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4 17:29:26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时代的变革高考竞争愈发激烈大学不断扩招,我国高校大学生从数量上较上个世纪出现了质的变化,大学教育也由知识技能的传授向素质的全面培养转变。然而,面临社会转型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身为独生子女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问题凸显,频频出现的高校学生蓄意谋杀、高校学生虐待动物、高校学生自杀此类事件,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敲响了警钟,如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方法还存在不断向前改进的空间。事实证明,大学生行为失范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心理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造成的,因此,必须不断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完善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界定

道德教育按教育内容属于价值教育的范畴,但这种道德教育却规定施教者确守价值的中立,保证在传播教育时没有价值导向,其教育内容的仅仅是对学生在进行正确价值取向与理性分析的方法指导;此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本质来讲仅属于知性教育,它无法影响到学生感性与理融的内在的心灵和灵魂,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整齐划一、脱离学生个体心理状况的,也不可能把学生当作填充知识的“容器”和的标准答案统一的“做题机器”而进行简单粗暴的灌输和统一思想训教。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是一种价值传播,其关键在于根据当下阶级发展需要,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信仰的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根据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培养积极上进的知识分子,推进社会的发展进程。

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始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其内容可从心理疾病或变态与健全人格稳定的心理状态两个方面理解,心理的健康状态并不只限于没有心理障碍或变态心理,还包括个体在社会环境下稳定的适应性、健全的人格与个人心态与内在潜能的完全激发。另一方面健康的心理可以促使个体在相同的客观环境下将自身能力发挥至巅峰状态。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为目的,以多种灵活的手段为方法,改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心理健康水平,形成稳定的积极心态的活动。通过教育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建立健全正确的心理健康愿景,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从而树立积极的心态与有效的自行为,并能在自身心理状况不佳时寻求可靠的帮助,以达到改善与调节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1.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教育的本质趋于工具化、客体化等教育趋势;教学内容上主张实用主义,忽视学生差异化的独立人格培养;在教育模式上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灌输,轻视学生心理认可度;在教师素养上体现出轻视价值认同,职业道德欠佳等。在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校园文化活动忽视人文关怀,影响人格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整齐划一的价值取向的倡导,心理健康教育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在心理层面上改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化”和“抽象”的认识和看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依托。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目的应与人的本质相适应。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学生主体的认识与教育目的共鸣相得益彰,以学生个性与正确价值取向的共性协调发展为目的。从本质上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大学生以健康的心理体会思想教育的内涵,激发学生的认同的内在动力实现自我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促进性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通过心理咨询与疏导,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良好的情绪控制力、坚定的意志、良好的心态与人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思想政治为核心,开展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政治观点,形成成熟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都是为提升大学生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思想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引导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心理支持的作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到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又受到主观内部因素如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的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成熟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品质,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保持健康的心理。拥有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是高校生在接受教育的基础,是培养良好政治素养,思想品质的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个性品质与其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状态的水平是培养思想政治的基础,是制约与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积极有效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并且在解决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矛盾时,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式,其效果事半功倍。

3.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从马加爵残忍杀害4名室友、车祸伤人后又补8刀最终导致伤者死亡的药家鑫、复旦大学研究生饮水机投毒事件等等,深究各种大学生恶性事件的因果,其中大部分大学生平日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都无可厚非,事件发生乃至后续的发展让人额腕痛惜,许多事件都将原因指向高校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在深刻的反思中不难发现,这种高智商的低级犯罪现象是由于大学生人格不健全引起的。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看,问题出在面对极端情况大学生心理稳定性差,面对出发状况时,大学生往往出现瞬时的心理防线崩溃,所有道德与法制观念瞬时土崩瓦解,这种不稳定的心态引起行为失常,引起平日行为规范良好的大学生成为令人发指的恶魔。其问题根源不在于平日的思想水平,更显现在其内在心理状态,因此高校的思想与法制教育应遵循当代学生的特点,针对其心智与心理的变化研究具有针对性、高校的教育方式。教育者与社会学者也应该将心理治疗作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重要现实意义,我国对于心理教育的认识也应该提升到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对待。

三、总结

高校心理健康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都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培养健康心态、完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心理教育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基础,其内在特点弥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种种不足,丰富了其教育方法与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思想政教育的施教方式;提高了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心理教育的重要作用应当全面贯彻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结合与完善其教育方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摆正两种教育手段的关系。相符依托相互促进,以全面培养大学生素质为核心,充分发挥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真正促进高校的教育水平。(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 《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邵献平,何丽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年5期P34―P37

[2] 《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周艳荣《新西部(下旬刊)》2011年6期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2

经济学家哈耶克说过:“我们应该经常地拣出有争议的专门术语,并如实地追究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人为本”(或者“人本主义”)显然就是这样一个术语,它引起了教育理论界以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但究竟何谓以人为本,却众说纷纭,见解不一。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人本主义特别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进行正本清源地考察,科学总结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革命性意义和致命性缺陷,从而为推动学科研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意义。

一、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和“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渊源

