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范文

时间:2024-04-19 17:48:55

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篇1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优化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媒介文化已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的涌现,其辐射力非常强,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方面,造成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进行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需要学生自觉内化,因此,必须注重教育内容的不断优化,提高高校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1 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内容

1.1 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多年来被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特别是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的科学真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媒体环境下,要进一步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确保大学生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在生活中,养成正确的习惯,通过马克思理论来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与此同时,教学时,教师还应该通过新媒体来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巩固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第二,要指导大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理论也是不断创新发展的。恩格斯曾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中的理论,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且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所以,我们应该合理利用新媒体本身的特点,并与时俱进地学习马克思理论,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三,及时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的形势政策教育,切实提高马克思理论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好地感染学生。

1.2 强化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主题便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希望能够通过努力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当前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发挥新媒体在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的引领功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用新媒体阵地来做好宣传工作,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提高共同理想树立的意识,让其真正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内涵,使他们看到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成就和进步,进而接受和认同共同理想的价值目标,并为之奋斗,从而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树立主流价值观念,从而统一学生的个人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并处理好三者之间关系。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实现不能背离共同理想,要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为核心。

1.3 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时代精神是其精髓。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发展自己,加强自身科技创新意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这要求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到:首先,大学生承载着民族的期望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精神面貌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应根据大学生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科学设置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解放思想,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其次,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实践,掌握社会现实,锤炼个人意志,让大学生更加重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内容

2.1 突出理想信念教育

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并不遥远,其本质是建立一种更加和谐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为了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了相关的意见,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将理想信念的教育作为核心,重视时代精神以及民族精神的弘扬,将集体主义精神发挥出来,让大学生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确保大学生的人生态度积极、具有进取精神,并且拥有强大的个人意志。所以,需突出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切实做到知行统一,帮助大学生养成踏实的精神。坚持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迈向理想的目标。

2.2 突出公民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突出公民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懂善恶、明是非、知荣辱。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检自强、敬业奉献”作为要求公民都必须遵守的规范。短短二十个字却涵盖了我国公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其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都非常的鲜明。面对新媒体环境,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把新媒体融入对学生、学校的评价方法中,融入教学的各环节中,促使学生综合素质体现得更加充分,使大学生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形成道德人格,最终达到一种高层次的道德境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2.3 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纷繁复杂的世界要求人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现在无论是人们的观念意识还是情感态度都非常复杂和嬗变。大学生想要更好地发展,便必须确保自身的心理品质健康,这也是学生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条件。所以,在新媒体条件下,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意志、思维力、创造性和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保持心理健康,强化自立、自强、自律意识,锻炼社会交往能力,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成长。

3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文理念

3.1 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的缺失让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新媒体面前迷失了方向。媒介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应注意在“学生了解媒介技能和媒介传播策略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学生对媒介信息主动质疑的态度和精神。”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中引入并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就要使得大学生通过广泛丰富的媒介接触,适应复杂的新媒体环境,具备良好的媒介解读和批判能力,强化对媒介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进一步提高应对现代媒介的素质,完善综合素质培养,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打造:首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媒介资源,传授媒介使用的必备技能,使学生学会使用媒介资源来进行辅助学习,特别是校园媒介资源,如学校党建与团建的重要网站、图书馆网站资源的使用,通过各种途径追求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的提升。第二,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或在德育课程中增加媒介素养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媒介基础知识、历史发展、特点功能、传播技巧,并通过典型案例和社会现实的剖析,逐步学会判别媒介信息,拥有媒介应对素质。第三,积极探索学生使用媒介的新的路径和方法,建立相应规范,施行相关制度,构建教育模式,约束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3.2 有效借鉴其他国家价值观的重要理念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认识到核心价值观念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其他国家在进行核心价值观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国民教育是传播主要渠道。如2002年英国政府提出了“公民教育”的任务,意在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美国学校也非常重视美国意识的强化,在各个学校中都有国歌、国旗以及总统的画像。在1997年时,新加坡便开设了公民课,确定新加坡人是学生的共同价值观,对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非常重视。第二,用法律、政策来保障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如法国通过建立法律机制来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于1946年宪法第二条就明确规定:共和国信条为“自由、平等、博爱”。《美国国家利益报告》明确将“在国际信息传播中保持领先地位,确保美国价值观继续积极地影响其他国家的文化”列入国家核心利益的范畴。第三,通过宗教宣传、传播核心价值观。如德国将宗教教育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必须进行宗教课程的开设,英国也是如此,通过宗教课程教育,弘扬环保、尊重、公正等价值观念。第四,大众传媒直接输出主流意识形态,推进本国公民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随着全球化环境和新媒体的普及,互联网成为主要传播载体。比如随着全球化和新媒体普及,美国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达到“文化殖民”的效果,体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今日之世界,国外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内容和方法,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的建构也应当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主动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成果。

参考文献

[1] 徐海鑫.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探讨.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 韩柏光.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

[3] 李岩.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5).

