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范文

时间:2024-02-29 15:15:26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篇1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其外延也在不断扩展。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历史经验开始为学界所关注,并逐步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研究成果颇丰。已有成果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党的领导人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等方面。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的研究

对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的研究,学界有大致的梳理,并根据党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将历程粗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党初期到新中国成立之际,即1921年-1949年;第二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至今。现有的文献资料大多侧重研究建国后党的教育方针,对于建国前党的教育方针的研究文献则相对较少。王铁的《中国教育方针研究―新民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是目前所能查阅到的第一本系统论述建国前党的教育方针的专著。该书论述了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容、发展历程及其理论基础,对于党在不同革命阶段教育方针的具体实践也做了详细的叙述。[1]

关于建国后党的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的研究相对较多,有学者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教育方针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郑刚按时间顺序将建国后党的教育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共和国前期的教育方针;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教育方针;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教育方针。[2]李则根据不同时期教育培养目标和服务侧重点的不同,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新民主主义服务的教育方针;第二阶段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教育方针;第三阶段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3]

梁伟在研究中指出,从建国之初至1978年,党的教育方针和实践从性质上完成了两个转变,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教育总方针到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方针。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走过了一条从不明确到逐步形成及至最终在宪法中得以确定的之字路程。[4]刘丽丽通过研究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得修改旧的教育方针成为了一个急迫的任务,这一时期工作任务的重点是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为适应新形势需要,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了教育方针的新表述,后被写入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经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的修改,最后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5]蔡中宏认为,我国建国以来提出的各种教育方针,都是围绕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来展开的。尤其是十六大确定的教育方针,是我们党对新世纪我国教育目的、教育性质、教育目标、教育任务、教育功能以及实现途径和要求的新概括。[6]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体制改革的研究

教育改革是国家、社会需求变化与教育思想变化的结果和外在体现。教育体制是教育思想得以实施的重要载体和机制保障,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教育改革的研究较多的集中于改革开放以后,而且对教育体制的研究尚未达到系统的水平,但也有不少文章涉及到这一课题。

尤国珍、漆明春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建国初至1957年,确立了高度集中与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以便于集中有限资源培养国家急需人才;1958年至“"结束,教育行政管理权限的下放与失控;改革开放后,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的领导体制。[7]李伟涛将改革开放后的教育体制改革分作三段,即“”结束-1984 年(恢复稳定)、1985年­―2000年的重点突破(确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校长负责制)和2001年至今的全面深化(继续深化、完善既有体制)三个阶段。改革变化体现在从提高管理效率逐步转向教育公平,学校主体性得到不断提升,体制改革自身也从单纯依靠政策推进过渡到政策和法规共同规范和推进。[8]

石中英、张夏青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考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将中国教育改革划分为四个时间段:教育改革酝酿与教育事业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4)、教育改革起步与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时期(1985―1992)、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与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时期(1993―1998)、教育改革持续深入与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时期(1999―2008)。同时又指出,中国教育改革的动力在于国家、社会的需要,这决定了中国教育改革的路径更加多样,价值诉求更加贴近人本思想。[9]梁润冰对中国当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进行了分析,认为市场和政府的内在缺陷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也认同建立多中心的教育体制。[10]王慧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角度,解释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力就在于经济体制的变革,并按照这一解释,教育体制改革划分为两段: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与探索阶段(1978―199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确立阶段(1992至今)。继而阐述了两类教育体制的利弊,以及经济体制与教育体制的辩证关系。[11]

三、党的领导人教育思想的研究

关于党的领导人的教育思想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成果颇丰,近年来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著作,主要研究党的领导人的教育理论、教育原则和教育实践等几个方面。

在教育思想的研究方面,刘海南指出,教育思想是新中国前期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12]。曾敏将的教育思想概括为四个特点,即浓厚的教育哲学特质;独特的人民教育观;强调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三育并重”德育为首的全面发展论。[13]严文清将教育思想分为四部分内容,即教育功能的政治化;党对教育的绝对领导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14]

王献志将邓小平的教育思想的基本构架分为四部分,即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根本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主体支柱;培养“四有”新人和“三个面向”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所规定的战略目标;按教育规律办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教育改革。[15]

王丽英认为,对教育工作的突出贡献, 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教育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了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时代性、富于科学性, 突出前瞻性, 注重现实性, 具有开创性。[16]

