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3-07-18 10:59:03

历史传统文化

历史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一种生存哲学。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在向天下人施爱时“兼以易别”,即平等地、一视同仁地“兼爱”天下人。他通过对社会动荡的深刻分析,认为“察乱自起,起自不相爱。”也就是说,天下大乱发端于极端自利主义,损人利己。

学生希望得到高分,争取进入更好大学是要竞争,但竞争过程中也应该“兼相爱”。墨子指出:“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双方是互动的。只有先爱人、利人,然后自己才能被爱和获利。别人的进步可以推动自身的努力,自己的进步必须在与他人的交互中实现。“无言而不仇,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这都明确表明,墨子提倡的兼爱不是无偿的,以爱利于天下,最终收获天下人之回报,亦即是“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的兼爱以谋求利益为出发,“爱”或许并非发自真心,但人非草木,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无私奉献呢?与其为眼前利益而损害双方或多方的长远发展,不如以“兼爱”追求利益共享,调和紧张的竞争,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由此可见,“兼相爱,交相利”是符合人之本性,对我们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具有实际可行的指导作用。

学生为了成绩的提高,更为了未来的发展,必须调和和重建人与人的和谐友爱关系,必须协调与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使得人人相爱,互相尊重,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从儒家思想中认识处理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生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一些班干部学生应该怎样管理班级呢?

道家的管理主张是无为而治,那只适合战乱后的百废俱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管理主张——德治,重点是要求管理者以身作则,教化下属。他曾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一个班级的风气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班上的班干部影响的,只有全心全意为班集体服务,以身作则的班干,才能让学生脚踏实地地学习,拥护班委,一个班才能和谐发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干部若能端正思想和规范行为,以为同学造福为宗旨,协助老师制定有利于同学和谐发展的纪律和规定,做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不王者,未之有也”。学生便自觉执行支持班委的决策,从而实现班级内部团结稳定。

三、从道家思想中认识处理人与环境和谐关系

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包含阴阳两面,阴阳相互配合谓之和。人与自然作为地球两对相互依赖的物质,恰如老子提出的阴阳两面,是相互相成的。由此之故,人应辅助万物,或至少是协调万物自然发展,而不能做违背自然发展的事。

老子还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强调了自然是天地万物的衣食父母和发源地,人只是丰富的自然界中一份子,我们能够世代繁衍,生生不息是大自然的馈赠给予,所以我们不但不能破坏大自然母亲,反而要像尊敬、孝顺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大自然。

庄子则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顺其自然的主张,庄子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觉得大自然不仅是真的,善的,而且也是美的。每个人如果能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就能够真正体会到自然的奥妙和善美,产生热爱自然进而热爱生活的感情。因此,庄子的著作里常有自己变成了成大自然中的其他生物,如大鹏如蝴蝶,使自己与自然高度的融合,突现出他天人合一的观念。

历史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关健词]城市建设传统文化

当今时代,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种核心力量。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在城市建设中,合理汲取和利用历史传统文化,是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自现代城市规划开展以来,一哄而起的旧城改造其收获却是对古城和古建筑永难修复的破坏!英国文物建筑学会指出,70年展的旧区改造所破坏的具有文物性质的建筑竟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炮火摧毁的还要多!我国文物保护界也有类似说法,即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以建设的名义对旧城的破坏超过了以往100年。1982年始,我国先后公布了119个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但在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冲突中,牺牲的往往是前者。

城市建设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它的历史底蕴。一个人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不可能生存发展和持久的。城市的传统文化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城市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它是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因而从这一角度来看,历史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资源,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中,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层面通盘考虑,将有利于城市整体健康而持续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更是日新月异。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城市的数量已由1949年的136个,发展到目前的657个。外国评论家说,中国用20年的时间尽力了欧洲2个世纪才完成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虽然今日中国绝大多数城市与以前相比已经日新月异,但在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建设性的破坏”也愈加突出。我们许多城市在“发展”的口号下,破坏历史传承,大拆大建、突飞猛进,破坏了已有的文化底蕴。

“1992年7月1日,矗立了80多年的济南标志性建筑――具有典型日耳曼风格、可与近代欧洲火车站媲美的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起因是某官员说“它是殖民主义的象征,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岁月……那钟楼的绿顶子(穹窿顶)像是希特勒军队的钢盔,有什么好看的?”照此逻辑,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的上海外滩建筑群理应夷为平地!1999年11月11日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千年古城墙一夜惨遭摧毁,郑孝燮、罗哲文等专家称之为20世纪末恶劣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事件。之前,还有福州三坊七巷的建设性破坏、贵州遵义和浙江舟山市定海的老街区被拆。2000年2月,北京美术馆后街22号的命运引人关注,类似这样的明清四合院维系着城市文明的起承转合,但主事者并不认为这栋拥有私人产权的旧民居会比一间豪华厕所更有价值。北京这座“世界都市规划的无比杰作”(梁思成语)被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得差不多了。”

