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影戏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9-21 04:32:17

中国皮影戏阅读答案

中国皮影戏阅读答案篇1

[关键词] 幼儿识字 阅读 误区

经常在网上看到有关识字教学方法的讨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感觉到识字教学的难度。因为从汉字的特点上看,汉字是表意文字,形声字较多,从形态上容易辨别字义,给人以视觉美感,但是缺点是字形笔画繁多,结构复杂,学习识认比较困难,难学难用。应试的压力,使很多家长及早开始让幼儿识字,以便能够应对小学入学考试,但有的家长如果过分强调识字,而忽略了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往往会走入一些幼儿识字阅读的误区。

一、识字不仅仅是老师的事,重要的是家长

社会竞争力的加大,许多家长从2岁起就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亲子园,家长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的学习应当依靠老师的教,因此许多幼儿园迫于压力也不得不注意“教学质量”。有的家长及早给孩子上识字教学班,课后虽然也给孩子购买许多图画书,但是却更多地依赖外界教学。

从生理学上讲,孩子最佳的识字阶段是3~6岁。儿童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记忆力特别强的时期。根据教学研究和实践证明,3岁是自然记忆能力和整体模式识别能力的最高峰,孩子能像认识其他物品一样自然接触和认识汉字;4~5岁的孩子普遍可以学认字,而且识字速度不比6~7岁的孩子慢。研究还表明,5岁多的孩子能学会汉字的大部分笔画,并且能运用笔划分析字形和书写。也有一些专家认为,从孩子有图案识别能力开始,就可以教他们识字了。也就是说,识字教育,在宝宝1岁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

Morrow和Smith指出,在家庭中,“父母向儿童阅读对于儿童的语言发展和他们最终的阅读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这要远远超出父母和教师所认识到的。”

幼儿对家长的亲昵和与生俱来的信任,是孩子进入识字教学的有利条件,家长经常在生活中采用适当的方式教授孩子识字,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识字,家长的用心才是关键。

二、识字的目的是为了孩子自主阅读

幼儿识字的目的是什么?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会识字,就会很好地阅读,因此教育中常常重视幼儿单纯的阅读技巧的训练。如辨认图形、认字、拿着图片指认单个字等,这就走入了误区,即只重识字,而忽略了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忽略了早期阅读的其他功能。因为幼儿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活泼好动;尤其是2~4岁的孩子更是注意力不集中,这时候孩子的机械记忆却较成人强,对于汉字的笔画、形状能够很快强记下来,但是如果这些字义不与实际运用结合在一起,孩子即使认识很多字,可是当字联接成句时,孩子未必能够理解句意,进而影响其阅读的兴趣。家长要明确,识字最本质目的是为了让幼儿从识字逐步走向阅读,为今后自主获取知识打下基础。

从识字转向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要结合幼儿识字的阶段性特点进行培养。

幼儿2~4岁,主要是机械识记,以大轮廓的整体识记为主,家长在教育时应该结合字大色彩鲜艳的图画书进行识字阅读,如《嘟嘟熊》、《幼儿画报》等杂志。国内学者柯南指出,“幼儿虽然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图画书的某些画面的意义,但是要独立读懂图画书却是困难的。这不只是指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中那些文字他们还不认识,要准确地读出图画所描述和表达的内容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幼儿欣赏和接受图画故事仍然需要大人的帮助。”幼儿的阅读由于识字很少,甚至不识字,他们需要成人的共同参与直接指导.常常是成人朗读、幼儿听赏。家长在为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适时地进行提问、点拨,询问孩子对图画的理解,从而了解孩子对文字的掌握情况。当幼儿不能回答时,家长不要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要侧面引导,使幼儿在引导中逐渐找到答案,寻找到阅读的成功感。如果幼儿在听读中乱翻书页,家长不要中断阅读,而是孩子翻到哪一页,就读哪一页;如果孩子随意走动,家长仍然坚持朗读,观察孩子是否疲惫,是否还能回到阅读中来。

幼儿5~6岁,随着识字量逐步增多,思维逻辑性逐渐增强,家长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内容相对增多,语言精美流畅,情节集中,篇幅适当加长的故事、童话、小说等,如插图版《西游记》、《长袜子皮皮》、《淘气包埃米尔》等书籍,也可以选择语言优美,带有故事情节的儿童诗,如《我给小鸡起名字》、《妹妹的红雨鞋》、《我是男子汉》等,因为这些内容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读起来也琅琅上口,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延伸幼儿的情感思索与经验。

三、方法无论多少,重要的是因“子”施教

在幼儿园、识字班接送孩子时,许多家长会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些家长听到别的孩子能说会道就积极请教教育方式,回到家中效仿,如果方法不奏效,就指责孩子不如某某孩子,使得幼儿丧失了阅读的自信。

1.环境法

在家中、小区附近等构建幼儿识字环境,引导幼儿轻松、自然的认读时间、空间中的汉字。如“安全出口”、“请勿吸烟”等,在认读中理解字意。缺点是随机性强,识字受环境限制。

2.游戏法

这是幼儿最喜欢的常用识字方法。通过设计一些和识字有关的游戏,如识字棋、识字转盘、找朋友等,识字的过程变得有趣生动,深受幼儿喜欢,缺点是需要家长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还要注意游戏的不断变化更新。

3.朗读法

通过日常的亲子朗读,使孩子不仅识字,而且掌握了大量的文字词汇,形成良好的语感,但是对家长的语言文化素质有较高要求。

4.作画法

利用孩子喜欢涂抹画画的特点,在识字、读篇的同时,让孩子把对字、句、文的理解画下来,用画笔沟通起汉字和字意。缺点是对工具、地点有要求,不能随时进行。

无论哪种方法,最重要的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家长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边做边玩中,让孩子逐渐说话,逐渐大声模仿朗读。有的孩子喜欢提问题,那么多带他到不同的环境中去,是扩大其词汇量的好方法。

在家长的教育中,要注意孩子的“反复性”,幼儿特别喜欢重复看听作品。有时幼儿昨天刚刚看过这个作品,但是他们很快就会忘记,家长要隔几天再指导孩子阅读增强孩子的记忆。而且由于隔了几天后,孩子当时不理解的词汇,几天后再理解会给他带来新的刺激,理解作品时有新的体验。经过反复多次的阅读,幼儿渐渐熟悉作品的情节和语言,逐步提高对阅读活动的参与水平,最后过渡到独立阅读。