杨帆认为,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即:前提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战略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基本方针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关键是尊师重教;根本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17]顾成敏总结了教育思想中的五个坚持,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根本指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长期战略;坚持促进教育公平是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价值中枢;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永恒主题。[18]

四、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一,现有研究普遍倾向于将中共党史与教育史简单叠加在一起,无法突出党史研究的政治特性,甚至会出现跑题的现象,使原本的政治学研究带有教育学研究色彩。随着对中共党史研究的外延不断扩大,这一问题值得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

第二,现有研究成果对建国前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关注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零碎散乱,缺乏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因而难以形成时间上的横向比较,也就难以总结出阶段性的特征。

第三,现有研究在方法上倾向使用归纳、总结这类初等的逻辑方法,对政治理论的借鉴不够,既无法形成清晰、条理的分析框架,也无法凸显党史研究的政治特性。

第四,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总结、归纳中共公开的教育政策和理论,缺少坚实的一手档案研究,使得研究成果带有时评的色彩,无法形成历史沉淀和知识的积累。

参考文献

[1]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研究―新民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2]郑刚.中国教育方针的百年变迁历程[J].教育探索,2005(9).

[3]李.论我国教育方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9).

[4]梁伟.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到社会主义教育方针[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5]刘丽丽.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

[6]蔡中宏.新中国教育方针擅变的考察与反思[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7]尤国珍、漆明春.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述评[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4).

[8]李伟涛.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三十年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8(10).

[9]石中英、张夏青.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0]梁润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4(2).

[11]王慧.经济体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及其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2(12).

[12]刘海南.论新中国教育方针的演进与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5).

[13]曾敏.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2).

[14]严文清.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15]王献志.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构架[J].江西社会科学,2001(3).

[16]王丽英.论教育思想的特点[J].教育探索,2005年(1).

[17]杨帆.论的教育思想[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6).

[18]顾成敏.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教育思想散论[J].现代企业教育,2008(1).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篇2

在实施和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针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改革与创新,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获取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均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特别是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很多高校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仍然是以传统的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为主,以任课教师和体育教材为中心的,多数教学方法都忽略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以至于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成效。实际上,上述的这种在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多数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对于虽然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也曾经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如今,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如果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不相应的进行改革与创新,不但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成效的提升,甚至会阻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科学化实施与发展。因此,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高校体育教学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时,就可以发现,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其不但是时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只有针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改革,才能够确保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才能够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应用现状,将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是,体育教学方法的科学界定。

体育教学方法的科学界定问题,是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中的首要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重点问题。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随着近些年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也一度引起了很多体育教育人士的重视与关注。并且,很多科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在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诸多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例如:将不是教学方法的问题纳入了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范畴之中、混淆了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手段的概念、无条件的扩大了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使用范畴等等。而追根究底,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这些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没有理解体育教学方法的本质,对体育教学方法要素和特点缺乏深入的理解与把握。因此,在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确保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首先就必须要对体育教学方法有一个科学的界定和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后续所开展改革工作才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二是,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运用过于单调和老套。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过于单调和老套的教学方法,使得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与学生心目中的教学活动相去甚远,不但很难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甚至还起到了消极负面的作用,使得“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成为了很多高校学生的一个共同问题。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就一定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的问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成效。

三是,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多是以教师为主,从教师的教学活动出发的,很少关注到学生在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感受与体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非常少。这种情况,直接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积极性,且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发挥。而这种情况,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初衷,无疑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就一定要注意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应用有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学方法或者是针对教学方法进行有目的的改进等方式来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在体育学习中的充分发挥。

3、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

首先,应注意教学观念的更新。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高校体育教学观念在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宏观的指导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就必须要以高校体育教学观念的改革为前提。在我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高校教学方法的问题,曾经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会议指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要以启发式和讨论式为主,从而为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是,要将其切实贯彻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改革实践之中,首先就必须要注意改变传统的以技能传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教学观念的改革为先导,来不断的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来说,体育教学方法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其是从竞技体育训练方法演变而来的,一种带有“训练”特色的教育教学过程。而这一点,也是造成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多是以运动技能的传授为中心的一个关键。再加上,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对体育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的过分强调与突出,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

其次,应注意教学目标的明确。

体育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其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在这些要素中,就包括了体育教学方法。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体育教学的构成要素,都是围绕着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为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这一点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来说亦是如此,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最终也是为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服务的。因此,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注意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在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高校的实际条件和现有的体育教育资源,合理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应用于创新。