[4] 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1(11).

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篇2

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价值观教育也是如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之中,以社会生活鲜明而生动的价值事实不断说明、印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关注、研究、分析、创设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情境。正如有学者在谈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所指出的:“要选取大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大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景,要紧密联系大学生不断变化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展开情感教育、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大学生从中理解体会出其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从而自觉地与自身的观念、行为进行对照比较,不断改正错误观点和不良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行为。”[7]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建构必须置入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考虑。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是具体实施教育模式的程序性规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操作程序是在把握模式的基本目标和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对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基本操作过程的一种程序性规定,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确定具体目标

如前所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目标主要包括:启发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培养大学生的价值情感、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传播等三个方面。这三个目标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总体目标要求。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确定不同的教育主题,进而确定相应模式的具体目标。比如,如果我们以“公正”作为教育主题,构建大学生“公正”教育的生活化模式,这一模式的教育目标就可以确定为启发大学生关于公正的价值认知、培养大学生关于公正的价值情感和推进大学生践行和传播公正思想。

(二)分析生活背景

分析生活背景就是根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同主题和目标,具体分析这一教育主题及大学生相关思想认识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生活背景、了解大学生关于教育主题的相关生活经验和认知状况。其中,尤其要关注和分析在大学生生活中及大学生内心可能存在的价值冲突。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群体的构成及其利益取向复杂多样。可以说,每个社会群体都有其特有的文化、特有的价值取向,各种价值冲突就更加无法避免。这一现象必然会反映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中。而社会生活中以及大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是高校教育特别是价值观教育重要的资源。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和价值教育必须在学生中引起真正的道德冲突和意见不一。“价值冲突对于大学生体认文化的多元化,确立主体性的价值评判标准,实现对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理解与认同,选择实现和提高自我价值的实现途径,都有重要的意义”[8]。析生活背景是进行生活化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设计具体教育内容、选择具体教育方法、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比如,以自由平等作为教育主题的大学生社会主义自由平等的生活化教育模式,教育者就要分析大学生自由平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背景、大学生关于自由平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状况,以及其中可能的价值冲突。

(三)设计教育内容

设计教育内容就是根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同主题和目标,深入挖掘和分析与教育内容相关的生活性教育资源和生活性教育素材,实现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内容的生活化设计是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目标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取材于生活,才能保证所要教授的思想品德规范是富有生命力和充满生命气息的,而不是僵死的概念、教条或其他外在于人的生命存在的东西”,“才能和受教育者已有的经验建立密切的联系,才能激起共鸣”[9]。同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也应该取材于生活,尤其应该努力挖掘一些受教育者亲身经历或者耳闻目染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事件,尤其是要尽可能多用身边的人和事说明、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理,使大学生能够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空泛的道理,而是可感可触、可亲可信的。事实上,在大学生生活中这样的人和事并不鲜见,用大学生生活中的寻常事例,更容易引发学生的价值观思考和共鸣。这里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要在不同的教育主题下,发现和选择恰当的事例,来充实和丰富教育内容。总之,教育内容设计应该坚持科学性与生活性相统一,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将教育内容生活化,与大学生现实的生活世界相融通。

(四)选择教育方法

选择教育方法就是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按照教育目标相契合、与教育内容相协调的原则,并结合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和确定具体而有效的教育方法或方法组合。教育方法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育主题,选择具体的教育方法,既要坚持那些被实践证明的至今仍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如,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等,也要积极探索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新方法,如网络教育法、隐性教育法等。还可以积极研究并大胆地借鉴国外价值观教育的成功方式和方法,如价值澄清法、社会行动法等。此外,由于教育方法总是与相应的教育载体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方法可能同时需要多种教育载体。比如,媒体隐性教育方法[10],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传播者隐去教育者的身份和态度、立场,借助专题化的新闻信息、大众化的媒体活动和故事化的媒体作品,以及吸引大众参与的大型社会活动等,借助情节化的故事和主人翁的心灵表白,间接、渗透式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隐性教育。这种方法就同时利用了传媒载体、活动载体、语言载体等多种载体。因此,在选择教育方法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分析和选择与教育方法相匹配的教育载体。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应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力求做到教育方式结合现实、融入生活。