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从19世纪中叶开始,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论,以狄尔泰、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以海德格尔、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等诸多学派都在发展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基本思想。人本主义思潮的基本主张是:“保留本原问题,以非理性主义代替理性主义,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形而上学。”人本主义的核心在于强调人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求尊重人的生命、情感、意志、本能的意义和价值,把人当作世界的本真和最高的存在。但是,人本主义以人的本性(往往是假定的理想化的特性)去说明人的存在,把“人”作为不加分析的预设前提,其哲学基础是“存在先于本质的”的存在主义哲学。它的认识论基础是现象学,反对因果理论和一切未经考察的假设,强调直观与直觉才是把握事物原理或事物内部结构的唯一手段。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带有十分明显的主观性和含糊性。这说明人本主义“以人为中心、张扬非理性”的理念一开始就从另一个极端否定了传统西方哲学,总体上讲,“人本主义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的。”

受人本主义哲学影响并与之相呼应,西方先后出现了自由教育、进步主义教育、新人文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流派。这些教育思想、流派的基本主张是:对人性充分肯定,主张教育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突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强调要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兴趣和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内发、主动积极地发展。

二、“人本主义”和“以人为本”之辨析

继2001年9月中共中央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我国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治国方略陆续出台。概况来讲,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以人为本”方针,是针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社会现实问题提出的,是对过去以经济基础为本、以物为本或对“官本位”主义的纠偏。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群众,并且将这种价值立场转化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各种权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发展战略,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尺度和最高目标。这里的“以人为本”具有三方面的含义: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是一种立足于解放人、为了人并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它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确立人(或人性化)的尺度,实行人性化服务。“从形式上看,以人为本是一种态度、方式、方法,而人本主义是一种观点、看法、理论。因此可以说,以人为本的态度是人本主义观点的应用,人本主义是以人为本的根据。”因此,我们发现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是有区别的,而且以人为本在不同语境、不同场合对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内涵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讨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三、当代人本主义教育兴起的理论基础及其教育理念

人本主义教育是当代西方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流派,其传统可追溯到卢梭的自然主义及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进步主义教育主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运动是这一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它的再度兴起主要与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思潮的兴起有密切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在20世纪中叶以前盛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没有恰当地探讨人类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命运等问题,而是过于关注“科学”的实验方法,以至忽视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实质性的东西,把对动物的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人类。同时,它也批评精神分析学家只关注有精神障碍的人,而不去研究心理健康的人。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健康的人”“完整的人”(the whole person),对人性持乐观、肯定的态度,认为生长和发展是人的本能;第二,强调人的自主性,认为人具有主动地、创造性地作出选择的权利;第三,强调人的本性中的情感体验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关注经验对人的影响,强调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第四,推崇个人的自由和尊严,认为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是心理学的根本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这些主张由于与传统的心理学观点格格不入,因而又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第三思潮”。

在众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中,由于罗杰斯对教学、学习等问题著述较多,如他的《自由学习》(Freedom to learn)(1969、1983版)、《卡尔・罗杰斯论交朋友小组》(CarlRogers on Encounter Groups)(1970版)、《患者――中心治疗》(Client centered Therapy)(1951版)等,提出了一种系统的学校教育理论,因此,本文主要着重以罗杰斯为代表来论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主张主要有:第一,批判以传授事实性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我深认为传统教育几乎完全无用、无效”。罗杰斯的教育目的观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他关注的是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人的“内心生活”,即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发展。第二,“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简言之,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中心,提倡学生中心;废除满堂灌的讲授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废除指导式的教学方式,提倡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废除无意义的学习,倡导有意义的学习。罗杰斯提出要废除传统意义上教师(teacher)的角色,以促进者(facilitator)取而代之。促进者的任务是: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学习的气氛, 教师通过真诚、信任和“移情”理解学生,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第三,课程观和学习观方面,认为没有什么知识是永恒的,只有个体经验才具有价值;认为学习是一种经验学习,它以学生经验的成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动力,倡导“自发学习”和“自由学习”;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而不是和别人比较、竞争。

四、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革命性意义和致命性缺陷

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育思想代表了在许多方面与传统思想相对立的新型教育模式,具有颠覆传统教育的革命意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许多教育改革尝试,如“自由学校”“开放课堂”“个别化教育”以及80年代以来的“个性教育”“情感教育”都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直接或间接相关。罗杰斯和其他人本主义教育家的教育观念,如强调尊重学生,强调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强调学生参与教育过程,允许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自由,强调学会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师要做学习的促进者,等等,已成为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教育领域的一些主流思想。

但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由于受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直接影响,注定了它一开始就避免不了的内在缺陷,但这一点往往被后来学习者有意无意漠视甚至忽视,只是一味看其优点而不见其缺点。第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以人性为本位”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无法证实或者证伪,科学性不足,导致在实践中缺乏普遍意义。第二,过分强调“个体”的重要性,强调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把个人的“自我”以及“自我实现”凌驾于群体和人类社会之上。这不仅与马克思关于人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有意识的存在物”“个体”和“类”的统一,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相违背,在现实实践中它也容易滑向个人本位、无政府倾向或民族虚无主义。第三,人本主义过分强调“自我”和“自我实现”,极大地忽视了生活环境对个体后天发展的重要作用,忽视了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系统的学校教育对个体在后天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影响。特别是“以学生为中心、非指导性的教学”一方面降低了教师的专业学术地位,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在实践中为了追求升学率和教学成绩的需要,将其异化为“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只有教师教育的错误,没有学生先天的错误”等导致偏袒、庇护学生的狭隘教育行为。

