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24 16:58:14

地方历史文化研究

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范文第1篇

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论纲”(项目批准号11YJA710066)、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课题号2012JK315)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是指对学校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资源用于学校德育过程的研究。开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有利于彰显学校德育意义,促进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实现;有利于完善学校德育功能,构建德育新模式,为德育过程创设德育体验情境、开展体验活动带来丰富的资源,实现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学校德育研究的有机结合。湛江雷州半岛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且特色鲜明,其中以雷州文化为代表的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长期为当地学校德育实践所应用。实践证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学校转变德育方式,改变学生的德育习得方式,促使学校德育生活化、形象化,合理建构德育资源和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德育资源;意义阐析;现实进路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指不同的地区在各自的历史长河中因独特的历史事件所生成的历史文化存在(包括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化蕴藏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同地方各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因此,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最接近现实、最感性、最“摸得着、看得到”而又最为亲切的德育资源。俗话说,一方土养育一方人;著名诗人艾青提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诗歌《我爱这土地》)。可以说,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不仅仅是增加对一些乡土的了解,更主要的是建立每一个人对乡土的精神血缘联系,找到千百年来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根,这就是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最重要的德育意蕴。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属于校外课程资源,它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具体性、鲜活性,是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进行自主体验、自主发展的优质资源。因此,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我们身边的历史文化德育资源,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开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的意义阐析

1.有利于彰显学校德育意义

从贯彻党和国家的政治意志看,开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水平,促进十提出的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党的十首次确立“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高度彰显了学校的德育意义。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十的“教育根本任务”论进一步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从而把学校的德育摆到了更高地位上,进而也凸显了开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的政治意义。其逻辑进路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在于加强德育工作,加强德育工作的前提在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而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既是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又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首善之举,其目的在于把历史文化资源引入学校德育过程,实现德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利用的有效对接,这既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与地方文化建设的结合,更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因此,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不仅具有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政治意义,也具有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指导学校德育实践的现实意义。

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宏观背景看,开展该项研究有利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学校德育资源既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承利用,也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构建富有成效的学校德育体系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开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正基于这一宏大社会背景,旨在深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承与利用,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构建富有成效的学校德育体系,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看,开展该项研究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文化教育的创新。基于当代教育的视域,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文化修养必须落实到教育的原点——“育什么人”、“如何育人”的问题上。显然,面对当前学生信仰危机和道德文化缺失的问题,利用当地父辈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利用富有乡土特色的本土历史文化元素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道德文化教育,无疑都是生动直观而有效的解决途径。开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正是基于学生理想信念重塑和道德文化构建的德育规律探索,以寻找学生健康成长的实践途径,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命题。

2.有利于转变和完善学校德育方式。

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德育功能看,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不竭源泉,有利于完善学校德育功能,构建德育新模式,为德育过程创设德育体验情境、开展体验活动带来丰富的资源,从而打破德育课程资源结构单一的局面。地方历史文化意蕴深厚,是当地学校德育常用的题材。以笔者所在地区的学校德育实践为例,湛江地区地处雷州半岛,雷州文化是当地主要的传统文化,它与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并列为岭南文化中的四大民系文化之一。[2]由于历史渊源和地缘关系,雷州文化在历史上曾与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交融,淀积着极其丰富而又独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如石狗文化、雷阳文化、谪官“廉政”文化、状元坊文化等,至今还传承着许多独特的民俗文化形式——如雷歌雷剧、傩舞傩戏;舞龙醒狮、年例飘色等。近代以来,当地又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湛江革命文化:湛江人民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历史资源,如抗法斗争、抗日斗争的遗址史料;湛江地区的红色资源:如革命老区、抗日根据地、解放海南岛战役等历史遗址和文化资源。雷州文化与湛江革命文化,作为独具地域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历来是湛江人民用以教育后代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学校常用的德育题材。

由此而形成了当地学校对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的德育自觉。例如,大多数高校都成立地方文化研究所,加强对本土历史文化尤其是雷州文化的研究,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德育和社会实践;又如安铺中学的德育实践:安铺镇是广东四大古镇之一,有400多年历史,本土历史文化非常深厚,该中学本身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该校都是当地共产党活动和领导革命斗争的基地之一,这些历史文化资源长期以来都是该中学校本文化建设和德育的重要资源;再如廉江一中重视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园中心建起了全国首个以孔子《论语》为主题的大型广场——“论语广场”,硕大的“论语广场”占地8800多平方,矗立着高大的孔子雕像和他的系列名言警句,这里不但是该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场所,也成为当地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并受到全国媒体的关注。上述学校的德育实践,是当地学校把本土特色历史文化作为德育资源利用的一种自觉。实践证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学校创新德育模式,改变学生的德育习得方式,促使学校德育生活化、形象化,克服把德育当作“符号知识”在教室里空对空传授的缺点,让学生走出教材和校内资源的狭隘视野,合理建构德育资源的结构和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学校的德育途径选择看,开展该项研究有利于探索学校德育新途径。随着当代多元化社会思潮对学生影响的扩展,必然对学校德育带来巨大挑战,选择更多新的德育途径、引进更多新的德育资源、运用更多新的德育手段,是学校德育应对挑战的最优选择。开展德育资源拓展研究无疑有助于拓展学校德育资源的利用时空、拓新德育模式,尤其是把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与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文化修养相结合,既可以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的“三观”教育,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乡土感情和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从而构建起集思想教育、文化育人、情操修养于一体的德育新模式。

3.有利于促进学校德育研究

从学校自身的德育研究看,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是学校德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研究,既非纯理论的思辨,也非纯实践的行动,需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这是由道德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所决定的,只有从这点出发,才能真正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诚然,德育研究的目的之一在于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升华理论,开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有助于提炼学校德育经验、寻找思想教育规律、升华德育方法。鉴于当前学校利用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的德育实践,各学校都有不同的经验,但尚缺系统的概括提炼,未能上升为规律层面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论。开展该项研究目的在于把这些零碎的感性经验做法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以及方法论,再用以指导学校的德育实践,从而促进学校的德育研究和德育实践。

从地方历史文化与学校德育的结合研究看,开展该项研究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结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和地方文化建设水平。其研究意义表现在:一是推动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研究由自然研究向自觉研究转变。当前人们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研究尚处于零散、功利的自然状态,开展该项研究有利于推动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德育教育关系的学理研究,探寻两者之间的关联要素,挖掘地方历史文化中的教育内涵,揭示其优秀本质和规避其负面糟粕,这种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其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促使研究态势由自然向自觉转变。二是有利于厘清地方文化建设与学校教育关系,并上升到办学规律的学理层面进行探索。当前的研究实践也证明,该项研究对于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与德育资源利用的学理研究,探寻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办学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社会与学校有着共同的育人功能,必须形成合力育人的格局;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自觉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二、开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的现实进路

学校把历史文化作为德育资源运用,已是一个非常成熟而习以为常的现象,例如,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近现代史资源、党史资源、革命斗争的红色资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史资源、改革开放历史资源等全国层面的历史资源被用于德育过程,已成为我国德育实践自觉和德育研究的经典。然而,以各地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入德育实践研究领域,却是基于学校德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而被关注。随着近年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成为普教“热点”,有的学校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开发乡土资源研究题材,有的学校把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乡土资源德育素材,更多学校把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地方学校乡土课程的一部分,开发出富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江浙一带在这方面行动迅速,率先进行了实践。广东的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地区在这方面的实践成果颇丰,从2006年公布的《广东省2006年中小学地方教材目录》得知,共有78种乡土教材进入课堂,属于广府文化地区的有48种,属于潮汕文化地区的有16种,属于客家文化地区的有7种,而属于雷州文化地区的只有2种。78种教材中,以“某某地理”、“某某历史”“某某文化”命名的教材就有26种,但涉及地方历史文化命名的只有8种。足见,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的理论研究方面,尚属起步阶段。

1.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学校德育资源研究的现状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学校德育资源的理论研究还相对薄弱。在CNKI数据库检索中,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主题的研究文献多达2126篇(注:检索时段为1984年2月—2013年1月,下同),但大部分是研究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论文,涉及教育研究的不到10%;以“德育资源”为主题研究的文献有690篇,多为学校常规性德育方法和内容研究,涉及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的只有4篇;还没发现“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方面的论文。然而,作为历史文化资源教育利用的单项研究,在一些领域又是丰富多彩、成果喜人的。以红色资源研究为例,在CNKI中检索出论文778篇,且发表的刊物层次也比较高,但从总体上如何把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学校德育结合,目前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仍相对空白。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学校德育资源研究呈现出如下特点:

(1)从研究进路来看,近年来,学界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学校德育资源研究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概念研究:何谓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和学校德育资源;二是意义研究:为何要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德育;三是应用研究:如何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德育;四是个案研究:单项的历史文化资源研究。

(2)从研究内容来看,表现为“三多三少”。即全国性(典型性)的资源应用研究多,地方性资源转化利用研究少;实践总结探讨的多,学理研究少;将“历史文化”与“学校德育”分割开来研究多,对两者内在关系及系统性研究少。当前学界的研究从内容上看,大多为实践总结文章,对德育资源转化利用的理论及机制研究论文少见;多见“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或“学校德育研究”的单项研究论文,少见对两者系统的内在关系研究成果。近年来,由于德育在学校教育事业及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得到政府和众多学者的重视,不少关于德育资源研究的课题得到立项。如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汪季石主持)、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论纲”(张颢主持)等。同时,相关的科研成果也不断推出,如张颢的《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论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8期)等。但对比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践的需要,现有的研究力度远远不够。

(3)在研究方法上,对“历史文化资源”或“学校德育”多采用纵向研究或个案研究,而缺乏系统性研究和关联研究。如果能通过对两者的关联研究而实现横向与纵向研究相结合,并进行系统性研究,不仅能有效把握历史文化资源和学校德育的特性和功能,也有利于在教育实践中综合把握和系统分析学生思想教育的规律。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其一,目前已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成果大多从单一的角度出发,缺乏教育功能性的联系研究,要转化为德育资源成果,尚待二次深化研究;其二,将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研究融入国民教育的宏观视野内进行,无论是对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的系统性、整体性和价值性研究,还是对丰富学校德育的途径、手段和实践研究,都是突破和创新。

2.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学校德育资源研究的趋势分析

总的说来,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学校德育资源的研究今后将会呈现如下走向:

(1)在研究对象上更强调资源的地域性和思想性,以保证研究对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角度看,更注重于地方文化特色和独特的德育价值挖崛;从德育资源的研究角度看,更注重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德育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教育实效性运用,注重资源思想性的选择。

(2)在研究方法上将更多拓展跨行业、多种类研究方法的应用。一是更多地运用调查研究法:深入到历史文化丰富的地区去体验和发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本着“共同探索,共同分享,互相合作,一起研究,互惠共赢”的思路与地方历史文化单位合作,开展资源研究活动;二是运用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各种历史文化资源的概念、内涵和意义的比较界定,区分清楚在其德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三是运用文献分析法:深入地方志办公室、党史办、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场所搜索地方志和文史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四是运用教育叙事法:通过深入乡间采风,访问民间艺人,把采访的结果以小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

(3)在研究视角上,将由只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转到重视其与德育的关系及转化为德育资源的规律研究。更多着重于各种历史文化资源的精华与糟粕的甄别、教育意义的挖崛、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与教育关系的梳理,以及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德育的规律的探讨等。

