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02:19:00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旅游文化;类型;价值

古代中国关于旅游的文化及观念,不仅塑造了不同的旅游文化类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现象,而且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积淀到现代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之中。本文试从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入手,在完成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的研究提出自己的构想。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著作

笔者通过维普智立方知识资源服务平台,从1989年到2016年,以“中国旅游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得190条资讯。但其中多数为高等院校编写的教材。专门研究中国旅游文化的理论专著较少,主要有三种情形。其一是从中国旅游文化史总体上对中国旅游文化进行研究和阐述的专著。如徐日辉2008年3月著《中国旅游文化史》阐释和审视中国旅游的发展历程,并力求揭示各种旅游现象的文化意蕴和探索旅游文化变迁的内在规律;[1]马勇、余冬林、周霄2008年8月著《中国旅游文化史纲》从新石器的旅游文化为起点对中国旅游文化进行了全面考察,论述丰富,并关注了旅游理论的发展,不可多得。[2]其二是截取中国历史的特定阶段对旅游文化进行专门研究。如王子超2014年著《明清至近代中国旅游文化思想的转型研究》,论述了明中期至近代旅游休闲发生的重大转型。[3]其三是针对某一特定人物的旅游思想文化进行专门研究,如兰宗荣2015年1月著《朱子的旅游世界:朱熹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研究》以朱子的旅游思想、一生的游踪及后世开展的朱子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探讨朱子的旅游思想。[4]以上专著,或从整体,或从局部,论述了中国旅游文化的内涵,但都没有对中国旅游文化的类型进行专章阐释。

1.2期刊论文

笔者通过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从1989年到2016年,以“中国旅游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得1986条资讯。逐条筛选后,发现论述较为深入、理论性较强的仅60篇左右。其中,对中国旅游文化进行全貌性研究的仅两篇。《中国古代旅游文化史鸟瞰》从中国古代旅游论的萌芽、兴起、繁盛、新变、衰退五个阶段对中国旅游文化进行考察。《中国旅游文化史论纲》从滥觞、勃兴、隆盛、新变、穴结、转型六个时期对中国旅游文化进行梳理,均未论及旅游文化的类型问题。在所有关于“中国旅游文化”的研究论文中,有6篇论文以“中国旅游文化类型”作为题目关键词。《中国古代旅游文化类型及其特征》将中国旅游文化分为古代帝王旅游、古代商人的商务旅游、文人和士大夫的游学游玩、下层群众的旅游四大类。《中西古代旅游文化类型比较》出于比较研究的需要也对中国旅游文化从类型的角度进行了归纳,共提出了古代帝王旅游、古代文人的入仕宦游和求知游、古代僧道的宗教云游、古代商人的商务旅游、古代庶民的节令旅游五种类型。两篇论文对中国旅游文化的类型划分有相似之处,其划分标准均以旅行者身份为依据。但类型划分有交叉重叠,如商人也可能就是庶民,文人也可能是僧侣,概念实质上不能截然分开,且以旅行者的身份为依据,较难阐释每一种旅游文化类型的本质特征。《中国旅游文化地域类型初步研究》从地理因素对旅游文化进行划分,粗略分为发达经济———现代人文景观型、聚落景观———人文环境型、生态经济———自然景观型、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谐型、极限环境———传统文化型。这种划分的标准不仅有地理的因素,还有经济因素和景观因素,比较糅杂,也没有触及中国旅游文化的类型及内涵。《旅游文化的类型与特征分析》《旅游文化的类型与特征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分析》均将旅游文化类型划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中介文化和旅游社会环境文化。这种划分其实不是旅游文化的类型,而是旅游文化涉及的领域。《国际旅游者中国访问心理动机范式解析———以黑龙江少旅游文化类型为视角》则基本没有涉及中国旅游文化的类型问题。从期刊文献看,这些论文对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的研究存在学理性不强、标准不太科学、研究不深入等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研究的欠缺。

1.3学位论文

笔者通过维普智立方知识资源服务平台搜索,从1989年到2016年,关于“中国旅游文化”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共273篇,其中有5篇较为重要。《重归山水、诗意栖居———从生态美学看中国古代山水诗》主要论述山水诗的文化意蕴和旅游价值观,《道家思想与旅游文化的构建》主要分析道家思想与旅游文化之间的建构关系,《论近代中国的海外修学旅游》对近代修学旅游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两周时期旅游文化探析》分析了两周时期的旅游活动、影响因素、文化特征,《浅论中国古代山水旅游诗的文化传统与审美精神》对中国古代山水诗和旅游审美进行了初步研究。这些论文部分涉及了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的内涵,但没有一篇将旅游文化类型作为研究的关键词和基本框架。以上通过维普智立方知识资源服务平台检索的文献结果,笔者又通过中国知网进行了验证和补充。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从1979到2016年,以“中国旅游文化”字样检索篇名,共得到1927条相关信息。以“中国旅游文化类型”字样检索篇名,仅得2条相关信息,其一是郑冬子、任云所撰的《中国旅游文化地域类型初步研究》,另一篇是石秀华所撰的《中国古代旅游文化类型及其特征》。此两篇论文已包含于维普知立方知识资源服务平台的检索结果之中,且上文已有论及。另按“中国旅游文化”字样在中国知网的学位论文中检索篇名,共得学位论文43篇,其中没有与“类型”相关的学位论文。综合上述文献,当前研究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的学术现状如下:其一,迄今为止,对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的研究在整个中国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数量较少,并没有引起大多数研究者的浓厚兴趣和高度重视。其二,已有的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研究存在着类型划分标准较为外在、标准不科学、不统一的问题,导致类型的归纳与划分很难概括中国旅游文化的面貌。其三,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的文化内涵和本质特征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其四,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的应用价值研究几为空白。以上四点不仅凸显出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研究的必要性,也说明中国旅游文化的类型研究具有极大的研究空间,值得研究者去努力开拓。

2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研究的价值

2.1学术价值

以中国旅游文化类型为对象的研究,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为:第一,以旅游文化价值观作为研究核心切入中国旅游文化。类型涉及分类的问题,当然也涉及分类标准的问题。众所周知,价值观是文化最为核心的部分,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深入到旅游文化的内核之中去考察旅游文化的不同特征及其本质成因,这有别于对中国旅游文化所进行的概览式的描述性、陈述性的研究。第二,以旅游文化的类型勾勒中国旅游文化的全景图。过去对中国旅游文化的研究可能并不缺少全景式的勾勒,但未必是以类型的研究方式去把握中国旅游文化的全貌。第三,从类型角度研究中国旅游文化的内涵,梳理发展历程。类型的研究可以为中国旅游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从中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中国旅游文化的线索分合和发展脉络,可以进一步认清中国旅游文化发展起伏的内在因素和基本规律,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中国旅游文化传统的认知。第四,从多个角度对中国旅游文化进行跨学科研究。这是一种综合研究,除旅游学、旅游文化学之外,还将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美学、近年来新兴的休闲学等学科。第五,对中国旅游文化的类型进行典型个案研究。在中国旅游文化的宏观背景下选取典型个案作为类型分析的切入点,对类型的内涵与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第六,探讨中国旅游文化不同类型的应用价值。不同的旅游文化类型,其应用价值当然不同。研究中国旅游文化的类型及文化内涵,有助于理解中国文化关于旅游价值的认识,摒弃其中的糟粕,弘扬中国旅游文化的优秀传统,提升旅游品质,促使中国旅游业走向内涵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2.2创新价值

第一,从类型的角度对旅游文化进行研究,是旅游文化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旅游文化尤其是中国旅游文化还比较缺少这种研究。以类型研究的方式对中国旅游文化进行研究是一种全新的审视。如前文研究现状述评所述,当前对中国旅游文化的研究极少以类型的方式进行思考,少数研究题目虽以类型研究为题,但对类型的理解和划分存在着种种不足。第二,对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的内涵进行研究阐述,是一种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对中国旅游文化进行类型研究,首先必须把握中国旅游文化的全貌。没有这种把握很难对中国旅游文化的类型做出精确的判别和详细的阐述。因此这种审视不仅是全新的,也将是全面的。这样的研究对认清中国旅游文化传统和建设中国旅游新文化当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使旅游文化的研究深入到旅游价值观层面,这是旅游文化研究寻求突破的一种尝试。旅游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内涵丰富,外延也极为广泛,而恰恰文化也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这就导致了旅游文化的研究成为一种较为宽泛的研究。其实文化虽然无所不包,但也区分为不同的层级。旅游文化的研究固然需要较为丰富的、宽泛的研究,但深入到旅游文化的价值观层面进行研究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旅游文化的现实研究中不可多得的。当前研究中国旅游文化者不乏其人,但纵观中国旅游文化的研究现状,则较多地聚力于作为旅游资源的旅游文化。这是因为旅游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为其注入内涵与活力。这样的研究初衷当然无可厚非,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对中国旅游文化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到旅游文化的内核。第三,类型的研究可能会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应用价值提供新思考和新策略。类型的研究将为旅游文化的应用提供更加容易把握的方法和途径。旅游文化对于旅游的发展和旅行者的体验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多数旅游文化研究者都给予的肯定结论。而类型的研究使旅游文化呈现出相应的规律与共性特征,这将使旅游文化的应用更好地契合旅行者的价值观与心理需要,从而可以使中国旅游的现实发展从中国旅游文化中更好地借鉴和吸收优秀的旅游文化传统。

