运用来切合每一位学习者的智能类型状况和智能发展水平。

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的科学整合就形成了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核心,为培养和开发学习者的多元化智能,实现英语多元化教学目标提供了科学保障。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利用教学资源库,通过人机交互把学习者和认知材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学习者通过多媒体信息的演示、讲解、练习、检测和反馈评价的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这种环境中,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全面灌输转向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习者内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是以网络为工具,以增进学习者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以学习者自主活动或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网络下的“合作学习”是学习者在设定的探究情景下通过交互工具共同工作来达到共享性的学习目的。在教学活动中,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语言认知水平为出发点,利用一系列的同步交互工具,如:Chat、ICQ、IRC、videoconferencing等,异步交互工具,如:E-mail、Listservs、BBS等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和交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优势智能,通过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不仅开发交际智能,还可以帮助促进其他弱势智能的发展,从而达到智能互补的效果。

(五)学习评价设计

在常规英语网站的学习评价设计中,一般是通过测试来了解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而传统的测试只能考察学习者在英语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掌握。因此,该类型的学习评价比较片面。这种评价只关注学习者语言智能的发展水平,而忽视了其他智能的状况。然而,与其不同的是,多元智能理论却提供了创造性地把严格的标准化测试、描述性的有具体情景的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的机会,恰当的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地把新的方式和方法运用到评估中去。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网络多元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全面多元的评价内容、个性多元的评价主体、动态多元的评价方法。就评价内容而言,不仅要评价学习者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进展情况;同时也要评价学习者其他各项智能的发展情况,对学习者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评价不能仅包含学习者的英语成绩,更应该从学习者的多元发展角度出发,包含学习者在每个阶段的进步、成长以及对学习和生活所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就评价主体而言,除了在线专家和指导者的评价外,应采取自我评价、学习者互评,家长、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随时关注学习者的发展,适时指导,培养学习者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通过别人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学习者互评、家长、社会评价可以以博客、论坛、电子邮件的形式来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可以在互评的过程中对其他人提出的看法进行回评,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这种及时的交流模式有利于自省智能的提高。就方法而言,除了传统的标准测试外,还特别要重视非测试形成性评价。

在形成性评价中,多元智能理论主张允许学习者运用不同的智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来解释材料,即允许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评价应给学习者提供展示他们才能的机会,下面介绍几种网络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几种评价方法:做项目、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回答有创见性答案的问题、模拟真实情景活动、写文章、写日志和对话日志、制作电子记录袋。在网络评价方法中,特别要重视电子记录袋的作用。它是以软件或者依赖于网络来进行的一种评价,在线专家可以将学习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等以电子的形式记录下来。它分为不同的种类,可以是关于工作进展、课堂表演、测试评价、写作技能、小组活动等,学习者一些有创意的作品、考试试卷、小测验、家庭作业、项目和任务、录像带、学习日志、以及同学、教师、家长、邻居对自己的评语等都可包括进来。它最主要的作用是评价学习者的成就,看出他们在各方面的进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另外,它可使学习者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对自我评价负责;增加和教师、家长、同学在学习上的互动;增强学习上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感;增加学习过程的激动和兴奋;增强学习者批判地看待自己的表现的能力等。

总之,评价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要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而且,要做到评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多元化和情境化。网站设计者要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评价方式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来发展学习者的各项智能,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借鉴多元智能的新型英语教学网站不仅要为学习者的学习和在线专家的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即成为八种智能的资源中心,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基于网络资源的主题探究、协作式学习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强调通过学习者主体性的探索、研究、协作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让学习者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以此来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培养学习者信息时代所需的各种智能,提高其综合素质。网站应该鼓励有特长的学习者充当各个栏目的管理者,给他们展示才能的机会。同时也要鼓励每个学习者积极上传资源,参与评估和讨论,成为网站的主人翁。总之,把多元智能理论有机结合到英语教学网站中能使网站更加体现个性化、多元化和因材施教的特点,同时使学习者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智能来发展语言智能,实现语言能力的有效提高和自信心的增强。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篇7

 

关键词:多元智能 大学英语教学 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结构》一书中针对传统的一元化智能理论提出的。加德纳突破了传统的智能一元论,将智能定义为“个体用以解决或生产出为一种或多种文化或环境所珍视的问题的产品的能力”。[1]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包含了以多元形式存在,彼此独立的八种基本智能,即: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交往,自我内省和自然环境智能。“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帮助了教育工作者辨认和培养那些在传统教育中不被承认或没有被发现的智力强项,鼓励了研究者开发和实验心得课程、新活动、新评估方法和教学方法。本文在分析多元智能理论特征基础上,探讨了该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八种智能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特征

根据加德纳的观点,人的智能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普遍性

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只是某些智能的发展程度和组合的情况不同。而且,人的智能是彼此独立,并以多种方式存在的,经过整合可以在某个方面表现得很突出。

2.开发性

人的多元智能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开发和训练,人的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得到开发和加强,而且是开发程度越高,发展越明显,智力水平相应也越高。

3.差异性

尽管每个人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由于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与制约,每个人的都有智能优势和弱势,所以在表现方法和程度上各不相同,而这些智能上的差异往往成为影响学习速度、方法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4.实践性

