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5 16:52:12

体育旅游调查报告

体育旅游调查报告篇1

【关键词】旅游广告媒体选择营销效率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改善,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人民休闲、度假的良好方式。我国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旅游市场营销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问题,旅游产品的营销,越来越多地借助媒体广告来扩大影响力,吸引客源。因此,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市场的特点和现状,研究媒体广告在旅游营销中的应用及其营销效率问题,是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旅游广告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1.旅游广告营销现状

世界已经进入“不见广告不购物”的后广告时代。当今社会是一个大人类小地球的高度信息社会,一切都彻底信息化了。广告就是一种人为加强的浓缩信息,是广告主用智慧和金钱制造的射入人们大脑和心灵的信息核动力和原子弹。旅游业是一种事先看不见、摸不着,出售风景、出售文化和出售服务的特殊产业,广告更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广告是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

2.存在的问题

首先,旅游业界广告意识极其淡薄。其次,旅游广告经费严重短缺。再次,旅游广告整体水平偏低。主要表现为数量少、水平低。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消极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面,旅游广告的发展也不例外,事实上,国内外旅游广告业的发展还是很迅速的,我国的旅游企业的广告意识也在加强,人们也开始了对旅游广告的关注和研究。

针对旅游营销目前存在的这些现状,如何更好的通过研究现状,发现旅游广告的特点,分析旅游广告的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从而找到具体的对策,将是有关旅游广告营销效率研究的重点。

二、影响旅游广告营销的主要因素

1.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是旅游广告的基本前提

首先对消费者需求类型和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其次是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分析。旅游广告的具体调查是广告实施之前的必然准备,主要有广告环境调查、广告调查、中介媒体调查和广告效果调查。不论是旅游系统内部负责广告工作的部门,还是专门的广告公司,都是应在广告实施之前和进行过程中认真考虑这几个方面问题。

2.旅游广告的定位和创意

旅游产品的定位和创意主要包括找准对象,进行旅游目标市场的分析和选择;正确出击找到定位的方法,如填补空白式的定位、平分秋色的定位、取而代之式的定位和适应变化式的定位;了解对象进行市场细分,可将旅游市场细分为会议商务旅游市场、观光旅游市场、度假旅游市场、探亲访友旅游市场、奖励旅游市场等。合理的旅游定位更离不开好的创意,旅游广告的创意分析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广告的好坏,创意和联想是分不开的,例如可以把承诺、名人效应、幽默、民族风格、一切有名的东西糅合在广告的创意之中,能更好的章显旅游广告的风采。

3.旅游广告的内涵和特点

旅游广告与一般的产品广告不同,它受旅游行业特点的影响非常明显,诸如旅游产品的时效性,不可触性,旅游产品的跨区域、跨文化、跨国界性,行业内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鉴于旅游行业的这些特点,旅游广告展现出自身的特点:旅游广告不同于一般文字广告和其他的产品广告,旅游广告必须传达明确的信息,既广告的发出者是谁,而其他的产品广告不一定要明确的告知广告主,它只需要传递产品本身的信息或者一种观念,一种思想,它的目的是让受众购买产品,至于在哪购买不是广告要传达的内容,但旅游广告不同,必须让受众在认识产品、服务、观念的同时记住信息发出的组织、企业或个人。有效的掌握广告的内涵和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旅游广告的营销效率。

4.旅游广告的表现形式

将旅游广告无形的创意变成鲜活的有形的东西,需要借助各式各样的手段和形式,这一过程其实就是物化过程。这一过程是整个工作的一个中心转折点,其前面的工作多为科学调查研究、分析,提出构思创意,其后面的工作将是前面工作的结果,其将停留在纸张上和脑海中的语言文字、构思转化为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广告作品。简言之,广告表现就是借助各种表现手法、表现形式、表现符号将广告创意转化成广告作品的过程。主要借助于旅游标志、符号的广告效果,旅游广告的视觉传达感受,旅游广告的戏剧性表现和故事性表现,旅游信息的表现策略等。

三、旅游广告的媒体选择及营销率分析

1.报纸广告的营销效率

报纸广告是旅游线路、旅游交通等产品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报纸广告的受众面主要集中在城市集镇,读者群稳定,主要受众是旅游产品主要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报纸具有消息性、时效性的特点,更新快,传播速度快,更容易获得受众的信赖感。报纸广告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广告信息容量大,广告费用较低,能够更全面、准确、详细的对旅游产品进行广告宣传,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存性。目前的广告主要是旅行社用以旅游项目、旅游线路及旅游交通的广告,以及旅游行业的通告。但由于报纸印刷与版面的限制,广告的表现力不够强,内容不够丰富,受众的目的性不够明确,不适合旅游产品形象性的整合宣传。

2.电视广告的营销效率

电视广告是旅游地形象宣传推广的重要的表现形式。电视广告色彩绚丽,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地表现产品,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电视广告通过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广告创意,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情节性的片段,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和记忆,是旅游地形象宣传的最佳表现形式。

3.互联网的营销效率

互联网是最佳的旅游广告形式和发展趋势。网络广告作为一种广告形式迅速发展。遍及世界各国。网络广告的传媒模式及时互动、双向沟通。“一对一”交流、用户驱动等性质特点,使网络广告在形式上和上逐渐模糊了信息与广告的界限,更进一步的实现了广告与广告受众的互动,向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立体化的、直接的信息,有效的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要和习惯,实现了广告的个性化和碎片化。网络广告的优势和特点,完全符合了旅游广告信息和旅游教育的诸多要求,必将成为旅游广告的最佳形式。

4.其他广告形式的辅助营销

除了报纸、电视和互联网进行规模化的旅游广告宣传外,旅游企业运用不同的手段不同的载体其他的企业形象宣传,主要包括旅游期刊、旅游企业派发的旅游宣传传单张、旅游企业宣传册、旅游产品介绍册、旅游交通工具上的流动广告、户外广告、旅游地图,以及旅游企业的其他隐形广告,如旅游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企业现场活动等等。

在当前我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态势下,旅游企业在旅游广告时,应结合旅游推广的目的和内容,充分考虑广告宣传上的营销效率,整合不同的广告形式和广告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才能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贤平.旅游广告的奥秘.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2][美]赫切尔·高登·刘易斯.广告与营销完全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12).