2.3应用价值

当前的中国旅游业同质化现象十分普遍,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也日渐突出,很多旅游项目规划设计主题不鲜明、内涵混杂,严重影响到游客的审美与体验。旅游业急功近利,不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与养护,而旅游者之中又不时出现旅游不文明现象。凡此种种都显示出旅游文化的类型研究所具有的应用价值。第一,有利于旅游营销人员和导游服务人员从类型的角度去把握中国旅游文化的共性规律,从而使中国旅游文化的内力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挥和运用。第二,有利于聚拢、整合相同类型的旅游文化资源,为旅游规划提供创意借鉴和文化底蕴,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类型本质上就意味着特征,所以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的研究,可以使旅游内涵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从而解决中国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第四,有利于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旅游价值观的角度提升旅游者的整体素养,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优质土壤。

3类型研究的内容、目标、结构及思路

以中国旅游文化的类型及其文化内涵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研究目标应当是:梳理中国旅游文化史,分析并提出中国旅游文化的不同类型,提炼不同旅游文化类型的内涵特征和旅游价值。从总体框架而言,对旅游文化的研究首先是一种综观式的研究。它的研究对象是中国旅游文化的整体,而不是局部,是在中国旅游文化的整体格局中进行类型的归纳与划分。虽然研究的结论不需要呈现旅游文化的历史全貌,但研究者必须具备历史学的宏观视野,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梳理、归纳中国旅游文化的不同类型,并保证没有遗漏。其次,类型研究还需要研究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力,因为中国旅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整个中国旅游文化史进行综观的基础上,在完成类型归纳与划分的基础上,每一种类型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成因都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下得到可信阐释。这就决定了这种研究是一种总分式的总体框架。具体而言,就是在完成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宏观审视下,对中国旅游文化进行类型的归纳与划分,然后按类型分别从伦理学、文学、美学、休闲学等方面进行类型的内涵解析,并分析每一种旅游文化类型的类型特征和应用价值。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研究的重点在于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的归纳和分析,这是研究的中心部分,必须予以重点研究,务必使旅游文化的类型归纳合理科学,并以典型个案进行文化内涵的分析。而难点则在于类型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广泛占有旅游文化史料的基础之上,这不仅要求研究者具有较为宏观的旅游文化视野,还必须花较大精力去完成文献的检索与综合。对中国旅游文化类型进行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中国旅游文化史的宏观视角下,以旅游价值观为核心和标准,梳理中国历史上各种不同的旅游文化现象,深入挖掘、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旅游文化因素,并从中总结、归纳出不同的旅游文化类型,阐述不同旅游文化类型的内涵、特征,结合中国旅游的发展,提出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的应用策略。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可采用跨学科综合研究、个案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之所以采用跨学科综合研究,是因为旅游与文化两者都属于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本身就包含了多个学科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类型研究还需要从伦理学、美学、休闲学等学科角度对中国旅游文化进行研究,这注定了其研究将是跨学科的研究。之所以采用个案研究,是因为在进行中国旅游文化类型研究时,需要以典型个案为对象,进行文化内涵的分析与解剖,并从中提炼出不同旅游文化类型的内涵特征。而比较研究则是不同类型的旅游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是为了使不同的类型从文化特征上具备应有的区分度。

参考文献:

[1]徐日辉.中国旅游文化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2]马勇,余冬林,周霄.中国旅游文化史纲[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3]朱兰荣.朱子的旅游世界:朱熹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4]王子超.明清至近代中国旅游文化思想的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4.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1.1课程群的内涵

在课程教学体系中,关联度较大的诸多课程内容一般存在较多的重叠或重复。从“微观”层面上来看,任何一门单独的课程教改,是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几门课程又达不到专业教学“宏观”层面的全课程、全方位教学目的。①课程群是从“中观”层面提出的教学改革,一般是指由3门以上内容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它不只是将几门课程简单地凑合在一起的“掺合体”,而是将内容密切相关、相承、渗透、互补的几门课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②并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师资团队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设计,③按大课程框架进行课程建设。

1.2旅游文化课程群

旅游人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必须具备较好的旅游文化理论与知识,层次越高要求就越系统、越全面。为适应现代旅游人才培养,旅游文化课程要打破以传授知识或理论研究为中心的模式,建立旅游文化课程群,理顺学科的理论体系,贯通技能之间的关联,形成深度不同的课程层次,以适应层次不同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群教学的层次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根据旅游文化内容庞大和复杂的特点,各层次教学所涉及到课程名称相当多,旅游文化课程群最少应选择五门课程纳入其中,包括为旅游从业人员学习掌握最基本文化知识的导游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论述,更重要的是旅游文化知识的系统全面介绍的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文化和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等课程;研究旅游文化基本理论,适宜更高层次教育的旅游文化学。

2当前旅游文化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旅游文化类课程根据专业和层次不同,其教学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事实知识为主体,为学生获取旅游文化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二是以原理性知识为主体,使学生掌握旅游文化知识体系,以适应旅游发展对知识的更新;三是以研究探索为主体,培养学生旅游文化研究能力。由于旅游文化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当前的这类课程存在理论薄弱、内容重叠或重复多、表达枯燥等问题。

2.1结构体系不完善

旅游文化类课程的内容以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基本停留在旅游客体文化的介绍上。旅游主体、旅游介体的内容都少有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和跨文化交流的内容更是缺少。这与现代旅游业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常态化发展是很不相适宜的。旅游文化类课程内容应随着旅游业发展态势变化,吸收新的旅游文化研究成果,诸如消费文化、经营文化、审美文化、服务文化、外国文化、中外比较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完善课程内容的结构体系。

2.2理论贯通性不强

在对现有有关旅游文化类课程内容研读中,可以看出都还是从其从属的学科角度,对旅游文化事项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作为独立的各门课程论述是精辟深入的,但多凭借研究的直觉,缺少从旅游文化学科体系的系统分析。主要表现为:一是现有的旅游文化类课程都强调资源方面的文化,多是资料分析和直觉的成分,没有深入的田野调查,理论薄弱,造成了课程内容的许多重复,表达枯燥等问题,课程间理论贯通性不强。二是理论与实践断层,要么只有理论的阐述,没有实际案例,或者引用其他案例;要么只是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缺少理论的系统化,课程内缺少理论贯通性。

2.3课程内容雷同重复

目前,旅游专业开设的旅游文化类课程较多,这些课程在内容编排上有许多交叉,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很多重叠和教学内容的重复。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将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等同于文化旅游资源,只是对旅游景区景点涉及的文化现象进行描述,对其本质和规律探究不够深入;二是将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等同于导游文化基础,导致诸多课程很多的内容与导游基础知识重复。

2.4教学内容封闭僵硬

旅游文化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现有课程内容封闭,启发性和探讨性不足,缺少文化现象的深刻描述、案例。现有考核以考试为主,条条框框的“标准”答案,也导致内容封闭呆板。课程间缺乏横向交叉与沟通,不可避免出现重复现象,课程的低效率重复,导致学生兴趣丧失。

3旅游文化类课程群建设与优化的方式

3.1整合课程内容,实现知识贯通

旅游文化内容是一个庞大而复杂,课程内容就要透过现象提炼本质和精华,既要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又要梳理各类文化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导游基础知识涉及旅游文化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等课程的内容,还包括旅游其他学科和地方旅游文化内容。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分别从传统文化和地理资源视角,对中国旅游文化进行的系统梳理。旅游文化学应该是对旅游文化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课程,理论性比较强,要以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为基础。各类旅游文化通过梳理后以专题形式进入课程群平台,作为各门课程内容的拓展和补充。通过课程群的建设,明确界定各课程之间的边界,重新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剔除各课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课程群的建设要对群内课程进行分解,区分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实现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目标。课程群内五门课程各有分工: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为旅游从业人员必需掌握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还服务于导游考证,无疑是核心课程;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等为拓展类课程,都是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内容的拓展,有理论论述,更是旅游文化知识的系统全面介绍;旅游文化学课程研究旅游文化的基本理论,是高层次教育的核心课程,也可作为低层次教育的拓展课程。

3.2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旅游文化课程群应确立以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表现作为成绩的一部分,改变传统的以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定优劣的教学评价体系。结合课程群平台建立的各项文化专题,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拓展学习,考核引进平时考核、口试、实际操作、课程论文等方式,提升自学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在“应用”二字。应用型人才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职业胜任能力,突出实践动手能力。旅游文化课程群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地方旅游文化引进教学中,在对地方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实证分析过程中,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3重视实践教学,搭建课程群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课程与专题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旅游文化课程群教学网络平台,拓展教学空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课程群网站要以精品课程建设模式,建立健全的与课程群教学有关的素材,包括课件、教学大纲、教案、参考书、教学录像等课程资源。同时,利用课程群网站制作专题资料、汇编案例,进行教学交流互动,使课堂教学有效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旅游文化课程群教学网络平台,以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观看相关内容,既生动又直观,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很大帮助;通过多种合作,选择有建设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景区建立观摩基地,供学生实地观摩学习与分析研究,深化学生对旅游文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

