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2 19:18:52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篇1

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新历史课标的要求之一,也是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质疑解惑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特点是自主性、主动性、实践性。探究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获得者,知识的获得是探究者积极主动地质疑、探索、实践、体验,从而发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探究者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查询,动口请教表达,甚至动腿调查研究,多种感官并用,综合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最终要达到并能达到的目标效果是:获得最深切的知识,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新编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就是依据探究性教学和学习的理念而编订的。它分为必修I:政治文明发展史;必修II: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必修III: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史。分类分册编订,就每一册每一类内容而言,是相对集中而独立的,彼此缺乏相应的连贯,很有点像商店柜台上的分割鸡肉,鸡腿是鸡腿,鸡翅是鸡翅。学生和老师乍一接触,总有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感。这恰恰是编写者要达到的效果。只有质疑才能产生辩疑解惑的冲动。即要求我们进行探索性教学和学习,在窥一斑之际,求全豹之貌,以期对历史现象进行全局性的把握,形成完整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我们搭建起了历史三册之间联系的桥梁,是我们解释历史现象难题的一把钥匙,也是我们进行探究性教学和学习的思维工具。

一、唯物史观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变革的终极动力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规律。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对社会存在起着或积极或消极或大或小或长期或短期的作用,影响历史进程。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中最主要的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社会心理。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以上三个基本观点包含了高中历史必修I、必修II、必修III 内容之间的联系。必修II(经济):经济方式由生产力来解释。必修I(政治):上层建筑主要由必修II来解释,必修III(文化):必须由必修I、 II来解释,同时每一本内容反过来也分别能解释其他两本的历史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三个基本观点把三本知识连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分割鸡变成了完整的肉鸡。这种由局部到全体,由表面到本质的研究探索的做法,就是探索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通读研究整个三册内容,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高屋建瓴,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引导好学生打好基础。而学生在学习每一册内容时,老师也要将其他两册相关内容给学生以有意的引导,让学生逐渐形成质疑和动手动脑的思维行为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和释疑的能力。

二、具体实例

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政治上集权制、法制逐渐形成;经济上,封建经济确立;文化上,百家争鸣。这三点分别在必修I、II、III中讲过,我们用唯物史观来理顺三者的关系: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推广,使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经济形式也逐渐形成确立;由于经济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封建政权,在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社会的种种变化,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中,便形成了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利益、立场的思想观念,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再如:宋以后,中国文学艺术(必修III)无论是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绘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逐渐向通俗化、大众化、商业化方向发展。究其原因:①商品经济发展(明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②市民阶级扩大,文化消费群体扩大;③政治制度日益腐败;④主流社会意识的逐渐僵化。

三、具体做法及注意事项

如果说唯物史观仅为我们提供了思维的方法和工具的话,那么要真正做到历史课探究性学习,老师还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1.具体做法

(1)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进入背景角色,激发学生探究好奇心。

(2)巧妙设疑,正确引导,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全体参与、分组讨论,群策群力,烘托探究氛围。

2.注意事项

(1)创设的情境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和探究的可行性,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2)情境要有趣味性、启发性。可采用多种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影视资料。

(3)集体活动与个别发言相结合,课堂探究与课外探究相结合。

(4)探究活动要有时间规定,对结果要有评价和鼓励措施,评价的标准不要唯答案对错论,要更多地侧重对探究方法、探究精神的评价和引导。

(5)历史与社会实际相联系。

下面我以高中历史必修II 中《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一节为例加以说明。

本节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很多,教材侧重介绍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变迁和婚丧嫁娶、社会风尚等社会风俗的变迁,主要是文字叙述。

我的做法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影视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相关内容的变迁,然后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都有哪些变迁?(2)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迁?(3)如何来看待这些变迁?(4)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老人,看看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还有哪些变迁?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汇总意见,代表总结发言。在鼓励其他小组成员发言的基础上,我做补充性总结。在这四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便可解决,第二、三个问题学生只能部分解决,第四个问题学生更多地只能在课外解决。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分期分层去解决,只要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即可。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篇2

今年,我省迎来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经过不同层次的培训及三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对于新课程教材不再陌生,并且有了些许自己的感悟。但是,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发觉对于高中历史课改的推进与实践,我们还有太多的东西不了解,需要掌握,需要适应,产生了一些困惑。因此,及时总结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开展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困惑一:历史必修教材内容深浅是否适度