城市失去了自己的城市文脉,千城一面,西风盛行,城市无个性特色可言,历史城市大拆大建,城市记忆一天天丧失,一些著名的历史遗迹,由于缺乏精心的整体设计而遭破坏。一些老城名曰改造,历史街区名曰更新,实则铲平重建,面目全非,致使有些城市传统中断,城市传统文化没有继承发扬,城市的地域特色难以再现,尤其是有些历史文化名城已经名不副实。无论是沿海的还是内地的,无论是古都还是现在新兴城市,其城市建设都出现了一味追逐“西方建筑理念”,到处是罗马柱和巴罗克式屋顶,既没有个性也没有地域印记,更没有民族风情,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带来许多伤害和破坏。

关于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罗荣渠先生曾指出:“继承传统不是回归传统,而是要超越传统”。城市的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面对的任务。但是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注意对城市历史文脉、城市特色的保护与传承,做到在延续中创新,在创新中体现传统文化。

(一)在新城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要重视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规划建设。城市文化特色包含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两个方面。城市的外在形象由建筑、道路、广场、绿化等构成;内在素质则由经济活力、治安状况、传统文化等构成,而其中文化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相比,传统文化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吸引力。比如提起北京,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故宫、天安门;提起苏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苏州园林;提起海口,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骑楼。面对全球文化和文化趋同的挑战,传承历史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不容回避的现实,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在规划建设时,就必须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气候、民族、风俗习惯、古建筑特点等情况,从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创作灵感,建造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统一的精品建筑。比如世博中国馆,就是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完美结合的典范。

(二)在旧城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对城市中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与民族传统精华,我们必须保护、继承和发扬。对旧城区内的传统建筑要加强日常修缮,改善必要的基础设施。在重要的文化遗址周围要设立保护范围和缓冲区,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和密度,要保护原有的城市形态。要尊重城市原有的路网布局,要保存好代表某一时期、有历史价值的传统街巷肌理。必须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利用,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避免盲目拆掉有历史传统文化内涵的旧城区,也要避免新城区繁荣,旧城区衰落不和谐现象。保护历史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经济、保护旧城区与开发建设新城区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千年古城苏州,实行保护古城、开发新区并进的方式就是很好的例证。

(三)城市规划建设要坚持法制化,方案评审要阳光化、透明化。同时加强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特别容易遇到的问题是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协调与统一,因此,必须尊重社会公众对城市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坚持城市规划建设方案阳光化、透明化;坚持城市建设法制化,加强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让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发展,从而树立起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综上所诉,城市建设必须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多样性,在尊重城市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多元化,应注意发掘和塑造城市的个性魅力,建立独立的城市形象体系。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的竞争力,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只有把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作城市建设的主旨,城市文化才能真正得到传承,才能把传统文化的底蕴转化为城市发展的能量,我们对保护城市传统文化的意义也就落到了实处,城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也就真正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格莱克著,张淑誉译.混沌开创新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2、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 吴良镛.城市化应从自己的源泉中继承更新发展[N].光明日报.2008

历史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生活:做为“攻坚豹子军”,绝对忠诚是部队血性的突出特点,请您谈一谈你们在继承本部队传统精神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李景文:传统是部队的灵魂,继承传统是党委应尽的职责。近年来,我们集团军坚持从部队实际出发,在继承传统方面主要做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挖掘提炼厚重的历史传统。我们集团军是一支由多支部队整合、历史传统厚重的老部队。这几年,集团军提炼形成了忠诚、凶悍、猛捷、坚韧的“攻坚豹子”传统精神,每个旅团也各有像“白老虎精神”、“大渡河精神”、“岱崮精神”、“沂蒙精神”等传统精神,叫响了传统品牌文化。二是广泛开展以“战功·战将·战例·战斗英雄”为主题的“四战”教育。我们把集团军历史上的卓越战功、百名战将、经典战例和战斗英雄故事编印成“四战”丛书,下发到每个班排,让官兵在红色历史中继承红色基因。三是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这几年,集团军集中力量精心编排了展现集团军历史传统和荣誉的传统节目,采取文艺演出的形式把集团军历史展现出来。四是加强荣誉场所建设。集团军投入财力物力,在部队建设军史馆、连队荣誉室和文化墙,让部队传统该进馆的进馆、该上墙的上墙、该塑像的塑像,做到“看有馆、学有书、做有样、唱有歌”,还把荣誉馆搬到网上,供官兵随时随地上网学习,营造了学习传统、传承传统的浓厚氛围。

生活:继承传统是为了更好地发扬传统。随着时展,请您谈一谈你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扬这些优良传统?