体育旅游调查报告篇2

关键词:职业能力;“6+2”基本原则;公共关系;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戴士弘先生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6+2),其中的“6”是指:①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②突出能力目标;③项目任务载体;④能力实训;⑤学生主体;⑥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其中的“2”是指:①某些课程教学内容(如德育内容、外语内容)必须要注意采取“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仅依赖集中上课的方式;②对于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也必须要注意“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6+2”基本原则代表了先进职业教育观念,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中可操作、可展示、可核查的内容,解决了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本文以“旅游企业公共关系实务”课程为例展示“6+2”基本原则在课程整体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和地位:“旅游企业公共关系实务”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根据旅游企业管理的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了解、引导、促进社会公众的消费需求,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是旅游企业信息管理的重要内容,旅游企业公关实务作为组织塑造形象的艺术,乃是企业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授课对象: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

前导课与后续课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管理学、旅游服务礼仪,后续课程是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二、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旅游企业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整体设计的核心,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旅游服务和管理岗位上所必需的公共关系意识和公关实践能力,使其成为促进旅游企业发展、合法经营与社会和谐进步的复合型人才。

能力目标具体如下:能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进行公关调查总体方案设计;能根据调查目的和项目,进行规范的公关调查问卷设计;能熟练运用抽样调查法,进行公关调查;能根据公关调查的需要,较好完成文献调查的任务;能根据公关访谈的需要,制定封闭式和开放式访谈文案;能依据公关调查的资料,撰写规范的公关调查报告;能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进行初步的营销公关策划;能根据营销公关策划的内容,制定具体实施的管理方案;能围绕企业公关的目标,进行公共关系广告的策划;能围绕营销公关策划的主题和公关模式,制定举行记者会、展销会等公关活动的方案;能基于企业的性质和特点的分析,对其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能基于企业经营的问题和市场竞争态势的分析,制定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预警方案;能依据企业的营销公关的目标和措施,制定企业公关效果的评估方案;能撰写企业营销公关效果的评估报告。

2.知识目标

与能力目标相对应的知识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旅游企业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具体如下:了解公共关系的要素、本质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公关工作在企业与社会公众关系中的角色定位;掌握公共关系意识的涵义及基本内容;了解情商的涵义与基本要求;了解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程序;了解公关调查的内容及其与市场调查的关系;掌握制定公关调查总体方案的基本要求;了解访谈调查法的涵义、分类与访谈的程序,掌握制定访谈提纲的基本要求;了解文献调查法的涵义、分类及操作程序,掌握文献调查提纲设计的要求;了解调查问卷内容的构成要素和问题形式;了解态度量表的形式及应用要求;掌握调查问卷设计的16要则及设计格式;掌握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配额抽样等方法的操作要点;掌握撰写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理解公共关系策划的涵义与价值;掌握公共关系策划的程序与内容;掌握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与方法;了解公共关系活动的类型、形式及其特点;了解举行记者会、展销会的程序、内容及过程管理工具的构成;了解公关广告的特点、类型及策划的原则与方法;掌握CIS的构成要素、设计要求及CS战略内容;掌握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原则与预案制定要求;了解PR的基本内容;掌握公关工作效果评估的程序、内容和方法。

3.素质目标

本课程的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公关心理素质、团队精神、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为: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和崇尚公关职业道德的观念;塑造学生的公关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善于把握自己,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情商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设计

1.行业背景

(1)旅行社、旅游景区及酒店的公关工作,侧重于公共关系的促销职能。

(2)河源市泰和源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鱼面,是以地方资源为依托的创新性旅游商品,发展前景看好,但销路不畅,企业愿意本课程以该产品的营销公关作为教学载体以对企业有所裨益寄以希望。

2.本课程内容设计概述

本课程以泰和源鱼面营销公关为载体,以公共关系工作程序为依据,围绕公共关系工作各阶段及其各环节的任务组织教学。即,在全真和仿真的营销公关工作过程中,对泰和源鱼面营销进行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使学生在达到本课程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的同时,积极参与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3.本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四、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课程考核设计同样强调形成性考核,体现综合应用能力。

1.形成性考核(占60%):到课率考核,占15%;课堂教学参与程度考核,占10%;作业完成质量考核,占15%;实践能力考核,占20%。

2.终结性考核(占40%):课程结束时,学生上交一份《泰和源鱼面营销公关报告》作为终结性考核的依据。

五、结语

基于“6+2”基本原则的高职“旅游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整体设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真实的旅游企业公共关系项目为载体,以项目所包含的任务为驱动;在具体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教中学、学中做,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充分体现了高职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开放交互性的要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企业公共关系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2] 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体育旅游调查报告篇3

一、抓好整改落实,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1、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按照县委“活动办”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我局分别于7月15日上午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围绕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以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等方面情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诚布公地进行了自我批评、自我检查,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批评,坦诚相见,推心置腹,做到了见人见事见思想,为下一步全面整改、建章立制打下了良好基础。

2、扎实开展第二环节“回头看”。按照县委“活动办”的工作要求,我局重点围绕学习教育、谈心谈话、查摆问题、对照检查、开展批评、民主评议等方面进行了自查,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按照程序落实到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第二环节“回头看”专题报告,为第三环节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

3、研究部署第三环节工作。按照县委“活动办”的统一部署,我局召开班子会专题研究讨论第三环节各项工作,制定了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工作方案,把建章立制作为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标准、严明的纪律狠抓落实,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4、及时制定“两方案一计划”。我局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再梳理、再归类,结合工作实际,科学制定了“两方案一计划”。整改落实方案坚持从严从实、标本兼治,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为目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建设计划坚持破旧与立新、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的原则,用机制规范管理,统筹推进制度建设。明确了4个专项整治,4个制度建设,提出了23条整改措施。

5、认真抓好整改落实。梳理汇总了问题清单,召开班子会专题研究,逐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制定了单个专项整治方案,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解决了“”突出问题;推进了4个制度建设,建立了长效机制,巩固整改实效;认真办好民生实事,解决群众困难;抓好重点工作,着力解决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二、加强协调配合,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1、召开项目现场调度会。为进一步加快我县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在县分管领导牵头组织下,我局积极做好联络服务工作,在景区乡村部落·南山居项目现场召开了调度会。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土地、水利、交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下发了会议纪要,要求各有关单位积极配合,及时为项目业主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2、做好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我局及时向市旅游局上报了客家文化城、五等四个项目,纳入了市城市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为积极做好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工作,草拟了《客家文化城至一江两岸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文稿,并征求了相关部门、乡镇意见建议。