3.推进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从问题意识来看,基于当前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推进该项研究应着重于下列问题的解决:

(1)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内容复杂性与学校德育先进性的关系问题。通过发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中先进的思想文化内涵,甄别其精华糟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德育作用。

(2)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在德育中的实效性问题。探讨历史文化资源的教育特性,寻找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规律,目的在于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通过把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厚重的思想内涵及其鲜活的文化形式转化为具有德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的资源,探索在当前思想多元化、社会多样化的背景下的德育新途径,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的方式和路径探索问题。从研究方法来看,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是如何借助地方教育资源实现德育目的的一种方式方法,是实现教育方法和德育方式的路径创新。

(4)文化建设与德育资源利用的关系问题。在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资源的先进性与历史局限性、教育性与经济性、严肃性与娱乐性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与教育研究的关系问题。

4.开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的对策探析

总的说来,推进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需要在四个方面加以完善。

(1)提高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意义的认识。正如前文所述,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事关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和促进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开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有利于彰显学校德育意义、构建德育新模式和推进学校德育研究,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要搞好该项研究,前提是提高各级政府、学校和研究工作者对该项研究意义的认识。只有认识提高,才可能重视;只有重视,才可能加大投入和支持;只有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和研究工作者的投入,才能有效地做好该项研究工作。说到底,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德育资源的利用研究并非学者个人单枪匹马所能胜任的,它是一个集各部门齐抓共管、地校合作、教研相长的协同研究共同体。

(2)加大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教育开发研究和德育利用力度。无可否认,各级政府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利用无不不遗余力,然而,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教育开发利用却鲜有其功,少有为学校教育而专门开发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甚至不少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文化资源因经济利益关系,拒绝教育的无偿或低偿利用。改变这种局面在于政府要改变观念,正确处理好地方经济利益与教育需要的关系,多开发和开放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用于教育服务;学校亦应主动参与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引导学者参加研究,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受教育,从而提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教育利用效率。

(3)鼓励地方学校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德育利用。学校是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的最大受益者,应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于德育为己任,主动做好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德育利用工作。一方面,导引学者参与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研究,积极推进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德育利用实践,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历史文化景观、开展本土历史文化考察实践活动、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引入德育课堂以及乡土教材等。

(4)加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的理论研究。一是在研究对象上要强化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特点和思想特点的分析,保证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在研究方法上要拓展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特别是应用政治学、宗教学、教育学与历史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方法;三是在研究的视角上以人为本,过去的研究往往只是强调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作用,而不重视其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性研究,更不重视其对学生个体成长的终极关怀作用,其实,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利用不仅事关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问题,也事关学校德育改革的终极关怀问题。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01).

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历史文化课程 特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123-03

在地方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由专业主干课程、众多选修课程、历史通识类课程三部分构成。如何把这三类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们在培养和提高历史学专业学生学识和能力方面的作用,发挥它们在拓展非专业学生的历史人文知识和视野方面应起到的作用,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任务。笔者根据多年来多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阐述个人的几点认识和心得,这就是:不论在专业教学还是非专业的历史教学中,都应当注重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设计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挖掘有特色的教学资源,采用有特色的教学手段。简而言之,就是实施历史文化课程的特色教学,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特色教学的必要性

在地方本科院校,要想提高历史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一方面当然必须加强和改进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众所周知,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历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专业主干课程提供了增进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理论、形成专业技能的基础平台。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既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也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史学理论、史学史、历史文献学、考古学等分支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只有学生达到了这两方面的基本要求,才能说培养了合格的历史学专业的专门人才。

但另一方面,又必须打造自身的地方特色。因为地方本科院校缺乏大城市拥有的优质资源,只能因地制宜,挖掘和打造地方特色。我国高校众多,受各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制约,在地域分布上极不平衡。在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经济、文化发达地区,高校云集,而且高水平知名大学基本分布在这些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高校在办学条件上一般都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而在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高校明显偏少,也缺乏足够的办学资源。但毕竟,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存在更复杂的多样性,经济落后地区往往在历史文化上拥有自己的独特资源。在开发这些特有资源的时候,当地高校肯定是最有条件的,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就近挖掘本地资源,在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上做出独到的贡献。其次,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地方院校的历史教学必须注重阐明地方性历史。中国历史的发展,自有人类出现开始,就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在远古的时候,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不同族群的文化发展既遵循着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又因各地环境和条件的差异而创造着各自地方的文化特性。[1]在中原华夏与蛮夷戎狄等周边部族不断展开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地方性历史。而对地方性历史的记述很早就已开始出现,比如《吴越春秋》、《越绝书》等。而要真正认识中国历史的深刻内涵,必须在揭示各个地方性历史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这也就是数十年来我国地方史或者区域史研究持续繁荣的原因所在。因此,地方院校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研究当地历史的特性及其在全国历史中的地位,告诉学生所谓中国历史其实是无数地方性历史的纵横交织。任何地方性历史知识都不应该被忽视。再次,中国历史学的发展需要各地的历史院系提供和发展地方性历史知识。我国高校的历史学专业虽然不多,但在全国的地区分布上具有相当的广泛性。既然全国的历史是在无数地方性历史纵横交织的基础上建构而成的,那么提供确实可靠的地方性历史就成了各地高校历史学教学和研究机构的重要责任。此外,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输送专门人才,这样的人才就应该对区域历史文化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以适应各地中小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教学,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说来,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没有特色的课程教学难以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让课程的特色得到彰显,才能以其特有的魅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加深对中国历史的认同感。历史文化课程的特色首先是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而中国是一个疆域广大、地方民族多样性显著的国度,要对这样一个国度的历史文化产生真正的认同感,只能在学生亲身感知的地方和民族历史文化特色基础上才能体认到真实的中国、多彩的中国。再次,可以对地方历史文化形成认同感。在体认地方和民族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和巩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学生也就能自然地加深对于自己所属地方和民族历史文化的认知,确认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当中的地位和意义。这样就能加深对地方民族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认同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水平。最后,可以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资源和智力支持,可以促进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有利于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普及和传播。在当今的中国,各地都已重视文化建设,积极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各地的高等院校纷纷主动参与当地的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学术资源,整合历史教学和研究队伍,凝聚力量,开展历史文化的调研和资源开发工作。做好了这一系列工作,既能为地方政府的相关工作提供研究资源和智力支持,又能推动和帮助各级学校开展好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出丰富有效的校本系列课程,发挥育人功能。

二、特色教学的可行性

既然在地方本科高校实施特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地方本科高校有没有条件开展特色教学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数十年来的历史研究已经积累了众多成果。特别是揭示各地历史文化特点的地方史和区域史成果,多得惊人,为历史文化的特色教学提供了丰厚的可利用的学术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史学界的历史研究领域大为拓展,地方史和区域史研究蓬勃开展。法国的年鉴学派地域社会史研究,美国的“中国中心观”历史研究,台湾的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日本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等等,对中国的地方史和区域历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中国的地方志学术传统也自然地发展为地方史或区域史研究,加上我国考古学、历史地理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勃兴,极大地推进了全国各地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在众多的地方史和区域史研究中,东北学者群的东北史研究,西北学者群的西北历史文化研究,西南学者群的西南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华南学派的华南研究,华北学界的华北地域历史研究,两湖学界的楚文化和长江中游历史文化研究,特别是江浙学者群的江南历史文化研究和徽州学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特色多样和复杂面貌。[2]难以计数的区域历史文化研究论著为各地高校开展有特色的历史教学构建起蔚为大观的教育资源。

(二)任何高校都可以依托地方,开发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为特色教学服务。笔者所在的湖南文理学院位于湖南常德,此地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供挖掘和开发利用。如城头山古城,善卷和德文化,屈原事迹,里耶秦简、武陵蛮和五溪蛮,桃花源故事,刘禹锡谪居朗州,周行逢治楚,钟相杨幺起义,李自成禅隐常德夹山寺,清末开埠,辛亥革命,侵华日军细菌战和常德会战,等等。上述本地历史与文化特色,都可以在众多课程中设计教学内容,加以实施。而位于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多年来依托广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历史学办学特色。该校历史系师生曾长期致力于太平天国史研究和教学,后又大力开发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比如桂系军阀历史、泛北部湾历史文化、西江流域历史文化、湘桂走廊历史文化、桂林抗战文化等等,所开展的教学改革和研究风生水起,取得了累累硕果。

(三)地方本科高校也能创造条件,努力开展野外历史文化特色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历史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与专业考察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我们的培养方案,一年级时组织学生去长江三峡、荆州等地,参观和考察三峡两岸的历史文化古迹,例如白帝城、奉节历史博物馆、荆州古城、荆州博物馆以及三峡水利工程;二年级时组织学生去湖南宁乡、韶山、长沙、井冈山等地,参观和考察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韶山故居和纪念馆、湖南省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小井红军医院、大井革命遗址等;三年级时组织学生去西安及其周边地方,参观和考察半坡遗址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茂陵、乾陵、西安古城、钟鼓楼、西安碑林、大明宫遗址、大雁塔等。上述要考察的历史文化遗存内涵广泛、形式多样,上起史前人类及其文化遗存,下讫共和国的历史,是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与文化发展过程的极好的生动材料,对中国通史的教学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多年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直都很高,他们把所学理论知识用于考察和分析所接触的无数实物、遗存,反响热烈,获益无穷。其他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在这一方面也都有各自的特色教学考察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三、特色教学的有效实施

以上业已说明,地方本科高校完全能够开展好历史文化课程特色教学。不过,要实现历史文化课程特色教学的目的,提高各类课程特色教学的效果,还需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科学构建教学体系。

第一,要以各类历史课程的教学为中心,把历史文化理论与历史文化事项的教学充分地结合起来,进行深度的历史文化理论探讨。数十年来,中外学术界关于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所提出的理论学说精彩纷呈,林林总总的理论学说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当代的历史研究发生了影响。英国汤因比的文明史观启发我们,各种文明的发展史都有自己生长的脉络。法国年鉴学派的总体史观告诉我们,对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要有宏观总体的把握。美国的中国中心史观告诉我们,任何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变,都有地方社会的深刻背景。中国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流派,已经走向“历史现场”,用众多成果揭示了区域历史文化的内在理路。[3]这些理论和学说都对我们认识和把握区域历史文化特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完全可以借来研讨本地历史文化特色。只要我们运用这些理论和学说,实际考察各地的历史文化事实和现象,比如人口与生计、社会组织和结构、政治权力和秩序、民间习俗与风尚、等等,分析其间的出入,检验其真理,发现其谬误,就能明显提升我们思考历史的深度、高度和广度。当我们对中国各地的历史文化特点有了具体的把握之后,当我们对全世界各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形成了比较真实的认识之后,我们才能说自己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达到了真实的生动的具体的认识,我们所学到的历史才不是抽象的知识,才不是干巴巴的一些结论。