3.4加强跨文化研究,组建特色教学团队

跨文化交际活动是现代旅游文化关注和研究的核心。一方面,旅游地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以及文化生态让旅游者获得直接的观感;另一方面,旅游者自身的文化模式随着旅游者流入旅游地,或多或少地进行着文化的示范和散播,让旅游地的人们观感、选择与吸引。旅游活动之中客观存在的跨文化传播现象,要求旅游业从业人员有比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有的放矢,更好适应旅游发展日益国际化的需要,以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鉴于旅游文化的包罗万象,涉及学科多,课程群应整合师资和教育资源,组建旅游文化课程群教学团队,打造一支学科背景多元、专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团队之中的成员都要选择一至多个旅游文化专题作为研究方向,并在团队内大力开展跨文化交流研究,吸收相关研究成果,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统一,通过课程群建设,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旅游;热点问题;特点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10年核心范围内“旅游”目录下检索到的论文为样本文献,选取10个频率较高的关键词进行分类统计:旅游业发展、旅游经济、旅游开发、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文化、旅游市场、旅游规划、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分析中国旅游研究的学术动态,并对热点问题进行综述研究。

一、中国旅游研究的学术动态

(一)样本文献反映的学术动态。通过分类统计可以得出,旅游业发展、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研究文献在逐年增加。尤其是旅游资源的研究文献,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学者们从对旅游资源的考察认识转移到对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旅游产品的研究开始触及温泉旅游、影视旅游、俱乐部旅游等休闲娱乐产品和旅游纪念品。

旅游市场和旅游目的地的研究也有趋热的态势。旅游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出入境旅游市场的需求及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的分析。旅游目的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定位、营销策划、空间结构变化、社会文化影响和区域合作等方面,并开始关注旅游资源稀缺地区的开发模式。

学者们对旅游经济、旅游规划、旅游文化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对旅游经济和旅游规划的研究,多集中在具有现实意义和发展意义的遗产旅游的保护和利用上。对旅游文化的研究除了注重对旅游地文化价值的发掘外,还从旅游伦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等方面,多维度地探讨旅游活动的人地关系。

旅游开发和旅游企业的研究文献总体来说是在曲折中上升。2002年以后,旅游开发与旅游企业的研究文献基本保持相同的趋势,并在2005年以后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年度反映的学术动态。在2000年和2001年对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当时全国许多地区都提出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或列为优先产业来扶持发展。2002年和2003年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等方面有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尤其是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有趋热的表现。2004年和2005年对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旅游业发展的研究文献基本与旅游产品开发保持相同的增幅。总体来说,研究主题的趋热点并不明显,学者们对旅游各个层面的研究趋于平衡。2005~2007年旅游各层面的研究文献基本表现出平稳上升的态势,只有对旅游经济的研究在2006年以后有轻微的下降。2007年以后的研究文献,有关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有过较大幅度的起伏,研究的重点层面依然集中在旅游业发展、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而对旅游产品的研究则呈现出小幅下降的趋势。

二、中国旅游研究热点问题综述

本文结合所选取文献及其他相关的旅游著作,以2000年以来理论界比较有权威的、有影响力的观点为依据,总结出我国近年来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旅游业产业地位研究。张凌云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认为,旅游业从属于主导产业,只能作为配合主导产业的关联产业来发展。王云才认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产业规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每个地区都适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赵浩兴认为,选择旅游业作为特定区域特定时期内的主导产业,应客观认识旅游产业的现实资源、市场动力机制与市场潜力。董雪旺等人运用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选择基准,对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进行分析,发现旅游业并不是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最佳候选者。而宋子千在评价多指标产业体系时指出,我国旅游业适宜以“先导产业”定位。谢春山等通过分析不同地区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认为我国旅游产业应作为先导产业来发展。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国内学者关于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研究,多是从专项角度去分析与研究。方怀龙认为,应当根据旅游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探讨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社区发展的关系,采取社区参与的模式。梁明珠通过分析广州市开发旅游文化资源的潜力和优势,提出应以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为先导,引导城市综合优势的充分发挥,从而突出其城市文化特色和保持广州旅游持续发展。卢兰就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种类多、品位高、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大等优势,提出了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解决的一些关键性科技问题。高悦等以古琴台为例,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做了研究,并认为我们应充分发掘文化旅游资源的潜力,推进人文旅游向纵深发展,实现人文旅游形象由单纯观光型向富集文化内涵的休闲度假型旅游形象转变。

(三)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研究。黄燕飞在研究我国体育旅游发展前景时指出,由于体育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围绕参与体育娱乐、健身、竞技、康复、探险等活动而产生,因而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旅游在研究内容、方法、手段上都有所不同。

孟铁鑫对国内体育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市场供给与需求及其影响几个方面。认为在加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产品设计、产业管理等研究的基础上,要逐步扩大对体育旅游需求方面的研究,深入探讨体育旅游市场的演化、发展规律、游客消费行为的发生机制、客流的形成规律及其调控等,发挥体育旅游研究的应用效益。

王北江则从哲学的角度辩证地分析了体育运动的复杂矛盾,指出社会体育的矛盾是人们健身娱乐等社会需要同一定社会阶段体育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它促进了小康社会体育功能的转变,加快了体育休闲时代的到来。

石岩等以文献综述的视角,从体育旅游概念与分类、体育旅游者行为与市场、体育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体育旅游经营管理研究五个方面对近10年来国内有关体育旅游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综述,最后指出,我国体育旅游正快速成长为一种继生态旅游后十分流行的专项旅游形式,但由于起步较晚,还缺乏一套完整的体育理论来支撑。

(四)旅游目的地研究。我国学术界对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第一,旅游目的地的地理学研究。一方面是对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及竞争力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形态、空间结构演变以及旅游流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第二,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学研究。包括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形象内涵、形象感知、形象定位以及形象策划)与营销(营销理论、营销系统、品牌塑造以及营销策略)的研究;第三,旅游目的地的管理学研究。包括对旅游目的地的管理体制、开发模式、产品开发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第四,旅游目的地消费者行为学研究。包括对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的研究;第五,旅游目的地人类学研究。包括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1、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李竹青在《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中分析了旅游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旅游资源是我国民族地区普遍的优势资源;金颖若指出“集市旅游” 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新形式。

2、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薛群慧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探析》和马晓京的《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等都曾论述了旅游对旅游地的影响问题;周星的《旅游产业给少数民族社会带来了什么》,专门论述了贵州黔东南的民族风情村寨游,并对旅游带来的少数民族文化变迁,如传统复兴、文化再生产、文化商品化、民族意识等做了研究。

3、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协调研究。李曦辉在《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中指出,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收效不大的原因是体制、利益和结构三方面的深层制约。刘玉安等人以石河子地区为例,介绍了生态旅游的出现、内涵及发展,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业;谢杰和李幼妮论证了我国西部地区绿色旅游生态景观战略,建议景观建设首先应该从保护和发展原生态入手,结合西部地区发展绿色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优势,完善生态景观。

三、中国旅游研究的主要特点

(一)中国旅游学术界在研究取向上还有不成熟的地方。在功利性的驱使下缺乏对所研究领域深入发掘的热情和动力,而更加关注经济管理领域中具体的、表层的现象问题;特别是缺乏对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热情,更多的关注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经济效应等方面的研究。

(二)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实证定性分析,研究结果一般比较粗略。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独立完整的研究范式。在数据来源方面,对问卷、访谈等调研方法的应用较少。

(三)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个性化趋势的增强,出现了一些有别于传统旅游模式的新业态。比如,高尔夫旅游、自驾车旅游、游艇旅游、邮轮旅游等。这些新业态是中国旅游业发展水平提高的标志。

(四)较多的关注旅游业开发与遗产保护的关系问题。国内对遗产旅游的研究仅限于解决管理体制的矛盾和产权界定的问题,并未真正触及到遗产旅游的核心――文化旅游的真实性和商业性。在其他文化旅游,如民俗旅游、乡村旅游、城市旅游、体育旅游的研究上,并没有探讨各类文化旅游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

(五)国内旅游研究开始关注与旅游相关的社会现象。如,SARS对旅游的影响、恐怖主义对旅游的影响、旅游犯罪等旅游安全风险方面。

四、结语

从分类项目看,中国旅游研究多集中在旅游业发展、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方面,在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市场、旅游文化等方面有趋热的表现,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企业管理体制方面的关注也有了明显增加;从年度动态看,各个层面的研究发展不平衡,趋热性明显,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研究内容上主要侧重于对旅游开发、旅游消费行为和旅游经济效应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侧重实证定性分析,但有模型化定量分析的趋势。另外,我国在旅游基本概念体系建设、性与旅游、与旅游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浩兴.选择旅游业为区域主导产业的合理性问题探讨[J].旅游学刊,2003.18.1.

[2]宋子千.旅游业产业地位研究[J].华侨大学,2002.

