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1:17

教育学本科培养方案

教育学本科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本科;培养方案;修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30-02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落实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工作的依据,培养方案体现了高校办学的教育理念,是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办学的自,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本科教学活动中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意义深远,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高校应以此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十二五”规划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建设。

一、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几个问题

1.从修订的理念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来看,培养方案的修订容易被理解成对原培养方案的否定,导致在修订过程中,对原有培养方案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忽视人才培养方案的稳定性,过大的改动影响年级间的衔接,不仅不利于人才培养,反而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正常教学。

2.从修订的过程、修订的方式以及修订者来看,培养方案的修订在修订前缺乏广泛调研,指导性意见论证不充分,在修订过程中缺乏规范审核,修订过于频繁,在修订后缺乏健全的评价机制。每一轮的计划修订只是表现在个别课程的调整上,对于调整的必要性以及调整后对计划实施的意义存在主观判断,缺乏说服力。培养方案的修订者在很多情况下是教务员或者不熟悉本专业的其他工作人员,而不是专业负责人。

3.从修订的内容来看,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实践教学的安排缺乏整体架构,为了突出培养方案,经过修订,修订者会破坏原有的课程结构,添加或者删除课程,尤其是实践教学的安排,往往没有经过系统论证,随意安排。

4.从修订后的执行情况来看,对修订后的方案执行坚持度不够,常因人因事改动培养方案。

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相关依据

1.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与其培养目标有关,高校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的,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前都会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一切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工作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因此,在计划制定过程中每一门课程的设立,每一个知识结构体系都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2.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其培养对象有关,许多教师反映学生学风较差,上课不专心,考试不理想。一方面可能与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有关,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学风差和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与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法因材施教有关,修订要充分考虑学生对课程的可接受程度,学习积极性以及课程的难易度。

3.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其各项教学资源有关,许多本科院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得非常合理,课程设置接近当前社会需求,学生也喜欢学习,但是无法开设。究其原因是没有充分考虑学校的相关教学资源。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时要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师、教学场地(包括实验室)等各项教学资源。缺乏任何一种资源,再完美的计划也是一纸空文。因此,方案修订者必须以本校实际情况为基础,实实在在地制定可行的方案。

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建议

1.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者要加强理论修养,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开展。学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修订要体现一定的教育理念。修订者和管理者要不断地学习和深入探讨,切忌实用主义和浮夸主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者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完善计划,让学生在大学四年有所学,而不是充斥一些眼花缭乱的课程。

2.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充分调研,突出专业特色。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培养有特色的人才成为吸引高考生的重要指标,做为教育管理者和方案制定者应该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全面掌握目前的人才培养动态,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结构。既能给学生架构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又能让学生学得满意,在工作岗位上学有所用。照抄照搬其他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或是进行略微改动,最终的结果是教与学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培养出现问题。

3.调整课程结构,突出实践课程的比重。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习惯和学习期望,调整课程结构,在专业课程中相对压缩理论课时时间,强化实验和实践课时。

4.规范审核机制,加强执行力度。方案的修订者对修订意图有自己的理解,为了避免一言堂现象,必须建立规范的审核机制,让各种力量加入到计划的修订中来。学生(包括毕业生)、任课教师、学校专家、行业专家甚至家长在修订计划时都可以积极参与。也正由于多方面的参与,计划的执行力度才会加强,不会出现只有一两个人能了解计划修订的意图和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者和修订者应该担负起传经解道的责任。

5.规范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拥有一支合理的专职队伍,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师资力量强大与否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本科院校要想办出特色,培养优秀的人才,必须要解决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通过各种招聘引进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6.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在制定计划的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所修订培养方案的评价和论证。包括实施前的评价和实施后的效果评价。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比较热衷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价。而比较忽视对源头的评价和效果的评价。方案的修订者和管理者要深入学生、深入课堂、深入社会,切身体验,更要与相关的单位部门沟通交流,多听听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甚至是毕业生的意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改动都要有所依据,并按照规范的审核流程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一方面注重计划要紧随社会需求而改变,另一方面尊重方案的稳定性,因为只有在规范的审核流程中才能对方案修订进行科学的评价,才能避免因方案修订而对教学管理的其他方面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71.

[2]王伟廉.高等学校本科课程编制的层次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3]翁妮尔.高校教学计划的运行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4]苏柏山,王秀清,崔晓华.关于开设公共选修课几个问题的量化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5]罗刚淮.高效热的冷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0,(1).

[6]王帅.论校本知识创造与校本能力建构[J].教育学术月刊,2010,(1).

[7]古祥生.对班主任“批评教育权”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0,(2).

[8]赵子龙.非语言形式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0,(91).

