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10-10 22:45:00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篇1

自教育产生以来,就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早在古代,中国和外国的一些学者就对教育和经济的相互关系作过一些论述。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教育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太明显,也不可能对教育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作出量的计算。

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教育对改革生产技术、促进生产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而引起了经济学家对教育经济效益问题的日益重视。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斯密、德国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等人,对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了不少论述。例如,斯密提出:“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兼取利润。”

但教育经济学在西方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则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美国舒尔茨、英国维泽、美国贝克尔等西方经济学家的著作,为现代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认为,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式,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的收入;而教育则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连续的作用。这一论点成为20世纪70年代西方许多教育经济学著作的理论出发点。

当前,西方教育经济学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估算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如何估算个人的教育投资和收益以及收益率;教育同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之间存在着的关系,教育同劳动力市场变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预测未来的劳动力供求;如何有效地分配和使用教育经费,以便尽可能提高智力投资的经济效果等等。

教育经济学以教育在经济增长和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支出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效果作为研究对象。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在阐述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原理和规律的同时,并根据设定的前提,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检验有关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和预测这一关系的变动趋势。

70年代末以来,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者们对教育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目前得出的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一方面,经济增长本身要求教育部门输送大批有一定技术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是同一国的国力相适应的,经济越发达越有可能提供较多的教育费用,促进教育的发展。

一国可能用于发展教育的经费多少,归根结底要受本国财力所制约。只有在经济持续增长,财政收入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才能使教育经费的绝对额,以及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逐年增大。

教育经济学篇2

我国现处于社会的整体转型期,市场经济正在全面推进中。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提高,然而大多数人尚未形成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因而出现了一些信仰危机。经济的快速转型与社会文化价值系统重构的滞后性的矛盾是造成价值观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1],而以社会经济为依托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经济素质的培养。

一、我国学生经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力是教育基本的经济功能之一。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就业岗位,离开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现实要求而奢谈教育,其意义是有缺陷的。在教育领域重视和加强经济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经济知识普及教育,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意识和参与市场经济生活的创新精神、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科学培育和合理发展经济方面的工具理性来促成其正确的价值理性的生成,最终实现二者和谐发展,这是我国当代教育无可回避的责任和必须肩负的使命。然而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却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应需求,其主要表现为:

(一)学生经济素质落后、经济意识淡薄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学生的经济素质明显落后于西方,大学生的经济意识与国外大学生相比至少落后3年以上,只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高中生的水平。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超常消费现象,千奇百怪的消费方式闯入了学生们的生活,如:“红色消费”(生日大操大办、考试庆祝)、“灰色消费”(无节制地泡网聊天、打游戏)、“黑色消费”(、吸烟、喝酒、吸毒等)[2]。这些现象的出现暴露了我国学生理财能力的欠缺和经济学知识的严重不足,缺乏正确的消费观,直接导致了许多“大龄婴儿”的出现。现在的学生从小就处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市场经济生活的影响和冲击。但由于我们现在的教育独立性过强,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很少理解和参与真正意义的市场经济活动,致使学生根本没有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念、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的经济意识不断觉醒,但由于法制建设滞后等原因,特别是缺乏对于国民进行必要的市场经济教育,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日渐膨胀,一些人奉行一切向“钱”看,把赚钱作为唯一的奋斗目标。可见,“唯钱论”思想也在校园内日益流行。正确的市场经济观念没有很好地树立起来。

(二)现有的经济教育知识过于宽泛,许多方面亦游离于现实之外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未开设过独立的经济课程,仅有的一点经济知识的教育亦挂靠在其他学科(如社会课、政治课)之下,置于从属地位。小学、初中仅有少量的经济教育内容,在小学三年级的“社会”课中简单介绍了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初二的“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中涉及了一些经济知识,高中阶段的经济教育主要集中在高一的政治课上[3],此外,高中政治课程中亦包含有经济学常识选修模块,然而因为是选修,所以也就变成不修了(简单地把经济知识划入政治课,笔者认为不妥)。时代赋予教育以新的内容,亦对它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们的教育实际却在很多方面脱节于经济现实,教育的社会化责任并没有履行妥当,有些地方甚至在与社会化责任相背离的跑道上奔驰,这一切都为教育亮起了红灯。

(三)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及创业致富的理念和能力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否认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创业教育、致富和理财能力培养以及金钱和消费观念教育等一系列经济素养教育。尽管学生从小生活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但由于我们的教育相对独立和封闭,而且存在着重视知识教育轻视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教育内容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且现有的那一点经济教育实效性差,根本不能满足现实生活需要,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就业择业观念落后,而且,一些毕业生迷恋城市舒适生活,不愿到农村就业,不能做到勤俭节约和合理消费,金钱观念和理财意识不足,鄙视吃苦耐劳、勤劳致富,甚至梦想一夜暴富。所有这些无不说明,我国学生的经济教育严重落后的事实。

