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常识范文

时间:2023-11-09 17:30:49

地方文化常识

地方文化常识范文第1篇

大学文化和地方文化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所以它们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一般和个别的、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大学文化倾向于开放和多元,但其地理范围始终是有限的;地方文化比较保守,但相对大学而言,其地理边界又远超前者。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学文化是其所在的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它至少是在地方文化的场域中存在和发展。两者既有冲突的成分,也有互相渗透和影响的因素。

就现实来看,大学和地方分别是各自文化的最重要的主体。然而,学校与地方双方常常各自为政、各自为战,尚未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和地方支持高校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更没有建立稳定的长效合作机制。这主要表现为: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与地方高校文化建设都缺少文化互动发展的整体规划,更缺少深度对接与融合协作;双方没有保持常态化交流,校地文化互动的频次、广度、深度都不够;校地没有充分发挥各自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尚未形成互补共进的局面;校地文化互动难以推出文化精品,难以形成品牌文化。为克服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具备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态度。首先,地方文化并非完美无瑕,它必需通过自我扬弃和兼收并蓄,充实和丰富大学文化的相关内容;其次,以地方文化为依托,主要是指用地方文化的精神内核去改革和消除大学文化创新面临的障碍;再次,在大学文化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更多地方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地方文化中的人、事、物、活动以及技术、资源、环境等,搭建起它与大学文化的共享平台和共享理念。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宏观上、在地方文化的场域空间内来倡导、宣传大学文化;二是针对不同的师生群体、组织利用地方文化具体的表现形式开展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强化地方文化的总体特征还是突出个别内容,无论是针对全体干部师生还是面向不同层次和性质的具体的校园人群,都需要严谨科学的调研和探索。

第二,把大学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特质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是语义上的结合,就地方文化而言,即在文字表述方面,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尽可能用意义相似的词语进行阐释;其次是文化表征上的体现,即把大学文化渗透到地方的人文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再次是社会实践中的贯穿。无论是对个人善举、集体公益的宣扬还是对不良社会现象的批判,要积极发挥大学文化在重大活动中的引领作用。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用大学的精神文化去塑造和影响地方文化中社会成员的价值信仰,也要注重社会成员原有观念和常识的思维定势,特别其固有观念对大学文化的反向影响。地方文化中的原有观念与常识所形成的心理与思维模式可能有助于其理解并接受大学文化,也有可能阻碍其接受大学文化。要提高认同的效果,就必须正视公众原有观念和常识的消极反向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成员思想观念的正向再造与变革。

第三,依托地方文化建立大学文化创新的过程机制。大学文化创新的过程,也是大学文化内聚外播的演进过程。它内含双重前提:一是大学文化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这是制约大学文化创新的重要外部因素,因此理论务求正确、完整和科学;二是大学文化必须为其成员所需要。这是影响大学文化创新的重要内部因素,因此理论要便于人们理解并能为人们接受和信奉。在此前提下,在实践探索中,依托地方文化创新大学文化,要强化宣传推广,增强心理认同。大学要逐步由以往比较偏重意识形态的强制和灌输,向寻求社会成员广泛的价值认同过渡,并贯穿于理论解读、实践发展、教育培养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为大学文化的培育践行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素。第四,正确认识大学文化的价值理想与社会理性之间的关系。大学文化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内在统一。如果仅着眼于社会现实理性,显然缺乏凝聚力和感召力;但脱离社会现实理性提出过高的价值理想追求,则会让其成员感到遥不可及,从而使大学文化形同虚设,产生信仰危机,加剧社会道德失范。当前,我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等导致各种结构性矛盾集中凸显并相互交织,价值观也出现多元并存、新旧交替的局面,人们的信心、信念和信仰受到剧烈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要弥合大学文化创新所需的理论条件与实际社会情形的失衡,即理论和现实的巨大差距,需要在事实陈述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需要认清现实,按部就班,否则欲速不达。

二、结语

大学文化创新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它不是孤立地闭门造车,而是在追求学术、促进个人成长和成才的同时关照现实、关注社会,体现人文关怀。在这个意义上讲,与地方文化的结合,实际上开启了大学文化创新的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也赋予了大学更多的责任担当。

地方文化常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深度描写;地方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8-0138-03

作者简介:刘雪平(1981― ),湖南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1 阐释人类学的观点和启示

1.1 关于克利福德・格尔茨的阐释人类学

“阐释”本义是“传达”和“移译”,阐释学可追溯至释经学,其鼻祖就是圣奥古斯丁,他的本源就是阐释宗教的经典和文本,在近代德国浪漫主义运动中,阐释学理论影响巨大。而19世纪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和20世纪早期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把阐释学理论推向了人类文化与人类社会研究的层面上,他从文化、社会变迁等方面来理解不同文本和不同文化的距离。

到了当代,克利福德・格尔茨发展了该学说,主张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实际背景来解释人类行为,并倡导“本文”(text,原义是指书写或刻印下来的文字或文献)的文化系统含义,他以深度描写和地方性知识为武器,以观察、移情、认知、自觉地追随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去阐释,以摒弃一般,寻找个别的方式去重建新的知识结构。[1]

世界上有着非常丰富多彩的原始文化,远非西方文明所能解释和囊括,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发现了这些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并以此来对照和反思西方文化,人们再也不能用一元化的眼光和机械死板的方法来对待文化研究,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克利福德・格尔茨主张站在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用别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他通过对巴厘、爪哇、摩洛哥等原始社区的田野调查,展开对宗教仪式、艺术法律、戏剧游戏等细致的描写,从而得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他者”可以用“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通过一定的概念和符号来达到相互理解的结论。在他的定义下,文化是“行为化的符号化文献”。[2]

1.2 阐释人类学观点的启示

从克利福德・格尔茨的阐释人类学观点出发,地方文献研究可以参悟出许多新的启示。地方文献研究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理念的驱动下,图书馆应深层次地参与区域文化的建设,以此来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价值,保存和传播知识和文明,必须重视“地方性”和“地方群体”的重要性,更多地关注那些处于边缘地位的地方性文化体系,深入地域性文化的内核,重视对具体的时空、情景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对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文献进行深层阐释和理解,揭示出不同文化符号的复杂社会内容,推动知识的内部重组和调整,从而重构地方性知识体系,促进知识创新,提升图书馆的核心资源建设力和竞争力,凝聚地方文化精神。

