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范文

时间:2023-11-07 17:14:37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开发旅游。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tective Driving Tour Village Historic Village Protection Planning from the elements of protection, the protection level, spatial pattern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organic protection of historic features and the mountain traditional pattern.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protection planning; development of tourism.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临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幅员800平方公里,辖4镇4乡220个行政村,总人口20.2万。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山区、丘陵、平原分别占35%、50%和15%,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

驾游村位于河北省临城县西部太行山中段,赵庄乡西北部。北距省会石家庄100公里,南距邢台市80公里,东距临城县城31公里。这个村子全村有人口一千多人,有万亩的山场,村里的人都是以传统农业和林果业为生。整个山村四周山峰高耸,沟壑曲折,古树浓密,苍翠欲滴,涧中溪水流银,环境十分深幽、静谧。驾游村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2007年5月26日被评为“河北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驾游村概况

驾游村:传说在唐代时村子叫挟扭村,有个化缘的和尚来到这里,看到这里好山好水好风光,就留恋起来不走了,便在村子的附近建立一个寺院,后来人们把这个寺院叫挟扭寺。公元1103年,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来到挟扭村,曾驾临驻察寺院,观莲池,他看到一朵朵白云从寺中升起,于是把挟扭寺改为白云寺,挟扭村也因皇帝的驾临而改为驾游村,从此,驾游村和白云寺也就一天天兴旺起来。

白云寺:位于驾游水系沟口,驾游村西2.5公里处,驾游村白云寺始建于唐末宋初,宋徽宗来到挟扭寺,看到一朵朵白云从寺中升起,于是把挟扭寺改为白云寺,曾经是佛教圣地,香火鼎盛。白云寺现存石碑5块,诫勉延流石碑一块、重建白云禅院石碑一块、鉴公和尚塔铭石碑一块、重修碑志(断)一块百世可知石碑一块。相传皇帝走后,有一位赵县能工巧匠,雕刻了一块高2米、宽1米的石碑,记录了皇帝游玩的全部过程,在现存的碑文中记载着驾游村的四至(西至莲花岭、北至石楼分水岭、南至白云庵分水岭、东至岭西分水岭),修寺捐款名单和嘉庆年间修复寺院的情况。古寺在现在的寺南边约100米处,天历年间把寺院建到现在的位置。

莲花池遗址:位于白云寺沟头,分南池和北池,南池南北长63米,东西宽27米,为不规则的长方形,莲花池四周有高1.5米左右的砌石。北池距南池200米,面积有南池的二分之一。关于这两池的来历县志文献上无考,很可能是为一山泉积水而成,因佛崇拜荷莲,故曾在池中种植莲花,应是历史上白云寺一景。

特色要素

2.1村落景观风貌

驾游村地处于太行山中段的中山地貌,地区多中高山和低山,群峰耸拔,层峦叠翠,沟壑纵横,山高坡陡,森林茂密。

白云寺始建于唐代,北宋宋徽宗赵佶曾游历于此。与临城县现存的寺庙相比,建筑质量较差,保存已不完整,现存的建筑有北大殿和东大殿,除屋顶修过外,其它还保留原来的布局。

驾游村主要的历史文化古迹遗存和具有独特风貌的古民居,受地形及自然条件的制约,驾游村村庄形态总体上呈现自然分散的状态,一条山溪从村中穿过,古寺、古民居分布在风景如画的山溪中间,别有一番“世外桃园”的韵味。

传统格局是历史文化村镇千百年保留下来的,体现着村镇的选址布局的基本思想,记录和反映一古村镇格局的历史变迁,是当地居民与周围自然环境多年来融合的结果。传统格局一般包括村落的平面布局形式、轮廓、街巷、水系等要素的格局和肌理。

驾游村的传统格局是经过多年演变而来的,依山建房,后形成路。伴随着人口增长、户数增加而发生的自然扩张,从而一起格局的不断变化。村庄平面布局自由,依山势变化,和山势融为一体,较少人工痕迹。整体结构保护完整。从聚落到街巷空间再到建筑单体都保留了原有的尺度,整体形态随地形高低错落,空间环境变化丰富。村民生活在古老的石筑建筑中,延续着几百年来的生活场景和历史风貌。驾游村三面环山,有两条溪流从村中穿过,自然的山水环境衬托出了驾游村的太行山区古村落的特色。

2.2传统建筑特色

驾游村到处展示着石头建筑的风采,石碾、石磨、石桥、石路,很多的是石头民居,包括石山墙、石雕、木雕等。民居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拾级而上,无论是建筑材料、建筑风格、体现式样都是代表了山区地方民居建筑群落风貌。

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秦基伟、杨秀峰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而且这个百户人家的村子,就有150多人参军参战,40多人光荣牺牲在战场上,寺院的和尚和驾游村的青壮年积极参加革命,年老的僧人利用山上的草药帮助八路军救治伤员,本村因参加抗日人员较多,后改为“独立营”“区干队”。冀西报社、冀西指挥部、冀西专署、冀西党校、冀西民训处及一二九师兵工厂、皮工厂和三八五旅、十一旅、九连、七连、县独立营曾居住战斗在该村。

至今保存的建筑有:八路军冀西指挥部、八路军独立营、八路军冀西报社、八路军冀西军训处、八路军冀西惩审处、八路军冀西党校、八路军冀西特务连、八路军冀西专署。

3.3传统民俗文化

⑴ 驾游村的来历

驾游村:公元1103年,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来到挟扭村,曾驾临驻察寺院,观莲池,他看到一朵朵白云从寺中升起,于是把挟扭寺改为白云寺,挟扭村也因皇帝的驾临而改为驾游村,从此,驾游村和白云寺也就一天天兴旺起来。

⑵ 民间手工艺

树编、草编、石雕、旋柿刀等。

⑶ 民俗民风

老鼠娶亲日;每年正月十二,是驾游村传统的老鼠娶亲日。那天家家户户包饺子,说是捏老鼠嘴,到了傍晚,儿童们到处拣拾旧笤帚堆积在一起烤火,俗称“烤老鼠爪”,据说谁家吃了饺子,烤了老鼠爪,一年之中家里不会有老鼠祸害。传说当天可以在磨盘眼里听到老鼠娶亲的吹吹打打的声音。

