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20 15:45:41

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范文第1篇

1中国文化发展史的探析

1.1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先哲留下的一份厚重遗产。它凝结积累着民族的智慧,是全体中华民族创造的结晶。

中国历代各大家思想流派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发展时期都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和作用,就其影响来说,其中道、佛、儒等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特别是儒家的礼学在中国的思想界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从先秦的孔、孟、荀、韩,汉代的董仲舒、班固,宋元明理学以及清学,他们都十分注重礼学,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各个时期的发展。正是由于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长期潜移默化,所以中国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伦理观念和精神力量。注重人伦政治,把礼学神学化、理学化,并强调非常严格的等级观念。显然,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思想作用。

但是,由于礼学思想的禁锢作用和十分严格的政治等级制度,它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发展无疑也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制约作用。譬如对外来非主流文化和科学文化,以及商业文化、艺术、司法文化的排它性,导致了19世纪的中国起码比国际社会整整落后了近200年,而由于儒家礼学思想的束缚,使中国文学的发展也倍受桎梏。

2.2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

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各种思想流派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经常占住着主导地位,但这绝不能说儒家思想就是中国文化的全部。中国文化本身就在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正是由于它善于接受和消化外来文化的优良成果,所以它能长期地独立发展。

在中国文化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大规模引进、消化外来文化的历史曾经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公元2~11世纪,由印度传入佛教文化;第二次是17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实施的大规模文化扩张。而这两次外来文化进入中国都曾使中国本土文化显得十分仓惶,完全处在尴尬应对的窘境之中。中国文化是在外来文化经过大规模文化渗透以后,甚至是遭到了外来文化的肆掠,才萌生了应对外来文化的举措。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在发展阶段,也受到了一系列的抵触。经过无数次的摸索、发展,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创造性地形成了思想,并最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之后,在与中国文化和社会实践的相互交融中,在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基础上,又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不断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中国文化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质变后,已基本上奠定了中国文化开放的基石,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在光大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已经十分注重合理地、适时地吸收和消化人类其他文化的优良成果,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持续发展,世界文化才会拥抱中国。可以说,中国文化只要形成了开放的文化发展先导机制,它的发展将会是跨越式的,而在这种先导机制的作用下,中国已经形成了京都文化、海派文化、港台文化、岭南文化、环渤海文化等不同层次的文化网络,这些文化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肯定会极大的提升中国文化的整体文化力,同时还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国力,使中国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发挥不可或缺的全面作用。

3中国文化的发展环境

纵观中国文化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每一次的变革,都与当时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这样说,环境决定发展方向。中国文化的发展环境,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方面来讲:

3.1文化的全球化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知识、信息和人的创新活动提升到空前重要的地位,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正在向世界性的文化转变,并在文化的时代主题、国际潮流、传播形式和社会作用等方面,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主要表现在:第一,各种文明共存共赢,每个民族的文化进步都必须在开放条件下实现;第二,文化多样化对政治形成了强大的反作用;第三,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软力量”,增强文化的贡献力才能形成综合竞争优势;第四,全球化的文化市场逐步形成,跨国公司在全球文化产业中举足轻重;第五,文化传播走向信息科技时代,创新成为文化进步的强大杠杆。3.2加入WTO

中国文化制度与WTO的对接也将会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一方面西方文化最为优秀和先进的部分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它包括现代商业管理、企业管理、财政管理、文化教育管理,公共行政管理过程等等。另一方面,西方又把他们的文化垃圾通过各种渠道塞进了中国的文化市场。

3.3中国文化的内在桎梏

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必须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同时,我国曾长期处在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以上三方面,构成了中国在21世纪文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也对中国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说,在这种“内外交困”的环境下,中国文化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4中国文化发展策略浅析

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为我们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指明了文化发展的方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文化对社会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不断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增强文化的竞争力,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笔者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新晨

4.1牢牢把握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应当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文化。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一是紧跟世界进步潮流,把有利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文化理念吸收进来,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于生产力的推动作用。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强大促进作用,充分利用科技成果来提高文化生产力,提高中国教育、新闻、传播、文艺等事业的综合实力,还要大力加强科学教育和科技普及工作,努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引导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自觉抵制各种反科学、反文明、反现代化的愚昧迷信意识的能力。二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它要求中国的文化建设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比如,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的“文艺下乡”活动,就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典范。我国广袤的山区,特别一些偏远地区群众文娱生活贫乏。富裕地区可以拿出资金请高档专业团体来演出,而贫困山区却难以企及,因而具有较高水平的演出较少涉足山区。文艺下乡活动给基层群众带去了喜闻乐见的作品,提升群众文化生活的水准。

文化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务文化 发展 特征

商务文化,指表现于设计、生产、经营和消费商品的实践活动中的文化,是在商务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种对商务文化的定义,建立于大商务、大市场、大文化基础上,把人类以交易为目的的一切活动叫作商务,把人类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视为文化。人类的文化传统、生存的文化环境、文化模式等,影响着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也对存在于商务领域中的文化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合作与全球贸易自由化驱动下,商务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文化的竞争与文化的整合及商务文化化与文化商务化的两大特征。

商务竞争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与文化的整合

人与人之间社会系统内部的矛盾运动是商务文化发展的直接动力。从宏观看,资本主义植根于西方文化的土壤,脱胎于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经过基督新教运动演变而来,并促使西方率先工业化、现代化。但自西方进入后现代化社会以来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诸如人与自然的对立、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人际关系的紧张、世界发展愈益不平衡等等,而这些问题恰好阻碍了西方经济的发展。而20世纪中叶以来,东方的日本与东亚四小龙受儒家精神的影响,与新教国家相似,也走上了经济发展的道路。面对战后的一无所有,日本企业踏踏实实地将精力放在了发掘自己的潜力之上,他们也努力地学习西方,但是更多的只是着眼于对西方在技术层次的模仿,在管理上则明智地在接纳西方经验的同时着眼于自身文化的根基,独立构筑了一套适合自身文化的管理方式;新加坡成功的经验便是“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文化上固守东方,”倡导“敬业乐群,勤劳进取,廉洁奉公,讲求实效”的新加坡精神;被认为继承中国儒家文化最彻底的韩国因崇尚节俭、精于投资、工作勤奋、重视教育、强调组织性纪律性而迅速崛起;中国改革开放引进市场机制所取得的成功,也尽显东方文化的魅力。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和对外贸易出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良好的贸易自由化环境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两相比照,强调综合,注重和谐的东方文化,开始显示出新的生命力,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在保护贸易自由化和谐、健康、平衡的发展中发生了角色互换。

亚洲经济正在崛起的事实表明,依然沿用帝国主义扩张、殖民主义剥削来解释第三世界的落后;或者依然以工业国家对世界市场的控制,以及穷国底子簿、教育基础差、国民素质底、缺乏就业机会,资金、市场不健全和基本设施薄弱等因素来解说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显然已经不能令人信服。如果说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那么文化则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对20世纪60至90年代韩国与加纳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后,发现两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十分相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致相等,初级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彼此接近,但三十年后,韩国经济发展水平名列世界第14位,而加纳到90年代初,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韩国的十四分之一。他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但“文化应是一个重要因素。韩国人珍视节俭、投资、勤奋、教育、组织和纪律;加纳的价值观则不同。简而言之,文化在起作用。”从历史或动态角度考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发现文化影响经济的程度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成正比的,即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忽视文化因素在商务发展中的影响,忽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作用,将导致在世界经济浪潮中偏离航线。

从微观讲,文化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细胞――结构、战略、人力资源等。文化差异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和制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明显。一方面,全球贸易自由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形成的规模经济及国际大市场,带来了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各国的企业打破国别经济界限,树立全球经营意识,在企业经济发展战略和管理制度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从一般的市场战略、资源战略向全球市场战略转变,使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在经营管理方面,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在使企业成为“多文化”团队,“全球化”组织;企业经理成为“国际化”经理、员工成为“世界公民”。国际经济的大环境为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文化学家们分析,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谁要想取得领先地位,都必须在文化上做文章。这是一种软实力――即文化的竞争。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需要互相学习,才能走向繁荣。西方若要继续维持其领先地位,必须克服自身文化的内在缺陷,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亚洲各国如果想要继续保持其经济发展的势头,则必须对自身文化作进一步的发掘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之,东西方在经济上的竞争,归根结底,乃是文化的竞争。

商务文化能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根本原因是在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消费、交换、分配诸要素、诸环节对文化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商务的竞争,不仅是商品和服务的竞争,更是文化品位、文化水准的竞争。这在商务活动中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与文化的整合。例如:2005年中国上汽在收购韩国双龙的过程中因文化整合不畅遭遇“内忧外患”半年亏损653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赢利3910万美元形成巨大反差。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风俗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且各国人们对时间支配、空间利用和友谊、协议等抽象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形成了世界上形形的商务文化差异。因此,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要增强跨文化意识,缩小文化差异;了解交际双方的价值标准;充分注意文化差异对商务交往的影响;注重文化分析,掌握不同文化背景的商人在商务交往中的行为特点。21世纪是一个“整合的世纪”,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诸多企业间往往会出现大量整合互补的机会,这种整合互补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商务文化化与文化商务化的发展趋势

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商务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商务文化源于人类对商品消费的需求,因此消费者的需求是推动商务文化最直接的动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不再是一个问题的时候,人们的消费需求将沿着阿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的金字塔” 规律向更高层次发展。现代消费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从对实用功能的消费正在过渡到对意义的消费。如“破牛仔裤”的穿着者的主要动机不是消费裤子的实用功能,而是在消费一种意义: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呈现。这是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另一方面,消费者的价值观常常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商务文化对消费者价值观的影响是直接而迅速的。优质商品的生产和优质商务服务往往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与人的精神享受需要的同时,又是对人的文化熏陶。