第二,要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扎实开展野外历史文化的实践教学。历史教学需要良好的条件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包括图书资料、音像资料、文物设备,也包括野外历史文化遗存。因为历史发生在过去,要想再现历史场景,必须借助各种资料和手段。一般的历史讲述和呈现需要有好的条件和资源,而体现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教学更是如此。其一,地方本科院校的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应当积极研究能够服务于特色教学的资料购置、音像文图资源建设,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来建设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尽量满足教学需要。但笔者所在学校图书馆在历史图书购置方面明显滞后,院系资料室也是多年未进新书。在图书经费总量有了较大增长后,追加用于购置历史新书的经费是必要的。其二,文物资料的建设和利用相当重要。我校原有文物陈列室,拥有文物数百件,但是搬迁到新校区后,一直堆放在仓库中,至今都没能重建文物陈列室,这无疑制约了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教学,如能重建并充分利用就可促进特色教学。其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利用。这在我校已具有二十多年的优良传统。本校不仅有本地的常德博物馆、德山、澧县博物馆和文庙、城头山古城、石门博物馆、夹山寺、林伯渠故居、洪江古商城、凤凰古城、桃花源、花明楼刘少奇故居、韶山故居、湖南博物馆、南岳衡山等众多教学基地,而且在省外也比较固定地建成了荆州和三峡、井冈山、陕西西安这三大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教学地点。这些实践教学资源条件优越,多年来在每一届学生的教育教学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们必须保持和利用的宝贵资源。

第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本领。需要指出,开展特色教学并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因为高校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具备史学专业的基本能力,形成比较完善的史学素养。众所周知,当代史学的专业教学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包括调查和收集史料的能力、考辨史料真实性的能力、分析和解释史料的能力、理论思维和史事概括的能力、史事评述和表达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并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需要相当艰苦而复杂的教学过程。带领学生深入历史发生的现场,在尽量接近真实的历史环境中体验历史、认知历史、把握历史,教会学生形成切实有效的学科能力,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目的。而要进入历史现场,有两个途径是必经的,一个是阅读原始文献,在接触和理解原始文献的过程中了解比较真实的历史,笔者曾经带领全班学生去到图书馆古籍室亲手翻阅古文献,效果不错;另一个是考察历史文化遗存,在历史活动发生地观察实物,近距离接触历史遗迹,从而体认具体的历史。学生通过这两个途径所认识到的历史,就不会是抽象的历史、普遍的历史,而必定是具体的历史、特殊的历史,能让他们体验到人类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也就是各地特色的历史文化。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本领,让学生懂得那种认为学习历史就是看几本历史书,背下几本历史教科书的看法实在是荒谬的,这样认识到的“历史”是干瘪的、虚假的,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是有害的。

[ 注 释 ]

[1] 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M].长水集续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9.

[2] 张建民.10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区域环境、经济与社会变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5.

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湘西地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 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由于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在中学已有接触,一些学生对开设此课程有一定的厌倦感。因此,要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就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充实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生动素材,从而增强《纲要》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湘西地区具有十分悠久的革命历史文化传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留下辉煌灿烂的一页。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二、六军团曾在该地区建立了著名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湘西地区的怀化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湘西会战作为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标志着中华民族获取了彻底的胜利;还有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的早期领导人,如、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周逸群等都曾在该地区战斗和生活过。因此,该地区与《纲要》课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本文主要结合湘西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就湘西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问题作个探讨。

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纲要》课程教学的价值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形式多种多样,如历史遗迹、遗址、文献、档案及影像史料等,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到高等院校《纲要》课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吉首大学部分教师已经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到《纲要》课程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纲要》课程教学,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纲要》教材是以全国为地域范围、近现代历史为时间界限的,是对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高度概括。由于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在中学已有接触,并且因其所讲的历史事件距今较远,学生难免感到枯燥,提不起学习兴趣,使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如果教师在讲授课本时,能联系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不时地穿插讲述当地史实,就能增强《纲要》课教学的现实感,使学生倍感亲切,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另外这样也容易引导学生把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积极情感和兴趣转移到对整个《纲要》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纲要》课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任,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纲要》课教学的主要目标。《纲要》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常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史实来实现的, 而如果这些史实与学生距离越近、联系越紧,教学效果越明显,对此,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为热爱祖国是从深入热爱自己的家乡开始的。无论学生家就是湘西地区的,还是从外地来到这里读书的,大学四年,必将与这片土地同呼吸共成长,高校所在地常常就是学生的第二故乡。地方历史文化使学生穿越了时空的局限,走进一个真实的历史情境,进而大大拉近学生与这门课程间的距离,使学生具有更直接、真实、具体的感受,这种亲历式的教育远比空洞的理论说教效果显著。通过地方历史文化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建设家乡、 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好地彰显《纲要》课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然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具体性、直观性以及地域上的亲近感等优势,将它融入《纲要》课程的教学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缺少师生互动的弊端,可以激活教学主体――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同时,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譬如教师拟定一些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相关的《纲要》课的选题,让学生自己进行研究性学习,写课程论文等)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桑植故居、纪念馆,参观怀化芷江日军受降旧址等),这样既能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也有利于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纲要》课程教材时间跨度为 170 多年,内容多、课时少。如何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纲要”课的教学,笔者认为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穿插补充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以湘西地区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穿插相关的地方人物、事件介绍、历史图片、历史影视资料等。如在讲授“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时,插入湘西地区凤凰籍总兵级人物郑国鸿的图片,介绍郑国鸿是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攻占的第一块领土劫后余生的守土军官,是鸦片战争全过程中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激烈的定海保卫战的捐躯者,是被整个中华民族公认的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近代第一批民族英雄;又如在讲授第二章第三节“维新运动”中添加介绍湘西地区熊希龄的事迹(主张维新立宪,辛亥革命后曾经当选为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再如,讲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时插入介绍湘西的风云人物以及讲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讲授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插入讲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会战”等等。这样,在课堂上适当补充和分析这些地方史料,不仅可以丰富教材的内容,也能使课程更具有趣味性与地方性。

(二)通过专题式教学让学生系统了解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把与之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不同的专题,系统地向学生讲授。譬如,对湘西地区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适合在《纲要》课中作为专题讲授的内容有:第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以及意义(如:教师可将红二、六军团在湘西地区建立著名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史实通过专题式教学让学生了解,学生们对发生在身边的历史会倍感兴趣;) ;第二,抗日战争中的“湘西会战”(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作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第三,对湘西著名的人物进行专题讲授等。通过专题式教学,能够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本地人民为革命和建设所做出的努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当然,这种专题教学方式难度较大,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三)应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展开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到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也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学生们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历史图片、模型等的情景再现,接触第一手的历史文物、遗址,亲身感受历史。(譬如在湘西地区,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桑植刘家坪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故居、怀化芷江日军受降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历史调查(譬如访问老红军等)实践活动。虽然《纲要》课教学内容涉及到的时间比较久远,但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地点就在当地,参观其遗迹、遗物,调查采访相关的人物, 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式的课外实践,能使学生形成心理上的亲近感,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这样就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同时,在客观上可以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应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展开网络平台的教学活动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进《纲要》课, 网络是拓展教学空间不可或缺的载体。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利用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而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到网络平台的教学,也能进一步增加《纲要》课程的实效性。因此,高校的《纲要》课程应开设专门的教学空间,网络设计应该更加细化, 譬如在课程教学空间设立地方历史文化专栏(可以添加各种文献、档案、视频等资料), 开展网络地方历史文化专题征文活动等。此外, 还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博客等手段延展教育效应。在网络中关注、讨论、分析、研究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在网络中继续加深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知, 无疑是《纲要》课教育教学目的在课堂外的进一步升华。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合理应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增强《纲要》课的教育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但在应用中应当注意处理好教材内容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之间的主从关系、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关系以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等,让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切实起到对《纲要》课教学的有效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皮伟.地方历史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以闽地历史文化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 (12).

[2] 高晓华,马良玉.地方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以黑龙江省地方史资源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0(15).

[3] 赵改萍.浅论地方历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应用――以晋南地区史料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3).

[4] 孙忠良,吕学芳.概论”课开发利用地方性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以湘西地区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7).

[5] 刘进.地域历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价值与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 .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首大学教改课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遗产保护规划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1-27(7)

2008年国务院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来,《条例》的落实工作得到不断深化,各项制度化建设在有序进行。《条例》颁布两年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司组建了历史名城处,开展了一系列围绕制度建设的政策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2010年年初,《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标准及申报文本要求》文件正式下发,为各地积极开展的申报名城、保护名城等工作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标准和指导。同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等政策研究专题均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并公布了征求意见稿。在地方层面,围绕《条例》的深化落实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经验。整体观察2008年到2010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领域,《条例》对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起到了统领作用,《条例》颁布前出台的诸如《紫线管理规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都在陆续进入修改的程序,各类制度建设的加强无疑将使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向前跃进了一大步。与此同时,全社会保护规划实践的认识也在继续不断提高,各方面社会力量也逐步在保护工作中显示出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当然,在现实工作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周干峙院士在2009年9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上指出,当前时期规划工作的困惑和难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行政干预过多,二是土地开发机制混乱,城市用地开发实际上常常由开发市场主导,开发规划随着“市场”转。因此,旧城改造的压力一直很大,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破坏性建设现象时有发生。这种问题已经困扰我们多年。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2010年1O月刚刚公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中再次明确提出文化事业大发展和大繁荣的重大课题,这将意味着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在内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正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对于保护工作者来说,及时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本文将重点围绕《条例》的深化落实,对名城保护规划及相关工作内容进行简要的经验总结和进行审慎地反思。

1、名城保护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2009至2010年是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制度化建设关键之年。依照相继出台的《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名城的保护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的轨道。在《城乡规划法》和《条例》统领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着手对已有的法规和部门规章进行系统梳理,构建起比较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本法律法规体系,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规划编制得到更好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使《城乡规划法》、《条例》的严肃性得到了加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对于一系列重要的部门规章有机会地展开前期的课题研究,下面我们列举完成的两项重要的政策研究课题。

1.1 《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标准及申报文本内容研究》

《条例》颁布施行后,城乡规划司为了使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做到有章可依、使审查的行政工作更加透明,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所开展了《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标准及申报文本内容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研究》以建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的具体评估要求,规范名城申报工作,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地方政府积极展开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为目标;把坚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正确导向性作为研究的核心,着重强调把对名城认识的全面性,对历史文化街区质量的重视,对保护管理措施的有效性作为评价名城的重要价值标准。

《研究》从真实性、完整性、历史文化价值的独特性、管理的有效性出发,依据《条例》第七条的四个方面“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存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价值”和保护管理措施要求分层次地进行深化、细化,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定性、定量的综合性评价。《研究》中提出的基础数据内容和要求为名城保护管理信息化和建立备案制度奠定了基础,向提高管理有效性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此外,《研究》还对申报文本内容与形式进行了做出了研究,这样可以使名城申报、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也有利于促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在进行行政决策工作中确立正确的保护思想和工作方向,在保护和整治的行动中采取正确的保护方法和措施。

1.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

保护规划的实施及监督管理是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重要保障。《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本节简称《管理办法》)的研究遵循“以《条例》为基准,适当扩展和延伸”的基本原则。《管理办法》研究针对目前规划审查缺乏,难以保证规划质量和可操作性:跟踪监督及濒危确定缺乏,对命名后过度开发或破坏没有控制等主要实际问题,重点在审批及备案管理要求、实施及保护措施管理、保护监督管理及濒危评定等方面进行深化。《管理办法》还对监督管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管理办法》提出建立多管齐下的长效监管机制,以及完整的濒危管理要求。

与此同时,中规院名城所等机构还有多项直接针对政策制定的科研课题,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规范》等均在同步开展,《条例》颁布后名城保护工作的制度化已经成为一个显明的趋势。