中国皮影戏阅读答案篇2

文/董强 周恺

①苏州宋锦与四川蜀锦、南京云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苏州宋锦以质地坚柔、古朴浑厚、庄重大方著称于世。

②纹样是宋锦的一大特色。一旦织物组织规格确立后,纹样就成为展现织物品种风格的重要手段。宋锦的纹样与汉代经锦、唐代纬锦的纹样有着一脉相承之处,主要有以下诸类:一是写生式的花卉纹样,诸如、梅花、莲花、百合花、海棠花以及由唐代卷草纹发展而来的缠枝花卉纹;二是祥禽瑞兽纹样,诸如蝙蝠、云鹤、燕、鸳鸯、龙、凤等;三是寿喜祝辞、吉祥云纹,诸如方胜、古钱、珊瑚枝、如意、百结、莲花、双鱼等。宋锦纹样的布局自成一体,即布局严谨、造型秀丽、花形小巧、内涵饱满。

③宋锦的图案灵活多姿、题材广泛、造型流畅,多呈现几何式的图案,结构甚为严谨。一是以方形、八角形、井字形为骨骼的几何图形,衬以龙、凤、鸟等图案为主花,给人以韵律美,闻名遐迩的有海棠如意、福寿全宝、金钱如意、八角织锦、春燕纹菊等图案;二是以卷草纹为底纹,衬以几何纹样铺地,其上嵌缀活泼生动的散点花,整幅图案给人以层次感,极富诗情画意,驰名的有环藤莲花、藤凤菊枝、龟背龙纹、菱角小龙等图案。明代以后,宋锦的图案有所改观,在沿袭以往格调的同时,多采用串枝花,善于将写生手法与装饰效果合为一体。

④除纹样与图案外,色彩也是织锦的一大特色。宋锦在织锦色彩的装饰方面,通过运用色相的强烈对比,使得锦面充满生动、鲜艳、富丽的艺术效果。经过专家的细致考证,宋锦与其他织锦缎在色泽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宋锦用色的明度均比织锦缎低。事实上,宋锦的常用色几乎都可以用于织锦缎。反之,织锦缎中明度高的鲜艳色在宋锦中绝不采用。由此观之,宋锦的配色特点重在强调明度和纯度的对比,而非简单的色相对比。

⑤编织宋锦是一项繁杂的技术工作。据史料记载,从缫丝染色到织成产品,宋锦的生产制作前后要经过2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苏州的织工都严格按照特定的操作标准执行,是中国传统工艺与吴文化交相辉映的成果。苏州瑞光塔出土的黄地孔雀宝相花锦以及苏州云岩寺塔出土的黄地朵云瑞花锦,俨然成为苏州宋锦制作工艺的典范。

⑥进入新时代,宋锦与其他传统技艺一样,面临着技艺失传、无人继承的现状。如今,通过对宋锦的挖掘研究与保护,千年宋锦开始焕发出新的光彩,工艺有所改良,图案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涉及有动物、植物、自然景色、建筑器物、文字等。

⑦现代织锦艺人将这些纷纭繁多的图案有条不紊地组合起来,并加以提炼升华,充分地运用均齐、平衡、重复、渐变、律动等美的法则,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宋锦图案,成为东方图案的艺术典范。

(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20期,有删改)

1.要点概括。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宋锦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找出各文段的中心句,如“纹样是宋锦的一大特色”“宋锦的图案灵活多姿、题材广泛、造型流畅,多呈现几何式的图案,结构甚为严谨”“除纹样与图案外,色彩也是织锦的一大特色”,然后对这些句子进行合并归纳,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

2.文本理解。试比较第④段中宋锦与其他织锦缎在色泽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答题时,分别找出题干段落中描写宋锦色泽和其他织锦缎色泽的句子,加以比较并提炼归纳即可。

3.词语品味。“事实上,宋锦的常用色几乎都可以用于织锦缎”一句中,“几乎”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品味、理解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表明“不能删去”的态度,然后讲述理由即可。

4.拓展延伸。“宋锦与其他传统技艺一样,面临着技艺失传、无人继承的现状”,这种现状令人担忧,请你为传统技艺的重新崛起提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提建议,解答时应扣住兴趣培养、技艺保护传承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5.技法赏析。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分析第③段在介绍宋锦的图案时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答题时先想一想常见的说明方法的种类及其作用,然后结合题干段落中“一是”“二是”“如”之类的词语,便可知运用的说明方法种类,再结合句子判断其作用即可。

怀念皮影戏

文/朱成玉

皮影戏在家乡又称“灯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专家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家乡人无论嫁娶宴客还是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戏。夜幕降临,皮影戏班子一行人马就带着简单的行李到公社的场房里准备晚上的演出了。我们小孩子跟在戏班子后面像一窝蜂似的,东跑西窜,吵着闹着,那种高兴劲比过年还兴奋。

皮影戏班不大,六七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班子。演员中男的多,女的只要一两个,班主都是当地有名的老艺人。演戏的行头和道具很简单,最多两只小箱子就可全部盛下。箱子里自然包括表演时用的板胡、二胡、锣鼓等乐器,两根木棍撑起一张白纱布,就是演戏时的屏幕,一盏25瓦的昏黄灯泡,一张桌子、几条凳子,这样皮影戏的舞台就搭好了。俗话说“银灯映照千员将,一箱容下百万兵”,就是皮影戏最真的写照。

白发苍苍的老爷子、老太太早已提着小板凳占据了戏场中间的最佳位置,相互间谈论着即将开演的戏名、演员的唱功,也有乘此机会拉家常者、神吹海侃者,谈到高兴之处,他们开怀大笑,却满嘴看不到一颗牙齿,那种情景仍记忆犹新。我们小孩或追逐嬉戏,或好奇地趴在台前看演员的一举一动。这个时候,满屋子人声鼎沸,笑声、打闹声此起彼伏。

皮影演唱的戏曲都是乡亲们耳熟能详的老戏――《杨门女将》《三娘教子》《周仁回府》……小小皮影在老师傅的娴熟操纵下使得武打场面紧锣密鼓,伴随着合拍的乐音,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记忆里最难忘的是《拾黄金》那场戏,只要那位诙谐幽默的“懒汉”一出场,伴奏便欢快起来,连板胡都拉出轻柔跳跃的曲调。“懒汉”拾到一块包得严严实实的包裹,以为是黄金,结果一层又一层地拆开,才发现是一块石头,惹得全场人捧腹大笑,特别是我们小孩子异常活泼,笑声荡漾在整个戏场。幽默中不失深刻内涵,这就是皮影戏的真谛所在。皮影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陪伴人们走过那些生活贫瘠的年代。

