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范文

时间:2023-11-05 14:16:23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篇1

[关键词]渡江战役;精神;革命

[作者简介]胡昊(1993-),女,汉族,安徽六安人,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金融、会计。

[中图分类号] D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04-0017-03

渡江战役是一场伟大的战役,挖掘探析这场战役蕴含的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渡江战役,史称京沪杭战役又称宁沪杭战役。1949年4月20日至6月2日,渡江战役历时43天,人民第二、第三野战军以伤亡6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杭州、南昌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分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分。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人民继续南进,为随后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重要条件。这次渡江战役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大进军,等于最后挖取敌人心脏,对完成中国革命有决定性的意义。

长江天险、敌军精良,人民子弟兵何以迅速制胜?当时国军凭长江天险重兵防御,有强大的海空军,汤恩伯、白崇禧两大集团主力70万人,东起上海、西至宜昌,利用沿线阵地设防,占据绝对优势的海军、空军,我军条件艰苦,步枪帆船,地下武装甚至使用的是大刀等冷兵器。为什么还敢渡江,而且迅速取胜,靠的是什么样的精神呢?渡江战役精神是博大精深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其显著特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解放全中国解放人民为主题,将革命进行到底是其精神写照,其中蕴含着彻底革命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排除万难奋勇争先的拼命精神;无所畏惧勇于牺牲的舍命精神和坚定信念军政全胜的立命精神,是浩瀚的中国精神的一个部分,这种精神是坚定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念!

一、彻底革命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经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人民已经控制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在江南也难组织起有效的防御。请国外势力调停遭到拒绝,内的桂系乘机要求打出“和谈”旗号,威逼“毅然下野”。被迫发表“求和”声明,其条件是保留所谓的《中华民国宪法》,伪“法统”和军队。一些中间派人士为假象所迷惑,劝说共产党“立即停下来”。何去何从?是举步不前,为难退缩,还是勇往直前彻底革命?为了向全国全世界庄严表明中国共产党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决心,1948年12月30日,为新华社撰写了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人民日报》于1949年1月1日发表。文章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的共和国,绝不能使革命半途而废。由此,“将革命进行到底”成为革命人民和军队继续斗争的行动口号。1月21日下野,1949年4月1日至15日国共双方在北平进行停火谈判。13日至15日,双方代表团进行了实质性磋商,拟定《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并商定于20日签字。20日,政府电告南京代表团拒绝签字。2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随即发起渡江战役,谈判终告失败。1949年4月22日,亲自为新华社撰写的《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民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决心将“革命进行到底”粉碎“南北分治”妄想。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政权。挥笔题诗《七律.人民占领南京》,其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两句非常鲜明表达了彻底革命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如果没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彻底革命精神?如果不想渡江不敢渡江?革命只能半途而废,全国人民必定得不到解放,必定被敌人反扑扼杀!

二、排除万难奋勇争先的拼命精神

当时我军条件艰苦,设备简单,大部分官兵不识水性,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而要面对的是国军陆海空联合封锁的长江防线。没有排除万难奋勇争先的拼命精神是打不过长江去的。“巢湖练兵”就是一个例证。渡江前,各部队纷纷进行动员工作,同时针对战士不习水性,对长江存在恐惧心理的情况,抓紧组织水上练兵。八百里巢湖湖面宽广,是当时渡江部队重要的练兵场所。战士们先熟悉水性,早春的湖水还很刺骨,当岸上的人们都还穿着棉衣时,他们已经穿着短裤开始练习游泳。接下来还有水上技术和战术演练,最后再根据各自的登陆点进行综合演习。到战役发起前,一个连队每分钟平均航速能达到70米,靠岸后半分钟即可抢滩登陆。正是广大官兵刻苦训练,才有旱鸭子变成水上蛟龙。还有广为流传的“渡江第一先锋营”、“渡江第一船”、“渡江第一人”的故事,其实各部队都有第一先锋营、第一船、第一人,当时口号就是死也要死在长江南岸上,正是这种不畏艰难,勇争第一的精神,战役才能迅速取胜。

三、无所畏惧勇于牺牲的舍命精神

渡江战役有2.5万英雄儿女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他们是英雄,这场战役中所有为正义而战的人们都是英雄,没有他们的无所畏惧勇于牺牲舍命精神,就没有这场战役的胜利。比如打响“渡江战役第一枪”西梁山战斗,这场战斗我军1500余名将士壮烈牺牲,包括37岁的团长朱慕萍……当时,驻守西梁山的是六十六军十三师三十八团,筑有坚固工事,居高临下,4层火力,层层设障,兼布地雷。东梁山设有火炮阵地,江面上有兵舰巡弋,空中有飞机支援,形成立体防线,易守难攻。如果没有勇于牺牲的精神是不敢冲锋陷阵的,正是英雄们以他们的牺牲换来胜利的成果。虽然付出重大亡,但是西梁山战斗牵制了敌人的注意力,削弱了江防力量,为大军突破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场战役不能不说南京市委领导下的地下组织。南京当时被称为是国民政府用刺刀大炮围箍而成的“铁桶一般的城市”;南京卫戍总司令张耀明曾吹嘘,“在强大的兵力守备之下,加上优势的海、空军有效的火力支援,这样就可以使南京固若金汤”;军3个月苦心经营的长江立体防线;为什么仅3天就被百万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直下江南,一举突破,占领了政府首都南京,宣告了蒋家王朝的覆灭。可以说南京市委领导下的地下组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共南京地下党第一任女市委书记陈修良功不可没的。南京,这个钟山龙盘、石城虎踞之地,是个军警特日夜虎视眈眈的白色恐怖之地。据有关资料表明,当年南京市共有96万人口,而、政、军、宪的机关工作人员却占了11万,仅南京警察厅的警察系统的警察在册就有9千多人。自1927年“”以来,中共南京地下党连续遭到八次毁灭性打击。到了1937年11月南京被日军攻陷之后,整个城市中国地下党员大都壮烈牺牲,基本处于无组织状态。为了重建南京地下党组织,1946年3月,中共华中分局副书记谭震林在淮安召见华中分局城工部南京工作部部长陈修良,宣布了组织的任命,陈修良担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中共南京地下党前八位市委书记都已壮烈牺牲,她,会是第九个吗?这个事关生死的问题并没有吓倒这位年轻的女市委书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从来都是共产党人应有的英雄气慨。

顾祝同曾大惑不解地问陈诚:“怎么延安掌握我军的番号人数,比我们还要详实?”空军起义取得成功,当时最先进的B―24轰炸机在“总统府”一连投下3颗炸弹。海军最为先进的巡洋舰“重庆”号也成功起义。南京首都警卫师紧接着也举义过江……这些壮举都离不开地下组织。南京解放前夕,地下党的影响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在溃败时,地下党实际上已接管了这座城市,我大军进城时,一切水电照常运行。没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无所畏惧勇于牺牲的舍命精神是做不到的。当时1946年仲春,陈修良的丈夫沙文汉为妻子送行时挥笔写了一首七绝《丙戊春送陈修良赴南京,赠诗以壮其行》相赠:“男儿一世重横行,巾帼岂无翻海鲸?欲得虎儿须入穴,如今虎穴是南京!”后来,陈修良曾经对自己的女儿沙尚之说“当时我随时准备好上雨花台,连被捕后的口供都已经想好了;我是孤身一个家庭妇女,家里人都被日本人打死了,什么口供都没有的。”

