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2-12 04:56:57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篇1

如:对学习不负责,上课不认真,作业马虎、拖拉;对他人不负责,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家庭成员,不关心同学,不懂得谦让,同学间不会相互合作等。而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追求分数弱化甚至忽视了的德育功能,其结果是学生尽管成绩突出,但很可能个人主义严重,没有责任意识,做事不计后果。

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重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一、在课堂教学细节体验中认知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细节上下功夫,积极创设情境,紧扣教材知识和责任意识的“结合点”,科学设计教学流程,采用自主探究、讨论、辩论、演讲、体验等形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观点。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可在讨论、演讲和参与辩论的过程中,在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进行对照、比较中,反省或重新选择正确的责任认知。

如在学习“传统文化”时,有学生提到了“忠孝节义”的思想。我捕捉这一细节,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继承,最后学生达成了共识:忠,古言为国君尽忠,今说忠于祖国、忠于职守;孝,古言为父母尽孝,今说敬老养老、尊长爱幼;节,古言为丈夫尽节,今说人格气节、节操品行;义,古言为朋友尽义,今说以诚待友、见义勇为。学生由此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对责任的认知更为明确、清晰。

二、召开有关责任感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对责任的思想认识

在班上我开展了“班集体以我为荣”、“生活需要强烈的责任感”等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上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使学生明白:培养责任感不但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而且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对学生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思想品德、智力、能力、心理等方面要获得全面发展才行。而一个人要想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的责任感。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感,那么在生活中,他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很难克服,而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终会一事无成。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具备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才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学生明白了责任感的重要性后,就能把老师对他的要求较好地转化为内部动力,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去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三、走进社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狄更斯说:“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中国的梁启超也说过:“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社区服务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活动,进入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通过社区服务的活动,能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环境、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四、书海漫步,进行责任感的熏陶

书是启迪学生“责任感”的良师益友。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他们的精神气节令人赞叹不已,归结起来,都源于高度的责任感。在书海中漫步,不失为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激发责任感在内心升腾的有效途径。

在读书中,我们了解到,关于责任感,最大气的解读莫过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读书中,我们了解到,美国总统林肯说过:“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在读书中,我们了解到,刘易斯曾说过:“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书海漫步,促进和提高了学生对责任感的理解和掌握,达成了德育活动对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篇2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学生来说,早晨读书是一件很有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每天进行晨读,不仅可以增强记忆力,还可以加强学生朗读训练,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用美国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关于阅读的定律可以说明阅读的重要性:“你读得越多,你就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在教学中,我发现经常读书的同学,他们上课发言比较积极,从这一点上至少可以认为经常读书的孩子比较自信。

晨读课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时间 ,虽说只有短短20分钟,但只要这20分钟运用得好,它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是不可估量的,可能会让学生一生受益。也许很多老师会想,晨读时间只要老师在管理,学生在读书,肯定是有效果的。但到底有多少效果,我们很难说清楚,很多学生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那怎样让晨读成为一道可口的营养早餐,让晨读更加精彩,成为一天中最美的开始呢?

一、确保晨读时间,营造读书氛围

都说最悦耳最动听的声音是书声。的确,每天早上当我们走进教室时,听到书声琅琅,就会倍感亲切。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打造书香校园,在这样良好的读书大氛围下,对于抓好晨读是一个大好机会。我们一定要保证晨读时间,不要让晨读时间被交作业之类的琐事挤走。晨读时间内只能读书,教师不能找学生谈话,不得安排其他活动;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诵读,形成师生共读书的美好氛围。天天如此,晨读在学生心里就有了重要地位,也养成了良好的晨读习惯。

二、落实晨读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每天晨读的任务要落实。没有明确的晨读任务,学生犹如无头苍蝇,干什么的都有,有的学生学习自主能力不强,看别人做这样,他也这样,看别人做那样,他又做那样,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二十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好的学习过程,更谈不上好的效果。因此,我在每次晨读前,为学生布置好详细、有层次性的任务,这个任务,要精心设计,既要考虑与教学过程的配合,又要保证学生按时高效地完成,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晨读,使他们做到有的放矢。

我们班级晨读是按周次确定做好计划安排,每天都要先确定阅读内容。内容可以是课文内容也可以是补充内容。班级里要放一本晨读记录本,上面有每日晨读安排,在头一天,负责晨读的教师或学生填写好晨读学习内容,第二天把晨读内容书写在黑板上。学生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保证了晨读的学习效率。表格如下:

晨读内容记录表

三、补充晨读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补充阅读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多接受一些新鲜的事物,不仅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增加学生的阅历与见识。我们以往的晨读都以读语文必备课文为主。对于这些课文,学生早已读得滚瓜烂熟。天天读这些东西,学生自然也失去了兴趣。其实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在晨读课上让学生读一些课外读物。《阅读快车》《语文新天地》《语文知识大全》《小学生必备古诗70首》都是很好的晨读书籍,还有童话、寓言、故事都可以是晨读内容。总之要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对于新鲜的事物与知识,学生总是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读的时候,他们就自然而然地读得十分用心了。

补充阅读的内容很多,对于低年级教学而言,通俗易懂的儿童诗歌也不失为一种好素材。儿童诗歌的语言精练优美,容易背诵,且内容与情感上都与孩子的生活、年龄更为贴近。中年级可以古诗词为主,高年级可以更多选择现代诗歌、名家名作和国学经典。