2 “地方性知识”和“深度描写”

2.1 地方性知识

地方性知识是相对于全球化(globalize)的概念而来,他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息息相关。20世纪后期,信息的大爆炸、大融汇;科技迅速传播,各种文化的互动日益频繁,许多文化观念和思维在融合中逐步走向统一,统一化、全球化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但同时对文明的多样化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后现代主义对这种全人类的总体性课题提出了质疑,一些学者看到了西方文化文明的霸道和强势,并对此非常不满,他们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要尊重每一种文明的发展,而“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地域性特征的知识系统,他强调的是知识的平等性,强调知识的开放性,任何一种文化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反对中心主义。同时,这种地方性知识都有自己独特人文生长环境,他的揭示和解释,必须要考虑到其地域文化的复杂性和层次结构的无穷性,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来进行阐释,把自我的视界转换成“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来揭示特定的文化实体的个别性意义,在“文化内部的掘金者”和“文化外部的旁观者”之间转换自如,完成真正的深度描写。

2.2 深度描写

他是一种小见大的显微镜式的研究方法,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出发对人类的行为和文化现象进行广泛的阐释和抽象的分析,既能形而上地透析,又能形而下地认知。在形而上的理论构筑方面能把握其深层结构,抽象、规律化地进行探讨,总结出行之有效的一般规律及普遍的具操作意义的宏观指导性的理论。在形而下的操作层面上则从认识论基础入手,收集、阐释资料,提供新知或矫正已知(如对“常识”)的研究,以批判的态度对人类知识进行重新清理和审视。[3]

3 地方文献研究重在构建地方性知识体系

3.1 地方性知识体系的特征

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质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结构,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长期沉淀积累而形成的特殊意义系统,他包括文字和非文字的载体知识,不仅是自然景观等物质形态,还包含非物质形态的风俗信仰、宗教仪式、文化意识、文学艺术,以及生活常识等在内的形成一整套连贯、自成体系的知识网络,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

3.2 构建地方性知识体系有助于地方文献研究视角的拓展

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研究着眼于保存珍贵的地方文化遗产和地方文化形态,因而,在地方性知识体系的宏大视野下从事地方文献工作,能突破反映特定区域记载物的局限,不囿于地方史、地方志、地方丛书、地方年鉴、谱牒、舆图、档案、契约、文件、笔记、日记、碑志、图录、照片、地方报刊、地方文献书目、新型文献等文献类型,摆脱文献的载体限制,对反映一个地域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思想成果、传统风情等文字或非文字知识体系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关注地方的现实和历史问题,关注地方的精神和经验知识,立足于一个整体知识体系来开展对地方性知识的搜集、典藏、流通、整理、研究和利用,逐步深化到各种专题知识单元,通过各种知识的长时间的互相聚合、融汇、积淀而形成一个文化凝聚力。

不同的文化持有者对世界的理解和阐释也不尽相同,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出发,能注重用“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界”去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的意义,正视地方性知识的多元化,学习不同民族的智慧。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研究若着眼于此,则会自觉扩大研究视角,注重同一区域内多种文化聚集的现实情况,不偏倚,不独大,尽可能保存文化的多样性,破除文化中心主义,承认各种文化的有效性,以容纳更多的知识资源,促进不同知识系统之间的交流融合,将丰富的地方知识资源集合起来,让知识组织成为一个节节相连、丝缕相扣的资源网络,不断加强地方性知识之间的共建共享与交流传播,打造出该区域地方性知识的“知识仓库”或是“知识联盟”。

4 地方文献研究重在深度整合显性和隐性资源

4.1 整合地方性知识是地方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需要

抢救和保护地方性知识在当代全球化浪潮汹涌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图书馆责无旁贷的责任。而挖掘、整合地方性知识体系,促成地方文化的现代化转换,让地方性知识为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服务,赋予地方性知识资源生命力,已成为图书馆新时代知识服务的现实需要。尤其是那些隐含在文化系统里不易察觉、但具有强大资源价值的隐性资源,尚待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

利用“深度描写”这种显微镜式的研究方法,解读其文化符号,深入到文化深层的结构和内在关联来对知识单元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审视,把文化看成一张有意义之网,挖掘那些真正有内涵、有价值、最能代表文化精髓的知识资源,从而对地域性文化进行重新的认识,区分不同文化的精神特质,保存其最有价值、最与众不同的核心知识资源,这也是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的趋向和价值所在。

4.2 整合地方性知识尤在深度整合其隐性资源

地方性知识体系还蕴藏着丰富深厚的隐性资源,通过对地方性知识的有效编目、整理、开发、研究、利用,促进文献知识的存储编码、转移扩散,加强不同信息之间的交流共享,发挥文献活动主体的资源管理职能,从而激活和升华隐藏在知识体系中的隐性资源。如近些年来图书馆界兴起的“口述历史”热,深入历史现场,将这些不见诸文字记载、只存在于人脑中的知识信息,通过口述化为有声音的历史,还原当时的鲜活历史画面,再转化为文字符号,成为付之载体、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知识,这其中有采访者和受访者等当事人的积极创造和主动挖掘,将隐藏的知识资源标码转换成系统的显性资源,才成为地方性知识体系中颇具价值、可待开发的“活史料”,可以证史补史。

5 地方文献研究重在知识创新

5.1 图书馆应发挥知识中介功能,完成知识创新

无论是地方性知识的“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还是从文化这个背景综合体来“深度描写”、深层分析,阐释人类学的目的就是要达成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的相互理解,因而人类学家的角色其实就是一个中介人,他要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和阐释人类文化,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进入异己文化的系统内部,同时,要清醒地进行兑换和再表达,完成对该文化的重新审视,重建新的知识结构。

