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7 18:01:08

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 柔韧性 身体素质 运动

中图分类号:G806-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人类在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追求和表现自身的完美。今天,由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审美意识更加增强。对人体美的意识越来越成熟,且特别重视姿态美。姿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通过专门训练,可以改善姿态、美化体型。同时体态还具有稳定性,良好的体态一旦形成,只要不人为地加以改变,就会长久地保持下去。因此,在基本形态的基础上,选用综合的组合练习,可以发展练习者的柔韧性、稳定性、灵活性、协调性和力量等形体素质,促进优美形态的形成。这些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学生来说形体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而柔韧是指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即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它是人体正常运动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大学生正处于发展柔韧素质的最佳年龄阶段的最后几年,因此,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其柔韧素质的发展。

柔韧性可以增强身体灵活性,促进步法和身法的圆转自如,提高运动速度,促进气血循环,保障身体健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缓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延长寿命。

当今社会大学生体能素质下降的情况也不容忽视,以速度、耐力、力量、柔韧性为代表的体能素质指标逐年呈下降的趋势,面对这样严峻的大学生体能发展形式,大学体育教育人员如何组织指导大学生练习身体柔韧性,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下文将对大学生身体柔韧性素质练习方法进行探究。

1柔韧性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活在人生中是一个经历,更是身形、体态蜕变的关键时期,很多大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已经成年了,那么体态身形就会定格,对于正值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来说体型的该变更容易与体态的改变,因为他们认为体型不好可以通过健身减肥来缓解,而体态不好这并不容易改变,也并不知道该如何改变,实际上体态不好与柔韧性差有很大的关系,练习柔韧性可以改善人的肌肉质量,调节肌肉弹性,甚至提高心理素质,这些都是改变体态的方式,所以适当练习柔韧性,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自身加强对柔韧性的重视,对大学生在未来发展生活都是有帮助的。

1.1体质健康

(1)锻炼:改善肌肉的不协调感,柔韧性锻炼其中一个鲜为人知的好处就是增加神经肌肉协调感。研究表明,动态拉伸有助于更多的肌肉群在活动中协同工作。

(2)缓解肌肉僵硬及肌肉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研究表明,缓慢的静态拉伸有助于减轻运动后肌肉酸痛。拉伸可以提高组织温度,进而促进血液循环和营养物质运输,从而提高周围组织的弹性和新陈代谢速率。伸展运动还能增加关节的滑液,提高关节,为关节软骨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3)身体的自我保护:降低受伤风险,安全有效的柔韧性锻炼计划能增加身体的弹性和延展性。一个灵活的关节突然进行大范围的运动时,比如崴脚时,更不容易损伤。这样就降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受伤的风险。

1.2自身形态

改善姿势,含胸等身体不舒展问题。双侧肌肉紧张度不同或力量不平衡往往导致不良姿势,如斜肩、驼背等。拉伸可以帮助调整肌肉紧张度,从而改善日常活动中的不良姿势。

1.3提高自信及气质

增强体育活动的感受。柔韧性锻炼能增强体育活动的感受。柔韧性运动减少肌肉酸痛和提高肌肉性能的同时,更有助于放松身心,带来了高度的幸福感和个人满足感。

1.4增强身体灵活性

促进步法和身法的圆转自如,提高运动速度,促进气血循环,保障身体健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缓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延长寿命。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教授田野先生指出,许多运动伤害的发生是由于缺乏适宜的柔韧性。柔韧性好的人,无论在运动时还是在日常生活里,都能更好地应对意外情况,绊倒、摔伤、扭伤的几率远低于普通人。柔韧训练还可以提高运动的效果和能力,关节运动幅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肌力、帮助力量和速度的发挥,因此,通过柔韧训练,不仅让个人在日常活动中矫健灵活,而且能提升个人健身运动时的表现,并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2练习方法

发展柔韧素质的目的是提高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其伸展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力"的拉伸作用的结果。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动或被动形式的静力拉伸法和主动或被动形式的动力拉伸法。这两种练习方法的特点,都是在"力"的拉伸作用下,有节奏地逐渐加大动作幅度或多次重复同一动作,使软组织逐渐地或持续地受到被拉长的刺激。

柔韧性可分为动力性柔韧性和静力性柔韧性。动力性柔韧性是指肌肉、肌腱、韧带根据动力性技术动作需要,拉伸到解剖学允许的最大限度能力、随即利用弹性回缩力来完成动作。所有爆发力前的拉伸均属于动力性柔韧性。静力性柔韧性是指肌肉、肌腱、韧带根据静力性技术动作的需要,拉伸到动作所需要的位置并停留一定的时间。所以柔韧素质可归纳为两种基本的训练方法,即静力拉伸法和动力拉伸法。

静力拉伸法:静力拉伸即缓慢地将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拉伸到一定的酸、胀、痛的感觉位置并保持一定时间的静止姿势的练习方法,由于拉伸缓慢,因此这种方法可消除超过关节伸展能力的危险性,防止拉伤。如:坐位后仰、胸前横臂、屈臂体侧、腰部拉伸扭转脊柱、屈膝跨坐、跨坐、侧卧拉伸股四头肌、坐立摸脚趾尖、髋关节拉伸弓步、弓步顶墙。

动力拉伸法:动力拉伸法即速度较快、有节奏并逐渐加大动作幅度,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的拉伸方法,它分主动动力拉伸法和被动动力拉伸法,主动动力拉伸法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相应部位软组织拉伸的练习,被动拉伸法是借助外力的帮助,使自己的软组织得到被动的拉伸。如:前后摆腿、左右摆腿、后退弓步走、左右侧压腿、原地蹲坐起、原地交换提踵,提脚尖、高抬腿走、四肢额状面上下摆动、四肢矢状面前后摆动、单臂前后绕环。