2、地方层面落实《条例》开展的保护工作

《条例》的颁布实施从总体上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的保护工作。地方结合落实《城乡规划法》和《条例》的要求,制定深化落实《条例》的各项实施细则、保护管理规定和办法,编制保护规划,成立保护管理机构,开展对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街区的各项保护与整治工作,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1 积极申报历史文化名城

在过去的两年中,尽管经济危机的阴影尚未消散,但国内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却是逆势而上。2009年年中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坚定了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决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地方对部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向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 报要求的城市数量是空前的。

截止到2010年年底,有16个城市进入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程序,申报数量之多申报时间之集中是1982年公布首批国家名城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这些城市包括:陕西省佳县、湖南省洪江市、四川省会理县、江西省瑞金市、新疆维族自治区伊宁市、江苏省宜兴市、山西省太原市、安徽省桐城市、浙江省嘉兴市、江苏省泰州市、新疆维族自治区库车县、山东省蓬莱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广东省中山市、河北省蔚县、云南省会泽县等。

从申报城市的情况看,申报城市能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传统风貌,确实应当采取及时措施,积极地加以保护。但不无遗憾的是,不少地方在1980和1990年代、甚至于最近10年,将较高价值的历史地段以发展地方经济和改善居民生活为名拆毁掉了,或者为了发展文化旅游,采取了不当的改造和整治手段,破坏了文化遗存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的原则,使历史文化价值大打折扣。一些城市过去的建设已经使高品质的历史文化街区遭受了严重破坏甚至荡然无存,现如今希望能够用实际的保护行动加以挽回,从中也令人深刻地意识到文化遗产是无法再生的资源。历史文化街区是承载历史文化名城价值和特色的关键载体,历史文化街区的数量和规模固然重要,但街区的品质才是关键中的关键。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热潮中可以看到,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并不困难,但提高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加强对正确保护方法的学习才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2.2 保护实践的一些进展

随着系统保护和依法保护理念的深入,地方越来越重视保护立法工作。越来越多的省市陆续出台或修订相关的保护管理规定、保护条例、实施办法、技术导则等地方性保护法规和技术规范,一些省市逐步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专门管理机构,特别是随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更大范围的城市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地方的文化遗产保护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环节,中国名城保护近30年的实践证明,历史文化街区是名城保护的重点,有无完整和一定数量的历史文化街区既是成为申报名城的基本条件,也是保护名城的基本要求;同时,历史文化街区始终是名城保护的难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工作牵一发而制千钧,存在着认识上、方法上、政策上的诸多难点需要破解:同样,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名城保护的亮点,越来越多的名城意识到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是彰显城市特色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历史街区保护是实施名城保护与衡量保护实效的核心问题。

2.2.1 北京旧城保护

北京旧城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深化,虽然对旧城保护的方法依然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论,但在什刹海地区、南锣鼓巷地区、前门鲜鱼口地区和大栅栏地区多种模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多种经验,由此,北京市政府在2007年开始的“修缮、改善、疏散”的政策,也开始发生微调,提出了“疏散、修缮、改善”的新思路,既是针对北京旧城保护核心矛盾的一种更加明确的政策指向,同时反映出政策对落实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的风险的考量。

在北京旧城保护诸多研究与实践当中,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以“北京-2049”为题拓展北京旧城保护方面的研究,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和更加长远的时间跨度上,对北京旧城的保护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所提出的“积极保护、有机更新和整体创造”旧城保护思想值得关注。

2.2.2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内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是我国最早开始保护的历史街区之一。自2003年实施街区保护以来,坚持“政府主导、渐进改善、永续发展”的保护思路,贯彻了正确的保护理念与方法,建立了街区保护实施与管理的机制。由于街区的保护整治在历史风貌保护、社会结构维护、实施操作模式等方面采取了正确的方法,受到专家和社会的共同认可。2009年苏州平江路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平江街区保护实施的主要经验在于:一是探索新形势下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重点,以解决街区自身的问题;二是在历史环境整治中以正确的保护理念决定和指导保护工程技术;三是坚持“政府主导,专家领衔、社会参与”的实施合作模式,以此贯彻正确的政绩观和保护观,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遗产保护的广泛共识。

从总体上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逐步认识到,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不仅仅意味着一种荣誉和文化资源,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的发展观念在逐渐转变,从以往单纯将历史文化遗存视为包袱,到现在将其视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一种公共利益和公共资产,对其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是历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和条件,应“强调对旧城和村镇的更新,不能大拆大建和大撤大并,要采取有机更新的办法,避免各种利益驱动的改造活动及其所带来的建设性破坏,才能够实现历史传承、经济繁荣、环境适宜与社会和谐的目标。

3、配合名城申报的规划实践

3.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受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等力量的推动,新一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和编制工作在全国推开,这些城市包括了宁波、保定、荆州、桐城、北海、太原、伊宁、佛山、中山等。我们观察到,新一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和编制工作,依照《城乡规划法》、《文物保护法》、《条例》扩大保护范围和保护对象(城乡统筹、工业遗产、20世纪遗产、历史建筑等),对如何协调文物保护规划(尤其是大遗址、古城墙、文化线路等)和解决开发压力等方面,在理论方法和实施操作层面展开了具有一定深度的探讨。

3.1.1 《北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该规划实践的特点在于重新审视北海保存较为完整的中西合璧特色的老城区,通过研究分析其城市起源、自身的发展演变、历史文化遗存状况,及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史、同期同类型城市在城市功能、形态、风貌等方面的比较,认识到北海老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在于保存有历史建筑集中连片的“历史文化街区”,更重要的在于它是近代通商口岸城市的珍贵实例。其城区范围区别于传统中国城市明确的城墙围护,是开放生长的滨海地区近现代商埠格局的范例。在这个认识基础上,进而对其城市历史格局的整体保护、展示和风貌延续做出保护规划,重在表现出这座历史城市发展脉络清晰、演变时段完整、要素保存完好的宝贵特点。这个规划有力地支持了北海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可喜的是,2010年11月初,国务院批复北海成为我国第11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3.1.2 《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太原这座历史城市在从1980年代开始,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道路上一波三折。早期城市决策者担心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桂冠会成为城市发展障碍的 正确理念和方法。

4.2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交流活动

2010年5~10月我国成功举办了上海世博会。展示、论坛与活动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三大组成部分,三者都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会核心主题展开,历史文化保护与展示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保留有大量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世博园区,历史文化保护与展示的内容随处可见。展示主要是各展馆举办的关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展示,如捷克布拉格城市案例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例、以“古城保护与更新”为主题的苏州案例馆等。论坛有“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主题论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论坛、“城市历史文化建筑的功能再造”论坛、上海石库门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论坛、俄罗斯馆举行。城市环境的和谐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视频会议等。此外,园区还开展了各项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有关的活动,如各项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国家馆日活动、表演等。这些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展示、论坛与活动借助世博会这一特殊平台,组成了一次难得的国际历史文化保护交流与合作的盛宴,其作用和影响相信极其广泛和深远。

早在2005年,我国山西平遥古城与法国普罗万市缔结为友好城市,首开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合作交流之先河,中法双方还共同发表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平遥・普罗万》宣言。继2008年4月浙江乌镇中法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和2009年7月中法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之后,2010年10月,首届中法文化遗产保护交流活动周在平遥举行。交流活动包括梁村、西宁堡生土建筑保护和创新工作营、梁村中法建筑与城市遗产保护联合设计成果展览等,中法两国专家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领域展开广泛的交流。

4.3 媒体和民间人士在历史文化保护中的作用

随着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各类媒体对历史文化保护的报道、关注也在逐渐加强,同时也对各类威胁保护的不当开发建设活动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南京老城南”和“天津五大道”便成为社会的焦点。

2006年16位学术界和文化界著名人士曾吁请停止对南京老城南的最后拆除。2009年4月底,29位南京当地学人再次联名签署题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的信函,对在金陵古城内仅存的几片历史街区启动的大规模改造工程提出批评,认为:“再这样拆下去,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就要名存实亡了!”新华社主办的《隙望》杂志两次报道了南京老城南的事件,引起社会和专业界的关注和议论。

而天津五大道拥有1920~1930年代建成的英、法、意、德、西班牙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处,其中风貌建筑和名人故居有300余处,被公认为天津市最具特色的建筑文化景观。2008年开始的“聚客锚地”开发工程使五大道核心保护区的大量珍贵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相继面临灭顶之灾。2009年5月,10位文化遗产保护界著名人士,联名签署《关于整体保护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的紧急呼吁书》,对“聚客锚地”工程提出质疑,呼吁立刻停止对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的破坏。

两个事件都惊动了中央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展开调查,及时制止了拆迁活动。这是文化遗产幸运的一面。但从另一面我们也看到,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地方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此外,2009年由中国文化报社、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了“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评选活动不仅有专家评审,还有网上的公众投票环节。媒体积极参与到历史文化保护活动的组织中,充分唤起了公众认知历史文化价值、积极参与保护的热情。2009年6月选出了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包括北京国子监街、平遥南大街、哈尔滨中央大街、苏州平江路、黄山市屯溪老街、福州三坊七巷、青岛关、青州昭德古街、海口骑楼老街、拉萨八廓街等。2010年,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揭晓,包括了无锡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扬州市东关街、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苏州市山塘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罗西亚大街、北京市烟袋斜街、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古街历史文化街区和福建省泉州市中山路。从两批名单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在这项由媒体发起、专家和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中,除了一些已经很知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外,第二批开始将一些有历史文化价值、但保护整治行动尚未展开的历史文化街区纳入,或许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这些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多少少起到促进的作用。

5、结语

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咸宁;历史文化名人;价值发掘

中图分类号:K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36-01

历史文化名人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作为时代的精英和表率,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民族的价值观,他们的行为和作品,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构建的重要部分。历史文化名人是文化的浓缩,其事迹、遗迹和作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载体,他们已成为“民族精神的最大标记”,是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历史文化名人还和地域文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历史文化名人使区域特色、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一、研究咸宁古代地方历史文化名人的范围

(一)记载历史的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咸宁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特色鲜明,民间歌舞、音乐、剪纸、布贴等远赴欧洲十几个国家演出和展览,呜嘟、高筒提琴是全国独有的民间乐器,提琴戏是全国独有的地方剧种,民间机智人物故事、民间叙事诗在全国民间文学殿堂占有重要的位置。并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一个(崇阳县提琴戏),中华诗词之乡一个(赤壁)。咸宁的歌,音域宽广,格调明快,多流传于山区一带,内分高腔、平腔两种。

(二)咸宁古代地方文献种类繁多。其一为咸宁地方志。据《咸宁县志》清康熙四年刊本廷韬志序云:“县志在宋时已有之,至明天顺时教谕伍福始为创修,万历乙巳知县王元柄延孟养浩续为编辑。”考咸宁明志今皆不传,此志为最古之本。其书体例凡十二类,以纪山川、物产、风土为详,且皆可为今日取用之资料也。其二为家谱祖谱。家谱和族谱统称为谱牒。谱牒是以封建氏族制度为基础,以家族为范围,记载一家一族兴衰迁居,世代流传,人口繁衍、家规伦理,以及族人的田庄田产、生死嫁娶,功名业绩等情况的家族史。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形态,内容丰富,价值珍贵,是值得研究人员重视的珍贵资料。其三为咸宁地方人士的各类著作。