有次,看武斗的一场戏,演到最精彩处,我忍不住和几个伙伴挤到前面想看个究竟,想知道这么热闹的场面是怎么表演出来的。跑到后台,让我诧异的是那么多人的打斗戏竟然是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表演着,只见他们一人控制着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累得师傅们满脸汗水。多年后,每每想起这一幕,我不由感叹皮影艺人绝妙高超的功夫,敬畏起他们不辞辛劳的精神。

皮影戏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正应了爷爷说的一句话:“看戏哩比世理。”戏中有除恶扬善的钟馗,也有劈山救母的沉香,还有正直公平的包拯,他们都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是那些“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人,把他们深深地嵌入了我幼小的心田。

社会发展很快,皮影戏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今,当我们茶余饭后打开电视,看着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电视节目,或是轻点鼠标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影时,我总感觉这些先进的娱乐方式和当年的皮影戏相比,好像少了点什么。

皮影戏虽然看似拙朴,但拙中寓巧,蕴含着家乡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巧的艺术创造力。当年皮影的制作者和表演艺人都已年逾古稀或相继辞世,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令人欣慰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正全面开展,我们期待着皮影戏美好的未来!

(选自《新湘在线》2012年8期)

1.信息筛选。阅读文章,说说什么是皮影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赏析。自选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

我们小孩子跟在戏班子后面像一窝蜂似的,东跑西窜,吵着闹着,那种高兴劲比过年还兴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情感体验。皮影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的同时,又教给了我们哪些做人的道理?试结合文章简要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容探究。“我总感觉这些先进的娱乐方式和当年的皮影戏相比,好像少了点什么。”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技法赏析。作者选材颇具匠心,试分析作者具体描写《拾黄金》那场戏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版参考答案见下期)

第38期参考答案

一版

《白天打扫,夜里祈祷》

1.“白天打扫”指祖母喜爱干净,一生勤于打扫;也指祖母在坎坷的命运面前不屈服,依然井井有条地生活着。“夜里祈祷”指“我”为逝去的祖母祷告以寄托哀思;也指“我”借怀念祖母来回忆和品味生活的美好和温暖。

2.(1)指生活的希望与美好的寄托。(2)指消解和弥合命运带给她的苦痛和伤害。

3.要点:①坚韧顽强,不向命运低头;②乐观;③勤劳。

《清溪河畔春意浓》

1.从暖暖的阳光、澄澈如镜的绿水、一排排密匝匝的翠竹林、扑棱棱跃入溪流中的灰色鸭子身上都可看出清溪河畔浓浓的春意。

2.“异曲同工之妙”指都是通过小动物传递出春的暖意和生机。

3.(1)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岸的翠竹倒映水中的美丽图景,翠竹的绵长、溪水的澄澈幽静,绿色青翠欲滴,富有动态的美感,表达了作者的欣赏陶醉之情。 (2)①特点:细微、轻柔。②反衬(衬托)出清溪河的静谧和幽美(以动衬静),渲染出静谧祥和的氛围,烘托出作者的欣赏陶醉之情。

4.①地形十分神奇:奇妙的清溪河曲与两岸地形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太极图景;②蕴含阴阳玄机,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③令人遐想联翩:让人探望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思索进与退、得与失的人生哲学。

四版

《DNA防伪,品牌福音》

1.DNA防伪技术

2.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仿冒现象令各大品牌制造商大伤脑筋,DNA防伪能有效制止造假,为品牌制造商们带来了福音。

3.(1)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DNA防伪原理作简要说明。(2)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DNA防伪有两个类别。

4.DNA防伪技术的优势具有唯一性,保密性极高;技术安全可靠,应用领域广泛。

5.示例:不可以删去。如果删去“几乎”,则说明DNA防伪可以用于各领域的防伪,这与事实相违背。“几乎”一词说明了DNA防伪应用范围广,但并非适用于所有领域,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语段训练】

中国皮影戏阅读答案篇3

一、填空题

[例1](2009年山东德州中考卷)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是根据作家______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他的另一部小说代表作是《骆驼祥子》,书中主人公祥子与_____(车行老板之女),均以其鲜明的个性成为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

[例2](2009年浙江温州中考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经典滋养我们的精神,名著引领我们的人生。沐浴母爱的光辉时,___(1)___在《繁星春水》中对母爱的深情歌颂引起了我们的共鸣;遇到挫折磨难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___(2)___(人名)的不屈意志激励我们去勇敢面对;向往纯真的友谊时,鲁迅在《社戏》中所写的“我”与小伙伴们___(3)___的事情令我们羡慕不已;面对个人荣辱得失时,《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___(4)___”的胸怀令我们警醒。

[解析]填空题是中考名著题常见的题型之一,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的了解程度和阅读情况,考查的内容一般多是作者、篇名、主要人物和情节等,只要平时认真阅读“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中外名著,解答这类题目并不难。

[答案示例]例1:老舍;虎妞。例2:(1)冰心(谢婉莹/谢冰心);(2)保尔・柯察金(保尔);(3)一起看社戏(一起偷吃罗汉豆);(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豁达乐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事为己任)。

二、概述题

[例3](2009年江苏连云港中考卷)“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是《水浒传》中描写鲁达的两个经典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一个故事。

[解析]概述题也是名著考查中比较常见的题型之一。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整体理解能力,对人物的分析评价能力,对事理的评判能力等。要想做好这类题,平时就要认真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观后感,这样解题就很容易了。

[答案示例]“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在东京大相国寺管菜园子,一群泼皮无赖原想要戏弄他,却反被他踢到粪窖,鲁智深最终将这群无赖收服。鲁智深武艺高强,力大无比,倒拔垂杨柳的举动更是让这群无赖佩服得五体投地。“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被陆谦收买的两名公人欲杀害林冲,一路暗中护送林冲的鲁智深见状大闹野猪林,制服了公人,护送林冲安全到达沧州。

三、表格题

[例4](200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卷)从下面提供的名著情节中,任选两项按要求填表。名著情节:

A.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拼搏、挣扎与沉沦的辛酸故事。

B.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

C.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童年经历痛苦和磨难。

D.承受耳聋带来的巨大痛苦,仍坚持音乐创作。

[例5](2009年新疆中考卷)初中3年,你一定读了不少名著。请在备选书目中选择一部,完成下面的读书卡。

备选书目:《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

[解析]此题运用表格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名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相关故事情节的掌握情况,其意义在于告诉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养成多动手的好习惯,如做读书卡片、读书笔记等。