首先,历史必修教材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本,人为割裂了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 对新教材古今贯通、中外合编的专题模式,学生反映最多的就是跳跃性大,系统性不强,条理性不好,个别专用术语让人费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造成新的知识密度太大的问题。例如必修一专题七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中关于“震荡中的法国”,教科书把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的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的复辟、七月王朝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的整个历史画面,仅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带而过。这段历史在旧教材中至少3课时才能完成。而对法国大革命的详细介绍出现在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践》中。但这中间还要有两本必修课本的学习,是否学习选修二还要看各校的选择。如此一来,就增加了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难度,展开讲,时间不够;不展开讲,学生不知所以然。再如必修三专题四第二课介绍思想的诞生提到“民国革命失败后,率部走上井冈山”的“民国革命”实则应为“国民大革命”。

第三,新教材的有些专题和子目标题的使用,过于讲求文学的语言及形式美感,堆砌一些辞藻。语言文字表述内容不够精确,逻辑性不强,以偏概全,晦涩难懂,给学生的阅读制造了一些障碍,如必修一专题七第1课子目标题中的“光荣革命”、“小密室的演变”等。第一子目“光荣革命”的使用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我们都知道“光荣革命”只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如果把“光荣革命”换成“资产阶级革命”,把“小密室的演变”换成“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子目的中心内容就非常的明确而准确了。再如选修二专题五第三课第二子目“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其实讲述的是巴黎公社革命。引用国际歌的歌词做题目,可事实是很多学生根本就没听过也不知道国际歌。

困惑二:教材形式的显著变化与历史知识体系的矛盾冲突,学生很难形成历史线索

中学历史课程是建立在历史学科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也就不成为历史课程了。历史的发展和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都具有时序性的特点。因此,应该充分体现历史的时序性,才能客观地展示历史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因果关系,有利于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而高中新课改完全抛弃历史学科体系,采用古今贯通、中外历史合编的专题模式,而且在整体编排体例上过于注重政治。必修一主要讲述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但是,主要讲述政治并不等于完全不去涉及相应的经济、文化等内容,如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中,竟然对三民主义只字未提,而在必修三及选修二中有了详细的介绍。由此造成的影响是我们对于其历史功绩和局限性的分析缺乏理论依据。同一事件不同方面的介绍分散在若干本教材中,着重讲解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甚至选修中还有涉及,是新教材的一个特点。学完之后给人的感觉是同一事件总是在重复,很乱。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新的课程理念与历史学科体系必然要产生矛盾冲突吗?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事实上,一直以来我们进行的的都是通史教学,复习迎考采用三轮复习方法,第一轮夯实基础,第二轮是专题总结,第三轮是习题的练习及讲解。新教材的教学是在还没有掌握和理解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就进入专题学习,要么是囫囵吞枣,要么就是将专题所涉及的大问题简单化,而最终流于形式。打破时序,不按历史发展的系统讲述历史,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与内容,而按专题组织教学内容,时间跳跃性和中外历史跳跃性都过大,学生不易形成完整的时间与知识概念,也不利于掌握基础知识,更不易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无法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与揭示历史的本质。甚至出现有的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先讲的事件就是先发生的,分不清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先后顺序。

困惑三:高中生基本文史素质与课程要求的矛盾

新课程非常强调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知识储备,而在实际上初中历史教学大都开展的比较薄弱,历史学科长期被定位于副科的位置上,从家长到学生根本不重视,还是停留在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认识上,实际上新课程教材对学生基本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我市中考文综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难度降低。学生的文史素养普遍较低,高二的学生不知道南京古称金陵,基隆是台湾的港口。必要的基础知识不系统,缺乏基本的历史思维,尤其是部分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到了高中之后还在问“老师:历史开卷考试吗?”面对新课程高中历史的专题学习,初中基础知识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的衔接显得比较困难。

困惑四:新课程的探究活动在基层学校缺乏操作可行性。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在每册学习主体内容结束后,设“本模块学习档案”;每册教科书设2—3课“学习与探究”;每篇课文还有“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客观上来讲,这些课题的确是学生形成探究方法的好素材。但是就探究问题的设置而言,普通中学的多数学生是无能为力的。对教师而言,这些探究性学习的落实却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一是班级人数多,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难以有效指导,二是探究性学习活动耗费的时间较多,而课时总量又十分有限,如果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繁琐的教学评价环节,明显力不从心,无法完成.