(五)开展教育活动

开展教育活动就是具体教育过程的展开,即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利用选择的教育方法,借助恰当的教育载体,将经过设计的教育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的过程。它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模式从理论形态向具体教育实践的转化,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中心环节。教育活动的过程,实质上是帮助、引导大学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模式的具体教育活动或教育过程,因教育主题的不同会有所区别。但不同主题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模式的具体实施,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影响,其中心工作就是组织好各种具体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但不管开展什么活动,作为教育者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共性要求:一是要精心策划与组织各种活动,如确定活动主题、确定活动团体的规模与结构、确认活动方式、对可能存在的活动障碍的预处理等;二是要切实将教育活动与大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三是要注意教育活动的实效,防止为了活动而活动,追求表面热闹与繁荣;四是要使教育活动,尤其是实践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大学生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六)评价教育效果

教育活动本身并不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其目的在于使大学生能够真正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达到了这一目的,就需要对教育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价教育效果是指教育者或管理者依据一定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运用一定的测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模式实施的过程和实际效果进行评判。科学合理的评价教育效果,既能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制订、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正确选择与运用提供依据,而且还能让教育的效果与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外化。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实施的效果评价来看,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坚持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科学性是指具体评价方案制定、评价体系构建和评价活动开展要具有科学性,符合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规律和大学生生活、成长的规律;可操作性是指评价指标要具体,具有可测评性,方法要科学适用,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评价结果的综合性相结合。这是指,不能以教育者,尤其是大学生的直接教育者、管理者一人的评价作为评价结果,而要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社区评等多个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三是坚持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并侧重于纵向比较。一般来说,横向比较往往比较容易做到,就是将大学生放到一定的集体或群体之中,进行相互间“上、中、下”或“优、良、中、差”的层次性比较。而纵向比较在实际操作中较为繁琐,对教育者的要求更高。它需要教育者将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以便对比学生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应该说,横向比较在一定程度上是静态的,而纵向比较更加强调学生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性,能反映出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或变化,更有利于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变化及时作出调整。此外,在评价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能仅根据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认知和记忆情况来进行判断和检验,而应该通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表现来进行判断和检验。因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行”而非“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表现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上述六个方面同时也是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六个步骤,基本反映了模式实施的基本过程。每个步骤都要求关注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生活的内在关联,唯此,才能真正立足于大学生的生活,有效联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真实多元的生活。

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融入

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和内涵高度契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条鲜明主线贯穿并有效融入“基础”课程教学,对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一、“基础”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条件

“基础”课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逢其时。“基础”课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和道德法治教育中起着主干课的作用。大一学生正值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来自心理的疑惑、困惑与来自外部的迷惑、诱惑往往会叠加在一起,身心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高校对这个阶段的大学生进行适应教育、养成教育和主流的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从传统优秀文化孕育而生,从社会生活实践而来,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帮助匡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人们的行为规范、精神状态和实践动力问题。在“基础”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道德法治观念,及时解决他们成长成才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迷惑、困惑以及面临的各种思想和现实问题。

二、坚持理论指导和内容贯通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指导“基础”课教学

“基础”课担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融入,为“基础”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价值引领。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汇激荡的今天,在价值观念日趋复杂多变的大学生群体中,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全过程,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用理论的魅力和真理的价值引导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锤炼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发展智慧、贡献青春力量。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基础”课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要义,为“基础”课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教学信息和内容。“基础”课教学主要涵盖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治教育等内容,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国家意识、意志品质、道德修养和民主法治观念等。教师在教学“基础”课内容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目标和内涵要求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从理念层面的理想、信念、信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实践层面的爱国主义、文化道德、法制纪律、品格修养,从国家层面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精神到社会层面的伦理公正、法治正义、和谐社会,再到个人层面的理想追求、文化传扬、道德践履、法纪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充实了“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既有了方向和目标,又有了基石和内涵。

三、坚持生本教育,从情感和实践认同上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生为本,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具体行动的指南。高校要让大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虔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交心交情,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真心为学生着想,真诚帮助学生解答心理困惑,解决实际困难,要让学生看到榜样和坐标,感受到切切实实的帮助和温暖,以心比心、以德报德、以情还情,让学生真心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教学要立足校本,深入挖掘校训精神内涵,深入阐释学校教育教学思想,大力弘扬学校文化,从时空上拉近学生、从情感上贴近学生,教育引导学生认同学校文化、传承校训精神,由内而外,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学以致用,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认同

