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分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2 20:36:01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论文篇1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市场不断向外国企业开放,尤其是银行业,在2006年12月11日全部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外资银行大量涌入我国,他们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与国有商业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同时,国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已经发展壮大起来,融入到了这场市场争夺战中。而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优秀的管理和科技人才,拥有了卓越的用人机制,谁就可以在竞争中获胜。外资银行和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凭借高薪、优异的工作条件抢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和科技人才,从而造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优秀的管理和科技骨干的流失,人才的流失又导致了优质客户和市场份额的流失。因此,如何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用人机制,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进而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竟争实力成为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下面我将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国外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比较,从人员招聘、选拔、激励、绩效考评、培训以及银行的企业文化等方面加以分析,从而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二、国内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分析

1、从人员数量和结构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较,员工总体数量偏多,员工年龄普遍偏高,学历文凭较低,员工的职称偏低。截止到2006年底,国有商业银行从业人员1469436人,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从业人员仅118036人。国有商业银行高学历人员较少,工商、建设、农业、中行、交通五行的硕士以上人员比例仅达到1.3%、2.0%、0.9%、1.7%、3.3%,而中信、华夏、民生三行的人员比例却达到了10.8%、8.5%、10.1%。国有商业银行年龄多集中在31~40岁,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员比较年轻,30岁以下的人员偏多。国有商业银行考取职称的总体人数较多,但质量并不高,多集中在初级职称,而股份制商业银行总体人数少,但中级职称以下的人员较多[1]。

2、从人员招聘与选拔来看,国有商业银行虽然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但仍是国有股独大,银行的领导一般由国家行政任命,这就导致所有人员的招聘与任命都由主要领导一人说了算,这就使国有商业银行在人员聘用上很难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不能实行竞聘制。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面对四大国有银行市场垄断的竞争局面下,要想立足,就不得不在员工聘用与管理人员的任用上实行竞聘制,真正做到了能者上庸者下[2]。

3、从人员激励与绩效考评来看,国有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定量化的员工绩效评估体系,而是靠经验来判断,导致个人报酬同银行经营业绩和个人业绩不对称。同时,激励方式单一,负激励过多,物资激励多以工资奖金兑现,精神激励多以荣誉称号为主,有效激励不足;分配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员工个人之间收入没有真正拉开距离,福利保障机制不到位;对经营行行长阶层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奖惩力度不大,多以行政方式为主。而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与工作绩效紧密挂钩的薪酬制度,业绩考核办法较为科学,分配机制较为合理,既有较高的最低保障,又能合理拉开档次。据统计,目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均利润率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3]。

4、从人员培训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多把资金集中在网点开发、产品开发等方面,在员工培训上投入少,培训目标不明确、规划不具体,内容缺乏实用和针对性,培训与银行发展目标脱节,存在以招聘代替培训、以输血代替造血的现象[4]。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却走在了前面,在现有技能业务培训的基础上,继续探索适合自己的培训体系,和高校合作培训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对新进员工实行专家一对一的课题调研,来进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5、从企业文化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银行业竞争,已经开始注重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只是流于口号,追求表象的东西,没有真正提炼出适合自己银行的核心价值观,并且也没有相配套的薪酬、用人、晋升等机制,无法调动起来员工的积极性。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仅在精神文化层面提出适合自己的口号,而且在制度方面也有配套的机制,使员工从思想上与银行的价值目标一致,充分发挥员工的主管能动性。

三、国内外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分析国外商业银行已经发展了几个世纪,在其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运作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尤其是在人员招聘、选拔、培训、激励、绩效考评、薪酬制度几个方面,国外商业银行都有很先进的经验与理念,值得我们去分析和深入研究,这将有助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四、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1、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把员工看成上帝,看成创造银行利润的源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才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条件,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这样才能促使员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最终给银行创造好的效益。

2、建立适应市场化要求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运作机制。人员招聘与选拔上,实行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选用,增强用人管理的透明度,全部实行竞聘制,制定新的用人标准,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工资收入能多能少的管理机制。员工激励与绩效考评上,做到奖励与工作绩效紧密结合,多了解员工的需要,尽量满足员工的期望,真正做到尊重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而绩效考评应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对员工的个性品质、领导才能、创新能力、工作目标完成程度等指标进行考评,对领导者则是其任期目标、业绩的考评。人员流动上,要建立合理的人员交流制度。打破行、处、部门人员所有制,使员工达到“能远能近”“、能上能下”、“能文能武”的水平,提高银行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能远能近”就是地区行际之间交流“,能上能下”就是上下级行之间交流,“能文能武”就是行内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交流)。员工的薪酬方面,可以改变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的比例,或者适当地给予一些股权奖励,或者增加一些福利,将员工薪酬与岗位职责和工作绩效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超级秘书网

3、加大人员培训投入,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人员培训上,加大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提高这些人员的理论水平、市场应变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对业务骨干和金融新品种可以与海外行、国内同行合作,进行专项培训。对各岗位业务人员普遍实施持证上岗制度,每年进行岗位资格考核和认定,促使员工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素质。鼓励员工掌握多种业务知识,具备多岗位上岗资格,加大岗位转换和交流力度,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银行要帮助员工对工作岗位和职位发展道路进行全面策划,确定明确的目标,并为实现各阶段的目标对员工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进行持续开发。各级管理者特别是直接领导要当好员工的顾问和教练,对员工职业生涯设计进行评价和指导。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随时公布银行的职位空缺、岗位调整、晋升机会、职业历程和要求等需求信息,使员工职业生涯目标与银行战略发展目标达到一致。

参考文献:

[1]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金融年鉴2007[M].北京: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2006

[2]张海峰.刍议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培养[J].现代财经,2006;(11)

[3]朱向华,梅健.我写作论文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同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

[4]赵弘.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5

[5]李东梅.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模式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论文篇2

一、创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紧迫性

现行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于受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制约,管理模式仍以事务性工作为中心,属行政权力型,因此对待被管理对象的态度不是以民主、尊重为主,而是以命令式、独裁式为主;与被管理对象的关系也不是以帮助和服务为主,而是以管理、控制为主;管理的深度不是主动、注重开发,而是被动与消极的。这些都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不相符,使得高校人才的价值观没有真正得以体现,高校管理层与人力主体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协调起来,人才的积极性也没有真正被激发,人才的能力、师德水平、创新精神没有进一步开发和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和队伍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仍不尽合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没有真正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改革的进度与深度。

面对入世后外国教育机构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我国的高等教育将更大程度地融入全球化经济,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严峻的形势,高校必须根据发展的总体目标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用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创新人事管理工作的观念、思路、机制和方式方法,重点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合理、科学地进行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基础上,这种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更像劳动人事管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目前许多高校仍在用最传统的手段选人、用人、管人,没有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作为高校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点来考虑。一方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对人力资源实行的是直接的“人头”管理,缺乏整体开发,难以真正实现各类人才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还没有被有效地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业绩考核和评价体系,造成了人才外流。一些高校的制度设计制约了人才的合理流动,造成了部分人才的浪费,现有的激励手段使人才难以充分发挥才干和实现自身价值。事实上,地方高校人力资源部门大多仍称“人事处”,计划经济的印记由此可见。

2、绩效评价体系不科学

目前许多高校教师工作考评和激励机制尚未完善,绩效考核普遍只重视考查教师的职称、职务以及工作量,而忽视其工作质量;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质难以摆正,这一状况在职称评审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常常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作为考核因子的科研成果所占权重较大,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奖金评定和职称。从薪酬制度来看,现行的薪酬制度主要是基于职务和职称,其突出的弊端是个人实际贡献与激励政策脱钩,这样的分配制度易产生分配不公的现象,从而影响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3、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

