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19:14:39

文化体制论文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公民文化是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混合型政治文化。中国公民文化继承了传统儒家的政治文化,同时又融合了现代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特点,表现出传统与现代两个层面的基本特征。公民文化建设对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促进其目标的实现以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公民文化建设之未来展望则显得尤其重要。

一、“公民文化”的界定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维巴在《公民政治文化》一书将人们政治心理取向模式的政治文化界定为三种类型:地域型文化、臣民型文化和参与型文化。西方学者后来根据阿尔蒙德和维巴的这种分类归纳出这三种类型政治文化的具体含义。他们认为:“一、地域型政治文化是指人们只能朦胧地意识到一个中央政权的存在,他们对于这个政权的感情是不确定的或消极的,也没有把任何规定他们与政权的关系的准则内化。即人们对政治系统,它的如何运作以及作为能动参与者的自我,均缺乏起码的认识和情感;二、依附型政治文化‘又称驯顺型或臣民政治文化)是指人们对政治运作的取向明确,但是他们与政治系统的联系是一种被动的联系。有这种政治文化取向的人对国家的政治系统只是情感的、规范的,而非认识的;三、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对整体的制度和政治系统的运作均表现出明确的取向。同时,个人在政治体系中倾向于一种自我活动者的角色;个人对这种角色的情感取向和评价的取向,可能接受也可能反对。

任何国家的政治文化都不是绝对单一的文化类型,往往是不同类型的政治文化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结合、融合或混同在一起,从而形成各国政治文化最显著的特征。这正如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学说:公民文化是由这三种类型政治文化交汇而成的,它是一种混合型政治文化。公民文化指的就是参与型复合政治文化。它不是一种现代文化,而是一种复合的,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因此,它既带有传统文化的特征,又带有现代文化的特征。中国的公民文化也不例外,它是一种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混合政治文化。

二、中国公民文化的特征

首先,人文主义与专制主义的有机结合,并具有极强的封闭性和排异性。它所强调的往往是人的义务,而不是个人的价值。同时又把人性也分为若干个等级,诸如圣人之性等等。

其次,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流是儒学,而经学又是传统儒学的制高点。这种经学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的思维视野囿于儒家经典之内,同时把圣人之言、经传所云视为人的政治行为的规范和治理国家的准则。川由于政治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不可避免地使中国当前政治文化带有传统政治文化的痕迹。

2.传统的公民政治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国内经济政治体制的转型,西方许多具有现代特征的政治价值观念也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等级观念与西方政治文化中平等自由思想共存,传统人治思想与现代法治思想共处,王权主义与三权分立思想的并存的特点。同时也使当前中国政治文化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分化。这必然导致中国民众政治心理复杂多样且政治价值取向不一,阻碍了政治文化的凝聚力和整合功能的发挥。但相对于主流政治文化的理性化和世俗化而言,政治文化的分化处于次要从属地位,其消极影响也是次要和局部的。

3.中国公民政治文化纵向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首先表现在其纵向分布上领袖阶层公民政治文化与大众阶层公民政治文化的基本一致:大多数干部和群众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仰,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共同的政治情感和政治认同倾向,即爱祖国、爱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支持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赞成和维护国家宪法、法令及政策。在对政治现象的评价上,也具有基本一致的政治价值观,在对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上也具有基本一致的态度。

4.中国公民政治文化横向的差异性。公民政治文化的一致性只是当今中国公民政治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中国现阶段公民政治文化结构内,但其水平和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不平衡。其主要表现在各阶级阶层、各职业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各年龄层次、各文化层次及性别不同的公民之间的差异。它包括政治认识、政治热情、政治评价、参与意识、效能意识、政治安全感和政治自信心各变量的吻合与分歧:包括人们对政治制度、政治结构、政治权力、政治人物、政治过程、政治改革、政治透明度、政策产品的偏好和取舍等等。

三、公民文化建设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诉求

1.公民文化建设推动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任何政治系统都是由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两大部分组成,两者分别构成政治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关系密切。有人曾形容说,公民文化似大海里的水,而政治体制则是漂浮在海上的冰山。社会的政治机构与政治过程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设定,又在一定的文化中生长。当代中国公民文化既然是当代中国现实政治的反映,它也必定是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研究当代中国公民文化,就是揭示公民与政治体系、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的互动过程,从公民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的政治体制,规定其改革的方向、目标与任务,增强改革的可预见性。长期以来,中国形成了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正是公民文化不发达的产物,反过来它又进一步阻碍了公民文化的发展。它压抑了人民群众对政治的自主参与和对国家事务的有效管理,造成公民主体意识低下、政治效能感下降、政治感情冷漠,而政治体制的弊端因此能长期存在下去,形成公民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革新公民政治文化,只有培养现代民主的公民文化,政治体制民主化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2.公民文化建设完善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邓小平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党政分开,主要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权力下放,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地方各级的权力下放;精简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从广义上来说,是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体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本质上是王权主义,突出体现为泯灭个性、重人治轻法治和愚民政策。而现代公民文化建设是对这些传统政治文化的扬弃,进而发展为尊重个性,重民主和法制建设,重政治主动参与性,从而促进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这种公民文化建设的价值观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体现是一致的,它们共同体现了实现民主和法制的要求,这也进一步调动了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并维护、支持和促进了民主政治的正常、健康运行。

四、公民文化建设之未来展望

公民文化建设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上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公民文化建设则显得尤其重要。

1.要大力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文化建设需要大力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一种理性处世论事的政治意识,它是民众对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以及监督;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和积极参与。具体说来,公民意识就是民众对自己在国家政治和法律生活中所处地位的认识,在认知上对其自身公民角色的了解;在情感上对国家和特定社群的认同,懂得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价值选择上奉行有序参与、平等节制、妥协宽容的理性议事规则。

公民意识包括政治主体意识、政治认同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首先,政治主体意识是置身于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对自身的反省意识,是公民自立为政治主体并对于自身的政治主体地位、政治主体功能、政治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政治主体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观念表现。其次,政治认同意识,没有政治认同,就没有政治目标的统一,也就没有公民文化的一致性。再次,政治参与意识也是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只有实现广泛的真正的公民的政治参与,中国的公民文化建设才能达到更高一级的程度。

2.加强公民的政治实践。公民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是加强公民的政治实践,在大量的政治实践中丰富公民文化,推动公民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公民的政治实践,是指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维护个人权益和公共利益,实施公共监督,参加社团组织等等。政治实践是客观政治世界达之于人们主观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最重要的桥梁,一次成功的政治实践比十堂政治课更有效果。

3.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以法制来保障民主。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公民就必须要拥有各种基本的政治权利。如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批评建议的权利,有检举控告的权利。公民有权选举他们认为合格的人作为行政首长,并有权撤换和罢免不合格的行政首长;公民有权了解政府的决策依据、决策程序和决策结果等。但仅仅拥有各种政治权利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有明确而又具体的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由于政府公权力具有相当的扩张性,因而它成为公民政治权利的最大敌人,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制度。

4.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关系和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人们的公民文化形成。如前所述,中国的公民文化是依附型臣民文化向参与型政治文化逐渐过渡的公民文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公民文化转变的基本驱动力。因此,中国的公民文化构建的最深厚的物质基础必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2篇