学生也要准备一本晨读摘录本,把感兴趣的美文诗词摘抄下来,或者是剪贴下来,配上自己的绘画,这样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晨读本。日积月累,内容越来越丰富,晨读本也会越来越精彩。

我任教高年级时,我们的晨读内容是《论语》。我觉得国学经典特别值得一读,不同年级可以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进行选择性学习。我们可以在《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颜氏家训》《论语》中选录生命力强、传承久远的名段名句让学生诵读。

四、丰富晨读形式,调动学生兴趣

晨读形式多样化,强化了晨读的效果。晨读形式多样化,让学生的兴趣更浓厚。在晨读中,我们读的方式要多多益善。齐读、自读和带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边表演边读、诵读、比赛读、探究性读。每一种读法都会有独特的效果。分组读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齐心协力的意识;分角色读可以增加趣味性;边表演边读可以锻炼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新意识;比赛读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探究性地读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探究体会不同情境、不同语气的不同表达方式,增加朗读的感彩。

不论什么形式的朗读,人人都要读,人人都要参与,不能做旁观者。每一次晨读结束后,最好要引导学生针对读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以利于学生相互促进,了解不足,改变不足。好的要及时表扬,老师不要吝啬你的夸奖,要让学生对晨读充满期望,充满信心。

五、树立晨读榜样,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树立晨读榜样,也有利于晨读活动。我们班级每个星期都会评出“晨读之星”,他们各有特色。最初,大家晨读都是斯文无比,有气无力,那我们的“晨读之星”就是声音响亮的。后来大家都响亮起来了,我们的“晨读之星”就是读书抑扬顿挫、感情十足的,总之,这个“晨读之星”在我们班级中有着示范性和引导性。我们还把每周“晨读之星”的评选结果都告知家长,让孩子有成就感,也让家长多鼓励孩子们。

晨读活动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开始阶段晨读一般由老师负责组织,老师安排内容,老师负责管理。时间长了,学生熟悉晨读形式后,可以让学生轮流负责,每人都来负责一次。在学生负责的过程中,挑选负责任、基础较好、发音较准确的学生担任晨读小组长,他们可以在早读课上起主导作用。教师重点指导小组长,这样由扶到放,慢慢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由被动变为主动,晨读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篇3

近日,托里地税局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为各科室“送一本好书活动”,书籍的内容有如何做人的,有如何做好员工的,有感悟人生的,有如何把握成功的,有先进人物事迹的,有励志成才的,种类繁多,内容尤其好读。信手拈来《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的确受益匪浅。大家知道,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世界500强企业里面,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一千多名,副董事长有两千多名,总经理、董事一级的有五千多名。任何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经营管理者。是什么使西点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什么使西点毕业生成为成功者的代名词?我想西点就是从学员的行为要求着手,走向成功之路的。那就是西点军校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刚毅的要求,那就是敬业为魂的责任,为自己奋斗的荣誉,那就是永不放弃的意志,战胜逆境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那就是对工作火一般的热忱,以及服从、信念、尊重、忠诚、自发、正直、竞争等坚韧的品质。这就是西点精英遵循百年的行为准则。《责任胜于能力》一书中把责任界定为对使命的忠诚和信守,使我更深层次的感悟到责任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与核心。责任胜于能力,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创造卓越,让责任成为习惯,这就是全球500强企业奉为圭臬的理念和价值观。有一句话说得好“一盎司的责任感胜过一磅的智慧”!在一日千里发展的今天,我们缺失的不正是这些吗?

一本好书,即使不能改变人的一生,亦可以给心灵以慰藉,哪怕在最孤独的时候。一本好书,即使是在最寒冷的深夜,亦可以给我们以温暖,不惧怕无边的黑暗。

“好读书”是前提。“读好书”是关键。“读书好”是目的。美国梭罗在《人生金言随笔》中说到:读得好书,就是说,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这花费一个人的力气,超过举世公认的种种训练。在读书中体会到快乐和充实。蒋子龙在论及读书的益处时说:书可以“移植生命,保持记忆,激发思想,传播知识,交流信息,表达灵感”。郁达夫把书比作“启发人类思想的母胎”,“它产生了人生存在的意义,它供给了知识饥渴的乳汁”。有了好书之后,大家传阅,阅完后还有互动交流,体味升华。有了“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这三部曲的经历,大多已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以致用,还要鼓励干部动笔写些读后感,留下读书的心得,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是好的……

目前托里地税正在积极筹措读书会的各项准备工作,采取团队学习带动个人学习,个人不断的学习从而促进组织的学习,使自己能力的上限不断得以突破,培养出全新的、前瞻性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使共同学习更有效。台湾学者孙本初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全体动员的学习,其学习的层次从个人、团队、扩及至组织全体,而学习的过程是动态、持续和无终止的。学者吴清山也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指一个组织能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够运用系统性的思考从事各种不同的实践来解决问题,进而增强个人知识与经验,从而改变整个组织的行为,以强化组织变革和创新的能力。在当今社会,托里地税局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创新与进步,才能巩固行政执法地位和日臻科学精细完善的日常税收征管。

