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31 16:55:39

地方财政政策

地方财政政策篇1

【关键词】地方金融 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地方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支持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所谓地方金融,主要是指由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组成的金融群体。

一、地方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地方金融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地方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壮大,成长起来一批大中型商业银行,并且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企业等新型金融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地方金融的发展仍然处于探索期,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地方金融发展的理念和思想较为模糊

长期以来,在宏观层次上,中央政府主要是把金融保险业作为国民经济调控系统来加以运用, 因而不可能把地方金融的发展置于与地方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更不可能把地方经济发展的融资权下放给地方政府,致使地方金融业的发展一直难列入国家金融业的发展战略之内而加以统筹规划,所以地方金融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与经济体制改革后地方政府事权、责任扩大相脱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地方金融业的发展处于徘徊的局面。

(二) 地方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因素,从分布上来看,中西部地区地方金融业发展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来说发展严重滞后。另外,国家的区域性金融倾斜政策,较快地推动了沿海地区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来源和投资保障。这种金融倾斜政策既表现为外资金融机构、地方性金融机构、证券机构、金融市场等融资中介的优先甚至超前设立, 又表现为融资工具、融资手段的超前创新和融资业务的全面发展。

(三)地方金融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尚不完善

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尚不完善。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地方金融业发展的重视,地方金融法律体系和地方金融的法制环境也开始逐渐完善,但是金融生态环境,尤其是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地方金融机构的运作尚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这对于地方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不利影响。

(四)地方金融机构业务产品单一,创新能力不足,风险意识薄弱

由于地方金融机构起步时间较晚,人员素质不高,金融创新意识和能力较弱,地方金融机构普遍存在业务产品单一、经营范围狭窄、经营机制不健全等体制。并且,地方金融机构自身经营规模相对较小, 抵御风险的能力弱, 而许多地方金融机构为了得到快速的发展,盲目地追求速度和规模,更加忽视风险防范,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内控体系的建立,造成了机构内控不足,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低下,抗风险能力差。

(五)地方金融监管与发展机制的效率不高

当前,地方金融机构分别由省政府金融办、省国资委、省财政厅等部门监管,多头管理并且监管责任不明确,不同的监管部门监管的角度不同,容易产生矛盾、风险或风险隐患,阻碍了地方金融更好更快的发展。而且目前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的职责大体是推进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整合地方金融机构资源;搭建地方融资平台并鼓励地方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对于如何保障地方金融平安,为本地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防范金融风险往往考虑不多,这样的职能安排往往会与国家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产生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顺利实施。

二、促进地方金融健康发展的财政政策

在促进地方金融发展的各类政府政策中,财税政策具有毋庸置疑的核心地位。这是因为财税政策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主体行为具有全方面的影响。

利用财税制度约束,进一步优化地方生态环境。

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为地方金融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创造基础。首先,加快地方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并且尽量通过促使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相吻合,来防止政府财政活动成为影响金融生态健康发展的负面因素;其次,对地方金融改革和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地方金融生态的优化,既需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全面改革发展,也需要大量的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这些都离不开财政的直接或间接支持;再次,为地方金融发展创造公平高效的税收环境。地方政府面向金融活动的税收政策应该尽可能公平,这样才能使得不同金融主体在同等条件下展开市场竞争,避免税收对竞争秩序的扭曲。最后,促进财税会计法规制度完善,规范地方金融主体的行为,加强法律、会计、信用评级、金融信息、金融管理咨询、培训和研究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体系建设,提高政府服务公信力和服务意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

利用财税政策,进一步促进地方银行业发展。

第一,为了更好地促进地方银行业发展,财税部门应该出台专门政策,从税收政策上给予进一步支持。第二,为了全面促进地方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地方政府应整合现有金融资源,积极创造条件,重组城市商业银行,加快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第三,抓住国家政策支持的大环境,努力促进村镇银行等地方新型商业银行的发展。对此,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政策职能,激励和引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发展。一方面,财政部门应研究运用支农资金,对村镇银行给予专项补贴、贴息或其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还应比照农信社的支持政策,对于这类新型银行业机构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第四,设立各类区域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于制度建设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政策性金融的地位更加重要,这是应对体制缺陷、提高整体金融运行效率的关键。第五,为了促使地方性银行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农村领域,财政部门还应该采取风险补偿基金的模式,支持地方银行按商业可持续原则解决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问题。

利用财税政策,支持地方金融创新。

地方金融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创新的推动,当前我国已经处于金融深化的加速期,创新成为这一阶段的主题。地方政府应该适应金融发展趋势,在推动地方金融创新方面提供有利的财税政策支持。其一,通过财政贴息、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的运用,以财税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其二,坚持“税收中性”原则,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条件。地方财税部门应与金融监管部门密切配合,结合中短期金融产品创新的战略安排,在财税政策权限范围内,有针对性地推出具有“中性”色彩的税收政策;其三,推动地方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地方政府通过财政直接出资引导和提供优惠政策,加快设立各类产业和创新投资基金,大力发展规范的、具有规模和实力的创业投资企业,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投资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通过财税政策,优化地方金融监管。

要使财政监督切实符合地方金融监管与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必须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尝试建立政府隐性债务监控体系,防范隐性债务向显性债务转化;二是认真履行财务监管职责,主动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三是积极应对和参与处置地方金融风险,安排必要的金融风险防治资金,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四是加强国有金融资产的监督管理,理顺地方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五是发挥国家资本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探索通过国有股权转移来优化地方金融结构的途径;六是采取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评价、跟踪反馈等多种监督方法,形成财政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并存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吴智慧,张建森,我国地方金融啊这促进策略研究[J],开放导报,2010.

[2]张利,安徽省地方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1.

