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09:01:37

现代设计理论论文

现代设计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首先,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起步较晚,从20世纪初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它的发展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现代主义逐渐出现在设计领域,它从设计理念、形式和手法等方面,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模式。设计者经过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运动以及装饰艺术运动等一系列的探索,使现代艺术在形式和思想上得到了大解放。其次,现代设计思想。现代设计思想主要包括6个方面:第一,服务于大众的民主思想,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美化产品。第二,功能为第一要素的设计思想,现代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因此把功能看作第一要素是必须的。第三,艺术和技术结合的设计内涵,在充满艺术的同时要注意技术的应用。第四,遵循自然和客观的法则,违背自然和客观条件的设计是不可取的。第五,少就是多的设计原则,简洁明了是现代设计的追求。第六,形态构成的设计基础,例如点、线、面在设计中的完美应用。

2现代设计思想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科技创新的应用

科技创新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新技术的应用和传统形式的新表达2个方面。例如,运用LED灯光作为园林建筑外墙的装饰,在园林水景设计中运用高科技的音乐水幕等。传统形式的新表达主要表现在新的构图原则上,设计者们将现代艺术的抽象几何构图和流畅的有机曲线运用到园林设计中,更能满足现代人对园林设计的审美需求。其次,与传统园林设计相比,现代设计思想下的园林设计已经不再是手绘作图,已发展为计算机作图。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绘图,具有精密度高、效率高等优点。

2.2平面构成的应用

2.2.1点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点具有聚集性,容易聚集目光,在园林设计中可以把点当作整体构成的视觉向心点或焦点,通过整体的衬托实现突出主题中心或达到营造意境的效果。例如:在园林设计中,可以在林间道路的尽头设置凉亭,或者在石质阶梯的尽头设置石门,凸显出一种艺术韵味,通过重叠组合或者差异性组合,突出点可以快速吸引人们的视线,获取视觉的焦点的同时,可以渲染出富有艺术的意境。

2.2.2线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线的主要特征是长度,在园林设计中,常用线条即为直线与曲线。其中,直线主要可以分为水平线、垂直线以及倾斜线,其具有划分整齐的特征,例如,设计排列整齐的树木就有规整、井然有序的感觉,所以一般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中应用。曲线的应用也在园林设计中占据较高的应用频率,在园林作品中随处都可以见到曲线的存在。通过曲线的舒展划分,能够最大程度地在视觉上扩大园林作品的空间感,带来较为广阔的视觉感受。

2.2.3面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线在封闭的情况下即可构成面,园林设计中经常用到的平面构成因素主要有曲线形和直线形的平面几何形。通过设计组合成的平面中有规则对称,也有分散的。一般情况下,规则对称的平面都是应用在具有纪念意义园林广场的设计中,具有规整的表现效果,而不规则的几何曲线平面可以应用在花坛、公园或庭院的设计上,凸显出不规则的美感。

2.3色彩的应用

人对色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同样地,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觉,园林设计中通常运用色彩来表达和塑造视觉艺术。例如:利用绿色,可以缓解视觉疲劳,与园林设计效果相映衬;利用黄色,可以舒展身心。不同色彩的搭配组合可以凸显出不同的效果,掌握好色彩的轻重感才能体现设计的主题,表达设计者的想法。高明度的浅色系显得轻快,低明度的深色系显得稳重。而冷色系则是可以突出肃穆与安静的环境氛围。

2.4材料的应用

传统园林建设多使用的是木质材料,而现代设计思想下的园林设计材料运用可以分为高技术材料和低成本材料的应用。与传统的木质材料相比,这些材料大都有性能好、价格便宜等特点,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它们进行合理利用,产生的影响将会是积极的。

3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设计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充分掌握现代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园林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其更好地融入到设计中来,才能积极提高园林的性能以及效益。

现代设计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内容摘要: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等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对知识的广泛接纳和吸收,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当今大多重技能、轻理论的情况下,加强对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投入,是一项艰巨而又意义深远的工程。

我国1998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而,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设计人才。“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其中“道”是无形的、本源的物质本身所遵照的运动规律;“器”是有形的、现象的技能、技法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系犹如“道”和“器”,创新精神是实践能力的根本、源泉。创新精神从何而来?它来自于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培养。

一、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任务

1.艺术设计理论概述

艺术设计理论是一门对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做专门综合探讨的知识体系,主要包含艺术设计史的研究、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设计批评、艺术设计实践理论的研究等内容。艺术设计史的研究包括:通史通论——中外设计史、中外美术史等,专史专论——中外广告史、中外服装史、中外陶瓷史、平面设计史、工业设计史等。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包括:设计概论、艺术概论、设计心理学、设计方法学、设计文化学、设计美学、艺术美学、艺术心理学、设计艺术原理等。设计批评是对与设计相关的对象的评价和判断。艺术设计实践理论是针对每一门具体设计专业的专业理论,这种理论不是简单的对技法和工艺的概述,而是对技法和工艺一般规律的总结,是对技法和工艺本质及外延的研究。艺术设计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边缘学科,其知识体系涵盖了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生态学、仿生学、人体工学、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因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开设,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指导学生设计实践的重要途径。

2.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任务

①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李砚祖先生认为艺术设计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①诸葛凯先生也认为艺术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的艺术”。②从以上的观点中可以分析出艺术设计的两大要素:“造物”体现的科学精神,造物之“美”蕴含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艺术设计实用功能性决定了它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进行造物,因而科学精神是艺术设计的内涵之一。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价值的维护、追求,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艺术设计具有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体现了其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重视。若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很好地融入到艺术设计中、渗透到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中,需要合理解决科技发展与文化心理之间的矛盾,需要学习生态学、仿生学、人体工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需要研究历史、哲学、美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民俗学等相关内容。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体系涵盖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方方面面,因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树立、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使艺术设计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渠道。

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当今时代,一方面人们对艺术设计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越来越多样,另一方面,艺术设计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多种风格与流派并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若想设计出既符合大众需要又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需要的是创新精神。创新需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艺术设计理论包含艺术设计史知识、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批评、艺术设计实践理论知识等内容——知识体系庞大而丰富,所以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扩大学 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理论修养的根本途径。

艺术设计教育不是培养技术工人,而是培养具有理论修养,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艺术设计教育不应只传授技法、技能,同时也应传授“道”(即技法之外的艺术设计创新的本质、内涵),重在授之以“渔”而非“鱼”。 艺术设计理论揭示艺术设计的客观运行规律、总结艺术设计现象背后的本质,因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指导设计实践的基础。

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现状

1.对待艺术设计理论不够重视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甚至是一部分老师,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理论可有可无。这与有些人的浮躁、急功近利思想分不开。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中,学生更偏爱能够迅速带来设计成果的设计实践课,而艺术设计理论课相对枯燥乏味,不能立即物化出设计成果,较少受到学生的喜欢、重视。事实上,没有艺术理论知识做支撑的艺术设计作品,不过是没有灵魂的视觉元素的简单组合。艺术设计教育,不是仅仅教会学生能创作成果,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创作成果的方式、方法、规律和内涵等本质性的东西。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是教学的显性课程,教给学生的是“形而下”的“器”;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培养的是设计师的气质、创造意识和设计的综合素质,教给学生的是“形而上”的“道”,所以应加强学生的理论意识。同时,教师的艺术设计理论意识也有待提高。教师在进行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时,可用相关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授技的同时,也要传“道”,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视。

2.艺术设计理论课程设置不大科学

目前高校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理论课程开设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只开设了设计史、设计概论和中国工艺美术史。科学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基础理论课,如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设计方法学等;艺术设计史论课,包括通史通论(如中外设计史)和专史专论(如工业设计史、平面设计史);相关的设计批评课程和艺术设计实践理论课程等。

