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范文

时间:2023-11-16 18:07:48

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篇1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001年6月11日至14日国务院召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会议,启动了新一轮的学校体育改革,树立了“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围绕学生身心健康,为学生今后生活打基础。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校体育课目标的核心是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并具备以下独特作用:一是提高维持身体运动能力,包括力量、速度、柔韧、灵活、耐力等基本运动素质;二是提高身体健康素质,包括掌握有效提高身休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提高心理健康素质,包括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2、树立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

体育教学和实践活动对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有着积极影响。据有关资料报道:经常参加运动者比不爱运动者,具有个性活泼、性格稳定、抑郁性少、神经质倾向低、自信心强、善于交际、适应社会能力强、对社会有信赖感、吃苦耐劳、意志坚强等良好的个性品质。由此可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接受良好的体育教育对形成良好的个性起积极的作用。这对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提供理论依据。

3、树立终身体育观

终身体育思想是把人一生的身体问题看成一个系统,把学校体育看成一生体育发展的子系统,它把学校体育的视角从关注学生当前扩展到关注学生未来甚至终身,把着眼点放在终身体育生活和终身体育学习上。终身体育思想的建立要求我们要重新思考、认识学校体育的价值,不能把体育教学的目标定位在目前社会体育的发展水平和学生在校期间的生物学发展意义上,而是着眼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全面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而且应具有高层次的体育文化修养,适应文明生活方式的能力和健康的内心世界。

4、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个性,要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锻炼,来激发学生的智慧与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开拓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由选择课程内容、自由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从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统一的角度来规范体育教学,使学生一方面努力使自身发展的各方面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则按社会需要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富有主体精神的新世纪人才。

5、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浪潮的兴起及21世纪社会经济改革的挑战,各国都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了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内容结构上突出灵活性、兴趣性,鼓励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机动灵活、富有层次,注重学生自身发展和创造性才能的培养。

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体现出时代性、新颖性,如在课堂内容的设置上,除了对原有技能项目的加工改制外,还特别注重增设和引进各种民族传统体育、乡土体育等,并在规则、组织形式上加以简化,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实用。

6、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篇2

毫无疑问,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及个人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①由于社会发展的飞快进步及日益更新,我国目前执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当前教育形势做了诸多思考之后,提出了多种教育改革方案。②而理工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也越来越注重教育的改革。

在众多的改革科目中,不管是哪个学院、哪个专业、哪个学科,在他们的知识结构设置和培养方案中, 高等数学都必须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课程来安排。因此高等数学因为在理工科教育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的改革及成败就日益显现出了重要性。事实上,国家及各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高等数学的教育改革, 并因此成立了相应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督导团等, 客观谨慎地来评估数学教育现状, 继而整体性推进高等数学教育改革。

1 高等数学教育的现状

高等数学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如此, 它的不可替代性也不能说明它是完美、完善而不需要改革的。与此相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培养人才素质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培养目标来考察, 传统的高等数学的教学体系、教授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慢慢与实际情况脱节,有诸多问题。例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需要知识不匹配、所学内容与学生目标不适合等。基于这些情况,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需要改革,以便能让它和新兴的工程领域以及专业需求接轨。只有在各方面都进行了适应潮流适应社会发展的改革, 才能真正巩固高等数学的重要地位, 确保它能在各个领域所起到的引导作用。而若想取得实际有效的改革成果,首先必须知道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学高等数学教育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对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的真实背景了解不多,因此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也不能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而数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实用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在这方面显然我们的教育方式做不到这点。

(2)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不能否认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相脱节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老师。传统的“粉笔加黑板”为主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课程教学进度、唯一的试卷考核方式,在把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的同时,忽视了应用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学生的潜在能力就被埋没了。

(3)教师资源出现短缺。近些年的高校扩招导致了教师资源的短缺, 特别是高等数学这种各个学科都必学的基础课程。学生的大幅增加直接导致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大面积地授课于上百名学生也十分常见, 因此老师没有精力在课余与所有学生充分交流, 也无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疑问。而高等数学相对其它学科来说,比较抽象,需要严谨的逻辑性, 一旦前期的基础知识不能够扎实掌握,后面的学习就会受到影响。到了学期末课程结束时,学生能做的只是应付考试, 对学科并没有真正地理解, 更谈不上对数学的热爱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这种状态就导致了高等数学教学质量逐渐下滑的趋势。

因此,近些年来高等数学的改革逐步提上日程,期盼能从各方面得到改革,从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

2 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措施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知道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学习, 同时要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具体改革措施为:

(1)改变教学观念。这方面的改革首先应该从国家教育部门入手,把对高等数学的教革纳入科学研究的范畴, 吸引国内优秀的相关数学教育工作者按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和规律来研究和制定教学方法。从本质上提高我国高等数学的教改层次, 拥有最新的战略眼光,拓宽改革思维,这样高等数学教育才能真正起到夯实国家科学基础教育的积极作用。专业设置方面,首先应调查市场经济调节下的社会发展需求,在了解职业岗位的需求之下,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论证,挑选适合以高等数学教育为导向的专业。在具体的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教学大纲要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的规范条例和岗位需求,组织相关领域的教师、各种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专家共同讨论和制订。课程的设置也应根据培养目标的最终要求,突出教学重点,强化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2)更新教学内容。现在高校基本通用的高数教学体系和内容, 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各界对数学实际应用能力越来越高的要求, 必须进行优化和改革。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从应用的角度,从各专业后续课程的需要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考虑和确定。而且除了要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数学知识, 更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素质,从而提高学生获取现代知识的能力。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高等数学教改成败的关键就是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能否积极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教师如果不能从自身打破常规, 仍然沿用若干年不变的方法教学, 势必难以被渴望创新、思维活跃的学生所接受。因此,惟有教师也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现代教学教育理论, 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现代数学知识及其可应用的相关领域, 把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 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才会从中受益。这就要求教师会合理地利用计算机以及数学软件,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加轻松。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使得数学选修课的教学模式有了硬件条件的支持。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同样的教学时间内涵盖的信息量大,自然地压缩了课时;而且教案可做成各种电子版本,适合不同层次学生使用。