李景文:新形势下,青年官兵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性、多样化特点。针对这一实际,我们注重从建设传播和表现传统文化的载体形式入手,以此增强传统文化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一是注重从历史和思想源头上抓起,增强官兵的情感认同。充分发挥集团军传统历史资源丰富的优势,广泛开展党史军史教育,组织“瞻仰起义遗址”、“重走八纵路”、“走访老英雄”等活动,增强官兵对荣誉的认知、对传统的认同。

二是注重与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这几年,我们紧紧抓住强化官兵使命、责任、荣誉意识不放松,持续深化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扎实开展“三项活动”、每月“四堂课”经常性思想教育,每年表彰践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十大新闻人物,使传统精神融入官兵价值追求。

三是注重融入大项任务实践。传统是嘹亮的冲锋号,激励着官兵勇往直前。集团军党委坚持把大项活动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课堂,在部队中广泛开展“创纪录、树标杆”等活动,叫响了“时刻想打仗,一切为打仗,敢于打硬仗,保证打胜仗”的“四个打仗”口号,并创作了“四个打仗”军旅歌曲在部队中广泛传唱。

四是注重赋予时代内涵。集团军党委积极探寻和发掘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时代价值精华,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建立网上“电子史馆”、“军史之窗”、“精锐论坛”、“传统文化精神讲堂”等13个“数字社区”,使传统文化体现新的内涵。

历史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激励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这是因为,民族精神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民族灵魂,其作用和影响从不仅仅限于精神领域,而是直接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因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国家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一个国家只有具有较强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综合国力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统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作为民族精神力量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必须大力提高综合国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提升综合国力的强大精神动力。事实证明,要想真正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国格,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以此为强大精神支柱去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顺利发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任务的根本需要。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坚强的精神动力和支撑。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能否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胜利,在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这个民族能否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取决于我们自己是否具有高度的自信、自尊、自强、自立,这就有赖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肩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迫切需要。倡导优秀的民族精神,培育适应时展的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目的是为了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的热情和力量引导、聚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而共同奋斗,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就其内涵来说,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普遍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心理追求,是一个民族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得以繁衍、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和鼓舞本民族成员为着自己的美好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从其外延看,它体现在每个民族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体现在民族成员的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价值准则和性格特征之中,表现在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形态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包涵深邃、丰富的内容,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和新时期精神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含着三种成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或者说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传统文化,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的新时期文化。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真谛和灵魂看成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那么,今天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应该是三种成分的有机统一,即优秀的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以及新时期精神的统一。所以,作为当代中国人民精神支柱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精华在当代的凝聚和沉淀,是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精华在当代的凝聚和沉淀,也是新时期新实践精华在当代的凝聚和沉淀。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历史传统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在两个层面上。在个体层面上,它常常表现为“理想人格”,即古人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尚人格境界——进取有为、团结友爱、自尊自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中国传统文化孜孜以求的“圣贤”、“君子”,堪称这种理想人格的典范。在这个层面上,中华民族精神发挥着巨大的道德潜能,通过社会评价和榜样力量,激励着中华民族成员积极有为,奋发向上。在社会层面上,它集中表现为“理想社会”,即生机与活力、和谐统一、独立完整、尚德昌盛、绵延永长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孜孜以求的“太平盛世”,劳动人民世世代代渴望的“小康”生活,是这种理想社会的集中体现。在这个层面上,中华民族精神又以观念的形式发挥着巨大的驱动力、凝聚力,鼓舞着人们为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地努力奋斗。当然,优秀的历史传统精神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因素是与封建文化的糟粕因素相并存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百多年来,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封建传统文化受到了猛烈冲击。但中华优秀历史传统精神并没有在我们民族重新崛起中被丢弃,而是在以中国共产党人为先锋的当代中国人民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

