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竞赛活动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21 17:43:33

体育竞赛活动方案

体育竞赛活动方案篇1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实施《*市体育竞赛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

《办法》所称的适用范围,指采用售票、收报名费、接受赞助或者获取广告收入等形式举办,由举办人自负盈亏的体育运动项目竞赛活动,包括国家体育总局及其所属部门、单位和有关体育组织在沪举办的有上述经营体育竞赛。

下列体育竞赛,不适用本《办法》:

(一)全国运动会、*市运动会、国家行政机关举办的各类运动会。

(二)列入年度竞赛计划的全国和*市各单项体育竞赛。

(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举办的本单位、本系统的体育竞赛。

第三条(体育运动项目)

竞赛涉及的体育运动项目范围,由*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体委)根据国家体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体育运动项目,结合本市实际情况予以公布。举办未在公布范围内的体育运动项目的竞赛,应当先向市体委提出在本市开展该体育项目活动的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申请登记该体育项目的竞赛。

第四条(主管和协管部门)

市体育局是本市体育竞赛的行政主管部门。*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负责全市竞赛管理(除足球以外);*市足球管理中心负责全市足球竞赛管理(目前暂时按照中国足球协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区、县体育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体育竞赛登记、管理和检查,并对违反《办法》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作出行政处罚。

各级工商、公安、卫生、税务、审计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体育行政部门实施《办法》。

第二章竞赛登记

第五条(登记制度)

举办体育竞赛,实行登记制度。体育竞赛举办人(以下简称举办人)应当向以下体育行政部门申报登记:

(一)举办竞赛场地和参赛者均在某区或县行政辖区内的体育竞赛,应当向该区、县体育行政部门提出申报登记。

(二)举办跨区、县或者全市性的、跨省、市或者全国性的、国际性的或者地区运动员参赛的体育竞赛,应当向市体育竞赛主管部门提出申报登记。

(三)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举办体育竞赛应当经国家体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举办人应当通过市体育竞赛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报批手续。

第六条(举办人的条件)

举办人指体育竞赛的主办人或主办人委托的能独立承担经济、法律责任的承办人。可以单个举办人,也可以两个以上举办人共同提出体育竞赛申报登记。共同举办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

举办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有与竞赛规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组织机构必须符合体育竞赛活动的一般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熟悉体育竞赛管理业务,拥有体育竞赛的经历、经验或相应的体育技术职称。

(三)有具体的竞赛规程、规则和组织实施方案。竞赛规程应符合规范,如有特殊规定,须经体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置的竞赛奖金额度应当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竞赛规则一般应为国际国内通行规则,如制订特殊条款,须经相应的单项运动协会批准。

(四)有与竞赛规模相适应的经费。须有可用于该体育竞赛的资本金,其余部分可通过社会集资获得。

(五)有竞赛所需的场所、设施和器材。场所、设施和器材应符合举办体育竞赛的基本要求。

举办人可委托符合规定资格条件的体育机构承办或共同承办体育竞赛,但当事人应当订立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申报登记应当提交的材料)

举办人申报登记体育竞赛,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由市体委统一印制的申请表。

(二)举办人的批准设立、登记注册等有关证明材料。

(三)竞赛规程、规则、组织实施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报告。竞赛规程或规则中如制订特殊规定,须持有相应机构的同意证明。

(四)竞赛经费来源的证明。资本金须由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社会集资须有集资方案。

(五)竞赛场所使用意向书。

(六)竞赛使用的器材和设施的名称、类型、来源等材料。

(七)参赛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基本情况以及体育运动项目协会出具的同意派出裁判员的证明材料。

(八)竞赛经费的预算报告,包括竞赛的经费收支预算、盈利分配办法和亏损分担责任等事项。

(九)参与审计竞赛经费收支情况的审计机构的名称。举办人委托的承担体育竞赛审计业务的审计机构须经市体委认可。

除前款规定外,举办拳击、马拉松、攀岩、跳伞、滑翔、热气球、汽车、摩托车和对抗剧烈、超大强度或者危险性较大的其他体育竞赛,举办人还应当提供医疗急救方案。

举办人委托符合规定资格条件的体育机构承办体育竞赛的,除提交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委托举办合同和受委托体育机构的批准设立、登记注册等有关证明材料。

第八条(申请临时性广告经营)

举办人向体育竞赛管理部门提出体育竞赛申报登记,对基本符合《办法》规定条件的举办人,如涉及临时性广告经营,由体育竞赛管理部门发给准予申请体育竞赛临日寸性广告经营的通知。举办人持该通知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在体育竞赛中进行临时性广告经营申请。凭工商行政管理机构颁发的《临时性广告经营许可证》,举办人方可继续办理体育竞赛登记手续(请见《办法》第十一条)。

第九条(担保和保证金)

举办人向体育竞赛管理部门申报登记体育竞赛,应当提供担保;不能提供担保的,举办人应当向体育竞赛管理部门缴纳保证金。担保者应当是本市注册的法人,担保时应当提供由担保者法人代表签署并加盖公章的保证书和银行出具的担保资信证明。

保证金金额由体育竞赛管理部门依据所申报的体育竞赛规模、经费预算和风险程度决定,具体按下列幅度执行:

(一)区、县体育竞赛,3000-8000元;

(二)跨区、县或全市性体育竞赛,10000--50000元;

(三)跨省、市或全国性体育竞赛,80000—100000元;

(四)洲际或国际性体育竞赛,100000--300000元。

举办人提供担保证明或缴纳保证金后,方可办理体育竞赛登记手续。

第十条(登记证的发放)

对符合《办法》规定条件的举办人,市体委或者区、县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准予办理体育竞赛登记,并发给举办人《体育竞赛登记证》;对不符合《办法》规定条件的举办人,市体委或者区、县体育行政部门不予办理体育竞赛登记,并应当书面告知举办人。体育行政部门作出决定的时限请见《办法》第七条的有关规定。

领取《体育竞赛登记证》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交纳登记费。《体育竞赛登记证》的有效期为一年。

第十一条(其他手续)

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举办体育竞赛需办理治安、工商、卫生、税务等其它审批手续的,举办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变更和注销登记)

体育竞赛经准予登记后,举办人提出变更登记,应视为重新提出申报登记,按《办法》第七条、第十二条的规定办理。举办人需要注销登记的,应在开赛72小时前(除不可抗力原因外),向原竞赛登记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并在赛场公告栏、原门票销售点、报纸、电台、电视台及其他新闻媒体公告。如已售出门票,举办人应当为观众办理退票手续。

第三章竞赛管理

第十三条(竞赛规程、规则和方案的执行)

对经登记的体育竞赛规程、规则和实施方案必须严格执行。不按规定执行,举办人负有完全责任,按《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给予处罚,如因此引起严重后果的,将按规定从重处罚。

第十四条(竞赛秩序和安全防范)

根据《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举办人对竞赛秩序和安全保卫工作负有责任。

(一)举办人不仅自己,而且应当督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发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确保公平竞赛。

(二)举办人应当保证不得利用体育竞赛进行活动。

(三)体育竞赛经准予登记后,方可按照核定的标准收取报名费和出售门票。举办人应当有门票出售计划,并保证按正常渠道出售门票,避免因出售门票不当,引起不良后果。

(四)举办人在体育竞赛中举行其它活动,应当在《办法》第七条第三款规定提交的“组织实施方案”中注明,活动应当有助于稳定现场观众的秩序,避免因组织管理不善,引起不良后果。

(五)举办人应当请当地公安部门协助做好赛场内外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体育竞赛的正常秩序。

对违反以上各项规定,可按《办法》或本市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五条(竞赛时间、地点的更改)

举办人需更改竞赛时间、地点,应当于开赛72小时前(除不可抗力原因外)报原竞赛登记部门核准,并在赛场公告栏、原门票销售点、报纸、电台、电视台及其他新闻媒体公告,同时应为自愿退票的观众办理退票手续。对擅自更改竞赛时间、地点的,按《办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的规定给予处罚,如因此引起严重后果的,将按规定从重处罚。