(4)注重计算方法和基本概念的联系。高等数学特点之一就是概念多,如果能对各种概念做个汇总,解释他们之间的联系, 会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非常有帮助。例如在讲授函数时, 可先定义集合的概念,然后定义维空间的概念,最后得出元函数的概念;而在讲各种计算方法时,若能把他们联系在一起,那么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会更容易。例如:在学习一元函求导法则时, 涉及到的运算有初等函数求导公式,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导数的 四则运算等。在二元函数的偏导计算中, 这些公式和法则都可以运用进去, 即对某变量求导时, 可暂时把其余变量看作常量, 首先用一元函数求导方法计算该变量的偏导数。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求出二、三阶及更高阶的偏导数。

(5)多元化考核方式。不再以一张考卷定成绩的方式来单一考核,而是结合小课题,大作业,小论文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数学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素质教育,学生不仅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重要的概念、方法和结论,还需要领会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③若仅将教学看成是简单的知识灌输,那么学习了再多的定理和公式,最终仍难以发挥本质作用。而如果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被充分地掌握和理解,那么不多的几个公式就可以演绎出万千生动的结论,显示数学的无穷魅力。

3 结论

综上所述,高等数学教育应该在继承传统教学思想精华的基础上, 抛弃不适合现展形势的糟粕。根据社会进步的发展,制定跟得上潮流的现代高等数学教育目标, 吸收各国先进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同时具备传统和[(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的服务,欢迎光临]现代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

同样我们需要知道,不管教育改革有着多么复杂,多么细致的直接目标,其最终目的都应该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④因此,不论是哪个层面的教育改革,若没有促进学生的最终发展,教育改革就是失败的。所以说这是对教育改革成功与否进行判断的根本标准,因此我们的终极目标即为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描述和解决自然社会问题,这也是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最后要说明的就是现代社会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 而科学技术又取决于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的最终方式决定于教育的竞争。所以从根本上说, 高等数学在整个高等教育包括理工科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极端重要性,完全是由其本身的特征和功能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到高等数学教改的成功。

注释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② 马德炎.谈创新与大学数学教学[J].大学数学,2003(1).

③ 张顺燕.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4.

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篇3

关键词:临床实践教学;人文素质;医患关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112-03

今天,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生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医疗改革重要阵地的医学教学改革,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也在积极探索和尝试中。因此,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医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课题。也可以说,延续临床实践教学的办学特色并不断地创新成为了医学教改的重要问题。1977年,美国医学专家Engel提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自此,“尊重生命”的人文内涵成为了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成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临床实践阶段非常重要,但是其教学的效果却不理想,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无法将医学知识有效地运用于临床实践活动甚至是实际的工作中。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的学生缺乏一种重要的能力,即崇高的人文素养。但是,临床实践阶段中人文素养的缺乏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这有多方面的原因,笔者在此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一、医患因素影响临床实践教学的开展

现在我们面临着严重的医患关系,医患纠纷屡见不鲜,辱骂、袭击医生,甚至残忍杀医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影响医疗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寻根究底,医患关系的紧张是由多N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体制、医院、社会、患者自身等因素。虽然,体制和复杂的社会因素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方面,但医学中人文因素的影响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李斌等对医患矛盾和纠纷发生原因进行了统计,发现90%以上是由于沟通不当或未进行有效地沟通所致。如此紧张的医患现状给教师开展临床实践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因素。另外,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很多病人并不愿意配合临床实践教学,不愿意让学生参与对他们的检查和治疗,这也给临床实践教学带来很多困扰。

二、医学教育模式陈旧,人文教育关注程度明显不足

以往的教学理念,教师采取的大多是“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教师仅仅是将医学知识灌输给学生和对学生进行一些操作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关怀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医学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以致用是医学生能否转变成一个合格的临床工作者的重要环节。目前的实际教学模式中,人文教育只是作为选修的科目,且课时少,试卷式的考核方式也使学生对人文关怀仅停留在理论上,而临床实践教学是应用式教学。我们的大多数教学理念和模式仅是关心学生是否学会了如何操作、如何综合分析疾病、如何看病等,却严重忽视了学生更需要掌握如何表达自身对病人的关爱,如何赢得病人家属的信任和信心等促进医患双方合力共同面对疾病的沟通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被主管部门所忽视,也被临床带教教师忽视,甚至也被被教育的医学生所忽视,这就直接导致了人文教学在具体临床工作中作用认知不足现象的发生。此外,学生在临床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亦步亦趋,对人文教学如何应用到临床实践中缺乏切身体会,不仅易忽视人文素质,而且更不可能将人文素养塑造成其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医护忽视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三、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自身教学经验不足

临床医师是临床实践阶段教学的具体实施者,也是学生观察和模仿的对象。临床中我们发现,一些年轻的医师,自身交流能力欠缺,不能顺利和同事、病人等周围人相处,做事、沟通也比较随意,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有些年轻医生没有主见,和患者在沟通中缺乏原则性,这样的带教教师必然会影响学生自身良好素质的塑造。经过实际工作中的磨炼,有的教师能够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而人文素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还有一部分教师还是存在着人文素养的缺陷,或者只注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漠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这样教师教导下的学生很可能在这方面也是不足的。

大部分教师本身接受的教育就是“灌输式”的,在一脉相承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有些教师自身很可能也不会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导和训练,只专注对学生理论知识或操作技能的培养,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却不足。同时,不少教师也不能结合患者心理、家庭、经济等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方面的训练,不能就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等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此外,不少教师也不能结合医院的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方面的模拟培训。另外,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部分教师也没有向学生强调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得不到人文素质方面的专门训练,这将成为他们以后临床工作的短板。重要的是,尽管一些授课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但由于其自身忙于临床工作,对新的教学手段和模式不甚了解和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也会导致教师在对医学生进行临床实践指导时,人文素养培训方法的陈旧。

