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化范文

时间:2023-10-14 05:24:01

文化产业化

文化产业化篇1

即将出版的《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从总量上看, 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3577亿元,占GDP(11.69万亿元)的3.1%。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有从业人员1274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 (7.44亿人)的1.7%。如果按照CDP增长持平计算,2004年将达到接近3900亿。

从结构上看,我国文化产业的特点是:以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如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等为主构成的“核心层”有从业人员223刀人,实现增加值884亿元;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广告及会展等为主构成“层”有从业人员422万人,实现增加值835亿元。新兴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已超出传统文化行业近1倍,创造的价值已接近传统产业。与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相关联的生产、销售的“相关层”有从业人员629万人,实现增加值1858亿元,其发展规模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据了一半。

从产业的维度来考量文化事业,或许提供于一个更贴切的视角。

现在在地亢各级政府主导的文化活动已屡见不鲜。四川省在上半年召开了“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南京举办“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号称“国内第一个综合性的国际性的”“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11月在深圳举行,山西文化艺术周也是浩浩荡荡进京。从年初到年末的这些各式文化博览会,大多少不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会。其中的仪式性和展览性耐人寻味。

与此相对应,2004年,在由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杨振宁、王蒙发起,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杨振宁将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归结为《易经》的思维方式,引起轩然大波。与“2004文化高峰论坛”遥相呼应的是,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于8月中旬在上海召开。京沪两个论坛的不少代表都是开完上海的会又飞往北京赶场。再联系沸沸扬扬的“读经之争”,我们可以看到在日益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人的文化焦虑感在与日俱增,百多年来的中西文化之争仍在继续。

对败制的疑虑

《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执行主编张晓明,在他的报告中很有分寸地提出了批评:“对于习惯于以行政方式发展文化的地方政府而言,体制改革需要花大气力研究、试点、制订方案和推动实施,短期不易见效。而上项目,做工程,造形象则容易得多。通过逐渐放开市场,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上升为政策,以指导文化事业单位转制,自发地实现兼并和重组,费时费力。”“而以行政命令‘拉郎配’则可以立竽见影。如果再带有利益动机,直接以行政权力在市场中推动产业整合,则更会对发展起逆向调节作用。”

2004年,“三联保卫战”事件也是值得记取的,因为它其实代表了出版业的典型矛盾。9月14日下午,三联书店前总经理兼总副书记汪季贤因“未能正确理解和维护三联品牌”等原因被“调离”。一个老大书店维护自身品牌的战争在中国特色的政治生态中令人吃惊地取得了胜利。汪季贤的人局其实是面临市场压力的三联人特别是三联高层及管理层选择的结果,而他的出局也是三联人的选择。

一位出版人的追问发人深省:“不从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单位的出版社,除了人民出版社之外,能不能再多一个三联或者商务?”这也代表了人们对2004年出版社除人民出版社外全部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这一重大制度的疑虑。而2004年12月1日,出版物分销业务向外资开放显得风平浪静,甚至比2003年“五・一”开放零售还要平静。

在出版理想这一边

在民营书业已经占据全国出版半壁江山的情况下,约请民营书业的领袖们现身说法谈谈文化产业,理论上应该是最适合不过的。但大大出乎意料的是,北京万圣书园董事长刘苏里和上海季风书园董事长严搏非,一北一南两位民营书业的领袖,不约而同地对谈话前提“文化产业”提出了严重质疑。刘苏里丝毫没有掩饰他的不屑,“‘文化产业’的提法,我是有看法的,如果笼统地讲有很大问题,什么领域或者什么环节可以产业化都必须具体讨论,一个可以产业化的领域也不是所有环节都可以产业化”,“产业化不简单是一把所谓的‘双刃剑’,好的方面有限、恶果居多”。

刘苏里认为他领导的万圣经营的核心品种,很多有存亡继绝的作用,承载着知识与思想传播的功能,是难以市场化的。一次去雍和宫,发现道路两旁全是假冒伪劣的饰品,无精致无“文”可言,与雍和宫的气氛极不相称。这种产业化的恶劣印象让刘苏里一连串地追问:“陈凯歌能产业化么?图兰朵能产业化么?美术馆能产业化么?你去看看我们产业化的后果,在一个很尊严很高贵的地方充斥的都是什么东西?”

刘苏里极力强调“文化的民间化”,“跟‘学在民间’一样,文化也有个‘在民间’的问题――首先要让文化回到民间。”在刘苏里眼里,文化不能做到更彻底的民间化,便谈不上产业化,否则一定是走形的扭曲的不伦不类的产业化,乃至垃圾成堆沉渣泛起。现在大量存在的是“三无”作品――“无害无益无聊”,从影视到图书都是这样,便是所谓产业化的后果之一。

上海季风书园董事长严搏非,和他的北方同事表达了惊人的一致:“文化产业是个特殊产业,有两个层次,资本只是其中一个层次。我们仅仅看到好莱坞、时代华纳,没看到资本背后的东西。文化产业的另一方面就是比产业更高的准则,文化产业也是存在道德正当性问题的。”

展望2005

郑和下西洋的政治得失,儒家文化和道德重建,因各类文化产业(尤其是影视和出版)进一步市场化和反文化引发的激烈争论,是朱大可估训・的新一年的热门话题和中心议题。文学评论家白烨和朱大可的意见取得丁交集,“外资进入图书发行、进入影视制作之后必将引出相关话题,文化产品的大众化、时尚化与精英文化的批判性必然再起冲突;有关的热点话题可能由此而来。”

