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1:17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篇1

关键词:提高;高中数学;学习;心理素质

同学们要学好高中数学,首先必要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态,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是常有的事,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遇到一点挫折就丧失学习的信心,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不仅在数学学习上对同学们有帮助,对我们其它科目的学习还有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帮助,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

一、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主要心理特点

同学们在高中阶段有其特定的心理特点,这些特点在数学学习上也是有所体现,基本上很多同学在小学和初中都是走读,到了高中后就会接触住校生活,家长不在身边,学生会觉得有所放松,班主任要管的学生太多,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顾及到,同学们的叛逆心理相对来说会比较重。这种心理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就是: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对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情绪上会比较丰富,智力水平也比较高,可以说高中阶段是我们学知识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不同,由成绩反应出来的,学生学习有好有差,数学成绩更是可以将我们总成绩的差距拉大,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能不会像小学时那么好学、好问,所以导致越学、不懂的越多,但是只要其确定了目标,就会努力朝自己的目标前进,自我意识也会增加,所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误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二、影响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心理素质的主要因素

同学们之所以在学习数学时心理素质不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看着别的学生数学学的那么好,自己却这也不懂那也不懂,心理经常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加上自己也没有一套合适的学习方法,在数学学习中非常迷茫,导致对数学产生畏惧,却又要天天接触,长此以往,心理素质自然会降低;第二,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很多同学在进校时对学习抱有非常大的信心和期望,特别是数学,不管是对于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科目,所以我们在学习数学时会非常努力,不过事实上,还是会存在一些学习数学非常努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有勤快的做练习,但是每次考试的成绩却总是不理想,对这部分同学来说,心理阴霾会更为严重,付出却没有回报,对数学学习越来越失望,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影响学习其它科目的心情。

三、提高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心理素质的措施

高中生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教师和同学是其在学校唯一的依靠,虽然学生之间存在竞争,但是教师应该要鼓励学生形成共同进步的理念,教师应该分析每位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建议数学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不能一味的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去授课,要考虑大部分同学的接受能力,每次考试后让学生进行总结,找出自己的弱点,同学之间相互进行分析与探讨,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面对影响在学习数学时影响其心理素质的因素,不管是自己还是教师都要高度引起重视,特别是教师,因为学生本身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只能依靠教师和身边的同学去发现。教师要鼓励学生,当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向老师或者是周围的同学请教,不能让他们把疑惑积累得越来越多,这样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帮助,还会大大降低教师讲课的效率。此外,数学教师应该要构建高效课堂,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培养自身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而不是让他们一味的做题,沦落到题海战术中。数学是需要靠脑袋去思考的,每个学生都应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要正确引导他们的思考,而不是直接告之答案,学生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在学生上就会有所提升,在数学学习中就能克服更大的困难,心理素质自然会随之增强了。

四、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同学们要对其做出正确认识,出现问题的时候积极的与教师进行交谈,把自己的问题告诉老师,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解决,提高数学水平,增加心理素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认输,勇于迎接挑战。同样,建议教师也要履行自己的教学义务,除了教会学生知识外,更应该注重其心理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误区,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邹丽嫦.积极心理暗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大学,2013(05)

[2] 唐忆春.改进高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07(03)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篇2

关键词:高职学生 综合素质 提升 评价体系 实践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应该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在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理念中,仍存在着重专业知识轻综合素质的现象。这样的教育结果,会导致高职教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能完全地把社会行业、企业的人才要求转化为教学中的具体目标,从而造成人才培养的供需脱节,教育与人才市场的需求错位。高职教育如何同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与时俱进,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优秀合格人才,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前途命运问题。

1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内涵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终极目的,也是高职学校的根本任务。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规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穿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美、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制定科学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性的基础,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以及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内涵可以分为一般素质和核心素质,一般素质包括高尚的道德素质、基本的法律素质、强烈的团队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优秀的职业素质,核心素质包括开拓的创新素质、畅通的信息素质、良好的科学素质、广博的人文素质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指一般素质和核心素质综合表现。