理论只有指导实践时才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真正培育和践行。弘扬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和理论层面上,必须融入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当中。“基础”课既是思想教育的理论课,也是大学生思想修养、法治教育和品德塑造的实践课。高校和教师要认真开展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坚持把“五进”(“进课堂、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融入到“基础”课教学中去,身体力行,教书育人。一方面,高校要开展好课堂实践教学。做好“进课堂”,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运用情境教学、事实教学、案例教学和体验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共震,形成共认共识。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锻炼,坚持“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学生通过实践实训,以实际行动提高认识、提升修养、锤炼品质、增强素质,做到外显于行、内存于心,在学习中创新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成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认同。

参考文献:

[1]邝邦洪.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来自广州工商学院“五进”的探索与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篇4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德育的关系

在中小学生中培育和引导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中小学德育过程,是中小学德育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中小学德育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德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德育具有同源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背景;中小学德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范畴,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德育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有这同源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

中小学德育课程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包含了价值理性认知、价值情感认同、价值信仰形成和价值行为实践的系统教育工程。中小学德育的对象是广大中小学生,德育主导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受教的范围广。以德育作为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另外,中小学德育在内容上重视人生观教育,人生观也是一种价值观,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样,在于引导学生形成和树立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从这一点看,中小学德育具有成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天然优势。

二、在中小学德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充分发挥评价导向性作用,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在中小学德育教学评价中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德育评价机制,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改变中小学教育重智轻德的现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学业质量标准,融入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统一。根据学校文化的渗透性和感染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设校园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在校园内显眼位置巧妙布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牌匾、宣传栏,宣传典型人物事迹;在精神文化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校风、学风、教风,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以及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入队、入团、主题班队会等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在制度文化方面,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的学校顶层设计,制定学校发展的科学规划,建立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规章制度。

利用自媒体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学校可以运用互联网、手机、微信、博客,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网站或手机教育平台,让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通过校园网、年级博客、班级QQ 群,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家谈”等网络互动栏目,积极主动地加强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最大限度地唱响“正气歌”。同时,定期宣传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活动、典型人物和事迹,打造教育的正能量,营造家校共育的氛围。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立足现实,因时、因地制宜,使抽象的教育内容回归日常生活。学校应充分挖掘本地德育资源,例如,组织学生与当地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进行交流,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教育基地、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义工活动,为学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和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

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篇5

关 键 词 核心价值观教育;介入限度;内容遴选;方式方法

作者简介 崔振成,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教授

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及现代性建构过程中遭遇的诸多问题,根本症结之一在于核心价值观的疏散以及因此导致的人的价值观无序、价值灵魂游离、价值信仰空匮、价值理想粗俗等。中国社会要稳健行至文明之境,不仅端赖生产力的日臻发达,更要凭借建设与之相匹配的社会人文秩序和人的心灵秩序。核心价值观作为维系现代社会的价值共识、引领现代社会前进的精神气质、凝聚现代人的价值信仰、构筑现代人精神家园的价值体系,必然成为整饬匡正、建构维系社会人文秩序和人的心灵秩序的最本质、最原初的“精神生产力”。所以,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是教育立人的本体需要,也是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愿景的必然要求。

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将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检阅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以有效教育的方式融入到教育现场,介入到儿童价值观生成与修正的全过程之中,以期引起受教育者价值观的不断认同、内化、修正并走向高阶。其实,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经历至少两个阶段:第一是凝练的阶段,即从古今中外多元驳杂的价值观系统中,遴选出具有基础性、传承性、前瞻性、参照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价值观体系,达成价值观共识;第二是认同的阶段,即将遴选出的价值观体系对受教育者重新解读、解释、说明、澄清,引领其价值观的成长,统摄其价值观的普遍意义,引起其心理共鸣、价值认同与接纳。所以,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一个不断论证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建构与修正的过程。就学校教育的范畴而论,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存在于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之中,学校各科任教师、管理人员与教辅人员都应当在显性与隐性的课程之中,在课程意识和教学意识之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未成年人正处于感性主导其生活方式、理性尚未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考虑其身心发展特征,处理好几个基本问题,方能保证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一、介入限度问题

未成年人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其人性和人格走向完善的本然要求。夸美纽斯早就说过:“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在行为范式、思想范式与价值观念都处于急剧变迁的时期,未成年人的成长更是急需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介入。因为教育具有不可重复性,错过了某个阶段的适时教育,很难在下个阶段得到有效补偿。未成年人对周遭世界的价值认识、价值判断、价值态度以及价值选择和价值行为等,不仅具有直观感性化特点,也具有随机随意性特征,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适时有效介入,可以凭借教育的力量直接影响儿童的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与价值行为,避免其陷入迷惘或误入歧途。同时,有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宛如为孩子价值成长擎灯,帮助其自小树立有意义的价值理想,并逐渐生成稳健积极的价值观系统。所以,作为为健康价值观奠基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全具有介入未成年人教育全程的必要性与合法性。持“价值无涉论”或者“价值中立论”者无论是出于人本的立场还是其他的主张,都是缺乏理论基础与实践理性的错误判断。