商务活动具有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的性质,而这种文化的属性,是有价值的,它可以提高商品和劳务的附加值。物或商品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外,还有符号价值,这个附加值就是符号价值。后现代文化中的消费概念,就成为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工业社会的物的消费由此转化为关于社会的符号的消费,是对我们自身存在方式的一种言说。“消费是一个神话,也就是说它是当代社会关于自身的一种言说,是我们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人们对空闲时间的支配和花钱主次的安排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文艺、娱乐、科技、教育、传媒将出现新的繁荣。商务文化化与文化商务化发展趋势正是以市场经济发达为物质基础,以人们的精神需求为推动形成的。

商务文化能创造效益。商务文化化就是指商务通过与传统文化的内在结合,以增加商务的文化内涵,提高整个商务活动的文化附加值,从而最终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利用文化发展商业,依靠商务文化带来效益增值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加拿大蒙特利尔的西部商场,将文化娱乐、旅游、体育、健身与商贸紧密结合;中国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鲜明地打出了两张文化牌:一张是三国文化,一张是川西民俗文化,进行公司化运作,获得了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豫园、昆山的周庄,还有潍坊、哈尔滨、云南、乐山、丰都等地利用本地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振兴区域经济的成功尝试,都显示了商业与文化结合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完成商务与文化的内在结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从商名的确定上下工夫,在当代经济环境中,决定商品是否畅销的第一个因素就是名称。二是从树立商品品牌方面下工夫。可口可乐公司总经理曾断言,即使他所有的工厂一夜之间化为灰烬,他完全可以凭可口可乐的牌子东山再起,可见品牌是企业形象的象征,是无形资产,是巨大的财富。中国名牌商标“红塔山”和“海尔”的价值都在400亿元以上,可口可乐商标价值达359.5亿美元。三是从商品包装上下工夫,既要漂亮悦目,又要体现内在的文化内涵。四是从商品与历史文化的联系上下工夫,美国牛仔系列产品就是典型例子。五是从把握现代人的文化心理需求上下功夫。六是从提高从业人员文化素养上下工夫,商务活动是以赢利为目的,为他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社会活动。现代商业企业开展商务活动的具体目标主要是树立企业形象、建立信誉、联络感情、取得消费者及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使企业得到发展。而商务活动的主体是人,商务与文化的内在结合离不开人的作用,因而商务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尤显重要。

文化商务化是指文化(传统文化或指哲学意义和艺术意义上的文化)利用各种途径直接获取经济效益,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求得生存和发展。文艺、娱乐、教育、科技主动适应商品经济效益环境迎接经济挑战,而不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或基金会的资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意义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以创造“符号价值”为主要内容的大众文化、创意经济等商务活动蓬勃发展。文化与商务的相互渗透是全方位、多渠道、丰富多彩的。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它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社会都市化的产物,是日常的、愉悦性的商务文化形态。“创意经济”是“源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包括出版、音乐、电影电视、软件、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创作在内的13种行业。文化创意是把过去我们没有的,以及分散的创意资源催生和激发出来,组合起来,形成生产力。例如:好莱坞的立体电影把电影、舞台现场表演和观众三者互动起来,综合应用多种技术,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从而产生强烈和持久的消费。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资本的介入,借助富有创意的商业模式来融合“文化”与“科技”。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科技支撑+商业模式,有了这些要素的组合,便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据统计,2005年全球创意经济总产值达到2.9万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达到4.1万亿美元,成为当今最有活力的产业。2004年韩国民间调查机构现代经济研究院发表的《寒流现象与文化产业化战略》称,在韩国的影视产业,裴勇俊及其衍生产品创造了近30亿美元的经济效果,而这年韩对日出口总额217亿美元――“8个裴勇俊大于韩国对日出口总额。” 韩国利用世俗大众日渐趋同的商务娱乐文化消费口味,将影视、音乐、游戏、动画、演出等文化产业输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20世纪60年代,美国率先进入文化产业高峰状态,好莱坞、摇滚乐、花花公子是美国商务娱乐文化的标志符号。其文化产业年经营总额达几千亿美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18 %至25 %,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居第4 位。目前全美从事文化艺术及其相关产业的人员有1700 多万人,仅纽约市每年就有约上百亿美元的资金在文化产业中流通,而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仅次于华尔街。据统计, 美国400 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 家是文化企业。美国影视业是目前仅次于军工企业的第二大产业,早在1996年其产值已经达到600亿美元。如电影《泰坦尼克号》就创下十几亿美元的票房。美国的音像业仅次于航天工业,居于出口贸易的第二位,占据了40 %的国际市场份额。美国的图书市场为世界之最,每年出书4万种,年收入超过50亿美元。

中国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自2004年推出以来,已经成功地运作了三年。观众是节目的主要参与者,观众决定比赛胜负的结果,观众使节目赢利、使频道品牌提升。据北京市地税部门统计,这一档节目观众4亿,单场手机短信收入超过1500 万元,随着“超级女声”品牌产业链的延伸,短信、广告、冠名、销售等产业将带动地方税收的高速增长,据估计实现税收额可达数千万元,而对湖南卫视这一频道的品牌塑造,价值更是不可估量。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07年2月27日文化蓝皮书 《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06年中国文化消费总量约为4685亿元,但对于一个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以上的13亿人口的大国,文化消费总量在40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不是一个合理的数字,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平均值的差距至少在1.5万亿元以上,这说明中国居民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到1/4。因此,2006年北京市市长王歧山提出,北京将重点发展六大文化创意产业,到2010年要把北京初步建设成“创新型城市”;上海则抢在北京之前成立了“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计划用十年时间建成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创意产业中心之一;深圳在2004年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园,主攻印刷、动漫、建筑、服装的设计。

全球大众文化及创意经济的发展成果及中国三大经济圈的重点城市不谋而合地要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向创意经济方向寻求发展,就是对商务文化发展趋势最好的证明。

(作者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克里斯・任克斯:《文化》伦敦:路特勒基出版社,1993年。

[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J・雷契:让・鲍德里亚的符号价值,文齐鹏译,《世界哲学》,2004年第4期。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金元浦:定义大众文化,《中华读书报》,2001年7月4日。

文化发展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从旅游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旅游和文化的关系,以及旅游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指出由旅游引起的文化交流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态势——旅游文化,剖析了湖北省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湖北省发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对策。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正在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和时空差异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巨大作用。

1.文化和旅游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列举了欧美对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种定义。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Burnett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它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从沈诗中看,旅游在当时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览的意思了。从字面上理解,旅游是指人在空间中有目的的活动,到异地他乡去旅行游览。远古时代,人们为了争取最佳生存空间,采取了种种方式,其中就包括旅游。人们在崇拜远方的心理的驱使下,怀着对异地的憧憬,不知不觉迈出了旅游的第一步,从此一发不可收。近现代意义的旅游,始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此,人类的旅游活动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旅游业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旅游,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和文化的关系

2.1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旅游产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

2.2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但是,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2.3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旅游地学、旅游教育学、旅游影视艺术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和专业,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如主要体现在行、吃、住、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中的特色

文化。对旅游者来说,旅行游览、食宿、服务、旅游环境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旅游活动。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市场、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因此,旅游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旅游要发展就必须与文化联系在一起。

3.湖北省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旅游文化性竞争日益激烈,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繁荣经济,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潮流。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省在人文资源的开发上面明显不足。

3.1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与开发错位。

湖北省自然风景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博大精深。但是,从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全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赋存状况存在着错位现象,一是在资源开发种类方面,各地更注重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人文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二是在资源及其开发的匹配方面,全省旅游行业与资源开发的匹配现状不理想。湖北省目前的旅游行业开发层次主要是基本层次,提高层次的开发薄弱,专业层次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

3.2旅游产品同质化、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

从总体上看,全省旅游产品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传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上,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大规模、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旅游产品。由于对资源特色与开发方向把握不够,出现了较严重的旅游产品同质化和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各地的旅游产品多以观光型为主。

4.发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对策

4.1充分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湖北省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全省各地要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内涵;要特别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整体旅游形象不够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2加强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作为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体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

4.3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

当前,旅游需求消费的重心正在由观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和生态型等方面转化。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从今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农架等8个城市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武汉城市圈,三峡与神农架、武当山,武当山与三国、钟祥明显陵,以及鄂东地区,或以都市度假旅游为概念,或以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为标榜,或以世界遗产、红色旅游为主题,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要下功夫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重点开发有关生态文化、健康娱乐、度假休闲、会务和商务型旅游产品,以及独具楚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4.4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

旅游业是一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综合性产业,其文化建设除抓好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外,还要抓好旅行社、旅游宾馆、旅游车船公司等企业、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设。旅游企业的有形产品,除了要具备实用的功能外,还必须满足顾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为主要接待的旅游饭店,要突出其建筑文化、装潢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建设,重视大堂文化、楼同文化、卫生间文化、餐厅文化和休闲娱乐文化等方面的设计和建设。旅游目的地要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借以提高旅游区的品位和档次。旅游市场营销,除加大产品的文化内涵外,营销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言谈举止、礼节礼仪都要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给人以鲜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1]马文·哈里斯著.顾建光,高云霞译.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2]张文.旅游与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文化发展范文第4篇