2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途径

学校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主战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落实在学习、生活、活动的方方面面上,也落实在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上。

2.1 课程设置

课堂教育是实施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主渠道,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专业课和任选课,课程或相关活动是实施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载体,开设什么课程,不同的学校可以有不同的做法,但不能缺乏必要的载体而去空谈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2.2 实践教学

所谓“实践教学”是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教学目标,以职业素质培养为课程重要内容,以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强调理论教学为职业技能训练服务。实践证明,“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必须从实践教学入手,抓好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核心环节。在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依据“理论够用,实践为重”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充分体现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设计安排好实践教学的环节和项目,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明确技能考核要求,形成科学合理的、突出职业素质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2.3 生活指导

通过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心理健康老师、辅导员老师等为新生和需要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提供咨询、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如何预防酗酒、吸烟和吸毒;如何解决冲突、如何与人友好交往;如何提高组织能力和生活能力;如何预防饮食紊乱,保持身体健康;如何注意人身安全;如何消除焦虑,防止自杀倾向;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相处;如何合理安排时间,防止过度疲劳。

2.4 校园活动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徜徉在浓郁健康向上的文化校园里,身在其中的学子们就不得不受这种文化的熏陶,正所谓“学校无小事,事事可以教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可以教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可以教育人”。因此,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力度,如举办开展各种文艺联欢会、学校运动会、创业园经营活动、各种专题的演讲比赛、IT比赛;通过组织内容繁多的兴趣小组、文学社团、墙壁文化、英语广角等等,让学生无时无处不在接受文化的感染。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协调工作能力、团队精神,从而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和各种能力。加强培养高职生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现代社会品学兼优、爱岗敬业、技术过硬、朝气蓬勃的高素质人才。

2.5 校风建设

树立良好的校风,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隐性课程。良好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在共同的目标和共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而形成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其中包括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

《礼记》中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高职学校不仅是教授学生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素质教育是高职学校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职责,这是无容置疑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尤为巨大。课堂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仅把知识传给学生,也把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传给学生,还要用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品格、奉献精神去影响学生。学校要采取各种措施,提供条件,全面提高教师令人称道的教风。

3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作为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也不例外,虽然学校作为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仅仅十余年,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一直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就业率一直保持98%以上,学生各类技能竞赛省级部级奖项达1000多人次,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等荣誉称号。河职院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做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3.1 完善的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本平台

课程体系由校级平台课程、学院公共选修课程(专业任选课)、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四部分组成。校级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必修和公共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良好的表达能力、健康的审美意识,从而使学生具有较为广博的见识、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学院公共选修课程是专业拓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专业拓展能力和融通能力。专业平台课程(含专业群平台课程)包括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要反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专业方向课程指不同的工作岗位能力所对应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课程或活动对应见下表:

3.2 健全的规章制度建设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保证

为保证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进行,学校先后制定并出台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活动指导与考核管理程序》、《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赛事与指导管理程序》、《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学分认定办法》、《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资格审查制度》、《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标准》等文件。通过这些文件的实施,以规治校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3.3 高效的学生组织机构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助力器

学校成立了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并先后成立电子协会、投资与理财协会、书法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爱心协会、国画协会、摄影协会等49个协会。这些学生社团在教师的指导下卓有成效地开展各种特色活动,这些学生组织已经成为培养学生高素质的有效载体。

3.4 文化育人立体框架构思

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为途经,拓展大德育的文化育人渠道,强化专业课的文化育人功能,坚持传德技之道,育贤能之才,努力打造具有河职院校本特色的贤能文化品牌。

4 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是新形势下人才结构发展的具体要求,是时展的总体体现,对学生自身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领导一班人坚信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就没有正确的教育行动,也就培养不出健康全面发展、深受经济社会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所以,在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彻底转变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切切实实把对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抓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收到了明显成效,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得到显著跃升。

参考文献:

[1]黄艾华.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任立华.中美大学生素质教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3]沃斯(美国),德莱顿(新西兰).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书店,1998.