一些高校缺乏明确而又合理的人力资源长期规划,人事管理工作无法为学校的长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一方面,由于在人才设计上缺乏长远策略和教学任务过重,教师在信息沟通、知识更新、自我发展等方面受到极大影响;加上教育培训经费的缺乏,教师正常的培训得不到保证,造成教师知识面窄、学派单一、知识老化,影响了学校教学科研的质量。有些高校人才引进以后重使用、轻培养,甚至对有很好潜质的人才因为怕流失而不敢培养,导致既不能吸引人才也不能留住人才。

4、人力资源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近年全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同时人才流失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是高校人力资源大量自动向国外流失,每年有数以万计的高校中青年教师和优秀毕业生到国外留学未归;二是国外机构抢夺高校人力资源的冲击;三是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大量挖掘高校人力资源;四是不发达地区高校人力资源不断流向发达地区,这一现象在西部的高校中将越来越突出;五是随着民办高校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其灵活的人事管理制度和优厚的待遇使普通高校人力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高校人力资源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隐性流失的现象:一些有真才实学、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教师把本职工作放在第二位,而将主要精力投入第二职业;因为校内工作条件差、生活待遇低等实际问题,一些教师准备或正在联系调动,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科研上。

5、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与竞争机制

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共识下,高校都很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但是对于如何针对各类人员的特点进行学校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和优化配置,仍没有建立起明确而合理的人力资源激励与竞争机制。在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中,对物和事的管理研究较多,往往忽视对人的管理,尤其忽视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因而无法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与竞争机制。高等院校绩效考评激励机制的缺失或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高等院校的健康发展。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对策

1、管理观念的创新

(1)要树立人才资源是高校的第一资源的观念。在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中,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在开发人才的工作中,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聚才的办法,不断提高聚才用才的水平。

(2)在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时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既需要一大批搞教学科研的高层次人才来提高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需要一批德能兼备、善于管理的行政、教学管理人才,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能顺利、规范、高效地运行。应制定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从合理配置、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和加强能力等方面推进教师、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在人才的引进、培养、选拔、使用、管理和各部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要具有前瞻性,目标明确,政策配套,操作到位,将高校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实施有效激励机制的基础,任何激励方式都应该以实际考核测评以及绩效分析为依据。考核主要从教师的教学规范、教学任务、工作质量、科研工作、遵章守纪、综合表现等多方面评价,重视教师工作过程性的评价和结果性的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的职称、年龄设定不同的权重,设定量化的评价并与定性评价结合,综合考评教师工作质量。另外,调动高职教师工作积极性还要有合理的分配制度,克服分配中“平均主义”和“按资历、级别取酬”的不公平现象,严格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在年终福利分配方面,根据教学、服务、科研工作的质和量拉开分配差距,向综合考评优秀的教师倾斜。

3、制定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长远规划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从战略思考和发展的视角进行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要把培养、引进、保持和管理等环节结合起来,制定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规划。一是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规模和任务,制定出具有超前性和一定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长远规划,并以此制定具体的中、短期实施计划。二是要把引进、培养和保持优秀人才放到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首位,围绕学科建设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稳定和吸引的规划工作。三是要根据高校人力资源开发所具有的继承性特征,既着眼于近期培养、稳定和吸引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又着眼于长远,把大师级和旗帜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长期目标,确保学科整体优势的不断延续。

4、有效解决教师流失问题

(1)应该有合理的薪酬设计。可以设计出比较符合高校教师工作性质的薪酬制度和福利制度,以保障教师经济地位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2)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来确认教师的工作成绩。科学的绩效考核不仅有利于管理者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合理地确定教师的劳动报酬,也是教师职务升迁、聘任和工作安排应当认真考虑的重要依据,对教师的成长及工作的积极性也会产生极为重要的激励作用。

(3)利用有效的培训机制增加教师的发展机会。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根据不同级别的教师设计不同的培训方案,尽可能地减少因教师流失而给高校造成的损失,实现高校的长远发展。

5、建立健全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要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化,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正确地实施激励原则。在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激励因素,才能激励教职员工奋发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有效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行为动机起源于五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教职员工不同的需求层次选择激励措施,才能有效地达到激励的目的。在需要教职员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岗位,宜采用与业绩挂钩的薪金、升职等正面激励措施,以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论文篇3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分成两个层次的职能,一个是基础层次的职能,一个是深层次的职能。基础层次的职能也叫员工优化,包括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的信息系统等,它的中心目的就是围绕整个职能的目标让企业拥有最优秀的员工,让员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层次职能叫组织优化,包括组织的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管理层领导风格与技能等等。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都是在基础层面展开的,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价值观已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更大发展的前提,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工作必须向深层次职能展开。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即包括企业内部大家共同认可的企业观念,也包括企业外在的,看得见的行为表现。一切有形的物品、设施、办公环境、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等等都是企业文化所拥有的内涵。

企业文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包括观念层、制度层、物质层。

观念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主体,也叫企业的价值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主要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组织文化中有无观念层是衡量该组织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的标志和标准。制度是指企业的行为规范,它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维持组织活动的正常秩序。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看得见的部分,分为企业内员工的行为表现,包括言谈举止、待人处事、接待客户等等;还有就是企业内有形的东西,包括物品、设施,如办公室设计就是很典型能反映企业文化的,走进一家公司,先看大堂是什么摆设,给人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和感觉;还有办公室内部,办公室位置怎样设计,员工的座位怎样安排,员工走路的空间,座位的大小,办公室用品等等都能反映一个企业内在的价值观,员工本身也是反映企业精神风貌的窗口。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企业的创立和不断积累,每一家企业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等等,这就是特定企业独特的企业内涵。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文化,任何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强弱不一样,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强弱也不一样。若有几十年历史的企业,品牌理念就会非常明显,深入人心,问任何一个员工,都知道企业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员工应该怎样工作,这种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就非常强,精神内涵也非常强。

三、人力资源倡导企业文化

若把企业文化看成企业的大系统,人力资源就是系统的建设者、捍卫者和辅导设计者。人力资源的组织优化管理,直接导致企业文化的深入开发,导致企业文化的优化变革。

1.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的建立者。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要围绕企业文化,围绕核心价值观开始工作,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共同探讨企业文化,然后再在各个层面征求意见,取得对原有文化糟粕和优势的认知,最后采取扬弃的办法,保留原有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并广泛进行宣扬,让全体员工都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怎么产生的,洞察把握企业已经形成的价值理念,提炼简化成文,使隐含的企业文化形成质的飞跃。

2.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捍卫者。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领导层应做一个有效沟通,确认企业文化是不是把握到位,把握准确。在形成了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同时,高层领导者应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楷模,同人力资源部门一起用企业文化激励和约束员工,将企业文化导入工作中,也就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使自己的工作与文化相结合。

3.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辅导设计者。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应有意识地用比较先进的理念来更新优化现有理念,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价值观实践管理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改变及企业对于环境认知的变化,又会逐渐形成企业新的思想和理念。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随时深入企业内部,提炼新的理念,对原有价值观体系进行调整或者就原有价值观具体内涵进行更好的阐释,从而对整个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提出新的要求,确保企业始终能在市场中保持正确的航向。

四、企业文化指导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将反过来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1.用企业文化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最佳的组织架构有利于组织价值观的应用。一是总体的组织架构要适应企业的价值观,二是企业各个组成部分(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岗位)的具体职责和胜任素质要与价值观紧密结合。只有在价值观的作用下,企业才能把管理降到最少,把效果提高到最大。

2.把企业文化运用到招聘和培训体系。在招聘方面,应该对申请者进行两个方面的考察,即他们的能力以及他们是否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吻合。比如,团队合作是软件开发最基础的价值理念,一些软件开发的企业非常强调团队合作,不同的软件开发部门不同的工程师负责不同部件的开发,它的结构思路前后接口要非常好非常和谐,这就必须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的理念和工作方法,那么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新的员工是就会考虑新员工团队意识强不强,有没有团队合作能力,进而招聘的成功率也提高了。培训方面,一是针对成员进行广泛的企业价值观培训,重点是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以及价值观对于每一个员工的意义。二是针对公司的价值观进行相关的技能(包括领导力)方面的培训。比如,公司倡导人性化管理,而实际情况是管理者领导力欠缺,这时就应针对相关人员进行领导力提升方面的技能培训。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是企业最好的最强的凝聚力,员工若有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就会自发地形成共同目标,形成和谐默契的团队合作,去争取最佳的团队绩效和企业绩效。