二、学生经济教育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轻视经济教育的传统教育认识论根源

传统的教育认识论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塑造人———理想的人、纯粹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完人”。总之,就是要培养塑造出不受社会污染的,纯洁高尚的,甚至祛除了私心杂念、七情六欲的“圣人”和“真人”。在此认识基础上,一方面,把教育看作是一种认识活动,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专心致志地“追求真理”的人,甚至不惜“朝闻道夕死足矣”!把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把知识视为客观、永恒的真理而加以灌输,故此,教育完全可以关起门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研读书本知识。这种专一“求真”的知识教育,必然导致教育实践中注重文本知识的传播,而不是以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另一方面,曲解“德育为首”的思想,把教育仅仅等同于德性教育,“德育为首”变成了“德育唯一”。把教育的价值追求锁定在价值理性的灌输和塑造上,甚至把工具理性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工具理性视为洪水猛兽而加以防范和压制。可见,价值取向上的偏颇导致经济教育长期得不到重视和有效实践。

(二)文化传统对经济知识的轻视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文化传统对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中,强调重义轻利,“君子谈义,小人言利”,很大程度上割裂了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道德压抑着个人需要。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物质追求合理化,且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始的,具有一定的突变性,这直接导致人们在长期封建禁锢下的思想,致使个人主义有泛滥之趋、拜金主义有盛行之势。令人叹惜的是,我国的教育仍片面地固守着这种已有些不合时宜的文化传统,封闭在自己的圈子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鸵鸟精神”坚持到底。同时,与文化传统相承,我国现在还没有给经济教育以正确的“名分”,在某种程度上还未予其“合法”的地位,这在时代面前难免有所缺憾。

(三)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缺失#p#分页标题#e#

一方面,学校自身灵活性低。受内外部人事制度制约,学校不能自主地根据市场需要做出有效反应,及时调整学生的培养方向,实用性强的专业建立不起来,过时的专业又取消不了。学校教育的自足性、封闭性、矛盾性一览无余。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惰性明显,社会责任感不强。很多学校只管培养学生,无心过问社会需要,课程设置过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学校的任务以学生的毕业而告终,对学生能否符合现实需要的关心度不够,致使社会的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直接增加了社会负担和不稳定因素。这一切都使我们不得不对教育进行反思。

三、市场经济时代下学生经济教育的初步探索

我国现处于经济市场化的社会全面转型期,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国际竞争加剧,竞争的关键就是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从而也使我们认识到经济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必然性,否则我国的经济将难以保持长足的发展劲头。因此,教育应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色,只有培养出具备经济素质的现代人,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经济知识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然而这门课我们修的并不及格。为此,我们必须合政府、社会和各级学校之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经济能力。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教育离不开政府的调控

由于我国教育对政府的依赖在短期内不会改变,相关部门可以据此在各级学校系统中推行经济教育。也许有人会担心这会使教育功利化,背离教育的主旨。其实这有点忧之过度,使教育具有一些经济特征不但不会改变教育的方向,而且是对教育的一种充实。只有具有经济成分的教育才算是合乎时代特色的教育。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樊浩老师认为教育对经济的过度趋附,与社会的过度亲和使当代教育迷失了自我,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导致“教育祛魅”[4]。这种担忧是必要的,但同时笔者也在思考我国的教育与经济的“亲密”真的已经过“度”了吗?实际情况是我们的教育表面上看似距离市场经济很近,实则离其相当遥远。马克思认为,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而我们的教育并没能使学生真确理解这项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更没有使学生理解市场经济的真正合理内涵,也没能使学生懂得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应具备的经济素养。一句话,我们的教育并没有使学生具有真正的能力去接受市场经济的挑战,使学生若即若离地徘徊于市场经济之外。教育要回归本真的现实生活世界[5],而非理想化的世界,现实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经济知识教育,而切实可行且有效的途径就是在各级学校中普及经济知识。

1.在中小学开设独立的经济课程。对学生进行经济知识的教育,但切忌大而空的理论知识,我们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企业家或经济学家,故应注重学生实际理财能力、正确消费观念等一般经济知识和经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合理的理财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人生观的形成,使其终生受益,更利于净化某些社会不良风气。

2.给大学生进行经济知识“补课”。大学生马上要步入社会,具备一定的经济知识必将有助于他们务实精神的养成,利于就业,快速适应社会。大学生已无法从头再受经济教育,对他们也许只能“拔苗助长”。当然,拔要拔的合法、适度,否则势必造成不必要的负面效应。近年来,北京等地某些高校假期开设的经济短训班(包括炒股、理财、基金等知识的培训)报名火爆,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时代的需求。大学生经济意识的觉醒,要求教育予以满足,给予正确指导;“全民”炒股的热潮、各式基金的涌现,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经济现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谁又能逃离于经济之外?那么就应该真诚地面对!教育要努力使学生们具有冷静分析这些经济现象的能力,不落后,亦不盲从。

