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范文

时间:2023-03-02 08:42:57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传承;创新;大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10-02

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道出了大学的基本属性:“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1]尽管,大学一直坚守着自治和学术自由理想的防线,但是却无时无刻不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盘根交错地联系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的发展在努力冲破政治化藩篱的同时,其独立性和自主性进一步增强,“学术勃发”的主体脉络逐步清晰,大学的文化追求深刻地影响着自身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显然也被历史证明是大学促进自身发展的规律。

一、文化是大学发展的灵魂,是大学运行和发展的动力如果说大学的发展在外部环境上依赖于社会资源和一定的政治权力,那么,内在影响因素应该是大学文化。一般来说,大学的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学术文化等,它们共同构成的文化体系成为凝聚师生员工、促进校园和谐的重要源泉,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现代大学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

1大学文化是促进自身发展的依据

从本质意义上讲,大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在办学的过程中积淀和形成的办学传统、风格和价值追求指引并制约着师生的实践活动。如果缺少这些,那么大学的发展必将是无序和混乱的。因此,大学文化是一种精神,是鉴别大学品位和特色的抓手,更是大学之“躯体”得以健康成长的灵魂和血脉。

2大学文化是大学存在的根本

事物的发展源自于批判和反思,大学的发展同样如此。黑格尔说:“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大学的发展是现实存在的,所以是合理的。无论是布鲁贝克的认识论和政治论,还是我国一些学者提出的生命人本论和智慧论等,其根本指向都与大学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用“文化论”的观点似乎能较为全面地解释大学存在的合理性。因为,满足“高深学问”的好奇心、为公众服务、对人的生命表现的尊重以及使人充满智慧,从本质和广泛意义上来说都是大学的文化活动,这是大学存在并充满活力的最根本原因。

3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深层动力

大学的发展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受制于外部制约,但是根本上讲,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觉醒主体意识,寻求主动发展,而主体的觉醒离不开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更离不开文化的传承。比如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博学儒雅”、北京大学的“自由博爱”和清华大学的“严谨治学”等风气都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影响并激励着几代人为之不懈努力。此外,大学在发展中还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和传播新的文化,坚守大学自身的文化品格,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文化的侵蚀,只有如此,大学才能彰显其持久的生命力和文化魅力。

二、文化创新是大学生命的源泉,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比如树木,非岁岁有新芽茁长,则其枯槁可立待。比如井,非时时有新泉喷涌,则其干枯有时也”[2]。文化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积淀、传播并创造新成果的过程。文化创新为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是促进大学发展的新生力量,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本。

1文化自觉是文化创新的前提,是其发展的文化基础

上文论及,大学的发展需要意识的觉醒,尤其是文化的觉醒。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命题,强调对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既要明白其过去,也要明白其发展趋势,并加强自我创造。“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3]。“目前我们所提的文化自觉,就是应当体现出重视文化的作用,并在对全球文化与自身文化清醒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和自主地文化选择以及创新与传播”[4]。因此,文化自觉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文化的自觉就没有对自身发展的清醒认识,就不能传承和创新。

2创新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本

创新文化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形态,包括创新的价值体系、制度和环境等。有的学者把大学创新文化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大学的创新活动,创造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的活动以及创新文化现象[5]。实际上,依据创新文化的内涵,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对大学创新文化分出层次,即创新的价值体系(包括创新的理念、精神、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创新的保障制度以及创新的环境因素等。大学创新文化涵盖了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等基本内容,它是大学在发展实践中积累并形成的,它直接影响办学模式和内部管理机构,是大学思维和实践的指针。

3文化创新是大学发展的驱动力量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指出,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归根结蒂是文明或文化的冲突与竞争,大学文化同样如此。目前大学的国际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它深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及社会多元文化激荡的浪潮中。大学文化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并不是封闭的文化系统,不能坚守城门而独善其身。相反,大学只有在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不断与外界进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才能促进自身的现代化,并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进行文化的综合创新,占领文化的制高点,引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历史也已证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大学的快速转型与发展其根源是中外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另外,大学的科学发展需要对一些旧的文化进行变革,并构建与未来发展相配套的文化,这是典型的文化重组过程,它是大学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文化传承是大学发展的智慧来源,是文化创新的基石文化本身就具有历史的传承性,任何国家和民族要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都必须继承国内外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大学的发展也必须继承好精神和好文化的传统,所以大学的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来源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道路上,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这些文化成果是凝聚和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力量。大学文化正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才得以发展和繁荣的。“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时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等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6 ]。大学只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和能量,才能获得成长壮大的精神资源,才能彰显恒久弥新的文化力量。

2红色文化为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斗争和改造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善于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坚持走群众路线等文化思想,这些都是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精神资源。

3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是大学发展的文化之根

纵观我国大学百年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对大学文化进行变革,一直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无论从两汉时期的太学,还是清朝的京师大学堂,具有士大夫情结的知识分子不断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并提出了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文化思想,这些思想都成为促进大学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再如20世纪初叶我国现代大学的建立以及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的转型、重构与变革都伴随着成功的文化转型和变革。相反,文化发展的迷失和混乱及对传统文化的错误理解和利用也从根本上斩断了大学发展的文化之根。如上世纪60年代后半期出现的文化革命就成为大学文化发展的阻力,严重制约了大学的转型和发展。

4对自身文化的传承是大学发展的阶梯

大学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要求坚守自身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在物欲和权力面前,大学更应淡泊名利,在权力和欲望面前多一份冷静和高尚。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组织,在文化的发展上应该遵循自身的脉络,不断进行自身文化的遗传和进化。比如只有传承自身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治学治教思想,才能进一步继承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大学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传承是大学发展进步的阶梯。如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多年来,一直继承和发扬着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在新时代条件下,又加入了爱国为民、改革创新和严谨求实等优良风气,这些精神一直指引着北京大学的发展和进步,使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风向标。

从大学的本质属性上来看,大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机构,也是一种文化存在,大学对文化的追求和变革已经成为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已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逻辑。需要指出的是,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目的和要求。在传承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成果,经过一段时期后,这些成果又称为传承的对象并成为再创造新成果的依据。传承和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也内在地包含了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是传承和创新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传播优秀文化并吸收先进文化。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吹响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号角。文化传承创新既然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那么,我们的必然选择就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注重对大学自身传统文化的扬弃,唤醒广大师生的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自塑,建立文化自信,以主体身份参与全球文化建设”[7]。

参考文献:

[1]亚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150

[2]郭建宁坚持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N]光明日报,2011-12-23

[3]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211

[4]罗志敏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创新文化培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

[5]董云川发展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径再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6]田建国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的重要使命[N]人民日报,2011-09-09

文化传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广播 草原文化 传承

自古以来,内蒙古就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特色鲜明的文化,这种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共同构筑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内蒙古历史上,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交汇融合,在不同地域形成了红山文化、大窑文化、河套文化、夏家店文化、朱开沟文化等诸多文化形态。有些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如亚洲第一龙白垩纪查干恐龙化石、华夏第一村兴隆洼遗址、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碧玉龙等,都堪称全国或亚洲之最;阴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其数量和艺术价值亦属全国之最。同时,蒙古族及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民族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曲艺、文艺作品、绘画、雕刻、民间工艺、体育、饮食、服饰和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习俗,使内蒙古成为一座庞大的、活生生的民俗风情博物馆。内蒙古各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学术界统称为“草原文化”。它是一种内涵丰富、形态多样、特色鲜明的复合型文化,其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