3.将企业文化引入绩效管理和薪酬体系。企业充分将企业文化管理的过程和结果纳入已有的绩效管理体系,最终与成员的晋升、培训、奖励、薪酬等有效对接,

确保企业的各种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又有突出成果的行为,这样不但强化了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又可使企业文化来指导企业的业务,优化企业业务活动的结果。

总之,运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效益是人力资源部门对企业最有成效的贡献,企业只有根据科学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建设企业文化体系,才能实现依靠文化管理企业的管理之最高境界。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论文篇4

综观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虚拟人力资源的概念有以下阐述:McNerney(1995)认为虚拟人力资源是“自主服

务技术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这些技术包括:(1)语音应答系统;(2)桌面计算机;(3)多媒体。Connell认为,虚拟人力资源不只是网络技术,“任何一种使员工在没有人力资源部的条件下输入、修改、获得信息的技术都被认为是虚拟的”。这些技术包括:网络、数据库、局域网、文件镜像和多媒体。Iapak&Snel(1998)对虚拟人力资源下的定义是“虚拟人力资源是以伙伴关系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帮助组织获得、开发和利用智力资本的一种网络结构”。该定义的四个要素是:网络结构(networkstructure)、伙伴关系、信息技术和智力资本。Anonymous(1998)认为,虚拟人力资源是指“网络技术使人力资源能自动化”他在2000年又提出E-人力资源模式,通过使用局域网和互联网,不仅可以完成求职、沟通等简单处理,也可以完成自主管理薪酬体系的复杂应用。

我国学者研究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时间较晚,学者们也提出自己的观点。王忠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在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虚拟组织结构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组织的智力资本进行获取、考绩、薪酬和开发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谢奇志、汪应洛等学者认为,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企业为了抓住某个市场机遇或为了实现某个临时性目标暂时所利用的外部人力资源。张国梁认为,所谓虚拟人力资源是指以伙伴关系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组织获取、发展和筹划智力资本的一种基于网络的人力资源新构架[3]。王立平认为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有三重含义:人才外包、人才租赁和全自动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5]。陈道志等人认为虚拟人力资源是指借助外部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人力资源的核心优势[1]。谢灵斌认为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不是以实体的现实表现形式存在,而是以组织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本质形式存在。

二、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

80年代早期,彼得·德鲁克和怀特·巴克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被引起重视。逖凯(Tichy)、弗布鲁姆(Fombrum)和戴瓦纳(Devanna)等人提出要把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的战略计划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从此,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出现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此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行政性管理工作,另一种是战略性管理工作。人力资源部门应逐渐从行政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持或参与支持企业总体战略的各项活动,成为管理的专家、变革的推动者、决策部门的咨询顾问、业务部门的战略伙伴[3]。

虚拟企业的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企业经营环境经历剧烈变革,使得现代企业的功能、组织结构、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虚拟企业便运应而生。虚拟组织由于借助信息网络,形成一种力量强劲、运作灵活、优势互补、效益最佳的组合,它大大降低了组织的开支,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服务范围,缩短产品进人市场的时间,从而为组织提供强大的发展力量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1.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现实原因。第一,降低成本的需要。市场竞争的激烈促使企业不得不降低成本,而劳动成本的降低也是节约成本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人力资源而言,虚拟化可以通过企业外部特定领域的专家来防止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继续增加,这是多是企业进行虚拟管理的重要原因。第二,降低风险的需要。如今,企业面临的风险加大,处于对外部环境和内部业务发展前景的考虑,通过人力资源虚拟化,企业可以将外部风险转化给其他专门机构,以降低自身风险。第三,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企业不断寻求自身在特定环节上的优势,而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帮助组织从复杂事物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2]。

2.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理论基础。对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可做出解释的理论众多,主要有劳动分工理论、价值链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分工理论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业务外包是劳动分工的延伸。波特曾提出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把薄弱环节外包给其它企业,以提高价值链的活动质量,保证顺畅和高效。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应确认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把非核心业务外包给最好的专业公司,把有限的资源投人到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形式和内容

(一)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形式

1.虚拟实践社团。人力资源虚拟管理是管理功能的扩张,而不是管理队伍的扩张。企业利用外聘经营顾问管理专家等智囊人才,扩大了管理幅度,提高了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但企业并未因此而扩大企业领导班子和增加管理层次,这便是虚拟实践社团的一种。虚拟实践社团所实现的管理扩张是人力资源所带来的技术、生产、管理和销售等功能的延伸扩大,而不是追求对这些功能的载体——“人”的最终占有。

2.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是人力资源虚拟管理的重要形式。很多传统的市场对于这方面的操作只是略有涉及,但是有的国际人力资源专家认为这种策略是现今商业竞争性的最新机密之一。人力资源的外包能够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益处,主要体现在增加效率和专业性方面。由于外包中的合作者很可能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外包的结果能带来高速,增加便利性。另一方面,本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能够集中精力做其他事情,有策略地帮助公司实现其长期发展目标。

3.员工自助式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某些员工参与性比较强的功能,如培训、日常考核、绩效评估等可以采取自助式服务,鼓励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样既可以避免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也节约了工作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虚拟人力资源的管理内容

1.薪酬虚拟。工资的设计与发放向来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最基本业务,而美国的许多企业已经将该项工作外包给专营企业去做。1995年一份关于314家美国大公司的调查显示:这些公司中已经有26%的公司将退休、健康和其他津贴业务交由社会上的专营公司去处理。而这些专营公司也越来越规范,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到位,以满足各种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而我国多数机关、企事业单位也都由银行来工资,并把退休员工养老金的发放推向社会。

2.招聘虚拟。人力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以及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给企业的招聘政策、招聘工作带来较大的风险;同时虚拟企业员工的流动性、弹性和可替代性也越来越强烈,因此,该项工作走向虚拟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招聘虚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外部中介机构在人力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范围内,根据企业所需人员的条件进行广泛、有效的筛选后,为企业提供较为合理的人力资源的配置。另一种方式是企业在自己的网站上辟有“职位空缺“栏目。求职者若希望到某个企业组织去工作,就可直接访问该组织的网点。

3.员工虚拟。企业用工形式变得越来越灵活,不仅存在劳动力的虚拟,也出现高级人才虚拟现象,其实质就是将对员工所拥有的智力、知识、体力的管理与对员工的管理分离开来。提供服务的一方享有员工管理的“所有权”,而另一方则只享有员工智力、知识或体力的“使用权”。员工虚拟目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劳力虚拟,一类是智力虚拟。劳力虚拟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体力劳动的服务,国内许多企业也实行工人雇佣的弹性化,传统的“单一就业模式”让位于“补丁模式”。而智力虚拟主要是指一些高级人才提供智力上、知识上的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借用外脑的虚拟运作模式。

4.培训虚拟。虚拟管理对员工的技能要求更加独特,它的经营过程也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互动式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员工自身要有较强的适应动态变化的学习能力,企业培训也应不拘一格。在美国,许多企业的培训工作除了依赖于专业咨询公司或高等院校外,还有一种更为时尚的培训方式就是企业内部网络化培训,这种方法以其高效便捷逐渐为众多的企业所接受。运用网络媒体以最快速度推出各种培训项目,是企业纷纷借助网络开发人力资源的初衷。