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研究也要达到这种中介的功能,要试图去理解、转述、表现和整合不同文化者的心声,真正回到“地方性”的立场,发挥地方性知识的核心价值,使其在新时代的环境下找到新的生长点,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这种中介的过程就是知识资源的挖掘、存储、转移、整合、重组、增值、共享和创新。通过对地方性知识体系的建构,来形成知识信息的大规模集散,调动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技术资源,加强对知识的管理,高效地整理各种地方性知识资源,将无序的信息有序化,将看似毫无联系的知识资源关联起来,整合图书馆资源资本、人力资本等知识资产优势。

5.2 地方性知识就是独特的知识资源

地方性知识体系是区域文化最典型的知识资源,是区域文化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应以区域文化服务为己任,主动融入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充分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为此,图书馆必须建立自己独具特色的知识资源体系,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知识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通过编目、整理、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专题数据库的建设等手段,建成较为全面系统的地方性知识数据库,拓宽和加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范围和层级。

参考文献:

[1][2][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王海龙,张家u,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4,20,53.

地方文化常识范文第3篇

大学英语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形式所负载的内容。语言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着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语言的使用要达到交际的目的。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当人们进行交际时,就产生了文化差异。文化差异给人们的交流与沟通造成了一些困扰,误解。因此,在掌握语言的同时,也要具备跨文化意识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在与他人交际的过程中应付自如。在跨文化交际中,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只有从文化上彼此认同,事先“约定”某一相同(或者接近相同)的心理认知环境,交际才能获得其有效性。

一、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习惯得体地,合适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让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维系和建立与交际国良好的关系,让双方在最大程度上理解对方文化上的差异。

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与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重要性。跨文化意识可以在交际过程中帮助交际者克服母语文化带来的影响,运用跨文化思维达到交际目的。

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1.大学英语课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主要以课文讲解为主。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讲解语言知识,词汇,语法,课文题材,写作方法,分析课文内容。这种教与学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之余,也应该注重语言所表达传递的文化内涵。这样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才能够更深刻,全方位的学好一门外语。

2.口语课练习形式

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学生通常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对话或展开谈论。在通常情况下,学生会以母语思维进行语言组织及表达观点,在所有成员拥有同一个文化背景及母语环境时,他们会忽略了英语的表达习惯及方式。而在很多口语课堂上,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发音的标准,词汇的应用是否得当,语法的正确,以及表达的流畅度,而忽视了中西方文化对于语言表达的影响。

3.文化讲授与听说练习相孤立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文化内容通常是作为辅助材料而添加到课文内容的讲解中,其讲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而对于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讲授则是少之又少。英语课堂上,跨文化交际背景知识的讲授通常以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以理论和举例的方式进行讲授,而没有对有针对性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进行模拟练习。

三、跨文化交际中语误产生原因

1.以考试为导向的英语学习

在大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习者都以过英语四,六级为最终目标,而忽视了学习英语的应用性及最终交际的目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并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测评服务。通过听力,阅读理解,综合测试,写作等多方面的测试,能够科学性的反映大学英语教学的成果及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但对于学生对西方文化常识及跨文化交际常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核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学生在复习四、六级考试的时候,更注重的是词汇的扩大,语法的练习,而忽视了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2.母语负迁移

语言文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种语言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生产等因素。因此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特殊的用法及意义。

很多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会先用汉语进行思考,先想好汉语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再根据汉语内容,相应地翻译成英语。对于两种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内涵的语言来说,字对字,句对句的翻译是不能准确表达出真实交际目的的。同时,忽略了一个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也容易在交际中造成误会。

3.文化习俗,社会习俗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待人接物方面也大相径庭。在中国,人们会用“你吃了吗?”作为打招呼的方式。而在英语国家,则是“How are you!”在中国,当得到别人的赞美夸奖时,中国人会很自然地以谦虚的方式进行回复,例如“哪里,哪里!”,“过奖,过奖!”。而在英语国家,情况却恰恰相反,人们会以“Thank you!”作为基本的回复。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会很幽默地说“I’m a genius,a real genius!”

对别人关心的表达方式,中西方也体现了不同的差异。在中国,如果自己身边的朋友出现了感冒生病的症状,会很自然的建议“多穿衣服,多喝水,多休息,记得吃药,等等”。而对于中国人的这种关心,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会认为这是对个人隐私的一种侵犯。吃不吃药是应该听医生的。因此,在用英语进行交际,用中式思维对别人进行关心时,会造成一定的误解。

4.价值观不同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所给出的总的评价和总的看法。价值观会影响人们的言谈和自身行为,同时,价值观也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由于价值观的不同,人们在交友、处理问题、交流等方面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因此,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谈时,会产生不同的意见,甚至会造成误会。例如,中西方对权力分配持有不同的态度。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很多公共场合都倡导“给老年人让座”的口号。而在西方文化中,年长者一般不承认自己老了,如果在公交车上,年轻者给年长者让座,会招来对方的不满。我们从中西方对年长者的称呼上也可看出差异。汉语中称为“老年人”,而在英语中,却不能进行直接的翻译,而要说成“senior citizen”。

四、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然而学好一门语言不能仅仅以词汇量的多少,语法的精确与否,语言的表达流畅来衡量的。任何一门外语都蕴含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涵义。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正是体现了外语学习者对母语文化及其它文化的敏感性、差异性及灵活性。Byram & Morgan认为:“学生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能够受益于语言文化教育”。例如,在跨文化交际中,“where are you going?”这个问题,在西方文化中,这是一个私人问题,当朋友在路上见面时,通常是不会向对方询问。而在翻译成中文后,变成“哪去啊”,“去哪啊”,因此很多学生只会从翻译的角度进行口语交际,而忽视了其情景交际背后的跨文化内涵。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针对语言知识进行讲解说明,同时应该注重文化常识的介绍及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五、跨文化交际培养策略

1.文化常识的导入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跨文化常识的输入。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设计所要介绍的文化常识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曾强跨文化意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借助影视材料