教育学本科培养方案篇2

论文摘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某一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组成要素有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是某一专业整体适应社会变革的表现。我国高师专科计算机教育专业只有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够培养出符合中小学需要的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该文结合我们学校的人才培养情况,探讨了高师专科计算机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某一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组成要素有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是某一专业整体适应社会变革的表现。我国高师专科计算机教育一般都是高师本科计算机的压缩型,与高师本科计算机教育相比,只是学习的年限较短而已。而有的高师计算机专科教育则是普通高专计算机教育的机械模仿。这样高师计算机教育专业失去了应有的特色。笔者认为,要办出高师计算机教育专科特色,关键在于定位合理的培养目标、确保适量的人才培养规格、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改革人才培养的途径。

1.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地方高师专科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只有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客观分析本校在本地区的地位和现有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要为直接的驱动力,坚持并体现地方特色,依据地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寻求可扩展的服务领域,发挥自身因历史传统特别是地域所决定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合理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办出地方性高师专科计算机教育的区位特色、人才特色。因此,我校计算机教育专业定位为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养专业。作为专科院校,我们开办这一专业的宗旨,主要是为德宏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笔者认为,我们现在开办的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主要是教育型人才的培养。根据以上培养目标,结合我校的计算机专业特点,我们制定和修订了本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新制定的培养目标与上述培养目标基本一致,“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精神,身体健康,再学习能力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了解教育科学发展与中小学的教育改革实践,善于教书育人,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从事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信息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2.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思考

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怎么的素质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同的人才类型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不同的社会功能要求导致人才智能结构的差异,不同智能结构的人才要求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其相应的课程体系,因而相应的人才类型通常是由相应的教育类型来培养。而人才知能结构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教育类型的不同人才培养规格。我校计算机教育专业为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师资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我校高师计算机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2.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2具有符合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备不断更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计算机语言程序、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和运用,能维护和管理计算机网络并利用网络处理教育信息的能力。

2.4熟练运用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进行教学设计,具备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5普通话和英语水平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6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具有比较全面的文化素养。

3.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高师专计算机教育培养方案是指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如何培养出符合教育目标的人才计划和策略。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的形成。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使其更具导向性(体现社会发展对未来教师的要求,实现超前培养)、师范性(突出对学生从教知识、从教品德、从教技能的教育与培养)、实践性(实践是联系学生学习与未来工作的纽带,应注重发挥实践教育的育人功能)、整体性(培养模式诸要素协调发展、合理运作),真正培养出既适应时展又满足社会需求的未来中小学信息教育教师。为此,我们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既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又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既要求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又要求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此外我们学校还加强了教育和教学能力的培养。这可以从我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可以看出。我们系公共课程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常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形势政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普通话、禁毒防艾讲座;开设的必修专业课程有高等数学(1)、普通物理学、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教育传播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数据结构、c/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图形与动画处理;开设的必修教育课程:教育学、中/小学心理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科研方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开设的必修特色课程有:人文科学基础、计算机影视制作技术、摄影与摄像、中/小学素质教育、美术、音乐欣赏、GSZX及民风民俗讲座、现代礼仪、电视编导与制作;选修课程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限选)、毕业就业指导(限选)、远程教育、Internet原理与应用、三维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技术、VB语言程序设计、教育技术专业英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常用工具软件。我们系的计算机教育课程方案的设计体现了专业性、师范性、教育性、人文性等综合特点。满足了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师资力量的需求。

总之,作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专业应当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只有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够培养出符合中小学需要的信息技术师资力量。

参考文献:

[1]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教育学本科培养方案篇3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24-0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促使高等教育逐步产生类型的分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运而生。现阶段,我国有本科高校700多所,其中地方本科高校有600多所属于应用型高校[1],由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在探索中,多数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是照抄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很难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因此,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应按照自身的人才培养类型自主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指导性文件。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学院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主动适应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我院采取广泛的社会调查,深入分析国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和全面小康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研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关注、了解本专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制定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处理社会需求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可变性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保持相对稳定。

(二)全面发展原则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正确处理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关系;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要合理确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构建通识基础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平台课程和实践创新平台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模块实施。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学与基本素质培养,夯实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要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素质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要根据学校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科学合理地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方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相结合。应特别注重加强实践教学,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15%,理工农医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25%,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不少于12周,创造条件逐渐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要改革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基础实验、设计性试验、综合类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多种实验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探索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的模式,将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实验教学,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利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拓宽实践教学渠道,积极与社会,行业及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教学基地,逐步加大学科实验室和研究项目等资源向学生开放的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50%以上的毕业设计(论文)要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四)因材施教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整体与个体、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的关系,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新机制。淡化专业意识,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实行分层次、分类型教学。注视优等生、特长生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完善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弹性学总制等教学管理制度。通过降低必修课比例,适当减少课堂讲授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

(五)整体优化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体现先进科学的专业教育思想,立足于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正确处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实现本科教育各环节的优化与衔接。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课程,构建由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实践创新课程组织的有机结合、融合贯通、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要依据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及学科发展需要改革教学内容,要将行业、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吸纳于教学内容,着力减少课程间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要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推广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科学制定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六)体现特色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办学定位,确立鲜明的专业发展目标,强化优势,突出特色。要积极探索专业建设实践,丰富专业建设理论,深化对专业内涵的理解;集成有效经验和实践成果,吸纳于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和学校办学特色。