革命传统精神,指的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所创立和形成的时代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传统精神的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的民族精神,它具有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特质。革命传统精神的形成与历史传统精神的形成,具有时代的不同,从而也导致了内容上的新突破新发展。例如,民族主体意识的觉醒、科学精神、民主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等,都是革命传统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进一步充实。革命传统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是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纪元。这是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伟大事业。正是在从事这一伟大事业的过程中,推进了革命传统精神的新发展。例如,涌现出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概言之,伟大事业的顺利进行,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撑和推动。崇高的精神,凝聚着绝大多数人的意愿和根本利益,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而崇高的精神本身就是伟大事业的内在组成部分,伟大的事业必须以塑造崇高精神为其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促成中华民族精神发生新的更大转变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如果说革命传统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的产物,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新时期精神,则是优秀历史传统精神和革命传统精神与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精神的进一步撞击、融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精神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新发展,是崭新的时代精神。显然,新时期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所未曾具有的新的民族精神因素。比如,改革精神、开放精神、法治精神、实效精神、竞争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都是新时期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新贡献。

总之,我们要弘扬和培育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优秀的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和新时期精神的有机统一,是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伟大民族精神。

紧密结合新的实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实际出发,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最主要、最伟大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始终。

第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根本的是要通过深入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不断振奋民族精神,努力提高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具体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一,国家至上、民族团结的大一统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灵之中,形成了民族凝聚力量的最深层心理基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国家统一为乐,以山河破碎为忧。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成为凝聚全社会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情愫,也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最重要的凝聚力量。我国人民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国荣我荣、国辱我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创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日益巩固和凝结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道德责任。其三,整体至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促成了中华民族趋于群体团结的凝聚倾向。中华民族精神以崇尚群体、鄙薄个人主义而著称于世。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许多古代名言,都是对群体价值取向的最好诠释。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了更进一步弘扬。其四,中华民族具有尊重传统的“本根”精神和“文化纽带”,始终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这也是一种巨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具有世界上其他民族所不曾具备的惟一未曾中断过的悠久历史,其文化传统博大精深、独树一帜。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背景,使中华民族具有浓重的“本根”意识和“文化纽带”。这种尊重传统的“本根”意识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提高了民族向心力,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圈”,就充分显示了这种尊重传统、追寻“本根”精神的强大民族凝聚力。这是中华民族不可灭种、不可离散的巨大力量所在。其五,忧患精神是近代萌发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凝聚力的强大源泉。忧患意识促使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有着共同的命运,必须一致对外,团结御侮,奋起救亡。忧患意识也加强了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各阶层的团结,遭受外来侵略压迫的共同境遇,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共同目标,捍卫祖国领土和民族独立的共同斗争,成为中华各民族、各阶层团结凝聚的纽带。

第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着力培育新的民族精神。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是不是顺应时代需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铸就了民族精神宽广的兼容胸怀,吸纳了许多外来文明、外来民族的东西,它不但没有停滞和后退,反而进一步强大和繁荣。中华民族精神伴随中华文明发展史,绵延五千多年,一直涌动在中国人的心理情结之中。由于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不同,民族精神也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丰富着自己的内涵。在当代中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信念和共同理想使爱国主义与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凝聚在一起;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与时俱进的奋发进取精神,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激励着中华民族为新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第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根本出发点。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曾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近代工业化进程中落伍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并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创举。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民族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同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必须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决不能讲空话,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必须从当前正在进行的事业做起,必须大力倡导从我做起。要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励全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

历史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认真学习和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我们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所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仍具有活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今天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治理,价值观建设是文化治理的基础层面之一,文化软实力建设则是文化治理的关键。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我国的治理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它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适应。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所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总之,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功效,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

(二)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华民族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其本身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可见,对于当今的中国而言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总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三)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提出的价值要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这些内容都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积淀而成,展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文化基础和精神追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道德规范有其内在契合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掉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发掘中国优秀传统中的思想道德精髓,进而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谓中国特色主要是源于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历史进程,独特的国情。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由此可见,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认它,就会脱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丧失生机和活力。因此,要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

二、如何认识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中华民族作为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关于“如何认识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回答,应从实践论的角度来进一步明确方向,制定举措。与此同时,认真学习关于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思想,对于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上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发展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的对立统一。继承和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对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更是如此。我们的先人曾经留下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刚健有为,自强不屈”的进取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富贵不能殷,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我们都应该去大力传承和弘扬。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性的东西,需要加以剔除。在强调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应不断提醒自己:“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二)处理好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以外,我们还要学会处理好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趋势来看,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日益激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时展对传统文化提出的要求。面对外来文化,我们要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中的有益的成分。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对外来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批判,真正为我们所用。