3.授课方法单调

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课一般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听,教学效果较差。现在多媒体引入教学,但是教学方式依然是灌输式的,多媒体成了第二黑板。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因为理论课往往是以合班形式的大班上课,听课人数众多,限制了互动式、灵活式教学手段的实施。另外,多媒体教学依然局限于狭小的教室空间,学生缺乏消化理论知识的身临其境的客观环境条件。

三、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改革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艺术设计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要求就相当高。不仅仅是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艺术设计实践课老师也同样要具备。由于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必须紧密联系设计实践,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双重的:既要懂设计理论知识,又要会从事设计实践活动。专职的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师,在专心研究、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了解相关的艺术设计实践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入到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本质问题,避免纸上谈兵的尴尬。专职的艺术设计实践课老师,在掌握和教授设计技能、技法的同时,也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不仅仅包括设计实践课的专业理论,也包括基础理论、艺术设计史论及设计批评等。教师队伍是培养人才的核心,只有教师的全面发展,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提高教师素质、建设教师队伍是教育的大计。

2.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艺术设计理论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所以理论课教学在形式上要更为开放与自由,使学生由以前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室范围,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针对现成作品进行理论讲解和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艺术设计理论观点,进行课堂辩论或讨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为理论而理论,艺术设计理论知识要和艺术设计实践紧密结合,要提炼出设计观、美学思想及其对现代设计实践的影响与实用价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理论课程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3.考核方式的改革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最终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写论文或闭卷笔试。写论文并不能检验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因为历年来的学生论文抄袭现象较严重,很多学生的论文都没有实质性内容;试卷考核方式考查的只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所以艺术设计理论课的考核方式需要改革,可以以论文加设计作品或试题加设计作品的方式来考核。论文加设计作品,是在写论文的同时,要学生根据所写论文的论点,设计出能反映论点思想或与论点思想相关的作品,并把作品附在论文后面;试题加设计作品,就是把传统的题型变化一下,把纯文字型的试题,改为根据已知理论来设计相应作品的画图题或者是分析图片作品的分析题。这样,才能真正考核出学生理解、分析、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运用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价值。

结语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综合素质中很大一块是艺术设计理论修养。设计师不可能都是设计理论家,但只要是在专业设计上有一定成就的设计师,就一定是具备相当理论素养的人。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应抛弃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应加强对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注释:

①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3.

②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65.

参考文献:

[1]曾小红.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朱和平,王美艳.谈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7(2).

[3]尉迟姝毅.论设计理论、设计批评与设计实践的关系[J].电影评介,2007(3).

现代设计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机制设计理论;利奥尼德・赫尔维茨;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

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12-0017-05

2007年lO月1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利奥尼德・赫尔维茨(Neonid Hurwicz)、埃里克・马斯金(EricMaskin)和罗杰・迈尔森(Roger Myerson),以表彰他们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所作出重要贡献。机制设计改变了学者思考最优政策的方式,并已成为近20年来高级微观经济学的前沿理论。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政治和军事等领域中。本文在简要介绍三位获奖者的研究背景和理论贡献的基础上,探讨这一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背景简介

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框架主要是由著名经济学家赫尔维茨开创的,经济学家马斯金和迈尔森对其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利奥尼德・赫尔维茨简介

赫尔维茨1917年出生于俄罗斯,后加入美国国籍,目前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他早年学习法律,毕业于华沙大学,然后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并师从卡尔多和哈耶克学习经济学。1939年来到日内瓦国际研究生院学习,然后,转学于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1941年,他先后担任过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以及芝加哥大学兰格的研究助理。1942至1944年,他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1946年为衣阿华州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1942~1961年,为考尔斯(Cowles)委员会的研究成员。1951年来到明尼苏达大学,成为经济学和数学教授。他曾为美国国家科学院、艺术与科学院和计量经济学会成员和学会主席。他有6个名誉博士头衔,曾为几个学术杂志做过编辑。近年虽然年事已高,但仍从事学术研究,并发表学术论文。他兴趣非常广泛,对语言学也颇有研究,曾自学中文,与我国学者交往较多。

他的研究涵盖多个领域,如数理经济学、经济建模、企业理论等,并在这些领域做了许多奠基性工作。其最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工作是,20世纪60-70年代开创了机制设计理论,因此他被称为“机制设计之父”。此外,在动态计量模型的识别、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等方面,他都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最近他的研究主题包括经济组织的系统和技术比较分析、社会选择的执行机制以及经济制度的建模等。

(二)埃里克・马斯金简介

马斯金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社会科学和经济学教授,195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犹太人家庭,在哈佛大学获得数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76年他成为剑桥大学研究员,然后任教于麻省理工大学(1977-1984)和哈佛大学(1985-2000),2000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他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计量经济学会、欧洲经济联合会的成员,2003年出任世界计量经济学学会主席。

马斯金研究涉及经济学多个领域,如博弈论、激励、机制设计、契约理论等,特别是机制设计的执行理论和动态博弈。20世纪70年代,他主要研究社会最优选择规则,80年代集中于最优拍卖理论等。马斯金的一个突出贡献是将博弈论引入了机制设计和执行理论的单调性条件。他认为,机制设计并不需要一个中央计划者,在非合作博弈中,每个参与者在考虑自己利益时会按照机制设计者的意图行动,从而实现机制目标。另外,他的学术贡献也体现在将机制设计理论应用于当今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如税收、债券和选举过程等。他的研究成果对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律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目前,他正从事不同选举规则效率差异、拍卖设计理论、不平等的原因和合谋形式等方面的研究。

(三)罗杰・迈尔森简介

迈尔森1951年出生在美国波士顿,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1973年、1976年他分别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硕士、博士学位。1979年他进入西北大学任教,一直到2001年,并于1982年成为管理经济学教授。2001年起,他成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1983年起,他成为世界计量经济学学会成员,1993年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成员。曾担任《博弈与经济行为》、《国际博弈理论杂志》和《经济理论杂志》等学术期刊的编辑。

迈尔森的研究兴趣包括经济学领域里的机制设计、博弈论和政治学领域的投票体制等。他对机制设计理论的重要贡献体现在对显示原理的一般化,以及将其应用到规制和拍卖等重要领域。其最近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公共选择和制度、选举规则、腐败和政治制度等方面。

二、理论贡献

下面从四个主要方面,分析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机制设计理论方面的贡献。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渊源与思想

机制设计理论的思想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兰格与哈耶克等之间的“社会主义计算的大辩论”。赫尔维茨发现,双方论战的焦点其实是如何处理经济交易中分散信息和激励问题,以实现社会目标。一个社会不仅要关注如何配置给定的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确保资源得到最好的利用,这就涉及到信息和激励问题。他于1960年和1972年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构造了一个统一的处理信息分散化的模型,这标志着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的诞生(Hurwicz,1960,1972)。赫尔维茨将机制定义为一个交易者彼此交换信息并共同决定产出的连续的系统。通过一定的机制设计,社会所有成员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等分散化决策条件下,会显示自己真实的信息,从而实现均衡产出。

在技术上,机制设计理论是高度数学化的,机制设计过程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但其基本思路很明确,即给定目标,研究如何设计一种机制,使人们在自利行为驱使下所采取的行动能够实现这一预定的目标。

机制设计理论主要是采用博弈论方法,但两者的研究思路存在差异。博弈论提供学者预测给定博弈的结果的方法,而机制设计则考虑相反问题,即给定想要的结果,如何设计一个博弈来实现它。设计机制的目的是,在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下最大化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函数。如博弈越复杂,要得到均衡机制,就越为困难。