教育学本科培养方案篇4

一、依据国际国内标准制定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形成,促使医学院校教育的模式、目标等发生重大变革。高等医学教育是国际上可比性和通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领域,在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对医生应具有的素质和基本能力的要求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致的。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WFME)和国际医学教育学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 IIME)已经出台的“本科生医学教育全球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ISBME)和“医学教育全球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 GMER)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即将颁布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充分借鉴了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和发达国家医学教育标准,提出了“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医学本科教育办学标准”。

密切关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医学教育发展的思路和政策,重构五年制医学本科教育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对围绕医学本科生能力培养的国内外成功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通过系统规范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细化各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和专业基本要求,探索可行性较强的教学质量监控方式和管理运行模式是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的共性课题。

二、注重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参考“GMER”,研究制定适合五年制医学教育教学运行管理环节的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方略、知识目标培养途径及教学环节控制措施、技能目标培养途径及质量监控评价机制。重点从管理体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临床技能培训的手段和评估方法、国际化认证等七个方面多途径入手,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广泛引入“以器官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PBL)、案例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研究型、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临床实景模拟教学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标准化病人(SP)等教学模式。增加《循征医学》、《诊疗思维实例解析》、《医学与艺术》等边缘学科和人文社科课程,以培养“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和“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7个方面的能力。

培养方案是独立于教、学、管各方参与者的客观的、完整的评价体系,是教师、学生、管理者三方互为约束的客观依据。培养方案的体系构成是否科学合理,培养途径和方法是否具体,各项能力培养方略是否紧密结合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达到和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因此,必须注重课程建设和整合,加大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力度。尤其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材、实验手段和方法要积极吸收先进创新经验,如:“四模块”(基础、综合、拓展、临床)的实践教学,虚拟实验教学、网络化实验教学、模拟诊疗教学、见习医生日志教学、“仿真型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系统、“1+1”实践教学考试模式等。

在教学与管理实践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注重“五结合”(即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经典与现代、虚拟与实训、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思想,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体现“四性”(即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教学体系。

三、创新培养方案体系框架,学、教、管责任分明

新的专业培养方案既是系(部)专业管理、教学单位教学、学生导学的主要指导书,也是学校和上级教育管理职能部门质量监控、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因此,要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定期更新,保证在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学、教、管的目标一致。另外承担教学任务的学科教研室要依据本专业课程设置要求和限定学时编写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必选和自选理论课程一般只建立一个课程学时平台,专业指定必修课程可根据专业要求建立第二课时平台,特殊要求可以整合课程建立新的复合型新课程开设。

培养方案主体框架分四个部分,从宏观到微观,从专业特色到课程设置,目标明确,途径具体。

第一部分: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了专业宏观培养目标,包括: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8项);知识目标(8项);技能目标(8项)。

第二部分:阶段实施方案。根据专业宏观培养目标,确定了6条培养主线,按学年落实培养计划,使学生掌握或了解相关知识和技能,实现综合能力培养目标。包括:培养主线,实施计划,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专业培养要求。根据阶段实施方案,细化了人才培养学科和课程建设以及实践、考试等环节的管理实施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修业年限与学位、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时间分配、选课要求、课程设置、实习科目、毕业考试等。

第四部分:基本教学内容。参考《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整合学科和课程体系,提出了各教学环节基本教学内容和知识要点,为各学科修订教学大纲指明了方向。主要包括:思政课与职业道德、普通基础、医学基础、基本实验与诊疗技能、人体器官系统与疾病、全身生理变化与疾病、医学与社会,临床实习与课外社会实践。

附表:临床本科课程设置一览。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列出了公共必选、专业指选和学生自选课程目录。同时对必修和选修课程学时进行了统一规范调整设计,强调了实践环节学时的有效利用,逐渐增设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人文课程。通过落实学分制和增加学生选课的自主性,整合部分人文课程,减少或淘汰不受学生欢迎的自选课程。

四、体会和结论

通过制定和细化临床医学培养方案,从理论到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训、见习),从课堂教学到课外社会实践,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明确了专业建设管理和学科课程建设的关系;学生选课自增大。学校指定公共必选课程6-7门,专业指定必选课程每学期4-6门,其他均为学生自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学到应学、想学、爱学的课程。通过对课程质量评价认证,促进课程整合和开设新的创新性课程。同时促进了学分制实施和课程建设平台规范化建设以及理论、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对教材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考试内容和方法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学本科培养方案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进步;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24-02

1 民办院校层次转变与本科教学基本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要从专科教育转变为本科教育,按照本科教育的需要进行教学的基本建设,这是一个很深刻的变化。专科教育、职业教育的惯性总是不经意地显现,这种惯性对于本科的教学基本建设存在负迁移的作用。尤其是高职高专、普通专科教育阶段形成的思维定式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变过来。已经固化而又不适宜在本科教育中沿用的观念,从外部的言语行为、内部的心理图式和教学制度的执行习惯等方面,往往被人们下意识地当成“理所当然”。而本科教学基本建设,尤其是本科教育所需要的学位意识、质量意识、科研意识,恰恰需要教师全员养成,这些意识及需要从原来的意识中转换过来、强化起来。个体的已经达到熟练和自动化的动作,是与他心理上建立的内部图式相关的,这种内部图式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动作、行为起着认可和矫正的作用;如果没有认可和矫正环节产生,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相应的新的动作和行为的。没有科研意识的全员养成,就决不可能有对科研活动的全员参与。我们曾经建立几个观测点,对于教材建设、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方法、科研课题等角度进行考察,发现经常发生和偶尔发生上述负迁移的人员占全体教学人员的80%以上。