但如何让组织中的每一个人燃起持续学习的热情呢?我认为读书会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定期于某段时间,利用不拘一格的书籍,通过读书会领头人的聚焦式讲座,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激发创意,使组织中充满学习的气氛。目前托里地税正在制定读书会章程、读书会方案,如读书的频率、分组、充电内容、充电的书籍等。还可自行选择搭配一些项目,如领头人引言或导读;综合讨论;心得、经验的发表和分享;书籍研读、观赏组织。各组读书会均设小组长,负责联络、统筹、记录出缺勤状况等。领头人由该组所有人员轮流担任,负责主持、引导该次读书会的进行、书籍准备及分发等事宜。在导入读书会之前,当然先训练好小组长及领头人,说明读书会的精神、意义及读书会教材准备方向、领头人应有的态度、读书会进行方式及读书会气氛营造等,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汇集各组读书会众人的心得及智慧,适时在托里地税的网上公布,以促进交流及学习。各个小组长应成为学习的有心人,将自己组织的过程成果公布于网络上,让各组互动起来,让读书会带领大家共同学习。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篇4

公众是CSR报告的阅读对象

其实,对于CSR报告到底是给谁看的问题,杨东宁早已开始关注,并了研究报告。去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中国青年报》、益派联合开展“企业社会责任青年认可度”调研项目,了《2014-2015企业社会责任青年认可度调查报告》,这是国内第一个以青年公众为评价方的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

通过调查发现,受访的青年公众在阅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前对企业的了解程度偏低,但阅读报告后,受访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明显提升。调查报告认为,沟通的缺位使得企业的履责工作无法被青年公众有效感知,从而无法得到公众的认可及反馈。

如今这项研究的数据分析工作还在进行中,初步的分析结果将解释:CSR报告阅读行为影响阅读者对公司社会表现的信任度的微观过程机理。

近年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时间,编制和CSR报告。然而,这样一份厚达几十页的报告,却常常养在深闺无人识,局限在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利益相关方,而社会公众,包括广大青年,是很难看见这些报告的。一方面,许多企业常常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终点,而没有把推广和传播CSR报告纳入报告的生命周期,这种缺失现象已经成为当前困惑企业管理者以及学者的一个难题。另一方面,因为CSR报告往往是参考GRI-G4等国际规范编制的,涉及的内容非常繁多、复杂,内容体系偏重技术层面,语言也比较模式化,让一般公众难以读懂。

那么,企业编制的CSR报告到底给谁看?杨东宁认为,因为报告内容本身的信息庞杂,且大部分内容情境化程度较高,因此,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解读视角和认识环境下,感知到报告的实质性和真实性差异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机构和媒体往往并不能有效地发挥中介性评价的作用,而是需要更多的、分散的读者个体直接阅读这些报告,哪怕这种阅读通常是一种快速浏览。

通过这种更社会化的阅读,CSR报告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企业社会表现的信任度。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司编制了高质量的CSR报告,但很少企业积极向普通公众推广宣传其CSR报告,因此这些报告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CSR报告本身内容可读性的提高。

传播是扩大报告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不仅是一次影响到每个人的产业革新,而且还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在当前形势下,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探索“互联网+”时代CSR报告新的传播方式,比如H5、APP、微电影、悦动报告等。但是,依然还有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契机。

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CSR传播,杨东宁认为:“这需要企业突破对CSR的僵化认识。实际上,CSR的标准,并非要求企业在各个议题上都成为表率。为了促进CSR的公众沟通和认知,企业更应该注重个性化的、准确反映企业身份特征的内容的传播。”关于具体有什么可行的做法,他认为,由于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分散、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更普遍,因此CSR信息应该按照特定主题分期,并提高频率,通过阅读者个体之间的横向传播,可以更准确地匹配读者和内容信息。在这种情形下,CSR报告作为企业社会表现的权威信息来源,存在的必要性更大,其中内容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会更高。

另外,是否只有能吸引更多读者或符合更广泛读者趣味的内容才适于移动互联传播的环境?杨东宁说:“我觉得未必。随着最具流传力的内容的扩散,人们对CSR的认知水平提高,会促进对更专业内容的需求增长。”而这需要所有企业和相关机构的合力。他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有一天当人们听到“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词语时,都像是一提到“超市”就立刻能想象到实际场景(类似于脑海中有个“脚本”),那就说明CSR的社会化理解形成了。诚如杨东宁所说,尽管人们都感觉自己能够判断CSR,但实际上目前人们对于CSR的了解与专业领域的讨论差距甚大,如果不将公众作为重要的传播对象,CSR的工作无论多么先进,也无法真正改变社会对企业社会表现的认知。

除此之外,杨东宁认为,在CSR报告编制和传播之前,企业领导者必须认真思考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才能让CSR报告具有顽强的传播生命力?他认为根本在于企业的履责认知和行为。“目前,很多企业认为,企业的社会公众影响力之所以没有得到提升,是因为CSR故事没有讲好。但是,这只是部分原因,更加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确实还没有在理论层面上正确认识社会责任,因而也没有在实践上找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升社会评价的核心问题所在。就好比是企业在经营上缺乏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是不能单单通过宣传来获得竞争力的。”

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传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形成良好的社会评价-进一步提升履责水平,这是每个企业所期望的良性循环。但是目前并不是很多企业能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这当然并不只是因为传播不够有效。如果企业从一开始就没有找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适当方式,传播环节的优化也是无源之水。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篇5

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突出班级特色,配合学校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等的开展。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争取让学生形成自律意识,自己管理自己,全体同学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弘扬良好的班级风貌,增强集体荣誉感,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班貌。