一、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就与差距

近年来,我省坚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步入持续健康发展轨道,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文化产业总量增长较快。2004年以来,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增长超过20%,高于全国和山东GDP增幅,2012年全省文化及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达到2720亿元,高于GDP增幅8.6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超过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0亿元,增长21.5%。骨干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大众报业、山东广电、山东出版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同行业第一方阵,大众报业总规模在全国报业集团中位居第五位,山东出版集团总规模在全国地方出版集团中位居第三位。目前有3家文化企业成功上市融资,还有23家文化企业正在积极筹备上市。重点园区建设成就斐然。截至2012年底,全省各类文化产业园区有141个,占地面积16922.27万平方米,入驻企业数量18441个,吸纳就业人员243327人。其中,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5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4家。其中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为全国六个部级示范园区之一;青岛市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入选首批部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被文化部命名为部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园区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全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文化产品创作全面繁荣。在平台建设、机制完善的基础上,我省文化产品创作出现繁荣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闯关东》等17部作品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莱芜梆子《儿行千里》等新戏大戏在全国产生影响。文学方面,一批山东籍作家在国际国内享有盛名。齐鲁画派、山东杂技都在全国声誉鹊起。2012年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评选我省获得大满贯,7个类别均有作品获奖。但由于传统意识根深蒂固,体制机制仍有约束,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差距与不足。一是文化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有的地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维不新,在用市场化手段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项目建设上力度不够,对文化企业的扶持政策不到位。二是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虽然文化企业数量较多,覆盖行业较全,但存在多而不强、大而不强的现象,在全国同行业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企业较少。三是文化管理体制需要继续理顺。目前省内一些单位改革改制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体制机制上还没有完全理顺,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建设尚未健全,财政、土地、税收、金融等配套措施跟进不畅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二、加快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省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经济综合实力较强,为文化产业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今后一个时期,应发挥优势,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一是坚持深化改革体制创新。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充分考虑文化工作自身特点和管理需求,探索建立主管主办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在国有文化企业中建立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逐步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产业特点的企业管理模式。实现文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高。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分类管理,增强竞争意识,提高事业单位服务群众的能力、面向市场的能力。二是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不断提高竞争力,增强影响力。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扩大准入领域,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投资格局。扶持培育各种形式的小微文化体制改革,鼓励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的路子,支持有发展潜力的小微型文化企业进入创业板上市融资。加大财税扶持力度,解决融资难题。建立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发挥我省区位优势、文化产品数量大品质佳的优势,逐步增强我省图书、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市场的影响力,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态,形成资源有效配置、要素合理流动、交易便捷开展的文化市场体系。三是加快构建新型文化产业链条。顺应文化与科技、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发挥新技术在催生新业态、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等方面的作用,培育以文化内容消费为核心的产业链条,以院线联盟建设为中心,推动演艺产业形成编剧—编排—演出—票务一条龙运作,促进演艺资源合理整合。以艺术品市场建设为核心,推动艺术品创作—鉴定—评估—经纪—拍卖链条建设,推动我省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和繁荣。以现代影视中心建设为核心,推动影视剧本创作—交易—拍摄—制作—传播营运链条完善,振兴我省影视剧创作市场,扩大影响力。四是强化人才支撑。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以新思维应对新形势,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引进、培养、激励、保障相结合,建设人才队伍,稳定人才队伍。着力引进既懂文化又懂管理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着力培育后备人才,提供人才成长的平台;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使我省早日拥有一支专业齐全、结构合理、专长突出的文化人才队伍。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尽管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障碍性问题。本文从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这一巨大工程的实施主体是农民,而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是一个过程,须经宣传奠基、健康发展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并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且初见成效。但是,同时其还存在着一些障碍性问题,比如农村干群认识不到位、投入依然不足、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明显、现代意识淡薄、不科学和不健康现象的根治任务依然艰巨、农村辍学现象有抬头之势、农村题材作品不够丰富等等。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1.1增加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考评分值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首先是要解决好县、乡(镇)、村基层干部,特别是党政正职的认识问题。认识到位,且有高度,文化工作才会有位置,才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从而解决好遇到的问题。因此,评价和选拔任用干部之际,组织部门应增加基层干部文化建设工作的考评分值,把重视和关心、完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和队伍建设、拓宽农村文化投入渠道和投入力度、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等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从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1.2发挥乡镇文化站基层文化堡垒作用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公益性十分鲜明,因此,文化站作为第一线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在乡镇配套改革中不能改变。对文化站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创新机制,调整职能,明确责任。

二、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

2.1设立县乡文化副职为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我国成型了选派科技副职的制度,但对富裕之后农民精神生活的提高却缺乏完善的领导机制。不可否认,按照分工,各级政府都有负责文化建设的领导,但由于其分工不仅于此,限制了精力的投入。随着农村富裕程度的提高,农民作为文化消费的主体,必须给予更多的重视。因此,可借鉴科技副职的选派制度,从高等院校或者省级文化、宣传和文联等有关部门选派熟悉文化建设的同志兼任县文.化副县长、副乡(镇)长。一方面,文化副职由于特殊的身份可以起到较好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另一方面,文化副职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发出新的文化资源,从而出现一批农民所怀念的赵树理、柳青,创作出类似《创业史》、《三里湾》、《艳阳天》、《王贵与香香》那样贴近百姓生活,符合现代农民普遍希望和追求的生活状态的作品。

2.2培训“村官”农村文化师资格农村文化是在长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并为广大农民恪守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农民现代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体现。农村基层对农艺师等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较为重视。实际上,农村文化师是富裕后农村最需要的人才,肩负着农村文化管理活动并承担农村价值理念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工作的重任。但是,我国对农村文化师的人才培养力度相对滞后,比如全国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大省河南,目前全省正式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文化师仅有30多人,而且全部是企业文化师,这与农村文化人才需求产生强烈反差。因此,必须从3个方面努力解决好这一问题。第一,采取中短期培训的形式,分批对现有的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培养。第二,也是最切实可行的,就是在高等院校选拔立志“村官”事业的学生进行农村文化师素质的教育。第三,组织部门在选拔“村官”之时严把人口,把农村文化师的资格作为一项重要标准。

2.3多渠道筹集经费,并改善投资渠道经费的筹集和使用是农村文化建设中最棘手的问题,因此必须稳妥解决。第一,多渠道、多方面筹集。国家拨款、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是筹集文化建设经费的主要渠道,而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最具潜力可挖。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都应围绕开发文化市场、兴办文化产业来进行,集体、个人通过联建、联办农村文化场所,开办文化活动等方式,活跃生活,共同受益。文化单位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达到“以文养文”,增强发展后劲的目的。为此,文化单位应该用好用足国家有关文化经济政策,千方百计开拓创收门路,扩大自身积累。对具备条件的文化企业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以吸取更多的社会资金。对有积极性的非文化企业,制定政策吸引其向文化产业投资。对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经过论证而大胆引进外资。第二,改善投资渠道。国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投资力度的逐步加大,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但在不少地方出现了挪用和挤占的情况。因此,为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对取得立项的文化建设项目,应由文化副职专管,由具备农村文化师资格的“村官”或者选派专人直接带资金进村监督建设的办法,既可减少中间环节,又可加快建设速度。