四、忽视社会功能,好的人文教育来自课外

医者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不仅体现在言语中,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医者的思想和潜移默化的行动中。我们的观念中,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可以在课堂学习,也可以到医院去进行实践和训练。诚然,医院内有许多病人和家属,通过与他们的接触和沟通,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不同的病人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阶层,他们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疾苦,不同的辛酸。这就需要医学生分析每个病人的不同,学习如何和他们针对性地沟通,这也是精准医学的要求。社会是个大学,社会中人与人交往、交流均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在“象牙塔”里的学生往往缺乏在社会中学习人文的更多机会和主动意识。在西方国家中,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倡导主动参与服务社会,每个公民每年都需要参与一定时间的社会服务,如义工、助残、捐赠等活动。同时,对公民轻微违规违纪行为的惩罚也是让他们去参加社会服务来警示。此外,还有社会团体也会组织一些团体的大型社会活动,创造条件为弱者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见到课堂上看不到、学不到的东西,可以切身体会到他们的付出给需要帮助的人们带来了什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陶冶了学生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情操和责任感,而这也是一个医者所必须具备的人文素养。但是,我们的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相对地缺乏这些活动的机会,一方面是医学院校的倡导不够,重专业轻人文的办学理念所致;另一方面是社会的倡导和包容不够,觉得学生能力欠缺,没有更多社会服务性的活动提供给学生。所以,单纯的课堂和医院开展临床实践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社会服务对医学生的人文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医学教学应将重视人文精神作为改革的重要方向。结合教学实际,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1.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提倡准入制。2010年,美国医学院校协会提出美国医学院校的教育目标中就再次确认了培养的未来医师首先应该具备的特征――在医疗技术和人文关怀技巧上追求个人卓越。所以,美国的医学院校招收的是已经完成大学本科教育的学生。在大学本科阶段,这些学生已经接受了一些和人文医学相关的学习并考核合格的才能有机会进一步接受专业的医学教育。英国招收医学生采用的英国临床能力倾向测试(UK clinical aptitude test,UKCAT),这种测试被81.3%的英国医学院校采用,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医学职业的认知以及个性心理特征是否适合学医。我国人口基数大,对医生的需求多,之前的医学院校不断扩大招生的规模,且门槛较低,即只要高考成绩达线就可以,这样必然会导致“唯分数论”。而作为“人体的科学家”,必须全面胜任这崇高而乐于奉献的职业,他们以后需要面对众多的病人和家属,有的还要带教学生。所以,除分数外,自身的性格特点是否适合医生这一职业,人文素养是否健全,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否符合一个医者的要求,的确需要更多方面的考核。西方国家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优良的人文素质是我们甄别一个学生能否成为一个为人师表、为病人无私服务的医者。所以,在注重人文精神教改的今天,我们需要从生源的人文素质抓起,设置更为科学的考核模式,提倡准入制,从而筛选出更优秀的医学生。其实,准入制可以参照提前优录的模式,在高考成绩达线的基础上,首先对有志愿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心理测试、人文素养相关面试等综合测试,考察学生是否适合学医。只有符合要求的学生才可以进入医学院校进一步学习,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将被认同第二志愿选择其他专业以体现公平合理。

2.优化教学理念,处处体现人文。“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身体、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改变医学院校管理部门及教师的观念,使其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目前的现状已经证实了人文教育极其重要的地位。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在临床践教学中更加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提高其在真正进入临床时沟通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在提倡岗位胜任力的今天,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才能更具竞争力和临床适应能力。因此,医学院校要自上而下地改变观念,修订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增加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人文知识传授和实践训练的部分。同时,按照新的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人文精神。此外,教学也要从细微处着手,例如在为患者查体时要先告知,直接接触身体的器材要加温,对接受操作处理的患者前后均应给予充分关怀和言语及表情的鼓励,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关心病情变化等,各方面都要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3.改革教学模式,开展全方位的人文培养模式。模仿和创新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展试验性人文素养的培养。借鉴模拟教学的模式,这是一种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推广和开展的先进教学模式。在学生接触病人开始,教师就要求学生首先体现出关爱病人的素质;我们也可以尝试引进PBL教学,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也可以将人文关怀、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训练穿插在内;利用SP病人进行模拟临床接触病人的训练;开展类似于全国技能竞赛那样的以赛代练的活动,所有的题目中均结合人文关怀的部分,设置各种类似于临床的场景,让学生在比赛中不断体会、领悟,并牢记。我们可以发现,经过全国技能竞赛专项培训过的学生在人文知识掌握上取得了明显进步。

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临床实践活动中加强对人文关怀精神和自身人文素养的培训,主要体现为在每次授课过程中,所以给医学生授课的各类学科的教师都需要首先自身具备良好的个人人文素养,这样才能在每次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临床实践阶段担任授课的临床医务人员更是责任重大,他们的一举一动,如和病人或家属沟通过程中的每句话、每个表情、说话的语气等都会影响到学生人文素质的塑造。其实,许多教师的个人魅力就是其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所以,对教师的培养也是必须且非常迫切的。各个医学院可以组织教师参与高层次的人文素质培养的学习,进行先进教学模式的培训和使用。通过学生学习的反馈和专业部门的督察,考核教师人文教学的能力和个人的人文素养。

5.重视社会功能,开展第二课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朱九思最先提出了“第二课堂”的概念,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我们可以将参加社会服务定义为每位医学生必须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第二课堂,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通过参加社会服务性质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人文知识的理解,培养其独立交流的能力。第二课堂提供了真实性的服务过程,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亲密接触的平台,且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给予精确性的指导。第二课堂与临床实践教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环境,是临床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续。同时在临床实践阶段,教师也可以辅助一定的人文教育,开展“助医活动”,医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专门从服务病人的角度出发,围绕诊疗计划和家属一起完成门诊病人的陪诊、协调检查,住院病人的心理、生活、陪检、疾病变化观察和治疗反映观察等方面在医院内开展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接触了临床工作真正的主角――病人,才会有更多换位思考的切身体会,才能更好地在以后临床实践学习中及以后工作中逐渐塑造良好的人文素质。

综上,临床实践教学的作为医学教育的改革的重点,我们任重而道远,各种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但是,当前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我们就有必要遵循教学的规律,遵循临床的特点和规章制度,从满足病人的需求,关爱病人着手,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将人文精神充分体现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这对医患关系的改善,对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发展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长艳.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成效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3.