新一年可能涌现的热门话题和中心议题又成为可能的流行趋势的具象。白烨称:“大众化、时尚化是这个时代文化产品的一个基本定势,这样的一个定势不会有太大的更变;只可能会因某些文化产品与民族化、本土化的某种结合构成一些小的流向。”

文化产业化篇2

摘要:会展业要得到持续的发展,应该整合自身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其产业文化的实质,借助创意、想象力的开发、充分提高会展活动的文化品味,以此创造产业生机,扩大产业平台,推动业态交流,最终体现会展文化产业的价值。

关键词:会展文化;文化;产业;会展文化产业

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E08011

一、会展文化与文化

“会展文化”(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ulture)这一新的概念,是在2005年7月10日郑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中被明确提出来[1]。在当年的《中国会展》杂志第14期上,陈泽炎先生就对会展文化概念做了如下界定:

一是“会展文化”是以会展活动为载体所直接展示、代表和反映出来的关于文化的内容;

二是“会展文化”是指当把举办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产业经济活动时,其总体上所表达、展现和凸显出来的会展产业在精神、理念、价值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第三“会展文化”是指在某一个具体会展活动项目的层面上,由于其作为一种经济的和社会的活动方式,其组织者就必然会在筹备和操办的全过程中对所依据、遵循的思想意识等方面的东西有所体现,从而表示其文化的内质[2]。

2008年,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陈红进副教授在《商场现代化》发表文章认为:

“上述概念尽管完整地表述了会展文化各个层面的含义,但在分析会展产业发展时也容易出现“文化泛化现象”。即:把所有的会展活动都和文化挂上钩,从而出现文化庸俗化倾向,这反而有悖于举办“会展文化节”,提升会展产业文化品位的宗旨。会展文化最简单的表述应当是指:在会展活动中总体上所表达的会展产业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也就是上述三层含义中的第二层。之所以如此界定会展文化,是与文化本身的概念有关。对于文化概念演变的研究由来已久,对文化的定义古今中外不下百种,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人们都承认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特征,是人类群体的精神财富,尽管由于时空的变迁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但都被一部分群体所认可并具有相对稳定的传承性。鉴于此,基于会展产业的会展文化作为文化母概念中的一个子概念,应该是指人类通过会展活动所表现的具有会展产业特征的文化内容,包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意识方式和价值取向。”[3]

两种观点显示出二人各自对文化观念的不同理解,其中的关键是对文化概念理解的偏差。

在西方,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栽培之意,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把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和能力的教养也称之为文化。

在中国,“文化”是古已有之的词汇。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就是“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构成复杂网络,即“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

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领域,而Culture却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生发,继而引申到精神活动领域的,这层意义上讲,Culture的内涵比文化更为宽广,接近于今天人们通常理解的广义“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因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包容了人类创造的一切事物。《辞海》中写到:“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便可以理解陈红进文中提到的“文化泛化现象”以及半坡文化、仰韶文化、建筑文化、雕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等的各种文化称谓。可以说除自然界以外的所有人类之创造物、行为、思想等等都可以称为文化;而狭义文化则将文化的中心放置于人类的精神层面,如知识、思想、价值、心理等等隐型文化形态之上,加深对人类内在理念及自我意识之认识。它的核心概念是“精神文化”,只承认与人的精神相关的创造物及其外在表现形态如制度、组织,意识形态等。

1952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发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文,对西方自1871年至1951年期间关于文化的160多种定义作了清理与评析,在此基础上他们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他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的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他们所带来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4]这一对文化的综合定义基本为现代东西方的学术界所认可。

会展文化的概念实际上是大的文化概念的衍生品,而文化概念的多义性、歧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会展文化的概念也会有不同的界定。

陈泽炎先生的“会展文化”是从广义文化的角度来界定的,这在文中就有说明。他的“会展文化”概念,相对更加全面地说明了会展活动在各个层面上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而陈红进先生提出的“会展文化”,实际上是在会展产业这一具体层面上,对会展活动中表现出的各项文化内容的阐释。

在会展活动的举办过程中,产业文化特征从总体上以及各个层面均会有所表达和展现,其组织者在筹备和操办的过程中对所依据、遵循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文化内质也会在活动中凸显出来。

总之他们都在各自文中提出了会展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强调从会展产业的视角,来探讨其产业文化的品味与本质。

二、文化与产业

“产业”一词最早专指农业。在人类迈入资本主义大生产时代后,产业转而主要指工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曾将产业表述为从事物质性生产的行业,成为唯一的定义。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服务业和各种非生产性产业迅速发展,使产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不再专指物质产品生产部门,而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及其可替代品(或服务)的企业群在同一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5]

产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是随着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产业概念有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虽然世界各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并不完全一致,但一般地说,第一产业对应的是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对应的是广义的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供水、电力等)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则对应着广义的服务业,即第一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各业。三次产业分类是对全部经济活动的最简明分类,在发展经济学和国民经济核算中广泛运用[6]。

不同的时代,文化与产业会呈现出不同的关系特征。传统上,尤其在物质匮乏年代,二者往往被看成是对立的。文化被定为成高尚、纯欣赏性的,任何沾染了商业化的文化活动都被认为是被钱所收买的,庸俗的;产业也忽略文化的经济价值,认为文化不能产生利润,没有人在这上面投资。然而历史发展到21世纪,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一方面,产业可以推广、宣传和扶植文化事业,资本的进入大大有利于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使得产业更具有卖点,加强了产品特色。直接或间接的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文化消费日益高涨的今天,文化和产业是既对立又互补的关系。[7]