(二)激励相容与显示原理

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和显示原理(the revelation principle)是现代机制设计理论的两块基石。“激励相容”概念是赫尔维茨在1960年的论文中提出来的,但较为正式的分析激励问题,则是在其1972年的经典论文之中。赫尔维茨仔细分析了有自我利益的个体可能操纵价格时的制度建模问题,并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存在任何分散化的经济机制能够自动实现帕累托最优配置,并使每个人有激励去真实报告自己的经济特征。这样,在制度设计时,必须使所制定的制度能够给每个参与者适当激励,使参与者在最大化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给定的制度目标。也就是说,如果每个参与者如实报告自己的真实信息是其占优策略,那么这个机制是激励相容的。激励相容是指委托人所设计的激励机制必须能够有效地甄别人的不同类型,使人有积极性揭示自己的真实信息。这就意味着委托人必须给予说真话的人一定的激励补偿。在现代激励理论中,激励相容约束和参与约束已成为激励机制设计的核心问题(Laontand Tirole,1993)。

赫尔维茨1972年的经典后,学者所关心的机制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所有的可行的机制中,是否存在一种帕累托最优机制?对于这个问题,经济学家提出了显示原理。在Gibbard(1973)的直接显示机制的基础上,迈尔森(1979)等将直接显示机制拓展到更一般的贝叶斯纳什均衡上,即一个社会选择规则如果是激励相容的,则一定能够通过一种“直接机制”得以实现(Myerson,1979)。显示原理表明,一种机制的任何均衡结果都可以通过一种直接机制来实现,尽管所有可行的机制数量多,但在正常的直接机制的子集中,总可以找到一种最优机制。

显示原理自提出后就得到许多学者的广泛发展和应用,其中,迈尔森和马斯金的贡献尤为突出。在后来的一些论文中,迈尔森(1981,1983,1984)证明了显示原理的重大作用。显示原理不仅在人拥有私人信息时有效,而且在他们采取不可观察的行动时也有效,并将该原理运用于最优拍卖设计之中。而马斯金等阐述和证明了贝叶斯机制下的显示原理(Dasgupta et a1,1979)。显示原理是机制设计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创新,它大大简化机制设计的复杂性,现已成为机制设计和激励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所以,后来机制设计文献主要集中于如何寻找一种直接机制,以实现在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和参与约束下最大化目标函数的数学工作上。

(三)执行理论

20世纪70年代马斯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赫尔维茨机制设计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机制的多重均衡问题。激励相容约束可以保证直接机制的均衡,但不是唯一均衡。机制多重均衡性将导致一种机制产生不同的结果。对于给定的目标函数,如何设计机制来保证所有的均衡结果都是最优,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克服机制的多重均衡问题,学者提出了机制的执行(implementation)问题(又称机制实施问题),执行理论能确保社会从一系列的选择中做出最好的选择。

机制执行理论的发展主要归功于马斯金。在1977年的著名论文“纳什均衡和福利最优”中,马斯金提出并证明了纳什机制执行的必要和(多数情况下的)充分条件,这些条件被称为著名的“马斯金单调性”(Maskin,1977)。后来的机制设计执行理论,如非完全信息的贝叶斯纳什均衡执行机制、虚拟执行机制等,基本上是在马斯金的完全信息的纳什执行机制上进行拓展和改造。马斯金的执行理论是机制设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目前,社会选择和不完全契约理论仍然受到了马斯金的开创性的机制执行理论的影响。

(四)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

机制设计理论已经深深地影响了现代经济学中的许多领域,如规制经济学、拍卖理论、信息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在实际中,机制设计理论有助于甄别市场机制有效性的条件和经济政策机制的好坏,以及确定最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下面从最优拍卖、规制和社会选择方面,说明三学者在机制设计理论方面的贡献。

1 最优拍卖

近年来,机制设计理论最典型的应用是在分散化经营中的各种拍卖行为。迈尔森1981年发表的“最优拍卖设计”论文是机制设计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应用(Myerson,1981a)。该论文是他所有论文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在此论文中,他利用显示原理,分析了实现卖者期望收益最大的最优拍卖机制,以及竞价者意愿报价的激励相容的直接机制,并证明了这个激励相容的机制能够确保说实话是贝叶斯纳什均衡。文章得出了一组如何利用拍卖来获得收益和商品价值信息的基本结果,这些结果为最近25年来许多私有化和拍卖行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

在一个典型的拍卖模型中,迈尔森(1981a)也证明了拍卖理论的一般收益等值定理。通过分析各种拍卖实现相同的期望收益的条件,他指出,如果竞价者为“对称的”,而卖者设定一个合适保留价格,那么所有的四种著名的拍卖形式将实现相同收益,且都是最优的。但是,如果拍卖的目标改变,迈尔森的一般收益等值定理将不一定成立。我们知道,迈尔森假设卖者的目标是期望收益的最大化,其实,有些拍卖的目标是多重的,如政府拍卖的目标往往是社会福利最大化。在以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的拍卖中,在一定条件下,英式拍卖方式能够实现最大社会福利。此外,马斯金等(1984)分析了不对称条件下的拍卖问题,目的是解释为什么实际中不同的拍卖方式难以产生相同的收益。

2 最优规制政策

作为规范垄断者行为的一种方式,早期的规制理论,一般是人为假设规制者面临一定的约束,且这种约束是事先给定的,而不是从最优过程中推导出来的。这种人为假设,使人们难以对规制过程作出规范性判断。1982年迈尔森等发表了两篇关于不完全信息下规制问题的重要论文,改变了传统分析框架,开创了最优规制理论研究的新思路(Baron and Myerson,1982;Sappington,1982)。他们利用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显示原理,在事先未作假定的情况下,推导出最优规制机制。这是规制经济学近30年来最为重要的论文之一,改变了许多经济学家对边际成本定价的狭隘认识。其后发展的大量规制理论的研究文献,基本上是沿着他们的研究方法进行拓展,如Sappington(2001),Laffontet a1,(1986,1993)等。

在迈尔森等(1982)的最优规制机制中,规制者不必知道垄断者真实生产成本信息,通过直接机制,只要规制者所设计的规制机制满足激励相容和参与约束,就能找到最优的机制。在这样一种最优机制中,规制问题被模型化为租金抽取与效率的两难冲突,即为了满足垄断者的参与约束,规制者必须给予垄断者

一部分信息租金,以换取其信息真实显示。同时,为了防止损失过多的租金,-规制者会牺牲部分配置效率,以便在完全信息下实施帕累托最优的配置。

3 社会选择

在社会选择方面,人们普遍关心能否设计一种投票机制,使选民在可选择集合中反映真实偏好?在阿罗的经典社会选择理论中,主要是关心规范问题,即社会选择规则如何代表全体民众的意愿。20世纪、70年代,社会选择理论转向实证研究方面,即在不同的投票体制下投票者的策略。

著名的Gibbard-Satterthwaite不可能定理表明,如果对个人的偏好不加任何限制,则对于任何一种非独裁的社会选择规则,都不可能找到一种代表每个真实偏好的机制。该定理验证了阿罗的规范意义上的社会选择的不可能定理。然而,在纳什均衡行为假设下,马斯金于1977年证明了如果社会选择规则满足“马斯金单调性”条件,则该社会选择机制将是可执行的(Maskin,1977)。“马斯金单调性”意味着,如果在一种情况下社会选择某一方案,而在另一种可选情况下,在社会偏好排序中,该方案与其他方案相比较,其相对地位没有下降,那么在后一环境中,这个方案也应该成为社会选择。虽然“马斯金单调性”条件难以满足,但是,该条件在现代社会选择理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与启示

