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报范文

时间:2023-11-02 02:35:20

历史小报

历史小报篇1

创意特刊时,北京晚报人就在思考,如何让特刊不停留于事物表象,而能够以事实回答疑问,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中国人民到底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如何认识其间的辉煌与苦难、成长与失误、抉择与彷徨?更重要的,我们今天所选择的道路究竟从何处来?向何处去?它的历史合理性与逻辑起点在哪里?这就要求晚报特刊的编创人员用晚报人的视角,既要梳理90年来的事件与人物,更要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揭示历史活动内在的逻辑和规律,总结一个民族从苦难中崛起的经验与教训,描摹时代画面与社会图景。

实践证明,《江山》特刊办得很成功,不仅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而且在业内反响强烈,体现了北京晚报的历史高度和文化厚度,堪称新闻精品。

分析北京晚报《江山》特刊的经验,我们认为,它的成功,折射出当代新闻人必须回答的重要命题:做新闻的人如何讲历史?如何把历史讲成新闻?

从《江山》特刊的实践看,至少有六点启示值得思考:

一、有新观点的历史就是新闻

报纸不仅要关注当下,更应以当下的视角审视历史;报纸展示历史的过程,正是不断挖掘历史真相的过程。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对历史的认知不同,都会导致真相展示的差异。新闻人就是要用鲜明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历史。

新闻人讲历史,一方面有别于传统教科书的枯燥,另一方面,戏说历史的作法更要摒弃。办报人要用自己对历史的正确的认知把握,掌握大量新鲜事实,进而对历史事实形成符合历史规律的新认识。每期《江山》特刊封面归纳出的两个字的主题,正是这种认识的体现。

二、没有历史的新闻纸是缺少文化和厚重感的纸

表面看,新闻是对今天的报道。其实,新闻既是今天的事件,也是昨天的发展和明天的走向。一份好的报纸要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历史依托,否则就会成为现实的漂浮物。《江山》特刊的实践,推动了北京晚报的文化纸走向,也促使记者编辑“恶补”中国百年历史,以生产优秀新闻“作品”而不是完成每天的“作业”为职业目标。

三、报纸的历史报道要以大见小,以历史事实讲生动故事

新闻作品往往要求以小见大,然而,做历史题材时不仅要会以小见大,更要善于以大见小,从历史大趋势、大格局着眼,以历史事实讲生动故事。同时,要把历史讲得生动,又需要回到小处,在把握宏观历史的前提下讲述具体的事情,描摹精彩的历史纵贯线。

四、认识和把握中国近百年历史过程,是做好现代新闻的根基

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是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过程,只有认识和把握这个过程,才能做好当代的新闻,这是做好中国特色新闻事业的根基。今日之中国,不断发生深刻变革,而新闻人的职责和机会就在变化中,我们既要善于跟踪变化,更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万象中保持清醒认识和冷静思考的能力。

五、做新闻就是要挖掘事物的本源

《江山》特刊的成功说明,如果能把握历史的本质,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作为优秀的新闻人和新闻媒体,我们不能满足于发掘真相。真相容易发掘,本质难于发掘;真相只有一个,但是对真相的认识却有很多。这是对记者编辑能力的最大考验:能否准确把握历史脉搏,善于运用历史规律分析并发掘事物的本源?

六、要有把历史讲成新闻的能力

作为最受北京市民欢迎的报纸,“让读者爱看”,是对北京晚报的天然要求。同一段历史,怎么讲才能更接近本源与规律?同样的事件,怎么讲才能使读者易于接受?《江山》特刊的成功,体现出晚报的这个能力,也说明晚报年轻的记者编辑有这个能力。今后,我们仍需要不断提升把历史讲成新闻的能力,为读者奉献出更多更好看的历史故事。

历史小报篇2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以学生为本 参与意识 社会责任感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下,老师上课往往是满堂灌,从头讲到尾,上课很少提问,课堂气氛沉闷。而学生上课则是不认真听讲,经常走神,昏昏欲睡,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其结果往往是事半功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这种传统的“填鸭式”历史教学模式必须要打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要转变观念,放开手让学生去大胆地实践,最后给予画龙点睛式的指导和总结。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来设计教学内容。