地方财政政策篇2

关键词:地方政府性 债务财政运行 风险解决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逐渐开始利用国家金融政策,拓宽地方性融资渠道,为当地企业做融资担保,发展非政府资金建设基础项目设施,这就形成了良好的一种发展势头。这不仅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还缓解了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的资金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却形成了大规模的政府性债务,在加上过去危拖欠的工程款越来越多,债务危机逐渐加剧,导致地方政府出现了总量激增,结构失衡和管理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风险。

一、目前,地方性债务存在的现状

(一)债务的总体规模

地方性债务划分大为三类:政府用财政资金主动偿还债务;政府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其他相关债务。其中政府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在贷款方无力偿还的情况下,政府对债务具有相关连带责任,其他相关债务中,政府既担保也不付无法律责任。如果债务方没有能力还清债务时,政府则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帮助。

(二)债务结构特点

据审计局相关数据统计,全国普遍存在较大的债务压力,并且各地区的债务承受能力受到地方经济的影响,也存在着不同,相比较欠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财政承受能力强。经济不发达,财力基础薄弱地区,其财政承受能力较弱。其中,市级债务力度比县级债务力度大,县乡基层地方政府因缺少财权保障引发的财务问题最为严重。

二、地方性债务规模对于地方财政运行影响分析

从目前的情况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管理的漏洞和缺陷也逐渐明显,并且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债务人在无力偿还债务的情况下,他们大多采取死不认账的赖账行为,更有甚者,干脆把责任推向财政部门,将偿还压力转移给财政部门,从而导致偿还财政的进程变慢。在处理和解决债务的过程中,部分与财政无关的债务也转移给财政,无形之中就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而迫于行政压力,一般上级政府会采取强制强制扣款的方法,这就造成了财政赤字的风险。

目前,县财政既要搞建设又要保持当地财政正常运转,这就使地方政府性债务偿还压力巨大,“吃饭”和“建设”的矛盾则极为突出,财政收支不平衡,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则更为艰巨。如果要保证政府债务如期偿还,又没有充足的建设资金,严重会影响整个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而导致地方政府的管理风险不断扩大。到期债务如果不能及时归还还将损坏当地政府形象,这不仅损害了民众对政府的信赖程度还破坏了政府的声誉。因此,偿还地方债务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在职能运行过程中,必须做到的表率。

三、地方政府性债务产生的原因分析

地方政府存在大量的债务分析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地方政府为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加强和改善地方的公共服务设施,为了解决和改变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财政如果不能承担,地方政府一般会采取各种形式举借债务,从而实现相应的经济政治目的这也是维护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必然选择,这都离不开财政的力量,欠债建设也是不得已的方法。

(二)缺乏科学的评估

地方政府在对相关建设项目评估时,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估,导致建设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那么就会导致贷款不能及时的偿还,形成地方性政府债务,一些项目政府是具有相关连带责任的,企业无力偿还或者拒不偿还的情况下,其债务不得不由政府负责偿还。

(三)地方政府超负荷搞形象工程

有些政府领导不顾财政实际能力,一味的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并且由于地方政府的领导更换较快,政令存在朝令夕改的现象,新任领导认为债务非其所为,而缺乏相应的偿还意识,推诿扯皮。领导为了形象工程,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而忽视了地方财政赤字,导致地方财政入不敷出。使得“新官”不还“旧账”,债务越积越多,导致债务不断增加。

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对策

(一)政府应合理的承担债务

政府承担债务规模数量大,担保债务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体债务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关键在于降低政府承受力,按照规定对于债务的责任进行细分和重新划分,对于政府无需担保的债务要从中抽离,减少相应的债务责任,对于需要并确定将担保的项目按照项目规模、资质要求、违约风险等因素进行分级担保和选择性担保,补充担保收费,反担保条款,分摊可能产生的财政成本。

(二)政府逐渐规范融资平台公司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需要进行规范,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应得到遏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加大力度对债务平台公司的债务进行清理;地方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明确各方责任和职能,并在制度和监督约束下平台公司运作;不断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管理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放贷管理,清理地方金融市场秩序;对于地方政府存在的违规担保及时的进行遏制。

(三)政府成立政府债务管理机构

建立政府性会计核算制度,使政府核算收入和支出更加合理化。根据会计统计管理信息,分析政府债务情况为债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在不断创新政府性债务管理模式的前提下,从而实现债务资金的有效使用,降低相应的运营风险。

(四)建立健全偿债制度

地方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偿债准备金制度,将部分偿债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合理的规划和编制地方财政预算报表,适当安排还债资金,对一些急于偿还又没能力偿还的债务,利用偿债准备金率有计划的进行预算,用于偿清地方政府债务。

参考文献:

[1]刘尚希.于国安.地方政府或有负债:隐匿的财政风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147

[2]贾康.地方债务风险研判.[J].上海国资.2011年第8期

地方财政政策篇3

【关键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失地农民

一、土地财政的定义、现状及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对于土地财政仍然没有明确的定义,所谓土地财政是指以政府为主体、围绕土地所进行的财政收支活动和利益分配关系,包括政府与土地相关的租税费组织、土地财政收入分配及相应的支出安排。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抵押来获取银行或企业的融资,将融资得来的收入纳入到政府财政收入以用于当地经济建设以及民生支出等。

连年不断、刻骨铭心的征地拆迁及城市高房价之痛从侧面反映了地方政府土地收入的盛宴,近年来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显著递增。地方政府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逐年增加,且增幅较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07年的31%急剧增长到2010年的75%,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则由2007年的18%增长到2010年的41%。这个比例反映出我国地方政府十分依赖“土地财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不匹配。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初次分配财力急剧下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由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组成。预算内收入主要是由税收构成,税收的特点注定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扩大征税的税基,以求合法的增加预算内财政收入。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显然,以扩大税基的方法增收财政收入是难以满足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需求的。并且,随着国家下放行政审批权,规范行政事业收费,地方政府能够从行政事业收费获得的收入来源日益减少,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土地收入的增加则加大了地方政府对依靠土地获取收入的依赖。

第二、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存在弊端。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可以转让土地使用权但不能买卖土地,目前的征地制度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地方政府对地权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其既是土地的管理者,也对土地的负有经营权,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角色使得政府的用地行为不受法律的制约,更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管。而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向农民征地、高价向地产商供地的方式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润和财政收入,更加剧了地方政府的卖地行为。