[答案示例]例4:A.《骆驼祥子》、祥子;B.《水浒传》、武松;C.《童年》、阿廖沙;D.《名人传》、贝多芬。例5:《骆驼祥子》;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拼搏、挣扎与沉沦的辛酸故事;在万恶的旧社会老百姓没有活路,生活在新社会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四、对联题

[例6](2009年广西河池中考卷)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内容,拟写下联。

他恩怨分明,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他行侠仗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施恩夺回快活林;他大闹飞云浦,血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

上联: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知识。对联有五大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结构相近、情境相似。其次,必须对对联中涉及的人物、事件等相关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答案示例]恩怨分明,武松怒杀西门庆。或:行侠仗义,武松醉打蒋门神。

五、选择题

[例7](2009年广西柳州中考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水浒传》中绰号是体现人物性格最为简明的符号,直率鲁莽的李逵叫“黑旋风”,武艺高强的林冲叫“狮子头”,足智多谋的吴用叫“智多星”。

B.《朝花夕拾》中回忆了众多的人物,如善良热忱的阿长、质朴方正的寿镜吾、正直严谨的藤野……这些形象都倾注了作者丰富真挚的感情。

C.在《西游记》中师徒4人能通过火焰山,靠的是孙悟空智取芭蕉扇,于是就有了“三借芭蕉扇”这一精彩有趣的情节。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保尔,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顽强执著、刻苦勇敢、奋进奉献等人格品质,至今仍可作为青少年的精神坐标。

[例8](2009年江苏常州中考卷)选出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A.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B.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和困难作斗争。

D.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艰难写成的(当时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解析]选择题更适合考查较深层面的知识,从名著常识识记到对内容的理解,选择题可以考查不止一部名著的相关知识。这种题型干扰项的设置迷惑性很大,答题时要注意作品的名称、朝代以及作品中人物或故事的张冠李戴。

[答案示例]例7:答案是A(林冲叫“豹子头”)。例8:答案是D(A项中应为“父亲死得早,母亲做帮佣以养家糊口”;B项中保尔并无达雅陪同;C项中保尔是有过自杀念头的)。

六、仿写题

[例9](2009年浙江台州中考卷)“司马文章元亮酒,右军书法少陵诗”,这副对联中隐含着几位名家。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从其他几位中选择你熟悉的一位,写出他的姓名、一部(篇)作品及该作品中的一个名句。示例:

少陵: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句子仿写是近年语文中考中的热点题型,将名著与句子仿写相结合,既考查了对名著相关情节的熟悉程度,又能很好地考查对语言的感受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要想做好这类题目,先要明确例句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仿写信息,比如句式、关键词、修辞、结构等,然后严格按照所给的信息去仿写,尽量做到形神相似。

[答案示例]司马:司马迁、《陈涉世家》(《史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司马相如、《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元亮:陶渊明(陶潜)、《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右军: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中国皮影戏阅读答案篇4

从来没有一套科普丛书能像《可怕的科学》一样有趣而又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如此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它几乎树立了一种科普写作的典范,开辟了一种新的科普写作的形式。我们不得不承认作者是天才,是他们改变了科学,而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我看来,科学至少是乏味的。但是,《可怕的科学》却改变了我的认识。它机智、有趣、亲切、时尚,巧妙地把其他艺术形式的特点和科学进行了一种人性化的嫁接,所以,它才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青少年读者的普遍欢迎。

《可怕的科学》分为5大系歹U共60本。我国目前已经推出经典科学和另类新知系列34本。这套书曾荣获英国皇家学院颁发的“安特万科普读物奖”,这个奖被人们称为“科普界的诺贝尔奖”。很有意思的是,这个奖是由科学家和读者共同评定产生的。这样就保证了此丛书的权威性。

《可十白的科学》丛书是专门为青少年打造的科普读物,那些对科普读物持有排斥和恐惧心理的读者,读完此书后会莞尔一笑:可怕的科学并不可怕。书中那些夸张、怪诞、滑稽的漫画使我们兴奋不已,我们会想起那些近乎消失的艺术品种:木偶戏和皮影戏。这些形象的漫画消解了科学本身给我们带来的阅读压力。有时候,我们还会产生一种错觉:我们在看戏或者是在看漫画。

在一种浑然不觉的状态中,我们和科学建立了一种亲密无间的联系,我们甚至会喜欢和爱上科学。所有高明的医生对打针持有恐惧心理的患者都是这么干的。这就是艺术,高明的艺术。当然,在我的心目中,优秀的科普读物就应该是这样的。

中国皮影戏阅读答案篇5

《三十六大》

有“冯金线”之称的另类才俊冯唐将在男性时尚杂志《GQ》的专栏集结,计36封公开信:写给小师弟、唯一的外甥、90后、文艺男女青年同志们……他说如果有个儿子或者女儿,就会选这本书给他们看。所谓《三十六大》,是冯唐眼中人生全面大道金线的降龙十八掌,就世间有所感悟的人、事、物们,传授俗世生活观。江湖险恶,但冯唐的文字很真。

《偷影子的人》

这是一段青梅竹马的回忆,一个时间之神没有应允的愿望。一个老是受班上同学欺负的瘦弱小男孩,拥有着能看见他人心事的本领,他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感谢这个偷影子的小男孩,激起我们埋藏在内心的温暖与深情。

《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

做为史上最真诚的创业书,这是知乎三年创业问答精华的大集结,是500万知友亲手甄选的内容。李开复、徐小平、雷军、周鸿t等创业家用互联网思维讲透创业的逻辑,从Idea到步入正轨,创业公司如何招人、做技术、卖产品、找融资、建团队、处理法务?这本书里都有值得尊重的答案。每个人都可能是创业者,而这些专业级的分享,会让创业者不再孤单。

《从0到1》

在科技剧烈改变世界的今天,想要成功,你必须在一切发生之前研究结局。这是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的智慧结晶,他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竞争、如何进行垄断、如何发现新的市场,分享商业与未来发展的颠覆式逻辑,从0到1,你必须找到创新的独特方式,让未来不仅仅与众不同,而且更加美好!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从中国到世界,从文学到社会,余华10年来的首部杂文集以犀利的目光洞见时代病灶,以戏谑的文字戳穿生活表象,同时向我们自身发问:“当社会面目全非,当梦想失去平衡,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清醒的观察,锋利的写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日常的余华”。