智能是个体在社会生产和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发现新事物、汲取新知识的能力。智力的本质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或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多元智力理论自提出以来就备受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尤其得到美国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同。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重点被定为以教授和测试语言智力为主,而其它的多种智力则被严重忽视。[2] 大学英语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实践和创造能力,全面和谐地发展多种智能。该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学生中只存在“差异”,并不存在“优劣”

多元智能理论体现的是教育平等的观点,它注重的只是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学生各种智力的发展水平不同,在某个学科科目上会有所差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构建每个人学习的最佳智能途径和个性化学习方法,与传统教学相比,有极大的优势。

2.运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个性化教学建立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情况的基础上,即教师应在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确定最有利的教学方法,以便因材施教。教师须充分认识智力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这一点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要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教学模式要“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习方向发展”。[3]

3.课堂教学应实现多样化

多元智能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为学生提供了八种潜在的学习途径。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基于开发学生的各种智力优势。正如Armstrong教授所指出的,如果一个教师在运用传统的语言或逻辑的方法进行教学时感到很困难,那么根据多元智能的理论,教师就应该变换不同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4] 因此,要为学生创造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潜在的智能。

4.构建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机制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估学习者的智能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建立“在学中评”的评价机制,使评价成为学习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把自我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很好地结合起来,建立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和评价主体多元化机制,将教学评估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篇8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职物流;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38-02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引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针对传统一元化智能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后,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国内诸多学者在如何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众多学者针对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教育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归结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理论与教学情境相结合。任君庆[1]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构成,提出构建以高新技术为方向、以企业和行业为依托、产学研密切结合的高职情境化教学与学习环境。曾晓洁[2]分析、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所主张的“智能本位”和“情境化”评估的评估理念及评估的多元化原则、真实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2.智能理论与高职课程相结合。蒋满英[3]将多元智能理论和当前的项目课程及项目教学法相结合,探讨了“项目型多元智能”的高职课程模式。

3.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徐亚辉[4]认为,教师应当把教学工作当作“专业”发展,要不断地“反思自我”和“自我更新”,不断完善教学结构;对教学对象应当发展“教育性理解”和个性化教学,运用多元智能使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成为现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甘玲玲[5]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八项基本智能,强调人的智能存在差异性,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智能差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并应用到教学当中。龙伟忠[6]从发展学生多元智能、培养学生成才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并提出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措施。

4.智能理论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段美荣[7]认为高职院校当前考核方法传统、单一,考核内容侧重认知能力、忽视实践能力,体现不出“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多元智能理论重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及考核方法与考核内容的多元化、重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其教育观与考核观与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左明章[8]讨论了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学习绩效评价的理论指导作用,分析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学习绩效评判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学生学习绩效评判的策略,并且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示例来阐述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学习绩效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由于中央大力支持物流服务业,物流管理专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类院校中开设,然而目前高职物流专业仍然沿用本科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侧重于物流设计、运作与管理理论的教学,忽视高职物流的人才培养本应侧重于企业基层岗位需求的技能操作能力的问题。因此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如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体系和加强人才保障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应用研究正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当前多元智能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共有八种智能。这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和弱势,学生之间只存在智能类型或学习类型的差异,而不存在智能水平高低的问题。这就要求既要考虑给学生培训部分相同的课程和技能操作,即共性问题;也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出个性特点。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不同的智能具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如何使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日益重要。这种模式既要便于辨认不同学生的认知系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智能的发展,也要运用导向型教学方法培养使其符合企业岗位的需求。

3.课程体系设计。多元智能理论主张学校应成为“学生课程的人”,需要多方人员一起参与智能的发现和推荐,帮助学生选择特别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课程。课程目标需具备针对化、导向化和情景化,注重理论知识和学科的系统性,以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多元智能理论虽然在众多学科中的应用获得了巨大的收获,然而具体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解决。

1.多元教学与现实不符。教学应根据学生的智能倾向不同实施导向型教学,确保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但事实是由于国内诸多条件的限制,如教学资源、教师素质等很难确保个体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更多的状况是沿用本科的共性基础模式,提供的教学方式仍然是理论知识传授。

2.导向型教学目标与实际不符。高职物流管理培养的技能型、知识型全面人才,导向型教学针对的是根据企业的现实需要设置岗位,围绕该岗位需求培养促进学生智能多方面发展。然而目前课程体系始终未能彻底摆脱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课程框架仍然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单科分段式”课程结构。

3.教师角色的转变。智能是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从以前的知识灌溉到促进学生的智能自我意识觉醒,这些需教师重视研究学生智能结构、水平差异与个性需求,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角色的转变。

4.学生评价的不完善。多元智能评价方法首先认为人的智力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所以评价标准不能只用言语和逻辑数理智能来衡量,而应从人的多种智能来评判学生的学习状况。其次,多元智能评价方法更注重让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在观察中去评估学生,常常使用像观察检核表、进度记录和日志这样的评价工具,然而现实的状况中学生的评价仍然处于言语和逻辑数理智能来衡量的阶段。

参考文献:

[1]任君庆.高职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

[2]曾晓洁.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估理念及原则[J].比较教育研究,2003,(6).

[3]蒋满英.“项目型多元智能”高职课程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6).

[4]徐亚辉.多元智能:呼唤教师行为变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

[5]甘玲玲.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

[6]龙伟忠.基于就业能力的高职生多元智能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17).

[7]段美荣.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7,(6).

上一篇:农牧业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下一篇:高中语文的学习方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