[2]李中奇,穆瑞琰,吕兆丰.医学文化的理念与医学教育的底线[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1):1.

[3]高明,项和平.基于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创新教育,2015,(9):8,15.

[4]玄丹.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J].中国病案,2008,9(7):33.

[5]李斌,孙晓阳,陈小飞,等.医患双方对沟通认知状况的凋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院地理,2009,29(9):55.

[6]公方彬.价值中国――当代社会价值观的深层思考[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3.

[7]宫亮,周向东,杨和平,熊玮,胡建林,刘刚.加强临床实践阶段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医学与哲学,2012,33(5):59-60.

[8]宋萌荣.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4):64-67.

[9]Donald M B,Jonathan A F.Preparing medicalstudents for the continual improvement of health and health care:abraham flexner and the new"Public Interest"[J].Acad Med,2010,(85):56-65.

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篇4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向

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教学事业中的重要体系,学校加强教育的管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加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是整个民族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阶段,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目标

管理是人们的一N社会行为活动,其中人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在学校,主要的人员组成是领导、教师和学生,而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他们直接面对的是学生,而学生是其余成员的服务对象,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所以,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是改革传统的、固有的师生管理模式,激发他们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当中的热情。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建立合理的、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促进教育模式的全面转轨,培养并增强教育事业的整体活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二、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劳资之间分配不均。当前中小学学校教育中,实施的是工资制、课时制度,教师的工资与讲课的课时是有关系的,这对提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升。但是仅仅将授课数量与教师工资结合在一起,是非常不科学的,将教师的工作简单的规划为自己完成多少工作,将教师的工作简单化,没有结合教师教书育人的特点,教师逐渐失去了对教学的态度,教师的责任心、教学品德得不到发展,并且利益心、物质心、功利主义越来越严重,教师的资源并不会得到有效的利用,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影响教师资源的有效利用。

2.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领导体制的变革,当前中小学教育中主要的领导体制就是校长负责制。这种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校长手中没有实权的现象。根据当前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特点,校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办学方案、目标、管理策略、管理方式等等,身上承担的责任比较大。校长负责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但是也有其不科学性,校长自身负责,校长权力过大,没有权利监督机制,校长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没有办法制约权力的欲望。校长绝对的权力没有办法产生民主的管理气氛,没有办法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此,需要加强对校长负责制的制约与监督机制,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

3.人事制度改革需要进行创新。我们国家教师的聘任制度一直实施到今天,但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教师终身制、能进不能出等传统的人事制度依然实施到今天,这将制约教师聘任制的进步与发展,发展教师的聘任制度任重而道远。因此,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需要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必须加强对其的改革,实现管理作用、教育效率的统一。

三、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1.做到以人为本,实施自主管理。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要将人作为管理的根本与核心。“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等,这些人对学校管理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体系中,学校要坚持学生为第一的原则,将学生作为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理念,教师需要关心每个学生,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道德、品质等等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会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全面发展,只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会更好地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加强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建设学校教育的网络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的教育、管理、发展方向、教育政策、师资建设、教学设施等等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长久以来,学校是人们接受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获取知识、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网上的学校与教学活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多媒体技术与网络环境已经大大的改善了学习的环境与学习条件,让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加强网络教育,优化学生的学习条件,拓展学校教育的内容,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提升教育管理体制的有效性。

3.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的监督机制。教育教学是基础活动,制度是保证教育活动有效性的重要举措,监督是保证制度有效实施的手段。在教育教学领域,必须要拒绝腐败现象。在教育管理体制中,惩罚可以增强制度实施的说服力,制度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监督可以彻底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同时,要建立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与监督机制,拥有监督队伍,明确监督制度的责任,有利于促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效进行下去。

4.加强学校的日常管理。在当前校长负责制下,学校管理需要有一个好的校长,因此需要加强对校长的培训。现代化的学校管理理念认为,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要从教育管理活动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让学校教育管理科学合理的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张惠娟.关于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性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

[2]李宜江,谈力群.对中小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9.

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篇5

自1997年初之后,我国科教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1997年夏季之后,我国经济界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东亚的金融危机。这两件事在20世纪末不期而遇,绝不是偶然的。早在90年代初,就有位美国经济学家指出:"并没有什么东亚的经济奇迹,他们没有科学上的创新,没有新经济制度突破,整个东亚经济就象一个巨大的肥皂泡,只要用针尖轻轻一戳就会破灭。"这句话今天被言中了。而这些年来,美国的5000家软件公司高速发展,创造的利润价值使美国经济获得了强大的助推力。连续几年经济上获得高增长,失业率降到历史最低点。这一消一长,反差如此之大,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除了金融管理方面的诸多原因之外,有一个教训也是深刻的: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不可能持久地繁荣。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的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这是江泽民主席代表国家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号召。如果到现在我们仍不觉悟,仍然没有为国家本世纪的腾飞,培养出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人,那将是我们教育的重大历史性失误。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在大家都在议论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创新人才既要具备创新意识,又要具备创新能力。首先,创新意识是属于世界观的范畴。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形成的,而这个年龄的人正是处在高中时期。不能设想一个从小没有好奇心、对新事物不敏感、对科学新发展没有兴趣、没有批判意识、没有为事业献身精神的人,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而人的这些可贵的精神,必须从小经过启蒙、引导、爱护、培养、发展。

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是属于思维能力的范畴。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十八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整个青少年时期有两次思维能力发展的高潮。一次是在十四岁,正值初中阶段;一次是在十七岁,正值高中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培养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这说明创新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我们的教育自古至今,不论大中小学,都太注重继承,都太注重记忆,总认为学习就是吸收知识,把知识记到脑子里就是真正学到了东西。所以,我们大中小学课本的知识容量和难度远大于欧美。我们的学生学得很苦、很累,他们把功夫都下在强化重复性思维方面。我们的学生发展了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欧美的学生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但是西方人拿诺贝尔奖的却远远多于我们。

注重效益的西方人认识到:脑子不是主要用来记忆和计算的。人类不具备鸟类的飞行功能,但却设计出飞机、火箭,比鸟飞得更高更快;人类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不如很多动物,但能设计出汽车、火车,比任何动物跑得更远更快;人脑的记忆和计算能力有限,但可以设计出记忆、运算能力无比强大的计算机。可见人类正是利用自己最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自己机体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和延伸,使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这就是中国教育工作者在本世纪末最应该深刻认识到的现实。今天国家强大起来了,经济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唯独深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传统教育观念没有变。今天,考试的功能得以进一步发挥,重复、记忆负担比几十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教育怎能应付本世纪世界经济的挑战?