五、对片面、异化的“以人为本”教育的必要补救

1.教育目的上,个体发展与国家、知识发展相统一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教育目的观,概括来讲主要有四种: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体与社会本位相统一论、知识本位论。个体本位论主张,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促进个人知识与理智的发展,达到个性的完善。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通过为社会培养公民、造就人才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当然,历史经验已经证明,纯粹的个体本位论或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都有着内在的缺陷,因此,现在世界各国各级各类教育一般都遵循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教育目的观,即通过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来实现自己的个体价值和个性发展。当然,从教育是一种保存、传递和创造知识的学术活动来看,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才是最根本的。它主张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求和科学研究,师生为了科学和学术将结成“学术共同体”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所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并非也不应该以个人为中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无视社会、集体或他人的利益和价值,甚至违法乱纪、危害社会。甚至连“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的教育观念,也是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而被明令禁止的。

2.教学中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师生关系和地位观念应该整合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越来越难以适应学生们的教育需求,特别是师生间的权威式或独裁专制式的管理模式,“科学主义”符号论的、客观性、中立性的课程观,课程内容的统一性、划一性、成人化倾向,教学上的“灌输论”“塑造论”“上施下效”,“目中无人”、只是关注成才成器的唯才教育,受教育者一味、单纯地适应甚或迎合社会需要,人的本质属性被异化为“工具属性”和“客体属性”等,越来越被教育评论家所诟病。因此,人本主义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些无疑具有革命性意义。但是,人本主义的观点有些矫枉过正。且不说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效果在历史上早已遭致批评,“进步主义以所谓的兴趣、自由、目前需要、亲自体验、学生主动为借口,放宽了教育标准,降低了严格要求……”导致了无纪律、无秩序的教育状态,就是人本主义教育提倡的“教师要扮演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辅助者、合作者”等教学理念,在当前教育实践中也因太过理想主义而让教师们茫然不知所措。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们的专业自主性和淡化了知识权威的影响。其实,人们一直提倡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哲学上是个悖论,它违反了逻辑学定义不对称的规则。因为在任何实践活动中,主体都是唯一的、独立的。针对传统的教学“三要素”――教师、学生、教育资料(主客体的中介),有人指出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不是三个而是两个,即“学生”和“教育资料”。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育资料”是客体,学生与教育资料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教师并不是教育过程的独立构成要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非必须强调为“主体”才为重要,而是主要体现在对教育资料的选择、加工和改造之中。教育过程的主客体关系表现为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与教育资料之间的双向对象化关系,其实质是学生自我文化建构的“实践”(Praxis,此处特指人之主观世界的改造活动)过程。这样就较好地整合了传统教学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两难处境。

3.以人为本的教育也内在地包括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教育、劳动与挫折体验教育、批评惩罚教育、纪律法制教育等硬性、刚性教育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教育以及自我评价等积极的一面,却忽视了人的本性中生物性、非理性、非德性的一面。若任其发展或放任自流,一旦与人性中“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的因子结合,就容易导致受教育者放纵享乐、去中心、去权威的个人主义,容易诱使他们淡化理想,躲避崇高,导致现实生活中的庸俗主义甚至市侩主义。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其文化领悟与理解能力以及实践活动能力具有较大局限性。因此,尽管“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和依靠学生”具有教育“乌托邦”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只有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奖优罚劣、成功激励与挫折教育,才能使得学生个体“带着镣铐跳舞”,从而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我们认为,对学生必要的惩罚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大可不必担心背负“体罚”的骂名;针对只“爱上学”却不爱学习的学生,不但不应泛泛而谈“减负”,反而应该“加重”学习;对于学生因违纪、作弊而受处分甚至被取消学位,我们也认为真理应该在学校这边。因为一个品德不好、有失诚信的学生,永远是一个人格残缺的人。并且按照德国法律界及科研界的普遍看法,学术腐败(也包括学术违规――作者加)不仅属于道德范畴,而且由于其发生领域的特殊性,可能与许多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利益相关,因而必须以法律手段严加惩处。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3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体系

[作者简介]江胜尧(1969-),男,江苏沭阳人,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苏 南京 21009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043-02

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大学应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高校要培养具有共同理想的政治意识、热爱祖国的爱国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的民族意识、振兴祖国的创新意识和高尚情操的道德意识的大学生。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目标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变化引发的社会多元价值观念正以不同的方式,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途径辐射到大学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评判、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行为呈现出复杂化倾向,表现在一些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出现了选择利己化、标准多元化、取向功利化和追求庸俗化等不良取向。大学生是高知群体,也是最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冲撞的群体,价值多元化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重塑的转型时期,迫切需要通过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引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航向。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党中央强调,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思想理论阵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大学生养成良好网络素养的需要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发展和普及,大学生成为网络的主体力量,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极大地改变着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网络的发展不仅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媒介载体和手段,而且网络在思想领域的开发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蕴涵的德育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针,利用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及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扩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野,增强大学生对形形西方观念的辨别力和判断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彰显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大学生主流思想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重要抓手,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全球化不仅使国际范围内的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成为可能,意识形态也同样面临着怎样把世界优秀文化精华融入本民族的价值规范体系之中的问题,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就遇到了空前的挑战,部分大学生淡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盲目崇拜“新自由主义”,对两种意识形态模糊不清、兼容并收,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信念教育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邓小平同志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广大学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使其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大学生培养高尚思想道德的需求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是,也必须看到社会变革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多样性,部分大学生缺乏较高的道德认知力和道德判断力,道德选择和评判标准模糊,集体主义意识淡薄,个人主义意识严重,这就迫切需要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基础,是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理论指导,是大学生判定行为得失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高校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现状和特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创新道德教育的方法、内容,使大学生个别的、零散的荣辱观念理性升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趋于一致。恩格斯曾深刻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区分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为新时期国家思想道德体系指明了方向。

