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标范文

时间:2023-09-26 15:10:55

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篇1

首先,应在国家总的教育目标前提下,要从人的一生成长中基础的因素与影响成长的最重要的要素中去确定。对比一般的人与成功人士,在学习、生活及工作中最能起最基本作用的,能影响人一生的要素中去挖掘本质与最有用的要素,一般来说,主要有四项: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学习勤奋,发展科学。

1.身心健康是一个自然人生存并立足社会的最基本的前提

这一点很好理解。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对此都有许多体会。因为,没有身心健康,就不会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就会成为家庭与社会的负担,也许还会成为一个家庭的灾难。这方面有许多案例。比如有些大学生甚至名牌大学的学生,因为心智不成熟,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学、朋友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常常发生矛盾,甚至做出过激行为,造成人身伤害,且付出血的代价。有些智商高的学生,因为身体素质不好,在校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毕业不能坚持正常的工作,甚至不能享受正常的生活乐趣。所以,身心健康是我们教育目标追求的最基本的前提。

2.习惯良好可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学校所学的具体的知识都忘记后剩下的东西。那么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当然只有是在学校教育中所形成的良好习惯。美国《成功学》创始人拿破仑•希尔通过对500多名成功人士研究后指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培养具有良好的性格、习惯的人是任重而道远的。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将会决定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美国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性格,让孩子自强;我们要把培养良好的习惯作为我们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而且良好的习惯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理解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通过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来完善一个人的良好性格。

3.学习勤奋,其中的关键词是“勤奋”

学习的最后结果如何,是由许多的主观和客观的因素来决定的,如个人的兴趣、先天的接受能力和后天的学习基础、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生活环境等等。在诸多因素中,有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有的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的,其中个人的努力就是勤奋。因为,勤奋是一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而更多的情况下,对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来说,态度决定一切。

4.发展科学才有可能让一个人循序而有个性地成长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要讲科学,不科学的发展就是乱发展,不科学的发展是有害的。首先,科学的发展,必须是循序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这样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人的教育发展更应遵循这个规律,否则,必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反思当前的教育,是不是我们的家长和教师因急功近利而揠苗助长呢?分析一个优生在某个学段的品行和成绩突然滑波,是不是揠苗助长造成的断链现象呢?其次,科学的发展,必须是个性的发展。面对世界的多元化的发展,对人的发展需要也应是多元化的。由人的智能的多元理论可知,人的智能是不平衡的,即我们所说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长。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周末逼孩子参加这样或那样的兴趣辅导班,这到底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还是打击他们的兴趣呢?是张扬个性还是泯灭个性呢?再反思我们中小学教育和高校自主招生,真正的“因材施教”做得如何?真正的“不拘一格选人才”又做到几分?因此,在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学习勤奋的前提下,要根据个人的智能长处与兴趣,扬长避短,这样才是科学的发展。

二、中学具体教育目标在学校的实施

1.落实身心健康的教育目标

一是在身体的健康上,要求学生按要求确保每天进行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从而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二是为了将来进一步提高生活的质量,在学校期间最好能培养出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与艺术类项目。一方面是为了健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将来的生活品质。三是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抓好文明礼仪教育和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能投身社会实践,明确社会责任。要教育我们学生阳光、向上、开朗,不能封闭自我,要学会大方地与同学进行阳光交流,善于沟通,善于通过正确的途径自我排解不良情绪,从而确保学生的心理是平衡的、阳光的、健康的。

2.落实习惯良好的教育目标

首先让学生了解习惯有好与坏。好的习惯才是我们一生用之不尽的人生财富,而坏的习惯会阻碍人的科学发展。教育工作者要给学生指出良好的习惯是什么,提出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具体要求。如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课前预习、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礼貌等等。并且让学生明白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让习惯成自然。学校在日常的教育中,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与学生家长保持一致,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休息、交往等方面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逐步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习惯的神奇力量。

3.落实学习勤奋的教育目标

一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以勤奋刻苦学习为荣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学校里,在教室里,都要有相关的标语内容。教师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来积极传递这种精神,比如可以设一个表扬“勤奋、刻苦学习”的专栏,定期评比,进行奖励,以鼓励和激励学生勤奋刻苦学习。也可以组织一些以“勤奋、刻苦学习”为主题的活动,让每个学生融入这种氛围。教师还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二是要因人而异确立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在整个奋斗过程中需要学生家长、教师的监督和鼓励来实现。有了目标的压力和动力,那么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将会有了方向,他们才会为达成目标而开动脑筋,付出努力。三是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和方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自己的成功,保持勤奋学习的劲头。

4.落实发展科学的教育目标

要求每个学生尊重自身的条件与兴趣,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扬长避短,有个性地发展。一是要重视对基础学科的全面学习,这是科学发展的大前提,防止学生过早地出现偏科现象。二是在基础年级配置更好的教师任教,防止学生因教师的原因而产生偏科。三是按国家要求开齐所有的课程,但放低要求,力求让学生学得有信心有兴趣。四是在开齐开足所有课程的前提下,力求满足不同兴趣与特长学生的要求,使学生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特长。五是充分建立各种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教育目标篇2

自我教育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自定目标,有效地调节、规划、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取得自我实现效益的社会活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统一体”[1],“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2]。可见,个体的自我教育,是各种教育发挥作用的基础。而自我教育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是关系到自我教育实现的关键。然而,目前对自我教育目标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研究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为出发点,尝试探讨如何使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准确定位。

一、新形势下突显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只会吸收、接纳外来知识,接受他人教育已难以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了。在新形势下,更是需要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成为必然的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中国带来了一个个性解放的时代,令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空前增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社会的发展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向多维、多向、多极转化,呈现出利益多元性、价值选择多元化,它需要一大批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和健全人格的复合型人才。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不需要也不可能将全部必需的理论、方法、技能灌输给学生,而自我教育则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自我教育所具有的能动性、自主性、主动性和调节性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基本要求,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获取生存发展的有效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3]。也就是说,未来的文盲,将是那种自我教育能力低下的人。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必须要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启发和引导,让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选择,自己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目的地对自己提出任务和要求,提高和完善自己。

(二)在“关系全局的战略性课题———自主创新”的形势下,要激励大学生励志成才,肯定学生的自主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十一五”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我们应该借此时机,进一步树立大学生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把创新贯穿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注重开发大学生的价值和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赏识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成才。学生受到鼓励与肯定后,更加会意识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及在集体中的地位,能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准则、学校的制度,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取得自我教育的积极效果。

(三)在高校“以生为本”的宗旨下,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促进他们自由全面发展“以生为本”,就是高校“将大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通过启发、引导其内在学习的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体性———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以促进他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4]。它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核心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来提高自我、实现自我,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以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的自觉性;要理解学生,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是人的较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作为有思想、有文化的大学生,这种被尊重的要求更是强烈。教师尊重学生,不但使他们得到这种被尊重的满足,而且促使学生自我尊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5]。大学生对自己越是尊重,他就越容易接受教师在道德上的教诲与关于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的指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教育成为大学生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让大学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在高校里,大学生一般都能简单地认识自己,但大部分学生却不能正确地引导自我发展,深入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将自我无情地压抑,承受着无名的痛苦,令人感到悲哀。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应该总是想告诉学生一些知识,而是应该培养学生总想知道些什么,充分培养他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由老师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情绪,关心学生的需要,第一个去帮助学生打开一个缺口,让学生自我的水奔流而去,冲破盲目、无助、压抑的心理堤坝,从而调动学生对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四)大学生自我教育适应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高校招生分配制度“转轨”,实行一种新的机制,“学生必须自缴部分学费上学,学习过程中可以自由选课、自选教师、自选专业,毕业分配不再‘统包统分’,实行自主择业”[6]。这种机制,不同以往的“压制式”管理、“包办式”管理、“片面式”管理,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主张,增强自我意识,体现大学生自我主体地位。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例如系统听课;系统读书,自教自学;边做边学;结交师友,相互交流等方法途径,合理安排时间、善于利用时间,主动地去索取知识、获得能力,学会能解决最有意义的问题,能掌握最基本的信息,而不必死记硬背条条框框。同时,实行学分制后,更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保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的兴趣、条件选择相应课程和学习方式,深化、拓宽自己的技能。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自学性,提高其效率。