第三、官员政绩考核不够科学合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最重要的工作目标就是发展当地经济,衡量政府官员是否作为的指标侧重于经济指标比如说当地的GDP、当地的财政收入等。由于政府对土地拥有批租权,部分官员为追求个人仕途的发展,不惜低价有偿出让土地,获取未来的土地收益,大力投入城市建设和发展经济。房价的飙升使得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益水涨船高,这种依靠土地获取的高收入以及其便捷性使得地方政府更是对土地财政产生了极度的依赖。

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风险

中国的土地财政的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地方政府通过经营土地,积聚了大量的城市建设资金,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高楼大厦等的建设吸纳了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有力推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土地财政对于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容否定。

然而,更加不可忽视的是地方政府这种“寅吃卯粮”的短视行为所带来的一系列消极的影响和社会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粗放,许多土地被严重浪费和闲置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人地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我国已对农耕地的保护划出红线,在大量土地被政府出让的情况下,可用于城市发展建设以及为政府财政创收的土地资源已十分有限。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9月底,全国闲置土地总计1457宗,闲置面积达9772公顷,其中70%以上是住宅用地,涉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而2014年,国土部督察闲置土地达107万亩,土地浪费现象严重。

(二)地方政府存在着财政收入增长的不可持续性以及政府债务的潜在风险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决定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是有限和不可持续的。当可利用土地资源所剩无几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则难以保持持续增长。同时,土地抵押融资规模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在事实上放大政府的潜在债务风险。当前土地抵押融资多依托政府信用获取银行贷款,这些公司的还款能力主要取决于土地出让所获取的未来收益,一旦房地产市场不能维持当前发展速度,出现停滞现象时,政府能够依赖土地获取的收入也会大幅下降,偿债风险就会显现。因此,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的有限性和不可持续性、土地抵押融资规模难以有效控制所造成的对未来的透支都使地方政府面临着财政增收的不可持续性和债务的潜在风险。

(三)农民的生存、发展权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获取土地出让金的同时还能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企业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得到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所上缴的房地产税和建筑税,从而形成了一个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良性循环。然而要维持这个循环,意味着地方政府必须通过征收集体土地来满足政府出让土地的需求,这会加剧农民失去土地的现象重。失去土地的农民却只能获取不到被征土地收益的10%,收益的大部分都被纳入到中间商或地方政府的囊中。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与安定措施,领取一次性安置补助费的失地农民的生活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应对措施

在地方政府的收入机构中,严重依赖土地财政成为目前无法改变的现实。随着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热度大大下降,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债务逐步凸显,据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从地区看,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高于100%。“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性,既造成社会经济矛盾不断累积,也使得地方政府在偿还债务方面陷入了两难的局面。对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遏止土地财政带来的风险。

(一)改革国家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土地监管机制,健全新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地方政府仅依靠税种取得的收入难以满足经济建设民生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导致其财政收支缺口较大。财权的核心是税权,可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权,将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税种或税基流动性弱的税种交由地方立法机关立法征收。然而,有财权并不代表就有财力。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即便拥有一些税权,但税源零散,税基狭窄,依靠收税取得的收入仍然很少。因此,一是要尽快建立健全财政转移制度,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支持力度;二是要完善当前的土地制度,2014年国家已出台土地新政策,允许农村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三是要科学设计官员的绩效考核指标,约束地方政府及其管理者的行为,对失责官员进行责任追究。国家已逐步对官员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应当纳入官员绩效考核以及责任追究范围内的不能仅仅只是环保,更要包括当地的民生问题,其解决程度以及人民的满意度等等。

(二)把土地财政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严格控制土地收入的开支,加强对政府预算监督

一是地方财政预算的编制计划中要纳入土地出让金,并且对其使用范围、使用去向等予以公开公示,让土地出让金的收入“来得明,出得清”,也要主动邀请民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二是实施地方“阳光财政”。地方政府应将出让土地的具体信息,出让时间,出让价格,出让对象等资料实行政务公开。鼓励群众对土地违规违法的行为进行举报,并对这些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惩处,提高其违法成本。

(三)要非常重视失地农民安置问题,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逐步解决高房价问题,实现真正的住有所居

中央政府已出台新土地政策要求改变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办法。地方政府除补偿农民被征收的集体土地外,应当保障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确保被征地农民长期受益。对于土地流转所取代的收益要合理分配,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同时,更要确保失地农民能够享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的社会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多组织职业培训活动,提高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能力。

破解土地财政问题,化解地方债务危机迫在眉睫。拓宽地方政府的财源,科学配置相应的事权,发挥税收的主体作用,以此遏制地方政府的卖地行为,科学配置土地资源,保证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让改革成果更多的惠及于民。

参考文献

[1] 罗文岚.从土地财政向公共财政的制度嬗变[J].桂海论丛,2013(1).

[2] 李婧.关于我国土地财政问题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3 (4).

地方财政政策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政府职能

一、金融危机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我国财政收入在经历了五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08年8月首现拐点,同年10月更是出现了负增长。2008年1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3248.69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3.3%。其中,中央本级收入756.16亿元,同比下降15.5%;地方本级收入2492.53亿元,同比增长10.8%。2009年1月,全国财政收入6131.61亿元,比去年同月减少1265.03亿元,下降17.1%,其中,中央本级收入2964.82亿元,下降28.4%;地方本级收入3166.79亿元,下降2.7%。从数据对比中我们清晰的看到,全国财政收入自金融危机以来,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地方财政收入由同比增长10.8%到同比下降2.7%,下降幅度更加明显。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收入一直占据着全国财政收入的主体,收入来源稳定,中央财政一直处于相对宽松的环境;相比之下,地方财政收入来源分散,支出压力过大,有些甚至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况。虽然地方财政收入下降幅度较小,但地方财政收入的刚性较强,这不到三个百分点的变动,可能对地方政府的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2009年一季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2亿元,同比下降21.6%,三月份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亿元,同比下降达到了惊人的43.6%。濮阳市的情况也许不能以偏概全,但足以向我们展示金融风暴已经对我国的地方财政造成的巨大危害,而且这种影响还在进一步的深化。