二、积极探索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的传导路径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舆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网络舆论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当前,大学生舆论阵地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校园网、校报校刊、校广播台电视台等校园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现代传播工具与手段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视听技术,主动开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阵地,牢固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的主动权。利用网络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校园舆论阵地,提高吸引力和感召力,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有效抵御各种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潮的侵蚀,使之成为校园传播先进文化的新渠道和开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平台。

网络的快速发展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积极有效的载体,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互联网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青少年,网络对大学

生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产生的冲击也越来越明显,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高校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数字媒体建设应对这种挑战,发挥校园网络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化功能,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新动向,坚持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占领校园网络舆论制高点,增强网上正面舆论宣传的强势和影响力,努力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高校要通过网络平台来传播先进文化、宣传科学理论、倡导科学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把握网络舆论导向,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形态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走向超时空,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引领作用和道德规范作用,进而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校园舆论氛围。此外,高校要通过必要的技术、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和监控,阻止不良信息的输入,要健全校园网络舆论舆情的科学研判机制,准确把握网上舆论动态,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形成良好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大学生是和谐校园文化的中坚力量,既是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环境的受益者,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通过校园文化把先进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等传播、辐射到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去,使高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校园文化能够发挥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激励人的重要教育作用,可以让抽象的理论说教变得生动、具体和充实,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先进文化的生动表现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扬“八荣八耻”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引领高校非主流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和良好的国格,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弘扬爱国主义,培育创新意识,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另一方面,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通过校园文化的介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形象化,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政治态度和共同理想,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认同,使学生在接受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社会实践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时效作用

社会实践教育是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实践中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发现真理,认识自我,按照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塑造自己,逐步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同志曾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人头脑中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培育期,思想观念趋于形成,对社会价值认识、价值体验乃至价值情感的认识一旦被其通过社会实践所证实,就会由感性的价值认知内化为理性的价值认同。

高校应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并以实践课程形式纳入高校整体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参加各类重大主题教育活动,在实践中了解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把社会实践与思想品德养成结合起来,大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逐渐对主流社会价值和社会道德产生认同,将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品质,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践,从而促进价值观的形成。高校要根据意识形态发展的教育规律,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深化实践内容,创新实践方式,使实践教育活动成为大学生学习、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

(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课堂教学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统领作用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使改革方案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首先,要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采集生动的实例,创设围绕课堂教学的教育情景,通过理性推导、实践验证、情绪感染等形式,使学生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同,理论认知内化为理论信仰,努力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其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诉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艺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着力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讲深、讲精、讲透、讲实,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最后,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要改变单一的、硬性的理论灌输模式和教师一味地单向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注重价值灌输。价值分析、价值推理和价值归纳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指导学生对中西价值观的分析,深刻理解和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认知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学生价值实践的能力,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价值观建设的标杆,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评价体系。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新的传导路径,健全长效机制,优化育人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注释]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79.

②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90.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51.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意义;信息技术

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教学目的、教学重要内容以及最终的落脚点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实践和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上演变和创新繁衍出来的具有时代历史意义的、积极的社会思潮,就初中生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成长和健康人格的塑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比拟的催化作用。作为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观养成的核心学科――思想品德课应成为培育初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强化思想品德课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行为,它将促成学生健康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那么,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就应思考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要深刻认识在初中生当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要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奠基工程,对于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其重要意义可想而知,所以我们在上思想品德课过程中就应该着力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利于学生在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引下,树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体及灵魂的认同,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使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下,抵制不良的社会思潮的冲击,逐渐形成巨大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免疫力,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造力。未来的一代是我们的接班人,他们能不能驾驶着社会主义中国大船朝着中国梦行驶,就在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内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否能够通过培育和加强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最终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可想而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教育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2.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科学的,富有时代意义和魅力无穷的价值体系,是先进的、积极的思潮,是中华民族认同下的价值体系观念,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融合与创新。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认知和情感正在形成的阶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重视以理服人,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晓之以理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动之以情。在这关键阶段,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重要位置上来抓更可显示出它的现实意义。

二、牢牢抓住思想品德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多渠道并行,其中思想品德课是主渠道,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教学内化为学生个体行为的关键引导平台。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课本中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兴趣,使其产生内心的激荡,从而将其内化为内心的巨大驱动力,促使其形成独立的、健康的主体精神人格,助其健康成长。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十报告所提练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不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各个模块中体现出来,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就应该把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例如: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章节,教育学生要知道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如九年级课程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章节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宪法等观念,并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理念,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学法、守法、遵法的好公民。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一脉相承。从个人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想思维和价值取向;从国家角度来看,是服务与国家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成建设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千百万中小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后备军,就更应该强化中小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所以,无论从哪一个层面来讲,思想品德课的灵魂就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进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个体行为中。思想品德课承担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就成了主渠道,这个主渠道我们时刻不能放松。