1、制定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发扬班训、班风;

2、日常管理系统化,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制定周计划,循序渐进开展养成教育;

4、分工明确,责任制,树立学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5、开展养成教育评比活动,树立榜样激励机制。

班级管理中还应该多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在各项文体活动中挖掘每个学生的各项潜力,使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一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在班级中要多开展各种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我,锻炼自己,提高自信心;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养成良好的品质。

这学期我将积极开展班主任工作,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努力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好朋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忙忙碌碌,跌爬滚打中,我已经和我的学生们走过了x年的路,蓦然回首,喜笑怒骂都在眼前,酸甜苦辣尽上心间,有几多成绩值得欣慰,更有几多无奈值得反思,现对本班状况简单总结如下:

成绩:班级管理步入正轨,班风正,学风正,师生关系融洽,尤其换了两位科任老师后学习成绩在慢慢提高。

不足: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规范得不够理想,学习成绩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有五六个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差、纪律差、习惯差,他们成为班级的破坏力量。

针对以上现状,制定本学期奋斗目标如下:

做人:做事先做人,通过日常学习生活,教学生做人,提高情商,塑造学生人格。

学习:争取班级每科成绩均在平行班中位于中游,年部前100名冲进5名学生。

纪律:让每位任课教师都满意,不给学校找麻烦。

卫生:保持室内外清洁,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差生:扭转差生,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最起码!不影响别人。

总之,让我的学生遇到我是一种幸运!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制定具体措施如下:

本班共有学生__人,男生__人,女生__人。男生活泼善良,但做事还要更认真细致,专注力、自制力、责任感、担当力有待提高;女生乖巧伶俐,但大部分还要更大胆自信。针对班级现状,反思上学期的工作,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自信、热爱读书班级。

(一)、继续实行分小组pk制度,以带动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安全等各项一日常规管理工作,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在pk中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增强自信心。

1、细化pk制度,让每个孩子都在组内有所担当,负责其中一个方面,让他们明白自己很重要及团结的重要性。

2、班干部及各组内重要岗位的担任实行每周pk优胜者轮流担任制。给更多孩子锻炼自己的平台,发现其优点,促进其成长,增强其自信心。

3、对于pk获胜组或个人及时公布和表扬奖励,并建立“班级特权大使制度”,根据pk结果来选择特权,月月总结、学期末总结评出月冠军、学期冠军进行奖励,和期末评优挂钩。

4、并在各组内实行“师徒结对”活动,与小组pk活动的评比奖励挂钩。

5、定期(每周)召开班干部会议,了解pk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改进措施,并多与学生沟通,尊重、听取他们的建议和心声。

(二)、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和好书推荐榜,分享自己优秀读物,制定借阅管理制度。扩大孩子的阅读量,拓宽视野、陶冶性情,让每个孩子身上散发着因阅读而自信的魅力。

1、每位同学带三本课外书到图书角,贴标签、排序号、并专人负责管理登记图书的借还情况,鼓励生多借书、多读书。

2、写好读书卡,每周2-3次,鼓励多写。每月两次读书交流会,检查落实学生读书效果并奖励。

3、对课后主动找老师交流所读书籍内容及感悟的学生加大表扬力度并结合班级pk制度进行奖励。

4、师补充经典诵读内容,整理、发放给学生充实早读内容,以便生积累背诵。

总之,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班级的这两个活动,促进班级各项一日常规的顺利进行,让其在活动中懂得责任担当、团结互助、感恩友善等的重要性,能让孩子能够变得更阳光自信,能够让校训“开朗、自信、文明、博爱”成为每个孩子一生真正拥有的优秀品质。

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及班级教育教学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篇6

从1985年的那个春天,《重庆晚报》创刊伊始就以“责任”承诺读者,希望能够“化作报春燕,飞入百姓家”。

责任媒体,贵在坚守。24年来,晚报人依然坚守承诺,保持着一种稳定的价值观,一种理性的新闻观,一种能提供持正、稳健判断的能力,维持着媒体的公信力。无论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期,还是已经成长为都市主流大报的今天,“责任”两字薪火相传!

打造“责任传媒”是重庆晚报永恒的理念,关注民生、情系读者是晚报不变的主流追求。重庆晚报拒绝浮躁、立足长远,还原一份真实,创造一份感动。

“做一个忠实的历史记录者和良知守望者。”

在总编辑石刚亲笔所书的《重庆晚报2008品牌价值书》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一种情感叫责任”,这是重庆晚报对社会沉甸甸的责任和承诺。24年,一路走来,《重庆晚报》坚守住了这份承诺。

当时间回到24年前,1985年,重庆晚报创刊。创刊初期就提出了要办一份面向市民、反映民众呼声的报纸。当时只有《重庆日报》党报一家独大,《重庆晚报》则充当着都市报的角色,并适时喊出了“愿做报春燕,飞入百姓家”贴心的办报理念,迅速赢得了读者的心。“那时候的晚报,既保留了党报的权威性,又以轻松的新闻阅读受到了读者的欢迎”总编辑石刚告诉记者。之后的十多年里,在轻松的竞争氛围中,晚报坚持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将大批读者牢牢吸引在自己周围。

