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03 01:25:06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1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因素;中学生心理特点;历史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往往注重教师的讲,学生的学等具体行为过程,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心理因素,从而导致我们的理想教学目标与现实相差甚远。随着单亲家庭子女增多,他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摆在我们面前,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后果将不堪设想。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我观察到一些在我所教学生(高三)中一些问题:

一、高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发现了一些问题:妒忌心特别强,当别的同学考试成绩比自己好时,心里就很不舒服,甚至会认为人家成绩不是真的;听不见别人的批评意见,对别人的批评,不但难以接受,还会记仇;特别好强,什么事都要走在前面,不希望别人超过自己,希望老师在别的同学而前表扬自己;依赖心理较强,习惯于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离开了老师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自学能力较差,学习没有明确目标和计划;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是农村的,什么都不如人,一次成绩考差了,就认为自己不行,然后就不愿意和别人交往,“与世隔绝”,导致性格孤僻;看问题武断,因为某件事会对人和事全盘否定,也会对某事和人绝对肯定,看问题不全面……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会严重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于教学效果也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针对这些问题,要解决好,首先要了解学生心理特征。

高中历史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输送转递、学生吸收储存历史知识信息的过程,既是教与学适应的过程,又是一系列转化过程。教学效率高不高,主要看教与学是否适应。所以,教师不仅要钻研历史教材,而且还要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那么中学生历史学习有哪些心理特点?

二、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特点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应用操作,通过在纵、横两个系统中比较,以便来把握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特点:

1 纵向比较,是年龄心理的比较,即将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历史学习心理进行比较。将中学生与小学生、成人作如下的比较

(1)在“前结构”及其作用方面,儿童的“前结构”很不完备,作用以顺应为主;中学生“前结构”已相当完备,顺应虽然仍很明显,但同化在逐渐增强。就拿“三国”来说吧,以前听过三国故事或看过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对三国已有了一定了解,中学生会比较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不同,既易于接受教师讲授,也会自我对知识进行选择。

(2)在内容接受方面,儿童习惯接受口头内容,成人易于接受书面内容,中学生则两者兼顾,即老师的讲述与自己的阅读并重。

(3)在思维能力方面,儿童接受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成人则多以抽象思维为主,中学生介于二者之间,但形象思维没有儿童细致,抽象思维不及成人深刻。

(4)在依赖性方面,儿童依赖性较强,成人学习历史基本上是独立的,不依赖别人的支持、帮助和指导。中学生既具有一定独立性,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老师指导,处于“半独立”状态。

(5)在学习历史的目的方面,儿童多是因为好奇,有趣;成人学应试需要外,多是因为兴趣;中学生在这方面较为复杂,其目的具有多样性,这直接影响了其历史的效果。

2 横向比较,是将中学生历史学习心理与学习其他学科的心理进行比较

(1)认识对象的过去性或者间接性。这种以现实的客观世界为主要认识对象与其他学科明显不同,中学生不能接触真正的历史。

(2)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学习其他学科时,学生动机往往比较明确,单一。学习历史动机则较为复杂:有的是为了听故事,有的是为了开阔视野,也有不少人甚至更为模糊。这也正是中学生不重视历史学习的原因之一。

(3)认知能力运用的特殊性。比如在观察方面,学习历史主要是间接观察;在想象方面,主要是再造想象;在记忆方面,时间、人物、地点等的机械记忆十分重要。因此,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能力运用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

(4)认知结果的模糊性。历史学习主要是通过前人记载和考古发掘等去认识过去,这就使历史学习具有间接性。因此,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客观的历史之间就会有距离,有距离就会有模糊。

(5)认影响的综合性。诚然,每一门学科对学生主体心理的影响都不是单一的,但由于历史包括消逝的一切,内容极为广泛。因此,历史学习对学生主体心理发展影响更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德育、智育、美育均蕴涵其中,学习历史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以上我们浅析了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特点,那么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这些特点,服务于历史课堂教学呢?如何具体操作呢?下面我们就以一堂课为例:(40分钟一堂课)

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1 读书思考

上课开始用5-8分钟时间,让学生带着老师指出的问题,阅读教材,使其顺应继续延伸,同化作用进一步加强。然后自己归纳总结出教材重点、难点。这样有助于学生独立性的培养。

在学生读书时,教师可以走下讲台,在学生中走动,发现学生问题。对于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 新课教学

在前面学生阅读基础上,教师用5-8分钟时间,抓住课文重点,将历史事件、人物、时间等联系起来,进行生动有趣讲解;在过程中,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板书。关于历史的基本线索,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让学生在教材中画出或标识,使学生做到手脑并用,以加深记忆。

3 展开讨论

用5-8分钟,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回顾新课内容后,想问题,提问题。由于学生学习水平有高有低及总结概括能力又有所不同,能力发展也不一样,凡学生提出的问题,先让学生自行解决。这样,课堂氛围就会被充分调动,连平时默默无闻的同学也会踊跃发言。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再进行补充讲解。