第十六条(竞赛和参赛者冠名规定)

冠以*市行政区域名举办体育竞赛或者参赛的,应当报市体委批准。

冠以区、县行政区域名举办体育竞赛或者参赛的,应当报区、县体育行政部门批准。

对违反本规定的,按《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五款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七条(赞助、广告经营和管理)

(一)体育竞赛广告经营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临时性广告经营管理办法》和《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九条的规定。

(二)举办体育竞赛接受赞助或者获取广告收入的,当事人应当订立合同。合同订立后应当送竞赛登记部门备案。

(三)体育竞赛经准予登记后,方可进行广告宣传。

(四)举办人委托他人设计、制作、体育竞赛广告,应当委托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广告经营者和广告者。

第十八条(人身保险)

举办人应当为参赛者办理比赛期间的人身保险。

第十九条(抽奖公证)

在体育竞赛中举行抽奖活动,应当在申报登记时注明并附有活动计划,经体育竞赛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举行抽奖活动,应当办理公证。

第二十条(募捐性收入的处理)

举办募捐性体育竞赛,举办人应当将竞赛经费收支预算报市体委批准。

举办募捐性体育竞赛的收入,除按照经批准的竞赛经费收支预算,支付必要的成本开支外,必须全部交付受捐人,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中提取报酬。

第二十一条(依法纳税)

举办体育竞赛的收入,应当到指定的税务部门依法纳税。

第二十二条(竞赛情况报告)

举办人应当在体育竞赛结束之日起30日内,向原竞赛登记部门提交:

(一)竞赛情况总结和成绩册。

(二)由审计机构出具的竞赛经费收支审计报告。

(三)指定税务部门纳税证明。

体育竞赛管理部门在收到上述材料之日起10日内,同意解除担保或退还保证金。

对举办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体育行政部门不予解除担保或者不予退还保证金:

(一)未经批准更改体育竞赛的时间或者地点,造成参赛者或者消费者经济损失的;

(二)举办人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擅自变更体育竞赛的内容或者取消体育竞赛的;

(三)组织管理不善,造成参赛者或者消费者重大伤亡的。

不予退还的保证金,专项用于:

(一)对受损害的观众进行补偿。

(二)对受损害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进行补偿。

(三)对组织管理费用进行补偿。

(四)抵充罚款。

除此之外,其他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检查和实施处罚)

举办人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检查。体育行政部门的执法人员进行检查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对违反《办法》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市或者区、县体育行政部门按照《办法》第二十六条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四条(其他行政部门实施处罚)

工商、公安、卫生等行政部门对违反《办法》有关规定的行为,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五条(处罚程序)

凡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体育行政部门应当作出行政处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天内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罚款按规定上缴国库。

区、县体育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后,应当报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备案。

第二十六条(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体育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按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对区、县体育行政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可以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依法向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或者市体委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区、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对市体委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可以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依法向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市体委所在区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提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部门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七条(应用解释部门)

本实施细则由市体委解释。

体育竞赛活动方案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技能竞赛 管理机制 建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31-03

业教育技能竞赛是指由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或有关行业部门、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专业教学标准、技能训练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开展的群众性教育类比赛活动。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院校等多层面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体系,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各高职院校基于对举办技能竞赛的认识和定位不同,在竞赛项目设置、比赛规模、投入力量、组织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有的院校可能出于经费等原因的考虑,采取“为赛而赛”的做法,即举办校内技能竞赛的目的是选拔学生参加校外比赛,比赛项目覆盖专业少、比赛规模小,组织竞赛相对简单。而大多数院校则把举办技能竞赛作为推动学院内涵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将技能竞赛与课程教学、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特色培育等紧密结合,赋予技能竞赛更丰富的内涵。这些院校每年举办技能竞赛都要发动广大师生参加,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等资源,举办技能竞赛成了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以高职院校举办技能竞赛所采用的“学院主办、系部承办”运作模式为例,就如何系统建构能协调好各种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技能竞赛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探究。

一、统一组织,形成全面支持的运行机制

开展全校性学生技能竞赛活动,首先要成立机构、明确目标、分工负责、提供资源和条件,建立起全面支持活动顺利开展的综合的组织保障体系。

(一)选好赛项,明确目标。全校性技能竞赛是一个比赛项目多、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的活动,需要做好规划,明确目标,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效。竞赛项目的选定是办好技能竞赛的关键,竞赛项目的设置应面向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兼顾教学、职业技能认证和选拔参赛等多种需要。从系统提升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不妨将竞赛项目设置为以下三种类型:

1.职业核心能力类。职业核心能力是各职业领域人才所必备的能力。这类赛项主要有英语口语、数学建模、计算机应用、演讲等项目。参赛对象主要为一年级各专业学生。

2.行业通用技能类。该类赛项如建筑CAD、电工基本技能、电子设计、创新设计与制作、营销策划、网页设计、珠算技术等项目,主要面向各专业大类一、二年级学生,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行业通用技能。

3.职业特定技能类。这类赛项与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相对应,如测绘、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PLC控制、数控机床调试、数据库应用、会计技能等项目,目的是强化学生职业特定技能,即职业岗位技能。参赛学生为各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

竞赛项目可以从教育部门以及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项中选取,也可以结合教学、认证等需要自行设置项目或引入企业职工技能竞赛项目。项目设置要达到“专业全覆盖、师生全参与”要求,并尽可能做到“课、岗、证、赛”的充分结合,即技能竞赛应和课程教学、就业岗位、职业技能认证要融合。通过科学设置赛项,各专业学生最终实现“全程训练、能力递进、综合培养、获取多证”的目的。

(二)统一组织,分工负责。考虑到组织技能竞赛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学院每年举办技能竞赛宜通过制订技能竞赛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开展,其中,包括学院(主办)和教学系部(承办)两种配套方案,学院的方案在年初向全院公布,主要内容为:竞赛目的、竞赛机构、竞赛时间、参赛对象、活动安排、竞赛项目、竞赛办法、奖励办法等。整个活动的宣传发动、统筹协调、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后勤保障和表彰奖励等任务由各部门人员参加的竞赛组委会下设相关工作组承担。系部方案是对全校竞赛活动安排的进一步细化,用于系部对所承担各项目的组织实施。对于分校内和校外两个阶段进行的项目,第二阶段参赛的组织指导工作将由系部委托的项目组通过制订项目实施方案来开展工作。

(三)提供条件,创设环境。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学院要提供竞赛所需的各种软件、硬件等条件,创设有利于开展活动的良好环境。

1.安排竞赛经费。学院要设有技能竞赛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组织校内和校外竞赛所需的培训、耗材、奖励以及外出比赛的交通、食宿和报名等方面。组织校内竞赛的经费,主要由各系部使用;参加校外比赛的费用,主要可由项目负责人支配。教务处参与竞赛经费的统筹管理。

2.提供竞赛设施。根据各项目赛前训练和竞赛的需要,教务处协调各系部准备和提供必要的设备、场所等设施和材料。校内竞赛应尽可能和课程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进行,提高竞赛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3.配备指导教师。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技能竞赛活动的成效,要重视培养和挑选优秀教师承担技能竞赛指导工作。校内竞赛阶段,各项目的指导工作主要由承担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负责,不另外安排教师组织学生训练。对经选拔准备参加校外比赛的学生,每个项目要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

4.建立管理平台。通过引进或自行开发,建立学院学生技能竞赛管理信息系统,用于竞赛活动的信息、报名、培训、交流、作品展示和数据统计等,实现竞赛活动的信息化、科学化管理。

体育竞赛活动方案篇3

对照学年工作计划,如期完成预定指标,具体情况如下:

工作业绩:

1、全体职工在程新华校长、刘汉镛书记的领导下,在各种管理制度的激励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积极参加上级各类竞赛勇创佳绩,教育质量实现空前进步。