然而,竞争还是很快到来了,激烈而残酷。

1995年重庆晨报创刊,1997年重庆商报创刊,2004年重庆时报创刊,中国都市报应时而起。重庆报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争夺新闻源、发行量、广告经营……一时间,过度炒作的社会新闻成为争夺读者眼球的主打内容。一些都市报靠对社会新闻炒作取得了一定市场效果,在市场上对重庆晚报造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是和其他都市报一样用低俗的新闻迎合部分读者还是坚守负责地报道真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责任”是否太沉重,是否可以让晚报继续稳居主流媒体的行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晚报队伍中有了不同声音,现实压力让晚报面临艰难的选择。“在这么大的竞争压力下,我们有时候也会犯错,也会有产生急躁情绪的时候。”重庆晚报总编辑石刚告诉记者,“我们开始思考,难道晚报真的老了,真的不受读者欢迎了吗?”正当晚报上下艰难的做出抉择的时候,一次读者问卷则让石刚和他的部下坚定了信心。

2002年,晚报进行了一次市场调查。调查中“你喜欢阅读重庆晚报的原因”一栏,读者选择最多的是“内容真实”、“亲和力强”。不少读者在调查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晚报和我们相伴了十多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千万不能也做成少儿不宜的报纸啊!

读者的回馈让晚报所有人震动。读者喜爱晚报最根本的原因是相信它真实的声音,是因为读者对晚报的信任。“晚报在竞争中要创新改革,但媒体的社会责任必须坚守。”石刚说,“所以,我们要做一份对社会、对读者有责任的媒体”。

正是出自于媒体本能的社会责任,重庆晚报做出了《重走长征路》、《一座城市与一场战争》的主题策划;写出了《山村教师下井挖煤资助贫困生》、《山洪袭来 农民舍亲勇救邻家女》、《一个八岁女孩撑起一个家》等感人的新闻故事;创立了重庆晚报爱心慈善基金;举办了“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周末广场音乐会”、“共建和谐社区”等系列活动。将责任转换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事实证明,重庆晚报的抉择是对的。虽然坚持着新闻不媚俗、不庸俗、不低俗的原则,虽然在新闻采编上坚持事实第一,客观公正。但晚报并没有失去读者、失去广告客户,反而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中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提升,牢牢占据着主流媒体的强势地位。

2004年,重庆晚报提出了“城市主流、责任传媒”的口号。将“责任”明确地写入了办刊理念;2009年,又提出“责任媒体、民生立报”,将晚报的社会责任更加细化,坚定了做社会具有责任和社会公信力的主流媒体的道路。

正如创刊18周年纪念特刊上所说,“理性和思考是读者对我们的期望。它需要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而深刻的判断力。浮泛的、猎奇的新闻理念,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办报行为都为我们所不取。审慎理性不代表没有血性,智慧的声音胜过声嘶力竭的呐喊,在规则和秩序中前行也许不如在打杀奔突中惹眼,但鲁莽不是英勇,哗众未必能够取宠。我们和这个城市一起成长、见证、记录、参与。”

“巷子记者”这支满载荣誉的队伍,是《重庆晚报》践行自己对“责任”承诺的最好注脚。

在重庆晚报办公楼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大幅照片,16名年轻人绽露出阳光般的笑脸。他们就是被称作“巷子记者”,获得过众多荣誉的社区新闻部团队。

2000年以后,是重庆报业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候,中国都市报的价值观出现了分水岭。为了市场竞争,一些都市报过多的去追求凶杀、猎奇等所谓“红黄灰”新闻来迎合部分读者的需求。而重庆晚报却没有靠“红黄灰”的噱头来媚俗读者,而是“独辟峭径”从社区新闻入手,力求更加贴近民生。

2007年,重庆晚报将社会新闻细化分为都市新闻、社区新闻、法制新闻、服务新闻几大部分。重点打造社区新闻版块。他们对社区新闻的定义是:市民身边发生或与市民生活相关的事件或信息的报道,与传统社会新闻的区别是内容不以突发事件灾害事件治安案件为主,而是主要反映百姓邻里之间的感人事、家里事、有趣事。“社区将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一个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执行总编辑姜春勇告诉记者。

在社区部一共16名记者,平均年龄二十多岁,其中七八位都是2006年才进报社的大学生。但是,正是靠着年轻的冲劲和晚报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责任感,社区新闻版启动后的一批报道《生日蛋糕 一个贫困小学生的梦想》(一个贫困小孩为给婆婆买生日蛋糕苦苦存钱的故事)、《一生好人 外科专家遗嘱向病人致歉》(一个外科医生一生为病人服务的事迹)等,在社会上引起的巨大反响超出了晚报人的意料。很多读者来信说“你们的报道让我看到人间的美好”,“他遭遇这么大的困难还能顽强生活,为什么我们不能呢?”还有读者把每篇故事装订成册用来教育孩子。在晚报的网站里,每天都有很多读者为这些人物所感动的大量留言,还有很多读者纷纷帮助报道的人物。

“有些记者甚至在自己负责的社区内租房,以便更好地深入社区,挖掘普通人真实的生活。这些社区记者如蜜蜂采蜜一般,一年到头奔波在街头巷尾,有时会为一条边栏稿件劳作一两天,但是,他们是离市民最近的记者,他们应该为此感到自豪。通过社区新闻的采写,对青年记者锻炼很大,提高很快。为此报社规定以后凡进入本报的大学生都要从社区记者做起。”总编辑石刚介绍说。