抢面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晚上,村民用蒸熟的黍子面捏成各种形状的灯盏(俗称粘面灯),插上灯捻,填上豆油或香油,点着后放在院子里的各个角落,村里的儿童成群结队到各家将熄的面灯“偷”去,据说“偷”的越多越好,待到第二天早上烤柏棂火时,烧着吃,可以祛病消灾,保佑一年健康。

⑷ 生活民俗及建筑工艺

驾游村位于太行山深山区,石材资源丰富,因此石材就成了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村民制作石杆、石臼、石碾、石磨,作为生活器具。利用石材建造石头民居、石雕等,这些传统的建筑工艺都是应该保护和承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驾游村保护规划

3.1保护要素

规划保护要素由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组成。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历史环境要素、历史街巷、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聚落自然环境、传统生产方式所构成的景观、能够代表一定历史阶段的重要生产设施和建筑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宗教礼法、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字、民间文学艺术、历史地名等。

3.2保护框架

为了整体地保护历史文化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根据驾游村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保护要素的构成分析,确立了“重点保护与一般保护相结合,点、轴线、区域三个层次构建”的总体保护框架。

对清代建筑群传统风貌地块进行重点保护。保护以一二层传统民居构成的背山面水、因地制宜、错落有致的山地丘陵村落空间形态格局,以青、灰和木色为特点的古村色彩基调。对破坏村落肌理的地区、溪流两岸和进村入口地区进行重点风貌整治,对保护范围区域和环境协调控制相结合的保护模式。

以建筑物、构筑物等为节点,以人们生活的主要通道和路线为轴线,把主要空间景点联系起来,并根据保护村落的需要,划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通过节点、轴线和区域三个层次建构驾游村传统空间格局,充分反映和展示驾游村的历史文化内涵。

3.3保护内容

规划对驾游村进行分级保护,依据遗留建筑价值、保护现状和相关环境因素,将历史文化名村整体保护结构模式定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三个等级。三个等级所划定的区域,由内至外保护强度依次递减。

核心保护区是历史文化遗存比较集中,并能较完整地反映驾游村特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区域。核心保护区范围的划定是最大限度的包含历史文化名村中“保存着历史信息的遗存”,以及载有真实信息的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是名村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体现区域;在核心保护区内应确保名村视觉景观的连续性,以形成“较完善的历史风貌”。这其中主要包括驾游村清代建筑、历史街巷及其自然环境等,是村落主要历史遗存的分布最为丰富的区域,也是村落历史风貌的集中展现区域。保护规划要求禁止在驾游村核心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除外。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时,应当与核心保户区的历史风貌相协调。核心保护区内的历史民居院落应当保持传统的建筑风格,改造整治过程中,在高度、体量、色彩、材料等方面应符合历史风貌。

建设控制地带是保护范围以内、核心保护区以外的区域,作为核心保护区的背景区域,能够对核心保护区起到衬景作用,其划定是为了延续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设的景观风貌,使得建筑风格和环境特色有效和谐的过渡。驾游村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包括核心保护区以外的区域和现状建成区范围及其周围自然环境。保护规划要求驾游村建设控制地带内除保持历史建筑原有传统风貌外,要严格控制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性质、高度、体量、色彩,要与历史建筑相协调。

环境协调区是为了保护驾游村整体风貌,在建设控制地带需要严格控制自然生态和景观的区域,为保证整个历史文化名村风貌环境的完整性,环境协调区内的村民日常生产生活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充分体现山区古村落的生活延续性和环境协调性。保护规划要求在环境协调区内,保护各类农业生产用地、山体植被及其他部分山体景观等,禁止在山坡上大面积开垦农田,适度退耕还林,加大力度植树造林,丰富植被种类,改善生态,营造宜人的视觉观赏景观。

在划定保护区的基础上,对保护区内的每一幢建筑,通过综合评价其建筑年代、质量、风貌状况条件,划分建筑类别,并针对不同类别建筑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整治措施。

空间形态

驾游村的山水格局是村落的显著特色,依山而建、沿水居家在北方村落中并不多见,更加突出的表现“山水意象”的个体特征,赋予其较强的可识别性和可印象性,其建筑布局也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山地丘陵村落整体风貌。因此,规划中应从整体空间形态来进行保护,加强村落整体空间格局与四周的地形、地貌、水体、农田、植被等自然景观要素协调发展,大力治理村落生态环境,重点对村内河道的环境进行治理,清除垃圾废物,严禁随意倾倒垃圾,恢复河道及两侧整洁的环境、结合河道治理,修建塘坝,丰富河道景观风貌。同时要对村外河道的环境进行治理,美化村庄外景观。对古树进行挂牌保护。要遵循因地制宜、因景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植被,在退耕还林的基础上,种植栗子、柿子、核桃等经济林木,既满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又考虑景观效果,做到生态、经济、景观的统一。对建筑物、构筑物要进行保护性修复,使之成为集中反应村落传统风貌的空间认知点,为维护驾游村的格局风貌,还需要对村庄建设进行高度控制,从建筑空间形态烘托山地丘陵地带村落的独特风格。

积极有效的保护开发

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也只有合理的利用,才能充分展示其固有价值,并使他们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的目的。驾游村可采取文物性保护与适度开发相结合,使驾游村历史文化名村真正的走上在开发中求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的良性循环。

首先在对驾游村的外观特征和内部布局不做根本性变动的情况下,保持村容整体风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设施改造入手,进行综合治理,如完善水电设置和做必要的内部装修等,以满足现状生活的需要。其次,发展旅游,从临城县城西行,由石家栏转西北方向5公里即可到达白云寺,再向西行200米,即可到莲花山口。莲花山风景优美、有17条大小别致沟组成(也称17子沟)。区内峰峦叠嶂、沟壑曲折,树木葱葱,以奇、险、峻、野、秀、幽和历史文化著称。驾游村久居深山,交通相对闭塞。近年来,古村落相继接待了前来观光的游人、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前来写生的画家和有关专业师生,其保护与发展也逐步引起社会和当地政府的重视。通过发展旅游业获得经济效益,提取一定资金再投入到保护的事业中,走以保护促进旅游,以旅游养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最终达到保护的目的。