综上分析,基础教育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从国家的最高利益来考虑,改变基础教育现状,实施创新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二、实施创新教育须进行的几项改革

高考制度的改革。

有人说:"高考不改革,中国的基础教育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此话不无道理。不是有人把高考比作"独木桥"吗?现在就是有千军万马急于要通过它,因为只有通过它才可能达到充满希望并获得发展的彼岸。如果我们不去改造这座"独木桥",不去建筑新的通道,只是一味地宣传、动员大家不要拥挤,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几十年来,我们从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到反对"应试教育",问题真正解决了吗?

现在的高考,用一张试卷、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来要求和鉴别几百万学生,至少有两个弊端是明显的。第一,在这种统一标准的影响下,因为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复制、迁移、运用能力,学校教师也用主要精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结果造成了我国青少年,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创造才能得不到有力的发展和培养。第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有所长就有所不长,很多创新型人才并不全面。所以说,这种考试制度在选拔出一大批有才能青年的同时,也扼杀了一批有突出特长、有创造性才能的人。

其实这种统一考试的弊端,早在选拔音乐、美术、表演、体育等特殊人才的过程中就被人们认识到了,而且做了改进,形成了一个细小的通道。实践证明,以上院校按照他们各自的招生方法都挑选到符合自己培养目标的新生。现在的问题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青少年也应该开辟这样一个通道,使他们的能力得到鉴别,使他们不拘一格地受到重视和培养。

这种选拔工作开始时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只有少数的重点高校参加。特别应该强调这种选拔应该不同于过去的保送生,因为过去的保送生绝大多数是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的考试(如学科竞赛)来证明他们的继续进入高校学习的潜能。而对具有创造能力学生的鉴别,应该以中学生科研论文答辩会的形式来进行。各个高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协会以及大的企业集团,每年可以按期组织一个或几个中学生科学论文评选和答辩会。关键是由学生已经完成的创造性工作的成果来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研究能力。与之相辅可以对他们相应的文化基础做一定的综合考查。如果这样的通道一旦开通,它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这种招生方式是一个指挥棒,它使得所有的学校都来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现和培养。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整个基础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二,高校能招到一批在某一个领域已经自学了相当内容,有一定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的新生。外国的经验证明,这样的学生在研究领域的成功率远高于各种学科竞赛获奖的选手。第三,如果这样两种高等学校的录取方式并存,形成一个双渠道的高校招生体系的话,一方面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另一方面它们也可以相互竞争、相互影响。这样势必可以促进原有高考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

课程和教材的改革。

在学校我们是通过课程和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是通过课程和教材来具体地体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每一门课程都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系统深入地介绍本学科的基础知识。虽然因学生的负担过重,几经删减,但是由于指导思想没有根本变动,学科体系没有改变,删的总是皮毛,负担依旧不变。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类创造新知识的速率成几何倍率增加,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将不再能够适应未来时代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注定了"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终生学习"。所以,学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人类积累的重要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如何自己去学习,使他的终身学习比较顺利。这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在这种新观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作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改变必修课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否定,更不是不要基础知识的教学;创新不是异想天开,新知识的发现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运用创造思维能力,通过艰苦的探索和努力才能获得。所以,我们强调创新精神培养的同时,也要强调学生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必修课的教学,必须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必修课的教学当中。这就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改变必修课内容、科目。

在保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删减一些必修课的内容,与此同时增加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容。必修课不一定都要学得那样系统,可以合并成一些综合的科目;还可以删减一些必修科目,把一些必修科目改为选修科目。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为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创造能力留下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给开设一些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课程留下时间。

(3)开设新课程。

实际上,我国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早已呼唤要开设新课程。在全国各地的教改实验中,出现了学法课、小论文课、科学实验课、创造发明课、科学专题讲座、科学专题讨论会等等。在这一类课程中,突出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去自学,使学生学会在社会实践和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系统地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样,就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进行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现在的问题是应该扩大这种教改实验的范围和深度,经过提炼形成新的课程,并最后把这种课程纳入我们的课程体系之中。

教学环境的改造。

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改革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但创新教育不是只能在特殊的课程和活动中才能进行,它应该贯穿于学校整个教学、教育活动之中。在我们的学校里应该形成一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环境和氛围。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校长、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是形成这种环境和氛围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们历来重视培养学生重复性思维能力,重视以统一的考试来鉴别学生是否优秀,所以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好学生就是努力学习,成绩门门优秀的学生。按照这样的好学生标准,那些有突出特长、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学生就可能不在其列。由于我们强调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知识,所以在师生关系上,我们维持师道尊严,强调趋同性,凡事都要求统一。有人甚至想把军营里一切划一的要求,也移植到我们的学校里面来,认为只有那样才体现学生素质高。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要求相背的。

学生健康的个性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基础。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门门优秀,就会把一个天才变为普通人。有想象力、创造性的孩子,总是好奇好问,好突发奇想,具有思维的批判性,往往会使我们的教师难堪,无法应对。为了培养创新人才,使我们的学校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学生观。我们要重视学生对人类过去积累知识的学习,但是,决不要苛求有个性特长的学生门门优秀,不要以他们在我们眼前表现的不足而过多地责备他们,而应该把他们看成一个个正在发展的个体,尊重他们、宽容他们,要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每一点可贵倾向,都给予鼓励和帮助。我们的学校里,要形成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因为只有民主,才有可能发展求异思维,使有创造性的思想、见解充分地发表出来。