二、咸宁古代历史文化名人研究的现状

我国现存地方志有8000多种,约占现存古籍的10%,清编地方志约占现存总数的80%,起码有6000种。咸宁的地方志现存约几百种。咸宁市现存的清代方志中, 清何廷韬修,王禹锡、郑邦相纂的《咸宁县志》是福建现存最早的、最好的咸宁地方志。

咸宁文化,秉承荆楚文化的风骨,吸纳吴楚文化的精髓,融粗犷与细腻于一体,集阳刚与阴柔于一身,古老与现代相互融合,淳朴与浪漫相映成趣,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里,有以铜鼓为代表的商周青铜文化,以赤壁之战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温泉、九宫山、陆水湖为代表的生态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广泛的影响。2008年,为纪念赤壁大战1800周年,赤壁市历时一年打造的大型地域风情歌舞《千古风流》惊艳亮世。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何等气魄;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江山刻画,是何等的豪放简洁;那佳配小乔的儒雅而又英俊的周郎,“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是那样从容不迫,风流倜傥,飘逸超群。挟滚滚长江、看三国赤壁、拥梦里水乡、走千年古道……

三、咸宁古代地方历史文化名人的今后研究的建议和方向

(一)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把历史名人遗迹重新整合。目前咸宁市对历史名人资源已有不同程度的开发,各级政府已投入较多资金修缮或改建,如三元桥和潜山书台已经在原址重新修复。因此首先对全市的文化名人遗迹进行调查摸底、统筹梳理,对文化名人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将咸宁的文化名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用以提升咸宁文化强市的品牌效应和宣传效应,将咸宁的旅游事业导向高品位、高层次。

(二)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妥善保护名人遗迹。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在逐步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用科学的发展观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要妥善处理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的关系,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在开发中促进资源保护。

咸宁古代地方历史文化名人今后研究的方向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事咸宁古代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的综合性特征是十分明显的,不可能是任何单一学科、单一学者所能单独完成的,必须依靠学术团队的力量,充分重视并加快学科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并在实际中摸索一套实用的培养方案;加强对实际工作者的业务教育和进修再教育,使之制度化。

参考文献:

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陕西

唐朝历史

旅游

纪念品 问题 研究方法

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是当时唐朝的中心地,唐文明是之前朝代所无法超越的,并且给世界带来了很大影响。作为旅游大省的陕西,旅游业已经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研究唐朝的历史文化渊源是开发其旅游纪念品的生命力之所在,而且旅游纪念品是旅游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陕西旅游纪念品调查结果显示,旅游工艺品是有市场前景的,而在陕西的旅游市场上应该展现出和其相对应的纪念品大量存在。调查发现:唐朝历史文化下的旅游纪念品应该体现地域历史文化特色,这样的纪念品才会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综观陕西省的旅游市场发现,大多数唐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雷同化、大众化、低劣化等问题。

一、陕西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旅游纪念品市场调查存在的问题

(1)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雷同现象非常普遍。从旅游者的购买心理需求来考虑,总是希望自己能买到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而在旅游纪念品店里雷同现象比较多。这样对旅游者就没有新鲜感,甚至让会他们感到乏味。例如:西安书院门一条街上,开着很多的旅游纪念品店,前来购买的人也是非常之多,如果我们去买一个唐三彩的骆驼,可能就会在几家店内都能见到,从颜色、大小都是非常相似的,这样的纪念品只会带来市场的比价。

(2)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历史文化内涵粗浅,比较大众化。就旅游纪念品历史文化内涵要一定的深层次的内涵才能打动旅游者,可是大多数唐历史文化旅游纪念品原本带有一定的历史特点,但是体现历史文化含义浅显、涉及到历史文化太大众化,并且在制作时并不细心。如今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销售商为了谋取暴利,铤而走险地把一些唐朝旅游纪念品质量弄的越来越低劣,不注重形体塑造导致外观上基本丧失了原来的形态,使其失去原有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大雁塔广场两边都有卖旅游纪念品店,就这些店里的纪念品并没有把唐朝历史文化特色的纪念品体现出来,甚至还能看到秦朝仿制的兵马俑。

(3)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或文物简单的仿造,没有创新意识。好的唐代旅游纪念品应该设计前期的创意上吸收和融入大量的历史文化,在工艺制作时严格按照历史记录或者文物外观造型进行,即使使用了新工艺也不能破坏原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应该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而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还在建设和完善阶段,这样会造成部分好的唐朝旅游纪念品被一些小作坊大量仿制,真正的合法性权益却不能被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保护,极大地影响了市场良好的运作和旅游研发部门,并对好的旅游纪念品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4)陕西很多的旅游市场规范化差,导致旅游景点地方的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店规模小、少、不全等特点。很多地方也只是沿路边随意摆摊设点就行,再加上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这对唐历史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形象大打折扣,其结果是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真正的唐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形象受损。二、就目前的市场作用下,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研究方法

(1)对唐朝宫廷历史文化的历史进一步研究

唐朝历史文化影响深远,如美国、法国、加拿大等的唐人街,这也正是唐朝历史文化对在世界的作用下的结果。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先后经历过西周、秦、西汉等十三个王朝。就西安周边地区的旅游景点、佛教历史文化、古墓等都是唐历史文化研究的对象,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有民间的、宫廷的、还有佛教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就目前遗留下来还可以从相关历史博物馆的资料来研究,也可以从唐朝发展的历史来研究。综合各个特点来看选取宫廷历史文化为对象,可以很好的和特殊地域环境相结合,如法门寺、省历史博物馆等地,这些地方都是唐朝宫廷历史文化出土最有力的见证,通过研究宫廷历史文化的历史和实物的研究就是对唐朝历史文化的深度的研究,分析找出适合制作唐宫廷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纪念品特点,这对唐宫廷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纪念品创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对陕西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研究

从市场的角度出发,积极对游客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开发陕西的旅游纪念品对经济地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带动作用。从目前市场下的纪念品存在的问题来看,如何改观这些纪念品的雷同化、大众化、低劣化等特点,是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纪念品开发前所认识的,只有克服了这些问题,找出合理的、适合市场发展的纪念品,才能从理论上找到设计前的指导作用。

(3)对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创新研究

这里的创新应该是原有唐朝历史文化背景基础上的创新,既不同于原有遗留下来的文物简单复制,也不同于简单材料更换后的复制,旅游纪念品的审美表现应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相协调,并最终通过对其造型语言的设计来获得。结合陕西旅游业特点下的传统工艺如:珐琅彩、金银、陶、纸制品等和历史文化相结合,创新出一系列的、满足不同层次的高、中、底档次、具有纪念意义、收藏价值的纪念品。

(4)对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纪念品销售环节研究

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旅游纪念品有着它独特的销售市场,并不像一般的商品具有普遍性销售的特点。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最终面对的是旅游景点的广大游客,最终把产品开发出来,如果销售配套工作不能跟上,一方面不能及时、准确的反馈产品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对产品开发的延续性、更新换代性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而旅游性纪念品的设计已成为产品设计中最具诱惑力,最能激发创造力的艺术。因此在进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应该及时和市场相联系,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迎合广大旅游爱好者的需要。

三、结语

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方立法;文化遗产一体化保护;利益关系协调

Abstract:The Chinese local legislation on protection to the historical & cultural towns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since the 1990s. Steadily as they were been rationalizing, the institutions designed in the current local legislations turned to be more and more contradictory to the recent theoretical study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n protection to the historical & cultural town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form to the practices on protection to the historical & cultural towns and establish new principles in local legislations, especially the integral protection to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attention to the harmony of the interest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interested parties.

Key words:protection to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the local legislation;the integral protection to the cultural heritages; the harmony of the interests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9-5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尤其是中央相关立法的不断活跃,历史文化名城①保护的地方性立法获得了长足发展:山东、江苏、北京、福州等省市立法机关,都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下简称“名城保护”)的单行法规;还有部分省会城市如昆明市和南京市,在省级地方立法之外又制定了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甚至某些并无地方立法权的城市,如广东省中山市,也出台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暂行规定。这种地方立法纷纷出台的景象,表现了地方政府对名城保护的积极心态与高度热情。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名城保护法制建设为时尚短,经验不足,尤其是相关地方立法是在理论研究尚未起步的条件下,循着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开展的。而随着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尤其是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过去在理论认识和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与不足不断显现,名城保护已有的地方立法甚至中央立法越来越难以适应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如何在总结已有地方立法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接受新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引,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是当前中央和地方名城保护立法的首要任务。本文以浙江省的相关立法为研究对象,就未来中国名城保护地方立法的基本理念展开理论探讨。

1 保护模式:实行文化遗产的一体保护

按照1982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建委等部门《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以下简称“1982年《请示》”)和同年制定的《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名城保护的对象仅限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所保存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等物质文化。在以后制定的浙江、山东、天津、太原等省市的名城保护地方立法中,这一立法思路得到延续。但也有部分省市如福州、广州、江苏则率先将手工艺、戏剧曲艺、健康的民俗风情等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纳入名城保护范围之中,确立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体保护的模式。其后,2005年建设部主编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也将民俗精华、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增为名城保护内容之一,表明这一保护模式得到了中央政府主管机关的认可。尽管这一模式并未得到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确认,但仍为江苏、沈阳、南京等省市制定或修改的名城保护立法所延续。

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美国;比较

Abstract:A characteristic system of historic preservation is built gradually in the last 100 years’ development in USA.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evolvement and the system of historic preservation in USA and makes a comparison with British,France and Japan.The experience in USA could surely be a good reference for our preservation work in China.

Key words:historicpreservation;USA;comparison

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8-51(8)

美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至今也不过五百年左右的时间。由于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州与地方政府拥有高度自治权,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个人对私有物产拥有高度自,因此美国历史文化保护运动的发展轨迹及形成的保护体系具有鲜明的个性。

1美国历史文化保护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美国历史文化保护运动在19世纪初出现萌芽,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起相对完整的保护体系。在此过程中,保护运动参与的主体、保护理念和保护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看,美国的历史文化保护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五个阶段。

1.1萌芽阶段(20世纪以前)

美国早期的保护活动几乎都是由私人发起或资助,保护多缘于爱国主义的情结,保护的对象主要是与国家重要的历史人物或事件有着密切关联的标志性建筑,通常的保护方法是将这些建筑用作博物馆或相似的用途,代表性的事件包括费城独立厅(Independence Hall)(图1)、纽约纽伯夫的乔治・华盛顿司令部、弗农山(Mount Vernon)华盛顿故居等的保护。这一时期政府对保护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大众对保护的兴趣也不大。联邦政府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开始参与保护活动, 1872年建立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1889年拨付第一笔历史文化保护资金2000美元用于亚利桑那州 “大房子”遗址(Casa Grande)保护[1]。

1.2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1920年代末)

1906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历史文化保护法《古物保护法》(the Antiquities Act),该法规定,未经政府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得盗用、挖掘、破坏或销毁政府拥有或掌管的任何历史或史前的遗址、古迹或古物。但该法主要是针对政府拥有或掌控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也仅局限于遗址、个体建构筑物和物件。因此,尽管这一时期政府开始关注保护,但政府和民间的保护行动还是各行其是。

1.3保护运动活跃阶段(1930年至1960年代初)

1930年代开始,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进入活跃期。保护动机从单纯的历史意义和爱国主义情怀扩展到对遗产美学和文化意义的关注,保护对象也从个体建筑扩展到建筑及其所依存的历史环境或地区。各级政府开始参与保护,相关的法律开始逐步建立,民间保护组织迅速发展。