四、坚定信念军政全胜的立命精神

渡江战役的胜利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胜利。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理想信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安身立命之本。邓小平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人民军队为理想而战,经过长期血与火锻造,这支军队已经成为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革命队伍。为工农大众而战,为中华民族而战,为共产主义而战,已经成为广大将士的共同信念和自觉行动。为什么会崩溃?一个重要原因是信念的缺失!官兵不知道为什么而战!在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一个是对信仰的拥有,一个是对信仰的丧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当一部分的高级将领,在抗日战争期间为民族做出了贡献,他们是能打仗、誓死不屈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但是在解放战争当中,被普通小战士、甚至是民兵摁在地上活捉的高级将领――少将级别以上的就有260多人。许多有名有姓的抗战名将就这么被生俘了,包括杜聿明、黄维等人。还有很多的高级将领不是在战场上被俘虏的,而是逃出了战场、已经走出一两百里地了,居然被民兵抓住。解放战争打到中后期,许多的将士都开始疑惑,自己究竟是为什么而战。战斗中,共产党每场打下来伤亡很大,但是越打人越多,渡江战役时共产党的军队达到了400多万人。党中央就是信念的灯塔。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克敌制胜的保证。强调指出,在宁沪杭地区作战,更要正确执行党的各项政策,严肃群众纪律,把做群众工作看做与歼灭敌人同等重要的任务,不仅要用枪杆子去消灭敌人,而且要用政治工作去消灭敌人,争取军政全胜。战役前的准备工作全面展开,首先,政治思想准备,广泛深入地进行以“将革命进行到底”为中心的形势任务教育,新区政策、城市政策和纪律教育,以及与江南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会师的教育。其次,展开全面的战役战术侦察活动,组织军师干部率领侦察队到江边侦察,调查预定渡江地段的敌情、地形、水情、天候,为制订渡江作战计划提供依据。第三,进行以强渡长江作战为重点的战术技术训练,召开战术研究会,研究山地、河川作战特点和战术技术问题。第四,协同地方党政机关筹集船只,动员船工、渔民随军参战,按照突击、火力、运输三种船队分别编组训练。第五,协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大规模的支援前线工作,筹集粮草,修复道路,疏河开坝,组织庞大的群众支前队伍。正是这种未雨绸缪,精心部署,为正义而战,才获取广大人民的支持,整个战役中,共产党“要人有人,要船有船,要粮有粮”。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可以说,成功渡江就是人民用双手托着过江的!整个战役中,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有力地保障了战役的胜利。为保障大军渡江,各地都组成了支前委员会,统一筹划支前工作;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也纷纷成立支前组织,全力支援前线。广大群众夜以继日的修路架桥,筹运物资,参军参战,抢救伤员。安徽人民为渡江战役做出了巨大贡献。百万大军云集江北,粮草需要量极大。据不完全统计,仅江淮和皖西两地区人民就提供粮食1.5亿斤。芜湖到安庆地段部队所需的粮食中80%都是沿江人民提供。解放战争中,不需要后勤部,后勤部就是老百姓;没有野战医院,野战医院就是大娘的炕头。在统治末期,他们彻底失去民心,被老百姓抛弃了。当时,的行军日志上永远有一句话“不得进村宿营”,这和共产党刚好相反。共产党的部队离村还有好几里地,孩子们就来迎接了,油灯就点上,大娘将热水烧好,百姓的炕头就是营房,很安全。这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在解放战争中,共产党为老百姓做得最具体的一件事就是解决了土地问题,这一举措使得大量普通百姓、穷苦农民信任共产党,愿意跟党走。解放战争的最大启示,就是共产党人始终要站在大多数人的利益一边。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极端重要的。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篇2

【关键词】渡江战役 和平谈判 划江而治 扭转乾坤

一九四九年的长江被赋予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民族抉择,注定成为注目的焦点。已失守江北半壁江山的之所以把最后希望全部寄托在长江上,是因为长江自古以来就有天堑之称。在历史上数十次战争中,长江也不止一次地成为最后扭转乾坤的地方,以为首的集团自然也希历史能在此时重演。因此,渡江战役已经不仅仅是一场局部战争,而是标志着对在大陆二十年统治的总攻。

淮海战役结束后十一天,内部矛盾激化,被迫下野,凄凉的离开了他亲手建立的总统府。在元旦钟声敲响时,气壮山河的新年贺词与悲愤无奈的下野宣告同时发表。主席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贺文中引用了伊索寓言农夫与蛇的故事,声明“让对手的幻想化为泡沫”,“中国人民绝不会怜惜蛇一样的恶人……中国人民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公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渡江作战势在必行的态度。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从这一天起,对共产党的称呼二十年来首次由“”变成了共党。而此时迫切接手的代总统李宗仁显然更清醒的知道当下的窘困现实。于是,他积极寻求和平谈判,企图实现划江而治。

历史上,在国共二十多年的争斗中曾有过数次和谈,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重庆双十谈判。然而双十协定签订后,笔墨未干,仍然是发动了内战,打了三年,此时再次提出“和为贵”,其心昭昭。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代总统李宗仁最终拒绝了在国共双方代表团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至此北平和谈破裂,“假和谈,真内战”的真面目完全暴露。

然渡江并不是容易的事,行动的成败关系到中国革命的最终结局。长江以南一直是统治的腹地,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可能从来没有见过共产党军队。同时,仍掌握实际军权的更是在奉化溪口召集军队,延长江南岸布置了百万大军,其中包括三百多架飞机和装备精良的第二舰队,并表示“共党如继续南犯,国军将迎头痛击”。当时的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甚至妄言“即使是用扫帚也能守住长江,如果他们有决心的话”。而事实上早在我军驻扎江北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不少难题。如边渡江边打仗,对潮汐、风向、季节等要求都很高,而且战士还随时面临长江涨潮的危险。同时,因为战役的隐蔽性和为避免飞机和军舰的轰炸,我军的船只只能隐藏在港口内,而港口又有大量官兵监守。这样一旦战争开启,船只将无法及时出港,这也让坚信共产党将无法渡江。所有的这些已经不仅仅是打仗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针对此,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诸多措施:首先,指示进行全军大整编,将分散灵活的游击队整合成统一的名称和装备,严肃政策纪律,树立和证明我军形象,以稳定安抚江南民心;其次,积极开展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侦察军的防御部署、工事和长江水情、两岸地形;竭尽全力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支前工作;筹集和修理船只;全体训练游泳、水上作业,开展以强渡江河和水网稻田地作战为主要内容的战术、技术训练,培训水上能手等等;第三,组织先遣分队秘密渡江,隐于敌人后方,熟悉地形搜集情报以接应大部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中国人员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正式打响了渡江战役。战况顺利,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横扫了长江南岸,而此时的南京已经一片混乱,公路上拥挤着溃败的军队,政府官员四处逃离。四月二十四日,中国人民接收南京,升起了南京解放的第一面红旗,把代表中国共产党二十二年流血牺牲,艰苦卓越的战斗历程定格成永恒的历史瞬间。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篇3

序幕:岁月如歌

女:江山如画军旗扬,长城巍峨万里长。战火燃尽烟未散,铁流纵横保四方。当我们枕着甜蜜的梦乡,当我们周游壮丽的山河,当我们遥看蓝天上飞翔的鸽子,当我们遭受洪水地震灾害的侵扰,当我们的共和国走向富强的征途,……是谁给了我们一个宁静的夜晚,是谁给了我们这片安宁的土地,是谁放飞了和平的白鸽,是谁给了我们生存的希望,是谁给了我们共和国的尊严。

男:拨开历史的黑夜,我们看到有这样一支队伍,高擎着红旗在南昌城头用枪声刺破了乌云压顶的黑暗,迎来黎明的曙光。掠去历史的硝烟,我们看到有这样一支队伍,行进在赣江湘水之畔会师在井冈山上,燃起革命的星星之火。回眸艰难曲折的征程,我们看到这支队伍,穿着草鞋爬雪山过草地,创造了两万五千里的奇迹。

女:宝塔山下凤在吼,黄河岸边马在叫。这支队伍集结了中华优秀的儿女,众志成城,挺进敌后,用血肉之躯浴血抗战,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受辱的历史。白山黑水起风云,晋冀鲁豫御敌军。这支队伍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发出解放全中国的宣言。……

男:战马嘶鸣军号响,狂风呼啸军歌亮。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肩负着民族的希望。这是一支无所畏惧的军队!这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他们向着太阳,他们向着胜利,向着全中国的解放,向着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实现现代化,他们走过了七十七年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他们创造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激情燃烧的岁月。

第一部分:红色经典

女:年由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在共产党人的协助下,组织了国民革命军,在共产党领导下组织了农民自卫军,革命的矛头指向土豪劣绅、军阀势力、帝国主义列强。

男:正当革命轰轰烈烈,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势,原创:年月日和月日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惨遭失败。

女: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从此“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国代替了光明的中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男:寒凝大地乱云飞,血沃中华乾坤悲。白色恐怖向如火如荼的工农革命运动扑来,中国革命从血的教训中认识到武装斗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八一起义和秋收暴动,建立了工农革命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了!