当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提问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及时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以便不断改进教学。议论阶段,既是提示法和演示法相结合的巩固性教学,又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使师生共同增长兴奋感和幸福感。比如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位男同学,平时学生不是很认真,在后来的课堂讨论时,有意识提了几个简单的问题,隋朝有哪些建设?(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凿运河、修筑驰道)对这些建设你的看法?(一分为二)这些建设与隋灭亡的关系?一次又一次有目的引导他发言。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他逐渐对学习特别是历史学习产生了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4 巩固练习

用5-8分钟时间,让学生练习教师准备好的相关练习题(历年的高考题更佳)。练习要紧扣教材,少而精,以基础知识为主,但针对高三学生要适当提高难度。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2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历史课堂小结 八种形式

课堂小结是每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一般用3―5分钟时间,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框架结构,进行学法指导,深化、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见历史课堂小结是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重要阶段。我结合多媒体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八种历史课堂小结形式。

1.表格式小结

表格式小结就是把所学知识通过一定栏目的设计,运用多媒体展现出课堂教学内容的历史基本知识,体现知识之间逻辑关系的一种形式。表格小结的特点是内容简洁,形式明快,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记忆和巩固。表格式小结最好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放映中自定义动画功能,先打出表格栏目,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然后对表格中具体知识点采用一边由学生回答,一边由老师按鼠标的方法,完成表格的填写。这样更能加强对历史基本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同时可以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小结中来。

2.知识网络结构式小结

知识网络结构式小结是将本课内容经过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系统化的、富于逻辑结构的知识体系和脉络。这种小结便于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整体的、系统的把握,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基本知识从几个要素方面加以记忆、理解、掌握。

3.习题训练式小结

习题训练式小结是采用一定数量的填空题,或选择题,或材料题,或回答题,引导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性训练,并积极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习题训练式小结所选训练题要紧贴本课内容,具有典型性,能巩固本课所学历史基本知识。填空题所要填的空白一般在10个左右,选择题8个左右,材料题的材料1个或者2个,问题设计一般不超过4个小题,设问要简单。问答题1个,一般问题设计不超过4个,同样,设问要简单。训练时间5分钟,最好采用多媒体幻灯片放映的形式出示题目。

4.数字整理式小结

所谓数字整理式小结就是利用数字对本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炼要点。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有时还富有韵味,既能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兴趣,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5.问题探究式小结

课堂小结能对本节教学内容高度概括,面面俱到固然很好,但每节课的课堂小结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囊括进去,有些问题需要在新授课任务完成后,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合作探究完成。问题探究式小结就是授课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精心设计一个典型问题供学生在课堂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或互相讨论,合作学习,探究和交流。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高屋建瓴的认识与理解,设计的这一典型问题可以是人们习惯认识上容易偏差的问题,也可以是史学研究中的一些观点,但问题不能很难。问题探究式小结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有利于学生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

6.逻辑结构式小结

逻辑结构式小结是粗线条地勾画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总体框架,并体现出知识点的有机的内在的联系,形成逻辑知识结构系统,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概括这一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增强学生历史思维的整体性。逻辑结构式小结能培养学生视觉的记忆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历史事实的概括能力。

7.比较式小结

比较式小结是把两个性质相近或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包括制度,思想等)多角度地分析对比,找出两者或三者等的相异点或相同点。通过比较能加强对新授知识和已学知识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历史比较思维能力,逐步掌握历史学习中的比较方法,为探索认识历史问题奠定一定的基础。

8.语言文字式小结

语言文字式小结是采用纯粹的、精炼的语言文字对本节教学内容作高度概括和总结。这种小结方式在历史课堂小结中是授课者运用最普遍也是频率最高的课堂小结方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历史思维能力,更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落实与实现。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3

一、备课组教学总体目标

本学期历史教学主要是完成必修一第七、八、九专题和必修二经济史的内容,而这学期我们对学生又进行了分科,即学习文科的同学将要面临历史的高考,所以对学生上学期不重视历史科的学习,应该作一些说明和鼓励,我们常说,科教兴国,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的兴衰!根据现在四川省的高考要求,历史学科在高考中同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将来的高考打好基础。

二、历史备课组整体教学策略基本要求

1、对备课组的基本要求:全组成员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使我们高一历史组更加优秀;互相交流进一步研讨教材及适合与我们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历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进度安排及周课时进度的安排

第1周:;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2周: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3周: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4周:古代的经济政策;讲评练习

第5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曲折发展

第6周: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及讲评练习。

第7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第8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第9周:大众传媒的更新、专题总结

第10周:期中复习

第11周:期中考试

第12周: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高二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二)

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我组三位教师认真履行职责,如期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业务学习,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历史教学中。除认真组织学习《课程标准解读》外,还经常分析高考、会考方向及教改的趋势,狠抓教材的学习与新观点、新思维、新情景的学习研究,并注意发挥集体协作精神,与政治、地理相关学科老师共同研究高考、会考信息和动向,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力量,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展。