(三)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制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教条主义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容易照搬照抄,全盘肯定,他们看不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性”、“局限性”、“封建性”。这种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不利于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另一种就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这种思想把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把其贬的一无是处,主张反传统文化。这种态度不仅在理论上是完全错误的,在实践上也十分具有危害。

三、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重要意义

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反映了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而且彰显了其以文化复兴推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论述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更好地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全面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中华民族优秀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更加深入人心,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以来,在关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论述中,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及其科学实现等基本问题,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撑,为今后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此外,这一系列的论述有助于纠正错误的文化观,克服“教条主义”、“”等各种错误倾向,有利于全社会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二)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南

历史传统文化范文第6篇

近代以来,许多先进的思想家继承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传统,在康有为所描绘的“至仁至治”、“尽善尽美”的大同世界里,我们仍能看到“民惟邦本”思想的光辉。至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特别是民生主义方面更是直接继承了孔子“爱民”、“利民”和“富民”的主张。在新的时代,“民惟邦本”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的出发点是人民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的最终归宿亦是满足人民的需要,给人民以实际的利益。为人民服务是现代条件下“民惟邦本”思想的发展,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因此,为人民服务始终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在这个基础上,“民惟邦本”的人本思想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念形成了现实的统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历史传统与团结奋斗的时代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传统特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历史传统,集中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顽强生命力,形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完善进取的开拓精神,凝聚成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风俗习惯与传统美德。它具体包括:顽强拼搏的勇敢精神,努力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强精神,除旧、革新的意识与观念,积极乐观的人生哲学与信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历史传统来源于孔子所倡导的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奠基于孔子所推崇的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正如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鲁讯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5]正是这种一予贯之的历史传统,凝聚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不断进取的民族斗志,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团结奋斗、一往无前精神的历史积淀。在这个基础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历史传统与团结奋斗、一往无前的时代精神构成了现实的融合。文化的跨文化发展不但不可能抹杀掉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反而更能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征的发展。在文化的交融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总是坚守自己的文化个性和传统,排斥、离弃那些与己斥的部分。文化的民族性使我们无法回避历史延续下来的“先在前提”即现成的文化背景,脱离前人所创造的文化传统,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存在冲突。无论哪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都必须以民族性这个载体来传承,这是民族性作用于文化的一种方式。有鉴于此,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深厚民族特色的国度里,去吸收融合与自身发展不相协调的异族文化,必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是,“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遇蠢的。”[6]通过交流,在承认中华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彰显一脉相承的民族性基础上,广泛吸取世界文化之精华,滋养中华文化化的土壤,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这是我们的文化发展所必须的。

二、探析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精神如何反作用于物质?换句话说,精神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它是民族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聚,还在于它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际实力得以发挥更大作用的精神资源,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物质转化的强大力量。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我国社会发展中主要发挥着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价值导向功能

民族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主要是指作为民族的价值取向以及民族时代精神的凝聚,为民族群体以及民族国家进行政治目标、经济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导向,对民族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符合目标的引导,并对偏离目标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纠正和阻滞。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华文化为我们参与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根本的目标导向功能。在文化的跨文化发展进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将进一步扩大两大文化体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亦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触动和影响,表现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个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撞击。在价值观上,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利已主义、拜金主义将挑战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资本主义的个人至上、唯利是图、无限竞争和腐朽没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挑战着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此外,重政治轻经济、重道义轻金钱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取向,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的法则却是等价交换、相互竞争、优胜劣汰,竞争和利益的诱惑,用种种不道德的乃至非法的手段牟取暴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唯利是图思想的滋长和蔓延,“金钱至上”的观念和白拜金致意的流行,因此,维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以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来指导我们的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进程,是当前文化导向功能的根本体现。

(二)动力激发功能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进步发展的动力,为民族国家以及民族社会的发展提供着强大的动力支持。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看,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然而,任何生产力的发展都必须诉诸于人的实践,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而人才的竞争又是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引导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改造者和社会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唤起民族成员的主体意识,为人的智能和体能开发提供内驱力,并保证其正确方向,社会成员才能够正确而充分地为社会和民族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因此,中华文化的动力激发功能,主要是指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民族文化以情感、规范和目标的激发为内容,通过奖与惩的方式,对民族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开发和刺激,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调动民族成员思想和行为的主动和积极性。