很多影视作品的题材都是源于生活,它们真实地展现了英语环境下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种状态。教师可以选择恰当的影视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在不同场合,人们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达问候,如何称呼,如何待客,及讨论问题。通过真实人物的演绎,而非理论性的讲解能够给学生加深印象。在观看影视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意影片中人们在不同场合的言谈举止及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地方。启发学生通过比较,加深对汉语与英语的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从而获得跨文化交际的常识。

3.模拟场景,角色扮演

跨文化交际常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要通过练习进而内化,成为英语交际中的跨文化交际思维。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跨文化交际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下进行跨文化交际,对于学生在交际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及“中式表达方式”及时指出并进行相应的指导。

4.课外补充材料

外语的学习要有持续性。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达到的。英语课文中的跨文化常识有限。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课外材料,如一些影视材料,文学作品等,引导学生逐步曾强对文化的兴趣。

六、结语

随着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沟通与交流的日益频繁,“全球化”的进程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跨文化交际可以帮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的过程中克服由于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障碍与冲突。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紧随时代的步伐,教师除了强调语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用跨文化思维进行表达与交流,才能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会。将跨文化交际内容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Byram.M.&Morgan.C.Teaching-and-learning Language andCulture[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94.146.

[2]甘小林.大学外语应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校园之声,2012,(9):92-93.

[3]高静,张潇潇.大学英语视听说公选课与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2,(16):133.

[4]林瑾.发挥英语视听说优势,加强跨文化因素的输入[J].咸宁学院学报,2011,(10):53-54.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46.

地方文化常识范文第4篇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学生的成就感就是推动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取得更大成就的原动力。新教材Culture Time内容包罗万象:天文地理、生活常识、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以及西方文化知识,这也是学生最想侧耳倾听的内容。每当上到Culture Time,学生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驱使他们主动地想通过Culture Time这个窗口去了解世界文化。新教材中Culture Time这一板块的出现,便于教师开展各种英语活动,使学生从各个方面得到切实而充分的训练,扩大视野,提高能力。如新年来了,组织一个派对,分组准备,一组准备中国新年,一组准备外国新年,也就是圣诞节,让学生自己感受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这比老师枯燥的讲解要实用得多。随着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的展开,语言在有意无意中得到锻炼,掌握。

虽然说Culture Time这一板块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有诸多的好处,然而现状是,大部分一线教师对这一板块内容并不重视。目前老师们处理Culture Time板块主要有以下几种现状:

现状一:视作配角,可有可无

Culture Time出现在教材的综合板块,不少教师备课时,针对Culture Time版块的设计往往是一笔带过,老师们往往为了赶教学进度而放弃这一板块的教学。

现状二:随意安排,草草了事

Culture Time版块通常被教师放在课堂的最后5~10分钟教学,往往是完成了前面Story Time部分的教学后,再考虑Culture Time版块的教学,有时因时间有限就草草了事。

现状三:方法单一,毫无新意

由于对Culture Time版块的教学价值缺乏认识,教师们普遍采用以下方式处理该版块:让学生听一遍录音或者看一遍动画或图片,解释一下学生不懂的词句;如果时间充足,就让学生读一读。

二、通过“Culture Time”板块加强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新教材中的“Culture Time”板块主要是结合各单元主题扩充了一些文化知识以及常识,是教材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教材各部分内容相互补充,融为一体。文化板块并没有采用大的篇幅的文字,而是采用儿童喜爱的图文并茂的方法,语言亲切自然,简洁易懂。里面所涉及的一些文化知识和常识也是小学生感兴趣的,这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也起到了很有效的引导作用。

三、如何利用“Culture Time”板块来有效地渗透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

1.通过情境来拓展。例如在六年级下册Unit7 Summer Holidays中,Story Time的主要内容是讲孩子们暑假里计划去的地方,而Culture Time的内容是You'll find Uluru in Australia. / You'll find the Grand Canyon in the US. / You'll find Buckingham Palace in the UK. / You'll find Niagara Falls in Canada这四句话介绍了四个国家著名的旅游景点,还配有魅力的图片,虽然有许多生词,但是学生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这时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打算去,或者想要去的地方,仿照Story Time或者Grammar Time中本单元的重点句型来写一篇小短文,并把这些地方介绍给其他同学。这样一来,学生所学到的就不仅仅是书本上出现的几个地方了,既复习了语法,又在Story Time的情境中拓展了文化知识。

2.将文化板块与其他板块进行串联。通常情况下,“Culture Time”板块属于综合板块,若没有明显的联系,一般不与“Story Time”板块进行串联。同样是六年级下册Unit7 Summer Holidays,Culture Time的内容是四个国家的著名景点,笔者制作了一个Travel book,来具体介绍着四个景点,正好与后面Cartoon time中的第一句话“Bobby is reading a travel book.”相串联。过程如下:

T:Do you want to know sth. more about these four places?

(Show a travel book to the Ss)

T: Are they wonderful? Now, let’s enjoy a video about the Niagara Falls.

T: Is it amazing?

T:Do you want to be a traveller to travel there?(教授travel, traveller)

T:I want to be a traveller to travel there.

T:Look at Bobby, what’s Bobby doing?

S: He is reading a travel book, too.

T:What does Bobby want to be? What does he want to do?