二、继续规范教学常规,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的研究1、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备课深入细致。加强集体备课,每一节课在上课前都认真的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哪一个知识点该怎么讲,大概用多长的时间讲,都认真的讨论过。在制定教学目的时,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

2、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定主讲、定内容、定时间。每周至少一次集体备课时间,每次都是全员参加,全员参与。

3、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问题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4、坚持听课活动。每周都要组织组内听课活动,听后还要组织讨论,吸取他人之长,以补自己的不足。

5、组织公开课活动。每两周安排的一次组内老师的示范课,听后集体评议,并时常请资深教师指导,以求进步。

6、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多媒体教学搞得有声有色。

7、进行 “中学历史目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专项课题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成果。论文多篇获奖,并发表在各级刊物上。

8、以学校博客群组作为平台,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反思。张xx、徐xx两位老师获得市级博客比赛“最佳互动奖”和校级博客评选“十佳博客”。

三、不足:

第一、平时的组题,要做到精选,并且要做到精做,提高单位时间的做题效率,尤其是出现原题时不能做错。前几次考试中,都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原题,但学生普遍的失分较多。

第二、做题方法对学生传授的不够,同学们不能做到以不变来应万变。

四、下一阶段的工作要具体做好:

第一,让要加强集体备课,要把备课工作做到更细。并且要加强三位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

第二,注意习题的选题与练习,精讲精练。加大作业的批改,从作业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生的不足。

第三,一定的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把学校的指导方针落实到实处。

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高二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三)

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各项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根据高二文科班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第一、总体目标

1、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考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因此我在教学进程中,将有目的的将史、政、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2、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三历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我在教学中,将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

我将采用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同时把教学计划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第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届高二文科共有2个班,共计93人,学生基础相对较弱,学习习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三、主要教学措施

1、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认真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努力提高教学效度。

2、狠抓学风建设,管理好自己的课堂,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要求来进行高二历史教学;真正做到常规教学落到实处。

3、关于考试:按照年级组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阶段考试,做到精心命题,细心阅卷,认真讲评。

4、关于作业:要求学生按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好所订同步训练资料,;教师平时加强监督,按时、按要求批改好作业。

5、积极推进集体备课:,群策群力。

6、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中国古代史》。

1、假期补课期间完成《中国古代史》第一至第二章的教学。

2、下学期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选修I第三章至第四章教学任务。

3、第5-7周文科完成第五章前四节教学任务。

4、第8-9周文科完成第五章后四节教学任务,进行一次模拟测试。

5、第10周复习准备月考。(节假日放假,则据实际情况往后进行调整)

6、第11-13周进行《中国古代史》第六章前四节教学任务。

7、第14-15周进行《中国古代史》第六章后三节教学任务。

8、第14-15周完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的教学,

9、第16-18完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三章的教学,进行第二次模拟测试。

10、第19周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教师工作计划(四)

一、指导思想:

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教学。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德育目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2、教学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用简洁有效的记忆方法记忆知识点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纵横联系,形成小专题和规律性的认识;重视对学生的解题方法的指导,主要是通过高考题的练习来完成;重视对学生引导重新解读课本,仔细分析和巩固记忆课本上的内容,把基础知识落实到课本上;体现历史学科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重视有关人文主义的知识点的挖掘和引导。

3、教学任务: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完成《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掌握相关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能力。

4、重新认识、感悟新课程。通过深入学习,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专业素养。

5、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科组的常规管理,认真对待。

高二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五)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理科班完成历史必修I、II、III基础会考复习工作,争取在基础会考中取得优秀成绩。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材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以xx版20xx新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必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选修)》为教材,以xx版《高中历史I、III(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历史I、III(选修)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参。

三、教学内容

教材按历史必修I-III、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战争与和平》,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四、教学要求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安排

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选修I第七、八、单元教学任务及第五周测试,理科完成必修I复习任务,第三周周六进行第一次模拟测试

第5-7周文科完成第九单元与选修III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任务及第八周测试,理科完成必修II复习任务并在第六周进行第二次模拟测试。

第8-9周文科完成选修III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教学任务及测试。理科复习必修III及进行第三次模拟测试。

第10周复习准备段考。(节假日放假,则据实际情况往后进行调整)

第11-13周讲评段考试卷及文科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任务。理科全面复习加强练习,进行第四次模拟测试。

第14-15周文科完成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教学任务及测试。第16-18周文科进入复习阶段。理科全面复习,进行第五次模拟测试及准备参加会考。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4

关键词:历史教材;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

“从广义而言,所谓教材,即教师教学所用的种种教学材料,包括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从狭义而言,所谓教材就是指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1]在绝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的心目中,教材具有官方性、权威性、正式性、普及性的特征。但由于受编写者主体意识、史学观念、学术视野以及编写时间等诸多条件的局限,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例如:史实记述过于简单甚至错误;不能及时反映学术成果;历史观点的固化;过于晦涩艰深;等等。亟须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二次加工,重新解读,弥补缺漏,匡正失误。

那么,具体来说,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应当如何补教材之缺呢?