女:风云变,红旗展,山下旌旗再望,山头鼓角相闻。武装割据,包围城市。中国工农革命军以燎原之势不断发展壮大,年月以后,中国工农革命军陆续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四次围剿,工农红军收拾金瓯一片。

男:西风烈,霜晨月。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由于王明路线的错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到失败,年月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战略转移,进行两年的长征之旅。

女:横空出世,莽昆仑,飞渡关山,敌丧魂,长缨缚龙,军如铁,长征两万,举世闻。中国工农红军爬过条山脉,渡过条河流;经过个省份;占领过座城市;突破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这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创举,这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男:在那个悲惨沦落的日子,离开了可爱的家乡,在那个民族危急的秋天,他们奔向了杀敌的战场。从年九一八事变到年七七事变,全中国抗日救国的浪潮日益高涨,十年内战终于结束,国共合作同仇敌忾,开始了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女:年月至年月的抗日战争时期,红军的主力部队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将活动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河南等八省的红军游击队集中起来,改称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深入敌后,坚持游击战争,开辟了敌后战场。在八年抗战中,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男: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共歼灭日军万人。伪军万人,解放区面积达万平方公里,我军发展到万人。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从年以来,最彻底、最伟大的反侵略民族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雪洗了百年民族的耻辱,从此开创了中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新纪元。

女:正当人们共享胜利的喜悦,期待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年月底,国民党反动派悍然撕毁“双十”和平协定,大举进攻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年多的解放战争。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篇4

红军战士长征途中的几次较大的战役和险境,讴歌了红军战士勇于挑战自我极限敢于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观看这部影片的同时,我也在思考那么一些问题:红军是凭借什么才能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甩掉围追堵截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国民党的军队,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为中国的革命保留了珍贵的火种?是什么让本来是执行战略大转移的一支队伍,在漫漫的万里长征中却扮演了播种机的角色,把革命的理论散播到千万户家庭呢?

影片没有交待长征的起因和背景,可能是因为受限于电影片长的原因吧。故事是从湘江河畔,红军抢渡湘江开始的。由于博古、李德对军队撤退所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所以部队带着大量的缁重挤在湘江桥上,几天几夜部队也没有能完全通过湘江。然而,时间就是生命,在红军的上头敌人的飞机在狂轰烂炸,后面有几十万追兵正汹涌而来,前方,蒋介石在加紧布置几道拦截的防线。红军长征的第一道本来不是难关的难关就这样横在了全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面前。幸亏红军的后卫部队拼死抵挡住了国民党追兵的猛烈进攻,为中央红军过河抢得了宝贵的时间,要不然,此役红军的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红军能避免覆灭的原因在于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特别是后卫部队的敢打猛拼的劲头,阻滞了追兵前进的脚步,给红军带来了珍贵的喘息机会。如果没有五万牺牲将士为了理想不怕牺牲的精神,(明明知道自己在后卫阻击,生还的可能性很少,但为了整个集体,甘愿流尽最后一滴血)没有他们的壮烈情怀,也就不可能再有后面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发展,更不要说建立新中国了。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牺牲的先烈们。

在一个集体当中,如果战略指挥出了问题,大家都乱成一团,没有众志成城的决心,没有凝成一股劲的凝聚力,没有哪怕牺牲个人也要保全集体的信念,那么这个集体决不会走得很远,而我们的红军指战员就具备有这些优良的素质,终于能够令决策失误的红军起死回生,创造了中华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些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国际形式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的人民更应该汲取和发扬,不要先自乱了自己的阵脚,大家团结一致,发扬红军精神,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强国强军,保证中华民族。

虽然事隔已久,但每每回忆这些画面,我的心总是久久不能平静。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篇5

亲自参与并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斗争,这一时期的诗词则是对此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他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谱写进每一首诗词的字里行间,通过对反军阀斗争和大革命运动的深切关注,对井冈山斗争和长征壮举的热情赞颂,对抗日民族解放运动和人民解放战争的高亢咏唱,概述了我国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战斗历程。其诗词立意高远,大气磅礴,吞吐万物,涵盖古今,饱含斗争激情,充满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批判,对险恶环境的极度藐视,对战胜一切敌人、彻底旧制度的必胜信心,是一部伟大的不朽的史诗,在诗坛词苑横空出世,绝后空前,独领。

称自己的一些诗词是在战火纷飞、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在马背上哼成的”,这十分形象地点出了他的诗词是在作战行军途中创作的,是直接或间接描写革命战争实践的。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写了《沁园春・长沙》和《菩萨蛮・黄鹤楼》二首词,表达诗人对反军阀斗争和大革命的深切关注。

《沁园春・长沙》是抒发诗人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抱负,是诗人改造旧世界的宣言书。词通过对长沙寒秋景色的描绘和往昔斗争岁月的追忆,热烈赞美大自然中万物“竞自由”的生机蓬勃的景象,歌颂动荡年代青年战友的革命精神和勇于进取的气概。面对自由的“万类”和不自由的人类,诗人像“问天”的屈原一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问苍茫大地”,就是问我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诗人为之“怅寥廓”的,就是我们不自由的国家和人民。深切地表达了诗人爱国、忧国、报国的情怀。1927年春天,在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回天无力,心情苍凉,在一个雨天,登临黄鹤楼,面对烟雨中的武汉三镇,面对滔滔的长江流水,心潮起伏,热血沸腾,感慨而赋诗,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茫茫”、“沉沉”、“苍苍”几个叠词,加上“莽”和“锁”。把大自然的风云、大革命失败前夕的政治风云和诗人风云激荡的心融为一体。一句“黄鹤知何去?”使人感慨万千。难道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像黄鹤一样?诗人把酒酹江,心潮起伏,为革命的前途忧虑。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于纸上。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掩埋好烈士的尸体,揩干净身上的血迹,高举革命的旗帜,又英勇地投入战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建立了人民的武装,开展了井冈山斗争,建立了瑞金红色政权,粉碎了发动的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人民革命风起云涌。诗兴大发,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等十首小令。这些诗词形象、生动、全方位地记载了我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西江月・井冈山》是写黄洋界保卫战,这是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写红军战旗招展,军号嘹亮,战鼓齐鸣,展现一幅人民战争的壮观图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是整个井冈山斗争的一个缩影。《清平乐・蒋桂战争》写的是红军利用军阀混战的有利条件,两次人闽,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展现“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土地革命,艺术地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红军为了实现“争取江西”,“扩大武装割据”的计划,挺进江西。前者写“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的山地行军和“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的胜利会师;后者展现“漫天皆白”、“雪里行军”的“十万工农下吉安”的艰苦行程。而《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则写红军冒暑出征,转战赣南,回师闽西,开辟扩大根据地,再现“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的悲壮征程。两首《渔家傲》,写红军粉碎对革命根据地的反革命军事“围剿”。《反第一次大“围剿”》写出了红军面对着在数量上比自己多出一倍以上的进攻革命根据地的敌人,个个同仇敌忾,“天兵怒气冲霄汉”,“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高度概括了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反第二次大“围剿”》则抒写红军取得更伟大的军事胜利。在采取“步步为营”战术的20万敌军面前,“飞将军自重霄人”,“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中国工农红军痛快淋漓地打破了第二次反革命的军事“围剿”。《采桑子・重阳》和《菩萨蛮・大柏地》是两首以抒情为主的词。史诗本来以写实为主,但是笔下的战地抒情诗,同样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采桑子・重阳》是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挥毫写下的。一扫过去文人的悲秋情调,抒写了深秋战地的风光,高歌战地秋景的绚丽和壮美。“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廓江天万里霜”,既如实描写了重阳节战地秋天的艳丽风光,又借此比喻革命武装斗争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菩萨蛮・大柏地》是一首凭吊旧战场的词,一改古代文人凭吊古战场的伤感惆怅,把凭吊变成了赞颂。词通过对大柏地美丽景色描绘和对当年革命战争的追忆,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革命战争的热情颂扬。《清平乐・会昌》是在长征前夕,在中央苏区写的最后一首词,是向中央苏区的告别之作。当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已到了最危难的时刻,亲手创建的中央苏区已“基本被搞光了”,他也实际上被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中枢之外。这首词却表现了高度的乐观、坚韧和从容,表现了一个革命领袖的胸襟和气度。高歌“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表达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前夕的革命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展望了革命胜利的光辉前景。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伟大的战略大转移,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红军长征途中和到达陕北后,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和《沁园春・雪》,记录了长征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举。

