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05 13:12:25

人民调解工作计划

人民调解工作计划篇1

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主要目的是通报全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确保全面完成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指标任务,努力提高全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科学化水平。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市人口计生委作了大量准备工作,既到各县区进行了督查调研,又深入各部门进行了沟通衔接,希望大家认真领会会议精神,抓好贯彻落实。

刚才,市人口委演示汇报了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成果,市人口委主任同志通报了当前工作进展情况,15个责任单位也提供了书面交流材料。总体来看,全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各单位顾全大局、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此市政府是充分肯定的。下面,围绕进一步做好全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的台阶,我强调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围绕“为什么要统筹”,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做任何一项工作,首先要认识它的重要意义所在,我们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就要弄清楚“为什么要统筹”的问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新形势下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创新,其重要意义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认识,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计划生育工作比较薄弱的地区来说,我觉得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落实基本国策之所系。人口问题是我们国家发展中的最大的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就将计划生育列为基本国策,到现在没有变,在落实基本国策的过程中,经历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阶段后,现在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时期。从全省的情况看,2005年11月25日起施行的《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取消了生育二孩的间隔要求,完善了再婚家庭的生育政策。这些生育政策的适度调整是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政策与需求的适当调节,并不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宽。2011年4月26日,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总结和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央明确提出“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党政第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所有这些都表明,在新的形势下落实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基本点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

二是提高工作水平之所在。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少生、优生、优教和致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全市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计生工作整体投入不足,原来的工作基础非常薄弱,加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不高,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形势并不乐观,去年全省考核倒数第二,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全市农村符合政策生育率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说明计划外出生没有控制住,重点特色工作效果不明显;人口形势更加复杂,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相互交织,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位徘徊,缺乏力度大、见效快的治理措施和方法;流动人口规模日益扩大,情况更加复杂,给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部分计划生育奖励制度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不能紧密配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利益导向政策的应有效果;各县区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依法行政水平不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非常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效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提高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其切入点就是要在统筹协调上下功夫,也就是说除了计生部门要全力做好工作外,还需要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

三是切实保障民生之所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涉及到户籍、教育、医疗、社保、就业、救助、生产、分配等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了利益导向机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先优惠政策,各成员单位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入,认真落实各项利益导向机制和优先优惠政策,解决了计划生育户在生产生活中的许多实际困难,使计划生育户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自愿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相比,从人民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来看,我们的工作还不够到位,一方面是我们的优先优惠政策还不全面、不完善,另一方面是我们已经出台的政策执行还不到位。如何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实行更加优先优惠的政策,做到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其立足点就是要在统筹协调上做文章,只有各成员单位把政策制定好、落实好,才能达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预期目的,计划生育工作也才能获得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

总之,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是新形势下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然选择,希望各成员单位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克服畏难情绪,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把所承担的任务抓起来,把所制定的政策落实好,切实发挥好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作用。

二、围绕“统筹中做什么”,解决好部门责任问题,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来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那么,到底怎么样才能做到统筹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应该做到:一是在组织领导上要统筹加强。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思想认识不降低、工作措施不放松、工作力量不减弱。二是在惠民政策上要统筹制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统筹制定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使各项惠民政策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真正让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有一种自豪感、实惠感、安全感,切实解决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三是在综合治理上要统筹协调。不论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整体素质,还是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都需要各单位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要按照全市“一盘棋”的基本要求,统筹协调好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切实发挥好各单位的职能作用。四是在目标任务上要统筹落实。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迫切要求我们的工作思路由单纯控制数量为主,向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工作方式由行政制约为主向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和综合治理转变。适应这“两个转变”的工作要求,省上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任务的确定和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更加复杂、更加细致,如果我们不能对这些目标任务做到统筹落实,就会影响到全年整体工作的考核成绩。

结合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各成员单位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率先制定和落实优先优惠政策。当前,全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各成员单位在抓工作的过程中,要自觉地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入到自身工作之中,做到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特别是出台惠民政策时,要与人口计生部门会商、会签或征求意见,最大限度的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优先优惠,政策出台后要千方百计地予以落实,不能开“空头发票”。在制定优先优惠政策方面,卫生、民政、教育、人社、工商、住建、扶贫、水务、妇联、团委等部门还有文章可做,希望人口计生部门和这些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加强调查研究,力争在优先优惠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

二是建立部门信息定期通报制度。实行信息资源共享,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思路,也是各部门履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重要体现,更是政府工作信息化建设和提高行政效率的迫切需要。按照省、市统一要求,有信息通报任务的单位,必须向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相关信息,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部门报送信息统筹安排、督办日常工作。信息报送主要涉及到卫生、公安、工商、民政、劳动、建设、教育、商务、房管等部门。信息报送要求信息准确、项目齐全、报送及时,必须做到一月一报送,以便及时反映部门信息动态,方便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落实跟踪管理服务。比如卫生部门人口出生实名登记信息报送要准确、完整,特别是身份证号码、产妇户籍地、现居住地等信息不能缺任何一项;公安部门要按月报送公民户籍变动信息和外来人口信息;住建部门要按月报送建筑工地就业人员及随行家属信息;人社部门要按月报送劳务输出输入信息;民政部门要按月报送婚姻登记信息和子女收养信息;工商部门要按月报送外来人员经营信息等。对于这些制度,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确定专人予以落实。