(二)市场经济下的经济教育不能没有学校的支持

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方向性,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组织性等特点。同时,学校也是学生的一个亚文化圈,学生早晚都会离开这里而进入真正的社会文化圈,故学校应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1.增加对现实经济生活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教学内容。我国学生经济意识淡薄、理财能力欠缺、消费观念不成熟,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接受相关知识的实际教育。故此学校在进行经济教育时切忌大而空,应多增加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经济问题的教育,如设置有地方经济特色相关的校本课程,个人、家庭理财方案,股市、基金知识讲解、通货膨胀表现及原因分析等,贴近生活,易引起学生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具备对经济现象做出清楚认识和正确判断的能力。

2.增强师资队伍的经济教育能力。目前我国教师的经济知识显著不足,这是制约我国经济教育的瓶颈之一。教师对学生各方面品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经济观,才能引导学生正确经济观的形成。所以,师资的培养是摆在学校经济教育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育经济学篇3

有关教育经济学论文范文一:教育经济源流价值与职业教育探究

一、西方教育经济思潮之流

西方国家的教育经济思想最早产生在近代的资本主义初。在这一时期下,比较著名的就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中《富国论》中将人的经验、知识以及能力看成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与生产要素之一。随后,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工业教育委员会首次给出了人力资本的含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的韦锥发表自己的《教育经济学》,而这正是教育经济主义思潮的出现标志。这一思潮的出现不仅为教育行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更为西方国家的经济与教育的进步产生了很大的作用。西方国家的教育经济主义思潮可以分成三种流派:首先,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思潮又被人们称作是主流教育经济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舒尔茨的观点为:人力资本是当前与未来产出和收入流的主要源泉,资本有着非常大的价值的存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提升了人的某项技能,同时还加快了市场经济的经济决策速度。其次,反主流派教育经济主义。反主流派教育经济主义延续了制度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涉及到了教育和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向人力资本理论发出了多重挑战,包括教育的发展未缓解就业率低的问题,教育机会均等未实现收入平均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教育的经济意义的新思维模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社会化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最后,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派。该学派通常是指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学派。苏联著名的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了教育的经济价值。这三个流派均从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与角度阐述了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教育经济思想与职业教育

一般大家谈到教育发展是一类多数人共同需求的东西,此类现象一般能够用来理解为两种方面。经济发展的公共利益性通过平等的方面研究,代表着无论谁都拥有相同的经济作为权,国家必须加强经济发展投资力度,召开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会、尤其是通过最可靠、最实际的方式把现有物质投入到经济资本的促进经济发展,用来确保我国公民都有促进经济发展义务,这样就能增加所有国民的经济创新能力与业务水平,完成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发展。通过经济的方面观察,经济发展的公共利益性一般包括经济发展理念的客观规律,因为经济发展理论客观属性,国家应当展开经济发展规划。但是,经济发展的公共利益性一般不会与经济发展的规模创新相冲突。这样,我们从整个国民素质水平看,经济发展的公共利益性依旧离不开教育水平。

三、提高我国教育经济价值的对策

(一)构建人力资本的培育及市场使用模式人力资本不是个体生产力评价的关键指标、人力资本的非市场化是导致人力资本使用效率较低的两个主要原因。人是人力资本的基础,在不经职业教育的情况下,必然影响人力资本的形成,再加上处于非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本价值无法确定,其自身价值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而能力、学历、从事行业、职业素质及职称等条件,使个体生产力各不相同,其中对经济社会发展及个体收益干扰程度最大的为能力、素质。所以我国当前在评价个体生产力方面,首要的任务就是实现个体职业教育、生产力及人力资本三者的结合,构建人力资本的培育及市场使用模式,探寻发挥人力资本价值的最佳途径,将人力资本纳入评价个体生产力的指标中,使其更具市场化特征,借助市场信息对人力资本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使人力资本价值同劳动生产率成线性分布。

(二)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实现我国教育经济价值的根本要求就是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将基础知识积累价值转变为以人力为资本的价值趋势,强化财务资本同人力资本的有机结合,同时也为知识向经济价值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著名教育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观点,人们在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或传递知识,使知识形成人力资本的关键方式就是教育,知识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即劳动力。(三)合理理解、推进教育的市场化发展进程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应基于传统教育哲学理念,正确的把握教育经济思想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采取构建人力资本的培育及市场使用模式、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合理理解、推进教育的市场化发展进程的方法,充分发挥教育经济特殊的价值,通过增大教育经济的途径,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有关教育经济学论文范文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发展论文

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引领、调控和监督市场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改革的深入,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蔓延问题大量出现,这其中不乏有政府官员和领导干部。这就使政府部门不仅是改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同时也是被改革的对象。在各种各样的腐败中,权力寻租是产生消极影响最为严重、对党和国家人民危害最大的。政府部门的各级官员利用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去逃避各种规章制度和审查的监控,从而维护和获得自己既得的利益。一些政府官员行使他们手中的权利对资源进行配置和调控,一些政府官员本身是经济人,受权钱的诱惑,在客观上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主观上缺少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利用手中的权利公款私用、收受贿赂等,利用国家和政府赋予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换取金钱以满足其个人的利益。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干部内部之间的关系与党和群众的关系,而且也严重无视了各类规章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由此表明,权力如同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培养人,也能够腐蚀人;既能够促进社会大众获得利益,也能够将人类送向毁灭的坟墓。腐败不仅使国有资产受到侵吞,也势必危及我国的政治稳定及社会前进。因此,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各级官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深化对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的教育,使其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人民服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导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政治动力