结语

驾游村的地貌、河流、道路骨架、建筑形制、构造与装饰都有独到的特点,这些依然保存着较为完整的空间格局、古建筑群和历史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山地丘陵历史文化名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山地丘陵历史文化名村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有机保护和延续山地丘陵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必须充分认识其文化特质,综合运用现代规划理念与技术手段,使其特有的山地丘陵历史文化资源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赵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2008)

3、张丛葵.陈京涛.常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以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保护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8(12)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范文第2篇

博平镇是山东省政府确定的首批“省级中心镇”之一和“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之一,同时又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千年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遗留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见证了博平的兴衰荣辱。博平还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滨临徒骇河,外有护城河,内有南、北、东三大莲池,阡陌纵横、水系发达,有江北水乡的美誉。

2博平特色

2.1古镇布局

古博平县城作为一座千年城池,其规划布局具有鲜明的特色,博平县志中曾有记载:“博平自古是宝地,汉朝就设博平县。历史悠久文脉深,距今已有数千年。东西南北四城楼,城内城外庙堂多。文庙武庙城隍庙,县署学塾带书院。东门外有东岳庙,圣母行宫在西关。楼台亭阁遍城池,雄伟古楼在中间。”(1)总体布局。博平城四周筑有城墙,城墙挖有护城河。城池设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城内五街,城外四关。城中心设一古楼,在楼下环视,四门尽收眼底。(2)水系与景观。城池滨临徒骇河,护城河与徒骇河相联通,城内有义井、龙井、甘泉井、清泉四处水源供应城池内居民日常用水。古博平有远近闻名的“博平八景”,其中“旭阳岳岚”、“莲池秋月”位于城池当中。(3)重要建筑。县衙、文庙、儒学堂、城隍庙等建筑占据城池的中心地位,采用四合院为主的院落式住宅形式,遵循轴线对称式的格局布置,一般中心列正殿,左右列东西庑。

2.2古镇文化

博平民间文化丰富,特色鲜明,主要有孔子孔子周游列国在博平渡河留下的儒家文化,村妇“舍儿保侄”成功退兵的义举留下的忠义文化,以风格朴拙豪放的博平剪纸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因物产丰富、美食独特而产生的美食文化等。

2.3古镇保护面临的威胁

博平镇虽然历史文化内涵深厚,但由于久经变迁,历史文化遗存、建筑物已很少,护城河正在遭受填埋,一些历史事件的遗址已经被现代建筑占据。仅有部分道路留存了过去古镇的肌理,村庄的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相对规整,整体立面轮廓以一、二层低层坡屋顶建筑为主体,总体剪影较为平直敦厚,具有华北地区人居聚落的典型形态。新近的城镇建设与房产开发改变这种传统格局与肌理的要求愈发强烈,古镇的文化也由于其载体的消失殆尽也正面临着无以传承的局面。

3规划应对

规划在积极保护现有建筑及遗存的同时,以保护、弘扬历史文化作为本次保护规划的核心,深究历史之源、文化之魂,“以虚补实,以实载虚”,赋予新的城镇建设以传统文化的魂魄和传统建筑的风格,实施文化传承、格局修复、功能更新三大策略。

3.1恢复水乡格局,营造生态古镇

充分利用水系资源,联通护城河,串联南、北、东三大莲池,恢复甘泉、清泉、龙井三大泉井,保留其它分散的坑塘、支渠等小水体,形成“珍珠项链”式的联通分布的水体有机格局,构筑活水古镇,通过各种形式的小桥,联通护城河两岸空间,充分体现江北水乡的特征。以水为脉络,串联各处公园绿地与街头绿地,构建网络化的绿地系统,形成具备生态田园特色的镇区布局形态,营造魅力水乡古镇。

3.2恢复格局,空间延续,重现古镇情景

梳理水乡空间、古镇肌理等各个特定空间,通过恢复历史节点还原历史空间,通过保留老街老屋留存现有肌理,通过开发植入新建筑适应未来需要,以整体的城市设计全面呈现过去、现在、未来不同时期的空间。(1)保留“田”字形城镇空间布局。作为古镇的生活交往中心,书院街和鼓楼路至今还延续着原初的交通、市集等功能,在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继续担当着重要角色。以书院街和东西大街为主轴的十字街以护城河构成的马蹄形水系,作为古镇水路生活交往中心,汇集交通、商贸、集会等功能,将古镇划分为“田”字形布局。(2)采用棋盘式小尺度街巷。重建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形成古镇的主要出入口与空间意象。在改造与新建别保留纵横交错的街巷,保持当年相互垂直的走向与功能,形成了古镇以十字街为骨架的小尺度方格网街的肌理格局。(3)采用以合院民居为母体的平直规正的建筑肌理。新建民居保留传统建筑样式,以三合、四合院落为主,形成具有宗族特色的社区和平直规正的建筑肌理。(4)恢复部分遗址风貌。恢复部分遗址风貌,通过部分城墙、民俗街、城隍庙、南戏楼等的重建,重现古镇日常生活景象。确定旭阳岳岚、莲池秋月2个重要景观节点,通过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多个层面进行规划建设引导,再现“旭阳岳岚、莲池秋月”的博平八景盛况。

3.3文化传承

深入发掘博平镇的历史文化与传统风俗,构建博平镇儒家文化、忠义文化、民俗文化、商贾文化、美食文化等丰富的文化体系,并找出以上文化对应的具体载体及其分布,再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对以上文化与载体进行针对性的保护、恢复与传承,将镇区打造成为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古镇。