三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各部门要按行业管理范围划分流动人口管理职责,流动人口在哪个行业内就业或者居住,其计划生育工作就由哪个行业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公安、工商、建设、人社、卫生、商务等部门在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时,要求基层办事单位和用人单位严格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建立台账。对当年怀孕生育的,要查验生育服务证,并及时向所在社区居委会通报个案名单。要加大计划生育执法力度,对违法怀孕、违法生育的,按国家相关法规对其进行查处。要遵循“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扎实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加强城镇流动人口服务体系建设。对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要搞好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检查等免费技术服务。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等法律法规,宣传公民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应负的责任,宣传本地可以提供的服务项目及服务程序等。

四是关注打击“两非”案件。所谓“两非”就是非医学需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两非”行为直接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不平衡,影响人类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和谐。“六普”资料显示,全市2011年零岁组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8.35,最高的通渭县131.28,形势非常严峻。截至目前,全市打击“两非”活动进展不尽如人意,可以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市政府决定,6月下旬由市政府督查室牵头,监察、公安、法院、卫生、药监、人口等部门参加,在全市进行一次打击“两非”专项督查活动。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参与和配合整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活动,人口计生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依法查处有关案件和人员,卫生部门和卫生监督所要对私人诊所和所有卫生医疗机构比超设备加强监管和检查,明确责任,如果发现有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一律吊销从业执照,这是一条铁的纪律。对“两非”行为较严重、且查处不力的地方,要追究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的责任。

五是做好部门人口计生工作。最近,市政府办公室批转了市人口委《关于加强城镇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对照抓好贯彻落实。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婚姻管理,严格执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生育、奖励、处罚政策。要推行以长效为主的避孕节育措施,据调查分析,国家工作人员的长效避孕措施落实率明显低于农村,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和落实工作。要落实属地管理,市直部门要自觉接受安定区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管理,主动联系和汇报,共同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三、围绕“统筹中怎么做”,解决好组织领导问题,增强工作的协调性

一要加强领导,凝聚合力。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将各自负责的人口和计生工作作为本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民生工程”,认真履行职责,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全力抓好落实,不折不扣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和沟通,定期不定期的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人口计生部门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主动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

二要加强督导,狠抓落实。今年,市政府对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督查考核奖惩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其中新增内容就是对市直相关部门负责的的人口和计生工作,按照县区层面工作落实情况与本级出台政策落实措施情况2∶3的比例计入总分,年终按综合排名兑现奖惩,请各参会人员向主要领导汇报清楚,认真抓好工作安排和落实。原来只是考核县区、乡镇,现在对成员单位也要进行考核排名。各部门要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关工作纳入本部门的工作督查范围,进行有效的督查、指导和评估,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坚持督促检查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注重研究新情况,着力破解新难题,使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推动各自系统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生活生产保障能力和发展能力。

三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人口和计生政策宣传工作,制定本部门计划生育工作宣传教育的计划,主动加强与各新闻单位、社会传媒的沟通衔接,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宣传力度,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利用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各种文化场所和宣传阵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口文化宣传活动,使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到各市州、先进地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创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机制。

人民调解工作计划篇2

一、充分认识全面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农村人口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因素。30多年来,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广大农民为农村进入低生育水平和全国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农村人口比例大、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传统婚育观念尚未根本转变、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一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仍面临生产、生活和养老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的任务十分艰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仍然是"天下第一难事",重点和难点依然在农村。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要牢牢把握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性地位和阶段性特征,坚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协调推进,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把帮助解决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现实困难摆在首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新时期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将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完善利益导向政策,强化服务和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维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积极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

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旨在依托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倡导和促进健康文明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保障农民享有基本的生殖健康服务,培育一大批"富裕文明、身心健康、优生优育、权益保障、民主和谐"的新家庭,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行计划生育,提高农民家庭生活水平是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根本目标。要研究制定新农村新家庭的评估标准,把群众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组织群众参与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把群众实行计划生育和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利用人口学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人口文化大院等阵地,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信息、组织优势以及各相关部门的优势,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优先优惠的生产、生活以及生育等公共服务。

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农村文明健康水平是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主要任务。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面开展出生缺陷预防,重点推广一级预防措施,加强婚育咨询指导及孕前保健,推广使用预防出生缺陷的新产品新技术;积极实施二级预防措施,全面开展产前诊断工作,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努力推进三级预防措施,开展新生儿和婴幼儿系统保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做好孕前管理和服务,引导群众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发挥项目地区的示范作用。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强化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和培养。

加强农村社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是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重要内容。要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农村人口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人口国情、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生育政策的宣传教育。立足农村社区实际,倡导树立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观念,倡导女孩参与社区文化活动,鼓励男到女家落户,逐步改变重男轻女等封建传统意识和习俗,逐步消除性别歧视。

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新农村建设试点应有新家庭计划的内容,研究制定相关经济社会政策要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把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之中,根据各地的人口形势以及工作基础,选择不同经济发展类型的村或乡镇开展试点。积极争取地方各级政府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并提供必要的保障。各相关部门要互相协调、积极配合,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将新家庭计划和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三、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是惠民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指导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手段。计划生育家庭为国家作出贡献,应当优先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困难家庭应当得到重点扶助。建立健全利益导向基本制度。

要切实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和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制度。加快建立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探索建立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节育手术保险等制度。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奖惩政策措施。对违法生育的,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是党员、干部的,依法依纪从严惩处。