学校被评为“东风公司少先队示范学校”。我校因几年来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团委少先大队管理细则,不断提高学校少先队工作水平,成绩突出,被评为“公司少先队示范学校”。鲁伟铃老师同时也被评为“模范辅导员”。

校文艺队在“公司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中表演的拉丁舞《阳光下的恰恰恰》,荣获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计算机操作竟赛中我校团体获奖率居第二位。因此张艳波老师、张晶老师都获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同时学校也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我校教师在各种比赛中喜报频传。(1)朱洁等15名语文老师下水文在全国、在湖北省获奖。(2)王富荣老师参加公司数学说课竞赛荣获二等奖。(3)鲁伟铃老师在英语优质课竞赛中获三等奖。

学生在各种比赛中硕果累累。(1)参加“青春中国”小学生作文竞赛,我校33名选手获奖。(2)公司中小学生计算机操作竞赛中,白露同学、郭换青同学获一等奖,罗路同学、李舒妍同学获二等奖,王东同学、刘梦琦同学获三等奖(3)参加公司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八名同学参赛四名同学获奖。(4)在第二届小学语文大阅读实践活动中,我校学生获知识竞赛第三名,获课本剧表演二等奖。

2、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促进队伍整体发展

学校坚持依靠教师原则,积极创造教师成长之良好环境,整合优势,培养骨干,带动全面,促进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从教师的“备、教、批、辅、查”等日常的教学工作入手,高标准严要求,勤指导常督促,切实抓好新教师的辅导工作,同时发现和确定一批教学、教改、科研综合素质高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培养方法,让更多的老师到外面学习听课,两年来,学校绝大多数教师都得到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人均花费1000元;学校为鼓励老师们订阅书报,每人每年补贴50元;为激励老师们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教学教研竞赛活动,学校做到经费满足、奖励从优。学校开展的校本研究也丰富多彩:全体教师上常规课;骨干教师上研究课;青年教师上竞赛课;外出学习的教师上汇报课;学科教师有教研作业,班主任有经验交流。计算机操作、课件制作、电子教案编写、英语培训等,学校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校并和大家一起参加学习。工夫不负有心人。这两年,我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很快,整体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一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有的已成为教学骨干。

3、完善了校园网建设,提高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学校面向广大师生、社会单位及个人不断丰富学校网站服务项目,扩大学校网站服务内容。加强电脑和网络管理工作,制定了《车厢小学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对于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网上游戏者给予重罚,对于向网上传送教育信息、教育资源者给予重奖等一系列规定,并由指定人员负责实施。结合公司教育部举行的网页、课件制作大赛,把有关学校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校本管理等方面资料通过校园网站充分上网交流。期末阶段教务处统计由学校教师自制的电子教案、课件、复习试卷份。校园网络的开放式运作不仅锻炼了教师对网络资源的整合能力,改善了育人环境,还有力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学习、工作环境更加和谐,良好校风和团结氛围更加浓厚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雏形。本学期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勤于实践,讲究奉献;成员之间相互补台不拆台,以诚相待,合作共事,政治上和谐,思想上合拍,工作上合力,事业上合心,用自身形象、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影响整个教职工队伍,带动整个教职工队伍;不断丰富知识涵养,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政治、业务理论水平,提高岗位工作能力,提高自身威信。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品位。按照东风教发2003{36}号文件《东风公司实行教师师德档案制度的办法》精神,学校与教师签定师德建设责任状,建立“师德档案”管理体制,教育教师树立“无功便是过”的思想,努力做到日常工作“零失误”。

在校支部领导下,校工会组织广大职工开展了丰富多采的益智、健身等活动,如:知识竞猜、开心辞典、排球比赛、毽球比赛、迎新年冬季长跑……职工参与率达100%。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职工审美情趣,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形成团结、健康、上进的良好校风。

主要做法:

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深化学校的教育科研

一学期来,我校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育科研的工作重点,加大教研力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充分利用教研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使教师明确加强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理清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路,更新观念,统一认识,发挥网络优势,深化学校的教育科研:

(1)、配合公司教研室的说课竞赛对数学教师进行有关辅导,搜集网上资源,观摩学习。随后,数学教研组进行集体讨论,并用于日常教学当中,效果较好。

(2)、加强电子教案制作、使用力度,校长亲自授课,对电子教案的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校长为老师亲自制作电子教案,电子教案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路,这种教学方法能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经过参与、探究,主动获得的知识。更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并使创造力得到发展。电子教案的开发减轻了教师负担,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成了我校教育科研的一大特色。

二、以竞赛活动为动力,加快学校素质教育的步伐

为了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体现“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精神,我校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作文竞赛、写字比赛、朗读比赛、数学基础知识竞赛、口算比赛、音乐素质比赛、歌咏比赛、广播操比赛、田径选拔赛、书法绘画比赛、电脑操作比赛、六项技能竞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从学科上来看,活动不光有语文、数学的比赛,还有体育、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的较量;从形式上看,大部分活动我们都尽量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体现活动的群众性和基础性,意在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的作文竞赛、朗读比赛、数学竞赛、田径选拔赛、美术书法竞赛、中小学生文艺汇演,在教研室组织的第二届语文实践活动成果展中我校六年级学生排演的课本剧《牛郎织女》博得满场喝彩,知识竞赛中我校选手不畏强手、勇攀高峰获得决赛第三名的好成绩。为特长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特长,体现成功的喜悦。

三、以特色教育为窗口,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是我校近年来的办学思路。学校重视活动类课程以及英语和信息技术等新开设的课程的教学。严格执行新的省颁《课程计划》,做到开齐课程、上足课时,认真上好技能科和活动类课程。本学期,我校校本课程的建立立足于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兴趣爱好、家长的愿望、教师的特长、学校的办学理念等实际情况构思了校本课程体系。开学初,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组,以校长为首、由中青多学科代表组成。学校领导班子先学习,接着,校长给教师就新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及原则进行讲座,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教师们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然后通过调查、了解,开设了电影课、英语口语交际课、书法课、毽球训练课、数学实践课。每周安排一节课。每位任课教师编写本学科方案,为了做到办法可行,我们对每项课程开发的方案都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再通过“课程开发”。如遇到新情况再加工。校本课程开发还刚刚开始,我们感到它得到学生、家长的热烈欢迎和认可,它对发展学生兴趣、培养特长有重要作用,是对小学校现行课程的必要的补充。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由过去的课程被动执行转变为课程的创造者、成为校本课程的积极参与者、开发者、利用者。我们还在中高年级的部分班级开设信息技术课,教给学生初步的电脑知识,让学生学会电脑操作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网络教学打下基础。我校还组织了绘画、书法、科技制作、舞蹈、合唱、电脑、军号等十多个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受到家长社会的好评。

四、发挥学生主体功能,变学生接受被动管理为学生自觉参与管理

体育竞赛活动方案篇4

关键词:学科竞赛;财务管理;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210-02

一、各类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的现状

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式,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实务工作能力的活动。目前,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的种类比较多,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竞赛,也有各种学会等非营利机构及企业等组织的竞赛。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

1.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科竞赛。这一类竞赛又分为国家、省、市级竞赛。部级竞赛如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包括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挑战杯”。省级竞赛(以浙江省为例)如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面向浙江省全体财会专业大学生、旨在“顺应财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在校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的各项能力,培养财会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市级竞赛(以浙江省为例)如绍兴市教育局主办、面向在绍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的“绍兴市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宁波市教育局主办、面向宁波市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的“宁波市大学生理财规划大赛”等。

2.各类学会等非营利机构组织的学科竞赛。这种类型的竞赛一般是在相关学会的指导下由企业承办,或直接由非营利机构主办,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竞赛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拓展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如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主办、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网络大赛”,由AIA国际会计师公会发起主办的“AIA杯上海市大学生财务案例分析大赛”等。