三、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力度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但由于农村文化工作相对薄弱,农村文化发展与农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建设,群众无疑是真正的主体,因此,为缓解农民群众的文化饥渴,必须加快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和扶持、推动农村文化市场发展。

3.1抓团队以推进农村社会文化的广泛和普及在注重“送”的同时,采取鼓励与帮扶措施建立一支长期扎根农村基层的文化队伍,变“送”为“育”。在继续巩固提高乡镇文化站以及村办活动室这一主阵地,唱响主旋律的同时,以创建特色文化为主,重点抓住在这一地区广泛流传的传统文化娱乐项目,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政府采购、培训、补助等方式,引导农村成立诗书画社、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个体电影放映队、民办剧团、演出团体等农民自办文化组织和各类秧歌队、舞蹈队、器乐队、歌唱队、曲艺队等业余文化队伍。同时,可扶持有条件的各类走村串乡的农村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发展壮大,与城市文化下乡形成“两轮驱动”,从而为农村文化建设培养一批农村文艺骨干队伍,有效地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比如河南省宝丰县就培育了近千个民间演出团体,5万多农民演员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全国农村演出市场都占有一定的份额,演艺业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说明,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培养和提升农民综合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3.2抓家庭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当前农村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一台电视机、一份报纸这种被动的消遣休闲生活,开始追求可以交流、参与的主动式文化活动,希望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因此,应该开展涵盖文学艺术、工艺收藏、科技教育、园林园艺等方面的特色家庭评比活动,以此倡导农民开展健康、科学、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品位。比如浙江省景宁县76岁老农路福,在他目前已出版和即将出版的《路福记事》、《土诗》、《太公造屋》、《素描时光一一个中国农民的劳动日记》和《甲乙收支录》5部书中,这位7O岁才开始写作的老人把自己的所历所遇、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逐日记录下来,汇集在一起,写出了真正意义上农民写的书。总之,要通过努力,让特色文化家庭成为农民的追求时尚。

四、不断满足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求

农村的发展,最需要的是一种以开放思维、进取精神为支撑的新时代农村文化。农民需要学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社会基本知识;需要有一种放眼国家发展,关心外部世界的思维;需要有认识个人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重要的能力;需要培养法制观念、民主思想和公德意识,学会运用现代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理解一些社会矛盾的产生根源与解决途径。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引导和满足。

4.1为农民搭建学习平台要为农民渴求知识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积极引导和鼓励有经济实力的村建立适应农村文化发展、适合农民阅读的“农家书屋”,加大图书室的建设和开放力度;村村配置可以放映电影的多媒体设备,并不断更新电影资源;定期自印面向农民教育的资料并免费发放到户。

4.2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文化活动挖掘当地历史事件,通过建村史陈列室等方式,提炼人文精神,使文明创建由表及里,从现状整治向提升文化内涵转变。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使大型、示范性文化活动与平时的小型、分散性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让农民群众就近方便地参加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

4.3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要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县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剧团等的服务重心要不断下移,积极为“三农”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服务的方式、机制。比如江苏省为了将乡镇文化站建设好、管理好、长期运行好,对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大胆探索,试行公有民营制、股份合作制、目标责任制3种体制。广东省开展了流动文化服务,把图书、演出等文化服务延伸到山区、农村。浙江、河南对文化下乡的制度化、经常化,结合文化下乡,大力培养农村文艺骨干,建设一支不散的文化队伍,进行了有益探索。

五、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以促进经济发展,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农村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弘扬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就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各种市场主体前来开发,生产出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化产品,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同时更好地为经济服务,其有效途径就是形成文化产业。

5.1走集团化、规模化道路应该认真谋划,选准本地龙头文化产业,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益。比如河南省以黄帝、伏羲和子贡三大祭祖盛典为资源,开发或完善了炎黄文化节、中华姓氏文化节和浚县古庙会三大文化节日,开展与之相关的学术研讨会、笔会、歌会、摄影比赛和民间工艺美术、民俗表演、风味餐饮展示等活动,加强投资环境的对外宣传,直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服务。来自淮阳县(伏羲太吴陵)旅游部门的数字显示,2007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亿元,占GDP的16%,特别是2008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一个月的太吴陵庙会期间,全县客流量达910万人次,门票总收入达到30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8亿元。

5.2不断注入科技含量。以品位确保可持续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质量是其打开市场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因此应该及时清理那些陈旧、落后、粗俗和低劣的产品内容和形式。同时,在生产过程、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环节上不断增加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含量,注入知识和智力的新鲜因素。

5.3加强文化产业管理队伍建设懂得农村文化产业建设、经营和管理,是其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但目前类似的人才极其缺乏,这也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缓慢或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该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以重视。

六、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

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但各种管理体制还不甚健全,精神垃圾仍然存在,有些地区还十分严重,对农村文化健康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

6.1重拳打击非法演出活动一是对本辖区内庙会、物交会的时间、地点、天数、人数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并依照《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对营业性演出的审批,严禁接纳无证演出团体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二是要加强演出活动的现场监管,对有大棚演出团体参加的庙会、物交会等综合性活动,要会同公安、工商、安检等部门协同执法。对组织或从事脱衣舞等色情表演或有暴力、严重政治问题表演的,要坚决依法从严打击,确保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6.2加强网络管理网上色情、、暴力、丑恶的内容已成为毒害青少年的一大公害。要增强防范意识,保障网络安全,组建一支专业队伍不断检查防范,并坚决取缔等黄色网站。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4篇

把艺术从体制的角度进行考量,打破艺术的纯粹性,这一存在了相当长时间的美学幻象,是社会学家们的目的,他们将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置于时代的文化社会背景中,注重艺术在生产、传播、消费和分配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制度、行为和各种权力关系,不再单纯的把艺术看作是纯粹的美学或单纯的关注艺术的本质属性。柏拉图很早之前就认为:“艺术具有其社会责任,就像其他的源泉或病态的源泉一样,必须在社会生活的整体架构中找到其理性的位置。”艺术作为世界观产生体制。从体制观念来看,艺术体制的核心要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某一时期占据统治地位的艺术观念或美学理论;而这种观念是定型化的,是普遍的惯例。从体制的作用来看,核心要素既可以与艺术活动的行动者相互协作,还可以帮助社会规范个体行为,从而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推进艺术发展。因此,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艺术体制就是“维持艺术生产和艺术独立地位的社会机制,包括艺术赞助人、赞助机构、艺术生产组织、艺术院校、艺术场馆、艺术刊物以及当代的艺术企业、大众媒体等。”