做好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的衔接。要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以征地面积为主要依据计算和分配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并对独生子女户、双女户予以照顾。移民搬迁、危旧房改造等补助政策,要以家庭作为基本的补助单位,并适当提高对计划生育纯女户危旧房改造补助标准。享受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的群众,不影响其同时享受其他惠民政策待遇。按照国家规定所获得的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在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时一般不计入家庭收入。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应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并按规定享受计划生育扶助。

制定和落实惠民政策要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农村扶贫开发、宅基地划分、改水改厕、沼气应用、新技术推广等政策或项目,要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给予优待和照顾。要将独生子女和双女父母优先纳入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雨露工程"培训之中。将计划生育纯女户作为各级各部门结对帮扶的重点对象,推广"幸福工程"等社会公益活动。

四、探索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要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着手,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创新养老模式,逐步解除农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养老之忧。落实五保供养制度,解决好"三无"老人的保障问题。继续发挥土地养老的保障作用,巩固家庭养老保障的基本功能。

要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调动政府、集体和个人的积极性,多方筹集资金,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各地为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因地制宜地开展养老保障项目。探索开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地区要优先考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

积极开展助老养老服务。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加快农村养老机构建设,不断满足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优先和优惠为身边无子女的计划生育老人提供集中供养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父母,按规定提供适当补助。要大力弘扬中华孝道、子女赡养、邻里互助的风尚,开展爱老助老义工活动,倡导社会各界关爱农村老人。

五、不断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

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民工。各地要按照中央《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的要求,坚持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按照统一管理、优质服务的要求,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区域协作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推动形成党政领导统筹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流入地和流出地互动互补的"一盘棋"格局,统筹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

流出地要从源头上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流出地要做好外出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配合流入地,及时提供、反馈流出人口相关信息。依法落实流出人口及其家庭应该享有的奖励优惠政策。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加强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家庭的上门访视工作,帮助计划生育留守家庭及子女解决实际困难。

流入地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人口总数,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纳入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全局,把相关部门配合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职责落实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责任范围,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经费。流动人口可以凭《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享有国家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基本项目免费服务,逐步做到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服务。完善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加强城市社区流动人口信息登记通报制度,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列入流动人口协管员工作职责。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加强信息化建设和考核评估工作。利用政府及各部门信息网络和资源,完善流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完善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开展跨省或省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与共享试点。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评估标准,研究建立目标管理双向考核机制。

六、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关键靠农村基层组织,靠基础工作。要适应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综合改革的新形势,强基固本,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人员稳定。要按照辖区常住人口规模和工作需要,科学设立行政管理、技术服务机构,合理配备工作人员,不得随意撤并和改变机构性质。加强县乡计划生育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改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设施和装备水平。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县乡两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岗位特殊、任务艰巨,要按规定落实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待遇。

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农村社区基层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村级计划生育专干队伍,确保人员、任务和待遇"三落实"。村级计划生育专干一般要在35周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以女性为主,实行"县管、乡聘、村用",鼓励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村级计划生育专干。适当提高计划生育专干待遇,其报酬可参照村委会主要干部的标准。

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职能转变,加强对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的分类指导和支持力度。积极创造条件,维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生殖健康权。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依法制定包括计划生育内容的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引导村级集体收益和资源分配有利于实行计划生育的个人和家庭。进一步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维护群众权益,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积极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信息化。抓好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完善育龄妇女信息系统以及各相关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发挥信息引导和支持作用。建立健全出生医学证明、户籍管理、婚姻登记等公共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各级部门间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和方式,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与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未建立上述信息管理系统的,应根据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各级部门间定期信息采集制度。

七、切实加强对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人口发展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人口发展,做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落实。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部门协调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调制定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各相关部门在制定完善惠民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对人口发展影响的评估,主动征求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意见。探索建立人口发展指标评估体系,改革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切实加强对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确保法律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县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和队伍建设、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等经费的落实。强化对财政资金到位情况和资金使用绩效的考核,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坚决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创造依法行政的环境和条件,将稳定低生育水平、完成人口计划与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群众的守法意识。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及时了解群众诉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杜绝恶性案件和的发生。对出现重大违法侵权案件和恶性案件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把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作为确保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能力创新和载体创新,与其他各项改革和建设有机结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使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人民群众需求相吻合。加快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建设的考核评估体系,力争到2010年全国大多数地区基本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人民调解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三峡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监测评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库移民工作。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要求“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建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制”。开展监测评估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发〔2006〕17号文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的重要手段。

201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11〕1033号),强调了开展监测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监测评估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经费来源,规范了监测评估工作程序和评估体系,提出了开展监测评估工作的具体要求。受重庆市移民局委托,国务院三峡办移民管理咨询中心对重庆市万州区、涪陵区、奉节县、丰都县、璧山县、梁平县等6区县三峡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开展了监测评估。在以上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对三峡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监测评估的原则依据、主要内容、指标体系、工作步骤、监测评估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一、监测评估的原则和依据

1.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移民后期扶持的法律、法规;(2)坚持独立开展工作,以事实为依据,真实客观反映监测评估内容;(3)采用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保证评估指标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做到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2.依据。(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国务院令299号);(2)《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及其配套文件;(3)经批准的重庆市三峡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以下简称后期扶持规划)及年度计划;(4)经批准的重庆市三峡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项目规划)及年度计划;(5)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三峡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配套文件;(6)有关行业规程、规范;(7)监测评估合同。