例如教材的选用,如果同时招收本科和专科学生,而且开设了本、专科同名的课程,应当杜绝使用同版本教材,因为二者应该有完全不同的教学大纲,否则就违背了教学规律。假如认为专科教材是本科的压缩版,本科教材是专科的扩充版,无疑跌入了肤浅和庸俗的泥坑。本科教育是在研究生教育之前的基础性教育,本科阶段要让学生体验探讨学问、做科研、获学位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未能贯彻这个思想的教材和教学,等于迷失了本科教育的路径。教材选用与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相符,教学内容必须遵循教学大纲,这些都要在民办本科院校的转变期间强力推行,这是最基本的建设之一。

专业建设是关系到完成本科教育并授予学士学位的基本建设。在专业建设中最敏感的就是有没有强烈的学位意识,有没有本科性质的质量意识。例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的学科依托,特别是专业教师队伍学科研究的背景,培养学生在学术上的创新精神,毕业设计或者学士学位论文的管理制度、运行方案、选题指南等方面的建设。而这一些关键性工作在转变阶段必须知难而进,大力推行。

又如本科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要解决一个信息量处理的问题。本科教学,要给学生指引获取信息的途径、处理信息的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思路。在这个要求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就会灵动多了。要讲获取信息的途径,你就要接触当下千变万化的科学研究前沿发生的事情,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中得益。

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在本科院校就应当与学科梯队建设统筹考虑。本科院校的教学团队要培养浓厚的探讨学术问题和教学问题的气氛。比如,从专科教育转过来的时候,人们喜欢强调“应用型”而不习惯在教学任务完成以外做很多科研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说科研是研究型本科的事情,以为应用型本科就是不搞科研。他们所理解的“应用型”,不是真正的应用型,而是实用化的思想。是只教给学生怎么操作,使他们得到一个手艺,获得一样谋生的技术,而不去帮助学生懂得这一个实际操作后面有什么理论作支撑,如何继续去探讨这些理论,这些理论属于哪一门学科的范围,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是什么等。这样的所谓应用型本科决不是我们所要的,而是一种基本与短期职业培训相似的非正规教育思想。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实用化”的思想。在专科向本科的转型时期,教学团队建设中克服这种实用化思想的影响很重要,关系到专业建设的进展乃至办学实力的增强。与学科梯队建设结合起来考虑,教学团队建设就可以有本科发展方向的引导,就会成为本科教学基本建设的厚实基础。

2 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

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定位,将人才培养活动的基本要素进行组织运行而产生的样式,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人才培养的过程条件显然是首位的构成要素,而课程设置、运行机制和培养制度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容易凸显出来的要素,质量评价则是人才培养模式所不可少而又常常被忽略在外的要素。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规格、教学过程组织、教学任务安排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定位、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和专业培养方向的重要体现,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全过程的整体设计。这个整体设计包括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内与课外的统筹安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教学计划作为主体部分,并使教学计划与其他各个部分之间有机联系、合理支配和密切配合。

广东培正学院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中提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国情和相关规定,必须做到科学、规范,必须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体系结构必须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必须制定和实施保证方案执行的相应制度。

3 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的直接体现就是课程体系,教育的具体实施要通过课程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则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出发点。构建培养模式必须精心安排课程设置,但是培养模式并不等于课程设置模式。课程研究是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学分制的实施与课程设置的关系十分密切,课程设置的优化可以为学分制的实施铺平道路。有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就有什么样的课程设置。只有课程设置与预定的培养模式一致的情况下,培养模式才能真正称之为大家照着做的标准式样。所以我们在统筹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把课程体系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和设计。

首先是印发修订新一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然后各专业根据这个指导意见,结合自身的实际,根据已经确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广东培正学院的课程体系是五模块+四平台。五个课程模块即:①通识教育课程模块,②专业基础课程模块,③专业课程模块,④选修课程模块,⑤实践教学课程模块。各个课程模块的设计,都与方案的整体相融、相通,都自含很强的合理性。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的学

分所占的比例最大,此模块中保留了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培正英语,同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适当设置了其他校本课程。为了不使学生的未来走向变成只有一技之长的技师,或者只能应付短期谋生需要的“操作手”,我们努力营造优质的专业教育必备的比较广阔的背景,铺垫比较宽实的基础。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都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把专业教育重实践的指导思想贯彻其中。实践教学课程模块主要是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规定的社会实践。我们实行这样的原则:实践教学课程化。要求各门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规定的社会实践,都统一按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纲和学分管理办法、教学规范严格执行。

四个课程平台即:①通识教育课程平台,②专业基础课程平台,③专业课程平台,④选修课程平台。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的时候,从设计完整的课程平台中选择适合的平台课程A、B、C,分别组合成几个课程模块。确定平台课程究竟分为A、B两级还是A、B、C三级,完全根据本院教学资源统筹,做出不同的处理。在这个课程体系中,我们贯彻这样的原则:教学内容整合优化。

要对学生施以全面的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主体性,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出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就是我们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根本指导思想。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统筹安排,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考虑到人才适应多元化、全球化社会,满足综合素质能力的需要,培养具有健全心理素质、良好沟通技巧、不断进取的品质,在开设专业教育课程的同时构建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等方面为学生拓宽知识和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开设“学习指导日”,实行实验室开放,设立课外学分,鼓励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在不是教室的“课堂”里继续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为促进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选择、自我思考提供时间和空 间。

参考文献:

[1]阴天榜.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8(4):46-47.