3、及时做好农家旅馆创评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我县旅游接待档次,根据市旅游局有关工作要求,我局积极开展了星级农家旅馆创评工作。对全县农家旅馆进行摸底调查,指导农家旅馆完善相关硬件设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农家旅馆积极创评星级农家旅馆。

4、配合做好人大调研工作。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旅游产业,根据县人大《关于开展助推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系列活动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积极配合做好了旅游产业调研工作,陪同县人大领导到宝莲山、、长洛西坳漂流农庄等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开展调研。针对调研情况起草了《县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认真分析了我县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三、强化沟通对接,推进旅游项目招商进程

1、邀请客商考察。三季度共接待陪同15批次客商到我县考察旅游等产业项目。

2、优化招商方案。为加快景区招商进程,我局对《景区旅游项目招商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再次征求了投资商的意见建议,根据双方协商的意见,对招商方案进行了完善优化。目前,准备上报县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

3、制定框架协议。7—8月份与海之生实业有限公司召开了项目洽谈对接会,对项目投资事宜进一步沟通协调。草拟了《项目投资框架协议》。目前,准备上报县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

4、积极洽谈对接。为加快项目招商进程,我局多次与君悦集团洽谈对接项目规划编制及招商引资等相关事宜。目前,正在进一步跟踪对接。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知名度

1、参选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示范单位。经我局申报,由我省及广东省旅游部门共同评选,我县国家4A级景区客家文化城成功入选首批“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示范单位”,作为省主要景区向广东市民推荐。此次入选,将进一步增进两地旅游的交流合作,提升我县旅游知名度,拓宽广东省旅游市场,增加旅游人气。

2、组织参加旅游宣传活动。积极参加了国家旅游局举办的广东旅游交易会和厦门海峡旅游博览会,以及省旅发委举办“风景独好”西安旅游特卖会和旅游商品博览会,在活动现场积极向社会各界人士推荐我县旅游资源,发放《县旅游指南》等宣传资料10000余份,提升了我县旅游知名度。

3、完成县旅游风光片制作。为突出我县旅游资源的特色亮点,我局委托大小王传媒有限公司拍摄制作了一部15分钟的旅游风光片,进一步加大了我县旅游资源宣传力度。

五、着力为民解难,扎实推进三送工作

1、开展“七一”党员慰问活动。为庆祝“七一”建党节,我局在村召开了迎七一党员座谈会,听取了党员们对村“三送”工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局出资4000多元购买了不锈钢电水壶等慰问品,给全村党员送上了节日的问候。

2、抓好暑期安全防范工作。一是抓好暑期安全宣传工作。在村内醒目位置粘贴“告学生家长一封信”,悬挂防溺水宣传标语,下组入户宣传安全常识;二是安排值班巡查。每天安排“三送”干部和村组干部对村内沿江河堤、山塘、水库进行巡逻,及时劝回私自外出游泳的儿童;三是开放农家书屋。为全村少年儿童借书、看书提供服务平台,让全村孩子度过一个既有意义又有安全的暑假。

3、做好防汛减灾工作。为做好村防汛工作,“三送”干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及时将雷雨、暴雨天气向村民预报,并提醒村民对房屋及屋后的山体,要多注意观察它的变化,积极做好灾前人员及财产的转移躲避和抗御灾害的预防。

4、积极做好事实事。我局出资3万元硬化新村主干道至村小学和新村近100米左右的道路和排水沟、维修白羊坳组级公路和元塘坑水渠涵管等基础设施项目,切实为村解决实际困难。

体育旅游调查报告篇4

为更好服务地方旅游经济发展,XX局立足本职,针对影响旅游市场秩序的区域性突出问题,以服务为导向,改进监管方式,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对辖区内旅游市场秩序进行了统一、规范、标准化管理,取得一定成效,有效促进了辖区旅游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落实宽进严管,规范旅游市场经营行为。一是针对旅游相关产业全面放宽市场准入,通过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服务方式,全程帮助经营者办理各项登记手续,同时严查景区经营户主体资格,要求并督促旅游相关行业经营者做到证照齐全、亮证照经营,对应办营业执照未办理的,责令限期办照,并跟踪回访。二是建立协同管理和联合整治机制,主动加强与市政、旅游、物价、食药监、当地镇街等部门的配合协调,开展信息对接共享,整合信息数据,提高市场监管的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能力,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构建齐抓共管格局。截至目前,该局出动执法人员XX人次,检查市场主体XX户,发放行政指导意见书XX份,责令整改通知书XX份,营造了安全、放心、满意的旅游消费环境。

二、加强广告监测,净化当地旅游环境。随着XX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旅游景点也加大了宣传力度,景点及沿线公路出现了大量户外广告的行为。部分广告充斥着夸大和虚假宣传内容。针对这种情况,该局组织执法人员采取查媒体广告、查日常广告监管、查户外广告等“三查”措施,重点对各类旅游服务广告、商品促销广告进行监管,严厉打击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并对广告市场开展暗访检查,共检测媒体广告XX条次,发现“五类”虚假违法广告XX条次;拍摄XX块户外广告,其中发现 XX块存在违法违规现象;实施虚假违法广告重点督办制,责令各工商所立案查处,限期办结。

三、布控监管防线,维护有序竞争市场秩序。以重点景区、主要商业街、旅游纪念品市场等为重点执法区域,该局通过加强对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商品市场的检查,加大对景区周边的巡查力度、加强节庆期间旅游监管等手段,进一步强化对旅游餐饮、住宿、购物场所以及家庭旅馆和乡村旅游点的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强买强卖、揽客兜售等不法行为,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流入旅游市场损害游客合法权益,同时会同景区执法大队、公安等部门联合对相命、香烛市场进行综合治理,并严格要求景区经营户对旅游产品产地、价格进行明示,防止不法商贩趁旅游旺季哄抬价格、强买强卖,有效地维护了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