二、监测评估的主要内容

(一)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

1.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保障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情况。(1)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组织领导、移民管理机构能力建设、配套政策及规章制度制定情况。包括:机构设置与分工、人员配备、监督监管机制建立等情况,人口核定登记工作管理办法、扶持方式、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以及宣传提纲等配套文件制定情况。(2)政策宣传和人员培训开展情况。包括: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及申诉、能力建设与人员培训、培训经费落实等情况。(3)移民维稳预案制定及落实情况。包括:报告机制、应急处置机构与职责、突发事件通报与处置预案定制、运转和落实情况,重要时间分析与总结等。

2.后期扶持规划实施情况。(1)后期扶持项目规划审批和年度计划实施情况。包括:是否按《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编制工作纲要》要求审批后期扶持规划,规划本年度后期扶持项目与资金情况,实施本年度后期扶持项目与资金情况,实施年度计划与规划是否一致,规划调整程序是否合规。(2)直补资金发放情况。包括:直补资金发放依据、程序、方式、户数、人数、标准、金额、时间,移民个人档案建立和账户设立情况,移民直补资金使用情况,资金发放抽查情况等。(3)规划项目实施与管理情况。包括:后期扶持规划项目确定原则、程序、方法及其内容,后期扶持规划项目进展情况,后期扶持规划项目竣工验收情况等。

3.项目规划实施情况。(1)项目规划审批和年度计划实施情况。包括:是否按《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大纲》要求审批项目规划,项目规划本年度项目与资金情况,实施本年度项目与资金情况,实施年度计划与规划是否一致,规划调整程序是否合规。(2)项目规划资金落实情况。包括:资金使用计划编制情况,资金拨付程序、规模以及使用情况,资金使用检查、监督及审计情况等。(3)规划项目确定、事实与管理情况。包括:原则、规划目标、规划编制依据、规划范围、规划基础工作、规划任务及主要内容、规划投资规模及筹措方案、规划实施效益分析、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规划编报程序及有关要求等,基本口粮田及配套水利设施、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生产开发等项目投资完成、实施进展、质量保证情况,项目申报、审批、实施、验收等程序。

(二)后期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包括:后期扶持基金、库区基金、0.5厘钱电价加价资金及其他各类后期扶持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资金检查、监督及审计情况等。

(三)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

1.移民群众收入水平变化情况。(1)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人均收入。包括:家庭经营项目情况、人均收入与支出构成。(2)年均增长情况。包括:后期扶持实施前、中、后移民经济收入增长情况。(3)贫困移民脱贫情况。包括:贫困移民人口数、贫困移民收入变化、贫困移民增收情况。(4)与当地平均水平比较。包括:当地家庭经营项目情况、人均收入和支出、贫困群体比例等情况。

2.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变化情况。主要包括: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解决“五难”(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问题进展情况等。包括移民人均耕地面积、耕地质量及生产设施及项目实施前变化情况。移民人均住房面积、质量及移民村(户)水、电、路等配套设施较项目实施前改善情况,文化、教育、卫生、通讯、广播等项目的预期目标实现情况。

3.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情况。(1)非农业户口移民、淹地不淹房人口、小型水库移民、原住村民等连带影响处理情况。包括:存在问题指定相关政策、解决连带影响问题的途径、连带影响问题处理效果。(2)移民人次、批次和变化情况。包括:来信来访人次、批次,同比和环比变化情况。

三、监测评估的指标体系

1.资金发放。根据后期扶持方式,包括2个二级指标。(1)按600元标准全部发放给个人(即资金全额直补情况)。(2)采取资金发放与项目扶持两者相结合方式中部分发放给个人(即两者结合方式资金发放情况)。

2.项目实施。包括基本口粮田及配套水利设施、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培训和职业教育、生产开发、其他等6个二级指标。(1)基本口粮田及配套水利设施。包括基本口粮田建设、水利设施配套2个三级指标;(2)基础设施。包括饮水安全、沼气池、交通、供电、文化、教育、卫生、通信广播8个三级指标;(3)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包括生态建设、环境保护2个三级指标;(4)培训和职业教育。包括劳动力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3个指标;(5)生产开发。包括种植业、养殖业、二三产业3个三级指标;(6)其他。

3.政策实施保障体系。包括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3个二级指标。(1)组织保障。包括机构设置、人员培训、监管机制3个三级指标;(2)政策保障。包括配套文件制定、配套文件执行、权益保护3个三级指标;(3)资金保障。包括后期扶持基金和库区基金征收、配套资金到位、资金监督管理措施3个三级指标。

4.政策实施效果指标。包括移民家庭收入、生活条件、生产条件、地方经济、社会稳定5个二级指标。(1)家庭收入。包括移民人均收入、收入结构2个三级指标;(2)生活条件。包括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效益、生活突出问题解决情况4个三级指标;(3)生产条件。包括耕地面积、耕地质量、生产设施3个三级指标;(4)地方经济。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脱贫情况2个三级指标;(5)社会稳定。包括地方变化、移民和安置区居民申诉变化、连带影响群体申诉变化3个三级指标。

四、监测评估的工作步骤

(1)前期工作。包括:制定工作大纲,研究制定监测评估技术路线与工作方式,制定调查提纲与调查表,设计典型样本户跟踪调查方案。(2)外业调查。包括:调查项目区的经济社会情况并收集相关资料,全面调查有关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执行的情况,对样本户进行调查。(3)编写报告。包括:内业整理、计算、分析、评估并得出结论,编写监测评估报告并提交给移民管理部门。