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不断走向文化,而文化的发展也不断和产业部门结合起来,最终出现了文化产业。这是一个必然的客观的发展过程。

文化产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主要指以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行资产增值,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

目前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从经济角度来讲,文化产业是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新兴产业,这对于转变我国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会展文化产业

会展业作为文化产业之一,是人类社会有意义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政府、企业所关注的焦点。

脱胎于欧洲十二世纪集市的会展活动,本身就是人类物质文化交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18世纪欧洲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迎来了激动人心的产业革命,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博览会即是这次产业革命的见证,这是真正意义的第一个世界性的博览会,目的就是为炫耀英国工业革命后的伟大成就。

今天的会展业作为一种复杂多样的经济文化现象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会展的内容形式、功能结构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一个高端的会展活动所带来的直接和附加价值是不可预期和评估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形象和地位,使全世界的人认识了北京,了解了中华5000年的灿烂文化,这种有形、无形的影响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正逐渐淡出,商业文化活动因其扩张性、侵略性和高效性将占据主导地位,文化与产业结合来提高文化吸引力、增强产业竞争力将成为文化和产业的生存法则。

会展活动可以把一个产业的相关信息进行集中整合,加大传播速度和范围,同时也建立了一个深入探讨产业发展,互相交流成功经验的平台。每一次相关产业展会的举办,都会使这个产业得到一次大的提升。

此外会展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巨大,它在本质上几乎是一个“免费”的商品,也就是说游客只是消费,而不能从当地带走什么,故称为单向性消费经济,是运用于城市再生策略的主要工具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每年有几千亿美元用于会议的消费,而目前在中国,会议的产值也在千亿人民币以上。通过会展活动的举办,人们可以达成多方面的目标需求,给诸多相关产业带来经济增长。会展业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多种产业消费,比如,酒店业、旅游业、广告业、交通业等。会展行业的发展会极大的拉动内部消费,改变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

会展业已经从原来的展示产品、进行贸易或解决某些问题的单一层面聚集,发展到现在与各个领域相互交错的多元化经济文化活动。其中所表现出的对自身产业文化的阐释和体现,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多层次的文化内容。

会展业要得到持续的发展,应该整合自身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其产业文化的实质,借助创意、想象力的开发、充分提高会展活动的文化品味,以此创造产业生机,扩大产业平台,推动业态交流,最终体现会展文化产业的价值。

中国会展经济要得到健康的发展,究其根本,文化是最本质的生命力。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相信会展业会借助文化竞争力推动更多的产业复苏,同时创造出自身产业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方向。

参考文献:

[1]首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盛装开幕。新浪财经,

文化产业化篇3

每个人都知道企业拥有自主技术和品牌才能赚大钱,但自主研发意味着长时间、大量的投入和高风险,在现实的选择面前,大多数企业都愿意走“山寨”发展的捷径。这是人性使然,也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是一系列制度、政策和文化理念的综合,包括法律制度、产业政策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自主创新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因此在知识产权不被保护或者保护成本很高的情况下,研发活动和创新精神就会受到很大抑制。因此,“山寨文化”在中国盛行也就不难理解了。中国在过去长期形成的依赖国外技术和品牌、不相信自主技术的“产业文化”,也是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产业政策和体制影响的结果。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国各大支柱产业发展基本上是以产能扩张为主,没有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品牌。这种结果跟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产业政策导向有关。以引进国外技术和模仿加工制造的企业,和那些以市场为导向、自主研发为主的企业的根本区别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企业组织原则和结构的区别,这种区别是创新机制能否激活的分水岭。以汽车和飞机工业为例,如果当初整个产业形成的“产业文化”是以自主研发和自有品牌为主,而不是“引进+模仿”的创新公式,今天的中国汽车和飞机工业在世界的地位将重新改写。

在创新这个问题上,经济学界曾经有过一场大讨论。以林毅夫为代表的“比较优势派”认为,中国对西方的比较优势就是低廉的劳动力,因此主张中国发挥此种比较优势,吸引外资,以市场换技术,通过引进和模仿国外技术,专注于以加工和制造为主的出口贸易;以路风为代表的“自主创新派”则认为,中国必须在开放市场前就要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要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市场开放和引进外资,保护和培育幼稚产业,改革现有体制,倡导自主研发,形成产业控制能力国际竞争力。从表面上看,他们之间的分歧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是对创新路径的不同看法。林毅夫等人认为,创新需要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企业模仿到了一定阶段必然会转向自主创新;而路风则认为,以模仿为主会形成思维惰性,照搬过来的知识无法形成自主技术的创新能力,习惯复制的结果会造成创新动力的消失。最关键的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导的企业组织结构和流程无法形成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

这场争论持续了多年,开始“比较优势派”显然占上风。从短期看,走“比较优势”之路,的确走出了一个世界出口大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使中国跃升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获得了无可辩驳的成功。但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我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枯竭、能源紧张的问题日趋严重,产业链的控制权始终在西方国家手里,国际竞争力方面中国企业始终落后。于是,人们开始反思,这样的发展方式需要转变。因此,自主创新一词又被重新提起,“十二五”规划把创新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大家都知道,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但创新本身的动力又来自何方?人有不断求变、追求舒适和文明的自然本性,这是创新最原始的动力,但这个动力需要在一定的土壤里才能转变为作用于生产力的技术和知识。

文化产业化篇4

一、 兵团文化的特点

兵团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多元性和时代性特征。几代兵团人在创造了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独特的兵团文化。兵团文化是农耕文化、军旅文化、边疆文化及各民族融合文化的综合集中展示。在边疆特殊的地域里,来自祖国内地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各种文化综合、互渗、升华,产生出洋溢着浓厚的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的兵团文化。