二、目标对自我教育的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有目的性是人的活动特点之一,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人的本质特征。自我教育目标是指个体在自我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自觉地为自己的行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目标对自我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确定自我教育目标,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基本前提。自我教育目标,决定了自我教育的方向和任务,规定在一定时期自我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和考核自我教育成效的尺度。#p#分页标题#e#

第二,确定自我教育目标,是提高自我教育自觉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有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就能够使自我教育者自觉地按照目标要求去行动,避免走弯路,避免盲目性。“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就是没有明确目标的真实写照。一般而言,自觉性与有效性是紧密相联的,自觉性越高,有效性越好,自我教育自觉性有了,它的有效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所以确定自我教育目标,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性和有效性的十分重要环节。

第三,目标在自我教育中具有导向功能作用。这是由目标导向性特点决定的。在人行动进行的全过程中,目标通过对活动的各方面的控制和调节,使活动维持其稳定方向和完整的内容,目标为某个具体的行动导向,也为人的一生导向。自我教育目标一经确定,它就成为自我教育者的行动方向,指引自我教育的实现。在读小学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成为“伟大人物”的自我发展目标,这一目标贯彻在他的一生中,渗透在各项活动中。

第四,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启动功能作用。这就是说,目标对人的行动具有“引火线”的作用,启动作用。人都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行动,都是从一定的需要出发,这种需要又推动着人的行动,而它的前提条件是自我教育目标的确立,正是这种自觉的目标,促使人产生行为动机。没有目标的学习像是饭后散步,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像是运动会上赛跑。自我教育者要以这种启动作用促使自己确立目标,形成有实际效果的行动。

第五,目标在自我教育中具有激励功能作用。教育目标之所以具有激励作用,是因为目标反映了教育的价值,是人们期待获得的教育结果,它能满足教育主体的需要。学习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不只决定于需要、动机的动力状态,也决定于人对目标的期望,只是在“有盼头”的时候,人才会努力。而确立自我教育目标要有着“跳一跳,够得着”的分寸制定,即要有具体性、挑战性与可行性,才能充分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

三、肇庆学院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的现状

为能更清楚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和方向,我对肇庆学院政法系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60份,回收有效卷55份,其中2002级学生有20人,2003级学生有10人,2004级学生有20人;其中男生30名,女生30名。(注:原论文附有相关的调查问卷内容和调查结果)《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了解自己需求,教育目标较为明确,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首先,大学生自我教育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据《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调查统计显示,在义利观上,有100%的大学生赞同“正当的索取,积极的奉献”,完全不再是那种以前理想主义价值观所讲的“只讲奉献,不图索取”。另外,在大学里所做的事的动力方面,有40%的大学生是为了“完善自我”,有29.1%的认为最终的目的是要“成才”,有18.2%是为了“就业需要”。其次,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体现了社会与个体双重关注,但偏向于注重个体发展。据《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调查统计显示,在择业观上,有63.6%的大学生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是“注重职业的发展前景和施展才能的机会”;而把“贫穷落后但又急需人才的地方”作为首选因素的大学生为“0”,作为第二考虑因素的有7.3%,作为第三考虑因素的有1.8%,作为第四考虑因素的有10.9%,不设为考虑的有80%。在设定个人目标上,有67.2%的大学生都考虑到“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但有60%的把“个人需要”放在首要位置上,32.7%的把“社会需要”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再次,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具有不稳定性。据《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调查统计显示,有63.6%的大学生“有时改变”树立的目标,另外,有56.4%的认为改变目标是因为“自己思想不稳定”,40.0%的是因为“家庭”因素而改变目标。

四、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

从《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的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所存在的问题———现实主义、个人主义以及目标不稳定,笔者试从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

第一,改革开放前的大学生,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目标取向方面,主要受理想主义价值追求的影响。他们认为个人的人生价值,应服从于社会的主导目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甚至服从于最高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想主义的价值观普遍性、主导性大大减弱了。今天,不少大学生认为理想太远、太大、太空,个人的现实生活最为实际、最为实惠,大学生应更加关注自身的状态和现实的利益,应强调人首先应对自身、对家庭、对现实、对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命运负责,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本领,创造实惠、美好的生活。所以,大学生制定自我教育目标时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

第二,改革开放前的大学生是以社会和国家需要作为单一目标追求。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地位逐渐得以现实的确立。于是,青年大学生既考虑社会环境因素,进行有利于社会需要,服从社会需要与社会利益的自我教育目标取向,动态地进行社会要求的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另一方面,又注重合理的个人利益,并积极地追求其个人价值、尊严和利益需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成就欲望和自我价值实现责任明显增长。但现在的大学生并不是把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简单地放在同等地位上,而是更偏向于关注个人的需求,注重个人的发展。

第三,改革开放前的大学生树立的自我教育目标是为了社会和国家需要,愿意服从于社会,除非是社会发生动荡,否则,个人的思想变动是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多种所在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条件下,各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维大量涌现,新旧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整个社会出现了过渡性的规范、价值“真空”现象,令不少大学在价值性准则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同时,在个人成长中,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逐渐增强,希望得到对自我需要的尊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追求自我发展,树立切合自身需要和利益的目标,因此,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影响下,大学生自身思想易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改变个人设定的自我教育目标。#p#分页标题#e#

五、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定位的有效途径

针对目前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出现的现实主义、个人主义以及目标不稳定的问题及其成因,为使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能准确定位,从而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发挥高校的引导和管理的作用

1.在时间上,抓住新生入学的关键时期,为大学生准确定位自我教育目标打下基础。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刚进人大学的新生中有不少人认为考大学花时间,耗精力,牺牲了娱乐,苦了自己,因而产生了“高考冲了锋,大学松一松”的心理;另外,他们还不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对于大学课堂讲授时间比中学相对减少的情况,不少新生误以为供自己支配的课余时间就是休息时间,不抓紧时间学习,而把许多时间用于吃喝玩乐、睡大觉。在高中阶段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进入大学后又怎么办?虽说大学应当提供“提供追求自己兴趣、发展自己能力,寻求自己目标的自由”[7],然而,因为绝大多数新生对大学将要学的专业了解也很少,还没来得及考虑,也无法考虑有关他们的目标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抓好新生的入学教育,使新生尽快了解大学、了解专业、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等,以便他们能思考自己的自我教育目标。

2.在内容上,除了要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还有系统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作用。大学生涉世不深,生活经验较少,对传统和现实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思想精华被认为是过时的、保守的,而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却被当成了在时代意义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对大学加强有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自我教育目标准确定位,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其一,要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矫正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对学生要施行正面灌输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使学生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我们并不反对正当个人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8]。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是唯心论”[9]。但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在照顾个人利益时,不能忘记把国家和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追求与人民需要联系在一起,制订自我教育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其二,要加强思想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起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一方面,要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起为社会主义事业、祖国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伟大理想,从而逐渐树立起服务社会,奉献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远离那种只求一己私利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奉献精神,要帮助青年学生既看到自身优势,又看到社会的需要*既立足当前,又着眼于发展。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很好地统一起来,自觉地抵御对物质、权力、金钱的过分追求,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有了正确的观念,才会有正确的选择,才能使自我教育目标有准确的定位。