串联各板块的学习,目的是突出课堂语言的工具性。学生不是死记硬背得应付考试,而是主动交际展开课堂活动。如上例,学生在看完魅力的travel book以后,知道Bobby也在读travel book,就很期待知道Bobby想要去哪里。渴望知道,是良好学习的开端。

3.开展主题活动,渗透文化意识。一位西方教育家说过“Tell me, I will forget. Show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understand.”因此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在真实情景中,让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教师可以在特定的节日里给学生开展有关主题活动。

地方文化常识范文第5篇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经济型社会中,如何维持地方戏曲文化健康发展,如何把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承给年轻一代,实际上己成为一种难以迅速彻底解决的心头巨痛。广州粤剧团从2004年起举办了多年的“大学生走进剧场”活动,眼前有这么一个不好的现象:一是,许多当地年轻人热衷于眼下的快餐文化、流行文化,甚至有些小孩子们张口就能来几首流行歌曲;二是,走进剧院或是看露天演出时,台下基本上是“银发海洋”,年轻人难觅踪影。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戏曲艺术不仅少不了中老年观众一如既往的厚爱,也更需要培养新一代主力军,接班人!戏曲文化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不像影视剧与生活那样贴近,但是内容却是博大精深的,反映的也是人的高贵精神和美好生活。作为一名粤剧教育系统从业者,我认为普及戏曲文化教育的关键是要从年轻人抓起,就象我平时给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一样,要在艺术本身的魅力上去培养他们的兴趣,要具体到日常中来寻找着力点———让年轻人在接触戏曲文化时,我认为应加强认识戏曲本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使其能大致辨别、欣赏各类其他艺术。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实际,适时欣赏与体验表演艺术的趣味性,以达到在美的教育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在谈到如何保护地方传统戏曲文化并促进其发展的话题时,这方面湖南省就采取了行动———湖南省教育厅对原义务教育《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重新修订。据悉,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是湖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必须学习的综合性地方课程。实验稿的修订就增加了有着浓郁湖南本土文化色彩的湘剧、花鼓戏、祁剧、辰河戏、武陵戏、荆河戏、巴陵戏、湘昆等主要剧种的知识内容,并建议学生学唱一两段地方戏。

广东毗邻港澳,南粤文化由于受这两地文化影响,无疑就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在本土文化发展方面,广东应从实际出发,在全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同步促进地方戏曲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在今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弘扬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教育模式下,大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要观赏到一两出不同剧种的戏剧戏曲舞台演出,在课程中也要适当辅以学习本土戏曲文化的内容。只有这样,华夏传统文化才会源远流长,才能永保青春活力。

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文化强国,从战略上看,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一、从年轻人抓起,从小抓起。即全省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各地情况,从实际出发来安排传统戏曲艺术进入各大中小学课堂。二、通过聘请戏曲表演艺术家,各非艺术类高校要经常举办普及传统戏曲教育的艺术讲座。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各开设普及传统戏曲艺术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系统学习。三、通过潜移默化形式达到学习和提高目的。即各专业文化艺术院团要积极参与到学校普及传统戏曲艺术中去。各大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要欣赏到一、两出不同剧种的戏曲舞台演出。四、以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的粤剧表演专业方面的优势资源为依托,定期向全社会开展各类型的粤剧票友培训短班和粤剧比赛颁奖活动。

地方文化常识范文第6篇

一、武汉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文化来自李麟主编的《地域文化常识》的概念是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另外的地区在文化形态上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风格。在长期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地域文化也形成了相互渗透和包容的特性,并从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到社会的意识形态等诸多层面得以表现出来,使得各类生活习俗、语言习惯、服饰讲究等都表现得与别处完全不同。但因为地域文化的包容性与渗透性、自身不断的演变,加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人们又往往难以精确地概括某地的文化特点。武汉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的城市。那么武汉文化的特色是什么呢?个性魅力在哪里?有人说武汉最多只有商业文化、码头文化、市民文化。但是实际上在武汉的历史画卷中记载着不朽的文化。这里有“盘龙文化”,件件殷商青铜器皿展示着当时制造业的巅峰水平,开启江城文明之光;这里有“知音文化”高山流水,琴台知音,千古佳话,铸就武汉人重情、践诺、守信的品质;这里有“木兰文化”,木兰替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和尊老美德;还有荆楚文化、三国文化、饮食文化、黄鹤文化、东湖文化、宗教文化等,都浸润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武汉的历史和文化,就物化在这残垣断壁、亭台楼阁与山川湖泊之中。凡此种种,显示出武汉文化作为一个地域文化体系的鲜明个性与卓越品质。

二、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1998 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它具体可以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培养目标和规格; 二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 三是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 四是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三、武汉地域文化视角下导游培养模式的构想

(一)明确培养目标

武汉市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并重,但相对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居多。基于对导游工作的特点及现代旅游活动特征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武汉导游人才现状、武汉旅游资源、客源市场特征的研究,我认为武汉导游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导游业务技能,还应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要在导游培养模式上打破传统培养模式,紧扣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素质及职业技能。因此,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以专业理论为基础,文化知识全面,特别是地方文化知识突出的应用型导游人才为目标。

(二)优化课程体系

旅游业作为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实用性强的学科,要求学习和掌握多门学科知识。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重视知识的整合与人格的塑造,同时也要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要给专业教育以必要的知识准备与补充,使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为一体。

1、将课程体系分为四大块:通识模块课程、专业基础及核心模块课程、地方文化模块课程、实习(实训)模块课程。通识课程包括政治文化课、计算机等;专业基础及核心模块课程包括《旅游学概论》、《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等;地方文化模块课程包括武汉饮食文化、武汉宗教文化、武汉山水文化等;实习(实训)模块课程包括《模拟导游》等。

2、组织编写武汉地域文化系列教材:如《武汉文化概论》等。

3、重新组合文化类课程:结合“四大块”课程体系,对必修和选修进行精心组合。在教材选择和授课内容上应从旅游文化角度,结合旅游业发展实际,对历史文化知识进行梳理,突出重点。特别要结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及社会环境,灵活变动或补充教学内容。

(三)改革教学方法

导游专业课程从单一的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式向“理论+实践+服务地方经济”转变,形成指导性教学与主动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主要教学方式有:课堂讨论式、案例教学法、模拟及现场教学法、学生讲授教师指导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四)改革评价体系

导游专业课程评价的标准由单一的笔试向多样化的“理论+实践+服务地方经济”转变。除了保留基础原理课程的笔试考核方式外,还可以增加实践操作,如现场导游、设计旅游线路等;体验或考察地方文化,如湖北省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等;(地方)才艺展示,如学唱汉剧、楚剧、采茶戏、黄梅戏等;导游技能比赛,如参加省市级、校级导游技能比赛;政府、旅游行业、旅游企业见习、实习综合反馈等评价方式。