3.企业组织的学科竞赛。这种竞赛活动一般由相应企业组织,通过竞赛活动推动学子就业,提供以创业促就业的社会服务。如,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共同主办,面向上海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工商银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理财规划大赛”;由财通证券联合共青团省委、中国联通浙江省分公司主办的“财通证券杯大学生理财创业竞赛”;等等。

二、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夯实专业基础。近年来开展的财务管理相关竞赛通常是开放式或半开放式,一般要求参赛团队基于市场调研和分析,设计、制作完成符合要求的综合方案,或结合上市公司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有的竞赛还要求参赛过程中全英文表述。如,宁波市首届大学生理财规划大赛要求各参赛团队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针对不同客户群的需求及状况,从理财目标、财务状况与财务机会评估、策划方案制订、财务方案执行、监控和调整、理财方案的评估及可行性分析等方面,立足现实客户,自拟题目,制定一份结构完整、具有操作性又能满足对象需求、切实可行的理财规划综合方案。又如,浙江省财会信息化大赛,结合上市公司的综合性案例,要求参赛团队就公司经营战略与风险管理、资金筹集、销过程、利润分配中的会计核算及会计信息披露、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金融、法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而AIA杯上海市大学生财务案例分析大赛更是要求参赛团队在提供的一份英文案例考题的基础上完成一份详细的英文策划书,并全程英文表述。上述竞赛虽然形式各异,但这些竞赛涉及的内容往往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一个课程群,基本涵盖财务管理相关核心专业课程,基于英文案例考题完成英文策划书更是要求参赛团队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及会计实务操作。因此,竞赛中通过对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非常有利于夯实专业基础,同时对学生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也大有裨益。总体而言,通过参赛,学生在查阅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设计能力、论文写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企业日常运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方面,定位于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财务管理学科竞赛体现参赛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又存在着很大灵活性和自主发挥空间,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舞台。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创业计划书,最终通过书面评审和秘密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这种完全开放式的竞赛给了参赛者巨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参赛,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加强,团队的凝聚力成为参赛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3.有利于推动学风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优良的学风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刻苦学习、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通过竞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课堂理论知识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目前开展的财务管理相关学科竞赛来看,竞赛基本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竞赛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能力。也就是说,参赛学生一方面将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第二课堂(竞赛);另一方面,参赛学生总结参赛项目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着问题回到第一课堂学习,又会提高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带动整个第一课堂的创新氛围和良好学风。

三、依托学科竞赛培养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具体举措

1.依托竞赛,将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引向纵深。在日常教学中,着力将学科竞赛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索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为启发学生思考,活跃思维,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在相关专业课教学中,融合竞赛内容,在有条件的课程中推广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变学生被动听课过程为积极思考、主动实践的过程。从中长期看,应将竞赛逐渐融入常规性教学中,在现有条件下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梳理,对设置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对相关课程的大纲进行合理修订,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整合,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

2.采用多种形式建立学生创新平台,大力开展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应着眼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益的创新实践活动来促成和提升。在新形势下,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设立专项基金,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平台和实践平台,如创建更多的研究性社团,鼓励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案例模拟,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举办校内竞赛,给更多的学生参赛机会;在公司、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学校和企业合作建设ERP实验室;学校邀请企业家、财务总监等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等。总之,学校应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性的实践活动。

3.出善的制度,激励更多的学生和教师投入竞赛。为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学校需要从多角度建立完善的竞赛激励制度。如,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明确规定“综合创新实践”为必修环节,并特设若干创新学分。学生获取创新学分,最主要是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取得。同时,还可以针对竞赛获奖学生制定奖励制度,包括设立创新奖学金,用于表彰在学科竞赛活动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竞赛获奖的学生还可以获得参赛学期相关课程成绩加分、计课外学分以及参加优秀毕业生等各种评比评优等奖励。教师作为学科竞赛的引导者,学校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激励制度以提高其投入竞赛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如,教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记入教学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并作为岗位聘任的条件之一;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表彰奖励,在考核级晋升上给予倾斜等作为激励的手段。

体育竞赛活动方案篇5

论文内容摘要: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教学设施与师资队伍的现状,构建了“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体能、不同技能与知识结构的学生的成才需求,并将其培养成为寓知识、道德、智能、体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体育界人士对体育教学模式展开了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但大多都是以应用型的本科教学为基础而进行的研究,针对高职高专的体育教学的研究则少之又少,这就使得目前高职高专的体育教学工作,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年制的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作为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之一,要想提高办学效益,就必须根据本校自身的教学特点、教学环境与师资力量,创立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地区性特点的、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我们根据自身多年来一线的教学与管理经验,不断地积极探索,构建了“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通过十多年的实施与应用,得到充分验证,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以此推广,试图为我国高职高专二年制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是以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的要求,广泛阅读了教育学、体育学、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学模式以及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著作、书籍和大量的参考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同时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体育界——中国体育学术网等网站系统查阅了相关方向的文献100余篇,全面了解了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以及研究方法,为本研究的论证和分析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2.专家访谈法。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走访了多位教学论、体育教学课程论、教育学专家和部分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的六位教授和专家,就课题研究的观点、研究方法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采用了他们的部分意见和建议。

3.问卷调查法。经过前期的研究,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就本研究相关问题对内蒙古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260名学生进行调查,旨在客观分析该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及应用效果,共发放问卷260份,收回237份,有效问卷237份,回收率是91.9%,有效率为100%。

(1)问卷效度检验。本问卷内容围绕教学、管理、科研、课程、考核等5个维度进行编制,初步拟定4o个题目。为了核实问卷内容是否符合所要研究内容的准确程度,作者分别请6位长期从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对问卷了进行分析,以帮助做出对测验题目和原定内容范围的符合性判断。不同的专家对本问卷的题目内容进行了基本判断,认为题目拟定非常合理的有1人,较合理的有4人,一般的有1人,不合理的无。专家对调查表的修改提供了积极的参考意见,笔者根据专家修改意见,将含有重复意义及不够合理的题目进行了修改和筛选,修改后的问卷共有35个题目,将修改好的问卷返还给专家再次审定,有80%的专家认为调查表的设计和内容安排合理,可以作为本研究调查工具。

(2)问卷信度检验。为确保问卷调查所得到材料的可信度以及本次论文的条件限制,我们在第一次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了50人,在相隔一周后进行了重测,并对此进行了信度检验,获得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1,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可靠的重测信度。

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和SPSS13.0forwindows英文版数理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有效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针对统计结果逐一进行分析与讨论并得出最终结论。

二、结果与分析

(一)“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论,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等八种智能。从人的多元智能理论审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竞赛,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竞赛是体能与智能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

2.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观点。人的能力的高低是人才优劣的重要标志。人的能力的发展的实质是人脑、人体活动功能水平的提高,是主体自身发展的结果。人体活动能力,如田径运动员的奔跑能力、跳跃能力、投掷能力,都是在教练指导下,通过自身锻炼形成和发展的,具有不可传授的特征。人脑的活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受到传授的直接影响,但不是由他人传授的,而是在他人的传授所引起的自身的活动中形成的,同样是不可传授的。体能和脑能是构成人才的两大重要因素。

(二)“教、智、竟”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即“教学育人”,是指在对学生进行学科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教育。是指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术科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教会学生处理好学会做人与学好技术的关系,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去做事、去做人,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从“体能型”向“知识型”升华。

“智”即“开发智能”,是指在体育教学与竞赛过程中,围绕体育学科所积淀的文化智慧、知识基础、实践方法、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运动智能,促进其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的提升。同时,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学生的智能优势,帮助学生利用他们的智能优势,有效、便捷、多样的进行学习。另外,教师要积极地运用多元智能进行教学,最终实现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使学生从“知识型”向“智能型”升华。

“竞”即“竞赛成才”。教学竞赛是将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相融合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以实践运用为主,通过创设出适合课程目标、教学对象的多种教学竞赛展示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的发展水平,达到检验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的运用能力。竞赛是学生领取成才合格证的重要关口。

“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育人”、“开发智能”两环节以认识体验为主。“竞赛成才”以学习实践为主。