最后,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合理编排。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包括了各相关要素之间、教与学的不同对象之间、不同的层次之间、不同的内容之间,以及不同的手段和形式之间方方面面的编排与组合。再加上,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作为高校体育任课教师发出学习刺激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其编排与组合直接链接着教师与学生,因此,往往不同的编排与组合方式,就会产生具有不同成效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合理编排的重要性。而要做到合理编排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接受水平的科学把握是关键,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教学水平,并实现了对学生接受水平的科学把握,才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和“教学相长”,才能够确保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合理性。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篇3

1.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目标的构建

《新课标》已经非常明确的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目标和具体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并划分了水平一到六个层次。我们在探索生命安全教育如何更好的融入体育课程过程中应该在现有的课程目标和学习领域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更好的融合,力争使生命安全教育成为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由于,在高校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是针对大学生目前和将来生活空间特点而进行的特定性教育,和之前小学、初中、高中学习阶段的生命安全教育不具有连贯性,所以,在具体的水平层次划分过程中没有必要去刻意套用《新课标》中的水平一到六。根据以上原因,在现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下针对性的内容:

1.1课程目标

通过高校体育课程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学习,学生将:

1.1.1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力争防患于未然;

1.1.2正确认识各类城市中常见的安全事故、掌握几种常见的避险技能,力争面对突发事故时处乱不惊、从容应对;

1.2学习领域目标及水平层次

生命安全教育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学习领域目标仍旧参考《新课标》中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进行划分。同时,在具体内容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补充。由于,本研究的教育对象具有针对性(高校大学生);教育方式为融入到现有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来,学时数量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在具体的水平层次划分的时候为了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更具有操作性,只进行了两个层次的划分。

2.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的构建

生命安全教育是指针对遭遇突发性时间、灾害性事故的应变、应急能力,避免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人身伤害事故的自我保护、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2]。虽然,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但是,总体上来讲主要从认知教育和技能教育二个方向进行开展。由于,生命安全教育对象不同,以及教育对象所处的生活空间不同,在具体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也应该更具有针对性,这样在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过程才能有的放矢,同时,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例如:针对处于云南、四川等大山里面的生命安全教育对象应该更重视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故的知识和技能教育;针对处于城市中的生命安全教育则更应该传授大楼火灾、城市内涝以及交通事故灾害等的避险技能和安全救护技能;针对小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需要更加注重避险技能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需要在掌握避险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针对男性同学进行生命安全教育需要着重培养避险技能,而针对女同学则更应该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意识等等。

2.1本研究根据生命安全教育的定义和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目标,初步确定了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避险技能教育、救护技能教育、运动安全技能教育和珍爱生命教育。

2.2根据以上4个一级指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提出20个二级指标,然后,结合相关专家面谈结果筛选出14个二级指标,见表2。2.3根据高校大学生目前和将来主要生活空间为城市这一特点,把14个二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例如:火灾逃生技能教育中的火灾特指大楼火灾逃生技能教育和使用电器引起火灾而应该具备的避险技能;水灾逃生技能教育中的水灾特指:城市内涝造成各种灾害的避险技能和人或车溺水后应该具备的避险技能教育;而救护技能则以最常见的包扎和固定、搬运伤员、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为主要教授内容。

3.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的构建

3.1教学计划的内涵和特征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总方向和总结构,具体规定了教学内容的顺序、教学时数等。首先,教学计划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其次,教学内容顺序和教学时数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应该因地制宜,从现有教学资源实际情况出发。

3.2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计划制定原则

3.2.1教育内容尽量融入目前课程,尽量少占用单独学时数由于,受到国家高校教学和学生培养方案改革的影响,绝大多数高校体育课程的学时数集中在28—36学时/学期。从整体数量来看,高校体育课程总学时数量偏低。所以,在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尽量融入到目前的专项课程中去,少额外占用新的学时数。

3.2.2更充分、有效的利用室内课教学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主要以技能传授为主,所以,主要的教学形式为室外课教学。但是,南方高校经常因为下雨天气;北方高校因为恶劣风雪天气,无法进行正常的室外课教学。同时,传统的室内课教学又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可以把生命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室内课教学中来,既能充实体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又能顺利利用现有资源实现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的融入。

3.3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根据教学计划的内涵和特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制定原则,组织相关专家座谈,制定了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4.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过程

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能否顺利进行、教育目标最终能否完成,关键的落足点在于,本计划能否保质、保量的顺利实施。同时,本计划得实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也是检验教学计划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标准。