地方文化常识范文第7篇

那么,什么是纳西文化的主体性呢?简要来说,就是纳西文化之所以构成纳西文化的根性元素,这些元素就是纳西文化机体内的“人文元气”,只有把这些元气匡扶起来,纳西文化才会焕发出具有活力四射的内在自信心,而只有这个“自信心”发功,“体”和“用”才能一如,一切才能良性地尽为所用。同时,在重塑“文化自信心”的过程中,要高度警惕另一种文化受难—式的乱来,以及制造各种为人民币服务的“妖怪项目”。

对当代中国来说,“传统与现代性”这一议题,无比宏大而艰难。论及什么是“现代性”时,当今中国的大批精英指出的向度无外乎是:极其优良的现代民主制度、高度发达的经济、美好的外部生态环境。我认为这一“药方”隐伏着一个极大的盲区—内在的根基,被严重忽略了。

大家应注意一个事实,作为当代强国,美国同时是当今世界上信仰最发达的国家,这个国家如其国父之一的潘恩所说:“拥有重塑世界的内在力量。”

我非基督教徒,并非在此宣扬基督精神。只是一直以来,我注意到,美国等许多国家的立国之本实际上是两个东西,一是民主制度,二是信仰。对人心而言,前者是外在化的社会根基,后者是内在化的心灵根基。但在中国,自新文化运动到现在,大多数人在探讨中国的现实出路及西方的立国之本时,却严重忽略了“信仰”这另一向度上的“立国之本”。我讲此话的意思,并非是说中国应效法美国或西方,成为一个以基督教为主流信仰的国家,而是,在探索中国式民主制度的过程中,绝不可以忽略一个问题—当代中国人的内在根基是什么?中国式民主制度的内在根基是什么?

在有着数千年专制主义传统的中国,把“制度”和“信仰”糅合起来谈论,隐伏着巨大的危险。中国是习惯于搞运动的国度,每次“革命”,在中国,都潜含着一个中心点—改造人心(在中国往往落脚点是“道德”,而信仰是高于道德的灵性修习);“改造人心”,也是由于意识到“心灵基石”的重要性使然,在此过程中,无论当初的出发点多么冠冕堂皇,其结果却往往是暴政—心灵被政治“统一”、被政治“”,“心灵之路”在极端的现实中走向了原初愿景的反面。从这一角度看,良好制度对“信仰”的保障太重要了,“制度”与“信仰”之间相互效力的那种良好的均衡感,太重要了。在中国,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许多人只要扛了杆红旗,就觉得自己是真理在握,扛的红旗越大所握“真理”亦越大,而事实上呢,这些人只是被心中的某个强大的幻象捆绑住了。

余英时曾经感慨:“中国知识分子接触西方文化的时间极为短促,而且是以急迫的功利心理去‘向西方寻找真理’的,所以根本没有进入西方文化的中心。这一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自动撤退到中国文化的边缘,另一方面又始终徘徊在西方文化的边缘,好像大海上迷失了的一叶孤舟,两边都靠不上岸。”百年来,中国文化的态势何尝又不是“两边都靠不上岸”。

真理多走一步往往就会变成谬论,论及传统与现代化时,从某个角度来看,中国式的科学与革命,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两面幌子—“科学”,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迷信,而各种“革命”,是20世纪中国文化最大的破坏者。“革命”一词,对20世纪的中国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对于中国,是一个“革命世纪”,在“革命”的滚滚洪流中,中国众多沉淀千年的优质文化元素遭受了大破坏,从而使中国人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无根化时代”。所以,这一“革命”背景的实质,是需要纳西人看清的。

说了这些后,我实际上要追问的是:在如此迅速而猛烈的时势中,纳西人“重塑世界的内在力量”在哪里?是什么?

我越来越意识到,发展也好,现代性也好,都必须有一个基石,否则必出大乱子,这个基石,我把它称作—“常识”。什么是“常识”呢?这是一个丰厚的概念,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理解。横向上的“常识”,就是在人和所生活的场(自然)之间的关联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普世标准,如,让河流保持清澈,让空气保持洁净,让山岭长满森林;而纵向上的“常识”,就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祖祖辈辈积淀下来一些传统原则,这些原则也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文化支撑,同时是最大标记,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些“常识”的形式会不断变异,但基本的精神性元素不变。对纳西族来说,比如以“祭天法祖”为核心的一套仪式、风俗、价值观念,就是最重要的纵向意义上的“常识”之一,“纳西默毕若”(纳西人是祭天的子民),这是过去纳西地区尽人皆知的常识。又如丽江古城,它在历史上有汉文化的源流注入,但这并没有阻碍它成为一座以纳西文化为主体性的古城,丽江古城是一座以纳西文化为支撑的古城,这是举世公认的一个常识,以后这座古城不管如何变迁,违背这个常识都是错误的。

当今中国已过渡到一个文化的复兴期,这个过渡期会绵延很长时间,许多“新传统”将大量涌现,在此过程中,乱搞文化的事情一定多得不可胜数,只有那些建立在坚实的“常识”基础上的“新传统”,才能形成传承并推动民族根脉的“新传统”。

母语的不断消亡,是当今世界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著有《剑桥语言百科全书》的英国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博士认为“文化语种消亡与物种灭绝一样可怕”,他在英国《展望》月刊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应当关注濒临灭亡的语言,其原因就如同我们关注灭绝的动物或植物。物种的灭绝会破坏我们这个星球的多样性。在语言的问题上,我们谈论的是智能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而非生物多样性;但结局是一样的。”

在我看来,一个民族,其活体文化(有的民族尽管仍拥有族称,但事实上已消亡)在历史长河中有两个底线,一是以信仰为支撑的文化内核之根基,一是母语。回族因守住第一条底线,故能至今坚挺,中亚古老的哈扎尔人因主动放弃第一条底线,故其文化崩盘。对于纳西人来说,第一条底线正在劫难之中,第二条底线的危机已扑向年青一代。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纳西文化对丽江经济的强大牵引作用,在其拉动下,一些文化元素亦在进行着时代性的复兴和变迁。

作为千百年来最重要的民俗,“祭天法祖”这一纳西人传统的核心信仰模式能否以符合当代潮流的形式获得彰显,从文化命脉的内在性上来说,这对纳西“历史寿岁”的延续是一个拷问。尽管纳西人的信仰崩塌程度很严重,但从可能性的角度来说,“祭天法祖”的复兴是可能的,事实上一些地方已局部实现了这种“复兴”。但站在民族整体的角度来谈这一“复兴”,自然,其难度就完全不同了。

地方文化常识范文第8篇

老舍为什么如此推崇广智院?民国时期的广智院到底是什么样子?