三、初中思想品德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值得注意的方法和手段

1.依托信息技术,保证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现代信息技术,凭借其承载着的图像、声音、视频等感官资料,呈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应用于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使教学活动立体化、信息化,创造视听新形象、新感觉,使学生获得最为强烈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时空性很强。如在教学《灿烂的中华文化》之前,笔者就用“班班通”多媒体制作的千变万化的“龙”字和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徙木为信三个历史故事的精彩片断,让学生置身在一幅幅美丽课堂的蓝图之中,比起以前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效果不可同日而语,而学生对灿烂的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就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掌握,更好地帮助学生从一分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件小事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行为的内化

近年来,思想品德教育不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入,但是更多的还是注重理论层面上认知的培养,而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行为中的实践和内化。当下中小学生道德价值观缺失相当严重,如果思想品德教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不把当下学生中存在诸多道德问题和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结合,逐一分析、研判,帮学生疏理好,内化掉,是非常不利于思想品德课发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渠道功效,不利于思想品德课目标任务实现的。所以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教师要注重把学生身边的小事,校园里的小事,家庭里的小事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会落空,就既有时效性,又有实效性。

3.注重加强思想品德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程度

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学生内心的主要操作者,其本身的修养素质直接影响着培育效果。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内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思想素养和思想觉悟以及责任的培训,这一环节至关重要,需要牢牢把握。如果教师只知道照本宣科,而不知道内化核心价值观于教材之中,只知道条条纲纲给学生,而不从国家、社会层面去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只知道我上完一节课就可以,而不去关注自我肩上承担着的是培育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责任,那么这样的教师又怎么能担负起将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学生内心的主要操作者呢?因此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更加重视教师的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科学性、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其内化为初中学生的个体意识行为。

参考文献:

[1]齐卫平.思想品德课教育功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J].思想品德课研究,2014.(1):1-5.

[2]杨巧.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仪式构建[J].教学与研究,2014(8):81-87.

[3]成平.思想品德课培育核心价值观策略浅析[J].思想品德课研究,2014(3):58-60.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5

【关键词】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 大学生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又使人们走入了另一个怪圈。许多人不堪重负,精神失衡,生命意义缺失,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又如何?“郁闷!”“无聊!”“崩溃!”走在大学校园里,类似的口头禅不绝于耳。近年来,大学生浪费、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从云南的马加爵残杀同学案到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弑师案,都是大学中发生的典型暴力事件。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曾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杀率为20/10万,即10万人中就有20人自杀。自杀已成为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什么样的理由能够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春选择自我消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一幕幕轻视生命、摧残生命的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传诵生命的气息。”笔者认为,引导大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关键在于推行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他们学会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内涵

生命教育思想源于美国。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理念,并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之后,生命教育理念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生命教育的实践也得到逐步发展。1996年前后,我国台湾地区因校园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戕案件,引起台湾当局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2]。近年来,一些大陆学者在传统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新见解,但具体到教育基层一线,无论是宣传还是实践我们还不到位。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虽然国内外的学者有多种表述,但精髓基本一致。归纳起来具体包涵三个层面:

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首先,让他们了解生命的诞生历程,领悟生命体所承载的希望,感受哺育生命的艰辛,从而形成对生命的珍惜之情和敬畏之情。其次,让他们了解生命历程的酸甜苦辣,体会生活的艰辛、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使他们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生命。再次,走进死亡教育,让大学生对死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生命的宝贵与有限,从而更加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培育健康的生命态度。生命是一个过程,在个体生命中不仅有鲜花和笑声,还有荆棘和泪水。生命教育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人生路上会遇到各种艰辛、挫折和不幸,但其中却承载着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它不仅仅属于个体本身,还与父母、朋友、社会密切相连,所以在逆境中,谁都没有权利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明白:我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替代我!无论我身上有多少缺点和不是,无论他人和我有多么不同,我都必须要尊重他人,悦纳自己。

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教育的根本职责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去追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不但要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帕斯卡尔说过:“活着却不知道人是什么,这真是糊涂得不可思议。”如同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思考过的生活不值得活。”人要不断地对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在超越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追求一种生命的永恒价值,它是对生命的突破,对本我的不断超越,以此实现“终极关怀”和人的理想与信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针对性

大学生自杀、校园暴力、残害生命等事件以及校园中还普遍存在的虚度年华、浪费生命等现象,折射出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趋明显的现实。这些现象的发生方式尽管不同,但极其相似的一点是:对生命的漠然和轻视。生命意识缺失现象使大学生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付出了程度不同的代价。我们必须反思其原因何在。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缺失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教育环节的原因,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而当下迫切推进生命教育最直观的主要有两个视角。