草原文化的传承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广播是传承草原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自1950年成立到现在,从没有放弃过对草原文化的传承,将来也不会放弃。广播要做好草原文化的传承,就要用创新的理念,拓宽视角,丰富节目形态和内容,注重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开放性和多元性,延伸传播触角,拓展传播形式,让草原文化得以弘扬,让草原文化的核心价值成为现代人面对生活的一种价值取向。

一、找准广播与草原文化的契合点

文化的结构层次有不同的分法,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至少有“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①四个层次。除物质层面的物态文化有具象性之外,其他三个层面的文化或具象性弱或无具象性,都可用“声音”直接加以讲解、分析、说明。对草原文化而言,其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最为他人所关注,也最容易用声音来传播。而广播是声音的媒体,草原文化依附于声音符号,声音符号作用于听众的听觉器官,听众可以直接理解广播所传播的内容,还可以给听众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强化了草原文化的感染力。再者,广播通过声音传播信息,还可以借助电话、短信、网络等实现在线互动,使传播更有针对性。广播是大众传播,我们传播草原文化,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草原文化,认同草原文化,喜爱草原文化,通过我们的广播,让草原文化成为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南,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

二、丰富节目形态和内容

当今广播节目以直播为主。直播最大的优势是缩短了叙事时间与事件发生时间的距离,尤其是现场直播把广播快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但对于传承草原文化来讲,不仅需要有同步直播,对于那些音响性强的文化精品,还可以采用录播的形式以保证其音质的原生态和完美性,传达出文化的韵味和灵魂,否则会失去文化的情趣和美感。

草原文化类节目应不断探索、革新,以丰富节目内容。内蒙古地域东西跨度大,边境线长,“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因此,广播传承草原文化不能固守一隅,要放眼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针对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的听众,播出不同的文化内容。

我们遵从这一理念,在《爱艺思音乐专线》、《草原旋律》和《音乐30分》节目除播出内蒙古地区的经典草原歌曲及原创流行音乐作品外,还涉及蒙古国、卡尔梅克、图瓦等地区的蒙古族音乐,给听众一个从更深层了解不同地区蒙古族音乐的平台。《乌力格尔》针对内蒙古东部的蒙古族,只播放乌力格尔(乌力格尔,蒙古语意为“说书”,是蒙古族的一种曲艺形式)。《绿野戏苑》和《敕勒川大舞台》则针对内蒙古西部的听众播出二人台和漫翰调,《乡音乡情》播出各个地区的民间戏曲,《陶然时光》则播出各种音频类文艺节目。

通过实践,我们看到不同的文化类节目,针对受众的不同类型播出相应的节目内容,其收听率并不比非文化类节目低,而且这些节目的听众忠诚度很高。可见,草原文化类节目,只有丰富了节目内容,才能吸引、吸附更多的听众,也才能更好地传承草原文化。

三、注重文化的民族性

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同样具有民族性。民族性是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文化民族性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生活特色、风俗习惯、语言思维等心理结构在文化中的综合体现,是每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在本民族文化中的体现和反映,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东西。

草原文化是中国北方广袤草原上的多个民族共同创造并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留传下来的。现在,内蒙古的民族组成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主,还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其文化的民族性直接体现为语言文字的不同和地域的不同。

所以,广播传承草原文化,要注重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在节目上,文化类节目主持人应该有采用相应的语言主持节目的能力。我们现在的《文化时空》、《小说连续广播》、《音乐30分》、《欢聚今晚》、《乌力格尔》和《文艺在线》完全用蒙古语播出;《草原旋律》和《爱艺思音乐专业》则使用蒙古语和汉语普通话播出;《乡音乡情》、《绿野戏苑》和《敕勒川大舞台》采用汉语普通话和内蒙古西部方言播出;《音乐正前方》则完全用汉语普通话播出。虽然这些节目都是草原文化类节目,但由于草原文化的载体不同、地域不同,所以有必要采用不同的语言播出。另外,由于语言和地域的不同,直接造成了文化的隔离,这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广播要很好地传承草原文化,就要既尊重文化的民族性,又要打破语言和地域的隔膜,用双语或共同语解析草原文化,让草原文化为人们所接受,让草原文化流传更远更广。

四、注重文化的开放性

文化传承范文第3篇

今天,人民群众对新闻传媒的要求和依赖越来越大,读报、看电视、听广播、上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闻传媒的影响力、感染力,也因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突出。随着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及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不可否认,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常常用一串华丽的形容词一遍又一遍挂在嘴边的国剧,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不光是京剧,别的其他传统戏曲也是岌岌可危,越剧已经被宣布为部级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昆曲走得要更远。而时下貌似很繁荣的豫剧,到底还有多少年轻人在听、在学、在传承,他们能不能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吐故纳新、发扬光大,现在还是个疑问。

戏曲的这种文化形式,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同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其中许多曲目都承载着我们民间的故事和传说,囊括一种优秀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元素。如豫剧《穆桂英挂帅》、《朝阳沟》、《花木兰》等选段在给人以听觉享受的同时,也反映了一些时代的文化和精神气息。我们不可想象,如果有一天,当我们周围都是摇滚,说唱,都是西洋欧美流行,到那时候,当有人问我们民族文化时,我们又该如何回答呢,这或许已经不仅仅是个民族自尊心的问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西方文化侵略也悄无声息地在改变着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精神生活方式,影响着中国媒介的发展,进而使原本都缺乏宣传的非物质文化以及其传承的道路更加艰难。全球化不光带来了工业品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使媒体竞争加剧,在传统的文化领域也是刀光剑影的厮杀,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戏曲目前正处在这场激烈的对决之中。改革开放以后,面对脱离群众精神生活的文艺创作形式和僵化的戏曲发展现状,我们的媒体不但不对这些现象进行理性的批评,反而回避这些问题,不去批评和建议,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溢美之词。

当代戏剧脱离了民间的质朴品格后,逐步走上的是脱离基层民众的贵族化、精英化的道路,这就与广大的基层民众失去了联系。而这个时候,戏曲的这种文化形式要传承下去,就要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革创新,戏剧的配套运转系统也必须改进,而媒体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从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掘新的精神因子,提炼新的思想元素,进而培育出与时代同步的新的和谐理念及和谐精神。我们要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具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本身就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科学成果,同时又丰富了新时期的和谐理念及和谐精神,作为大众传媒的新闻媒体,主要是利用新闻、专题、访谈以及娱乐休闲性的节目,来宣传科学理论,倡导科学精神,传播进步的价值观,弘扬正气,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人、感染人、陶冶人的目的。

就目前来说,从中央到各个地方,国家在戏曲发展上都下了很大的工夫,中央电视台在2001年就开辟了戏曲频道,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也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独到的表现形式,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梨园春》采用打擂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但是除了满足一些年轻人的追星梦之外,似乎没有太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同时该栏目会请一些名家去做评委或者去现场献艺,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和知名度,在收视率不断攀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受众群体的单一化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老年人成为这一文化传承的主体,年轻人对此好像并没有太多的兴趣和关注,如何在创新中求发展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们所面临的主要课题。