新课程强调历史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发掘历史课程的人文价值,使历史教育的最核心功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落到实处,只有如此,历史教育才可能真正实现意义上的“树人”与“立人”。比如讲南京大屠杀,如果在教学中一味的培养仇恨情绪,也不是一次成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如果老师进行理性的引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我们记住历史并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避免灾难的重演。我们需要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篇3

一、继续紧抓课本,构建好主干知识体系

在复习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狠抓主干历史知识,切不可放松。何谓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即在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集中反映人类文明演变的历史进程,总揽全局,纲举目张。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复习。

1.明确各模块的每个单元的主干知识。如必修一各单元的主干知识:(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分封制、宗法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制度、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西方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包括英、美、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包括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5)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十月革命)。(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包括三大政治制度与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以及“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7)现代中国的外交。(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包括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曲折发展,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抓准每个模块的重点主干知识。如必修一模块重点抓住:(1)古今中外重要政治制度的内涵、演变及历史影响。(2)政治文明的演变历程及其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3)爱国主义与民主革命的精神。(4)大国的崛起与国际关系的演变等。必修二模块重点抓住:(1)从古至今人类社会以生产力发展为代表的物质文明演变的历程。(2)世界市场形成与演变的过程。(3)从古至今世界不同经济形态与经济制度的演变、竞争与交融。(4)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三模块中的重点为:(1)古今中外主流社会思想的演变。(2)从古至今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精神文明的内涵及其影响。(3)古今中外重大的科技文化成就。(4)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3.重视历史时期,形成知识联系。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构建通史体主干知识网络。以中国明清时期为例:必修一政治史部分知识有废除丞相、设置内阁、军机处,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等;必修二经济史部分知识有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国力强盛的表现等;必修三文化史部分知识有明清之际出现的反封建启蒙思想、总结性科技巨著的出现、追求个性的书法绘画作品的出现、小说戏曲的繁荣等。通过上述知识的整合可以归纳出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的规律性认识——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时期,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科技文化发达;但明清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与同时期的欧洲相比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重精略多,做练习更应总结反思

1.在考前冲刺阶段,考生每天要进行适度的强化训练,做一定量的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是可以检查测试对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及时查漏补缺。二是借此可以提高解题水平和解题技巧。但训练应当更加讲求科学的方法,训练题不求“多”而应求“精”。要紧密结合复习指导,认真精练,而且重视练习后的总结与反思,提高对知识点的“活化”程度,构成知识体系与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要多分析考试说明中的高考题,体会其命题的特点(特别是提示语、限定词、求答项的设计方式以及答案要点的分布),使自己熟悉高考真题的价值取向、设问方式、分析方法以及答题的层次与角度,确实提高高考历史解题的实效性。

3.要整理过去试卷训练中的错题,找出过去出错的原因(主要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审题的准确度、答题的规范程度等)有针对性地总结,做到查漏补缺同时避免出现重复性错误。

三、严格落实历史解题的原则与方法

1.答题顺序:(1)从前至后(遵循平时做题习惯,一般常理,题型越靠后越复杂)。(2)先易后难、阶梯筛选(先易:把握基本分,进入解题状态。后难:以免影响心情)。(3)不可“恋战”(易,不要大肆铺开;难,不要纠缠不清。目的:抓紧时间)。

2.保持平稳心态:(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因题目的难易及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发挥)。(2)稳扎稳打(扎扎实实做好会做的题目,拿住能拿的分,出现难题也要情绪稳定)。

3.审题要点:做题审准题目,全面把握,仔细解答(主要关注提示语、限定项、中心词、求答项)。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篇4

如:《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与“中国近代史”第一步:本专题总结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共同的主题向西方学习,挽救民族危机,探索救亡道路,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②主要过程A.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学器物(军事技术)抵御侵略(制夷)B.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革命派(民主共和思想)辛亥革命激进派(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学制度(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学思想(资产阶级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③认识:救国、爱国、进步;救亡图存与政治运动相结合;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第二步:“中国近代史通史脉络(1840—1949年)”(略)高二年的阶段小通史复习,不必苛求学生能百分百掌握,学生只要有小通史的主干知识体系,形成纵向、横向线索和整体的文明史观,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阶段特征,形成初步的“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通史”框架,有利于在高三复习中学科能力的提高,顺乎高考的命题方向。

二、选修课程的教学建议与对策

“必修课是通史学习,选修课是深入学习,选修命题将大多采用新材料、新情景进行选拔”(杨宁一教授的观点),福建省高考文综的历史学科考试命题中选答题从《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三个选修模块的试题中选答一个模块的试题,占15%的分值。为此,对高二选修模块的教学提出以下的建议与对策:1.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遵循《课标》,依据《福建省考试说明》的要求,大胆取舍,灵活处理,重点选择对必修教材具有互补性,以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为主线。如:福建省高考试题2009年高考——A.与明治维新;C.华盛顿和孙中山;2010年:A.北魏孝文帝改革;C.甘地;2012年:A.宗教改革;C.康熙帝2.注重与必修课程的衔接与深化。避免同一水平上的简单重复,结合必修模块的历史背景分析改革、人物,或以选修模块的知识加强对必修模块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和部分的通史知识,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时间。如:——必修三的《顺乎世界之潮流---维新思想》。