四、我国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出现的问题

我国引入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是在21世纪初,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引入时间短,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教育也才刚刚萌芽,加上企业在管理观念与思路上的差距,因此必然会在能力上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战略意识与综合服务能力方面相差甚远。这样就造成了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权威性和难以胜任的弊端。我国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人力资源培训机构对许多企业实行相同的培训方案。对于以赢利为目的的服务机构来说,一个方案的反复使用,对于客户(企业)来讲,这种做法却和削减成本的初衷背道而驰。同时也存在安全性问题,企业应该在人才进入企业前就签订商业保密协议。

其次,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的企业可能会对外部服务机构产生依赖性。如果企业决定进行重大变革,那么企业可能受制于外包供应商提高服务价格的压力。而更为直接的后果则是企业失去对人才管理的主动性。

再次,企业的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也是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发挥其优势的“瓶颈”所在。从这一角度来看,好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应该是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西方管理思想与东方文化之间的完美融合,而且许多企业不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无法获得专业相关的知识。

综上所述,企业应切实做好以下工作,才能为虚拟人力资源在我国的有效应用创造条件:第一,政府要在宏观层次上规范市场的运作,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进一步完善服务机构人员资质和上岗标准;第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一方面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另一方面要努力完善现有的服务内容,不断增加新的服务项目,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另外,做为企业本身,则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以灵活的适应新的变化去设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和目标[6]。

参考文献

[1]陈道志,邓琦琦,刘之洋.人力资源管理的虚拟运作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2).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教育和研究起步较晚,许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办学时间不长,办学水平不高,如较普遍存在专业定位不准,培养目标和规格不明确,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缺乏体系较为完善的系列教材和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等,从而导致了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滞后,培养的人才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并且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从人才的市场需求导向出发,我们对120余家企业和用人单位进行走访及问卷调查,获取用人单位第一手资料,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特征与绩效之间相关性,同时广泛听取和征求校外专家和往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意见,来提炼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胜任能力特征体系,明确提出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目标应该包括:①培养学生诚信正直与敬业进取的品质。②全面发掘和培养学生各种管理实践能力。包括: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执行和领导激励能力;沟通、说服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计划控制能力;快速应变和情绪控制能力等。③努力提高学生各种技能。一是基本技能,包括一定的人际关系沟通技能、语言文字组织和表达技能;法律应用技能、计算机使用技能。二是专业技术技能,即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所必须的专业技术技能,主要包括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人员素质测评、薪酬体系设计、考评体系设计、劳动关系处理、培训管理等各项技能。

二、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建构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具有指向性特征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根据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出一套基于素质、能力、知识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将整个教学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及专业理论平台和实践创新平台三大教学模块论文提纲格式。

课内总学时控制在2000以内,课外的参与、见习、实习和实训环节不少于一年,实践创新平台学分(47分)占毕业总学分(140学分)的1∕3以上,加大课程设置的整合、改革力度,如将原有政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证券投资学、公共关系、社会保障学、行政管理、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制度经济学、人事测评、生产与运作管理等课程整合置换为社会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培训与开发、招聘与甄选、管理沟通技巧、商务礼仪、员工关系管理等实用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突出基本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的培养与课程设置及能力测评有机结合起来,强调“一专多能、一专多岗和一专多证”的特点,突出实践性教学。

图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框架结构图

2、整合优化专业教学内容体系

建立开放式的课程内容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身并不成熟,学科分化发展的程度较低,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必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使各门课程在保持基本内容相对稳定的同时,能够紧跟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及学科发展的进程,迅速吸收学科发展和社会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并为不同的教师提供充分发挥自己学术专长和教学特色的可能,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宽广的学习内容和自由选择余地。

整合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教材建设的改革为突破口,进行专业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主干课程教材编写上,打破传统的以理论体系为主的教材结构模式,采用“基础理论篇+案例分析篇+实务操作篇”的三维立体模式来规划编写和使用,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紧扣案例分析和实务操作,在实际操作上渗透理论教学,且合理分布各部分教学内容,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达到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3、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体系

结合教研教改课题的研究,不断探索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实践性教学直接引入课堂教学,建立实践归纳式的教学方法体系。重新认识实践性教学环节,改变现行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相分离,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集中进行实践的教学模式。按照凡是训练学生实际技能(包括操作技能、思维技能、分析写作技能等各方面)的活动都是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新观念,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设计成实践探究式的活动或专题项目,将实践性教学直接引入课堂教学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从而将本专业学生应具有的实际技能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每一部分教学内容上。例如《工作分析》课,就可以设计成以下一些活动,即工作分析访谈提纲的编写、工作分析调查问卷设计、实际调查、分析整理资料、撰写工作说明书、讨论交流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应用讨论、案例分析、方案设计、个人和小组报告、情景模拟、企业现场研讨等形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启发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见解,注重并允许答案的发散性和非确定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同时培养学生课余搜集处理信息资料,动手设计制作方案的能力,发扬团队协作与友好竞争的精神。教师只用少量的时间讲,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习、总结、提炼,将过去纯粹的只学习编码性的死知识,变为同时学习编码性的死知识和经验性的活知识,从而将外在知识的记忆与内化活动由过去的两个步骤变为同时进行的一个步骤。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三、创建校企联合培养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

1、构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平台

一是建设模拟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建立设施比较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室,并配备ERP、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绩效管理、工作分析、薪酬管理、人事测评等教学软件,建成了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践教学平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薪酬管理、工作分析、绩效考评、人事测评等都能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和模拟操作。通过上机实践与模拟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运用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设计等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论文提纲格式。二是建立校企之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平台。通过建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指导。一方面通过教师对企业的接触、交流与调研,更直接的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把企业的案例和实际问题带到科研和课堂实践教学中来,在丰富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教师自身实践性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参观、考察、调研与交流合作,针对企业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如企业组织架构与工作分析问题,企业薪酬制度问题,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等,提出解决方案,提供对企业的咨询与服务,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对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构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多层次开放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

(1)拓宽和完善课堂实践教学环节

一是课堂案例教学。通过对课堂案例教学的精心组织,体现为对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讨论中的语言组织和沟通说服能力,在发言和论辩中的语言表达、应变和沟通技巧,在小组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资料查找、收集和分析应用能力,团队协作与组织能力,写作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应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等能力的培养。二是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自觉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起来,综合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在情景模拟教学中,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创设具有可操控和互动性的情景,如在员工招聘、培训、工作分析、劳资纠纷处理等方面都可以进行较好的情景创设,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角色分配。通过学生全过程的参与,使他们认识作为专业管理人员自身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专业技能,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掘和培养这些能力。如他们需要观察、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需要相互讨论、表达和沟通,需要组织、规划和协调,需要动手写作、设计等,一方面使他们的这些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和展示,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使他们在相互学习中得到提高。

(2)规范和加强专业实验实训

明确规定各相关专业课程的实验和实训教学内容和时间。一些技能性较强课程,如员工招聘与甄选、商务礼仪、管理沟通技巧、计算机软件应用等课程全部采取以实训的方式进行教学。

利用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室,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亲身感受到较为系统、全面的人力源管理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模拟活动、方案设计中真实地感受到人力资源的管理艺术,提高决策水平,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保证实验效果,实验室除了配备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和实验指导书外,还配有完整、真实的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的操作文案资料,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计划、企业的工作说明书、企业劳动合同、企业员工手册、企业招聘计划书、企业薪酬管理办法、企业员工测评与考核方案、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办法等等。

(3)建立 “认知实习+专业见习+毕业实习”多层次分步递进的实习模式

认知实习应作为第二学年教学计划确定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上专业课的同时,通过深入社会和企业调查、参观典型企业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和工作岗位的感性认识,对本专业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专业学习和培养目标的理解。

专业见习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活动。在学生基本完成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部分核心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到企业特定专业岗位一线,由岗位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在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培训、绩效考核、薪酬制度设计、劳动争议处理与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按照科学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应用,实现单一知识与系统知识的结合,实现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虚心好学、认真踏实、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作风。

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训练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也是顺利完成毕业环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深入企业实际,适应角色转换,利用实习所提供的岗前培训和学习机会,全面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掌握现行企业管理的实务操作及技能,获得企业管理业务的理解和运作体验,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初步形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论文提纲格式。