机制设计理论由赫尔维茨创立,并经过马斯金和迈尔森的发展,已进入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成为对现代制度和市场进行经济分析的一种新方法和新工具。它主要通过研究市场失灵情况下如何设计激励相容的机制,以解决参与者的利益冲突问题,达到既定的目标。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促使人们的积极性与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相一致。机制设计理论对信息经济学、规制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在内的许多现代经济学学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被广泛地运用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最优规制、最优税收、公共品供给、契约、委托以及拍卖理论等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对经济政策的激励问题重视不够,许多政策不是激励相容的。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许多体制和制度方面将发生重大变革。要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成功实现制度转型和资源有效配置,机制设计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此外,机制设计强调利益协调,这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目标是相一致的。因此,借鉴机制设计理论,对于转型时期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设计,将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对我国改革的宏观方案的整体设计的启示

当前我国的各种改革,如国企、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制度、最优税制、行政管理、民主选举等,在进行整体改革方案设计时,根据机制设计理论,重点考虑改革方案的信息成本、激励相容和可执行问题,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设计出激励相容的政策,使利益相关方有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要确保各方利益的协调。

(二)对我国具体的政策制定的启示

在具体政策设计方面,机制设计理论可以提供更多的应用指导。在公共品提供方面,传统理论认为,公共品如果由私人提供,将会出现供给不足,因而主要由政府提供。而机制设计理论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公共品可以由市场自愿供给。通过合理机制设计,政府完全可以将一些公共品的供给以契约形式让渡给市场。

在规制政策制定方面,目前我国对垄断部门的规制政策大部分还是基于传统的成本回报率规制,这种规制是事先人为给定一个回报率,而不是从最优规制过程中推导出来,没有充分考虑规制过程的信息和激励问题。而最优激励规制理论通过适当的机制设计,规制者不必直接观察到企业的努力程度和成本类型,可以将规制者的社会目标与垄断者的利润目标有机统一。所以,利用机制设计理论,采用合适的激励规制政策,将是我国下一阶段对垄断部门规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在资产拍卖方面,拍卖行为在我们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如土地出让、国有资产转让、3G牌照拍卖等,利用机制设计理论设计出最优的拍卖机制,使拍卖标的物价值得到最优体现,避免出现过低价格而造成资产贬值,或者价格过高而造成“赢者诅咒”现象。例如,在国企改革的民营化过程中,为了避免曾经出现的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情况,政府应该利用最优拍卖机制理论来设计出最优的国有资产拍卖机制,实现国有资产收益的最大化。

现代设计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里奥尼德・赫维茨(Leonid Hurwicz)一生从未获得任何经济学学位,通过自学和听课,成为世界顶尖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许多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工作,获得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学术荣誉。比如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学会院士(一年只有一个,比美国科学院院士更难拿)。在之前20多年里,他一直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对象之一,却年年与之擦肩而过。赫维茨笑言,“熟悉我研究领域的人都相继死去,我不再有这个期待。”

但是,应属的荣誉还是不期而至。2007年10月,赫维茨与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马斯金、芝加哥大学的罗杰・迈尔森因创立和发展了机制设计理论,一道分享了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外,他还获得过美国总统奖――至今只有四位美国经济学家拿到这一奖项,其他三人分别是阿罗、萨缪尔森及弗里德曼。

赫维茨1917年8月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他在波兰完成小学和中学学业,并于1938年在华沙大学获得法学学位;同年,进入伦敦经济学院进行短期学习。“二战”爆发后,身为犹太人的他辗转波兰和瑞士,直至1940年移居美国,侥幸逃脱法西斯的魔掌。次年,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以及芝加哥大学“数学三剑客”之一奥斯卡・兰格的研究助理。

“二战”期间,赫维茨成为芝加哥大学气象学院的一名教师,但主要从事经济学系统计课程的教学。同时,他还任职于芝加哥大学著名的考列斯委员会。1951年,赫维茨进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为经济学和数学教授,并相继担任统计学系主席、校董事讲习教授、柯蒂斯・卡尔森讲习教授,直至退休成为明尼苏达大学名誉教授。

赫维茨享有“机制设计理论之父”的赞誉。1960年,他以一篇题为《资源配置中的最优化与信息效率》的论文,拉开了“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序幕。后来,赫维茨又写了《无须需求连续性的显示性偏好》、《信息分散的系统》等一系列著名论文,进一步完善机制设计的思想和理论基础。1973年,赫维茨在《美国经济评论》杂志上《资源分配的机制设计理论》,从而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基本框架。

机制设计理论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信息成本问题,即所设计的机制需要较少的关于消费者、生产者以及其他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信息和信息(运行)成本。赫维茨的一个伟大贡献,是首先严格地证明了竞争市场机制是惟一的利用最少信息并产生了有效配置的经济机制。他与一些学者在上世纪70年代证明:在自利性假设及凸性假设下,没有什么其他经济机制既能导致资源有效配置,又比竞争市场机制用到了更少的信息。二是激励兼容问题,即在所设计的机制下,使得各个参与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能够达到设计者所设定的目标。这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许多现实和理论问题都可归结到这一点上来,比如委托-问题、契约理论、规章或法规制订、公共财政理论、最优税制设计、行政管理、政治社会制度设计等。这两个问题也正是中国经济深层次改革所要解决的。

除了在机制设计理论方面的奠基性成就,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赫维茨对动态计量模型的识别问题做出了奠基性工作;早在1947年,他就首先提出并定义了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概念,理性预期学派已成为当今宏观经济学的主流。对如何从需求函数的存在来证明效用函数的存在这一可积性结果,赫维茨也做出了重要工作,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结果。他与阿罗等人还对竞争市场一般均衡的稳定性研究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赫维茨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赫维茨就曾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讲授机制设计理论。他自学中文,认识了好几百个汉字。1985年,他担任了华中科技大学荣誉教授;同年,为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合作项目――“福特班”的首期学员上过高级微观经济学课程。

赫维茨逝世的噩耗传来,我感到非常突然和痛苦。在这位经济学泰斗的亲自指导和教诲下学习,我学到了许多终身受用的东西。我的博士论文第一章初稿是1984年底完成的。一个星期后,先生将论文交还给我,上面写得密密麻麻。他告诉我写论文一定要直截了当,不要故弄玄虚,不常见的术语要给出定义,新定义还要适当做经济含义方面的解释;思维要连贯,文字要简单,证明要严谨。

现代设计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一、 现状与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教学设计传入中国后,引起了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的广泛关注,尤其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基础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也普遍关注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学历史教学设计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传统教案,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据笔者粗略统计(基于CNKI),成果包括近10本书、近10篇硕士论文和40余篇期刊论文,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详述于下:

首先,作者群体结构单一,基本是中学历史教师,其比例高达95%以上。已出版的8本书基本为中学历史教师的集体智慧,7篇教育硕士论文也是出自在职的中学历史教师之手,专家(课程与教学论专家、教学设计专家)寥寥无几。

其次,内容绝大部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期刊论文上的成果绝大多数是教师对某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而8本书也基本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案例集。严格说,这种侧重于将自己在课堂上“讲什么”和“如何讲”作为中心的经验式备课(计划)活动,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还有的把教案等同于教学设计的,则是将教学设计仅仅视为“产品”了。实际上,教学设计既是指过程,又是指结果或产品。

再次,概念、理论不清。表现之一是,对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理论来源、教学设计的原则、层次与模型、要素等教学设计基本理论等本体性知识含混不清,尤其是最基本的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原则。这类作品大多就一些历史教学内容制定目标、选择媒体、策略、创设情景等,将系统化的教学设计碎化为几个因素、流程的简单叠加。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一段相当长时间里,国内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者对教学设计的理解,一般以“过程说”(把教学设计界定为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评价教学结果的计划过程)居多。这使得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误认为教学设计就是几个环节或要素。另外,那些案例加点评的书虽冠名教学设计,但实际难觅教学设计原理的痕迹。