全县宣传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促进全县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对此,县委、县政府是满意的。事实证明,全县宣传工作和文化战线上的干部职工是一支自我加压、甘于奉献的队伍,是一支拼搏进取、勇创一流的队伍。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宣传工作、创建全省文化先进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七大作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也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市,并将其作为提高六安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同时,今年又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持续推进的一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有效应动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宣传工作至关重要。全县上下必须进一步把握形势,抓住本质,切实增强做好宣传工作和创建全省文化先进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做好宣传工作、创建全省文化先进县,是统领社会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丰富的文化生活作保证。尤其是今年是建国60周年,国家大事多、喜事多,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社会上思想言论会更加活跃,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会更加明显,这对新时期的宣传工作和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全县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敏感意识,强化宣传工作,推进文化建设,这样才能用党的先进理论和优秀文艺作品来凝聚人心,增进共识,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做好宣传工作、创建全省文化先进县,是实现富民强县、跨越发展的需要。文化和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宣传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中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县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进程中,文化建设任务紧迫,宣传工作责任重大。现在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已经明确,要实现这一目标,始终需要不断加强宣传文化工作。宣传文化战线要牢牢把握宣传工作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全县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富民强县、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来,为加快发展鼓劲造势、凝聚人气、营造氛围。

第三,做好宣传工作、创建全省文化先进县,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展文化事业的需要。近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文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产业规模较小、体制机制不活、特色文化挖掘不够深入等一些实际问题仍然存在。全县上下要正确认识不足,敢于面对现实,大力加强宣传工作,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进一步壮大我县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品牌,不断满足全县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全县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明确目标,扎实推进,全面开展全省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

全省文化先进县,是省政府表彰的文化工作最高奖项,是对县级文化建设综合水平的全面衡量。创建全省文化先进县,对外是品牌,有利于提高*知名度,提升*形象,对内是抓手,有利于促进全县文化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争创全省文化先进县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扎扎实实提升全县文化工作整体水平,力争早日建成全省文化先进县。

1、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引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特别要全面贯彻党的文化发展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真正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

2、要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对于*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紧密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全县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推出更多既有丰厚文化底蕴,又能展示*形象、体现时代精神、符合群众审美要求的精品力作。要从*文化发展的长远出发,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对待一切外来优秀文化,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做大做强*文化品牌,努力使*文化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席之地。

3、要注重发挥社会效益。精神文化产品既有物质产品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承担着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重大责任。不论是发展文化事业还是发展文化产业,都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努力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以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占领市场、赢得群众,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4、要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文化建设为了人民,文化建设也必须依靠人民。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引导支持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好地活跃城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当主角、唱大戏。要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培养文化骨干,提高群众文化队伍素质,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三、突出重点,务实创新,奋力开创全县宣传工作新局面

新形势、新任务,既为宣传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宣传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重点,务实创新,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稳定的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要加强理论武装,提高广大干部理论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拓展领域,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思想水平。要抓好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宣传,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广大干部群众。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努力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务实创新能力和领导科学发展能力。

2、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又好又快发展的舆论氛围。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把“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宣传战线的工作中心。重点做好党的大政方针和全县中心工作的宣传,引导广大干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中来。及时充分地反映全县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成效、开放的新局面、工作的新举措,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投身富民强县、跨越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整合各种资源,形成舆论引导合力,在全县上下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扎实苦干、加快发展的良好风气,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3、要加强对外宣传,不断提高*知名度。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创新思维,改进方式,拓宽渠道,扎实地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制定明确目标,整合各类资源,落实工作责任,逐步打造富有战斗力的外宣新格局。要突出招商引资、工业及民营经济、民生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宣传重点,大力宣传我县独特的地缘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良好的生态优势和宽松的政策优势,宣传我县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发生的新变化和取得的新成效,全面宣传*、推介*,进一步提高我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要加强文明创建,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文明创建成果,继续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为主要载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和宣传一批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创建典型。要围绕“和谐*”建设,在培育和谐精神、创业文化、本土文化上下工夫,积极探索和精心设计一些对工作有推动、对发展有拉动的好活动、好载体。要不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有一个新的转变,道德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形成更加良好的社会风尚,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四、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为推进宣传工作、创建全省文化先进县提供坚强保证

宣传是喉舌,文化系民生。全县上下一定要站在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战略高度,更加自觉地重视宣传工作,更加主动地推进创建全省文化先进县活动,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团结一致,合力攻坚,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1、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宣传和创建全省文化先进县工作,切实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和主动权。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横向互动、纵向联动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各相关单位要按照创建全省文化先进县责任分工,认真抓好任务落实,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推进,圆满成功。

2、要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工作活力。要认真研究宣传工作和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建立健全宣传工作和创建全省文化先进县运行机制、奖励机制和考评机制,推动各项工作高效率运行、高质量实施,提高宣传工作和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阵地建设,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培育文化产业企业,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3、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实效。要大力加强宣传文化人才的培训、教育和管理,着力培养打造一批理论、新闻、文化和现代传媒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拔尖人才。宣传文化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要全面加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树立和展示宣传文化战线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文化发展范文第5篇

1.企业文化成为广场文化的支撑。随着广场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商家的主动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注重追求文化含量,寻求自身价值了。企业文化逐渐从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走向众人瞩目的前台,成为受群众欢迎的热点。企业采用冠名、赞助、展销等多种形式,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在广场频频亮相,提高了知名度、美誉度。广场在融合艺术表演与企业品牌推介活动中,促进了发展,相得益彰。这种贴近群众的高品位的广场文化活动方式,不仅为群众喜闻乐见,而且也给企业带来了利益,收到小投入大效益的广告宣传效应。

2.群众文化成为广场文化的核心。广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各种文艺、体育等具有艺术性的活动。人们在此集中,自发地以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传播着健康文明的思想内容,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高尚审美情趣的熏陶,既培植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也展示了本地独特的文化现象。特别是政府导向性决定,在广场多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及各类庆祝活动,包括常年必办的新春系列文化活动及文化艺术节活动等,包括元宵灯会、端午、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节庆活动及有意义的纪念日庆祝活动等,都吸引广大群众广泛参与。有的活动还形成品牌,还从不知名到知名,从地方走向全国。群众参与的力量形成了广场文化的宏大的气势和热闹的氛围,使广场更具文化魅力。

二、广场文化存在的问题

广场文化在新阶段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广场文化的载体不够完备。一是投资少。相对于工业、城建等基础性经济而言,政府对文化设施投入较少;社会投资更少,社会团体和个人不愿高投入低回报的投资,缺乏文企联姻的纽带。二是广场数量少。有的地方没有广场,土地开发拥有量有限,本来用于城建就很困难,更不用说要辟出更多的土地搞广场建设。三是广场功能单一。更多的广场建在居民小区内,顶多只能算一个街心花园,一片绿地,功能不全,导致广场文化单一、分散,形不成规模。

2.广场文化缺乏品牌效应。一是缺乏地方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要体现地方文化主要依靠政府有针对性地定位广场文化的主体功能,有计划地建设,有意识地引导。二是缺乏地域文化特色,文化内涵偏低。广场建设要蕴含文化,在广场上要开展文化活动,如文艺、科普、医疗、体育、庆典等活动。

3.广场文化利用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是一些文化广场建在了人口不很聚集的地方,由于交通、民居、人气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广场几乎闲置。二是广场管理机制不完善。责任不清,或根本无人管理,环境、卫生、设施、秩序等管理不到位。

三、广场文化的发展思路

1.各级政府要重视广场文化建设。首先要领导重视,把广场文化发展列入议事日程,并以此为切入点,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其次要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打造功能完备的文化广场,政府买单,让群众收益。第三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给人们留一些必要的空间,为群众参加广场文化活动提供必不可少的场地。

2.牢牢把握好广场文化的导向。各级政府,特别是宣传、文化部门要以先进的文化去占领文化阵地。把握舆论导向和宣传主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举办思想性强,艺术水平高,有感召力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增强广场文化教化的功能和活力。

3.打造广场文化品牌。在群众自娱自乐活动外,要举办系列文化活动,除定期的广场文化演出活动外,还要不定期举办灯谜竞猜、灯展、书画展、非遗展示、健身操展演、科普展览等活动。利用城市的人文优势、地域优势,通过特色广场文化来宣传,让外地人都能来感受到文化广场浓烈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4.运用市场机制,探索社会办广场文化的新路子。通过商业机制运作,走出一条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社会出资的市场化运作体制来,不断创新、调整、丰富广场文化的内容。

文化发展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 A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东胜区历届领导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为把东胜建设成文化名城、鄂尔多斯市文化产业中心、民族文化大区,早在2005年就专门成立文化产业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委托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发中心,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党委政研室、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等单位专家学者共同编制完成了《东胜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这个规划是全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文化产业规划,充分挖掘了东胜区所依托的优势资源,明确了东胜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和方向;2006年印发了《中共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委员会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区的决定》,明确了东胜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和构建“文化产业发展带”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2008年区政府成立了东胜区文化产业办公室,明确了文化产业行业主管部门,文化产业办主抓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具体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相关规划政策,负责协调全区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

二、实施产业集聚和项目带动发展战略是文化产业建设的有力抓手

(一)发展壮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东胜区文化产业办公室成立后,为切实解决全区文化产业发展中“散、乱、弱”的现状,充分挖掘、整合地区文化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聚集基地或园区,以集聚产业要素,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完善产业链。