历史总是与现实密不可分的,历史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历史可以反射出很多现象,至今也很受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历史课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经历相结合,让他们体验到历史就在身边,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历史的影子。比如在讲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三节《“蒸汽”的力量》和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时,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后,我引导学生联系现在人们外出所选择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等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我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感觉到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其实并不遥远,而是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从而在思想上引起他们的共鸣,产生想要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愿望和想法。

二、重视将教材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讲解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三节《“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时,我积极引导学生联系中国古代史上的台湾与祖国的关系和二战中通过的《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及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国际法等内容,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并且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提出以下面一系列的问题:“你如何看待日本制造的事件?美国为什么要向台湾出售武器?等人为什么要搞“”,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对付分子的分裂活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的局面对祖国大陆和台湾各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海峡两岸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两岸统一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同学们表现非常踊跃,答案自然也是五花八门,在此时我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提高他们用历史眼光看待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各种时事热点问题。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拥有了一个热血青年应该具备的各种条件,他们非常愿意和渴望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情况,但由于受紧张繁重的学习任务影响,他们的信息和资料相对闭塞和匮乏,无法及时了解当前的时事热点。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正在发生的或者近期发生的与教材知识相关的时事政治热点问题,如9·11事件及国际社会的反恐问题、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欧债危机、中菲黄岩岛事件、索马里海域海盗势力猖獗、伊朗核危机、朝鲜导弹发射失败、利比亚内战、埃及总统大选、日本非法购买问题等,将这些近期社会出现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培养他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相对枯燥的历史课堂变得富有时代气息,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历史、关注国家和关注世界发展趋势的热情。

四、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以我国现在推行的一系列惠民的方针政策,如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政策以及当地的特色产业、人口老龄化、乡镇企业、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方式、农民收入状况及环境污染等等一些问题为主题,充分利用我校每月月底放一次假的机会,给每一位学生留一份特殊的历史作业,就是让学生回家后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我把学生们以家庭居住地为单位,分成若干个调查小组,根据小组预先拟定的调查提纲,各个小组同学分工合作,以观察、访谈、图片资料搜集等形式,在社区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活动。在调查活动中,学生们搜集了大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谚语、图片资料、实物用品等,为调查报告准备了翔实、生动和具有说服力的内容。回来以后,同学们先在自己小组内汇报个人在调查中所了解的情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组内讨论和交流。然后在此基础上,划分内容板块,起草调查报告初稿,然后由小组共同讨论报告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写出完整翔实的调查报告。在全班汇报会上,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在历史课堂上讲解本小组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收获和体会,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全班同学中,就社会调查的方法、调查报告的内容及调查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想等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最后,我对调查活动的开展与讨论进行必要的引导,并对各小组的调查报告进行点评。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同学们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社会调查方法,在调查中学习历史、了解社会,体验合作互助的快乐,增强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逐渐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锻炼自己独立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适当地穿插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内容。

各种历史材料和历史故事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内容,特别是那些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枯燥、沉闷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生动,改变学生过去认为历史毫无实际用处的错误看法。

此外,我还通过组织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历史辩论赛、编辑和演出历史戏剧、组建历史学习小组、参观文物古迹、展览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多种方式学习历史,使学生获得学习历史的积极情感,积极参与历史学习活动,对历史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历史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它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体会当年革命先辈们顽强拼搏和英勇不屈的精神,从而有利于学生们树立自信心,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激发他们勇于战胜困难,敢于挑战、斗志昂扬的学习精神。