二、地方财政困境的原因分析

1、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是按照事权划分各级政府财权的一项制度,但从我国分税制实施的情况来看,财政收入按政府级次层层上移,而事权则被逐级下放,尤其是地市级以下政府,承担着大量的社会保障、卫生防疫、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等公共产品的支出,并且在维持地方政府运行、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压力巨大,地方政府职能与财权失衡矛盾突出,与国际惯例不符。在国外许多国家,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大多属于中央或省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以便形成全国统一的供应水平。与庞大的支出规模相比,县级政府却要把75%的增值税和100%的消费税上缴中央,剩余部分又大都集中在省、市两级政府,县级政府最后得到的很少。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了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地方政府往往需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大都以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而牺牲地方财税收入为代价,使地方政府财力进一步受损。刚性支出过多而收入增长乏力,地方政府的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很难有效实现。

2、区域间财政实力差距巨大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地域间财政收入实力必然存在差异。当初我国分税制改革以维持地方既得利益为原则,而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造成的财力差距在实施分税制后没有得到解决,相反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以江苏省、河南省、青海省这三个代表东、中、西部地区的省份为例,2009年一季度三省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745.01亿元、245.58亿元和21.20亿元,江苏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青海省的35倍。从人均财政支出来看,2009年一季度三省人均一般预算支出分别为857元、600元和126元。可见不管是财政收入还是支出,地区间的财政实力确实差距巨大,同样说明各地政府职能的有效实施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能力极不平衡。地方财政实力是抵御金融危机,克服经济困难的必要条件,拥有了雄厚的财力,才能抗拒各种风险,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3、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及时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促消费、扩内需、增投入、保就业,尤其是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财政政策也就是所谓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要扩大内需,消费和投资是两大核心动力。此次国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也是要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增加政府投资来拉动内需。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经济长期处于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状态,居民的消费习惯也是高储蓄、低消费。投资是为消费服务的,而消费又要以需求为支撑,所以刺激社会的消费需求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关键所在。4万亿的巨额投资,是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砝码之一,其中中央政府出资1.18万亿,剩余部分由地方政府配套,这无疑是对地方政府的又一次严峻考验。2008年全国地方财政本级收入28644.91亿元,而此次4万亿投资计划需要地方配套的资金是2.82万亿元,几乎和2008年全年地方财政本级收入相当。金融危机后更加困难的地方财政,如何承受“积极财政政策之重”,值得我们深思。

三、化解地方财政困境的出路

1、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系

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而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财政改革的基本目标和评价标准有两个:一是财政体制改革要有助于实现区域间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水平的相对均等,其评价标准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二是有助于提高基层政府根据本辖区居民公共需求偏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其评价标准是基层政府的回应性以及供应和生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效率。归根结底,提供公共产品和回应公共需求的能力,是衡量和评价地方财政行使职能成败的标准。如何提高这种能力,使有限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最终还是要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当前金融危机环境下,除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更要注意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结合。发放代金券、消费券,也许能起到刺激经济的短期效应,但这种“撒胡椒面”的行为治标不治本,有时甚至标本都不治。因为老百姓的消费习惯没有根本改变,一次性消费结束后对未来的预期仍然充满不确定性。所以与其分散财力“撒胡椒面”,不如化零为整,集中财力提高地方财政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加快推进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职能,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高储蓄率、低消费率的现状,调动社会的消费需求潜力。

2、推进转移支付制度改革

我国财政体制注定了财力中央集权,而各地财政实力又存在巨大差距,所以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保证地方财力横向平衡、实现公共财政均等化的必要条件。从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中我们看到,2008年我国地方财政收入达51590.52亿元,支出49992.65亿元,结转和结余共1597.87亿元。我国大多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大,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个别地方更是捉襟见肘,为何2008年还会出现将近1600亿元没花完的情况?这里我们应该看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地方财政实力弱,得到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后还是存在支出缺口;有些地方财政实力雄厚,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由此可见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西方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有不少中央政府掌握较大财权,但这些国家普遍采取中央多收多支、多收多补的转移支付制度。财政收入经过再分配之后,地方政府所拥有的财力和所承担的事务基本相称,最终目标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也应该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转移支付制度。特别是地方政府财力较弱,地区间差异大,所以更要体现公平与效率、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以法律形式规范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方法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统一标准,公式计算,杜绝人为因素影响,不断缩小地区间差异。

3、促进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政治强调民主,行政强调效率。意思是政策制定过程要集思广益,尊重各方利益,采取民主程序;政策执行则可适当集权,注重效率。4万亿的投资计划,是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重拳”,也是国家积极财政政策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政策之一。4万亿投资要靠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说到底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投资规模如何把握,投资方向如何确定,决策者应该听到广大公民的声音,应该尊重来自纳税人的意见。这4万亿中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有1.8万亿,占投资计划的比重最大。基础建设投资见效快,短期内扩大就业、增长GDP,能够起到治疗经济危机“特效药”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负面影响,最明显的就是1997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国际较高水平,而消费需求的增长始终落后于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体现出来。令人欣喜的是,2009年两会期间,国家已对4万亿投资计划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基础设施投资占比由原来的45%降至37.5%,说明国家已经考虑到长远效率与当前利益的结合,关注民生与发展经济并重。积极财政政策还要关注地方财政当前的困境,用中央财政的雄厚实力弥补地方财政的不足,以金融危机为契机,进一步调整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4、改革税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中央可以下放一部分税收立法权,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自,形成以中央立法为主,地方立法为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税收立法机制。金融危机环境下,地方政府大都面临财政困境,甚至已经陷入财政危机。应对之策无非是开源和节流。当前经济环境,正是需要财政拉动的关键时刻,换句话说正是花钱的时候,所以节流这条路几乎是走不通的。实际上我国公民的税负相比发达国家是较低的,甚至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政府在提高税率、增加收入方面还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另有调查显示中国人的税负痛苦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政府又该采取那些举措呢?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中比较过英国和法国的税制。英国每年从800万人口中征收1000万英镑税款,但社会各阶层从未有压迫感,而法国的人口是英国的三倍,每年征收的税款却不足1500万英镑,但法国民众所感受的课税压力远甚于英国。调查后发现英国税制的民主程度远高于法国,英国公民参与到税制的制定过程,对自己制定的政策当然无话可说。我国的税收政策制定也可适当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在扩大地方税收自的同时引入民主化,真正体现老百姓的主人翁地位。中央税方面应区别各地财政实力,采取差异化的税收分享机制,适当增加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税收留成比例,增强地方政府对抗金融危机的实力,有效实施税收“调节器”和中央财政再分配职能。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杨之刚:财政分权理论与基层公共财政改革[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华夏出版社,1987.