[4]杨小俊.论大学生素质教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5]杨永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认识与体系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4.

[6]时全丽,庞杰.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39-141.

[7]邓步君,曾武高.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7):99-100.

[8]孙天才,丁志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探索与实践[J].科学咨询,2010(10):125-126.

[9]王丽.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研究[J].商业文化,2011(12):263.

[10]姚宏,叶宁.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12):17-20.

[11]张琳晶.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对策分析[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2):19-21.

[12]武正林,朱建国,张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27):10-12.

作者简介:邹建辉(1976-),男,河南正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 素质 教育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高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素质教育。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索质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

1、转变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素质观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才观的不同,应试教育认为考上大学的是人才,而素质教育则认为只要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思想正派、体格健壮的劳动者也是人才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教师要转变观念,就要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求知、学会创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发展;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创设和谐。轻松的课堂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充分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

2、利用史实,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高中数学教学,知识点多,如果仅仅交给学生抽象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搞题海战术,学生只会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实现了教而没有起到育人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应该放在首要位置,高中数学教师要借助教材和一些相关的资料,给学生讲解数学学科的发展史,还有一些著名数学家的爱国思想和刻苦钻研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高尚精神以及数学名著等,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采用各种形式与方法,逐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果,同时从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消除自卑,减少心理压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教学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也是数学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公民必备的素质之一。高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教材功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方面引入新知识的教学,分析概括出数学概念。教材中有大量的例题,与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例子,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提高学生概括实际问题形成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

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本质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都蕴含在数学思想中,数学思想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才在真正意义上掌握数学,数学思想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高中数学蕴含着比如待定系数法、方程的思想等多种数学思想。

6、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思想上。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忠诚于教育事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事业心,并把这种精神贯穿到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管理方面,教师要具备优秀的班级管理素质,班风与学风的好坏和教师有着很大的关系,取决于教师的管理水平所以,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发展特点,切合实际安排对学生的教育,明确目标,了解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要起到表率作用,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较高的创新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高,学生就会尊重、喜欢教师,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会影响到学生,使学生乐学、爱学,提高教学效果。

7、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学会思考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认知过程,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对于数学概念教学,如果只是讲解定义,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比较抽象。要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让学生从源头上理解概念;对于定理、法则教学,要重视推导过程。重视推导过程,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激发学习的热情;重视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讲解,教师把自己的解题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如何分析、如何推理、如何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总之,高中数学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教师要结合数学自身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联系实践,教师才能在教学工作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篇4

关键词:新时期女性职工

1.教职工素质的内涵和外延

教职工素质是当前教育界亟待明确的一个概念。目前普遍认为,教职工素质就是高校从业者自身所必备的与职业相关的基本品质的总和,以教职工作为人的一般素质为基础,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人与职业的相互作用形成和发展起来,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表现出来。

关于教职工素质的结构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有不同的界定。但总的来说,教职工素质结构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生理素质由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决定,表现为有机体的某些解剖、生理上的特征;科学文化素质主要由后天环境(尤其是学习与教育)所决定,主要表现为文明程度、科学素养和道德修养等方面,是与主体的学习、工作、生活直接相联系的知识经验的反应,具体包括职业道德修养和文化科学素养;心理素质是由先天生理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决定的,表现为有机体的心理特性,它在前两项素质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2.提高女职工素质的必要性

高校教职工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如何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我国高校教职工素质水平与时代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随着高等学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女职工凭借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她们的总体素质有时并没达到应有的水平,自身的优势也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

迈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发展,高校女性职工人数不断增多,成为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等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更好地发挥女职工的积极性,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是高校教职工工作目前急需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3.高校女职工群体现状及特点