(三)价值凝聚功能

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凝聚功能,主要是指作为民族文化灵魂的民族精神所起的凝聚功能。民族精神通过情感、规范和目标的提供,形成同类价值意识,使民族成员和民族群体之间的认同、亲和、吸引和向心,它是复合人民族共同体内部聚合力提升和团结力增强的心理依据和思想基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华民族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自身需要,对所获成果的一种强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成员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民族精神所提供的思想基础,为民族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了一种社会共识。这种共识,如同一面旗帜,把民族成员的意愿和利益联系在一起,沟通彼此的情感,减少彼此的摩擦和矛盾,努力协调与合作,共同推动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民族精神凝聚功能的发挥,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力量,而是人们自觉、自愿的意向和行动,也正是因为民族文化尤其是民族精神为民族成员提供了思价值共识的思想基础,才使得民族成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朝着同一目标和方向努力,才能共同致力于祖国和社会的建设发展中去。当然,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绝不仅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也正因为如此,在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民族文化才具备了竞争的条件和能力,才能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在文化冲突和并融的时代,我们必须非常了解自己的文化。中华文化源源流长几千年,其中有精华,有糟粕,如何选择?我们必须清晰明朗,必须解决所有问题,否则,我们会觉得渺茫,会觉得无所适从。文化全球化的局势迫使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文化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对它在全球的位势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因此,唤醒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也是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与增强其竞争力的所包含的必然内容。当然,我们的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不是妄自尊大,而是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有着独特的发展现实为支撑。要看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要看到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还应当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所取得的新文化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人民的伟大文化创造。这种独特的发展道路,不仅决定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也为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文化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条件,是传统文化参与国际竞争,为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的坚实基础。

历史传统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生教育;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的结晶,形成了中国优良的文化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深邃思想,还可以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完成历史传承的使命。

一、了解中国文化背景,形成丰富的知识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包括了历朝历代名人志士的思想,还包括了世间百态和各项生活技能。历史积淀遗留下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背景。

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通过儒、道、墨、法、名、阴阳、纵横、杂、小说、兵、医等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通过琴、棋、书、画、射、御、书、数等,了解各项曲艺技能;通过乐府、秦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中华诗词等,了解传统文学;通过京剧、川剧、秦腔、潮剧、黄梅戏、粤剧、昆曲、湘剧、豫剧等,了解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通过对亭、台、楼、阁、园林、寺院、钟、塔等了解各地的建筑风格与名胜古迹。通过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宋体、草书等了解汉字演变;通过对联、成语、歇后语、谜语等,了解中国语言艺术;通过对佛教、道教、阴阳、八卦、五行、周易等,了解宗教哲学;通过刺绣、剪纸、风筝、中国结、泥人等,了解民间艺术;通过对少林、武当、峨嵋、太极、咏春拳等,了解中华武术;通过蒙古草原、青藏高原、延河流域、巴陵文化、江南水乡、大漠风情等,了解中国地理的几经变迁和曾经的沧海桑田;通过玉器、金银器、瓷器、木质家具、古代兵器、陶器等,了解古玩器物;通过菜系了解中国饮湛的技艺与文化……

小学生通过这些丰富各异的文化表现形式,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容纳百川、和而不同的文化精髓,不仅能体会到历朝历代以及各个地区的风土民情,更能够体会到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小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积淀,了解中国文化背景,触类旁通、相互裨益,形成丰富的文化知识体系,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提高思想深度和广度,还可使历史传承使命的完成。

二、培养学生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

马克思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共识则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维系,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民族意识,还可以形成爱国主义情怀。

世界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家节日、民族节日、纪念日,面对日常生活中洋节的泛滥、本土节日消迹的现象,学生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如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节日来历以及礼节的了解,不仅有益于中国乡根情怀的形成,更能使学生知道中国文化的归属,避免文化遗产的流失。对婚丧嫁娶的礼节,对中山装、唐装、旗袍等各种传统服饰的了解,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共同生活习惯的培养,还可形成民族凝聚力,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老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先生的“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这些历朝历代仁人志士的豪情壮志,不但激发了当代学生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更树立了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热爱人民的情怀。

三、完善学生道德品格的启蒙教育

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小学生初涉世事本性未受染污,可塑性较强,对于社会尚没有辨别能力。小学教育作为人性初学的启蒙教育和垫脚石,道德品质的形成在于环境的引导,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关于人性伦常、礼义忠孝的育人之道。如《弟子规》、《三字经》可以启蒙养正,教育后辈、明伦教孝;儒学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常”是中华伦理的发展,价值体系的核心,教育学生做人的基本原则与道理;《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树立学生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的精神;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教人向水学习仁爱不争的谦下之德;《了凡四训》以及佛教经典教化人们束心、静心、修心,注意德行的修炼,去恶扬善。所以,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数学、语文、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技能知识的教外育,还要注重对小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则完善了小学生启蒙教育的体系。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的传承,是祖先智慧与力量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民的灵魂。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还仅可以吸取文化精髓的营养、陶冶情操,而且还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树立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责任,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张纬.关于小学教育工作的认识和几点做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张晓华.中华传统文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J].儿童发展国际论坛.2009.