地方财政政策篇5

【关键词】 财政性投资 问题 对策

一、地方财政性投资的特征和原则

地方财政性投资的本质是一种政府经济行为,与其他非政府投资相比,则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第一,地方政府居于区域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投资,而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第二,地方政府资金较为雄厚,可以从事较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的投资。第三,地方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弥补“市场失灵”的投资领域。第四,地方财政性投资存在外部性,投资产生外部利益溢出,受益者将涉及到其他地方政府辖区范围。地方财政性投资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地方财政性投资要切实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意图,保质保量地完成中央政府交办的投资项目。二是地方财政性投资要注重发挥当地优势。一定要从本地区的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优势出发,扬长避短,合理安排财政性投资的规模、重点与结构等。三是地方财政性投资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这是地方财政性投资管理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四是地方财政性投资要激活、引导社会民间投资。激活社会投资、带动社会投资是地方财政性投资的目标之一,地方财政性投资可以作为一种“引子钱”,吸附、引导社会民间投资,并且不断完善公用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为社会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地方财政性投资的职能和范围

首先,要重点投入社会公共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基础条件,是实施城镇化的载体,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对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其次,要注重调节区域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在国家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的现实要求和增强发展后劲的战略考虑,统筹规划,明确投资重点,针对现有的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步推进实施区域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再次,大力支持经济发展。政府一方面必须运用政策投资等手段支持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支持生产及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支持国有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和技术改造,提高国有的技术水平。最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财政性投资必须有所取舍。地方财政性投资职能和范围的界定必须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即一方面要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营利性的投资范围,另一方面必须切实强化基础性、公共性及其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投资。

三、当前地方财政性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在投资领域也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效益低下和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投资项目缺乏科学翔实的论证。造成“边设计、边报批、边施工”的现象,设计变更多,时常出现“概算超预算,预算超决算”的情况。第二,投资项目“一哄而上”,债务规模急剧增加。一些投资主体存在强烈的投资“饥渴”和投资冲动,没有做到量力而行,摊子过大,战线太长。资金使用不但存在“撒胡椒面”现象,也存在“寅吃卯粮”现象。第三,招投标活动存在较多的不规范行为。主要有:一是推行招投标的力度不够,很多单位不愿意甚至想方设法规避招标;二是招标投标程序规定不一;三是招投标中的不正当交易和腐败现象较为严重,如招标人虚假招标、私泄标底,投标人串通投标、贿赂投标,中标人中标后转包、分包等;四是地方政府政企不分,对招投标活动进行行政干预等。第四,工程质量总体上说是好的,但“胡子工程”、“豆腐渣工程”时有出现,存在的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项目管理混乱,违反规定的建设程序办事是主要原因;二是工程监理制度形同虚设,同体监理问题突出,监理者与监理对象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是腐败现象严重,建设资金层层剥皮,最后真正用于工程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第五,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被弱化。忽视项目建设过程的财务管理,管理费用开支控制不严,不注重建设资金使用效益,甚至出现不建账、财务无专人管理、基本建设财务混同于一般经费账务等情况。

四、完善地方财政性投资管理的对策

1、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政府各职能部门间需要加强协调配合,在投资计划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计划、财政、建设等部门要统一联动,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论证,优先安排起带动作用的项目,落实配套资金,使有限的财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财政、银行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上协调配合,完善财政性投融资制度,使财政性投资计划同金融政策相搭配,形成投资宏观管理的合力。

2、防范潜在债务风险

地方财政性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举债,过度的投资扩张,使债务急剧膨胀,对未来的经济安全带来风险。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已经显现。因此,投资规模必须适度,应严格选择项目,走一条均衡增长或适度增长的道路,并须注重优化债务结构,适当增加长期债务的比重。投资收益要优先偿还债务,把利息支出列入经常性财政性支出。此外,还要探讨多种方式方法,防范债务风险。

3、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要明确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范围,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赋予企业充分的投资决策权限。建立投资责任制和风险约束机制,严格执行投资决策程序,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投资责任主体,做到“谁投资、谁负责”。同时,要实行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所有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首先落实资本金,才能进行建设。

4、完善招投标制度

第一,应扩大招标投标的应用范围,所有财政性投资项目都应通过招标的形式,公开招标,包括工程设计、咨询、施工和监理等一律实行招投标制;第二,要规范招标投标程序,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第三,职能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督,严禁层层转包和违法分包,对弄虚作假、收受贿赂、搞权钱交易、拒绝招标等行为应依法严惩。

5、狠抓严管工程质量

其一,要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从勘查、设计、材料、设备、施工到竣工验收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建设项目的行业主管部门、项目法人和参与建设单位都要对工程质量承担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其二,要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认真履行报批手续,可行性研究要经过充分的咨询评估。其三,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选择资质合格、认真负责的监理队伍担当工程的监理任务,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其四,要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政府职能部门要对工程质量进行强制性全程监督,新闻媒体要及时曝光严重的质量事故,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6、带动社会民间投资

地方财政性投资的功能,主要不在于自身的投资规模,而应是启动社会民间投资,培育经济的自主性增长动力。因此,必须落实投资准入政策,降低门槛。必须加强金融支持,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必须加强法律保障和服务机构。此外,地方财政性投资方式除了直接投资之外,还需要辅之以财政性贴息等手段,发挥带动社会投资的导向作用,积极探索带动社会民间投资的新路子。

7、强化投资资金管理

财政、审计等部门要着力强化投资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对投资项目工程概预算和项目竣工决算进行审查,杜绝“高估冒算”、虚假签证等行为,规范财政性投资资金拨款管理,在项目概预算确定后,由财政部门直接将投资建设资金拨付到项目单位,以确保投资项目的资金到位,尽快发挥投资效益。同时,要加强对建设单位财务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促进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有效地纠正问题,扭转财务管理被弱化状况。

8、实施项目绩效审计

审计部门要不断深化投资审计工作,结合实际,对建设项目开展以效益为中心的绩效审计,围绕财政性投资项目的政策性、可行性、效率性、效果性开展监督评价,以规范投资行为,堵塞漏洞,减少损失浪费,提高地方财政性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芳:浅谈对县域财政性资金专户的管理及监督[J].华南金融电脑,2008(8).