戏曲曲目的单一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的传承,新的剧目不能引起广大受众的共鸣,尤其在青少年中间缺失受众。当美国推出动画片《花木兰》时,我们国人却只在慨叹优秀文化的无形流失,当湖南想用动漫戏曲来传承历史文化时,其制作团队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费版权尴尬局面。今天的《功夫熊猫》又一次让外国人把中国的文化推向世界,我们在用锣鼓、武术、脸谱给世人展示中国五千年的深厚文化时,在喧嚣的背后是否认真思考过这些纷繁元素下深藏的文化底蕴?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让我们的文化在内容上创新、在形式上创新、在手段上创新,吸引力和感染力强的作品才会不断涌现,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新闻传媒的文化传播力、文化影响力,才能让先进文化广泛传播,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基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的一部分,戏曲的发展和传承映射着我国非物质文化的现状。近几年,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国家也开始逐步地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然而建设性和保护性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也正在消解着文化本身的价值,我们应该紧扣时代的脉搏,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把优秀的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而非作为展览品或者旅游景点去亵渎文化本身的社会作用。媒介在文化传承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低俗化的传播无异于一把隐形的剑,会在无形之中把经典化为糟粕,最终将灿烂的非物质文化推到绝迹的边缘。

新闻在传播中起到了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的功能,正确处理戏曲与媒体的关系、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在当今社会也极为重要,一部分综合媒体不应当只去做一些追星之类的花边娱乐新闻,还应当多去开辟一些文化欣赏的栏目,这是媒体应当尽的一点责任、一点对传承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媒体在对待戏曲的发展上,还应该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一方面不能只是奉迎溢美,回避一些理性的批评;另一方面也不能泼冷水,不屑一顾,总体上应该积极地理性地关注非物质文化的发展。

(作者单位:洛阳电视台新闻中心)

文化传承范文第4篇

首场拍卖后,保利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五个多亿的成交量,也留给了人们一个津津乐道讨论的话题:保利文化品牌的价值无穷。

“尊重艺术、尊重拍卖”又成了今春保利的一个新话题,这也是一个行业话题,李达有一种使命感,用自己的行动游走在传承艺术的大道上――

采访手记:长期以来,记者见到的多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品市场成交数据,已经习惯了用数学符号描述艺术品市场,但是当走入李达女士带有书香味的办公室里,听着她娓娓讲述艺术品征集和拍卖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从头至尾,记者一直沉浸在一种深深的感动之中,早已忘记了此次采访的初衷,现将这些故事道出,与读者共飨。

人、故事、艺术品

关于艺术品,李达女士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一件物品之所以能被称为艺术品,是因为它有着一段故事,一段与藏家有着莫大关系的经历。艺术品本身都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着人类优秀文化的精粹,有了这些人,有了这些故事,也就有了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才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而这个过程中的种种,也就传承了文化。

当一个藏家把自己花多年心血收藏的艺术品转给别人时,内心不但要承受割爱的巨大痛苦,还会担心新的藏家会不会像自己一样热爱艺术,一样尊重艺术,如果新的藏家认识不够,对原来藏家、对艺术品本身都是一种伤害。所以,作为拍卖公司,不仅仅是将艺术品征集回来,然后卖出去这么简单,还要承担培育、传导、教育市场的功能,帮每一件艺术品找到自己最好的归宿。这样,藏家才会相信拍卖公司,才会放心把自己的藏品交给拍卖公司,国际上知名的拍卖公司如佳士得、苏富比,很多藏家都是连续几代人和他们打交道,国内的公司应该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因为,对艺术品的热爱和传承是从事这个行业的根本,这样公司才能走得长远。我们希望,当一个藏家购得艺术品后,他获得的精神上的愉悦会大于他在金钱上的花费,而且能影响到他的子孙后代,把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这样,我们就成功了。

默默无闻的先辈

在拍卖公司出现之前,有很多默默无闻的画廊、文化经纪人,他们这代人,历尽辛苦地去考察画家,一个一个,一本一本地出书宣传,但是他们没有或者很少获益,他们的工作大都为艺术品的发展做了铺路石。郭先生就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一位,虽然当时也有不少负面评论,但在中国艺术品最低潮的时候,是他把所有的钱拿出来给画家办画展,做了很多的市场的推动工作。那时候艺术品几乎没有市场,他所做的工作几乎全是铺路石。类似的还有新加坡的蔡老先生,现代一些有潜力的画家,包括岳敏君、王广义等,老一辈的如陆俨少、李可染、朱屺瞻、刘海粟等。蔡老先生起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现在,他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但他苦心经营的画廊还是在坚持不断推出新的画家,这些人很值得尊敬,他们才是热爱艺术的人。

艺术有价亦无价

当记者提到艺术品的价格问题时,李达女士认为,我们不应关注艺术品的价格,而应关注艺术品的真正价值,艺术品的真正价值是它本身对人类文化传承所做出的贡献,收藏艺术品是为了传承文化。

艺术品的价值是永远存在的,在创作之初就有了,一件艺术品是否有价值,一个画家是否是一个伟大的画家,是要看他对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是否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了多大的作用。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具有非常大的艺术魅力,当它出现时,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激动,都想将之收入囊中,艺术品的魅力是无法阻挡的,很多藏家一见到自己喜欢的就两眼放光,这就是艺术品自身散发的魅力。在保利的拍卖会上,有位藏家用大概3000多万元,购买了10幅优秀的画作,而当优秀再次出现,他还是抑制不住想要购买,当然这只是体现在个人身上。如果将艺术品的魅力放大体现在国家角度,就更能体现文化的魅力,如前段时间法国艺术品在中国展览期间,一名乡村教师带着他贫穷的学生,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就是为了到北京来看画展,亲自看看《吹笛的男孩》,而这幅画只是法国一家不起眼的博物馆收藏的,可见文化的魅力是多么的强大。

人类在物质上满足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会出现精神方面的追求,开始注重:文化需求,注重精神享受。一位藏家这样说过,“吃得再好,就算每顿饭吃山珍海味,也就一日三餐,也能吃腻了;住得再好,住再大的房子,也仅仅用一张床的位置休息,房子太大自己就成了看房人了。”这也恰恰说明了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后,就需要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才会快乐,而艺术品就能满足人们在这方面的需要,收藏就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有些人只要自己喜欢,不管花多大价钱都愿意购买。

潜心收藏、功德无量

李达女士给记者提到自己遇到的一位新加坡藏家,这位藏家几十年来一直在收藏中国艺术品,从最初的每幅画1000元钱开始,到现在一些画已经超过100多万元了,他还是在收藏,他把当初花低价买进的书画返还给市场,把所赚得的钱又投入了新的艺术品收藏中,一点也不乱用,他说:“这些钱是收藏艺术品的回报,我还要把这些钱回报给艺术品市场。”这样做仅仅是因为他喜欢中国艺术,对艺术品的热爱,对艺术品的付出,着实让记者感动不已。反观我们国内的很多买家,他们本身不懂得欣赏画,没有从内心深处欣赏艺术品,只是为了投资,他们买到艺术品几乎不看一眼,就放入仓库,等着升值,春拍中花10万元买的画,在秋拍中就拿出来,就想卖到50万甚至100万元,这使得艺术品市场出现一些混乱现象,这种现状可能会让人感到痛心,细细思量之下,其实很好解释,这是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刚刚经过动荡年代的艺术品市场是没有办法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刚刚处于学走步阶段,经过“大浪淘沙”,剩下的才是金子。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会被淘汰,拍卖公司也是如此。而真正坚持下来的,都是对艺术品心存感念的,真正服务于艺术的人,只有经过整合,调整、淘汰,市场才会稳定、成熟,法律、制度也会不断修改完善,才会达到成熟。