一是精心打造了秦直道文化品牌。东胜境内的秦直道遗址有19公里,是秦直道全程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2006年5月25日,秦直道遗址(鄂尔多斯东胜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确定为中国100处大遗址项目其中之一,和长城放在一起列为“十一五”的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为深入挖掘利用秦直道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秦直道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东胜区规划建设了以秦文化为主体的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实现了遗址保护和历史遗迹开发利用的有效统一。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距秦直道遗址东胜段3公里,占地10平方公里,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建成,历时5年基本建设完成。现已形成了“一道两楼三区”的整体布局,一道即模拟直道,两楼即甘泉宫大殿和九原郡城楼,三区即秦汉边塞文化区、匈奴故地文化区、直道演艺广场区。为确保景区科学化运营,2010年区政府将景区的整体建设运营交于企业,成功实现了政府前期主导建设企业后期建设运营的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模式。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是国内外唯一的秦直道文化主题旅游景区、秦汉边塞文化园区、匈奴故地文化园区,形成了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融汇发展和精彩演绎的文化旅游胜地,目前,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0余万人、实现旅游收入800余万元,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了的第60届世界小姐巡游、魅力青春演唱会等大型活动,知名度显著扩大。

二是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有力于形成“抱团”发展效应。

近年来,东胜区精心谋划集中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聚集基地和园区,预计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人民币。明显形成铜川汽车文化博览园、奥古斯都商务度假娱乐消费聚集区、赛台基休闲娱乐聚集区、中视历史文化及影视创作基地聚集区、大盟凯德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胜州奇石古玩艺术品聚集区、“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九成宫――秦直道文化娱乐旅游产业聚集区和“音乐之都”音乐可视化产业发展中心的文化产业带。12处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区自东向西总体分布呈现“镰刀斧头”式发展格局,意寓东胜区文化产业在党的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大发展大繁荣。目前这些产业集聚区的“抱团”效应初步突现,2011“天骏杯”内蒙鄂尔多斯铜川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的举办,极大的提升了鄂尔多斯市文化旅游品位及东胜城市形象,推动了地区会展、体育赛事产业发展。胜州奇石古玩等艺术品聚集区在全国古玩字画艺术品市场整体火热的推动下完成交易额近亿元,实现利税1000余万元。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落成了内蒙古首家民营书画博物馆――东联书画博物馆,这是国内第一个以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中国国家画院三家机构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的民营书画博物馆,填补了内蒙古博物馆系统在当代书画艺术专题收藏展览方面的空白,也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上集中收藏展览当代书画名家巨幅作品的空白。东联书画博物馆创新性地收藏了70余位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的78幅巨幅作品,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在中国美术史上也是首例,

(二)通过实施项目拉动战略,培育打造了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近年来,东胜区集中力量和优势谋划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其中,投资10亿元的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开园营业、投资17亿元的奥古斯都综合基本建成、预投资80亿元的中视文化产业园已开工建设、投资15亿元建设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动漫产业项目上,推出多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动漫作品。由天风动漫影视有限公司与央视动画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合作出品的《大角牛梦工场》,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并获得全国十佳卡通形象,填补了内蒙古动漫产业的空白。2011年7月,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鄂尔多斯东胜动画推介会,东胜区天风动漫影视有限公司的原创动画作品《小牛向前冲》荣获首届中国鄂尔多斯东胜动画推介会国产原创动画优秀作品奖,天风动漫影视有限公司荣获首届中国十大优秀原创动画企业“小牛奖”。由东联影视动漫公司制作的104集大型原创动漫系列片《中华德育故事》于2010年5月31日亮相央视少儿频道,受到全国少年儿童及动漫爱好者的好评,在2009年第四届文博会上荣获“国产动漫精品奖优秀原创奖”。近期,东胜区又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启动了“鄂尔多斯音乐之都”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东胜区将成为未来中国的音乐可视化产业发展中心。通过实施项目拉动战略,打造了一批文化精品和品牌,培育了一批文化市场主体,建成了一批文化产业基地。

文化发展范文第7篇

1 中国文化的发展尚处于重要转折时期,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是贯穿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文化现代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目前,中国文化还处于文化转型的发展时期,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文化和农牧文化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构成我国文化结构中最基础的层次,这是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现实。中国在长期的农业社会发展阶段,曾经蕴育出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文化,但是随着欧洲向工业社会的挺进,我国的农业文化在与西方工业文化的冲突、碰撞中,其弊端和缺陷逐渐地暴露出来,并为人们所认识。自此以后,中国文化开始了向现代工业文化的转变。

中国文化的历史转型开始于近代,现在仍然处于由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中。文化转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与西方社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自主进行的文化转型不同,中国的文化转型是在中国整体上落后于西方的情况下开始的,是在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和压力下开始的,它在转型的过程中不断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压力、限制、干预。

文化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各种文化矛盾的集中和尖锐化。转型中的社会是一个矛盾的聚合体,是新的社会矛盾的丛生之地。文化除了表现各种社会矛盾之外,其自身也集中了各种文化矛盾,包括新文化和旧文化的矛盾、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矛盾、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矛盾、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矛盾。由于意识、观念、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文化矛盾表现出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产生得早,消退得晚。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的社会矛盾还没有明显的暴露之前,人们已经从文化领域预先感受到了这种矛盾的存在,在现实的物质力量的作用已经发生变化之后,文化还残存着对旧的矛盾的记忆。文化矛盾的这种特点更加剧了文化中新与旧、先进与落后、革命与保守的矛盾。

文化转型中的主要矛盾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是贯穿文化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它决定了其他各种文化矛盾的发展变化,决定了文化转型的性质。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是现代化的过程,和这一过程相适应并反映这一过程的文化转型也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过程,是现代文化逐渐取代传统文化而成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的过程。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是两个性质和发展水平不同的文化体系,在传统文化体系和现代文化体系之中,也存在着积极与消极、进步与落后、革命与守旧等各种矛盾,但是,当两种产生于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文化体系相遇时,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就成为文化的主要矛盾,原有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内部的各种矛盾让位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自始至终地存在于中国文化转型的整个过程中,它制约着其他文化矛盾的发展变化,由此,进一步决定了中国文化转型的性质是文化结构的升级,是文化的现代化。

2 中国文化只有在多元的文化格局中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历史上,中华文化就是由多民族文化构成的多元统一的文化体系,但这种多元化主要是由中华民族活动区域内存在的多元文化所构成的。东汉时期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和近代的“西学东渐”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改变了已有的文化格局。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中国文化也吸收了外来文化,开始呈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文化新格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西方资本主义也妄图利用各种手段破坏、颠覆我国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因而在文化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尽管我们在文化上提倡“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方针,但是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其中包括科学技术采取了防范和排斥的态度,资本主义的文化是我们批判的对象,而根本不可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资源和有效成分,就连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难免遭受政治批判的命运。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把文化作为颠覆和侵略我国的手段和武器,对我国实行文化侵略政策,对我国封锁先进的科学技术,更不接受我国的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外文化交流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中国的文化发展处于“半封闭”状态,给文化的多元发展造成了阻碍。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主动地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新思想、新观点层出不穷,传统文化的价值被重新发现,文化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迈向了全面发展的轨道,呈现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的优秀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我国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虽然在文化的发展中也受到国际政治风云变化的影响,但是文化的开放态势和多元格局并没有改变。

我国文化发展的多元格局是历史上形成的。这种多元的文化结构自形成以来就一直延续到今天,尽管不同时代的统治者从维护统治的需要保护、推崇多元文化结构中的某种文化形式,压制甚至取缔其他的文化形式,如秦始皇实行的“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文化的多元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被罢黜的“百家”并没有从多元的文化结构中完全消失,只不过是从“显学”变成了“隐学”,从“官方”遁入“民间”而已。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密切,任何国家、民族都无法孤立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全球一体化过程把人类社会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联系呈现出更加全面、深刻、多样的特点。历史事实证明,“闭关锁国”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只能“丧权辱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更加雄辩地证明了,只有走出国门,主动地学习、借鉴、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和科学理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策,不会改变。我国对内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对外提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的理念,主张多样的各国文明并存,促进共同发展,这些政策和主张为我国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对多样的精神和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为多元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为文化的多元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人员往来的进一步加强和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

3 影响和制约中国文化发展的因素在不断增加,文化创新成为制约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一个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在文化发展方面,不仅要受到本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而且也要受到国际社会经济、政

治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和制约2l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因素主要分为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影响文化发展的新因素也不断出现,影响因素的总量也会不断增长,导致文化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这既给文化的超常发展和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性,同时也造成了文化发展的方向感和目的性的弱化、丧失,给民族的文化心理带来一定的压力。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文化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一种文化,离开了创新,就不能发展,也难以延续下去。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在于文化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创新。没有文化创新,创新型国家就建不起来。文化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也是创新的最突出的体现。人类社会的发展愈益受到思维和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文化创新的意义也越来也重要,它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教育还培养不出来杰出的创新型人才,我国还缺少世界一流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艺术大师,缺少高水平的原创文艺作品,中国文化带给世界的影响和震撼更多的是来自于传统文化,这表明我国的文化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文化创新成为制约我国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状况如何,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文化创新的程度,如果我们不能在文化创新上有较大突破,中国文化就不可能获得更好、更大的发展。

4 随着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中国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增大,在社会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也将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以前,我们过分强调文化的政治功能而忽视文化的经济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领域注重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中,积极倡导和运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注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文化和经济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明显增强。

20世纪中期以来,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潮流。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充分证明,用单纯的经济思想和单纯的文化观点来指导经济和文化建设,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是有害的,应当把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结合起来,共同推动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现代社会,文化对经济的依赖并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而且表现在经济为文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空间,为文化力量作用于经济提供必要的保障。经济对文化的依赖程度也随着文化的发展而逐渐提高。在经济领域,文化已不再只是以观念的形态和精神的力量发挥作用了,它已经具备了现代经济的表现形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经济和文化的结合、渗透,综合了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远远超出了单方面的经济和文化力量的简单相加,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文化生存方式和社会作用方式的变革。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还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光明的前景。