[2] 苏海兰:完善财政资金管理的具体举措[J].商业会计,2006(2).

地方财政政策篇6

一、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

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是财政经济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量化指标体系管理转换的重要一环。它对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规范财政支出行为,强化资金使用效果,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完善政府行为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的实践情况来看,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缺乏统一的法律制度保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立法支持,而且要制度化、经常化。而我国公共投资部门虽然也提出要完善项目投资决策程序,对国家重点投资项目要从立项决策、竣工验收直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行全过程管理,但迄今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法律法规,即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缺乏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

2.缺乏明确的综合管理机构。西方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设有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机构。而我国,缺乏这样一个有权威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分散在各管理部门,各部门又主要从技术性能、项目管理方面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方法和组织程序差异大,难以形成统一的、全面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不统一,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差异大,缺乏可比性,难以保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这是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3.缺乏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各有关部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通过若干固定的财务、技术和工程管理指标进行全过程评价,评价侧重于技术、工程和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评价不足。同时,各部门评价指标设置呈平面化和单一性,缺乏一套建立在严密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科学、统一、完整的指标体系,不能从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支出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评价。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方法和指标,影响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公正合理性。技术性缺陷是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

4.缺乏完整的支出评价内容。5.缺乏有力的结果约束机制。

三、建立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对策建议

当前,要着力培育支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环境,不断建立和完善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所需的各种基础条件,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互结合的方法从多角度评价财政支出的绩效问题,从而逐步有效地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的广度和深度。

1.大力营造良好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环境。要构筑有效的绩效评价监督体系,首先,要充分认识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逐步公开财政资金支出情况,使绩效评价产生巨大威慑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审计、监察部门、中介机构都应根据各自职责,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进行跟踪监督,尽可能地堵塞管理上的漏洞,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再次,要大力加强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监督、推进作用,使绩效评价工作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2.设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组织机构。即成立有权威性的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作为全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直接指导部门,负责研究制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统一规划评价工作并实施统一组织管理,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条件的地市也要逐步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具有较高素养的专业人员,负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建设和具体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3.建立一套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分类体系。按财政支出的功能将单位和项目支出进行分类,并且根据评价工作的具体情况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小类。其次,要制定一套评价标准。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整理各类分类标准数据,在条件成熟时要研究建立绩效评价标准数据库。为提高有关评价标准的权威性,可以效仿企业绩效评价,定期有关评价标准。再次,要完善评价体系。

4.确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逐步探索绩效评价结果公示制度,根据财政支出评价结果分析诊断预算单位和部门的主要政绩水平,建立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绩效评价结果应作为部门单位后续拨款的重要依据,倘若一个政府部门经过考核,存在无绩效,或者绩效与经费不匹配,将成为预算主管部门削减预算的重要依据。同时,要逐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对绩效优良的,要给予适当奖励和表彰,在下年度安排预算时给予重点考虑;对绩效差劣的,要进行通报,在下年度安排预算时要从紧考虑;对评价报告暴露的财政收支、工程质量等方面问题,要依法进行查处,以逐步硬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约束力。

地方财政政策篇7

所谓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在种种不确定的因素影响下,地方财政资金遭受损失或财政支出出现困难而危及地方政权正常运转及其职能行使的可能性。总的来说,地方财政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地方财政风险呈现出综合性的特点

地方财政风险是由社会各种风险转化、综合而成,呈现出综合性特点。当社会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能够迅速转化为财政风险,比如自然灾害将导致地方财政减收增支,地方金融风险最终转化为财政风险等等。同时,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所需要的经费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开支,一旦地方财政出现风险甚至于危机,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机器的运转,导致其功能严重失调。因而地方财政风险不应只看成是地方财政部门的风险,同时也是地方政府甚至是整个国家的风险,对社会各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

2.地方财政风险具有普遍性,并逐步受到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

正是由于地方财政具有综合性和来源广泛的特点,使地方财政风险客观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整个社会系统。仅仅在财政风险问题日趋严重时,才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才着重于对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研究。入世意味着我国将加快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的主流之中,经济全球化在给我国经济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势必对我国地方财政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地方财政入世后将面临怎样的财政风险,如何迎接挑战已成为急待探讨的重大课题。

3.不同地区所存在的财政风险不同,不同级别政府所存在的财政风险不同

从横向看,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受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环境制约因素多,经济发展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财政收不抵支,赤字突出是中西部地区财政运行的显著特点,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相对于财政收入增长过快,导致中西部地区所存在的财政风险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从纵向看,我国地方财政风险不同程度存在于省、地(市)、县、乡四级政府之中,其中省、地(市)级的财政风险程度较小,县乡两级财政风险程度较高,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财政危机。目前的地方财政状况是省以下政府层层向上集中资金,却将事权层层下放,导致财政状况自上而下一级比一级困难。这使得县乡两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风险加剧,集中表现为财政增收难度加大,财政收入增长趋缓,工资欠发普遍化,财政可调控财力较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等等。

4.收支矛盾尖锐,债务负担沉重是地方财政风险的集中表现

首先,分税制改革的出发点是增强中央政府在财政分配中的地位,提高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因而地方财力大幅下降。其次,财权财力分散、税收流失大大削弱地方财政实力。另外,在地方预算自求平衡的约束下,收过头税,寅吃卯粮搞空转给地方财政收入带来了未来风险。据统计,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3年的78.0%降至于1994年的44.3%,2000年略有回升到47.8%。近年来,地方行政事业机构和人员的经费支出急剧增长,使财政背负了沉重的负担,同时国家制定并实施的许多政策和措施都需要地方在财力上予以大力支持,所投入的项目需要地方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为此地方财政支出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刚性,地方财政自给率严重不足。2000年地方财政支出在全国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为65.3%,地方财政支出增量达到14.7%,地方财政自给率仅为62%。由于对政府债务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各行其道,多头举债,以地方政府“多元化融资”等多种名义举借了大量债务。举债行为的不规范致使债务的偿还主体、责任主体不够明晰,从而形成重借轻还,财政最终承担债务的情况,导致了财政长期处于被动的局面。各级政府债务负担已成为困扰地方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5.地方财政风险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危害性大