二、艺术体制理论之源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西方艺术开始求新求变,这种转变速度之快、角度之大,让观赏者震惊。艺术不再只是传统的美学精神,从杜尚的现成品、沃霍尔的波普艺术、约翰•凯奇的“无声音乐”到奥兰的“整容”行为艺术,这些与传统的艺术大相径庭,打破传统艺术美学意义上的中规中矩,转而以千奇百态的现代及后现代艺术实践,剧烈地冲击着人们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理解。这些新的艺术实践促使人们开始质疑习以为常的艺术常规,反思艺术的本质。在这种转变中,人们对艺术产生了各种争论:有人认为强化观念弱化审美的现当代艺术是在虚张声势、哗众取宠,本质是利用艺术的哲学化外衣掩盖其粗制滥造、胡乱剽窃行为;也有人认为这种后现代艺术的兴起是艺术界利益机构联手精心炒作出来的艺术泡沫而。在这种后现代艺术大潮的冲击之下,既有的艺术理论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到底何为艺术?何为艺术家?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何在?这些问题在众多亟待辨识和阐释的艺术作品面前显得急迫而重要。在传统艺术理论遭遇冲击的情况下,艺术体制理论或称艺术界应运而生。面对现当代艺术,艺术哲学家们开始重新审视艺术的定义。美国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说:“当旧的美学理论无法充分阐明已被相关学术界中具有丰富知识的成员所接受的艺术品的优势时,新的理论应运而生,与过去的理论相抗衡,并对其进行扩充和修正。当一个既定的美学原理不能使作品在逻辑上合理合法、而此作品却已然通过其他方式取得了合法地位时,总会有人构架起一个能使之合法化的理论。”受到这一启发,20世纪60年代,艺术哲学家们在美学内部开启了从艺术和社会情境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艺术品的资格问题。

三、合作与冲突

早在19世纪,就有了从艺术体制来分析研究艺术的雏形,许多历史学家也加入了这样的讨论。他们通过考察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强调社会制度、时代精神、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以及种族和宗教等外部因素对于艺术风格、内容、形式和艺术流派的影响,同样的,后者也会反过来反映和影响前者。马克思曾提到艺术是一种掌握世界的方式,“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维的整体出现时,是思维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掌握的。”在这里,马克思已经将艺术提升到世界观的高度,明确了艺术和哲学、宗教等内同样作为意识形态和方法论的思想地位,主张艺术品反映社会阶级关系,正是社会阶级关系马赋予艺术品美学形式和内容。受马克思的艺术主张影响,一大批艺术学者们将艺术品与艺术家的生活研究结合起来,从中分析社会阶级结构及生产经济模式,这一主张成为艺术社会学研究的新标准。与此同时,对于艺术体制的经验社会学研究也开始展开。将艺术的关系属性理论展开并加以分析的第一人是美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阿瑟•丹托。与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社会史不同,丹托回避常规的审美评价和审美内容并对价值判断保持一定的疏离,他更注意公众在行为和体制上的艺术实践。虽然艺术界理论注重了艺术作品与社会语境之前的关系,但从另一个方面说,它也在哲学话语的框架消解了激进思考的可能性。布迪厄从“艺术界”理论出发又不局限于此,而是用社会学方法建立了一整套分析“艺术制度”的理论。他通过将审美判断的特殊性、艺术品的意义和价值等美学问题放到“体制”中思考,从而为社会文化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学基础。贝克则认为,无论是艺术品的价值还是艺术家的成就和声誉,都需要通过“艺术世界”获得,这源于艺术家的具体行为,也是艺术世界各类行动者的集体作用的结果,他向我们说明,艺术的审美和艺术家的地位并不是天生的、自然的,而是需要艺术世界的运作,因而打破了传统美学的中的艺术幻象。

四、结语

它也让人们开始深思:一个特定的艺术体制会如何支配我们的实践。如果艺术抛弃了以往它引以为傲的各种外在品质,把自己与日常生活融于一体时,就更能反应社会学视角下的艺术体制理论。无论是“艺术界”理论或是“艺术体制”理论,都是突破了传统的美学视角,从社会学理论来关注艺术品与历史、社会、文化语境等之间的关系。这种跨越学科的研究无疑是对二十世纪以来铺天盖地的现当代艺术的新的美学回应。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由违规权;控制;制度;文化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1.主体意识觉醒,强调个人作用,忽视对组织和单位的义务。

2.个人利益的追求。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人的追求除了精神上的还有物质上的。问题在于个人利益的追求关键在于实现的手段,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在于利用人的追求。

3.自我价值的展现。追求个人利益里面有精神的成分,对于高层来说物质的意义不在于物质本身,物质是一种能力和成就的象征,一个人价值的体现,个人价值在组织中的体现。

4.成长机会的选择,每个人自己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可选择的机会多,容易迷茫。

二、自由违规权

首先,基于以上几点我国转型期人力资源的特点,组织中的个体在追求个人诉求的时候会有发生违规现象,而在理性人假定下,往往违规者对自己的行为有预判,即对自己的行为违规已知。

其次,既然其对制度的违反是已知的,那么我们可以看出违规者处罚也是已知的。我们可以称这种在违规之前已经知道其违规成本的行为为自由违规权,即行为人违规之前已经对其违规的成本有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期,并愿意承担这种违规的成本。

三、自由违规权的成本分析

由于违规者对自己的违规成本有比较合理的预期,我们对于违规者的违规成本分析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但凡违规者对规则都是漠视的,而实际上在任何体系中限制组织成员行为规范的准则除了规章之外还有组织文化,及组织内的职业道德,而道德的限制水平在规章制度之上,所以说对规章违反的同时必定已经造成了对组织内部道德的践踏。

其次,违规者对于其违规成本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所以,他们对违规行为的选择就会很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这里会考虑两点:1.提高违规行为带来的收益,即违规行为一定要能给自己带来较违规成本更高的收益,而往往这种收益和成本的差额远远大于违规成本的本身,以抵消其因违规而接受处罚造成的成本。2.降低违规行为本身带给自己的成本,即违规行为的风险。由于违规者本身处在这种规章体系中,对体系有相当的了解,对其违规行为进行掩饰,以其不被察觉会的更大的收益。

第三,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监督的信息收集不全,造成查处违规行为的疏漏和低效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自由违规行为的产生。

基于以上几点可以作一个简单的博弈,假设违规者得到处罚时受到的损失是2,那么在设计违规行为时至少要设计到3或者更多,那么按照纳什均衡理论会有以下分析: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定制度控制下的违规行为几乎成为了必然,实际上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管效率低等问题,因违规而被处罚的概率也大大降低使得图表中违规被处罚的收益成本差也大大提高。所以,制度对组织中个体行为的控制是有限的。

四、组织中自由违规行为的控制策略:组织文化控制

从心理学上讲,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因此,不仅要从物质上激励个体,还要在组织伦理上影响个体,让个体从感性层面接受组织制度,潜移默化的影响组织文化被承认和遵守,减少组织自由违规行为。具体说来,组织中文化的建立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供参考:

一、对组织内成员进行培训,用兼具理论和实际的内容的培训和后续培训计划,教导价值观,标准、伦理和道德;严格内部逐级提升的政策,从进入组织时起开始塑造个体的组织伦理;宽容不违反组织伦理的诚实错误,对于违反的行为和人员严惩不贷。

二、对有意违反组织伦理甚至组织规定的个体及时进行处罚,并根据其因自由违规获得的不正当收益对其进行物质上的处罚;考核其在组织中的工作态度,并对在考核周期内严格遵守组织伦理的个体予以奖励,从制度上鼓励、奖励员工对组织伦理的遵守和维护。