[2]武秋.完全学分制下课程设置的优化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07,6(1):87-90.

[3]龚怡祖.略论大学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8(1):86-87.

教育学本科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本科培养方案是培养本科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高水平的培养方案应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培养方案修订是总结反思原方案的经验和不足、系统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和手段。

河海大学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部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确立全面发展理念、多样化人才理念和研究性教学理念,以生为本,面向需求,科学构建2012版具有河海特色的“刚柔相济”的本科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深入学习,开展全面调研

学校自2011年6月起历时1年,经过学习研讨、调研分析、修订论证、审议答辩、修改完善、定稿印制6个阶段,至2012年7月完成了2012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从2012级本科生开始实施。

为更好地推进2012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学校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主要分为教务处牵头的整体调研和学院牵头的专业调研,两类调研同步进行。

一方面,教务处从方案整体设计出发,先后至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多所“985工程”高校及与我校相似的行业性高校实地调研,同时展开国外知名大学先进教学经验的网络调研,基本情况见表1;并且召开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了解学生需求和教师建议等。

另一方面,各学院积极开展专业调研活动,明确要求各专业调查分析国内外排名前十的相同专业,分析其人才培养现状,并对照自身进行本专业的优劣势分析;同时开展对行业企业的调研,了解经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

通过前期充分学习与调研,我校了解了当前“985工程”高校以及国外知名大学在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的新举措,探索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多样性、国际化人才的新趋势,明确了未来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指明了2012版培养方案修订改革的方向。

为切实加强对各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学校还要求各专业重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明确要求成员由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等机构的有关专家及本校教师组成,其中校外成员至少占1/3,且必须有1名外国专家。这样从组织上确保人才培养契合社会、行业的新需求,并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培养高水平本科人才。

二、更新观念,明确修订思路

学校坚持“致高、致用、致远”的教育理念,努力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协调发展。

一要更新培养观念,明晰改革方向。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提供多样化培养途径;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加强校企合作、与科研院所合作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

二要以需求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新方案要求各专业充分分析所面临的学生发展需求、行业发展需求、国家发展需求以及国际发展趋势,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继承发扬本专业的好传统、好做法,形成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同时,梳理以往方案不适应新需求之处,理清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路和重点。

三要优化课程结构,努力柔性多样。新方案运用弹性教育理念、个性教育理念、社会价值理念构建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减少必修学分,增设选修学分;扩大选修权限、实施全校性选修;注重学科交叉,推行跨学科/跨专业选修;注重文理交融,强化通识课程选修

四要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创新能力。新方案着重培养学生发现新知、运用真知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独立设置各类实践环节和项目训练型课程,增强学生科研训练,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等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列入培养方案;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完善企业培养方案,鼓励学生走进企业,提高培养实效。

五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习主动性。新方案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实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要增加国际元素,培养国际视野。新方案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致力于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人才:加强国际规则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开设全英文课程、增设专业国际规范课程、国际文化课程;支持与国外大学间的学分互认等。

三、科学构思,确立方案框架

培养方案修订的核心和落脚点是课程框架体系。本次修订工作中,我校以生为本,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元结合”的培养模式,实施“精炼理论讲授,强化实践教学,倡导自主研学”的培养方式,科学构建2012版培养方案课程框架体系。

1. 方案总框架

总学分数由原来的180左右改为165左右。课程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实践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组成,具体如表2。

2. 通识课程框架

通识课程由公共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构成,旨在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贯通和融合,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心智培育、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如表3。

(1)大学英语类课程。学分数由16改为9。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将英语课程分为基础英语课程和拓展英语课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级教学、小班化教学。前3个学期每学期开设基础英语课程3学分,此后广泛开设外语类选修课和专业方面的双语课程、全英文课程等。对于大一期间已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可不再修读大学基础英语,但必须选修拓展英语课程,以保证修满分的英语课程。

(2)计算机信息类课程。学分数由5改为3。以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教学平台,开设程序设计课程,各专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程序语言。此后,鼓励各专业开设结合本专业的软件类课程。

(3)军事类课程。学分数4不变。以增强国防意识和军事素质的实效为目标,改革教学方式,将学分分为1(课堂)+1(实践)+2(军训)。

(4)思政类课程。学分数16不变。以增强思想道德品质和素质的实效为目标,改革教学方式,将学分分为10(课堂)+6(实践),将学分分布到4年,其中6个实践学分要统筹安排、注重效果。