地方财政既存在显性风险又存在隐性风险,但更多的表现为财政隐性风险,甚至一些财政显性风险会通过人为的手段被处理成隐性风险而埋下潜在的隐患。由于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财政风险处于隐蔽状态,这造成各部门对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意识不强,加剧了财政风险的累积和膨胀。如果地方财政风险的积聚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化解,最终将会引发财政危机,导致地方经济萎缩,引发社会动荡。作为兜底财政,财政所存在的风险是最为严重的社会风险,其危害性可见一斑。

二、地方财政风险的防范和对策

1.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有效控制财政风险

我国1994年建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初步理顺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但该体制受到种种条件制约,带有强烈的过渡色彩,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形成累积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化解地方财政风险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与界定。首先是确定哪些事权划归中央政府,哪些事权划归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发生事权交叉的领域,中央与地方政府应按照受益与付费相对称的原则,积极配合、主动协调以实现有效管理,如跨辖区的基础设施、江河治理等。然后是合理安排地方各级的事权关系。也就是正确处理地方各级政府间的关系,明确省、市、县、乡政府间的事权划分。长期以来,省级以下政府间事权划分不清是造成地方各级财政风险程度不同的重要原因。二是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间的税收分配,建立并完善地方税收体系。目前我国地方税收收入税源零星、规模过小、改革滞后,加重了共享税分享比例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压力,也使地方政府调节经济力度不足,为此有必要建立、完善地方税体系,适当扩大地方税规模,使地方本级收入基本能够满足地方财政的开支,增强地方以自身相对独立的财力来防范财政风险的能力。三是健全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就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风险而言,我国当前转移支付制度应在两个方面完善。第一,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确保地方政府最低服务水准的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支自给率低,财政收支矛盾更为突出,潜在的财政风险更加明显。因此,在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地区的财政运行状况,实行转移支付倾斜政策,加大中央专项拨款力度。第二,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待加强和完善。要加大省级转移支付的力度,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转移支付资金要按规定使用,向贫困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倾斜,保证基层政权运转和农村教育。

2.调整和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公共支出管理

按照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是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关键所在。第一,明确地方政府职能,合理界定地方财政支出的范围。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职能的客观要求,地方财政应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地方财政资金要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性经营领域,加大公共需要的保障力度。第二,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主要是在保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的条件下,压缩一般性项目开支,增加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科技、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第三,改革地方财政支出预算体制。要严格按照地方政府职能范围确定预算支出范围,调整优化预算支出结构,延长预算编制时间,细化预算编制项目并加强预算论证;同时尝试开展部门预算,改变财政资金按性质归口管理的作法,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性资金统一编制到资金使用部门。第四,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快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逐步扩大采购范围,加强采购的规范化建设,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政府采购的规范运行;改革财政资金缴拨方式,所有财政性支出均通过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支付。

3.加强债务统一管理,适时推出地方公债制度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应从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强化财政在地方政府融资管理中的地位入手。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其内容不仅包括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也包括间接债务。债务信息的充分披露是债务监控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二是规范地方政府担保,缓解潜在的债务风险。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渠道多样化,地方政府应当制定规范的担保原则,并逐步缩小担保债务规模,以财政贴息、补贴等方式来实现融资目的。三是加强政府债务归口管理,突出财政部门的主体地位。各级财政部门应对本级政府所属部门举借债务进行认真审核,监督债务资金的使用及偿还状况,承担起其所负有的监督管理责任。四是建立规范的地方财政偿债机制。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以年度预算安排,财政结余资金等形式建立财政偿债资金,专项用于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五是建立地方公债制度,规范政府融资行为。按照市场经济体制与分税制的客观要求,逐步建立规范可行的地方政府公债制度,在中央严格审批和监管制度的条件下,允许地方财政发行统一的债券,筹集地方公用事业发展资金,以规范政府融资行为及防范地方财政风险。

4.增强各级财政风险意识,建立财政风险预警机制

财政风险问题贯穿于财政活动全过程中,是当前地方财政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提高各级财政风险意识,预先估计财政风险程度,做好防范规避风险准备,是财政工作由被动变主动的基本前提,是建立稳固平衡和强大的地方财政的重要保证。为此,要加强财政风险意识,增强防范规避地方财政风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地方财政政策篇8

一、地方财政面临的问题

1、地方财政级次过多。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地方政府级次、地方公共支出级次最多的国家。考察一下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尚找不出一个五级架构的政府。比较典型的情况是三级架构或准三级架构(如联邦制的美国、澳大利亚和单一制的日本、法国),但中国有四级地方政府:省、市(地级市)、县和乡镇。虽然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是五级政府,但是按这样的架构,各级政府如都要求有自己稳定的税基,都能够按照分税分级的框架来形成财力分配,至少在基层看不到出路,乡一级没有大宗稳定收入来源来形成分税体制。财政级次过多就会造成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低下,带来了不同财政级次之间的财政资金博弈。我国现在的财政体制是根据一级政权,一级财政的构想设计的,抛开我国政府级次过多这个也应该讨论的问题不说,就是“一级政权、一级财权”理论也是指得商榷的,如法国和德国都并非如此。

2、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分税制是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各自事权的基础上,按照税种划分收入和支出范围、管理权限、实行收支挂钩和分级管理,自求平衡的财政管理体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贯彻了“收入大头在中央、支出下流到地方”的分税制改革精神,然而从地方财政收入来看,在原体制下地方长期培植起来的主体财源,面临着财源弱化、收入增长难度加大的困境,分税制中划属于地方的14个税种由于点多、面广、税源分散、隐蔽性强、征收难度大、成本高又加剧了地方财政收入困难的事实。但是在支出方面,地方财政承担了大部分的支出责任,特别是省级以下的地方财政担负着相当沉重的支出责任,这与国际惯例不符。地方政府县乡两级共同提供庞大而重要的公共服务,包括70%的预算内教育支出和55%~60%的医疗支出。地级市和县级市负责所有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救济。在其他国家社会保障和救济几乎总是由中央政府提供。教育和医疗是中央和省级的责任。地方政府承担大部分的支出责任但其只能控制小部分的税收收入。