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是在1931年,查尔斯顿市建立起美国第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Old and Historic District)(图2、3)。之后保护区做法开始在其他一些城市陆续推行。1933年联邦政府开始实施全国范围的历史建筑调查工作。1935年联邦政府颁布《古迹保护法》(the Historic Sites -Act),明确 “保护对国家有重大历史文化意义的古迹、建筑和构件是一项国策”。依照该法,列入国家重大历史文化意义资源名录的遗产已不必局限于政府所有的财产。比较有影响的民间保护组织如建筑历史学家社团、美国州与地方历史协会和历史文化保护国家信托组织等,都是在这一时期相继建立。受联邦政府和民间保护力量的推动,州和地方政府开始全面参与保护活动,专门负责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地方政府机构开始陆续设立。

1.4法制建设活跃阶段(1960年代至1980年代初)

1966年《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法》(the National Historic Preservation Act)的颁布标志着美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该法建立起了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体系。该法明确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和目的,建立起了历史文化场所(historic places)国家登录制度、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认定制度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咨询委员会制度。之后,与之相关联和配套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其中对历史文化保护进程有重要影响的法律法规包括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1976年的《税制改革法》(the Tax Reform Act)①,1976年的《历史建筑修缮标准和修缮导引》(Rehabilitation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Historic Buildings),1977年的《国家邻里政策法》(the National Neighborhood Policy Act),1978年的《税收法》(the Revenue Act),1981年的《经济复苏税法》(the Economic Recovery Tax Act)等。由于大部分历史文化遗产属于私有财产②,这些法律的出台在规范各项保护活动的同时,建立起了私有文化遗产的保护激励机制,从而奠定了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理基础。如《税收法》提出了修缮历史建筑可以减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③,通过税法改革将政府和私人的保护努力联系了起来。 1981年的《经济复苏税法》对这项政策惠及的范围和奖励的额度又作了进一步扩展④。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索遗产保护的其他激励办法,开发权转让(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 TDR)⑤的做法就是产生于这一时期。

这些保护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保护热情,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美国历史保护运动达到了高潮。以列入国家名录的历史文化场所为例,1968年列入国家名录的历史场所共有1 204件,至1985年,数据达到37 000件左右。1976年至1989年,大约有21 000个修缮项目实施,吸引私人投资达140亿美元[2]。

1.5保护政策调整和完善阶段(1980年代以后)

联邦政府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相关激励政策进行适度调整,州和地方政府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尝试通过地方税制的改革来激发业主的保护热情,包括所得税减免,财产税冻结、减免和扣除,历史建筑类博物馆免除销售税,非盈利性保护团体免除财产税等奖励政策。有些地方政府还推行了低息贷款和周转贷款等计划来促进对历史建筑的修缮。遗产保护的内容进一步拓展,1980年代国家文化遗产地区开始列邦政府的保护计划。历史文化保护也开始得到社会较广泛的认同,延续城市特色、振兴历史街区、发展旅游业被许多城市确定为核心发展策略。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普查速度开始加快,许多地方开始编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2美国历史文化保护的体系构架

2.1联邦层面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2.1.1联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美国联邦政府推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包括国家登录历史文化场所(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s)、国家公园系统(National Park System)和国家遗产区(National Heritage Areas)。

(1)国家登录历史文化场所

历史文化场所国家登录制度由1966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法》创立。国家登录的历史文化场所(historic places)包括在美国历史、建筑、考古、工程技术和文化方面有重大意义的地区(Districts)、遗迹(Sites)、建筑物(Buildings)、构筑物(Structures)和物件(Objects)⑥等。有资格入选国家名录的历史文化场所首先必须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联;

与重要人物的生活有关联;

能体现一个时期、一种类型或一种建造方法的独特个性,或大师代表作,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或个体普通但群体特点鲜明的作品;

承载着或可能会承载历史上或史前的重要信息。

此外,列入国家名录的历史文化场所还必须具有较高的 “完整性”,对历史文化场所完整性的评估通常包括七个方面,即位置(Location)、设计(Design)、环境(Setting)、材料(Material)、工艺(Workmanship)、感受(Feeling)和关联性(Association)。历史文化场所必须在几个方面表现突出才可能入选国家名录。截至2008年9月登录在册的国家历史文化场所已超过八万处。

(2)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

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是依据1935年颁布的《古迹保护法》,由内政部于1960年开始设立了一个保护分类,并在1966年被写入《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法》。

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是指具有重大价值的国家历史文化场所,其与国家登录的一般历史文化场所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认定的标准更高,更强调遗产的国家意义、国家关联性和高度的完整性。入选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的遗产会同时收录进国家登录历史文化场所名录中。通常,美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从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名录中选取。美国目前被认定的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接近二千五百处。

(3)国家公园系统

国家公园系统是指由联邦政府所有的,由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管理的包含自然奇观地、著名历史文化地区或场所、各类室外休闲活动地等在内的各个单位的统称。1872年,格兰特总统签署《奉献法案》(the Act of Dedication),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后来陆续有一些自然遗产地、战场和遗址等被认定并保护下来。目前国家公园系统包含392处“公园”,其中有自然景观地、遗迹、战场、湖滨、河流和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建筑等等。国家“公园”的规模差异很大,从几十平方米到数百万公顷不等。

(4)国家遗产区

国家遗产区具体是指受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而形成的独特景观地区。在该类地区内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和休闲娱乐资源组合在一起,通过留存的物质要素和居民的传统习惯向人们传递着与国家历史文化有关的重要信息。因而申请认定的地区必须是仍有居民居住的区域,人们在这个地域可以领略到当地的文化传承。国家遗产区项目从1984年开始实施,遗产区由国会认定。

在遗产区的保护过程中,公园管理局只负责提供技术、规划和有限的经济援助,具体保护实施的决策权掌握在当地居民和组织手中。

美国的第一个国家遗产区――伊利诺伊和密西根渠国家遗产廊道(the Illinois & Michigan Canal National Heritage Corridor)建立于1984年。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认定的国家遗产区有49个(图4),类型包括工业小镇、城市社区、农业地区、战场、河渠走廊等。

2.1.2联邦层面的主要保护机构

(1)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

国家公园管理局是联邦政府负责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的主要机构,隶属美国内政部,除管理390个国家公园外,还负责历史文化场所国家登录的组织和管理,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认定,联邦历史文化保护基金及补助金的管理等工作。

(2)历史文化保护咨询委员会(the Advisory Council on Historic Preservation)

历史文化保护咨询委员会是依照1966年《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法》成立的一个独立的国家机构,也是联邦政府唯一的从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务的咨询研究机构。它的主要职能包括向总统和国会提供有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咨询;对有关遗产保护的管理和立法提出改进意见;对影响遗产保护的开发项目和政策进行评估;当政府的行为影响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时,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调;促进联邦政府部门制订计划和政策,推进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目标的实现;宣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

(3)国家历史文化保护信托组织(National Trust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

国家信托组织是美国目前唯一全国性的致力于鼓励公众参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民间非盈利组织,其主要工作包括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提供咨询和技术帮助,帮助地方发展历史文化地区的旅游业,资助遗产教育、社区振兴、地方保护组织发展等。如今,该组织在全国已经有250 000名会员和7个区域办公室,为全国50个州的一千多个地区组织进行过合作。

(4)美国建筑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AIA)

建筑师协会也是一个全国性的民间组织,总部设在华盛顿,在州和地方设有分支机构。在建筑师协会内设有历史文化资源委员会,主要任务是识别、研究国内和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对职业历史建筑师进行培训等。

2.2州层面的文化遗产保护

2.2.1州历史文化遗产登录

除国家登录的历史文化场所之外,美国大部分州建立了州历史文化资源登录制度。多数州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分类参照《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法》有关历史文化场所的五大分类,但具体各州在分类、认定标准方面又有差别。多数州已经建立起了登录历史文化遗存的地理信息系统,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对本州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查询。

有些州还设立了历史文化资源登录之外的其他保护类型。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其州一级的遗存保护类型就包括州历史文化资源登录(California Register of Historical Resources )、州历史文化标志地(California Historical Landmarks)和州历史文化景点(California Points of Historical Interests)。截至2008年1月,加州列入国家名录历史文化遗产2 380处,州历史文化资源名录遗产25 000多处,州历史文化标志地1 044处,历史文化景点851处。

2.2.2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1)州历史文化保护官员(State Historic Preservation Officer,SHPO)

在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管理体系中, SHPO既有联邦政府官员的职能,负责联邦保护项目在州层面的实施,还承担州政府官员职能,组织和管理州政府推行的保护计划和行动,此外还要协助地方(如郡、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的开展。1980年以后,依照联邦法律要求,每个州都设立了SHPO, SHPO由各州委任,定期向内政部报告联邦保护计划在各州的执行情况。

(2)州历史文化保护官员全国性会议(National Conference of State Historic Preservation Officers,NCSHPO)

州历史文化保护官员全国性会议(NCSHPO)是由各州历史文化保护官员组成的专业协会,创立于1969年。NCSHPO为各州历史文化保护官员提供了联系和沟通的平台,各州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互通信息,就当前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挑战及解决对策进行交流。通常NCSHPO主席由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咨询委员会成员承担,与会者还包括一些其他保护组织和联邦政府机构的成员,这种组织方式加强了州与联邦政府的沟通。

(3)州历史文化保护评审委员会

很多州设立有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最基本的职能是对提名列入国家名录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评估,并向州保护官员提出提名建议。有些州(如密歇根州)的历史文化保护评审委员会还对地方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纠纷或争议有最终裁量权。

2.3地方层面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

2.3.1地方的历史文化遗存登录

地方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评估和登记是国家和州历史文化资源登录的基础。目前大多数城市已经对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作过调查和登记,建立资源库,并对有突出价值的遗产进行分级认定,但在具体的认定标准、程序上却各具特色。以毗邻的圣・莫妮卡市和洛杉矶市为例:

圣・莫妮卡市按照遗产的价值和特点,将遗产分为有价值的构筑物(Structures of Merit)、标志地(Landmark)和历史文化保护区(Historic District)三类,其中标志地是指具有突出价值的个体遗产,保护要求最为严格;有价值的构筑物是指价值一般的个体遗产,保护要求是在业主计划拆除前必须提请评估;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指个体遗产积聚,且具有独特个性的地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确立必须经由社区大多数业主的同意并经城市议会批准。

洛杉矶市设立了历史文化纪念地(Historic-Cultural Monuments)和历史文化保护叠合区(Historic Preservation Overlay Zones)认定制度。历史文化纪念地是指有突出价值的个体遗产。历史文化保护叠合区是指在历史、文化或建筑等方面具有突出价值的地区。其中历史文化叠合区概念的提出源自实际的规划管理操作,即在对该类地区实施规划管理时,要将区划(Zoning)规定与对地区保护的新要求叠加。

2.3.2地方历史文化保护机构和组织

(1)地方历史文化保护办公室(或地方历史文化保护委员会)

《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法》确立了地方政府认定(Certified Local Government)制度,即经联邦认定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向联邦机构推荐国家登录历史文化场所,并对联邦拨付各州的保护基金拥有优先获取权,该制度的目的是激励地方保护活动的开展。地方政府请求认定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设立专门管理地方历史文化保护事务的专门机构。目前,很多城市设立了历史文化保护委员会,不同城市保护委员会的职权差别较大,其主要任务包括调查、整理、登记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提供历史文化保护信息咨询,参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编制,向州或联邦推荐历史文化遗产等等。