(二)发挥个人的主体能动性

1.自我教育目标定位要正确、难度要适中。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等各种行为,如果对其目的有清晰的认识,就会表现在行动上的积极主动性;反之,就会陷入盲目性和被动性。目标定位应定在适当高于估计有可能达到的目标,否则就会难以得到个人的进步。定位太高,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即使不懈的追求,也距目标十分遥远,这不仅会使自己终生不能获得有深度的成就感,甚至会使自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定位太低则会使自己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使自己的人性不能得到尽情的实现。这样一来,轻易就能达到目标,本来可以获得更大的满足和幸福,到头来觉得遗憾,感到悔恨。因此,“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在自我教育的具体过程目标中最合适的,这种目标不是完全不能达到,但决非轻而易举就能达到,从而它也能准确指导人的行为方式。当每个人对达成目标产生满足感时,就会有兴趣再设定下一个目标,做出更进一步的努力,最后定能带来更美好的结果。

2.自我教育目标的设立要符合自己的实际,要有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自我教育目标的设立不仅要难度适中,而且要符合自身的实际。各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兴趣、爱好、才智、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各不相同;各人生活在自己的社会小环境之中,受到的影响不同;各人所能动用的物质力量不同;各人所能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同,等等。这些都制约着自我教育的目标和目标的实现,因而,确定目标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实现目标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应体现为一个个具体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相应的目标。每一个阶段,既是实现本阶段目标,又是实现下个阶段目标的步骤。由上至下分解阶段,由下至上实现目标,才能构成完成目标的实施系统,即积小目标为大目标、积下位目标为上位目标。这样,在实现各级目标的基础上,实现总的目标才有保证。

3.自我教育目标的设立要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自我教育目标的设立除了难度要适中、符合自己的实际之外,更要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人要进行自我教育的根本动因,是人意识到的自身现状与客观世界的矛盾。自我教育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重要,因此,自我教育设立的目标要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一个人如果设立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背道而驰,那么,它的实际效果也会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相冲突,个人是没办法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目标,自我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而社会发展目标在其本质上表现为社会价值取向,而在很多的情况下,社会(通常以政府为代表)会采取诸多措施(如经济、政治、法律、舆论等)、运用多种力量(法律、政策、道义、文化等)来贯彻所确定的价值取向。因此,是否与社会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关系到一个人的自我教育目标实现的可能。一般说来,与社会价值取向一致并不一定能实现自我教育目标,但与社会价值取向不一致则肯定很难实现自我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篇3

本文谈的体育教学目标是根据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及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遵循体育教学目标的框架结构和分类系统及编制原则而具体确定的。

体育教学目标,是由学科教学目标,学段、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组成的。教学目标呈系统性和层次性,在教学目标系统中,下位目标都是其上位目标的具体化。课时教学目标是其最基本单位,体育教学目标基本是靠课时教学目标来实现的。

一、体育教学目标结构和层次

附图{图}

1.学段体育教学目标

学段体育教学目标是在小学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段教育与教学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本学段体育教学内容,确定本学段学生在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情感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并通过一定的运动负荷实现身体发展的目标。

2.年级体育教学目标

在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本年级各项教学内容进行纵横分析,并根据本校本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体育教学目标。

3.单元体育教学目标

在年级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本学期各项主教材进行纵向分析,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各项主教材的单项体育教学目标。

4.课时体育教学目标

以本年级体育教学目标和单项教材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各单项教材深入进行纵向分析,找出本年级各单项教材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各项主要教材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各课时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区别

教学目标不是教学过程,而是具体、明确的教学结果,是以学生学习以后的变化为依据,表现在学懂、学会、产生兴趣和追求等方面。教学目标是可以观测的学生身心变化,用外显行为动词表达,它的实现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教学任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期望,它是以教师为主体的。

教学任务是教师期望和假设,缺乏量和质的规定性,观察和测量都难以进行,因而教学效果也难以评价。教学目标将教学任务进行量化的规定,可观察、测量,也可作为学生学习行为评价依据。

教学任务仅限于教师所用,而教学目标则是师生共用的。描述教学目标可用具体的行为动词,因而对教学过程的阶段、深度、层次有明确的限定。教师依据目标而教,学生则借助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检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不仅比教学任务容易操作,有利于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控制,重要的是将教学任务化为教学目标,能有效地促进由重教向重学转化,让学生得到发展。

三、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分类

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分为运动负荷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每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为若干层次,其表达方式如下:

(一)知识领域的学习水平层次分级

1.记忆

①能记住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②了解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③知道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

2.理解

①能说出某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②会讲某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③懂得某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

3.简单应用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做某某动作。②能运用已学过的某某知识和原理。③能回答(讲出、说出)某某道理。④能回答(说出、讲出)某某动作做出的道理。

4.复杂应用

能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某某道理。

(二)技能领域的学习水平层次分级

1.体验

能照示范、照片(图片)尝试(亲自)体验(体会)某某动作。

2.模仿

①能做出某某动作。②能做到某某样子(程度)。③会做某某动作。

3.组合

①能将某某与某某动作连贯做。②能做出某某联合动作。③能连贯做出某某与某某动作。

4.协调

①学生能不停地做出某某与某某动作。②能熟练地做出某某动作。③能不停顿做出某某正确动作。

5.熟练(自动化)

能准确自由地做出某某动作。

(三)情感领域的学习水平、层次分级

1.接受

①学生能注意听教师讲解,认真看教师示范。②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某某要求能给予配合。③学生愿意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

2.兴趣

①学生乐意按教师的某某要求去做。②学生对某某练习,精力集中(干劲大,情绪高昂),感到欣慰。③学生对某某动作乐意多次重复练习,产生爱好、倾向。

3.自觉表现,形成观点立场

学生认识到某某活动(练习)的价值,在没有人指导的条件下也能自觉地做,由倾向、爱好,经过内化形成观点、立场,并经常习惯地自觉表现。

(四)运动负荷目标

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适宜的运动负荷量,对增强学生的体质,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运动负荷的大小,是由练习的密度和强度即练习的重量、距离、速度、时间、数量和动作的质量等因素组成的。

课时教学目标中的运动负荷目标应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适度、适量,并且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这样更有利于全体学生体质的增强,能力的提高。

四、体育教学目标的编制

编制正确的教学目标,是实施目标教学的前提,是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

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编制,必须遵循思想性、科学性、操作性、层次性和可测性的原则,依据教学三要素和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进行编制。以一课时为例,方法如下:

1.要认真学习和钻研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根据单元教学目的,疏理出本课时的知识点以及要完成的技术技能的要求。

2.根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及学生运动技能的起点和适应水平,确定本次课时的技能目标。

3.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时的运动负荷目标。该目标应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的,同时也照顾到学有余力和体弱学生的不同要求。

教育目标篇4

一、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

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基础、最根本的地位,因此,其在人的成长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基础教育的定义是:基础教育是通过向公民提供最基本的知识、社会经验等内容,使公民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成长为可以为社会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的人。[1]这条对基础教育概念的界定,表达了其认为基础教育的目的,从社会层面上是为了培养有益于社会的群体;从个人层面上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成为有所贡献的公民。