三、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归纳知识的异同点

如改革的类型促进社会转型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治维新、,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学习先进文化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治维新、;统治阶级自身的改革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改革的影响(阶段性的,长远的本国的,世界的);改革内容的相似点(土地的处理、保守阶级的利益);历史人物历史作用(时代影响、社会的转型、国内影响、国际影响);历史人物的相似优秀品格、人生经验等。

四、加强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洛克

对高二文科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听课、笔记、思维、自主学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要求学生知识点的记忆要规范、准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踏踏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是高考取胜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就没有能力素质的提高。高二文科生学习压力较小,有不少的自主时间,可指导学生阅读部分的人物传记、历史专著,观看部分纪实影片如:《领导者》《与尼克松在1972年》《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历史是什么玩意》《历史在这里哭泣》《往事并不如烟》《大国崛起》《民族复兴之路》等,这样即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多角度理解,有利于培养历史兴趣。“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质的基础和载体”[2]新课程的高考命题原则“依纲不靠本”“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新材料、新情境”设计题目,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因此高二文科教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去指导学生如何解读材料,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去解题,并规范答题,如何论从史出形成自己对历史认识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科能力,为高三复习备考养精蓄锐。高二年不是喘息、放松的时段,高二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学段,规划好高二年的教学,及时对高一必修1、2的查缺补漏,扎实掌握高二年的教学内容,并具备一定的学科能力,才能自信、从容、稳健地迈入高三的高考复习时段。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1—0003—06

为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的成绩和问题,供修订“课标”参考,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于2012年8月至12月在全国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进行了调研。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调研组要持中立态度,客观地反映各方意见。因此,调研报告所反映的问题只是对各方意见的分类整理,如实呈现,并不代表调研组的观点。专家们需要对报告中的意见做深入研究,对各方提出的问题仔细辨别,区分出哪些是“课标”本身的问题,哪些是教科书的问题,哪些是教师理解上的问题;哪些是当下能够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需要花时间长期深入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辨明问题,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调研中教师们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一是历史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表述。这些都是历史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本文先就此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供专家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历史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表述问题

调研中许多老师反映“课标”中的规定笼统,不好操作,希望有分年级、分层次的细化目标。专家也有同样的意见。其实,目标笼统是个老问题,无论是民国时期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历史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都比较笼统。它们只给教学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不具体指导教师怎么操作。例如:

1936年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

(壹)叙述我国民族之拓展,与历代文化政治社会之变迁,以说明我国现状之由来,而阐发三民主义之历史的根据。

(贰)注重近代外交失败之经过,及政治经济诸问题之起源,以说明我国国民革命的背景,指示今后本国民族应有之努力。

(叁)过去之政治经济诸问题,其有影响于现代社会者,应特别注重;使学生得由历史事实的启示,以研讨现代问题,并培养其观察判断之能力。……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教学目的:

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要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这两种历史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有较大差别,前者是将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以知识为载体混合表述,即通过某类历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得到什么历史认识、说明什么问题、培养什么能力、产生什么情感等。后者则是分开表述,先说明要学生掌握什么样的历史知识,再说明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最后说明要进行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尽管有表述方式上的差别,但两者都是对历史教育目标的宏观表述,并不具体规定通过某个历史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要达到什么程度。在课程标准的“教材大纲”和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中,只列出了知识点,也没有规定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应该达到什么程度。例如:

1936年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教材大纲:

近世史:

(1)明清之际

(2)欧人之东略

(3)基督教与西方科学之传入……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教学内容要点:

近代部分

一、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4.太平天国运动……

每一个内容要点,大致可以作为一节课的学习主题,至于具体选哪些史实,应该由教师或者教科书编写者定。通过某个主题的学习,要达到哪些教学目标,也是由教师结合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或者教学目的来确定。可以说,民国时期的历史课程标准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教学大纲,其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呈现方式大致相同。在这种呈现方式下,教师的自主性较大,历史教学的效果,完全取决于教师自己对历史教育目标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历史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水平的高低。由于我国地区差异非常大、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的差异也很大,教学效果总体上看一直都不乐观。大部分学生除了考试前死记硬背历史知识、考试之后大部分都忘掉之外,对中学历史教学留下的印象并不深。为了使全国的中学历史教学都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确实有必要进行改革。