艺术属于真正热爱它的人

李达女士告诉记者,有一次去画廊,在短短的半小时这家画廊成交了70多万元的画,她给记者讲述了一件最令她难忘也最令记者感动的一件事。有一位老太太看中了石齐的一幅画,不由赞不绝口,“这幅画真是漂亮,真是好画啊!”她询问价格,画廊经理说是8万元,最少也得7.5万元,老太太说到:“这真是幅好画,不过能不能再便宜一点。”也许是看到了老太太的恋恋不舍,被老太太的痴迷所感动,画廊经理问她买画做什么用,老太太解释到:“我刚刚搬了新房,现在要装饰房子,可是不想买什么印刷品、商品画之类的东西,只是想买一幅真正的画作,现在看中了石齐的画,很喜欢,我想把它放在客厅里,我真是喜欢这幅画。”最后,画廊经理同意以7万元卖给她,并告诉她,如果有一天不喜欢这幅画了或是看中其他画,可以随时退或者换成别的画作,但老太太说不会退的,她就是喜欢。

“只是喜欢”,记者的神经再一次被触动,这说明中国的老百姓,开始真正懂得欣赏艺术,开始对美有了真正的需求,他们想把真正的艺术品搬回家,这更让记者坚信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巨大潜力。

尊重拍卖、尊重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里很讲究诚信,从事艺术品行业更是如此。有时候,一些买家举了牌,最后说是不想要了,可以赔偿拍卖公司的损失,但李达女士认为,我们拍卖公司不要赔偿,我们受了损失倒没什么,但这种行为却伤害了委托方,是对原来藏家、对拍卖、对艺术的不尊重,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伤害。拍卖公司仅仅是一个平台,让买家卖家在这个平台上公平地、公开地交流,我们应该对艺术品、对藏家负责,不要随意地伤害他们。我们知道,国际上大多买家把每一次举牌都看得很重,举牌成功就意味着签订合约,签约了就要履行,这也是与国内一些买家的心态有关系的,在国际上,一般买家都会使用他资产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来收藏;但是在国内,一些买家,他有1000万元的资产,却敢用2000万元或者3000万元的价格来买,这难免就产生违约,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丢失了内心最珍贵的诚信。

保护艺术、传承文化

记者提及了保利集团收藏圆明园国宝之事,李达女士表示,一个人赚了钱,要想着光宗耀祖,一个企业赚了钱,也要想着自己的祖国,要想着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应该为国家做一些贡献,保利出于保护文化收藏这些国宝,在博物馆里展出,这只是开始。这种模式会发展下去,所有的企业发展好了,都应该为保护民族文化做出一些努力。因为国家收入毕竟有限,在国际上很多地方,都有完整的捐献体系,企业出钱购买艺术品,然后捐献给国家,保利自己出钱为国家收回国宝也是如此。有一次在新加坡征集藏品的时候,当别人给当地一个大藏家介绍说,这是收藏圆明园国宝的保利来征集拍品时,那位大藏家很爽快地把自己多年的珍藏拿出来。藏家认为,一个有热爱祖国、对保护祖国文物有责任心的公司,是值得信赖的。

还有一些可敬的人,比如在国外有一些人常年在收集唐卡等民族艺术品,他们只是想保护民族艺术,将民族文化好好地传承下去。

中国一直有优良的传统文化,但是经过近代100多年的战乱,再加上建国后“”,这些文化几乎被批驳得体无完肤。尤其是期间,中国文化遭受了颠覆性的破坏,中国文人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迫害,中国传统文化里讲究“士可杀、不可辱”,很多文人不堪受辱,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使得中国文化出现断层。幸运的是,现在很多人已经认识到这点,政府已经开始将建立和谐的社会提上日程,加大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加大对艺术创作的支持,作为艺术行业的一员,保利更有责任加大对艺术的宣传、推广和保护,用艺术语言来传承文化。

文化传承范文第5篇

近日,一位西安的朋友与我聊起他七岁儿子的教育问题,称其每周末都要去上英语和小提琴辅导班。这让我不禁开始思考文化传承,以及人生观等问题。

我的偶像,大作家林语堂先生在其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巨变之前)的《吾国吾民》一书中谈及了这一话题。他在该著作结语部分将中国描述成古老并因此颇感自豪的国度。林先生指出,“老”这个字意味着经验丰富,见识广阔。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人最喜好的季节应是秋季。

他在书中写道:“我爱好春,但是春太柔嫩;我爱好夏,但夏太荣夸。因是我最爱好秋,因为她的叶子带一些黄色,调子格外柔和,色彩格外浓郁,它又染上一些忧郁的神采和死的预示。它的全黄的浓郁,不是表现春的烂漫,不是表现夏的盛力,而是表现逼近老迈的圆熟与慈和的智慧。它知道人生的有限,故知足而乐天。从此‘人生有限’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出现一种色彩的交响曲,比一切都丰富,它的青表现生命与力,它的橘黄表现全玉的内容,紫表现消极与死亡。”这段话充分反映出林先生作为文化人所具有的较高境界。

在我看来,人类缔造全球文化和社会的脚步已日益加快,而中国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主要归功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现代中国人从祖辈处继承的文化(包括哲学和文学)遗产。

然而,中国若想真正在其中发挥作用,则必须维持并加强这一历史传承的纽带。

于是我向这位西安的朋友发问:要求孩子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他不感兴趣的英语课程有多大意义7这个年龄的孩童是不是更应该花时间去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方式诸如练习书法或古琴7如今,新加坡、香港等地西化的教育体系对当地孩童造成的影响已初见端倪,最终的后果很可能是培养出对任何文化都无深刻洞见的一代人。

但林先生却是从相反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世界观,认为中国只有继承过去才能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吾们是老大的民族”。他写道,“老年人的巨眼看尽了一切过去与一切现代生活的变迁,也有许多是浅薄的,也有许多对于吾们人生具有真理的意义。吾们对于进步略有些取冷笑的态度,吾们也有些懦弱,原来吾们是老苍苍的人民了。吾们不喜在球场上奔驰突骤以争逐一皮球,吾们却欢喜闲步柳堤之上与呜乌游鱼为伴。人生是多么不确定,吾们倘知道了甚么足以满足吾们,便紧紧把握住它,有如暴风雨的黑夜,慈母之紧紧抱住她的爱子。”

尽管在《吾国吾民》一书写成后中国社会经历了诸多变化,但我发现时至今日很多中国人仍持类似观点。今日之中华四处洋溢着青年人的热情和活力,但在这背后,我似乎看见了较世界其他国家人民对生活和现实更深的体悟。

文化传承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文化; 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传承; 会计文化传承载体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著名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做了以下阐释:“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文化、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文化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价值观、行为特征、生活方式,甚至风俗习惯的总和。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具体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语言、文字、书籍、历史、博物馆的藏品展品等都是文化的范畴。虽然不同地域有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民族也有不同民族的文化,甚至不同的职业群体也有不同职业群体的文化,但是文化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人们认同的精神秩序。因此,作为会计理论工作者而言,对于什么是会计文化、会计文化传承以及会计文化传承载体的探讨既是一个会计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会计实践问题。当然会计文化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也引起了不少会计学者的关注。但是在“会计文化方面,传统文化形式偏多,与时俱进、完整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国当代会计精神、及时反映国际上会计文化建设新理念新方向的东西有待于进一步充实。”①本文以会计文化、会计文化传承以及会计文化传承的载体为出发点,着重探讨会计文化、会计文化传承及其传承的载体问题,以期引起会计同仁对会计文化建设问题的关注和探讨,重视会计文化的传承,为实现从会计大国向会计强国的迈进奠定思想基础。