廖伟原来是社区新闻部的主任,也是社区新闻部成立时候的“元老”之一。如今已经是编辑部主任的他,谈起社区新闻部依然很自豪:“社区新闻部里的记者是最辛苦的,也是最有成就感的,每天跑社区跟居民近距离的接触,能了解到他们想什么。现在,我们的‘巷子记者’得到了社区的认可,一些记者还在社区任职,干的还不错呢。”

社区新闻的开掘,《重庆晚报》尝到“甜头”,搞好社区新闻既保证了内容健康格调清新,也增强了可读性、接近性,争取到了读者,改变了采编人员中存在的社会新闻才有卖点的观念。同时,也给重庆晚报带来了众多的荣誉。

2008年1月,中央“三教办”对重庆晚报打造“巷子记者”,践行“三贴近”的做法给以肯定,并向全国发简报。

2008年3月,中央“三教办”在重庆举办的全国“关注民生 共建和谐”新闻研讨会,重庆晚报打造“巷子记者”经验受到表扬,并做主题发言。经验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2006-2008年连续三年,重庆晚报的社区新闻在重庆市好新闻评选和全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各种荣誉。“新闻故事”栏目,是重庆市唯一的中国新闻奖获奖栏目。

“巷子记者”获得的荣誉不仅是对社区新闻的认可,更是对重庆晚报在社会责任方面做出成绩的一种认可”,执行总编辑姜春勇告诉记者。

作为一张负责任的主流大报,除了追求新闻公信力和传播先进文化外,还应该在扶危济困上有所作为。

在市民刘坤龙的家里至今还保存着《重庆晚报・地殇》专刊。那是他花了500块钱“买”来的。“这或许是我保存的最贵的报纸”,刘坤龙笑着告诉记者。2008年5月12日地震灾害之后,当他第一眼看到《重庆晚报・地殇》时,便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不仅买下了这份报纸,而且还捐出了工资的三分之一。其实,刘坤龙不是唯一一个被感动的人。在办公室主任王敏的手里有一份统计资料:地震后1个月之内,晚报组织的爱心车队,共向社会募集救灾物资达600多吨,分5个批次、70多辆大卡车送进灾区;晚报的“爱心基金”,为灾区募集到4千多万善款;仅仅是晚报推出《地殇》专刊,就募集善款70多万元……或许数字是枯燥的,但却是最有说服力的。

“作为一张报纸,按说我们只要做好了报道就完成了使命,但这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知道,对灾情的悲悯只能激发人性的短暂同情,而对人类苦痛更博大的爱,才能对灵魂进行真正的洗礼。”石刚在《有一种情感叫责任》中写道,“面对大灾,情感必须转化成责任。虽然我们不是慈善机构,但我们是‘责任传媒’,我们有义务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实践对公众承诺的‘责任’二字”。

的确,重庆晚报一直在践行着对公众的责任承诺。基于此,无论是闹市中的陋巷,还是最偏僻的山乡;无论是江津毗罗乡“重晚希望小学”,还是黔江石会中学,都留下了晚报人的足迹。那些在大山深处青春曾经暗红的花季少女、那些在艰难中真情互助的父老乡亲、那些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的勇者壮士,都成了晚报报道和讴歌的对象,以至马福元、刘念友、倪冬艳、黄永明、周国秀、李恒太、周书平、刘君洪等大量曾被湮没的草根百姓,成为版面主角,其事迹带给读者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赢得社会广泛的认同与援助。

2007年8月18日,由市慈善总会和重庆晚报共同发起成立了“重庆晚报爱心基金”,这是重庆市一项永久性慈善基金,是西部首个由媒体发起的公益基金。主要用于救助家庭贫困的优秀学子、社会基层富有爱心的弱势群体、见义勇为弘扬正气的英勇市民等。截止2008年5月底,爱心基金筹集善款、接受捐物逾5000多万元。其中,含两项跨度20年,额度超过1000万元的慈善助学基金。有“晚报爱心基金”这一强大后盾,重庆晚报发起了“爱心接力”助学活动,资助贫困大学新生,已让两千多人圆了大学梦。

像这样的公益活动,在重庆晚报比比皆是。重庆晚报带着那份对城市、对公众的责任,完成了由“关注者”到“参与者”角色转变。

1997年由《重庆晚报》发起倡议的“重庆争光贡献奖”活动,现在已经成为由市委、市府主办的一个全市性的奖项。2005年《重庆晚报》又发起了“重庆十大感动市民”评选活动,定位于由读者来评选最令人感动的市民。现在市委宣传部已经把它推广拓展为全市媒体的一项活动。

“解放碑周末广场音乐会”是《重庆晚报》和渝中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的常年活动,每周六免费演出高雅音乐,迄今已经举办200多场,观众达数百万人次。成为都市中的一道风景。

“‘共建和谐社区’大型公益活动”自2005年起,每个周日组织志愿者走进重庆社区、中心广场、重点院校、大型厂矿、各个区县,为居民送去免费的医疗卫生、法律咨询、美容美发、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风雨无阻。同时,结合各节假日,开展主题策划活动,带读者种下爱心林、参加书法义卖会、远足踏春等。现在,“共建和谐社区”已成为在主城各街道办事处、大型商业社区、远近郊区县及具影响力的大型公益活动。