从最基层的乡镇财政来看,这种事权和财权的不协调更加明显。一是乡镇对县级部门下放机构没有管理权,无权统筹协调它们为乡镇经济发展开展系列服务;二是部分下设机构的财权没有下放,主管部门没有要求集中在县(市)管理,乡财政支出纷纷上划,比例逐渐增大;三是县、乡财权划分不合理,分税制是地方财政支配的收入减少,县(市)为保证本级收入,满足支出需要,也不得不集中财力,使乡镇财政面临财力减少和支出刚性增长的双重压力。总而言之,我国各级政府事权划分原则性不强且缺乏法制化基础。

3、不同地区间的财政状况差异过大。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存在于方方面面,地方财政是一个很显著例子,并且这种差异不只存在于东部与中西部各省之间,还存在于各个地区、省际内部。按照国际标准衡量,中国地区间的财政支出和服务提供方面的不平等程度非常大,且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在转移支付制度方面,现行分税制的税收返还方式在承认了原体制下区域财政能力差异的同时又因返还基数以1993年为准,再次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各省级政府人均支出(包含了所有转移支付)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比率己由1990年的6.1增加到了1999年的19.1,离散系数已由0.55增长到0.86。从非预算资金角度来看,税收与我们所说的准税收税基的一致性意味着预算收入与非预算收入相关度极高,即经济繁荣地区两项收入都高,而不发达地区面临的是更加吃紧的财政局面。地方政府对非预算资金的依赖性加强,明显地强化了区域差异扩大的趋势,分税制改革目的之一是要将经济日益推向财政自给,但伴随着转移支付规模的下降,富裕与贫穷落后地区财政收入的水平差距越来越大,那么他们提供地区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能力也在逐渐拉大。

4、“非预算”问题严重。“非预算”资金包括两部分:预算外资金和制度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其范围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计划(物价)部门审批建立的基金、附加收入等;主管部门从所属部门集中的上缴资金;用于乡镇政府开支的乡统筹资金;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

从地方财力结构来分析,非预算资金加上预算内的非税收入占地方财力的比重较高,1994年至2000年该比重分别为25.41%,29.46%,34.45%,31.15%,30.86%,29.72%和29.28%。说明地方财力中近1/3来自非预算资金和非税收入,这种收入结构是相当不规范的。这进一步表明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在地方财力中的整体效应低下。非预算资金的增长在地方财政收支不匹配的情况下减轻了许多地方政府财政的压力,但其规模的膨胀及其自身的缺陷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财政建设的不利因素。首先,预算外资金的存在削弱政府协调和控制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资金分散表现在许多机构和单位拥有巨大数额的资金,而这些资金不是在政府财政部门的计划和管理之内。这些外部资金对政府预算资金产生了“挤出”效应。其次,非预算资金加速了正规财政体制地位的下降,为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提供了一种可替代的出路,完善的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的建立愈加困难,并且各种各样的收费结构是绝对无序、不透明的带有很强的随意性,这些都意味着它是不公平的。另外,这种准税收体制是在地方政府官员以最小征收成本为目标,在其分析能力很低的情况下设计出来的,所以它也是无效率的。地方财政不能通过完善正规的税收体系组织财政收入,从长远发展来看是地方财政弱化的体现。

二、解决地方财政问题建议

1、减少政府级次。我国实行的是五级政府架构,行政层次多,管理成本高,工作效率低。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财政供养人口过多的问题不解决,解决县乡财政困难是句空话。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管理层次、减少机构、减少人员,上至省级下至村级,都要精简。结合目前的撤乡并村工作,要抓紧落实到位,绝不反弹,避免重新回到“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上去。在合并机构、裁减人员的基础上,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重新调整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和对下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的考核方式,加快政府从竞争性、盈利性领域的退出步伐,将政府的主要精力转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调节收入分配、调控宏观经济运行、为市场主体特别是中介组织的发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结合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改革服务职能,促进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社会监督。

2、政府间事权的界定应遵循一定原则,并加以法制化。首先,政府间事权的界定应遵循一定原则。根据事权的不同性质,政府间事权界定主要参照以下原则进行。(1)行政管理事权主要按“受益原则”确定。要求行政管理事权应按实际的受益对象(管辖地区)和受益范围(管辖范围)确定其归属。(2)社会服务事权应按照受益原则、可行原则确定。具体如下:其一,凡使得本辖区居民受益的事权,初步界定为本级政府事权。其二,如果这一事权由本级政府承担在技术上不可行,应考虑将其上移为上一级政府事权。其次,政府间事权划分必须法制化。在政府间事权划分上,我们必须确立一个基本理念,即事权划分没有最优的划分模式,最关键的是法制化。只要有了法制化的制度规定,政府间就基本不会存在划分不清的事权,并在实践中可以得到真正履行。

3、建立规范和完善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当前建立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路是在省内确定省、县两极主体框架,原因在于目前各级政府中县级财政的支出缺口最大,重要的公共服务都要由较低级次的政府来承担,想减轻压在农民头上的过重的财政负担就必须强化县级财政,使其有充分的收入以保证它所承担的支出责任的完成。省际之间的转移支付由中央财政根据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通过中央预算组织实施,采取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特殊性转移支付的方式。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解决不同地区间财政收入能力与基本财政支出需要之间的不平衡和各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均衡,这部分财力来源应包括现行体制中的地方财政收入、税收返还、体制上解决或补助等部分。特殊性转移支付主要解决县市政府在农业开发、交通运输、通讯、能源、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对社会事业等特定项目进行的补助,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的支出,这部分资金主要为现行体制中的各项专项补助、专项结算补助等。

上一篇:班级突发事件处理分析范文 下一篇:老年人骨折的护理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