二、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旨在培养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合格公民,使每个人能够健康成长,掌握所处阶段必备的知识技能,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對人才的培养。过分追求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容易造成公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缺失,从而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

(一)学会做人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公民的过程

教育具有个体性和本体性功能,通过教育使人形成个人性格和个人情意,这是教育的个体性功能;通过教育使人社会化,发展成为合格公民,这是教育的本体性功能。[2]教育的本体性功能,肯定了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共同建设和维护,这要求每个公民首先要学会做人,发展成为健全的社会人;教育的个体功能,肯定了社会在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依托于社会环境,这要求每个人首先要学习社会文化和技能,才能发展成为合格公民。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个体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因此,个体首先要学习社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把这些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内化成自身的行为规范,这就是学会做人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合格公民的过程。培养合格公民的实质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这也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培养公民是基础教育本质的必然体现和要求

基础教育的实质在于基础二字,这决定了其教育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体发展的根基,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提。基础教育承担着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要求基础教育必须面对全体社会成员,以培养出合格的公民为培养目标,这样才能从指导思想上树立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的意识和观念。培养人才不应该是基础教育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过分追求对人才的培养,会加重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负担和压力,使其偏离最基本的成长目标。每个学生都是社会公民中的一员,基础教育要让每个的社会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成为实质性的大众教育,这才是基础教育应有的目标和方向。

(三)培养合格公民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基础教育不仅是把个体培养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更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在基础教育阶段,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基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促使学生成长成为具有正确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公民,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增强个体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切实地提升每位公民的道德品质;其次,基础教育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成才的必由之路。因此,基础教育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其培养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教育目标篇5

为切实抓好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全面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及经验,依据年度《目标责任书》要求,近期将组织力量对今年教育工作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督导。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评组构成

此次考评拟分七个组进行,组长由市教育局领导同志担任,组员为市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县(区)分管教育督导的局领导及相关股室负责同志。每个考评组检查1至2个县(区),具体抽调人员及分工情况将在检查前的培训工作会议上公布。

二、考评内容

以市政府下发的《2011年度县(区)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为依据,重点考评教育民生工程、教育经费投入、校安工程、教师培训和队伍建设、义务教育及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发展、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校家同创”德育工程等情况,督促各县(区)完成年度教育工作目标任务。

三、考评方式

1、县(区)自查。各县(区)应对照考评要求,逐项自查,完善档案资料,并以书面形式对全年教育工作进行客观总结(含主要指标完成概况、具体做法及工作特色、未完成目标的原因分析及今后努力方向);在12月31日前,将工作汇报、自查自评报告等(式样详见附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市级年终考评。此次考评采取听、看、查、问等形式进行。市考评组听取汇报,掌握县(区)完成工作目标的基本情况;到县(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核查中小学校长任免和教师调配、教师绩效工资发放、教育投入、教育民生工程及校安工程资金到位等情况;实地察看教师队伍建设、校安工程进度、大班化小班、职业高中招生、“校家同创”德育工程、创建素质教育示范校和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等情况。

四、考评要求

各县(区)教育局应及时将考评要求向县(区)政府领导汇报,并积极做好自查自评工作。要认真总结,撰写汇报材料,提供准确的报表、数据及相关原始资料等。各县(区)要高度重视,树立“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迎检思想,提炼经验,寻找差距,全面完成今年教育工作目标任务。

五、考评结果运用

教育目标篇6

* * *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这种过程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外延到内涵的 演变过程。随着我国10年来在幼教领域改革的加深,幼儿美术教育从指导思想到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幼教改革中,综合性的整体改革和各科教法的改革从两个方面推 动了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幼儿美术教育提出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由于我国美 术教育理论方面的薄弱,使得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尚不能在广大教育者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例如,幼儿 美术教育的本质特性的问题,就是一个阻碍人们正确认识幼儿美术教育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 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研讨,无疑会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理论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

教育实践中的很多问题都和教育指导思想以及集中体现这种思想的教育目的有关。笔者在从事10余年的 幼儿美术教育工作中深感教育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因此提出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如何阐述的问题,希 望通过研讨,获得共识。

幼儿教育是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作好各种准备的教育。它的教育范畴包括身体、智力、情感、思维、 语言、品德、美感等很多方面。它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各种各样具体的教育活动实现的。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教 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幼儿教育总目的的手段。所以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也不 是为少数有艺术天分的儿童而存在,而是在总目的指导之下的具体目的,所以可称之为目标。

目标是教育思想最典型、最集中、最概括的反映,美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其教育指导思想也有一个演变的 历史过程。

将图画、手工等活动纳入教育课程之内开始于一个世纪前的英国和德国,由于产业革命的发展,人们深感 工艺教育的需要。在当时,美术被认为是可以培养观察能力,使头脑细密,又能掌握很多知识和技术的学科, 所以初期的美术教育都是以技能教育为出发点的,而且都从几何形入手,然后进入写生,对幼儿也以同样的方 法去教,只不过难易不同罢了。

20世纪初,很多心理学家对儿童的美术研究开始兴盛,如凯尔仙修泰那(Kerschenstener)等,他们积 累了很多儿童绘画的研究成果,结果使欧美的美术教育开始了变革。奥地利的法郎兹·西泽克(Cizek)提出了 革命性的主张,提出不要给儿童强加成人的思路和方法,要按照儿童的发展阶段进行教育,并使儿童的创造性 得以实现。在以后的年代里,英国的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和美国的罗温菲德(Lowenfeld)也对美术 教育理论作出突出的贡献。里德指出“儿童艺术是人的表现方法之一,模仿成人的想法是错误的,艺术应为教 育的基础,通过美术来发扬光大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应有的基本态度。”罗温菲德也认为艺术教 育“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而是通过艺术来塑造人格。在艺术心理学的领域里,美国的鲁道夫·阿 恩海姆(Rudo If Arnheim)对视觉与认识与思维的深入研究为通过美术教育培养人的创造力奠定了基础。正如 阿恩海姆指出的那样“艺术乃是增加感知能力的最有力的手段,没有这种敏锐的感受力,任何一个领域的创造 思维都将是不可能的。”

与创造性的美术教育相呼应的是以德国包豪斯(Bauhaus)造型设计学校为代表的现代造型艺术潮流。包豪 斯将一切造型领域里共同的基础内容作为学习内容教授给学生,取得了效果并推动了“构成”的发展,这不但 对生产和造型艺术有极大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美术教育。图案、手工这些教育内容被重新加以认识。抽象化 、象征化的表现在造型中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同。美术教育同人的生产和生活愈加密切,美术教育的范畴广为 扩展。

综上所述,今天世界上的美术教育已由写实和抽象两个方向发展而来,并和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成为 以艺术施教,借艺术来培养智力、创造力、人性与社会性的教育。“通过艺术而进行教育”成为大多数国家美 术教育的指导思想。

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集中体现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对美术部分的阐述上:

“在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等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 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的 美的欣赏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 工具及材料的技能。”

对于这一阐述,可以认为是我们过去对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认识。笔者认为,首先应肯定这一阐述的意义 ,它在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将具有参照意义。同时也应指出,时展 了,认识也发展了,这一阐述已不适应今天我们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解以及未来对幼儿美术教育的需要,主要 意见有以下几点:

(一)未脱离以成人对美术的理解来看待幼儿美术活动,以客观反映论对待幼儿美术活动,因此不适合幼 儿美术活动的心理特点与表现特点。必然将幼儿美术引入写实的模式之中。

(二)文字表述抽象和概括不够,反而使活动范畴受到局限。如“绘画、手工(纸工、泥工、自制玩具等 )”这些形式都可以用造型活动来概括。再如“观察力、想象力”,我们知道,幼儿美术活动会有助于智力的 发展。智力中就包含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多种因素,因此,可以用智力来概括。