五、监测评估的方法

(一)监测方法

(1)文献调研。对与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活动有关的各种文献(如各级移民管理机构的文件、统计资料、专题调研资料等)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2)座谈。通过与各级移民管理机构进行座谈,了解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的全面信息,掌握报告期内的后期扶持政策实施进展情况,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和处理情况、移民管理机构情况。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召开移民和移民村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收集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情况、后期扶持资金发放及使用情况、后期扶持项目的进展及效果、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变化情况、移民群众对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协商,抱怨的申诉及解决情况等。(3)访谈。监测评估人员深入到移民家庭中去,与其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入户访谈主要了解移民家庭情况,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后期扶持直补资金发放及使用情况,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状况,政策宣传与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抱怨申诉及其解决情况。另外,根据需要也可对相关机构进行重点访谈。(4)实时查勘,获知后期扶持政策实施进度、效果,查找实施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5)典型个案调查。针对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通过深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对典型户和典型项目进行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6)抽样调查。对移民样本户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包括基地调查和跟踪调查,应注意所选样本的代表性。对移民样本户的抽取比例一般为所在村组总移民家庭户数的5%~10%。

(二)评估方法

1.统计分析。全面统计分析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包括:直补资金兑现、项目实施进展等;分析实施与规划、计划适应性,并评估规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2.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包括:纵向对比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基准年与监测年移民自身生产生活水平,横向对比监测年移民与当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水平,横向对比监测年移民与当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分析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水平变化情况,评估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对移民生产生活水平影响。

3.参与式评价。采取召开移民和移民村群众代表参加座谈会及问卷式调查等形式,由移民群众评价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效果。听取移民群众对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人民调解工作计划篇4

1.现状分析

1.1推行乡镇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成效,实现了从镇包办到村民自治的转变。由于计生工作重心下移至村一级调动了村级组织抓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村级干部由过去被动应付变为主动管理,乡镇也从围绕工作任务向围绕群众利益转变;从靠社会制约、行政手段向群众自我管理、自主选择转变;从单纯地落实育龄妇女节育措施为主向进村入户引导和帮助群众进行少生快富共同奔小康转变。

1.2增强了村民对计划生育工作民主管理意识,镇、村两级充分利用计生网络和计生协会组织有效开展计划生育国策、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方面自我教育和培训,并为村民制定各项服务制度,让群众民主参与、民主监督计划生育工作,使群众参与村级计生民主管理意识大大增强。

1.3加大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力度,通过建立计生协会联系户制度、形成村级计生民主管理格局,使村级计生组织在管理流动人口、落实育龄妇女长效措施和做好随访工作时做到底子清、信息灵、措施及时、杜绝计划外生育,真正提高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成效。

1.4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村级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自治章程为村居工作提供了示范,通过乡镇计划生育工作的落实,群众会自觉地把计划生育与社会治安、土地管理、发展经济、尊老爱幼等相结合,制定统一村规民约,落实强有力激励措施,推动各项民主管理工作进程,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共同走上富裕道路。

2.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

2.1一些乡镇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上热、下冷”现象,村级经济好的村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容易,干部群众乐于接受村民自治效果明显;村级经济薄弱的村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民自治组织名存实亡,干部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难以兑现,计划生育自治措施难以落实

2.2乡镇计划生育工作组织不力,有的由于没有集体企业和家庭企业,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劳动力输出,为了脱贫致富,不少年龄轻、有文化、能力强农民基本上外出务工经商,而且部分村干部选举后也会外出务工经商,还有部分在家的经济头脑相对缺乏,一些村书记、村主任对亲自抓负责总责认识模糊,认为计划生育专干事,所谓亲自抓就抓专干;部分村班子软弱管不起来,所谓负总责就看考核,很少俯下身去抓重点解难题。

2.3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由于村级经济薄弱村民只关心自已经济、温饱等生产、生活问题对计划生育村民集体事情参与积极性不高,认为参加座谈会、配合调查、参与查孕查环等都干部事、多余事;认为只要自已不违反政策别人是否遵守法律法规都与已无关,出现对违反计划生育现象不劝阻、不报告熟视无睹现象。

3.对策

针对村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否则势必影响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健康开展,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大力探索形成一套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管理新机制(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选配好村“两委”班子,增强其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加强其对人口理论、政策、法规学习提高认识,,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方式择优录用有一定文化水平、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热爱计生事业专干。(2)完善合同化管理机制强化计划生育民主管理。把法律、法规所赋予村民权利和义务更加具体化融入《计划生育村规民约》使其具有合法性、民主性、互约性使村组干部行使管理职责有明确标准。(3)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村干部(含专干、小组长)职责。严格奖惩调动积极性,以增强村级主动承担计划生育工作责任,调动村民参与计生工作积极性,(4)加强指导建立工作运行保障机制。(5)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优化社会环境。通过利益调整和经济杠杆作用调节农民生育行为,以此刺激农民实行计划生育积极性,制定落实母婴保健、社会化养老等社会政策,使其在整个社会中都能体会到优越感,充分调动群众实行计划生育自觉性。