四、促进诚信经营,严查合同霸王条款。针对旅游行业存在的“欺客”现象,该局向当地旅游行业经营者开展“诚信经营”活动以培育旅游经营者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文明经商,礼貌待客,打造一批诚信经营示范企业,引导行业自律,杜绝坑客宰客现象的发生,目前该局已采取了XX次行政建议、XX次行政约谈的指导方式,有效减少了相关行业的违法违章行为。同时加强对旅游合同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利用旅游格式合同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查处一批行业内的合同“霸王条款”,收集点评游客集中反映的不公平格式条款,及时查处和曝光强买强卖、诱导购物以及利用合同进行旅游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通过组织开展格式合同整治行动,共计检查旅游企业XX家,审查备案合同XX份,受理咨询XX余次,查办合同案件XX件。。

体育旅游调查报告篇5

为及时了解受众“五一”长假报道新闻信息需求,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市场调查研究中心于4月13日至17日进行了受众需求调查。调查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借助统一提纲,通过小组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对152位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受众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在“五一”长假期间的新闻信息需求、行为模式及媒介接触情况。

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长假期间活动安排;长假期间的新闻信息需求;对媒体长假期间报道重点的期待。

我国民众在“五一”长假期间的基本状态

访谈中,首先问及“您和您的家人今年‘五一’打算怎么过?”,希望通过群众在长假休闲期间的行为模式判断其信息需求。结果表明,计划以旅游、休息、联络感情等方式度过长假成为一般民众的首要选择。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剧,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长假这一相对集中的时间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更多成为“休闲”与“休息”的象征。

群众的度假行为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媒体接触情况,为了解“五一”长假期间群众接触的主要媒体,从媒介功能上满足受众需求,调查询问了“一般来说,您长假期间是否接触媒体?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我们注意到长假期间,老百姓还是最倾向于选择看电视这一方式,在固定场所,以相对轻松的方式接触信息;此外,由于年龄、职业的差异,选择看报纸和上网的人群也有一定比例。

1. 三种最主要的度假方式。

对152位受访者的访谈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民众主要的度假方式,计划以“外出旅游”“居家休息”或者“回家探亲”为主度过“五一”长假的受访者总共占到七成以上。具体而言,“居家休息”者占到40%;“外出旅游”者占30%;“回老家探望父母”者占20%以上。

2. “五一”长假期间受众接触的主要媒体渠道。

受众接触媒体的主要渠道是电视、报纸、网络,其中电视作为长假期间的传播渠道具有压倒性优势;网络和报纸分别成为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在长假期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长假期间,媒体报道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应注意到老百姓休闲行为和媒介接触情况的上述特点,做出相应调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手机通信技术和相关运营商服务的优化,借助手机作为新闻信息渠道的百姓越来越多,特别是“五一”长假期间,处于移动状态的人群增加,为手机增值服务提供了更大空间。

“五一”长假期间的信息需求

访谈过程中明显感觉到,“五一”长假期间老百姓有两种基本休闲类型:外出旅游型人群和居家休息型。结合访谈对象的个人信息,可以看出两类人群的基本特征:第一类以25岁以下年轻人为主;第二类以中年、男性为主。这样的行为选择和个体特征决定了“五一”期间老百姓对新闻信息有不同的需求。

1. 外出旅游型休闲人群关心和担心的话题。

(1) 交通情况:交通是否安全,是否有便利的出行条件,票价上涨情况;

(2) 食宿问题:食品是否安全,是否能够找到住宿地方,旅行社的价格和服务质量问题、消费维权监督;

(3) 旅游景点:景区人流量,景点秩序,旅游景点的实际状况以及所需资金,旅游中途乱收费,导游欺骗或强迫游客消费问题;

(4) 天气情况。

2. 外出旅游型休闲人群希望媒体提供的信息。

除了关注这些具体的资讯,受众还提出了一些具体需求,如:

(1) 今年“五一”出游的整体情况,如出游人和往年比是否增加,集中出游时间、集中地点、航班情况等;

(2) 希望媒体提供交通信息、各地的出行指南和安全指数,车票打折信息;

(3) 关于4月18日火车提速后对旅游线路带来的变化情况;

(4) 提供旅游咨询,推荐一些旅游线路,提供旅途休闲信息、各个旅游胜地周边信息以及国外旅游信息等;

(5) 人员流向,拥挤程度,旅游接待能力;各类旅游景点的特点、环境,具体如哪儿费用低,景色好,哪儿住宿好等;

(6) 必要的提示、注意事项:如观众的紧急避难措施,哪些地方人员太多,不适合再去(如今年海南人满为患,酒店预订已满等等);

(7) 真实客观地提供旅行社各方面的信息,如旅行社服务质量和信誉报告,旅游地酒店打折活动情况,介绍比较便宜又正规的旅行社;

(8) 相关的维权,随时公布旅游景点欺客宰客现象的投诉和处理结果,监督旅游景点规范运行;报道有关旅游地点以往存在的不足;如何在旅游过程中保护自身利益,遇到问题如何在当地部门解决;

(9) 提供天气信息、出行小窍门、美食推荐,提供出行各地的咨询热线;

(10) 当地有特色的风俗文化;

(11) 在推荐知名景点的时候也介绍些人少又值得一去的不知名景点;

(12) 另外,还希望媒体多提供股市和基金投资的风险预测以及房价信息,集中了解平常无暇关注的信息。

3. 居家休息型休闲人群关心的话题。

(1) 文体休闲资讯:影讯;电视节目预告;重大赛事预报;

(2) 生活资讯:商场折扣信息、健康美食;

(3) 周边旅游资讯:市区特色活动、周边农家乐情况等。

4. 居家休息型休闲人群希望媒体提供的信息。

除了关注这些具体的资讯,受众还提出了一些具体需求,如:

(1) 对国外“五一”劳动节的相关报道;

(2) 多报道在一线不能休息的人们;

(3) 对时下新闻做更深入的剖析;

(4) 假期结束前,梳理假期内国内外大事;

(5) 多一些指导性的新闻报道,让他们更加了解和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未来会怎样。

受众希望媒体在长假期间的报道重点

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受众认为媒体在长假期间的报道应该把重点放在几个关键词上:强调服务性、倡导健康休闲文化、突出娱乐性、强化实用性。受众希望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要真实、准确、及时、实用、丰富、有效、时尚、有趣、多样,贴近百姓生活,较全面地反映社会现实。概括起来主要有:

1. 时政类新闻不可少,娱乐信息、有趣的新闻、有用的新闻、软新闻多一些。

国际时事、国内大事、经济信息、社会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等要像往常一样报道,对国外的新闻信息报道要更加充分、及时、简短,提供前沿的社会资讯;娱乐信息多一些,如好的电视连续剧、电影、新鲜的娱乐节目、幽默小笑料等。另外,增加一些科学养生方面的信息。介绍民间传统文化、各大藏馆及名人故居开放时间,报道各地风俗习惯。

2. 旅游服务类新闻要详尽、全面、信息量大。

加大旅游服务类新闻信息量,提供旅行社及旅游景点信息、机票车票信息,介绍旅游景点及风土人情,交通、住宿信息,注意事项、购物指南、项目投资,天气预报方面的信息。特色的餐馆、小吃店特色菜介绍(最好能配以相关典故),著名旅游景点导游似的介绍、世界各地的风情、旅游小故事及情感方面的新闻信息。提供一些假日实用的新闻,例如消费陷阱、霸王条款。根据当地市民需要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信息,比如本地有何休闲的好去处,多做些像“带你吃,带你玩,带你购物”之类的节目。介绍著名景点的特点和新的旅游景点。及时提供各条旅游路线的交通情况,以及详细的相关信息。提供饮食或旅游景点的图片。

3. 要有更多种类丰富的度假方式的报道。

长假出去旅游其实是很辛苦的事,但人们还是乐此不疲是不是反映了我们国家的休假体制还是不能满足人们工作之外休闲的需要?媒体要关注这个问题。希望看到更多种类丰富的度假方式的报道,多介绍些惬意又经济的休假方式,加强实用性。

4. 在做好旅游等轻松、即时性主题报道的同时,做好深度报道。

5. 多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

对文明休假方面宣传与监督的建议

1. 在公众场所,如交通工具,车站,飞机场,商场,旅游景点等地方尽可能多做文明类公益广告、 电视广告、 具有亲和力的友情提示,制作宣传片,在人多的地方派人做流动宣传,高密度开展宣传活动。

2. 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批评与鼓励相结合,通过正反两面的事例加强引导。媒体在假日期间应走向景区,深入景点了解情况,加强文明行为的宣传,如对文明游客发由景点提供的小纪念品进行鼓励,对不文明游客的典型行为,可由电视媒体做成动漫或幽默短剧的形式进行曝光监督,引导群众做文明游客或观众。

3. 介绍历届奥运会和近年国人出国旅游中礼仪的得与失,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让大家明白,在大型活动中不养成良好的礼仪,就会损害国家形象。

4. 重视道德、传统文化教育宣传,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报道。

提升国民素质,提高文明修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媒体要重视道德、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礼仪、奥运项目及其文化等宣传,开通讲座、举报热线和市民评论等,引导国民做文明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同时为社会秩序、伦理良知、旅游环境以及政府行为提供舆论监督。

5. 媒体在曝光不文明行为的同时,也要对政府文明执法进行监督,多些法律方面知识的传播,探讨制度建设、宣传教育、各项公共设施建设是否跟得上等问题。

6. 不仅仅是文明旅游的问题,公交、火车、客车等人们出游的常用交通工具上的治安也是大问题。

7. 媒体可以在一些人多的旅游景区开展相关调查。与景区管理部门联手加大文明旅游的宣传,关注旅游景点工作人员的文明行为,关注旅游城市的公交、铁路等窗口的服务质量,多增加一些现场报道,加大对旅游公司违规行为的监督。

体育旅游调查报告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faoman”为你整理了这篇文体旅局2020年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天宁区文体旅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五大明星城市”建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体育和旅游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现将2020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区文体旅局高度重视、科学调度、强化责任、统筹兼顾,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工作。

(一)“细心”巡查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疫情初期,按照相关要求,全区网吧、娱乐场所、健身中心、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全部暂停营业。持续对文体旅行业企业进行巡查,积极指导关停行业单位充分利用关停的有利时机,全面排查安全生产工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二)“贴心”服务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对照省、市、区相关通知精神,帮助复工企业细化防控措施,联系防控物资,指导企业日常消毒、建立员工病假报告制度,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并对已经复工的文体旅企业进行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检查,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三)“暖心”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多次召开文旅企业座谈会,深入了解我区文化旅游行业实际困难,全面统计辖区旅游企业疫情期间受损情况,及时省市关于支持文旅企业应对疫情防控期间经营困难相关政策,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企业诉求,争取省、市级扶持资金共计160万元。同时制定出台《天宁区支持文旅发展促进旅游消费的八项措施》,打出支持文旅发展促进旅游消费的“组合拳”。下发文旅行业补贴67万元,发放天宁文旅消费券171余万元,促进旅游市场消费升温,增强文旅企业发展后劲。

二、整合资源,推动文旅融合纵深发展。

(一)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准确把握天宁全域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全面启动全域旅游规划编制,与委托单位江苏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密切配合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谋划全域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着力突出天宁全域旅游发展的特色优势,规划精品旅游路线,为我区全域旅游发展明确方向。

(二)聚焦文旅重点项目。一是积极推动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焦溪古镇、舜山小镇两个项目列入2020年江苏省重点项目,黑牡丹文创园、牟家文农旅等6个项目列入市重点文旅项目,截止到10月底完成投资额8.19亿元。二是积极推进文旅资源品牌建设。挖掘特色文旅资源,依托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购物中心、天宁寺等文旅资源,青果巷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列入省级试点,成功申报江苏省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三是积极推进旅游厕所建设。2020年度天宁区申报旅游厕所建设计划6个,其中乡村旅游厕所建设计划2个。积极组织7家单位的15个旅游厕所进行申报,目前9个完成预审,待A级旅游厕所的统一验收测评。四是积极向上争取符合申报条件的重点项目及文旅专项资金。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项目获扶持资金40万,同时获2020年度中央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30万。

(四)开展系列文旅活动。举办2020天宁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相约花开”第十七届中国杜鹃花展倒计时300天活动、“龙城夜未央·越夜悦天宁”夜生活节系列活动。同时,积极谋划摄影比赛、美食大赛、焦溪古镇形象宣传及logo设计全国征集活动、戏曲巡演季等多项参与性强、关注度高的特色活动,策划筹备2021年第17届中国杜鹃花展以及2021天宁凤凰岛半程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让文化旅游节不仅是文旅形式上的融合,而是真真正正融入到市民和游客心里,推动更多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相互转化,充分发挥文旅叠加综合发展优势。