教学方法就是培养人才的方法。不同性质的人才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去塑造。过去,我们着重培养重复性思维的人才,把学生作为储藏知识的容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就是用告诉的方法传授知识,这是因为单纯就传授知识而言。告诉的方法效率最高,它可以细致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剩下的问题就是看哪个学生记忆得最好。可以说从古至今,我们的大多数课堂都是承袭这种教学方法,而且成为成千万计教师的教学习惯,而今天的时代,要求培养善于思考、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所谓的真理。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他们应该在积极的思辨中、在不同见解的碰撞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我们要培养和发展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发散性,要使他们不仅准确地掌握人类已发现的知识本身,还要他们在课堂上、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体会人类发现这些规律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去自学、去研究、去争论、去自己推理归纳、去做探索性实验。

在培养重复性思维能力的传统教学方法中,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师布置大量重复性的作业。适当的练习对于掌握知识,学习运用知识是必须的,现在的问题是练习太多太重。我们的教师希望通过学生大量重复性的劳动,形成思维定势,以求学生在头脑中知识复制印象的深刻。这是目前中国学生学业负担沉重的主要根源之一。在这种作业重负之下,学生没有了游戏、没有了学习兴趣、没有了个性特长,当然也就没有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即使我们中国的孩子最富有想象力,在课业的重负下他们的创造性也会被窒息。这是中国学校的最大悲哀。学生成天在那些题海、题林中翻滚,做那些与生活、与现代科技相距甚远的习题,其目的就是把知识记住,并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应付那些权威的考试。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长春工业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35所部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吉林省仅两所),是国家依据IT产业发展战略、软件蓝领专业人才需求创建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的建设得到了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九部委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吉林省教育厅、信息产业厅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学院秉承“以生为本”的办学宗旨,学院的发展建设目标是“创一流软件学院,育一流软件人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想要使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学,办出自身特色,就必须对其整体教学做一些改革。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在当代的特点,以及我院现实情况等综合情况,对计算机专业软件方向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

二、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专业课程体系是单个专业课程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结的有机整体,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课程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培养规律和素质形成规律科学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教学计划。

计算机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个方面。专业基础课程可设置为:高等数学、英语、数据结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网页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等:专业主干课程可设置为: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图形图像处理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如应用研究方向,可选择高级语言编程、动态网页设计与信息服务。对于一些主要课程,设置课程实训,如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C#,NET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和ASP.NET程序设计等课程都安排了相关实训,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根据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还必须加强专业实习的组织。有条件可以安排进公司、企业实习锻炼。现在我学院已与青岛软件园和北京中软确立实训合作关系,并完成了一届学生的实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三、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

计算机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技术的发展、更新异常迅速。因此为保证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使学生所学内容紧跟技术发展,更加贴进实际应用,必须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同时,鉴于学院各专科的学制仅为两年,时间较短,必须要求在对技术进行讲授时,重点学习实用性强,日后应用广泛的内容。

例如:计算机程序设计课是学院程序设计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专门讲授学生日后工作的应用技术。为使学生不断掌握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知识,学院每学期都会对课程内容进行修正和研究。从最开始只学习C/S结构程序设计方法,到专注于B/S结构程序的讲授,到现在重点讲解各种程序框架技术,使学生时刻学习最实用的技术,紧跟技术发展趋势。

应用型软件人才要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就必须随着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企业需要什么,教师传授什么,学生就练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岗位针对性、技术先进性、职业技能性、素质综合性的特点。

传统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已越来越不适应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综合评价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应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紧密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系统规划考试制度:

第一,要改革考试内容,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

第二,要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试体系,突出职教特色:

第三,要建立起职业资格考核鉴定体系,实现学生的“多证制”。

四、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

有了好的课程体系,还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予以实现,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按照现代教育思想组织教学,强调一些共同的方法原则,鼓励各科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创造出好的教学方法,要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价值观与课程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全面推行“问题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都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自问自答,作为问题或一段内容的引入,避免交待式的讲解;还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判断并回答,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我们建立了“网上辅助教学环境”便于学生进行自学、练习、同学问交流、向教师提问、考试等,教师也可以通过它备课、答疑、阅卷,不仅增强了学生和教师的沟通,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了课程基础。上机实践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编程、上机操作、程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避免上机变成简单重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设计类的课程我们安排了课程实训,定位于整个课程体系。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的综合训练,课程实训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实训掌握全课程的主要内容,并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软件开发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文档写作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在教学手段上,我们通过合理使用直观性教学原则、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为直观,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四)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建立教学管理和考核措施

为了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可以建立由院领导挂帅、教研室主任参与的课程建设检查指导小组。指导小组定期对课程建设的质量、进度进行检查评估,听取校、企专家的听课意见,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建议与意见,并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任课教师,督促任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五、总结

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篇7

[关键词]人才需求 教育改革 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为使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缩小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距离,培养优质的人力资源,我们积极深入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调研,研究企业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之间的关系,为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专业调研和准确定位。

1.调研内容。(1)调研目前企业人才学历层次和比例的基本情况。(2)调研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人才规格内涵的介定情况。

2.调研方法:调研组以座谈、数据统计、下发问卷等形式,对企业员工的学历结构及比例、专业人才比例、企业用工需求、合作办学等情况进行调研,听取企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企业用人需求现状分析

1.学历结构和比例分析。根据对某大型国有企业1700多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可以得知其学历结构。在企业的技术工人中,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所占的比例接近40%,成为企业技术工人的主体。职业学校学生除了能从事该企业基本组装等工种外,在专业技术岗位、基层管理岗位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专业技能等级及对应的比例分析。根据对1700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可知人员根据从事的岗位不同,其职业资格证书一般分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技术等级证书两种。

企业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具有三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其中高级占21%,中级占46%,初级占22%,无技术资格占11%。企业技术工人持有五个级别的技术等级证书,不同等级对应的比例如下,初级以下占72%、中级占14%、高级占10%、技师占3%、高级技师占1%,从初级到高级技师的比例呈金字塔型分布。目前企业的技术工人中,技术等级比例不够合理,初级及以下比例过大。