时光荏苒,经过几代军垦人的共同努力,兵团日益发展壮大,兵团文化也不断发扬光大,它无处不烙有时代进步的印痕,彰显着时代的火热气息和鲜明特色。

二、发展兵团文化必须推进产业化

文化产业被众多国家认为是一项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按资源、产品、市场的划分,文化产业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演艺业、娱乐业、音像业、传媒业、电影业、旅游业、出版业、网络服务业、电子娱乐游戏业、体育产业、文化培训业、艺术品拍卖业、城市会展业等。文化产业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未来的发展。

文化产业化是摆在每个兵团文化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兵团文化要想踏上时代的节拍大步向前,必须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兵团文化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偏小,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的速度、规模、效益都需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兵团文化产业中,具有影响的是旅游业、演艺业及传媒业。其中,兵团所特有的军垦红色旅游业异军突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

三、 兵团文化产业化的途径

要充分整合、调集、利用好兵团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不少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地区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借鉴。比如,由著名导演张艺谋创意、任总策划的大型山水音响诗话《印象刘三姐》,它是一种山水实景演出,融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为一炉,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同时带动了当地旅游业、餐饮服务业、文化产品的开发等,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影响。疆内成功的范例有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大型歌舞表演《我们新疆好地方》等等。

我认为,兵团文化要实现产业化,应该走“政府牵头、文联运作、协会实施、齐抓共管”的路子。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优惠政策的保障、各单位部门及全社会的配合与协作,方能真正落到实处。

发展兵团文化产业,必须有一个准确的战略定位,也需要科学、规范的运作。一是进行市场分析,即对消费需求的把握;二是基本创意,寻求文化开发的突破口;三是进行资源整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四是进行产品研发,形成市场需求的供应链;五是营销组合,寻求最大限度的市场覆盖;六是后续开发,推介文化产业的附加值。须注意的一点是,要进行成本控制,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兵团发展文化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兵团文化的特殊性也就是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应选择“军垦红色旅游”作为突破口,整合各地、各类资源,走出一条具有兵团文化特色的路子。

兵团还可以开发边境游、民族风情游、沙漠探险游、冰雪游等项目。另外,在演艺娱乐、音像传媒、网络服务、文化培训及出版业、会展业等方面,兵团都大有文章可做。要把兵团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紧密结合,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要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意识,这是发展兵团文化产业、提高竞争力的前提。发展文化事业,就必须发展文化产业。要按照产业规律支持事业的发展,把产业当作事业发展的基础,建立面向市场的现代化企业基础,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应正确界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区别。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上,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误区,使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这是兵团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培养一支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懂科技的人才队伍;大力培植文化品牌;加快文化产业调整;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的进入,为兵团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协调、保障机制,确保文化产业化顺利实施。要有一套切合实际的方案和部署,按照既定的目标,分步实施,逐年推进。要有改革创新意识,用新的思维、新的运作手段、新的经营理念来操作,确保取得实效。

文化产业化篇5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 历史 时期。大量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逐步市场化。只要统筹全局,辩证把握,处理好关系,中国文化产业是能够得到应有的巨大发展的。

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基本任务后,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文化产业逐渐走上了快车道并且不断提速,已成起飞之势。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大量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逐步市场化。

文化体制改革的一大宗旨就在于推动文化产业更加面向市场,以建立一套适应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的 管理 体制 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保障中国文化产业总体实力的提升。实际上多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在市场化这条道路上做出了不少探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如集团化的改革。特别是集团组建产生了良好的 政治 效果,加强了党对文化产业的领导、加强了正确舆论的引导,可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产权改革

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权利结构。这种产权制度在产业发展的初期或许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是为“人治”留下巨大空间,易于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与贪污腐败案件。二是企业发展内动力严重不足。企业产权的不清晰或虚置最大的害处是责权利的不平衡,导致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足。多做事可能无利,还有风险。不做事倒可能有大量的利益。单位要不要发展,发展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人的敬业精神与 道德 操守。三是国际化“制度 成本 ”高昂。所谓制度成本,是特指中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因为企业所有制或者产权制度与西方国家的同行不同而“额外”付出的“成本”,实际上是一种制度歧视。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产业要想在国际文化产业市场上立足,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必须实行与国际企业相同或相似的企业制度,包括企业的产权制度或所有制形式。实际上中国已经意识到了产权问题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可以预计,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文化产业单位的主体性质还是国有产权。这些单位的产权改革应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授权经营改革。通过授权经营,将国有资产授给一些新成立或由其选定的机构,使其能够代表国家持有一般企业中的产权和股权,并相应地行使资本 投资 、营运和管理等权利,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授权经营,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关于深化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国有企业在改制中采用较多和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一种做法。资产授权经营建立起了出资人制度,使产权更加清晰。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出资者明确、到位,产权清晰。对建立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赋予其相应的国有资产营运权利和职责,既明确了授权经营公司的国有资产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地位,又可以使授权经营公司以产权为纽带,与投资对象形成母子关系,持有投资对象的产权或股权,以此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使出资人真实到位,又不直接左右投资对象的机构和具体经营,有利于彻底打破以前文化单位与主管部门之间的 行政 隶属关系;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具体责任落实到专门的经营组织和人员身上,有利于促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二、产权后续配套改革