运用瑜伽式拉伸:瑜伽,是起源于印度,流行于全世界的一种东方古老的强身术。瑜伽追求身心平衡与健康优雅;主要由呼吸法、法、冥想组成;一种在自然健康的环境当中,伴随着悠扬的音乐,由意念指引躯体舒缓流畅地练习各种动作,以期达到内外兼修的一项健身项目。瑜伽同时也可以消除人们潜意识当中的垃圾,消除烦恼,使得练习者得到身心两方面的均衡修养。

3结论

柔韧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人体运动素质。柔韧素质不同于力量、速度,以及其它运动素质,因为虽然它不能直接引起运动,但却是完成运动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柔韧性的好坏决定了体育运动中的其他几个素质的效率。柔韧性素质好在体育运动中的动作会更有力、速度更快、动作更优美。

发展柔韧素质的目的是提高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其伸展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力"的拉伸作用的结果。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动或被动形式的静力拉伸法和主动或被动形式的动力拉伸法。这两种练习方法的特点,都是在"力"的拉伸作用下,有节奏地逐渐加大动作幅度或多次重复同一动作,使软组织逐渐地或持续地受到被拉长的刺激。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作了详细的规定,其总体目标是:增强体质、增进身体健康和提高体育修养。不难看出,增强体质依然是我国高校体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需要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课程以供学生选择与学习,从而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想要在传统的体育课程项目中满足当代拥有求新存异心态的大学生的需求。必须要有合适的练习方法,既是不同以往的传统课程内容,同时还需要拥有符合《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目标要求,才能够指导并促进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柔韧性练习因其自身的特点格外受女大学生的青睐,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下,柔韧性练习也能够凭借最终的成功体验使学生接受它。丰富学生的体育课程内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罗美琴.浅析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柔韧性训练[J].科技信息,2011(29).

[2] 史艳莉.瑜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适性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2006,33(6):799-800.

[3] 陈典锋,张永康,王r.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柔韧素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07(S1).

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体育隐性课程;特征;内容;原则

一、隐性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构建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不同,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体育显性课程是指正式列入教学计划中的教学活动,是有形的、具体的、看得见的教学活动,如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练习等。体育隐性课程是指潜在的、无形的、看不见的影响课程,它既存在于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之中,如教学设备、体育场馆、校园体育文化等,也存在于学校的教学过程之中伴随着显性课程的无形影响。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过多注重体育显性课程而忽视了体育隐性课程。在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加强学校体育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应用的研究,对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构建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体育隐性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和体育时空特征

物质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内体育场地设施完整性与布局合理性、各类体育器材数量和质量、各类场馆的环境、体育宣传标语是否贴近学生实际等。体育时空特征主要包括体育课及课外体育的时段及时长安排是否合理,组织形式是否科学等。

(二)学校体育制度和体育文化

学校体育制度主要包括体育课管理、课外体育管理、运动竞赛管理、体育社团管理、体育达标测试标准等管理制度体系。学校体育文化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形象、体育特色;各种体育宣传体现的文化特点,体育沙龙、体育俱乐部、体育知识竞赛等体育活动所折射的体育文化特征。另外,学校体育宗旨与体育传统、学校领导人的体育理念、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各类体育活动的风气等也是体育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

三、体育隐性课程开发的原则

(一)人性化原则

学校体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体育隐形课程的开发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经验特点作为体育隐性课程开发的起点,同时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灵活安排各类隐性课程。

(二)系统性原则

体育隐性课程和体育显性课程之间,以及隐性课程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共同组成了一个能影响学生发展的有机整体,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要通盘考虑,系统运用。

(三)开放性原则

体育隐性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应该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一切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资源都列为开发的对象,另外,还应探索多种开发的途径和方式。

(四)健康性原则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念。开发和利用体育隐性课程资源要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场地器材布局要合理,身体负荷量要适中。要营造和谐的体育文化氛围,形成健康的竞争意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四、体育隐性课程的开发

(一)主管领导要高度重视体育隐性课程的开发

学校主管领导在创建体育隐性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决策者,也是指挥者,他们的学校体育理念决定着学校体育隐性课程开发的规模。学校领导重视主要体现在物质和文化两个层面。在物质层面上,要重视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投入与完善,对于学校各类体育活动以及各类体育文化宣传要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在文化层面上,应加强体育设施的管理和运作、体育教师的培训、学校体育活动的文化宣传等,提高体育场馆利用率,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二)健全体育管理制度

体育管理制度是学校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下发的各类学校体育的规定,开足体育课,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调查显示,学生已经认识到学校的体育管理制度影响到他们的学习。

(三)充分开发利用体育类实体,营造和谐的体育文化环境

学校体育类实体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隐性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开发体育类实体要全方位、多维度,要持之以恒,要坚持贯彻各类积极健康的体育道德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精神和道德风尚等,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的集体纪律观念,提高学生自身素养。开发利用体育类实体主要包括:体育图书、报刊、杂志以及各种体育知识宣传材料;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宣传橱窗、广播和校园媒体等宣传体育文化;树立人物雕像,制作体育运动图片,宣传本校体育比赛图片等。

(四)加强体育教师对体育隐性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体育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传统课程的单纯实施者变成课程的实施者和开发者,这种转变对体育教师隐性课程开发能力提出了要求。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开发隐性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克服体育隐性课程的负面影响

体育隐性课程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两个方面。一方面,积极、和谐的体育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不健康、不和谐的体育隐性课程则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开发体育隐性课程的过程中要重视发挥体育隐性课程的正向功能,抑制其负向功能,防止、克服其消极方面的影响。在实践中应不断强化、加强体育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发挥其特有的育人效果,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教育出版社[M]福建教育出版社.7.

[2]姚蕾.体育隐蔽课程实施原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6):71.