3.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与专业工种分析。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要不断更新、不断升级,需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先进的生产设备,这一切促使企业必须拥有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但职业学校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要有差距,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同时,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接程度还远远不够,部分企业急需专业工种有机械加工、农药化工、仪器仪表、锅炉、铸造、焊接、食品加工、话务员和营业员等,无论在质量与数量上职业学校都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三、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挑战

1.企业技术工人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调查显示我市企业技术工人的比例结构以初、中、高排列为74:16:10,按照国家要求的20:50:30的比例结构,企业技能型人才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人数量严重不足,无证人员占技术工人总数的52%。企业员工缺乏现代企业所必须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知识,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职业学校在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等方面有很大的办学空间,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2.企业需求的专业工种和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错位。因为职业学校专业制约和市场用工需求有偏差,导致学生的就业率并不是很高。一部分中职学校并没有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不受企业的欢迎,造成招生与就业两大难。而企业却因缺少优秀的技术工人,制约着自身发展,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3.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和企业的实际员工素质有差距。企业对员工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工作标准要求较高,但在部分就业的中职生的身上还存在着职业道德教育欠缺,敬业精神不强,责任心较差,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这就需要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教学改革上进一步深化。

4.校企合作关系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在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受调查企业中管理岗位的领导往往说不出我市各职业学校的特色或品牌专业,对于曾合作过的学校也只能说出与之合作的几个专业。根据国务院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提高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之路。职业学校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招生就业,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生产实践,都需要与企业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四、对推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规范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大力加强校企专业对接。学校要坚定不移的走校企合作之路。一方面学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把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使学校的专业与当地产业结构相吻合。在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上,力求做到“设置一个专业,培养一类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积极为企业员工开展培训,针对企业特点,制定培训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在职职工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按企业需求实现校企联合,松散型、紧密型、合一型均可。

2.塑造高素质、重技能的劳动者,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学校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劳动态度。以就业为导向,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塑造学生职业形象的基础,以公益劳动为塑造学生职业素养突破点,缩短毕业生适应企业工作的时间,使毕业生尽快地进入职业角色。

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篇8

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探索过程中“矫枉过正”倾向的主要表现

现从以下四个突出方面反应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探索过程中的“矫枉过正”倾向,当然这种倾向的表现还有很多,恕不一一列举。

(一)“轻视知识”倾向

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即所谓的“应试教育”或者“知识本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为了更正这种现象,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素质教育”一词,出现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这一提法以及在课程改革中反对“知识本位”的说法,认为教育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出发,贴近实际,走进生活,激发学生从现实中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动机;认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对知识本身的掌握, 更在于加深对知识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形成。但是在这种思潮“过度化”的影响下不管是在理论或是实践中都反映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现象。从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借用到到片面强调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借鉴到过分推崇生成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这些倾向过分强调了直接经验的重要性,而忽视了间接经验的高效性;没有正确理解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没有结合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学习特点,片面强调学生在发现学习、生产性学习和探究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教师的知识传授作用和传统教学中接受学习学生主动建构的主体性。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知识传授和传授各种形式的知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1]过分强调学生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等的偏激的做法不仅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和教学效率的降低,而且使得学生不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种情况下如何能谈及新知识的“生成”,如何能谈及问题解决的“发现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二)否认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倾向

在我国传统基础教育中出现了“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期以此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但在这个基本思想的影响下却出现了过分强调学生地位而否定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这一事实的倾向。这种倾向没能正视教育诸要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忽视了教育是诸要素之间有机联系而成的整体,片面的以受教育者这一要素为中心,甚至于忽视教育者这一要素的地位。有学者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关系,也有学者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的双主体即教师是“施教”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教育影响是他们的共同客体,不管是哪种说法,教育者作为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主导性的因素,同时也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没有教育者就没有受教育者,也更不会有相应的教育影响,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在“发现学习”或者“探究性学习”这些十分强调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指导性作用和主导性地位都是不容置疑的。

(三)课标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轻率化倾向

为了完善课标和教材,使课程标准和教材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我国开展了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改革。但是在此过程中却表现出了许多问题,据中国科学院学部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中提到了课标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存在严重问题,认为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课标制定和教材编写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在知识的编排上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虽然表面强调教究但是在此过程中急功近利,较少进行改革实验,缺乏实证研究,不注重改革试点,盲目推行,使得课标的制定和教材编写越发轻率,教材版本繁多,教材编写质量良莠不齐,新教材边编写、边出版、边推行,缺乏教育研究的严谨性,违背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本意。[3]

(四)教育生活化倾向

由于对传统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知识本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与儿童的生活相脱离等现象的批判和改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生活教育”,但是无论是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都是从一种广义的角度来讲,强调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以及儿童成长相结合,强调“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统一的科学实践观。而有很多学者对这些思想极端化,他们认为的“生活教育”是将教育完全等同于生活,带有浓重的去知识化、去学校化倾向。以德育为例,有部分学者偏激的提出“生活德育”,冯文全教授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一文中对这种提法从多学科视角作出了批判和反思,认为这种提法是从一种极端跳入另一种极端,具有浓厚的形而上学色彩;否定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4]

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探索过程中“矫枉过正”倾向的原因分析

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探索过程中出现的这种“矫枉过正”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哲学和现实两个角度对此进行解读。

(一)哲学的辩证法角度

1、老子的朴素辩证思想

老子认为“道”也指规律,而事物变化的一大规律是一事物若发达至于极点,则必一变而为其反面,即其所谓之“反”、“复”。《老子》云:“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惟“反”为道之动,故当事物的一方面过于强大那么就会变为其相反的另一方面,而当一方面过于压抑、弱小那么它的发展潜力是最大的,这一方面必然得到最大化的发展,故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十六章)。[5]而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矫枉过正”倾向正是老子这一思想的很好论证,当学生主体性过分压抑那么就会变化为学生主体性的过分扩张;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太过强大就会变化为对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忽视;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就会变化为对知识的“轻视”。