《爱与黑暗的故事》

娜塔莉・波特曼的导演处女作《爱与黑暗的故事》就是由这本书改编,该书被视为当今以色列最富有影响力的作家阿摩司・奥兹最优秀的作品,从1940年末的耶路撒冷讲起,优美的文字展示了百余年间一个犹太家族的谜团与民族史诗,你或许会发现黑暗同光明一样富有温暖的生命力。

《一个:很高兴见到你》

韩寒回来了。经过14个月的精心打磨,《一个:很高兴见到你》收入28篇精选之作,其中有韩寒最新作品《一次告别》、《井与陆地,海和岛屿》,始终不变的是韩寒独有的文艺气息,有情怀、无障碍,崇尚“真心话+自然美”,简单好读又趣味盎然。享受阅读的简单快乐,读《一个》就够了。

《像扎克伯格一样思考》

无论你是学生、创业者,还是公司高层、老板,Facebook天才CEO的五个商业秘密你都不可不读。19岁创建脸谱网并将其发展为史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将地球上1/7的人口联系在一起;斥资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到底马克・扎克伯格是怎么做到的?任何人都可以将书中呈现出来的可行性准则运用于任何组织、任何产业。你久等的答案,就在这里。

《战胜拖延症》

中国皮影戏阅读答案篇6

数学老师的示范阅读的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老师的示范阅读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通过老师阅读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而老师如今的课堂,多数老师习惯把题目一出示,然后指名读题或者自己直接泛读一遍,紧接着就开始让学生“开工”。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身为老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待老师的学生认真读题呢?老师不能因为自己已充分理解了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如果老师在每次读题时能读两遍、三遍,指导学生来阅读,那么学生对阅读也会更加关注。如在《圆柱的认识》一课中,对“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这句话的理解,通过阅读先抓住“完全相同”这个关键词,又通过与“面积相同”、“形状相同”等知识的比较后就真正地理解圆柱的概念。

二、课内课外,双剑合璧

老师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阅读。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课外也要让学生尽情地读。课内阅读以读图、读符号为主,课外阅读应以游戏为主,不带任何任务,自由的阅读、自在的游戏。

1.课上读什么

(1)提供各种形式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凡是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读得出的问题一定让学生自己读;在教学中,可以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如板书、演示、图形、实物等,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比较、思考,在观察感知中积极思维,并让学生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过程,不仅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并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变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2)提供综合信息的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除法的教学中,主题图的呈现一般是图文并茂的,有时候只是一个相关的条件,而其他的条件则在图中,需要学生的阅读才能获得。学生要从主题图中“读”出数据信息,那么在此过程中,学生阅读的不仅仅是数字信息、文字信息,更重要的是以图文形式呈现的综合信息,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

又如:学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联系生活中的走近路、认识比时联系黄金分割点;数学史上有著名的祖冲之、华罗庚…… 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在阅读、交流、讨论中明白了“阅读材料”里的故事,在故事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课外读什么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获得心理发展的。”适宜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能激发儿童学习的欲望,增强其主动探究的意识,并促进自身发展。因此,老师要留给学生自由阅读数学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一些有效的数学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数学阅读中,抽象与形象自然地融合,数学与生活的自然融合,促进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融通。

例如,学习“年、月、日”之后,让学生多方搜集资料,动手制作了当年的年历卡;学习了“千米和吨”之后,结合书后的“你知道吗?”,让学生上网查找我国测量工具不断变革的材料,制作成丰富多彩的数学小报。

总之,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拓宽阅读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细化要求,教给方法

1.激发兴趣,以“疑”导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讲:“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讲比较枯燥,不易理解。老师在提出读的要求之前,要先让学生明白什么原因读,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只有明白了读的原因后,才会带着问题去读,有意识地在读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盲目地莫名其妙地读书。只有老师经常这样训练,学生才能慢慢地形成“在读的过程中思考”的良好习惯,而不致于常常机械地朗读。

2.手脑并用, 以“动”带读。

数学阅读理解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重在理解领会,而实现领会目的的行为之一就是“内部语言转化”,即把阅读的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数学中的语言常常非常简洁,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藏的、含蓄的。老师可以边读边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例如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相等的扇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周长增加了6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解决这个问题时先让学生边读边画图,在操作的过程中,语言文字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示意图,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增加了两条半径,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3.多样表述,以“思”促读。

语言的灵活性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述问题的能力,也是智力活动灵活程度的体现。在教学中,老师要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问题,这样便于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各种变化,使概念的本质特征更为突出。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方面突出事物的本质特性,做到“形变质不变”,使学生的思维一次又一次地在变化中被激活,同时数学概念也一次比一次清晰。

4.咬文嚼字,以“辨”明读。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关键字词的讲解必须准确、透彻,要注重对“各”、“分别”、“占”、“相当于”等词义的处理。在低年级教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咬文嚼字,像“一共”、“剩下”、“飞走了”、“又来了”等词,让孩子们圈起来,并让他们想象题中相应的情景,描述情景后,又列式计算。如: “小红家一个人每月大约产生37千克垃圾,三口人每月大约产生多少千克垃圾?一个人每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三个人每年大约产生多少垃圾?”题中的“每月”、“每天”、“每年”要让学生认真分析、比较,要求学生嚼透关键词后去找对应量,又进行合理地解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推敲语言文字的关键词句,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让孩子学会咬文嚼字,斟酌语言文字的含义。

四、表扬鼓励,及时评价

中国皮影戏阅读答案篇7

一、“选修”成了变相的“指定”,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目前,在学校教学行为中出现凡考则教、不考不教、为考而教的局面决定了选修课不“选修”,选修课开设全由高考说了算,而不是由课标、课程计划来决定。

二、选修课程没有起到实质作用而是流于形式

由于当前教学资源不够、师资水平难以配套、教学管理跟不上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不少学校为了应付开设选修课,没有条件也硬着头皮上,结果打乱了学校原有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秩序,也影响了课程管理,选修课在盲从中走了过场,流于形式。

三、选修课程教学中的师生处境难堪

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对其精神的透彻理解还需时日,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加上高考主宰着教学方向,教师还是着眼于实际,每篇都当必修一样讲,备课量大大增加。由于内容多,教学时间有限,只好对教材简单化处理,不深入,不拓展,没时间巩固,教师的教学完全失去了创造性。学生还是处于应试的学习状态,并且负担加重,完全失去了兴趣。这对师生来说,确实是很痛苦的事情。

怎么改变这种现状,让广大师生从苦海中解脱出来,并且真正受益,实现课改的目标?