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体育课程资源 现状 开发与利用

一、有关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

徐继承等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1]。吴刚平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资源的直接因素的来源[2]。

体育课程资源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威认识但也有学者对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如“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编排、实施、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的总和,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石”[3]“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整个体育课程的编制过程中,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所开发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4];体育课程资源是指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于实现体育目的的资源等。笔者根据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新课程《标准》对体育课程资源范畴的基本描述,以及体育课程的本质和特点,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构成体育课程的素材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

二、有关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

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是根据体育课程资源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把性质相近的课程资源归属到一起,再根据各种体育课程资源的不同特点,又把他们区别开来。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讲,体育课程资源分为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课程资源以及体育信息资源等几类[5] (见图1)。体育网络信息资源也是体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们把它放在体育课程知识资源当中分析。

图1体育课程资源分类

三、有关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保障系统和支持系统,体育课程资源合理有效的开发与利用能够顺利推进体育课程的改革。我们周围的体育课程资源多种多样,广泛存在于我们身边。因此,在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避免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低效和盲目性,并弥补体育课程资源的闲置和短缺。

1.目标导向性原则

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为了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在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过程中,要明确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的体育课程目标,针对不同的体育课程目标开发利用不同的体育课程资源,同时还要掌握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征,所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认真分析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相关课程资源的性质和特点,从中筛选择优,保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性。目标导向性原则是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中的核心原则[6]。

2.健身性与兴趣性原则

“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因此,我们在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健身性原则,保证被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能真正起到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作用。另外,在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们自己喜欢的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兴趣性原则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上是不容忽视的。

3.安全性原则

体育课程所要塑造并正在塑造的对象是发展中的学生,课程的培养目的归根结底也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它所要实现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生活、学习和发展。从这一点出发,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安全性原则。尤其对于体育课程来说,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7]。众所周知,体育课程的实施是在相对比较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各种显性以及潜在的因素错综复杂,一旦掉以轻心或者处理不合适,意外事件就有可能发生。所以,在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安全教育,强化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安全意识,做好组织工作,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学生负责。

4.经济性原则

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过程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然而我国人口众多,教育经费有限,而所能利用的学校体育经费更是有限;同时体育师资还需要大力加强,素质还有待提高,这些因素在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要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育效果。遵循经济性原则,简单的讲就是尽可能的开发利用对当前教育教学有意义的、投入少的课程资源,尽可能利用当地条件和优势,就地取材,不舍近求远。校内有的不求助于校外,本地有的不求助于外地,开发主体自身能做到的就不求助于他人,既不铺张浪费,亦不消极等待,无所作为。各地应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水平、资源优势和师资条件,减少投入,创造性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5.本土性原则

体育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但相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教师,可以开发的体育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应该强求一致,而应该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展示体育教师风格,扬长避短,突出个性,做到开发的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的教育内容的协调配合,注意时间、空间、人力、物力上的现实可行性。

(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理念

1.由单纯重视数量转变为数量与质量并重

针对目前高校普遍面临体育场馆设施短缺、体育经费不足、体育教师缺乏的现象,学校一方面要要按照国家己制订的《高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要求[8],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配齐体育设施,按《体育法》制定学校体育实施办法,保证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被侵占;另一方面要对原有体育课程资源尤其是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从数量上的追求转变为数量与质量的并重。例如,提高场馆设施的利用率;挖掘体育设施的多功能作用;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人力资源等。

2.由单纯的物质层面转变为物质与非物质层面并重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长期以来,由于课程设计上的封闭性,教师缺少课程资源的合法决策权力,因而也就缺少相应的能力。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问题、困惑、理解、智慧、意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教学互动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被忽视甚至被压制了。为此,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只有深入到课堂教学层面,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这一类素材性课程资源的时候,课程资源建设才能从表浅走向深刻,课程资源的丰富内涵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

3.由校内资源观转变为校内外一体化的资源观

校外课程资源是根据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而划分的。对应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各种文化、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服务行业、机关、军队、文化遗址、各类专家、名人、先进人物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校外的网络资源等。我们应善于利用学校外部体育资源,使之成为对体育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支持。要不断完善以校为本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机制,并辐射到周边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实现学校自身体育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4.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任何体育课程资源对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都具有一定作用。但在目前我国体育课程资源普遍短缺的状况下,究竟哪些体育课程资源是最基本的?哪些体育课程资源居于主导地位?哪些体育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结构起着决定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体育教师不仅决定体育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体育教师本身就是体育课程实施的首要的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9]。体育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体育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决定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决定了体育课程资源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在体育课程资源建设中,要始终把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体育教师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四、小结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在绝对数量上存在短缺是客观存在的,这似乎已经成为制约体育课程实施效果和体育课程改革成败的瓶颈。由于我们教师在课程资源认识方面存在的偏差,开发能力上的不足,使得大量体育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被开发、利用。《纲要》以崭新的思想理念、多视角的改革思路所构建的高校新型体育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体育课程固有的模式,它强调体育课程目标具体性、课程内容多样性、组织形式开放性、课程资源拓展性、课程评价发展性。这一改革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高校“三个自主”的原则也为体育课程资源的拓展提供可能。

*基金项目:天津农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项目编号:C-10-28)。

参考文献:

[1]徐继承,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3]刘贺.对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04(3).

[4]陈连珍.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开发机理研究[J].吉林体育科学学报.2004(2).

[5]赵吉峰.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硕士论文.2004

[6]张惠红.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课程运用的实证研究[D].博士论文.2006.

[7]施小菊.试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2003.4.

[8]赵吉峰,赵晚霞.新形势下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3(3).