2、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变化发展存在否定之否定规律即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前进过程,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者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发展是上升性或前进性,周期性或曲折性,回复性或回归性的统一的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不是形而上学的循环论或直线论。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也是如此,前途是光明的,过程是曲折的,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这种“矫枉过正”倾向,甚至“反复矫枉过正”形成的“摆钟现象”都是符合事物发展的科学规律的。

(二)现实的批判角度

1、急功近利

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这么一些所谓的改革者,他们急功近利,为了佐证自己所谓的“改革”,不惜胡乱的批判现有的学校教学工作,扭曲事实,片面夸大一些不良现象,有的甚至随意践踏教育规律。[6]他们甚至没有弄清楚我国的基础教育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又在哪里,就举起“改革”的大旗,盲目的为了改革而改革。就算找到了问题所在,他们又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重视能力,知识就不重要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就要将课堂变成学生的“一言堂”等,当然当受到质疑时他们也尽力的为自己的改革辩驳,说是教育工作者对他们的理论和改革存在误解,但是难道他们不应该为自己的这种对人们的某种程度上的误导负一定的责吗?在改革过程中,一些改革的新理念并没有通过在其适用程度、实用程度以及各方面的权衡的验证,只是根据个别人的主观臆断就盲目的制定改革措施,然后全面推广下去。这些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本身存在的问题是导致此“矫枉过正”倾向的重要现实原因。

2、拿来主义

回顾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史,从学习日、德、美到后来的全面模仿苏联,引进凯洛夫、巴班斯基、维果斯基、杜威、布卢姆、加涅等国外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似乎中国的近代教育属于“舶来品”。[7]因此总是要以西方的理论和西方学者的言论为依据,来论证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教研,形成了“西方中心”的思维定势。诚然西方的部分教育思想和言论已得到广泛引证,但是也有部分思想是存在偏激的嫌疑的,尤其是有些被引进的西方的学者的言论在国外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即便这些理论和言论在国外得到了论证,也不见得在中国是行得通的。因此,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探索过程中出现了的这种不加批判的引进国外教育思想与国外学者言论的“拿来主义”是值得商榷的。在这种“西方中心”和“拿来主义”的影响下,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探索过程中仿佛遗忘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视线聚焦到了中国,希望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得到启发,而我们自己却忽视了这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思想源泉,这种做法也似乎带有“舍近求远”之嫌。因此,这种没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加批判的引进和机械的套用一些偏激的西方教育理论思想,当这种理论思想行不通时又转而引进和套用另一些偏激西方教育理论思想的做法,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探索过程中的“矫枉过正”现象。

三、针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探索过程中“矫枉过正”倾向的一些建议

根据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探索过程中的“矫枉过正”现象及其原因的解读,对以后的基础教育改革作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也必须坚持这一路线,基础教育改革要从中国基础教育国情的实际出发,一方面要将科学的基础教育理论完整的、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要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有深入透彻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将这两方面有机的结合,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教育改革道路。同时,也要强调调查研究,它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基本途径与方法,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环节,因此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改革试点、教育实验等调查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正如在《反对本本主义》等文中强调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在基础教育改革中那些不进行调查研究和不做正确的调查研究的教育家也是没有发言权的,没有经过试点和实验考查的基础教育改革思想、措施是不应该盲目推行的。

(二)改良创新

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没有现成的模板用来套用,正如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样,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实践证明盲目的套用国外的教育改革模式的“拿来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同时基础教育改革也不是将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思想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全盘否定然后推倒重来。因此,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要解放思想,清除“西方中心”的思维定势,将西方的成功经验中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与中国基础教育的特色有机结合,对传统的基础教育经验进行选择性的继承和扬弃,从而通过这种改良,与时俱进,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教育思想、改革思想,制定合理的改革措施进行创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改革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事业。

(三)稳步前进

中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很不平衡,情况异常复杂,而基础教育改革本身也是一个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充满变数的探究过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改革中需要激情但更需要理性,因此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不能采取“地震式的变革”,不能进入改革即“合法”、改革即“推倒一切重来”、改革即“推广普及一刀切”的误区,[8]应该戒骄戒躁、避免急功近利,采取渐进的稳步前进的变革。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也应该是量变与质变辩证统一的,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矫枉过正”倾向等问题,很大程度就是因为部分改革者急功近利,将量变与质变割裂、对立起来出现发展的“激变论”。

(四)多样综合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争论,如“王、钟之争”、“二郭之争”等,这些争论到底谁是正确的呢?兴起了包括主体教育学派、新教育学派、新课程改革派、情感教育学派等教育学派,而到底哪个流派的思想是最符合中国基础教育的国情呢?相信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会出现更多的争论,出现更多的流派。只有对争论双方和这些流派的思想进行多样综合、多方吸收、寻求重叠共识、找准结合点融会贯通才能探索更好的改革道路,争取更广泛的大众支持。

(五)追求和谐

当前我国提倡建设和谐社会,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虽然在改革的过程中会有争论和冲突,但是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和谐稳定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对和谐的追求不仅表现在最终目的上,在改革思想的确定、改革措施的制定、改革的实施过程以及改革的评价上都要得以表现,还体现在基础教育内部各因素的协调发展上以及基础教育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关系的协调上。如果不注重和谐,就容易出现“矫枉过正”等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振东 陈荟.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几个观念问题的讨论[J].教育学报,2005,1(2):37-45.

[2]冯文全.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命题的多学科视角的审视[J].教育研究,2007,(10):19-24.

[3]中国科学院学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 (6):637-638.

[4]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09,(11):92-96.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商务应书馆,2007.95.

[6]王本陆.基础教育改革哲学刍议[J].中国教师,2004,(5):12-16.

[7]张荣伟.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四种话语类型[J].中国教育学刊,2009(10):8-11.

[8]刘海明 孙阳春.中国基础教育的理论诉求[J].教育学报,2005,1(3):23-29.

上一篇:绿色化学应用范文 下一篇:基金投资策略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