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类经济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人们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私有化;另一方面人们在实现经济利益上所产生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地拉大。因此,各种社会经济利益之间不同程度的矛盾便广泛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范围和程度不同的利益冲突。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还能够帮助人们有效树立正确政治观,是引导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有效前提。在经济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和健全的政治人格,使人们自觉以积极的政治态度和健全的政治人格自觉遵守经济改革的原则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动力推动了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进行更好的决策,节省了决策时间,从而以较低成本推动全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持续、高效、稳定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动力

安定有序、健康和谐的经济环境能够促进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政治多极化扩展,西方的自由主义、民主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及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市场经济追逐利益作用等,驱使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摒弃道德原则,为此进行不公平的经济交易,这些现象,均对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带来了新的压力。思想政治教育能为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使人们成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在推进经济发展进程中,对培养人们形成顺应时展和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提供着重要的价值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和弘扬先进的经济文化等内容,在整个社会提倡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树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观念,妥善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倡导人们以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和健康正确的价值观进行经济生活。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就是进行深化改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是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做到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作为监管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不仅要以身作则,为人民树立良好的榜样,更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精神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以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能力,并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人民为原则。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导致一些贪污腐败现象大量存在的原因很多,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思想精神松懈和意志力薄弱是腐败产生的前提。因此,党和国家政府应对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府官员加强有效的思想观念教育,正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自觉用道德规范约束自身行为,成为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的有效方法

(一)渗透法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运用渗透法有效解决经济高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法可以通过对人们进行思想渗透,矫正人们在经济发展中错误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为经济发展中我国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提供有力保证,推动改革发展顺利进行。其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民和企业思想渗透还能够加强各个市场主体服从我国各项方针政策的意识,自觉以国家整体利益为重,不拘泥个人利益为代价,认真执行政府实施的政策。尤其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和经济发展出现波动时,通过加强对各个市场主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稳定市场,安抚人心,避免社会动荡的发生,为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榜样示范法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解决腐败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应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观,增强他们以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一切执政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思想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榜样示范法能够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领导干部的自身问题,并在将领导干部的思想精神矫正后,使领导干部能够以身示范,为人民群众做好榜样。首先,通过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使党员和领导干部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自觉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为官清正廉洁、政治清明,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格执行中央指令,以身作则的同时加强对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的教育和监督,有效使领导干部从思想的本质上杜绝腐败侵袭,为经济的高速平稳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为经济的可持续增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高科技宣传法

教育经济学篇4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不仅要改变我国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也必然会对我国的整个文化领域产生影响。应该看到:包含于市场文化之中的不少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具有道德上的意义。诸如效益意识,时间观念,平等竞争思想等等,它们不仅反映了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样也符合人类进步、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历史趋势。充分吸收这种文化精神成果,可以充实德育内容,使学校德育能更直接地为促进市场经济服务。

然而,应当认真加以思考的是:学校德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是否意味着要把市场经济文化作为学校道德文化赖以建立的全部基础?回答应当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市场文化与社会道德文化从其取向上说,虽有相同之处,但也有相悖方面。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分配资源和收入的机制,是通过交换而实现的,是以经济利益为其驱动力的,市场交换的双方都必然以各自的利益为出发点。正常的市场行为虽然是一种互利的行为,但是这种互利首先还是建立在利己基础上的。在社会上除了市场行为之外,还存在大量非市场行为,道德行为即是其中之一。道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论人们对它的本质作出何种界定,但总不能排除利他性的特征。甚至提倡“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的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一书中也指出:最适于生存的不是那些在体力上最强的,也不是那些最狡猾的,而是那些学会为群体的福利,无论强者或弱者都联合起来互相援助的动物。可以说,利它性是动物进化、人类产生的根本机制之一,也是人类道德产生的根源。如果离开利他的特征也就不存在什么道德。道德行为并不排除互利、排除利他与利己的统一,但是道德行为中互利是以利他为前提和逻辑起点的。再者,道德行为并不是以获取经济利益为其动力的,它受主体的道德良心以及社会的道德舆论所策动所制约,主体从道德行为中获得的是一种精神的满足,道德文化的这些特征都是与市场文化根本不同的。

市场经济文化与道德文化既然有相背离的方面,当我们考虑学校道德教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这一命题时,就决不能简单地用市场文化的模式来铸塑学校德育,若不认识两者的区别,混同两者的价值取向,就会导致道德教育的失落。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才刚刚起步,但是市场经济文化却已呈现一种泛化的势态。突出表现为人们对社会义务、社会责任、大公无私、无私奉献、道德理想的淡漠。