经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主力红军撤离根据地的步履维艰的转移,在遵义会议上回到了统帅的位置。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在红军二渡赤水,第二次打下遵义,和军委纵队一起跨越娄山关时,写下了悲壮苍凉的《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读者感受到肩上担子的重量,中国革命道路之艰难。《十六字令三首》是1934-1935年率领红军长征经历千山万水,以“山”为主题写下的三首小令,词中的静和动、高山和红军、物质和精神结合得浑然一体。“倒海翻江卷巨澜”,既是群山在奔腾,云海在奔腾,又是战马在奔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奔腾。“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既是高耸入云的山在顶起摇摇欲坠的天,又是跨上战马的红军战士在顶起摇摇欲坠的中华民族之天。诗人笔下的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是英勇的红军战士的象征。1935年10月,红军翻过岷山后,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央工农红军历时两年,穿越11个省,跨越万水千山,行程二万五千里,击溃敌人无数次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难险阻,终于胜利到达目的地,完成了伟大的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七律・长征》就是对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高度的艺术概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用诗化的语言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念奴娇・昆仑》作于1935年10月,当时是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进华北,反动派继续勾结日寇出卖国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红军长征北上是为了抗击日寇,挽救民族危亡。带领红军翻岷山,过昆仑,看到昆仑山脉的自然景象,一方面想到对大自然的改造,一方面想到对社会对世界的改造,相信依靠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力量,一定能消灭帝国主义,实现共产主义。面对“横空出世”的“莽昆仑”,写完《七律・长征》后,诗兴未尽,一个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宏伟情怀,幻化成了奇伟的浪漫主义诗篇。“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抒发了诗人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清平乐・六盘山》则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宣言书。它是在中央红军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胜利越过六盘山时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是对红军长征辉煌成就的总结,表达了夺取胜利的坚强信念。“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则是踏上新征程的号角。

到达陕北的第二年即1936年2月,亲自率领红军抗日先锋队分两路渡过黄河东征,到华北前线对日作战。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带,适逢大雪。面对大雪纷飞的壮丽河山,联系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写下了气势磅礴、雄浑豪放的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对北国风光的礼赞,也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礼赞;对历史人物的点评,也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赞颂。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豪情。是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他领导的人民革命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正是和他所领导的红军的历史使命感。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伟业是无与伦比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历史的结论。

写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作品有《七律・人民占领南京》和《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二首。《七律・人民占领南京》是以人民革命战争为题材的最后一首诗,作为一段历史,是压卷之作。1949年4月22日,中国人民百万大军,在东起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多里的战线上,千帆竞发,万炮齐鸣,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长江天险,摧毁了军队经营了三个月的江防要塞,于4月23日占领了政府22年来的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宣告反动统治的彻底崩溃。挥毫赋诗,抒写了一曲今胜于昔的人间正道之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全诗纪实言理,气势恢宏,酣畅淋漓。记述了人民渡过长江,解放南京的历史事实。“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写出了统治的彻底崩溃,人民正义之师所向披靡,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进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南京获得新生,是人民的胜利,是历史的胜利。诗人告诉人们,天地沧桑,世事变更,绝非冥冥的天意支配和主宰,靠的是人类社会在变革中实现进步的规律这一“人间正道”。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篇6

每年新兵入伍后,第十六集团军都会组织新兵参观军史馆。走进军史馆,老同志都会对稚气未脱的新战士说:我们是著名的勇士部队,知道吗?勇士部队是从两颗红色的“种子”成长、发展起来的!

这两颗“种子”就是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

走进红五团的营区,你会看到镌刻在汉白玉墙上的题词:“模范红五团是全军的模范,但你们不能骄傲,要一直当模范,直到把反动派彻底消灭,你们还要当模范。”这是1933年8月,时任红军总政委在江西滕田授予他们“中国工农红军模范红五团”荣誉称号时的题词。在此之前,红五团中的骨干经历了八一南昌起义的战火,坚持了井冈山斗争。

1934年10月,作为中央红军主力团队的红五团,从瑞金出发,踏上漫漫长征路。在著名的湘江战役中,为掩护中革军委渡过湘江西进,奉命阻击全州之敌。红五团打退了敌人10多次进攻之后,在12月1日黎明又迎来了更加惨烈的战斗。阵地上展开了反复的拉锯战,团政委易荡平带领部队与敌人厮杀,弹药打光了,就和敌人展开白刃战。他接连刺死两个敌人后,自己身负重伤。他夺过警卫员的手枪,大喊一声:“誓死不当俘虏!”向自己扣动了扳机。红五团与数倍于己的敌军血战7天6夜,数百名指战员用生命和鲜血掩护中革军委渡过了湘江。长征途中,在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过雪山草地、激战腊子口等作战中,都有这支团队的战斗身影。

红十二团则是、滕代远发动平江起义的主力团,因而又被称为“平江起义第一团”。他们撤出平江县城后,转战在平江、浏阳和江西的万载、修水、铜鼓,湖北的通山一带,进行游击战争,开辟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上井冈山与朱毛红军会师后,他们和井冈山上的部分队伍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参加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在井冈山时期,这支部队被改编为第一纵队、第五纵队、红八军第三纵队等,1933年6月整编为红三军团四师十二团。1934年1月,在中央苏区第二次全国苏维埃大会上,红十二团被授予“模范红十二团”荣誉称号。在长征途中,他们攻打娄山关,抢占遵义城,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1937年8月,红五团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第二营,红十二团改编为第六八六团第三营,随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首战平型关,六八五团二营担负迎头截击日军的任务,六八六团三营则是直冲敌阵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此战打出了八路军的军威。

1938年9月,第六八五团二营改编为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五团,进入冀鲁边区,创建和保卫鲁西根据地。1941年2月,第五团归鲁西军区第三旅建制,改番号为第七团。

1939年1月,第六八六团第三营改编为八路军东进支队第一团,挺进鲁西,随即挺进微山湖以西,后改番号为第十团。1941年7月7日,鲁西军区与冀鲁豫军区合并,统称冀鲁豫军区。