总之,“教、智、竞”是实现知行合一,即知识、道德、智能、体能有机结合的有效教学模式,也是培养学生成为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1.更新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身心一元论,即身心同一论、身心对立统一论的健康观和人才观。从单纯的专业教育向促进学生的体力、智力、心力和谐、协调、统一发展的方向转变。培养出有特长的、适应地区需要的知识、道德、智能、体能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2.精心实施。实施“教、智、竞”一体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创建体育教学的“全面、全员、全过程”。“全面”就是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的课堂实践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员”是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一是要实现教师主体作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学识去引导学生实现教学最优化,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理解学生人人都是教学的主体,尊重个性、欣赏差异、彼此信任,形成全员学习的共同体。“全过程”是指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渗透到教学的全部运转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时空连续运转过程:从时间上看全过程是指整个教学的设计——自我练习——实践运用——评价;从空间上看全过程是指师生与课程相互作用的动态整体。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与学习主体的学生,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也是课程教学的建构者,他们与交往对象、环境以及教材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构成一个连续的动态教学的全过程。

(四)“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1.“教学育人”过程。这里不去论述教学过程的本质,更不去辨析学术界对教学过程的争鸣,只谈谈我们的“教学育人”是怎样实施的。以篮球课程的传、接球技术教学为例: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按备课、上课、课后评述等几个阶段进行。

备课:(1)提出问题。什么是传、接球?传、接球技术有几种?传、接球的技术要求是什么?(2)分析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篮球技能体验对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初步提出掌握正确传、接球技术的方法和易犯错误。(3)解决问题。经过小组集体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案。

(注:备课途径为查阅资料,认真讨论,实地演练)

上课:(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教学方案;(2)各小组按自己的教学方案练习;(3)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技术比赛。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各小组教学方案的优缺点以及通过练习掌握技术的程度。

课后反思:你对不同教学方案的感受?你学到了那些新东西?以作业形式与教师交流。

教学育人的过程突出地表现为教学与育人两者紧密的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它既是学生问题解决的参与者,又是学生的认知教练、合作伙伴与顾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讲和接受知识,而是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他们不再是孤立无援地学习,而是通过任务的分工协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这是一个相互尊重彼此虚心求学的过程,也是一个陶冶人格的过程。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思想“火花”。整个课堂的组织管理突出表现为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管理、自主评价,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渐地引导学生从“体能型”向“知识型”升华。

2.“开发智能”过程。身体一运动智能是指人的身体协调、平衡能力和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表现为用身体去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平衡能力、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如:田径课程中跑、跳、投技能的练习,可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体操课程各种技能技巧练习,可增强肌肉力量,发展学生的灵敏性、柔韧性和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球类课程通过手、脚、头等身体各部位的运动,综合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可见,通过专业课程发展体能过程的实质就是“开发智能”过程。

体能是智能发展的支点。体能发展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重在反复锻炼和巩固提高。发展体能的同时也发展了运动智能。换言之,运动智能是人在身体反复运动中感悟、体验而习得,非外铄而注入。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通过肌肉增进记忆,运用身体体验知识”,学会“用动作表达,用身体谈话”,教育界称此为“动作教育”,它对发展人的智能大有裨益。

体育专业课程在发展学生身体——运动智能的同时,促进了其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的提升。空间智能是指人们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智能,是人能够直觉到外在和内在的图像,能够重现、转变或修饰心里图像田瑚。不但能使自己在空间自由驰骋,还能有效地调整自身的空间位置。教学过程特别关注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速度、动作节奏的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速度感、节奏感,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只要长期坚持智能开发的宗旨,学生就会逐步的从“知识型”向“智能型”升华。人际关系智能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它包含理解和察觉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在各种教学比赛中,学生、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这使群体间相互交往频繁而复杂,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达到发展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善于人交,久而敬之”,良好的人际关系智能也是一个品德陶冶过程。

“开发智能”对我们来说,还仅仅是尝试,目前尚无成功经验。提出来愿与同仁共同商讨探索。

3.“竞赛成才”过程。“竞赛成才”过程就是“教学——实践(竞赛)——再教学——再实践(竞赛)”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计划中将术科课程总课时的10%设定为实践课时。通过竞赛展示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的发展水平,检验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的运用能力。教学比赛作为一种课程活动,它的开展遵循“主题·准备·比赛·评述反思”模式:

(1)从教学需要、学生兴趣出发,选择一个开放性主题,如:展示赛、检查赛、晋级赛、主赛,其中所包含的、涉及的问题通常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要求学生根据特定的问题情境做出富有创意的解答。

(2)精15、,准备。在教师指导下,制定竞赛方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完成下列任务。以篮球赛为例:

A确定竞赛主题。如确定为晋级赛。这是一种为进一步提高技战术、体能、智能的比赛,以培养学生超越自我的意识和能力,追踪评价,激励学生成才。

B.确定比赛方法、比赛形式。比赛方法:淘汰制或循环制;比赛形式:5人制或3人制;比赛时间:二节或三节、四节、多节,每节10分钟或l2分钟。以上比赛因素是可变的,可依据参赛人数而确定。

C.制定评分细则与标准。评定内容包含:a.技、战术;b.技能;c.体能;d.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智能……)。

评定细则标准依据竞赛主题及学生特点,参考体操比赛评分标准进行制定。

D.裁判方法。场上裁判,按篮球裁判法执行;场下裁判,主要依据技、战术、技能、体能、智能的评分标准打分。

课前准备,其实质就是备课。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课中竞赛成败的关键环节。“凡事预则里,不预则废”,竞赛方案出台后,还需多次实地演练,才能少犯错误。

(3)组织比赛。教师领导学生按竞赛方案组织比赛。学生既是组织者,又是参赛者,学生的活动是交互式的合作性的。教师自己以导演身份出现,创设情境,想方设法导出“交响乐”式的教学比赛,让学生各式各样的想法(声音)认识,相互碰撞、相互激荡、相互搭载,产生回想和共鸣。使教与做、学与做结合的更好。

教学竞赛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智慧的建构,更加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更多的比赛体验,使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参赛权利”、“体验感悟的权利”。无论是场上队员(学生、班主任),还是裁判员(学生、教师),使他们的个性、人格、尊严都得到平等对待,使他们的理解、体验、感悟、情绪都得到尊重。

课堂竞赛同样体现“全面”“全员”“全过程”等特点。如果课堂竞赛进行不完,可延续到课外,但仍按竞赛方案执行,不得偷工减料。

(4)赛后评述反思。反思的内容有:从比赛中学到哪些新东西,在比赛中技战术、道德、智能等方面展示水平怎样,存在什么问题,有何建议等。要认真总结,以作业形式与老师交流。

(五)“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际教学效果的反馈

1.对教学过程的反馈。对“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际效果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表1):在237名学生中,82%的学生对教师课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比较满意的。有76%的学生认为该系的教学方法很适合他们,并有73%的学生认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很好,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其中有38%的学生认为自身的积极性在课上仍就未能被全部调动。这就充分说明“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基本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并促进了他们的快速成长,实现了教学育人的目的。

2.对能力培养的反馈。在针对体育教学与竞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调查中显示(表2):76%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7%的学生认

为该系的教学提高了他们的运动能力。在实现“竞赛成才”的过程中,我系开展了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活动,如:系内篮、排球比赛、教学技能大赛等,试图让不同体能、不同技能水平学生的知识、技能、智慧在比赛中得以建构,甚至于推进68%的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优化重组,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潜在培养。其中有86%的学生认为系内的各级各类的比赛能够达到检验他们所获得的各种能力的目的,这就证明了竞赛活动已成为鉴别学生是否成才的途径。在竞赛中的表现则决定了学校是否为他烙下“合格”体育人才印记的关键所在。

表2中显示:83%的学生愿意在体育教学竞赛中接受学习效果的评价,这说明他们在竞赛过程中能够以完全放松的心理状态展示自身所学的同时,实现自身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教师对自身学习效果的考核。因此,“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竞赛成才”过程的育人与评价的双重效果,是该教学模式有效性的最好验证。