一、会计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一般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通俗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对“文”与“化”的表述和解释。就“文”的本义而言,原指各种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中有“物相杂,故曰文”的记载。《礼记·乐记》中有“五色成文而不乱”的记载。此后人们对“文”又引申出若干意义。其一,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意义符号;其二,指由基于伦理、道德之说的绘画、装饰、修养;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就“化”的本义而言,原指生成、造化的意思。《庄子·逍遥游》有“化而为鸟,其名曰鹏”的记载。《黄帝内经·素问》有:“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的记载。显然,“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以文教化”的意思已十分明确,成为早期“文化”的概念。后来,人们把“文”与“化”合成一个词,如“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这里“文德”与武力相对,侧重文治教化。

西方历史上“文化”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是对土地的耕耘和植物的栽培。一是指为敬神而耕耘劳作;二是指为生计而耕耘劳作。后来“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其涵义又引申为对人本身的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的修养,后来人们把它引申为个人修养、社会知识、艺术作品和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等。文化一词的社会学意义是19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发展而赋予的。

1986年8月,美国会计学会在纽约举行了以“会计与文化”为主题的第71次年会,同年,施耐德教授主办了关于会计文化研究的研讨会。1987年在布鲁塞尔召开了会计与文化为主题的研讨会。1990年亚太地区会计学术交流会上都将其列为专题进行探讨。但是,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关于会计文化的定义。会计文化是会计职业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会计实践活动中逐渐创造和形成的主要是指在精神层面形成的一般来说能够得到会计职业群体认同的价值观、行为特征、生活方式,甚至风俗习惯的总和。张云(2007)在其博士论文中认为:“会计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会计物质文化和会计制度文化、会计行为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其核心内容是会计人员的价值观”。通常人们把会计文化分为广义的会计文化和狭义的会计文化两类。广义的会计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已经创造的,并且与会计活动相关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主要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狭义的会计文化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与会计有关的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制度、会计规则、会计方法、会计技术和会计惯例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理论等。本文所指的会计文化是会计职业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培育和养成的并一致认同的价值信念、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属于广义会计文化的范畴。

二、会计文化传承

文化及其传承是一种历史现象,既是历史文明的积淀,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会计文化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伴随着历史传递和继承。会计文化的传承就是将会计文化在一代会计人与另一代会计人之间传递和继承的现象。

会计文化传承首先是对会计价值取向的传承。会计文化传承和其他文化的传承一样,其核心包含明确的价值取向。正是因为会计文化传承了会计的价值取向,才使会计文化具有整合功能。会计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会计职业群体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发挥的作用。具体的会计人员是会计职业群体中的成员,虽然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他或她对于事物的观察判断和理解而采取行动,但是通过会计文化从而使会计职业群体的成员之间得以沟通。如果他们能够共享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会计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会计职业群体而言具有精神层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为会计文化是会计职业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培育和养成的并一致认同的价值信念、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这种以会计价值观为核心的会计文化必然会成为会计职业群体执业过程中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建立一个充满理性、秩序井然的社会,首先要有精神秩序,然后才有政治和法律秩序;精神秩序的形成有赖于商业伦理道德和社会诚信文化形象的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文化是会计职业群体精神秩序的根基,是良好职业道德和执业能力得到保障的基础,是会计职业群体精神家园和情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文化对会计职业群体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所在。

会计文化传承可以为会计职业群体的行为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模式。因为会计职业群体通过共享会计文化,使每个会计人可以知道自己的职业行为在会计职业群体看来是符合会计职业群体的价值取向的,他自己就自然会对自己的会计职业行为感到心安理得和自尊自信,会计职业群体的其他成员会对他的行为表示赞许和褒奖,这就是会计文化对会计个人职业行为的一种价值导向作用。一旦会计文化形成积淀和得到传承,就意味着会计职业群体的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在会计职业群体中形成了某种秩序。只要会计文化得到会计职业群体的认同和遵从,那么由会计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会计职业群体维持下去,这就是会计文化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如果会计文化能够得到下一代的认同和遵从,那么,会计文化就有了传承功能并使向下一代延续会计文化成为可能。

三、会计文化传承的载体

会计文化是会计职业群体的精神财富,通过心口相传、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传承会计文化有其局限,因此探讨并借助一定的载体来实现会计文化的传承就具有重要的意义。通常我们把传承会计文化的物质实体和方式就称为会计文化传承的载体。本文从会计文字语言符号载体、会计雕塑绘画符号载体和会计徽标图案符号载体三方面探讨会计文化传承的载体。

(一)会计文字语言符号载体

文字是会计文化最主要也是最普遍的载体。会计文化的精髓通常也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达。文字既具有能体现会计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具有能使人喜闻乐见、引人入胜、言简意赅和工整对仗的表现形式,往往寥寥数语便能道出会计职业群体的会计文化中深刻的价值内涵。

孔子的弟子曾经就什么是会计求教于孔子,孔子答曰:“会计,当而已”。孔子用“当”字来解释会计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价值相当——可用之于不同财产之间的比较、替代和交易。第二,核算得当——分类正确,计量准确,关系平衡。第三,处置适当——把握分寸,欲速不达、过犹不及、适可而止、止于至善。不夸张地说,仅一个“当”字,反映出了孔子对会计价值取向图景的描绘。现代会计之父帕乔利(Pacioli)曾经说过:“每年结账一次总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你与其他人合伙时尤其如此。账目常清,友谊常存”。②这就是帕乔利早在500多年前对会计职业群体价值取向的一种生动而准确的描述。会计行为或会计活动及其结果的“账目”之所以要“常清”,是以“友谊常存”这一价值取向为导向的。正是这种为人的价值取向引导着会计的发展和进步。

被誉为“现代会计学宗师,职业教育之楷模”并享有“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称号的潘序伦先生为立信会计学校所题的校训题词,“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24字”校训精辟地阐述了他的“立信”思想,旗帜鲜明地标识出会计职业群体的“价值追求”或“价值取向”——“立信”。朱■基同志提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其官方网页上开宗明义表明保护公众利益的价值取向:“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是会计行业的全球性组织。它与遍布全球118个国家的155名会员和联系会员共同合作,鼓励全球会计师进行高质量执业,以保护公众利益。”在宗旨与战略一节中进一步指出:“IFAC将通过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职业标准,促进标准的国际趋同,并为与行业专长最为相关的公众利益问题进行呼吁,从而促进世界范围内会计行业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服务公众利益。”