4.结论

人民调解工作计划篇5

坚持呼应全局。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改善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来抓。一是增强预见性和全局性,更为积极地推进人口战略研究,将人口因素置于重大决策链的前端,使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真正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决策的重要依据。二是注重稳定性和连续性,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特别是把农村这个重点和流动人口这个难点抓好,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适应。三是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改善民生的全局部署之中抓好落实,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计生家庭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真正作为造福群众的大事、好事、实事。一是结合当前重大改革,围绕计划生育家庭在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以及养老保障等六个方面的需求,在更大范围内整合政策和资源,进一步加快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优先优厚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二是把关心、关爱、关怀群众的生育健康、生殖健康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围绕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提高生殖健康水平,狠抓落实。三是充分尊重群众的计划生育主人翁地位和首创精神,通过全面规范政务公开、实行村民自治等措施,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计划生育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权益问题。

坚持协调发展。要统筹兼顾好几个关系。一是在工作目标上,要处理好稳定低生育水平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关系,在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要充分尊重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并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和老龄化等问题上有所突破。二是在工作出发点上,要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群众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的关系,注重实现计划生育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的同向性。三是在工作标准上,要处理好完成人口计划与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关系。四是在统筹政策上,要处理好均等与优先的关系,要争取经济社会重大决策尤其是与人民群众戚戚相关的惠民利民政策,都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实行优先优待,而绝不能与国策抵触,更不能阻碍国策的有效施行。

坚持改革创新。一是定位要创新。我市是全国唯一一个“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试验区”,因此“西部领先,全国争先”应当作为我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最基本的定位。二是理念要创新。要把始终着眼于人民群众,始终为了人民群众,作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当前,要着力研究解决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差距问题。三是机制要创新。围绕建立和完善人口发展宏观调控体系、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基层民主管理机制等,切实加大调查研究力度,重点研究制定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匹配的生育政策、奖励扶助政策及人口计划生育公共决策统筹机制等。

人民调解工作计划篇6

在听取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工作汇报后,对我市近年来计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形成新格局,暂住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现新突破,宣传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行政执法工作有了新进展,基层基础工作得到新提升,工作成效较为明显。

在调研中指出,各地各部门要认清当前计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把人口计生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确保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实效。要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通过对相关责任人员实施责任追究,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责任,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集中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强化监督考核,保持人口和计生工作态势,推动人口与计生工作健康发展。

强调,要围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创新机制体制,切实加强计生管理工作。针对公民私自收养子女现象,研究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公民收养子女行为;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狠抓暂住人口和农村、企业特殊人群违法生育现象,确保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要切实加强计生工作保障力度,促进人口计生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努力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

日前,市长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局调研时要求,坚定不移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更新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副市长戴南璋参加调研。

在听取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工作汇报后,对我市近年来计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形成新格局,暂住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现新突破,宣传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行政执法工作有了新进展,基层基础工作得到新提升,工作成效较为明显。

在调研中指出,各地各部门要认清当前计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把人口计生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确保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实效。要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通过对相关责任人员实施责任追究,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责任,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集中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强化监督考核,保持人口和计生工作态势,推动人口与计生工作健康发展。

人民调解工作计划篇7

    因而这种强制性征是以各种管理手段表现出来的。人口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和家庭人口再生产的统一,与此相适应,对人口再生产的需求有社会和家庭的需求,这两种需求有时会一致,有时会矛盾。当二者的需求发生矛盾时,国家、社会就会对家庭人口再生产进行干预或实施影响,这种干预和影响也要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表现出来,因而从上述角度看来,管理在事实上是实现计划生育的必要手段,没有管理,党和政府实行计划生育的主张就没有载体。实践已经证明,强有力的管理对于扭转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是起了重要的作用的。

    从90年代初以来,面对国内外社会、经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新发展。我国正在经历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发展趋势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以农民工为主的人口流动现象将长期存在。解决好流动人口、农民工问题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进程。加强城市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不仅对控制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当前服务民生,切实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实现人口计划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内容。没有流动人口的稳定与和谐,就没有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通过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保障流动人口合法的计划生育权益,促进流动人口平等地参与当地的生产和生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强,农村稳则社会安。人口流动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解农村人口压力,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途径。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也给流动人口、农民工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人口流动对输入地与输出地来讲都是实现双赢的战略。从国际上来看,依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4年从发达国家汇出的资金一共是2620亿美元,其中64%即1450亿美元是汇到发展中国家。从国内来看,2004年仅从广东汇到其他省份的就有683亿人民币,湖南一年内通过邮局汇入的资金是200亿人民币。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2006年国务院制定下发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做好农民工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对做好农民工计划生育工作做出了明确的部署。

    第三、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需要。2006年以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仍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为完成新时期的新任务,国家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与此同时,国务院在《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等多个文件中强调要切实做好流动人口、农民工计划生育工作后,又将农民工计划生育工作列为2006年国务院农民工工作七项重点工作之一,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家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必须做好的十件实事之一。因此,做好农民工计划生育工作,对做好农民工的全局工作至关重要,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城市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现状治理创新的需要。由于城市新区流动人口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城市新区的流动人口还具有其独有的个性特征。如流动性比较大、流动人口素质参差不齐等等。经过对城市新区育龄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一般来说,低收入育龄群体比较关心法律法规、计生政策、避孕节育、生殖、卫生保健等知识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计划生育服务手册》等证件办理、审验手续。高收入的育龄群体则对私密性的要求相对较高,不愿接受调查并公开自己的个人情况。因此,对城市新区的流动人口进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需要管理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宜宇.加强对城市流动人口聚居社区的管理与服务[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9.19