“竞赛成才”突出育人与评价的紧密结合。我系根据自己学生知识结构、身体能力与技能水平建立了系内特有的比赛制度,设定了各种各样、各级各类的比赛。不但弥补了学生无参赛体验及各种大型比赛体验的不足,进一步为学生获得良好的知识体验、道德体验和体育竞赛

的心理体验,而且也使得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最大限度地培养、发挥全体学生的体能、智能、情感、想象与创造力,充分利用竞赛这个教学手段的情境性与生动性的特征,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竞赛成才”将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渗透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在不知被评价的情况下,时时接受评价;使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及时地获得各种反馈信息并应用于教学方案的调整,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高效益与高质量。

三、结论

1.构建“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观点为理论依据,创设了“教学育人”、“开发智能”、“竞赛成才”的三合一的育人过程。

2.“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树立“身心一元论”的健康观、人才观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精心实施。

3.“教、智、竞”一体化教学模式追求的教学效果是有效地运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使学生由“体能型”升华为“知识型”,再由“知识型”升华为“智能型”,最终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知识、道德、智能、体能复合型体育人才。

体育竞赛活动方案篇6

任何一次知识竞赛都要预先确定好竞赛程序。竞赛程序通常分两个阶段,一是赛前准备阶段,二是竞赛实施阶段。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0年竞赛活动方案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竞赛活动方案范文1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毒品预防教育,结合文件精神,加强禁毒宣传工作,切实开展好禁毒宣传教育,决定开展学生禁毒知识手抄报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践行禁毒教育从青少年抓起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识毒、拒毒、防毒的能力和主动参与禁毒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禁毒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评选领导小组

组 长:彭__

组 员:韩__

三、参赛对象:

五、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竞赛规则

1、参赛规则

参赛者必须是__小学的学生,参赛作品必须是学生本人原创。本个参赛者可提交一至两幅作品,限一次获奖机会。

2、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3、内容要求

作品以手抄报的形式反映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传播防毒拒毒的方法,反映党和政府治理毒品问题的举措、成效。排版应要有醒目的报头,要划分版块、栏目,主题文章要放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做到主次分明。版面安排要整洁、美观、大方、标题突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文章应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可根据资料简写、缩写;文一律手抄,要注意整洁、美观。插图可多样化,要根据内容安排插图,简画、彩画、贴画、剪画均可。

4、作品的形式

参赛作品大小为 4开,在作品的右上角注明参赛者学校、班级、姓名及指导教师。

五、报送截止时间、地点

__年4月25日截止,送至李__处。

__市__小学

__年4月9日

竞赛活动方案范文2为迎接建党89周年,学习宣传廉政文化知识,提高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党员模范意识和廉政意识,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促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贯彻落实,营造“守党纪,正党风”的良好氛围,经教育局党委研究决定,在全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中开展“党的基础知识及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竞赛”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竞赛内容及范围:下发的竞赛题中党的基础知识、廉政知识及师德法规三部分内容(见附件1)。

二、竞赛方式:每个基层支部(总支)须组织一支参赛队参加初赛。每队三人,需由1名校级干部、1名中层干部和1名党员教师组成,并依次为本队1-3号选手。初赛以笔试形式进行,按各队3名选手卷面总分,取前6名学校参加决赛。初赛中,如遇团体总分相同,则比较1号选手(校级干部)个人总分;若1号选手成绩也相同,则比较2号、3号选手个人总分。如需临时更换参赛选手,须报教育局党办。各单位在5月14日前将参赛人员名单报教育局党办(见附件2)。

三、竞赛时间、地点:

初赛:6月10日,52中学吉盛校区一楼阶梯教室。

决赛:6月23日,52中学临河校区三楼演播厅。

具体时间以赛前通知为准。

四、奖项设置:只设团体奖项,分别设第一名1名,第二名2名,第三名3名。

五、其他要求:

(1)各支部(总支)要高度重视此次决赛,精心组织人员参加,参赛选手要认真准备比赛;

(2)参加决赛的各单位选手要统一服装,提前20分钟进场,现场抽取座位。

(3)参赛各组要注意决赛纪律,发扬风格,展现各校风貌。

六、竞赛规则见附录。

附录:竞赛规则

一、基本规则:

1、参加决赛6支队伍的座次,现场抽签决定。

2、答题裁定:答题正误由主持人裁定,遇有违规争议的,主持人无法判定时,由主持人请求仲裁组裁定。

仲裁组由教育局科长组成。

3、各参赛队基准分为100分,在此基础上通过竞赛增减,比赛结束依据各队得分高低排定名次。

4、选手答题须起立作答,答题完毕后须回复"答题完毕",在规定时间之外回答的内容无效。

二、必答题规则:

1、必答题共三轮。

每队每人1题,按队员场上座位顺序,面向观众,

从左至右,依次为1-3号队员,每题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或不完整扣10分。

2、必答题按每队1-3号队员轮流作答,其他队员不得代为作答或提示,否则扣分。

3、选手答题时间从主持人把题目读完后开始计时,不得超过20秒,超时无效,扣分。

三、抢答题规则:

1、抢答题共18题,每题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

2、各参赛代表队需要在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再抢答,可在规定时间内商议和补充。

提前抢答视为犯规,扣10分,不再增补试题。

3、抢答题答题时间,不得超过30秒,超时无效,扣10分。

四、风险题规则

1、风险题分为10分、20分、30分三类,每类各6题,答对得相应分数,答错扣相应分数,各代表队可视自身积分自由选题或弃选。

2、各参赛队按座位顺序选题、答题,题目一经选定便不得更改,已选过的风险题不再重选。

3、参赛队内部可在相互讨论后,选派一名选手起立作答,队内其他选手可在规定时间内补充,答完题应说"回答完毕"后方可坐下,“回答完毕”后不得再补充作答。

4、风险题不按分值区别计时,讨论时间30秒,答题时间30秒,超时无效。

五、附加赛规则:

1、比赛结束后,如果有两支以上参赛队积分相等而影响晋级或获奖等次评定时,积分相等的代表队进行附加赛。

2、附加赛题型为抢答题,规则同前,直到决出名次为止。

竞赛活动方案范文3为检测各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根据教导处期初计划,特组织本次竞赛。

一、比赛时间 : 12 月 30 日下午 3 : 00-3 : 50 (收、发卷以广播为准)

二、参赛对象 :一至四年级全体学生,五、六年级兴趣小组学生。

三、评奖方法:

一至四年级:

以年级组为单位,设团体与个人两类奖项

1、团体奖项:以班级前

20 名学生成绩为依据,取团体优胜一名;

2、个人奖项:年级组设一等奖

2 名、二等奖 4 名、三等奖 8 名。

五、六年级:

只设个人奖项:名额同上。

__小学教导处

__ 年 12 月23 日

__ 学年第一学期__小学数学能力竞赛监考安排

一、比赛时间 : 12 月 30 日下午 3 : 00-3 : 50 (收、发卷以广播为准)

二、地点 : 一至四年级:各自教室

五年级:一楼奥数室

六年级:四楼语音室

三、监考安排 :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1 班

__

2 班

__

3 班

__

四、场外监考: 胡雪芳

五、领卷、交卷

1、各监考老师于第二节课后到接待室领卷。

2、上课铃响后进教室发卷。

3、姓名、班级统一写在试卷左上角,便于装订。

4、发、收卷时间以广播为准。

5、收卷后各监考老师把卷子点齐后交接待室装订。

六、装订:

__ __

__小学教导处

竞赛活动方案范文4为贯彻落实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交通部交通安全委员会《关于开展_年度全国水运系统船舶、班组安全竞赛活动的通知》_号精神和省交通厅的要求,结合我市水运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际,制定我市水运系统船舶、班组安全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竞赛组织领导