显然,上述文字语言符号都是对会计价值取向的生动描述,也是会计文化的精髓所在,这些会计精神财富正是借助于文字语言符号得以传承。

(二)会计雕塑绘画符号载体

人类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图腾崇拜与图腾信仰是一种维系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形式。毋庸讳言,雕塑绘画作品不仅具有艺术品的美观功能,还具有承载或传承特定文化的功能。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现代哲学中的符号学理论席卷了整个文化和艺术界。雕塑绘画作品的符号性被认为具有某种文化表征,成为不同文明的表征符号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因此,无论是雕塑、绘画还是在建筑设计领域,人们不仅强调作品本身美观特征,而且更强调的是对隐藏在视觉表征符号背后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的表达。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校园里矗立着名为“公平柱”的雕塑(如图1所示)。该雕塑的意涵为注册会计师职业三个最重要道德观念:独立、客观、公正。无疑也体现了会计职业群体的价值信仰和价值追求。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广大农村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各地也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先进经验。其中,当时的辽宁省彰武县第三区(现彰武县大德乡)面对农村合作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会计人员短缺、技能不高问题,提出由当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会计员组成会计互助网(后来被人们称之为“三合会计互助网”或简称“三合一网”)来解决会计人员短缺的问题。“三合会计互助网”的出现,不仅比较好地解决了当时农村会计人员短缺和技能不高的问题,而且,还“做了许多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三合会计网”的做法,得到了同志的高度赞扬。他在主持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在一篇介绍“三合会计互助网”的材料上写下了如下按语:“这一篇很好,各地均可仿照办理”。

令人称奇的是当人们对于同志曾经为“三合会计互助网”做过批示的事逐渐淡忘的时候,画家戴泽在1955年创作的一幅题为“小会计”的油画作品(如图2所示),却成为当时农村合作化过程中这段会计历史凝结的载体而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知晓,这幅油画作品的拍卖价也因此不断创出新高。

综上所述,雕塑绘画作品充分说明雕塑绘画作品是会计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通过雕塑绘画作品符号载体使会计文化得以传承。

(三)会计徽标图案符号载体

会计徽标除了具有一般徽标符号的作用以外,还是会计价值取向的载体之一,会计的价值取向通过会计徽标图案符号得以在会计职业群体和全社会中彰显。就会计徽标而言,它所表征的不仅是会计徽标中具象所表达的直接含义,即注册会计师职业群体的身份标识和地域标识,而是隐含在会计徽标具象图形之中的抽象层面的含义,即会计职业群体价值取向的表征符号。根据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理论,“看不见的实在”必须要通过实实在在的物质形式予以表征。对会计看不见的实在——即会计价值取向必须要通过“会计徽标”这种实实在在的图案符号形式予表征,进而使“会计徽标”成为表征会计价值取向这一更深层面意义的一种表征符号。当会计职业群体试图表达这种不能被直接触摸的、抽象的、看不见的实在的价值取向的时候,会计徽标图案就产生了。以“可见之物质”的图案表征“不可见之精神”就是会计徽标图案符号的本质。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符号载体的会计徽标图案就是对会计职业群体价值指向和内在精神的一种极其简练的概括和总结。通过对一个个会计徽标图案符号的研读,我们可以领悟到多方面会计价值指向的深刻内涵。本文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和31个省市自治区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省注协)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共35个会计机构的徽标图案符号为统计对象,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通过网络查找、实地走访和电话询问等方式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群体的徽标标识符号进行了一次统计调查,并试图通过对统计调查获取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挖掘出镶嵌在会计徽标图案符号中的会计价值取向。经过统计,在35个注协中有25家有代表自己机构徽标图案符号,其中有20家(占有徽标样本的80%)就是通过表象公正的天平图案符号,作为徽标构图中最主要的元素。

天平所承载的文化含义是公平、公正、平衡。天平图案符号旗帜鲜明地向社会宣示和张扬了会计职业群体彰显公正的价值取向,这是对会计职业群体持续不懈地追求会计公正价值取向和价值信念的最好诠释。这无疑就是说,会计价值取向的要旨就是会计价值取向是要惠及所有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或者说至少不损害会计信息使用者任何一方的利益,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就是人们对会计价值取向的本质理解和人们对会计职业群体所寄托的最深切的期许。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会计职业群体的价值取向或价值追求。会计职业群体的价值取向也就借助于会计徽标图案符号这一载体得到传承。

四、结语

以上本文着重讨论了会计文化、会计文化传承及其载体。会计文化是会计职业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培育和养成的并一致认同的价值信念、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这种以会计价值观为核心的会计文化必然会成为会计职业群体执业过程中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会计文化的传承就是将会计文化在一代会计人与另一代会计人之间的传递和继承的现象。会计文化传承载体是指会计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和记忆方式,会计文化能够借助于会计文字语言符号载体、会计雕塑绘画符号载体和会计徽标图案符号载体和记忆方式得到传承。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凭着个人的智慧和理性不可能对会计文化、会计文化传承以及会计文化传承载体等问题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对会计文化、会计文化传承以及会计文化传承载体的整体把握也超出了单个会计学者的能力范围,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对会计文化、会计文化传承以及会计文化传承载体的探究和追问。毋庸置疑,当会计学者对会计文化、会计文化传承和会计文化传承载体探究和追问的成果不断积累起来的时候,那么这个职业群体的文化繁荣和文化传承由理想变成现实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为此,我们建议设立会计文化(伦理)专业委员会。在目前13个专业委员会③的基础上增加设立会计文化(伦理)专业委员会,在中国会计学会的领导下开展会计文化(伦理)的学术研究,推动会计文化(伦理)建设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金克木.文化的解说[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2] 毛伯林.关于会计文化若干问题的研究[J].会计研究,1993(3).

[3]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敬东,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 劳秦汉.文化环境、会计人、会计实务与理论[J].会计研究,2001(1).

[5] 杨世忠.诚信理财,塑造企业财务品牌[J].财务与会计,2004(10).

[6] 殷勤凡.对会计文化的批判性思维[J].当代财经,2005(5).

[7] 张云.中国会计文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7.

[8] 萧延中.中国崇“圣”文化的政治符号分析—— 一项关于起源与结构的逻辑解释[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12-06-10.

[9] 马元驹,杨世忠.对我国会计职业群体“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期盼[J].会计之友,2009(4上).

文化传承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传承 会计文化传承载体

据相关研究表明,文化是一种繁杂的整体,其中包括有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文化、法律以及风俗习惯等,使人们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其改善的总成绩。文化作为人们价值观、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以及风俗吸光等思想观念的直接体现,具体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其范畴主要把包括有语言、文字、书籍、历史以及博物馆的收藏品等。根据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文化知识的传授都不相同,相关的职业群体也具有不同的职业群体文化。归根结底,文化就是人们共同认同的一种精神支持。所以,对于深入研究会计文化的人员而言,会计文化、会计文化传承以及载体的研究既是一个会计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社会以及会计实践的问题探讨。

一、会计文化的探讨分析

会计文化在会计职业的群体中具有特殊的含义以及功能,会计文化与所有的文化一样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由于会计文化特殊的价值取向,决定其具有的综合功能,其的综合功能主要是通过其与其他辅助作用的协调方式调节会计人员的职业群体的职业意识以及职业行为,并发挥其积极主动的作用。相关的会计职业人员都是独自的个体,其通过自身对会计职业的观擦分析以及理解而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以及策略。同时,会计文化也作为会计职业群体成员之间互相沟通的中介,其在实际的生活中通过共享文化的形式,有效的缓解职业群体间的沟通以及消除互相间的隔阂。其的价值取向对于会计职业全体的来说,其具有精神层面的共同协作力以及凝聚力,由于其是会计职业躯体长期遵循的一种职业精神,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总结并培育成具有统一战线的职业价值意念以及行为准则。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经过研究分析得出,在实际的生活中要想建立一个充满理性,且井然有序的社会社会生活,首先就应该要有精神文明的支持,再通过政治以及法律的措施对其进行秩序的维护;而在这个过程后中,精神秩序的形成是在商业伦理道德以及社会诚信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完善,从某方面来说,会计文化是会计职业躯体精神秩序的基础依据,也是良好会计职业道德以及实施力度的重要保障,更是会计职业群体精神家园以及情感世界的有机且不可或缺的做成部分以及其产生凝聚力,团结一致的源泉动力。