但是,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有其介入的限度,既不能无所作为,又不能过度限制和束缚。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认真研究介入的限度问题。

笔者以为,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限度应当在培育“善意”和“善为”的张力空间内提供必要的价值参照系。所谓“善意”,主要是价值认知与价值情感的范畴。培育“善意”,就是在价值认知方面,尽量规避价值相对主义的“无涉”性立场,要将“真”的“道德律令”呈示给未成年人,逐渐培育其价值理性,帮助其在是非、善恶、美丑面前养成求是、扬善、趋美的良好价值品质;同时,要激发、陶冶、升华未成年人的价值情感,培育其在面对自己经历、遭遇或者见闻、联想的情景故事、语境叙事时能够产生价值情感自觉,有孝心、同情心、仁爱心、诚信心等。所谓“善为”,主要是价值态度与价值选择的范畴。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培育未成年人的价值“善为”,就是在未成年人的价值态度养成上,提供尽可能客观、公正、高尚、文明的价值参照系,促进其价值态度上的自觉向善、自觉守礼明德、自觉自律于一定的价值规范;同时,在未成年人价值选择时,不仅要帮助其澄清原有价值观对价值选择的实际影响,还要帮助其明白对自己价值选择所产生的后果要负起责任。所以,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介入限度,不是在其价值观成长中包揽一切和统摄一切,而是通过分析、解释、澄清、引领的途径,行走在价值善意与善为的张力空间之内。

明晰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介入限度,是彰显和弘扬价值观教育在未成年人价值观生成过程中的存在意义与存在效果的前提。这可以说是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身份地位”问题。那么,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究竟要以何种内容来介入儿童价值观成长的现场呢?这就涉及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角色担当”问题。

二、内容遴选问题

笔者以为,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范畴。

首先,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考虑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嵌入。教育具有文化性格,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找到自己的文化所依、文化坐标和文化符号。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并非完全对峙,中国的现代文明建设绝不能隔断中国几千年来积聚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中,必须将凝结民族性格、标志民族气质的传统文化精粹嵌入其中,在传统文化中获得滋养,为孩子们的价值生长找到根和魂。传统除了具有文化优越性之外,还具有直接影响儿童价值观成长的基本元素,比如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未成年人理解与内化这些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价值观接纳、丰富与完善的过程。正如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言:“传统为在身份的延续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基本信任’(basic trust)提供了一块停泊地,传统也是其他信任关系的导向机制。”[2]因此,传统文化无论在直接还是间接上都会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成长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反过来,缺乏具有本土意义传统价值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必然遭致未成年人价值观无根漂浮的灾难性后果,这是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了的悲剧。

其次,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考虑对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解与接纳。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中,应该融入具有中国特色和国家意志的意识形态。人性本身就需要政治启蒙和政治影响。国家意识形态不仅是一种政治上的思想导向,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意识倾向。在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融合国家意识形态的元素,也是为了本土文化的战略安全服务。正如亨廷顿所言:“西方的病毒一旦植入另一个社会,便很难根除……”[3] 所以,在未成年人价值观成长的关键阶段,融入蕴涵国家意识形态范畴的核心价值观,不仅不是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钳制,恰恰相反,它为未成年人对本土文化元素的理解、为未成年人政治性人格结构的完善,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参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涉入,绝不能走向泛化的泥淖。

再次,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必须考虑对未成年人人性与人格成长有益的普遍性、通识性的人文道德知识的传授。传授普遍性的人文道德知识,是从现代性的全球伦理视野,将孝道、诚信、虔敬、信仰、民主、法治、自由、公正等道德伦理融合到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现场之中,让其超越某种狭隘的甚至在成人世界中争执不休的偏见,为他们开阔国际视野。通识性人文道德知识主要是指既关注儿童当前道德价值观认知的知识,也关切儿童未来终极性道德价值观认知的知识。用经典故事、名人事迹、精彩事例等教育资源材料,直接触摸未成年人的灵魂世界、精神世界,让其自幼就养成对绝对道德善、绝对道德理性的信仰和恭敬,对终极价值的思考与担当。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4]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个范畴的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是必要但不充分的。在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抽离与嵌入,抽离的是糟粕,嵌入的是精粹。同时,这三个范畴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能进行层次化、阶段化、平行化理解,要发挥它们的综合影响力,共同建构未成年人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世界。不过,厘清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范畴体系,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真正落实,还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三、方式方法问题