历史小报篇3

原告胡骥超、周孔昭、石述成与被告刘守忠原同在赤水县文化馆工作。原、被告间因故产生了矛盾。1988年11月在赤水县文化系统出现了一份油印匿名传单,该文列数了刘守忠若干不好的表现,并指责其作品格调低下,不应评定中级职称。刘守忠怀疑该文为三原告所写,故极为不满,曾扬言:“他们搞了我油印的,我是要还情的,要搞个铅印的。”同年,刘守忠借调到遵义地区文化局从事创作活动,并从同年11月起在《遵义晚报》上连载其长篇历史纪实小说《周西成演义》。1989年4月初,刘守忠告知他人,要注意看4月中旬的《遵义晚报》。4月19日和20日,《遵义晚报》上连载的《周西成演义》中,集中出现了胡翼昭、周孔超、石述庭3个反面人物。在这3个人物出场时,刘守忠对他们的形象、身世、专业特征等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以胡骥超、周孔昭、石述成的外貌形象、身世、专业特征进行摹写,使熟悉的人一看便知写的是胡骥超等3人。在小说中,作者对该3个形象极尽丑化描写,称胡翼昭为两面猴,生性刁钻,工于心计,为人狠毒,当面是人,背后是鬼,是一个险恶的贩子。石述庭绰号皮条客,是狗头军师般人物,在人前装出一个马大哈样子,其实比狐狸还狡猾。周孔超被称为周二乌龟,嫖妓与鸨母相识,后娶了鸨母,成了妓院的老板。这一段小说发表以后,在原告所在县引起强烈反响,三名原告联名致信《遵义晚报》报社领导,强烈要求报社停止刊载该文,不经删除侵权内容不得继续连载。小说的插图作者和当地文联领导也都向报社负责人及编辑要求删改后再连载。该报社对此不予理睬,不但在4月25日、4月29日的连载中,继续进行丑化描写,直至三原告已向法院的1个多月后,还在连载的小说中描写周二乌龟半阴不阳,称呼其为“狗男女”。

对本案的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小说所描写的对象,是历史人物,与现实生活有相当大的距离。作者刘守忠所写的《周西成演义》系根据史传敷演成文的一种文学作品,允许作者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人物与情节。小说中三个反面人物与三原告所处的特定环境完全不同,小说发表后并不会使知情读者认为三原告就是当年的贩毒者、妓院老板和地痞,因而,也就不可能给三原告的社会评价降低,使其名誉权受损害。故被告的写作历史小说行为不能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从主观上看,被告在小说发表前就对人表示还要报复三原告,小说发表后又表示过为什么要把三原告写进小说,具有侵权故意。在创作手法上,被告以谐音名字、特征描写、丑化人格的方式,含沙射影,贬低人格。小说发表以后,熟悉三原告的人一看便知作者是在影射、侮辱、丑化原告,造成不良影响,使原告名誉受到损害。故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

作者的观点

我们认为,后一种意见是正确的。对此,最高人民法院(1990)民他字第48号复函指出:“经研究认为:本案被告刘守忠与原告胡骥超、周孔昭、石述成有矛盾,在历史小说创作中故意以影射手法对原告进行丑化和侮辱,使其名誉受到了损害。被告《遵义晚报》报社在已知所发表的历史小说对他人的名誉权造成损害的情况下,仍继续连载,放任侵权后果的扩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和第120条的规定,上述二被告的行为已构成侵害原告的名誉权,应当承担侵权民事责任。”这一批复,给历史小说能否侵害人格权问题,作了一个肯定的答复。

这一司法解释所作的结论是正确的,其依据是:

首先,《民法通则》并没有限制侵害人格权的行为方式,没有说历史小说不能侵权。以名誉权为例,《民法通则》关于保护公民、法人名誉权的条文有两条。一是第101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二是第120条,即公民、法人的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在这两个条文中,只规定了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有人认为,这是对侵害名誉权行为方式的限制性规定。但是,即或如此,这里所描述的,只是对行为方式的内容的限制,而不是对行为方式的外在形态的限制。因此,从《民法通则》上述条文中可以推导出这样的结论,无论采取何种行为方式,只要这种行为方式具有侮辱、诽谤等内容的,就违反了民法关于保护公民、法人名誉权的禁止性规范,造成了侵权结果的,构成侵害名誉权。因此,可以认为,《民法通则》对侵害名誉权行为的外在表现形态,没有作出限制性规定。审判实践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这几年审判的侵害名誉权案件,既有口头语言形态,又有书面语言形态;既有新闻报道,又有文学作品,甚至还有广告等其他形式的书面语言形态。那么,历史小说也是一种书面语言形态,其中完全可以包含侮辱、诽谤等内容,以至被人作为侮辱、诽谤他人的手段,用来达到侵权的目的。