一、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应当补教材科学性之缺

所谓科学性,是指历史知识正确,历史评价客观。“历史教材应该相对稳定和平实,反映经过检验而比较准确无误的历史知识、历史过程和多数人认可的学术观点。”[2]7已经被证明不正确的历史知识,不应在历史教材中出现。

例1:笔者近日翻阅2009年版上海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分册(试验本)》,在第13页看到这样一张历史照片(图1),文字说明为“冈村宁次递交投降书”。不少历史专著和论文也采纳了这一说法。但事实上,递交投降书的是冈村宁次吗?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教材记述有误。

从当时《中央日报》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何总司令命冈村大将呈出证明文件。冈村乃命小林总参谋长呈递何总司令,何氏检视后,当将该证明文件留下。旋将日军降书中文本两份,交由萧参谋长转交冈村宁次大将。冈村起立,双手接受。”冈村宁次签字盖章后,“一面命小林总参谋长将降书呈递何总司令,一面点首,若在表示日本业已无条件投降矣。小林总参谋长,当将冈村签名盖章之降书两份,谨慎持至受降席前,双手呈递何总司令,何氏加以检视后,即于日军降书上签字盖章,态度从容安详。旋以降书一份,令萧参谋长交付冈村宁次大将,冈村起立接受”[3]。1945年9月9日9时,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日本驻华派遣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中将,向中方代表国民政府军委会参谋总长兼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递已经签字的投降书。《中央日报》的报道客观佐证了现有资料将该照片表述为冈村宁次递交降书的资料性错误。

例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8 页讲到“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响”。这里的“索卡因”明显系“索因卡”之误。根据《诺贝尔文学奖辞典1901-1992》等资料介绍,索因卡,即Wole Soyinka,又译作渥雷・索因卡,或握雷・索因卡,或沃尔・索因卡,是用英语写作的尼日利亚作家、诗人和剧作家,在198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非洲人[4]。

在目前的历史教材中,这样的问题并不鲜见。“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5]同一史实,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其记录是不同的。同样的,不同的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如何,求真求实都是历史研究的底线,历史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作为中学历史教师,面对教材中有待商榷的内容,我们应当打破“圣经”式的教材观念,善于分析与应对教材编写之中出现的问题。依托各种课程资源,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尽量还原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的原貌,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不能在史实方面出现解释性错误,不能出现错误性的理解。因为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秉笔直书,力求真实,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自古至今都一直是正直和良知史家追求的理想,也是学术界所遵循的学术规则和道德准则。失去了“真实”,最终必将失去历史研究的价值和历史教育的意义。

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应当补教材时代性之缺

所谓时代性,是指中学历史教材要跟上时展的节拍,不断及时补充新内容,修正旧观点,在史学观念和学术成果上要c时俱进。“教材是一个时期整体研究水平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教材的水映学术界的研究水平,一部好的历史教材必须科学地吸收史学界相对稳定的研究成果。教材的活力和生机来自学术界。”[2]8史学研究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历史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利用和推广历史学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学历史教材只有不断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才能保持自身的生命与活力,才能充分体现时代性的特征。

最近几年,历史高考命题的学术性趋向也愈加明显,放弃教条灌输,鼓励质疑正统,不断挑战中学历史教材的“底线”。例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的“东南互保”题、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的“古罗马葡萄树”题、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的“胡佛反危机”题、2014年天津卷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题、2015年海南卷和广东卷的“包产到户起源”题等。这充分反映了高考命题者以学术成果为基础,把史学研究成果纳入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命题的趋势。高考的变化也要求中学历史教材及时恰当地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要求中学历史教师紧跟学术的脚步,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例3:2015年海南卷第23题和2015年广东文综卷第16题不约而同地考查了“包产到户”的起源问题,触及到了教材的短板。现行四种高中历史教材除人民版教材蜻蜓点水地指出“在一些地方,农民为解决温饱问题自发开始了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以外,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包产到户”开始实行于1978年,回避了“包产到户”的起源问题。据考证,“包产到户”最早起源于1956年,从1956年浙江永嘉县出现较为完整的包产到户责任制,到60年代安徽等省区兴起的“责任田”,再到70年代末各地普遍出现包产到户以及再后来的包干到户,最后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显而易见,家庭承包制绝非无源之水,它是对包产到户责任制的继承与发展[6]。

教科书一旦成书,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某种意义上也有了一定的滞后性,自然也就与课程标准“时代性”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广泛阅读,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站在学术的最前沿,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要点,主动吸收新的史学研究成果,突破传统教学中的思维定式,重新梳理、组织教材内容,对其进行拓展和阐释,弥补历史教材“时代性”的不足。