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必须在其方式方法上做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首先,要树立人本化、人文性的方法论理念。教育最本质的属性是人文性,最本体的使命是立德树人。如果教育跟社会无底线地随波逐流并陷入功利主义的浮躁之境,那么教育就不可能造就出具有完善人性与完美人格的健全的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属于教育的基础性组成部分,不仅贯穿于各学科教育的实际过程,也理应存在于学校教育的全部环节。它直接指向人的心灵内核,指向人价值世界的澄明之境,指向人价值理想的高尚追求,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必须秉承人本化、人文性的非功利、超功利的方法论理念。坚持人本化理念,就是要求在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践行现场,必须充分尊重其人格尊严,尊重其生命与个性,对其眼前幸福和终极福祉负责,对其价值观成长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从容解蔽、择善而就,避免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演变成对其价值观成长的专制与强加,对其当前幸福的掠夺与挤兑,对其丰富想象力和丰盈好奇心的无视与扼杀。坚持人文性理念,就是强调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论上的非功利性与超功利性。未成年人价值观养成,必然是一个长期建构与重构的过程。因此,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然是一个持续永恒的教育工程,任何一蹴而就、急于求成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徒劳无益的。所以,在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论上,要竭力避免短视的功利主义行径,避免采取死记硬背道德教条、考试检测德育知识效果乃至奖优惩劣、贴标签等手段方法。

其次,要基于对未成年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心理成长与理解规律、价值观成长规律的研究和尊重来建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体系。教育方法不仅要具有人文性,还要具有科学性方能实现其预期价值。那么,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呢?笔者以为,它要基于对未成年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心理成长与理解规律、价值观成长规律的研究和尊重。研究和尊重未成年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就是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过程中不能完全以成人的价值世界为判据,要真正地站在未成年人真实生活的境遇中考虑问题。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与理解是有规律可循的,它的阶段性、循环往复性、易变动性和渐进性等规律,都应当成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依据。研究和尊重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成长规律是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基本的科学依据,价值观是人的文化性的核心表征,人的文化性生成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价值观逐步社会化、成熟化的过程。所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必须以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嵌入为基本载体。另外,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成长还具有“践言脱节”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其价值实践与其价值认知、价值言说不一致,这就要求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不能停留在“言教”的阶段,还必须在实践中检阅和巩固其价值观的稳定性。

最后,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拓殖空间、开放形式。所谓“拓殖空间”,就是在未成年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活世界中寻找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资源。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场域不能总是设置在以知识为背景的抽象世界中,不能将价值认知作为整个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部。在未成年人的生活世界中,在他们所遇所感所知的情景故事中,在他们真实的情感世界中,探索价值观教育的积极资源,才能使他们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感,并把真善美的价值认识深刻理解和切实内化到他们的价值观世界之中。所以,在方式方法上,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陷入纯粹知性的机械教育中,毕竟,教育尤其是知识教育仅仅是生活的一个片段。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借助未成年人于生活中经历的故事、借助于未成年人周遭发生的教育情景故事、借助于未成年人想象世界中的好奇叙事,共同整合价值观教育的引领力量。所谓“开放形式”,就是说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囿于课堂说教,可以通过情景预设、问题引入、两难故事、价值论辩、创价活动、价值践行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核心价值观的启迪、融合与导引,把未成年人的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价值态度、价值选择以及价值行为等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到其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之中。

总之,以上三方面问题是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直接面对的前提性问题,认真研究、孜孜探索,才能建构未成年人健康的价值世界、有序的心灵秩序和温馨的社会人文秩序,也才能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性建构提供具有保障和驱动意义的“精神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9.

[2]贝克,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M].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3.

[3]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66.

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篇6

关键词:农村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利益诉求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不同群体人才培养的力量根源。大学生是“中国梦”伟大社会理想的推动者和见证人,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未来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可与践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而农村籍在校大学生更是这一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籍大学生特定的生活背景、学习经历和心理因素等原因,使他们进入大学后在认知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受到了一些冲击,思想政治状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有的开始出现迷茫、自卑、不知所措等现象,严重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自闭等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农村籍大学生的思想,加强对农村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1.农村籍大学生有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助推因素

农村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剖析这些因素,有利于我们掌握农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思维方式独特,生活环境特殊,价值观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特殊性。具体而言,对农村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助推作用的因素总结如下:

首先是农村籍大学生自身对成长成才的渴望。一种价值观如果不能与选择者的利益需求契合,就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可。农村籍大学生的很多选择,包括对大学的选择,都以促进自身成长为目标。尤其是出身农村的学生,强烈希望能通过大学学到真本事,改变自己的命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所有大学生成才必须的价值导航,与农村籍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一旦农村籍大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对成才的渴望就会成为他们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