_

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开展船舶、班组安全竞赛文件精神,切实抓好今年我市水运系统船舶、班组安全竞赛的组织、检查、评选、推荐等工作。竞赛活动结束后,做好总结上报工作。

二、参赛范围

此次竞赛以水运系统企业为参赛单位,以生产一线的船舶、班组为参赛单元。船舶所指:客、货运输船、工程船、港作船、拖船;班组所指:客(货)运站班组、船舶轮机、驾驶部、乡镇船舶管理站(所)等。

三、竞赛日程

这次竞赛活动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

(一)各参赛单位根据本方案要求成立竞赛活动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指定部门专人负责。

(二)各参赛单位传达本方案,并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及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三)各参赛单位部署本单位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的有关工作。

第二阶段:落实阶段

各参赛单位要严格按照“_年度全国水运系统船舶、班组安全竞赛考核标准”(见附件二)的要求,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实行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

第三阶段:自查整改阶段

各参赛单位按照“全国水运系统船舶、班组安全竞赛考核标准”(附件二)逐项进行自查,并对自查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整改,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第四阶段:检查评比阶段

为保证竞赛活动有效地进行,市水运系统安全竞赛领导小组将加强对参赛单位船舶、班组的检查与指导。经市水运系统安全竞赛领导小组的评比考核后,评选出我市安全优秀船舶、班组和组织单位,并给予通报表彰,对成绩特别突出的参赛船舶、班组和组织单位,将向省交通厅推荐,参加省或全国优秀船舶、班组竞赛评比。

四、竞赛评比条件

(一)安全优秀船舶、班组的评比条件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交通部、全国总工会和本单位有关劳动保护及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

2、船舶、班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组织健全、制度健全,安全工作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

3、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程序、生产操作、生产设备、安全设施、作业环境、工具摆放、安全用语、安全标志、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等方面符合标准规范。

4、在竞赛中安全生产取得显著成效,无发生任何大小责任事故,圆满完成生产任务,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安全竞赛组织奖的评比条件

1、成立竞赛组织机构,制定具体竞赛方案和措施。

2、组织发动面广,参赛船舶、班组占总数的80%以上。

3、安全生产取得显著成效,无发生重大责任事故。

4、对安全生产工作定期检查指导,有总结评比。

五、竞赛要求

(一)各参赛单位要成立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为组长,安全、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竞赛领导小组,并结合“安全生产月”、“反三违月”活动,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增强对事故的防控意识与能力;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制定出操作性强、可比性强的竞赛实施方案,利用参赛之机着力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各参赛单位要做好广泛发动、调动员工参赛积极性,采取研讨会、专栏、横幅、广告单章等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各参赛单位要继续加强“四客一危”船舶、小型船舶和“四区一线”等重点水域的安全管理,强化季节性安全预防和检查,把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突发性安全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

(四)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船舶、班组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职工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消除“三违”现象,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参赛单位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继续巩固去年我市水运系统开展船舶、班组安全竞赛和安全生产状况评估活动的成果,要求各参赛单位的船舶、班组

_六、参赛考评表彰

(一)各参赛单位要严格按照“全国水运系统系统船舶、班组安全竞赛考核标准”(见附件二),逐项进行检查、整改、总评和考核。

(二)各参赛单位在考评工作中要注重发现一线安全生产工作的先进典型,总结和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并及时向市安全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在此基础上,适时召开部分企业船舶、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研讨会。

(三)市安全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水运管理部门将采取适当措施,加强对参赛单位和参赛船舶、班组的指导和抽查。

(四)我局将对考评进行及时总结,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宣传先进事迹,使我市水运企业安全生产活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以安全生产促进我市水运业协调、和谐、快速发展。

(五)市安全竞赛领导小组将对评选的安全优秀船舶班组和组织单位颁发奖牌。

体育竞赛活动方案篇7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围绕“新农村、新市民、新体育”主题,运用趣味体育的活动形式,充分展示我区群众奋发图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推进“五区建设”和苏区振兴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主题:“新农村、新市民、新体育”

三、时间及地点

(一)时间:于2013年5月至8月分两个阶段举行。

1.第一阶段(5—6月):各镇和东外、街办组织所辖行政村在本辖区进行相关的竞赛项目活动和选拔。

比赛地点:各镇和东外、街办所辖行政村、农民返迁点(社区)、新农村建设点。

2.第二阶段(7—8月),各镇和东外、街办组织选拔出的选手参加全区比赛。

(二)比赛地点:区政中心大院、奥林匹克广场、体育馆。

四、承办单位:区体育局、各镇、东外、街办

五、参赛人员:区农村户籍村(居)民

六、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确保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圆满成功,决定成立区“新农村、新市民、新体育”农民健身趣味运动会组委会及办事机构:

(一)组委会成员

(二)办事机构

1.宣传组:主要负责运动会的报导工作。(责任单位:区文广局)

2.竞赛组:主要负责各项目报名收集、竞赛编排、裁判员和场地器材安排等。(责任单位:区体育局)

3.安全救护组:主要负责活动期间安全保卫、医疗救护等工作。(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分局、区卫生局)

七、竞赛项目与参赛相关要求

(一)竞赛项目

40米搬粮食接力赛、乒乓球团体赛、拔河比赛、五人篮球赛、20米袋鼠跳。(以上项目每个单位限报1个参赛队)两人三足。(每个单位须报3个参赛队)

(二)参赛相关要求

1.所有项目的比赛各有关单位均参加。

2.参赛队员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行为功能测试合格。

3.服装符合竞赛规则要求,有条件的原则上统一着装。

八、奖项设置与奖励标准

本次运动会各项目录取一等奖1名,奖金150元/人。二等奖2名,奖金100元/人。三等奖,奖金50元/人。

九、活动宣传及口号

活动期间在赛场悬挂横幅进行宣传,以营造比赛氛围。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市民、新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我健身,我快乐”、“天天健身,天天快乐”、“好体魄,好生活”、“全民健身,你我同行”、“参与全民健身,乐享低碳生活”。

十、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根据组委会制定的部署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相应方案,并由专人负责辖区运动会的组织落实。切实做到组织、经费、人员到位。

体育竞赛活动方案篇8

摘要:学科竞赛是联系课程教学与实践、创新的重要纽带,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该文基于课题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大学生计算机学科竞赛模式,并且给出了一个竞赛案例。

关键词:大学生;计算机;学科竞赛;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增强大学生“四种能力”,必须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制度、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建立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大学生“四种能力”,是对广大高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针对四种能力培养的要求,笔者在自身学科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积极探索“四位一体的学科竞赛模式”。

学科竞赛是超出课本范围、难度大于常规考试的一种特殊的考试,一般涉及扩展性知识、综合性知识,强调考核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创造性和创新实践能力,是联系课程教学与实践创新的重要纽带,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目的是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鼓励有经验的教师参与竞赛辅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打基础。实践表明,学科竞赛有利有弊,但只要组织者和参赛者不抱有过多功利目的,而着眼于教学创新和学生未来发展,精心组织,就一定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2“四位一体”的计算机学科竞赛模式

2.1“四位一体”的内涵

所谓“四位一体”就是以学生专业发展为导向,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科竞赛为纽带,将大学生课程教学、综合考核、技能竞赛和教研教改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方案,要点如下:

第一,教研教改项目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既是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又是相关学科竞赛的设计者、策划人和评委,项目组成员的“四位一体”角色特点从组织上保证了学科竞赛的“四位一体”特质。

第二,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将竞赛成绩纳入相关课程考核成绩。

第三,学科竞赛是检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可以为课程教学评价提供比较客观的尺度。对于以电子作品集为主要考核方式的课程,学科竞赛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减轻了期末考核的工作量。

第四,学科竞赛的内容往往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两者相互促进。

第五,以系统论、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使课程教学、综合考核、学科竞赛、教研教改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体现出系统优化、运作高效、目标一致、协调统一的优点。