高校知识女性一般是指从事教学工作的女教师、女科技工作者、女管理人员、女职员。她们是社会女性群体中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劳动者,是职业女性的代表,是高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高校女职工具有职业女性的共同优势:热爱事业,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她们执着、坚韧,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以女性特有的善解人意、亲和力、敏锐性,能够周密、细腻地处理问题等品质,在高教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默默地奉献着。

在高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知识女性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和想象力等基础智力水平上与男性相当,并且在某些能力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尤为突出地表现在语言方面。如在讲课时,女性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往往强于男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她们驾驭语言和文字的能力更为出色。在个性心理方面,与男教师相比,女性具有性情温和、耐心、感情细腻、敏感的心理特征,较易置身于别人的情感空间之中,容易感受理解他人的情绪,与人沟通,博采众长。另外,社会的经济利益诱惑对女教师则没有构成明显的压力,相当多的女教师能够淡泊名利,在利害得失之间能保持豁达的心态,从教的稳定性远远高于男性教职工。

4.影响女职工素质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给广大高校知识女性带来了观念的更新和发展的契机。广阔的社会空间不但为妇女全面提高素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向知识女性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摆脱传统的束缚、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等是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

4.1社会传统习俗的影响

随着法律上男女平等地位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深入发展,妇女在取得初步解放的同时,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由于封建意识,封建的传统观念在影响着女性自身的发展。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等社会习俗,以及性别的差异仍然压抑着知识女性。在高等学校生活工作的女性,她们一方面受到的是如何做人、如何育人、如何面对社会,迎接挑战,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现代化教育;另一方面,又受到世代沿袭的如何做女人、如何为人妻、为人母的传统教育。她们既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接受男女平等、女性解放等现代文化的影响。因此她们处于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过去与今天的交织点上,是在夹缝中奋斗的新一代知识女性。

4.2女性自身生理心理特点的影响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女性有着和男性截然不同的生理特点:如青年女性处在生育期、哺乳期,承担着人类自身生产的重任。女性还有其自身的心理弱势:一是自信不足、缺乏竞争意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二是循规蹈矩的心理,对传统事物的迷信、守旧情感,往往习惯于封闭的思维方式,缺乏创新精神;三是抑郁、脆弱的心理,表现为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四是对男性或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等。由于这些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女教师在自身素质发展上更处于劣势地位。

4.3“角色超载”

高校女职工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多重角色,必然就面临着取舍、接纳、认同过程中所发生的冲突。一方面,高校女职工和男职工一样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她们又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如哺育小孩、辅导孩子功课、买菜做饭、洗衣清扫、照顾老人等。高校教师多在家里备课,弹性时间多,这就更强化了其家庭角色。一些女教师超负荷运转,工作家庭两头拼搏,于是搞得疲惫不堪,损害了身心健康,必然会影响和限制自身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5.提高高校女职工素质的建议及对策

女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其素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素质培养的独特性。如何认识影响女教师素质全面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女教师的综合素质,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客观环境,包括宏观的人类生存环境和微观的工作环境;改善主观环境,这主要在于观念的更新问题。

5.1加强社会舆论宣传

从整个人类生存环境出发,社会要发扬主渠道作用,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积极鼓励女性成才。社会舆论要造成尊重女性,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价值观,要强调妇女成才、参政,对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及时表彰事业有成、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人才。社会要改变传统的人才评价标准,不仅要认定那些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就的男性为人才,而且更要大张旗鼓地表明那些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就的女性为人才。

5.2完善高校女工工作

高等院校的各级领导要关心、帮助、鼓励女性职工持续发展,根据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成才规律充分地发挥她们的潜力和优势。在教学方面,注重教师梯队的建设,注重培养女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要给女教师压担子,提高科研目标和扩大科研成果;在管理方面,要组织配备女干部,培养女干部,确保女性人才的脱颖而出;在进修、出国、职务评审和聘任制等方面,要注重维护女教师的权利。同时建立健全女教工组织,加强工会女工委的建设,更多地关爱女教工,有意识的举办各种活动,促进女职工全面发展。针对女职工的特点,相关部门应多开设女性心理健康讲座、保健讲座、形象设计等讲座,同时组织一些厨艺大赛评比、健身操等活动,通过这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女职工提供开阔视野、增强体质的机会,让女职工走出较为封闭的生活圈,解除她们的心理压力,培养她们积极开朗的心态,最终转化为乐观向上的前进动力。