历史传统文化范文第8篇

静宁,地处六盘山西麓、华家岭之东,古成纪所在地。数千年前,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县境西南有闻名遐迩的秦汉古成纪遗址,战国长城穿境而过,丝绸古道横贯东西,古迹遗存遍布南北。史传太皞伏羲氏诞生于成纪水谷(今县境西南部的治平河流域),象天法地,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结网罟以教民渔猎,制嫁娶之礼,作历度,作弦乐,肇启华夏文明。秦汉以来,建郡置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置成纪、阿阳县,宋置德顺郡、陇干县,元始改德顺州为静宁州。于兹迄今,红军长征五经静宁,播下了革命火种,激发了静宁人民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历届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成纪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这块土地上,古老文明与现代文化辉映,优秀传统同时代精神交汇融合,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分布有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遗存。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文物考古工作者不遗余力,会同国家及省、市有关专家学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县境内已发现各个时期的古迹遗存,出土了石器、漆器、玉器等大量文物,尤以治平乡出土的三件玉璧、四件玉琮等齐家文化玉器为最,选材精良,器形硕大,制作精巧,是西北青铜文化早期的杰出代表,倍受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堪称齐家玉器的极品。

文物有着“凝固的历史”之美誉。县境内出土的文物,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传递着历史的信息,透射出成纪文化的璀璨光芒和非凡魅力,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仔细品读、永久珍藏。党的十明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也立足县情实际,确立“建设特色文化大县”的奋斗目标,加强文物传承和保护,深度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是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新时期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建设特色文化大县的有力支撑,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偶得佳缘,诚挚邀请叶茂林、叶舒宪、郎树德,李天明等专家对静宁玉器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在《丝绸之路》杂志文化卷专集刊发研究成果,这对深入推进静宁文化研究、宣传弘扬历史传统文化、持续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此,谨向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支持帮助静宁文化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敬意!愿静宁文化繁荣发展!

历史传统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军校学员核心价值观 文化培育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E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079-02

一、引 言

世界著名四大军校之一——美国联邦西点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是世界军人向往的殿堂,这所学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著名的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经说道:“责任、荣誉、国家这三个神圣的词虔诚地决定了你们应该做什么,你们能够做什么,以及你们将要做什么。”从西点军校的校园环境以及毕业生的庆典仪式可以看出,西点军校在培养以崇尚荣誉为主要内容的军人核心价值观方面是不遗余力的:西点军校校园里处处可见塞耶、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巴顿等名人的精美雕像,为纪念在南北战争中牺牲者的美国军官和士兵的庄严的纪念碑,抵御外国入侵者而修筑的古炮台,美国从独立战争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武器的样品等。西点军校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更是无处不在,被镌刻在旗帜、校徽、徽章、纪念品上,甚至校园里的各个建筑、几座教堂里都可以见到校训的踪迹。西点军校对诸如阵亡将士纪念日、退伍军人节、美国独立纪念日、国旗纪念日等爱国节日的重视与庆典也充分说明西点人对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视。比如西点每年都利用毕业典礼进行学员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隆隆的礼炮声中,在美国总统和毕业学员亲友的注视下,校长大声叫着每一个学员的名字,把一枚枚西点军校的校徽授予毕业生们。校徽上镌刻着一只目光炯炯的山鹰,一顶闪闪发亮的钢盔,一柄寒光逼人的短剑。还有一行醒目的大字,那就是闻名于世的西点校训——“责任、荣誉、国家”。这一刻,每一名西点学员都感受到了荣耀,也牢记了肩上承担的责任。军人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热情随之迸发,深深地打上了“责任、荣誉、国家”的烙印。

荣誉在我国历代军人心目中都重于泰山,以“崇尚荣誉”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是中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士可杀,不可辱”深刻地描述了荣誉对于军人而言重于生命的道理。中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具体表现为重义(“万事莫贵于义”)、守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励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兼爱(“爱利国、爱利天下、爱利万民”;“礼之用,和为贵”;“以仁存心,以礼待人”)等多个方面。重义、守节、励志、兼爱等历史传统文化品质无一不是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反映。