1904年,济南开埠当年,英国浸礼会传教士怀恩光将他在青州创办的博物馆――博古堂迁到交通便利、人文荟萃的济南并扩大规模,命名广智院。作为济南首座博物馆,广智院承担着向济南市民传播西方文化和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它甚至是齐鲁大学社会教学科,教育系和神学院的实习基地。

1922年,胡适来济南时写道:“此院在山东社会里已成了一个重要教育机关。每日来游的人,男男女女,有长衣的乡绅,有短衣或着半臂的贫民。本年此地赛会期内,来游的人每日超过七千之众”,可见当年之盛况。

广智院将展览定位于“广智”两字,即“广其智识”,这在当时的中国可谓独树一帜。其展览物品的特色体现在五个方面:科学知识之介绍、普通常识之灌输、农林新法之宣传、卫生事业之促进、国有文化之提倡。这在当时相对封闭的济南,犹如一缕科学的清风,开启了人们摆脱愚昧落后的思想之门。

广智院所陈列各种标本、模型、写真与图表等项有2000余组,共计10000余件,充分借鉴了西方先进的展示手法,展柜、挂图、镜框配合使用,创造了生动活泼的展览氛围,对民众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鉴于民众教育之重要,广智院创办男女民众学校。无年龄之限制,无阶级之差别,不取分文,有志向学者皆可入校。为给市民“娱乐常识之灌输,道德之栽培”,广智院组织了协修会,包括妇女协修会、成人协修会、幼童协修会。

1948年,济南解放战役,特意下令,不要炸毁广智院,保存了这片被翦伯赞称为当代中国博览馆建筑代表的建筑。直至四年后,这里才挂起了“山东自然博物馆筹备处”的牌子,原来的展品被打包整理后,广智院与省自然科学研究所合并,定名为山东博物馆。

出版于上世纪30年代的小册子《济南》,作者倪锡英写道:

地方文化常识范文第9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在全球文化产业大发展背景下成立的一个新专业,简称文管,属于管理学类和艺术学类专业,设立于2004年。吴漫2012在研究了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后得出结论:许多高校制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旨在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熟悉文化法规及政策,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2]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得出,适合高职高专层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主要岗位群为:文化市场营销员、文化活动策划人和文化产品宣传和推广人员;相关就业岗位:旅游活动的策划与管理人员;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工艺品展销或卖场设计、地方特色文化产品策划传播工作服务人员等。

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

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就业岗位特点,同时根据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遇到的文化折扣问题较为严重,可以看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除了要有较强的现代管理意识,更需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及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才能合理设计文化产品及文化创新,这样在文化出口过程中无论是从语言方面还是服务方面,让文化产品被输入国家的受众群体所理解和接受。因此,该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敏感性、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宣传及管理能力。下面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两大方面进行解读。

2.1课程定位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践的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对跨文化基本理论,东西文化差异的系统讲解,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由于文化文化差异而带来种种问题的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该课程前导课程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综合能力平台中语言课程类里的大学英语课程,同过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技能;学科基础平台中的专业基础课程里的民俗概论、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通过这些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常识,为该课程开设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同过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分析辨别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管理能力等,为后续课程即专业能力平台中的文化经营与管理、文化投资与贸易,文化创意与策划等打下良好的思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基础。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课程应分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中专业基础模块中的课程,即为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根据该专业职业岗位能力需要以及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定位,建议在高一虹2008年提出的“提高学习者跨文化意识与自我反思能力”的课程宗旨下[3],突出该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同时采用学以致用,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教学中转变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切实做到学生为教学过程中的主题,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著名跨文化交际学者Gudykunst曾指出,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cognitivecomponent)、情感能力(affectivecomponent)和行为能力(behavioralcomponent)[4]。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框架下,对该课程进行合理设计,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2.3开课时间与课时分配鉴于学习该课程前需要语言课程和相关文化课程的学习,同时根据高职院校开设的总学年,一般为3年制(2.5学年+0.5学年实习;或者是2学年+1学年实习),建议该课程在大二开设。这样,在大一一年时间内,在大学综合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学到相关的语言常识和技能,同时也会学习到有关跨文化交际的一些知识点。另外在大一期间,文化基础类课程也会开设,在这些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中西方文化、民俗等文化常识,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经过大一一年在语言与文化常识和技能的学习,在大二开设该课程,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接受。为大三进入实习期想快速融入社会,融入实习单位文化氛围的学生们,做好了跨文化交际心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铺垫。在课时上,根据现有适用与高职层面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内容,同时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沟通能力,建议该课程的学时为32学时。即开设一学期,这样在避免和其它文化类课程内容重复的同时,又能系统完整地学习跨文化交际相关理论和技能。

3.教学内容

以往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研究主要是针对外语类专业学生,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应遵循该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主要工作岗位任务和工作流程为依据,同时根据跨文化交际过程规律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笔者建议,教学内容可以分为知识、情感、能力三大板块。

3.1知识教学内容

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国际化视野。老师需要讲解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重点讲解词汇中的文化内涵差异,,这样学生在做文化产品对外宣传营销时,对于文化产品品牌翻译,以及标签设计,使用说明翻译等,可以在保留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还可以让目的语国家的受众群体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接纳,避免由于文化内涵差异和文化禁忌所带来的宣传营销上的失败。