5.3引导女职工更新角色观念

若要提高自身素质,高校知识女性必须主动、及时地更新自己的角色观念。相关机构须引导高校女职工做好角色调适,并教育女职工不断完善自我,使她们适应事业、家庭中的双重角色,扮演好双重角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随之而来的是各行各业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需要的是知识型的劳动者和智能型的专门人才。高校女性职工身处人才济济的特殊环境中,就需要不断获取更高的学历水平、更多的科技知识,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以适应这种环境。因此,要培养女教工的竞争能力、承受能力、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主动参与能力等,要充分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在的能力与智慧,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主动地寻找条件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6.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女教师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她们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体系的深化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推陈出新,高校教职工在教学和科研上的竞争日趋激烈。这样的形势一方面使许多女职工感到身心疲惫,感受到职业角色与性别角色的认定和冲突的压力,困扰知识女性群体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又向这一群体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女职工适应时展要求,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因此充分研究高校女职工群体现状以及制约其素质发展的影响因素,才能够抓住重点、对症下药,从而进一步发挥女性职工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爱华、李捷:对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的理性认识,《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冯秋萍:突出维护职能,做好高校女教职工工作,《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2期。

3.高伟云、石美琦、王亚佩:高校女教师素质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对策,《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篇5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人文素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挑战,我们准备好了吗?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是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社会呼唤复合型人才,当今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但是,在我们学校,我却经常听到任课教师说:“现在的学生素质越来越差,以前的学生如何如何!”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中虽然没有城市学生的许多不良现象,但一些学生也存在是非观念不清,道德低下,性格孤僻,迷恋网络游戏、厌学、不思进取,缺乏责任感等现象。在学习上也是兴趣不高,学习方法落后等不足。那么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满足国家、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素质教育?我们怎样才能利用英语来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素质教育包括四个层面,即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等方面已经论述较多,现我就人文素质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水平来谈谈一下自己在教学时的经验。

人文素质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它致力于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人、教育人,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注意对善和美的理解,引导人们求真、从善、爱美,使人能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简单地讲,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呢?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注意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充分挖掘英语学科的人文因素,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校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很多内容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感,启发性和创造性。如:学校、家庭、动物、购物、环保、和饮食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人文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英语发源与英国,英国是个比较讲究礼节的国家,这反映在语言本身中。教学“I’m sorry”这一礼貌常用语时,这个短语在我们生活中的出现率较高。我创设了以下几个不同的情境进行了表演。情境一:下课的时候,Bill不小心碰到了正在写作业的Sarah,他们该怎么做,怎么说呢?情境二:John和Soctt约好8:00 去动物园,可是John等到8:30了Soctt才来,Soctt该说什么呢?――I’m sorry.――That’s all right.(――对不起。――没关系)通过表演学生们可以知道应用的场合极多,并大多是用来表达自己做错事时的抱歉心理。由此学生们在情境表演中养成讲礼貌的习惯,并知道做错了事应该诚恳的道歉,从而逐步养成理解、关怀的情感品质。

同样对于“thank you”(谢谢你)这一更为常用的礼貌用语,在教学上,教师也应侧重于学生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并时刻加以提醒:如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赞美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礼物时,也要说“thank you”。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别忘了说“thank you”。因为只有对生活时刻怀有感恩之心,才能真正体验心灵上的满足与快乐。