文化发展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碱然.文化的发展不能与社喜窑战相脱节,要d社套赛战为基础,然而决不能忽视文他研究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化研究的真正科学态度必然是批判性的,但这种文化批判精神必须是建设性的“批判”,必然是妾战的批判和理论的枇判的辨证统一富有批判性的文化研竞把新问题的探索和理论上的创新当作不可替代的任务,使文他研完成为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和建设性工作,成为社套主叉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圆。

强调社会实践在文化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解决文化研究的一般方法论间题,是至为重要的关键间题。然而,强调社会实践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贬低文化的学术理论研究的意义。恰恰相反,着力探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其目的正在于要充分发挥学术理论研究对于文化发展和变革的促进作用。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文化的学术理论研究,而在于如何使这种研究真正成为文化发展的内在契机几在这方面,文化工作者肩负着责无旁贷和不可低沽的神圣使命。因之文化研究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认为文化建设“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他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卜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j”高度重视革命的文化人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同时又指出,“一切进步的文化工作者,·一应有自己的文化军队,这个军队就是人民大众。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众,就是‘无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敌人。”{”的这些思想在原则匕也适用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今天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文化人要真正承担起“各级指挥员”的责任,就必须使自己的工作真正成为建设性的,即真正承担起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光荣使命。但是,这种创造不是凭空“创造”,好比在一张白纸上画画.为了实现这种创造,需要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n科学地对待本民族的古代文化遗产;(2)科学地对待近现代、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产生的新文化;(3)科学地对待一切外来的文化成份.包括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4)科学地对待当前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的新事物、新观念‘新问题。对于这四个方面。都需要科学的态度。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真正的科学态度。必然是批判性的一坚持这种科学的批判精神,文化建设才能是建设性的:

然而’‘批判,,这个词在今天某些人那里的命运,和“‘革命”一词一样.正在从’‘褒词”变成’‘贬词”、经过“’”,’‘批判”一词在人们心目中已不那么“光彩”。不少人一听“批判”,纵使不毛骨惊然,也要退避三舍。人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带上不同的感彩是不奇怪的,可以理解j不过应当看到,在对于.‘批判1’耿耿于怀的i}们中。须区分不同的情况:有的人是对革命,批判本身持否定态度,有的人则是因为没能科学地对待历史教训而产生某种误解。例如,在1989年春的以后,有人就认为主张二全盘西化”、策动政治动乱的“精英”们是所谓“批判意识过强,建设意识薄弱’1。似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仅仅是因为‘’批判意识”太强。若谓此看法还有一定道理,也只是在这种意识上:极少数对现实持激烈.‘批判1’态度的人,的确没有提出切实可行令人振奋的建设性意见二但是,这种诱导无建设性的政治态度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批判吗了这些人在资产阶级思想的诱惑和挑战面前,还未交锋就败下阵来,成为资产阶级思潮的俘虏,这不是批判意识过强:显然,问题的实质不在于批判意识的强还是弱,而在于划清批判和非批判的界限,在于弄清:根本没有建设性的“批判”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性了

列宁说:“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一品质“的确完全地和无条件地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这一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之所以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本,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列宁在此还专门注释说:“、请注意,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是唯物主义的批判,他认为只有这种批判才是科学的批判。这种批判就是把政治、法律‘社会和习俗等等方面的事实来同经济、生产关系体系,以及在一切对抗性社会关系基础上必然形成的各个阶级的利益加以对照。”「2〕这即是说,在批判问题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心主义的所谓“批判”,本质上是非批判的。如,随着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瓦解而涌现出的青年黑格尔分子所撤起的“‘批判狂潮"’,80年代“.文化热”中坚持所谓“‘政治激进主义”立场的全盘西化论者对现实的“‘批判",90年代.“文化热”中转向到“.新保守主义”立场的、’精英”对辛亥革命等事件的.’批判”,都是唯心主义的““批判”。这种所谓的”批判”,其特点是:在激烈的形式和言词下,攻击真正的革命变革,不是揭露矛盾而是粉饰现实,对陈腐事物作可怜的、软弱无力的辩白,把“·个人所遇到的现实矛盾变成了个人和自己的观念的矛盾”,把由于精神上的走私、精神上的虚假生产、原料掺假‘制造精神膺品、买空卖空、空头支票等所引起的斗争美化为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变革”。这种所谓“批判’‘,是一种封闭的意识中的意识中的纯粹精神上的”造反”,只不过是对于完全没有自我批判精神的“陷于贫困中的可怜的无能的灵魂的一点安慰,不过是唯心史观走向衰败和死灭之前的一种回光反照。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性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彻底的辩证法的否定性的理论表达。它“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a]这种辫证法的革命批判性,是实践的批判和理论的批判的辩证统一,并且始终贯彻着批判者的自我批判精神。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既然不是历史之外的某种神秘力量,也不仅是个别人物的观念造成历史运动,那么,历史就只能是世代相承的实践活动构成的。这种活动的每一种形式,以及它所创造的文化的每一种形式之所以都是暂时的、在其肯定中内在地包含着否定,并以否定为媒介而不断地向新的更高的形式转化,是因为物质生产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冲突;而这种矛盾冲突又必然引起社会的变革。要使世界发生真正无愧于人类本性的变革,归根到底要靠实践的批判。任何真正有革命变革性质的社会运动,并不听从那些自命不凡的‘脱离实践的民众的..无兵司令”的指挥、能够对社会进步、文化进步起积极促进作用的理论批判,理应是基于实践活动的固有客观逻辑而展开的现实生活矛盾性的科学体现二

因此,理论的批判必须以实践的批判为基础,必须把实践的批判作为自己的内在环节二这样的理论批判,不是使用远离现实的.随意选择的尺度来评判现实,而是从造成自己现实性的实践活动的客观逻辑和科学的价位观出发,科学地再现实践活动中展开的现实的矛盾,通过对现实矛盾的科学分析,尽可能准确地顶见其发展趋势,在科学的理论形态上表达体现着趋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指明实现这种利益的现实途径.诚然,理论思维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置身于实践之中.充分理解实践批判对理论批判的客观要求.同时让理论批判随时接受实践的批判〔实践的检验),

理论的批判以实践的批判为基础,实际就是把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现实问题作为理论批判的目的与任务,有的学者提出文化建设要实行综合创造转化的主张。这虽有一定道理.然而综合创造转化若脱离实践、脱离现实问题去研究和回答,仍将一事无成.真正的文化创造,同时也应是为实践排忧解难作出的贡献_.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还是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借鉴吸收、抑或是新文化成分的普及与提高、都只有结合着现实的急迫问题的研究1回答和解决,才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往往以危机的形式出现因此,真正的批判不能不伴随着深沉的危机感我们应当牢记列宁的提醒“对这种危机所引起的问题避而不谈是不行的企图用空谈来回避这些问题、是最有害的‘最无原则的j”5把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作为理论批判的任务、这意味着理论批判本身就是一种建设性的工作

把实践批判作为理论批判的基础,决不是说理论思维只能做实践的“尾巴”.实践本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有自觉的实践,也有盲目的实践、并非任何水平和任何性质的实践都具有革命的批判意义、当说到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关系时,仅注意到某种理论和某种实践的一致是不够的,还应当分析这种实践是自觉的还是盲目的自觉的实践批判是把理论的批判作为自己内在环节的实践、唯有这样的实践才‘称得_卜马克思所说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j从这个意义说、实践也必须接受理论的批剑_在这里、理论批判的作用,是善于把握时代的水准、把基于实践变革而涌现出的新生事物以时髦形式出现的陈腐观念明确地区别开来.体现着时代要求的理论批判不能不随时准备同实践中自发产生的盲动主义,狭隘经验主义、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和短期行为等局限性作斗争,并在这种斗争中把由于社会生活的变革而产生的新的观念、新的需要‘新的语言,经过理论加工提炼为导致文化更新的新要素、据此,实践的批判和理论的批判,作为革命批判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是互为前提,互为媒介、相互促进和转化的,这样的批判,本身就是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是以科学性为前提的

衡量文化研究者自觉性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能否将自身的精神状态转化为研究的时象、脱离实践的夸夸其谈,唯我独尊‘’‘人莫予毒”的派头,趋炎附势、乞求权力i}护和青睐的投机思想,以奸商和市侩习气讨待学长理论的手腕等等,都是与马屯思主泛的革命批判精神格格不入的严肃而深沉的理论思维始终保持着讨仪民1对民族、对人类的高度负责精神和历史使命感,潜-l"致力于关系到厂‘大人民群众的限本利益的现实问题的研究,肯于对实践的后果承担责任,乃是文化研究者必备的素质

文化发展范文第9篇

20世纪80年代,科技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还十分有限。除了在舞台、广播、电视、印刷等方面有所发展外,几乎没有别的文化业态,而就是这些文化业态,其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很缓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没有改变。到20世纪90年代,设计技术和印刷技术相结合,短短几年时间里专门负责图文的文化业态就出现了。大量的图文社在国内各大城市不断涌现,于是各种海报、名片、贺卡等的设计和印刷日益精美。今天的设计软件、印刷技术和印制设备都远远超过了十年前的,而图文社的分工也越来越细。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文稿设计,如论文中的电子图片、演讲中的演示模型,等等。所以,一些专门负责设计的设计馆相继成立,而专门负责印刷的单位也相继成立了。不仅印刷业被细分出多个新兴业态,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也纷纷推出了数字化的网络平台和手机信息平台。可见,科技的进步,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升级和细化原有的文化业态。