4.1避险技能教育的实施过程

身体素质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和灵敏性素质。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虽然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与后天的体育锻炼关系更为密切。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因此,所有的高校在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过程中无论课程形式怎么变化,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都会安排一定的身体素质练习课时。而生命安全教育中的避险技能归其本源仍然是一种运动技能,避险技能的掌握仍然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因此,在进行避险技能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融入体育专项课身体素质练习的形式,针对不同灾害逃生过程中需要重点利用到的身体素质,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方式和方法,既可以达到避险技能教育融入现有体育课程中来的目的;又可以不增加原有学时数;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避险能力。因此,在本研究中,在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实施计划中,没有安排专门的学时数,而是把避险技能的学习融入到体育课身体素质练习中来。

4.2救护技能教育的实施过程

救护技能教育的实施过程主要采用“情景还原”的模拟练习方式,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具体实施地点根据本学期教学计划进行。例如:包扎和固定练习则可以利用下雨天在室内进行传授;搬运伤员技能练习则主要在室外进行相关内容的练习等。同时,由于救护技能教育中的四项技能是之前体育课程中基本没有涉及的内容,需要另外在体育课程中增加相关学时,并且在技能学习过程中按照由简入难的原则安排学习进度。救护技能教育中的四项救护技能。虽然,在内容选择上貌似很简单,但是,这四项技能是我们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在救护资源匮乏的条件下,是最具有可操作性、最有实效性的救护技能。

4.3运动安全技能教育的实施过程

运动安全技能教育中的体育设施安全检查和运动保护技能的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和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部分内容完全重叠。因此,不需要再特意的实施此过程。

4.4珍爱生命教育的实施过程

珍爱生命教育中生命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实施过程,主要采用:结合新闻热点,传授相关知识的形式。力争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珍爱生命教育中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实施过程主要采用:融入体育专项课中进行传授,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力争使广大学生在面临突发事故的时候能够果断、冷静并勇于担当。

5.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效果评价措施

生命安全教育只是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要补充,并不是专门的一门课程。因此,在制定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融入到现有体育课程考核体系中来,避免喧宾夺主的尴尬局面。

5.1融入体育课考核

避险技能教学效果融入到体质监测考核结果,进一步融入体育课考核,避免重复考核;运动安全技能教学效果直接按照体育课考核体系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的考核根据教师观察和学生互评融入到体育课程平时分的考核中。

5.2模拟情景考核

救护技能教学效果主要采用“模拟情景”的方式进行随堂技能考核,不再单独占用学时数;

5.3理论测试

生命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部分避险、救护常识的教学效果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随堂进行。

6.结束语

虽然,地震、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大量伤亡,但是,城市中发生的意外灾害、突发性事件等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影响从总的伤亡数量来讲更加巨大。而在各类伤亡事故背后,高校学生和高校毕业生日益频繁的出现其中。这些惨痛的事件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高校生命安全教育除了在理论方面进行探讨外,我们的实践探索是否也应该更加努力。也许,我们在生命安全教育的实践环节作出一个小小的改革或微不足道的改变,在将来就能挽救一条或多条鲜活的生命。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篇4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责任;结合;目的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的我,既是教师又是家长,怎样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佳结合点,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并能够优势互补,进而使学生能够从这两者中终生受益,一直是我深深思考的问题。怎样把这两者的关系协调好,怎样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作为双重身份(教师兼家长)的我有如下几种看法:

首先要分清“主要教育责任”,一定要认清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应由家长承担,学校是辅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机构。

其次,要分清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时间上存在的差异:

1.学校与家长的“具体教育目的”有所不同

教育的总体目的就是能够使孩子根据自身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自身的潜能,并重点培养其特长。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与家长的具体教育目的是有所不同的:

学校教育是一种针对许多孩子的共同点的“共性教育”,这种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标准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在某一阶段达到一个即定的标准。但是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是具有独特性的、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不仅表现在外貌上,同时也表现在内在的心理、素质、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教育目的应该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立足于社会,而针对孩子自身的特点来进行的“个性教育”,如相关素质、能力、技能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和重点性,特点是“个性化”。

2.学校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

由于学校教育是“普遍教育”,因此在教育方式上具有如下特点:从教育时间来讲,学校不可能对每个孩子进行全程教育,只能负责学生在在校阶段的教育;从教育形式来讲,由于是针对群体的教育,所以必然要以“上大课”的教学方式为主;从教育内容来讲,学校不可能对每个孩子进行全部教育,它只涉及课内知识部分;从精力来讲,学校和老师也不可能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教育;作为教育效果来讲,只要保证大部分学生达到标准,学校就算完成任务。