“我们用媒体的慈善功用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个信息时代,无论是成人还是孩童,都从各种媒介中学到态度、情绪反应和新的行为风格,这一切沉淀久了,就会成为塑造新的社会风气的重要因素。”重庆晚报的总编辑石刚告诉记者,“这才是我们慈善活动的最终目的。”

附:

重庆晚报扶危济困大事记

“爱心接力”:资助贫困大学生,于2001年起发起,今年是第七届,在本报的帮助下,已经使2000多名大学生顺利走进校园。

“爱心车队”:2003年起,不定期开展,进灾区、走矿山、下区县,车队到哪里,爱心到哪里。

“打工挣学费”:2006年,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在实践中磨练自己。

“资助乖乖”:爱心基金筹款60多万元,用于被爷爷抛进火车轮下导致双腿轧断的1岁女童“乖乖”的康复治疗。

“重庆晚报慈善爱心基金”西部首个由媒体发起的公益基金,截止2008年5月底已筹集募捐物款5000多万元。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篇7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员育人”的理念,以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生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班集体建设、后进生转化工作、安全法制教育为重点,狠抓过程管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工作目标

1、班主任队伍健康、敬业,阳光、优秀,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2、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传统美德教育,通过“孝亲尊师”、“爱国感恩”、“文明礼仪”、“感恩生命”等主题教育,形成校园活泼、健康、文明、儒雅的校风。

三、重点工作

(一)传统美德教育实践,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

1、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以“七项评比”为抓手,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2、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七年级新生的“传统美德”夏令营、“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各班的主题班会、专家讲座、传统节日教育、元旦文艺汇演、书香校园建设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有积极意义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展示特长,张扬个性,传承传统美德。

3、完善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加强学校层面对学生的管理力度。

(1)加强值周工作。值周领导与教师必须从对学校、师生、自己负责的态度,搞好本周的监督、检查、评价工作,有效矫正不良习惯。在工作中,必须每天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必须准确客观地评价好班级整体表现,必须全面具体真实做好反馈工作。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级干部和学生会成员的积极性,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深入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时代的主人”意识。

(二)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集体建设工作,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德育教师队伍。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一批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积极进取的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班主任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构建“全员德育”行动管理机制。学校构建完善德育校级领导——政教处——年级段——班主任——学生会的德育工作新机制,尤其是大力推进了学生成为德育管理者的行动。

2、不断完善考核制度,以此引领班主任,清晰班主任的管理思路。学期末根据考核制度,对各班集体和班主任进行考核、表彰。

3、召开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总结经验,交流讨论,不断提升班主任们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效率。

4、充分发挥我校自创的“班主任故事会”研讨交流平台功能,进行个案分析,集思广益,丰富育人途径,提高育人实效。

5、更加完善班级考核机制,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德育的主观能动性,为各班配备临代班主任,使各班的德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四、常规工作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章立制,落实好班主任工作职责;加强班主任培训及班级管理研讨,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加强班级量化考核,除班主任固定津贴之外,增加量化奖励;组织好班主任故事会,开展“班主任故事会”活动,让班主任感受到责任、尊重和尊严。

2、优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考核内容与机制。以“七项评比”为抓手,在德育管理实践中,不断推进、逐步完善学生日常行为量化考核,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学校德育量化考核评估体系,要更多地注重对个体的研究、分析和量化,更多地注重德育过程管理,以对班主任工作和学生常规管理全面、科学、系统、规范、客观、公正的检查考核、量化评估为抓手,有效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3、加强值周工作。值周领导与教师必须从对学校、师生、自己负责的态度,搞好本周的监督、检查、评价工作,有效矫正不良习惯。在工作中,每天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准确客观地评价好班级整体表现,全面具体真实做好反馈工作。

4、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级干部和学生会成员的积极性,完善学生会,深入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时代的主人”意识。积极探索值周班级效能问题,提高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管理能力。

5、努力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开辟多种渠道,夯实家长学校的管理;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家长学校的活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确保家长会按计划举行。

6、强化书香校园建设。充分利用“读书倡议书”、“黑板报”、“读书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读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师生及家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保障读书时间。每周设一节阅读课,每天保证30分钟的读书专用时间;组织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班级书香专栏评比”、“讲故事擂台赛、”“经典美文朗诵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征文、”“古诗背诵”等等。力求通过活动的开展,师生的读书成果,形成一种浓郁的校园读书氛围,全面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

7、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8、加强心里健康教育。

9、校园安全和法制工作。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要特别重视饮水安全、交通安全、活动安全,一方面全体师生要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学校要及时进行安全检查,杜绝事故隐患。实现学校安全责任“零”事故的目标。

10、卫生教育和健康教育。健全和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预警机制,切实搞好各类流行性疾病的防控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传授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食品卫生、饮水卫生、青春期卫生等方面的卫生常识教育与防范知识。规范学生体检档案,积极做好学生体检后的分析和跟踪;加强家校联系,明确预防措施,切实降低视力低下、肥胖等常见病发病率。

11、加强住宿生管理工作。

在我校,住宿生占了很大一个比例。因此,做好住宿生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政教处有专人管理住宿生,每周一次召开生指教师会议,总结,分析,解决问题。

开学初召开全体住宿生会议,重申纪律,表扬优点,指出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平时对寝室的卫生、纪律、行为严格管理,量化打分,计入班级“七项评比”成绩中。