因此,十六集团军也被称为冀鲁豫的老部队。

“杨苏纵队”扬威名

1945年9月22日,在河北省清丰县(今属河南省)柳格集,晋冀鲁豫军区所属军区机关和一部主力,合编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苏振华。他们麾下有第一、第二、第三旅,共1.5万余人。从此,就有了“杨苏纵队”驰骋中原的说法。

纵队刚组建,邯郸战役(也称平汉战役)就打响了。这是“杨苏纵队”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的第一场大战。当时,装备不全的第一纵队需要抗击总兵力超过我3倍的进犯之敌。战线在距邯郸只有十几里地的崔曲一线展开,战斗进行得异常残酷和激烈。当进入白热化时,双方在逐巷逐屋地进行着争夺,彼此的伤亡都很大,崔曲县城两度易手。

10月25日,一纵一旅被军第一六师围攻。一纵紧急召开会议,商量对策。二旅旅长尹先炳说:“不要怕敌人在崔曲、小提间突了个口子,敌人主力还在我们最后抗击线以南,除一旅继续在正面作战外,集中二、三旅侧翼进攻三十军和四十军的结合部及他们的指挥部赵横城、南横城,断一六师的退路,一六师回缩之时,即是我们转守为攻之时!”纵队司令员杨得志赞同尹先炳的意见,决定当天夜里以二旅进攻赵横城,三旅进攻张辛庄和南横城。

当天深夜,二旅、三旅按预先的部署开始进攻,军第一六师果然开始回撤。一旅趁机向南反击,最后割歼了军的“精锐”一六师,使一纵在平汉线以东、漳河以北、邯郸以南的宽大正面上,成功阻击了数倍于己的军的进攻,完成了掩护晋冀鲁豫野战军西路军集结展开的任务。

其后,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一纵消灭了企图南窜之敌,活捉敌十一战区长官部副司令兼第四十军军长马法五。邯郸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妄图打通平汉线的“黄粱梦”。在电报中誉称这次大捷是“伟大的胜利”。

此后 ,一纵奉命进军热河(今分属辽宁、河北和内蒙古),归冀热辽边区建制,参加热河保卫战。

那天,司令员到一纵二旅看望部队指战员,问旅长尹先炳:“你说一个班能不能同敌人的一个军打?”

尹先炳被问住了,不知怎样回答。见他答不上来,就说:“能!问题是要看这个班长有没有斗志。我的这一个班,不是去打敌军前锋,更不会是去打敌军的本队,但是可以专打掉队落伍的三三两两的零星敌人,也可以打敌人的尾部和辎重,打了就走,不去硬拼。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从此“看你有没有斗志”这个说法就在一纵广为流传。

1946年3月18日,一纵参加了热东战役、绥东战役和张家口保卫战。12月,回师冀鲁豫,仍归晋冀鲁豫军区建制。

1947年3月16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第七纵队在山东省濮县(今属河南省范县)白衣阁地区合编为新的第一纵队。以原一纵队机关为基础,组成新的纵队机关。杨勇任司令员(1946年底,杨得志奉命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调到第二纵队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所以人们还是称“杨苏纵队”,辖第一、第二、第十九、第二十旅,共2.5万余人。

6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奉命在鲁西南地区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在进军鲁西南的战役中强攻郓城,全歼守敌一个师部和两个旅,共1.3万余人。此战,纵队及第一旅各记大功一次,刘、邓首长给第一纵队的嘉奖令指出:“……收复郓城,创造了一个纵队单独攻坚和歼敌两个旅的先例,夺取了大反攻中第一个光荣的胜利。”7月12日至15日,在六集地区又歼敌两个师部、3个半旅,共1.3万余人。半月内连打两仗共歼敌3个师部、5个半旅,共2.6万余人,加速了鲁西南战役全胜的进程。

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跃进大别山。11月,第一纵队第十九旅及纵队4个补充团调归鄂豫军区。12月,第一纵队出大别山转兵北进,参加配合宛西战役、睢杞战役,解放郑州。1948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番号不变。11月至12月,第一纵队参加淮海战役,歼敌1.6万余人,俘敌第十二兵团中将副司令官吴绍周以下将官9名。

“尹、王”履新过大江

1949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中原(刘邓)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第一纵队及豫皖苏军区部队一部合编组成第十六军,隶属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尹先炳任军长,王辉球任政治委员,戴润生、吴实任副政治委员,杨俊生任参谋长,吴实兼任政治部主任,尹痴生任后勤部部长。原第一旅改编为第四十六师,齐丁根任师长,范阳春任师政治委员;原第二旅改称第四十七师,李觉任师长,郭强任师政治委员;由原豫皖苏军区部队组成第四十八师,郑统一任师长,李一非任师政治委员。原纵队所属第二十旅调入第十八军,改称为第五十二师。

第十六军编成后,立即开到长江北岸的安庆地区,准备渡江作战。这对在北方成长发展起来的队伍,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冀鲁豫的子弟兵都是第一次见到长江,要渡江作战,部队必须征集船只,必须练习游泳。

据尹先炳后来回忆:“我们先后征用到300多条船。这些船只,要移到长江边隐蔽起来,又不能把它放进江里。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我们专门组织一三七团、一四团开挖出20个30米见方的既防空又防炮、隐蔽便利的船坞,在湖和江之间挖出两条2500米长的沟渠,再抽水进去,作为船路,然后就用人力把湖里大小舟船拉到江北岸头道堤与二道堤之间的船坞里。”

渡江前夕,有部队发现江心洲附近有疑似的单艘船只活动。尹先炳立即派侦察班长陈友带一个班夜上江心洲进行侦察。他们趁天不亮泅水到江心洲。那艘船一接近江心洲滩涂,陈友带着一班侦察员突然出现在军官兵面前,俘获了船上的8名军官兵,有一位是军的作战参谋。尹先炳连夜对俘虏进行了审问,弄清了对岸军火器配备、等情况。

他们拟定了的配备和战斗计划――部队怎么使用?突破口怎么选择?派哪个部队搞突击等。突击队的成败至关重要,搞不好就会影响全局。

最后,尹先炳和王辉球决定,渡江突击队由四十六师的一三六团和四十七师的一三九团联合组成,突击队统一由四十七师师长李觉指挥。尹先炳说:“这两个团,一个师一个,谁也不会有意见。另外,历史上几次恶战,这两个团都是并肩作战,都打得很好。这次突击渡江,使用这两个团比较合适。”

4月20日晚,渡江就要开始了,但在突破口选择上还是出现了不同的意见。经过争论,最后王辉球说:“军决心集中主要兵力、兵器于吉阳镇至阜康圩南端实行主要突击,在黄石矶、清节洲实行辅助突击,这个方案是军里几个领导研究定下来的,我看不要再改变了。”

4月21日中午12点整,按作战计划,尹先炳向炮兵群下达了实施炮击命令。这是虚晃一枪的“表演”,没有马上渡江。放“炮”计划也没有上报渡江总前委,听到炮声,打电话来,开口就训尹先炳:“叫花子敲锣打鼓――穷作乐啊你!”

尹先炳赶忙说:“我先放两炮听听响。放心吧刘司令员,我十六军指哪打哪,打哪哪准!”