3. 实践课程框架

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学实验(或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工程训练、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与创新训练等模块,是培养学生的工程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具体见表4。

四、整体优化,彰显方案特色

1. 研制个性化课程模块,提供个性化学习课程体系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新方案专门设置个性课程模块。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修读一定学分的课程,理工类学生至少修读18学分、经管人文类学生至少修读23学分。个性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内选修课、专业外选修课。

专业内选修课是本专业推荐选修的课程,理工类专业分学术研究型与工程技术型两类,经管人文类专业分学术研究型与应用技术型两类,且与相关专业方向结合设计,供本专业不同方向的不同发展类型学生修读。

专业外选修课是为培养交叉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而设,含跨学科/专业课程、国际交流学习、辅修专业。其中,跨学科/专业课程指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修读的课程;国际交流学习指学校认可学生在国外交流学习期间修读的相关课程,并按等额学分认同。学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读跨学科/专业课程或参与国际交流学习3~6学分。

2. 构建首席教授负责制的核心课程体系,推进精品化专业教育

为切实提高我校专业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学校全力打造核心课程体系。核心课程体系是奠定学生专业素养的最为重要的课程。每门核心课程采取首席教授负责制,并 成立课程组或教学团队开展建设,团队成员由老、中、青三代教师组成。

核心课程体系包括公共核心课程、通识选修课核心课程、学科基础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公共核心课程指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键课程;通识选修课核心课程指丰富学生通识知识结构的关键课程;学科基础核心课程指奠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关键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指使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与技术能力所需的关键课程。

学校共建立核心课程237门,其中公共核心课程9门、通识选修课核心课程30门、学科基础核心课程54门、专业核心课程144门,构成了具有“河海”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

3.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新方案将理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增加到25%以上,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增加到20%以上。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教学实验、技能训练、工程训练、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与创新训练等模块。

学校给学生提供诸多机会,让其进入科研与工程实训项目中,真实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实践能力;积极加强卓越工程师实效性培养,为试点专业单独设置培养方案;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搭建专利孵化平台,鼓励学生展开创新科研训练,并计入一定学分。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实践创新潜能,鼓励参与创业实践活动,新方案制订《素质拓展学分的实施及认定办法》,素质拓展学分含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只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学术科技、道德修养、文艺体育等活动均能获取相应学分。

4. 开设新生研讨课,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新方案中推行了新生研讨课,现已开设37门课程,如“水问题论坛”、“走进水的世界”、“化学与生活”、“走进数学”等。新生研讨课旨在让新生入学后即与专业教授见面,尽快融入大学学术氛围,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发掘自身研究潜能。新生研讨课不仅使新生学到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前沿问题和本质问题,更重要的是让新生通过高水平教授的引导,在主动参与和充分交流中启发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5. 加强大学英语改革,开设全英语课程、专业,增强学生国际交流能力

为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学校制订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实行分级教学、分类培养,改革教学模式,完善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体系及教学评估体系。具体要求如下:大学英语课程学分调整为9个学分,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时间;学生按成绩分为三级,小班化教学;大学英语课程内容模块化,含“综合英语课程(读、写、听、说、译)”模块和“语言应用及语言文化类拓展课程”模块。

为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的实施,2012版培养方案还要求每个专业至少开设了2门全英语课程,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学校传统优势专业中还将开设全英语专业,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短期国际访学、交流、会议和比赛等活动。

6. 推进研究性教学,引导教学方式改革

新方案积极倡导教学方式改革,要求每专业至少设置2门研讨性课程,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一是树立以探究和创新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构建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导向的教学体系,着眼于学生探索意识和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学习与广泛文献阅读有机结合,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三是采用问题导向、主题探讨、课题研究、项目设计、调查研究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将多学科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出知识、能力、素质训练的不断协调和深化。四是采用多样性评价手段,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创新发展、研究结果。

教育学本科培养方案篇7

方案对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培养高素质的设施专业职教师资队伍,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可为其他专业职教师资队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借鉴。有助于设施专业职教师资的培养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大力提升专业职教师资的培养水平,满足职业教育对教师队伍技术性、实践性及其与学术性结合方面的特殊要求,为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设施专业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理念

1.强调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充分体现“职业性、技术性和师范性”的有机融合;2.贯彻职业行动能力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强调理实一体化的培养思路,加强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整合;3.强化与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农业行业企业的合作,实现工学交替的多元化培养;4.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既注重专业基础的宽广又突出专业重点方向;5.注重教育类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师资格证要求、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资格证书要求的互通性;6.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明晰不同课程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完整、有机的课程体系。

三、设施专业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方案的开发基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农业相关专业师资需求现状,坚持实事求是,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

(二)全面性原则

方案的开发是对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农业相关专业教师的全面要求,包括职业道德与基本素养、职业教育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能力、专业教学能力。

(三)广泛性原则

方案的开发考虑我国各地高等本科院校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差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四)稳定性原则

方案的开发着眼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农业相关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保持相对较长时期的稳定。

(五)开放性原则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更新,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也会随之变化,方案的内容亦应随之补充修订。