3.4有机更新功能,再造活力古镇

挖掘历史特色功能,强化现有功能业态,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植入亲水、历史、体验休闲、民俗特色等新兴功能,通过古镇文化游、生态田园游、休闲度假游展现绿色生态、水乡古镇特色;通过发展特色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完善旅游服务职能。依托旅游项目开发聚集人气,通过配套服务业、旅游地产开发实现开发效益,有效恢复古镇的活力。在古镇的入口处布置旅游接待中心,集管理、接待、停车、售票、餐饮等功能为一体;部分恢复城墙等构筑物,打造古镇历史与文化的展示设施;沿护城河设置酒馆、饭店、酿酒作坊、美食店铺、咖啡厅,打造滨水“美食街”;利用莲池打造水体公园,围绕水体公园布置文化娱乐、养老养生、体育休闲等设施;以博平历史典故为历史背景创建影视基地,同时配套酒店、娱乐等设施;以特色手工作坊为依托,发展剪纸工坊、画坊、诗社等民俗创意设施;重塑关帝庙等会馆、以及戏楼、茶楼,重现博平繁华的商业景象。

4总体规划

规划在功能定位、古镇布局、空间结构、建筑形体等方面大胆创新,通过南北向的历史发展轴将南门、牌坊、南莲池、钟鼓楼等古镇历史节点串联成一个历史空间景观体系,构建古镇历史文化的空间;通过东西向空间发展轴结合现代生活方式打造城市影像空间,还原古镇肌理。运用老护城河打造滨水休闲带,把居民和游客的活动引向水边,成为城市生活的延伸;结合水系及桥梁打造水乡特色,形成完整的步行系统。规划将商业、娱乐、旅游和居住等功能有机组合,互相促进,从而增强镇区活力和吸引力。

5结束语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与现代的城市建设开发并不矛盾,优秀的规划设计应能将总结提炼出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在古镇建设中有效传承下来,成为古镇的灵魂;将历史遗存有机结合进当代的城镇建设开发,成为城镇中独特的亮点与名片;将传统建筑的样式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实现现代与历史的交相辉映,最终实现古镇的发展与复兴。

作者:王勇 单位: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杨祖宪.博平县志[M].1835.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范文第3篇

[Abstract] : The protection of Jianshui Tuansh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planning through to obtain reasonable assurance function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tern of the towns and villages, building height, population capacity, land layout, road system, green landscape, building renovation and update infrastructure such as planning and control elements of the the towns cultural environment overall dynamic protection. Avoid a new round in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the climax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have a huge impact, so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lue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constantly sublimation.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团山村;云南建水

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conservation planning; Tuanshan Village;Jianshui coutry of Yunnan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历史文化名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是国家和人类的瑰宝,是一种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和科学研究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取代的资源。【1】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也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4】为避免建设性的破坏对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必须深入研究历史文化名村的历史文化特色,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在城镇建设中创造具有特色的村镇格局,突出民族性、地域性和特色,并引导、鼓励、扶持基层自主实施。

1.团山村基本概况

团山历史文化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距离建水县城西13 km。团山村隶属于西庄镇团山行政村,属于坝区。背靠青山,面朝平坝,地势由西北向东倾斜。发源于异龙湖的珠江上游支流泸江河自西向东流过村寨前,交通十分便利,并有着较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团山原是彝族村寨,村名由彝语“团手”音译而来,意思是“藏金埋银” 的地方。始祖张福于明洪武年间( 公元 l 3 7 6) 由江西饶州府鄱江县贸易进云南 ,在建水安家立业,其间三迁住址,后来见到团山“形势耸拔,众山环拱,甲于全境,移而居之,建百世之业,房屋栉比,子孙繁衍,竞成巨族”。张氏家族与当地彝族人和睦相处,随后形成了以张姓为主的汉族移民与当地彝族结合而成的传统村落,发展到现在已经有600年历史。【2】

2.团山村历史保护价值

2.1历史文化价值

团山历史文化村是云南建水县一个完整保存了十九世纪风貌特色的原生态村落,一个汉族人和彝族人杂居的古村落。2006年6月21日,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在纽约公布了2006年世界100个濒危文化遗址,团山古村和河北怀来鸡鸣驿、浙江东阳卢宅等六处国内遗址榜上有名。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副主席约翰. 斯塔布斯对团山民居的评价是:团山历史文化村是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它浓缩了中国本土活态文化色彩,完整地保存了十九世纪风貌特色的原生态村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是目前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2.2建筑文化价值

团山历史文化村是中国西南罕见的保存完好的传统聚落,浓缩着19、20世纪之交中国原生态民居建筑特色,也是历史上云南与东南亚交往不绝的见证(团山村恰好处于昆明至河内的滇越铁路线上)。

如今,团山历史文化村还保存着15座四合大院的古民居,以及寨门、寺庙、宗祠、古井、寨墙、碉堡等古建筑。古建筑由传统的汉族青砖四合大院、彝族土掌房和汉彝结合的瓦檐土掌房三类组成,体现了多民族聚居的建筑特色。建筑形式涵盖了云南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的传统形式。四合院有两大类,一类是南方的天井式四合院,房间连通,院落比较小,以云南和江浙的四合院为代表;一类是北方的四合院,区别于南方四合院,院落宽阔,房间独立。 团山民居尤以梁棹窗棂间的精细木雕著称。木雕中的人物形象、动物姿态、植物纹样、几何图形,都根据各种形体采取不同的雕凿方法,穿漏与浮雕相结合,技艺高超。

2.3旅游价值

团山保存了 1 9世纪的村落格局和原生态的人文景观环境,被国内外建筑专家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评价为“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是一个活态的遗产。团山村拥有完整、真实的聚落格局,数量众多、风格多样的古建筑和传统民居。是一个浓缩中国本土文化色彩的原生态古村落景观,一个充满人文生命的活村庄。团山古村的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拥有具有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积淀的遗址、建筑,以及特色浓郁的地方产品和人文景观。团山民居保存得较为完整, 是江南民居与云南乡土建筑结合的典范, 是中原文化与彝族文化结合的产物。村中分布有江南民居青砖传统宅院、彝族的土掌房和瓦檐土掌房。