这里要提出一个问题,用与市场文化不同价值取向的道德文化来教育下一代是否会阻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呢?我们认为,文化与经济的适应决不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简单对号。道德文化中包含了与市场文化相一致的部分,这部分道德文化固然起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产生两者相适应的效应。而与市场文化取向不同的道德文化,同样也可以产生适应的效应。人们在超越市场文化的道德文化的培育下,才能适当遏制个人私欲的无限膨胀及拜金主义的恶性泛滥,引导市场按其应有的规则运行,沿健康的方向发展。正常成熟市场的发育要有道德的调节。这一点在许多国家发展中已得到充分证明。

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学校的德育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不能以市场经济为其唯一的基础、唯一取向、唯一的“服务对象”。德育功能要通过实现个体的多方面社会化以促进社会整体发展。教育如果只是把人完全作为一种“经济动物”,一种“商品人格”,那是教育的失误。教育市场化的倾向已有所表现,“商品人格”已开始蔓延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遍人格特征。这种蔓延和泛化对当前我国社会所产生的腐蚀,是人们所共睹的。如果我们把道德教育的改革只取向于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就会使道德教育走入误区。

学校道德教育不仅包括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而且还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的内容。道德教育的这种性质,植根于道德对现实社会的超越性。

教育经济学篇5

1.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重视体育技能教学,轻视理论课教学

目前,很多体育院系存在着重视体育技能课教学、轻视理论课教学的情况,无论是从教学管理的重点、教研活动的内容、课程建设的偏重,还是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和课时的设置来看,理论课的比例都是偏低的。理论课教学是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体育教师也可以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要有全局的、战略的眼光看到理论课教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才有广阔的出路,体育院系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1.2教材不适用

体育经济学是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等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更多的是作为体育专业的选修课程,但现在不管是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等相关专业,还是体育技术相关专业所采用的教科书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别。据了解,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主要依赖教师的教师水平和管理水平,想通过自学掌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学习任务。这些教材理论性过强,内容过深,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试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造成的困难,容易抑制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同时也会导致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和保持课程教学的完整性陷入困境。

1.3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影响教学质量

进行体育经济学教学不但需要熟悉体育科学知识,而且需要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知识的交叉不等于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将体育科学知识与经济学分析相结合使体育活动更加符合经济原则。多数从事体育经济学教学的教师原本都是传统体育专业出身,只是由于后来教学的需要才半路出家,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的学习,更谈不上对这门课程的宏观把握。这样在体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运用中,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模模糊糊,根本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再加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身知识基础薄弱,使教与学根本达不到要求。

1.4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体育院系理论课教学理念滞后于其他学科,主要是体育学科有自身的特殊性,技能学习多于理论学习,体育学科的理论课教师往往由术科教师转换居多,受自身理论知识素质的限制,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坚持死板的填鸭式满堂灌的课题讲授,学生一字不落的被动接受。即便教师采用课件教学,也只是把教学内容精简的罗列展示给学生,并没有起到提供视觉印象和更多知识信息的作用。教师整堂课一讲到底,课件一放到底,教与学没有互动,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极大的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和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了。

2促进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经济学教学的策略

2.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育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融的过程。体育经济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理论学科。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尝试以一些体育经济案例为纽带,充分展开课堂讨论,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必须抓住一切积极因素,鼓励学生敢于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悦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给学生最大程度的自主选择权,创设一个优良而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2.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引进专业教学人才

教师必须既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还得熟练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对于比较单薄的体育院系来说,这样的体育教学人才是极度缺乏的。必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师资样培养战略来充实壮大教学对伍,积极引进一流体育院校体育经济或体育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以及有其他高校教学经历、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称职的教师。并对现有的教师,可以把有培养潜力的青年教师送到国内名校或国外院校进行深造学习。

2.3重视教材建设

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经济学教材选用不同于体育管理、体育产业专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接受能力,必须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教材评选,既要选出真正适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使用、教师顺手、学生易于接受的教材,同时还要保证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学科的前沿性。必须用发展的理念看待教学需要,应组织教师自编适合本单位教学的教材,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教学层次合理的基础上,教师可考虑把一些能充分体现学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地方体育经济学特色的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放入教材中。

2.4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在准确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尝试创新,灵活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经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引入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可以把世界体坛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故事引入课堂,用“球星为什么不自己修剪草坪”来讲解机会成本,再让学生深入讨论各种选择下的“成本和收益的关系”;用“为什么NBA超级巨星的年薪都在2000万美金左右”来讲解特殊劳动力商品的供给弹性,学生可以进一步讨论社会中各行业劳动力的差别。类如,“球场各个位置票价为什么不同”、“2011年底NBA为什么会出现长时间的停摆”等现实案例都可以引入课堂,学习源于兴趣,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会激发出最大的学习潜能,最好的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此外,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处理。

2.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师应认真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准确运用多种教学工具,做好教学设计。目前,一些先进的教学工具,如投影仪、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都频繁地在课堂教学中被使用着,但是要做到始终正确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却并非易事,未经设计随心所欲地使用教学媒体,会让大量的或杂乱无章的迅速更替的感性体现,钝化学生原来就很脆弱的认识能力。从本质上说应用现代技术不是为了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向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使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易于接受学习内容,能提高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软件和媒体不再是具有“教具”的特征,而成为学生自己学习、师生共同探讨的材料和工具。