其次是优质的教育内容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相比城市而言,农村教育相对存在设施落后、教师配置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在学习能力方面,农村籍大学生与处在全面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城镇学生存在很大差距。但是这些学生受到的思想干扰和价值冲击相比城镇学生而言较小,教师的权威性较高。因而面对大学的综合素质发展导向及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较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高校能在农村籍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把握主动。

最后是良好的校园文化和适度的社会实践。农村籍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和他们的独立意识一样强烈,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可、避免被边缘化,他们会不自觉地认同大家都认可的理念和文化,而这也就决定了校园文化对其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因此在选择校园文化建设时,高校既要注意“整体性”和“全面性”,也要注意农村籍大学生的特殊性和重点性。此外,适度的社会实践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活化和润色,农村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需要以一定的实践验证为基础。

2.农村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点

(1)突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内容简约,具有高度的宏观指导价值。要利用核心价值观教育农村籍大学生如何为人处世,首先要实现价值观内容与他们日常生活的实际联系,将宏观的指导具体化,突出其针对性和现实感。只有站在他们利益需求的角度去诠释核心价值观,才能体现价值观本身的营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不晦涩,处处体现出与他们命运的内在关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是农村籍大学生获得生存保障和发展空间的前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是农村籍大学生人身自由和生活尊严的保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品质是农村籍大学生立足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行为规范。

(2)注意体认教育与感悟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感悟教育为主,比较看重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性认知。但农村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突出体认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们从行动上认可所学的内容。价值观的确立离不开实践,实践是他们深入理解和验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极途径。适度的实践能够帮助农村籍大学生脱离价值观的边缘化倾向,感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精神满足,并同时培养出对不同价值观的甄别和选择能力。

(3)看重隐性教育和显示教育的交互使用。显、隐性教育方式的结合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策略之一。常见的显性教育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和宣传教育:课堂是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魅力、积累教学效果的主战场,强化课堂教学有利于显性教育成效的保持;宣传教育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立场和实用价值的重要途径,坚持宣传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推广和普及。另外,针对农村籍大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创新教育方法,拓展课外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嵌入式”的教育模式。

3.提升农村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路径

(1)深化教师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教师在农村籍大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要略高于城镇大学生。教师在对农村籍大学生的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对核心价值观正确、深入的理解是相关教育活动开展的基本前提,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成果的好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进课堂、进头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水平和教学方法。强化对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培养是开展农村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先行步骤。高校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师的日常管理和职前、职后培训中,以其为标准引导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们要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储备,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在身体力行的示范中激励学生,影响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具备开阔的教学视角、完善的教学方法体系和过硬的理论知识素养,能够兼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权威性与趣味性,保证思想感染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教师要深系农村籍大学生的生活教育经历、学习实际和群体特点,由他们关心的话题入手,运用生动的事例和他们熟悉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同时,教师还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载体,强调常规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互渗,突出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以集体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开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利用校内外网络资源。积极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的发展。针对农村籍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是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整个学生群体的融合感。这种归属感来自于学校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尊重与包容,一旦他们对学校产生了依恋与认同,他们就会以积极的情绪体验去对待作为校园主流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突出本校的特色,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本校特色的连接点;将舍风、班风、学风建设落到实处,促进其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要以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活动为校园文化培育的载体。活动是学生增长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的平台,校园文化活动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农村籍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教育、职业技能的结合。

高校应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积极利用校内外网络资源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持久度。第一,要充分利用贴吧、论坛、网络课堂等校园网络资源,大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魅力,提升它在农村籍学生群体中渗透性。第二,要主动运用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观察学生的生活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提升农村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

(3)整合育人资源,完善制度保障,形成教育合力。大学生多处于认知能力发展、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青年时期,在这个对信息高度敏感的人生阶段,外界环境的细微变化,同龄人的一次行为示范,甚至他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都可能成为他们价值观发展的推动力。故面对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农村籍大学生,高校在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过程中必须突出教育的全程性,同时加紧完善制度。

(4)构建专职与兼职结合的用人体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当下,高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部分院校甚至将思想政治教育简化为单纯的理论教育,过度依赖理论课教师,忽视了对其他类型德育工作者的吸纳和培养。同时,受用人体制和教育观念的双重制约,高校思政工作效率和队伍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有效发展。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培养效果。为保证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实成效,高校要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思想作风优良、理论素养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和专家化。另外,面对农村籍大学生,更应在队伍建设中拓展教育队伍的知识结构,要了解农村籍大学生的生活和教育经历以及现今的“三农”现状,更能回答和解决农村籍大学生来到城市后思想上的一些问题和难题。这就突出了辅导员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关键作用。高校需进一步强化“全员育人”的理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予以组织保障。

4.结语

总而言之,要保证农村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实效果,就必须既要尊重全体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注意农村籍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正视以往教育中的弊端与不足。教育过程中要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制度的保障作用,校园文化的熏染作用和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传统方法和新型教育模式渗透融合。

参考文献:

[1]汪立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2]黄天芳.孝德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01).