    【2】李梦白等.流动人口对大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对策[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人民调解工作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地经济工作和移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国家新时期移民政策,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围绕推动移民经济发展和促进库区和谐稳定的目标,有序开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及后期扶持工作,确保水利水电移民工作有序展开。巩固和发展后期扶持成果,切实改善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积极稳妥处理移民遗留问题,依法保障移民合法权益,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移民经济,努力提高移民部门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周密部署,进一步抓好黔中移民搬迁安置

一是要以《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移民征地补偿和搬迁安置条例》(国务院471号令)和国家新时期移民政策为基本原则,全面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源工程区移民补偿问题的批复》等文件精神,结合省、地水利水电移民工作目标任务的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进一步发挥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县移民搬迁安置指挥部的阵地作用,落实好库区搬迁移民群众协议签订、资金兑现等相关手续的办理,全面完成地区下达的我县黔中水利枢纽工程2600人的移民搬迁任务。

二是要以《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源工程区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审定本)为准则,按照省移民局赴调研座谈时提出的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两个结合”(移民安置点的建设与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思路,移民、发改、交通、建设、国土、通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眼长远的原则,精心组织好移民安置点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

三是县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局及有关乡镇要加强协作,督促黔中水利枢纽工程规划设计中被淹没的火电厂至安顺变电站Ⅰ、Ⅱ双回500KV输电线路的改建工程、百兴镇至六枝X760县道公路以及桥梁的复建工程施工,并做好移民工程施工中征地、拆迁等协调服务工作。

四是要按照“移民支持黔中建设,国家保障移民发展”的宣传提纲,加强国家、省、地关于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政策特别是调整后的新政策、新标准的宣传,积极引导库区移民最大限度选择土地长期补偿,合理选择安置去向,切实维护移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组织好库区移民户基本情况调查,建档立案,为下一步移民搬迁安置和后期扶持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机制,进一步巩固洪家渡后扶成果

一是按照省下达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指标,认真开展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兑现和项目扶持工作。根据后期扶持核定人口,按时足额发放后期扶持补偿补助资金。切实抓好移民后期扶持人口的动态管理工作,坚持“一次核定,动态管理”原则,做好死亡、服刑人口的核减和登记以及相应指标扶持项目计划的上报。认真按照省地下达的项目资金计划,抓好结余资金的上报,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规定实施。

二是按照省地要求,认真抓好后期扶持经常化管理工作。要建立和完善移民后期扶持档案、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发放档案、移民后期扶持人口动态管理档案、后期扶持项目档案和后期扶持长效机制等工作档案。按时上报后期扶持资金年度计划使用情况、后期扶持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后期扶持长效机制三项工作进展情况,做好移民后期扶持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

三是按照省地要求,继续实施好乐治碓叉坝、沙包下木、老凹坝街上等省、地、县移民新村示范点五年规划中的计划项目。要按照新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年度规划,总结经验,探索思路,抓好移民新村建设。完成移民劳动力转移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任务。强化移民劳务输出和技能培训,制定培训计划、措施、方案。充分整合农业、文化、科技等社会资源,针对移民不同实际,选好移民培训对象,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各取所需、学以致用。

四是各有关单位要抓好2011-2015规划编制工作。对原编制的《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对已经实施的项目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总结经验。对已经实施的和不能满足库区经济发展需要的项目,要从原规划中移除。以县为基础,继续完善2011-2015年项目规划编制工作。移民、发改部门要密切配合,深入库区调研,结合实际,将完善后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项目逐级纳入“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对规划中的项目,涉及的部门和单位要本着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直接受益的原则,制定有力措施,精心组织,抓紧实施,有效改变库区和安置区基础设施条件。

五是整合资源,全力推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各乡镇、各部门要继续按照毕节地区行署《关于进一步整合资源改善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毕署发〔2007〕35号)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整合资源力度切实改善洪家渡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意见》(纳府发〔2008〕12号)等文件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分工协作、统筹安排、渠道不变、捆绑投入、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资源,尤其是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的投入,重点向省、地、县三级移民示范新村建设点倾斜,集中力量打造示范新村,使新村建设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

六是库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和思考水库移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将符合条件的贫困移民纳入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引导和支持农村移民和困难移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文件精神,探索研究移民养老保险问题,鼓励引导移民群众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三)制定措施,进一步解决洪家渡库区遗留问题

一是要抓好洪家渡水电站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遗留问题的处理。要按照省移民局《关于做好洪家渡水电站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遗留问题处理成果兑现工作的实施意见》(黔移发〔2009〕1号)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乌江洪家渡水电站县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遗留问题处理成果兑现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注重部分村组突出矛盾和突出问题的处理,注重解决好移民搬迁安置以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入库区加大遗留问题的排查力度,制定有效措施,解决好涉淹农户耕地、滑坡点农户安置等问题的处理。继续做好移民补偿资金兑现结尾工作、集体财产补偿兑现、基础设施和专业项目复建等工作,各有关乡镇要认真核实迁入和迁出移民人口,及时为外迁农户划转资金,确保完成集体财产补偿兑现和涉淹农户、涉淹耕地处理工作。