12、德育专题教育形成序列,发挥强大德育功能。

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传统美德“孝亲尊师”、爱国感恩主题系列活动、主题班会、专家讲座、重大节日教育、元旦文艺汇演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有积极意义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展示特长,张扬个性。

(1)增强道德教育的计划性。政教处明确本学期的几个重点:守纪自律、文明礼仪、孝亲尊师、爱国感恩、张扬个性。一个时段突出一个主题,例会、班会、升旗都围绕同一个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形成强大的德育氛围。

(2)升旗仪式要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学校成立国旗队,首先以庄严肃穆的国旗队阵容来感染学生。开学初制定出《国旗下讲话安排表》,按照计划指定教师每周演讲,以此达到教育目的。

(3)利用各班黑板报、学校宣传橱窗、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体育、美术、卫生等知识的宣传,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养。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篇8

怀着对税收事业的满腔热爱,我们坦然面对人少事多、要求高、压力大的矛盾和困难,每天自觉自愿地加班加点,有条不紊地审核着案桌上厚厚叠叠的资料,耐心细致地点击着电脑里密密麻麻的工作流,不厌其烦地处理着纳税人事无巨细的涉税事项。早出晚归,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作息时间;电脑病坚持,是我们公开的秘密。对待工作,我们倾心投入;对待工作,我们同样认真仔细。作为责任区日常性基础性工作的从事者,我们更知道各条线考核、测评、监察的重要性和意义。谨小慎微,运用各系统预警信息等,有效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尽量减少差错;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认真处理好与纳税人的关系,努力做到能干事、干好事、不出事。 我们有分工,但我们更懂得协作。一体两翼管理新机制下,我们与兄弟科所有着具体的分工。但我们知道“分工不分家”的道理,更深切地感受到“一体”的重要。没有“一体”,“两翼”无法附着,更无法探求跨国税源管理的规律;没有扎实可靠的日常工作作为基础,深层次的专项税收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因为看到这些,我们领会了协作的意义,在大量的日常工作中争做有心人,注重积累,不断提高工作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积极主动为“两翼”提供线索和支持配合。 我们有个性,但我们更重视团结。我们尊重每个成员,结合每个人的特点安排管理行业和责任区,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其发挥个性和特长。在我们的团队中,不分领导和下属,没有长幼区别,相处融洽,气氛活跃。我们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互相学习、畅通交流。小到excel操作中的小诀窍,大到涉税审核事项中的经验、要点等,我们都能毫无保留地拿出来“共享”,共同提高。因为我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学习才能进步。 我们有怨言,但我们更明白责任。我们不是圣人,面对日复一日的日常性操作,面对蜂拥而至的突击性工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我爱读书。” 从小,我就喜爱读书;而现如今,读书更是我的一大嗜好。读书真棒!这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 书是传播人类文化的使者。从电脑刷术的发明以来,这事实就一直存在着,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用思维去接触文字,用大脑去想象,用心灵去感受。书贵在读,贵在捧于手中的那一份珍惜,打开读时的那一份虔诚。当你读书时,你的思维在书中神游,你的情感在书中起落,在书中你可以体会到任何喜怒哀乐,书的魅力便在于此! 我的成长离不开书,书使我成长的更快。课堂上的本本厚书写满了难题,记满了深奥,我喜欢读,因为它使我学到很多,人世间的书写满了艰辛,记满了沧桑,我更爱读,因为它使我了解到更多…… 当我坐在课堂里,聆听老师的讲解,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的大脑日益充实。课间,我喜欢和同学为了某道数学题争的面红耳赤,对了,成功的喜悦让我欢笑,错了,失败使我得到经验。学习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因为读书是一种享受,所以我爱读书。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书琳琅满目。我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街头而哭泣,为岳飞将军的壮志未酬鸣不平,为阿q的悲惨遭遇而叹息,又为共产党横渡长江打垮国民党而喝彩。甚至电脑老先生的武侠小说,催人泪下的琼瑶言情小说,都让我流连忘返。我喜欢它们,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学到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书是收获希望的土地,我要辛勤耕耘,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我爱读书,因为课堂的书让我学习,让我思考;因为课外的书让我了解,让我思索,因为读书,更让我成熟,让我成长。所以我爱读书!。我们每个人都绷紧了弦,陈岚忙到了高烧40度自己都浑然不知,祝红元每天下班接了女儿后再回到单位加班,赵阳家住昆山依然朝八晚七的上下班,刘长丰连续一个月放弃双休日审核汇缴,徐衡加班两个月内瘦了两斤……我们都希望能稍作休息,松一口气。但我们更明白我们肩上所承担的责任。怨言和牢骚只能发泄一时的情绪,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既然选择了税收事业,既然被安排在了责任区管理岗,我们就只能无怨无悔。不说什么惊天动地的话,努力工作,只求对得起电脑这个人民公仆的称号,只求对得起这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工资,只求对得起自己的心!如果说,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注定不可能有轰轰烈烈的成绩,我们也只能甘于寂寞,一如既往地认真对待;生活不可能永远都是赞美诗的高亢,平凡自有平凡的伟大,平凡自有平凡的风采!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我们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便是远离了长篇累牍的称颂,我们也能从你们——群众的眼中,得到默许和肯定的目光! 这就是我们,为一分局责任区a岗工作默默奉献的管理二科全体成员!

上一篇:大学毕业五年计划范文 下一篇:中国皮影戏阅读答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