由此可见,以“崇尚荣誉”为主要内容的军人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捍卫祖国的荣誉与尊严是每个军人的天职。军队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军人的特殊场所,在培育和强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

我军院校作为培养优秀军人的重要阵地,始终把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放在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开设政治教育课、党团小组座谈、参观见习等,这些传统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培育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以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发展趋势,伴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培育当代军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然是不够的。

二、当代军校大学生的新特点

1.文化素质高

当代军校学员较之过去军校学员的最大不同就是文化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方面,学员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崇尚荣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但另一方面,学员的自主性加强,判断能力以及接受外部信息的能力也大大提高,这给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工作提出了挑战。

2.价值取向多样化

当前社会思潮复杂多元、相互激荡、良莠并存,给军校学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冲击,这无疑也加大了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难度。

3.道德取向的多元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意识形态也有所抬头,社会多元化的变化趋势使得军校学员对善恶、美丑、真假、荣辱的评价标准也不再像过去一样简单。判断是非标准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也是军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面对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军校教育在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上需要开拓思路、挣脱束缚,积极寻求新的思路。

三、高度重视优秀文化在军校学员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作用

1.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记载着几千年文明史、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来源,是滋养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沃土,探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注重在学习英雄事迹中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岳飞、林则徐、关天培、康有为、梁启超以及无数仁人志士的光辉事迹本身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引导学员通过学习英雄事迹领略中华历史传统文化的光辉。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是军校学员确立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基础。应该针对青年学员接受事物的特点,不断创新弘扬历史传统文化,使学员更加容易接受历史传统文化的熏陶。

2.高度重视军校校园文化建设

环境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孟母三迁”的故事是最好的佐证。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灌输和品格修养的塑造,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而作为培养特定人才的学校,军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要体现以下三方面的“结合”:即社会价值实现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结合;严酷竞争与精诚团结的结合;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结合。

现代军校青年学员的主体意识强、思维独立、个性解放,对枯燥的思想灌输往往难以接受。因此,其价值观塑造应该注重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突出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塑造是值得借鉴的经验。西点军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可谓煞费苦心:西点有 100 多个课外活动俱乐部,充分满足学员在体育竞赛、娱乐、个人爱好以及学术和宗教等方面的兴趣,培养和实践学员荣誉、勇气、义务的核心价值观。以英雄名字命名礼堂、办公楼、会议厅和营房是西点一直以来的传统,如华盛顿大楼、塞耶大楼、艾森豪威尔大楼、谢尔曼军营、潘兴军营、麦克阿瑟军营、阿诺德厅等。校园内,军事家、名人、英雄的雕像和纪念碑随处可见,校园中央草坪的周围立有国父华盛顿、校父塞耶、萨杜斯·科斯丘斯科、约翰·塞杰维克、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巴顿等七尊雕像。还有一座西半球最大的花岗岩石柱——战斗纪念碑,以纪念美国内战中的阵亡将士。西点还在旗帜、校徽、徽章和纪念品上都印上了“责任、荣誉、国家”这一校训,并且校园里各个建筑,甚至是学员做礼拜的教堂,也镌刻着这一校训,在其圣坛、围屏和中央过道旁,到处悬挂着历经无数次战火的战旗,使人一进教堂就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光荣历史和爱国主义的激励与熏陶。

“借石攻玉、仿中求新。”在建设军校校园文化方面应该借鉴先进经验、大胆创新,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胆开发环境育人的功能:如通过组织学员学书法、画国画,培养镇定自若、顾全大局的美德;通过举办楹联比赛,使学员在比赛乐趣中加深对历史传统文化的感情;组织学员参观历史文化遗址,用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坚定学员政治信念;通过组织背诵格言警句,引导学员品味人生、砥砺斗志,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王亚力.培育核心价值观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J].人民武警,2009(1)

2 王德侠.军校学员核心价值观教育新形式研究[J].求实,2011(1)

3 罗益昌.大力培育当代军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J].求是杂志,2008(20)

4 廖可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面临的矛盾及工作指导上需要把握的问题[J].军队党的生活,2009(6)

5 安强、刘培江等.西点军校的学员荣誉体系介绍及思考[J].科技信息,2012(17)

6 田湘、范平等.西点军校核心价值观塑造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6)

上一篇:电气施工知识范文 下一篇:工厂经营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