2.6增加课时数

体育经济学在体育教育专业中作为选修课出现,一般开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总课时为28—34学时,据调查很多教师难以在这样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过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已被教育部连续亮就业黄牌。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推进就业多元化是必由之路。加大选修课的课时量是增加学生内在素质,实现多元化就业的手段之一,体育院系应该尝试增加体育经济学的课时量,让教师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充实的教学内容奠定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将来在激烈的就业中能有一席之地。

3.结语

随着消费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消费热情曰益高涨,对体育经济人才资源需求日益紧张,这对体育教育专业就业难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说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刻不容缓,加强体育经济学的教学及管理势在必行,必须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开拓学生思维模式的课堂教学创新形式,夯实体育经济学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相对专业化的实用技能,为其良好就业或继续深造创造有利的条件,只有这样体育教育专业就业不利的局面。

教育经济学篇6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地方性本科高校;教学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创新的教学思维,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创新,适当添加一些创新实践活动,在创新教学改革中培育人才、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发现人才。目前地方性本科高校针对《西方经济学》课程主要采用单一模式的教学方法,本人结合近年来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心得体会,结合地方本科高校经管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一些创新教学模式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寻求适合地方本科高校经管类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合企业、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逐步实现地方本科高校向职业化教育转型。

一地方本科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西方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对地方本科高校学生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

(一)地方本科高校区位的劣势,师资力量相对缺乏

地方性本科高校多处于某地级市,地理位置与省会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其区位劣势明显,另由于地方性本科高校大多数是专升本,在升本后由于大量扩招,学生数量剧增,但师资数量出现一定不足,同时师资质量和结构问题突出,作为热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师资力量常现严重缺乏。另由于地方本科高校的品牌效用较弱、教学科研硬件和软件条件较差,中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人才引进后因为待遇和发展空间问题难以留住。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西方经济学》的专任师资力量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师资力量缺乏使得在任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在上课之余很难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教学创新。

(二)地方本科高校学生素质相对较低,学习能力较差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学生不仅课堂上要认真听讲,课后还需适当复习,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全力以赴。地方本科高校的学生与其他重点高校相比,学生不仅生源质量较差,普遍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仅靠教师在有限的课堂进行教学,再精彩的课堂也会使学生根本无法很好掌握其中的内容,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三)数学化经济学术语增加了课程的学习难度

《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其内容抽象晦涩难懂,使得地方本科高校的学生缺乏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动力。尤其是当前经济学边际革命之后,在传统性的经济学分析中融入数学逻辑,数字化成为经济学的一大特征,不断数学化成为经济学的发展趋势。相对学生来说,自从经济现象不断抽象化为数学符号后,经济学现象不再易于理解,而是变得复杂难学,学习兴趣随之不断降低。这时课程的专任教师就要思考如何协调二者关系,如何对课程进行改革,使得学生能学好经济学,能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二地方本科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根据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将提供一些教学改革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一)教学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是相对于需求侧来说的,教学的“供给侧改革”不仅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更是教学的一种思维。一直以来,《西方经济学》课程教育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等。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强调教学供给侧理论灌输,教学方法单一,而忽视学生需求侧的主体性特点,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但后来一段时期内教学将重心转向需求侧,过份迎合学生的需求,过于强调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同样受到影响。目前我国步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有“供给侧改革”思维。在供给主体方面,在加强地方本科高校师资力量建设的同时,引导经济学科教师以及学生管理部门、服务部门共同参与,将所有社会组织、社会资源都纳入到经济学类教育的系统资源当中,构建经济学教学多元供给主体,发挥不同主体的积极引导作用。在教学供给内容方面,需要提高西方经济学供给端的质量,要整合多方教育资源,组织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对优秀教师教学案例、教学视频进行分编整理,实现《西方经济学》教学均衡化发展。在教学供给方式方面,教学方式要分层和分类,要做到知行合一。对于地方本科高校经管类不同专业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育模式,实现精准的教育供给;在课堂教学上,要转变教学方法,要注重运用整体框架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化。

(二)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对于地方本科高校来说,继续深造的机会不多,90%以上的学生毕业就会踏入社会,面临找工作的问题,这也是与研究学术型大学的区别,所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地方本科高校的重点。地方本科高校要重视以实践育人,通过建设一批独具特色、功能不一的实践教学基地,给予学生适当的实践指导,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在理论课时完成后需要增加部分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地方本科高校校企合作的优势,鼓励学生走出去,老师带队走出去,走下去。紧跟社会的步伐,面向生产、管理、服务层面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应用型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可选择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未来的人才是懂网络,且会运用互联网的人。为了使学生懂得网络资源的应用,可以通过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所谓“任务驱动”是由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去完成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模式促使学生将网络资源利用的学习模式结合起来运用到《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当中,首先通过课上教师分析教学目标,精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题,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具有探索欲望,形成内在学习动力。其次通过布置学习任务,进行分组讨论话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网查找资料,通过自学资料,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使每个小组都带着问题和任务开展自主探索学习和交流协作学习。再次学生可在学习论坛彼此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教师也参与其中,对关键性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拨。最后通过小组协作,组织文字资料,并就此做出汇报,提高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根据汇报结果做出总结和评价,并进行适当拓展引申。