二、会计文化传承的研究探讨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的遗留现象,其不仅是历史文明的积淀,而且还是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以及传承。同时,会计文化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的传承,其在传承的过程中,是在一代会计职业人员向另一代会计职业人员之间的传递体积继承,由于会计文化在实际的生活中通过其特有的功能,使每个会计职业人员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自身的行为意识、职业道德等是否符合会计文化的价值取向,并且能够遵循会计文化的精神以及职业价值取向,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会计职业行为以及职业道德感到自信,并且得到会计职业群体的欣赏以及褒奖,其就是体现会计职员个人价值取向的主要渠道。如果会计文化逐渐积淀以及传承的时候,就说明会计职业群体的价值取向以及行为规范得到认可并能够遵循,同时也说明在会计职业群体中自然的形成了一种人人都能够体会并遵守的职业秩序。如果会计文化得到人们的肯定,就会自然的实际的生活中传承下去并将其作为一种职业素养,这就是会计文化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的体现;如果会计文化不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以及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够遵循其职业文化取向,会计文化就有了传承功能,并能够促使下一代延续并传承会计文化成为一种可能。

三、会计文化传承载体的探析

会计文化是会计职业群体的精神体现,其通过人们的心口相传以及言语声教的形式将传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探讨分析并借助其他载体实现会计文化的传承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传承会计文化的物质以及方式称作为会计文化传承的载体,其主要的载体主要包括有:①语言符号载体:文字是会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文化传承的最为常见的载体,其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对其进行传承是其进行传承的最为主要的载体之一。②雕塑绘画符号载体:雕塑绘画作品是会计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雕塑绘画作品符号载体使会计文化得以传承。③徽标图案符号载体:会计徽标除了具有一般徽标符号的作用以外,会计徽标还是会计价值取向的载体之一,会计的价值理取向通过会计徽标图案符号得以在会计职业群体和全社会中彰显。

总而言之,会计文化、会计文化传承以及会计文化传承的载体。其中,会计文化是职业群体经过长期积累的社会经验,并培养成一种价值观念以及取向将其传承下去;会计文化传承载体是指对会计文化进行传承的载体,使人们将其延续下去;其通过借助文字语言符号、雕塑绘画符号以及徽标图案符号等形式的载体,将其进行传承。

参考文献:

[1]杨世忠,马元驹.论会计文化和会计文化传承的载体[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

文化传承范文第8篇

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学校,应以历史文化为契机,关注学生的德育历程和自由成长的道德教育。人和一小坐落在曲径通幽的鸦湖村,是一所农村百年老校。近年来,致力推行侨乡文化,大打侨牌,努力探索侨乡文化和学校德育整合的道路,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取得了突出成效,形成了“爱国奋进、务本踏实、自主自强、互助拓新”的学风,形成了“侨乡文化”的德育特色。

一、挖掘侨乡文化,丰富德育内涵

侨乡,是海外华侨华人的故乡,是侨眷聚居的地方。侨乡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更由于侨胞们远离家乡,在国外艰苦创业、谋生的过程中,比在国内生活的人们更能体会到国家强大与弱小的重要性,更增添了侨胞们对祖国、对家乡、对家人的眷恋,更要奋发拼搏,谋求生路。因此,侨乡文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具有艰苦奋斗、扶贫济困的精神。

1.强烈的爱国情感。在我国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人和交通不便,教育设施简陋,许多学校都是利用各村的祠堂作为校舍。于是,大批的爱国华侨回国大力投资,捐资办学,兴建学校和医院。如侨胞戴宗汉先生,他是人和高增村人,1918年只身赴秘鲁谋生,经过努力钻研,解决了秘鲁的粮食问题,被称为秘鲁国的“农业工匠”。戴宗汉为报效祖国,建设家乡。1964年,他捐资兴建广州市第七十三中学;为家乡兴建华侨医院(现白云区中医医院);捐资数百万元给暨南大学;为家乡修建公路等。为纪念戴宗汉先生的爱国爱乡精神,广州市第七十三中学的主楼命名为“汉庭楼”。

2.顽强拼搏、敢于创新的精神。早期的S乡人“穷则思变”,背井离乡,漂洋过海,甚至被“卖猪仔”到外国。他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无可比拟的。人和村曹海清,初到秘鲁谋生的是“契约华工”,无人身自由,为当地的矿场开采矿产,筑铁路,发展农业,流尽了血汗。“契约”期满后,去城镇做小贩,开小餐馆、小杂货店,经过艰苦创业,经济逐步好转,进而发展进口贸易。

3.团结互助的精神。侨胞到了外国,受到外国人的挤兑和压迫,侨胞们就团结一致,成立侨乡会,加强交流和联系,增强力量。

4.扶贫济困的精神。侨乡人,把“富则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他们把大量的汇票寄回家乡,资助贫困的亲朋、老人,或回到家乡,出资出力,筹建基金会,如在人和蚌湖成立“著义”基金会,资助贫困,奖励人才。

侨乡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一块,其历史意义、现实价值和未来作用,都是非同寻常的,都是不可或缺的。侨乡文化体现了寻根问祖、爱国爱乡的“根”文化;扶贫济困、捐资办学的“义”文化;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搏”文化,包含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时代价值,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一致的内涵。

二、追寻侨乡的足迹,开展德育特色活动

1.开展调查活动,深入了解侨胞。通过社会调查,让孩子们了解华侨的主要分布,以及所从事的行业。中年级的同学主要调查人和华侨在世界的主要分布。高年级的同学调查华侨同胞从事的行业和生活状况,充分了解侨胞在异国的艰难奋斗史,体验侨胞顽强拼搏的精神。

2.组织参观活动,了解侨胞对家乡的贡献。组织活动小组,实地参观由侨胞捐献的学校、医院等地方。如参观广州市第七十三中学、人和华侨医院(现白云中医医院),学生参观、采访,写下了游记,感受侨胞爱国爱乡的高尚品格。

3.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如“侨胞创业史”故事会;“我的故乡我的情”诗歌朗诵会。课堂上,同学们把对侨胞的敬佩之情,通过一句句感人的诗歌,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来表达。

三、传承侨乡文化,深化德育实践

1.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侨乡文化,能进一步深化德育功能,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健康和谐发展。近年来,我校形成了“培德才发展之根树面向世界之人”的办学理念,以“以情立德以动塑品”为德育理念,以“明德善学博才艺根系人和向世界”为校训,以“自主自强爱国爱乡”为德育目标,以爱国教育为主线,开发了校本课程《做有根的中国人》,组建了“侨之航”航模队、健美操队、合唱队等,积极传承侨乡文化。