[3]方怀龙.生态旅游资源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过去人们对旅游的研究一直侧重于旅游业对经济的发展所做的贡献。然而最近,根据本人从事旅游工作几年来的发现,人们开始强调“旅游也是一种文化”的现象,强调要高质量的旅游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底韵;大多数的旅游经营者也不失时机的绑定文化旅游这个切机,高举特色文化与大自然的和谐之旅,以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又欣起了一股巨大的研究文化的热潮,这股潮流使得人们开始重视旅游产业的文化特点,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旅游的方方面面。于是,有人提出要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以突出旅游的文化气息,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经营者提供的一种可供选择的商品。另外,由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地区间,民族间的文化传播,促进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撞击与升华,进而形成独特的旅游文化体系。在发展旅游文化时,有些人认为旅游文化是一种时代潮流的反映,它体现在旅游者在游览观赏和人际交流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层面,即历史文化、现代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一旦被大多数旅游者所接受,便会成为特色旅游产品,成为旅游消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使得旅游活动进入了较高的消费层次,从而会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阐述

“文化旅游”不是一种产品,不可与观光、度假、休闲等其它形式的旅游产品相提并论。

经常听到有人说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旅游产品形式,鼓励除观光旅游以外的度假旅游、修学旅游、商务旅游、文化旅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共同发展。其实,这种说法笔者认为是错误的。“文化旅游”和观光、度假等旅游产品不一样,它本身并不是一种旅游产品。让我们先来看看旅游产品的涵义。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来看,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即旅游产品是以服务形式表现的无形产品。例如度假旅游产品即是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某度假区的交通及其它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度假需求的全部服务;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旅游产品就是指旅游者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次旅游经历,度假旅游产品即是旅游者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次度假经历。然而服务也好,经历也好,这都不是“文化旅游”的涵义所在。

二、开展淮安文化旅游的途径

淮安位于苏北平原中心地域,新长铁路贯穿南北,京沪高速,盐徐高速等多条高速经过这里,处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作为漕运、盐运的要道,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淮安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历史文明璀璨,千百年来,博大精深的淮河和运河文化哺育了一代代淮安儿女,这里诞生了大军事家韩信、《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大英雄关天培、梁红玉等杰出英才;1898年,新中国总理、一代伟人诞生在淮安,在淮安学习、生活了整整12个春秋。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天南地北的朋友到淮安来,都要前来瞻仰伟人诞生之地,追寻伟人的足迹。

淮安的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如以韩侯韩信、民族英雄关天培、梁红玉、开国总理等历史名人、历史记载、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淮安农民画、剪纸艺术为主的民间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让更多的人了解淮安,同时也可改变目前很多人不了解中国文化这一状况,做到宏扬民族文化、宏扬地方特色。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淮安的文化旅游呢?

三、发展淮安的文化旅游业要着力做好的几个方面的作:

(一)编制发展详规,规范旅游开发秩序。坚持规划先行的指导思想,委托权威机构编制具有长远性、前瞻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发展规划,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

(二)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旅游承载能力。一是抓好旅游交通的建设,只有便利的交通把每一个景点串联在一起方便游客,各个景点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是抓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目前我们淮安还没有一个上规模的旅游休闲购物场所。三是要拓宽社会融资渠道,发展旅游文化娱乐中心,增加中高档宾馆、饭店数量,丰富游客的文化娱乐生活,改善接待条件。

(三)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创新宣传手段,拓宽宣传渠道,举办红色旅游节,做好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扩大淮安在外界的知名度,打造淮安的旅游形象,叫响威信红色旅游品牌,让更多人了解淮安、认识淮安,到淮安旅游。

参考文献:

[1]白槐:《旅游文化论文集》第35页,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年

[2]白槐:《旅游文化论文集》第25页,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年

[3]白槐:《旅游文化论文集》第22页,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年

[4]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5―36页

[5]杨时进、沈受君:《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1996年,第409―410页。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容却是旅游资源文化。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文化;界定

冯乃康指出“普遍认为,在关于旅游文化的解说中,旅游文化主要是指旅游资源中的人文资源,即旅游的客体。”赵飞等2004年的《国内旅游文化开发研究综述》中,作者在摘要中开门见山的说道,旅游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这里谈的其实就是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王会昌等的《中国旅游文化》也是以旅游资源为主体来构架的。胡幸福指出,有的研究者认为旅游文化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马波在研究中也发现了许多将旅游资源文化研究等同于旅游文化研究的错误。例如,在许多以旅游文化为题的著作,论文中。其实只是研究人文旅游资源的形式和特性。徐菊凤发现许多名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书籍,完全就是对园林、宗教、饮食、建筑、民俗等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介绍与阐述。由此可见,国内旅游界往往把旅游对象物的文化内涵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

人们在把握“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这两个概念时的确有很大的难度,除了它们本身的交错复杂,而且在旅游实践中,旅游活动离不开旅游资源,更加大了难度。我们再将旅游文化用于实践指导和开发时,肯定离不开对旅游资源文化的深入研究,而且在认识旅游文化时,也不可避免的要遇到旅游资源文化。从另一方面来说,深入研究旅游资源文化的发掘,会极大地丰富和提升旅游文化,从而加速旅游的文化底蕴,扩大旅游的影响力。如果把握不好他们的内涵和外延,就会把旅游文化的研究引向旅游资源文化的研究。所以,避免混淆两种文化的关键就是认识和把握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的关系,区别它们的实质特征。

一 、旅游文化的界定

关于旅游文化的界定目前尚未得到统一,国内对于“旅游文化”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旅游文化是旅游接待的社会文化和旅游客源的社会文化借助旅游者这个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在旅游经营服务和旅游消费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外在表现和观念形态的总和。

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者借助旅游媒介的外部条件,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统。

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消费与旅游服务行为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和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环境文化共同组成的以旅游行为为核心,旅游产品为依托,旅游环境为背景的系统性的场景文化体系。

旅游文化从狭义上说,是一门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怎样立足本地创造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旅游文化的学问;从广义上说,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

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叫旅游文化。

从旅游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旅游文化是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学者们几乎都提到的;第二,旅游文化不可能离开旅游资源文化而存在,两者之间存在这必然的关联,无论它的主体要素是以旅游客体,或是旅游主体还是旅游活动本身来界定。通常笔者认为旅游文化是由旅游活动而产生,是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从他自身的结构来说可以划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

二、旅游资源文化的界定

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文化必备的基本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它具有文化内涵。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最基本的条件,由于其特有的物质组成,体现出美学价值,这种类学价值就是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姜红莹认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指的是旅游资源所包括的时代特征、民族性格、审美情趣、宗教情绪、思维方式、历史背景等无形的精神文化和各种文物古迹、生产工具、风俗习惯、名族服饰、建筑、饮食、节庆活动等有形的物质文化。王德刚认为无论是人文的还是自然的资源,它们之所以成为人们旅游的对象,成为旅游资源,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们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能够使游人获得知识和美感,从而在精神上得到享受与愉悦。马锐认为一切的旅游活动如果是以人文动态和物质资源为基础的都可以纳入旅游资源文化的范畴,它是人类在通过旅游活动培育自身,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物质成果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由此可以看出,旅游资源文化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笔者认为旅游资源文化是旅游资源的文化载体,是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因为旅游资源赋予了丰富的文化特质,产生旅游吸引功能,因此呈现了不同的审美状态,引起人们的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

[1]冯乃康.关于旅游文化概念的探讨[J].旅游研究与实践,1991,(2):2-5.

[2]赵飞,等.国内旅游文化开发研究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2):48-52.

[3]胡幸福.论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区别[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12.

[4]马波.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8-10.

[5]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

2005,(4):67-72.

[6]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37.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旅游营销;旅游文学;积极作用

引言

我国旅游资源以广阔的旅游天地和悠久的文明历史为主要内容。那些天地造化的瑰丽自然景观、由社会群体的文化道德观念形成的人文景观,以及历史上艺术家们的匠心独到的,反映自然、人文、社会风貌的文学作品,都给人以心驰神往的美感。利用旅游文学对旅游景点进行渲染与传播,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通过旅游了解祖国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物产资源、民族艺术、以及各地的习俗风情,从而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1.旅游营销和旅游文学的彼与此

从形式上看,旅游文学是属文艺性质的范畴,具有独立文学的体系。从内容上看,它又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属于旅游文化系列,也是人文旅游资源中的一项特殊类型,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旅游文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赖于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反过来又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化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所谓的旅游文化“就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1]而作为旅游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旅游文学,则是指“旅游者在其旅游活动中,以旅游资源为对象,记述自己的旅游生活感受和感物咏怀、即景抒情的文学作品。” [2]我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旅游文学,旅游文学的繁荣得益于旅游活动的发展。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文学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客观现实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类的旅游活动是旅游文学的兆始之源,旅游文学伴随着旅游活动的出现而产生,伴随着文学艺术的发展而进步,在旅游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2.旅游文学对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

人类的旅游活动一开始,就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在漫长岁月里,旅游活动产生了色彩斑斓的旅游文学,一方面旅游文学对于推动旅游活动的发展也是“善莫大焉”。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旅游文学本身就具有旅游资源的属性:二是旅游文学作品对旅游客体即旅游景点的文化渲染和包装开发作用;三是旅游文学作品对旅游主体即游客的旅游动机的强大驱动力。

2.1旅游文学本身就具有旅游资源的属性

旅游资源即包括自然景观,又包括人文景观,游人通过观赏、浏览及旅游指南、导游介绍等来了解景观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由于旅游活动是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标准,人们为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与结合点,具有更深的层次和内涵,就要借助文学的作用和艺术感染力,把作为资源的“景”和旅游者的“情”,以及客观现实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起来,实现旅游与文学的统一,从而形成一种经人类加工的文学旅游资源,以提高观赏对象对游人的吸引功能。