其次,历史小说侵权,主要手法是影射。历史小说,是描写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小说。历史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真实人物还是虚构人物,都生活于作者在小说中所创作的历史环境之中,与现实生活环境截然不同,因而在一般的意义上讲,历史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是截然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正是由于历史小说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历史小说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主要手法,就是影射。影射,“借甲指乙;暗指(某人某事)”[1].历史小说的影射,通常表现为利用同音或谐音姓名编造历史人物,将现实人物的主要身世、爱好、外貌特点写在历史人物身上,使熟悉情况的人一看便知小说中的历史人物是暗指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特定的人(当然也可能是现实中的法人),同时,对用来影射的历史人物进行具有侮辱、诽谤等内容的描写,使现实生活中的特定人物的名誉受到损害。当然,其他方法也有侵害他人人格权的可能。

再次,国外立法例的参考。在国外立法当中,当然没有明确规定历史小说可否构成侵害人格权的条文,一般是通过对出版物的限制性规定,达到保护他人人格权的目的。《瑞典出版自由法》第4条规定:“依第一章阐述的一般出版自由的意义,凡属下列情况的任何一种依法可受惩罚的陈述,均应认为是印刷品中的非法陈述:……12.威吓或侮辱那些具有特殊种族、肤色或民族或种族血统的人,或那些持有特殊的人;……15.诽谤无官职的国民。”《南斯拉夫新闻法》第52条规定:“禁止发行如下出版物:……7.损害我国人民及其最高代表机关和共和国主席的荣誉和名誉”。我国澳门地区新通过的《出版法》也规定:“在出版物中以引喻、暗示或隐晦语句对他人构成侮辱和诽谤者,均为违反出版法。”出版物是一个统称,历史小说应当包括其中。上述这些规定的共同之点,就在于不得借出版物侮辱、诽谤他人。历史小说是出版物的一种,历史小说当然也不得借机侮辱、诽谤他人。这些立法例值得借鉴。

利用历史小说侵害他人人格权责任的构成,需要具备四个要件:

1.侵害他人人格权的故意。在一般的小说侵权责任构成中,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都可以构成侵权责任,例如使用素材不当暴露了写作模特的隐私,是可以构成侵害人格权的。历史小说则不然,过失不构成侵害人格权。这是因为,历史 小说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作为描写对象,其中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是有时间界限的,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把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去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对号。即或历史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很相似,只要作者不是故意借古讽今,就不能认定他写的人物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如果故意将历史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挂起钩来,并且意图用历史小说中的人物来侮辱、丑化现实生活中的特定人,就构成侵害人格权。

2.确有影射的事实。影射的事实,就是通过历史小说中的人物来暗指现实生活定的人。影射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姓名、外貌、身世、爱好等方面的描写,使历史小说中的人物酷似现实生活定的人。其判断标准,应是熟悉情况的读者一看便知,一致公认。从小说内容的审查和知情人的印象,可以确认该小说是否有影射的事实。

3.确有侮辱、诽谤等丑化人格的言词。侮辱、诽谤等是侵害人格权的主要行为方式,历史小说侵权也同样如此。在历史小说中,要构成侵权责任,除用小说中的人物去影射现实中的特定人外,还必须在小说中对利用来影射他人的人物进行侮辱、诽谤,进行人格的丑化。例如,公开的詈骂,丑化性的刻画,作反面人物塑造,编造庸俗、低级的丑化人格的情节,等等。如果仅仅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写进历史小说,而且众所公认,但没有丑化性的描写,也不能构成侵害人格权的责任。

4.确有损害他人名誉、隐私等人格利益的后果。人格权的损害,是精神利益的损害。它的表现形式,不是象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那样表现为有形的损害,而是一种无形的损害,表现为受害人社会评价的降低。因而,人格权损害事实的证明,要通过小说的影响范围、小说人格丑化的程度、读者的反应等一系列相关的因素,去作综合判断,而不能象财产损害、人身损害那样靠鉴定、靠诊断来判断。这是需要认真注意的。