(4)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实践

一是鼓励和指导学生申报学生科研课题和项目。在项目申报和研究中,以学生为主导,使学生创造性的进行设计,并广泛进行资料、信息数据的查找、调研、整理分析和论证,以及论文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相关的专业教师为学生的选题和申报把关和指导,注重进行过程的检查和控制。二是吸收和指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在专业教师申报的各类科研课题或项目研究中,吸收部分学生参与,并且让学生承担部分实际性的工作,如查找、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参与设计和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信息资料等。三是组织学生设计和实施一些与人力资源相关的专题调研项目。通常将学生分组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各个团队讨论选定一个与人力资源相关的调研题目,如劳动者学历与工资收入相关性调查研究,××地区职业培训状况调查研究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有关的专业知识,如市场调查,统计学,组织行为和心理学,薪酬管理,员工培训等进行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实地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和制作。最后,让各个学生团队将整个调研项目的完成过程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和介绍,交流经验和体会,并在互动和交流中进行评价打分。教师除了进行技术指导外,还要进行严密的组织和管理,做好调查实施过程中的团队内部分工与监督控制,对每个团队成员的评价记录等。在课题和项目研究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资料收集和处理应用能力,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文字组织和写作能力,团队分工和协作能力等,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运用专业理论和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改革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写作模式

基于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有必要对传统的学生毕业论文协作模式进行改革。首先,改革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模式,过去通常在最后一学期集中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论文选题并写作,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迫于就业的压力或考研,往往花在毕业论文写作上的时间很少,加上教师力量短缺,又要顾及教学和科研,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也很有限,难于高效率和高质量进行指导和把关。因此,在论文写作的组织管理上,避免过于集中,将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任务,以及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安排提前至大学二年级开始,毕业论文的答辩集中在毕业前进行,这样,既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兴趣,广泛收集资料和进行选题,又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其次,改革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模式,过去通常限定学生从科学理论研究的角度来选题,论文的评定和答辩也是按照科学研究的标准来进行,重理论,轻实际,重形式,轻实质。一方面很多学生对这种科研性的论文写作不感兴趣,结果是敷衍应付;另一方面是大多数学生按照统一的模式来写作论文,类似于“三段论”和“八股文”,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在毕业论文选题上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学生既可以选择科研性课题,也可以针对学生在特定企业实习中遇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如企业薪酬问题,培训、考核等问题进行解决方案的研究设计,还可以选择完成与专业相关的专题调研报告。

(6)建立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

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生培养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技术改造、企业革新、先进适用技术传播;为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创造条件,建立规范有效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利用寒暑假等时间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开展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两周。

(7)鼓励参与校内学生管理实践

一是鼓励和指导学生竟聘学生管理干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论文提纲格式。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如何应聘,学会如何组织招聘。另一方面,学生在担任各级学生干部,履行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应用和发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能力和专业技能,如明确各个学生干部岗位上的职责和分工,学生工作规划,如何识人和用人,怎样激励下属,如何有创造性的开展各种学生活动,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组织和协调,资源的分配,社会交往,人际沟通,如何进行岗位工作的评价和考核等。事实表明,凡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实践能力都会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掘和提高。二是创造机会让更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参与学生管理事务。如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学生干部的招聘方案,组织招聘面试,素质测评和人员选拔,对招聘职位进行工作分析,编写工作说明书,设计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考评方案,组织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等。三是利用学生团体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在参与学生管理的实践活动中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教师注意结合课堂教学中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有意识的发掘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如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规划与设计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等。

(8)建立学生学科考赛和职业技能资格认证指导制度

提倡鼓励学生参加国家权威部门组织的各种竞赛,如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创业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以及各种职业资格(技能)认证的考试,如普通话等级证、BEC商务英语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培训师资格证、职业规划师执业资格证、统计师资格证、物流师资格证、报关员证等,并且由教研室组织指派一些有经验、有工作或培训经历的教师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培训,使学生具备和提高适应社会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和技能,以增强对社会就业的适应能力。

图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

3、建立实践性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评价体系

为适应实践性教学的特点和需要,需改革以知识测试为主要目的的考试办法,打破过去以闭卷考试为主的单一考试形式,建立以“能力和技能”测试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结合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技能要求和实践性教学的培养目标,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开卷考试、案例分析、论文写作、方案设计等多种形式的考核,广泛应用人事测评的方法和技术,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把握和应用以及学生的职业适应性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明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以黑龙江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 2010(3).

[2]张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差异研究[J]. 考试周刊, 2009(33).

[3]陈瑜,陈俊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路径探析[J]. 中外教育研究,2008(8).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论文篇6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人力资源配置是将资源配置的概念应用于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对人所起重要作用认识的深化。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无论是对企业的短期绩效还是长远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企业在完成人才招聘后,还应遵循人力资源配置的有关理论与方法,使人才达到人岗匹配,尽量做到事适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配,这样才能减少内耗,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对项目而言,人力资源就是所有与项目有关的人员的能力。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根据项目目标,项目活动进展情况和项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获得到的项目所需人员,采用科学的方法,将其融合到项目团队之中,或使其同项目团队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励并保持其对项目的热情,实现项目目标。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要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出相应调整,通过培训最大限度地挖掘项目人力资源的潜能。

人力资源运用配置问题在有些企业运用的非常出色,但是在项目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上还存在相当多的不足,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和员工结构不稳定的内部压力,企业决策者越来越感受到进行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系统是十分有效的。所以基于本人所在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形式以及当前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仍不紧密的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对当前理论成果研究的吸收以及借鉴成功企业的各种配置经验、方法、理论,从创新,优化配置等方面出发,对XYZ公司的人力资源配置过程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提出具体的方案,方法以及策略。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文献综述)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认为项目管理就是为了满足甚至超越项目涉及人员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而将理论知识、技能、工具和技巧应用到项目的活动中去。要想满足或超过项目涉及人员的需求和期望,需要在下面这些相互间有冲突的要求中寻求平衡: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有不同需求和期望的项目涉及人员;明确表示出来的要求(需求)和未明确表达的要求。

项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重大管理新技术之一,在此之前项目管理己广泛应用于许多事业领域,如工程建设项目和新产品开发,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它作为管理技术复杂的活动,以及需要多学科协作的活动的一种特殊工具的价值才完全被认识,其结果使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相对较新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

1957年,美国杜邦公司发明了关键路径法,使项目节省时间达到38%,经济效益显著。1958年,美国海军研制北极星导弹时,在关键路径法的技术基础上发明计划评审技术。它采用悲观工期、乐观工期和最可能工期三种情况估算不确定性较大的任务时间。这两种计划方法在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用网络图来表达项目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进度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网络中各项活动时间,确定关键活动与关键路线,优化网络,确定最短工期。

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各国大力开展新型网络计划技术的研究。人们把概率论引入到计划评审技术中,产生了图示评审技术。80年代初,人们将风险决策理论引入计划评审技术,产生了风险评审技术。其他的还有搭接网络、分级网络,模糊网络等,扩大了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功能和范围。一方面随着各种新型的网络计划技术方法的提出,计算的精确性大大的提高了,但另一方面方法的复杂性也增加了。

近几年来,国外兴起了一种新的进度计划方法-----关键链法。它将资源依赖提高到与任务前置、后继逻辑依赖同等的地位,同时在网络计划制定和实施阶段考虑项目组织及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时间缓冲区等。关键链法作为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方法,从诞生至今只有几年的时间,但发展却很快。然而关键链法某些地方还不成熟、不完善,目前在大型项目管理中用的也不多。

与项目管理发展的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人力资源素质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项目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这里所说的人力资源素质是指人力所具备的一切有利于经济产出的因素,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技术熟练程度、业务素质水平及观念、思想成熟度等等一切有利于项目经济产出的因素。在21世纪,世界资源开发的重心已经由物质资源开发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物质资源的竞争已让位于人才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在此背景下,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是在项目管理中面临的新挑战。