三、要完善组织内部的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加大自由违规行为的违规风险,从而促使个性在选择的时候规避违规行为。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柯林斯/[美]杰里·波勒斯:《基业常青》[M],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2]孙建敏:《人力资源全景》[M],北京:时代光华出版社1999年版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时寒冰:《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张利:《新营销》[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

[6]纪成君、李乃文、路世昌:《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7](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农村社会管理;管理主体;管理体制;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6-0006-04

“社会管理”一词在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是在1993 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重点是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部门, 强化社会管理职能部门。2002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从2002年到2011年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社会管理,可见,社会管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学术界集中对A社会管理进行研究也是近十年的事情,所取得的成果,给社会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一、农村社会管理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题名:社会管理,时间1979~2012年”查询,截止2012年3月27日,显示4 549条记录,其士论文6条,硕士论文59条,会议论文287条,期刊论文4 197条;2000年后的记录总数4 383条,其士论文6条,硕士论文59条,会议论文286条,期刊论文4 032条。

以“关键词:社会管理,时间1979~2012年”查询,显示10 168条记录,其士论文20条,硕士论文425条,会议论文624条,期刊论文9 099条;2000年后的记录总数为9 339条,其士论文20条,硕士论文425条,会议论文616条,期刊论文8 278条。

以“题名:农村社会管理,时间1979~2012年”查询,显示124条记录,其士论文0条,硕士论文3条,会议论文10条,期刊论文111条;2000年后的记录总数为120条,其士论文0条,硕士论文3条,会议论文10条,期刊论文107条。

以“关键词:农村社会管理,时间1979~2012年”查询,显示59条记录,其士论文0条,硕士论文1条,会议论文5条,期刊论文53条;2000年后的记录总数为49条,其士论文0条,硕士论文1条,会议论文5条,期刊论文43条。

以“题名:乡村社会管理,时间1979~2012年”查询,显示7条记录,且全部为期刊论文;2000年后的记录总数为6条,全部为期刊论文。

以“关键词:乡村社会管理,时间1979~2012”年查询,显示3条记录,且全部为期刊论文;2000年的记录结果也完全一样。

从上面研究情况可见,以题名“农村社会管理”查询的研究成果数量(124条)仅占社会管理研究成果数量(4 549条)的2.7%;以关键词“农村社会管理”查询的研究成果数量(59条)仅占社会管理研究成果数量(10168条)的0.5%。

二、农村社会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对农村社会管理进行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农村社会管理主体方面

钟涨宝、狄金华(2011)[1]认为,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的困境表现在:管理主体单一,管理机制陈旧,管理理念落后,社会管理应对危机的能力不足;因此提出应从农村社会组织、法治建设、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增强管理风险应对危机能力等方面改进农村社会管理。

张翠娥、万江红(2011)[2]从国家与社会的视角出发, 通过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探讨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的演变后指出, 改革开放以前是依附性组织与单一化主体;改革开放到新农村建设前是自治性组织与多元化主体;新农村建设以来是合法性组织与社会化主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多元化,自主性不断增强,是国家意志贯彻和公民自我管理契合的良好平台,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功能也逐渐凸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 也是新型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形成和完善、管理理念逐渐以人为本、主体日益多元化、社会化的过程。

阳信生(2008)[3]、曹海林(2009)[4]、焦存朝(2010)[5]认为,现阶段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单一,管理职责不清,权责不符,应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2.农村社会管理权力配置方面

马军卫(2011)[6]分析了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侧重管理制度的创新),强调权力的多元化和资源配置主体的多元化。

曹海林(2009)[7]认为,基层社会管理格局和管理体制状况与社会的特定权力结构紧密相关,乡村权力资源配置模式的多元主体参与型转变必然要求农村基层社会组织重构,强调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的权力结构、资源配置模式的多元化。

3.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方面

姜裕富(2011)[8]从国家、精英和公众三者间对资源配置的关系切入,探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演变历史:乡绅管理制度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结合案例分析了兼具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倡国家、社会、公众参与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

侯志阳、孙琼如(2011)[9]运用国家与农村的关系理论对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与农村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传统自然村落时期、时期、村民自治时期、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区建设时期,国家与农村分别具有不同的关系,并对这几个不同时期农村公共服务的绩效进行了考察,提出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复合体,形成公共服务供给力,并对具体操作途径进行了分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胡维维、吴晓燕(2011)[10]、黄羽新(2011)[11]、蒲实、廖祖君(2011)[12]认为,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治理的载体,是建设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平台,应培育多元治理主体。

邵书龙(2010)[13]认为,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特点是城市和农村相分隔的二元式管理。他对该模式之由来、发展路径和变迁趋势进行了剖析,并与苏联农村管理体制进行了对比, 认为中国的二元社会管理体制不仅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下其变迁方向亦另有独自路径。前期为完成工业化,国家建立起以计划经济、统购统销、集体制、二元户籍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后期则在城市化进程下,建立起以准市场经济、承包制与村社制、低价征地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

郭泽保(2009)[14]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第一阶段(1949~195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成立, 是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初创阶段;第二阶段(1959~1979)是体制下的“政社合一”农村社会管理阶段;第三阶段(1980至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 是“乡政村治”的农村社会管理阶段。指出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权责不清,体制摩擦,村自治组织机制障碍,农民缺乏参与意识。提出了构建中国现代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构想:依法整合乡村关系, 实现“乡政村治”良性互动;有效协调“两委”关系, 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维护农民的民利;扩大社会管理的主体, 培养农民参与意识。

张国祥(2008 )[15]从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社区建设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最根本的是实现从行政管制公共管理社区服务的转变。将村民委员会改制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探索社区公共管理、社区自治、社区服务、文化组织功能,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功能;党和政府要从宏观引导和公共服务着手,农村社区要从民主治理和社区服务着手,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方式。

谢雯、黄新宇(2011 )[16]研究了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百年变迁,认为从1911到1949 年是以伦理整合为主导的时期;从1949到1978 年是以政治整合为主导的时期;从1978 年至今,是以市场整合为主导的时期。指出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一是经济飞速发展,但农民人均收入仍较低;二是村民自治全面实施,但农民权益保障仍不足;三是农村文化逐步发展,但农民精神生活质量不高;四是城乡自由流动频繁,但农村发展后劲不足。指出农村社会管理的策略选择:一是多元化融合,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创新;二是一体化互动,消除城乡发展差距;三是法治与德治并举,构建双重整合载体。

4.农村社会管理基层组织方面

张学东、李红霞(2011)[17]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76个农村进行了农村社会组织管理与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两方面的调查,认为当前农村存在社会组织匮乏、社会事务单边处理等问题。农村居民与村干部期望社会管理的改进途径是:加强组织建设,促进管理优化;提升管理能力,规范社会治理;推动和谐发展,实现农村善治。

陈晓莉(2011)[18]研究了在多元化治理模式下农村社会管理面临治理主体结构失衡、功能模糊、关系失调和行为失范等问题,认为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农村社会管理的进步和发展。建议从共同治理理念和现实国情出发,建立党领导、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公民广泛参与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面对多元治理主体间的离散和冲突, 农村党组织应通过对多元治理主体价值观念、组织结构、利益结构的有效整合, 实现党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地位。