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高师院校 大学体育课程 整体性改革

一、我国高师院校大学体育课程的现状

我国高师院校目前为在校的大学生开设体育课,课程教学时间一般为两年。一年级开设基础课,在二、三年级开设选项课。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田径、篮球、足球、体操、武术、健美操、游泳、艺术体操、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体育理论的内容为体育锻炼方法、体育卫生保健、体育竞赛规则、体育的价值和功能、体育的休闲娱乐以及体育运动的技术原理。国家教育部对每个层面的学校体育均颁布了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并且体现课的授课时数、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评定方法,因此,我国的学校教学形式比较严谨,体育课的结构单调统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价是将其运动成绩、理论成绩、达标成绩、出勤率折算成分数来评定的,缺乏科学的量化。这种目标定位下的大学体育造成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等的培养。随着社会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面临着逐渐被社会体育所代替的可能。

二、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目标定位

1.教育观念更新

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指出:“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方向与成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谰教授称:“新教育观念是新基础教育之魂。”认为“没有教育观念的变化,再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再高学历的教师队伍,都不可能创造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教育观念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是无庸置疑的。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教师的教育行为受教育观念的指导。教育观念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在潜移默化地发挥导向作用,影响制约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实施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整体改革,构建新课程体系,首先需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为指导。新世纪高校体育的改革,需要突破旧教学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健康第一观、素质教育观、终身体育观、合作型师生观、全面教学质量观、大课程观。

2.改革的目标

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大学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目标既是教育观念落实的具体化,又应是课程内容选择、方法的运用、课程结构的设置、课程评价的依据。因而,确定正确的课程目标至关重要。随着时展,体育教育观念更新,学校体育功能认识的深化,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在更新与拓宽。新世纪高校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应由身体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能力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组成。

三、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

1.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与设计

依据所确定的高校大学体育课程目标,21世纪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应更注重于内容的健身性、教育性、针对性、延伸性、娱乐性、前瞻性。

(1)健身性。健身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也是体育教育追求的最根本的目标,尤其是面临着当今学生体能、体质下降的现状,选择健身性强的体育内容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要加强对学生教育引导,克服一味迎合学生,单纯追求快乐有趣,不求实效,避重就轻的内容选择。

(2)教育性。教育性即选择的课程内容应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具有很强的引力、感染性、启发性,对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道德品质、人格完善能全面而深刻产生影响的内容。而这些十分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在大学体育教材中极少,甚至空白,显然这是遗憾与不足。

(3)针对性。针对性即针对学生与高校专业特点来选择课程内容。而目前,内容的选择较多考虑的是学生自身特点与需要,较少考虑学生专业的特点与需要,不同的专业对人的身心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高校体育具有特色,要将学生的需要与专业需求有机结合。

(4)延伸性。延伸性即从终身体育出发,着眼于未来,善于选择一些简便易形、普及程度高、锻炼实效好、延伸价值的内容,使学生终身受益。如乒乓球、太极拳、舞蹈、游泳等。

(5)娱乐性。娱乐性即选择的体育内容具有趣味性、游戏性与新异性,对放松身体、消除疲劳、调节情绪、改善心态、欢悦身心,丰富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的运动项目。

(6)前瞻性。前瞻性即要为学生的未来健康设计。现代文明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尤其是威胁知识分子健康的大敌,要使当代大学生进早地建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就应该将现代文明病的产生、危害及预防列为高校大学体育课程重要内容,应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正因如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始终是体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是教育研究的永恒课题。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取其精华。在此基础上,对有悖于现代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要求、不利于教和学的方法进行改革。

(1)由重教向重学方向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教轻学,它的弊端是助长学生的信赖性,形成被动、消极接收知识的心理定势,窒息了思维火花,使学生丧失研究学习的精神与创造力。社会发展需要人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我国素质教育也强调教育要使“学会求知,学会健体。”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变革,由重教向重学方向转变。

(2)由强制体育向自主体育方向转变。传统体育教育视学生为知识容器、练习的机器,采用的是强制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及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情感,其结果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厌课,身心愿违。素质教育弘扬的是学生主体精神,着眼点是从情感教育入手,创新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3)由强调统一向注重个性化教育方向转变。传统体育教学强调的是整齐划一、统一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异性。这种简单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浅能,因此,现代体育教育注重个性化的教育,既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为此,必须依据学生体育认识水平、兴趣好、体育基础、身体发展水平、接受能力、性格特征选用教法,做到因材施教。

(4)由重技术向重全面发展方向转变。传统教学法动用注重的是技术的传授,追求的目标是跑的更快、跳的更高、投的更远,动作如何做得更规范,而很少考虑如何在传技过程中去有效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现代体育教育则要求教学法运用由重全面发展方向转变。

(5)由单一教学法运用向多种教学法综合运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教法运用较为单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现代体育的需要。现代体育教育需要教学的运用由单教学运用向多种教学综合运用转变。只有多种教学综合运用,并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入课程教学,如用多媒体教学、俱乐部制体体育课等,使之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教学质量才能有质的突破。

3.课程结构

课堂课程是课程结构体系的主体部分,遵循课程设置的规律,依据课程目标要求,高校体育应建立以必修课、选项课、俱乐部、保健课、理论课为主体的课程结构体系。一年级的必修内容少而精,改变面面俱到,大拼盘式原普修课内容,设一套健身操,一套太极拳,一项球类活动,游泳,耐力跑五项活动,课目标,着眼于最基本的健身方法传授,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健身方法。二年级依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设各类选项课,其目标是发展学生专项运动兴趣、习惯与专项运动能力。三至四年级开设俱乐部课,其目标是强身健体,发展自学、自练、体育的组织与指导能力,为终身体育的参与奠定基础。

课外大学体育课程是课程的拓展与延伸,是大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多样化的课外体育:体育辅导、课外体育俱乐部、体育专题讲座、体育网页、体育训练、体育竞赛、校校际体育交往、社会体育参与、野外体育活动纳入大学体育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性规划与安排已是新世纪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走向。通过拓展体育教育的时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高、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发展体育能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条件。不仅如此,多途径、多形式的课外体育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的发展都将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4.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年来,随着体育改革的发展,课程评价改革成果丰硕,“结构考核,综合评分,”“以赛代考,”“以进上幅度评定学生体育成绩”等新的考评方法不断出现。无疑,这是评价改革的可喜的进步。其评价内容在更新与拓展,改革仅以运动成绩作为评定学生体育学习唯一标准的传统考评方法,具有合理要素,但也存在不足。“结构考核,综合评分”仍侧重的是身体素质与技能;“以赛代考”侧重的是竞赛能力;“以进步幅度主定学生体育成绩”侧重的是努力的程度。如何使评价更趋向科学合理,需要以正确质量观指导,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结合实际,对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进行重新的审视,评价内容须从身体健康水平、运动参与、运动能力、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性五个方面,对学生体育学习给予综合评价。课程评价的方式也由一元化方向发展,由教师独角戏转向师生共同参与。

四、结论

从教育观念更新入手,着眼于课程整体性的改革,使课程系统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获取体育改革的整体效益。学生体质、体能下降的现状,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系统理论与课程理论为指导。

参考文献:

[1]伍绍祖.系统科学与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212.