经过精心准备,十六军在尹先炳、王辉球指挥下,于4月21日下午5时正式发起渡江作战。30分钟后,第一批突击队登陆南岸成功,击退守岸的军,占领滩头阵地。尹先炳乘坐第二批船到达南岸。由于在渡江前连续7天7夜没有得到休息,尹先炳过江不久就昏厥过去了。战友们只得用担架抬着他前进,整整抬了一天,到了东流他才苏醒过来。

渡江以后,十六军向南追击军。一路猛追猛打,所向披靡,5月6日,主力部队攻打衢州,4个小时就歼灭了守军2000多人。四十六师政委范阳春率一八三团,奔袭30公里攻击江山县城,创出政治干部率一个团打下一个县城的战绩,歼军5600多人。

参加完衡宝战役后,十六军出湖南,进贵州,一路西进,和兄弟部队一起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对“西南诸敌采取大包围、大迂回动作”的任务,切断了军南窜外逃的退路,实现了“大兜击”的战略意图。

尹先炳命令部队分三路:一路强渡鸭池河后,占领大定,活捉了军第四十九军参谋长饶启尧少将,并解放羊场坝;一路渡赤水河,围歼川南重镇叙永,歼灭军第六编练司令部和第七十二军准备南逃的2500余官兵,活捉军第六编练司令部副司令肖以觉中将;一路在文昌宫地区歼军第七十二军三十四师参谋长周白照以下1500余人,俘师长艾绍衍后,北渡长江,进至南溪地区,歼军第三四六师2000余人,随后占领岷江东岸的任家坝、篦子街,歼军第一五团大部,最后,强渡岷江,攻占乐山,歼军第七十二军一三五师警卫辎重营、山炮连全部700多人,乘胜抢占夹江、洪雅,俘军第三军副军长沈开越。

11月初,十六军突破军黔东防线,解放贵阳。随后,参加成都战役,在沙坪(今峨边)歼敌川湘鄂绥靖区3000多人,俘敌川湘鄂绥靖公署中将主任宋希濂。先后夺占东山、峨眉、夹江、洪雅等县城,彻底截断了胡宗南集团逃往西康、云南的退路,后在成都西南地区协同友邻全歼了胡宗南集团。

“不要五个指头按跳蚤”

1950年初春,十六军奉命回师贵州,进驻遵义市,参加剿匪和新区政权建设。司令员对尹先炳说:“你回贵州去,要以主要精力抓剿匪。有一点你要记住,剿匪也和打仗一样,要集中兵力,不要五个指头按跳蚤,五个指头按五个跳蚤,结果是一个跳蚤也按不到。”

叮嘱说:“对贵州土匪,不能掉以轻心。在贵州办了两期游击干部训练班。很重视贵州,曾两次到贵州。贵州土匪是有组织的,对此你要有充分的估计,不要麻痹大意。”

尹先炳点头。又语重心长地说:“贵州地方穷,少数民族多,土匪会利用这些特点。你们要把政治攻势和军事进剿很好地结合起来,尽可能的多争取群众,把那些土匪头子孤立起来,进行重点打击。”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时部队接连取得渡江作战和成都战役等一系列胜利后,不少人认为“几百万的正规军都被消灭了,贵州几个毛匪,有什么了不起”,“几个跳蚤,顶不起一床被窝”。这种“轻匪”的想法让部队吃了苦头。杨勇司令员和潘焱参谋长在遵义南面的刀靶水,就遭到当地股匪的突然袭击。幸好杨勇身边直属部队把土匪打退,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当时,贵州80多个县,县县有驻军,兵力过于分散,形不成拳头,不免有五个指头按跳蚤之状。尹先炳大胆调整部署,放弃了一些边远城镇。1950年6月,发起 “瓮安、余庆、湄潭铁壁合围战役”。部队兵分多路,对盘踞在瓮、余、湄三角地区的大大小小的股匪进行层层包围。整个受剿地域,村村有兵,山山有人,垭口设岗,渡口布哨。经过22天的连续战斗,歼灭了大匪首王福堂以下3172人,净化了瓮、余、湄三角地区。

紧接着,十六军又先后发起了“金沙合围”“石(阡)岑(巩)合围”“长(顺)紫(云)惠(水)合围”等一系列合围战役。每次合围,都消灭一批土匪,梳篦、净化一个地区。在剿匪过程中,尹先炳亲临前线,直接指挥剿匪作战。

有一股土匪钻进清镇一个山洞里,山洞在100多米高的陡崖上,有一狭长的云梯直通洞口,梯子被土匪控制,剿匪部队无法接近。写信喊话不管用,部队连攻几次也未能成功。尹先炳带了一门九二步兵炮和几百斤炸药赶到现场。炮兵开了几炮,效果也不明显。尹先炳叫人找来几根长绳子,把炸药捆成200斤一包的炸药包,从山背后运到山顶,再顺着陡崖吊下来,吊到洞口就拉导火索。一声巨响,洞口垮了一大截,两个土匪当场飞上天,一个随着倒塌的洞口摔下了石崖,半死不活,被战士们抓住。洞内土匪有的被震昏了头,有的震聋了耳,跑出来缴械投降。

长期征战中,尹先炳深知“不要五个指头按跳蚤”就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思想的形象说法。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把这一思想运用得炉火纯青。

1953年7月17日,尹先炳指挥十六军部队对美军步兵第二师三十八团据守的527.7高地、488.8高地、西方山、斗流峰等进行“有序攻击”。晚上10点半,尹先炳调集了八二迫击炮以上的火炮83门,进行5分钟的火力突袭,把敌方表面阵地上的火力点悉数摧毁。10分钟后,部队如猛虎般一个冲锋打上去,一口吃掉了美军步兵第三十八团三营一个连。

美军又调一个连反扑,又被十六军打了下去。别人说,尹军长怎么用了那么多的炮?尹先炳说:“我是合成军军长,使用炮火当然要阔气点!”

尹先炳这还不过瘾,又积极筹划一次更大规模的步、炮、坦克协同大动作,准备将战线向前推进20公里,直捣铁原飞机场,攻下 “联合国军”前沿指挥所。

然而,正当他们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上级发来电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了!正在审阅作战图的尹先炳,把手中的红铅笔狠狠地往桌子上一摔,破口骂道:“美国佬,你怎么老是跟老子过不去啊!”

英雄部队典型多

第十六集团军是一支英雄辈出的部队。

战争年代的是新中国家喻户晓的英雄。生前所在部队,参加了华北军事演习和1991年9月的“北京军事训练成果汇报表演”等重大军事活动。转隶到十六集团军后,出现在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他们的轮式122自行火箭炮方队受到党和人民的检阅,在军事训练和部队建设上再创辉煌。

中央军委批准的,现在全军每一座营房都统一悬挂的8位英模画像中,除外,还有十六集团军的“献身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模范干部”苏宁。他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青年人学习的楷模。

“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大胡子师长”吴长富、“无私奉献的模范指导员”柴金良、“模范指挥员”关喜志、“新一代模范士兵”向南林、优秀女大学生干部白雪、花甲之年为兵维权的法律顾问处主任张义军和一家三代精忠报国的藏族战士降巴克珠等一大批在全军全国都有影响的人物,都是从十六集团军走出来的。

说到十六集团军的典型,还必须说到鲜红的“群体旗帜”: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的红军团;新时期党支部建设的一面旗帜某团“红一连”等。

名声特别大的“红九连”,更是一个根正苗红的连队――先后参加过南昌起义、湘南暴动、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又参加了西南剿匪和抗美援朝,在3000多次主要战役、战斗中屡建奇功,曾获得“模范红军连”“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平汉战役主攻连”“渡江英雄连”等光荣称号。和平建设时期,连队先后参加唐山抗震救灾、大兴安岭扑火和1998年嫩江抗洪等20余项急难险重任务。1964年7月24日,连队被国防部命名为“学习著作的模范红九连”。1991年1月12日,同志视察连队并亲笔题词:发扬红军传统,珍惜历史荣誉,学好革命理论,建设过硬连队。连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5次、二等功6次、三等功14次。2007年1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专程来到红九连看望全体官兵,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向基层官兵表示亲切慰问。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篇7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广大美术工作者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俄国革命的经验,深入工厂和农村,用画笔或刻刀进行创作,唤起工人和农民的思想觉悟,启发他们为自身的利益和政治权利而斗争。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与革命工作的密切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描绘中国革命历史的年画、油画、宣传画、国画等作品接连不断,成为新中国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从描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部分美术作品中,回顾党的革命史。