人类社会经历了物物交换、货币交换的时代,这两种消费支付方式延续了几千年。然而,十年来的科技创新彻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货币支付方式,虚拟化的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消费支付方式已被广泛应用。短短十年时间,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电子支付技术能取得这么快的发展速度,无不与不断的科技创新有关。随着互联网领域电子支付技术的发展,快钱、支付宝、财付通、汇付天下等电子支付企业在互联网领域内的市场竞争已日趋白热化。之所以白热化,就在于这种电子支付技术已经被好几个企业掌握,技术上的竞争已经难以有所突破,其竞争的只不过是市场份额而已。互联网的兴起带动了电子支付技术的发展,而电子支付技术的竞争已经转移到了移动支付领域,移动终端(如手机、PDA等)通过无线技术接入互联网的移动支付技术已经出现。以后在没有有线网络的地方,依赖通信网络仍然可以实现支付功能,相对于依赖有线网络的支付方式来说,这又前进了一步。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我们现在认为最先进、最便捷的移动支付,或许要不了几年就会被专门负责卫星信号支付的新兴业态取代。

动画动漫、网络游戏、广告设计、软件开发等新兴文化业态,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不断融合、发展而催生出来的。高新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变得更便捷、更紧密了,这种结合所催生出来的新兴文化业态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更大。这些新兴文化业态是科技不断发展创新的结果,它们依托互联网和通信网发展,从开始出现就注重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中的科技含量,并且反作用于原创性的科研活动,对新的文化产品不断地提出新要求,等新的文化产品出现之后,又推进整个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这种循环刺激、互相促进的机制,使科技和新兴文化业态都在快速的发展、融合、细化。以高新技术引领的新兴文化业态,由于其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已经成为增长最快、最具市场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业态。随着新兴文化业态的出现,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权威统计,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5.8%,占GDP的比重为2.75%。2004年至2008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3%,比同期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近5个百分点。①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与科技紧密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受到了高度重视,决定指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促进以科技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仅在北京市,就成立了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而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了北京市的第二经济支撑,近三年其占北京市GDP的比重都在10%以上。

科技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构思水平、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

科技创新对任何一个产业的影响都集中于构思、设计和生产等环节。科技创新使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产生合适而不脱离实际的构想,并在构想的基础上高效地加以设计和生产。

1.科技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构思水平。文化产品的构思绝不是无中生有的空想,而是建立在现有科技水平的基础之上。科技的创新和进步,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使人们有机会、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创造性的产品构思。但是,科技的发展程度不同,人们创新所能达到的程度也不一样。人们的构思绝不可能脱离现有科技水平,那样的构思只能算预测。在几十年前,构思生产一个虚拟现实的软件产品还难以想象,而现在同样因为现有科技水平还没有发达到相当的程度,我们尚不能设想完全用电子书籍替代纸质书籍。虽然每一项创新都建立在现有科技水平的基础之上,然而每个业态的利用角度不一样,同一种科技上的创新,有可能带动好几个不同的设计构思。

2.科技创新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科技创新必然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提高表现为多种形式,或者是新的生产方式代替老的生产方式,或者是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软件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无纸化网络办公代替了人的体力劳动,像新闻编审、排版等工作,二十多年前采用的是低速度、高成本的人工设计、分类编排。而在信息量巨大的今天,已经能够实现采编、发行、播发一体化的系统流程。很多国际一流的电脑设计软件都是每年升级一次,每次升级都是对原有版本的改进,其所关注的除了使用功能,就是使用效率。

3.科技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只有拥有了先进生产技术的文化创意企业,才能拥有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例如,很多票房很高的美国电影无不带有三维技术的踪影。反思我国为什么没有那么高票房的电影,原因不在于我们没有3DMax、ACD、Maya这样的三维设计软件,而在于我们缺乏制作技术和相关人才。除了三维技术外,虚拟现实是现今另一种热门的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模拟现实,人在通过语言、手势等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交互时,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2011年,第六届北京文博会上推出的在线多媒体运动平台OMMS,展示了虚拟现实这种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广阔的发展空间。相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所带来的成本优势,我国的高端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电影、动漫、游戏、软件等文化业态)还相当滞后,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之一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说明我国在一些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上的创新十分迫切。

4.科技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生产装备水平。现代社会从艺术设计、演艺会展、广播电视到休闲娱乐、新闻出版,无不用到显示设备。现在的显示设备变得越来越高科技、越来越轻便、越来越高清晰,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等已经司空见惯,而可以折叠的柔性显示器(AMOLED)、不需要戴眼镜观看的3D电视、薄得像纸一样的碳纳米显示器(CNT)已经开始生产。这些高科技装备大大提高了文艺演出、设计服务、广告会展、广播电视、娱乐休闲等一大批文化业态的呈现能力,从而带动高效益的设计或服务,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2012年1月1日,我国首个3D频道将采取卫星覆盖、有线接收的方式在央视开播。②可见,装备技术的提高不仅影响到文化产品的生产,甚至还影响到整个文化业态的发展。过去民间传统工艺靠手工操作来完成,不仅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甚至会在“徒弟荒”中没落。而要实现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在生产工艺、生产效率和生产装备等方面有所突破,使其走上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科技创新扩展文化观念的传播形式、方式和速度

文化是人之社会活动的结果。文化总是试图去影响别的群体或别的文化,其本身就带有传播的能力。过去由于科技不够发达,文化传播基本上都是依靠文字或声音的形式和随人迁移流动的方式进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原始的传播方式早就被淘汰了,文化观念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李长春同志指出:“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的文化产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我国文化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要实现走出去的战略,就必须利用科技创新,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1.我国文化吸引力的提高,集中表现在文化的传播形式上。科技创新带来的数字化技术,使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形象而具体。传统单一式的文字描述已经过时,吸引人们的眼球有限。现代社会,声音、图像、视频、模型、模拟场景等传播形式此起彼伏,各地博物馆、民俗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已经广泛使用声、光、电一体化展示平台,这种平台能够生动、具体地展示文化的人文魅力和艺术价值,并引人入胜。故宫博物馆以及上海世博会上的数字化《清明上河图》,由于其加入了动感元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2011年第六届北京文博会上,水晶石文化创意公司再次展示了文化传承类新作《老北京动起来》,生动地再现了老北京20世纪30年代的生活,勾起了很多人的时代记忆。由于采用了数字化虚拟技术,并配以声音和光线,原来静止的图像活动了起来,令人难以忘怀。2008年,故宫博物院与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合作利用3D虚拟技术推出了“虚拟紫禁城”平台,使用者除了可以在“紫禁城”游览外,还可以参与交流活动。这种平台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呈现形式,将文化的传播过程变得生动化、角色化、娱乐化,从而有效地展示了故宫建筑的艺术魅力和清代人的文化内涵。

2.我国文化影响力的提高,集中表现在文化的传播方式上。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正在形成,文化信息已经变得无孔不入。科技在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不断开辟了文化传播的新渠道。依靠网络的信息传播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传播途径之一。人们不一定非要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途径才能获取新信息,而只需要上网,通过简单的点击鼠标就可以获取信息了,而且这些信息采用了蛛网式的超文本链接,每个信息之间相互关联,又组成了一个信息网。自从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之后,网络传输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以其资源分散、信息量大的特点,提供了庞大的信息资源。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原有文化业态都纷纷推出了网络化的产品。正是由于网络技术和传输技术的科技创新,才创造了信息量大、传输快捷、交互性强的互联网络。随着我国信息通信网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网络的信息传输能力将爆炸式地增长。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更是创新了业务形态,三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在2011年年第六届北京文博会上展示的超级电视平台,利用的就是IPTV/OTT技术。这种高技术产品借助电视观众的普遍性,远远扩大了信息的覆盖面,其文化传播的速度更快、更有效。随着大容量和高速度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等移动设备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话工具,具有极高传输速率的3G手机已经成为手机市场的主流。据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峰会估计,未来三年我国的3G用户总数将超过传统互联网。③3G手机的出现使图像、声音、文字等信息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3.我国文化辐射力的提高,集中表现在文化的传播速度上。科技创新促进了信息传输介质和传播技术的提高。传播速度的提高,首先体现在传播介质上。电波、光纤以及电缆等传输介质,使信号以光的速度在各个接收器之间流动,在传输容量方面也不断提高。2011年,“超级计算2011”会议上的一个国际专家小组,已经实现了广域网络中双向每秒186GB的传输速度。依赖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网络应用程序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2000年刚刚兴起的博客技术,让人们不再像网页时代那样被动地获取信息,而是通过分享在各用户之间主动地传播。2011年11月,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传出消息,我国微博客用户已经超过3亿人。④在这么庞大的用户群中,一条信息甚至可以在1秒钟之内被转发上万次,信息传播已经发展到了井喷时代。文化是以信息为载体的,文化观念影响着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所以,信息传播本身也是文化观念传播的一部分,人们在获取各种信息的同时,也被一种或几种文化观念所影响。信息的样式越多、渠道越多、速度越快,就意味着文化观念的传播越有效。

科技创新提高文化服务的实现能力

科技创新提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以及信息传播质量,这本身就提高了文化服务能力,但这种文化服务更多的是一种消费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是广大民众,侧重于服务的大众性和公益性。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能单纯依靠市场化运作,根本上还是要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的公共服务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文化发展的质量。科技创新对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演出舞台流动化以及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