[2]自然辩证法编写组[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1.

[3]谭小勇,胡容娇.高师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6).

[4]周远清.跨世纪课题: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R].教改学习材料汇编,1998,(12):15.

[5]叶澜.新教育观念,创造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8,(2):8.

[6]铁军.超越与创新[M].南京师大出版社,2001,(12):11.

[7]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8.

[8]徐传银.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整体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3,(9).

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篇5

体育课程目标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是指在学校一定的教育阶段内,特定的体育课程促进教育阶段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技术技能和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标准。在一些课程研究中易将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混淆,教学目标则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主要依据,有教师来制定,带有实用性和灵活性。刘夫力在《体育课程目标论析》(2001)中对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体育卫生保健和营养知识的传递、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育情感目标和学生个性的发展等。对于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陈青彪在《浅议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2011)中指出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存在体育课程各层次目标错位、体育课程目标中的人文性和科学性错位、体育课程目标中的指导思想错位、体育课程目标中的教学、评价模式错位等问题,并倡导以健康教育和人文教育为指导,以终身体育为目标,以个性发展为导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陈卫华的《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演变与发展研究》(2011)一文指出了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总体目标代替具体目标,课程目标缺乏层次性;侧重显性目标,忽视隐性目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缺乏一致性。为了进一步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创新,李晓春在《浅论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创新和优化》(2010)一文中对课程目标的创新提出价值取向的创新、具体内容的创新和课程资源的创新三个入手方向,对课程目标的优化提出应转变体育课程目标观念,优化课程目标元素等。目前对于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多集中在目标的研制与实施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为目前体育新课标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及时指出了课程目标的现存问题和不足。由于实施主体是学生,课程目标应当由宏观至微观,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投入学习的同时体验体育活动的魅力所在。在不断提高体育学习各项能力的同时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体育课程目标研究需要认真关注的重点。然而,对体育的理论教学和体育人文的熏陶也长期重视不够,体育文化的缺失导致各层次体育目标实现程度的低效,从而直接影响和制约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究其原因,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设计和实施(教学)中出现的“主食”和“副食”之间互为颠倒现象,削弱体育学科课程教育原有的本质功能是导致体育课程教育质量下滑的主要症结。当前的体育新《课标》出台后获得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全面肯定,但是相关研究并未注意到,新课标将体育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混为一谈,有些提法甚至有涵盖学校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之嫌,这是对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的特点和隶属关系认识上混浊所造成。因此,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研究仍需持续和完善,对其中有待界定和规范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体育课程内容与结构的研究现状评述

课程内容是指一系列比较系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赖炳森在《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2007)一文中对体育课程的内容结构进行了归纳,包括体育健康理论、体制监控、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育社团活动。王林、王岩在《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弊端与改革思路》(2003)一文中指出教育功能缺失、健身实用功能不足、忽略实践与探究等原因作为体育课程内容的弊端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结构的研究是近些年来的一个热点。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对于从大课程观出发,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使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得到了普遍接受。金慧娟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设计的理论构思》(2004)一文对体育课程结构的侧重点进行了阐释,认为课内体育教学侧重于学生的共性教育,课外体育活动侧重于学生的个性教育,校外体育活动侧重于学生适应性教育,从而可以将体育课程整体分解为常规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开放性课程三大类别,立体构筑金字塔式的体育课程结构。此外,对潜课程在体育课程结构中的研究已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杜文在潜课程研究方面通过《高校体育隐蔽性课程的教学实践》(2008)一文,提出体育隐蔽课程的教学实践是在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教育以及体育教师的行为方式和在体育教育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等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对学生实施多方面的体育文化的教育活动。白真在《体育课程结构系统化研究》(2010)中充分肯定了课程结构的重要作用,一个高质量的课程结构体系在课程教学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应找出课程门类之间的结合点,充分考虑社会需要、学科逻辑体系及学生发展等因素。体育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不断探讨上。研究现状的收效是通过对体育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和修正,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为今后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然而由于视角的不同,对于各阶段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具体阶段的课程内容选择仍存在一定分歧。究其不足看来,体育课程如何实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何更切合不同地区、学校的教学现状与特点来选择课程内容等现实问题,当前研究现状较为不足,研究未能更多地关注民族性与地方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发展。同时,我国体育课程结构设计仍存在不足,需要得到更多重视。虽然在学校已开设和推广了体育选修课和体育理论相关课程等,但实施过程仍旧重于形式。课程层次设置上也无法区分普通学生和体育专业学生的不同体育发展需求。整体结构仍面临结构单一、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等弊病。笔者认为应当发挥体育教育的多功能性,倡导学生主体发展的同时兼顾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通过改进体育课程内容与结构两方面来更好地实现具体的体育课程目标。例如兼顾西北欠发达地区的体育教学现状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化的体育发展模式,这其中包括有特点有侧重的体育课程内容和有针对的体育课程结构。(本文来自于《药学教育》杂志。《药学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三、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现状评述