通过产权改革,培育市场主体之后,理所当然地要为这些市场主体尽可能创造宽松的发展 环境 。脱离党政依附关系的市场主体当然应该自主经营。中央宣传文化部门已经对综合性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提出了具体意见。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又一项重大决策,尽管出发点是理顺文化市场执法体制,但是对我国文化管理体系的宏观结构将是一次重大调整,对文化市场主体的发展空间是一次拓展,并将为文化产业的互融互通、加速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机遇。这种改革的成果能不能进一步扩大,能不能减少行政审批领域,精简审批程序,提升改革层次,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 文化 产业单位的薪酬改革特别是 管理 者的薪酬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关集团发展的动力机制。既然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文化产业单位,就不能沿用国有事业单位的工资(薪酬) 管理体制 ,这种体制是伴随着我国 社会 经济 制度的建立、完善而发展起来的,在当时的阶段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并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效用。但随着 市场 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的薪酬分配制度已经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收入分配的市场化,分配权利自主化,分配形式多样化,已经成为现实的客观要求。建立和设计出自主灵活、形式多样、科学、合理、符合文化单位自身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已经成为文化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领导班子和干部的积极性是单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领导班子和干部的积极参与,改革与发展往往是一席空话。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文化产业单位,可以在党管干部原则下,逐步改变按照党政干部标准,在小范围内 民主 推荐并任命产生媒体经营者的做法,更多地采用市场化的方法在较大范围选聘媒体经营者。领导者的薪酬可以参考国有企业改革的既有经验,多种分配、鼓励方式,激励经营者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而不是“无过即是功”的消极无为。只有解决好了这个问题,文化产业单位才能迸发出巨大的发展力量,积极主动地向市场寻求发展机会做大做强,从而壮大整个文化产业的实力。

三、文化资本市场建设与投 融资 体制改革

文化企业需要文化资本市场。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改革,使得我国文化市场将成为文化资本 投资 高潮兴起的主领域,中国的文化资本市场将进入风起云涌的年代。而各种资本已经逐步加大进入文化市场的步伐。根据有关数据,目前在国家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就业人数占到2/3。文化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正在逐年上升,这块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将吸引更多资本的介入。多家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也在集团化改革取得进展、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的基础上,开始新一轮股份化改革,积极争取上市。

在这样的形势下,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为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还有很大的区别,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合作,仍旧是国有企业控股,也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而且在投资融资上,业务环节和经营环节剥离。民营资本要真正大举进军文化产业领域,还需要一段时间。在这种形势下,最为合理的做法是解放思想,大胆实验。我们可以考虑主动拆除投融资政策壁垒,在关键性的领域实现关键性的制度创新,以体制性优势夺得经济发展的先机。

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文化资源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不能以为拥有丰富的 历史 文化资源而判断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有了保障,创意加资本可能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增强文化产业吸纳资本的能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我们应一方面积极探索,广泛吸收各种资本,培育稳定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还可制定政策引导中国文化资本国际化发展,进行国际化融资,扩展国际文化市场,只要主体在我,发展的成果在我,同样可以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壮大中华文化的 传播 做出贡献,并且可能是相当大的贡献。

文化产业化篇6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拉动并提振国家经济质量的主要任务后,各地便纷纷趋之若鹜,与之相关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陆续上马,许多地区一哄而上设立“动漫园区”、“数码园区”、“游戏园区”等园区。在这当中,尤以“文化产业园”的数量居多。

截至2011年,文化部共命名了6家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4家部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和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火爆的背后,弊端丛生令人忧虑。

文化消费还是消费文化?

在中国,千城一面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所有城市在扩张过程中都要有一个由头,新兴的文化产业正好是新的招牌。

对于文化产业园真正的含义,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翻阅各地的发展规划,文化园区建设一哄而上的风险初现:广告产业园、音乐产业园、新媒体产业园、出版创意产业园、动漫游戏产业园……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邵培仁教授做过概算,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10个城市,这四五年时间就建了300多个文化园。

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笼鸟”组合大多是“撮合型”,为了使园区尽快运转盈利,以为“捡到篮里都是菜”,导致园区沦为“大杂烩”,甚至是整个项目变味。在企业中后期发展中,这类的园区缺乏资源整合和上下游产业链协作,产业集聚度低,进驻企业之间无法形成集聚区,更影响到每个企业的发展升级,形成笼中困鸟。

文化创意园的种种乱象背后,无外乎四个字“消费文化”。而在这四个字背后的故事,依旧乱花渐欲迷人眼。

文化部-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文化产业前沿论坛召集人陈少峰认为,缺乏创意是当前许多文化产业园的通病。各地在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时应该更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因为文创产业的定义与文化产业相比更为明晰,不易产生误导。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园区建设主体五花八门,园区自身起点不高,大都是传统的文化产业,朝阳产业很少。“创意”成为判定文化产业的一个概念分野。

如果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由于其特有的区域经济特点,已经具备了创意人才的积累和发展创意文化的基础,那么对于那些跟风而上的二三线城市来说,创意文化园究竟能给这些城市带来什么改变?