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据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种具有操作性的课型(方式)和同行切磋:

1.古圣贤孔子的讲学方式

可以像讲经一样精讲,学生通学,就像以前的灌输式教法,学生洗耳恭听,不过,这样做的时候,要精选课文,也要精心备课,能给学生不同以往的感受;可以带领学生摇头晃脑地吟诵美文,感受韵律之美;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学,有疑就问,老师解答;可以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交流讨论回答;也可以带学生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出游,纵情山水间,谈古论今,指点江山,纵论国策。但这对老师和学生的素质要求很高,并且学生的数量不能太多,适宜小班教学。

2.学生自学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方式

(1)教师来个“专题导学”,先由教师安排自读提纲,再让学生带着提纲学习,最后交流明确问题答案。

(2)可以让学生完全自选自学,只在课后进行“自学检查”,老师要注重讲评。

(3)可以由教师提供选修模块书单及书目,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爱好,自由选择相关的图书或选修课本来学。

(4)可以写读书报告:在学生写作读后感的基础上,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交流阅读心得,评价阅读效果。如学期初定题―布置任务―教师指导―心得写作―教师浏览选择―策划报告会议程―师生评价―获奖或者推荐报刊。

(5)可以评点交流:学习中国传统阅读方法,用圈点批注的形式,标示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质疑、阐发、联想和评价。可以采用作业张贴、投影呈现、上台讲述等方式进行。如评点示范(教师示例和古人典例)―点评点的确定和语言的选择―点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理解、质疑、阐发、联想、鉴赏和评价)―试评―交流(作业张贴、投影呈现、上台讲述)。

(6)可以设置课题:以专题研究的形式,采用小论文的体裁,以个体或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成果以文章形式进行交流展示。具体操作:讲述小论文的写作规范―事先布置任务―尽可能搜集资料―课外写作―成果交流。

(7)可以组织活动:围绕一定主题,策划“短平快”的实践活动。如“小说戏剧”系列的影视观摩会,课本剧试演,经典诗句朗诵竞赛等。

3.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

(1)主题讲座:根据单元主题(话题),以几篇课文为材料,以教师讲座为主要形式,指导阅读欣赏的方法,介绍主题相关知识,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艺术。很多欣赏类的教材,均可采用这样的课型尝试。

(2)美文精讲:选修教材中的文章不必每篇必教,我们可以从几大模块中选教几篇,可以选教文章中的几个精彩段落,甚至可以选教几个精彩句子。其余作简要提示,由学生自己完成。

4.必修课与选修课交叉安排,贯穿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

中国皮影戏阅读答案篇8

孟晓庆,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名校长。五十多篇于省级以上刊物或获奖。

“灵动”教学是一种鲜活、生动、高效,又富有激情和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开启学生学习的活力,激发学生求知欲,达到思维活跃、激情奔放的效果。所谓“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在《辞海》中的解释为“自然形成”。灵动生成是“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又高效生动”的教学,是有预设的随机生成,有计划的合理调整。它是在预设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学的认知开放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师生在教学互动中进行即时创造,从而超越预定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感兴趣的失误的关注及其价值判断,通过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是师生、生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灵动生成性课堂教学强调教学的生成性,但并不排斥教学的预设性,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统一体,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生成使课堂教学的价值得以提升。我和区内小学数学教育的同行们开展了为期近十年的“灵动生成”的教学研究,初步形成了对新课程数学教学追求“多向互动、灵动生成”的共识。生成性课堂教学强调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共同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力求获得新的收获,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的共同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教学应当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它与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相统一。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合作、对话、碰撞,不时会生成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的认知,课堂的认知建构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课改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方式,必须超出和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观的框架束缚,用以人为本和动态生成的观念,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新的数学教学课堂观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所具有的文化现象,增加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交流互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生活状态,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旨在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构建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灵动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发现、操作实践、质疑问难、合作交流、猜想验证、练习训练等一系列的数学认知建构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学随机调整、课堂灵动生成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式。灵动使课堂更精彩,灵动使教学更完美,灵动使学生更自信。

一、重组教材,摒弃“枯燥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材料,尊重教材并非意味着盲从教材,而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立足课标,大胆处理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学思想方法,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题加工、运用教材,把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的基础上,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呢?笔者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上进行了灵动地创造性改革与实践,并注重学生的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巧用教材,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然而我们有些学生对数学有索然无味之感,这主要原因是数学枯燥无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我们的教材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的,并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有时也会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据,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开发设计、加工处理,使之更贴近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教材上先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说这两个图形是什么形?如果照教材导入,我觉得是苍白无力的,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展现下被动的学习,强行记忆。而我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引入了“朋友”这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先让老师、学生四个朋友来手拉手围一围,这活动中渗透了“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这一概念,接着又把“朋友”引入到数学,让学生充分列举数学上的“朋友”,使学生在举例中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也是一组好朋友。这样的处理,师生平等相处,亲切自然,不仅为新知做好了铺垫,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活用教材,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

“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要想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要用自己的“心”去体验和感悟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形成的过程,在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数学,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我们的教材虽然也是图文并茂,但往往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的,不利于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不利于学生探究、应用意识的发展。作为使用者的教师,就要根据需要,努力把静态的教材内容转化为有利于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动态资源,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掌握数学。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中“四边形”的认识时,教师请学生在学具盒里任意取出四根小棒围自己喜欢的平面图形,并由学生把围出的形状不一样的图形围到投影上来。

师:大家围出的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

师:对,那么你们能为它们取一个共同的名字吗?