有“课程评价之父”之称的泰勒把课程看作是对课程目标实际达成程度的描述。李艳翎在《体育课程论》(2006)中给课程评价定义为:通过系统的收集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课程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是近几年来有关体育课程评价的文献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目前我国对于课程评价的理解过于宽泛,尤其是对课程评价与教学评价的区分理解存在混乱现象。课程评价主要是围绕课程开发过程与产品进行评价,而教学评价则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对于体育课程评价对象的研究,陈海等在《关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几点建议》中认为“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陈令伟等在《论健康体育课程的评价内容、功能与方法》中明确地指出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对于体育课程评价主要集中于对学生的评价、学习结果的评价。对于体育课程评价方法,各位学者的分类主要有:“送审法、会议法、面谈法、问卷法、观察法”;“质性评价方法、量化评价方法”;[7]有学者指出“要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在评价方法方面由定量评价方法转向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效整合”;[8]关于体育课程评价的现状,潘雯雯在《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现状研究及几点建议》中认为,在评价的内容不全面的基础上,却过分注重定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绝对评价、教师评价,没能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纵观我国近二十年来有关体育课程评价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具有如下优点:在课堂教学和教师评价方面研究比较充分,提升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及教师授课时的综合能力。但研究现状仍存在诸多缺陷:相关理论研究不够严谨,研究者缺乏实际调研和准确的指标体系的支撑;重复研究现象明显,除课堂评价、教师评价等方面,缺少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探究;评价的可操作性研究相对不足,很多论文成果只是抛出一种评价方法,却未能提供可行性依据和操作性手段,往往造成了理论脱离实际。目前的课程评价研究现状整体薄弱,在新《纲要》颁布以后,有关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正在逐渐增多,研究质量也有提高趋势,采用的体育课程评价方法也在不断趋于科学化。因此,体育课程评价研究的发展正在不断推进,还需要经历一个递进的过程。

四、三级课程管理的研究现状评述

1999年6月国务院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试行三级课程管理,由此表明我国基础教育由单一国家课程研制模式向三级分权的课程研制模式的转变。新课程标准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统一课程政策,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这使得课程决策权下放到地方和学校,使我国体育课程多样化发展成为可能。关于三者在学校教育中所占比例,许洁英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2005)中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高中阶段应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例;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应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主,国家不宜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做太多的要求。关于新课标对三级课程的说明和规划,张学忠在《学校体育教学论》(2005)一书中指出“体育新课标中提出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模式,但国家课程部分并未做出确切说明和指出,在实质上是空白的。”针对每一层级课程管理的设置与考量,余进利在《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刍议》(2003)一文中认为目前三级管理模式存在国家层面的“松控”与“紧控”失衡,地方层面把教材编写等同于课程管理,学校层面以应试要求裁剪新课程实施等三大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后,有关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构建问题的探讨非常深入和广泛。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级课程体制的权限分配及各自职责等方面,有关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的地位、内容、体制建设等问题的研究涉及很少。此外,现存研究对于西北等教育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三级体育课程管理模式的关注和实际考察颇为缺乏,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只有兼顾各个行政地区,并能够解决不同特殊体育教学问题,才能真正成为适合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模式。为了促进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开发和完善,笔者认为应当从国家层面建立起完整的体育课程框架,在教室的培养和教材的编写方面加大重视力度,保证教材的权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专业性。三级课程的管理政策在我国刚刚开始实施,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它的完善落实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内容、结构、与评价及三级管理模式等几方面的研究现状来看,如今我国体育课程研究达到了一定水平,收获新知识、建设新理论,为体育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相关研究仍存在过度重复、未能深入课程价值核心等问题,对地方性体育课程和具体可操作性研究不足,关于体育课程中一些尚未形成定论的问题,仍有待深入探讨和进一步丰富。在课程实践环节中,仍面临许多理论与现实相互冲突的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我国的现状与国情,在参考他国先进体育课程施展的同时,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尽快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是当务之急,才能为中国体育事业的整体改革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篇6

一、教育学科课程体系与内容优化的首要条件

课程体系与内容优化的首要条件是教育学科课程的准确定位,教育学科课程定位的合理与否是影响教育学科课程体系与内容优化的关键因素,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如果决策者没能给教育学科准确地位,容易导致学科体系不合理、课程设置比例较低、因人设课等问题;如果教育学科课程的教师没能给教育学科准确定位,容易产生教学热情不高,进而导致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教法单一等问题;如果音乐教育专业其他教师没能给教育学科准确定位,其在教学理念、方法等方面就形成了潜在课程,对于形成学生科学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教育能力等方面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教育学科课程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开设,根本目标在于:其一,使学生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其二,在多元的教育理念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其三,使学生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其四,使学生掌握音乐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基本技能、技巧,形成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很显然,教育学科课程是以培养学生教育素质为目标的,其性质的定位是与它在教师专业化中的地位紧密相联的。在有关教师专业化的界定中,人们已经明确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的理念。在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教育学科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应同属专业课程性质。然而,分析目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中教育学科课程的设置现状,人们不难发现,在课程性质定位上就出现了偏差,许多学校仍把教育学科课程列到公共课的栏目中,这是一种课程理念的反映。在人们的心目中,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地位和作用是完全不同的,重专业课轻公共课是师生共同的认识偏差。把体现教师专业化的核心课程—教育学科课程列为公共课,很难实现学生教育素质的提高,与我们强调的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思想是背离的。所以,转变观念,理顺关系,把教育学科课程列为专业课程已是势在必行,这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的必要保证。

二、教育学科课程体系与内容调整的构想

1•多维立体的课程结构

以多元教育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结构应该是立体的。首先是两种课程形式即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要保证学习者掌握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具备的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选修课程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习者做出选择,保证其教育中个性特长的发展。其次是课程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有学者认为教育学科课程应根据功能划分为三类:即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教育理论课是教育学科课程的基础和中坚,帮助学生了解教育规律,拓宽教育视野,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能课是教育学科课程的核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教育实践课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既是一门课程,又是评价和检验教育理论课和技能课教学效果的工具,是具有“临床”性质的实训课程。本人认为,教育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教育素质包括知识层面、技能和能力层面以及情意层面,的确涵盖理论、技能和实践的成分,但具体到每一门课程不应简单粗暴地把它归为理论、技能还是实践类,如在讲授教育理论时可适时让学生进行见习,以利学生理解理论、发展和深化理论。教育素质的培养迫切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所谓的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也不可缺少理论的成分和理论的支持,而真正能够作到理论联系实践就要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做出调整和改革。