标准化考试,是检验学校教育成果好坏的重要形式――它既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检验老师的教学能力;既考核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考核老师教学的效果――如果不考试,就无法检验学生学得好不好、老师教得好不好,因此学校注重的必然是全校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反映本校教学水平的升学率。

家庭教育是针对自己孩子特点的“特殊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形式就表现为:不可选择(因为只有一个孩子,不能以现有的水平高低对孩子进行选择)、必须成功(不能像学校那样计算升学率、成功率)、没有考核指标(没有任何单位对家长的教育效果进行考核)、非系统化(没有时间和计划安排)、因材施教(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潜移默化(教学形式非正规化)、内外结合(家教与参加培训班相结合)――在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方面,学校的普遍教育无法满足每个家庭的需求,只有家庭教育才能完成――因为只有家长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同时还要明确,“家庭教育”是自己的事情,是在给自己干,不是在给别人干,因此不能提条件。不能“等靠要”,不要失职,不要用“没时间、没能力”为理由,推卸家庭教育的责任,要积极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

所以,承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负有不可推卸的首要责任,是家庭教育中的首要因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大系统中,是居于基础地位的。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最终都要落实到学习者个人身上,并通过个体的发展来体现。但是,因为二者在教育主体与内容、实施方法与途径以及主体所关注的领域等方面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家庭与学校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合作,相关教育的作用力常常会产生分歧,导致教育效应的降低甚至消解,对个体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校合作,共同构建教育合力,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总之,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社会比作孩子成长的大家庭,那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相当于这个大家庭里面的父母双方,缺少或忽略任何一方,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两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所以,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共同配合,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齐步,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才能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篇5

【关键词】教育目的历史演变内涵

一、教育目的概念界定

根据《辞海》的解释,目的“是人对某种对象的需要在观念上的反映。人在行动之前在观念上为自己设计要达到的目标。”由“目的”概念引申开去,“教育目的”即是指教育者预先设定并追求的状态。而《教育大辞典》将“教育目的”定义为:培养人的总目标,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质问题。有学者认为,教育目的是教育对所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设想和规定。两个层面:它一方面规定所培养人的身心素质,即受教育者的个性结构,包括知识、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规定培养的人应符合什么样的社会需要。教育目的的两个重要的内容,即人的发展和它的社会性。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总目标,它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对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和目标给以指导与限制,是教育活动的总纲,是处在“狭窄意义上的道德时期”的人们对教育活动与行为的道德性进行判断的主要依据。[1]

二、当代中国教育目的历史发展与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目的的发展与演变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新民主主义时期1949―1953,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1949年12月,新中国诞生不久,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 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这个方针被称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2)1958―1978:强调教育为政治,为无产积极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想结合的教育方针。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第三条指出: 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 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直到结束,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直采用1957年和1968年的提法。(3)1985―现在: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强调“教育服从并服务于这个中心”的教育方针,在党的十六大,提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体来说:[2]1995年3月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对 纲要 提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认,重新表述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含,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在新的提法中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规格提出了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对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更强调的是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性质和方向,这就更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200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教育目的的内涵

第一,教育目的的应然与实然要统一。我认为教育目的的应然是教育本身的目的,即培养人,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杜威曾提出“教育无目的论”,即教育没有它自身之外的目的。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道“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有成人、父母、老师等才有目的,像教育这样的抽象概念并没有目的。” 第二是“除了更多的生长之外,别无其它所谓的生长;除了更多的教育之外,别无其它所谓的教育。”“教育历程没有本身以外的目的;它就是自身的目的,教育历程是继续不断重组、重建和重新形成的历程。”[3]即教育除了促进人的发展这一目的外(杜威的说法是经典的改造和改组),任何其他的目的,都不是教育本身的目的。而现实中,教育目的的实然,却成为了外界强加的一种工具性目的,即外在于教育的力量(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等等)把教育工具化后达到的目的,在这个工具化的目的中,教育目的的政治色彩十分浓厚,所以教育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家为巩固统治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在各种工具、功利的压制下,教育迷失了自己本身全面发展人的目的,即教育的内在价值,而服务于外在利益。这样的教育目的早已失去本身的目的,沦为一种利益手段,是对教育目的本身的亵渎。所以,我心中的教育目的是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即教育目的不论在应然还是实然状况下都是以教育本身为目的,而不是任何外界强加给的目的。