生1:三角形有三个角就叫三角形,这些图形有四个角,所以叫四角形。(教师进行鼓励)

生2:这些图形都有四条边,所以叫四边形。

师:你们知不知道数学家为它们取了一个什么名字吗?(学生摇头)其实,你们好多同学和数学家一样聪明,数学家为它们取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也叫四边形。那么,我们刚才围出的这些四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见到的比较多的是哪两个图形?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边形”概念的出示,教材上只是静止的一句话,但它蕴涵了很深的内涵。如果只是静止的展示,学生只能死记概念,不能从感性上去认识,只是被动地、填鸭式地接受知识,学生也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和运用。而我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四根小棒围一个学生自己喜欢的平面图形,说说大家围成的这些平面图形有何异同,由学生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取一个共同的名字,进而引出“四边形”。这样的处理,化“静”为“动”,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地参与“四边形”概念的形成发展的过程,深刻理解了概念,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知识的能力。

3.变形教材,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而教材中有些知识是显现的,直接体现在图文中,而有些知识、思想、方法却隐藏在图文的背后,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挖掘例题本身所蕴涵的深层内涵,并能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拓展,丰富数学例题的内涵,使教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应变、开拓思路的一个重要载体,成为学生领悟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方法的一个重要载体,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能力。

如: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时我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观察交流(独立思考)——动手验证(自主探索)——获得结论(合作交流)的探索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相处,建立良好的情感,教师“搬个凳子坐下来平视学生”,一起和学生参与数学的研究讨论。探索中,又以“动”促“思”,引导学生动手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并动眼看一看、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等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在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中不断创新、领悟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并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有效发挥。

4.深化教材,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新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而我们的教材内容虽然是专家精心设计的,但因时空的限制,有些内容总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脱离生活实际,缺乏诱惑力和吸引力,影响了学生潜能的释放。作为使用者的教师我们要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时代的发展,捕捉最新的学习信息,通过具体、有趣、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鲜活的数学情境去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如:在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时请学生判断:

①出示一组学校建筑或景点的照片,判断哪些照片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②出示牙膏外壳、化妆品盒、魔方,说说它们的每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

③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

再操作:

①苏州铁制品厂有一张长方形铁皮,想把这一张长方形铁皮切割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该怎么切割?

②把切割成的这一个正方形铁皮再切割成四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该怎么切割?

③分别用两个、三个、四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数一数,拼成的这些图形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

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的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设计的安排都体现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不管是判断照片、牙膏外盒、化妆品盒、魔方的面,或是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还是帮工厂切割铁皮,处处联系了实际,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而且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中,不仅注重了与生活的联系,还注重了教学内容的深化,在应用中设计了:用一个大长方形切最大正方形;大正方形切小正方形;拼、数长方形等探究内容,这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探究、思考的空间,学生在动手探索、讨论中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掌握、理解不断内化与升华,学习的潜能不断地释放,并在释放中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和价值,从而促进学生探索的热情,更主动的学习。

二、有声教学,摒弃“哑巴数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有助于养成丰富的想象力,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以表达思维、言说过程、抒发见解的“说数学”的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古老的算术是研究数的性质及其运算,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传统的数学学习“以笔代劳”,以书面的训练为主,不外乎数字的书写、习题的解答、公式的转化等,习惯上被称之为“哑巴数学”。随着“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地位的不断提升,在言语思维、口头表达等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要求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会算、会写、会实验,同时还要求学生会说、会讲、会表达。不仅要求学生能说结果和算理,还要会说过程和方法;不仅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要会和同学交流,全面、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由此,我们提出了数学学习要提倡“说数学”。

1.不仅要复述大家的观点,更要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要求除了重视“双基”以外,还对“过程和方法”的教育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此,完整而又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交流自己的个人想法显得尤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中都要努力创造让学生展示和交流的机会,从教学的设计、流程的预设到活动的组织、课堂的提问等都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个人见解的交流。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一课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口袋里有3个黄球和3个红球,每次任意摸1个球,摸后放回,一共摸30次,摸到红球的次数多,算男生赢;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算女生赢。学生游戏后教师顺势设问:①如果在这个口袋中再加一个红球,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学生很快交流:不公平。②如果在这个口袋中再加一个黄球,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学生交流回答:又公平了。③如果在这个口袋中再加一个蓝球,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学生的意见发生了分歧,纷纷交流了自己不同的意见。有的说多了一个球就不公平了;有的说反正红、黄球的个数相同,所以这样的游戏规则还是公平的;更有的完整而又准确地交流自己的意见:这要看蓝球设定的规则,如果摸到蓝球算哪方赢,游戏就不公平,如果摸到蓝球既不算男生赢也不算女生赢,游戏规则还是公平的。这样的设计,就有利于学生不同意见的发表和交流,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学生通过数学语言,用它特定的符号、词汇、句法和成语去交流,去认识世界。

2.不仅要读通、读顺,更要读懂、读会

谈起阅读,大家一般都会想到语文、英语的阅读理解,不屑于数学的阅读。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的课堂内、课堂外仍然存在一些偏见,认为阅读只是语文、英语教学的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只注重逻辑的严密推理,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似乎研读数学教材只是老师的事,自己只要听懂课,会解题就行了。数学课本通常仅当习题练习,正文是从来不看的,偶尔老师布置了“看书”的作业,学生以为是“软作业”,不需要检查,于是浮光掠影、一目十行,草草了事,读不准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有的甚至根本就没去读。

其实数学更需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本和数学课外书刊的兴趣和能力。数学阅读往往要求更高,它一般是建立在思维基础之上的逻辑性阅读、符号化阅读、图表化阅读。阅读理解不但是语文要解决的学习任务,数学课也经常存在阅读理解的问题,在教学中需要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在数学中不光有数字运算,还有空间关系和逻辑思维的问题。而阅读理解能力常常是解决数学问题,特别是数学文本问题的必要前提。数学中的语言总是非常简洁的,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藏的,含蓄的。小学生在阅读数学文本时,要通过自己的数学知识,补足或扩展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和意义,才能充分理解。很明显,信息表示不够完整时,往往会有碍于学生对意思的正确理解。指导学生阅读课题、题目、算式、定理、法则、结语等在数学教学中同样显得很有必要,只有读通、读懂了,学生才会理解、才会应用。

笔者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总结出了“三步四环”的阅读方法。“三步”:①领读。教师边领读边解释、概括,对重要的数学术语、关键字句、式子、符号等要用重音读,甚至反复读。学生在教师领读后要把内容粗读一遍,并使其感受到读书、做标记对理解内容的好处。②导读。针对学生粗读内容抓不住重点、关键的特点,教师要设计阅读提纲引导学生阅读。③自读。根据学生拟定的阅读计划独立阅读、思考,提出并解决问题。“四环”即指在预习、上课、作业和复习四个环节中指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理解含义,获取解答问题的方法。

3.不仅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更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倾听是一种对别人的最好的尊重。只有学会倾听的人,自己才会不断地提高。在许多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讲的课成为学生的“耳旁风”,请学生朗读或答题,学生张口结舌不知所指;学生一边争先恐后高举小手,一边急切呼唤“我来!”“我会!”教师请一学生发言,该生洋洋自得,其余学生无心聆听,或为自己未有发言机会而连声惋惜、抱怨,或迫不及待地轻声与同学交流,该生发言结束,其余学生要求发言的高潮再起。如此循环之中,学生心态浮躁,听讲浮躁,表面的热闹下面是内在的苍白——轻学习交流,重表现自我。学生从多角度回答问题后,再请学生发言,学生不能归纳综述。有的学生还一再举手要求发言,回答结果却是简单重复某个学生的回答,或是一些明显的错误。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虽多,但有一点令人深思:孩子们上课“听”了吗?倾听老师、同学乃至自己的心声了吗?孩子们在学习中又“爱听”“会听”吗?我们大多数人习惯上认为,指导学生在课堂上会听,主要是指集中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专心听讲,听老师是怎么说的,看老师是怎么表演的。然而,指导学生善于听同学的意见,也同样显得非常重要。只有认真专心听同学是怎么说的,才会引起自己的思考和共鸣,才能发现同学的想法和表述中的亮点或不足,才能在同学的意见上加以提升,才能更好地引发自己思维的火花。

那么,在哪些环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同学发表的意见呢?