2.2旅游文学作品对旅游景点的文化渲染和开发

旅游活动是捕捉美感的高级精神活动,而美是一种气象万千的诗意,画意和理想交融的境界。美感的捕获又主要靠山水名胜的优美度,同时也要靠旅游文学对这些山水名胜的诗情画意描写。干巴巴的介绍固然也能领略部分美,但是在运用旅游文学的艺术手法后,会使人们得到的美更趋本底性,原始性,使美能够升华,能够回味无穷。这个审美过程实质上就是导游、兴游的过程。有的地方,也许没有什么优美的景色可以吸引游人,甚至曾是穷山恶水,但因某文学旅游家写了一篇诗文,它也开始有了名气,人们也会慕名而去。如王翰《凉州词》中写:“葡萄美酒夜光杯”,杜牧《清明》中写的“牧童遥指杏花村”等名句,都有一种兴游生趣的深刻作用。

2.3旅游文学作品对游客的强大驱动力

文学的一个显著功能在于增进人的美的感受能力,陶冶人的情趣,培养人们高尚的艺术趣味和健康的审美观念。旅游文学当然也有这个功能,只是这里“美”的所指已经相当明确,那就是作品所述及的景物之美及游人沉浸其中的美的境界。虽然旅游景观观赏是人们审美需要的主要定向,然而,人们首先接触的往往不可能是现实的景观之美,而是首先作为旅游文学作品的受众而存在。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除探索驱动力外,人们大多数旅游动机,都是后天学习得到的。”读者在欣赏旅游文学作品之美的同时,即成为旅游广告的对象,他通过学习已经充分地领略了抽象的风景之美。当旅游文学的魅力足以令其心动而产生欲身临其境的念头时,文学公关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达到了。只不过就旅游文学本身而言,完全出于义务。这时候,旅行的动机就进一步形成,旅行实际成为可能。文学作品的鉴赏者完成了由读者向游者的心理转变,潜在的旅游市场就渐趋形成。

3.旅游文学推动旅游发展的策略——以旅游诗为例

明白了旅游文学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旅游经营者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旅游事业一日千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先贤文人的名篇佳作早已成为社会的公共财富,旅游经营者要有敏锐的眼光和先发制人的魄力,古为今用,借古生金,在旅游文化促销上大做文章,以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依托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特色资源,而文化内涵作为旅游资源的灵魂,一直是研究者及业界关注的焦点。应对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美”的需求动机,为了提高知名度、吸引客源,旅游当局及开发者越来越注重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及价值提升,旅游文学作为旅游资源及旅游地形象表述及传播的重要载体,成为旅游地市场营销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因此,通过搞好旅游文学研究,也能充分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3.1 研究、整理古典旅游名诗

千古流传的旅游名诗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因为它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因为它“有名”而最易唤起联想、产生旅游吸引力、激发旅游动机,而这正是旅游目的地发展所需要的。要从“旅游诗学”的高度研究、整理、编辑出版旅游诗歌选集,以提高全民的休闲旅游意识、文化素养和旅游审美能力;各地区、各风景名胜区,更需要研究整理本区域的旅游诗歌以“装点河山”,增加旅游吸引力,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不同名人必然会有区域差异的不同佳作。

3.2 鼓励和提倡学习与写旅游诗,使之成为现代时尚

我国是一个文邦大国,更是一个诗词大国。自古以来,就有颂诗、写诗的文邦风雅。孔子最早提出:“不学诗,无以言”。“唐诗、宋词”一致成为我们歌颂盛世的口碑,三岁小儿也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道理。这里吟诗不仅指背颂,还包括写诗的意思。鼓励和提倡学诗、写诗、颂诗,这是培育和养成这种文邦风气的条件之一。

旅游诗具有旅游心境特点与诗歌特点的和谐统一,“两重性”是它最突出的特点。我们应学贯古今中外,认真总结研究旅游诗,并为现代旅游事业的繁荣服务。我国正处在中兴盛世,一个和谐社会也为旅游诗学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环境,盛世将伴诗盛,让学、写、颂诗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时尚,而受到赞誉。(作者单位: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白槐,《旅游文化论文集》,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1年版,21页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语境;西南村镇旅游文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122-01

一、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研究的学术意义

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研究是中国旅游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南村镇旅游文化产业研究的基本内容。其研究有利于在中国古代旅游文学研究的基础上拓展旅游文学研究视野,有助于拓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围。

从应用经济和管理学视角看西南村镇旅游文化产业,西南村镇旅游文学居于不可或缺的位置,是由文学而文化进而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系统梳理西南村镇旅游文学,既可以完善中国旅游文学的学科体系,又可以强化旅游管理中文学资源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的学术探索。

二、国内外研究关注度不足,系统研究尚缺

与村镇旅游近似的概念包括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农业旅游(Agritourism)、村寨旅游(Village tourism)等,都是西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特殊模式,主要是基于西南山地生态环境,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形成的多样性文化。村镇旅游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成熟,发展至今已经近40年。其间产生了大量的村镇旅游文学作品,但疏于整理和研究,具体研究成果至今尚缺。

目前,对村镇旅游的研究主要来自于应用经济的旅游经济学研究、旅游人类学文化视角的研究,对村镇旅游的开发模式、村镇旅游与农村经济建设、村镇旅游与农村文化建设、村镇旅游与和谐社会建设、村镇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究较多,但是结合当前“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创新区”、“民族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研究还非常欠缺,对村镇旅游文学及其开发价值的研究更少涉猎。从旅游文学的角度看,国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文学研究的视角展开的,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旅游文学的研究,作为文学的流派之一,对李白、柳宗元、陆游、徐霞客等作品的研究,对旅游文学的本质、特征、审美以及旅游文学与文化研究较多,对近现代西南地区村镇旅游文学的研究很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张的《旅游文学研究述评》和韦国兆的《近十年中国旅游文学研究综述》比较全面地梳理了旅游文学研究的现状,在研究基础、主要内容、方法论、应用研究等方面都有有所拓展,旅游文学的论文、专著、教材以及旅游文学的内涵研究、旅游与文学关系研究、旅游文学与文化研究等方面都已经涉猎,但研究的空间和时间还有待扩展。其中,部分作品涉及到旅游文学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开发等方面,海南、湖南、江西等地较多,但西南地区很少涉及。

在以“旅游文学”为主题的著作中,《旅游文学》、《旅游文化学》、《旅游文化与审美》都有同名著作问世,但研究内容大致相同,观点和体例各有千秋。主要是合编的论著,或者是古代旅游文学作品赏析,也有整理全国各地主要风景名胜区旅游文学作品进行研究,题材以诗文为主,时间以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为主,当代作品几乎没有涉及,尤其是西南村镇旅游文学作品没有收录和研究。

总体上看,我国旅游文学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作家作品、审美以及应用开发研究还有很大空间。

国外民族村镇旅游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旅游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民族村镇旅游的动力机制、社区参与的旅游发展、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人类学、旅游与社会性别、旅游文化学等方面。对西南村镇旅游研究主要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切入,研究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以影视作品和人类学民族志作品呈现,旅游文学作为文化研究的素材进入人类学研究视野。以西南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并以开发为目的的研究比较多,有部(下转131页)(上接122页)分内容以此为原创素材进行村镇旅游文学创作。国外对我国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研究也是零星可见,尤其是其中的中文作品更是寥寥无几。但因为村镇旅游的游客中有许多国外游客,外文文学作品也不在少数,由于语言障碍,零星地见于国外文学研究中,但译成中文的作品不多见。

三、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研究的内容

研究以“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研究”为对象,须阐述西南村镇旅游文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西南村镇旅游的兴起和村镇旅游文学的诞生、村镇旅游文学的发展简史以及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性质和特征,包括西南村镇旅游文学与中国古代旅游文学的比较研究、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特征,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西南村镇旅游文学作品的整理和分类是基础工作,研究分别从题材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类。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审美研究是本研究的核心和重点,分别从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自然美和古典美两个方面呈现,分别反映自然和文化的两个方面,进而进一步探讨作者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感。文学理论研究深入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消费的三个基本环节,结合现当代村镇旅游文学的特征分别进行深入研究;再从文学与文化的视角,分别探讨村镇旅游与旅游文学、西南村镇旅游文学与旅游文化、村镇旅游文学与地域文化、村镇旅游文学与民族文化、村镇旅游文学与时代文化等诸多复杂关系;最后,结合当下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从应用层面研究村镇旅游文学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并提出具体的开发路径供社会参考。研究还应将收集到的西南村镇旅游文学作品按照题材进行选编,集中展示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成果。

四、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研究的难点及研究方法

西南村镇旅游文学的研究对象为村镇旅游文学的作品,大多散见于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之中,全面收集整理比较困难。村镇旅游文学作品数量庞大,大多是非专业作品,系统的甄别研究工作量比较大。

主要通过文献收集整理大量的旅游文学作品,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和研究,包括书刊、网络作品、个人文集等。同时,通过田野,对西南地区主要旅游村镇进行调研,通过关键人访谈,了解作品、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社会文化环境、心理等因素。

结语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研究;热点;发展趋势

相对于英语世界对旅游文化的研究,我国国内的旅游文化研究起步要晚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英语世界对旅游文化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我国国内的旅游文化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4年,旅游文化作为一个专业概念出现。此后,有关旅游文化的零星论述,频频出现于报刊杂志之中,部分文化学的论著也涉及到了旅游文化问题。但总体上。这些研究还是很零散的。未引起旅游理论界和旅游实业界的足够重视。