对比武汉各区的创意产业园定位不难发现,这些产业园有许多雷同之处。东湖高新区“中国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和汉阳区龟山北路“创意产业园”的项目招商概述上,都有一段相似的话:充分利用现有老厂房、仓库和废弃设备等工业遗址,进行二次规划。吸引海内外创意领域知名企业和国际著名创意大师进驻。

湖北省委宣传部改革办副主任吴庆华表示,现在许多地方都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一直没有明确谁定位、谁规划、谁主导、谁牵头。许多地方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都是一阵风重复建设,造成大量财力、人力浪费,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而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的支柱型产业。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有终端消费群体的支撑,这也成为一个产业得以发展的最终落点。北京有1,500多万常住人口,人均年收入己突破5,000美元,居民对于创意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据调查,当前北京创意产品消费总额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例达到17.3%,已经成为居民消费性支出中仅次于食品的第二大消费项目。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创新发展,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得益于北京近年来实施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统计显示,2012年北京文创产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增速达到两位数,占GDP的比重超过12%,比2007年提高2.1个百分点。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性、大容量的就业机会和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等而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藉此,文化创意产业正式走上前台,并逐步成为世界文化与经济领域重要的范畴。

时至今日,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为12%。韩国政府提出“资源有限,创意文化无限”的理念,加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澳大利亚政府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增加值超过GDP的五分之一。

巨大利润和想象空间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政府和开发商竞相投入到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上来。但与文化创意产业已成支柱型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大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出现严重不合理的产业布局,以及不配套的区域资源供给,导致出现投入产出的极度不平衡。

文化产业园的光荣与梦想

目前,能够批准设立园区或为园区授牌的部门上有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以及一些全国性行业协会,中有省级的宣传部、发改委、经信委以及文化、广电、出版、工商等部门,下有市县级政府乃至其下属机构。

公开资料显示,这些园区的产值却没有它们的规模那么火爆。据悉,上海目前授牌的、未授牌的文化产业园区总共约有300家,数量不少,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产值上却只占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产值的十分之一还不到。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园区占地面积很大,入驻的文化企业却寥寥无几,规模较大的、较为知名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

“我国上万个文化产业园区中,真正能称得上是‘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只有不到5%。”陈少峰说,“量大质不高”是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总体特征,也就是说,园区不少、产值不大、企业不多。

在中国,一切经济行动都无可避免地需要与国家政策相挂钩。在当前,如果希望中国内地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提案,首要的步骤是需要明晰国家在该领域的重要政策,并将一系列政策落实到具体项目的策划文案中。在一份项目小组的提案中,将近些年国家有关政策列出,用以证明相关行业的项目至少在大环境中是得到支持的。于是从政治局到再到诸如发改委文化部等部委近些年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都会被搜出用于政策依据与理论支撑。

文化产业在中国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都市。

如何依托传统文化底蕴、现代高新技术、新型人才优势以及金融业的发展等来推动城市创意产业的成长;如何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设创意创新型城市,这是摆在每个城市面前的现实而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不少大城市已经开始了探索和实践。

目前,在李文静的了解中,国内各大城市中,新增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和从业人数逐年增多,整个创意文化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北京市2012年产业规模达到1,989.9亿,将近两千亿,占北京市整个国内生产总值12.2%,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区县规模以上的文化创意产业总收益是8,108亿,2012年前三季度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已经完成197亿,同比增长36.1%。2012年,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全市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150亿元,同比增长25%,占GDP的9%。在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中,动漫游戏、文化软件、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业等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产业,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平均增速近30%。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缺憾与瓶颈

中国境内的文化产业风潮正紧,乃至很多人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搭上这趟快车。

文化产业园投资动辄几千万元上亿元,多则数十亿上百亿的也不鲜见。由于投资巨大,目前只有少数能维持收支平衡,多数园区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

现在许多文化园区为打出“特色”牌,纷纷依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大兴土木,中视传媒无锡影视基地副总经理季美娟认为,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利用,但关键在于要找准对社会和国人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文化资源。她举例说,三国城和水浒城吸引游客并非三国文化和宋代文化,而在于《三国演义》文化和《水浒》文化。

文化创意园区不仅仅是文化创意产业成长壮大的外部空间环境,而且是凭借其独具魅力的内涵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或区域,是这个城市的著名人文景观及最具代表性的名片。标志性的文化创意园区首先注重的是个性,缺少了个性也就缺少了魅力,也就缺少了城市的竞争力。其次,园区符合被广泛认可的城市精神。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这个城市最具代表性的东西,也是最能体现城市精神的东西,文化创意园区往往就是展现这一城市文化的重要场所。

在国内研究并实际参与文化产业运营模式的陈少峰看来,目前很多人把中国特色的文化当成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他说“其实这完全是两种东西。文化产业是现代的,而怎么样融入中国的文化特色,又能够用现代的方法把握并形成有影响力的流派,或者是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特征,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陈少峰提出了一个“华流”的概念,他觉得,我们今天面临的恐怕是怎么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创造力融合在一起的问题。“大家可以想象我们用孔子跟乔布斯去战斗,能赢吗?”

正如陈少峰所说,“现在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基本上都是地产集聚。”

他提出,地方政府应该将文化园和文化产业园区分开对待。因为文化园、主题公园是以交流为主,并不是高密度的产业集聚,产值也相对较低。因此,它们并不需要多大的占地面积,减少审批它们的占地面积,也可以减少投机行为,使其发展不再以数量为主。而文化产业集聚园,则应以企业为主,所以地方政府不仅仅是提供政策或资金支持,而是应该注重培养文化产业的人才,培育龙头企业。

在李文静看来,创意产业通过核心门类如设计业、广告业和传统的制造业之间建立起了日益广泛的联系,极大地提高传统制造业的高文化附加值。当这种传统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提高了之后,会使得传统制造业的产出品可以穿上文化的外衣,走向世界,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制造业大量出口导致的贸易矛盾。这一点,对我们国家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文化产业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但是目前我国创意产业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困境。一是“东快西慢”,创意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二是“重大轻小”,对中小创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三是人才匮乏制约创意产业发展;四是“千园一面”,创意产业集聚区重复建设,同质化严重,服务缺失;五是内容创意、模式创新和企业竞争力不足;六是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无法为企业“创意”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文化产业化篇7