本世纪初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应时展的要求,针对原教学大纲的不足而展开的,在历史课程目标方面做了创新的尝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其突出特点,一是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二是在思想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三是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要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些目标最终需要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来实现,判定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准就是“内容标准”。“内容标准实际上是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结合的产物,是针对具体历史内容的目标。目前我国历史课程的内容标准外形与美国国家历史课程内容标准相似,但是缺少分层次的具体要求。”尽管也称作“内容标准”,也使用行为动词来呈现历史学习的结果,但是教师们仍感觉笼统不好操作。下面以新航路的开辟为例,来比较中美两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差别。

中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基础版):

欧洲人早期的探险和殖民活动如何引起原来互不联系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和生态交流。

A.学生了解9至17世纪国际竞争中欧洲的海上和陆地探险时代。

学生能够:

5-12年级追溯15世纪到17世纪早期探险家们环行非洲,到达美洲,跨越太平洋的路线。(运用历史地图中的信息)

7~12年级评价哥伦布航海以及他与当地居民合作的意义。(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5-12年级把英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的探险动机与西班牙人做比较。(对比不同的观念)

9~12年级评价探险时代各个国家和宗教间竞争的角色,以及他们对历史的长期影响。(考虑到多种视角)

7-12年级评价“哥伦布交流”的过程和结果。(假设历史的影响)

我国“课标”中对新航路开辟这个学习主题只有一个笼统的要求,即概述史实,认识意义。而美国“课标”在“学生了解9至17世纪国际竞争中欧洲的海上和陆地探险时代”这个总要求下,根据不同年级细分出五个不同层次的具体标准。从运用历史地图追溯探险路线到评价“哥伦布交流”的过程和结果,针对五个具体历史内容和活动提出了五种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这样,教师就比较容易操作了。当然,目标分层设计需要设计者具备较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和史学功底,而且工作量很大,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我们目前的“课标”还处于探索阶段,尚不具备做好这种内容标准的条件。本次课程改革中,英语课程标准就已经做了分层次细化的目标体系设计。调研中,英语教师们对这种细化的分层目标也提出很多问题,需要改进。这说明课标的研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不是印出个文本就大功告成了。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当然,课程标准并非一定要有一个将三维目标或二维目标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的“内容标准”。前述民国时期的课程标准就只设置目标和教材大纲,没有内容标准。目前英国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也没有内容标准,但有一个总的学业成就水平标准。两者的框架结构对比如下。

在这个英国“课标”框架中,“课程目标”陈述的是各学科具有共性的目标。“关键概念”和“关键方法”类似于我国“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了历史学科特有的目标。“范围和内容”类似民国“课标”的“教材大纲”和新中国成立后历史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课程机会”类似民国“课标”的“实施方法概要”,但侧重于叙述教师要给学生学习创造哪些条件。“学业成就目标”规定了完成某个学段的历史学习后,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该目标从低到高分为8个水平,在水平8之上还有一个“出色成就”(Exceptional Per-fomaance)。历史课程从学段1到学段3,分别有相对应的几个水平的学业成就目标要求。

通过对中、美、英三国课程标准框架结构的比较可以看出,历史课程标准的呈现方式有多种,各有所长。美国历史课程标准在分述知识和能力目标之后,将能力与具体知识结合,设计出针对特定历史内容的分层次的“内容标准”,便于教师拿来就用。但由于规定得太详细,有可能限制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我国民国时期的历史课程标准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教学大纲,目标和内容分述,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将能力、方法、情感等目标融合到具体的历史内容中去。这种目标设计给教师的自主、创新留有较大余地,但对其专业水平要求也高。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课标”规定笼统些好,还是具体些好。也不能以笼统和具体作为评价“课标”好或不好的标准。当然,如果条件具备,大多数教师也有要求,还是应该力争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具体、分层次的历史课程“内容标准”,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教师提供选择的机会。

二、历史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问题

调研中,绝大多数教师对目前“模块专题”式的历史内容编排方式持否定态度,希望改回“通史”。通史,指对历史作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作研究与阐述,涉及面广,容量大。按通史体系设计的历史课程,知识系统、逻辑严密,但是因其容量大、课时少,大部分教师只能进行填鸭式教学,内容抽象,学生没有兴趣,学完之后并不能真正消化,只是把教材文字死记硬背下来,以应付考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进步,这种课程体系越来越不适合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因此,才需要不断改革。