1.高校教育:缺乏生命教育内容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针对性,首先就是要明确它所针对的对象,即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和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生命的视角来看,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的神圣事业。教育首先应是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和人性完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4]生命教育的价值日益凸现,但遗憾的是,高校教育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加上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的强行介入,使高校演化为工具的制造厂,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情意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大学校园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仍旧过分地强调智育和技能。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学生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受到忽视,甚至被压抑,他们知识的增长以情感的麻木和冷漠为代价,最终导致了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怀疑与幻灭。高校至今仍缺乏生命教育的氛围,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内容,忽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使教育重新承担起拯救生命、唤醒生命意识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时代急需的生命教育。”

2.大学生个体:精神迷惘和心理危机

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与社会、家庭、学校等众多外因的影响有关,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影响还是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内因。

大学生生命认知的偏差和生命信仰的匮乏导致他们无法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及生命价值,心灵空虚迷茫,以至寻找无聊刺激,虚度光阴,自暴自弃……他们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首先,缺乏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是导致生命意识缺失现象发生的重要思想基础。研究发现,自杀的人缺乏对生存的重要信仰和价值的认识,一旦遇到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或感到痛苦和压力时,往往会放弃解决问题的努力和尝试,而选择轻生。因此,缺乏对生命足够的反省,缺乏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缺乏积极的生命态度就有可能被生存的空虚感所笼罩,产生内在的挫折感。其次,心理断乳期的精神迷惘和自我认同的危机也与生命意识的缺失现象有关。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认同的危机阶段”或者说“心理断乳期”,容易陷入对自我价值的迷惘和认识不足中,也容易陷入对生命的无知和对生命方向的茫然中。

三、强化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1.将生命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异常心理现象。但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课堂之中,没有专列相关内容。推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首先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章节和活动。拯救自杀者,主要不在于改变外部的物质生活环境。生活在富裕环境中的人,依然有自杀的;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人,依然有坚强乐观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人生。通过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意识的教育,促使他们树立科学的生命信仰,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走出生命意识的误区。

2.博采众长,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是一种从多角度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一是要吸收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理论的积极方面,做到古为今用。比如,在儒家看来道德义务比人的生命更为贵重。人的生命因道义而有价值,因之而可贵。生命和道义相比,后者重要得多,道义是至上的。为了坚持道义,即使牺牲生命也不犹豫,这是我们应该吸收的。但儒家所提倡的重生命的社会形式、轻个体的存在价值;重生命的自然形式、轻生命的创造意义等生命意识取向是需要批判和扬弃的[7]。二是对于西方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的理论应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做到洋为中用。一般来说,西方文化所注重的是个体人生幸福,注重的是合理地高效率地充分地享受人生。关注个体幸福的深度和广度,强调肉体欲望合理满足等人本主义生命意识应为我们所借鉴和学习。而对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等生命意识的消极方面,应加以批判。

3.实施分享与体验方式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因此,生命教育还必须要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进行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个人才能更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例如,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模拟盲人的生活,体验盲人活动的艰辛,可以增加对盲人的敬佩与关爱。生命教育还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如孤独是一种生命负面状态,但又是生命的一种独特体验,在孤独中可以从容地体验生命的静美情趣;再譬如,国外一些大学开展的“模拟葬礼”,旨在引导大学生体验死亡的感觉,把人生置于强烈的痛苦背景中,以刺激其重新发现和体认生命的美好,从而珍惜生命,寻求和实践自身独特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4.积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咨询网络

除了要对广大学生开展普适的生命教育内容之外,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问题,做到共性的课堂心理教育和个性的案例问题解决相结合。要建立和健全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配备合格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经济、情感和就业等各个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矛盾,疏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将自杀等念头消解于萌芽状态。此外大学生往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开展网络心理咨询,避免面对面的尴尬,消除他们的各种顾虑,让他们能够敞开自己的心扉,诉说种种的不快,宣泄不良情绪,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莉莉.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示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9-31.

[2]李晓燕.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8):6.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6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26-02

一、前言

科技在发展,经济在提升,由此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很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态度等产生着较大的影响,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的形成和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心理、观念等的形成和发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积极引入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人、激励人、凝聚人、鼓舞人,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引入现状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入和强化有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须引入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进行强化,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从当前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引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识不足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在不断进行创新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但是,从目前的高校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无法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在个别高校,有时不太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或者是仅仅流于形式,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教学及其作用的发挥。还有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形式简单化、内容简单化、教育教学口号化。这些现象的存在,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认识不足的表现,进而无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作用,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 教育内容不完善

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除了在认识上的不足之外,还存在教学内容不完善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思想呈现多样化,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采用的是进教材、进课堂的教学方式,一些内容并没有有效地融入到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与实践,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不完善,影响着其主导作用的发挥。

3. 教育教学不够深入

为了更好地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教育教学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国家明确表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心灵。但是,在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有时停留在理念的诠释、基本理论的讲解等上面,并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深入的解析,并没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单单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无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说服力、吸引力,无法让大学生理解和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当前社会中的思潮非常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等产生着一定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若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深入的教学实践,则无法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当前社会中复杂的形势,对大学生自身问题分析处理能力等的提升和培养会产生抑制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强化

要培育大学生知荣辱、爱祖国、能创新的优良品格,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高远的人生境界,促进大学生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必须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开阔大学生的人生视野,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指明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整体教学质量有重大的影响。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入和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除了上面的不足和问题之外,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价标准或者体系,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效果无法有效评价。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体系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且作为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强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