2•以“集成模块”的形式整合课程内容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庞杂、钢琴声乐等课程需要学生更多的学习和练习时间提高技能,课程的这种特殊性更加要求教育学科课程内容的编排更精练、更经济、更科学有效。所谓“集成模块”就是把教育学科课程以利于学生纳入自身知识结构的原则设计成几个“系列化”或“类别化”的模块,注意每一个“模块”的知识结构和内容的科学性和条理性,各“模块”之间协调、统一。采用“集成模块”的形式、以问题为中心整合课程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的教育素质不仅能达到教学时数上的要求,还可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克服课程之间重复、烦琐的弊端。

三、教育学科课程体系和内容优化的具体措施

1•适当增加教育学科课程教学时数

由“学科本位”转向“双业范式”的教师教育是一种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支持。但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直是沿袭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科本位”模式,教师教育的专业性特征没有凸显。而世界各国在实施教师专业化过程中都把教育学科课程列入专业课,并视之为教师教育专业的标志性课程。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70多个国家教师教育的调查显示,各国教师教育课程比例大体为,学科专业课约占35%,普通文化课和教育理论课各占25%,教育实践课占15%。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教育专业课程占40%,专业性特征明显。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学科课程不仅要改变过去“老三门”的旧面孔,还要提高它在教师教育课程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当然,我们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的做法,不能矫枉过正,鉴于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生学习的特点,按照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双专业”的特性,在充分考虑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育学科课程学时比例应调整至20%。

2•调整课程结构,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

一些研究者抨击了传统师范课程设置的弊端并提出了革新和建议,建议开设的课程科目达到20几门,实际上,这种课程结构的调整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为这不仅增加了学习者的负担,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最主要的每门课程的单独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多元能力的整合,从而不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重新建构,更不利于学习者教育素质的形成。所以在课程内容的设计编排上,应打破原有的学科壁垒,进行课程的重新建构,设置教育学、心理学以及音乐教育的综合课程,确立五门必修课程: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学校音乐教育与教材教法、音乐教育技术、见习与实习。每门课程内容建立相应的模块,每个模块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心理学课程模块包括:青少年心理、教育心理、心理卫生;教育学课程模块包括:先进教育理念、教学理论、课程理论、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法规、教师学;学校音乐教育与教材教法课程是音乐教育基本理论与音乐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该课程模块包括:基础音乐教育基本理论、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音乐教材分析、音乐学科教学方法;音乐教育技术包括音乐课件的制作、音乐教育的现代化手段;见习与实习。每一门课程的理论层面、技能层面与实践层面要作到有机结合,比例要相对合理,确保其发挥出整体功能。选修课程课可开设:音乐心理学、教育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要做到有机结合。必修课是教育学科课程中解决“怎么教”问题的基本科目,它的设置要保证师范生从教素质的基本规格和要求。选修课则是深化必修课的内容,拓展师范生的教育视野,发展师范生的教育才能的课程。此外,对于一些实效性的教学信息或课程内容可以采用学术报告或不定期讲座的形式进行。

3•注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结合

显性课程是正式列人教学计划的各门教育学科课程的总和,隐性课程则是潜藏于显性课程之中或显性课程之外的各种教育性影响因素的总和,包括校容校貌、规章制度、舆论氛围、行为准则、校园活动、人际关系等。建设好以提高学生教育专业素质为目标,以师范性、教育性为主要特色的隐性课程,可以使其与显性课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隐性课程建设的重点应是校园环境、教风学风和文化活动的师范性等方面。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还应该注重的隐性课程是:教师尤其是音乐学科教师在教学或与学生交往中无意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或给学生造成的影响,这些隐性课程给学生教育素质中教育理念或教育情意的培养带来许多不良影响。由于音乐专业的特殊性,音乐学科的教师大多缺少教育学科的受教育机会,因此,音乐学科的教师在单一学科的教学中并不缺少技术,但这种教学中带有明显的传统的师徒色彩,只能更多地告知学生“是什么”,不能说明“为什么”,甚至有的教师教学态度粗暴、苛责,在学生的教育素质中形成的是消极的缄默知识。最重要的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会把钢琴和声乐看作是学生的专业课,这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在培养钢琴家或演唱家,不但失去学习教育学科课程的兴趣,甚至钢琴、声乐基础差的学生连掌握音乐基本技能的热情都失去了。这种教学严重脱离中小学实际,脱离高师的自身特点,脱离培养目标,致使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了解甚少,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学生毕业后有相当的一部分,尤其是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不愿意或不安心从事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而改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现象严重。所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尤其是音乐学科教师观念急需转变。在教学中应该了解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去培养或发现几个音乐天才,他的存在、他的工作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除了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和享受美,还是在于形成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健康的人格,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对“音乐”和“教育”双重重视。

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学校;课程资源;开发

1.问题的提出

课程资源开发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其主要思想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弊端,要求以地方、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1]。课程开发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取向。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不同的资源背景要求改变过去注重教科书,注重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的课程提供环境。

2.课程资源的概念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2]。

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体育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类。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体育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则是作用于体育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包括直接决定体育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器材、媒介、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体育课程认识的状况等因素。

从体育课程资源存在的形态划分,可以分为物质形态的体育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体育课程资源。像广播电视、网络、现代化的体育教学设备,特别是学校的体育场馆、体育器材等都属于物质形态的体育课程资源;而像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规范、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社会风气等,就属于精神形态的体育课程资源。

3.课程资源认识上的新视野

3.1 体育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在我国的学校体育中,教材(主要指教科书)一直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认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要订购,或者编写教材,甚至进口国外教材。随着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教材不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而且其相对作用正呈下降趋势。因为从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来看主要依靠的是少数学科专家,他们设计的教材不能适应多样化的需求,并且舍弃了地区和学校之间的特殊性;从课程素材和内容上看,偏重学科知识的发展,割裂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另外,教材本身结构单一和落后于时代要求的缺陷也很突出[3]。所以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惟一体育课程资源的定势。