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历史课程的知识体系有了很大的变化,采用模块专题式结构,必修课的三个模块大至按照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来划分,接近专门史。在大学,一般是学习完通史课程之后,到了高年级才选修各类专门史课程。通史或者断代史是一种历史学科体系,专门史也是一种历史学科体系,其专业性比通史更强。不管哪种历史学科知识体系,都需要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加以改造,才能转化为适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历史课程体系。从民国到现在,中学历史课程的知识体系经历了一个从历史学科体系到中学历史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虽然经过几十年的改进,历史课程的学科体系色彩依然浓厚,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历史学科体系追求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力图反映人类历史的全貌,这是历史学家穷毕生精力去做的事情。中学教育是通识教育,开设有十几门课程,历史只是其中之一,而且还不是最主要的课,课时有限,学生不可能把所有时间精力都用到历史课,也不是所有学生高中毕业后都要进大学历史系学习。因此,中学历史课程只能根据历史教育的目标从学科知识体系中选一些重要内容,按教学规律编排。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学历史、喜欢学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课程改革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做,到目前为止做得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可见其难度之大。本次课程改革,初中历史采用按时序排列的专题结构,每个专题围绕一个主题选内容,与主题无关的不再编入课程体系,历史知识点大幅度减少。从这点来看,可以说新课改初中历史打破了学科体系,初步建立起更适合学生学习的专题体系。以秦汉时期的历史为例,新课改前后的知识体系对比见表2。

秦汉历史,教学大纲是按照通史体系设计,有13个知识点。课程标准是按照专题设计,只有4个知识点。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课程标准的知识体系设计更适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因为,“在历史学科总课时一定的条件下,要注重研究的深度,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机会,就需要增加课题的学习时间。这意味着必然要缩减课题的数量。一个课题探究所占课时越多,一门学科的总课题数就越少”。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大量削减知识点,“为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师生互动留出了时间”,以便“让师生共同在具体翔实的史实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形成对历史的认识,并在这种具体生动的历史教学过程中陶冶情操、发展各种学习能力”。尽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有一些不足,但这种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应该坚持。

高中采用模块加专题的结构,中外历史混合编排。这种结构从理论上讲具有很多优点,可以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课程体系,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可以避免与通史教材的雷同,灵活地选择历史内容,并有较大的包容性。有助于学生认识同一个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和发展演变规律。中外史合编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深刻地理解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也有利于加强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和比较。但是这种内容编排在实施中有很多问题。于是,许多教师认为还是改回通史好。其实,目前这种结构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它忽视了历史的两个基本特点:时序性和整体性。如果能够把握历史的基本特点,专题式结构应该成为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形式。这种结构可以使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更加灵活,不必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同时又能保证专题内部的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让师生对某个历史问题作全面、深入的探究。专题和专题之间也可以兼顾教学规律和历史学科特点来灵活组合。这样就可以解决历史知识的丰富性和中学历史课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历史学科体系与学生心理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将历史课程的学科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按照专题组织历史课程内容有多种方式。本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必修课先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分为三大模块,每个模块之下再分若干专题。调研中有专家和教师认为,模块把一个个完整的历史内容分割开了,使学生无法形成对某个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而且造成各个模块的内容多次重复。例如辛亥革命,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如果按照目前这种模块结构,需要把辛亥革命的经济基础放到必修2,政治活动放到必修1,指导思想放到必修3。而实际上这三个方面是无法分开的。另外,这么编排逻辑顺序也有问题。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先有经济上的变化才引起思想上的觉悟,最终导致政治上的变革。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倒过来。在研究一个历史问题的时候,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分析,但是前提是要让学生看到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再去从多方面分析,最后进行综合,形成对历史的认识。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从社会、政治、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五个方面分析人类社会的活动,同时也强调:“分析人类活动这五个方面,需要在历史时空背景中来进行”,而且五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并以具体的历史事件、现象为例,说明这种关联。正是考虑到人类社会活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的,而且是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发生的,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先按时间顺序划分历史时代,然后在每个时代中编排各种综合性学习探究活动专题,如表3。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美国史分为10个时代,世界史分为9个时代,每个时代组织若干专题。假设要把这些内容划分为3个模块来编排,恐怕也不好设计。我国本次课程改革编订的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每一学科由若干模块组成”,“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2学分”,给历史学科分配的必修学分为6学分。照此,历史必修课只能设3个模块。怎么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做成3个模块?确实有难度,“课标组”也是颇费了一番工夫。每个模块是独立的,是一个整体。模块之间可以根据需要随意组合、增减。这是模块的优点,能体现出课程的多样性、灵活性、选择性。但是历史课程是否适合采用模块?必修课是否要采用模块,用几个模块?历史必修课采用模块之后,其多样性、灵活性、选择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如何对待各方反映的问题