四、设施专业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相当于对人才培养的蓝图的设计,主要讨论“培养什么样人才”“怎样培养”的问题,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是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前提条件,是高校组织管理和监督教育教学过程、安排教学实训任务的基本依据,是对培养目标和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落实。设施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以就业面向的不同职业类型为目标,以具体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围绕人才各项职业能力的培养来设置课程群。因为设施专业的培养对象目标是职教师资,所以在人才培养时将更多地注意实践性教学方面的安排。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则是本着以培养职业实践能力的主要目标,将实践性教学作为设施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而理论教学主要以服务于实践性教学来开展。所以理论教学不受学科体系的限制,同时职业能力的类型划分也不按学科体系的逻辑方法进行划分,而是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直接针对生产实践进行能力划分。另外,也按照国家职业大典的分类方法进行职业和职业能力类型的划分。为更多地反映本专业所面向的就业方向需求,设施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将在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上体现特色,确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五、设施专业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开发的特色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应坚持“就业是导向、职业能力培养是核心、统筹兼顾、各有侧重、突显实践教学、重视技能操作培养”的教育理念,体现“基础厚、口径宽、个性强、能力重、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突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体现“三位一体”的先进教育理念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体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三位一体”的先进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凸显以人为本。

(二)践行“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创建“全程式+全真式+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设施农业是一项季节性、地域性很强的学科,虽然是应用设施改变季节和地域的限制,但设施农业技术必须随环境、作物及季节变化而变化,只有在完全真实的生产性实习基地进行“全程式+全真式”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人才。“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即“纵向看多层次,横向看多模块,必修选修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层层递进式、大学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注重实际应用、以“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职教师资本科培养学生过程中,一是强调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二是强调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科研能力,教学中开展“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积累实践技能形成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是培养设施专业实用型人才至关重要的问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下,虽然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较为系统全面,但动手能力、实践技能低下,无法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的要求,必须优化课程教学模式。

(四)提倡因材施教,实施分级教学、分流教学

根据学生生源结构、能力和兴趣爱好不同、未来发展需要的不同,培养方案中应给出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组合建议,提倡分流教学;对于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主要公共基础课,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倡分级教学,实施因材施教。

教育学本科培养方案篇8

1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内涵

与高校合作的校外组织(或单位)目前主要有两种称谓,分别是“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由传统的校外实习基地概念演变而来,两者虽都是高校与校外组织(或单位)开展合作教育的平台,都承担着实践教学的使命,但是两者的定位与运行存在着诸多差异,前者在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等各方面都远胜于后者。传统校外实习基地中的合作,是高校通过校外组织(或单位)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环境下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校外组织(或单位)通过高校实习学生协助完成本组织(或单位)的部分工作任务。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则意味着与高校合作的校外组织(或单位)不仅要参与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还要参与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过程;合作教育的内容不仅限于简单工作任务的完成,还包括科学研究的开展、校外组织和高校专业的发展规划等更高层次的内容;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仅限于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更包括在现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摸索规律等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对象除了学生这个核心群体以外,还包括高校的教师、校外组织(或单位)的工作人员。[1]

2建设档案学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必要性

2.1我国档案学本科人才教育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部高教司2012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档案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是:具备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先进信息技术和档案管理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档案局、档案馆、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信息部门、文秘部门从事档案管理、文件管理、信息管理、综合办公工作的应用型人才。[2]中国人民大学2013级档案学专业培养方案提出了如下目标:从事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办公信息系统规划、维护、技术开发工作的专门人才。四川大学2013级档案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表述为: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档案学、文件学、秘书学专业知识,具备管理学理论素养和信息技术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北京联合大学2013级档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提出了如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和扎实的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文件档案管理能力、档案工作组织与规划能力和信息开发服务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件档案管理、信息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从上述培养目标的表述来看,无论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还是地方性应用型大学,都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档案学专业人才。

2.2档案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支持目前,我国档案学专业教学内容以本专业相关课程为中心的理论学习为主,教学形式以本学校本专业的教师教授为主,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主要在课堂接受理论教育,属于典型的灌输式教学。[3]“实践不足”可以说是我国高校档案教育的一个通病。虽然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实验室,并开设实验课程,但是这也只能是模拟档案管理一系列工作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其所学理论知识得到初步应用。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了解、掌握档案工作的内容,就应该将学生融入到档案馆(室)的现实环境中去。专业实习,就成为最好的锻炼方式。[4]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锻炼场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指导老师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周期比较长,企图热一阵子,即在很短的时间内见到效果是不现实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在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指导下,长期不懈的坚持正确的道路,才能不断前进,取得丰硕成果,培养出国家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作为现代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点,遵循了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符合档案学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档案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长期坚持。联大档案学专业建立于1978年,自成立之日起,就与北京市档案局(馆)形成了自然纽带关系,合作开展实践教学。进入90年代,双方在日常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合作。2012年双方签订了《校政合作发展战略协议》,同年,北京市档案局(馆)被评为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3建设档案学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可行性

3.1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针政策提供实施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2012年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更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学校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具体意见。这些方针政策为校外人才培养运行长效机制的建设提供了依据。