(四)组织专题知识讲座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发展性学科,可以根据课程的教学知识结构设计一系列专题讲座。这些专题讲座可以通过校内相关领域名师为学生进行讲解,也可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邀请一些经济学家、优秀校友、著名的企业家来校开展专题知识讲座。这种专题讲座活动不但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理论前沿,而且可以使学生零距离感受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的先进思想和观点。通过专题知识讲座可以不断加深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启发新的思维。

三结语

地方性本科高校选址多在中小城市,与全国重点大学或省属综合性大学相比有较多的劣势,但是我们要避短扬长,重视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教师必须在掌握西方经济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解决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常言道:“学无定势、教无定法”,在地方性本科高校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教学改革方法,比如教学供给侧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专题知识讲座,就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就能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也能实现地方本科高校的职业化转型,增强地方性本科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杜宪.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2.

[2]李宝礼.互联网思维视阙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经济学教学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5:492.

[3]高杰.案例启发式教学在经济学课程中的运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4:156-157.

[4]侍旭.高校思政教育也应有“供给侧改革”思维[N].光明日报,2016-3-16.

[5]穆红莉.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西方经济学》教改思路探析[J].高教论坛,2007(10):84-86

教育经济学篇7

党校事业与党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为立党、兴党、强党、为党的事业的发展而建立和工作的,党校的一切办学活动都要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来开展,在党的指导思想下安排教学内容、学习管理等各个方面,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新时期下政府工作的经济管理越来越重要,党校教育中也要适当提高经济管理教学。本文从经济管理教学在党校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现状出发,对经济管理教学在党校教育中的设置给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市委党校课程的设计有所促进作用。

党校教育管理中经济管理教学的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时期下,我党也越来越重视各个政府机构的财务预算和经济管理能力,各级政府干部只有掌握新时期下的经济管理能力和财务统筹能力,才能更好的管理和分配所辖地域的产业分布和资金支出,更有效的实现政府的宏观经济调节作用,更好的贯彻国家经济管理的新目标。但是,现有的党政干部,尤其是资历较老的干部们,他们往往没有系统的学过经济管理的知识,对经济管理没有明确的概念和应用实践。虽然能够对党的政策方针做出较好的把握,并把各种政策运用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但因为不懂经济管理却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贡献出更大的力量,因此党校教育中应该重视经济管理的教学。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经济管理教学的重要性,党校的学员们也纷纷要求加大这一课程的教学力度,党校课程设计的工作人员针对这一现象,如何做好课程强度与课程数量的安排也是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党校教育管理中经济管理教学的现状

当前的党校教育管理中还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传统党课的教学方式,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还是以党的理论、政策、方针占主导,基本占教学课程的一半以上,对于经济管理教学等新时期下要求的干部知识体系涉及的不多,教学时间过短。而由于党校的经济管理教学起步较晚,课程理论体系不完善,教学师资力量也有所欠缺,教学资料、图书资料储备、教学硬件设施等都还不完善,对经济管理教学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2]。同时,由于被培训的党员干部们所涉及的领悟广泛,其工作中所需要的经济管理知识也不尽相同,想要达到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有效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因材施教,做出多方位的教学课程,这也增大了党校经济管理教学的难度,对党校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校教育管理中经济管理教学的建议

经济管理教学课程设置。党校的经济管理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党政领导干部们对经济管理有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帮助党政领导干部们在政府实践中的工作,所以在进行经济管理教学的课程安排时,要根据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性质,合理、科学地安排课程,根据经济管理教学课程时间少的问题,将教学内容尽量比赛的精炼而又准确,在能够满足党政干部们在职对经济管理知识的同时,兼顾党校的合理课程安排,并对党政干部职位不同,将教学内容在满足普遍性的同时体现出差异性。

党校的经济管理教学内容既要满足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共性的普遍需求,也要满足党政领导干部职位不同跟层次性区别导致的所需不同经济管理知识内容的特性,做到因材施教。经济管理教学首先要向党政领导干部们介绍经济管理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国家经济转型所需的经济管理体系,然后像其介绍一些经济管理的一般原理,并将一般原理与社会实践工作结合运用的案例详细讲解,做到无疑点,内容详细透明,提升党政领导干部的综合领导能力。然后将党政领导干部根据对经济管理内容的不同进行小班精分,然后对其根据职位特点将经济管理知识进行补充教学,完善党政干部的经济管理体系,做到教学适应需求,学到的知识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的到。针对这一特点党校教育领导者还需要多加研究,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早日解决问题。