(三)创造力是区别于智力的一种能力,也是美术教育最为突出的一种功能特征,但在表述中因平列的关 系,难以清晰地认识和记住这一重要的目标。

对于以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三个领域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幼儿美术教育中的 美育内容重要的是对幼儿进行形式美感的教育,即视觉对形式美的认识与理解,这是区别于其它美育形式的主 要特征。另外,用“欣赏力”一词,是过高的目标,幼儿的美育主要在于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知觉与感受, 尚难达到欣赏力的程度。

转贴于

根据以上几点意见,笔者认为,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应重新修正。

为使目标及其阐述更为科学,我们首先必须对幼儿的美术活动的性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众所周知,幼儿 美术不同于成人概念上的美术,和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也不同,这并不是难易程度或循序渐进的问题,而是由 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所决定的。他们不会按眼睛看到的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去表现,而是用心灵对知觉 样式的把握和理解去表现。幼儿美术如同原始人类的艺术活动一样,是他们认知和表现的一部分,可以说它是 一种混合体,它既是幼儿自身本能的欲望的表现,又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既是体质、智力的体现,又是 情感、态度的表达,既是游戏、又是学习,既有模仿,又有创造。幼儿美术教育正是基于幼儿美术活动的这种 混合体的特点,因此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教育功能特性。它的作用包括诸如培养美感、促进认知、发展智力、 提高手、眼、脑的协调性和手的灵活性。促进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等等。在这些作用中最重要的作用 在于它具有培养创造性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造形活动实现的。造形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幼儿美术教 育区别于其它教育(如语言、数等)最重要的内涵。

造形活动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活动领域。从原始社会的石器、陶器到现代社会千姿百态的视觉艺术,人类 的造形活动随处可见,它和人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人类的造形活动最 重要的特征是能够按不同物种的标准和美的标准进行有目的的创造,具有求新、求美的特点,它是人的本质需 要,也是满足这种本质需要的本质能力不断发展的表现。创造性的造形活动源于人的手和脑的活动,视知觉在 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视知觉本身具备着一种思维的本领,具备着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尤其是作为一种创造 性的思维。它是经过知觉的选择作用生成的意思进行的。而造形活动为视知觉提供了具体的感性材料,又有通 过造形活动的过程,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使想象现实化。因此,造形活动有助于人的创造力的发展。

人的造形活动离不开实践,科学家为大脑机能定位的研究和认识规律的研究表明,大脑与外界存在着某种 一致的关系,大脑皮层的活动取决于脑细胞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形成自身的代码(图式),用来译解和反映对 象世界,这样,经常接触某一事物的人就形成了对该事物的代码,例如,经常听音乐的人,就形成对音乐的代 码,而不接触音乐的人头脑中缺少编码,自然就难以解码,也就只能听见,而听不懂音乐。创造性的造形活动 也是如此。对于幼儿来说,只有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才能建立起创造性的代码,因此,尽管说造形活动有助于培 养创造力,但美术教育中模仿为主的模式并不能达到这一目标。因为在活动中对技术的追求已经束缚住了自主 性的探索性的表现的可能性,使其不能形成创造性的代码。

造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造型艺术,与美术互用。广义则泛指无论有无美的要素,凡人类利用一切 可视可触的材料在空间或平面上做出看得见,摸得到的形象或物体。如果我们从广义的意义上去看待幼儿美术 活动,则除了图画和手工以外,幼儿的很多游戏活动都是造形活动,例如,孩子在雪地上用脚踩出花样、用插 塑积木摆出各种形态,在下过雨的水沟上筑坝,在沙子堆里造城堡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创造性的造形都是具有 意义的。因此,广义的造形应是我们对幼儿美术活动所持的态度。由此出发,也更为容易拓展幼儿美术活动的 内容并与其它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幼儿的造形活动是与游戏分不开的,他们对随手搭合的树叶、纸片、小棍极感兴趣,对能够通过自己的主 观意志改变一种材料的形也极感兴趣,如果我们把孩子看成是小小的原始人,就容易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对形式 多样的美术活动那样感兴趣了,他们的活动中不仅满足了游戏的需要,而且得到了关于物质世界的真实信息以 及自己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每一种新材料或新式样的接触和体验都会使他们形成深刻的记忆并影响久远,所以 增强幼儿对各种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造型材料的体验,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工作,从这种体验中就培养出造 型艺术的基础感觉。

幼儿在造形活动中的表现可以分为“意象表现”和“机能性表现”。这两种表现在活动中都是依赖视觉形 式实现的。也就是说,幼儿在造形中的着眼点是美术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只对“形”(形状、色彩、构 成要素等)以及由“形”引发的联想感兴趣。例如,当孩子在涂鸦期能画出圆形时,他并非要画什么东西,而 只对这种最简单的能把图与底区别开来的“形”感兴趣。在以后出现的象征性符号和各种各样的形象样式及组 织形式中也是以形的变化和关系为基础的。他们对手工活动的态度也是如此。他们对泥工、折纸等活动的兴趣 在于这些可变形的材料能够实现他们造形的意愿,从而体验到创造“形”的快乐。

幼儿在造形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性也离不开他们对美的认识和感情,他们对美的认识是肤浅的,但却是基 础的,因为美的内涵是通过形式体现出来的,造形艺术为幼儿对美的认识,尤其是视知觉对美的形式的认识提 供了条件。因此,美术教育本身就含有美育的内容。当然,美育不仅通过造形活动,它还需要其它教育活动才 能实现,但造形活动中的美育作用是重要的,因为它为幼儿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可以现实化的视觉的美感表现形 式。

幼儿在造形中表现出的创造性也离不开他们自主的活动,自由地表现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条件。幼儿表现 出的创造性是幼儿主观欲望和想象的产物,如果在活动中是为了自己的表现而做或画,他们会自然地将心里的 美的情感流露出来,从而产生自然、诚实、大胆、朴实、直率、稚拙的特点,尽管这些作品在一些人眼里是幼 稚可笑的,但它所具有的个性和心意是明确的,而模仿成人的艺术的作品则失去这些最宝贵的东西。所以,幼 儿美术活动应更多地给予孩子自生性,教育者的工作是为他们提供条件并启发诱导使其实现这种创造,而不是 简单地教他们照猫画虎。

综上所述,创造性的造形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质。以此为中心来考虑就容易展开其它教育功能。所以 应重视通过这种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来培养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特性的研讨有助于教育目标的阐明,而教育目标的阐明有助于更新人们对幼儿美术 教育的认识,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教育内容、方法的改革,使幼儿美术教育能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天地,对以往行 之有效的教育经验和方法也能以新的认识去总结出规律,予以继承和发展。

笔者认为,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可以这样来阐述:通过适合幼儿特点的绘画、手工等造形活动,使幼儿在 体验造形材料和造形表现的过程中萌发美感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认知、智力、技能与社会性发展。