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分支,幽默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来说较为落后,一般来说,要形成产业,最基本的两个因素是:产品和市场。让幽默文化成为一种产业发展下去,优秀的产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相声或小品的产生,它可以首先通过舞台艺术表现出来,再用电视或网络等形式展现到观众面前,还可以制成相应的影碟,书籍进行销售,等等,将一种艺术以市场化的形式运作,形成规模化,进而实现产业化,而对于我国的幽默文化产业来说,现今的基本情况是:市场有,但产品相对缺失。

幽默文化存在于各个地区、各个阶层当中,因为幽默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而存在的,人们需要它来消遣和娱乐,来调节压力和充实生活,因此幽默文化有着惊人的市场潜力,但是,我们发现,当前国内的幽默文化从一定程度上讲只能当做是一种产品,而非一种产业。幽默类电视、电影、书籍、音像制品、舞台艺术、戏剧艺术、网络文学等等仍无法形成一种向上发展的态势。以电视媒体为例,曾经,一部《武林外传》笑遍大江南北,现在,打开电视,我们看到的依然还是那部《武林外传》;而我们在电视上基本能看到的相声、小品,除了郭德纲的“草根相声”略有新作外,基本上都是往年春节晚会上的节目,产品的匮乏由此可见一斑。

幽默文化产品的匮乏,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缺乏有效产出机制。诸如我国传统的相声小品艺术,多数是通过“学徒式”的模式来培养后继人才,像赵本山与范伟,而规模化产业化的培养模式并不多见,最多是戏剧类院校里的某些课程,但也相对属于边缘类课程,其效果甚微。二是缺乏创意。艺术讲究新颖、创意,好的作品必须有好的创意来支撑,来吸引观众和消费者,但目前总的来说,幽默文化产品的推陈出新步伐缓慢。试想,一个笑话第一次看,笑了;第二次看,勉强笑了;第三次看,想笑都笑不出来了,更何况连年累月重复播放一部电视剧、几个相声小品呢。三是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资源整合,幽默文化产出公司、企业等主体的基本状况均是各自为营,无法让各自的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无法形成发展的合力,其结果是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产业化。

让幽默文化真正成为一种产业,首先,要改变传统培养模式,实行市场化培养。市场化是产业化的前提,没有市场,无法形成产业,而培养模式的市场化运作,有助于大规模培养一批高质量、优秀的幽默文化人才。有人才了,就不怕没有作品。

其次,注重创新。我们不能指望只以一个相同或类似的作品打天下,那样只会让观众审美疲劳,我们需要的是创作出不同类型的高质量、健康、优秀的题材作品,保证笑话每天都是新的,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吸引市场的目光,因此,注重创意的研究,注意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幽默文化公司高产出、征服市场的基本。

文化产业化篇8

[关键词]文化产业; 出口略战; 比较分析。

一、中日文化产业及文化产品出口现状。

( 一) 中国文化产业及文化产品出口现状。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截至 2010 年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产业单位已经达到 20 多万个,娱乐行业、音像行业以及文化艺术行业等年纳税 20 多亿元,创收 100 多亿元,加上媒体、出版、培训和文化旅游等产业市场规模达 1000 多亿元,为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 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 8400 亿元,同比增长 10%,约占 GDP 比重 2. 5%;2010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 11052 亿元,同比增长 18% ,约占 GDP 比重 2. 75%; 2011 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3479 亿元,2012 年有望达 16000 亿元,维持 18% ~ 20%的年均增速,预计未来五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阶段。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000—2009 年中国文化影响力从世界排名第十位上升至第七位,中国的软实力名列全球第三。但是我国电影和音像以及图书版权等文化产品的出口仍然小于进口,文化贸易处于逆差状态,详见表 1 和表 2。

( 二) 日本文化产业及文化产品出口现状。

日本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业、信息传播业、休闲娱乐业以及旅游观光业,其中漫画和动画的制作是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动漫产业每年为日本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已经占日本 GDP 超过 10%,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日本动漫产业也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并以超过 90 亿美元的年营业额成为世界第一动漫大国。2002—2009 年日本动漫贸易出口额逐年增加,为日本缩小贸易逆差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日本动漫贸易出口额 17. 41 亿美元,进口额 14. 7 亿美元; 到 2007 年,日本的动漫贸易出口额增至 32. 9 亿美元,进口额增至 30. 82 亿美元,进、出口额都几乎翻了一番。2010 年动漫产品出口额占到日本出口总额的 10%( 参见表 3) 。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 60% 以上来自日本,在欧洲则高达 80% 以上。日本的戏剧、文艺演出、电影、美术展览等也已具有一定影响力,日本每年观看戏剧的观众约为 1130 万人次,市场规模为 1230 亿日元; 音乐会和演唱会的观众约为 2210 万人次,市场规模为 1890 亿日元; 观看其他演出的观众约为 590 万人次,市场规模为 280 亿日元。此外,旅游业也已成为日本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2001 年到日本旅游的海外游客创下了 529 万人次的历史最高记录,而到本国旅游的日本人更是数以亿人次计。

二、中日文化产业出口战略的比较分析。

( 一) 中国文化产业出口战略。

1. 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及规划。

2000 年 10 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容,并被正式纳入“十五”规划纲要; 在2003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产业”概念正式写入党和国家的政策性、法规性文件,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于 2003 年开始试点工作。2006 年,颁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9 年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2010 年 10 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其中。同年政府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为金融与文化产业深度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撑。2012 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走出去”战略。2013 年 3 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12—2013) 》。这些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以及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 地方政策及规划。