星火燎原

九十年前的7月,在上海卢湾区一幢普通的石库门内,在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普通游船中,、董必武、何叔衡等一群意气风发、忧国忧民的革命青年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点燃了星星之火。从此,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席卷了华夏大地,中华民族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金铭创作的年画《瞻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图1)和姚有信、金光瑜、汪大文合作的年画《各族人民心向党》(图2),两幅作品用不同视角描绘出广大群众及各兄弟民族参观革命纪念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即上海卢湾区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的热烈情形,表达了人们对、对党的无限热爱。两幅作品分别以水粉和工笔彩绘,以庄重饱满的构图和鲜艳的色彩,还原了革命圣地的雄姿和人们的喜悦心情。陈松林、吴自强合作的年画《革命声传画舫中》(图3)则描绘了人们兴高采烈地围住嘉兴市南湖中的被称作“革命船”的游船参观,抒发了人们的革命情怀。画作场面宏大,山青水绿,近处气氛热烈,远处红旗招展,令人难忘。正是这艘船,党的一代会最后一天(1921年7月31日)从上海移至此船继续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一个,选举了党的中央机关,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游行示威,抗议日本纱厂的日籍职员枪杀领导罢工的共产党员顾正红,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运动,并迅速在全国形成了反帝高潮。陈达青创作的油画《五卅运动》(图4)就纪录了运动中的精彩一刻。画面中游行队伍气势豪壮,个个意志坚定,场面振奋人心。色彩上表现出黑暗中见曙光,寓意只有斗争,才能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由、、叶挺、、等领导组织了“南昌起义”,响起了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第一枪。黎冰鸿创作的油画《南昌起义》(图5)真实地描绘了起义前夕,等领导人正在对起义部队进行周密部署的情景,这激动的场面令人精神振奋,大大提高了革命士气。画面用红色完好地表现了凌晨天色与起义指挥部门前灯光相呼应,预示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就在前头。由何孔德、高泉、纪晓秋、陈玉先合作的油画《秋收起义》(图6),表现了1927年9月发动和领导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一带工农举行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作品再现了工农革命军在率领下,充满革命豪情和必胜的信心走在革命道路上,谱写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上这一光辉篇章。林岗创作的年画《井冈山会师》(图7),表现了1927年10月,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挺进井冈山,创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队伍和湘南农军来井冈山与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工农红军第四军。作品上巍巍井冈山上红旗飞舞人欢笑。画面通过和两只有力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的生动描绘,热情地歌颂了我军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会师。高虹、彭彬、何孔德合作的油画《步调一致才能得到胜利》(图8),表现了1928年4月在湖南桂东县沙田村总结工农革命军建军半年来的经验时,向广大革命军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情景,向大家阐述了这一取得革命胜利的保证。

此外,何孔德、郑洪流合作的油画《广州起义》(图9),陈重印创作的国画《燎原之火》(图10)等等,都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历经的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横扫神州大地的反动腐朽势力,证明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历史必然的真理。

万水千山

中国革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35年1月,红军攻克贵州遵义,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确立了以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事业。彭彬创作的油画《遵义会议》(图11)就表现了这一伟大转折。画家没有直接描绘会议现场,而是描绘以为首的党中央率领红军以灵活多变的作战方向,实现战略大转移。画家们还满怀激情挥毫作画,描绘红军征服万水千山的英雄壮举。沈尧伊创作的油画《而今迈步从头越》(图12)表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路经娄山关,、、指挥红军战士,战胜了部队的进攻,将革命引向了胜利的征途。金浪创作的国画《渡过金沙江》(图13),以高耸入云的山崖和湍急的金沙江的自然险境衬托,表现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战士们欢乐的情景。刘国枢创作的油画《飞夺泸定桥》(图14),描绘的是1935年5月25日17名红军战士冒着密集的弹雨,强渡被敌人抽去木板的铁索桥。画作中如万马奔腾的大渡河水、高悬水面的粗大铁索,通过冷色调组合的险恶环境的烘托,表现了红军长征中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陈宁尔、王方雄合作的油画《更喜岷山千里雪》(图15)和艾轩创作的油画《三军过后尽开颜》(图16)均表现出、、率领一、二、四方面军凝视着千年不化的大雪山,充满了革命豪情,突出了红军战士从内心发出来对长征胜利的微笑。刘文西创作的国画《奠基礼》(图17)表现了工农红军经过千辛万苦、艰难险阻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到达陕北,和陕北红军会师,并打了一个漂亮仗――直罗大捷,为党中央、工农红军在陕北建立根据地打下了基础。画面充分体现了红军欢庆胜利的壮志豪情。

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抗日烽火

“抗日战争”是中国20世纪乃至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中,广大美术家经历了一场心灵的震荡、情感的冲突和观念的嬗变,他们既饱受了内忧外患的煎熬,也释放出了巨大的生命与艺术激情,写下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特殊而辉煌的篇章,为我们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的抗日战争怎样才能走向胜利?党从抗战一开始就提出了一条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对日寇作战,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李树文、薛树森合作的年画《掀帘战》(图18)表现了抗日民兵和群众运用地道战和诱敌上钩的掀帘战消灭日本侵略者。作品色彩明快,人物形象生动,引人入胜。王洪翔创作的油画《地雷战》(图19)表现军民合作,在鬼子将要出现的地方,正在紧张有序地埋雷,准备将鬼子炸得魂飞魄散,血肉横飞。画面人物形象坚定,很好地表现出“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真理。于化鲤、段纪夫、王治华的年画《铜墙铁壁》(图20)是用漫画形式,以全景风格表现抗战时期冀中平原军民运用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麻雀战及水上游击战的方式将日本侵略者葬身于人民战争的大海之中。画中情景犹如一段段电影片段,耐人寻味,并令人大开眼界。曹振峰、沈秀林合作的油画《英雄村》(图21)表现的是乡村民兵和广大民众狠狠打击来犯之敌的情景,大大鼓舞了人们抗敌斗争的志气,而灭了侵略者的威风。画面人物雄壮坚定,从下方日本侵略者遗留的破旗可看出,侵略者刚刚被人们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汤沐黎创作的油画《转战南北――抗战中的与》(图22)表现了抗战期间,戎马倥的和意气飞扬的八路军将士们,他们与共同疾进在壮丽的黄土山河中,保家卫国,坚持抗战,把侵略者赶出去的情景。作品采用宽银幕横构图,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抗战史诗。

中国抗战的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边区曙光

抗战期间的解放区别有一番景象:减租减息土地还家,斗争恶霸控诉地主,组织农会选举代表,军民合作开垦荒原,慰劳军属参军光荣,努力生产支援前线等,这些纪实性的情景都成为美术家歌颂党的重要题材之一。牛文创作的版画《丈地》(图23)以细腻生动的刻工,表现出在“”运动中,落实“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按人按户划分土地的情景,说明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莫朴创作油画《清算》(图24)表现了广大贫农正在愤怒地向昔日里压迫剥削他们的地主及封建残余们清算的情景,画作犹如一幅反剥削反压迫的阶级斗争史料。陕西省美术创作组创作的年画《视察南泥湾》(图25)则表现了在边区大生产运动中,视察南泥湾军民努力生产所取得的丰收景象,鼓励广大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作品色彩鲜明,感染力强,惹人喜爱。