课程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应该把课改和“课标”编订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在尝试、调整中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对待“课标”要有科学的态度。既不能预设它百分百正确,只能赞扬,不容批评。也不能因为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发现不足,就彻底否定它。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问题,在充分肯定“课标”成绩的同时,对问题不隐瞒、不回避,实事求是地分清情况,认真解决。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篇6

1.传统历史教材的不足

传统的历史教材,期间也经过了一些修补改动,但是在内容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一些问题就逐渐的显露出来。传统的历史课本为了保持内容的连贯性,多数内容只是泛泛而谈,对细节的重视不够,很多历史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达上,历史本身的生动性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历史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与现实社会和实际的生活相脱节,历史知识只是停留在课本上,历史没有走进现实生活中,以史为鉴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教材在选材方面,重政治轻经济,历史为阶级服务的功能太明显,例如,高中五本教材政治史的比重占了将近一半;长期采用一种模式的教学,有的教师备一次课就可以不断的重复使用,对知识的更新引不起足够的重视,不利于教学的创新。

2.新教材的调整与创新

各学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都编写了不同版本的新教材。高中历史也不例外,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等不同版本,不论是什么版本的历史教材,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突破传统教材按照通史,按王朝体系的模式编写教材,不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创新。新教材按照专题的形式,将历史知识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本必修和其他的选修教材,这样编写教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专题知识,也有利于向大学历史专业知识的过渡。下面就以新课标人民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为例,谈一下新教材的调整与创新。

(1)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概况

人民版历史教材一共是9册,必修课3册。三册按照侧重的领域来划分,简单概括为第一册政治史,第二册经济史,第三册文化史。选修课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如何探索历史、近代的民主和专制、古今中外的著名的历史人物、文明、战争等。

(2)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的调整与创新

①在编写思路上,以国内的历史为主,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出发,注重国内国外历史的有机结合,加大了世界古代史、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在课程结构上,选修课与必修课互相补充,进一步丰富了教材的内容,进一步突破了传统历史教材的编写模式。

②在体制上,每一本教材都设有学习专题,学习专题分为3个部分:专题导学、学习内容、学习档案。专题导学,主要是对学习起到引导启发作用,着重介绍的是本章的学习重点;学习内容是学习专题的主体,文章中的“想一想”“议一议”以及文章结尾的知识链接、自我测评等是学习内容中的主要特色,这样安排教材,不仅可以起到辅助教材的作用,还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学习活动记录等是专题学习档案的主要特色。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学会学习,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此外,学习与探究课程的设置,为学生和教师进行深入思考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课本内容与社会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人民版历史教科书大量加入与现代实际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课本在编排上增加了对时事和民族命运的关心,比如,在第二册必修课本中加入了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内容,在中国对外关系专题中增加了中国加入WTO的内容等等。在人民版新教科书中热点、最新的科研成果也有所体现。

④历史教育的各种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战时民族工业西迁,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回国投身到祖国建设事业当中;中国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进行的坚持不懈的斗争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历史教育的爱国主义功能;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等,这些伟大人物的事迹在人民版教材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对于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人格无疑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人民版的历史教科书,能够非常客观地看待分析历史事件,对于错误的做法能够正面客观的分析,不但不回避,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3.人民版新教材的不足

(1)语言表述有待改进

在必修一教材第八页中,秦朝大一统“政体”一词的使用,不妥当。政体是一个近代词汇,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现代社会的两种典型政体,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君主专制,显然使用“政体”一次不恰当。在阐述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写到“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事实上,当时《共产党宣言》已经发表,有大批的马克思主义的活动者,只是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占据统治地位,完全表述成“没有理论指导”是不恰当的等等类似的错误较多。

(2)内容的详略程度没有把握好

英国的两党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课本中没有涉及是一个明显的纰漏;在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革命这一章节中,内容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深入地掌握中共的奋斗史,一些需要重点阐述的文章被一笔带过,可以说是人民版新教材的一个明显不足。

二、新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探讨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历史教学教材得到了成功的改版,新课程的改革必然要求新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如何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是对教学方法的几点看法:

1.教学方法要丰富多样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是对教学方法的一个概括。各种教学方法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各种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博采众长,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一种教学方法再好,一成不变地使用,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厌烦,教学效率也会较低。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让学生对课堂有所期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合理处理新旧教学方法

虽然面对新课标的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是必须要的,但是不等于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全盘的否定,处理好新旧教学方法是必要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少的教师一提到传统的教学方法,自然就想到满堂灌、填鸭式,在新课标下,必须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这种理解是片面错误的。事实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并不矛盾,都有自身的优点,可以互相补充,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些内容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因此,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篇7