在中央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布局和规划下,地方政府也根据自身特色发展文化产业,制定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深圳实行了“文化立市”战略,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并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打造世界品牌文化产品,加快实现“文化走出去”; 河南省出台《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方案》提倡要根据河南自身的文化资源大力打造有特色的享誉中外的“中原文化”; 安徽省文化龙头企业采取“借船出海”战略,即通过独资、合资、控股等多种形式在境外兴办实体,开展落地经营和整建制“走出去”; 湖南省率先携手原音网共同签署了“中国湖南民族民间文化国际传播活动”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设立中国湖南民族民间文化国际传播活动委员会,进一步整合了湖南省多元化民族民间文化内容,内容统一由原音进行制作开发,从而实现以多种形式向世界传播湖南文化。

此外,山东、唐山、乐山等省市都制定了发展文化产业和促进文化产品出口的政策规划。

( 二) 日本文化产业出口战略。

日本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确立了文化立国的国家战略。1995 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在其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 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中,确立了日本21 世纪文化立国的新战略; 2001 年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 10 年内把日本建成知识产权强国。为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召开各种会议,研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日本政府具体负责文化产业管理部门的是经济产业省和文部省。经济产业省是从经济的角度管理文化产业,其商务情报、政策局专设文化产业政策关联课,负责政策制定和研究等工作。

2001 年日本内阁对中央省厅进行改组时,在文化厅设立了文化审议会,以加强政府对文化的管理。2003 年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2004 年 6 月 4 日,日本正式公布了《内容产业促进法》,同时内阁会议决定将内容产业划入《创造新产业战略》。而在 2006 年 11 月,日本政府又成立“亚洲前景战略会议”委员会,讨论日本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政策,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重心。至 2007年 5 月,委员会正式通过《日本文化产业战略》( 下称《战略》) ,成为日本文化产业的纲领性文件。

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一是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能够享有研究投资和科学技术投资。二是作为对国民投资,政府享有文化投资的经费。为了扩大动漫国际市场并扩大日本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日本政府将动漫片作为重要的出口产品,同时又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式来培养,从政策、资金、组织和人才上都给予极大支持。三是政府通过信贷手段促进文化产业的出口,设立了日本进出口银行和日本开发银行,为文化出口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四是政府还出台低汇率政策来推动文化产品出口。在外汇管理方面实行外汇分配制度,外汇供给向一些重点文化产业倾斜。五是实行进口保护政策,对进口的文化产品实行限额或限制数量。六是政府协助文化企业争夺出口市场,放宽文化产品出口的审批权,简化出口手续。

( 三) 中日文化产业出口战略比较。

中国和日本提出发展和振兴文化产业战略都是为了适应国内以及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都是在认识到文化产业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的。从时间上来看,中国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比日本要晚。日本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 而我国在 2003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产业”概念才正式写入党和国家的政策性、法规性文件,文化产业发展也才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之后两国所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策略中,2004 年日本的《内容产业促进法》和 2009 年中国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都是两国比较重要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也都是为了适应文化产业新的国际发展形势而产生的,都是两国对文化产业支持的政策体现。但是通过具体的比较,日本的《内容产业促进法》重视从不同层面采取不同程度的措施,以保障政策的实施,而我国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侧重于对整个产业问题的宏观把握,把构架完整的目标体系放在首位,缺少具体性和实施性。

两国地方政府都是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对文化产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和战略,鼓励文化产品出口。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的主导作用较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提供了较完善的配套组织和机构,而中国在这一点上还不够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和政策仍不健全。为了促进文化出口,2002 年日本的经产省与文部省支持建立了民间的“内容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并拨专款支持该机构在海外市场开展文化贸易与维权活动,主要目的是促进日本文化产品的出口,管理海外市场的反盗版活动,代表日本文化产业界参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参加海外市场的诉讼关联活动。与日本相比,中国则缺少这种专门组织机构来发展和扶持文化产业。

三、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 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 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大举措。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对实现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基于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作为发展我国经济的重中之重。

( 二)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要促进文化产业以及贸易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应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并给予政策支持。日本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非常高,这也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日本文化产业及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也应从法制和政策上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同时要建立一套包括文化贸易外汇管制、项目审批、商品结构调整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在内的完善的法律法规,其对内可以维护市场秩序,提升从业者的信心,对外可以加快我国与国际文化贸易领域的融合,吸引国际投资。此外,政府应鼓励文化企业在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中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利益。

( 三) 扩大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

要扩大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就应该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关部门应对出口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金融、保险、外汇、财税、人才、法律、信息服务、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为文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必要条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养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较强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将我国优秀的艺术团体和高品质的艺术展览,特别是反映当代中国风貌的现代文化产品推介到国际市场。扩大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集团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对我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推介力度,在国际市场上扩大出口份额。

[参考文献]

[1]李怀亮 . 国际文化贸易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赵广有,盛蓓蓓 . 中国文化产业外向国际化发展战略及其实施[J]。 国际贸易,2008( 10) .

[3]商务部服务贸易司课题组 . 加快文化贸易发展,推动中国文化出口[J]。 国际贸易,2009( 10) .

[4]魏婷 .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现状分析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6( 4) .

[5]李薇,于子涵 . 中日动漫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1( 6)[6]赵政原 . 日本拓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 5) .

[7]张剑,贺正楚,张蜜 . 日本文化产业贸易出口预测及其启示[J]。 文化产业研究,2012( 7) .

[8]Bernard C. Beaudreau Identity [J]。 Entropy andculture,2006( 2) .

上一篇:物权立法论文范文 下一篇:土建结构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