具备以上4个要件的历史小说创作,可以确认其作者构成侵害他人人格权。刘守忠故意以历史小说创作的方法影射3名原告,具有侵害凉告的主观故意,确有用历史虚构人物影射原告的事实,在历史小说中极尽侮辱诽谤等丑化人格的描写,严重地损害了3名原告的名誉,构成了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

注释:

历史小报篇4

很多老师都把知识竞赛的形式运用于学科教学中,组织学生参加历史知识竞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学习氛围。初中生的个性比较活跃,个人表现欲望相对强烈,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才能在历史竞赛中取胜,因而历史知识竞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自动自觉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知识竞赛要围绕课本的内容而展开,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力。例如可以开展历史科学改正错别字比赛;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知识竞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竞赛等等。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书面答题式的,也可以是分组抢答式的,还可以是辩论对阵式的。在实际中,要根据学生的偏好进行选择。

二、办手抄报:扩大视野,提高素质

办历史手抄报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手段,以历史学科内容为载体所开展的手抄报活动是为历史的教学服务的,其目的在于通过手抄报可传阅、可观赏、可张贴的特点,使学生得到展示自我的舞台。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逻辑思维能力也不断提高,对知识的渴求已不再满足课本的局限,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了。由于一份手抄报要求的内容比较多方面,涉猎的课外知识也比较多,很多学生通过办历史手抄报,学会了自动看课外书,上互联网搜索相关历史知识。在实操过程中,各班可以建立历史手抄报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进行评比,各班同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初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基础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智力。通过办历史手抄报,学生渐渐学会了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的意识,这对提高历史学习的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看主题片: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使历史教学的方式更加灵活,手段更加丰富,看历史教学主题片就是近年来很多学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教学实践。尽管历史的事实是唯一的,但历史的结论却可以是多元的,看历史主题片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教师在主题的选定方面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看主题教学片之前,教师要联系教材内容对学生讲授有关该主题的背景知识,然后才带领学生走入电影的世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转型期,他们对一些形象、生动、感性的事物比较有兴趣,而另一方面逻辑思维和对概括性事物理解的能力不断增强。看历史教学主题片的最关键环节是评价和反思,在看完影片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谈谈电影在哪方面做得很好?哪个方面被电影所扭曲、忽视和伪造?看完影片后有什么感受?等等。看主题片能够大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影片的评价和反思,又能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综上所述,历史教学的技巧在于如何更好地把有效的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具备了能力,就会化解成认知,进而升华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海无涯,学无止境,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们都需要不断地通过试验和实践来充实总结,以求教会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历史小报篇5

一、用教材内容结合现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在教学中要不断把课文与现实中的相关事例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讲郑成功的历史时,我在认真评讲郑成功的爱国行动和李登辉、等人的错误做法后,让学生发表见解,学生们讨论热烈,认识到要为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利益,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我中华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落脚点。我还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辉煌文化。例如古代史中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华佗研制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的药剂,领先世界一千多年,等等。

二、结合乡土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史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能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乡土史教学是历史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国与家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一个人在认识上是先熟悉家人及至家乡,再逐步扩大到了解国家,因此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在我们祖国的各个地区,都有我们的祖先洒下的血汗和创建的劳动成果以及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乡土史料才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先辈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了解到家乡人民辛勤劳动和英勇斗争的业绩,进一步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例如,我们地区的学生去抗日山就会了解到抗日战争时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利益,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历史教师可以借此机会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或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等。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事,学生会感觉非常亲切,对他们来说也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利于激发他们对革命老红军、老战士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

三、利用教学专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学中很多专题都能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可以结合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专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虽然有过分裂割据,但统一是大趋势,是长期的,搞分裂不得人心,是注定要失败的。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人民都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过不懈努力和历史贡献。一定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香港、澳门的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跨出了很大一步。港、澳回归之后,解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将突出地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任何制造“两个中国”或“”的图谋必将受到中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抵制,把台湾同胞的利益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对立起来的任何计谋都是不会得逞的。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阻挡,不久的将来,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中学生要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学活动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组织形式之一,是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推出的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开展历史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学习的课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参观访问、专题报告会、历史知识竞赛、办小报或墙报、文艺活动等。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访问老红军、老干部等,使学生直接接触到真人和实物,直接获得感性认识,这就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如,在讲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教师可以举办小报或墙报的比赛活动。可以重点开设“中国历史上的世界之最”、“著名历史人物评析”等栏目,集中全体学生的智慧,把历史小报或墙报办成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园地。