沈金华(2005)[19]、曹海林(2009)[20]探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路径:稳妥发展社会政治组织、加快发展经济中介组织、规范发展文化组织(扶持先进文化组织、弘扬传统文化组织、包容风俗组织、清除非法落后文化组织)、逐步改革乡镇政府组织。

5.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方面

汪锦军(2011、2012)[21][22]认为,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是政府介入模式。政府介入能力和社会自治能力两个变量在此模式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以这两个变量为划分依据,在理论模型上将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分为:利益劫取型(政府介入能力与社会自治能力都弱)、行政主导型(政府介入能力强而社会自治能力弱)、合作共治型(政府介入能力与社会自治能力都强)和自主治理型(政府介入能力弱而社会自治能力强)。中央曾强调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农村社会管理的合理模式,但基于现在社会自身的发展还相对弱小、而政府力量强大的现实,提出了吸纳增效模式:社会管理应在政府主导下,通过一定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使社会具有自我管理的发展空间,党、政府、社会、公众多方参与。

刘嘉(2011)[23]提出了构建与城乡统筹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四网三线两链一弓”。织好四网:管理主体、管理手段和方式、规范体系、体制机制;抓住三线:人才建设、矛盾化解、权益和利益维护;筑牢两链:社会管理资金投入链、乡镇企业对农村社会管理的服务链;拉满一弓:落实工作责任。

三、农村社会管理研究述评

当前学术界对社会管理的研究大多是在城市或是整个社会层面,缺乏对农村社会管理整体、系统的研究。

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华中师大政治学研究院出了一批农村治理的书,比如《岳村政治》等,但这些研究强调得更多的是政治治理,而针对现阶段的农村社会管理则研究甚少。近年来,在国内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学术界对农村社会管理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但相关的研究文献资料还不多,目前还没有一本农村社会管理的专著,从发表的文章看也没有全面系统的对农村社会管理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三篇相关的硕士论文从管理体制、社区管理、老龄人口管理角度对农村社会管理进行了研究。曹海林、郭泽保、邵书龙、张国祥、谢雯等学者从农村社会管理模式、体制、权力配置等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这为农村社会管理研究提供了参考。目前主要缺乏对农村宗族势力、精英富人团体、村委集体腐败、村民公共精神缺失等现象对农村社会管理产生的影响的研究,这为今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钟涨宝,狄金华.社会转型与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2):7;13.

[2]张翠娥, 万江红.社会组织发展与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基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的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2):14;7.

[3]阳信生.农村社会管理服务的缺陷与政府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6;41.

[4][7][20]曹海林.乡村和谐发展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性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9,(04):72;76.

[5]焦存朝.主体视阈下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提升问题的思考[J].学理论,2010,(15):76;77.

[6]马军卫.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20;22.

[8]姜裕富.农村社会管理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J].湖北社会科学,2011,(9):50;52.

[9]侯志阳, 孙琼如.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4):52;57.

[10]胡维维, 吴晓燕.农村社会管理与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建设[J].新疆财经,2011,(1):60;63.

[11]黄羽新.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郊区农村的社会管理[J].广西社会科学,2011,(6) :108;111.

[12]蒲实,廖祖君.高度关注城市近郊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的难题[J].农村经济,2011,(7):11;13.

[13]邵书龙.中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由来、发展及变迁逻辑[J].江汉论坛,2010,(9):5;10.

[14]郭泽保.构建中国现代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路径选择——基于社会转型期存在的问题[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3):42;46.

[15]张国祥.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以社区建设创新农村管理[J].社会主义研究,2008,(6):101;105.

[16]谢雯,黄新宇.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变迁与新识[J].求索,2011,(11):92;93.

[17]张学东,李红霞.当前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策略——基于河北省76个农村的调查与分析[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95~96.

[18]陈晓莉.农村社会管理中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整合功能[J].理论探讨,2011,(3):134;138.

[19]沈金华.中国农村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J].发展研究,2005,(11):38;40.

[21]汪锦军.论行政主导模式下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角色[J].行政管理改革,2012,(1):60;64.

[22]汪锦军.从行政侵蚀到吸纳增效: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角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5): 162;168.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高校期刊;经营机制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期刊经营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期刊数量增长快,质量不容乐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期刊的数量发展较快。以高校期刊的主体高校学报为例,1977年,我国高校的学报种类大概是150种,1987年发展到393种,到了2007年,已经发展到1 130多种。一方面,高校纷纷兴办期刊,确实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发表学术论文的平台,也对我国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另一方面,全国1 000多种学报中,真正有影响的并不多,业界对此也颇有微辞,如办刊无特色,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等等。

(二)主办单位不重视,办刊实力薄弱

在我国,很多高校期刊的出版体制仍为主办单位所有制,学术出版较之教学科研工作在高校内部处于附属地位,因此,往往得不到学校应有的重视。办刊经费不足,期刊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科学,几乎成为各高校学报的普遍现象。

(三)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目前,各高校的期刊基本上是由各高等学校主管、主办,一切由学校包起来,学校为期刊拨款,工作人员“吃皇粮”,高校期刊没有办刊的自,不能积极地采取社会融资措施,也没有任何奖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更谈不上企业制的管理模式。因此,相当多的高校期刊是得过且过,缺乏改革的外部环境和原动力。 

(四)缺乏专业定位,导致优秀学术文章流失

在高校期刊的发展中,各高校追求综合性发展,导致为学校服务的高校期刊特别是各高校的学报很多也办成了综合性的学术期刊,学科专业多而全,很难突出特色,更谈不上做大做强,在国内外学术评价体系中,大多数高校期刊很难与科研院所办的期刊相匹敌,因而很多优秀的学术文章不愿意投给高校期刊,导致高校大量优秀学术论文流失2。这是现在很多高校期刊无法摆脱的困境之一。 

(五)版面费的收取,影响了学术期刊核心价值的实现

收取版面费是从科技期刊开始的,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总署共同《科技期刊管理办法》,规定期刊可适当收取发表费,作为办刊经费来源的一部分。1994年,国家科委又发文指出,收取费用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发表费用不能向个人收取,应该由作者单位支付,二是发表费用收取后应作为办刊经费不足的补充,不能挪作他用。如今,收取版面费从科技期刊蔓延到了整个学术期刊领域。据有项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所谓一般期刊、核心期刊、重要期刊、权威期刊共计9 468种,一年只能248万篇,而全国学术人口众多,每年有需求的达180多万人。因此,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催生了一个供不应求的庞大的消费市场,版面费也水涨船高。有些高校期刊由于办刊经费投入不足,管理者缺乏自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原本应当承载学术精华,传播学术成果的严肃刊物,开始抛弃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能向经济利益低头。有些期刊甚至不看论文质量而借学术之名聚敛钱财,对学术和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高校期刊发展的新路径探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制约高校期刊发展的因素很多。很多因素在相互作用中更是加大了高校期刊改革的难度,这不仅造成了高校期刊发展的缓慢局面,也使得校办期刊难以摆脱低质量的泥潭。在现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佳时机,高校期刊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逐步摆脱困境。