教育目标篇7

关键词: 大学教育、理念、目标、经典导读、师生恳谈

一、从课程设置说起

自1952年按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分科式的专门教育,培养的理想范式是专业技术人才。即使是全国综合性大学,其内部也严重分割,缺乏科际之间的互动与整合。今天,我国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已有了不少改进,例如增设了跨学科的公共选修课,让各院系学生交叉互选,每一位学生至少要有10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此外,不少院系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1]但总的说来,本科教育基本上仍按公共基础课(必修)、专业基础课(分必修或选修)、专业课(分必修与选修)三大块设置,这仍然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而不是通才的培养模式。其中,师生意见最大的:一是公共基础课中,政治理论课6-7门,比例过大,且教学效果甚微;二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设置过于狭窄。一些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脱离人类文明的精神资源与现代社会人生之实际,没有达到养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志向、情操、公民意识、处世能力的目的;而过于狭窄的、太强调实用性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使学生在知识面、智力与方法论上,均难以面对现代多元文化和学科的综合发展。其实,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越强调实用性的课程,到头来越设有实用性。有一些专业课其实是不必设的,学生们可以无师自通。我以为,大学教育要放宽胸量,着眼于长远的未来,克服实用主义的偏向。大学教育、课程设置要有弹性,不能太死板。

现在我们注意到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技术学科的学生,文、史、哲、艺、宗教、语言等人文学科学生,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学生在知识上的互补,人文与科学的交叉,特别是人文教育或素质教育的提倡与重视,已卓有成效。从人性的养成来看,不论学什么专业的学生都需要人文的陶冶与性情的养育,都需要接受人文的教化。学习人文学,主要不是学知识,而是学智慧,是体验、丰富、提升人生的内涵与境界。但人文学工作者拿什么来满足大学生的人文需求呢,在他们最珍贵的大学生涯中,我们提供什么最有价值、最值得学习的东西呢?

目前我们课程设置上反映出的另一方面问题是,四类课程(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公选)多为概论课,即二级或三级学科的某某学或某某学概论、通论、原理、通史、断代史等。在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各院系的课程设置中,极少有导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为内容的课程,这是中西方文科专业类、通识类课程设置上的最大的区别。国外名校文科的课程设置,多以历史上流传久远的名家、名著、经典为教学内容,通过师生反复研读,反刍其原创性的内涵。[2]而国内素质教育课程(或称通识教育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乃至文科基础、专业课程仍流于一般概论原理或通专史,包罗万象,面面俱到,或貌似严整实为拼凑的体系。有人认为,读经典,读几部书,知识面不是更狭窄了吗?修若干门概论,知识面不是更宽一些吗?这种认识是有毛病的。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里指出,精神文化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不成比例的,希腊史诗、哲学、艺术和莎士比亚,仍然能够给我们以精神的享受,“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3]文明史上的经典是高不可攀、不可替代的。例如荷马史诗与《诗经》《楚辞》等,尽管其中不免有历史的局限,但今天人们浸润其中,仍然能吸收丰富的营养。指导同学们直接读文明史上具有原创性的经典,与思想、文化、艺术、哲学大师作心灵沟通与思想对话,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是全面深厚的而不是片面浮浅的。他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品鉴、欣赏、享受高雅的精神产品,学会读书的方法,求取新知,丰富自己,拓展兴趣爱好,进而陶冶人格与人性,使之深化而完美。读经典、诠释经典,是创造式的,对话式的,身心交融的,而读概论则是被动的,是把老师嚼过的馍再喂给学生,硬灌给学生。当然,我并不一般反对概论、通专史体系的教材与教学,这可以提要钩玄,方便初学的学生把握一些基本知识,但如果所有的课程都这样,那就有问题了。至少应有一部分课程是原典教学。实际上,我们可以尝试针对不同科系、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中西文版本,导读不同或同一经典。台湾通识教育的推动者和研究专家黄俊杰教授分析了西方、日本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不同模式,特别评析了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以古今的经典(包括古希腊、中世纪、近现代的大师名著,也包括东方的经典,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作为课程教育的中心的经验,很有价值。“近百年来美国的经验显示,以经典作为通识核心课程,是传承文化价值的有效方法……应该成为知性与理性迈向成熟的大学生所共享。”[4]目前,我们的通识课、公选课太泛太滥,应逐步形成以代表历史文化精华的中外经典为主要内容和教材的核心课程,其中一部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理解我们的民族、历史、文化及其精神价值。

我个人1998年在武汉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中发表了《理念 特色 经典导读》[5]一文,以哈佛大学通识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为例,指出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教材中应逐步改变概论加通专史的结构,突出经典导读。我院近年来创办的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国学试验班的课程设置,以古今中西大传统中的最著名的十多种经典为主要课程,让学生直接读具有典范意义的原著原典,在文科教学方面突破了近五十年的新传统。

二、大学的定位:功利性与实用性之反省

课程设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理念与目标。当前讨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与目标问题,我想主要是针对太过功利性、实用性或为技术而技术的目标设计的。大学教育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口号当然是对的,但又是不全面的,因为这种服务不是直接的,或者说不完全是直接的。它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教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服务于国家、民族、人类的长远的利益。适当的功利的要求,例如对大学提出促进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要求,并不过分,但把教育当作“产业”来办,肯定是有问题的。把教育与浅近直截的政治或经济目的直接挂钩,已经使我国高等教育付出了不少代价,浪费了不少本来就不丰厚的教育资源。

为德国教育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哲学家费希特指出,教育首先是培养人,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与技术,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教育是全民族的事,要教育的是整个民族!“德国教育之父”洪堡认为:“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至于它的实用性,其重要意义那也仅仅只是第二位的。当然,对真理进行的这种目标自由式的探求,恰恰能导致可能是最重要的实用性知识,并能服务于社会。”[6]在费希特、洪堡看来,实用性,服务现实,只是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结果之一或副产品,不是出发点,也不是目的,不占第一位。

大学教育不是向学生灌输现存既定的知识。洪堡特别强调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反思性”问题,指出必须培养学生对真理与知识永无止境的探求、创造性与不断反思的精神。他认为:“科学是一个整体,每个专业和学科都是从不同角度对生活现实的反思,对世界的反思,对人的行为准则的反思。”“科学是与高等学校联系在一起的。唯有通过对学术的研究,与科学的交道,对整体世界的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大学生要学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对材料的理解。唯有这样,他们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和个性,然后他们才能达到自由、技艺、力量的境界。”洪堡还指出:“高校的生存条件是孤寂与自由。这就是‘坐冷板凳’和学术自由,国家必须保护科学的自由,在科学中永无权威可言。”[7]

据德国现代化研究专家李工真教授研究,普鲁士至德国的高等教育之所以成为世界现代高等教育的典范之一,乃在于他们自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传统:第一,大学的教师与学生,首先要摆脱对出身的依赖和对工商职业利益的兴趣,大学要与“社会实际政治与经济利益”保持距离,使大学、教授、学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使之成为国家与社会上的一支校正力量,校正那些不能把社会引向健康的东西,哪怕是形成为强势或话语霸权的力量。第二,大学是研究者的共同体。不断研究不为人知的东西,发现新规律,不断向真理接近,积极、永恒参与学术探讨,以及研究的独立性、独创性,是大学教授们的最高的道德义务和原则。国家、大学必须有一套竞争、淘汰机制,保证、激发青年学者献身于科学研究,向已形成的舆论和权威挑战,冒着与他人在学术上冲突的危险,扫除门户之见,克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取得学术上的真正的突破与创新。第三,大学一定是综合性的大学,它不同于地区性的学校,不同于专业高等学校,不同于工科、实用学科的专业化分工的学院,更不是职业训练所。因为大学强调综合、广博,提供最高的教育,强调人文教养、人文底蕴、人文积累与科学自由精神,不允许定位于仅仅是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和充分的学习自由。大学实行的主要是讨论课(seminar)教学法。大学生可以独立进行研究,自由进入图书馆,进行同学结伴式的自由讨论。青年人要离开大学时,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或仅仅受过专业知识训练的人。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8]