第二,自我实现与社会需求和谐统一又各有取舍。作为心理学家, 马斯洛对对于教育的目的,他有过明确的论述,他说:“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程度的发展。”[4]说得浅显一些, 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康德曾经提出人是目的的伟大命题, 他说:“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 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5]这种思想应用于教育上就得出了自我实现的教育目的观。他说,人的目的是做人,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人所有一切自然禀赋和才能。所以这里我认为教育目的在个人方面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实现。而通过整理古今中外的教育目的,却发现教育目的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个人的发展,更多关注的是社会的整体价值取向, 强调是为社会服务,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塑造社会人。教育眼中没有了活生生的的人存在, 而是把人当作待加工的对象, 只关注对社会的贡献, 人被当成是可使用的工具,成为了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忽略个人的生存需要,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需要以及人作为人而言所需要的一种价值存在感。所以我认为社会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个人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为代价。当然个人的发展也不能一味的自我实现,完全不顾社会的需求,就如涂尔干说“人之所以为人,只因为他生活在社会之中。”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一个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因而涂尔干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和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6]自我实现的同时适应社会的需求,调节好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育目的应在这两者之间保持一种适度的张力,自我实现与社会需求和谐统一又各有所取,这样教育才能既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又有益于个人的发展。

第三,教育目的要务实顾本又与时俱进。教育目的归根到底反映了时代对培养人的规格的总的要求。通过对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梳理分析中发现,虽然教育目的的形式具有一定稳定性,但教育目的的内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存在差异,教育目的如果符合历史特征和时代潮流,则教育兴,逆则教育衰。在每一个历史时代的转折关头,统治者和教育家都会尽力提出一些适合新的历史条件和具新特色的教育目的,教育法令和条例,目的都是为了更新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以培养合乎时代和历史要求的新的社会受教育主体。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调整与社会和时代不相适应科目和教育目的,都是当前必须考虑的迫切内容。因此, 我认为教育目的的提出和确立,必须与本时代的历史事实相吻合,提出超越或落后于时代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都只能是不符合现实的空想。具体时代、具体国家的教育目的应该从具体国家的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挑战中去寻找, 而不是从现成的结论中寻找。而教育目的的内涵在合乎国情下进行世界视域融合,务实顾本的同时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钱焕琦.教育伦理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教出版,2001.

[4]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张人杰.20世纪教育学名家名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赵联,孙福平.试论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0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篇6

关键词:前提和基础;关键;重点以及途径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途径日趋多样化,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差异很大。中职学生普遍对能直接提高他们职业技能的专业课比较重视,而对不能直接提高他们职业技能的德育课一般缺乏兴趣,同时中职学校依然存在对德育课重视不够,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厌学心理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德育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发挥德育课教学育人的主渠道功能是当前中职学校教师必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笔者以为,中职学校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开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能有效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进而切实发挥德育课教学的育人功能。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改“三贴近”

原则是提高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指出: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多年,切实以为,职业教育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只有坚持“三贴近”原则,才能进一步增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贴近实际”就是要求德育课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说明理论,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贴近生活”就是要求德育课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就是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要求德育课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的现状,帮助学生认识、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和困难,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职德育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三贴近”原则,把“三贴近”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尤其是要落实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切实把握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学习特点,是提高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

中职学生大部分是处于15至18岁之间的青少年,正处于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上,处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中职生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后,通过中考,他们以相对较低的文化课成绩进入中职学校,接受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训练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学习上,他们大多数人虽然有良好的学习愿望,但基础薄弱,学习动机层次较低,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心态较为消极,缺少学习方法与策略,缺乏恒心与毅力,往往浅尝辄止,稍遇挫折即丧失学习信心。中职德育课教师一定要正视学生现状,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学习特点,既要看到他们在整体文化知识素质以及思想、情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偏差,也要看到他们在动手操作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的长处,尊重学生身心发展、智力发展和人格发展的规律,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设计好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德育活动主题,课堂上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点

现代教育崇尚被教育者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原学生的主人角色,教师的作用是主导、组织、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是获得知识、习得技术、发展能力的主体;是体验、感悟、觉醒的主体;是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矫正、自我发展的主体;是运用知识和技术、自主实践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归根到底,离不开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教师的作用,首要的就是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能自愿、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从传统的“演员”角色成为“导演”,当好“导演”,把学生变成角色,把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变成引人入胜的“剧情”。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感悟、去发现、去质疑、去体验、去探究。凡是该让学生做的,教师不要做;凡是能让学生做的,教师不要做。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也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四、选择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高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和创新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对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反之,若教不得法、学无章法,教学效果就难以保证。另外,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德育课目标的重要手段。德育课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改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吃透教材内容,整合、优化组织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规律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校园显性及隐形文化资源、社会德育教学资源等,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钱可铭.论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优化[J].教育学术月刊,2008(7).