(一)加快管理体制改革,转化经营机制,使之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

文化体制改革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与市场接轨,而高校期刊这种“半死不活”的运营状态,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也导致出版资源配置不合理。众所周知,高校期刊管理面临着“杂、烦、乱”等诸多问题。要想进行“一刀切”的改革势必是行不通的。所以高校期刊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依势进行,即循序渐进,分类实施。对于学术类杂志,应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思想,在保留其公益化目标的前提下,学校应重视并加大办刊经费投入,减免优秀稿件的版面费,提高办刊人员待遇,办出特色,办出精品;对于那些有核心技术支撑,有行业优势的高校期刊则应转换经营机制,使之企业化,进行市场化运作,对工作人员实行优胜劣汰机制和绩效评估手段,培育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使期刊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办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加快改革的步伐,向“精”“、“专”、“深”转变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期刊建设;学术论坛;科技论文;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4-7927-02

2003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成立[1],这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破冰期;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从破冰期进入深水区,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在逐步加大,政府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由办文化转变为管文化,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的改革也在进行,但由于科技期刊具有专业性强、规模小、编制上隶属于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等特点,科技期刊的改革不如公共文化体制改进进展迅速,但改革已然开始,作为科技期刊的一名编辑,我们要拿出改革的勇气去开展工作,让科技期刊的运营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没有隶属单位庇护的前提下,能更好地生存。

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更好生存,不被淘汰,转制改革后的科技期刊有很多工作要做。科技期刊跟公共文化期刊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学术性,把学术性发展好,是科技期刊建设的关键所在。学术论坛是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2],而研究生是科技期刊作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未来科技期刊作者的主力军,因此,如能将学术论坛与科技期刊联系起来,将对科技期刊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1 科技期刊的特点

《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对科技期刊的定义为: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顺序编号,印刷成册、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连续出版物[3]。

1.1 科技期刊的固有特点

1) 技术性和专业性。科技期刊是为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服务的技术性、专业性刊物,这种特征与科研人员的专业性阅读需求相适应,比较容易吸引相关专业的读者和作者。

2) 开放性。大部分科技期刊的投稿和阅读对所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均开放,而非只对某一个单位内部或部分科研人员开放。例如,《工矿自动化》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主办的国内唯一一份集中报道我国煤矿电气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及新动向的专业性技术期刊,属于开放性的科技期刊,超过80%的稿件来源于各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企业和全国高校。

3) 读者群具有专业性和稳定性。科技期刊的读者多为相关专业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相关企业的研发人员和相关专业的高校教授、研究生,这些读者具有浓厚的专业背景,一旦对期刊认可,将会表现出兴趣的持久性和阅读的稳定性。

1.2 科技期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点

1) 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竞争型的经济[4]。竞争就会存在优胜劣汰,就需要优先考虑经济效益,没有效益就无法生存。但科技期刊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展现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舞台,担负的社会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建设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

2) 提高质量是期刊优先发展方向。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必须逐渐提高期刊质量才能保证生存。科技期刊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性、更高层次的技术性和广泛的读者群,才能在市场经济中良好经营。

3) 经营模式发生重大改变。传统的科技期刊多是挂靠在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随着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改制,科技期刊编辑部的管理和经营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编辑部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经营权。在经营模式上,编辑部已不能单单依靠挂靠单位的支助,更多需要自主创收,而创收的前提是期刊要有鲜明的特点和广泛的认可度。

4) 编辑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已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Office工具及各种企业通讯管理系统已被办公室员工所熟知。科技期刊的编辑自动化还不仅限于办公自动化,更多的网络投稿系统、专家审稿系统、编辑办公系统在科技期刊中被应用。以《工矿自动化》 网络编辑系统为例,网络采编系统自动登记稿件信息, 无需编辑再人工登记稿件、填写作者信息、分配稿件编号等,减轻了编辑的工作量。初审稿件可通过网络直接传给专家或主编进行进一步处理,终审结果也可直接通知作者,且稿件的审稿情况可自动记录,一目了然, 便于日后查询。责任编辑可对录用稿件进行在线编辑加工,且该过程中可与作者进行互动交流。另外,系统还与知网版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了功能整合,提供不端文献在线检测功能,点击相关按钮可直接查看稿件的不端文献检测情况。采用该系统后,只要能够上网,编辑即可随时随地办公,突破了办公时间和场所的限制[5]。

2 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当前在高校有多种多样的研究生学术论坛,这些论坛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师生广泛接受。学术论坛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碰撞思想火花、启迪科研灵感、开拓研究视野、探讨技术问题的交流平台,也为科研专家和研究机构展现技术实力、推广学术思想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学术论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促进知识交流。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都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学习和交流,才能使知识不断扩展。知识的扩展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加强交流是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当两种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并产生新的思考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的才能更深一步。

2) 启迪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研究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需要思考、试验与实践,同样需要学术讨论与争论,学术论坛就是学术讨论的一个重要平台。学术论坛中,所有参与者都可以畅谈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辩论,碰撞思想火花,启迪创新思维。

由此可见,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科技期刊能定期组织相关专业的学术论坛,不仅会受到高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同时可以大大提高科技期刊在相关专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的知名度。

3 科技期刊举办学术论坛的举措

3.1 选定参加人员和地点

1) 科技期刊的报道内容和服务范围决定了学术论坛的参加人员应是期刊所报道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和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人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虽然专业相近,但站的角度不一样,对同一技术成果的观点则不尽相同,组织这些人员在一起讨论交流,对他们各自的技术发展都有益处,必然得到参加者的积极响应。以《工矿自动化》期刊为例,该刊集中报道我国煤矿电气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及新动向,就可以组织相关专业的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参加学术论坛,高校主要有煤矿类专业院校、信息工程类相关院校、自动化类相关院校,研究院所主要有中科院的相关研究所、煤科院的相关研究所和相关专业的地方研究所,企业主要是指在煤矿信息化、自动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市场认可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

2) 学术论坛地址的选择同样重要,好的地点可以更好烘托学术氛围、增加参加者兴趣、提高学术论坛效果。本着重点针对在校学生的原则,学术论坛地点优先选择高校,既有利于师生参加,也可以借助高校的各个平台宣传科技期刊,如高校图书馆、学校社团等。为了更好地提高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学术论坛的地点也可以选在科技期刊编辑部所在地,这更有利于论坛的组织,同时可以邀请参加者参观编辑部的工作环境,让参加者更好地了解期刊的发展历史,让编辑与作者更好地交流科技论文的写作心得,促进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和谐发展,提高科技期刊的市场认可度。

3.2 学术论坛内容的选择

学术论坛内容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

1) 主题切合本期刊报道的范围。

学术论坛的主题必须切合本期刊报道的范围,这是一个基本点,否则,对本期刊的建设没有作用。主题可大可小,大的主题可以是一个行业或者一项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可以请相关专家进行讲解,小的主题可以是一个小的技术突破,可以请相关技术尖端人才进行讲解。科技期刊举办学术论坛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期刊的建设,让更多的相关专业的专家、人才、学生了解本期刊,扩大期刊的知名度,举办学术论坛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根本目的展开。

2) 选定本期刊发表过的高水平论文。

高水平论文是最能代表一个科技期刊整体水平的,如果一个科技期刊没有几篇可以代表本行业最高水平的论文,那科技期刊是没有含金量的。邀请高水平论文的作者作为学术论坛的特邀嘉宾,既可以提高学术论坛的质量,也可以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高水平论文在讨论的过程中会逐渐得到参加者的认可,同时也是对期刊质量的认可,随着论坛的持续开展,要让参加者逐步养成阅读期刊、向期刊投稿、引用期刊论文的习惯。学术论坛对于科技期刊建设的作用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

4 结束语

在当前文化体制深入改革的环境下,该文深入分析了科技期刊的固有特点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殊性,借鉴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阐述了通过举办学术论坛促进科技期刊建设的具体举措。学术论坛是高校和学术界经常举行的活动,涉及面广,影响深刻,将其引入科技期刊建设,必将极大推动科技期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步刚,傅才武.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期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策略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7(8):23-34.