改善经济管理的教学方法。由于现有的经济管理课程时间较短,不足以满足经济管理教学内容的需求,再加上各个党政领导干部职业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教师教授的经济管理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党校在安排经济管理的教学时,除了了考虑经济管理知识的系统性外,还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详细讲解难点、为学习的干部们耐心讲解疑点,让经济管理教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系统、易学、易用的知识体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很多精神都被一代代中国人歌颂传扬着。在经过近代的屈辱史后,我们伟大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开启了全新的旅程。作为当今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其优良作风与正直的做派一直为全国人民所敬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越来越富强,国家也一直发展优秀的公民成为共产党的一员,所以党校的角色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党校的教育内容是共产党员的思想方向,党校的管理制度也直接与党员思想关联,上文就在分析经济管理教学在党校教育管理中的地位与经济管理教学在党校教育管理中的现状后,结合时代背景提出了经济管理教学在党校教育管理中的建议,相信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党校的教育管理会越来越顺利,国家人民也会越来越富强和谐。

教育经济学篇8

一、道德教育的含义及《经济生活》教学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所谓道德教育,就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了使人们遵循其道德准则,自觉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施加的系统的道德影响。道德教育主要是使人对善恶的原则界限加深理解,并要求人们用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它偏重于说理,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它的主要任务不仅是使人们懂得善恶、是非、荣辱,更重要的是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深入人们的内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

《经济生活》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是通过学习基本的经济理论知识,了解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案例,明确经济生活中人们应具备的一些基本道德修养及应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通过《经济生活》的教与学,落实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教师应当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努力践行社会公认的市场经济道德准则。针对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学业道德缺失、社会公德沦落、爱国精神不强等不良现象,通过经济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培养“纳税人”意识,培养自觉遵循市场交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努力工作,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观念,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和民族精神的爱国者。

二、当前《经济生活》教学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过于功利化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强调知识目标是必要的,因为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通过发展智力,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及发展知识。虽然知识很重要,但它并不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所追求的唯一目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虽然三类目标的地位都很重要,但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德育的主要形式,应该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然而,目前仍有一些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没有改变“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仍然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的唯一参考,仍然以成绩作为塑造心目中好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就必然使教学目标过于功利化。

(二)教学内容中道德教育不明确

中学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对中学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任,但是,教材上没有明确的道德教育内容。《经济生活》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学习,教材并没有列出专门的道德教育模块,所以一些中学政治教师对经济教学中哪些知识必须而且可以进行道德教育,特别是应该培养一些什么道德素养,犹如摸黑走夜路,即使认识到了课堂中应该进行道德教育,也知道要培养哪些道德观点,但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道德教育。

(三)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僵化滞后

虽然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课程改革,各地的教师也在不断学习新课程观念,但是,部分中学政治教师还是采取老一套的教学方法,一张嘴巴,干巴巴地讲一些大道理,不仅没起到教育的效果,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排斥。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做到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践渗透道德教育,而是一味地说教,显然不能达到中学政治教学道德教育的目的。

(四)学生本身的不良道德观念

在当前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社会,各种思想都多少冲击着学生原有的观念。中学生受社会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再加上道德教育的不当,部分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道德观念,比如自私自利、考试时弄虚作假、好逸恶劳、纪律涣散、不懂礼貌等。浮躁复杂的社会现实不能给中学生提供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侵蚀着他们原本纯洁的心灵。

三、探寻《经济生活》教学中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和途径

(一)让学生在反思经济现象中提高道德认同感

学生在对生活中经济现象的观察中,往往会自发形成一定的道德感知,如对拜金主义的反感,对假冒伪劣的憎恶等。将这些感性的道德认识上升为理性的道德信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经济现象作深入分析和反思,使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对经济生活中是非、好坏、善恶的正确态度和评价,切不可把一整套抽象固定的道德标准硬灌进去。如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简单地将“穿名牌”、“贷款消费”与“艰苦奋斗”的道德要求对立起来,就难以让学生信服,甚至会引导学生说假话,削弱道德教育效果。再如面对“毒牛奶”等食品安全事件,教学中除谴责个别企业唯利是图、强调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外,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此类事件屡禁不止的深层次原因,反思自己如果置身那样一个环境,能否坚守作为社会公民的道德底线,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就会极大地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升华。

(二)教师要在揭示经济规律中发展学生道德思维

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在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时,往往很难简单地用是与否、善与恶评价。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关键是使他们在道德价值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面对经济活动中多样的道德冲突,能够理性地做出取舍和选择。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或设计一些包含道德两难的经济生活问题,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引导他们在对道德冲突的思考、比较、讨论和争辩中,将尊重经济规律和坚守道德责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自身的思维和决策能力。例如,在汇源果汁被可口可乐全资收购的消息传出后,引发了社会上许多反对的声音。汇源与可口可乐的交易到底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还是出卖国家利益和民族品牌的背叛行为?对此问题的讨论,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意识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深化学生对商业原则、道德原则的理解。

(三)让学生在参与经济生活中强化道德实践

上一篇:教育研究范文 下一篇:英语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