在边区,政府积极开展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建设,实行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新民主主义政策,使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当时广为传唱的民歌唱得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全国解放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在停战和建国方面的谈判失败,使中国历史进入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即为进入到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1947年10月10日,人民总部发表宣言,提出了“打倒,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广大美术家怀着激动的革命热情,用画笔纪录了全国解放的激烈战争。张碧梧创作的年画《百万雄师渡大江》(图26),表现了1949年4月21日所向无敌的人民百万雄师三路进兵,在江阴以西、九江以东,以雷霆万钧之势渡江作战,真实地再现了千帆竞发,百万雄师下江南,以排山倒海之势的激战情景。作品场面宏大,极为振奋人心,引人入胜。这次的渡江战役,仅仅经过三天的战斗,就彻底粉碎了反动派的“长江防线”,解放了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正式宣告了反动统治的灭亡。蔡振华、陈烟桥合作的年画《解放上海》(图27)则以歌颂性漫画加速写相结合的新形式表现了大上海解放的激动时刻,人们欢呼雀跃,欢迎入城的情景。作为当时的年画品种,其绘画风格亲切,动感性强,用色简明,深受当地人们喜爱。邓家驹、沈尧伊、张汝为、关长江合作的油画《和平解放北平》(图28),纪录了1949年1月31日北平的20余万守军在严密包围下完全陷于绝境,在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的史实。画面上浩浩荡荡的解放大军通过北平前门,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也表现了人民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尹戎生创作的油画《夺取全国胜利》(图29)表现了解放战争时期,我入战略反攻以后,党中央于1948年9月,在河北平山县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研究夺取全国胜利的政治军事等项任务,作品描绘了解放区战场的老帅们出席这次会议,聆听重要讲话的情景。画中整个背墙上布置的是特大幅的全国地图衬托,寓意老帅们夺取全国胜利的坚定信心。吕恩谊、艾民有、毛文彪合作的油画《东方破晓》(图30)表现的是北京解放了,、、朱总司令、任弼时同志乘车来到新华门前,健步向欢迎的人群走去,这一具体情节的描绘,生动、深刻、形象地揭示了是人民的大救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一伟大的真理。

顾群创作的年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图31)以线描着色的绘画技巧,全方位地纪录了新中国成立,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游行盛况。

此外,程尚俊创作的宣传画《中国共产党万岁》(图32)以鲜艳明快的色彩,年画绘画技巧和自然对衬的布局,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党的拥护与无限热爱。

值得提出的是,许多画家的作品还表现了革命先烈们浴血的壮举,如《刘胡兰》《八女投江》《红岩英雄》《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等等,限于篇幅不一一详述了。

在人类社会迈入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时期,中国共产党迎来了自己的九十华诞。近百年来,中国的大转变,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探索和难以忘怀的记忆。忆往昔,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悲壮而漫长的历史道路,经历了多少坎坷和曲折,多少奋斗和牺牲,才有今天的进步和繁荣。这里鉴藏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历史画卷,但足以证明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篇8

四渡赤水 出奇制胜

四川泸州、宜宾、自贡、内江所在的川南地区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孕育了吴玉章、卢德铭、邓萍、李硕勋、赵一曼、江竹筠等一大批杰出的共产党人。红军长征中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就发生在这里。古蔺县的太平渡、二郎滩等主要渡口和主战场,留下红军流芳百世的英名。

这里也是旅游的热点,有宜宾、自贡、泸州三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世界地质公园石海,国家森林公园合江佛宝,大千故里内江文化氛围浓郁,酒城宜宾、泸州名酒飘香,“南国灯城、恐龙之乡”自贡驰名中外。

主要景点:红军四渡赤水纪念碑、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革命先驱吴玉章雕像和故居、红军川南游击纵队转战地――蜀南竹海、石海洞乡、泸州顺泸起义纪念碑、红一军团白沙场住地。

金沙水拍 情深谊长

四川攀西地区是红军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的地方。今日攀西,传承了红军长征精神,凸显出现代工业文明崭新的气象。这里的“阳光生态旅游”是四川正在重点推出的旅游线路,这里还有螺髻山――邛海和泸沽湖两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醉人的湖光山色、古老的母系氏族摩梭文化,神秘的彝族风情无不令人神往。

主要景点:会理金沙江皎平渡渡江指挥部、彝海――民族团结的见证、普格螺髻山温泉瀑布、会理会议旧址、大桥水库――红军从这里走出凉山、普格红军树――红九军团曾在此树下宣传革命真理和党的政策、泸沽湖风景名胜区、中国航天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邛海风景名胜区。

大渡桥横 激流飞瀑

1935年,中央红军经过彝区后,向流经四川甘孜州、雅安市的大渡河兼程急进,上演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壮丽诗篇。七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红军激战和经过的雪山、峡谷、激流、森林、草地,已成为无数游客神往的旅游胜地。这里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康定情歌”的故乡康定跑马山、木格错、伍须海,还有“香格里拉之魂”稻城亚丁、“藏文化宝库”德格印经院、格萨尔王的故乡、丹巴古碉楼群等。高原风光、康巴藏族风情和红军史迹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主要景点:红军强渡大渡河渡口――安顺场、大渡河峡谷、泸定铁索桥、甘孜州风情。

雪山草地 艰苦卓绝

当年中国工农红军最为艰苦的爬雪山过草地,主要发生在四川雅安市和阿坝州地区。1935年5月至1936年8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这里先后战斗了1年零6个月,翻越了10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走过了艰险的沼泽地,召开了多次重要的会议,留下了许多悲壮动人的故事。为了缅怀先烈,怀念红军长征这段最艰苦的岁月,1987年,中共中央决定把象征长征精神的全国红军长征总纪念碑修建在雪山草地核心――四川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东方阿尔卑斯”――四姑娘山、中华大熊猫园――卧龙、蜂桶寨、巍峨的夹金山等10余个部级旅游景区和九曲黄河第一弯、米亚罗红叶、古尔沟温泉、桃坪羌寨以及独特的藏羌风情和红军长征遗迹珠联璧合,使这里成为了旅游的天堂 。

主要景点:夹金山――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山、海螺沟、红草地、贡嘎山、毛尔盖会议遗址、巴西会议会址、两河口会议会址、红原瓦切塔林、四姑娘山、丹巴甲居藏寨、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松潘松州古城、九寨沟、松潘黄龙。

伟人故里 传奇人生

四川广安、南充、资阳、乐山等地,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诞生地比较集中的区域。这些伟人、将帅和革命烈士的传奇人生和他们延续至今“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为四川力推的“将帅故里游”经典红色旅游线路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依托。郭沫若的家乡乐山,凭借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乐山大佛―峨眉山以及瓦屋山、三苏祠等,早已成为享誉海外的黄金旅游目的地。

主要景点:广安邓小平故居、华蓥山、阆中古城、峨眉山、乐山大佛、眉山三苏祠、故居。

巴山风雨川陕苏区

四川巴中、达州、广元、绵阳等川北地区是当年红四方面军战斗的主要地方。

风光秀丽、人杰地灵的川北大地,不仅记载了红军英雄的历史,也有闻名遐迩的光雾山、诺水河、南龛石刻、八台山、剑门关、李白故里、窦团山等神奇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人文历史。

主要景点: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通江红军石刻标语之王、巴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全国最大的将帅碑林――巴中碑林、巴中红军烈士陵园、达州列宁街、红军剑门关大战遗址、江油窦团山、江油李白故里、广元红军纪念园、通江诺水河、光雾山。

都市红色 别具风彩

成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她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风景名胜的旅游之都,而且又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红色资源丰富多彩的城市,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方热土。

在这片热土上,从1923年10月中共成都地方组织的建立到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用英魂忠骨为这座英雄的城市谱写了可歌可泣、永垂史册的壮丽诗篇;他们坚持革命的理想信念,为追求民族的独立、祖国的解放、人民的自由幸福,用鲜血和生命在这里蚀刻出一个又一个红色的印迹。

上一篇:万丈盐桥范文 下一篇:今天星期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