首先需要让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然后进一步进行认同的升华,并转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对当前社会现状、存在的变化等的反映,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大学生需要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建设结合在一起。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的同时,也要让大学生掌握其内在的精神,并加强社会实践,学会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

2.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

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才能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包含了众多的思想观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的建设和国家的兴盛有重要的影响。高校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学习和研究,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较大的意义和作用。强化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教育教学、发展建设中,为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帮助。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融入,需要对其形成、建立的机制和规律进行研究。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等进行研究。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受到不同思潮和思想的影响,为了增强民众的爱国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自身需要具备科学性。只有具备科学性,才能成为精神支柱,成为行动向导,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对社会现状等进行正确认识和分析,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

3.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完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应对其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奠定了基础。要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形成先进的思想观念,振奋起大学生的精气神。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教学有时往往存在表面化现象,有时可能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引导作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需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完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包含着很多的内容,其自身具有完整性,其中包含的内容具有科学性、辩证性、主导性、多样性、民族性等多种特征。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完整性,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强化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十分珍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与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更趋吻合。在当前的社会中,各种思潮不断产生,且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等产生着较大的影响。为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需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成才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为了满足社会和国家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该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邱秀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

[2]王双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4.

[3]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

[4]王晓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

[5]胡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探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为视角[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

[6]王洪龙.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J].高教论坛,2012(01).

[7]刘蕴莲.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5).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227-02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便对当代青年提出了崭新的时代课题。高校作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必须致力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将其融入高校育人体系中,以求最大限度达到教育初衷。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育人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依据对象不同进行针对性培育

大学生群体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高校育人体系中要注意区分培育主体的层次。如根据高校的功能定位,可以分为理论型、研究型的本科院校和应用型、技能型的专科(高职)院校。因这两种类型院校的学生素质和培养目标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方法自然也不同,不能搞一刀切。本科院校学生文化素质较高,因此应着重从意识形态层面加以引导,提高其思想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专科院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强,因此理论程度可不必追求精深,着重理念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职业素质养成中,实现方式上可结合工学结合模式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此外也要注意区分学生年级层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水平差异开展工作。低年级学生应注重理论认知,因这一时期学生自我价值评价系统还不成熟,要加强对其价值体系的引导;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较完整价值体系,所以应注重在情感认同、行为引导方面开展工作。此时如果还是反复进行已经熟悉的基础知识的讲解,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引起学生逆反心理,因此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要层次性、针对性开展教育,寻找最合适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培育内容应侧重涉及大学生实际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内容,对于引导大学生发展和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足、价值取向扭曲、心理素质不佳等问题,出现价值多元化倾向。正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所指出的,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解决目前大学生面临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大学生能否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高校在宣讲培育时,要注意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加强情感认同,如从大学生学习、择业创业、人生理想、婚恋观、交友、成长成才等问题出发,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自身发展。

(三)培育过程要注重内化与践行并重,循序渐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个系统而浩大的工程。高校在践行培育任务时,要分阶段、有目标地进行。恩格斯曾指出:“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2]因此培育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讯息的传递。即大学生接触、学习、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的过程。这是一个理论知识存储阶段,不能逾越。第二阶段,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是大学生情感解读和价值筛选的过程。引导他们对什么是美,什么丑,该弘扬什么,该反对和抵制什么进行价值判断,进行价值选择。第三步,就是学生实践过程。即大学生在理论知识的认知和引导下,用外化实践去加深对理论的认同,从而实现内化与践行并重,避免出现表里两张皮的现象。高校在培育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学生的理解、接受、转化都是长期目标,要坚持科学性与合理性相统一,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由量变达到质变,通过达到阶段性目标推动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育人体系的路径探索

2013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进行了具体部署。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应在培育过程中展现立体性,提高培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式应多样化

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不同,高校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不只满足于课堂教育的理论灌输,而应依托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综合进行,实现理论宣讲、情感体验、实践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交叉进行,互为呼应。事实证明,任何一种单一形式的教育都不能达到既定目标的最大化。以思政课为主综合学科为辅的课堂教育形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培养的主渠道,应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促使学生形成初步价值认知。校园文化和学生日常生活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触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情感认同上受到感染和触动,是进行情感体验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活动可以推动学生直接和社会各阶层人员打交道,达到理论认知的升华,进一步促进情感体验。通过这三种教育形式,让学生实现“知、情、行”的统一,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平台应立体化

根据培育形式不同,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培育平台和载体,如课堂平台、校园建设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家庭平台、网络平台。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肤浅,更谈不上系统、科学。利用课堂平台进行的系统理论宣讲,主要是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为完整正确的理论认知和理论把握,所以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校园建设平台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重要选择。因为校园是学生生活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和建设是学生接触最直接的场景,所以要运用校园社团、校园活动、校训、学风等,组织和规划良好校园生活,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充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校园环境氛围。社会实践平台是指各种实践形式,如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等活动,如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时,仍能感受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魅力,因此必须搭建实践平台。高校应充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不脱节。家庭教育平台是指家风、家教对学生的影响力,家庭教育平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具有重要作用。网络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也进入到崭新的网络空间。结合计算机技术的范围广、快速性、仿真性、前瞻性等优势,要利用校园网、贴吧、微信等形式进行灵活多样的传播和培育。在具体运作中,这几个平台不应割裂开来,应综合交叉运用,取长补短,达到更强的实效性。