当然,我们在利用有争议的材料进行教学与考试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包括角度、深度、信度等。角度就是要从有利于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出发;深度就是所引用的学术争议材料不能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信度就是所引用的学术新成果不会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基调相违背,能被主流意识所包容和接纳[7]。

三、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应当补教材开放性之缺

所谓开放性,是指历史教材内容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适当减少定论,提倡探究。帮助教师改变单纯知识传递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与教科书文本对话过程中,自己解读、理解文本,形成自己的历史观、世界观[8]155。

我国当前的历史教材仍存在主观史实多,客观史实少,结论太多,缺乏探究史料等问题。其内容主要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习就是记忆和理解这些定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就是听讲、记忆、做习题,很少有积极的情感投入和高水平的思维参与。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其价值在于存在着丰富多彩的历史认识,其特征在于学生与历史的对话活动是在间接推理中进行的。如果教材选择某一所谓“定论”,直接告诉学生事件、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意义,就会阻碍学生的自由思考,使历史知识变成一个个僵化的结论、教条。这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其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缺乏思辨、批判、探究等能力,而且使学生认为教材、老师所讲的就是历史,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再作评价,只要记忆教材或教师所讲的内容即可。

所以,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弥补教材“开放性”的不足。教师在课堂上的首要职责是什么?笔者认为,应当是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呈现史料,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制造冲突,引发思考,鼓励探究。“教师的任务不是怎样去传授教科书的内容,而是思考如何利用教科书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则是在教科书的召唤和教师的启发下,积极主动地对教科书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建构,从而获得智慧的发展和意义的生成。”[8]135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提供矛盾的、冲突的内容材料,帮助学生参与讨论,促进学生进行深刻的体验、对话和反思,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例4:邦联只是一个“丑角”吗?

读完教科书,学生普遍的认识是:邦联有名无实、漏洞百出,它的降生本身就是美国历史的灾难,就是它导致新国家危机四伏、摇摇欲坠。但是,邦联不也是后来设计出1787年宪法的美国开国元勋们设计的吗?邦联的出现不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吗?为了纠正学生的偏颇意识,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两组问题。

困惑一: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好不容易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所以对于英国的政体会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感”。美国的开国元勋们排斥的是英国政体中的什么弊端呢?为此,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制度设计?

困惑二:在当时的美国人看来,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反抗中央权力为主的战争。既然如此,绝不能在赶走英王之后,再建立一个集权的中央政府。怎么办?国家最高权力多大才合适?邦联制矫枉过正了,怎么办?联邦制就是中央集权吗?如何在州权和中央权力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

通^问题探究,学生们认识到:邦联是战时联盟的延续和独立的产物,是特定时代人权理想的顶层设计,是独立邦国搭建而成的松散联盟。追根溯源,澄清认识,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

总之,中学历史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打破“圣经”式的教材观念,求真求实,紧跟学术的脚步,引导学生自由思考,独立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育学生的史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此来弥补教材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之缺。

参考文献:

[1]陈志刚.历史课程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149.

[2]李喜所.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三点建议[J].历史教学,2003(5).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军事(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777.

[4]周明学.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必修教材若干史实商兑[J].中学历史教学,2010(4/5):97.

[5]葛剑雄,周筱斌.历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2.

[6]吴爱华.对20世纪50、60年代包产到户浮沉的历史思考[D]. 湘潭:湘潭大学,2005.

[7]胡军哲.教师阅读与考试命题[J].中学历史教学,2012(6):38.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5

我想作为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编一张知识的“网”。而这张知识的“网”指的是历史教师让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应做到下列几个方面:

1. 是一件什么事 历史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是历史,都可以作为历史知识体现在中考历史试卷中,而作为学生,最基本的要知道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和组织者教师,必须就学生难理解、难掌握而考试又很可能涉及到的含义、定义、历史概念要尽可能地分析透彻、解释清楚,让学生从总体上得到认识。例如:教师在讲“华北事变”时,先让学生了解“华北事变”是指日本在中国华北蓄意制造的一连串事件的总称。它不是一次会议,也不是一次战争这么简单。只有学生了解了才能对它进行分析、总结并能得出结论。

2. 谁干的 世界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和发展都是相互的,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都有它的对象,事件不会独立存在,教师必须让学生去寻找对象。如红军的长征中对象是;文艺复兴这个知识点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等都有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去寻找事件的对象,然后去区分主体,只有学生了解这一点才能把握全局。

3. 为什么干 因为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包括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去寻找了解原因的方法,有些原因是可以在课本中直接找到的,而有些原因是要通过分析才能得出。例如:教师在讲到“难忘九一八”这一课时,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的既定国策决定的,直接原因是日本为了转嫁本国的经济危机,根本原因有是在课本中找不到的,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联系日本的实际,就不可能很好的完成这一问题。