3.团山村保护规划

3.1保护要素与保护框架

城镇格局、沿街空间、历史建筑和古树名木等体现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风貌特色的要素,需要与其周围的环境同时存在。若失去了原有环境,就会影响对其历史文化信息的正确理解。因此,保护规划要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格局、历史氛围和文化环境,确定合理的保护要素,制定整体性的保护框架。

通过分析团山古村的历史文化价值,规划确定团山古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有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两大保护要素,其中,物质性保护要素主要包括古城与自然环境的历史风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优秀的历史建筑、历史遗存及其依托的环境、古城格局等;非物质性保护要素主要包括彝汉文化、婚嫁习俗、传统曲艺、传统工艺、古今文学、宗教文化等。依据规划保护要素,规划确定保护的总体策略为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着重维护团山古村整体风貌与格局,即对村落街巷网络、建筑群体空间、建筑布局风格、体量、尺度及古建筑传统民居建筑、古井、古树等进行保护。在此过程中,不局限于村落内部的保护,对村落周围环境所形成的整体环境,即村落所处的山水田园景观环境也规定相应的保护细则。

3.2功能定位

历史文化名村只有其居民代代相承,才能将其特色文化沿袭发展下去。因此,在保护规划的制定中,既要保留已有的、合理的功能,又要为历史文化名村寻找适宜的、符合历史文化保护要求和发展的新功能,使之与原有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相适应【3】。

综合分析团山古村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状村庄布局,根据保护历史遗产、改善居住环境和促进产业体系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团山古村以居住、旅游、商业服务等为主要功能,是具有宜人生活环境和浓郁彝族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

3.3规划控制要素

3.3.1 建筑高度控制

建筑高度决定着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风貌。在对团山古村村中心区现状建筑进行高度分析的基础上,规划确定村中心区的建筑层数为1层~3层,一层高度不超过3.3m二层高度不超过6.4 m,三层高度不超过9.5 m,干道两侧的建筑要突出主体和连续界面,并力求立面上有高度变化。同时,为保护团山古村视廊,规划确定古城街、建设路为重要视廊,两侧沿街路建筑层数为一层,并控制街道两侧的树木高度。

在控制建筑高度的同时,建筑风格和形式上,宏观上,维持“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土掌房”等主要形式,以形成村落景观。微观上,以精美、纷繁复杂的雕刻、书法、绘画等来构成团山村的一大景观特色。

3.3.2 人口容量控制

适宜的人口容量可以保证历史文化名村的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的原真性与有效传承。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团山村已达中型中心村规模,但村子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团山古村现状人口为870人,按建水县乡村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确定该村的自然增长率近期为4.6‰,远期为5.3‰,机械增长率取值为0。采用综合分析法,估算确定近期规划人口为896人,远期规划人口为968人。为保护团山古村,规划严格控制团山古村内的人口规模,远期逐步迁出团山古村居民,并将迁出居民依据其行政所属及居住习惯分别进行安置。

3.3.3 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容量有限性与人口不断增长产生了矛盾,有限的空间、有限的容量与不断增加的居住人口、流动人口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拥挤、污染、嘈杂直接影响了古村落特有的环境品质和居民日常生活。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对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因此,本着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结合村庄功能定位,对用地的发展方向、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社会停车场用地进行规划保护规划,确定村中心区的用地类型控制为居住及其服务设施和特色旅游服务设施用地。考虑居民生活及旅游服务的需求,规划设置社会停车场,并对保护区绿化防护进行了规划。

3.3.4 道路规划

道路系统是城镇用地布局的骨架,勾画出历史文化名村的空间格局,规划既要沿袭传统道路特色,又要满足居民的出行要求。因此,规划根据古城街历史地段内传统街巷现有的尺度、比例,采用步行方式;将非传统街巷的现状路规划拓宽为支路,解决东西向交通问题。古城街历史地段路网在保证不破坏古城街历史地段原有风貌的前提下,充分保证其应有的可达性,解决古城街历史地段的出行和消防问题。结合该区域的现状特点,村北的村庄主干道连通G323国道,是村庄主要的对外交通道路。规划期内现有道路将全部实现路面的优化,全面建成田间道路系统,并与村庄道路相连。村庄内部的道路实现全部道路硬化和优化,部分狭窄的街道将进行扩建,以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同时,为确保古城街作为旅游观光景区的交通可达性,结合核心保护区重要景观节点设置停车场,以缓解旅游所带来的交通压力(图1)。

3.3.5 绿地及空间景观规划

历史文化名村的绿地及空间景观系统有效地保护了村庄的传统格局,并为居民与村民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了名村的可持续发展。在村居点中心部结合各类公共设施规划公共绿地,公共绿地以开敞式小游园的形式,为村民提供休闲、交往的绿色空间,营造良好的对外形象。沿过境路两侧每侧规划5米宽绿带,沿主干道、次干道两侧规划2米宽绿带。

3.3.6 建筑保护与整治

建筑是历史的凝固的记录。村中居民自发的建筑整修大多使用新的方式与材料,割断了传统风貌的延续。在古建筑的保护问题上,根据整治要求,民居具体分为重点保护建筑、保留维护建筑、整治建筑和拆除建筑四种。重点保护建筑包括现状建筑分类中的古建筑和典型传统建筑民居建筑院落,其整体格局保持完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团山古村的构成主体,共计26处,总面积17200平方米,占地约2.6公顷。张家花园、秀才府、黄恩府等重点保护建筑在修缮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在维护修缮破损严重的建筑时,坚持保存原有建筑形制、保存原有建筑结构、保存原有建筑材料、保存原有建筑传统工艺技术。

3.3.7 基础设施规划

随着村子里的居民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有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生活需要,也不适应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团山历史村保护规划的重点是通过集约化实现节约土地,同时,注重其居民对现代生活、生产的发展需求,努力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因此,规划在历史建筑与传统街巷保护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城镇公共设施,并从给水、排水、供热、供电、通信等方面综合考虑市政基础设施,以促进村庄的永续发展。在公共设施方面提出适当配备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改造现有集市及建筑,形成商业设施网点。取消现有窝棚和违章搭建,合理布局餐饮小卖、公厕街道等。