(三)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力量人群多元化

这种力量可以表现为来自教师、学生自我、榜样力量三种主要形式。学生生活在校园,接触到最大量的人际关系之一就是师生关系。所以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基础。要着重抓好学校党政干部和团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个人素质,为人师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生群体也要增强自我教育意识。因价值观的形成除了社会环境影响、舆论导向作用外,更重要在于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形成。所以学生自我主体要时刻准备自觉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榜样的力量可以是来自校园中优秀学生典型代表,也可以是社会中先进人物。将这些榜样力量模范带头作用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不断提高大学生修养和精神动力。

(四)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

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和培育时,基本都是单纯说教式、单向灌输式、独白式教育,实际效果不尽理想。在这个“环境的规模不同,环境的认知方式也不同”[4]的时代,高校在开展宣传教育时,要注重沟通和交流,应创新教育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可以尝试翻转课堂模式、微课模式、课堂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做到培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三、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育人体系,要根据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特点,努力探索为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广泛接受的方式方法,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上下功夫,在传播和培育过程中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机制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出积极有效的途径和长效机制,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和观念深入人心,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耳、入心”。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3-12-24.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24.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8

【关键词】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

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高校教育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以及不同观念相互碰撞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复杂背景下,在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加强改进和创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本文拟就高校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问题谈点个人的浅见。

一、高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这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合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在新时期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基地,必须深刻认识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把握其科学内涵及本质要求。

第一,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就会导致人们的思想混乱,失去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高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高校的传播,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从而确保高校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健康和谐发展。

第二,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坚定共同理想的客观需要。理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各族人民为之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和追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高校大学生中,对理想的认识呈多样化的趋势,更有部分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动摇和淡薄,这是非常不利于他们成长的。因此,在高校必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人心,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高校在大学生中扬起共同理想的风帆,激励他们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

第三,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应有之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是全国人民不断创造新辉煌的力量源泉。同时,确立起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时代道德的根本准则。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征程中,高校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和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以及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这是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任务,也是培养政治坚定,有崇高理想和良好道德修养,符合做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现实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党开创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地和谐发展。

二、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既光荣,又十分艰巨,要想取得应有的效果,既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又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改进和创新,要按照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具体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环节: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进一步拓宽。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来抓,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需要,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进课堂、进教材”,做好入脑入心的工作。当前特别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和奉献精神的培养纳入教育的内容。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形式,帮助大学生区分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把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培养纳入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公民道德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法制法规教育,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和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要进一步创新。当前要注意从单一的纯灌入式的教育方法向互动教育方法的转变。简单的说教和生搬硬套的教育方式,与时展的要求是不合拍的。要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方法,把视角转向大学生的现实精神和生活追求。教育要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就业等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通过亲身的实践,去体会和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在当今地球是平的,这种信息化高速发展和学生自主意识日益强化的条件下,提出一个某某方面的答案,让学生来认知是有困难的。当然,在学生自我实践、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引导作用,善于启发和帮助学生的思想进步和综合素质以及思想境界的升华,争做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面对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就业压力等方面造成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注重人文关怀,尤其要关心特困学生的群体,用实际措施和心理输导的办法,着力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成长以及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压力和困难,并尊重他们的性格、兴趣和爱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从实际出发,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从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使大学生成为有远大理想的一代、勤奋学习的一代、艰苦奋斗的一代、道德情操高尚的一代。

三、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注重培育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在高校的创办和发展过程中,每个高校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长期以来形成的校园文化,深刻蕴涵着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这是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高校都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和创新良好的独具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的环境。当前要从各个高校的不同实际出发,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关系到教育者的形象和学校的发展,更关系到对大学生的培养,教师既然选择了这一崇高的教育事业,就应该爱岗敬业,付出奉献,这种自身的品德和修养,可以对大学生的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学校的一种被认可的价值体系。从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既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教育者做到为人师表,立师德、铸师魂,影响和带动大学生陶冶良好的情操,又要使大学生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学会文明生活,健康成长,理性报国,使高校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2.要运用多种载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高校校园是当今各种思想文化争夺的重要场所,在复杂多变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必须把握时代潮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充分借鉴和吸收一切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成果,做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分步实施,逐一落实。同时,还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广泛开展一些文化、艺术、体育、学术演讲、就业实践,主题教育,志愿者活动,使教育载体多元化,价值观念直观化,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真正珍惜在校园生活的黄金时期,认清自己的光荣使命,学成后与全国人民一道投身民族振兴的伟业,绝不辜负历史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

3.切实抓好校园的网络文化建设。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文化传播异常迅速,高校要适应这种信息化条件的发展变化,认真研究校园的互联网建设,在借鉴新技术、运用新手段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特别要针对新时期大学生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的特点,坚持现实和虚拟两个阵地一起抓,传统和信息两个工作手段一起上,内部和外部两个环境资源一起用,把传统之“脉”与时代之“变”统一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目前,各高校网络建设比较完善,应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手段,充分利用和占领网络阵地,以使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熏陶上有新的突破,以适应知识全球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校园文化。

总之,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高校教改必须认真探索和回答的一个重大的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齐抓共管,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创新,同时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04.10.15.

上一篇: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范文 下一篇:科学理论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