(五)开展天宁区文旅资源普查工作。今年我区被省文旅厅列入试点区开展文旅资源普查工作,在市文广旅局的大力支持下,区文体旅局积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配合,明确普查片区和重点点位,收集资料内容,充实数据填报,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普查任务。

三、惠民工程,共享文化体育发展成果。

(一)公共文化服务不停步。一是创新公益培训、公共文化服务。上半年,因疫情影响,我们改变工作思路,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开展线上文化培训、线上文化服务,依托新媒体平台向外输送天宁声音,传递正能量。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提供公益课程培训、讲座、欣赏50余期,选登文化作品200多件。青果Fun的红色青果电台、青果直播间和微信公众号等街道、社区、社会公益组织在线平台,有针对性地让不同年龄、职业的受众倾听历史的声音,文化的传承,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建设“阵地达标、功能齐全、发展均衡、运行有效”,具有天宁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活动阵地为目标,聚焦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建成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以区馆总馆为中心,镇、各街道分馆为基点,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延伸,把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辐射到基层,丰富文化服务产品,提高供给能力,保障全区群众均享公共文化的权益,更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目前天宁区形成了由1个区文化馆总馆+7个镇(街道)分馆+121个村(社区)文化馆服务点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三是公共文化服务次数再上新台阶。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作用,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大产业支撑和市场供给,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技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至三季度,提供公共文化服务460万人次

(二)精品创作,突出主旋律。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突出本土化,不断探索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新途径,推出了一批有天宁和时代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歌曲《运河放歌》获评第十四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

(三)公共体育服务,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一是统筹推进惠民体育工程建设。为进一步营造全民健身氛围,今年,我区利用城市规划、体育重大项目、重大赛事等契机,加快健身路径、智能步道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拓展场地设施建设渠道,并科学利用土地,扎实推动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至10月底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67平方米,居全市第一。二是不断丰富群众体育活动。成功举办2020年天宁区全民健身嘉年华活动、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展示、五人制足球比赛、钓鱼比赛、羽毛球比赛等赛事。三是探索体育融合。在青龙医院建立“体医融合”健康管理新模式——慢性病运动康复干预,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及健康水平,今年计划试点75位志愿者,目前器材已验收、医务人员已开展培训,现已开展全面测试。四是国民体质测试工作。突出大众健身科学指导,加快推进群众体育科学化进程,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今年完成了950名志愿者的测试工作。

四、聚焦文化遗产,扎实推进保护利用工作。

(一)全面摸清文保单位现状。天宁境内现存文保单位82处,其中部级6处,省级21处,市级55处。另外,天宁辖区内还有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67处。区文体旅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文物安全工作,把文物安全工作作为保底工程来抓,又当作系统工程来做,局里组织全体人员对全区文物状况进行了拉网式摸排和调研。一是以调研消防安全隐患为契机,通过全面摸排文物建筑内私拉乱接电线、堆放易燃物、违规使用明火等情况,了解各文保单位状况;二是以调研文物主体建筑结构安全为契机,通过全面摸排文物建筑受自然因素风化、剥蚀、虫害影响等状况,文物建筑主体结构、材质、形制以及附属物受损情况等事项,了解各文保单位状况;三是调研人为因素破坏文物建筑内部结构为契机,通过全面摸排文物建筑的外观、周边环境、建筑物使用情况等事项,了解各文保单位状况;四是以调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通过全面摸排运河两岸及其与大运河联通的所有支流两岸的文物,了解各文保单位状况。

(二)完善文物保护长效机制。在全面调研摸清文保单位、文物建筑状况的基础上,撰写了《天宁区文物安全调研工作报告》《天宁区文物工作调研报告》。进一步深化天宁区文物安全巡查管理机制,改进巡查台帐。以高质量考核为契机,推进目标考核制定。建立文物管理不到位的通报机制,将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常态长效化。

(三)完成天宁区第三批区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评审工作。在前期排查摸底的基础上,收集了大量富有保护、传承价值的非遗资料,通过进一步摸底筛查,最终核定传统体育、传统美术、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习俗、传统中医中药、传统技艺(生产、生活)、传统技艺(食品类)7大类28个新增区级项目,新增传承性保护人47名,并于今年7月进行了集中授牌;同时组织区29个非遗项目参加第五批常州市非遗项目的评审工作。

五、加强监管,确保文化旅游领域安全稳定。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搭建工作班子,完善工作机制。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其他人均为成员的“天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细化方案体系,明晰职责清单。制定并印发了《常州市天宁区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转发《常州市文广旅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明确专项行动整治范围和检查重点,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到责任科室及具体工作人员,力求专项整治行动有支撑、工作有抓手。

(二)在强化宣传力度上下功夫。把安全生产宣传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在企业微信群、QQ群等宣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消防知识,日常安全常识,安全生产事故警示等,做到走到哪里安全生产就宣传到哪里,使得真正的“安全”深入人心。以4-5月的“春风行动”为契机,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组织召开文旅企业、餐饮行业复苏与安全管理座谈会,宣贯疫情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发放宣传海报100张,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悬挂、张贴、发放、展览,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在加大督导建章立制上下功夫。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检查等方式,对文体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排查,截至目前文体旅局牵头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已开展检查100次,出动检查人员200余人次,检查文化和旅游企业共400家次,排查安全隐患12条。主要有:4家娱乐场所证照不齐、擅自经营的情况,已配合市执法支队当场责令关门停业、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情况,部分旅行社台账资料不健全等情况,目前均已通知相关单位按照要求做好整改工作。区文体旅局在狠抓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的同时,结合我区工作的实际,在研究适应我区文旅单位特点的工作上下功夫,专门研究了领导决策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运行保障机制、预警监控机制、宣传教育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督查督导机制、应急处置机制等文物安全工作长效机制。