3.参考文献

资料来源主要有书籍、期刊杂志和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运用配置的认识也在提高和加深。国内外许多学者先后对其开展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一以下一些:

[1]刘希珍.王梅.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

[2]姚裕群.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毕星.项目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项目管理协会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项目管理协会有限公司,2000

[5]小赛缪尔.J.曼特尔,杰克.R.梅瑞狄斯,斯科特.M.谢弗等,项目管理实践,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6]陈文晖.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

[7]戚安邦.项目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8]J.H.M.TAH,CARR,Aproposalforconstructionprojectriskassessmentusing

fuzzylogic,ConstructionManagementandEconomics,2000

[9]唐坤,卢玲玲,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建筑经济,2004

[10]詹姆斯.P.刘易斯,项目经理案头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1]DavidBaccarini,RichardArcher,Theriskrankingofprojects:amethodology,Internation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2001

[12]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02

[13]程莉莉,项目管理仿真与软件应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14]DizaCF,Hadipnono,Nondeterministicnetworkingmethods,JournalConstructionEngineeringandManagement,1993

[15]LasloZ,Activitytime-costtradeoffsundertimeandcostchanceconstraints,

Computers&IndustrialEngineering,2003

[16]WilliamsTM,CriticalityinStochasticNetworks,JournalofOperational

ResearchSociety,1992

[17]DimitriGolenkoGinzburg,AharonGonil,Stochasticnetworkprojectschedulingwithnon-consumablelimitedresources,ProductionEconomics,1997

[18]赵曙明.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第三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5

[19]张文.人力资源总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0]韦恩F.卡肖著,王重鸣译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1]任淑美.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2]郑小明.人力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3]Barney,J.&Wright,P.OnBecomingAStrategicPartner:TheRoleofHumanResourcesinGainingCompetitiveAdvantage[J].HumanResourceManagement,1998

[24]Lepak,D.P.&Snell,S.A.VirtualHR:StrategicHumanResourceManagementinthe21stCentury[J].HumanResourceManagementReview,1998

[25]骆珣,王晓庆.项目风险评估的应用与展望[J].现代管理科学,2006

[26]李曙光,李建云.风险排序矩阵的项目风险管理[J].管理现代化,2005

[27]陈万明.张晔林.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管理科学.2004.8

[28]郑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合作.2004.7

[29]张德.主编.组织行为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0][美]斯蒂芬.罗宾斯.著.孙健敏.李原等译.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二、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论文主要从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分析、国内企业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运用配置现状分析和案例分析,并由此引申出一些对XYZ企业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配置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思考和对解决途径的探索,最后给出了对XYZ企业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运用和配置的一些建议。

1.分析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的运用---理论回顾

2.分析XYZ企业中项目管理人力资源运用配置的存在的问题

3.结合XYZ企业项目管理人力资源运用配置分析

4.给出XYZ企业项目管理人力资源运用配置的对策和建议

2.写作的基本思路

序言

一、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的运用---理论回顾

2.1项目管理的向管理理论

2.2人力资源运用配置问题

二、XYZ企业中项目管理人力资源运用配置的存在的问题

2.1XYZ企业的简介及现有人力资源运用配置的概况

2.2XYZ企业现有人力资源运用配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2.3XYZ企业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三、XYZ企业项目管理人力资源运用配置分析

3.1项目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

3.2项目对人力资源的岗位要求

四、XYZ企业项目管理人力资源运用配置的对策和建议

4.1XYZ企业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岗位的优化配置

4.2XYZ企业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招聘方案

4.3XYZ企业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结论

三、研究方案设计

1.完成论文(设计)的条件和优势

前期学者和专家们对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运用配置问题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人对项目管理问题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资料搜索分析和铺垫性研究工作;同时本人在劳动人事科工作,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2.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体系,重在应用部分。主要是运用项目管理的有关理论知识,针对本人在劳动人事科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运用配置出现的实际问题,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在项目进度管理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20**年xx月xx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20**年xx月xx日前完成论文(设计)细纲的写作,并开始论文初稿

20**年xx月xx日前完成论文初稿,并开始对论文进行装订

20**年xx月xx日前向指导老师提交定稿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论文篇7

一、    统计说明

    本文以cnki中的《中文期刊数据库》为统计源,以篇名和关键词分别作为检索入口,以“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作为检索式,以精确检索的方式,共检索到文献152篇,去除不符主题和重复的文献,得到相关文献119篇,并根据结果从论文年代分布、论文期刊分布、地区分布和作者分布等方面结进行统计分析。

二、    统计结果分析

1、 的数量及年代分析

论文的发表数量反映了该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程度。而某一时期论文数量的多少, 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发展速度。表1是有关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情况。

表1 论文年代分布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总计

论文数

3

1

8

9

8

13

10

18

16

20

13

119

比例%

2.52

0.84

6.72

7.56

6.72

10.92

8.40

15.13

13.45

16.81

10.93

100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最早是1998年,20世纪以前的数量很少,仅占总数的3.36%。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献数量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并在2007年达到高峰,说明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经历了到由关注、到认识了解、再到探讨、实践、及经验总结的研究过程。另外,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2008年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文献比前几年略少,这一点值得注意。

2、 论文的发表期刊分析

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不仅是了解该领域的空间分布特点,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群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且还能为文献搜集和管理提供依据,为读者提供指导,还可以了解各刊物的办刊特点,有利于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进一步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的发展。

本文所统计的119篇文献,分别发表在72种期刊上,总体比较分散,但是论文的分布又具有相对集中性。从表2中可以看出,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57.14%,说明图书情报专业期刊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的主要来源。表3列出了最多的前20种期刊,共发表了论文69篇,占论文总数的57.98%,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情报源。根据布德拉福定律,核心期刊区所载论文量要占总论文量的1 /3,可以将前8种期刊认为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期刊。

表2 期刊类别分布情况

期刊类别

期刊种数/种

论文数/篇

论文所占比例%

图书情报专业期刊

27

68

57.14

学报

15

16

13.45

其他

30

35

29.41

总计

73

119

100

表3 期刊分布

期刊名称

数/篇

所占比例%

情报科学

8

6.72

图书情报工作

6

5.04

图书馆学研究

5

4.20

现代情报

5

4.20

中国图书馆学报

5

4.20

情报杂志

4

3.36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4

3.36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3

2.52

图书馆论坛

3

2.52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3

2.52

高校图书馆工作

2

1.68

图书馆杂志

2

1.68

情报学报

2

1.68

河南图书馆学刊

2

1.68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

1.68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

1.68

科技资讯

2

1.68

电脑知识与技术

2

1.68

甘肃科技纵横

2

1.68

中国科技信息

2

1.68

3、 论文被引情况分析

在统计的119篇文献中,被引的论文共有篇76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十篇文献如下:

表4 论文被引情况分布

论文题目

著者

刊名

年份

被引次数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一)——从技术角度的分析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1-15

122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研究

吴慰慈,张久珍

情报科学

2001-1-25

69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三)——从人文角度的分析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5-15

33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二)——从经济角度的分析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3-15

32

基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黄明杰,张萍

图书情报工作

2002-6-18

27

试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李莹

情报科学

2000-4-25

27

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3)

——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技术及其规避行为的法律对策

邱均平,陈敬全

图书馆建设

2003-5-25

27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纲

靖继鹏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5-15

26

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王海波,汤珊红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3-5-25

25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初探

皮介郑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1-3-25

24

从表4中可以看出,以上十几位作者撰写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论文被引次数都很高,说明其论文影响力大,可以看作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重量级的论文,尤其是武汉大学的马费成等人写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一文被引频率最高,无人能及。