1.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随着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以及网络传输技术的创新,公共文化资源,尤其是图书馆资源,通过数字化产品传输给用户已经成为可能。国家图书馆已经建立起了数字化系统,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也在积极筹备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网络集成化的自动管理系统,让人们不再奔波、往返于工作地点与图书馆之间,而只需上上网就可以方便地查阅图书信息或者直接阅读书籍。由于所有的图书信息都被计算机技术处理过并收集在图书信息数据库中,甚至所要借阅的书的馆藏位置都可以利用三维虚拟技术显示出来,所以人们查询图书时的效率更高了,而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在每个书架之间穿梭。公共文化资源高效率和便捷的应用技术不仅仅应用于图书馆、博物馆、民俗馆等公共文化资源,也完全可以实现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工程在技术上已基本成熟,关键是在管理制度上创新。

2.演出舞台流动化。舞台技术不断提升的同时,可拆卸的、微型的舞台设备已经占据主流,那种需要好几个人才能转动的灯光架已很难想象。随着流动舞台的出现,舞台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便携式、多元化的设备将直接服务于广大民众。由于流动舞台以大型舞台车为载体,往往配备高清显示器、大功率音箱、微型控制台等设备,相比大型的话剧院,流动舞台机动性好、表现形式也不差,且能够深入社区、农村,甚至边远地区。因此,流动舞台已经成为我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农村居民欢迎流动舞台就像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欢迎露天电影一样。而就是电影下乡,送去的也不再是过去那种老式放映机、盘式胶卷,而是数字电影,不仅设备轻便,而且影像清晰,这无疑是舞台科技创新提高了文化公共服务能力的表现。

3.管理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三个方面。管理创新是现代科技引领下的管理模式创新,集中体现了科技社会化的结果。由于有了先进技术的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创新也层出不穷。在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出现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直接把图书馆搬到了街头。这种图书馆利用自助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借阅的自助服务,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保证了计算机高效检索的同时,还保证了人们可以随时利用空闲时间完成图书的借阅与归还,又避免了像数字图书馆那样,只能读取数字信息。所以,自助图书馆既具有传统图书馆的优势,又拥有数字图书馆的效率,这种自助图书馆的出现自然是软件技术、联网技术提升的结果。我们更应该注意到的是,这种技术背后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体现在人参与技术进步的结合,如果人没有良好的服务理念,再先进的科技手段也难以被应用。所以,“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出现,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服务能力的实现,不仅体现为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创新,更体现为人之文化理念参与的管理创新。

科技创新提高文化安全的技术保障能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的生产和生活中不断积淀产生而来的。文化由于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从而成为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存在的根本,是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源泉。文化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保护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否则将在文化领域上丧失自我,国家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没有自己的灵魂。⑤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高新科技传播媒介已经成为文化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所以文化的安全必须借助科技的力量,以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文化安全的技术保障能力。

1.科技创新提升文化安全的技术保障,体现在抵御外来文化输出上。“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当代世界的信息传播形式和方式都依靠高新技术来实现,国际间文化传播不均衡、不平等的现象也因各国科技创新程度不同而反映出来。如果一个国家不拥有先进的文化传播技术和传播渠道,那就会在各种民族文化、各种社会思潮中处于被动的地位。美国政府于2011年5月推出《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的国际战略与政策报告,意欲扩张其在网络空间的总体优势,将自身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与其在网络空间的利益诉求捆绑在一起,向世界“打包兜售”。显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加紧利用自身在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硬实力,进一步扩张文化软实力,以强化其信息传播和文化输出优势。⑥在我国文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强化文化重点领域,并协同非文化部门保障文化安全。利用我国先进的媒体传播技术,成立以网络、广播、电视为主体的文化传播网,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这期间,必须依赖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力量。

2.科技创新对文化安全的技术保障,体现在对色情等不良信息的检测和拦截上。色情文化是西方资本主义追求性自由的文化,或者是一些民族对性盲目崇拜的文化。这些文化严重毒害着人们的心灵,是腐朽的文化垃圾,而且这些文化垃圾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悖,更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差甚远,它不仅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严重妨碍了国家文化安全,导致社会犯罪案件和不稳定因素增加。因此,要坚决杜绝这些文化垃圾的散布和传播。但是在互联网领域,信息量庞大,逐个的信息检测很难实现。而且图像和音频、视频采用的是数字化压缩存储技术,其检测难度远远加大了,尤其是P2P下载软件出现之后,化整为零的数据包,以及分布式传播方式,使得色情信息更难检测,所以大量、影视、论坛等在互联网中传播。过去对色情信息的拦截主要依靠IP限制,但是全球IP地址的数量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统计,目前互联网上的已超过3.7亿个,而且我国有很多色情信息的服务器都设在国外,仅仅通过IP限制根本无法实现。所以,我国还在钻研其他有效的办法来拦截这些色情信息。从颜色直方图到肤色统计方法,人们对图像的识别技术在不断进步,2008年国家工信部推出的“绿坝•花季护航”软件,使用的就是局部图像识别技术,新的识别技术还在不断摸索之中,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将来一定会在互联网中得到有效检测和拦截。

文化发展范文第10篇

(一)改革开放前文化改革发展态势(1949—1977年)

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对文化发展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明确地指出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指明了文化发展的前进道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也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一项基本方针。继“双百”方针之后,于1964年9月又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这一方针,该方针是在当时文化排外主义比较盛行的情况下提出的。这一方针的提出表明了我党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对于之后的文化改革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二)改革开放后文化改革发展态势(1978—1990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一次转折,就文化发展而言,系统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发展模式,恢复到之前的健康稳健的文化发展体制。1979年9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全新的概念,并指出:“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79年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出席中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并发表祝辞,提出新时期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新方针,划清了文艺与政治的界限,承认了文化市场的发展地位,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至此,文化改革发展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我国的文化改革发展进程开始明显加快,文化政策地位明显提高,部级的文化政策开始形成单独文件并在全党全社会得以贯彻落实。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并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地位,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该决议对于进一步加快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程,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文化改革发展形势(1991—2001年)

党的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也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1991年7月,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概念,并认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2000年,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在该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崭新的概念。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一大进步,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市场”到现在的“文化产业”,这一认识观念上的进步反映了我们对于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步加深,这是市场经济进步在文化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体现。2000年,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我们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三个代表”重要内容,突出体现了先进文化的伟大历史作用,指明了文化发展对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的理论成果。此外,这一时期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和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部门规章有200多部,涉及诸多领域,如《著作权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管理条例》等,这极大地丰富了文化法律法规建设。

(四)新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2002年至今)

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在党的文件中将文化分成公益性质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质的文化产业,并且强调要积极完善文化的相关政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文化发展观”。新的文化发展观是对文化改革发展战略思想的突出贡献,对于振兴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2004年9月,中共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这一崭新的命题,并于2006年10月,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2005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最全面的纲领性文件,从改革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调整文化领域结构等六大方面指明了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这是我国第一部文化方面的发展纲要。2012年2月15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公布,《规划纲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具体目标和任务,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规划纲要》重申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方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十项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具体要求。2012年11月8日,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指明了我国未来文化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二、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问题

(一)文化事业改革不深入

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近几年来,我国文化事业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显现出了许多问题与缺陷,深层次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体制性问题成为制约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问题。首先,政府职能依旧没有转变,陈旧思想根深蒂固。目前,我国文化体制依旧管理过死、权限过宽,文化企事业单位职责不清,许多文化机构份内的事项都由政府直接插手代劳,文化机构法人地位和自主创新能力也渐渐消失,文化事业机构经营能力也逐渐下降。其次,部分文化事业单位所有制形势和资金来源单一,常年依靠财政补贴,形成巨大财政负担。2006—2011年,文化事业单位开支占文化财政总投入的86.6%,而文化产业投入仅占文化财政总投入的13.4%,大多数文化事业单位常年靠财政吃饭,盈利能力低下,资金来源单一,形成巨大的财政负担。2005年开始的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也因单位自身问题和种种限制而效果不佳。最后,文化机构内部机制僵化,人事制度冗员现象严重。文化机构缺乏鼓励创新的绩效奖励工资制度和竞聘淘汰的激励工作机制,岗酬匹配机制不健全,冗余人员过多。

(二)文化市场发育不健全

目前,我国文化市场还处于从计划经济下的行政干预模式向市场经济下的自由配置模式转变的过程之中。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市场也开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式转变,但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首先,文化市场发展缓慢,文化市场开放程度仍十分有限。我国市场经济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文化市场发展速度明显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文化市场开放程度较低,许多文化单位仍是“企业招牌、衙门模式”,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效果不够明显。其次,政府监管过严,范围过宽,事无巨细。我国文化市场发展受行政干预的影响较为严重,在图书、教辅、音像、出版等方面仍有行政干预的政治色彩,文化市场资源配置功能难以有效发挥,致使文化产品价格扭曲。最后,文化市场产权保护真空。我国文化市场产品和创意的产权版权保护仍是空白,市场交易透明度低,盗版侵权时有发生,秩序混乱,这对文化产业长远发展和我国文化国际形象十分不利。

(三)文化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文化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且引起了法律界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文化法律的层次较低、可操作性较差,文化法律法规的数量和有效性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需要。首先,文化法律建设较为落后。文化立法程序不完善,文化法律建设不系统,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法规仍是空白,缺乏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文化大法,促进文化市场发展繁荣的专项法律不健全,《电影法》、《电视法》、《广播法》、《文化市场法》等均未出台。其次,文化政策取代文化法律的现象严重。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多以政策性文件为指导纲领,临时制定部门规章,甚至以领导批示为落实方案,缺乏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而且不同部门间、不同层次间的规章计划还存在着矛盾抵触的现象,这不仅影响文化发展规划的落实,更影响法律的权威性和连续性。最后,文化法律建设重心偏离。许多文化法律法规过于偏重监督、限制和处罚,而没有考虑文化法律的促进作用,应建立以发展、促进、服务为重心,以规范、惩戒为辅助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积极引导文化市场繁荣发展。