表现之二是,少量成果中有一些理论,但将教学设计理论生吞活剥、生搬硬套到历史学科的实践研究中,没有加以消化和吸收,理论与实践处于“两层皮”状态。比如有的不加分析就举例使用抛锚式、支架式、随机进入式等自主学习策略,甚至无视建构主义的缺陷(没有完整的教学目标和评价、强调环境和意义建构,弱化了在历史学科使用的操作性)任意夸大其意义。还有的机械套用教学设计的模型。模型是对理论的一种简洁的再现,“是通过关联的方式来初步思考和学习重要原理的一种方法”[1]。教学设计模型只是针对特定教学系统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不是普适的流程或框架。任何一种“教学系统设计模型体现了以系统方式进行教学设计的观念,在该观念的任何理论或抽象意义上讲,不存在一个最佳的、正确的或错误的模型。当所创造的模型在具体情景中具有可操作性并且有效时,教学系统设计过程可以任何方式表征。”[2]因此,模型只有针对特定环境条件才具有实际意义,不能僵化地套用。

最后,就整体来讲,目前的历史教学设计仍处于基于模型设计加经验的初期阶段。基于模型的教学设计通常提供给教师各式各样的教学设计模型备选,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形式上可按照某模型进行操作,而对于策略的选择、教学模型的具体化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于教师的个人经验。所以,历史教学设计研究仍处于经验性的摸索阶段。

二、 产生问题的原因

产生以上问题,一是历史学科自身的原因,二是外部的原因。

1.历史学科自身的原因

第一,历史教学设计的研究群体结构单一,与教学设计研究的需求不匹配。作为一门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任何一个学科教学设计的研究团队都应是既有理论的专业研究者,又有一线实践者,二者的亲密、平等合作才能造就高水平的教学设计成果。而历史教学设计的研究群体绝大多数为一线教师,专家身影难觅。因此,出现概念、理论不清等问题,处于经验摸索阶段实属必然。

第二,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起步晚。教学设计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以后引入中国,而历史教学设计开始的时间更晚,第一篇相关论文始于2001年,此后作品零星,2005年以后逐渐增多,2008-2011年达到高潮(包括3本书,3篇硕士论文,21篇期刊论文),其中较多集中在2010年。显然,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刚起步且还未及消化吸收,因此,大多引介别人的成果,缺乏构建历史学科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操作规范,缺乏在深层次上的理性思考确属必然。正如美国著名教学设计专家迪克和凯瑞所说:“那些不能摆脱对他人的依赖而独立执行任务的人,将永远不能掌握教学设计的学问,他们充其量只能充当一名好的操作工。”[3]因此,生搬硬套某一教学设计模型的现象在所难免。

2.外部的原因

第一,教学设计研究本身理论脱离实践。首先,教学设计虽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但其理论本身比较抽象不易被一般中学教师所理解;其次,多数教学设计的专家高高在上,埋首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型的构建,不了解基层实践,忽视了对中学教学设计实践的反思性探索,因而也就难以完全发挥教学设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他们提供的教学设计模型大多为线性、封闭的模型,“线性的、程序化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易屏蔽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难以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5]即只给教学提供一个宏观的指导框架,而未能涉及具体的学科内容,不可能发挥教学设计的创新和独特功效。专家们提供的教学设计的实践环节也都只是宏观的、概化的描述,缺乏容易掌握的研究方法和操作工具,教师只能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来揣摩理论和模型。这样,优秀的教学设计就成为个别研究型教师的专利,远远没有发挥教学设计的应用性。教学设计研究的最终归宿是学科教学,否则何谈存在价值和发展源泉?

第二,我国教学设计的本土化水平低。我国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至今,极少形成自己的成系统地教学设计理论,构建符合我国教育背景和教育需要的、适合基础教育教师使用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操作规范还为数寥寥。

第三,国外教学设计的研究仍有缺陷。虽然国外教学设计从60年代末至今,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发展了两代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型(第三代正在研究中),可谓成绩显著。但他们也承认,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应用学科还非常年轻,各种理论观点都带有某些合理性,但每一种理论只能把握部分教学的本质。”[4]

总之,历史教学设计研究由于我国教学设计理论的薄弱,自身缺乏对相关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基本的教学设计操作规范的训练等原因导致历史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三、 思考与建议

鉴于以上原因,以下思考与建议仅供广大一线教师参考。

第一,学习相关的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是基于理论的操作技术,这就决定了教学设计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理论认识活动,而且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的历史学科化,也必须用基于操作技术的教学设计理论作为基础才能实现,即应把历史教学设计看作是一项面向历史学科知识的设计技术,而不是单纯的历史学科特征和教学策略的描述的拼凑。由此,历史教师必须掌握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理论,领会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原则,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型和基本要素。这不需要去阅读加涅、迪克和凯瑞、史密斯和雷根等的经典教学设计原著,只需阅读一两本国内系统阐释教学设计理论的著述,如何克抗的《教学系统设计》、皮连生的《教学设计》等即可。除教学设计理论的本体性知识外,还应学习一些教学设计的条件性知识,其中应具体、详细学习一些当前教学设计应用频率较高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如安德森的知识分类理论、马杰的行为目标理论、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等。这是做出真正科学有效的历史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深刻领会和有意识实践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后对一定活动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等的抽象概括。在一定意义上,它是关于一定活动的“应然状态”的判断,往往对相应的实践起着引导定向的作用。因此,不同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所呈现出来的形式与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特别是在当下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阶段,面对新课改对教学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为了避免手足无措、彷徨无计,积累教学设计的理论,提升教学设计的效果,掌握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必要的。这些理念包括新的学生观、教师观、教材观、教学观、知识观等,都是我们耳熟的东西,但是否能做到熟练、有意识应用于实践就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了。如果这些理念仍停留于纸面上,教学设计方案无异于传统教案的改头换面,而教学方式也只会是走老路而已。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将这些学到的理念理解、消化,并渗透到实践中,才能彻底更新教与学的方式。

第三,始终遵循教学设计的核心原则。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很多,如程序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开放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等等,但笔者认为,应重点掌握其核心原则——系统性原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这两个原则之所以是核心原则,是因为这是新课程与旧课程明显区别之所在,更是制约当前历史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核心所在。系统性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二是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是完全颠覆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很多教学设计之所以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核心问题就是仍在以教师为中心设计、实施教学,只考虑教师如何好教,完全违背了教学设计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或“为学生”设计教学。早在教学设计诞生之初,加涅就曾提出教学设计中的这个核心问题;后来美国著名教学设计专家梅瑞尔(M.David.Merrill)也指出:“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瑞格卢斯也指出:“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7]所以,我们应该围绕学生的现有水平、需要、未来发展设计教学;而不是围绕教师如何灌输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设计教学。

第四,认清教学设计中的一些误区。有的教师认为,别人教学设计得好,是因为别人的学生素质高、教学条件好或教师水平高。这其中有两个认识误区,一是好的教学设计有赖于好的外部条件;二是一般的教师很难设计出好的教学方案,即优秀的教学设计只能是优秀教师的专利。“教学设计的系统思维观点认为,我们不能把教学成效的条件直接地等同于教师或学生的天赋特征,不能寄希望于以优越或理想的条件去实现预期目标,因为它是可遇不可求的。(教学设计所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用什么样的途径使得一般的教师和一般的学生都能取得不一般的业绩呢?这便是教学设计的优势所在。”[6]教师根据教学设计理论,系统而科学地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条件以及学生条件等各种因素有机地整合,同样可以使我们的教学不仅有效果,而且更富有吸引力。另外,还有一个误区,当听说某某教学设计优秀时,一些教师就会蜂拥模仿。实际每个教学设计都是在充分、综合、全面考虑自身所面临的教学系统内各种因素(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结构与功能达到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自身特色与经验不断揣摩和精心设计的结果。换言之,就教师经验的复杂多维性与设计对象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前瞻性而言,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延续、依据情景脉络变化时“创作”的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的教学设计案例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简单复制和照搬。

参考文献

[1] 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第六版).庞维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加涅等.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王小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W.迪克等.教学设计原理(第六版).庞维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转引自卞亚红.MCAI课件知识点的教学设计.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6).