从以上可知任何学科都渗透着人文因素,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形式多样的教学情景会使学生更好的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促进学生情感品质的形成。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二、借助英语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直接表现在道德水准偏低。学生的道德问题说到底是人文素质问题,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人会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解决当前中学生道德水准较低问题的关键。

现在的学生目空一切,许多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讲究公共秩序。为了让学生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在讲解这几个场景中:

(1)Be quiet in the library.(图书馆里要保持安静)

(2)Drink and eat in the classroom.(在教室里吃东西)

(3)Clean the park on Volunteer Day.(在志愿者日清理公园)

(4)By the time I got to the school, the class had started(当我到学校的时候,已经上课了)

(5)Students should not be allowed get their ears pierced.(学生不应该穿耳洞)

答案是很明显的:(1)(3)(5)是良好的习惯,而(2)(4)是不良习惯。学生们用他们响亮而又坚决的声音向我递交了一份完美的公德答卷。虽然这并不能保证今后在面对这样的人生选择时,他们仍能做出如此一致的回答,但至少在他们的内心来说都印着美好的人性品质。这也是为人师者所应给予的。

三、注意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

目前,农村初中教师专业素质还比较低,对学生学习心理缺乏全面的了解与研究,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但是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就成为了关键。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的影响深远。如果教师缺乏人文意识,学生就不会在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学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创造人生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学生的素质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让我们为学生们创设一个真、善、美的情感空间,使他们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把握情感品质的内化力量,让他们在语言的天空中感受纯我本色。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所想所做的,在我们的教材中,生活中还有许多生动鲜活、值得我们去挖掘的人文素质素材。我们教师应善于发掘、注意创新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从而融情于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策略

一、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探究的意义

(一)培养高校学生优秀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做铺垫

高校学生的性格品质在大学四年中会有多次改变,随着思维与年龄的进一步成长,习惯会在不经意间定型,所以培养高校学生优秀心理素质是促进学生成熟发展的关键一步。想要提升心理素质,关键是改变行为准则,保留性格中的优点,扬长避短。一般来说,积极心理学可以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以,培养高校学生优秀心理素质,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形成积极心理学发展体系,有利于高校思想教育改革创新

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高校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积极乐观人格出发,培养学生优秀品质,比如与别人初次见面时要保持微笑,做到随性交流,让两个人都感觉心理轻松愉快,让学生产生积极乐观的心理,这样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对困难时,也能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在高校形成积极心理发展体系,有利于思想教育改革创新,学生做到对人坦诚相待,对待他人有爱心,大学生要平时多抽点时间读一些有益于心理素养提升和文化修养的书籍,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保持自身良好的精神面貌。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措施

(一)以高校学生为对象,找准学生思想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对象,是由高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前期发展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做出准确定位。积极心理学是一个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发展的核心,要掌握今后的发展方向,就必须把高校学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出一个适合高校学生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平台,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全部资源服务学生,向学生传播思想教育信息,才能使高校学生对相应的思想政治知识产生了解认知。同时,还需要高校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积极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这样可以准确找到学生的思想问题,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以发掘高校学生优秀品质为出发点

高校教师的优秀品质对高校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俄国教育家指出:“教育者在教育工作中,一切理念都应该建立在教师的优秀人格的基础上。只有从教师优秀人格出发才是活的源泉,教师不对学生直接进行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心理的影响。”笔者认为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传播者,应该以发掘高校学生优秀品质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的运用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去学习知识和生活。积极乐观心理的形成主要通过教师和父母形成积极的认知环境,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高校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培育引导学生

每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心理品质,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那么如何培养提升高校学生形成自己优秀的心理素质呢?首先,在道德品质方面,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自己在社会上的生活立足之本,大部分人做不到圣人和伟人,但是最基本的要做到热爱祖国、积极向上、诚实守信、乐观豁达,有理想信念、有追求,是传递正能量的优秀的人。高校教师的道德品质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高校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态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可以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还能影响学生的未来,所以教师的影响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结语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篇7