4结语

目前,对保护古村落有两种呼声,一种是加强保护,另一种是旅游开发,此处我们强调保护和开发并重。古村落保护的目的是要让人们生活得更好,使保护与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愿望相协调。实践证明,古村落保护必须建立在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利益之间的最佳平衡线上,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们应该在现代生活中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在传统文化保护和弘扬中过着现代的新生活。

首先,鼓励村民自主保护。其次,加强政府引导,积极筹措保护资金、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强宣传督导。再次,分期渐进实施。近期工作重点首先是保护历史遗存,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核心价值所在,核定需要保护、修缮与复原的历史建筑,停止建设性破坏,适度发展建筑与街巷旅游项目。中期重点在于整体改善村落环境,提高居民生活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改造部分新建筑,打造若干景观节占,整治村内街巷环境,改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增加观光旅游趣味。远期重点在于持续地对历史环境进行维护与更新,建立和完善历史文化保护制度。

要有机延续并发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历史文脉,必须全面认识历史文化名镇的传统文化价值及其存在方式,综合运用现代规划理念与技术手段编制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特色保护规划,使其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得以传承并不断升华其特色价值。

参考文献

【1】骆中钊.新农村建设规划理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77-84

【2】柯治国.团山一锡矿上驮回的村庄[ 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1-2

【3】吴良镛.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创造[J].城市规划,2007,(8):14-18.

【4】赵勇.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9-21

作者简介:唐凌云(1987-),女,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城市规划与设计,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范文第4篇

主题词: 梅州历史文化名镇 保护规划 技术路线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name town protection planning as protective special planning, with a conventional urban planning of the different technical route. The hou town since 2008 after the compi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rotection pl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to step on to a new stage, in 2010, was named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name town, we in the tow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name town hou protection planning process, summarizes the planning of the technical route.

Keywords: meizhou historical culture name town protection planning technical rout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百侯,旧称“白侯”,位于广东省大埔县东部,距离县城11公里。全镇以一个约7平方公里的盆地为中心,包括周围丘陵山地共有94.2平方公里。

大埔县百侯镇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镇,各姓祖先在宋朝末年随客家民系第三次大迁徙,辗转到此,繁衍至今,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人才之乡”三乡美誉。百侯镇民风淳朴、风景优美。古往今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诗书世家”、“一腹三翰林、一同怀四魁”的典故流传九州。“侯山十二景”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肇庆堂、海源楼、通议大夫第”等风格各异的名人故居、文物古建筑星罗棋布。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一直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建设百侯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百侯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受百侯镇人民政府委托,我们于2008年11月编制了《百侯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一、百侯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

百侯古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古镇的历史文化保护得到了百侯人民和历届政府的重视。1985年4月,蔡仙人古圳被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4月通议大夫第和肇庆楼又先后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后,百侯镇政府更加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作了大量的文物普查工作,先后公布了27个镇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申报的工作推动着百侯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同时也推动着百侯文化事业的发展,调动了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热情。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文保的资金难以落实,同时由于某些地区较为偏远的条件限制,使百侯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研究的技术背景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作为保护性的专项规划,具有与常规城市规划不同的技术路线。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仍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中,如近年新颁布的《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均提出了新的规划技术路线,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国家的政策性文件加以科学把握。

三、技术路线和标准化管理措施

本次规划从宏观到微观建立了四个保护层次,并确立了一个保护重点。四个保护层次为:镇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历史镇区的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文物古迹的保护。一个保护重点为:百侯历史镇区的保护。同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展示、旅游开发利用纳入规划体系之中。

为了强化项目质量管理,本规划通过技术标准的制订和实施,规范对象的技术指标,形成技术路线。建立了以下技术标准,以统一的调查表格规范对象的技术指标。

1、 文物古迹的分类调查

根据对象的属性,本规划把文物古迹分为以下5类:A遗址、B墓葬、C古建筑、D构筑物与石刻、H历史建筑群。

2、文物古迹评价等级

根据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价值、保存状况、影响力以及现有的法定级别进行评价,把对象分为五个级别。具体的评价依据和等级划分如下表所示。

百侯镇各类型文物古迹汇总表

3、 文物古迹以及环境的分级预警

根据对象的保存状况、环境条件对于各文物古迹所面临的有害影响进行评估,提出分级预警(红色预警:在结构、存在环境等方面受到重大威胁,其存在处于濒危状态的文物。黄色预警:在结构、存在环境等方面受到明显威胁,其存在处于警戒状态的文物。),为分类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具体的评估依据和等级划分参见下表。

百侯镇文物保护单位预警评级汇总表

四、技术路线与保护规划的动态性、开放性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技术框架实现保护规划的完整性和开放性,允许内容的逐步补充,一旦发现新的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可以经过价值判断和分类之后迅速补充到保护规划之中,从而实现动态保护,使保护规划具有长期的可延续性。

规划对各级文物古迹进行跟踪评价,并通过预警体系的建立来帮助规划和文化管理部门作出相应的决策。

五、术语定义和说明

1、历史镇区

参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对“历史城区”的定义:“城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涵盖一般通称的古城区和旧城区…特指历史城区中历史范围清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本次规划针对百侯的情况提出“历史镇区”的术语。

本次规划中,“历史镇区”指的是百侯古镇历史上的旧城区,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保存文物或历史建筑比较丰富,集中体现着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根据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和整体的历史格局,规划确立了历史镇区在百侯古镇历史文化保护中的重点地位。

2、历史文化保护区

参照《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 98)中“历史地段”的定义:“城市中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完整地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或地段。”

本次规划所称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指由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地段,以及为确保该地段的风貌、特色和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其特点是历史文化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集中和完整性,以及规划保护措施的强制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含义也相当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的“历史文化街区”。

3、文物古迹

本次规划所称的“文物古迹”指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各类建筑、构筑物以及其它遗址、遗迹。在建筑层面上,文物古迹一般包括已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和尚未公布但具备申报条件的历史建筑两大类。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图则编制