[5] 张文兰.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思索与浅探.中国电化教育,2003(5).

[6] 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现代设计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教学设计 文献计量分析 发展现状

教学设计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以来,一直是教育领域特别是教育技术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因此教学设计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个教育技术学科的稳定科学发展,为了避免和摆脱教学设计发展中的盲目与幼稚,有必要对其发展历史进行一次全面、客观、系统的分析与冷静的反思,从而使研究更加理性、规范和成熟[1]。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1982~2011年30年间我国教学设计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文献的外部特征描述我国教学设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

文章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来源、分析方法和系统误差三个部分。

1.数据来源

文章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来源,采用标准检索方式,检索控制条件中期刊年限从1982年到2011年共30年,内容检索条件为篇名“教学设计”,共检索到文献8212篇,删除期刊征文函研讨会以及会议征文等和研究内容无关的文献,实际统计文献数量8162篇。

2.分析方法

文献计量分析是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如布拉德福定律、洛特卡定律、齐普夫定律等,借助文献的各种特征的数量,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某学科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文献研究方法[2]。本文主要从文献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主题分布等四个维度展开分析,这些分析涉及到的变量包括文献数量、年均增长率、期刊数量、发文量、核心期刊、发文频率、核心作者、作者来源、研究主题等。

3.系统误差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会存在一些系统误差,主要表现在:在文献统计过程中,一些早期文献期刊的更名会对期刊分布分析结果带来误差;有些期刊文献不注明作者单位对作者来源分析结果带来误差;在研究主题分布分析过程中研究主题的确定以及文章所属主题的统计都会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

二、数据分析

1.文献数量年代分布分析

某领域期刊论文数量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2]。1982~2011年间有关教学设计研究的论文按年代分布如表1,趋势变化见图1。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设计在我国的发展一直保持较快速增长趋势。一个学科的成长,要经历萌芽、发展、成熟和分化四个阶段,但是教学设计作为一个“舶来品”,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1982~1992年的引介阶段、1993~2002年的消化吸收阶段之后,2003年至今已经进入文章数量急剧增多的快速发展时期。下面主要分三个阶段来分析近30来年我国教学设计发展状况。

表1 1982~2011年教学设计研究论文的数量分布

图1 文献年代分布折线图

(1)1982~1992年——引介阶段

1982~1992年这个阶段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处于学科发展的引介阶段,也是教学设计在我国发展的萌芽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有三个:第一,文章数量很少,11年间共发表文章75篇,年均发文量6.8篇,年均增长率为6.15%,占论文总量的0.92%;第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多数文章都是在翻译引介国外教学设计理论,随着各校“电化教育专业”数量的增多和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本阶段后期有少量文章探讨电化教育专业开设《教学设计》课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三,应用研究性文章还处于探索时期,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此时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还只是停留在朴素的教学描述上,规范性和科学性相对不足。

(2)1993~2002年——平稳发展阶段

1993~2002年这10年是我国教学设计发展的消化吸收阶段,也是平稳发展期。这个阶段的总体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文章数量明显增多。1993年相关文章28篇,2002年文章数量增长为216篇,几乎是1993年的8倍,10年共发表文章1080篇,年平均发文量108篇,年平均增长率为18.9%,较引介阶段的年均增长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占论文总量的13.2%。

第二,经过引介阶段之后,引发了更多研究者对教学设计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①对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探讨。比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多种教学设计模式之间的比较研究以及有关教学设计与教学论、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的比较研究等。②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这个阶段研究的重点内容。1993~2002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启动阶段,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还处于准备阶段,新的教学媒体特别是“电化”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研究者对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探讨。

第三,应用研究方面分布比较广泛,遍布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学以及远程教育等各层次。需要强调的是,在应用研究方面教学设计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是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变化,1999年,教育部批准68所普通高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这一举措无疑促进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我国的教学设计相关研究。

(3)2003~2011年——快速发展阶段

2003~2011年是我国教学设计的快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文章数量较前期急剧增加。由2003年的390篇,骤增到2011年的发文量1292篇,9年间共有文章7007篇,而1982~2002年21年文章数量合计1156篇,可以看出快速发展阶段这9年教学设计文章数量几乎是前21年的7倍,年平均发文量778篇,年平均增长率为13.2%,占论文总量的85.8%。

第二,基础研究向纵深发展,并试图在引介吸收基础上有所创新。这个阶段正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阶段,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促使教学设计研究内容也发生很大变化,这个阶段的研究内容重点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理念指导下各种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

第三,应用研究略有变化,教学设计在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异军突起,成为教学设计应用研究的重要领域,有极少数研究者研究教学设计在组织培训中的应用。由这样的趋势推断,未来几年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将大致维持一种新的平稳,教学设计的研究开始由热情趋向理性。

2.文献期刊分布分析

对某领域研究论文文献的期刊分布情况分析可以确定该领域的核心期刊,为文献的收集管理提供依据,为研究者提供指导。1982~2011年间共有1456种期刊刊载有关教学设计的论文,教学设计研究广泛分布于各种类型期刊,其中30年发文量在100篇以上的期刊如表2所示。

表2 期刊发文量分布

从表2可看出,11种期刊发文2068篇,占所有文献的25.32%,它们是教学设计领域的核心期刊。这些期刊汇聚了高质量的论文,便于相关文献的查找和管理,有利于文献的进一步利用。表2中核心或CSSCI源期刊六种(带*期刊),它们都具有弘扬学术精神、跟踪理论前沿、注重新技术、追求理论精品的特色。《教学与管理》、《语文建设》、《生物学通报》是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这说明教学设计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识,其中《生物学通报》早在1987年就开始刊发教学设计研究相关论文。其中,《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既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又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核心期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三种期刊所被引频次和转载率在国内相关期刊中比例很大,发表文章学术水平和专业水平高、观点新。因此,在1456种期刊中这三种期刊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始终站在理论的前沿。

其他1445种期刊中,载文量合计6094篇,平均载文量仅4.21篇,但累计发文占文献总量的74.68%,这说明越来越多的期刊开始关注教学设计研究。在这些期刊中,其中高校学报686种,占整个期刊数量的47.1%,由此可见,国内有关教学设计的研究拥有着以高校为坚强后盾的理论阵营,但是如何创新教学设计理论研究,提高教学设计研究的专业水准,切实将理论研究有效应用到实践中去,转化为现实的教育生产力,这是现有研究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3.作者分布分析

(1)发文频数分析

根据对第一作者的统计,30年来发表教学设计研究文章的作者共7089人,最多产的作者发文19篇,最少1篇,人均发文1.15篇(见表3)。其中发文6篇以上的作者15人(见表4),只有1篇的作者6371人,占89.8%,根据比洛卡特定律Y(X)=C/x2,发表6篇以上的作者应该有176.5人,数据表明我国教学设计研究领域多产作者的比例亟待进一步提高。