(1)组织个别学生面向全班同学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个别学生面向全班同学回答问题或交流意见,是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的现象。此时,教师一是要关注学生的交流,更要重视引导全班其他同学认真听好该同学的意见,从而来发现优点和不足,为自己发表更好的意见作好准备。如,让学生说说:“刚才他说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听懂了什么?”“听不明白的又是什么?”“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等等。实践中,我对学生提出了“四心”要求。一是听别人说话要专心。二是听别人说话要耐心。不要听而不闻或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哪怕自己不爱听的话题也要等同学把话说完,不可中途打断。三是听别人说话要用心。边听边想,主动做出反应或适当呼应,不要表现出无动于衷,若无其事,让人感觉是“对牛弹琴”。四是听别人说话要虚心。不要过于显示自己,要学会赞赏和鼓励别人。

(2)在小组或同桌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学习或同桌交流意见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学习中。然而,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表面非常“热闹”,你说我说大家都在说,而没有认真听,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事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此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怎样来讨论和交流,当一个同学在发表意见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好,有不同意见或有更好的观点时,要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学生喜爱的宽松、活泼的课堂形式,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自主讨论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乐意倾听、学会倾听,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

(3)在课外数学实践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课外实践活动有的是在老师的安排之下的,有的却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当学生自主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时,作为活动中的一员更要善于倾听同学的意见,不管是数学知识的阐述,还是数学问题的探讨,或是数学结论的归纳。只有这样,才能有序地开展数学活动,实现数学实践活动的目的。

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因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一种前瞻性——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他们以后步入社会将是一种财富。当然我们还应让学生真正明白倾听是文明交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倾听也是一种尊重、一种习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门艺术。

4.不仅要加强写写算算的训练,更要重视数学问题的发现和表达

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其中很多的部分是书面的训练。为了指导学生学好数学,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除了数字的书写训练、习题的解答、公式的转化等,还要组织学生用数学符号记录一些数学笔记、设计数学学习研究性的方案、撰写数学学习的各类调查小报告、写写学习的心得和小论文,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以更好地学好数学。学生会逐渐养成“动脑筋、提问题、想问题、找资料、寻答案、立观点”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有学生会疑、会问,才能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和研究。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首先要使学生有心理准备,在研究问题、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就已经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并着手考虑更深层次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其次,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使学生有意识,习惯性地去寻找和发现问题。第三,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对学生不同的想法,提出的不同的问题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其进一步发现问题的信心。第四,要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其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带领全体学生重视研究他们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为能得到答案而愿意提出问题。对于自己发现的这些问题学生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培养了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获取信息。

三、推荐作业,摒弃“划一数学”

同一个班中的学生受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的不同和学习基础的差异,他们对作业的需求和适应程度也各有不同。然而,“推荐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学生的作业设计更要因人而异。为此,我们改变划一的数学作业布置,改为“菜单式的超市作业”,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选择作业,灵动生成,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怎样实施推荐作业呢?下面就根据我们的实践谈点具体的做法。

推荐作业必须在不同学生之间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求知欲望的状态下进行,决不能草率从事,一推了之。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正确评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推荐作业”的设计策略。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如果设计统一的内容,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要求学生去做,势必很难照顾到学生的差异。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需要推荐“弹性”作业,采取“分层作业”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自己的“果子”。所以我们教师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真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现状,针对各层次学生在认知与情感等方面的不同要求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推荐给学生:A组:巩固练习题,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般适合认知与情感等方面较低层次的学生。B组:综合扩展题,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为目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般适合中等层次的学生。C组:聪明开放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一般适合优秀层次的学生。由于推荐的分层作业难易适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定的作业不再有困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练习,无疑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并且,教师可以不断鼓励学生向更高的层次挑战,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推荐作业”的评价策略。首先,以“成功体验”为依据,进行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有助于学生产生喜爱作业的情感,为学生进一步提高作业质量,增强学生做作业的勇气和信心提供帮助。那么,怎样来激励评价学生的作业呢?笔者认为,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层评价因层而异,重在激励,不用一把尺子丈量学生的作业,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采用不同层次的等级标准,对有进步、敢于向上一层次作业挑战的学生,教师不因学生的正确率不高或题量不多而下降等级,必要时还可在等第后面打星来激励学生,使学生受到“成功体验”。根据学生竞争性心理,采用分层评价,鼓励学生的作业成绩,有利于学生向高一层次的发展性作业、创造性作业挑战,教师因势利导,及时表扬,肯定成绩,使学生形成你追我赶、不断追求成功的良好氛围。当然,采用激励性评价也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予以针对性评价,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采用“等第”加“评语”的评价方式。教师在作业批改中采用“等第”加“评语”的评价方式,能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受到激励,树立信心。在简短评语的书写时教师的笔要饱蘸心中的爱,寻找作业中的长处,甚至可觅作业以外的闪光点,以肯定成绩,鼓励进步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其学习的上进心,切忌写伤自尊心和否定性的评语。可写“老师祝贺你,你连最后一道思考题也做对了,成了班内的佼佼者”“你的作业连续这么多次得优秀,老师惊讶了,继续努力吧,让同学们都羡慕你。”也可以写“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的格言警句等,学生看了这样的批语,显然会感受到老师期待的目光和同学们诚挚的心灵,从而信心倍增,作业自然而然地自觉起来了。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小学数学“灵动生成”的教学一定是“务实”而“有效”的,灵动的课堂需要教师不时加以调节控制,生成的教学是以理想的状态向高效、有序、灵动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范文 下一篇:幸福赌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