由上可知,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创造精神,与社会热点潮流,与商业化的大众文化保持距离和培养人才的全面性、反思性、和谐发展,是大学与大学教育的灵魂。这与把大学教育功利化、实用化、技术化、短时效化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单一性、工具性、职业化、无批判性的见解是格格不入的。用极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思维考察大学与大学的科研、教学与学科建没,在收益成效上,不分青红皂白一律都要求短、平、快,立竿见影,立等可取,这种短视的观点、短期的行为,是十分有害的。目前的大学管理部门缺乏中国智慧,不懂有为与无为的关系,缺乏弹性。他们真是去“管”教授,而且“管”得细密琐碎,根本上是以不信任教授为前提的。对大学教育及教师的许多评价指标、量化标准或考核体系暴露出诸多问题,重量不重质,完全丧失了学术品鉴的能力,如以刊物的所谓级别判定论文的水平等,一味强调形式、噱头、花架子。庞大的教育机构出台的很多做法,特别是评价体系的导向,不讲学养,不要积累,鼓励出很多无用的垃圾或泡沫,无异于逼良为娼,杀鸡取卵,这很可能断送大学教育的前途。这还不仅仅指大学教师人怨沸腾的、扰民的文牍主义、形式主义,例如卷帙浩繁、名目繁多的报表,无休无止、鼓励钻营的申报、评奖、评估、检查、答辩,及其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也还不仅仅是用工科思维、工程方法去评价人文学术或社会科学,在尺度上、参考系上根本无视学科特点的问题;也还不仅仅是目前官僚化的评价机构、评价指标与体系本身,即成为学术腐败的真正渊薮的问题。事实上,它事关大学的理念与目标。

三、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传承文明、造就健全的国民、培植社会资本

各大学可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与目标,但其共性的内容有如下三方面:

首先,大学当然要为社会服务,但不能只定位于为现实服务。大学担负着文化传承与文化积累的责任。大学的目标首先是人类与族类文明的传承,即在同情理解前现代文明的基础上,把人类各地域、各族群的,包括本土本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伦理、道德、艺术、哲学、经济、社会、政治、科学、技术等文化资源,通过重新翻译、理解、诠释、交流、沟通、融合,批判地继承与创造地转化,代代相传。通过深入研究与教育,促使人类、族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扬弃与发展,是大学的使命。全球化决不意味着本土文化资源的消解,恰恰相反,全球化恰恰要求我们发掘本土知识的普遍价值。

其次,大学担负着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重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的目标还在于培养出大批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有判断力与道德人格,有不断学习、终身受教育与自我完善之能力的个体,他们同时是能自由发展并具有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能力的公众知识分子,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应当成为社会的良知。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不论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上积累多少经验与本领,他一定要有相当的人文素养,具有社会参与的热情与能力,有理性的批评的态度,且有世界性、人类性的关怀。这也就是我国古人所说的“民胞物与”的境界。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指出:“知识分子必须要有专业知识,不论是学术、企业、媒体或政治,都需要专长……但除了专业本领以外,一定要有相当深厚的人文关怀,才配作知识分子……自然科学家也可以培养深厚的人文关怀。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文学领域里的语言学、文学、历史、哲学和宗教,都是人类自我反思的学问,既是个体又是群体的自我反思。”“能不能为大学生的自由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是评断大学素质的重要标准。培养批判精神,包括政治、社会和文化批判,也是大学的目标。”[9]富有人文关怀的健全的公众知识分子,可以从广阔的视野考虑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道德、伦理(例如科技伦理、生态伦理、全球伦理)及社会心理等问题,针砭时弊,提升社会理想,指导社会良性地健康地发展。

再次,作为大学教育目标之一的社会服务,是通过对人类与民族文化的积累与传承,通过对具有自由人格,有理想有教养,具有自我完善、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能力,自尊且尊重别人,敬业乐群又尊重自然的人,我们称之为“健全的国民”的培养来实现的。现在有一句时髦的话叫“效率优先”,但办教育不能要求有太快的效益与回报。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的服务,需要从长时效的视角来观察,不能理解得太直接、太狭隘。从直线性的“投入”与“产出”的观点来看待大学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是有毛病的。大学“产出”的不是器物,不是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全面发展潜能的健全的国民。

台湾社会学家杨国枢教授指出:“大学教育必须同时达成五大类目标:(1)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内在身心特质的了解;(2)培养大学生求取新知的方法与能力;(3)培养大学生适应个人生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4)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5)培养大学生理解与关怀全世界、全人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10]他主张,通过人本化的教育,使大学生的思想、知识与人格获得均衡的发展,使他们不仅对身心禀赋与潜能、个人志向与人生目标有深度了解,进而有关怀他人的情操,认同团体的能力,服务社会的意愿和关心全人类的胸襟。他们应有良好的求知兴趣与态度,正确的读书习惯与方法,至少掌握一种研究方法与怀疑批判的能力。这一教育目标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不仅兼顾德(公德与私德)、智(知识与能力)、美(高尚的审美品位、格调与能力)、群(人际关系、社会参与和公民意识),而且向内向外扩充。他们不仅对本国历史文化有关怀与理解,而且能从世界的观点,有理解与欣赏世界各文化及其差异的能力,有尊重他国文化与人民的态度,[11]达到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最近,媒体报导了北京清华大学刘海洋同学到动物园用火碱与硫酸伤害黑熊的事件;天津大学学生马晓明因被退学而觉得生活无意义,遂杀死了亲生父亲与祖母,并打算再杀死母亲和自己;北京一位大学生马忠义也是因多门功课不及格,持刀夜闯女生宿舍,想杀人以解脱;台湾一位马姓老妇到法庭状告她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化工所的博士儿子不认亲娘。[12]这里面有非常具体复杂的原因,有的属于心理上的疾病,有的属于社会或家庭教育的缺陷,当然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特别是道德素养的问题,是人性养育的问题。我们不希望媒体过分渲染刘海洋事件等,因为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健康的,是有志气且蓬勃向上的。但我们仍然有孔子之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不可否认,社会上的官本位、金钱拜物教、权力拜物教也渗透到大学校园,造成有的大学生的两面或多重人格,以及道德价值观上的庸俗化、功利主义或虚无主义。家庭经济背景的贫富差别,使得部分贫困生有沉重的心理包袱。与我国传统的儒家教育相比,现代大学教育结构的弊端是:德业分工,知行脱节,为人与为学分裂,师生之间隔绝或疏远。大学教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对话还比较多,但与本科生之间在学问与人品方面,已不复有切磋琢磨、教学相长的机会和氛围。目前我院建立师生恳谈日制度,试图通过这一渠道,使师生在德业等多方面有所交流。大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互为主体性的社区。大学应当强调教师的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淳化师德、学风与校风,涵养师生的心灵,扩阔师生的胸襟。首先是教师要有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实地帮助学生自己去立人去达人,怡情养性,塑造人格。总之,人文教育在今天的大学已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问题,它服从于我们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注释:

--------------------------------------------------------------------------------

[1] 详见《武汉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上下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2] 参见黄俊杰著:《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第七、八章有关美国、日本教育的考察报告,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第48-49页。

[4] 除前揭黄俊杰书外,又请见林孝信、黄俊杰《美国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实践》,黄俊杰编:《大学理念与校长遴选》,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出版,1999年3月再版本,第117页。