2.关爱老人。学校定期组织学生慰问老人,送上爱心礼物,陪老人谈心,为老人表演节目,把关爱和欢乐带给老人。

3.小爱心,大梦想。每学期开展“跳蚤市场”进行“义卖义买、乐买乐卖”活动,同学、老师还有家长齐参加,所得的款项全部捐入学校的“爱心基金”,为帮助有需要的人。

4.绽放理想。开展“建设人和金点子”活动,为人和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建设人和,立下了远大的理想。

文化传承范文第9篇

昆曲界有着互相交流,互相扶持的良好传统,今年已经是湖南省昆剧团举办的第四届“小桃红・满庭芳”――美丽郴州赏昆曲演出月活动了,曾邀请过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演艺集团、苏州昆剧院、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等其他昆剧院团来团交流演出,都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也倍受观众喜爱。湖南省昆剧团将每年的“小桃红・满庭芳”交流演出升格为全团参与、市场运作,商业投放的模式进行尝试。一是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加强我市的对外文化交流,三是活跃本土文化艺术演出市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为建设文化强市和美丽郴州献力。

今年是我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和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湖南省昆剧团积极响应“中英两国共同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这两位文学巨匠逝世400周年,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的号召,湖南省昆剧团以昆曲的形式排演莎翁的著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今年8月,应英国爱丁堡艺穗节组委会的邀请,湖南省昆剧团赴英国参加爱丁堡艺穗节。出访期间,湖南省昆剧团演出三场昆曲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彩排和街头宣传各一次。用昆曲的表演形式排演莎翁的著作,给英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进了中英文化交流合作,宣传了湖南,推介了郴州,出访演出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据统计,湖南省昆剧团在爱丁堡期间,有近600名观众购票观看了剧场演出,有近1000名观众观看了街头演出。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新华社、湖南日报、湖南电视台、红网、郴州日报、郴州电视台等中省市媒体报道了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盛况。

9月14日,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礼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传承好先人创造的精神财富,推动中华文化血脉延续,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湖南省昆剧团老一辈艺术家雷子文、团长罗艳、梅花奖获得者雷玲、优秀青年演员王福文、优秀青年作曲唐邵华赴北京参会。

会上,刘奇葆指出,汤显祖是我国文艺史上的一座丰碑,和莎士比亚一起被誉为同时代东西方两大文学巨匠。他创作的《牡丹亭》等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是高雅的、也是大众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回望历史、重温经典,感知汤显祖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当代价值,解读其文化基因,对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有着深刻的启示和积极的借鉴作用。

刘奇葆强调,我们今天纪念汤显祖,就要坚守文艺理想、坚持文艺品位,秉持人民情怀、植根生活沃土,使文艺创作获得旺盛的生命力。要在尊重传统、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上,扬弃继承、转化创新,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实现中华文化现代化。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把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宣介出去,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世界了解一个文化的中国、多彩的中国、博大的中国。

文化传承范文第10篇

北京一中:传承与改革

北京历史最早的义务教育学校是北京一中。该校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所老校,有近400年历史。但目前的北京一中与四中、八中等相比,却要差一些。这是因为北京一中是前代遗留的皇家学校,而封建皇帝早已被了。四中、八中等学校虽然年代稍晚,却是近现代教育名家创立,根红苗正。

1644年,少年天子顺治皇帝入关那一年把八旗子弟送到国子监读书,这就是一中的由来。清朝光绪年间建立书院,称之为八旗书院。1902年取名“宗室觉罗八旗中学堂”,从这时起可称为学校。1912年,蔡元培先生任教育总长后提出“五族皆可入”,包括平民都可以进入这所学校。这是一中历史上很重要的转折――从皇家学校开始变为平民学校。这时就更名为“京师公立第一中学”。1928年至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学校更名为“北平市立第一中学”,很多学生也相继投入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著名作家刘白羽就是其中一位。

1949年后,北京一中达到巅峰时期。当时,学生学习与生活已经是现在所说的素质教育了。校史记载,有一个班的所有学生都考入了第一志愿大学。文艺、体育、科技各个方面也培养了很多知名校友,如北影导演黄健中,演员李法曾、韩善续等,当年都是北京一中文娱小组的成员。体育方面,北京一中有足球队、篮球队,在参加北京市三好杯篮球赛、足球赛中每次都能拿到冠军。1958年,北京一中开始招收女生,从此,北京一中开始男女合校。国家女足成绩最好时期的主教练商瑞华就是北京一中足球队队员。中国历史博物馆设计师李之檀也是当时一中的学生。历史上,北京一中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材,如许嘉璐、强卫、林军等部级和省部级领导人。

“”结束后,北京一中首先提出分快慢班,在全国推开后对于快速培养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1990年,北京一中成为12年一贯制整体改革学校后,提出来一套改革方案:“突破两道门槛,摆脱升学战车”,把学制缩短。小学五年级r,超前的学生直接升入初中,一般的孩子就上6年。英语则分成A、B两个班,程度好的申请上A班,有困难的上B班,由学生自愿选择。20世纪80年代末,北京一中提出4门基础课,就是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而且在课程设置当中给予足够课时保证。

校长汤朝晖表示:我们的教育理想不是师资一流、校舍一流,而是在一中的学生走出校园的时候,其成长一定是优于、大于他进来的时候。一中历史上每一步发展都是为了学生。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很多校园选修课。今天选修课已经开设到几十门,这几十门不是学校硬性给学生们规定的,而是征求学生意见之后开设的。

上海:老校未必是名校

上海近代小学教育是中国教育实现近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也一直担当着中国近代教育“领跑者”的角色。尽管建校百年以上的小学有105所,但其文化特征正悄然淡化,被社会认可的名校并不多。一份最新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以1990年登记在册为基点,上海百年小学数量呈迅速减少趋势,14年间从194所减少到105所。另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是,不少百年老校对“传承与创新”的课题有着自己的说法。

前不久,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教育》编辑部组织力量,以1904年中国首部通过法令形式正式颁布的《癸卯学制》为标志,对上海小学进行了调查,最后确定截至2004年,上海已有百所小学跨入了百年老校的行列。

作为百年老校,办学文化是最基本的要素。对60所百年小学的调查显示:虽然80%的学校能够写出百年办学至今的最大特色,但其中近半内容雷同,另20%的小学不清楚自己特色是什么;30%的学校表示对校史“十分清楚,了如指掌”,而60%的学校则只“大致知道脉络和几个阶段”;60%的学校没有专门的校史陈列室。

老校文化特征的“淡化”,有三大原因:一是区域调整原因,一些学校迁址后,因缺少相应的配套宣传,当年的辉煌逐步削减;二是历史上小学蓬勃而起,公办、私立等学校同时集聚,规模较小,使得学校办学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易显现;三是校长和教师对学校历史缺乏足够认识,也没在继承发展上下工夫,直接削弱了老校文化特征的延续。

在自评学校的办学质量时,有50%的百年老校填写了“不一定最好,但在区域范围内质量较好”,另有50%则选择“社会声誉良好,教学质量较高”,显示了相当的自信;而在“百年历史是否给学校发展带来优势”的选项中,却只有40%的学校选择了“很明显有优势”,而30%的学校认为“靠广泛宣传才能体现优势”,另30%的学校认为“优势不太明显”;30%的学校认为“百年小学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大于所获得的成绩”,30%的学校认为“成绩大于困难”,另40%的学校则表示“很难判断,有过辉煌,但正经历困惑”。

上一篇:生态景观范文 下一篇:档案文化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