历史小报篇6

因为每个学生对作业都有着独特的需要、独特的目的,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特性,弄清学生的兴趣点,注意学生的关注点,把握学生的情感点,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巧妙地设置不同层次的自主型历史作业形式,如历史材料收集与整理、对家乡名胜古迹的考察、历史题材作品观后感、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小报编制、历史小话剧演出等等,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改为多元的自主型作业,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型历史作业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例如,学了《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节后,有一名学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作业题:组织全体家庭成员讨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你家的小康生活如何实现的,以及我家以后如何实现全面小康,提出家庭小康的目标与措施。该生回家后积极组织父母、爷爷、奶奶和自己一起讨论研究,首先分析归纳小康生活实现的原因,提出了家庭小康的目标与措施。为实现全面小康,第一步是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建设学习型家庭,并付之实施,要求父母也制订学习计划,把原来用来打牌的时间改作学习时间,家长最后也只好屈从,慢慢改掉了陋习。

教师就应利用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合理的转换,把题海的枯燥转换成学生感兴趣的自主型历史作业,考试的艰辛都变成参与的快乐。有了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参与,我们的历史学科教学才能产生共鸣互动,才能充满生机活力。

讲求开放实践可操作建立恰当作业评价机制

历史教材内容上涉及到古往今来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探究、体验的机会。自主型高中历史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笔者在充分利用和整合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探索多样化的自主型历史作业设计模式。老照片、历史剪报、历史小制作、历史剧表演、撰写历史调查报告等特别具有开放性、可实践性的作业形式正在被运用。

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自主型作业中会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例如,“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的变化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这样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收集材料、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又使学生感到学习历史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自主型的作业评价方式要与传统作业评价机制有所不同。传统高中历史作业评价机制以教师为主体,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主要标准是考试成绩。

显然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参与评价自己的学习,这就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实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就必须改革传统评价机制,建立以学生自主评价为主体的新型评价机制。

历史小报篇7

【关键词】邓小平;党史研究;思想;启示

邓小平自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共党史的研究,而亲身经历党的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使得他能够对党史做出深刻而全面的研究。而从邓小平的研究著述中我们可以发现,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的思想对我们了解国情、研究中共党史、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很大的帮助。

一、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为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宏观历史过程的概括。邓小平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对历史全局的把握有着独到之处。邓小平站在宏观的角度,理清了历史分期的问题。中共党史的研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党史进行历史分期。在邓小平的研究思想中,中共党史被分为了两大历史时期,第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个是建国后的历史时期。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1921年―1949年,邓小平认为遵义会议对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因而又以遵义会议为分界点将这段时间分成了两个部分。而建国后的历史时期就是自1949年之后的历史,邓小平纵观全局,将国家的发展状态以及政策的正确与否作为划分依据,把这段历史时期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二,关于党史人物的评价。党史人物的评价关系到党的建设方向以及党内作风等问题。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联系的观点对党史人物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了两点:一是评价党史人物要联系人物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二是评价党史人物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公正的态度。前者强调了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评价原则,而后者则强调评价党史人物要客观、公正,不可以以偏概全。这两个观点在评价同志时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第三,关于重大历史问题评价的原则。在评价重大历史问题上,邓小平认为要以“宜粗不宜细”为评价原则,对一些重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可以不必深究,一切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为重。这个原则的目的在于在重大问题上统一人们的认识,撇弃个人恩怨,从而为建设国家而共同奋斗。同时,邓小平也强调,对于某些影响党实现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细节问题,在党史研究中可以适当地加以规避。