2021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推进文旅融合

(一)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天宁文旅融合发展蓝图。为塑造“高质量的旅游明星城市”,抢抓天宁区划调整带来的发展机遇期,顺应旅游新环境、新常态、新趋势,加快推动全区旅游产业升级,助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为抓手,完成我区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二)坚持品牌建设,打造多元化文旅节庆活动。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体育为纽带,举办好第17届全国杜鹃花展及环岛路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打造文化品牌。持续开展运河畔文旅节、“锦绣天宁宴”美食节等活动,让天宁的文化和美食成为旅游明星城市的独特标签。组织、参与重大旅游节庆和旅游会展活动,开展与境内外旅游机构、旅游组织的合作交流,组织开展全区旅游形象对外宣传推介活动,打响天宁文旅品牌。

(三)紧盯重点项目,持续推进项目进度。有序推进市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做好跟踪服务,协调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投资计划。

二、丰富文体惠民活动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天宁区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优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运行,新建“秋白书院”2家以上,精品创作节目2个,文化惠民巡演8场次以上,举办好“文化旅游节”“社区天天乐”“送戏、送电影、送综艺”等惠民活动。

(二)完善体育惠民服务举措。规划设计东青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实施全民健身路径提升工程,更新及新建10个以上村(社区)健身路径;建设一批二代智慧健身路径示范点;开展全民健身体育嘉年华活动,包括登山、自行车骑行、趣味运动会、皮划艇体验以及篮球、足球、游泳赛事等活动。

三、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

持续开展文旅市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坚持日常巡查和企业自查相结合,推进监管关口前移,加强安全源头隐患排查,做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常抓不懈、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同时,对检查和督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建立安全生产隐患问题清单,立即采取措施,限期进行整改。督促责任部门要进行跟踪反馈,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资金,确保隐患得到有效整改,确保文旅市场平稳运行。

四、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

体育旅游调查报告篇7

[论文摘要]旅游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旅游人才的竞争,为了合理科学地制定旅游人才发展规划,不断提升人才竞争力水平,对本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现状的客观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依托横向课题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当前无锡市的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现状进行了客观评价,就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形成这些主要问题的原因做了相应的分析。为决策者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

一、引言

“十五”期间无锡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旅游发展的各项指标翻了一番,旅游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旅游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无锡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描绘的无锡市旅游业未来五年的蓝图,无锡旅游业进入了科学、和谐、稳步的发展时代。

旅游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无锡市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大力开发旅游人才资源,全面提高旅游队伍的素质,对于促进无锡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无锡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旅游强市和实现“三大跨越”目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为《无锡市旅游人才“十一五”发展规划》(横向课题)的成果之一,笔者参与了基础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工作。2006年11月份至2007年2月,课题组对无锡市92家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66家旅行社,15家旅游景区景点、12家旅游推销商店、7家旅游车船公司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科学分析,形成了一份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www.133229.CoM该调查报告即为本文的主要数据来源和相应现状分析的依据。

二、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评价

“十五”期间,无锡市旅游大力发展推动了旅游人才规模迅速发展和质量稳步提升,旅游人才队伍不断扩大。无锡市共有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1.5万,间接从业人员达到110万人。直接从业人员中包括了旅游核心从业人员和具有旅游特征从业人员,110万间接从业人员是由旅游业带来的具有旅游经济特征的从业人员。通过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无锡市直接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见表1。

依据抽样调查报告的相关统计数据,笔者就无锡市当前从业人员的现状得出以下评价结论:

1.从业人员的地域开放性程度较高,地区之间流动性较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非常住人口(即外来打工人员)占21%,其中酒店的非常住人口从业人员达到29%。非常住人口来自江苏省内其他城市的占60%,来自江苏省外的占40%。

2.从业人员队伍呈现年轻化特点。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旅游行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年龄以40岁~50岁中老年层次为主,占41%左右;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年龄以30岁~40岁中青年层次为主,占37%左右;一般员工的年龄以20岁~30岁年轻阶层为主,占44%左右。平均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比例占到75%。

3.从业人员职业教育(或培训)普及程度不断提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无锡市旅行社新员工受职业教育培训达到85%以上,酒店业新员工职业培训的比例在60%以上。

4.从业人员流动速度较快。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十五”期间年平均递增率达到32%,而流失率达到20%。其中,自动离职成为流动的主要形式,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总流动人数的59.5%(表2),值得关注。

5.旅游从业人员整体学历层次不高。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无锡市旅游行业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分布较广泛,低到初中文化,高到研究生文化,其中以大专文化为多数,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40%左右,高层管理者的总体文化层次与实际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以初中(中专)和高中文化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所占比例高86%左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普通高校大专教育和职业类教育,本科旅游专业与非旅游专业的从业人员比例基本持平。

6.员工对旅游行业的认同度不高。抽样调查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有56%的员工认为企业发展前景一般,43%认为说不定,与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不一致。造成了员工队伍不稳定。

7.旅游企业的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培训经费占营业额0.1%及以下的占到63%。旅游企业忽视了员工继续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以管理人员岗位培训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43%左右。而输出培训和国外短期培训的比例较低,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仅为12%左右;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以本企业岗位适应性培训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66%左右。其他类型尤其是高级培训形式比例较低。

8.旅游管理队伍缺乏“领军”人才。现有中高级经营管理队伍的非职业化和非专业化倾向明显,无锡市的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还未形成,高层管理人员短缺。

9.员工的薪资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与其在管理阶层中的地位刚好成对应趋势,且差别很大。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普遍较高,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月薪3000元以上的占28%左右;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平均收入普遍较低,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月薪低于1500元的占85%左右,月薪低于1000元的占54%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层管理者中也出现了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现象,而在普通员工中也不乏月薪高于4000元的高收入者,主要以酒店的厨师和旅行社的导游为主,具有典型的行业工种的特殊性。但是总体无锡旅游行业平均收入水平相比较其他行业较低。

10.员工技术优势不明显。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职称与其在管理阶层中的地位刚好成对应趋势,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职称普遍较高,以专业高级职称和高级技师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31%左右;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职称普遍较低,以初级工和中级工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72%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中层管理者中,也存在一部分初级工,职称偏低,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22%左右。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占员工队伍的0.3%,有初级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占员工总数的18.4%。

三、当前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传统观念制约了旅游业发展。传统的观念在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有所偏见,这种偏见继而引发了对旅游行业经营管理过程理解上的偏见,从而形成了对旅游行业的行业偏见和职业歧视,并在旅游行业和非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这种不利于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观念有着深层次的传统文化背景,与我国旅游行业历史和现代旅游行业建立时间不长密切相关。