1982年广州市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年来,广州市始终致力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工作,保护规划的编制是其中关键的环节。广州市政府在保持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前提下,按照把广州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要求,遵循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贝0,梳理了主要历史史迹,编制了相关的名城保护规划,制定了保护性的管理和建设规范,加强了政策调控力度,形成了广州的文化竞争优势与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生活。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在多次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探讨的基础上,从保护规划的框架体系、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挖掘、规划的思路与方法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大量有益的探索,使其可以为新时期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提供纲领性指导文件。

1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框架体系

1.1市域范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在整个市域范围内开展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研究目前尚无先例,但是市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城乡都有大量的历史遗迹,而且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确定在整个市域共7434km2范围内统筹编制保护规划。市域范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与单纯的研究城区是有所区别的,它涵盖的范围更广,涉及的保护因素也更加的分散,给现状调研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地毯式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市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整体保护,实现对山、城、田、海城市格局和山体水系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对历史村镇、各级文物古迹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恢复历史村镇的传统文化和活力,不断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承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以突显广州作为田园风光山水城、岭南中心文化城、革命策源英雄城、丝绸海路港口城、全国著名华侨城的城市特色,丰富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和外延,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

1.2历史城区保护规划

历史城区保护规划在这里主要是指历史旧城区的范围,对于广州市而言,这是一个经历了两千多年发展历程的地方,经过各个时期的建设,遗留了大批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城区是最值得保护,也是最难保护的区域,这也就必然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的核心内容。历史城区保护规划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历史城区保护框架研究(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历史城区分区研究,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划定,旧城区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山体、水系、风景名胜、古树名木的特色研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特色建筑群的风貌与价值研究,对城市已编制完成的各层次、各个时期保护规划的分析和研究,城市传统文化及民俗活动分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与政策建议,完善、调整广州历史城区的职能建议,历史城区保护规划实施管理措施建议。

1.3历史文化保护区控制性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虽然是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属于宏观层次的规划,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宏观层面,很难具体指导保护规划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宏观层面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编制控制性的保护规划,因此,在研究中,我们就选择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作为范例编制控制性保护规划,然后逐步推进其他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控制性保护规划的重点是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城市紫线、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在有必要的时候划定),其中城市紫线对应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应分别编制保护范围图则和建设控制地带图则,具体指导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对于保护范围内的每一栋建筑和每一处环境要素,要具体编制建筑保护图则和环境要素保护图则,而对建设控制地带内,仅对需要保护的建筑和环境要素编制保护图则即可。

1.4文物保护单位(含历史建筑)保护规划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重点在于划定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线,并分别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范围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及周边一定范围为保持文物保护单位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其整体范围较小,界线也相对比较明确。但对于建设控制地带则不同,是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风貌协调的地区,范围比较灵活。历史建筑在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保护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历史建筑采用与文物保护单位类似的保护方法,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2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城市特色内涵上的拓展

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类似,应重点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对于广州这样一个南方城市,既要保护具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文化,又要发扬岭南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融入现代文化的因素,不断传承和发扬岭南文化应保存的历史记忆,保护其空间载体和社会基础,加强整理其结构性关联,不断寻求其对于当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制定一系列政策,加强管理和实施力度,切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和建设博物馆、展览馆、演出场地、文化广场等场地和设施,扶植民间文艺团体和文艺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提供软硬件条件;结合商业、饮食业、制药业和旅游业等对老字号进行重新定位和包装,重塑老字号风采,发扬老字号品牌;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本土风俗文化的认知及兴趣,进而开设专门课程,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为传承手工艺、民间技艺和表演艺术培养后备人才;继续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提升人们对岭南文化的认同度,为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社会基础。

2.2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

考虑到地下埋藏文物勘探、挖掘的现实状况及其与城市建设的矛盾,建议采取程序性控制保护的方法。即由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有关法律、规定,保证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范围内,将地下文物勘探报告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申报的必备程序之一。

3保护规划与实施管理的衔接

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及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大都进行了详细的现状凋研、深入的规划研究,提出了保护模式与改造措施,但其层次都较为宏观,控制信息不够深入、清晰。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这些规划缺少明确的、具有实操性的、可以方便用于管理的技术文件。因此,我们在对规划编制的范围、城市特色的内涵进行拓展研究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保护规划编制的层次与深度,在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将保护区保护规划的深度定位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城市设计的深度,提出了与城市规划管理密切结合成果表达形式——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图则编制。

4结语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 规划 建设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名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杰作,毁之不再生,催之不可成。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让她们在今天现代化的城市中继续发光,正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

一个城市失去了个性就失去了魅力,城市的个性并非是由钢筋混凝土构建的,而是由历史、文化合成的。然而,纵观当今祖国大地,城市中泛滥的浅薄、粗俗、烦躁和功利,使得众多的城市失去了记忆。

著名城市规划师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人民在追求什么”。每一幢年代久远的建筑,都是一件记忆历史的遗存,它们见证了尘世沧桑,历史和民族的沉淀使之产生引力,发散魅力。然而越来越多的旧街老巷,还有散发着传统气息的老房子,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改造而迅速灰飞匿迹,在高楼林立、日趋格式化的都市里,它们消失的身影让人们心生怀念。

冯骥才先生在《当代知识分子文化良心录》里写道:“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巨变之后,从俄罗斯到东欧诸国都进入了经济开放和开发的时代,但是他们并没有急于改天换地,没有推倒老屋和铲去古街,没有吵着喊着‘让城市亮起来’相反,他们精心对待这些年久失修、几乎被忘却的历史遗存,一点点把它们从岁月的尘埃里整理出来。联想到前两年在柏林,我参观过一个专事修复原东德地区历史街区的组织,名叫‘小心翼翼地修改城市’,单是这名字就包含着一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无上的虔敬。于是,从圣彼得堡到柏林、华沙、布拉格和卡洛维发利,都重新焕发了历史文化的光彩,并成为当今世界与巴黎、伦敦、威尼斯一样重要的文化名城……在从布拉格回到维也纳的路上,我暗自神伤,彷徨不已,因为我想到了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古城正在迅速地变为新城!”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要与国际接轨,要遵守世界上共同遵守的原则,那就是要有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这就是科学、合理与诚实。