第四,关于人民群众和领袖之间的辩证关系。邓小平认为,人民群众和领袖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首先,邓小平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并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邓小平肯定了领袖人物对党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认为领袖人物应该出自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建立起和谐统一的关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二、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关于党史研究中的基本价值向度给我们的启示。党史研究的价值向度问题,是党史研究中最难把握的问题。因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时空关系比较紧密,所以难以在评价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而邓小平提出,在对待中共党史问题时,不能以算旧账、清恩怨的态度为评价目的,而是要放下个人恩怨,努力“向前看”。这里的“向前看”就是一种价值向度,它启示我们,在研究历史时,不仅仅是评价历史,更重要的是在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

第二,关于党史研究中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研究党史时所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邓小平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科学性之间是统一的关系,党性失去科学性的支持,就相当于没有根基的楼阁,而离开了党性的党史研究,就是一个肤浅的历史研究。这启示我们,在党史研究中,要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在处理问题时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而坚决不能感情用事。

第三,关于“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之间的关系所带来的启示。历史事实与历史评价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历史事实是历史评价的最重要的依据,而历史评价使得历史事实获得了灵魂。邓小平在评价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这件事情上就很好地处理了历史事实与历史评价之间的关系,他既强调了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指出了所犯的过错,而在对他进行评价时,邓小平是根据历史事实将功过三七分,功七过三。这种做法启示我们,在处理历史事实与历史评价之间的关系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恰如其分地评价”。

第四,关于历史、现实与未来三者之间的统一关系所带来的启示。研究党史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历史来达到建设现在和走向更好的未来的目的。邓小平在党史研究思想中高度概括了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并认为与成功的经验相比,失败的教训更能让我党获得进步与提升。因此,在处理有关国家建设的事务时,要铭记历史教训,借古鉴今。而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党史研究中,要辩证对待历史、现实与未来三者之间的关系,借鉴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三、结语

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的思想是党史研究中的重要思想成果,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以及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汲取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思想中的精华,并注意从中总结出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通过这种方式,使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宝青.论邓小平对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贡献[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01).

[2] 田兴斌.论邓小平对中共党史学理论的贡献[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12(04).

[3] 刘明钢.论邓小平关于三代领导集体的思想对党史研究的指导作用[J].思想研究,2013(01).

[4] 王先俊,张家芳.邓小平对新时期中共历史学的贡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

[5] 张家芳,胡倩燕.邓小平与中共历史学研究综述[J].宁夏党校学报,2013(03).

历史小报篇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新时期又一个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政治宣言书,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这次会议全面地部署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系统地阐述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次会议将是一次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生动实践,将以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为特点载入史册。

举世瞩目的十七大,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胜利地召开了。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历史盛会。我们学习领会这次党代表大会的精神,首先要充分认识这次党代表大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历史盛会呢?

这次党代表大会承担了五项重要任务:一是听取和审议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二是审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三是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四是选举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五是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其中,体现这次党代表大会的主题和当代中国政治走向的,是胡锦涛同志代表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即我们常说的十七大报告。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地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个主题和贯穿这个主题的整个报告,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瞻远瞩,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其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

第一,这次会议深刻地总结了十六大以来五年的辉煌成就和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的历史经验。

第二,这次会议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面向未来,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着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出现的新课题新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就成了许多人关心的根本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以非常鲜明的语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而且,他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这里,他引人注目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新概念。与此同时,胡锦涛同志强调,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可以这样说,党的十七大报告,是新时期又一个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政治宣言书。

第三,这次会议全面地部署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

我们注意到,胡锦涛同志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且包括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十七大报告专门论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问题,论述了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并且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出发,具体部署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国防建设以及推进祖国统一、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各项工作。这对我们今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第四,这次会议系统地阐述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最后集中论述了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关键问题。他强调,我们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报告还根据这一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对今后五年党的建设作了具体部署。这一切,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五,这次会议突出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的党内民主。

我们高兴地注意到,这次会议将是一次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生动实践,将以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为特点载入史册。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的党内民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系列新的发展和推进。在这次党代表大会筹备过程中,无论在党代会议题征集和文件起草、讨论过程中,还是在党代表选举和中央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推荐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在不断完善。

这次会议还将进一步展示中国共产党朝气蓬勃,后继有人。大会将选出充满活力、奋发有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层,继续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上一篇:最美时光范文 下一篇:供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