3.2 体育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性因素,在整个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体育教师不仅决定体育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从体育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来看,体育教师自身就是体育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3.3 体育教学环境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学习环境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源(如体育场馆、体育报刊杂志、音像资料、课件以及互联网上的体育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随着课程资源领域的扩宽,时间、空间和学习材料等有效的科学学习环境中的几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的范围也相应的得到扩展,使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体育教师应具备利用体育教学环境的能力,确保体育学习环境的安全性、探索性,并且使学生自主的选择最合适的器材,决定什么时候、什么场所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利用这些资源,并有多种机会,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评估和使用各类体育信息。

3.4 学生也是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

学生也是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是体育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是体育课程的依据;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体育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

4.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所谓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体育课程,能够与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所谓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

4.1 通过多级多元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技能

4.1.1 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提高参与开发的积极性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实施使体育教师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课程执行者变成了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教师对自己角色的这种变化的理解影响到他们能否参与课程的开发。体育教师只有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才能够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承担起积极的角色。因此,要加强课程改革的宣传学习,对体育教师进行多级多元培训,帮助其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从而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提高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的技能。

4.1.2 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树立新的体育课程资源观

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篇8

1关注生命教育理念

社会文化视角中的“社会”维度,包括权利、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群体心理因素,“文化”维度指的是融入某种文化类型中共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想法、价值观、信念、行为),并将这种文化与其它文化模式区分开来。社会文化视角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呼吁体育健康教育重新通过社会化的方法建构新的知识。通过融入这些学科知识,人类体育健康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都具有了全新的理解。例如,过去体育健康教育中所说的“极端行为”指的是,个人由于不了解和未曾应用知识进行自我保护,因此导致了身体伤害,甚至过早死亡。社会学和文化研究则指出了个人选择“极端行为”的社会和文化原因。同样,很多体育健康教育政策如今也考虑到了社会的结构性因素,如对引起“极端行为”问题的社会要素、体育健康与生命意识教育以及紧急援助体系建设等,要求学生将个人和群体置于其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中的社会文化视角,要求对固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变,实质上是对固有的体育健康教育进行深刻的课程变革。西方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相关政策和教师教育从社会文化视角有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根据现有体育健康教育知识对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健康教育体系进行了调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校园里的体育健康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跳楼、跳河、猝死、滥用药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体育健康活动“极端行为”呈现增长态势,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将视野投向西方,从社会文化视角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存在本质。

2独立学院体育课程融入生命教育研究

2.1必要性和重要性独立学院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实践环境和独立建制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独立学院的体育课程,作为公共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一直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独立学院体育教学,很多原有的体育教学思想任务、手段方法等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要。因此,探索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对于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理论,总结体育教学经验,完善体育教学方法,从而促进体育课程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和重要促进作用。首先,在国家探索高校教育改革的宏观政策背景下,体育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构建高校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其次,独立学院面向社会的外部发展环境要求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再次,独立学院基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有利于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区域体育资源优化整合,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另外,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独立学院在招生、就业等方面褪去了母体高校的名牌光环后,其体育课程建设资源有限,加剧了学院未来发展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合理发挥独立学院的比较优势,突围课程改革的困境,创造机会与条件,走一条不同于母校的高质量、特色化发展道路,使体育课程创新成为可能,应把握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2.2坚持大课程观因为体育概念极为丰富的扩延意义,决定了体育课程应该是相对独立或价值多元的概念群组,而不是完全独立的或价值单一的内容传授体系,也决定大课程观应为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方向。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前期研究、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几个部分组成,教学即是课程实施,是整个系统的一个环节,其基本理念是把课程的重心从外在的规范转移到以课业为主体的现实活动,即把课程链从正式的课程延伸到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课业从而形成活生生的课程系统。所谓体育大课程观就是把体育课程的内容扩大到学生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与体育健康有关的全部内容,统筹协调部署,把不同体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在日常体育生活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指导帮助,使体育课程特殊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实施体育课程的有效性,建构广义体育课程体系。运用差异理念的要求,立足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水平,发挥区域独特优势,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致力于课程资源开发,提升体育课程的竞争力。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改革,应该注重区别个体差异,树立个体差异理念,实现区域化、特色化、个性化的体育课程教育。在课程选择上,区别于中小学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课程设置,对不同身体素质、思想水平的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合理设置和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运动风格,开展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2.3突出体育素养体育素养一般是指在生命周期中,人类维持身体系统正常运行的机能、认识、需求、理解。从这点上看,体育课程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体育素养提高,通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突出体育素养价值,提高运动的技巧,运用独立院校的各种课程资源、师资力量、场地设施等,让学生们在规范化的体育课程学习中,通过有效的身体活动和肢体锻炼,增强身体的读写水平,提高身体能力、认识在原有程度上的提升,让学生的体育教育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需求者,达到体育课程的最终目的。

2.4改革课程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实现的是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统一的教育课程管理体制,这为培养统一的国民素质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发展,这种集权单一管理模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弊端。单一的课程开发模式具有很差的适应性,不能很好的发挥地方、学校乃至地区的独特的优势,造成大量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很难充分调动学校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学校起到主导作用,学校课程管理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效果、课程有效性,有利于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但长期以来,学校课程管理过程中往往忽视体育课程。在教学方式上,老师往往注重展现教学的内容,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指导,学生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的储存,这种教学带给学生的更多的是厌学、恭顺或缺乏创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要关注体育教师待遇提升问题,践行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必然选择路径,解决老师们的后顾之忧。在整个教学管理急需改革的大背景下,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改革也迫在眉睫,是发展体育课程的必然趋势。以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为主旨,体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对教学工作实现随时调整,加强对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注重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实现体育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及时完善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在指导基础下推进学生体育能力的独立成长,为独立学院的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翻写新的篇章。

上一篇:微格教学的概念范文 下一篇:绿色产业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