[2]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

[3]邱练新.遵循“三贴近”原则,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J].广东教育:职教,2012(3).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篇7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知识,针对舒尔曼的PCK知识观,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途径的改进措施,为体育师资的培养提供建议。

关键词:

PCK;体育教育学生;内容;途径

教师是教育得以办好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在教师教育存在着许多不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建立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舒尔曼认为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最能将学科内容方面的专家与学校专业的教师相区分的知识,他的PCK理论为教师的专业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根据PCK理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途径进行分析,并访谈我国五所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高校,了解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设的现状,指出改进的方法,为培养专业化的体育师资提供建议和参考。

1、PCK理论内涵

PCK的概念最早是由Shulman于1986年提出来的,Shulman(1987)重新定义了PCK,认为它是教师在面对特定的学科课题时,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将学科知识组织、调整与呈现,以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舒尔曼指出,最能将学科内容方面的专家与学校专业的教师相区分的知识类别便是学科教学知识。

2、PCK理论下培养的内容

2.1、舒尔曼的PCK内容

舒尔曼指出,教师知识至少应该包含如下七种知识:学科内容知识、—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关于学习者及其个性特点的知识、关于教育背景的知识、关于教育目的、目标、价值等的知识。舒尔曼特别指出,在他的这七种教师知识类别中,学科教学知识(PCK)应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因为学科教学知识指出了在教学知识中最特殊的部分,它是指教师把自己所教学科内容方面的知识与一般的教学法知识进行巧妙融合后形成的对特定的课题、主题、问题、难题,或是论点应怎样更好的被组织、表征、以及为适应不同性格、爱好及能力的学习者,而作的调整的知识。教师最后能很好的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从而将这些知识有效的学习方式呈现给学生。

2.2、PCK的属性

根据吕丽芳、郭艳红、马敏、彭晓敬等对于PCK以及PCK特征的论述,PCK的属性包括融合性、转化性、实践性、个体性、发展性。其中融合性是指学科教学知识要与不同的学生条件和教学情境等进行融合,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转化性是指PCK是一种教师将教材通过自身的理解将其转化为教给学生的便于其理解的知识。实践性是指PCK知识应该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个体性是指PCK不是通用的、是具体的、个性的、 每个学科、每个知识点、甚至每个概念都有其特殊的PCK。

2.3、PCK理论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内容

2.3.1、当前体育教育学生学科教学知识的培养内容

通过访谈五所高校老师(韶关学院、湖州师院、新乡学院、六盘水师院、曲靖师院)课程开设的相关情况得知: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科教学知识传授的课程主要有体育教学论、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学、小学体育教材教法、中学体育教材教法,针对中小学开展的教材教法是近两三年间才在少部分高校出现,在访谈的五所高校(韶关学院、湖州师院、新乡学院、六盘水师院、曲靖师院)中,学校体育学是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体育教学论课程四所高校开设,针对中学生开设的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的有三所,仅有一所开设小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针对中小学开设的专门性教学法课程较少;在学科教学的目标上均注重对客观知识的获得,进行教学时侧重于课堂的传授,评价方式上多用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这种状况使得学生所学到的学科教学知识不能有效的融合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不能将教材上的知识有效的进行转化,将教学的理论脱离实践。

2.3.2、PCK理论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内容的改进

针对舒尔曼PCK的知识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培养内容上除保留原有的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课程外,应增加针对特定教学对象教学的教材教法课程,在时间的安排上应按照顺序来进行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课程,然后选修针对特定教学对象的教材教法课程。针对这些内容的培养目标上在掌握客观知识的基础上侧重,加重对于教学技能的获得且保证针对教学知识实践练习的时间;培养方法上应该侧重理论融入实践教学的环节,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应分散安排的同时最后针对性的集中训练;在评价的方法上侧重对于教学技能的评价,侧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和表现。