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篇7

1.基于核心价值观把握时事教育的内容

核心价值观体系下的中学时事教育的内容要从这样几方面设置:第一,选取当前的重大时事政治进行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渗透教育。例如:2015年10月随出访美国的科技先锋们,奇虎360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t等。这一事件就说明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的关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发展经济就是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技工作者作为先进生产力开拓者和先进文化传播者,是科技知识和科学精神的直接载体,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理应走在前面、作出表率”。第二,要选择与课程相关的时事政治材料。教材的内容不可能一年一更新,这不符合实际,需要教师能够有活用教材的能力,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的“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中提到的“2010年,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80件次,查办违纪案件27件,处分违纪人员31人,其中科级干部5人”。这一时事内容相对较为陈旧了,因此,针对这部分知识教师完全可以补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部署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相关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办证多、办事难”问题,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基层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的服务,更好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类似很多当年的实际时事案例,一方面学习了时事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公民政治权利的转变状况。第三,要选取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时事教育的案例。例如:人教版高中文化生活必修三的内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内容传递了中华文化,同时传递了现代社会的和谐主义思想。联系当年的时事政治,例如:国家主席9月2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这些内容既是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传递,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可以让学生结合这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举例,并对学生说:“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请你提出自己的建议。”

2.基于核心价值观把握时事教育的形式

时事教育的形式要趋向多元化,首先,在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下要强调时事教育能够述与评高度结合。针对时事案例学生一般都会有真实诉说的能力,但是迅速做出评论,并结合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就相对而言较为困难。要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概括出时政内容体现出跟哪些或哪个知识点相关;通过时政内容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提炼出跟意志品质相关的内容;提炼出素材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个方面相关。学生把握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就自然对所学的时事内容有了清醒认识,能够从本质上把握内容的关键。其次,教师要采用多媒体形式让学生学会自己表达。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ppt,文字配以辅助的图片。一方面学生对这种形式感觉很新奇,另一方面会主动进行评述内容的选择,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3.基于核心价值观把握时事教育的原则

核心价值观强调和谐、发展,因此基于核心价值观把握时事教育的原则要从这样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坚持方向性原则。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对学生的影响,从时事政治教学的角度纠正不良之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让教育系统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及看齐意识。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时,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并把各种教育活动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联系起来进行。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时事政治教育必须以当年的很多时事政治的真实案例为依据,学习思想理论,进行综合的思想理论教育,要联系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既要注重理论教育,又要注重实践教育,知行统一,要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注意通过实践,运用理论,验证理论,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要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可以在时事政治学习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参观活动,认真观察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之中的影响。

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篇8

  在青少年群体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党和政府赋予中小学校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教育工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并强调要“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但据基层反映,当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亟待更新。

    一是教育主体“窄化”。青少年教育应主要由学校和家庭承担,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主要由学校承担,弱化家庭教育作用。学校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归属到学校德育部门,造成了各校班主任教师、德育教师知晓并重视核心价值观教育,而科任教师、管理人员不具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教育主体窄化、弱化。以海宁市为例,2015年12月对各校师生的随机调查中,80%的非德育课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不明晰。

    二是教育内容缺乏融入。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要求把其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所谓“融入”,要相关的思想、理论、理念要自然、有机、深入、有效地渗入学校整体工作中去,消除僵硬与刻意,真正达到“浑然成一体”。当前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机械执行的“教条主义”和盲目推行的“拿来主义”的情况,未能结合本地、本校情况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缺乏对不同学龄阶段教育对象在内容、要求上阶段性、侧重性、选择性的融入,导致教学生往往不知所云、“敬而远之”。

    三是教育方式单一陈旧。中小学缺少对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和核心价值体系在学校的教育实践研究,造成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同传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一样,突出概念识记、理论说教、观点灌输的做法。以海宁市为例,2015年12月对各校的随机调查中,有部分学生反映教师未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解读,部分学生表示难以识记,而学校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均以文字表述为主,缺乏适合青少年理解、记忆的教育内容。

    为此,基层建议加强“融入全过程”,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上,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以开放包容、借鉴学习的积极心态,广泛而有鉴别地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和成果。

上一篇:校本研修年度计划范文 下一篇:村级扶贫工作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