3.2校外行业组织(或单位)有开展合作教育的责任和意愿人才是档案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素。随着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具体到档案工作领域,我国档案事业正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5]档案本科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立与运行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档案事业、各类档案机构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各类档案部门都有投身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责任。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培养的是通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要求是“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6]高校的培养方案具有“普适性”,针对的是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不是具体的职业或者职位。因此,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需要一定的转化时间和实践机会,才可以在实践岗位中逐步体现出来。这就需要用人单位提前介入,为学生提供“实景”锻炼的机会,缩小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组成与规格与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规格之间的距离,缩短能力转化的时间,化解学生职业能力转化的“阵痛”,同时也为自己“量身定制”所需人才。因此,与高校合作培养高素质档案人才亦符合它们的利益需求。

4建设档案学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策略

4.1构建“动态稳定”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体系一个专业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数量上不应该只有一个,而是一个体系,是由多个校外组织(或单位)构成的集群。这些基地之间的关系不是随机的、零散的,而应该是一个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有机结构,共同满足本专业毕业生能力培养的需要。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体系的构建可以采取如下步骤:首先,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及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确定校外教育资源的需求。其次,以基地依托单位的性质、所属行业、人员规模、发展阶段,以及双方合作的广度、深度、历史等作为配额指标,设计一个在行业和性质上尽量覆盖毕业生目前以及未来所有可能的就业去向,重点突出、层次得当的理想结构。经过多年建设,联大档案专业建立了“动态稳定”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体系。在合作单位的性质上,既包含党政机关,也包含企事业单位;在合作时长上,既包括有着悠久合作历史的基地,也包括新近签约,甚或未正式签约的基地;在合作的专业领域上,既包括以文书档案管理为主要需求的基地,也包括以科技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等专门档案管理为主要需求的基地;在合作程度上,既包含有密切深入、多层次全方位合作的基地,也包括有仅以某单一形式或项目开展合作的基地。[7]34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学科专业发展等因素动态发展,同时又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中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体系,覆盖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满足档案学专业发展的需要。

4.2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管理模式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体系的核心组织机构为档案学专业校政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校方与各基地依托单位成员组成,各自代表本单位的相关部门,负责基地发展规划与管理制度的制定、重大问题的决策、合作双方的协调工作。除此之外,该委员会还负责培养方案的制修订与实施。基地指导委员会下设合作常务委员会,具体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

4.3建立“资源共用、教学共管、成效共享”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运行模式第一,在合作中,校方和基地依托单位各自提供独特的优势资源,互助发展。校方拥有较强的智力资源,其教师的理论研究能力、教学能力较强,可以为依托单位实际工作和发展中的疑难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并为依托单位进行人员培训;基地依托单位能够提供最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和条件,提供更新鲜、实用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更丰富的指导教师,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和实践教学素材。基地依托单位的这些优势资源,可以同时服务于学校学生的人才培养和教师的能力提高。第二,在合作中,校方和基地依托单位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同管理。校方着力培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与实践经验。各级各类档案实际部门中,长期工作在第一线、有创新思维、创新性地推进实际工作的人员,也是档案领域的专家,是档案本科专业协同育人的重要协同对象。[8]北京联合大学和基地依托单位共同建设了政界、学界、业界名师队伍,合作讲授课程;出版了《档案保护实践教程》等4部教材;研发了“档案服务社区”等10个实习实训常规项目,构建了“认知实践—行业实践—项目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实践探寻—研究方法训练—完成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发表”创新能力培育体系;创建了档案管理流程实验中心和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完成科研课题,解决了北京市档案事业实际问题,科研促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第三,在合作中,校方和基地依托单位共享合作育人的优秀成果,齐头并进。在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指导下,经过校内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同培养的学生,除了能够牢固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外,其关键能力得到了培养,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与实践技能得到了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显著增强。基地依托单位接收到的无论是实习生还是毕业生都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能,促进本单位的整体发展。

4.4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运行保障机制第一,协议制约机制。校方和基地依托单位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规范的合作机制。北京联合大学与18家单位签订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并与北京市档案局(馆)签订了《校政合作发展战略框架协议》、与首都图书馆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第二,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校方和基地依托单位组成的校政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是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运行的组织保障。联大档案学专业校政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校外实践管理流程》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规划》、《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了实践教学工作,保障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沟通交流机制。定期的沟通交流可以互相交流经验与感情,既能保证合作的顺利推进,又能提高双方的业务水平。联大档案学专业校政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自2007年开始,已连续8年联合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单位,围绕专业发展、行业动态、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法治建设等相关问题召开档案学专业系列产学研主题研讨会,目的就是通过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体系,搭建一个多方交流平台,携手社会各界相关实践部门为推进北京市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档案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9]第四,反馈评价机制。反馈评价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校政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内容之一。以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考核主体,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毕业生就业后的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评价进行跟踪调查,并将反馈意见应用到学校教学改革中,可以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10]本文为以北京市档案局(馆)为依托单位的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和北京联合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校外人才培养运行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医保分级管理范文 下一篇:新生教育报告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