4. 能不能干 这是每一件事情发生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每一次战争的发生、一次会议的召开、一个小小的举措,首先都要看条件是否成熟,这是事件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例如:我们学过的“鸦片战争”,英国为什么敢于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因为英国看到了本国经济和军事势力的强大及清政府的腐败。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学生会进一步思考英国为什么强大而中国落后呢?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会使学生得出中英这场战争为何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而不发生在30年代或80年代。

5. 怎样干的 这是整个历史事件的过程,只有学生了解它,才能有效的进行对整个事件的分析,这里包括很多的内容,它能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又能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编织历史知识网络,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趋势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夯实学科内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又能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复习中教师要始终依托课本和考纲,让学生全面系统落实这一点,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6. 结果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它的结果,没有结果的历史事件是不完整的。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记住结果,又让学生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

7. 评价 任何历史事件都有两个方面,即积极性和局限性。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应用“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这一原理来指导教学实践。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待历史问题时一分为二的观点。在教学中只有学生能联系实际加以分析,用发展的观点揭示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联,才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势。

8. 启示 历史学科不同于政治学科及其他学科,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寓意深刻的政治思想教育内容,蕴含在历史学科的试题之中。 如:教师在讲洋务运动时可以联想当今防止腐败的方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几次会议,都克服和纠正了党的错误,制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或政治路线,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等,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才能面对现实。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6

一、 教材知识点之间的迁移结合

历史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纵横联系互为因果的。正因如此,《全 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的发展有纵横两大坐标“纵向比较主要从时间角度,对同一民族、不同区域、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横向比较主要从空间角度,对不同民族、同一区域、不同国家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学习历史必须瞻前顾后、顺推逆溯。在介绍蔡伦改进造纸术时,可引导学生追溯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书写材料,分析龟甲、兽骨、竹木简、丝绸 、麻作为书写材料的缺憾之处,进而认识到每一项发 明创造都要经历一个艰辛的积累、总结过程,这是纵向联系;同时还可介绍在我国造纸术外传之前其他国家的书写材料,以及造纸术外传后给这些国家带来的深刻影响,通过分析比较,增强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横向比较。纵横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既可“温故而知新”,又有利于新问题的理解与解决。

二、历史与其他学科的迁移结合

“历史学科 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无所不包,无所不及,内容涉及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科技、文化、教育、艺术、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与多种学科联系密切,历来就有政史不分、文史不分、史地不分之说。”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和表达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功夫;解释历史事件 ,分析历史现象,评价 史人物离不开政治理论、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原理多厨史空间概念离不开地理知识。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地融合一些边缘学科知识,尤其是政史文的有机结合、渗透和移植,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在介绍百团大战时,恰当地联系语文教材上的《狼牙山五壮士》、《冀中地道战》、《小英雄雨来》等篇章,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打击 日本侵略者”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抗战,l945年 8月,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抗 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内容。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说:凡言地理者,多矣。在辨区域、征因革,知要害。”他透彻地说明了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联系的切人点。为什么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都建立在大河流域?为什么资本主义最早萌发在意大利?为什么中国上古时候种桑织绸非常发达的北方,到现代早已成了“明 日黄花”?为什么曾以生命之水孕育了中华民族的 “母亲河”,在今 日竟被视为 “中国的忧患”?这些问题深刻说明了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用唐朝的著名哲学家刘禹锡“交相胜 ,还相用”的话来形容是非常贴切的。历史教学中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迁移,一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则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三、历史与现实的迁移结合

历史讲述着人类的过去,然而,历史又是过去与现在永不休止的对话,是人们了鳃自己的社会,理解变化与延续的唯一途径。“书中积蓄着古人和今人的经验,固然是学生所需要的;但是就学生方面说,重要的在于消化那些经验成为自身的经验。”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尤其是一些“热点”问题都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反省自我、认识 自我和超越 自我;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 ,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科学地预见未来。闲此在历史教学 中适时引入一些“热点”问题,能更好的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如我在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时,是这样导人的:先为同学们转述白岩松说过的一件事:奥运圣火在伦敦传递时曾遭到藏独分子的破坏,一个英国小姑娘不解地问她的母亲,他们为什么要破坏圣火?年轻的母亲回答说 ,他们的国家被中国占领了。此时我转问同学,真的是他们的国家被中国占领了吗? 如果当时你在旁边 ,你会对这两个不明真相的母女说些什么?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 ,用一系列的史实证明西藏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这里,奥运圣火、藏独分子与历史有机结合 ,通过学习,学生对热点问题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学习历史的最终 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热点问题,学会从热点中去追溯历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什么是掌握知识呢?这就是使周围世界的事物、事实、现象和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在社会各要素之问互动加强 ,人类活动领域不断拓宽和人类行为手段与方式 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以分科课程为单一或主要模式的学校课程结构已经滞后于人类社会的演进速率。”当前,“为迁移而教”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口号,布鲁纳称 :迁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研究运用迁移规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尤显重要。不容忽略的是,迁移有正迁移与负迁移之分 ,有利于未来的学习或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之为正迁移;相反,起阻碍作用的,则称之为负迁移。因此在迁移法的应用方面,应该把握住“度”:注重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纵向联系横 向比较;注意同政治、地理、文学、社会生活等的有机交融从而促使历史课堂教学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历史课堂研究领域涌现出更多的增长点;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福华.历史比较教学论略[ J].历史教学 ,2000(8).