2.2项目推进、项目管理制

引入项目管理制,以教研教改项目的形式推进学科竞赛,其优点一是有规范,二是有经费支持,三是有检查(包括中期检查、阶段成果、结题验收、成果发表和经验推广),四是有组织(依托项目组,依靠项目组的集体智慧,基于课题研究成果开展,避免出现偏差。)

2.3全方位参与

以课题组牵头组织,以任课教师和修课学生为核心,以系(院)领导、学工办、分团委、电脑协会、班级为辅,各方共同参与学科竞赛,关注学生专业发展与‘四种能力’培养。

2.4与导师制、“两个一”工程密切配合

从2005年开始,我系确立在本科教学中实施导师制,并且在导师制和选导系统的支持下实施“两个一”工程,要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第三到第七学期的两年半时间内,做到“会编一个软件系统、会建一个网站”。计算机学科竞赛模式为促进导师制和“两个一”工程的实施起到了反馈问题,评估效果,改进方法的作用。

3“四位一体”计算机学科竞赛案例

3.1案例基本情况

2008年4月,笔者策划了我系第二届科技文化月学科竞赛活动。项目有Flash大赛、网页大赛、程序设计大赛、“两个一”工程大赛和应用文写作大赛。赛事共吸引了我系学生323人次参赛,占全系学生总人数的一半。学科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在我校取得了较大的影响。经过本次学科竞赛,也揭示和发现了我系在在课程教学和导师制、“两个一”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3.2学科竞赛流程详解

本次学科竞赛分十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项目立项和策划。从2007年6月教改项目获得立项到2007年12月出台竞赛方案,项目组会同系领导、学工办、分团委、学生会学习部、技术部、电脑协会的代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共同策划竞赛项目的设置、竞赛方案(包括竞赛目的、意义、时间安排、评分标准、奖励规定、评委会等)。

第二阶段,宣传与发动。我们从2008年1月提前一个学期举行宣传与发动工作,以博客、系(院)主页和纸质通知传达到每一个学生。

第三阶段,启动仪式。2008年4月16日,全系2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活动包括系领导讲话、学生代表发言、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并就有关问题解答学生问题。

第四阶段,课程教学阶段。学科竞赛涉及的相关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结合课程综合性知识、扩展性技能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竞赛相关内容,加强辅导,对有潜力的学生予以重点指导。明确告知学生将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将竞赛成绩纳入课程考核,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 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为主,通过大屏幕投影仪动态显示教师的实际操作过程。同时,我们注意常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的相互配合,尽可能采用启发式教学,适时组织课堂讨论,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2) 实验教学采取“实战DIY+个别辅导+广播引导”的教学模式,即在机房实验时,以学生自己操作即为主,教师加强巡视,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在巡视和个别辅导过程中注意发现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局域网的多媒体教室广播软件进行讲解或引导。

(3) 对于综合性比较强的实践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范例(案例)演示赏析与评价方法剖析、技术引导基本技能训练模仿完成范例(案例)改造、改良范例(案例)创新(即创造性运用)”。

第五阶段,导师指导、学生攻关阶段。采取开放机房、开放实验室、吸收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等措施,为学生创造条件。

第六阶段,初赛和初评阶段。竞赛项目负责人组织笔试、机试(例如程序大赛),系学工、分团委安排学生会、班干收集参赛学生作品,然后组织各班学生代表(由各班级推荐该项目最优秀的学生,体现)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公平、公正为原则进行海选初评,向竞赛项目负责人提出占参赛总作品数40%的入围名单,并且提出前5名、5-10名、10-15名……的大名单(不排具体名次)。

第七阶段,复赛/复评阶段。竞赛项目负责人召集评委在学生代表初评的基础上对入围大名单作品进行复评,提出20%的入围名单,并且排出具体名次和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候选名单。

第八阶段,网络展示和网络投票阶段。本着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将进入现场决赛的作品在网络上,以作品点击率或网络投票结果作为参考,计入成绩。网络展示和网络投票一方面可以扩大影响面,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作品抄袭和作弊现象。

第九阶段,现场决赛阶段。评委组在复评和网络展示/网络投票的基础上对现场演示和通过答辩的作品当场打分,现场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现场决赛除了起到扩大影响面和有效避免作品抄袭、作弊现象的作用外,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力和心理素质。

第十阶段,表彰、总结、反馈阶段。各项竞赛活动完成后及时举行闭幕式,一方面对获奖选手和导师进行表彰。同时进行竞赛总结,对下一届学科竞赛提出新要求,并且将学生在竞赛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和导师,以利于改进教学。

4“四位一体”的计算机学科竞赛的启示

4.1发挥学科竞赛“学习加油站”功能

“四位一体”的学科竞赛能够调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从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保持和强化学习动力系统。我们的实践表明,课程教学与竞赛活动结合得越好,学生的求知欲就越强,学习动力就越强、越持久不衰,所取得的实践成果就越丰富、越突出。“四位一体”的学科竞赛真正成为大学生的“学习加油站”。

4.2发挥学科竞赛的教学评价和反馈功能

课程教学的效果如何?是否有利于创造意识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在课程考试(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中得到检验外,学科竞赛可以说是最外显和最直接的评价途径之一。重视学科竞赛的教学评价功能并不意味着追求“锦标主义”或“以赛代课”,而是通过竞赛挖掘出好的教学经验以及发现存在的问题。例如,本次学科竞赛我们通过程序设计大赛发现我系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通过“两个一”工程大赛我们发现我系导师制和“两个一”工程要进一步落实到位,开放实验室的力度要加大。竞赛项目组已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系领导、相关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

4.3发挥学科竞赛对新生和低年级同学的激励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下一届学科竞赛中,我们将进一步改进活动方案:第一,邀请那些在各级学科竞赛获得优异成绩的高年级同学主持成果展示与技术研讨活动,并且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推出这些榜样人物,在系主页上展示他们的作品和创作心得。第二,在本次比赛首次设立新人奖的基础上加大对新生和低年级学生的奖励力度。目的是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全系范围内形成钻研技术、实践创新的学习氛围。实践表明,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先行一步,有利于发挥学科竞赛的导向作用,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和技能训练作思想认识的铺垫。

4.4学科竞赛有利于学生就业和专业成长

学科竞赛是就业竞聘的“敲门砖”和“通行证”。从就业的反馈信息看,在高级别的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有助于毕业生竞聘到比较理想的职位,并且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发挥个人特长。

4.5通过学科竞赛把学生引导到学习和成才的正确轨道上来

近年来,上网聊天、电脑游戏已成为部分缺乏自制力和正确引导的大学生的不良习惯。部分学生甚至荒废了学业,对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四位一体”的竞赛机制使得学生党支部、学工、分团委、学生会和班主任从各自的角度支持学科竞赛,形成合力,引导学生把业余时间转到课程学习和技术研究上来,转到通过学科竞赛加快成才的正确轨道上来。

4.6“四位一体”的学科竞赛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除了前面提到的“发挥榜样的力量”和“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先行一步”两条措施外,我们将陆续增设多媒体课件大赛、平面设计大赛、视频创作大赛、电脑DIY与系统维护大赛、网络应用大赛。其中,电脑DIY与系统维护大赛和网络应用大赛是团体项目。通过团体项目竞赛培养大学生作为IT人才必须具备的“团队精神”(Team Spirit)。

5结语

初步的实践证明,“四位一体”的学科竞赛模式特别适合计算机等应用性强的学科。我们认为本模式有二个重要的变

化,一个是降低了竞赛的组织者重心,竞赛主要组织者是学科教师,学生重在参与,弱化一般竞赛重级别、太功利的诟病。二是本竞赛事实上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通过几个阶段的学习,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带来较大的激发作用。学科竞赛成为现有学科的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竞赛模式注重理论知识和实用目标的结合,对培育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尤为有效。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精心的设计,学科竞赛同时也能起到引导良好学风,丰富课程教学实施模式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郑小军,王屹. 教育技术竞赛活动与化学高师生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J]. 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上一篇:环境设计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废水中磷的处理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