4、 论文作者分析

(1) 作者合著情况分析

    研究论文的合著现象, 一方面可以反映研究论文的深度和广度, 以及该研究领域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等;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弄清合作的特点以及影响合作的主要因素, 有助于组织合作研究。合著度是指某一时期内刊物载文的篇均著者数, 合著率则为刊物合著论文篇数与论文总数之比。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文的作者合著情况见表5。

由表5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论文主要以个人独著为主,共82篇,占所有论文的68.91%,但从整体上看,每年的独著论文数时高时低,在2005年达到高峰,总体呈现出很不稳定的状态。另外,从表5中还可以看出,每年的论文合著率也很不稳定。这充分说明,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发展, 合作研究将会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一大趋势。

表5 论文作者合著情况

形式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合计

比例%

独著论文数/篇

1

7

6

4

9

10

17

11

8

9

82

68.91

2人合著论文数/篇

3

1

1

3

3

1

3

9

3

27

22.69

3人以上合著论文数

2

1

1

2

3

1

10

8.4

合著度

2

1

1.13

1.56

1.63

1.46

1

1.06

1.44

1.75

1.38

合著率%

100

12.5

33.33

50.00

30.77

5.56

31.25

60.00

30.77

(2) 作者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分析研究作者的地域分布,可以了解各地区图书情报学项目研究的基本情况,揭示各地区科研创新能力的大小,为国家统一协调项目研究力量和项目分布提供参考数据。在统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关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论文遍及了全国的28个省市自治区。表6表明发文最多的前10个省市分别为湖北、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广东、山东、辽宁、浙江、河南和甘肃。这10个省市共计发文87篇,占论文总数的73.11%。这一方面说明这些地区是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水平最高、最普及的地区。其中,尤其是湖北省,数最多,远远领先于其他省市地区,此外,湖北省的论文中绝大多数都是武汉地区发表的,特别是武汉大学,说明在研究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方面湖北武汉地区有很强的一批专家和学者,对该领域有着自己比较独到的见解,为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很多努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地区分布非常不平衡,地区差异很大,其他地区也应该积极努力,投入力量,紧跟上全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脚步,使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更上一层楼。

表6 论文作者地区分布

地区

数/篇

所占比例%

湖北

20

16.81

北京

9

7.56

湖南

9

7.56

黑龙江

9

7.56

吉林

7

5.88

广东

7

5.88

山东

6

5.04

辽宁

6

5.04

浙江

5

4.21

河南

5

4.21

甘肃

4

3.36

5、 论文的内容主题分布情况分析

    从统计分析可知,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内容分布极不平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理论研究     这类论文一般都是对网络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的概念、构成要素、类型、特征的研究,论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现存问题或必要性的。在调查中,共有33篇论文探讨了这方面的内容。调查显示,国内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多倾向于:其是“信息管理学”中新近产生的一个分支,并没有达到能成为相对独立学科的程度。在调查的论文中,并没有专门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及其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体系结构、学科性质、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学科史及未来发展、学科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等的论述,而多是在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及“信息研究”等学科,进行学科研究总结与展望时,提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方向的研究进展。而论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引用泰宏教授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即信息资源的技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者的集成构成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构架。      

马费成、陈锐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系列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其分别从技术、人文和经济的角度讨论了面向高速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组织和利用的问题。而靖继鹏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纲》在分析比较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传统信息资源管理差异的基础上, 概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其主要研究内容则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业务环节, 其模式是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维构架。贾春华的《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值得关注的几个基本问题》,较专注地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重点领域、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他认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是网络信息资源分布特点与规律的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和网络信息服务等方面。另外,尹艾蓝、李曙光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及其管理探讨》则创造性地把书签式管理模式、搜索引擎管理模式、书目控制管理模式列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把人文管理、技术管理列为管理手段。

(2)企业与图书馆网络信息管理

    主要是企业与图书馆如何开展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收集与构建工作。本次调查中,涉及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论文共有18篇。刘海燕等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中立足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全面分析了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曹秋霞的《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探析》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剖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改进的几个问题。张丽辉的《浅谈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改进》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及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改进策略。冷伏海、孙扬民的《面向我国中小企业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在分析中小企业的信息需求与管理的基础上, 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给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及针对这种模式的实施过程。

(3)描述与组织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就是:如何准确、全面揭示每个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外特征,并通过有序组织,来调整网络信息资源的无序状态。可见,对网络信息资源揭示与组织,是提高其利用效率的前提,也是业内人士探索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本次调查中,共有14篇论文涉及到这一领域。

袁红梅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元数据》中提出了元数据的3 种格式,4 种类型,讨论了元数据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丁晓红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刍议》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介绍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的原则和几种方式, 进一步提出网络信息资源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及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王海波、汤珊红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研究》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对如何更好地组织与揭示网络信息资源提出了一些看法。对未来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学者们提出的设想是:“从组织者角度,网络信息组织要简便,扩充性、专业性、及处理能力都要强;从用户角度,网络信息组织要易于查询,满足个性化需求;从技术角度,网络信息组织应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知识组织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实现知识挖掘。”。

(4)信息开发研究

    信息资源的开发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与前提,信息服务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组织的基础上才可能有高效率。网络信息服务更是以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开发为前提。在本次统计中,共有7篇论文涉及了这一领域。

    王怀惠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概述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概念及其重要性,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值得重视的技术, 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建议。辛春华在《论我国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开发与管理》在分析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资源网络化开发的战略目标与利用原则, 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配置及其优化。

(5)系统管理的研究

主要涉及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总体过程、策略、方案及有序运行的条件、机制与障碍等微观环境的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由一系列工作程序构成的,调查中有7篇论文是将其作为一个总体来进行讨论的。如:《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运作机理探讨》中,作者邓克武提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运作机理包括:网络信息的采集和网络信息的组织。建立一个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对特定的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有序化并经常剔旧纳新,是非常必要的。”马惠君在《谈构建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则针对网络信息的特点,分别从技术角度、法律角度以及人文社会角度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创造绿色、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

(6)信息服务研究

网络信息服务是信息工作者直接面向用户的“前沿”,网络的应用、信息特征的转变等因素,都使信息咨询工作产生新的方式和突破。本次调查中关于信息资源服务研究的论文有4篇。

谭兆民的《试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了开展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6种方法:网上导航服务、公共网上查询服务、馆际互借和文件传送服务、系统开发服务、联机检索服务和因特网网络资源服务等。朱淑芸、朱钜锋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就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工作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丁立萍在《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中提出目前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着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无序、信息开发肤浅, 馆员素质低, 信息人才缺乏等问题。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工作的战略重点, 应对网络信息资源加强管理, 开展多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 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提高读者服务的信息质量, 加强文献信息队伍建设, 使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资源共享、特色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7)信息政策研究

主要是用国家机器的手段进行的控制与引导、制定相应法规的研究。有5篇文章论及国家信息资源政策,如《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调控与实施机制研究》、《浅论我国信息网络环境的政策体系》等。还有就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法律研究。

查先进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阐述了高速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国家信息政策需求、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目标和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内容框架。彭晨曦, 尹锋的《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及其启示》通过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对比,在分析了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的重要特点与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政策法规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8)信息检索研究

    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策略、检索工具改进、及新的支持技术的研究论文,在这次调查中有3篇。范超英、曹芸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检索的工具——全文检索系统》介绍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检索的工具—全文检索系统的功能特点、构成及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

王纯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www 搜索引擎》认为搜索引擎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搜索引擎众多, 各具特色, 分析常用搜索引擎的类型与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用户可依此选择合适自己的检索工具。

(9)其他方面的研究

除了以上几个内容外,还有许多涉及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很多内容, 如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网站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对其影响、人文因素、管理安全、人员的思维结构、人才培养研究、目录学及计量学的应用等。

通过论文调查,笔者发现,国内对于用户的分析研究,用户利用网上信息资源的研究:如用户网络信息需求的决定因素、表现形式与满足方式,用户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行为与心理,用户潜在信息资源的开发、用户的教育等很少。可能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起步晚、条件落后的情况以及用户的信息意识薄弱有关。但是,随着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相信有关这方面的论文会越来越丰富,相关理论与方法会越来越成熟。