一、高中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

1.高中班主任应加强自身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有责任通过各种形式帮助班主任提高素质,尤其提高教育学、心理学素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摒弃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用教育民主的思想管理集体,切忌对学生采取各种形式的体罚和惩罚。

2.班主任必须掌握基本的心理指导知识,方法和技能班主任必须掌握基本的心理指导知识、方法和技能,并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学会利用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平时多观察,对一些特殊家庭进行特别的关注,发现他们有心理疾患的迹象,立即采取有效、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指导,并可进行有针对性预防性的心理指导。

3.高中班主任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和内在修养,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在班级和班级集体活动中,积极、开朗、乐观、千练,以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影响学生。尤其对班级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班主任即使内心很紧张,外表也要表现得泰然自若,冷静果断地处理。

二、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

1.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相应的教育部门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更应该立足于现实,制定相应的政策;同时还应成立相应的督察小组,随时检查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情况,让学校在执行政策的时候无空隙可钻。更重要的是,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收到成效,让学生、家长、教师都能看到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益处。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

2.学校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调节情绪的方法、应对考试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适应社会的人。学生只有心理素质好,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作为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实体地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专业性,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其他课程的附庸。因此应聘用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才担任心理课教师,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聘请心理学教师开展讲座;作为班主任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不要打着“心理学”的旗号进行说服教育,以免混淆学生的认识。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开展以下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1)理论课教育

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课应该坚持连续讲授,因为只有经过理论的学习。学生才可能从思想上形成一套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或许这些理论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但从长远的目标来看,它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也有利于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发展。

(2)心理讲座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力求依据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关注的心理问题,利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学生,避免仅从某些方面(如学习、考试等问题)开展工作。如学生在刚踏进高中大门的时候,需要了解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文理科分班之后,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他们希望知道该如何和同学交往,和教师交往;考试前,如何应对考试,缓解考试压力;遇到挫折时,应该如何应对才能让自己重新站起来等等。

(3)书信专栏

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采用开设书信来往的专栏,让学生的个人隐私在保密的情况下得以倾诉、得到解答等,学校可以设立专门负责心理咨询书信专栏的教师,来解决学生心理上的困惑。

(4)心理咨询电话服务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电话服务,让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可以有倾诉的对象,及解除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轻装上阵,没有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忧虑。此外也可以给学生发放相关的书籍,让学生能通过阅读书籍,开阔心理空间,主动调节自身问题。开设心理课堂,经过对某些问题的模拟演练,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得到心灵的启发,获得一些相应的技能。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篇8

摘 要:礼仪是衡量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不学礼,无以立",良好的礼仪有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以及社会竞争力的提升。礼仪教育更是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全面论证了社交礼仪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及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社交礼仪 素质教育

作为一名大学生,几乎每个人都历交往、交际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不会说话等等,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大学生的自信心乃至影响其个人形象。因此,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但也有不少大学生却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自我封闭”的倾向。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友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真正走出早期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依赖他人”、“不平等的”人际交往模式,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依附于人”、“利用他人”等倾向,偏离友谊“无私、平等、尊重”的根本原则。另一方面是缺乏社交的技巧,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于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等,因而导致人际交往受挫或交际范围狭窄。长期发展的结果就是感到孤独寂寞,缺少朋友,形成一些心理障碍,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让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你是熟悉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同时,社交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第二,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交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

大学生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第三,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这是与社交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礼仪是一种非法律规范,它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其中,道德规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社交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第四,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修养,也就是塑造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显的教化功能,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 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是较会大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文明人。可见,社交礼仪教育更能直接地教会大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文明人。因此,《社交礼仪》课应完全可以纳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之列,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在高校中推广和普及,这有助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五,社交礼教与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交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大学生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社会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加具体的要求。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对大学生社交礼仪加以普及与规范,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俊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04,7(5)

[2]王伦刚 《山东纺织经济》2010,(2)

上一篇:心理素质分析范文 下一篇:环境与艺术设计范文