(2)地方的民间保护组织

美国民间的保护组织在地方的历史文化保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间保护组织可以分为三类,即保护联盟、历史保护社团和社区组织。其中,保护联盟主要是以资金帮助和提供义务咨询服务的方式来支持保护活动;历史保护社团通常通过周转基金的方式租赁或购买濒危的文化遗产,对这些建构筑物进行修缮,寻求建筑新的用途;社区组织是地方最基层的保护组织,其尤在历史文化地区的保护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社区组织的工作是制定保护区保护条例并监督保护条例执行。有些社区组织还按照不同的专业领域细分为不同的委员会,各司其职监督和执行保护区保护工作[3]。

2.4各级政府在保护体系中的角色

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在历史文化保护活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比较而言,联邦政府主要是建构保护活动的上层建筑,保证各州在保护方法上的一致性。联邦政府除对联邦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和管理外,对私人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通过经济激励政策(如保护资金援助、联邦税减免等),鼓励地方政府和业主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给予恰当的保护。

在美国各州具有高度的自治权,且州的立法对地方具有权威性,州通过立法影响地方的保护行为,同时也授权地方政府制定适宜的保护政策。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加州颁布的环境质量影响法(the California Environmental Quality Act)要求开发项目在建设前必须进行环境质量影响(包含对历史文化资源影响)评估,并对评估报告有严格审查程序规定;加利福尼亚州颁布的财税法(the California Mills Act)授权地方政府与历史建筑业主签约,对其维护和修缮历史建造的行动给予财产税减免的奖励等等。另外,州历史文化保护官员(SHPO)还对州内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实施调查,执行联邦政府推行的保护计划(如保护基金发放),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

最直接和有成效的保护活动实际是在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最初的调查、认定工作起始于地方,历史文化保护法令、条例和措施的具体实施在地方,对历史建、构筑物改变的审查、批准和否决权在地方,业主直接接触的官员也是地方官员。只有在地方层面,政府的保护努力和民间的保护行动才有效结合,推动保护行动的实施。

3美国与英、法、日本等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比较

美国同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从对单一历史建筑物“博物馆式”的保存,到对更广泛的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普通遗产的保护关注,再到对居民生活着的历史性场所――历史街区、自然遗产地等的保护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不断扩展,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管理制度、财政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同这三个国家相比,美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如下特点:

(1)保护运动起步晚,发展快

法国早在1830年国家即设立了历史文化总监一职,对历史文物进行监督和管理。1840年法国公布首批567栋保护建筑。1887年法国颁布第一部保护法――《历史建筑保护法》,明确了文物建筑保护是公共事业,政府应该干预,并创立了一个包括建筑师在内的历史建筑管理机构。1913年出台的新《历史古迹法》已经基本包含了现行保护制度的要点。英国早在1877年就成立了“古建筑保护协会”,1882年颁布首部《古迹保护法》,1900年颁布的第二部《古迹保护法》,已将保护对象从古遗址、古建筑扩大到宅邸、农舍、桥梁等有历史意义的普通建筑。日本在1897年颁布《古社寺保存法》,遗产保护已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1919年又颁布了《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保护古迹名胜和天然纪念物,进一步拓展保护内容。美国直到1935年联邦政府颁布《古迹保护法》才明确对国家有重大历史文化意义的古迹、建筑和构件的保护是一项国策。

尽管美国的保护运动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几乎与这几个国家在同一时期(1960年代至1980年代)出现了遗产保护的高潮,各种保护法律相继出台,保护方法逐渐成熟,保护制度趋于完善。法国在1962年制订了保护历史性街区的法令――《马尔罗法》,1983年通过的《地方分权法》设立新的遗产保护概念――“风景、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区” (ZPPAUP),进一步完善了遗产保护体系。英国1953年颁布《历史建筑及古迹法》,成立历史建筑委员会管理资金补助,1962年颁布《地方政府(历史建筑)保护法》,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提供资金或贷款保护当地的历史建筑。1967年颁布《城市文明法》,确立保护“历史保护区”,1974年颁布《城乡文明法》,明确对文物建筑周边环境和景观的保护,1980年颁布《国家遗产法》,设立“国家遗产纪念物基金”。日本在1966年制定《古都保存法》,保护京都、奈良、镰仓等古都的历史风貌。1975年修订《文化财保存法》,增加了保护“文化景观”和“传统建筑群”的内容。1996年又修订《文物保护法》,增加了“登录建筑”的制度。美国在1966年出台的《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法》建立起了国家遗产保护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在之后的二十余年的时间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财税、环境保护与评估、历史建筑修缮法律法规,建立起了遗产保护的法制体系,建立起了较完善的遗产保护运行机制。

(2)民间力量在遗产保护中发挥着突出作用

民间力量在这几个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都表现活跃,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美国是联邦制国家,与英、法、日本等国政府主导、民间参与、自上而下为主的保护运动发展轨迹不同,美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具有明显的自下而上特点,民间组织始终处在保护运动的前沿,引领保护运动的发展方向。在美国,对很多重要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由民间组织发起和引导的,联邦和地方一些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基本是在民间社团组织的推动下出台的。由于实行听证制度,在现实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社区民众和一些民间组织对保护活动的进程往往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遗产保护的资金保障方面,美国民间资金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在英国,保护资金最重要的来源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财政专项拨款和贷款,政府每年拨付的保护资金数额巨大。法国对于被保护的建筑和区域,政府也都给予建筑维修补贴,只是针对不同权属、不同保护等级和类型的保护对象,政府承担的维修费用比例及各级政府分担的维修费用有差异。即使对于所有权属于私人业主的古建筑,国家也要承担15%―50%的修缮费用 [4]。日本的保护资金也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补助金、贷款和公共事业费为主,辅以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及个人的捐助。各级政府依据保护对象重要程度及实际需要划拨保护资金,如对传统建筑物群的保护国家及地方政府各承担50%补助费,对古都保护法所确定的保存地区,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负担80%和20%的补助费,而由城市景观条例所确定的保护地区一般由地方政府筹措保护资金[5]。而在美国,政府的保护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且主要用于政府拥有的遗产保护当中。对于大部分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主要通过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如所得税减免、物业税减免等)、经济优惠措施和财政投入带动社会投资等方式,吸引民间资金投入保护当中,并且收效明显。此外美国慈善事业发达,个人和企业捐助也成为保护资金的重要来源。

(3)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遗产保护体系

因国情不同,各国的保护体系都有各自的特点。英国保护立法体系的核心是国家立法,地方政府主要是执行、解释国家立法,并通过制定地方的法规性文件进行有限的补充,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含了古迹、登录建筑、历史保护区及历史古城等不同层次的保护内容。法国立法体系则采用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国家立法主要是明确保护对象、保护方法和保护资金等原则性内容,地方立法侧重于制定更为详尽的保护细则。法国现行遗产保护体系内容包括历史建筑、景观地、保护区、“建筑、城市、风景遗产保护区”、历史艺术城市及特色小城镇等,其中的景观地⑦、“建筑、城市、风景遗产保护区”、历史艺术城市及特色小城镇等保护内容具有自己的特色。日本的保护立法体系也采用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国家立法主要确定由中央政府负责的部级的重要遗产的保护,而更广大地区的遗产的保护则要依靠地方立法确立[6]。日本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包括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纪念物、文化景观和传统建筑物群、文化遗产保存技术、埋藏文化遗产等,其将无形的文化遗产、民俗遗产、文化景观、传统建筑物群纳入保护体系当中。其中的纪念物也不仅包含了具有较高价值的文化遗产如贝冢、古墓、遗址、老宅、庭院、桥梁等古迹,还包括了具有较高艺术或观赏价值的峡谷、海滨、山脉等名胜,以及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动物(包含生息地、繁殖地和迁徙地)、植物(及其原生地)、地质矿物及特异自然现象发生地等自然遗产[7]。

美国的保护立法体系采用联邦立法、州和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联邦层面的立法主要是保护联邦政府拥有的和国家登录的文化遗产,并确立联邦与州和地方政府在保护方面的合作关系。州和地方登录的更大量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依赖地方立法,各个州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地方特色制定地方的保护法规。针对私人拥有的文化遗产占绝大多数的特点,联邦和地方的立法都强化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的激励机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方面,联邦政府结合美国特点制定了具有特色的国家公园系统和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区保护计划,强化了对自然遗产的保护,其中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区保护计划在保护内容和保护方式上都对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进行了扩展。州和地方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分类和认定标准上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可以结合遗产的特点制定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保护政策。

4结语

经过近百年的演化,美国逐渐建立并形成了与自身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保护机制。遗产保护内涵不断延展,保护的主体从最初的民间和私人为主,后到政府关注,到如今已经建立起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民间团体和私人共同参与并紧密联结的保护体制。在这个体制下,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州和地方在保护策略制定和保护机制建立方面具有较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地域差异较大,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出现历史文化资源快速流失、保护资金短缺等问题。美国灵活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和政策激励机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注 释

①1976年《税制改革法》废除了对拆除老建筑的经济激励措施,同时推出了历史建筑基本修缮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政策,激励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

②根据1994年国家公园管理局和历史保护国家信托的统计资料,1994年国家登录历史场所共62058处,其中私人所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占71%,联邦所有占6%,州所有占5%,地方政府所有占18%。

③1978年《税收法》提出了联邦修缮投资税减免(Rehabilitation Investment Tax Credit)政策,规定修缮商业和有经济收益的历史建筑,开发商可以获得在其应缴的所得税中免除额度为10%修缮费用的税收优惠奖励。

④1982年《经济复苏税法》规定对商业和有收益的历史性建筑进行修缮,所得税可减免修缮花费的25%,有40年或3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可以分别减免修缮花费的20%和15%。

⑤开发权转让(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是指在区划要求可以进行更高密度开发的街区,被认定为历史财产的业主可以将其土地潜在的开发权出售给其它基地的业主,即开发权被其他基地的业主购买,并在该基地上使用。通过开发权的转让,历史财产的业主可以获得经济上的补偿。TDR于1965年在纽约最早得到应用,后来被其他很多城市效仿。

⑥建筑物是指主要为人类活动创造的各种形式的遮蔽场所,如住宅、仓库、教堂、旅馆或类似的建造物;构筑物是指有别于建筑物,为提供遮蔽场所以外目的而创造的具有功能性的建造物,如桥梁、水渠、水坝、栅栏、高速公路、灯塔、地窖、隧道、风车等;物件主要是指艺术性的,尺度较小,易于建造的构造物,如界标、喷泉、雕塑、纪念碑等;遗迹是指重大事件的发生地,史前或历史上人类居住地或活动地,或具有历史、文化或考古价值的建筑或构筑物,如战场、村落遗址、早期人类居住地等;地区是指由规划或自然演化形成的,具有历史和美学关联性且意义重大的集中连片的遗迹群、建筑群、构筑物群、物件群或是他们的组合。

⑦景观地指具有“艺术的、历史的、景观的”价值或是“留下传说的、留下人类杰出痕迹的”景观,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地和遗产地。

参考文献:

[1]TYLER N.Historic Preserv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Its History,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 2000:33-58.

[2]MORRIS M. Innovative Tools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 [R].Chicago: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92:3-9.