二是要继续抓好婚出人口调查处理及兑现工作。要按照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解决乌江洪家渡水电站实物指标调查前婚出人口问题的工作方案》(毕署发〔2009〕10号)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乌江洪家渡水电站库区实物指标调查前婚出人口问题工作的实施意见》(纳府发〔2009〕64号)文件精神,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好库区婚出人口调查,调查结果经审核后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将调查结果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结合审批意见制定方案,组织兑现婚出人口承包耕地经营权益补偿资金。

(四)加强监管,进一步落实移民工程项目实施

一是要严格按照移民工程项目管理规定,认真执行移民工程项目报批程序和审定计划,坚持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竣工验收制,切实推行移民工程项目建设。对库区在建移民工程项目,严格按照施工合同实施,加大监督力度,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对已建工程项目,积极组织相关部门验收和决算。加大项目实施前期工作力度,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按程序落实好移民工程项目的实施。

二是要按照有关移民工程项目管理的规定和国家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管理,认真执行移民工程项目分级审查审批程序。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预付工程款拨付程序,严格工程建设进度拨款,严格质量保修金制度。及时跟踪、检查、督促、验收、移交移民工程项目,确保移民工程项目质量和效益,同时要规范移民工程项目建设的档案管理,确保移民工程分类建档、资料齐全、手续完备。

(五)严肃纪律,进一步落实移民资金专款专用

一是要着重加强移民资金管理。移民局和财政局等单位要按照国家、省、地有关移民资金管理规定,坚持移民资金管理制度、县级报账制度,进一步规范移民资金会计基础核算,强化移民资金拨付、流通、使用和兑现等环节的管理。要坚持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和专帐核算。

二是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地移民资金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规定,建立健全财经管理制度,并将移民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纳入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实行内部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机制,坚持移民资金自查自纠制度,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审计和稽查,对检查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无截留、滞留、挤占、挪用和贪污移民资金情况的发生。

(六)化解矛盾,进一步维护库区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要进一步抓好移民遗留问题和矛盾纠纷排查处理。移民局及有关乡镇要认真分析库区形势,深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开展移民遗留问题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对排查出的新问题和新矛盾,符合现行移民政策的,限期及时予以妥善解决;对不符合现行移民政策的问题,要及时做好解释疏导工作。

二是要充分利用洪家渡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取得阶段性成果良好契机,认真解决好无土少土安置、外迁安置移民的建购房屋、土地对接、子女入学、户籍转移等长远生计的问题;解决好婚出妇女人口的登记、解决好因水位界桩不明而造成库区耕地漏量漏登、库周地质灾害影响的滑坡点人口安置处理等问题。切实把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好、消化好,从根本上化解各类移民问题和矛盾。要着力从源头上下功夫,对有关突出矛盾和问题力求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早化解、早控制,坚决防止到地、省、进京上访和发生。

三是继续加大移民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尤其要加大对“处遗”成果兑现和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库区人口、实物指标调查及移民安置工作等方面的宣传力度。要始终坚持正面宣传、引导为主,运用形式多样的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拓展政策法规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把现行移民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原原本本告知移民群众,做到移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要注重强化移民法制教育,深入扎实地做好移民群众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广大移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不断增强移民群众的大局意识、政策意识和法律意识,使移民理解政策、遵章守纪、依法行事。

四是抓好和完善移民维稳责任制的落实。各有关乡镇要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是维护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的维稳工作责任制,健全落实预警机制、预防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着力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强化稳控措施,做到每个环节、每处细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确保库区和安置区社会稳定。

五是加强信息反馈和移民接待工作。要建立健全移民维稳信息网络,畅通信息反馈渠道,随时把握库区形势,及时了解维稳动态,对重大敏感信息要集中分析研究,制定应对处置措施;要严格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值班制度,落实值班责任,确保万无一失;要高度重视移民工作,按照国家《条例》和现行移民政策,明确专人接访,建好台帐,落实办结责任。

(七)加强协作,进一步抓好信息化建设

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密切配合、相互协调,选调精干力量,扎实做好工作。一是完善移民档案管理系统。全县按两大库区划分,以移民户为单位,对全县移民的情况进行详实登记(包括移民个人的基本情况、被淹实物指标情况、搬迁前后个人和家庭生活及收入情况、搬迁后居住地等内容),实施信息联网,建立详实可靠的移民资料。二是完善移民后期扶持数据系统(包括对移民后扶人口的核定标准、享受后扶政策移民的基本资料管理、规划设计管理、后扶资金的发放、项目扶持情况、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等内容)。三是完善移民工作管理系统(包括物价指数管理、补偿投资标准、移民指标体系设置、移民、移民工作经验交流等内容)。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严格工作职责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移民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切实履行好移民工作实施主体、工作主体和责任主体的职责,将移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移民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移民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好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移民工作目标任务有着落、见成效。

(二)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大力宣传国家移民政策法规,宣传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要把宣传重点放在基层,放在移民工作的第一线。通过宣传,引导移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改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特殊公民”的意识,树立自强致富的决心,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三)创新工作思路,探索长效机制

新时期移民工作的新特点、新任务必然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创新思路,更新观念,以“实践科学发展、破解移民难题”为主题,以“实施新移民政策,黔中枢纽水利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和搞好洪家渡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为工作主线,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开拓创新,认真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移民的根本利益,创造性地实施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着力研究洪家渡移民洪家渡移民的长远生计问题,探索移民后期扶持长效机制。

(四)强化工作作风,加强自身建设

上一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心理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