一、旅游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关于旅游文化基本理论研究

1、旅游文化的定义之争。界定旅游文化是进行实质性旅游文化研究的第一步。窦石认为,旅游文化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文化体系。其“主体应当是鲜明地反映了旅游经济和旅游活动的特殊需要部分。”除主体外,旅游文化还有广泛的部分,它表现在一般社会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及其与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体系相交错的瞬间。杨时进在其由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专著《旅游述略》中对这一见解进行了进一步完善。魏小安则认为,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由此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晏亚仙指出:“旅游文化,是根据发展旅游事业的规划和旅游基地的建设,以自然景观和文化设施为依托,以包括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内容,以文学、艺术、游乐、展览和科研等多种活动形式为手段,为国内外广大旅游者服务的一种特定的综合性事业。”陈辽主张“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喻学才在《中国旅游文化传统》第一章中写道:“所谓旅游文化,是指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20世纪90年代后期,贾祥春提出: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尽管旅游文化研究在我国已经发展近30年时间,对于旅游文化的具体指向,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基本共识,旅游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外延一直都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在未来的研究中将仍是争论的焦点问题。

2、旅游文化的学科地位之争。随着旅游文化研究热的出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还出现了专门讨论“旅游文化学”的学科地位的论文。唐友波、徐吉、郭青生、高蒙河的《旅游文化学发凡》已经意识到旅游文化是一种“从本质的高度对旅游进行综合研究,进行宏观的规律性的研究”的学科。据北京刘垣生《文化――旅游的灵魂――第二届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侧记》披露,1994年8月在南戴河会上代表们也曾对旅游文化学科的建立问题进行了讨论。毛桃青的《旅游文化应有自己的学科地位》认为无论是对旅游业健康发展,还是从学科分类的角度上都应设立旅游文化学科。它标志着高等旅游教育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旅游业对旅游文化的呼声,也从学科建设角度显示了旅游文化在旅游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上述学者急于赋予旅游文化研究以学科地位不同的是:郭栩东、傅吉新两位学者在其《基于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一文中并不认为旅游文化研究能够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旅游文化应该被看成是一种概念――“对旅游文化含义进行了阐述。认为旅游文化其实是一种概念而不是一种现实。它是过去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并且与旅游目的地的政治文化密切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一个概念,旅游文化不断地体现一种矛盾:一方面,它吸纳了一种均质化的政治议程,它暗示生活在一个特定旅游地场的人以相同的总体方式活动,并为一个群体划出界限来确定该群体的身份;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仔细观察被描述的行为模式,将会发现这些模式并非真的可以划出界限。因此,对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应侧重于:作为一种继承。旅游文化可视为从过去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选择,旅游文化可以被视为一种接受和妥善处理变化的创造性力量。”在论文主体部分,他们对于这个提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尽管事实上人们说旅游文化是‘真实的’,确实‘在那里’存在的,但实际上它却是一种知识观念,用以表达一系列复杂的人类行为、思想、感情和人工制品。学者们提出这一点已经几十年了。人类学家洛伊(Lowie)在1937年写道‘文化不变的是一种为方便之目的而分离出来的人造单元’。克罗伯(Kroeber)在1945年进行了类似的断言。人类学家格尔茨认为:‘描述一种文化……尤其在描述旅游过程中,并非陈列某种古怪的事物……而是尽力引诱某处的某人来看某些事物,如我被旅行亲眼所见和对话所引诱而看它们那样’,与其陷入对什么是、什么不是旅游文化的争论和寻找一种(或多种)本质含义,也许不如聪明地采取实际的观点来问一问:当提及旅游文化时,倾向于表达什么具体问题?”

3、关于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的研究。1985年,上海旅游学会率先开展了旅游文化的研讨活动。代表们指出:从旅游业的特殊性来看,旅游经济结构的综合性、时间和空间的延伸性、形体景观的趣味性和活动内容的启示性,及其满足五洲四海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律性,迫使旅游业必须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1987年9月,由湖北省青年旅游研究会组织召开的首届中国旅游学学术讨论会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讨活动。代表们普遍认为:发展旅游事业不接受旅游文化的指导是不可思议的。由于旅游从业人员缺乏对旅游文化特性的了解,因此在旅游服务中出现了许多完全可以避免的失误。加强旅游文化研究,无疑是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深层开发的前提。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都指出了旅游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谢春山指出:文化是旅游的本质特征,是国际旅游名城的主要标志之一,其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而且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旅游业提高竞争力的法宝。费振家认为旅游者和旅游资源都是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也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反映,并强调重视旅游文化营销。罕华兴也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于邦成、陈晓辉也指出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发展旅游业必须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晏性枝也指出“文化是旅游的内质(特质),是旅游的高级形式和精神享受”;“发展旅游业要树立大文化观”。(2)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

展的源泉。黄佛君、金海龙、许豫东提出“在旅游活动中旅游文化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旅游活动的过程是从经济中进去,从文化中出来的过程,旅游开发的价值最终是体现文化的经济价值”;“可持续旅游业要求生态文化作为发展支撑”;“旅游文化的可持续成为可持续旅游业的基础”。赵文红也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内涵,旅游文化的载体是旅游资源,而旅游资源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二)关于旅游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

1、关于旅游宗教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宗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据估计,全世界宗教徒占总人口的3/5以上。我国从来没有陷入到宗教极端主义的狂热中,而是以博大的胸怀兼容了许多外来文化,始终没有被宗教化。杨文棋认为,宗教旅游文化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秦永红提出,宗教与旅游通过文化相联,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宗教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途径之一是通过旅游得以实现的,同时宗教文化又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日益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专项旅游宗教文化之旅。朱桂凤提出,在新的环境下,作为特殊的旅游文化资源之一的佛教旅游已不仅仅是佛教信徒以朝觐为目的进行佛教文化传播的方式,而更多的是人们在旅游中将其作为一种人文景观加以追求和欣赏。王亚欣提出,藏传佛教文化是藏区的文化特色和优势资源。是以旅游业促进藏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宗教文化已经成为我国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关于旅游饮食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人类的饮食生活是一定历史阶段文明基准与文化风貌的综合反映。如马晓京提出,我国清真饮食文化的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它的食用性价值和通过清真饮食文化的核心“善”而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两方面。唐留雄提出,我们要继承与发扬中华饮食的精华,满足旅游者对“吃”的需要,推进旅游业的发展;营造、提升中华饮食文化氛围,增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把饮食、饮食文化溶入到旅游节目中去,使其真正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刘瑞新提出,只有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旅游文化,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高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餐饮业和资源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自己的饮食生活中倾注的心血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更为鲜明独特的“饮食色彩”。这便是中华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3、关于旅游民俗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民俗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旅游者最感兴趣的部分之一。如锦英提出,民俗文化与社会生活是水融、混为一体的,民俗从一个角度看。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张文祥提出,民俗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彩的外在形式成为旅游审美的重要内容。刘雷提出,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是民族特色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或者说民俗文化转变为旅游资源的基本动因。张军提出,民俗文化的原真性是相对稳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俗传统也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生变化,而民俗文化也正是在这种继承和发展的综合作用下才得到延续。人人都有猎奇的心理,人人都想从旅游中获得新奇的体验和感受,作为具有异国他乡的民俗文化,正好满足广大旅游者猎奇的心理需要。

二、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回归文化成为旅游的核心内容和发展方向的趋势

旅游在经历了单纯的观光游到如今的深层次的旅游文化,这种回归文化的趋势取决于文化对旅游的作用。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二)生态旅游与旅游文化交融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河南品牌资源;发展

1 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的要求和体验越来越迫切,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播和弘扬需要有效的载体,旅游业的发展也急需更多的文化元素的注入和参与,旅游文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就这样诞生了。可以说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旅游现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特指精神财富。古往今来,随着文化的发展,旅游也经历着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旅游活动特征。春秋战国时代文化的自发自觉引领了春秋战国时代旅游的自发自觉,魏晋六朝文化的追求精神自由启蒙了魏晋六朝旅游的觉醒,隋唐文化的开明奔放孕育出隋唐旅游的潇洒豪迈。

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需要,或个人各种各样的愿望,而做的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1972年耶拿出版的《国家科学词典》);”广义的理解是指“旅途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我国旅游出版社出版《旅游概论》)。”总之,旅游是旅游者对精神文化追求的体现,一种以文化内涵为主的综合性社会活动。

旅游文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并不是简单的旅游和文化的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它以内在价值为依据,以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与多学科结合,碰撞,融汇出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产业以旅游文化资源为生产要素,以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以产业化经营模式生产旅游文化产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它包罗和覆盖了与旅游业相关的一切文化事业,文化研究和文化环境,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和空间时间差异性。

2 系统梳理河南省可供开发的品牌资源

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文化的载体,是指对旅游者形成文化吸引,为旅游者在文化旅游过程中使用和消费并促使文化旅游感受形成的各类要素。在形态上,既有物质形态的实在物,也包括精神形态的意境,具体来说,又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历史文化类旅游产业,即有历史文化类旅游资源开发出来的旅游产业,其二是社会文化类旅游产业,即有社会文化类旅游资源开发出来的旅游产业。