[3]FRANK K,PETERSEN P.Historic Preservation in the USA [M].New York:Springer,2002:77-79.

[4]赵琳.法国古建筑保护概论[J].古建园林技术,2002(1):38.

[5]王星光,贾兵强.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广西民族研究,2008(1).

[6]王林.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计较[J].城市规划,2000,24(8)49-51.

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范文第9篇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59-01

我国历史悠久,各地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指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一切含有文化意味的文明成果以及承载有一定文化意义的活动、事件、物件等等。遵义历史文化博大厚重,贵州“六千举人,七百进士”,多与遵义相关联,“汉三贤”、“清三儒”,提升着遵义的文化品位和对外影响力。作为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在日常的新闻采访中,离不开地方历史文化题材的采访报道。

地方媒体作为一种直接沟通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生活,反映社会和集体人民群众意愿的媒介载体,通过它进行历史文化的传播宣传,不仅可以使地方特色更加突出,而且可直接、快捷地与观众见面,并且有权威性、公正性和可信性。如何宣传好地方历史文化资料,如何把握好宣传尺度,我一直在实践中探索着。

一、转变角度 捕捉细节

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博大精深是长期的积淀,蕴涵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一块上好的地方名片。遵义,作为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不仅拥有红军长征这段光辉的岁月,更有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探其丰厚,遵义每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全省甚至全国最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重要成果。要想报道好这类题材,就要求我们记者对相关的历史资料加以精心选取,从细微之外入手。

宣传地方历史,作为编辑、记者一定要了解这段历史,不求像历学家那样精深,但至少应对历史的进展过程、精神内涵有一个清晰的掌握。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历史知识背景,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选题、才能与被采访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才不会在报道中犯贻笑大方的常识性错误。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遵义县电视台等媒体不失时机,周密策划,精心安排,拍摄制作了反映中央红军从转折走向胜利的18集系列报道――《从转折走向辉煌》。每集报道确定一个命题,采访两三个人物,这些以“口述”为主的专访,大多是被采访者所历、所见、所闻的“三亲资料”。本台记者以人性化、平民化、传奇化、细节化的视角,报道老红军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当年亲历长征的故事、长征情怀感悟等。稿子完成后,全部送县党史部门和有关当事人审阅,以确保稿件的历史真实性。

该系列报道制作完成后,还有幸邀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防部长、老红军张震为其题写了片名。《从转折走向辉煌》以其生动的细节、感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观众。

在纪念遵义会议成立80周年宣传采访活动中,一篇《茶山关渡口的船工人家》,以独特的视角,将红军长征时军民一心的独有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这样写道:

“当年我父亲是这里的老船工,为帮助红军渡乌江,他坚持了3天3夜,实在饿得不行了就抓一点荷包里饭粒放进嘴里,饭粒夹杂着汗水。后来解放了,生活条件好了,可我父亲还时常回忆那荷包里的饭粒。”

生活是最好的戏剧,再伟大的剧作家也无法编撰出超越生活的情节。在记者的笔下,死板的历史不再死板,而是鲜活的旧闻新知,让受众见识到的也不再是冷冰冰的历史注解,而是充满温情的往事追忆。

在这样的挖掘中,在转变角度回顾历史的史实上,我台记者把宏大的整体的历史,变成了普通人能够感同身受的活着的细节的历史。人们看到的不是关于历史整体的记忆,而是每一个个体身处历史事件中断断续续的剪影。但当这此剪影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有谁能说这不是一部雄伟壮阔的长卷?就历史学而言,往往注重于梳理历史整体脉络而忽略了这些同样重要的历史碎片,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历史恢复的片面。而正是这种“忽视”,为以后的新闻发掘和诠释历史,留下了空间。

二、培养兴趣 加强学习

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实际上就是这个地方的名片,也是一种文化品牌。遵义市历史文化资源众多,这是一份无价资产。在这片神奇的红色土地上,产生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重大历史事件。距今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桐梓人”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栖息。遵义还形成了多种重要文化现象,如长征文化、抗战文化、土司文化、尹珍文化、沙滩文化、傩文化等等。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财富,力图用好这些名片,发挥历史文化品牌的作用。

由于地方历史文化方面的题材往往带有史学考究和文物考古的味道,较为枯燥无味。因而一些记者在接触这类题材时会显得陌生和疏远,导致在采访拍摄这类题材时,会感到棘手,理不出头绪,写出来的稿件既不专业也容易出错。

历史是远逝的记忆,许多事实真相并不为大多人所熟知。因此,通过新闻的方式揭示历史的真实,消除了民众对历史的陌生,就成为了纪念性报道的又一个重要责任。

《播雅书苑》于2014年播出的专栏“二冉与钓鱼城”,在史实没有揭晓之前,又有多少遵义人知道自己的家乡还有如此两个大人物呢?钓鱼城是合川的一个古战场遗址,冉家两兄弟是当时合川之战的主要谋划者,此事件与遵义有什么关联呢?可从遵义市作协副主席韩可风口中,我们才得知二冉家是遵义绥阳人,是同父异母的两兄弟。为了抵制蒙古人入浸中原,饱读诗书的冉家兄弟,因扼守四川咽喉的重庆府求贤而献策,为欧洲千百万人免遭屠戮。为四川百姓带来一方安宁,为南宋朝廷延续三十多年。

感人心者,莫大乎情。传统的历史性报道往往失之于只见事不见人,鲜活的个人降格为仅仅是为证明历史存在的符号。历史上那些被遗忘的个人生活,他们的哀乐,他们的苦难与死亡,这些才是历代人类经验的真正内容。历史的背后是事件,事件的背后是个人。把目光转向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见证人,所有历史话题的展开都应尽量由人这条灵魂主线串联起来。

地方历史报道要吸引人,就需要超越历史,寻找历史长河背后的涓涓细流,换一种视角呈现宏大历史的精细纹路。生动的、鲜为人知的个性化细节,不仅可以使追忆历史的报道活起来,而且从这些细节中让观众更加深刻明白这段历史的重要性。

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就要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努力培养这方面的兴趣和爱好。积累这一方面的知识,才能不时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题材,并把它们采拍成生动活泼、能提起观众的兴趣甚至引起专家学者们关注的新闻。

三、加强沟通 建立人脉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中国,新闻事业在面临国际传媒业的强大挑战,面临政治、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严峻较量的情况下,在坚持中国正能量的前提下,宣传好地方历史文化,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电视新闻记者要做好地方历史文化题材的新闻报道,兴趣和爱好是前提,社会关系是基础,资料和素材是保证,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则大大影响新闻报导的质量和效果。

积累储备资料和素材,是做好地方历史文化题材新闻采访的保证。说实在的,如果笔者手头没有一定的资料积累,靠跑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地方查找资料,是不可能有工作效果的。一方面查阅时间严重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平时对相关资料不熟悉的话,写起稿来也不可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广结人脉,获取更多的历史史料,不仅是采访的一条捷径,而且报道还更具权威性。

由于历史文化丰厚的原因,本地不少作者对宣传当地历史文化情有独钟,他们中有科研学者,大专院校的讲师教授,有各文化、宣传、教育部门的作者,还有各行各业一些热心于历史文化的写作人员以及如电视台一类的新闻传媒采编人员,还有一些外地学者和爱好者。对于这支队伍,遵义县广播电视台常常通过电话、书函、约稿或邀请交谈等方式,根据自身的策划和他们共同确定报道选题,研究商讨稿件。虚心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宣传方案。对于本单位的作者,台领导将他们安排在相应适当岗位上,要求他们认真学习,增强学养,并在实践中多采写这方面的稿件。

由于历史文化题材涉及的门类众多,内容丰富多彩,各门类的文史专家和学者们往往能为我们的报道提供有效的历史资料和指导性意见,让我们的新闻报道有依据有保障,同时他们也是最理想的采访对象。遵义县广播电视台自开设《播雅书苑》栏目以来,先后邀请了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讲《海龙屯考古发掘的意义和成果》;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黄万机讲《百年陈沂》;遵义师院教授黎铎讲《沙滩黎氏》;遵义市政协原副主席、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曾祥铣谈《遵义两千年的历史沿革》;史学家罗遵义讲《尹珍文化》;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林茂前讲《浙大西迁》;长征史专家黄先荣讲《遵义长征文化》;遵义电大原校长申翔讲《黔北军政名人周西成》等等。

新闻记者要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而地方历史文化题材又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因而在进行这一类题材的采访时,记者更应加强与社会各阶层人士,特别是相关学术单位、团体、专家、学者以及地方历史文化爱好者的沟通和联络,建立起一个广泛的关系网,获取更多信息,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常州方言大赛 地方历史校本课程 开发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1-01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使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做好文化遗产青少年教育,而文化遗产的青少年教育又可以从开发与实施地方历史校本课程入手。

一、常州方言大赛与地方历史校本课程的关系

方言土语是地方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象征着地区和民族的特色文化,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我们通过方言大赛这种竞争的形式来唤起大家对地方方言的重视与保护,并把它融入到学校校本课程之中。笔者认为,常州方言大赛与地方历史校本课程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常州方言大赛是地方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补充与完善。在《地方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专门开设了《常州地方风俗史》这一校本课程。我们组织与开展常州方言大赛,利用竞争的形式来唤起大家对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视,引起大家对方言的兴趣。通过常州方言大赛,我们收集了大量经典作品,这些经典作品是对《地方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一课题的补充和完善。以下是本人收集的常州方言大赛中的经典民谣作品《东边牛来咧》:“东边牛来咧,西边马来咧,张家大姐家来咧。 带个嗲花,带个草花,牛郎踏杀老鸦。老鸦告状,告着和尚;和尚念经,念着观音;观音射箭,射着河线;河线唱歌,唱着阿哥;阿哥吊水,吊着小猪;小猪扒灰,扒着乌龟;乌龟放屁,弹穿河底;买块牛皮,补补河底;河里做戏,岸上看戏;长子看戏,矮子吃屁。”

地方历史校本课程又成为常州方言大赛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基础。我们将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确立《地方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弘扬和培育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民族情感和对常州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研究的内容包括:①开发与实施《常州文物保护单位》地方历史校本课程;②开设《常州历史名人》地方历史校本课程;③开设《常州地方风俗史》地方历史校本课程;④开设《常州园林文化的研究》地方历史研究性学习课程;⑤开设《常州地名文化的研究》地方历史研究性学习课程;⑥开展“春秋史学社”地方历史学生社团活动;⑦开展“民国史话团”地方历史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是常州方言大赛的重要知识储备和文化基础。

二、常州方言大赛在地方历史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教师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或办学宗旨,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的科学评估,以自己或与他人合作的途径,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等方式,在校内实施并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在《地方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一课题的研究中,笔者以常州方言大赛作为平台,广泛搜集课题所需的课程资源,如“活动方案的设计”、“比赛的组织与开展”、“专家点评及表彰”、“活动反馈”等等。

以下是首届常州方言大赛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供各位读者 参考:

三、收获与反思

(一)收获。首先,常州方言大赛的举办丰富了地方历史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实施。方言是地方历史文化的灵魂、是活化石。我们组织常州方言大赛则很好的宣传与保护了常州历史文化。其次,常州方言大赛的举办展示了当代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现了学生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风貌,体现了新课程 “倡导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与习得,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方法和实践能力,促进学横的全面发展”的理念。

上一篇:信贷知识培训范文 下一篇:本科音乐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