[2]秦德增.培养文科综合能力之我见[J].历史教学,2001(8).

[3]刘铁芳主编.新教育的精神[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88.

[4][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l984.538.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7

关键字:高一历史;有效教学;教学策略;初高中历史衔接

G633.51

2016年9月,教育部颁布《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且确立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历史是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实现学生发展的核心六大素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方面而言,加强历史课程改革,研究历史教学实践有效教学策略,非常迫切。

一、有效教学及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是教师利用教学过程有效性,成功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二、及高一学生学情状况及历史教学分析

(一) 初高中历史课程整体分析:

首先,具体到课程体系方面。初中历史采取了通史体例,时序性特征较为显著。高中历史新课程则采用了模块+专题体例,这种体例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其次,具体到课程内容方面,初中课程重中国史、重政治史,经世界史、轻经济文化史;高中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政治史、经济史及思想文化史分别编制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三足鼎立。

(二)高一学生学情状况分析

首先,初中历史学科长期被视为 “副科”,中考采用开卷方式,仅占50分,学生历史基础普遍薄弱,且思想上不重视。

其次,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依然如故,这也给高中历史教学学习带来了诸多难题。

三、历史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一) 对初高中历史课标进行有效研读。“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因此,历史教学设计首先要关注学生已储备历史知识,再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施教,立足于选定的版本,参考其他版本的优点。

初中采用的通史编写模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涉及知识在初中并没有独立成章,但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同样可以寻找相关要求:

(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2)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3)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4)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5)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6)通过宣政院管辖,知道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7)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8)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的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本专题的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比较我们清楚地知道初中历史主要是“了解”、“知道”、 “简述”、“概述”等相对低层次的能力要求;而高中历史强调掌握“分析”、“认识”、“说明”、“探讨”的能力,另外,我们应特别关注宗法制、九卿、挟书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等初中没有学过的知识点。

(二)“依标施教”,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和取舍。我校选用的是人民版教材,依据新课标要求,参考了人教版、岳麓版教材后我决定本专题补充如下内容: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三省六部制的评价、元朝的一省二院制、汉朝的另一种选官制征辟制、宋元科举制的发展概况、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等内容。对教材“关于夏商政治形式”、“六王毕,四海统一”、“法令出一”、“清朝的边疆政策”进行大胆的舍弃或略讲。

(三)对教学结构的进行有效整合。根据结构性教学原则,学生只有掌握了知识结构,才能巩固和运用知识。结构整合时必须以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和课标的要求。

本专题是必修一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热点。我将课本内容划分为两个关系和四条线: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行政机构、地方行政机构、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变化的四条主线。第一课时讲早期政治制度,重点讲分封制和宗法制;从第二课开始都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含中央C构,地方行政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等内容。

一、中央机构。主要包含皇帝制和中央官制,重新整理线索为:秦三公九卿制,汉中外朝制,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一省二院制,明废宰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引导学生总结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第一对主要矛盾。

二、地方行政制度和监察制度。高考主要考察秦郡县制,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和元的行省制,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第二对主要矛盾。这样的课堂内容调整使学生很快能掌握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这两个重要的历史概念。

三、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的线索就更加清楚了,明确这些措施是维护皇权的。

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归纳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初步形成于战国,建立于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巩固于汉(内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征辟制),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加强于北宋(二府三司制,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发展于元(行省制),强化于明清(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这样又将所有的制度回位到了各自的朝代,成功的从横向和纵向构建了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络。

总之,做好初高中历史衔接研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我们每一位高一历史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面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和中学历史教学、高考的现实,高中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龙报新.陈晓瑞.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4(4):39-43.

[2]张大均.教与学的有效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历史8下知识点总结篇8

关键词: 重庆高考历史试题 复习备考 特点

为体现高考的公平和对高中教学的指导,历年的高考试题都有其传承性、稳定性。2013年是重庆新课改实施以来的第一次新高考。认真分析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把握新高考试题的风格和试题考查的新动向对于2014年高考后期复习备考,特别是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2013年重庆历史高考试题进行了分析,并就2014年高考历史备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2013年重庆高考历史试题的统计和分析

选择题:对纯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占三分之一,有1、2、3、11四个小题共计16分,其中最偏、最难的是11小题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内容;对学生纯阅读能力考查占六分之一,有4、5两题,共计8分,读懂材料就能完成;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查占三分之一,有7、9、10、12题,共计16分,这四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与新材料结合,分析材料、甄别选择项,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这是能力要求最难的;运用新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占六分之一,有6、8两小题,共计8分,这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经济基础观点、主要矛盾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题:第一,阅读能力考查,即通过阅读材料,提炼、概括或归纳材料的观点或大意,即根据材料作答有13大题第一大问的第一、二小问;第二大问;第14大题第一大问的第一小问;第二大问的第一、三小问;第三大问的第一小问;两大题共7个小问,共计24分。第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有13大题第一大问第三小问;第14大题第一大问的第二小问;第二大问的第二小问;第三大问的第二小问,共4个小问,共计18分。第三,综合能力的考查,13、14大题的最后一问,共计10分。