三、结语

    通过调查,认识到我国学者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一系列研究中,始终紧跟国外研究前沿,涌现出了一批有质量、有思想的论文。但是调查显示,国内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多倾向于:其是“信息管理学”中新近产生的一个分支,并没有达到能成为相对独立学科的程度。总的来说,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论文篇8

关键词:3P理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3-0105-03

1 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概述

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今天,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资料表明,2007年,全国工商注册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其产值和利润分别约占60%和40%;而且,中小企业还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在2007年1500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占约60%的份额,可以这样说,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

鉴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国家相关部门纷纷把中小企业的系列问题提上日程。通过不断地分析和调研得出,中小企业在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培养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参与专业协作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在其持续发展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多的瓶颈,究其本质问题而言。是因为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在吸引人才、选拔人才、培育和开发人才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弊端和不足。下文,笔者将究其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系列问题做深入地剖析。

2 剖析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系列问题

(1)战略思想上:缺乏对人力资源的全局统筹。

鉴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和具体特点,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喜欢沿用家族式管理模式,他们虽然会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做一个全面的统筹和规划,但很少从公司战略层面来考虑人力资源的协调和配合,也没有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的需求来配置和引进人力资源。

(2)制度安排上:随意更改规划化的制度约束。

鉴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和具体特点,特别是中小企业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表现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基本人事制度不健全,对员工的招聘、录用、培训、晋升和辞退等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和操作程序,往往凭企业主的以往经验和主观判断,随意性很大,感情多于理智,内外有别。

(3)企业文化上:政治倾向影响企业人才取向。

鉴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和具体特点,在企业初创阶段可能会相安无事。但是随着企业的成长壮大,中小企业企业内部的“政治斗争”成为其发展的重大瓶颈,并且随着矛盾的激化,必将严重制约着企业人力资源的良性发展。如,在对待老功臣的问题上,中小企业往往给他们安排重要的管理岗位,而这些人虽然在企业初创阶段为企业的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这些老臣文化程度平均水平不高,“小富即安”的思想较为明显。

3 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3.1 人力资源3P理论模式的概述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与激励、控制与调整、开发等方面。就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机构设置,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来看,都不可能建立如此全面、规范的方案。为适合目前中小企业的现实特点,降低管理成本,2001年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的林泽炎博士在其专著《3P模式: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方案》中首次从人力资源核心技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3P模式,即岗位分析(position analysis)、绩效考核(performance appraisal)和工资分配(payment distribution)。林泽炎博士指出只要抓住人力资源管理这三个核心环节,就能使我国中小企业摆脱管理困境,逐渐走上规范化的管理道路。所谓管理模式,其核心链的三个步骤分别是:

(1)以岗位分析为基础工具,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

(2)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责,设计出绩效考核的指标、方案和工具;

(3)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设计工资福利乃至奖金发放工具。

其实质是以岗位分析为起点,绩效考核为中心,工资分配为结果,并以此为主线来展开和落实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3.2 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

(1)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原则。

①以人为本原则。

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必须充分体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员工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来进行管理和投资;

②战略协同原则。

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必须着眼于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在总体战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导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模式和创新点,强化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协同,激活和加大内部人力资源的储备和存量;

③高效灵活原则。

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后期的运行也必须遵循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律和特点,发挥中小企业灵活高效的管理特点,创造更为持久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

(3)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要点解析。

①本模式以完成中小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要点为根本前提,以3P理论及系列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重要理论支撑;

②本模式以科学界定岗位分析体系为起点,以踏实贯彻绩效考核体系为中心,以切实落实工资分配体系为结果,并且三大基本组成部分紧密相连,构成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切实保证了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

③本模式的有效实施过程中强调员工的发展和组织发展统一性问题,这样方便可以把个人的发展与企业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通过岗位分析、岗位评价、绩效的设定和考核、逐步过渡到薪资和福利水平地提升,通过科学的协调和配合,可以有效地保证员工努力方向和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从而保证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4 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实施保障措施建议

4.1 岗位分析子体系的保障措施建议

(1)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岗位分析特点。

①重特质,求个性。

要充分强调和激发优秀员工的关键特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内部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重和体现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和体系性;

②重战略,求协作。

要让员工在岗位分析阶段就意识到他们的作用和贡献与组织经营目标与战略紧密联系,强调与组织的长期匹配,而不是与岗位的短期匹配;

③重实效,求效果。

要让员工在岗位分析阶段就较为明确自身的义务和职责,用关键性和标准化的语言来规划员工的发展。

(2)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岗位分析保障措施建议。

①用目标导向的方法来选择被分析的工作岗位。

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岗位分析,强调要明确职位分析的战略目标。由于任何一种职位分析方法都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针对一定的目的而展开,都无法满足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要求,因此必须建立职位分析的目标导向,即明确规定职位分析在本企业运用所要针对的具体目标。

②对比收集和分析综合资料,提炼岗位所需要的核心要素。

对比收集和分析综合资料的方式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比如可以采取访谈法。在访谈之前应对访谈分析者进行训练,使其熟悉访谈的要点、步骤、方法和技巧以及访谈结束后及时对岗位所需要借助的特征进行充分地提取、归纳和总结等,逐步确定该岗位所需要借助的核心要素。

4.2 绩效考核子体系的保障措施建议

(1)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绩效考核特点。

①建期望,求理解。

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绩效考核管理模式的前提就是找到区分优秀与普通的指标,以它为基础而确立的绩效考核指标,能够提供客观的优秀绩效的行为标准,建立了对优秀绩效的期望。与此同时,在绩效考核过程走后那个要应该构建主管同员工间的绩效沟通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方向,使绩效管理和改进真正落到实处,而不仅仅是为考核而考核;

②建差异,求公平。

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可让工作表现好的员工及时得到回报,强化自己的优异行为,提高工作积极性;对于工作绩效不够理想的员工提出相应的警示,然后逐步通过后续的培训或其他方式帮助员工改善工作绩效,确保把提升整体员工的工作绩效。

(2)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绩效考核保障措施建议。

①创立一个人性、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系统。

绩效评价系统是定期考察和评价个人或小组工作业绩的一种正式制度。实施绩效评价可能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里最棘手的任务,创立一个有效的绩效评价系统应该是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的重中之重。

②加强和完善绩效考核的反馈和激励机制。

绩效考核的评价结果有助于确定和完善员工后续的培训和发展需求。一个公正的绩效评价系统也是加薪奖励公平化的保证。此外,绩效评价数据也可用于内部员工关系的决策,比如提升、降级、升职和调动等方面的决策。与此同时,通过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还有利于对员工的系列发展问题做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和界定。

4.3 工资分配子体系的保障措施建议

(1)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工资分配特点。

①强效益,重激励。

员工对组织的创造不仅仅体现的是知识和技能,员工在进行工作中体现的态度、价值观等隐性的特征也可以成为薪资分配中重要的参考指标。这些隐形的指标体系将有助于员工和组织未来发展和持续的价值创造;

②强实惠,重保障。

要深入挖掘员工的发展具体特点。强调和激发员工可以按照其愿景在其专业的角度进行纵深发展。进而有利于员工更好的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为企业创造持久不竭的发展动力;

③强素质,重潜能。

要吸引和保留高素质专业人才,逐步挖掘和体现员工的潜能,让他们在自己专业领域里有所建树,而不是将其束缚在系列的行政岗位职位上。

(2)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工资分配保障措施建议。

①构建具有差异化的工资分配体系。

在工资分配体系中要重视多种薪酬制度的融合,既考虑到岗位的工作性质,又考虑到个人努力的情况I既考虑市场的行业薪资水平,又考虑企业的特殊情况,进而对全体员工提倡相对的公平,引发其成员较好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能力。

②配套构建具有差异化的精神激励制度。

上一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范文 下一篇: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