表3 作者发文频数

表4 发表6篇以上作者

(2)核心作者分析

对每门学科来说,都有一个较多、影响较大的作者集合,即核心作者。核心作者指那些发文量较多、影响较大的作者的集合。对论文作者分布分析的意义在于确定教学设计研究的核心作者,以及核心作者对领域信息的吸收能力和创作能力,他们是一个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教学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和开拓创新具有重大的影响[3],对进一步了解国内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际公认的确定核心作者的方法是美国著名科学史家普赖斯提出的计算公式,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为:N=0.749(nmax)1/2,其中nmax为统计年限内最高产作者发表的论文数,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应为总文献量的50%,本研究中,将nmax=19代入公式,计算出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N=3.26,N取临近最大整数为3篇。30年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教学设计研究文章在3篇以上的核心作者共有186人,如表3所示。本研究每篇论文只统计第一作者,在8162篇文章中,共有7089位作者,核心作者占作者总数的2.62%,发文合计718篇,占30年发文总量的8.90%,从数量上看远远低于普赖斯提出的50%这一指标。这说明教学设计领域还未形成自己的核心作者群。

(3)作者来源分析

作者来源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机构或团体对教学设计研究的关注程度以及教学设计研究队伍的人员构成情况。参考国内相关研究,将作者来源分为5类:高校、专业研究机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统计结果为:高校1795所,发文量4166篇(57.0%);中小学1752所,发文量2011篇(27.5%);专业研究机构57个,发文量69篇(0.80%);中等职业学校604所,发文量738篇(10.1%);其他288个,发文量316篇(4.3%),另有862篇文章没有署名单位。以上数据表明,高校是我国教学设计研究的主要阵地和主力军,中小学是我国教学设计研究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专业研究机构的力量太弱,期望更多的教育研究院和研究所以及培训中心参与到教学设计的研究中来,从而加快教学设计在国内的发展速度以及丰富教学设计理论的实践应用。

图2 排名前15位的作者来源单位

另据对具体研究单位发文频数统计,1982~2011年间发表的8162篇教学设计研究文章来自4496个单位(只统计第一署名单位),排在前15位的研究单位如图2所示。华东师范大学以101篇的绝对优势位列榜首,北京师范大学以79篇的发文量位居第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以57篇的发文量位居第三,而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都以40篇左右的发文量分别位居第四至第九,内蒙古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发文量都在20余篇,旗鼓相当。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突出优势说明其对教学设计领域有较深的研究,他们在教学设计的引介、发展、推动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我国教学设计领域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引领和带头作用。

4.研究主题分布分析

对论文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确定我国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水平,从而认清现有研究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文章借鉴李芒[4]、钟志贤[5]、梁林梅和希建华[6]等研究者有关教学设计研究内容的观点,将1982~2011年间我国教学设计相关研究主题分为教学设计基本理论研究、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应用研究、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应用、高等教育教学应用研究、网络和远程教育应用研究、组织培训研究、教学软件和教学系统开发等7大类,如表5所示。

表5 研究主题分布

从表5可以看出,教学设计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最多,相关研究发文量3507篇,占论文总数的42.9%,这说明高校重视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重点体现在某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及某章节课的教学设计。但是研究中发现,多数高校教师对教学设计的理解不全面,课堂的教学设计五花八门,大多高校教师基本是凭着朴素地理解在进行教学设计,并不是规范的课堂教学设计,不能实现利用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提高高校教师对教学设计理论的认知程度显得非常迫切。

基础教育教学应用相关研究发文量3299篇,占论文总量的40.4%,由此可见中小学也是国内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从现有发文来看,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也存在教学设计的规范性问题,但是从发文时间来看,最近几年中小学教师对教学设计地掌握和理解程度明显高于前些年,这说明2004年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和实施,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学设计基本理论研究发文量716篇,占论文总数的8.7%,与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相比国内教学设计理论研究显得有些薄弱,且表现出2009年以后理论研究文章数量渐减的趋势,理论引介之后国内研究者试图实现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本土化,实际上理论研究创新不多,只是在一些新的概念上咬文嚼字。

中等教育应用研究现状和高等教育一样存在对教学设计“是什么、如何进行、意义和功能是什么”等基本问题的不统一和不理解的问题,从现有研究来看,作为一个架设理论与实践之间桥梁的联系学科,“教学设计”的这一使命完成的并不出色。网络和远程教育应用与教学软件和教学系统开发应用一样发文量恰好都是127篇,占文章总量的1.6%,以上数据表明,国内对教学设计在网络和远程教育应用中的应用研究重视不足,而教学软件和教学系统开发作为教学设计“三种层次”中的“产品层次”在国内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应用。排在最后的组织培训应用30年发文量共19篇,占论文总量的0.2%,且相关研究内容重点是教育领域的培训应用,企业和商业领域的培训几乎没有。

三、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是1982~2011年30年我国教学设计研究论文的数量直线上升,教学设计在我国已经确立其独立的学术地位,教学设计的研究经历了引介阶段、稳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之后将逐渐步入成熟阶段,教学设计实践应用的需要是推动教学设计研究的强大动力。二是国内教学设计研究文献分布比较广泛,表现出较高的文献分散特性,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以及教育技术类核心期刊在教学设计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高校校报也是教学设计研究的主要阵地。三是通过作者分布分析发现,我国多产作者数量太少,还未形成教学设计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在我国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高学术水平的教学设计研究团队是迫切的而且是急需的。四是高校是我国教学设计研究的主要阵地,中小学是我国教学设计研究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专业研究机构的力量太弱,因此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加强专业研究机构参与到教学设计的研究中来。五是我国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是理论研究表现出引进之后消化不良、研究后势不足、自主创新不够等问题。研究重点在实践应用上,应用的主要领域是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上,组织培训作为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教学设计层次来看,“产品层次”的教学设计研究匮乏。

————————

参考文献

[1] 黄维,陈勇.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研究.教育与经济,2010(3).

[2] 侯海燕等.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前沿计量分析.科学管理,2009(1).

[3] 史慧丹,谭黎娟.1985~2006年我国科技查新领域研究论文文献计量分析.现代情报,2007(5).

[4] 王崇德.文献计量学引论.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 李芒,周玉芬,李子运.论教学设计学研究的十个方向.电化教育研究,2004(11).

[6] 钟志贤.论教学设计的发展走势.外国教育研究,2005(5).

[7] 梁林梅,希建华.教学设计与技术的趋势和问题——访教学设计领域国际知名学者罗伯特·瑞泽教授.开放教育研究,2008(2).

现代设计理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法中提出,高等学校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综合素质优异的高级设计人才。

一、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任务

1. 艺术设计理论概述

艺术设计理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涵盖了艺术发展史,并对艺术设计理论进行评价和定位,强调了创新能力对学生未来艺术发展的重要性。艺术设计理论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他涵盖了自然科学、心理学、美学等多项领域。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2. 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任务

①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艺术设计的包含了两个最重要的要素,分别为“审美”和“创造”。艺术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产生的,因此,艺术的诞生迎合了人类的人文精神,并极大的丰富了炫彩斑斓的世界。而“设计”就是“创造”,设计出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东西,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并是一个实现科学精神的过程。

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艺术设计的创造形式和途径越来越多,同时,人们的需求也更加复杂和苛刻,面对需求差异巨大的人们,更好的促进了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那么,艺术设计领域人才辈出,如何才能在这个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呢?首先自己的艺术设计能够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彰显出自己独特个性,同时设计的东西又能够符合大多数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这样才能被广大群众接纳和认可。要设计出与大众潮流相悖的作品,首先需要做到思维的散发性,能够打破常规,不受世俗的拘束,勇于挑战自我,这就是艺术设计中最重要创新精神。