3、PCK理论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途径

3.1、当前体育教育学生学科教学知识转化的途径

当前各培养体育师资的院校在对学生学科知识转化的培养中,运用了说课、微格教学、片段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这些途径,其中教育见习和实习是普遍采用的手段,且一般安排在大四,时间较多的为半个学期和一个学期。在这些见习和实习中不少学校存在着指导老师不是专任的学科教学法教师,教师针对性的教学理论知识缺乏,见习实习方式不规范、要求不明确、组织散乱等问题,使得现有的见习和实习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学生将学科教学知识转化的途径不完善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脱节,教学的经验无法有效的进行整合。

3.2、PCK理论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途径的改进

根据舒尔曼PCK获得的个体性的特点,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途径应该是多种方法的结合,从时间上应包括短期培训、长期培训;从内容上应包括专题培训和综合培训;人数上应包括个别培训和集体培训;从方式上应包括理论的培训和实践的培训等。培训人员的安排上应有针对的安排学科教学法的教师,此外应加强高师体育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练习和合作,让学生体验学习和真实环境,“一带一帮”实现高校和中小学之间的资源优化和互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力军,应强化对其学科教学知识的培养,使其成为合格的专业化教师,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提高教学的质量,使体育更好的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服务。

作者:徐喜梅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吕丽芳.舒尔曼教师知识观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5-12:39-40.

[2]郭艳红,方志军.PCK视角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审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7:27.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篇8

一、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企业针对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尚可,因为绝大一部分青年员工具有一定的先进意识,在工作中能符合企业要求,步入社会前在学校中也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青年员工存在的问题很少。但是企业内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情况就有些不尽人意。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建设企业文化,为推动企业的思想政治发展,企业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就会为企业的日常经营提供发展方向和理念支持。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但是,企业针对青年员工开展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造就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现状,影响和阻碍了青年员工的政治素质提升和政治思想的完善。以下就是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现状。

(一)针对青年员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

现如今,我国已经迈入了新时期,在新时期背景下,无论是哪一个企业的企业经营理念都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如果一味的沿用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就会阻碍整个企业的发展。目前,有很多企业都是国有企业,还有企业是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在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依旧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虽然企业领导的做法符合时代要求,针对青年员工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过于简单,并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刻的融入到青年员工的脑海中。另外,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过于枯燥,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项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不佳,没有使青年员工认识到自己应当提升何种政治素养。总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单一,导致青年员工无法将思维融入中去,影响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二)企业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国家领导在召开大会中都提起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必须要有政治灵魂,必须要坚定不移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企业思想政治管理。但是,很多企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形式,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实际的作用和经济效益。企业和员工就共同认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企业盈利,企业盈利才能推动企业的总体经济发展。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并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为国家为企业为员工带了很多理念上的支持,能够修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更新员工对政治内容的观点和看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后也能尽可能的提升青年员工的政治面貌和政治素养。因此,针对青年员工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为企业和国家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如果忽略了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么就会大大阻碍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总体经济发展。

(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形式化

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在针对青年员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为了让他们将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融入到工作中和生活中,但是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后,这些青年员工并没有接收到明确的政治教育,也没有将所学的思想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这就使得整个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形式化。其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完全的结合起来,导致很多思想没有得到落实。使得青年员工对形式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厌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也没有任何的效果。另外,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的经营内容从而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有效结合,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理论化,导致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法准确落实。很大程度的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二、针对企业青年员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

现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了新的时期,无论哪一个行业在管理上已经与时俱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当转变观念,摒弃传统观念,要充分发挥最佳的管理作用。针对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企业应当转变教育观念,要意识到企业所处环境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市场经济环境了,已经是改革后的市场环境了。因此在对员工进行管理和教育的时候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转变以往固有的教育思想。同时要意识到教育对象是青年员工,他们的思想意识已经得到更新,因此就需要按照他们的思维模式创新教育方法,寓教于乐,让他们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态度,将政治思想更好的融入到生活中和工作中。

(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塑造优秀员工

作为企业领导应当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企业经营理念完全取决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企业需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积极开展针对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员工意识到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员工,进而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建设企业文化

作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负责人,应当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企业自身发展实际相结合,私营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与国有企业不同,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某一个行业制定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要让企业员工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与实际工作结合的好处。另外要着重建设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利用企业文化加以引导。企业主要经营哪一个行业就要用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实际,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形式化。

三、结束语

上一篇: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范文 下一篇:班主任德育渗透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