一、法律法规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在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条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规划法明确要求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可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进入科学化,法制化的道路上了。

二、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1.历史建筑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城市规划法》都对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做出了规定。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城市规划和改建中一般应考虑保护的历史建筑为:在城市发展史、建筑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建筑或某种建筑技术的代表作;具有较强个性、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著名建筑师设计的,在建筑史上有一定地位的优秀建筑;艺术价值较高、造型优美,对丰富城市面貌有积极意义的某种外来艺术形式的建筑;代表城市发展某一历史时期特点的民居建筑、保留较为完整的典型街区;历史上同某一重大事件或某种社会现象有关的纪念性建筑;一些同城市文化传统有关的街区,某些造型别致、地方色彩浓厚的建筑形式或街区。

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研究国家和民族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艺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史,均有重要意义。历史建筑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也可得以发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2.1 内在价值

历史建筑记载了文献资料无法替代的符号。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2 外在价值

从规划角度看,历史建筑在城市规划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是形成城市特色的主要构成因素。从景观角度理解,历史建筑是形成城市面貌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城市景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它只是现代城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仍在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心区布局中起着主导作用。

一些有意义的传统生活场景被破坏,城市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牌坊、宗教圣地等等城市形态作为完整表达建筑和城市意象的文脉,被成片、成街、成坊地拆除,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难道我们的城市发展到只有依靠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去寻找那曾经的记忆不可了吗?其实,“立新”不必“破旧”,尊重历史传统并不等于食古不化、拘泥于传统。相反,有意识地保留这些传统文脉,将使得这个城市更富有地方风味。

三.放眼看世界

1964年5月25日――31日在威尼斯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了著名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即威尼斯)。该提出“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古迹不能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和其产生的环境分离”。

法国1962年8月4日颁布《马尔罗法令》规定建立“历史保护区”。1967年英国通过《城市文明法案》,也提出了历史保护区的概念。它规定,地方规划部门有责任对其管辖地区内具有特别建筑艺术或历史价值的地区划定保护区。保护的概念从威尼斯提出的古迹及其环境逐步引申出历史地段的概念。

到了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华盛顿》,既《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所涉及的历史城区,包括城市、城镇以及历史中心或居住区,也包括这里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

四 .结束语

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规划所存在的局限性。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和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相对应,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往往容易陷入孤立,没有和城市肌理、周围环境文脉联系。改善现状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希望在发展现代化大都市的同时,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要湮没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4.《城市规划原理》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

旅游规划及发展

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概述

1982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要对文物古迹集中的小镇、村落进行保护。随后,全国各省份就开始了历史文化名镇的命名工作和古镇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在旅游发展中,重视古城古镇开发比较早的是江苏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庄、同里和ā直三个古镇。这三个古镇经过科学详尽的规划,进行了具有保护性的开发,立刻在旅游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这些成功的典型示范下,全国各地一批各具特色的古镇成为旅游热点,四川甚至推出了十大古镇旅游系列。与此同时,古镇古城的开发,也带动了一些小城市旅游的升温,如桂林的阳朔西街、丽江的大研古城和山西的平遥古城等,都迅速成为国内外旅游的热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开发,只有在做了科学规划后,才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的同时推动中国旅游业的进步。历史文化名城很快成为区域性旅游的热点,使原本日渐衰落的古城(镇)保留了下来,并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辨析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在效益,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其一、空间环境效益。遗址地的空间环境优美,人文景观荟萃是旅游赖以发展的基础,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只有完整无损地保护好遗址地的自然与人文风景及其周边的环境,才能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游览。其二、社会发展效益。旅游的社会意义在于欣赏其它地方或者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性,以及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人们交往和双方的文化交流。其三、经济发展效益。发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人们称旅游业为“朝阳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本世纪旅游业还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最大旅游目的地国,接待外国游客可望达到1.3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有可能达到60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万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旅游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措施――以四川为例

从四川省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实践看,坚持不懈的贯彻这种设计方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为了更加科学的保护古城,开发古城,造福古城,我们还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完善法制

第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强制保护。针对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保护好现存的历史遗产,最大限度的避免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消失。四川省首部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已颁布施行,该条例明确规定古城保护详细规划应当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为辅的方针编制。第二,建立文物保护程序及责任追究制度。各地在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时,应该进一步确立起“谁使用、谁保护”和“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并制订具体的保护办法、审批程序和法律责任,由“责任人”签订“责任状”,一旦文物发生人为或自然破坏,“责任人”就应负行政或法律责任。

(二)科学的规划设计及管理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不同,主要包括城市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街区层面上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明确指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其内容深度讲是总体规划阶段的规划,但对于重点保护的地区要再进行深化”。针对综合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中的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规划应该作为工作重点。为此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近年来通过在四川的调研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编制办法并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

(三)准确抓住城市特征的旅游策划

不同类型的城市其旅游策划重点必然不同,只有在准确把握城市特性,深入了解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好高效率、高回报、低成本的优秀旅游策划。例如成都地面历史遗存不多,历史名城特征难于体现。在历史城市风貌日渐变化和消失的情况下成都的旅游策划对策是:突出蜀文化的特征,以此作为满盘珠玉穿起来的主线。蜀文化的特点,从旅游角度说,就是一个“神”字。神奇、神秘、神妙――神奇的自然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神妙的游乐之乡,这就是蜀文化以“神”为中心的三大特征。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规划发展是相互扶持、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才能使得旅游规划有历史舞台得以施展,同时通过旅游规划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才能有效的反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我们在研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规划发展问题的时候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产生不同的保护方法和旅游开发设计思路,这对我们全面认知保护和利用的协同有很多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罗亚蒙等.中国名城[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2]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吴世先.成都城区街名通览[M]. 成都:成都出版社. 1992.

[4]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5]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6]王红,冯卫红.古城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发展探析――以平遥古城为例[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2006.

上一篇:艺术教育案例范文 下一篇:通信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