河南省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和文化的中心,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目前河南境内已明确的各类文物点有28168处。仅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达96处之多,在全国各省市中占居第二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6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14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河南人文荟萃,造就了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名人,像黄帝、伏羲、老子、李白、杜甫、李商隐、岳飞等,这些名人志士都在河南留下了不朽的业绩,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梳理河南省可供开发的品牌旅游文化类资源,数不胜数,“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在黄河与洛水相交汇处的河洛地区,即古河南,是全球华人之根脉,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根在河洛”已经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识。由此衍生的中华人文之根,姓氏之根,国学之滥觞,行业及祖师文化等构成了河南特有的根文化系统;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一直是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古都中河南就有四个,洛阳,开封,安阳,郑州,此外河南还有8个中国历史名城,1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由此形成的河南故都文化也是河南旅游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河南在汉语发展和中国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从仓颉造字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到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河南既是汉字产生之地,又是不断集结更新之所,逐渐演变形成了河南的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此外,人类文明 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积累沉淀而成的文物古迹遗址,同样是河南旅游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之仰韶文化遗址,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道教文化圣地函谷关,安阳殷墟遗址,新郑黄帝故里,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等;还有以清明上河园,开封龙亭公园,翰园碑林等为代表的古典园林类旅游资源;以洛阳白马寺的佛教文化和古运河畔四名镇之一的南阳古镇文化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以信阳红色革命根据地,郑州二七纪念塔,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林州红旗渠,兰考焦裕禄陵园为代表的革命传统教育品牌资源;以河南戏曲豫剧文化以及南阳玉石文化为代表的民俗风情品牌资源;以独具地方特色的吃食为代表的河南饮食文化品牌资源,如开封灌汤包,洛阳水席,郑州烩面,浆面条,糊涂面,胡辣汤,水煎包等;这些丰富多彩,数量众多且具有时代连续性的旅游文化资源为河南省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 总结河南省旅游文化资源的特点

河南省旅游文化资源与其他省份相比,具有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历史悠久、文化品味高、分布广与组合佳、地区差异明显等诸多优势。全国8大古都,河南就占4座,而且河南还是全国馆藏文物最多的省;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且类型全,几乎涵概了中国旅游文化资源的全部类型;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大部分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万年前的南召猿人,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直至现在,在河南省都有大量的历史遗存和出土文物;河南的文化资源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很多都是全国之最,例如华夏第一文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华夏第一寺——洛阳白马寺、华夏第一关——灵宝函谷关等;河南省文化资源的分布极广,但又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这种空间分布特点十分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河南旅游文化资源具有地区差异性,像是南阳汉文化,信阳楚文化,洛阳的多朝代文化等,不同的地区的文化都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4 结合旅游文化发展的五大指标对河南旅游文化发展进行评价分析

河南省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体系协调配套,作为旅游重点区域的优势特别明显,最近河南省政府对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也十分重视,已经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优先发展,随着河南省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部崛起策略思想的确立,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也将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依照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旅游文化产业的客观实际,我们发现了影响旅游文化产业的五大指标,即需求,供给,基础设施,空间结构以及产业环境。然而通过对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横向与纵向比较,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即对现有权威统计资料中能找到的硬指标警醒反复筛选比较,建立指标体系,通过统计软件spss15.0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评价结果进行问题诊断)观察,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以及指标的定量分析,发现当前条件下,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在五大指标方面,分别存在需求消费市场拓展滞后,供给主体力量不强,基础设施落后,空间结构互补效应不足,产业环境与发展要求不协调等问题。

5 应用性视角提出河南旅游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因此,如何深度开发河南省旅游文化资源,推动河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逐渐变成了大家日益关注的问题。从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现状出发,依照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客观规律,遵循客观实际,我认为政府应该及时调整河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以旅游文化强省为目标,制定由资源开发型向产业发展型转变、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的发展路线。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开发与保护并重,两个效益相统一的指导原则;要避免陷入将文化旅游等同于历史文化旅游,把文化旅游视为一般观赏旅游,忽略其综合性,将文化旅游视为同一时间地点一次完成,忽略了其时空的延展性,将文化旅游视为静态的而非动态的将文化旅游视为平面的而非立体的五大理念误区;构建信息宣传,立体交通,宜居城市,政策制度,教育人才等五大保障系统;依托核心景区,合理规划旅游线路;依托宝贵旅游文化资源,塑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突出文化特色,塑造整体形象,提升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使河南成为海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入境游客文化旅游首选地,由旅游资源大省转变为旅游经济强省。

6 河南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为实现河南旅游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传播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及人文理念的河南旅游形象的目标而奋斗

河南省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经济强省,使旅游文化产业成为河南省的支柱产业,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是河南人民不怕苦,不怕累,而且有信心,有决心。为了使河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既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发展要求,又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我们要以旅游文化产业概念属性为前提和基础;科学评估旅游文化对相关产业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的影响;运用多学科,多理论,多模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同时加强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和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以产品促产业,以区域促整体,以整体促宏观,从而实现河南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师》2007年5期.

[2]基于资源优势的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探析贾蕊[1].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王侠:加快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年9月第3卷第3期

[4]杨洪,邹家红:湖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第7卷第7期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网站

[6]陈肖静,曹文彬:旅游概论,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8月

[7]张文:旅游与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8]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9]王会昌:中国旅游文化,重庆出版社,2001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旅游文化学应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对该专业今后的发展甚至是中国整个旅游业的发展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旅游文化学课程存在课程定位边缘化、课程内容拼凑化、授课及考核方式固定化的问题。文章指出,整合与优化旅游文化学课程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提出了整合与优化的实施前提及具体内涵。

[关键词]

整合;优化;旅游文化课程;改革

虽然当前学界对旅游文化定义的内涵与外延还未达成共识,但旅游文化的学习与研究是必要的、紧迫的却是大家的共识。因此,作为培养较高层次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大学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大都设置了旅游文化学课程。但事实证明,旅游文化学的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授课无激情,学生学习无兴趣;课程考试都通过,实践过程不会用。这完全背离了此门课程的实质。其实作为综合性较强、知识面较广、文化素养较为丰富的旅游文化课程,不仅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有关联,并与愈来愈常态化的旅游息息相关,所以其对提升学生文化知识及素养,夯实他们的专业文化底蕴皆不无益处。因此,探讨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改革就显得极其必要且意义深远。

一、旅游文化学课程现存问题

(一)课程定位边缘化由于旅游最先被重视在于其经济属性,在于其产生的巨大经济利润,在于其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占比不断上升,所以其一直被冠以经济活动的主要属性并作为一种经济产业而广受关注。而其文化性是在后期的发展中才为人们所提出,并且在当下现实中绝大多数时候也是服务于其经济属性的。两者在现实中的这种差距性及从属性,无疑导致了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旅游文化课程处于边缘化的定位。“目前我国的旅游文化学发展正方兴未艾。但相对于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四大旅游主潮之一的实践,旅游文化学理论的建设却相当滞后,许多旅游院校尚未将旅游文化学作为主干课程,部分院校甚至没有开设旅游文化学课程,文化旅游人才缺乏,与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不相适应。”[1]而这一点在财经类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尤为明显:要么在其培养方案中根本就不开设旅游文化类的课程;要么就将其设置在专业选修课中,无形中就对学生产生了导向作用,学生大多会选择一些旅游经济管理类“经世致用”的课程。笔者曾就此问题对旅游管理专业418名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回收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为98%。在“如果旅游经济学与旅游文化学放在一起选课,你会选择那门课”选项中,有92%的学生选择旅游经济学课程;选课原因的选项中,无一例外都选择了“财经院校,就业因素”。而学校及学生的此种选择,无疑也影响了从事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的老师的教学理念及态度:不再去专研此门学科的相关研究前沿,不再用心去设计课程内容,不再有激情去教授课堂内容。学校、教师、学生三者间如此的恶性循环,最终无疑使旅游文化学课程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甚至消失,这从当下小范围来看,只是消解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特别是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但从长远范围来看,这其实是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致命一击,如果整个行业从业人员旅游文化素养欠缺,又何谈有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旅游业。因此,旅游文化学者早就发出了这样的呼声:“旅游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是由旅游及其相关事象的特殊文化属性决定的。现代旅游愈发达,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愈快,旅游地的规模愈大,旅游的影响愈广,旅游文化及其作用和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就愈大。”[2]有学者更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提出应设立旅游文化学学科:“中国旅游发展实践、旅游学科理论研究和旅游教育建设,推动学界努力尝试构建旅游文化学学科体系,无论是对旅游业健康发展,还是从学科分类的角度上都应设立旅游文化学科。”[3]

(二)课程内容拼凑化目前,由于学术界对旅游文化定义的内涵及外延还未达成共识,因而旅游文化学课程内容也没有较为明确、统一化的标准,所以旅游文化学教材内容存在随意性、拼凑化的问题。笔者曾在当当、亚马逊、卓越等主要图书网络销售网站上,搜索到不下40本旅游文化学方面的专著及教材,发现它们的内容体系并不具有相同性而是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些旅游文化学教材是对中国历史文化著作或传统文化及艺术门类的照抄照搬,缺少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结合点,而是将历史文化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加以拼凑。“有高达42%的教材将旅游文化学的内容简单的等同于旅游对象物的文化。这种情况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紧紧在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等前面简单的加上‘旅游’,另一种就是直接对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等的详细的介绍。”[4]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旅游文化不等于历史文化,这似乎是一个谁也不怀疑的否定式的性质判断。但现实中不少人却有意无意又将二者等同起来了,在著述中对这两种文化的关系论述也大多语焉不详,更有混为一谈的。”[5]如此一来,就导致在旅游文化学的教学中,学生感受不到该门课程的专业属性,由于专业背景的隔膜对历史文化产生了排斥感;有些此类著作或教材是作者在根据自己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及理解的基础上编排的内容体系,也许这从作者本身的研究视角而言,这样的内容体系安排是合乎逻辑的,但作为教材却是有待商榷的;还有部分教材从旅游消费的角度阐释旅游文化时,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完全抛之脑后,而将西方消费文化的内容完全套在旅游文化学中,一方面也存在拼凑化的问题,另一方面脱离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同时也存在中国旅游的境域性问题。“这说明,旅游文化学的招牌虽然已经亮出,但一种体系完整、逻辑严密、阐述准确且为各方基本认可的概念框架和学科体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这对旅游教学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6]