3.2情感教学内容

学习东西文化在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异,文化认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的理论常识,培养学生文化差异敏感性,文化相对意识,在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建立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文化自信心的同时,克服民族中心主义,文化定势与偏见。这样学生在做文化对外传播方面工作时候,尤其是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对外发行时,尽量避免由于东西方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异给作品在电影在跨国传播的过程中会因进口市场的观赏者难以认同影片中传递的异国文化内容(如生活方式、价值观、历史、制度、神话、物理环境等)而造成影片价值的折损,即电影跨国贸易中普遍存在的文化折扣现象。

3.3能力教学内容

就一般职业能力要求的良好的沟通能力而言,学习日常交际情境中的跨文化差异,如寒暄,称谓,拜访,道歉,赞扬等,非言语交际中的跨文化交际,如肢体语言,客体语,眼神交流,面部表情等。就本专业要求的专业职业能力而言:学习跨文化语境下的商务谈判有效谈判策略;跨文化语境下的广告与商标设计,这样学生在做文化品牌进驻国际市场过程中,可以针对产品推广地与品牌场地文化积淀的不同,进行产品商标的设计和广告的推广,这样该文化品牌对外推广将会顺利得多;跨文化语境下的市场营销策略,这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采用不同营销策略,注意把握不同文化的审美价值观,在开展国际营销中对文化产品的样式、规格、色彩偏好和禁忌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及多元文化企业管理常识,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在文化企业管理能力的基础。结语高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应与本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就业岗位能力需要紧密结合,同时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要求即“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有利于该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有效实施,进而有助于培养具备文化艺术修养,文化营销与管理能力同时兼备国际视野和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地方文化常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西方文化;比较方法;人物描写;批判创新思维

钱乘旦先生是享誉世界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他在现代化理论、英国史、世界文明史等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他又是一位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大中学生的历史学习的非常接地气学者。《西方文化通论》这本书,其实是钱先生给刚从高中毕业的北大大一学生上的通识课程。其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灵活生动地讲授,破除了当时学生们的陈旧观念,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史学素养。虽然只有十五讲内容,但他立足几千年的古老中国,放眼世界,从现代文明的高度批判的眼光审视着西方文化,引起我们久久深思其中。

一、正本溯源,纠正误区,明晰历史常识

看似相同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尤其差异之处。例如古希腊时期“氏族”、“贵族”与东方的“氏族”“贵族)就有明显区别。在希腊城邦中,一些氏族自古以来就高人一等,它们是“高贵的氏族”。这种氏族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贵族,整个氏族是贵族。这种情况和中国古代不一样。郭子仪为唐明皇平定安史之乱,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汾水郡王”,他这个人成了贵族,全家及后代也跟着他成了贵族家庭。希腊的“贵族”不是一种个人身份,而是一种氏族的身份。明晰了希腊“贵族”的内涵,就容易理解平民反抗下贵族为什么容易形成妥协,为什么会利于实行民主制度。西欧封建制与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内涵看甚至是相对立的。这就容易理解西方君主专制的出现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由于其特殊的封建体制,向现代化转型比古老的中国更容易实现;而我们近代中国主攻方向就是君主专制统治,推动近代化进程变得非常艰难。

二、富于思辨,理性客观地考察西方文明

破除东西方社会的固有观念。在一般人眼古代中西方是民主的、自由的,东方是专制的、奴役的。西方式美好的、理想的;东方式黑暗的、是罪恶的。在波希战争中,希腊城邦间为了团结力量,振奋士气而提出“希腊自由”的信念,这位希腊的胜利提供了精神支撑。希罗多德《历史》就严格区分“自由的”西方和“奴役的”东方,在很大程度上为希腊人的战争正义性提供了道义的支撑。但是后来爆发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城邦衰落灭亡,都受到民主的弊端和专制影响。

近代基督教普世性思想带来“拯救全人类”的基本口号,一直贯穿于西方文化。从到传教士传教,“拯救全人类”成为他们的口号,到了近代西方帝国主义扩张,“拯救全人类”也是一个方便的借口,在它侵略的任何一个地方它都会说:我来拯救你们。从“原罪”到“获救”,从拯救自己到“拯救”别人,不管别人想不想被“拯救”,他都要去“拯救”别人。这就成为近现代西方列强侵略别人,干涉别国的事例举不胜举。从这方面看,我们古代的专制大一统局面,尤其存在的价值;我们有其自己的生存方式。我们现在不能因为文明史观或现代化理论的支持,把他们推向道德的制高点,而否认或忽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或干涉内政罪恶行径。

三、以“人”带事,深刻理解重大历史事件

“基督教刚出现的时候是穷人的宗教,统治者对此都感到恐惧,……等到统治者意识到这一点时,他们就会接受这种新的说法,并力图将其转变成对自己有利的工具。”通过揭示当时人们的内心活动,设想此宗教一开始可能遭到打压,但是由于其普世性和忍耐性,可以被统治者利用。简单的历史想象,很容易让人体验到当时的情况。

但丁的《神曲》讲述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特点是将世俗的人性和宗教原则结合在一起。

四、推陈出新,思想启蒙

从社会史理论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原因。严重的社会不公正现象并不是工业化必然结果,而是英国推行的“自由主义”理论下,政府不介入导致的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马克思想解决在一个工业社会中为什么劳动者经受如此巨大苦难的问题,他的理论因此受到很多人都额欢迎;只要这个社会仍旧维持不公正,只要这个社会中的劳动者经受巨大苦难,马克思的思想就会被人们接受。”因此,一旦世界上出现经济危机或经济困境,马克思主义思想就越受人们关注。

从现代化理论角度看“其实,我们所看到的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是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现代化的一种手段。换句话说,是落后国家追求工业化,追求现代化的一种方式。苏联是第一个用这种方式实现现代化的,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英国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德日则采用政府指导,而作为落后国家要想超前,更容易采用全面的国家干预政策。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是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的本质是国家全面介入、直接运作生产活动。但这种缺乏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制度,越来越僵化,必将别历史淘汰。

参考文献:

[1]钱乘旦《西方那块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

上一篇:防身武术教学范文 下一篇:族群文化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