(四)文化发展资金不充足

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资金不足是制约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十年来,我国文化财政投入占国家财政比重始终保持在0.4%以下,尽管我国文化投入年年增长,但相对于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和相较于文化强国的财政投入规模,我国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首先,财政投入力度不足,投入比重不均衡。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规划,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仍然没有完全纳入各级经济管理部门的扶持领域,扶持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项目资金没有完全纳入各级财政预决算项目,所需资金大多是临时调拨,扶持力度难以保障。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和文化产业财政投入比重严重失衡,事业投入过高,产业投入过低,不利于文化事业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其次,投资融资限制过多,渠道不畅通。我国文化发展投融资限制过多,门槛过高,缺乏投融资的社会渠道,过于依赖财政投入,没能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银行信贷、社会捐赠对文化市场的投融资作用。

三、美韩文化发展的主要政策

(一)美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政策

美国是世界政治经济强国,也是世界文化强国,引领着世界文化的发展,其文化之发达让世界其他国家“望其项背”,它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相关文化政策的支持和法律保障。而美国政府能全面落实其文化政策则是有赖于完善健全的法律体系。通过法律来保障文化政策落实,利用市场化发展文化产业,依托发达经济推动文化的全球化发展,既提高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也促进了文化发展的高度繁荣[1]。

1.完善的文化产业政策

(1)文化产业高度市场化。美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高度发达,已成为推动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文化市场主要以自由开放和自由竞争为主要特征,得益于美国政府“开放、竞争”的文化市场管理模式。文化高度发达的美国,目前没有专管文化的政府机构,而是以完善的法律体制和非政府的民间文化组织进行管理,如联邦艺术暨人文委员会、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国家博物馆学会等。这些非政府机构分别行使某一方面的政府职能,主要以协调文化活动和财政资助为主,没有实际的行政管理权,在地方也没有相关的分支派出机构。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和市场难以触及的文化领域。依托发达的经济,文化产业也走向了高度市场化,影视、出版、唱片已形成完善的经营销售网络,甚至控制了诸多其他国家的文化市场。可见,“政府退后,市场优先”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确实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未来方向。(2)健全的文化法律体系。美国文化产业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健全的文化法律体系。美国文化法制体系相较我国比较健全,且日趋完善,通过法律来落实文化发展政策远比指导性文件更有保障,也更易落实。早在1790年,美国就颁布了第一部《文娱版权法》来保护文化的发展,而后,又相继出台了《联邦税收法》(1917)、《无线电法》(1927)、《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1965)、《博物馆图书馆事业法》(1996)、《联邦通讯法》(1996)、《反电子盗版法》(1997)、《跨世纪数字版权法》(1998),此外还有《合同法》、《劳工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乌拉圭回合协议法》等文化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共同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法律体系,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3)利用先进科技推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发达的科学技术在美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上也得以全面体现。目前,美国在许多文化领域是世界最先进的,如电子出版、大众传播、影视制作、网络传输、影音发行、通讯卫星、数字化等。依托发达的科技,美国政府通过文化外交、自由贸易打开了世界文化市场,引导文化产品出口,扩大了国内文化产业,推动其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利用文化产品行销全球大大增加了国民收入和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通过文化理念的输出增加了对世界政治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2.依托发达经济的投融资政策

美国经济的高度发达,保障了文化领域的资金投入;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将促进经济的健康运行。由于联邦政府未设文化部,所以主要依靠联邦艺术暨人文委员会、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国家博物馆学会对文化发展和文化产业进行资助,州和地方政府也会对文化领域进行资助,但对文化的直接投入十分有限,主要是鼓励社会、企业、个人对文化的投融资,这方面的资金远远多于政府的投入。政府规定,对于文化行业的捐赠者和赞助者,政府会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此外,文化行业的社会关系也是捐赠赞助的重要来源。政府鼓励企业对文化领域的投融资,发达的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也为投融资提供了便利。许多文化企业也与各大财团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让文化产业融得大量资金。政府的大力鼓励和发达的投融资体系,使得社会各界均乐于对文化行业进行投资、融资、捐赠和赞助。

(二)韩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政策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时还是贫困国,然而到了八九十年代,韩国就已是亚洲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后就一直是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先锋。目前,韩国文化产业高度发达,最具代表性的影视唱片业更是风靡世界。作为我们的邻国,韩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2]。

1.文化立国的产业政策

(1)突出文化发展战略。早在1986年,韩国的经济发展“六五”计划中就已明确提出了“文化发展和国家发展同步化”的战略目标,为之后“文化立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0年,政府出台了《文化发展十年规划》,完善了文化发展的相关指导和规划。1993年,韩国政府制定了《文化繁荣五年计划》,提出了未来五年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1998年,韩国继日本之后,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全面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于同年又颁布了《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1999年,韩国政府颁布了新一期的《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继续文化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又被定位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文化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地位有增无减,并于2000年提出了《21世纪文化产业的设想》和《电影产业振兴综合计划》。2001年,再次提出《文化韩国21世纪设想》,为21世纪韩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指出前进的道路。至此,“文化”已成为韩国的经济支柱和发展战略而不可撼动。(2)健全政府职能机构。为促进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韩国政府建立了一批专事文化的政府机构,为文化发展保驾护航。1994年,韩国发展下设了文化产业政策局,专门指导规划文化产业的发展。1997年,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韩国经济受创,韩国政府为扶持文化产业渡过难关,成立文化产业基金,专对文化企业提供贷款。1999年,韩国政府设立游戏综合支援中心和游戏技术开发中心,专对新兴的游戏文化产业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2000年,新增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旨在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全面指导和落实相关政策安排。之后,又设立文化产业振兴院,旨在配合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培养文化专门人才,开发国外文化市场。(3)优化文化产业布局。韩国建立的一批文化职能机构,在优化文化产业布局、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依据本土文化市场结构的特点和优势,文化产业振兴院作出了专业化城市生产布局规划,将部分优势文化产业集中在某些城市来集中发展,每个文化产业规划城市的发展领域各有不同,互有分工。如富川、大田、釜山主要发展漫画、影音和游戏,光州、春川主要发展动画、卡通,全州、济州主要发展数字、影像等。此外,全国到2010年共建立20多个文化产业园区,以整合科研实力,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2.力度空前的财政政策

“文化立国”战略的制定,为韩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韩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其财政政策的大力扶持也渐渐成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韩国要以文化立国,可想而知,其在文化方面的财政投入一定不少,统计数字也显示出韩国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财政投入空前,投入比例稳居世界前两名。1998年,财政在文化产业方面投入已达到29232亿韩元。2000年,财政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投入突破了国家财政总额的1%,如此高的比例领先世界。2001年,财政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投入同比增长9.1%,突破1兆韩元。2003年,财政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投入更是达到1.1673兆韩元。此外,政府还设立了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来共同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形成了资金投入规模大、优惠程度高、扶持范围广的文化发展财政政策体系。

四、美韩文化发展政策的启示

(一)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韩国文化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主要依托其“文化立国”的战略目标,产业政策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对一个产业的兴衰至关重要。因此,首先应当充分认识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坚定“文化兴国”的政策导向,在此基础之上提高文化产业地位,制定一系列符合国家现实条件的文化发展政策,在党的大政方针指导下,健全长期性、综合性、前瞻性的文化改革发展政策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3]。其次,为真正贯彻落实文化改革发展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应健全政府文化改革发展机构,建立部门间的沟通机制,协调政策实施落实。最后,注意在文化改革发展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时刻发挥市场化的优势作用,美国文化产业的高度发达也正是市场化作用的结果,这是行政命令所无法取代的,坚持“政府退后,市场优先”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必将是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未来方向。

(二)完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对国外文化发展政策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发展的优劣和文化相关法制建设有着密切联系,最为典型的要数美国。美国文化法制体系相较我国起步较早、更为健全,且日趋完善,通过法律来落实文化发展政策远比指导性文件更有保障,也更易落实。尽管我国也在文化法制建设上有了长足进步,但我国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等诸多领域仍是法律空白,许多法规也时过境迁。因此,我国应当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及时修订陈章旧规,适时制定新则,在已有法律的基础上,完善文化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填补我国文化法律的不足,为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理支持和法律保障[4-5]。

(三)加强财政政策扶持力度

财政政策始终是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政策工具。以“文化立国”的韩国在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财政投入十分巨大,2001—2011年韩国在文化方面的财政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年均始终保持在1%以上,而同期我国的文化财政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年均仅为0.386%。巨大的财政投入为韩国文化产业的高速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韩国政府还建立了各种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文化产业基金,形成资金投入大、优惠程度高、扶持范围广的文化发展财政政策体系。我国文化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落后,财政政策的扶持对文化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政府财政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建立以政府财政为主导、鼓励社会投资的文化产业基金会,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专用资金制度,以使财政资金能够发挥最大效用。

(四)实施多元化投融资政策

国外文化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现实情况都表明,仅仅依靠财政政策的单方面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扩大资金来源,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美国依托高度发达的经济,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大力鼓励社会、企业、个人对文化产业和文化机构投资,充分利用发达的资本市场和银行信贷为文化企业进行融资,社会投入资金远远多于政府投入。我国也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对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降低市场准入制度以鼓励社会投资,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的范围和比重,并对投资政府导向文化产业的企业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资本市场和银行信贷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本文来自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上一篇:文化研究范文 下一篇:商务文化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