[5] 拙文发表于当时的《武汉大学报》,后收入《面向21世纪的哲学教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6] 托马斯•里佩代尔:《德意志史,1800-1866》,慕尼黑1983年版,第57页。转引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52-57页。

[7] 同上

[8] 参见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56-65页。

[9] 杜维明:《文化中国的认知与关怀》,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刊4,稻乡出版社1999年4月,第47页。

[10] 杨国枢:《大学之理念及其实践》,刘安之、黄俊杰编:《大学理念与实践》,逢甲大学与台湾通识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1页。

[11] 参见同上,第5-8页

教育目标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高级蓝领

一、什么是高级蓝领

1.社会对企业员工的认识。社会上把企业中的人员按其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创造的价值、获取的报酬等综合因素分为金领、白领、蓝领。“金领”:一般是指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在某一行业有所建树的资深人士,是企业的决策者和领导者。“白领”:一般指有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士,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和产品技术设计与方案的企划和制订者。“蓝领”: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操作工人统称为蓝领,主要负责对设计方案的实施操作和落实,将产品生产出来。随着我国加入WTO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使许多企业进行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岗位技术含量正在不断增加,“蓝领”“白领”的边际正在模糊和淡化,“高级蓝领”应运而生。“高级蓝领”:介于白领与蓝领之间(也有称其为灰领或银领),他们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不仅能够参与产品技术设计和方案的制订,同时也能够掌握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操作。

2.我国企业技术工人现状情况分析。(1)技术工人技术等级情况。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其中初级工所占比例高达60%,中级工比例为35%,高级工比例仅为5%,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仅占1.5%;而发达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的比例超过35%,中级工占50%以上,初级技工只占15%。据有关新闻媒体报道,已有部分沿海城市的企业到国外招聘退休技术工人,来弥补技术工人短缺的现状。(2)受教育程度情况。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数据显示:2001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7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为5.8%,具有高中阶段受教育程度者为22.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达71.5%。而同期日本分别为:12.33年、28.3%、52.8%、18.9%。由上述统计数据可看出差距之大。另据国家计委公布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不到70%,不良产品造成的损失每年近2000亿元。一线技术力量的下降,不仅导致生产质量和效益的低下,还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因此,要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高级蓝领”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3)技术工人需求情况分析。据2002年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显示,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缺口很大,一些大城市缺口竟然高达30%。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短缺,有关人士将之称为“技工荒”现象。为什么劳动力市场会出现供需极度的不协调?“技工荒”现象与职业教育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思考。以制造业为例,制造业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和集成化生产的技术底层平台,它是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也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保证。专家们介绍,数控技术人才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操作型三个层次,后两类人才正是社会急需的数控“蓝领”高级技工。

二、高级蓝领———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

高职教育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是面向社会经济的教育,是沟通教育与就业的桥梁。高等职业教育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高移化和终身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适应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就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一线,为社会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

1.我国技术工人培养现状分析。我国技术工人的培养,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1)学徒制。即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主要靠师傅言传身带,侧重于实际操作技能方面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前采用)。(2)技工学校。初中毕业后进行2~3年的专业技术培养,主要侧重于专项技能的训练,理论知识层次较低,毕业后能够较快地适应某岗位的工作,但继续学习的能力和转岗的适应能力较差。(3)中等职业学校。他们也是初中后接受3~4年的专业技术教育,达到高中文化水平并具备某项专业技能,这部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扎实,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作,同时也能够从事一般的技术设计、检验等工作,并且具备一定的继续学习能力。这种培养模式是20世纪我国培养技术工人和初级技术管理人才的主要模式。(4)高等职业院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科技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规格的高移,上述三种培养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近几年蓬勃发展的高职学院成为培养针对职业岗位、以技术应用和技艺型为主的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其培养的毕业生具有理论基础知识深厚,专业技能扎实,具备深造和转岗的能力,已成为我国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中坚力量。/

2.目前我国技术工人需求趋势。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技工奇缺,“高级蓝领”难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升级换代。一线技术工人的缺乏,严重制约着中国工业的发展。面对中国制造业遭遇的尴尬,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呼吁:要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必须着力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高级蓝领。不少地方正在酝酿出台向一线高级技工倾斜的薪酬政策,有的地方政府在公开的工资指导价位中,将汽车修理工等技术工人的最高年薪定在相当于或高于博士的水平。高级技工年薪十几万,显然不是用人单位哗众取宠的炒作,而是真实地反映了高级技工在人才市场上的特殊价值。据统计,到2005年,我国的数控机床年产量将达到3万台,数控机床的普及率也将大大提高。而目前我国机床的数控化率还不到2%,只是发达工业国家的十几分之一。同时,我国的数控人才不仅在数量上奇缺,而且在质量上也存在一定缺陷,即他们的知识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企业的需求。众所周知,由初级工变为高级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级工从中级工中产生,中级工又必须从初级工做起。这就需要全社会形成重视技能、尊重技工的良好氛围。而要改变我国技术工人总量不足、素质较低、高级技工奇缺的现状,各级职业技术院校应当有所作为并且可以大有作为。

3.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教育部日前发出的《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造就一批能完成从产品设计到产品转化的人才,也就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包括能把科研与开发设计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的以掌握工艺技术为主的专门人才,能把决策者意图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的一线管理人才,具有特定专门业务知识的智能型操作人才。为此,教育部实施了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全国要逐步启动建设200个试训基地,实现5年内培养30~50万高职数控高级技能人才的目标。

三、高职院校如何做好高级蓝领培养

总理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目前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足,高职院校仍存在招生难、就业难的问题。用人单位关心的是毕业生的质量,但对接受学生到企业训练,却关心、支持不够。(2)在人才培养上仍然延续着单一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明显不足。高职院校应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坚持制度创新,例如推行弹性学习制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与潜能提供环境和条件。(3)投资不足导致了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而职业教育教师自身的技能欠缺,则严重地制约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由于职业教育投资不足,投资渠道不畅,不少职业学校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相当滞后,传统专业实习基地普遍落后,新兴专业实习基地更不适应技能教学和实习需要,有的新专业还根本没有实习基地。(4)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又多是从中职、成人或普通教育中升格或分离出来的,带有浓厚的普通教育的影子,注重理论,忽视技能。并且,职业教育自身对技能教育在指导思想、管理力度、激励措施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因而培养出的毕业生或者说技术工人不能很好适应产业需要,难以被社会认同。(5)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无序扩张,追求做大做强,但实际上只是在做大上下工夫,校园面积扩大了,专业设置增加了,在校生人数膨胀了,学校效益提高了,但做强未见显著成效,教育教学质量严重滑坡却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在教师能力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程建设、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更是进展缓慢或停滞不前。

2.高职院校如何做好“高级蓝领”的培养。(1)坚持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办学途径,依托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使教学内容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人才培养规格紧贴企业的需求。(2)改革培养模式。按市场要求确定专业方向,按社会需求确定培养模式。应积极探索“宽基础、活模块”“大专业、多专业方向”的柔性专业结构,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兼容性。(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突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兼职教师的数量,加强与国内外同类院校的合作与交流,以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应重视教学管理干部的培训,提高其教学管理水平。(3)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实践,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推行课程综合化。在教学模式上,应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教师质疑导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模式。进行考试方法改革,采取多种模式评价学生的学业,如课程设计、答辩、撰写调研报告、现场实做、技能考证等考试考核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贺贤土.高等职业教育“高”在哪里[J].职业技术教育,2003(21).

[4]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加强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

[2]吕鑫祥.新形势下,对技术型人才的重新审视[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2(10).

上一篇:税法课程范文 下一篇:专业课教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