[2] 李昌新,李雪芹,卢玲,刘国瑜. 学术论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2(2):75-77.

[3] 张欣,刘亚萍,王吉晶,李娟,史谦.高校专业性科技期刊的特点及其品牌创建[J].学报编辑论丛,2007:12-15.

[4] 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严谨,王应宽,方梅.我国科技期刊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467-474.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供给 现状

1引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问题是近几年来我国公共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加强对公共文化事业管理,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我国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才兴起来的,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为此,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展开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改善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基本内容

2.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延伸,要了解其概念首先得知道“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在国内,学者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各持己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定义为是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来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满足公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权利为基本出发点,向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和类别的总称。

2.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供给”一词源于经济理论,而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同于私人商品的供给,其供给不仅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机制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到政府文化政策的影响。潘娟[2]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就是指在农业耕种的环境中,政府公共文化部门或社会组织为农村居民提供生产劳动之外的精神层面的公益性的或商业性的休闲娱乐活动和知识学习类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

3现状分析―以CNKI期刊论文为样本

3.1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通过“高级检索”的方式,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为主题检索词,文献来源年限为2005年―2016年,共检索出期刊文献共计88篇。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检索式的设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当然,本次检索也得出了包括会议通知或“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等其它与本次研究不相关的内容,通过剔除不符合此次研究主题的文献,最后得到有效的期刊论文共85篇。

3.2年份数量分析

在对CNKI期刊统计中,在2005年至2006年期间没有相关的,这是因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是比较新的内容。每年研究论文总体数量不多,目前最高是2016年达到17篇。从2005年至今我国学者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可以说明我国学者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逐渐增多,予以重视。

3.3类型

2005年到2006年期间CNKI期刊没有发表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的内容。在期刊类别上,2007年和2009年各发表1篇期刊,2010、2011年和2013年各发表4篇期刊。2012、2014、2015、2016分别为7、6、8、12篇。硕博论文在2008―2010年各1篇,2011―2016年分别为4、6、4、8、5、5篇。总体来说主要是以期刊为主,硕博论文相对来说数量较少。在2011年―2015年期间,硕博论文呈现增加的趋势,数量与期刊相近,说明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尤其是文化部近几年出台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的提出,引起了学者们对这一内容的重视。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的内容仅仅只是起步和探索阶段,仍需学者们不断深化。

3.4文献研究的焦点

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出现的85篇文献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目前内容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研究。

主要是围绕政府主导机制、市场化机制、社会化机制、合作化机制、绩效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李少惠、王苗[1](2010)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的视角,分析供给社会化的三种模式,即政府主导型模式、合作型模式、社会主体主导型模式,提出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多中心治理的供给模式。肖静(2015)则强调对不同供给机制的适用条件进行研究,注重探索农村区域差异与供给机制选择之间的关系。

二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研究。

李少惠(2007)认为,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竞争参与主体,非政府组织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社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主体。总的来说,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该由谁负责,国内学者大部分都是倡导由基层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政企合作的供给理念。

三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财政投入问题研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国内学者认为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困难的重要因素。孙浩[2](2011)认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不足受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制约,从而使农村文化事业财政支出的结构性偏好受到影响。

4总结

4.1存在的不足

通过前文对中国W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出现的85篇文献内容分析可以了解到,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文献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总数量不多。

一是研究内容相对单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大部分局限于机制、模式、主体、财政等方面的研究。

二是实地调查研究少,缺乏原创式的经验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难题,只有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探索出适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机制,包括监督机制、评估机制等,得出一些原创性的经验总结,为我国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指导。

三是仅抛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财政制度问题,缺乏解决方式的探讨。

基层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财政投入与管理人员的偏好息息相关。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来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财政问题是困难的。

4.2完善的方面

一是注重内容多元化研究,提供多方理论指导。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内容涉及多方面,除了供给模式、供给主体、财政等研究内容外,还包括教育方面,评价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网络供给等内容。

二是注重实地调查研究,获取原创式经验。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无论是采取政府主导机制、市场化机制、社会化机制、合作化机制,都应该在以政府为供给主体的基础上,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合适的供给模式。

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财政资金来源。一方面可通过网络手段如正规公众号、微信等向社会及有能力的个人寻求资金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的特色,推进乡村游、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筹集资金。

参考文献:

[1]李少惠,王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44-48.

[2]孙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体制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6):60-66

作者简介: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10篇

>>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框架建构 试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论文化体制改革语境中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空间 文化体制改革的逻辑 文化体制改革“最好的时期” 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点 文化体制改革的“山西样本”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考 文化体制改革的典型案例 文化体制改革对体育体制改革的启示与借鉴 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大省的强力注入 政府文化职能视野下的文化体制改革 对现阶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践中突出问题的分析 文化体制改革中职务犯罪的成因分析 文化体制改革激活青岛文化 齐岸青:文化体制改革的探路人 江苏文化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投资机会 文化体制改革的“书表路线”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6-09-13.

[4] 程洪,盛丛峰.论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罗争玉.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2.

[6]文化部.文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文产发〔2012〕17号)[EB/OL].,2012-07-09.

[7]欧阳坚.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EB/OL].http:///politics/2010-07/12/c_12323560.htm,2012-07-12.

[8]齐勇锋.关于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初步探讨[A].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2004.32.

[9]俞晓敏.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111-112.

[10]胡晶晶,戴锐.文化产业发展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思及责任定位[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11]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2.

[1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jrzg/2011-10/25/content_1978202.htm,2011-10-18.

[13]文化产业振兴规划[EB/OL].http:///jrzg/2009-09/26/content_1427394.htm,2009-09-26.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in Cultural System Reform

Zhang Liang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cultural system reform is the relational adjustment on functional boundaries and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in the cultural field. The theoretical ideas and practical tendencies which lay emphasis only on state or society or market is not satisfactory.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cultural management-cultural undertakings-cultural industries”, which makes the cultural system reform more systematic, more comprehensive and more balanced. The ideal aim is to establish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al pattern of “party leading, 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 industry self-regulation, enterprises running according to the law”, and to achieve good interaction and effec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al leading, market allocation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上一篇:违宪审查制度范文 下一篇:文化体育工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