1.实验教材合编中外历史,形成了中外史结合的知识体系。把本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舞台的背景中加以叙述,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深刻地理解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也有利于加强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和比较。

因为联系和比较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方法,只有联系,才能认识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才能说明不同历史现象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有比较才能鉴别,通过比较,可以看清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政治制度或政治事件的不同特点。这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教材中外史合编及其专题史体例的特点,加强本国史与外国史的横向联系与比较、不同历史阶段历史内容的纵向联系与比较,培养发展和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历史课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2.实验教材以专题史体例合编中外历史。每个模块或专题的内容按照先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史,后世界古代近代和现代史的编排顺序展开有关内容。在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模块框架下,确立了专题型的历史知识体系。

3.按照专题建构的知识体系,避免了与通史教材的雷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可以灵活地选择历史内容,并有较大的包容性。

二、实验教材专题体例的缺陷

1.由于实验教材的专题体例只选择历史现象的一个方面学习,缺少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内容,形成不了完整的历史知识系统,加深了历史学习的难度。如,专题一中所涉及的各朝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当时的政治现象有关,还与当时的经济和军事现象有关。教材只涉及政治制度的内容,其学习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2.实验教材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没有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联系性,而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联系性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方法。

3.实验教材中必修教材之间、必修与选修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多处重复。如,必修一与必修二中有关欧盟的内容,必修专题二和专题三中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选修和必修一中的若干内容等。

4.实验教材的理论性太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选修二所讲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既无有趣的故事也无情节,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也讲得很无奈。

5.实验教材每一课时看似内容简单而且少,但实际要补充的东西很多,往往一课时的内容需要几课时来完成,极大地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比如,在抗日战争这一节课中,讲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时,教材只交代了“是日本的既定国策,再加上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为了转嫁危机”,但中国的长期积弱不振及正全力围剿红军的原因,教材并未涉及,作为教师不得不补充。

总之,实验教材没有整体性的清晰思路,政治、经济、文化条块分割严重,内容割裂与重复并存,与政治教科书类同,历史知识与政治说教混为一谈,缺乏体系性、科学性与趣味性,既增加了教师压力,又加重了学生负担。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篇8

一、主干知识逐个击破

所谓历史的主干知识,也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线索、阶段特征,以及一定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等。文综历史考试受分值大、所考知识点少的限制,往往侧重于主干知识考核,因此在复习时要特别注重主干知识的掌握。如:

中国古代史部分:掌握中国古代重要政治制度,理解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古代中国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系统归纳古代传统文化的演变和科技教育的发展。

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分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史;掌握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进步而进行艰苦探索的历史;了解中国近代社会新的生产力代表的出现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作用;中国近代化、工业化、民主化是中国近代史的重点;理解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历史过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民主主义胜利的历程;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建国初期的三大任务,社会主义的曲折前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形成,等等。

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正确认识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发达的历程,尤其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创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三次工业革命及比较,近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几乎每年都考,常考常新;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如:资本主义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的斗争,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及教训;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二、警惕复习中的误区

针对目前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复习中应注意克服以下几种不良倾向,从而增强复习效果。

1.知识性失误。表现为史实记忆不清、概念模糊、知识零乱、结构不明、记忆不全面、知识点混淆的现象相当突出。

2.思维性失误。思维混乱,考虑不周,脱离史实,不能做到史论结合,缺乏思维规律,做题答不到点上、逻辑性差,等等。有的同学因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不清,表现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缺乏逻辑性,讲了后面的历史又回过来讲前面的历史。

3.缺少计划性。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必修一、明天必修二,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必修一、或复习必修二、或复习必修三,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前面又忘了后面。因此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

三、一轮复习重在基础

第一轮复习,不是对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进一步认识、理解、记忆的过程,因此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还要做到能力的提升。

第一轮复习,考生必须理清单元知识,把握阶段特征,挖掘各个考点知识,掌握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理解其基本特点、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将与本知识点相关联的中外知识进行类比分析,以突出各自的个性特征。例如,复习“”时,明确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除了解其背景、过程、结果外,还需了解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建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机遇。同时,还可将它与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比较。也可与世界近代史上的明治维新等进行比较。这样就可加强中外知识的融会贯通,突出时代特征,加强对已复习内容的巩固,还能为后续阶段的相关知识复习引路铺石,为第二轮复习奠基。

四、全面复习

上一篇: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范文 下一篇:八年级英语下册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