二、2013年重庆高考试题的特点

1.在平稳过渡保持试卷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根据重庆中学历史实施新课改的要求,以能力立意为基准,通过引用新材料,创设情境,强调引导学生根据史料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探究,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较好地实现历史三维目标的考查。

2.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试卷既突出重点,又兼顾知识覆盖面。试题设计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知识考查与情境设置兼顾不同版本的差别,同时试卷覆盖必修和选修六本教材。

3.试卷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注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体现借史启智、以史为鉴。

4.史观统领,试卷注重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根据新的史学观分析、认识历史现象。

三、2014年高考历史后期复习备考的想法

1.把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平时的历史教学中。

首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突出学科特点,提高学科能力。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不是在高三备考中短时间能具备的,这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更新理念,变革教学方式,加强问题教学和材料教学。让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的讲解,深化教材的重点知识,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历史知识网络,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通过加强材料题的训练强化历史学科能力,培养学生以新的视角思路,观察思考问题和解析问题,突破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

其次,培养正确的历史意识。一是引导学生正确感知历史,即回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去,融合几个模块的相关内容,摒弃思维定式,对历史问题进行真实的认知和思考。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历史地思考问题,即用发展的眼光思考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弄清历史发展的线索、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三是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思考,即联系现实思考历史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分析,从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从而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总之,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一定要功在平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在历史教学备考中重视课标、考纲、考点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问题就是高中历史教材一纲多本、以纲为纲。这个纲就是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初次迎接新高考,许多老师纠结于新教材多个版本,高考到底是怎么考的问题。其实,现在看来,课标、考纲、考点是解决我们困惑的最好方法。钻课标、研考纲、抓考点是历史教学和高考备考的目标、方向,在教学中,只有重视对课标的学习研究,历史教学才能有的放矢,“避轻就重,抓大放小”,才能准确掌握教材的重、难点知识,做到既有进度又有效率。在高考备考中只有重视对考纲、考点的学习研究,才能解决新教材多个版本的困惑,才能准确把握高考的脉搏,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准确把握教学难度,从而取得好成绩。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在进一步深刻领会课改目标和高考方案、历史学科考试说明的基础上,结合历史高考试题的导向,对高考命题的发展方向进行前瞻性的考量,而不是对已经过去的高考试题亦步亦趋,并据此制订出符合高考要求和学生实际的复习方案,增强复习教学的针对性。

必须进一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大力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阅读、判断、思考和表述,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认真研究不同模块之间的关系,大力加强必修与必修、必修与选修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

认真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取长补短,高效使用教材进行复习教学。

3.后期复习通过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加强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适应新历史高考的不二选择。英国历史教育学家蒂姆·洛马斯说:“要了解(材料)所提供的证据,需要对那个时代的境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掌握证据的意义和提出正确的意见之前,需要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没有对历史本身的认识,是不可能正确处理证据的。”新高考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淡化识记类型知识考查,但是完全忽视基础知识的识记又是万万不可的。加强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完全让学生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在高三后期复习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搞清“是什么”,还必须明白“为什么”、“怎么样”、“说明什么或还有什么”。最好的方法是教师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多引导学生采用概括、图示、列表、比较等方法掌握历史知识,构建起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比如教师可指导和督促学生打破教材已有的体系,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加强历史特定时段即中外历史的几个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史实体系的构建,全面把握这几个社会转型期的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2013年重庆高考试题中材料题13大题第一大问的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俄国方面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14大题第一大问的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服骑射改革的时代背景?第三大问的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三个题都是考查社会转型时期相关史实,分值比重很大。

4.后期对学生备考的心理辅导、复习策略和考场答题策略指导。

高考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及心理素养综合素养的考查,其中,良好的心态是高考取胜的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在知识的识记、习题演练及模拟考试中,对于学生出现焦虑、烦躁、丧失信心等心理问题,一方面在学科教学中调整复习节奏,改进复习方法,指导学生调整复习策略,搞好错题研究,做好规范答题。客观分析失分原因。另一方面,利用课间多与学生交流,通过自身或以往学生的备考经验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以便让学生随时保持从容自信,以昂扬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后期的复习之中,从而为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元强.大渝特邀名师解析—2013年高考[DB/OL]腾讯·大渝网2013.6.8.

[2]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2.6.1.

[3]李光华,胡业林.考试改革问题及对策建议—关于中小学升学考试改革的调研报告[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

上一篇:小学科学论文获奖范文 下一篇:化学小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