和一般的技术不同,艺术创造的过程涵盖了个人的价值观,对社会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评价,他要求设计师有着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事物分析能力。这就需要艺术理论发挥作用,日常的知识沉淀和累积,在关键的时候往往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艺术设计理论的“内涵”。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艺术设计的真正内涵不是熟练的绘画笔法,而是艺术的脉动。但凡艺术设计,都有其客观规律可循,只要能够把握艺术的脉动,就一定能够设计出被人们喜爱的作品。

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现状

1. 对待艺术设计理论不够重视

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心浮气躁的环境里,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的审视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艺术的纯洁性不可避免的受到污染。如今,在一些高等学校中,存在这样的教学状况,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忽略了艺术的独特性。众所周知,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这表明了每个人对人生和事物的理解不同,从而通过作品将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表现出来。可是现在很多高校教师过于强调艺术技能的培养和练习,无法让学生接收到个性化的教学服务。的确,艺术技能的强化培训在短期内确实能够收到明显的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毕竟艺术设计不是“生产线”,可以批量生产,如果这样艺术设计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艺术设计更加看重的是作品的“灵魂”,是作品的精、气、神。可是现在很多高校教师忽略了这一点,一味的追求短期效益,粗暴的扼杀了学生长期发展的机会。这和教师行业整体心理浮躁的环境是分不开的,缺乏艺术理论的支撑,不断的要求学生反复的进行技能强化培训,长期以往,学生就会感到艺术课程的枯燥无味,从而产生抵触和排斥的学习态度,这样的教学结果刚好事与愿违。

2. 艺术理论课程设置不合理

根据笔者调查,发现现在很多高校的艺术理论课程在设置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要求和规范。艺术课程开设的类目也是多种多样,有的甚至只是开设了几门基础课程,对艺术设计发展史、设计心理学等重要课程都没有开设。导致了高校艺术理论课程设置出现参差不齐的局面。

3. 授课方法单调

我国“黑板式”教学的传统由来已久,是我国典型的传统教学手段。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被广泛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借助声音和影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教学传统的教学思想没有得到转变,多媒体教学设备成了摆设,多媒体课堂成了传统教学的第二“黑板”。面对单一的教学手段,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传统思想,加强现代教学理念的学习,借助强大的多媒体设备,使授课方法更趋多元化。

三、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改革措施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从根源上改变目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各种问题,首先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由于艺术设计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过于广泛,且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相辅相成,均衡发展,这对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非常之高,很多老师的精力或能力水平无法达到。因此教师应该继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学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的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去,当学生向教师讨教问题时,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尴尬。或者学校可以提供专职教师,分别专门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总之,教师是学校教育资源的核心组成,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好坏。因此,只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才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2. 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为了加强学生对艺术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应该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更加自主和开放的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愿意自觉参与课堂活动。另外,课堂教学环境应该进行拓展,安排一些室外活动,比如定期安排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回来后对观察的艺术品进行解析和评价。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历年来,高校毕业考核都是以笔试或论文的形式进行评价,这样对检测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效果微乎其微。笔者认为应该改革考核方式,比如让学生独立设计作品,并根据自己设计的作品写论文,对作品的主题思想、意图进行分析。

四、结语

总之,艺术设计理论教育作为艺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不可否认,现在很多高校艺术设计理论在教学中的问题层出不穷,但是只要我们端正教学态度,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指导和培养,找到艺术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的平衡点,一定能够大大改善我国艺术设计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曾小红.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朱和平,王美艳.谈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7(2).

[3]尉迟姝毅.论设计理论、设计批评与设计实践的关系[J].电影评介,2007(3).

现代设计理论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67-01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2000年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对网络课程的界定:“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基于这一定义,对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国外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从国际相关的主要刊物、网站和主要学术交流活动来看,与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相关的研究主要有:斯金纳的行为学习理论它将学习历程解释为条件作用,也就是说学习者的学习是个体对刺激情境的反应;将学习者学习的行为解释为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联结;皮亚杰的认知主义认为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认为学习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当刺激情境与记忆内容以某种方式影响学习者的操作水平时,学习便发生了,我们可以根据学习者学习前后操作水平的差异来推断学习的发生;维果斯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是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建构和解释的,由于个人的经验是多种多样的或有差异的,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或建构也是多样化的,从这一观点出发,要求网络课程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应是灵活多样化的过程;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提倡真正的学习应以人的整体性为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从人本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观点出发可以概括出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成人教育家诺尔斯的成人理论认为“成人学习者有清楚的自我概念,成人学习应该是自我指导的学习;成人学习者有丰富的经验;成人具有良好的学习准备;成人适合以问题或者任务为中心的学习;成人学习者倾向内在学习动机而非外在动机为等观点,在网上课程设计中,在什么时候采用怎样的理论,要分析学习者特点和课程内容, 进行度身订造的设计;穆尔为则提出“交互距离”的概念认为, 远程教育中的教学关系有两方面的特征:教师和学生是互相分离的,远程教学应包括三个主要因素:对话、结构以及自主学习;霍姆伯格提出了“有指导性教学会谈”理论,提出课程设计开发发送和学习支持服务;戴维·西沃特的持续关心理论认为学生自治是对学生的持续关心和支持服务的结果,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关注的连续性;杰格迪指出,如果课程的导学能清楚地告诉学生如何应用软件和上网定位到所需的材料,在咨询中心可以找到咨询教师、对学生上网操作进行很好的培训,作业及时批改并快速返回,学生在学习网上课程时遇到的孤独、混淆、焦虑将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消除;基更的教与学活动再度综合理论认为,由于网络课程教与学在时空上相互分离,必须从远程学生的角度考虑,精心设计课程资源与精心安排人际交流,激发学生的内在主动性,重新建构跨越时空的教与学相互作用情景,使教与学的双方联结重新建立。

二、国内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通过对近十年中国期刊数据库以“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作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发现与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相关的学术论文有 292篇,这些文章中既有对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作研究的,也有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而以人名搜索,主要搜索了张伟远、何克抗、李克东、南国农等教育专家的文章。其中,张伟远归纳总结了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认为网络课程设计有三大理论派别,分别是“以技术为导向的网上学习理念”、“以学习论为导向的网上学习理念、“学习论和技术论并重的网上学习理念”,并网络课程设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简明的综合式的网上课程蓝本制作模式;何克抗指出,构成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的有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和教学理论;何克抗、李克东则在参考美国罗布耶的《教育技术整合于教学》理论的基础,根据美国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提出“主体-主导”教学设计模式——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强调认知主体只有一个——学生;丁兴富则通过教学设计理论对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与创新,提倡远程教育多种媒体课程材料的教学设计;南国农认为建构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并不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可以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解决不同的学习与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三、对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启示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任何实践过程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以各种理论为指导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应该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教学目标设计、课程结构设计、内容的设计、重视学习者特征、学习策略的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学习评价设计、交互设计策略,注重用学习者过去的知识,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等。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开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支持服务,关键看“教与学”的联结。

参考文献

[1]张伟远,吴廷坚,网上学习的发展和三大理论派别的形成[J].中国远程教育,2006,(09)

[2]何克抗,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论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07).

现代设计理论论文范文第9篇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

现代设计理论论文范文第10篇

关于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XX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于XX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

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XX年5月-20XX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XX年9月-20XX年1月,开发软件

20XX年2月-20XX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XX年9月-20XX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二)关键技术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二)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三)应用价值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XX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XX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

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XX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部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部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三)参考文献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XX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global education on the 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 出版社,1999年

6、《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一届至第五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XX年(新加坡)、XX年(台北)

9、《改善学习--XX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XX年

10、《认知过程的评估》,j.p.戴斯、j.a.纳格利尔里、j.r.柯尔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上一篇:汉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城市园林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