(三)课程教学及考核固定化一方面,因为旅游文化学课程地位的边缘化,所以旅游文化学方面的专业老师相对较少,针对这门课程所进行的学科特色的教改研讨课题及论文就更少,这从中国期刊数据库中能检索到的论文数量便可佐证;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文化学内容的广博性,如何将中国历史文化与当下旅游进行无缝链接,如何将抽象的旅游文化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旅游发展样态进行生动的讲解,如何将大而化之的旅游文化理念与具体而微的地方文化旅游发展相结合,如何将西方消费文化与当下中国的旅游消费进行内在转化……,总之,如何结合当下的旅游,以生动的方式讲解,让旅游文化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有所获的、有自己无可取代的学科地位与特色的课程,这是旅游文化学教学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由于课程专业教师的缺乏及教师对旅游文化学教改的较少关注,老师仅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填鸭式”教学依然是主要教学方式。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不断普及,已经有许多老师通过图片展示及视频播放等较为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但由于对旅游文化学当下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的不关注及自我边缘化的放逐,仅仅依靠一本教材、一些图片及视频的展示播放来授课,缺乏引导学生对图片及视频的深度分析与思考,而将旅游文化学变成了一般的鉴赏课。另外,对学生的考核大多采用期末一考定分数的方式,虽然也看平时成绩,但由于平时成绩占比较小且基本上是与考勤有关,如此固定化的考核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二、整合与优化: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改革趋势

由上述可见,当前的旅游文化学课程必须进行改革,如何改?整合与优化应是旅游文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整合与优化的前提:明确课程定位应将旅游文化学课程定位成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相关旅游文化理论的讲解与探究,对现实旅游实践发展文化视角的关注与审视,不仅能培养、引导学生正价值的、健康的审美趣味及旅游价值取向,而且还能规避当前及今后旅游研究与发展过于重视经济利润而导致旅游发展中的“伪文化”,以及为了经济利润不惜牺牲旅游文化的种种弊端及不当之举。另一方面,尽管当前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各有侧重,但在旅游文化的教学中会涉及一定的历史文化的讲授。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当然,这里并不是将历史文化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史文化中的某些部分确与旅游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旅游文化学相关的素养,才能将前者中的部分融入、契合到旅游文化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传统知识素养,还能避免在当下的旅游实践发展和创新(如景区规划及旅游产品策划)中丧失其应有的文化底蕴,不致于使其仅仅变成一种吸引眼球而毫无旅游体验的营销噱头。其实旅游文化课程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健康的、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还能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明确了旅游文化课程的定位,才能保证专业建设高品位地发展,进而推动我国旅游教育事业健康发展[7]。因此,改变当前旅游文化学边缘化的学科地位,将之设置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必要的也是正当其时的。“从旅游的本质属性(文化性)来看,旅游文化学应是旅游学科的主要支撑(核心)学科。在旅游学科构建中,相对于基础层次和应用层次的学科来说,旅游文化学属于哲理层次的重要分支学科”[8]。

(二)整合与优化的内涵1.整合课程内容“可以说现今的旅游文化教材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本科学生的需求,缺乏适合本科学生的旅游文化教材。”[9]因此,在当前对旅游文化学学科理论基点还未达成一致、旅游文化教材还处于百花齐放的情况下,对授课内容的整合极其必要。教师应该改变当前一本教材从头上到尾的情况,应秉持“现代旅游+历史文化+地方文化”的整合理念。其实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历史上,都或多或少有着人类旅游的印记,如中国魏晋时期士人的游乐之风就饱含“游的精神或思想”;西方马可波罗的游记中也有着“游的意识和文化”,但这还是少数人或是特权阶级的行为。旅游文化的产生必须要在旅游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人的一种较为常态的生活方式之后,才可能产生旅游文化,“因为,只有当旅游的价值观在社会上已经成为至少某个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只有当因旅游而发生的综合供给系统已经逐渐建立起来并且这其中已经隐含着某种共同的精神、美学和智慧追求,只有当旅游现象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成为社会(至少是某个社会群体)成员共同关注并融入其中的社会现象———简言之,成为一些人的生活方式时,才会有旅游文化形成”[10]。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旅游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那么为什么还要在这种新的文化形态中加上“传统文化”呢?因为一种新文化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肯定是离不开既有传统文化的背景和因素,其对旅游文化的影响更胜一筹,因为旅游活动的三要素都离不开传统文化,只是不能如当前部分旅游文化学教材将旅游文化完全等同于历史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这样的:一方面,历史文化不等同于旅游文化;另一方面,当历史文化被纳入旅游文化框架加以讨论的情况下,它必将作为旅游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所以,旅游文化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整合。最后,在“现代旅游+历史文化”整合的基础上,还应该对“地方文化”进行必要的整合,因为从现实情况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其未来的职业走向多是服务于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强化地方旅游文化。只有对地方旅游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与了解,才能在以后的旅游服务工作中因有文化底蕴的支撑而发自内心的赞同与喜爱。2.优化教学方法上述整合的课程内容构成就决定了必须对旅游文化学课程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首先,应确立“我们大家都是主体”的授课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主体、为中心的授课方式,调动、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第一堂课中,可以将当前旅游文化研究的多面性及未确定性的现状及学术界当前针对这一主题研究的趋势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的情况,给学生作一个大致的学术鸟瞰;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旅游+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课程内容整合理念,而后提出“我们大家都是主体”的授课理念,让学生明白,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完善需要大家一起添砖加瓦,由此让学生获得一种使命感及自豪感,激发起他们想主动参与课程教学的愿望。其次,基于现在多是大班制的授课现状,可以采用“分小组制”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提出要求之后由他们自行组建小组并选定组长,这样不仅便于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管理。从小组内部而言,有利于学生形成、强化团队合作的意识;从外部而言,也便于在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对比,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采取这样的“分小组制”方式组织教学,教师并不是完全退出教学管理,而是应该思考采取不同的、灵活的监管方式,既能达到上述的正向性目的,也能规避小组内每一位成员的惰性。最后,从课堂授课方式来说,也应该依据不同的主题,采取多样的方式,既可采用在侧重于旅游文化相关理论性的讲授中启发、引导小组的讨论式教学(当然这样的授课方式要求教师具有高屋建瓴的理论视野,同时也要求学生阅读一定量相关的研究资料,才能在互动中深入);也可根据不同章节内容特色及其当下旅游文化的实践发展,带领学生以实践课程的方式进行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个有争议性和两面性的问题,以小组间辩论赛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不同观点的争鸣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启发其深入地思考;或是依据讲授的内容,让小组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完成一个与实际相关的假设主题或场景。如在教授完园林及建筑专题后,给学生设置一个实践运用的环节:如何将老宅亲手改造、设计成主题民宿(客栈)?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讨论,最后提交一幅民宿设计图(或方案设计稿)。老师在看了学生们的作业后,再选取实践中较为成熟的案例进行讲解。当然,授课方式应是多样的,这里只是提出应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具体如何优化,应根据课程的内容、教师的个体风格及班级学生的个性进行适时调整。3.变通考核方式变通考核方式,原因有二:一是多样化的课堂内容及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要求我们的考核方式必须变通,才能考察出学生的真实努力及收获,也才能够激励他们在每一专题的学习中发现自己的所得与不足,并作出新的努力。二是每一个学生或是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个性及擅长所在,他们对每一个专题有自己不同的兴趣关注点,以往长期采用的期末一考定分数的方式,除了较难调动学生平时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外,难以发掘个体学生的专业知识兴趣点及关注点。那么,如何变通当下的考核方式呢?应淡化期末一考定总分、平时成绩占小部分的考核方式,而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平时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当前大学生平时不努力,只需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背诵考试范围重点的学习现状。平时成绩由四大部分组成:1)出勤、课堂纪律等5分(这部分由组长进行管理及给分,但教师要对组长权力进行监管);2)课堂讨论及发言10分(教师依据平时记录的学生课堂表现打分,在期末时给分);3)专题作业40分,每次10分,共4次(都是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完成,但必须见到个人的工作贡献);4)综合作业1次,15分(个人独立完成,形式多样)。期末考成绩主要以试卷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要考察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考核方式的变通就强调了其不要模式固定化,而是张扬其多样性,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考核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让其对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学习有所得、有所思。总之,当下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整合与优化无疑是其未来走向,这既是对原有旅游文化学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又赋予了旅游实践发展以新内容与新需求。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旅游文化的目标有两个重点,第一是要努力挖掘传统文化,努力整合文化资源;第二是要创造新的文化,弘扬新的文化。”

上一篇:隋唐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书法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