2.薪资制度存在不和谐因素。合理的行业薪资体系是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薪资体系存在低收入群体化、薪资政策不合理,分配体制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主要原因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经济缺乏、非理性的市场恶性竞争、旅游行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等。

3.人才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部分旅游企业管理者管理理念落后,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简单、部分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多年不变,缺乏创新等问题普遍存在;企业舍近求远招聘人才,地方院校舍近求远推荐人才,旅游企业留不住人才等现象的存在,反映了旅游人才引进和流动不畅。这些问题与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历史短暂,旅游业管理者整体素质不高、旅游人才市场不完善和政策不配套等因素相关。无锡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呼唤形成为本行业服务的专业人才市场和政策环境。

体育旅游调查报告篇8

[论文摘要] 旅游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旅游人才的竞争,为了合理科学地制定旅游人才发展规划,不断提升人才竞争力水平,对本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现状的客观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依托横向课题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当前无锡市的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现状进行了客观评价,就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形成这些主要问题的原因做了相应的分析。为决策者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

一、引言

“十五”期间无锡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旅游发展的各项指标翻了一番,旅游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旅游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无锡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描绘的无锡市旅游业未来五年的蓝图,无锡旅游业进入了科学、和谐、稳步的发展时代。

旅游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无锡市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大力开发旅游人才资源,全面提高旅游队伍的素质,对于促进无锡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无锡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旅游强市和实现“三大跨越”目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为《无锡市旅游人才“十一五”发展规划》(横向课题)的成果之一,笔者参与了基础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工作。2006年11月份至2007年2月,课题组对无锡市92家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66家旅行社,15家旅游景区景点、12家旅游推销商店、7家旅游车船公司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科学分析,形成了一份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即为本文的主要数据来源和相应现状分析的依据。

二、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评价

“十五”期间,无锡市旅游大力发展推动了旅游人才规模迅速发展和质量稳步提升,旅游人才队伍不断扩大。无锡市共有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1.5万,间接从业人员达到110万人。直接从业人员中包括了旅游核心从业人员和具有旅游特征从业人员,110万间接从业人员是由旅游业带来的具有旅游经济特征的从业人员。通过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无锡市直接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见表1。

依据抽样调查报告的相关统计数据,笔者就无锡市当前从业人员的现状得出以下评价结论:

1.从业人员的地域开放性程度较高,地区之间流动性较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非常住人口(即外来打工人员)占21%,其中酒店的非常住人口从业人员达到29%。非常住人口来自江苏省内其他城市的占60%,来自江苏省外的占40%。

2.从业人员队伍呈现年轻化特点。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旅游行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年龄以40岁~50岁中老年层次为主,占41%左右;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年龄以30岁~40岁中青年层次为主,占37%左右;一般员工的年龄以20岁~30岁年轻阶层为主,占44%左右。平均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比例占到75%。

3.从业人员职业教育(或培训)普及程度不断提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无锡市旅行社新员工受职业教育培训达到85%以上,酒店业新员工职业培训的比例在60%以上。

4.从业人员流动速度较快。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十五”期间年平均递增率达到32%,而流失率达到20%。其中,自动离职成为流动的主要形式,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总流动人数的59.5%(表2),值得关注。

5.旅游从业人员整体学历层次不高。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无锡市旅游行业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分布较广泛,低到初中文化,高到研究生文化,其中以大专文化为多数,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40%左右,高层管理者的总体文化层次与实际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以初中(中专)和高中文化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所占比例高86%左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普通高校大专教育和职业类教育,本科旅游专业与非旅游专业的从业人员比例基本持平。

6.员工对旅游行业的认同度不高。抽样调查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有56%的员工认为企业发展前景一般,43%认为说不定,与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不一致。造成了员工队伍不稳定。

7.旅游企业的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培训经费占营业额0.1%及以下的占到63%。旅游企业忽视了员工继续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以管理人员岗位培训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43%左右。而输出培训和国外短期培训的比例较低,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仅为12%左右;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以本企业岗位适应性培训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66%左右。其他类型尤其是高级培训形式比例较低。

8.旅游管理队伍缺乏“领军”人才。现有中高级经营管理队伍的非职业化和非专业化倾向明显,无锡市的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还未形成,高层管理人员短缺。

9.员工的薪资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与其在管理阶层中的地位刚好成对应趋势,且差别很大。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普遍较高,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月薪3000元以上的占28%左右;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平均收入普遍较低,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月薪低于1500元的占85%左右,月薪低于1000元的占54%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层管理者中也出现了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现象,而在普通员工中也不乏月薪高于4000元的高收入者,主要以酒店的厨师和旅行社的导游为主,具有典型的行业工种的特殊性。但是总体无锡旅游行业平均收入水平相比较其他行业较低。

10.员工技术优势不明显。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职称与其在管理阶层中的地位刚好成对应趋势,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职称普遍较高,以专业高级职称和高级技师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31%左右;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职称普遍较低,以初级工和中级工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72%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中层管理者中,也存在一部分初级工,职称偏低,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22%左右。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占员工队伍的0.3%,有初级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占员工总数的18.4%。

三、当前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传统观念制约了旅游业发展。传统的观念在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有所偏见,这种偏见继而引发了对旅游行业经营管理过程理解上的偏见,从而形成了对旅游行业的行业偏见和职业歧视,并在旅游行业和非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这种不利于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观念有着深层次的传统文化背景,与我国旅游行业历史和现代旅游行业建立时间不长密切相关。

2.薪资制度存在不和谐因素。合理的行业薪资体系是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薪资体系存在低收入群体化、薪资政策不合理,分配体制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主要原因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经济缺乏、非理性的市场恶性竞争、旅游行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等。

3.人才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部分旅游企业管理者管理理念落后,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简单、部分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多年不变,缺乏创新等问题普遍存在;企业舍近求远招聘人才,地方院校舍近求远推荐人才,旅游企业留不住人才等现象的存在,反映了旅游人才引进和流动不畅。这些问题与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历史短暂,旅游业管理者整体素质不高、旅游人才市场不完善和政策不配套等因素相关。无锡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呼唤形成为本行业服务的专业人才市场和政策环境。

上一篇:幼儿园实地考察报告范文 下一篇:健全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